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养鸡技术

2024-11-01

山地养鸡技术(精选8篇)

山地养鸡技术 篇1

1鸡舍内的育雏阶段

1.1养鸡品种的选择

在山地、半山地地区进行养鸡应当选择生长速度较快、耐粗饲且肉质鲜美的品种。可以选用崇阳麻鸡以及三黄鸡等种类。

1.2选择合适的育雏室

对于育雏室应当选用气候条件、通风条件好,整体干燥的位置,以及便于对疫病的防控[1]。

1.2.1选址

对于在山地养鸡的育雏室应当选择向阳的方向建造,地势要求平坦,有充足的水源,不在污染区域内并且要求有良好的土质。

1.2.2对于饲养环境的选择

随着养殖雏鸡出生天数的变化,相对育雏室的温度也要发生变化,例如出生1日龄的雏鸡,其温度应由35℃开始,在每周下调3℃直到育雏室的温度接近于室温(24℃)。当育雏室的温度达到室温后的第2天开始下调温度,直到育雏室的温度达到18℃;对于鸡舍的湿度在雏鸡出生20d后根据其体重进行调整。鸡舍内的密度也应当受到控制,当密度过大会造成鸡舍内CO2浓度过高,影响鸡的发育,严重的引起多发疾病;同时当鸡舍内的养殖密度过大,也会造成鸡舍内的抢食现象,引起鸡舍内饥饱不均的现象,过小的养殖密度则会造成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多的资源被浪费的现象。而且鸡舍的通风性也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不通风的鸡舍容易提高多种疾病的发病几率[2]。

1.3养殖的管理要点

根据所在具体的环境选育合适的鸡苗种类,并且应当选择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正规鸡苗厂家。对于雏鸡的育养应当在运输鸡苗的36h内进行,并且在合适的鸡床上进行。

饮水应当是洁净的并且水温接近于室温。可以加入1%的KMn O4到饮用水中进行消毒,在运输小鸡的过程中可以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补充糖分。喂养充足的饮水后再投料喂食。雏鸡最好饲喂全价饲料,让其自由采食。上下午可以各投料一次。如果要投入潮湿的饲料则需要现做现喂。

1.4预防疾病

及时清理病死鸡,注意做好对病鸡的隔离和对未病鸡只的防护。饲养的工作人员最好固定服装统一,定期消毒,定期接种疫苗。对于养殖的鸡也要做好定期的疫病检查,保持鸡舍和育雏室干燥、通风。对于疫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多检查及时治疗[3]。

2放养阶段

2.1放养地点

对于山地和半山地地区而言,要选择合适的山地或者对相对适合的山地进行改造后进行放养。选择的地方应当相对平坦,树木的密度不要太大,要给与鸡类充足的日光和食物。另外要将放养地点围起来,防止养殖的鸡跑丢以及山区中的其他动物的破坏。尽量清除各种隐患。

2.2放养的管理操作

(1)鸡舍和育雏室应尽量靠近山地的附近。

(2)对于养殖的鸡类进行第1次放养时,应当选择一个相对晴朗的天气,放养时间在上午的9点半到10点半左右开始。

(3)在驱赶鸡群时,应当将鸡群用食物引诱到放养地点,避免暴力驱赶鸡群。以免惊吓鸡群。

(4)第1次对鸡群进行放养时,要注意放养时间一般为20~40min即可。对于以后的放养要根据鸡群的情况逐渐增加时间,一直持续到放养时间为整个白天为止。

(5)根据鸡群放养时间的增多,逐渐减少投食饲料的数量以及次数。并且要对鸡群提供充足的饮水。

(6)对于放养的鸡群的密度要进行控制,最好在200只左右,对于放养地区要进行轮换,使放养地区得到及时的修整。

(7)对于鸡群的放养要派专人看护,防止野兽侵扰。

(8)放养时要注意天气,一般下雨、黑夜、雾天等不进行放养。

3总结

山地养鸡技术是整个山地、半山地地区养鸡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充分利用所在山地资源,达到以低养殖成本换取肉质鲜美鸡肉的目的。一般在鸡舍内育雏25d左右,放养时间65d左右。

参考文献

[1]方干会.浅谈果园养鸡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8):12.

[2]黄勤,黄仁锋,曾令日.果园养鸡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6(12):76.

[3]侯开后.浅谈山林大棚养鸡技术[J].才智,2009(15):286.

山地养鸡技术 篇2

贵州省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域辽阔,海拔较高,空气清新,日照充足,林下生态可以运用到鸡禽的养殖。选择适合的品种,配以正确的养殖技术,便可以养殖出肉质鲜美,富含营养的林鸡。喀斯特山地生态养鸡主要技术

2.1 品种选择 由于山地养鸡最大的特点在于放养,因此所养的鸡就必须选择适合放养、抵抗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不易养死的土鸡或者杂交土鸡。品种选择对于养殖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选择正确的品种后,在后续的管理、养殖各个方面都会感到轻松,而选择不正确的品种,便时常会使养殖人蒙受损失。另外,养殖的鸡群最终将输送到消费者手里,因此,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在选择品种时,要尽量选择肉质结实、味道鲜美、富含营养的品种。这样的鸡禽才可以令养殖者的收益最大化。

2.2 场地选择 场地选择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另一重要因素。在选择场地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应尽量选择天敌少、环境僻静、草质好的地方。选择时具体需要注意:1)不要选择曾经畜牧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很有可能遭受过污染,或者因为一些不好的原因被遗弃,因此尽量选择没有畜牧过的荒林;2)不要选择靠近交通主干道的地方,因为机动车造成养殖损失的概率就会增加;3)不要选择靠近屠宰场、畜牧兽医站等容易引发传播疫情的地方,以免感染病毒。

2.3 放养技术 放养对于喀斯特山地养鸡至关重要,放养出来的鸡营养价值更高,肉质更好。

2.3.1 放养棚的建立 放养棚通常建立在通风、干燥,冬暖夏凉的地方,一般会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平地。放养棚的设计没有严格的要求,搭建的材质也会因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有的地区使用塑料搭建大棚,有的地方使用竹子或木料进行搭建。放养棚搭建的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会搭建成长方形,而有的地方会搭建成椭圆形。放养棚面积的大小视养殖的鸡的数量而定,通常为10只/m2。放养棚的底部需铺设一些吸水性强的垫料,例如谷壳、木屑、稻草等。

2.3.2 雏鸡放养的训练 在养殖的初期,即鸡还处于雏鸡时,就要对鸡进行放养的训练。具体方法:每天早晨带鸡上山,使用敲打器物、吹口哨、撒饲料等方式给鸡信号,或者对鸡进行追赶驱散,直至鸡群到达搭建好的放养棚,在傍晚时,再使用相同的方式对鸡进行回舍训练。喀斯特山地生态养鸡的主要管理措施

3.1 饲料管理 山鸡最适合的饲料是粗饲料,山鸡的养殖虽然对饲料的蛋白质要求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能缺乏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就不能只使用一种饲料,这样很容易造成营养单一。山鸡育雏时,要选择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雏鸡的骨骼和器官健康的发育。过了45 d后,养殖人员在进行投喂时,可以在粗粮中配上适量的肉骨粉、鱼粉等其他饲料以增加微量元素。只有进行科学的饲料管理,才可以保证养殖的土鸡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变高;同时,肉质变得进食鲜美,营养丰富。

3.2 放牧管理

3.2.1 适度放牧 放牧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控放养的密度,如果密度过高,超过场地的承载能力,会导致场地内的植物过度被消耗,如果不能及时恢复,便会造成草场的退化。但现实中,经常有一些养殖场的场主为了能够多产出一些鸡肉,便肆意增加养殖密度,使整个放养场都变成了饲料养鸡场,这样一方面使养殖的山鸡丢失了山鸡的风味,导致鸡的价格下降,养殖收益不增反降低;另一方面,使草场退化严重,不能再继续进行养殖,不得不更换养殖地区,增加了养殖成本,削减了养殖收益。适度的放牧规模一般是200只/667 m2。

3.2.2 两段式饲养 两段式饲养顾名思义就是将养殖的鸡群分为2个年龄段分别进行饲养。这样做的意义是不同阶段的鸡群给予不同的照顾,能够更好地配置资源,使鸡在不同阶段都成长的最好。具体实施是将2个年龄段的鸡群分为圈内饲养和圈外饲养。0.0~2.0月龄的鸡群在圈内饲养,能够更好的庇护雏鸡,给予其更好的照顾,当鸡群的平均质量达到1.25~1.50 kg时,就可将其归为第2个阶段;2.0~3.5月龄的鸡群安排在圈外的放养棚中进行饲养,当鸡群的平均质量达到2.25~2.50 kg时,便可进行出售。圈内饲养阶段采用的饲料为全价饲料,而圈外饲养阶段则逐渐过渡到饲喂粗粮、饲草、昆虫以及早晚补料等。

简谈山地生态养鸡相关技术 篇3

1 品种选择

山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 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 如桃源鸡、河南固始鸡、江西白耳黄鸡、三黄鸡、云南茶花鸡、清远麻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它们耐粗饲, 抗病力强, 虽然生长速度较慢, 饲料报酬低, 但肉质鲜美, 价格高, 利润大, 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2 棚舍搭建

2.1 场址选择

场地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1) 利于防疫, 交通方便; (2) 高朗、干爽、排水良好; (3) 有遮阴设备, 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 (4) 有水源和电源, 并且圈得住, 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 (5) 避风向阳, 地势较平坦, 如不积水的草坡。其中最好有树木, 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

2.2 搭棚方法

鸡舍设计的要求:通风、干爽、冬暖、夏凉, 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 m, 长7~9 m, 中间高度1.7~1.8 m, 两侧高0.8~0.9 m。通常用由内向外由油毡、稻草、薄膜3层盖顶, 以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 另一头开1个出入口, 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

2.3 清棚消毒

每批鸡出栏以后, 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 更换地面表层土, 清洗工具。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 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空间用25 m L福尔马林加12.5 g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 也应先在地面上撒一层熟石灰, 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2.4 铺设垫料

垫料要求为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 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 挑出发霉垫料。厚度以3~5 cm为宜。

3 饲料选择

一般来说, 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 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 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 以免造成营养缺乏, 影响生长发育, 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另外, 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4 雏鸡的饲养管理

4.1 饮水与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 休息0.5~1 h便可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水温以32℃左右为宜, 不可饮冷水。头2 d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有利于消炎、杀菌, 预防雏鸡白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 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差, 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要定时定量, 以喂八成饱为宜。每次喂料量以15~20 min吃完为宜。

4.2 环境温度与湿度

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5~34℃;3~7日龄是34~32℃;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的温度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 夏秋季每周下降3℃, 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 第2周下降到60%, 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4.3 注意分群, 加强巡查

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 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 弱雏易被挤出来。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巡查鸡群, 其意义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活动、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 及时处理, 减少损失。

5 放养技术

5.1 放养驯导

雏鸡4~6周龄脱温后即可转移到山上放养。放养开始时, 可用吹哨法进行驯导训练, 使鸡群逐步建立“吹哨—回舍—采食”的条件反射, 只要吹哨即可召唤鸡群采食, 达到全天放牧的习惯。

5.2 放养规模

饲养规模以2 000只为一群, 每亩 (1亩≈667 m2) 100只为宜, 一群分2个放养区, 实行轮牧制, 采用“全进全出”制, 放养场地要围网。

5.3 饲喂方法

以放牧结合补饲方式饲养, 喂料时间要固定, 在早晚各补饲1次, 按“早半饱、晚适量”的原则确定补饲量。

6 疾病防控

6.1 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

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针, 但在养殖户当中, 很多人都是重治轻防, 导致鸡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本高、效益低。

6.2 树立用疫 (菌) 苗防治疾病的观点

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多数重大传染病都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疫苗接种成功与否, 与鸡只的母源抗体、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不同的鸡场各有不同的免疫程序。

6.3 树立综合防治的观点

山地养鸡应注意的问题 篇4

1 选择地址和搭建棚舍

1.1 选址

根据当地的条件选用山地、果园、荒草地等, 场地要保持宁静、通电通路、有充足清洁的水源, 周围饲草丰富, 沙质土壤且坡度不宜太大, 排水方便, 无污染、无兽害。

1.2 布局

鸡有喜往下走的生活习性, 故在山地饲养应从半山腰开始搭棚建舍, 逐步向上利用, 建舍应坐北向南, 冬天可御寒保暖, 夏天能通风散热。棚舍间隔应在30m以上, 既要利于饲养管理, 又要方便环境卫生和防疫工作。

1.3 搭棚建舍

根据场地、人力和经济状况等条件选择适度的饲养规模, 每栋 (棚) 饲养量一般以1000~1500羽为宜。棚舍长20~30m、宽7~8m、建筑面积140~240㎡, 顶棚内层用油毡或厚薄膜, 其上加盖10~20cm厚的稻草或其他杂草, 棚四周用彩条油布或薄膜隔离, 舍内地面应高于棚外地面5~10cm, 四周开挖排水浅沟。

2 选择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品种

目前, 江西省有些个体中、小孵化场或供苗商, 是从邻省收购种蛋加工孵化或直接购入苗鸡贩卖, 鸡的品种混杂、羽色不一, 鸡苗的质量难以保障, 疾病控制复杂, 影响鸡群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养殖户应从健康无病的尤其是无传染性疾病的正规种鸡场引进苗鸡, 并确保马立克氏疫苗疫苗接种。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不具备孵化卫生管理要求的孵化场苗鸡, 或轻信销售商而购买不明来源的苗鸡。所选品种应适合山地粗犷放养、抗病力强、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土鸡改良品种, 如江西省经多代改良选育的崇仁麻鸡、泰和乌骨鸡、宁都山黄鸡、余干黑鸡等品种, 不仅适应性强而且市场上颇受消费者欢迎。

3 严格饲养管理, 提高成活率

3.1 育雏

育雏是养鸡生产中最关键的阶段。雏鸡的体温调节系统和免疫器官尚未健全, 抗逆性差, 对日常饲养管理要求严格。 (1) 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全面对棚舍检查维修, 彻底打扫棚舍内、外, 地面喷洒10~20%的石灰乳液, 舍内铺好垫料, 再经严格的喷洒消毒和福尔马林熏蒸后, 闲置一周方可进雏。 (2) 适时开饮和开食:雏鸡经长途运输到达棚舍后, 应让雏鸡在盒内休息1~2h后再放入育雏栏舍内。应先饮水, 水中可加入0.1%电解多维或5%葡萄糖和0.1%VC。开饮2h后便可开食。为防止肠道疾病可在饲料中拌入抗菌素, 如恩诺沙星或氟哌酸等。头2~3天应将饲料拌湿 (含水约30%) , 直接撒在垫纸上或开食盘内, 少喂勤添, 现拌现喂。 (3) 调节育雏温湿度:棚舍育雏时, 可先在棚舍内的一侧围隔出育雏间, 以便保温控湿。后随鸡群的生长, 逐渐调节育雏范围, 调控育雏室内温湿度。具体要求是育雏前三天以33~35℃为宜, 4~7天为32~33℃, 第二周开始每周降温2~3℃直至常温。整个育雏过程应注意看鸡施温。温度过高, 空气燥热灰尘多, 易引起雏鸡呼吸道疾病、饮水增多、消化不良、啄癖等。反之, 温度过低易造成雏生长受阻、免疫受限和诱发白痢等肠道疾病, 甚至堆压致死, 严重影响育雏成活率。育雏相对湿度前期70~75%、后期55~65%即可。 (4) 合理光照时数和强度:有的养殖户由于条件限制, 认为晚上不补充光照可以减少饲料的消耗节约成本, 其实晚上给予适度光照, 既可使鸡群晚间有充分的采食时间以弥补白天的采食不足和营养不全, 促使鸡群快速生长和缩短饲养周期, 同时可防止兽害和鸡群惊吓堆压。但必须注意光照强度宜弱不宜强, 以0.5~1W/㎡为宜。 (5) 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密度过大空气污浊, 采食不均, 影响整体生长速度和均匀度, 诱发鸡群啄羽、啄肛等。因此随着鸡群的生长发育, 应及时放大活动范围, 由棚舍内过渡到舍外, 尽快适应野外放牧采食, 降低饲养成本, 改善肉质。

3.2 放养管理

(1) 放养前一周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拌入抗菌素和VC或复合电解多维以减少应激。饲料的饲喂量不能突然减少或停料, 应仍保持料桶或料槽有料。 (2) 舍外周围附近放置饮水器, 保持水质清洁不断水。 (3) 放养要定时、定人、定饲喂。若天气寒冷刮风下雨应停止放养。 (4) 勤观察, 晚上细听呼吸音, 发现异常应及时挑出隔离进行诊治。 (5) 为防止鸡群过于分散走失, 可在棚舍周围或主要关卡设置隔离网。

3.3 饲料营养

必须根据鸡的品种特点, 按阶段提供营养全面而优质的配合饲料, 以满足鸡群快速生长的需要。

4 搞好环境卫生, 加强疫病防制

山地养鸡因直接与自然环境和地面土壤相接触, 且饲养期相对延长, 给消毒工作和疾病的防治增加难度。

4.1 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1) 对潮湿垫料应及时清除更换并进行焚烧处理。 (2) 对棚舍的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清洁、整理、消毒, 每周坚持2~3次带鸡消毒, 料桶 (槽) 、饮水器每隔2~3天要浸泡洗刷消毒。 (3) 保管好饲料, 禁喂霉变饲料和污染水, 对粪便、垫料、污物、病死鸡作无害化处理。

4.2 加强免疫接种和疾病控制

按防疫规程并结合本地区疫病威胁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是防止鸡群疫病发生的重要防疫措施之一。一般山地养鸡重点控制危害较严重的疾病有AI、ND、IBD、IB、CRD等, 并按疫苗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免疫方法, 确保所有鸡群均获得足够有效的疫苗量。对条件性细菌疾病和球虫等消化道寄生虫病应进药物全群预防。建议在饲养中后期尽可能不用抗菌素和人工合成药物, 采用中成药, 减少和控制上市鸡肉的药物残留, 确保肉质。

5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山地养鸡免疫注意事项 篇5

山地养鸡免疫程序要根据本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及发生特点, 使用疫苗的类型及其特性, 鸡群免疫水平的高低和营养状况, 合理、科学地制定。对于雏鸡易感的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最好在1日龄接种疫苗, 防止接种前已隐性感染;对于危害较大的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 应根据母源抗体情况确定首免日期。

2 疫苗质量

要选择国家认定的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 疫苗在生产、运输、保存、使用等多个环节中, 任一环节出现问题, 均可造成免疫失败。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定的温度下运输和保存, 要避免温度过高和直接曝晒。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失效的疫苗不能使用。

3 免疫接种方法

3.1 饮水免疫

饮水免疫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疫苗, 水中不得有消毒剂、金属离子、菌素, 装疫苗容器和饮水器要用干净无毒的塑料容器, 不能用金属容器, 避免金属离子的干扰, 在疫苗溶液中加0.2%~0.5%的脱脂奶粉作保护剂。

3.2 喷雾免疫

喷雾免疫前后

2 d禁止带鸡消毒, 温度和湿度要适中, 以免雾滴迅速蒸发。喷雾前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 喷完20 min后再打开。

3.3 滴眼、滴鼻免疫

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时, 滴嘴始终保持垂直, 确保每滴疫苗的剂量恒定。滴眼时滴头距离鸡眼1厘米, 以防戳伤鸡眼;滴鼻时, 用食指封住一侧鼻孔, 以便疫苗能更好地吸入, 待疫苗在眼或鼻孔吸收后再放开鸡。

3.4 注射免疫

针头、针管及注射部位要进行严格消毒, 掌握好注射部位的方向和深浅程度。针头和稀释疫苗用的各种容器等要清洗干净, 不能有残留的消毒药。稀释后的疫苗不宜在常温下存放过久, 使用时摇匀。接种剂量要准确, 部位要恰当, 要勤换针头。注射过程中过一段时间要混匀一次疫苗, 活苗最好在1 h内用完, 灭活苗必须在24 h内用完。

4 避免疫苗之间相互作用

应科学安排好不同疫苗之间的接种时间, 几种疫苗同时或先后接种, 疫苗之间可能产生干扰作用, 影响免疫效果。如传支疫苗、球虫疫苗、鸡痘疫苗、会干扰新城疫的免疫。接种新城疫弱毒苗一周内不得接种传支弱毒苗;用过传支弱毒苗的2周内不能接种新城疫弱毒苗。鸡痘的干扰因素会影响10 d左右, 所以接种时间要统筹兼顾, 制定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有些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马立克氏病会导致免疫抑制, 造成免疫失败。

5 慎用药物

有些药物会造成免疫抑制, 所以免疫前后几天不要服此类药物, 如:霉菌毒素能引起免疫抑制, 应注意饲料、垫料不要发霉;在免疫的前后2 d不要用消毒药、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否则会杀死活疫苗, 破坏灭活疫苗的抗原性。另外, 某些抗菌素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会影响机体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抑制抗体产生, 因此要慎用。

6 减少应激因素, 提高机体免疫力

其中热应激较为严重, 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 可通过降温、添加抗应激药物、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来缓解。为防止应激, 最好在早晨和晚上温度较低时注射。在接种疫苗前后1周内, 不要安排断喙、转群, 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患病期间不能接种。温湿度适宜, 舍内空气新鲜、环境安静, 将有利抗体的产生。

7 科学饲喂

山地养鸡免疫的注意事项 篇6

1 免疫程序

山地养鸡免疫程序要根据本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及发生特点、使用疫苗的类型及其特性、鸡群免疫水平的高低和营养状况,合理、科学地制定。对于雏鸡易感的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最好在1日龄接种疫苗,防止接种前已隐性感染;对于危害较大的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应根据母源抗体情况确定首免日期。强化免疫的间隔时间,要根据体内抗体情况确定,不可太早或过迟。

2 疫苗质量

要选择国家认定的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疫苗在生产、运输、保存、使用等多个环节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造成免疫失败。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定的温度下运输和保存,要避免温度过高和直接暴晒。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失效的疫苗不能使用。冻干活疫苗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亦可能变成普通死苗,影响免疫效果。通常冻干活疫苗保存-15℃下,其保存期1~2年;0~4℃、保存期8个月,25℃保存期不超过15 d。同时冻干苗不可反复冻融,油乳剂疫苗应保存在4~8℃的环境下,不可冻结成油水分层。

3 免疫接种方法

接种方法选择使用不当,用法用量缺乏科学依据可造成免疫失败,如对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鸡,避免使用喷雾免疫和滴鼻;新城疫I系疫苗只能注射,不宜饮水,因为它是中等毒力偏强的毒株,饮水后会散毒,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一些疫苗的稀释,稀释液必须使用专用的稀释液,如马立克氏菌,不能用其他代替;对于无特殊要求的疫苗,可用灭菌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稀释液不得含有任何消毒剂和消毒离子,不得用含有氯离子的自来水,不得用污染病原微生物的井水直接稀释疫苗,应煮沸后充分冷却再用。稀释疫苗要现稀释现用,正确选择疫苗接种途径,疫苗接种剂量低于常规剂量达不到所需要的免疫水平,而剂量过高则会引起免疫耐受。

3.1 饮水免疫

饮水免疫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疫苗,水中不得有消毒剂、金属离子、菌素,装疫苗容器和饮水器要用干净无毒的塑料容器,不能用金属容器,避免金属离子的干扰,在疫苗溶液中加0.2%~0.5%的脱脂奶粉作保护剂。在饮水前视季节和舍温情况要限水2~3 h,饮疫苗时间应在一小时左右,炎热夏天要在早上进行,免疫后经1~2 h再正常供水。

3.2 喷雾免疫

喷雾免疫前后2 d禁止带鸡消毒,温度和湿度要适中,以免雾滴迅速蒸发。喷雾前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喷完20 min后再打开。喷雾时要摇均匀、雾滴大小、喷雾高度和速度要适当。

3.3 滴眼、滴鼻免疫

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时,滴嘴始终保持垂直,确保每滴疫苗的剂量恒定。滴眼时滴头距离鸡眼1 cm,以防戳伤鸡眼;滴鼻时,用食指封住一侧鼻孔,以便疫苗能更好地吸入,待疫苗在眼或鼻孔吸收后再放开鸡。

3.4 注射免疫

针头、针管及注射部位要进行严格消毒,掌握好注射部位的方向和深浅程度。针头和稀释疫苗用的各种容器等要清洗干净,不能有残留的消毒药。稀释后的疫苗不宜在常温下存放过久,使用时摇匀。接种剂量要准确,部位要恰当。所用针头不能太粗以免拔针后疫苗流出,要勤换针头。注射过程中过一段时间要混匀一次疫苗,活苗最好在1 h内用完,灭活苗必须在24 h内用完。

4 避免疫苗之间相互作用

应科学安排好不同疫苗之间的接种时间,几种疫苗同时或先后接种,疫苗之间可能产生干扰作用,影响免疫效果。如传支疫苗、球虫疫苗、鸡痘疫苗、会干扰新城疫的免疫。接种新城疫弱毒苗一周内不得接种传支弱毒苗;用过传支弱毒苗2周内不能接种新城疫弱毒苗。鸡痘的干扰因素会影响10 d左右,所以接种时间要统筹兼顾,制定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有些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马立克氏病会导致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败。

5 慎用药物

有些药物会造成免疫抑制,所以免疫前后几天不要服此类药物,如:霉菌毒素能引起免疫抑制,应注意饲料、垫料不要发霉;在免疫的前后2 d不要用消毒药、抗生素或抗病毒药,否则会杀死活疫苗,破坏灭活疫苗的抗原性。另外,某些抗菌素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会影响机体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抗体产生,因此要慎用。

6 减少应激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其中热应激较为严重,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可通过降温、添加抗应激药物、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来缓解。为防止应激,最好在早晨和晚上温度较低时注射。在接种疫苗前后1周内,不要安排断喙、转群,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患病期间不能接种。温湿度适宜,舍内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将有利抗体的产生。

7 科学调补营养,促进抗体产生

山地养鸡常见的疾病及其防制 篇7

1 非典型新城疫

据调查, 养户均对鸡新城疫有所了解并进行了免疫, 但对疫苗的选择、免疫方法、疫苗用量、免疫次数和时间不一, 对母源抗体对初免的影响知之甚少, 约80%的养鸡户首免采用饮水免疫, 首免最早时间是4日龄, 最迟是25日龄, 仅实施一次免疫的养户占1/2左右, 首免与二免时间间隔较长, 很少养户采用弱毒活苗与油乳剂灭活苗结合免疫, 由此造成鸡群免疫抗体水平不一, 抗体有效水平持续时间不长, 免疫空隙较长, 使ND野毒有隙可趁。经过免疫, 原来那种全群爆发、死亡率高的急性病例已少见, 多呈现非典型ND的发生, 且常误诊为呼吸道疾病, 延误预防与治疗。因此, 不同毒株的疫苗其免疫原性不同, 母源抗体的影响不同, 首免采用Clone-30弱毒活苗和Lasota弱毒活苗比II系活苗好, 能突破母源抗体的影响, I系苗由于毒力较强、易排毒、污染环境等原因而被免疫原性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油乳剂灭活苗取代。首免以滴鼻点眼效果最佳, 既能产生全身性体液免疫, 又可通过哈氏腺产生局部黏膜分泌型抗体, 防止病毒的入侵。山地放养鸡一般饲养期较长, 肉用型3个月左右, 蛋用型产蛋期约10个月, 因此, 采用活苗与油乳剂灭活苗结合免疫效果良好。首免2头份/羽滴鼻点眼, 同时进行颈部皮下肌注0.2mL/羽灭活苗, 于60~70d再用Lasota苗3头份/羽饮水免疫。备用于产蛋的鸡应在产前18~19周龄进行ND油剂灭活苗肌注0.5mL/羽, 这样抗体水平高, 保护期长, 可有效防止产蛋期间ND的发生。

2 传染性法氏囊病

由于病毒变异和超强毒株的出现、首免疫苗毒力偏强、母源抗体对IBD疫苗免疫的中和作用较强, 且养户几乎是饮水免疫, 常因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免疫不均、漏免或饮水时间过长而使疫苗失效等, 由此导致IBD流行特点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发病日龄变宽、继发感染严重、出现症状不明显的亚临型。IBD首免时间应视母源抗体水平, 当前刚出壳的苗鸡一般均有母源抗体, 首免可选择10~12d, 疫苗选用中等偏弱苗如K85、V7活毒冻干苗, 首免尽量滴口点眼, 效果确实, 若饮水免疫要确保2头份/羽, 首免后15~20d再进行强化免疫, 在周围环境受到威胁或已受上次发病的影响还应进行三免, 尤其应注意在饮水中添加0.2%的脱脂奶粉, 可延长疫苗在饮水中的有效性, 提高免疫应答。

3 大肠杆菌病

本病属条件性疾病, 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各种应激因素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流行, 也是山地养鸡发病最多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山地养鸡育雏期一般在棚舍内地面饲养, 因饲养环境、管理不精细如温度偏低、湿度过高、雏用饲料营养不均衡等, 极易诱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该病流行特点是在10日龄以内雏鸡, 表现脐炎和败血症, 死亡率高达20%, 耐过鸡个体发育不良, 并将影响未来生产性能;青年鸡多表现心包炎、肝包膜炎、气囊炎;产蛋期表现为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和眼炎等。该病可单独感染, 但日龄越小更多是继发或并发感染, 尤其是支原体病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 造成更大死亡。因此, 育雏时应严格按育雏要求, 不要认为是本地鸡种, 抗病力强, 就放松饲养管理, 应采用地面厚垫料 (6~8cm) 或网上平养育雏, 提供最适的温湿度, 逐渐扩大饲养范围, 缓慢由舍内向舍外放养。同时预防本病可在育雏前3~5d的饮水中投服5%葡萄糖、多维电解质和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强力霉素等。

4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属于条件性疾病, 经由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主要经卵垂直传播。卵内感染在出壳后1~2d内便可死亡, 健雏水平感染后在5~6d开始发病, 2~3周龄是雏鸡白痢发病和死亡高峰。病鸡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厌食、怕冷寒颤、离群或蹲伏、低声鸣叫、排出白色稀便, 肛门被粪便粘糊, 排粪困难, 逐渐消瘦, 苗鸡因卵黄吸收不良, 卵黄抗体未能吸收, 抵抗力明显下降, 极易与其它病菌混合感染, 死亡率增加。因此, 选购苗鸡应到正规种鸡孵化场, 提供良好的育雏环境, 保持垫料的干爽, 给予营养均衡优质饲料, 少喂勤添, 避免鸡群密度过大、环境卫生条件恶劣、饲养管理粗放、气候突变、饲料突然改变或品质低劣等应激因素。注意观察鸡群动态, 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饲养, 剪除肛门处被粪便粘连的羽毛, 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同时全群饮水或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拌料, 可起到良好效果。

5 慢性呼吸道病

慢性呼吸道病是由全世界广泛分布的鸡毒支原体所引起的, 是山地养鸡主要呼吸道疾病, 该病可通过卵内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山地养鸡因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尤其是冷应激刺激使呼吸道黏膜屏障机能受到破坏, 纤毛上皮活动停止, 溶解酶分泌减少, 病原体随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 并由肺循环进入呼吸系统, 引起鸡的鼻炎、气管炎、肺炎和气囊炎, 因炎性渗出表现咳嗽、湿性口罗音、呼吸加快, 严重者眼脸肿胀、张口气喘等, 传播速度快, 一般一周内可波及全群, 因此, 夜晚关灯安静后仔细辨听鸡的呼吸音, 如有异常杂音应及时加强鸡舍环境调控措施, 改善饲养管理, 尤其在冬春寒冷、多雨、气候多变季节要注意放养时间, 减少对鸡群的不良应激, 及时投服如利高霉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 对发病严重的鸡不要追逐、倒提, 以免造成分泌物阻塞而窒息死亡。

6 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山地养鸡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本人接触的山地养鸡户有近2/3出现过球虫, 地面平养的雏鸡往往8~10d即有感染, 15~50d的鸡群发病率高, 因肠道黏膜受损, 免疫抑制, 常继发大肠杆菌病和坏死性肠炎等, 死亡率可达60%以上, 耐过的鸡生长缓慢, 发育不良, 持续消瘦。本病发生与地面直接接触, 场地潮湿、环境条件差、土质复杂、地面粪便无法及时清理干净、消毒也难以全面彻底等有关。目前, 应用药物防治仍是控制球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但要重视球虫的耐药性, 掌握球虫药物的作用期, 针对性地选择抗球虫药, 以确保疗效。常用于预防的药物有克球粉、盐霉素、马杜霉素和球痢灵等, 用于治疗的药物有氨丙啉、磺胺氯吡嗪、磺胺喹口恶啉和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等。山地生态养殖应减少用药, 保障食品安全, 建议使用鸡球虫多价活苗免疫如四价正典球苗, 规范免疫操作, 能更好地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7 啄癖症

啄癖症是指鸡群相互啄斗或异食, 常见有啄羽、啄肛、啄趾、啄蛋壳和啄食异物等。山地养鸡多为地方良种, 本身具有好斗习性, 且因饲养密度过大、光照过强、温度偏高、通风不良、公母鸡混养、不同羽色混养等均易引起鸡啄癖, 许多养户为节约饲养成本, 尽量减少精料补饲, 而鸡群放养地由于缺乏丰富、营养全面的可食资源, 尤其冬季春初, 野外可食物极少, 更易造成营养不平衡或营养缺乏而引发啄癖。一旦啄出血, 鸡群对红色和血腥味敏感, 促使鸡群追逐啄至其死亡。因此, 山地养鸡早晚还应补饲营养均衡的日粮, 晚上光照要合理, 以0.75~1W/m2为宜, 或以红光、绿光光照可控制啄癖, 7~9日龄进行断喙, 及时挑出被啄鸡, 伤口处涂抹紫药水, 单独饲养。对啄羽鸡群在饲料中添加剂1%~2%石膏粉或含硫氨基酸, 产蛋鸡啄蛋壳应补充钙质如添加壳粉贝, 缺盐或某些矿物质的异食癖, 在饮水中添加0.5%食盐或口服盐液。

8 肌胃糜烂

广西容县山地养鸡可持续发展探讨 篇8

关键词:容县,山地养鸡,可持续发展

山地养鸡是一项先进、实用的新技术。利用山地、林间、果园搭棚建舍养鸡, 场地开阔, 空气新鲜, 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疫病少、成活率高, 是集约化、规模化、无公害化养鸡的好方法。利用山坡草地作为场地, 白天鸡群觅食草籽、昆虫、蚂蚁等, 可节约饲料,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这种饲养方式能使鸡肉中风味和鲜味物质的含量显著提高, 肉品质得到显著改善, 接近一般农家土鸡的标准, 颇受消费者欢迎。同时鸡只为树木提供有机肥、啄食害虫, 树木又为鸡只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增加了饲料品种和饲料量, 起到种植、养殖协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有效提高了山区综合经济效益和综合经济竞争力, 是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典范。

1 发展条件

(1) 容县山地、林地多, 适宜发展山地养鸡。容县位于广西东南部, 玉林地区的东部, 地处东经110°14′58″至110°53′42″, 北纬22°27′44″至23°07′47″。东面与岑溪市相邻, 东南接广东信宜, 西和西南接北流市, 西北和东北分别与桂平市、平南、藤县接壤。东西宽约65 km, 南北长约70 km。总面积2 257.39 km2, 折合约22.57×104 hm2。现在全县有15个乡镇, 219个村民委员会, 有55 443个村民小组;全县人口约76×104人, 农村人口约67.87万人, 占总人口89.5%。

容县土地面积约22.57×104 hm2, 其中林地面积19.3×104 hm2, 占总面积的85.5%, 其中丘陵占全县总面积50%以上, 是一个丘陵土地为主的山区县, 农业人口人均土地约0.29 hm2,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美称。容县林地总面积15.42×104 hm2, 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9.3%, 全县森林面积15.04×104 hm2, 覆盖率达66.6%。

容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1.3 ℃, 有效积温7 123 ℃, 计311 d, 每年太阳辐射总量456.54 KJ/cm2。年平均日照时数1 753.6 h, 无霜期332.5 d, 年平均雨量1 660 mm, 适宜各种亚热带经济林、名优水果、经济作物的生长。

总之, 容县是一个丘陵土地为主的山区县, 坡度不太大, 森林覆盖率比较高, 土壤肥沃, 林地面积多, 且有清洁的水源、无污染、无兽害等优越的自然条件, 适宜大力发展山地养鸡业, 增加农民的收入。

2 发展状况

容县养鸡的重点是发展本地名优产品——三黄鸡和霞烟鸡。以2008年计, 全县9个乡镇分别建立了霞烟鸡和三黄鸡种源保护区, 40多家种鸡场共投入1 300多万元资金, 提纯复壮优良种鸡65万套, 种鸡存栏达到72万套, 种鸡优质率达到90%以上, 霞烟鸡和三黄鸡均已获得了国家注册商标。容县山地养鸡户投入2 500多万元进行技改和扩大养殖规模, 全县规模养鸡户发展到4 500多户, 其中规模养鸡场39家, 达规模养殖村有26个。全县肉鸡饲养量1 769.13×104羽, 同比增长18%。其中, 鸡出栏1 168.2×104羽, 同比增长19%;鸡存栏600.9×104羽, 同比增长19%。

容县山地养鸡是以黎村镇三黄鸡养殖基地作为龙头, 带动全县各乡镇专业养殖户的产生, 进而带动了全县养鸡业的发展, 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该镇于2001年9月成立了容县黎村家禽业协会;2002年5月以三星、祝氏、和睦、永兴、李氏等23家规模种鸡场为主要成员开展了黎村家禽协会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同年12月, 通过广西技术监督局验收, 认为该基地达到养殖业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条件。该协会拥有包括种鸡场、孵化场、养殖场、经纪人大户以及兽药经销户, 养殖户的会员702个, 资产6万多元, 协会下属会员拥有养鸡资产5 1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1 200万元, 38套现代化养鸡设备, 138台国内最先进的孵化机。黎村镇全镇有3 000多户养鸡专业户, 7 000多从业人员, 山地养鸡是该镇养鸡专业户的养鸡特色。自协会成立以来, 加强了全镇养鸡业的管理, 制定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程序、饲养管理、药物饲料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 采取“协会十公司十农户“的运作模式, 规范养鸡业;推广应用山地棚舍养鸡、种鸡笼养、人工授精、电脑孵化、人工育雏、疫病防控、科学养殖等先进技术, 实施“科技进农家致富项目”、“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霞烟鸡选育”和“容县规模化养鸡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树立品牌意识, 注册”黎村鸡“商标, 成立经纪人组织, 建立现代信息网络, 制作网页, 并在广州、深圳、东莞、江门、惠州等地建立100多个销售网点, 开拓市场, 搞活流通。目前, 黎村鸡已经进入了广西、广东、海南市场, 逐步进入了湖南、福建、浙江、江苏、江西、贵州、河北、越南等国内外的市场。黎村养鸡业的大发展, 带动了汽车运输、饮食、兽药、饲料生产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大发展, 如运输肉鸡专用车有50多辆;从事鸡苗、肉鸡经纪、销售人员达450多人。

容县山地养鸡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 已逐渐成为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基地;开拓市场潜力, 增加养鸡业效益, 促进养鸡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是以后的发展目标。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过度放牧, 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和水源污染。由于山地养鸡适宜选择在远离住宅区、污染源和农田的僻静、安宁的山地, 且要搭棚建舍。为便于运输, 往往还要修建进山的小公路, 投资较大, 所以有较多农户都是长年累月在同一片山地放养鸡群, 中间最多隔一、两个星期时间作为消毒场地用, 这样使山地中杂草全部被鸡吃光, 有的甚至连草根都吃光, 致使山地上除了较高的林木之外, 其它植被几乎没有, 加上表层土壤被鸡扒松, 这样大雨一来, 疏松的表层土就很容易被雨水冲走,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还将鸡粪带进水沟、河流, 污染水源, 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程度地破坏。

(2) 免疫失败,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鸡的传染病较多, 防治的关键在于免疫接种。免疫一旦失败, 疫病就会迅速蔓延传播, 死亡率较高, 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容易打击农民养鸡的积极性。近年来, 容县山地养鸡免疫失败屡见不鲜, 其原因主要有:①疫苗质量差, 效价低。这有疫苗本身质量差的原因, 更多的是人为所造成, 如储存保管不当, 疫苗运输和疫苗稀释不当等。②免疫程序不当。没有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③鸡群本身存在疾病, 免疫无效。由于山地养鸡是在山坡上搭建栏舍, 白天鸡只外出在山地到处觅食活动, 晚上回到栏舍内栖息, 饲养环境比较简单、粗放。正是这样, 一旦鸡只带毒带菌, 就会排毒传毒, 传播疫病。④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由于山地养鸡是一种开放式、粗放型的饲养模式, 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都较低, 所以鸡舍的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易受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免疫失败。⑤接种技术失误影响免疫。

(3) 市场价格动荡变化大, 特别是近年来的“禽流感”、“非典”等因素的干扰, 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2003年的“非典”或 “禽流感”期间, 肉鸡的价格下跌到5~7元/kg, 大大低于成本价, 广大养殖户经济损失非常大, 重重打击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4) 三黄鸡、霞烟鸡的品种选育水平还有待提高, 全县各单位鸡场品种不够统一, 没有完全达到实施“标准化养殖”项目的地方标准, 还没有真正发挥霞烟鸡的品牌效应。

(5) 山地养鸡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联系不够紧密, 对产品销售环节较难控制, 生产无计划或计划执行不力, 各养殖场之间、各地方之间无序竞争, 影响“无公害产品”全程生产, 对发展品牌养殖影响较大。

(6) 对饲料、兽药的监测力度薄弱, 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养鸡业的发展。

4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造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鸡舍选址应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排水良好合隔离条件好的区域。鸡场周围3 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 距其他畜牧场至少1 km以上;鸡场距离干线公路、村和镇居民至少2 km以上;鸡场不应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鸡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注意饲养的密度。出温房一周龄, 每0.07 hm2果园或林地放养1 500~2 000羽左右, 以每群500~700羽为宜;第二周龄放养1 000~1 500羽左右, 以每群低于500羽为宜。用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 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4个月左右, 并坚持消毒制度, 这样使环境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既增加果园或林地的产量, 又减少养鸡业的饲料投入和鸡病的发生, 减少水土流失,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生产过程。

(2) 加强技术指导, 提高标准化养殖程度。一是落实技术指导责任制, 加强技术培训工作, 帮助养殖户解决规划、种苗购进、饲养技术、防疫程序、疾病诊治等技术难题。二是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检验工作, 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的指导和服务, 促进标准化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加大投入, 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扩大良种规模养殖。规范行业管理, 建立完善的肉鸡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创建品牌, 开拓市场, 推进无公害养鸡产业化发展。

(3) 由主管部门牵头, 召集各业主互相协商, 按需求制订生产计划, 严格按计划安排生产, 杜绝无序竞争, 促进养鸡业在良性竞争环境下有序生产。规范防疫检疫行为, 强化防疫监督工作, 加强对兽药、饲料行业的管理。按国内或国际标准, 以肉鸡产品无药物残留、无病源微生物、无重金属残留等为指导原则, 全面实施三黄鸡、霞烟鸡标准、饮用水水质标准、兽药饲料使用准则、兽医防疫准则、肉鸡饲养管理准则和养殖技术规则, 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 经过承诺制、责任制约束管理, 逐渐使无公害肉鸡生产变成自觉行动。深入广东省各大城市及部分国内区内大城市, 了解市场信息, 推介养殖基地无公害肉鸡产品, 并建立销售网点组织货源供应;同时通过网络, 加快优良产品传递, 扩大信息范围, 提高产品知名度, 促进养鸡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为了缓解市场的变化, 可以考虑将禽产品进行深加工。由协会组建龙头企业, 成立养殖股份有限公司, 专门从事肉鸡生产、加工、销售, 使基地农户直接面向市场, 产品质量得到全程控制。在完善市场环节软件建设的同时, 购置饲料、兽药检测设备, 定期、定量对基地肉鸡生产过程中饲料品质、药物残留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控, 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上一篇:轴对称的教学难点突破下一篇:互评互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