贵州山地运动旅游

2024-10-06

贵州山地运动旅游(精选4篇)

贵州山地运动旅游 篇1

贵州省, 又被人们称为“喀斯特王国”, 得此称号的原因在于其17.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有65%属于碳酸盐岩, 在这可溶性碳酸岩的基础之上孕育着喀斯特地貌, 因而“喀斯特王国”的称号当之无愧。独特的地貌优势促进了贵州省户外山地体育旅游的较快较好发展。当前, 建设成为一个户外山地体育旅游基础也已经被列入到贵州省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要点之一, 并且随着贵州省遵义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健身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在全民健身的推动之下, 遵义市社会体育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 体育社会化、体育市场化、体育产业化已经成为了体育发展的主旋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 2012年, 经教育部批准, 遵义师范学院开始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户外运动方向的本科学生, 这也为我省社会体育、户外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除此之外, 众多国内外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在我省的举办也为我省山地户外运动的开展, 为我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就主要以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为例, 来对贵州省遵义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以及贵州省遵义市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通过这一国际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开展, 对于促进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并且对贵州遵义经济、社会的较快较好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 贵州省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1.1 遵义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地域优势分析

本文主要从地理、气候以及交通三方面来分析遵义市的地域优势。首先分析其地理优势,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的北部, 南面挨着贵阳, 西面与四川相临, 北面是重庆, 它是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下游综合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 也是四川、重庆等地通向珠江三角洲以及南海港口的要道。其西北角山地是大娄山动脉的组织部分, 最高点为穆家山, 海拔高达一千四百米。其次从其气候条件来分析, 从所属气候带来看, 遵义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这一气候条件使其四季分明, 加之山地的地理位置, 使其大部分地区都是多云寡照, 既无寒冬, 又无酷暑, 十分适合开展户外运动。最后从其交通条件来分析, 近年来,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不断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建设力度, 现如今, 遵义地区交通也十分发达, 公路、铁路以及水路交通十分便捷,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1.2 遵义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项目优势分析

1.2.1 生态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分析

据悉, 遵义市的绿化率高达44%, 因而遵义市可称为是“山水森林城”, 并且再加之气候条件良好, 也被称为“宜居之城, 休闲之都”。因而遵义市也十分适合开发生态体育旅游, 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应该是在生态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之下, 以生态学作为理论指导, 遵循保护生态、保护文化的原则, 在体育运动当中满足游客的健康需要, 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如今, 随着大城市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不断加深的城市污染, 厌倦了大都市嘈杂生活的人们也更希望回归自然、回归山林, 以寻求不一样的运动生活体验, 这也为遵义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机。

1.2.2 户外山地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分析

当前, 户外山地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在推动遵义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前文在对遵义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地域优势的分析当中已经对其地理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其境内具有丰富的山地, 对户外山地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2.3 漂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

遵义市不仅具有丰富的山地, 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水源, 也是进行体育漂流运动的理想场所之一, 现如今, 赤水河漂流、云门囤梭米河漂流、古夜郎漂流以及众多观光漂流活动都已经吸引了众多体育旅游者, 也是当地体育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

1.2.4 探险刺激类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造就了多个溶洞, 位于遵义市的怀阳洞就被誉为“黔北第一胜处”, 怀阳洞的地形十分独特, 加之植被茂盛, 雨量充足, 气候温度较大, 经常会给人呈现出一种云雾缭绕、变化莫测的仙境之感。险此之外, 大娄山脉地区也同样具备开发探险刺激类旅游项目的条件。

2 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

贵州省地形复杂, 高原、亚高原、平原地形都有, 其山地资源极为丰富, 十分适合开展例如攀岩、登山、山地自行车、越野跑之类的户外山地运动, 因而也被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称为“天堂”。近些年来, 凭借其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 贵州省也已经承办了多届户外运动赛事, 国内的赛事主要有: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户外运动大会、全国山地运动会等等。而国际赛事当中最为引为关注的便是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第七届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共吸引了美国、新西兰、巴西等十五个国家的八十多名选手的参赛。比赛为期两天, 第一天主要为障碍越野跑, 全程约35千米, 障碍越野跑的内容包括定向穿越、逃生墙、管道求生、匍匐前进等等;第二天主要为竞速越野, 全称约65千米, 竞速越野的内容包括越野跑、山地自行车以及登山竞速等等。作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国际级A级赛事, 其赛事的顺利举办对于促进当地体育旅游的开发、推动当地户外运动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 通过这一国际赛事的宣传, 也加深了世界对中国、对贵州、对遵义、对海龙屯、对娄山关的了解。

3 体育赛事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及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分析

前文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以及对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的介绍, 都充分证实了遵义市开发体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接下来主要以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为例, 来具体分析遵义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

3.1 体育赛事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3.1.1 提高了举办地的国际、国内知名度

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众多参赛选手, 与此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热爱户外山地运动的观赛游客。毋庸置疑, 这一国际赛事的开展, 对遵义市的旅游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加深了人们对该地自然环境景观的了解。据相关统计, 遵义市在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就达5176.3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4.43亿元。在2015年的上半年, 其接待游客量也达到了2680.2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8.27亿元。

3.1.2 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投入对体育旅游的促进作用

在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举办前期, 与之相关的赛事主办单位以及相关部门为了赛事的成功举办必然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这一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投入首先降低了当地发展旅游产业的制度成本, 有利于遵义市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因为政府对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的支持, 其举办地的旅游发展也必然得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因而形成了一个由政府扶持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其次, 为了使得比赛能够顺利开展, 必定会加强对赛事举办地的道路、酒店之类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提高了举办地的旅客接待能力。不管是赛事的场地建设投入, 还是在游客接待能力方面的投入, 无论哪个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 都会具有极强的招商引资能力。当前贵州遵义就开始了“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囤旅游健身度假区项目”的招商,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25亿,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系统的完善, 建设包括自行车赛、自地车赛道、步行道、无障碍道等等;户外营地的建设, 在步道沿线设立多个露营地, 以满足房车、帐篷等各种露营方式的不同需求;特色运动区的建设, 建设出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户外运动场地, 例如山地自行车越野运动场、定向运动活动场区等等;休息站建设, 在步道沿线为游者提供可供休息的场所;中转服务区建设, 在步道沿线规划出多个生活性中转服务区, 修建酒店提供住宿餐饮温泉等多种服务, 并且建立一个户外运动培训基地, 这一户外运动培训基地的建立, 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 为我校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总之, 该项目的市场前景预测十分可观, 不仅仅是充分挖掘了地方资源,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持了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将娄山关、海龙囤等景区硬件条件充分结合, 并且为“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提供相互支持, 形成一个良好的宣传和品牌效应, 建设成为一个大规模的汇川区体育旅游文化圈, 预计可实现年游客接待量上百万, 旅游综合收入超亿元。

3.2 体育赛事对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现如今, 已经逐渐进入到了一个休闲以及体验经济时代, 因而在发展体育旅游方面也更倾向于对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所谓体验消费, 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 在一个特定的消费环境当中, 消费者为了获得某一种较为新奇、刺激, 且让人印象深刻的情感体验, 而亲身去参与并且体验这一具有新奇且富含刺激的消费项目、商品、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当前, 在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也更为倾向于这种体验型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以“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为例, 这一山地户外运动项目, 本身就蕴涵了一定的刺激性, 当地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抓住这一契机, 充分挖掘出这一体验型的旅游产品, 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山地户外运动的紧张与刺激。可让一些业余的挑战队来报名参加挑战体验, 这样不仅有够有效缓解都市游客的紧张情绪, 同时还能够培养出游客的团队合作精神, 增加队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也能够缓解现代都市人所具有的冷漠感以及孤独感, 从而使其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游客在进行这些具有冒险性以及挑战性的山地户外运动的时候, 既能够满足自身的挑战欲望, 又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因而这一体验型的体育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 体育赛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来进行经营, 能够较好地丰富举办地的旅游产品, 能够较好地优化举办地的旅游生命周期。“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 其举办地不变其比赛周期较短, 只有两天。因而可在周期性的举办过程当中, 逐渐地将这一山地户外运动作为当地的旅游产品来进行经营, 从而推动当地体育旅游的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邬孟君, 刘进.构建贵州体育旅游品牌链:以民族地域特色的山地运动为依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8) :124-128.

[2]吕海龙.贵州省遵义市体育旅游开发与发展前景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 2014 (3) :18-21.

[3]李常沪, 陈麦池, 江春娥.体验型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 2009 (6) :21-24.

[4]杨明.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回顾及未来发展路径探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 :92-96.

[5]丁勇, 郑丽, 牟连红.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30-32.

[6]王舒.对我国山地户外运动期待立法规范——以贵州省为例[J].法制与社会, 2014 (4) :61-63.

贵州山地运动旅游 篇2

关键词:山地户外运动,贵州,优势,可行性

1、山地户外运动基本特征、分类

山地户外运动主要是指在自然山地进行的一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的集体运动项目群,包括山地运动,峡谷运动,野外生存(含露营)以及荒漠运动,起源于18世纪末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登山运动以及欧美早期的探索及科学考察。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山地户外运动”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主要包括山地运动、峡谷运动、各种地形穿越、野外生存和野外拓展等项目。山地户外运动还是集休闲旅游、运动、文化、人际交流于一身的产物,可以帮助人们从紧张、烦闷的社会生活中暂时的解脱出来,以最自然的方式去感受自然,用最贴切的自然方式参与体育运动,使得人们以更积极、轻松的心情参与社会活动,同时还是给人以挑战自我、发掘自身潜能、培养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的空间以及释放各种压力的多功能的新型参与型运动。

1.1、山地户外运动的基本特征

多功能:山地户外运动之所以能够在现代人的休闲方式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子,在很大程度上与它的多种功能对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确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进步以及发展,但是在无形中却给人们的健康埋下了“伏笔”。如今便捷的交通,高速发达的科学技术让人们变得越发的懒,不爱动手甚至连动脑都越来越社会大众化,长久下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很高的安全隐患的;现代化的生活中难免会有压力以及竞争,由于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每个活在强压下的人们都渴望释放渴望解脱。正是因为这样的需求,使山地户外运动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

原生态的体验:山地户外运动以山地资源为依托,资源的自然性突出,同一区域常常融合了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由于山地资源的特点衍生的丰富性、季节性、地域差异以及多层次等特征,足以使得参与山地户外运动是社会公众能够自由选择更灵活的参与项目,强调了其原生态体验的特征。

地域资源稀缺性:我国幅员辽阔,受地理分布的制约,造成区域、民族的差异,山地户外运动的资源呈现出差异性和地方性以及稀缺性特色的特征。

客源市场稳定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险制度、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发的加大。山地户外运动不仅具有对那些寻求刺激,渴望释放压力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的项目,更有适合中老年参与的休闲式运功。由于国家调整了节假日的安排,更为这项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时间保证。

高隐患:对挑战极限类的户外运动安全隐患较高,安全系数低的原因主要是可控制性差,具体表现为自然条件的不可控制性;另外,人为因素可控制性差,山地户外运动特别是赛事运动,参与人数多,混杂,再加上赛事竞争的激烈,民族文化差异以及个人因素等,人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发生冲突,如果控制力度不高则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时限性:山地户外运动大多不是单一的比赛或者项目,大多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性,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市场也随之消失。

1.2、山地户外运动的分类

山地户外运动内容繁杂,创新项目较多,分类也各不相同,有的按竞赛性质分为竞技类和休闲类;有的按地形分为几大系列。

1.3、随机应变能力和克服障碍能力

山地户外运动中,各种突发事件和困难障碍很多,对以上两种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内容上,有野外生存、障碍赛等。

1.4、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各种户外健身、旅游活动

通过山地运动的分类,让我们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到户外运动的特征,以便有的放矢地锻炼或参与活动,以满足自己的旅游、健身需求。对抉择者来说,系统全面了解,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使市场效益最大化。

2、贵州与山地户外运动

2.1、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概况

贵州是全国较早开展举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省份之一。

1997年在黔西南州兴义市的马岭河峡谷举办了贵州省首届国际漂流邀请赛;2001年在安顺市黄果树瀑布举办了首届新闻记者72小时野外生存与网络挑战赛;2008年10月9日全国第一届山地运动会在贵州兴义隆重举办;2009年11月6日全国山地运动会在贵州省遵义市举办;2012年8月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及水塘镇区域举行国际攀岩交流大会;2013国际攀岩交流大会“力帆·娄山栖谷杯”第五届中国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囤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在贵州遵义举行;2013贵阳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在贵阳观山湖区举行。

2.2、贵州为发展山地户外运动谋求契机的准备

贵州地处西部、经济虽然欠发达,却拥有全国鲜有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正是因为这样,在全国许多省市纷纷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竞技体育项目上,目标对准各类赛事的冠军,打造“金牌战略”时,贵州省却“反其道而行之”,另辟蹊径,把推动山地户外运动作为贵州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根据贵州省的省情以及地理优势制定出一套与之符合的发展道路——“大思路和大手笔”。

所谓“大思路”,是指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与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宣传、文化、旅游、农业、体育‘五位一体’,建设旅游大省的战略发展思路”完全吻合,也是贵州省体育局积极探索,通过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使其成为发展贵州体育运动旅游休闲产业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的重要实践。

与此同时,还把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具有的多元价值功能,提高到对群众健身娱乐,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当地知名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高度来认识,并付诸行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所谓“大手笔”,首先是指贵州省体育局在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主导推动作用,强化管理,设专门机构专人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每年对全省机关干部、体育局长和爱好者进行山地户外运动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进行山地户外运动、野外生存和处置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的山地户外运动救护、医疗以及体育旅游等人才,填补国内在这个领域中的某些空白。这些都是形成和发展贵州山地户外旅游休闲产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始终把创建品牌赛事与结合贵州省情,从资源上寻找特色,坚持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进而打造贵州山地户外运动高端特色品牌赛事,作为发展这项运动,提升贵州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努力方向,并敢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如今,有些已经在国内外小有名气,初见端倪。

3、贵州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SWTO分析法是在进行产业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了解区域发展定位的各项因素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具体为进行山地户外运动区域规划等的优势条件(strength)、劣势(weakness)、发展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Threat)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3.1、优势条件(strength}

地理优势: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地处中国西南三省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尤为丰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1.9%,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山高地险,溶洞居多,有“山的王国”、“千瀑之省”、“千洞之省”的美誉。全省境内有自然保护区130多个,省级以上风景区69个,森林公园50个,地质公园8个;贵州山雄、水秀、洞险、林幽、石奇,交相辉映,遍布全省,是开展山地车、登山、越野跑、漂流、攀岩、探洞、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山地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贵州拥有地域宽广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安顺龙宫、织金洞、赤水十丈洞、世界第一深的“白雨洞”、全国最长的绥阳双河洞、拥有洞中最大厅堂的紫云“苗厅”、人类古文化遗址“盘古大洞”国际级的“花嘎溶洞”等丰富的自然地下溶洞资源。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苗岭以北的长江流域,以南的珠江流域,受岩溶洞地貌影响,使得贵州的水上景观不仅拥有以荔波漳江、赤水、马岭河峡谷、阳河为代表的江河旅游资源;红枫湖、草海等为代表湖泊旅游资源;更有黄果树瀑布为代表的瀑布旅游资源以及安顺龙宫为代表的地下河景观。除此之外贵州的大多数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中间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则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水流急、落差大等特点,这对贵州省开展水上漂流、考察、探险、探洞等山地运动项目奠定了基础。

气候优势: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4°-16°。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省森林覆盖率高达30.8%,是中国最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地之一。有“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的美誉。

民族文化优势:贵州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居住着18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保存完好,风格迥异,创造了“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为山地运动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理论研发优势:2013年9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了全国户外运动体育产业发展研讨会,研讨会上人们就社会需求是户外运动发展的内动力,社会活动是户外运动发展的全生命力,社会组织是户外运动发展的保障力,社会效益是户外运动发展的凝聚力,社会地位是户外运动发展的助推力,社会主导是户外运动发展的核心力上达成了共识,并在“推广户外运动、传播户外文化、弘扬户外精神、开发户外产业”四个方面论述了户外运动发展的方向,为贵州建成山地户外运动大省指明了路径,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培训了科研人才。2013年11月还将举办贵州省首届山地户外运动会论坛,就促进省内高校户外运动文化、竞赛、训练、教学、课程建设,进一步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在大学校园里健发展。

赛事优势:从1997年在兴义举办首届国际漂流至今已十六年了,十六年来在贵州省境内举办的山地户外运动会接连不断,象格凸河国际攀岩赛巳连续举办了六届、遵义户外山地运动会,福泉山地自车越野赛都是连续多年举办,为贵州举办山地户外运动会积累了宝贵经验,建起了一支专业裁判队伍,培育了观众、传州播了户外运动文化、推广了户外旅游产业、提升了贵州自然美景的形象、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度。为山户外运动在贵州广泛的开展呈现了良好的前景。

3.2、不利因素(weakness)

同行竞争压力:贵州地处西部,无论是交通还是经济都无法与发达地区相匹敌,再加上基础设施单一,在赛事的举办上,休闲体育及旅游产业的开发上存在被其他地区夺得先机的可能,特别是邻近省份云南、重庆、青海等地在开发山户外运动方面也在快马加鞭,给我们造成了较大压力。

缺乏专业性人才:专业性的人才是开发项目的重要有利保证,在贵州的大学里专门关于户外体育的专业较少,在整个贵州关于了解体育产业又懂得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虽然在个别高校开设了山地户外运动专项,但从规模、挡次、深度、品牌塑造及国际交流上还存在不足。

缺乏专业性理论指导:由于山地户外运动传入我国较晚,我省开展山户外运动研究也是近些年才开始,无论是在山地户外运动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上,利用地域差异性开展山地户外运动规律探索的专业教练员上,还是在将休闲体育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的实践操作员方面都还有盲点,限制了我省山地户外运动的加速发展。

3.3、发展机遇(opportunity)

西部大开发机遇: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贵州旅游业,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贵州计划建设2993公里的高速公路,使高速公路通车历程达到4500公里以上;计划建设新增铁路运营里程3017公里,使铁路通车里程大约达到5000公里左右。未来5-10年,贵州将建成连接全国的“7小时高铁交通圈”,并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改善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加快了山地旅游业的发展。

国发二号文件的支持: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将贵州打造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为贵州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注入了强心剂。

省委、省政府、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的决心:作为生态、自然、体育、旅游高度融合的产物,户外运动从西方传到东方,有一日也会将贵州的大好河山传向世界。户外是上天赐予贵州的宝藏,贵州既以“东方瑞士”为目标,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公园”,就应将它最纯美的自然环境以最清新宁静的姿态展现并与山地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有机融合,使之成为全球认的户外运动及休闲旅游的天堂。省委省政府、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巳下定决心,开足马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3.4、威胁因素(Threat)

民族文化差异的安全隐患:在贵州的山地户外运动大多数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举行,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性格差异可能会导致冲突的发生。

自然界的不可控制因素:山地运动特别是攀岩漂流等刺激性活动,由于举办地在富有危险的山崖,瀑布,不可控制力的因素太多,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

4、关于贵州开展户外运动的建议

(1)发挥资源优势,加大贵州气候优势、地形优势、得天独厚的喀斯特地貌优势的宣传力度,为建成山地户外运动大省造势。

(2)政府加大宣传力度,要像召开贵阳酒博会、生态文明世博会一样筹备召开山地户外运动相应的博览会,树立贵州品牌。

(3)各部门应加大在高校的投入,以便培育更多的专业人才及复合型人。

(4)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山地户外运动、文化、精神、产业有序发展。

(5)用户外运动带动旅游发展,更好地促进体育旅游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军.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2.

[2]李雪涛,刘夏夏.山地户外运动的现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2.

[3]刘勇.现代新型竞技运动会对西部体育文化经济的影响及促进[J].中国科技博览,2011,3.

[4]李香华,钟兴永.体育旅游与健康[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贵州山地运动旅游 篇3

关键词: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资源开发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先进的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给现代社会的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要想真正的适应社会生活, 人们必须要有一定健康的体魄, 因此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锻炼, 山地运动作为健身减压的运动项目开始走向了人们的视野。山地运动包涵的项目非常多, 常见的项目包括登山、攀岩、滑沙、滑草、跳伞和滑雪等运动, 这样的山地运动富有挑战和刺激性, 能够充分的调动运动者的运动感官和情感体验, 在山地运动中, 能够轻松的让运动者在自然的环境中获得运动快乐和得到身体锻炼, 所以现在山地运动旅游在旅游项目中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而秦岭北麓山地拥有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 只要做到将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那么秦岭北麓山将会有潜力成为山地旅游项目中的新星。

1、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运动的发展分析

秦岭北麓山地在运动旅游资源方面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并且依托于这样的优势, 可以将秦岭北麓山地打造成非常优秀的运动旅游基地, 但秦岭北麓山在运动旅游中仍然存在不少的缺陷与问题, 所以要想促进秦岭北麓山地的运动旅游长期发展, 就需要对秦岭北麓山地发展的优缺点做出合理的评估。

1.1、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运动资源的发展优势

(1) 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

秦岭北麓山所具有的是其它山脉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秦岭北麓山周围所有的国家级的公园和景区超过了100多处, 所以可以说这里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 而且这里还有许多历史遗迹的名片, 具有非常高的人文欣赏价值。这里所包括的自然景观有高山流水, 瀑布温泉等欣赏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而且在秦岭北麓周围的省市, 更有许多古老的道馆, 还有的是姜子牙的垂钓台, 秦岭北麓山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 而且秦岭自身就是包涵了生态, 地理, 人文, 和风景的名片, 这样的资源对秦岭北麓山地的运动旅游开发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资源保障。

(2) 丰富的文化底蕴。

现在的人们对旅游景区的要求不仅仅是要优美的风景, 更希望能够在秀丽的风光里感受到一种厚重的文化熏陶。而秦岭北麓山地的文化底蕴就非常丰厚。 秦岭北麓山地拥有非常多秦汉文化遗迹, 而且更是六朝古都西安古城的饮水源地, 秦岭北麓山地孕育了古代历史大半的辉煌历史, 这里还富有非常独特的地域特色习俗和景观, 这样的厚重文化底蕴也造就了秦岭北麓山地独特的景观和特色。

(3) 旅游发展小具规模。

随着人们对运动旅游热情的不断提高, 现在不少地区都将运动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而秦岭北麓山地依托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府支持, 在运动旅游发展方面已经初具规模, 开始承办一些非常优秀的运动比赛, 包括一些登山比赛, 山地自行车比赛等, 这样富有挑战和趣味的比赛也有效的引起了许多运动旅游爱好者的眼光,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加入了秦岭北麓山地的运动旅游中。而且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西安的旅游团体的发展, 这样也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秦岭北麓山地的运动旅游项目的知名度。

1.2、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发展的缺陷

(1) 没有形成特色的运动旅游项目 。

秦岭北麓山地虽然富有运旅游的资源, 但在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上面却比较, 所开发的旅游资源大都用于发展常规旅游业, 而对于户外的运动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却不足。而且在承办运动项目时, 没能突出的发挥自身的特点。而且秦岭北麓山在运动旅游产业管理经验不足, 而且没有形成特色的运动旅游项目, 所以缺乏长期的发展力。

(2)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和普通的旅游业不同, 运动旅游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理, 而这些管理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 但现在的秦岭北麓山地在运动旅游上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在既懂得旅游管理又懂得体育运动组织管理的人才是非常少的, 这样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运动旅游的快速发展。

(3) 客观自然环境的制约。

秦岭北麓山地的自然景观都是长期自然形成的, 一旦被破坏, 就很难修复到原有的情况, 但是要进行运动旅游的推广, 就势必要以牺牲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代价, 如何在自然与经济中取得一定的平衡, 就需要进行慎重的考虑。而且在进行运动旅游时, 由于山地的情况难以控制, 很容易的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的客观限制也是影响运动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

2、秦岭北麓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2.1、秦岭北麓山地旅游资源发展的优势

现在国家经济的发展政策是非常有利于推动秦岭运动旅游的发展的, 国家推动交通建设, 使得去往秦岭北麓山地的道路十分便利, 能够为游客提供非常方便的环境到达秦岭北麓山地。其次近年来秦岭的知名度也是不断的在提高, 非常有利于推广运动旅游, 最后, 我国现在非常重视户外运动的推广, 所以这样以户外运动为主的运动旅游可以有效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2.2、秦岭北麓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 结合地方特色 , 打造独特运动旅游项目。

秦岭北麓山地是西安非常重要的天然氧吧, 这对于旅游运动的开发来说是非常大的特色。所以在进行运动旅游时, 可以依托于天然氧吧的特色, 打造一些精品项目。同时在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时, 也要结合秦岭的独特地形来进行, 千万不能盲目的学习其它地区的旅游运动项目, 否则可能会即使破坏了环境, 也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只有富有地方特色的运动旅游项目才能够有效的引起旅游者的眼光, 并且能够保持长久的活力。

(2) 引进人才 , 抓住发展机遇。

针对国家现在‘发展大西北’的计划, 可以看到这是秦岭北麓山地运动旅游发展非常好的机遇, 通过这样的环境, 在国家政策和经济的支持下, 利用这样的机遇去进行发展将会是非常有利的, 针对这样的策略及时的进行旅游运动的发展策略, 这样的机遇也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在进行运动旅游项目的策划和管理时一定要积极的引进专业人才, 拥有这样的人才将可以有效的推动运动旅游的发展, 同时专业化的管理也可以让旅游项目更好的去发展, 并且在推动运动旅游项目有困难时, 依靠专业人才也能够进行及时的解决, 所以专业人才的引进对运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是非常有利的。

(3) 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相结合。

在进行秦岭北麓山地的运动旅游项目的资源开发时, 一定要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不能将环境的大面积破坏来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在进行运动旅游的资源开发时, 一些要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来。而且运动旅游进行的地方需要自然环境的支持, 如果过度的破坏自然环境来发展运动旅游, 那么这样运动旅游就失去了原本的旅游意义, 而且户外环境如果过度的破坏, 这也不能引起游客的旅游和参与的兴趣。在秦岭北麓山地这样的地区, 如果自然环境毁坏严重, 也比较容易发生事故, 这对于发展运动旅游来说将会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一定要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3、结 语

秦岭北麓山地的运动旅游的运动资源是非常富有的, 但要真正的做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析和思考, 在抓住机遇发展运动旅游之下, 尽量的保护环境, 让秦岭北麓山地成为著名的运动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杜江.秦岭北麓的旅游开发[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2, 02.

[2]姚媛.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开发模式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2014, 01.

贵州山地运动旅游 篇4

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长期受困于区域外比较优势模式的主导,区域外优势企业通过“贴标签”方式,严重掠夺该地区原生态山地特色农产品,使地区赖以发展的优势资源,变为“资源诅咒”,地区少数民族反贫困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已经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贵州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农产品生产具有绿色、环保、质优的特性,但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较短、源头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何借助贵州这张牌,延伸产业链,提高特色农产品管理化水平,使该地区少数民族脱离贫困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相关文献研究

产业链理论源于中国,是一个本土化概念。国外研究产业链的内含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而对产业链基本没有研究。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和不同产业研究产业链,得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结这些成果,主要有:(1)产业链概念研究。他们主要从投入与产出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中间组织理论出发,界定了产业链是集纵横走向、空间延伸、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为一体,横向表现为若干企业的聚集,纵向表现垂直一体化特征的由核心企业为链主聚集上下游节点企业的中间组织,其外部表现为企业链,内部包含资金链、信息链、价值链、供应链、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资源链等诸多链条。主要分为资源推动型产业链、技术主导型、市场拉动型产业链和混合型产业链。(2)产业链整合方面,刘慧波提出产业链整合策略和整合水平在自变量因素对产业链持久生存性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也有学者提出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芮明杰,刘大可等)。(3)产业链延伸研究中,肖芬等指出,产业链延伸就是对现有的生产链延长和拓宽。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产业链的稳定机制;刘刚提出了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李心芹、李仕明提出了产业链的结构类型。上述研究将产业链作为整体对象,没有从产业链的内含链角度分析研究。笔者将从产业链的物理结构出发,以空间链、企业链、技术链、信息链四个维度,探讨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手段和方法。

三、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肖芬等研究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时指出,产业链延伸受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并将其区分为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促进因素中矿区利益、人力资源、环境保护是煤炭矿区内部因素,公众促进和市场需求是矿区外部因素;技术成本、经济风险、自身管理是煤炭矿区内部因素,资源枯竭和国家政策是矿区外部因素。崔焕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业务链延伸在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其实质就是煤炭企业如何依托技术创新走内涵式和外延式产业链延伸之路。邓娟、李烨研究认为,资源型产业链延伸受基础因素(自然因素、管理能力)、行为因素(技术创新能力、投资能力)和约束因素(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的影响。上述学者虽然站在不同的产业角度分析了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但共性因素可见一斑。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许多地区变成石漠化连片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特性,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优势,气候湿润、温度适中、雨量充沛等条件为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近年来,政府倡导的“农户+公司”农业发展模式在拉动农业经济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弊端,特别是山地特色农产品(如茶叶)发展中公司严重盘剥农民利益,一些公司将其特色农产品低价收购后,转到外埠市场,然后通过“贴标签”形式掠夺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较短,基本处于“农民—公司—消费者”状态,公司只将有为行为体现在上游农民身上,对下游行业关注严重不足,对中间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研发力度不够。基于上面分析,笔者认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对不同的内含链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就空间链其影响因素主要受产业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企业链受物质(中间产品)和资金交易的影响,技术链受技术研发成本、技术协同创新能力、技术保护度的影响,信息链受人际信任、专用性资产投资和制度信任的影响。厘清这些影响因素对产业链延伸具有较强的方法论支持。

四、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策略

1. 空间链的架构及延伸。

空间链是指同一产业链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布局或分布状态。产业链从所处的节点企业具有上游和下游之分,而对山地特色农产品具有如何拓长和拓宽链条,产生增值效应的价值链。为此,空间链的架构和延伸必须依赖山地特色农产品的空间布局和企业的空间布局问题。首先,作为山地特色农产品,厘清分布状态,结合贵州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形成连片、连域、连带的种植格局,实现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其次,针对产业链延伸中企业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划建设的规划要求,在“核心企业+节点企业+研发机构”模式运作下的同一地区环形产业链,主要加工生产山地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中间产品。再次,根据中间产品的去向,依托招商引资,引进深度加工企业,在同一地区或省内不同地区构建加工基地。将不同的中间产品作为空间延伸的手段,而不是将单一的山地特色农产品作为创品牌、创绩效的手段。

2. 企业链的延伸。

企业链体现产业链中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纵向一体化特征。现在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很短,企业基本没有形成纵向一体化的链条,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公司”模式主导下形成单一企业在行业中的高度垄断,市场准入机制发挥不了作用,是严重的市场失灵状态(因为自由竞争是判断市场是否失灵的标准)。企业链的延伸必须打破“农户+公司”的模式,将“农户+公司”模式中的企业只作为企业连环中的一个具有生产中间产品的节点企业,不要将资源配置的所有权利全部下放到该企业,特别要杜绝政府主导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一旦招商引资完成,对企业后续问题严重不作为的失当行为。企业链条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政策),政府的政策要体现在企业间能否沟通、交流、合作方面,简单来讲政府的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间的协同。所以,在政府公共政策引导下,公开招标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必须体现技术研发能力、经济增长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由核心企业在协同政策的激励下,通过制度信任等手段形成“辐辏”式产业链(其含义是许多较短产业链变为核心企业的上游),以保护外地企业将本地山地特色农产品“贴标签”,严重掠夺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造成本地的“资源诅咒”或本地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偏离价值。同时,“辐辏”式产业链也可以直接保护本地山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而且能够形成本地特色品牌。以“辐辏”式产业链为依托,核心企业生产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去向为传到,特别是将中间产品辐射到省外甚至国外,嵌套在外部的产业链中;而将生产的最终产品通过中间产品的捆绑式销售逐步推向外地市场。

3. 技术链的形成和延伸。

产业链中的技术链是不同节点上以生产产品为目的形成的加工技术和对接技术。主要分为核心技术、平台技术和衍生技术。以往单个企业自主研发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研发成本。产业链是核心企业为中心,聚集上下游许多节点企业,为共同生产最终产品,共同承担风险的整体。技术链条的建立必须依赖协同研发的技术发展路径,在架构本省“辐辏”式产业链时,强调技术链中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每个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间的技术对接,进行模块式协同研发,在技术链条形成过程中强调技术在产业链内部的溢出效应,打破节点企业间的技术封锁,通过“沟通+交流+合作”(也叫协同)方式,形成产业链技术专用性资产,努力减轻节点企业的研发费用,降低研发风险。在技术链的延伸中注意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在横向注重生产技术的转化,纵向努力实现不同节点企业传递中间产品方面的技术对接。

4. 信息链的架构和延伸。

目前不管是资源推动型产业链、技术主导型产业链还是市场拉动型产业链,一个严重的阻碍产业链延伸的瓶颈是信息严重不对称。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中这一问题同样十分突出,源头上农民的知识信息、市场信息严重不足,在与公司博弈中产生逆向选择,严重挫伤了农民对山地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而公司在掠夺山地特色农产品对农民的溢价时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在不对称纳什谈判中往往农民丧失了谈判能力。产业链下游由于公司掌控市场的完全信息,并且将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转移到外地市场,通过“贴标签”高价销售。为此,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信息链的架构必须依赖本文提出的企业链,一旦企业链架构完成,在制度方面首先通过制度信任完成有限的交易次数,平衡产业链中信息的共享程度;其次在企业边界人员的努力下,实现企业间的人际信任,通过交往建立牢固的信息交流平台,特别是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建立产业链内部局域网和认证制度,形成信息交换的专用性资产。

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路径以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只是以产业链整体状态的延伸进行研究,笔者从产业链的内含链出发仅仅探讨呈现物理结构的内含链,并提出了有益的探索思路。目的在于为后续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在另一个层面说明现今的“农户+公司”模式对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芮明杰.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龚勤林.产业链延伸的价格提升与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3)

[3]刘大可.产业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的权利关系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3)

[4]吴金明.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5]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6]李心芹,李仕明.产业链的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学大学学报,2004(4)

[7]蒋国俊.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4(1)

[8]肖芬,刘西林,王军.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9(1)

[9]崔焕金.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延伸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5)

[10]邓娟,李烨.资源型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0(9)

[11]王友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延伸问题与路径探讨—以石阡县茶产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

上一篇:费用核算下一篇:就业结构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