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鸡误区

2024-06-17

农村养鸡误区(精选6篇)

农村养鸡误区 篇1

近年来, 新疆喀什地区养禽业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养殖户、专业户不断涌现, 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从喀什地区养鸡业情况来看, 在鸡各种疾病的防治和技术服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 除目前市场不景气这个环境因素外, 养殖户本身存在很多技术误区, 若不及时纠正, 对以后的养殖发展极为不利。

一、农村养鸡存在的误区

㈠鸡苗选择不当

鸡苗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户效益的高低, 个别技术、经验都较好的养殖户专门购买弱雏, 利用差价和精心管理赚钱。而不少养殖户在技术水平较差的情况下盲目购买价格较低的弱雏进行饲养, 不少弱雏本身带着病原进鸡舍, 致使在后来的饲养过程中传播疾病, 后患无穷, 原来节省的少许鸡苗钱却被后来大量的药费贴了上去, 辛辛苦苦到最后, 反因药费太多, 鸡生产性能低下而赔钱。

㈡用药失误

目前疾病多而复杂, 用药防病理所当然。一是许多养殖户对药理知识却知之甚少, 长期盲目滥用药物, 结果往往因为重复用药或因药物拮抗, 不仅没有起到防病作用, 反而因大量药物在机体内蓄积引起毒性反应, 既影响鸡生长, 又影响鸡肉出口。二是有病乱投医, 治病心切, 用上一次药立即就想见到明显的效果, 结果频繁换药, 造成药费增加。

㈢疫苗使用不当

免疫接种是目前预防鸡病, 尤其是病毒病最广泛、最有效的方法。一是很多养殖户因对疫苗认识不足, 致使在保管使用中疫苗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免疫效果。如因饮水免疫的饮用水不洁净或含金属离子太多, 或在疫苗饮水的前后, 消毒使疫苗失效。二是疫苗使用过于单纯、机械化。如目前流行较严重的禽病有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而很多养殖户只知道预防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炎, 结果, 这两种病的发病率降低了, 而其他病则照样发生。还有当鸡舍附近发生疫情, 如新城疫时也不注意紧急预防。三是疫苗的类型分不清楚。如肉鸡多用中等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 首次免疫若用强毒力疫苗, 则易损害法氏囊;若用弱毒力疫苗, 则易被雏鸡的母源抗体所中和致使免疫失败。

㈣饲养管理不当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控制禽病的重要环节。一是在实际饲养中很多养殖户只片面追求雏鸡成活率, 不能也不愿意及时将病弱鸡挑出淘汰。结果不但浪费饲料、空间使生产成本增加, 而且还极易诱发传播疾病。二是饲养中不能细心观察鸡群状况异常, 不能做到有病早治。三是不对每天的饲养、病死鸡情况进行记录, 对出现的问题不能认真正确分析, 致使类似问题不断发生。

㈤环境控制和卫生消毒不过关

一是鸡舍选址不科学, 单纯追求交通方便, 而将鸡舍建在交通干线附近, 结果交通方面方便了, 但由于过往的车辆, 尤其畜禽运输车的流通却给鸡群带来了极大的疫病发生机会。二是不能严格处理病死禽以及被病原污染的粪便、污水, 污水到处排放, 粪便到处堆积, 死鸡到处乱扔, 结果病原到处都有, 往往一家鸡有病, 其他养殖户都遭殃。三是对来鸡舍治病的技术员、送药送料的人员、车辆不能彻底消毒, 这也成为鸡舍疫病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策

㈠严把鸡苗关, 防止疫病传入

从信誉好, 技术力量强的禽场引种。引种前要考察引种场的种鸡病史, 防疫消毒措施, 环境卫生状况, 免疫接种及用药情况。

㈡科学地用药

一是禁止使用易于残留的药物, 如氯霉素、痢特灵等。二是用药必须根据使用说明和具体疫情有针对性地准确用药。有条件的可做药敏试验, 选用高敏药物, 避免滥用。三是注意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给药途径不同。如饮水用药应选那些水中易溶解, 不易降解, 禽体内易吸收的药物。四是合理配伍, 避免重复用药和拮抗作用, 如土霉素易与钙离子和镁离子形成不溶于水难吸收的络合物。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类、磺胺类与弱碱性药物如利福平、阿托品不应同时应用。

㈢科学地使用疫苗

一是根据当地流行病的特点选用疫苗。有什么病, 防什么病。常见的病有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像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 原来污染的地区就不应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 用了该疫苗反而易发该病。二是不可仅局限于别人制订的免疫程序, 还应结合当地疫病发生情况及时紧急接种疫苗, 如受新城疫威胁时, 就应紧急免疫接种, 此时不可死搬免疫程序。

㈣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认真做好每天的饲养记录, 认真及时总结自己养殖过程中的得失。鸡舍应与交通干线保持一定距离。树立良好的消毒意识, 经常对环境和外来人员消毒。二是处理好舍内温度、密度和空气新鲜度。既保持鸡舍高温、干燥整洁, 又保持鸡舍空气清新。

养殖技术要点虽然很多, 但只要养殖户认真、细心注意积累养殖经验, 多向有关的技术员学习, 提高养鸡效益, 增加养殖户收入还是不难的。

农村科学养鸡的措施 篇2

关键词:农村,养鸡,措施

1 雏鸡进舍

鸡苗的质量是养鸡户能否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基础。选择鸡苗时, 首先要考虑品种是否优良, 只有优良的品种, 才能获得理想的饲养效果。雏鸡进舍之前, 首先要对鸡舍进行1次彻底清洗, 然后进行消毒。消毒可采用以下2种方法:一是熏蒸消毒法, 常用福尔马林气体熏蒸, 一般按每1m3空间1~3g纯品, 配成3%~5%溶液, 加热产生气体熏蒸;二是喷洒消毒法, 对鸡舍、场地、环境一般采用规定浓度的化学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 可用1∶3 000倍浓度普灭装入喷雾器内在鸡舍内从上到下喷雾消毒;若是老鸡舍, 喷药消毒前应把污物清除干净, 因为污物中含有机物, 会降低消毒药效果。

2 鸡舍日常消毒和卫生通风

鸡舍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鸡新陈代谢旺盛, 鸡群排出大量CO2, 如果浓度达到5.8%, 鸡群就会出现异常;浓度增至15.2%, 则出现昏睡。另外, 鸡排出的粪便, 蒸发出大量NH3, 浓度过高, 也会引起疾病。育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 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 尤其外界气温较低时, 更要防止冷风吹入。

鸡舍要求清洁卫生, 要选用干燥清洁、吸湿性好、无毒、无刺激、无霉变的松软垫料, 如锯末、稻壳等;垫料一定要保持干燥、松软, 要定期筛去粪便, 并勤晒、勤换, 确保无不良气味产生。如果舍内湿度过高, 就会抑制体内水分散发, 影响新陈代谢, 容易使病菌繁殖, 诱发疾病, 不能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尽力保持鸡舍环境卫生, 并每周至少消毒1次。注意选用对鸡危害小的药物, 及时消灭蚊蝇等害虫。加强对鸡群的观察, 注意鸡群精神状态、行为表现、采食情况及粪便形态,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每月至少消毒2次。饮水器要求每天清洗、消毒2次。水箱等供水系统每周清洗、消毒1次。

还可以进行带鸡消毒。但在免疫的前、中、后3d不宜进行。密闭式鸡舍可用大口瓶加药后挂放在进风口, 随着空气进入鸡舍, 达到对空气消毒的目的。

3 鸡的防疫和用药

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虽然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 不仅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 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但也不要认为一次防疫后就完事或防疫后万事大吉了, 要注意防疫的时间性和阶段性。

有些养殖户养殖技术掌握不够, 用药不慎, 发生中毒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还随意用药或延长用药时间。盲目滥用药物, 中毒现象时有发生。这样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一般情况下, 鸡苗应尽量不喂或少喂药, 切不可把药物当成养鸡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确需用药时, 应在兽医指导下, 对症选用, 疗程适宜, 不可超量, 任何一种药物在用量适宜的同时, 还要注意拌匀, 将药物充分研细后与饲料逐级分次扩大搅拌, 使其与饲料充分混合, 以免有些鸡只食药过量引起中毒。为此, 建议养鸡户多学习养鸡知识, 全面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和几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选用药物, 不仅可以节省开支, 而且还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提高养鸡户的经济效益。

4 鸡饲料的配制

农村养鸡, 一般选择自产的玉米、大豆或是剩饭、青菜等单一饲料喂鸡, 不讲营养;有些鸡连维持生命及生长发育的营养都不够, 缺乏动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 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 严重地阻碍了雏鸡的生长发育, 雏鸡表现体质瘦弱, 生长速度缓慢, 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及当地饲料来源及种类, 因地制宜地配制鸡的全价饲料。

有条件的饲养户应自配全价饲料, 既降低饲料价格, 又能保证饲料质量。饲料的配制根据不同品种鸡的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 配制营养全面、平衡的日粮, 将能量饲料、蛋白质、矿物质等按比例粉碎混匀, 再与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药物等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 要多层次分组拌合。饲料原料饲料应多样化, 但也应低纤维化。进行日粮配比的原料应是充分利用本地农副产品, 合理地利用饲料替代物。

5 鸡的饲养品种和周期

要通过大力宣传, 使广大农民认识到饲养优种鸡的好处, 进一步普及良种, 提高农民收入。

良种蛋鸡在饲养140d左右的育成期进入产蛋期后, 要再饲养1年其生产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肉鸡则饲养56日龄上市最为合算;而蛋鸡可利用1~2年后再进行出售, 充分发挥其产蛋优势后淘汰, 以减少饲料消耗。

参考文献

[1]侯英, 高林海.雏鸡饲养中应注意的问题[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 (2) :54.

农村养鸡如何防治啄肛 篇3

1鸡啄肛发生的原因

1.1饲料单一, 营养缺乏

饲喂鸡的饲料品种单一, 尤其是农村散养户, 饲喂雏鸡时还是以传统的小米、或玉米等饲料为主, 不添加任何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等, 日粮中缺乏豆粕等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不足;饲料中钙、磷的含量不够;其微量元素、矿物质、粗纤维等其它的营养成分也不足, 饲料中的营养严重缺乏, 引起鸡体内营养失衡, 代谢功能紊乱, 造成啄肛现象的发生。

1.2饲料营养不平衡, 总体饲养水平较差

鸡的日粮不是按照其各个时期的营养需要配制, 虽然也是配合饲料, 但饲料配比不合理, 搭配不科学, 饲料营养不全价, 有些营养出现过剩, 有些营养出现缺乏, 造成饲料营养不平衡, 总体饲养水平较差, 如日粮中玉米含量过多, 饲料中的能量就过高, 机体中的能量就出现剩余;日粮中食盐的添加量不够、含钾的饲料过多引起体内食盐排泄过多, 机体中出现钠离子的不足;日粮中钙及磷的缺乏或两者比例不适合、微量元素铁、锰等缺乏、以及硫元素不足、复合VB的缺乏等等, 不能满足鸡对各种营养的生理、生产需要, 某些营养过高或过少, 都能引起鸡体内代谢功能紊乱, 引起鸡啄肛现象。

1.3饲养密度过大

不同时期、不同日龄的鸡群, 饲养的密度不同。如果鸡舍较窄, 鸡的饲养密度过大, 鸡群处于十分拥挤的状态, 环境通风不良, 鸡活动受限, 运动不足, 鸡与鸡之间接触密集, 使鸡增加啄肛机会。

1.4应激刺激

不同原因使鸡产生的各种应激现象, 都可使鸡在极短的时间里生理指标发生极大的变化, 体内各种代谢发生异常, 代谢功能紊乱, 促使鸡发生啄肛现象。

1.5光照强度过强

不同光照强度对鸡产生不同的影响, 光照强度超过其生理需要范围, 可引起鸡异常的生理现象, 光照强度如果过强, 使鸡神经高度紧张、敏感, 容易惊群, 加大活动量及能量消耗, 容易发生啄肛现象。

1.6疾病的原因

育成鸡在限饲期间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饲料营养过于丰富, 促使鸡过早的性成熟, 提前产鸡, 鸡的生理功能不成熟, 容易造成脱肛现象, 经常遭到其它鸡啄肛。当蛋鸡发生腹泻时, 尤其是严重时出现脱水现象, 生殖道干涩, 鸡产蛋时强烈努责造成脱肛后, 引发众鸡啄肛。鸡生殖道松弛过大, 也容易造成脱肛, 发生鸡啄肛现象。

2防治措施

2.1雏鸡在6~12日龄进行第一次断喙, 开产前再进行修剪。断喙时, 上喙切掉1/2, 下喙切1/3, 技术必须娴熟, 准确、快速、标准。断喙是预防鸡啄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2早期发现及时隔离, 单独饲养, 加强护理。在平时饲养过程中, 要注意观察, 对被啄肛的鸡要及时挑选出来, 轻者消毒杀菌, 在被啄部位涂抹紫药水;对啄肛较为严重的, 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饱和盐水冲洗干净, 用指轻压送回肛门;重者无饲养价值, 及早淘汰。

2.3提高管理水平, 改善饲养条件, 合理调整鸡群密度, 减少单位面积的饲料量饲。要随着鸡日龄的增长、鸡的生长变大, 要及时进行分群, 不超过4~5只/m2。

2.4饲喂全价饲料, 日粮搭配科学合理, 营养全面, 满足机体各种营养的需要, 防止各种营养缺乏。控制好青年鸡限饲时饲料中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 在产蛋期间注意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平衡, 避免引发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缺乏症。

2.5加强管理, 保持鸡饲养环境的稳定, 鸡群健康、稳定, 消除一切诱发因素, 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固定专门的饲养员, 注重平时日常管理, 每天应定时加料、加水, 及时清理粪便, 保持鸡舍内通气换气, 卫生清洁, 干燥。根据鸡的生理需要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 及时调整鸡舍光照强度, 改变光照时间, 使光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农村养鸡场消毒技术 篇4

1 鸡舍消毒

1.1 清扫和清洗

在鸡出售或转出之后, 应收拾鸡粪、垫料等, 对鸡舍应彻底清扫和冲刷干净, 并对水槽等用具进行清洗, 墙壁要用石灰水刷洗, 清扫、冲洗要认真细致,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一般是先扫后洗, 先顶棚后墙壁再地面, 从畜舍的远端到门口, 先室内后环境, 不留死角, 经过认真彻底清扫和清洗, 不但可以清除80%~90%的病原体, 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粪便等有机物的数量, 有利于发挥化学消毒剂的作用。

1.2 化学消毒

空舍消毒一般要求使用2~3种不同作用类型的消毒药消毒2~3次。只进行1次消毒或只用1种消毒剂, 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因为不同的病原体对不同的消毒剂敏感性不同[2]。第1次消毒可用碱性消毒剂, 如用1%~4%烧碱或10%石灰乳粉刷地面、墙壁, 适当浓度烧碱溶液还可用于喷雾消毒;第2次可用酚类或氧化剂 (过氧乙酸) 进行喷雾消毒;第3次用甲醛熏蒸消毒。可用加热法或氧化法熏蒸, 使用氧化法时先计算好消毒容积, 1 m3用42 m L福尔马林、21g高锰酸钾, 氧化消毒要关闭门窗, 加热至20℃, 相对湿度70%以上, 作用7~24 h。

1.3 带鸡消毒

带鸡喷雾消毒彻底全面, 既能直接杀灭隐藏于鸡舍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又能直接杀灭鸡体表、呼吸道浅表滞留的病原体。对马里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新城疫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对细菌性疾病如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支原体等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尤其对预防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效果更佳。带鸡消毒的方法:首次带鸡消毒的雏鸡不低于7日龄, 以后再次消毒时间可以根据禽舍内的污染情况而定, 一般在育雏期 (42日龄以前) 每周进行1次, 育成期7~10 d进行1次, 成禽10 d进行1次, 发生疫情时1次/d, 清除粪便后也要带禽消毒1次, 喷雾量按15 m L/m3计算, 关闭门窗进行。消毒药使用浓度:新洁尔灭0.1%;过氧乙酸, 育雏期0.2%, 育成期和成禽0.3%;次氯酸钠0.2%~0.3%;复合酚 (菌毒敌) , 育雏期1300, 育成期和成禽1∶250。此外, 防暑降温、提供湿度、净化空气、改善鸡舍环境, 也利于饲养人员的健康。

2 鸡场消毒

2.1 火焰灼烧消毒

清扫洗刷后对不易燃的墙壁地面、天棚、金属制品用火焰灭菌器或酒精喷灯灼烧消毒, 对杀灭墙缝、砖缝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效果好。

2.2 化学药品消毒

将消毒剂按要求稀释, 用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 常用消毒液有2%烧碱、10%生石灰、10%漂白粉、5%来苏儿, 消毒时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一般从鸡棚外2 m处开始, 以地面墙壁顶棚再到地面的顺序喷洒, 用量为1 L/m2 (泥土地面可适当增加) , 喷洒后关闭鸡舍2~3 h, 病原微生物可减少90%[3]。喷药后应开窗换气, 再用清水冲洗饲槽、地面等, 将残留消毒剂清除干净。

2.3 熏蒸消毒

利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 快速释出甲醛气体杀死病原微生物。对于杀灭墙缝、地板缝中残余的病原微生物和虫卵效果好。每1 m3鸡舍用福尔马林25 m L、高锰酸钾25 g混合进行熏蒸, 熏蒸时须关好门窗, 可将鸡笼、水槽、料槽等用具移进同时进行消毒。为防止甲醛聚合沉淀, 舍温应保持18℃以上, 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相对湿度也应在70%以上。操作时先加水, 再加高锰酸钾搅拌均匀, 然后迅速倒入福尔马林, 随即跑到舍外, 关好门窗, 12 h后开窗通风换气。如此持续2 d以上, 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若低于8 h则消毒效果较差。盛消毒液的容器要比消毒液体积大5~10倍, 以免剧烈反应时溢出容器外, 最好用耐腐蚀的瓷制容器。此外, 还应注意工作人员防护, 熏蒸容器尽量离门近一些, 以便于撤离。熏蒸消毒后, 若急需进鸡, 可用氨气中和甲醛气体, 每100 m2用氯化氨500 g、生石灰1 000g、75℃水750 m L, 混合放入鸡台, 反应20~30 min, 敞开门通风。

2.4 粪便及垫料消毒

粪便及垫料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清除的粪便及垫料不能堆积在鸡棚旁边, 应远离鸡棚进行处理[4]。新垫料可用熏蒸法消毒, 将垫料铺平后, 用甲醛气体熏蒸, 但要注意防火;旧垫料和粪便消毒, 化学消毒是按5∶1配比将粪便和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混合, 以达到消毒目的。生物热消毒法是将粪便放入池中密封堆积发酵, 既能杀死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又不丧失肥效, 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此法应注意要远离饲养场所、河流、水井等100 m以上。

3 饮水消毒

饮水消毒是在鸡体外将饮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杀灭, 以防止鸡饮水时染病而发生传播。但当鸡发病时, 必须投放其他药物方可奏效。准确掌握消毒药剂量, 在对家禽进行弱毒活苗接种前后2 d停止饮水消毒。饮水消毒方法简单, 预先在另外的容器内调制稀释液, 然后放在饮水器或饮水槽内让鸡饮用。最主要的是要选择有效、安全且对鸡无毒性、无副作用、无残留的消毒药。常用消毒剂:漂白粉, 每1 L饮水加0.3~0.5 g, 或每1 m3水加粉剂6~10 g;过氧乙酸 (20%) , 每1 L水中加1 m L;高锰酸钾 (0.1%) 、百毒杀 (50%) , 每10kg水中加0.5~1.0 m L, 发病时加1~2 m L。

4 饲养期消毒

饲养期间, 每周用10%百毒杀, 按1∶200稀释后或用0.1%新洁尔灭消毒液带鸡消毒1次。并且要及时清理粪道, 进行消毒。此外,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应尽可能地降低病原体在鸡舍和环境中的数量, 以防止因病原体入侵而诱发各种鸡病。

5 禽场用具和门口消毒

禽场中用具用品很多, 这些用具用品的制材、用途各不相同, 因而消毒方法不尽一致。具体为:工作服用紫外线灯照射, 工具类用福尔马林熏蒸, 还有车辆喷洒, 蛋托浸泡, 医疗器械高压消毒等。鸡场门口应设消毒池, 宽2m、长4m, 水深3 m以上, 以淹没胶靴脊背部为宜, 应选择耐有机物、耐日晒、不易挥发、阳光下易分解、消毒力强、杀菌谱广的消毒液, 如3%~5%烧碱溶液、3%~5%来苏儿等, 为缩短杀菌时间, 可适当提高浓度, 同时应注意及时更换。很多乡村已建立养鸡小区, 各养鸡户都集中在一个区域, 这样若统一时间消毒, 效果会更好。

6 工作人员消毒

鸡场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区之前, 必须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及胶鞋等, 并在紫外线灯下消毒10 min左右后, 方可进入鸡场。

参考文献

[1]王岩, 王越, 窦春旭, 等.农户养鸡育雏舍的实用消毒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 (1) :70-71.

[2]曹义康, 吴福喜, 曹义祥, 等.畜禽养殖场消毒的误区和解决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5) :181.

[3]封建立, 雷江红.家禽的卫生消毒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11) :210-212.

农村养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一、养殖环境存在的问题

1. 问题

鸡舍场地选择离村庄较近或在自家院落里, 场内布局不合理;没有排污设施或排污设施不完善, 养殖业户场院内污物、污水和鸡粪随意堆放, 场地污染严重;养殖户相互串门, 随意进出鸡舍, 不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淘汰病死鸡随便放置, 无隔离室等问题普遍存在;鸡舍没有通风换气设施, 有的即便有也不合理, 靠开闭门窗通风换气;鸡舍简陋, 隔热保温性能差, 多数鸡场没绿化、不硬化, 裸露于风吹日晒之下;鸡舍建筑原材料简陋, 缺乏足够的防潮、隔热、保温性能;舍内条件差, 棚舍低矮, 棚架的高度不合理, 通风换气能力差。

2. 对策

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区、远离主干道, 还要交通方便;地势要高燥, 阳光要充足, 尽可能做到冬季不遮光, 夏季不挡风, 雨后不积水, 水源无污染, 电力有保障;房舍结构实用、经济, 既省资金, 又省能源, 其朝向符合当地自然和生理条件;场内设施布局要合理, 生产区与非生产区要分开, 尽量使非生产区和水源处于鸡场的上风口, 脏道、净道分开, 不交叉;粪场位于鸡场的下风口, 育雏舍与育成舍分开, 育雏舍位于鸡场的上风口。了解当地禽病流行的情况, 规划建造鸡舍要避开疫区或曾发生过疫情的地区, 避开城市污染区, 避开交通要道, 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环境对鸡群的污染。

二、选购雏鸡存在不良习惯

1. 问题

当前, 有些不正规或管理不严格的种鸡场, 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种鸡的引进、培育、种蛋的消毒和特殊病原体的净化, 有的还出现了疫苗漏免等, 这样孵化出的雏鸡品质肯定差。有的养殖场户只图价格便宜, 不管雏鸡的质量, 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 导致多种疾病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 也给饲养管理增加了难度。

好的雏鸡能养坏, 但坏的雏鸡肯定养不好。优质健康的雏鸡才是成功养殖的根本。部分养殖场户宁可少花一两毛钱进B雏 (二级雏) , 也不要A雏 (一级雏) , 给自己日后饲养管理带来很大隐患。有些养殖场户在气候适宜、没有重大疫情的时候, 偶尔养了二级雏, 并且还比较成功, 就自吹自擂善于养二级雏, 结果, 听不进技术人员的忠告, 坚持再进二级雏, 结果染上疫情, 损失惨重。

2. 对策

在选购雏鸡时, 应首先考虑品种, 了解所选品种是否适应当地市场消费需求;而后还要了解提供雏鸡的种鸡场内部的卫生防疫情况、种鸡群健康状况及信誉度。建议大家选购有一定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条件及疾病净化好的种鸡场的雏鸡, 不可贪求便宜, 购买条件差的种鸡场雏鸡。

合格的雏鸡, 必须来自于上一代没有白痢、伤寒、支原体的健康种鸡群;大小均匀, 活泼健康, 灵敏, 眼睛明亮;体重符合本品种鸡初生雏鸡的重量要求;腿部有光泽, 不干燥枯萎;卵黄吸收好, 腹部大小适中, 收缩有力;脐带愈合良好, 无感染、无畸形等。

通常情况下, 雏鸡出壳24小时以后, 体内水分消耗8%, 48小时消耗15%, 而鸡体水分损失20%时就会出现死亡。因此, 雏鸡选择好以后,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孵化场运到育雏舍, 一般情况下雏鸡出壳后应在6~12小时内到达育雏室。避免运输过程中受到热、冷应激。有条件的用空调车运输, 车温在22~24℃为宜。敞篷车要注意夏天降温和冬季保暖。雏鸡箱或者周转箱要堆放稳固整齐, 行列之间要留有适当的空隙。长途运输中途要倒箱补水,

三、饲料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1. 问题

如果饲料配方设计不合理, 再精心的制作也生产不出合格的饲料;即便有了科学的饲料配方, 如果选用了不合格的原料, 同样也生产不出合格的饲料。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普遍存在, 也是当前肉鸡腺胃炎、气囊炎难以控制和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两三年来家禽养殖业受该因素影响损失极大。发霉的饲料含有多种毒素, 对机体的损伤也日益复杂化, 常见的肉鸡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肠黏膜脱落、采食量下降、过料、消瘦、免疫器官及外周器官萎缩等, 生产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鸡生长缓慢。

2. 对策

通过饲养对比试验, 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饲料品牌。一般大的品牌比较注重饲料原料的采购。全价颗粒饲料在送到养殖场之后, 养殖场户也要安全存放, 防止在存放过程中受潮、雨淋、虫咬鼠盗。

四、日常管理的缺陷

1. 问题

鸡生长速度快, 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如高温、低温、大风、沙尘、大雾等天气的影响而影响健康。特别是冬春季节气候异常, 舍内温度忽高忽低, 早晚温差大, 让养殖户难以掌握合适的温度。这种冷应激, 正是许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 因而就加大了大面积流行病毒性感冒、法氏囊和传支的发病率, 直接给养殖场户带来了饲养难题。

内部环境因素概括的说就是环境应激, 主要包括不正常的舍温、湿度、通风、密度、饲养方式、饲养设备等。当前最需要关注的湿度, 特别是育雏前期湿度往往太低, 导致呼吸道疾病多发, 气囊炎难控制。

小鸡怕冷, 大鸡怕热, 温度是鸡成活并健康生长的第一要素。肉鸡育雏期怕冷, 温度低于32℃就会扎堆, 很容易出现压死现象;由于鸡的迅速生长, 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 就会增加后期腹水症的发病率;鸡稍大以后特别不耐热, 超过30℃鸡就会俯卧不起, 不吃不喝, 影响增重。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节, 还很容易因中暑而大批死亡。

2. 对策

需要提供一些供热系统来为小鸡阶段加温。在人工育雏时可用热辐射 (红外线) 保温伞式育雏和热风炉或煤炉加温式育雏。育雏过程中要勤观察, 多留意, 注意雏鸡的行为与舍内温度是否一致, 如果发现雏鸡在育雏伞下活动自如、均匀分布、采食饮水正常、叫声清脆, 说明局域育雏温度合适。

湿度控制应该前高后低, 前期1~2周保持相对高湿度, 在65%~70%, 3周龄至出栏应保持相对低湿度, 控制在55%~60%, 最低不低于40%。

鸡整个饲养周期内都需要良好的通风, 特别是饲养后期通风换气特别重要。1~3周龄以保温为主, 适当通风换气, 氨气浓度小, 舍内无呛鼻刺眼的感觉, 无烟雾粉尘。加强机械通风。4周龄至出栏以通风换气为主, 保持适宜的温度。通风过程中要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鸡身上;寒冷季节通风前先提高舍温2~3℃, 利用中午、下午外界气温高时, 渐次打开向阳的窗子, 进行通风换气。

五、疾病控制和用药方面存在问题

1. 问题

当前, 鸡疾病种类越来越多, 旧病多发, 新病不断出现;临床症状非典型化;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混感, 使鸡并发、继发和混染的发病率上升;营养代谢和中毒性疾病增多, 发病率日渐上升, 特别是霉变饲料及药物中毒等;气囊炎普遍发生, 病因复杂, 难以控制。

为预防疾病, 有些养殖场户不得不整日忙碌着为鸡打疫苗、投药物、搞消毒, 若某一个环节有所忽视, 就可能导致鸡群发病。有些鸡场从进苗之日起, 一直到出栏, 各种药物轮换上阵, 一天不用药就睡不着觉, 总感到不踏实, 但用了药还要考虑药物残留。结果投喂了各种允许使用的替代药物, 效果却不理想, 成本上升了, 还造成鸡的免疫抑制, 抵抗力下降, 易得病, 难饲养。

2. 对策

农村散养鸡死亡原因的调查 篇6

笔者走访调查了多个村镇,分别在雏鸡和成鸡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多发易患或高致死的禽类疾病和其他死亡原因作为调查项目,将死亡原因分为几个方面。

1 雏鸡选种原因

大部分村民散养鸡数量较少,雏鸡来源不是正规的养殖场,而多是从小商小贩处购买。雏鸡质量不能保证,很多时候雏鸡体质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感染疾病发生死亡。

2 养鸡环境不好

(1)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存活的重要条件。雏鸡由于日龄幼小,抵抗能力较差,绒毛短御寒能力差。因此在寒冷季节要有较好的保温措施,如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做鸡窝,鸡窝中放入稻草、棉絮、锯末等保温材料;当温度过低时,雏鸡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在里面的雏鸡容易因为挤压导致窒息死亡,因此应适度为雏鸡取暖,避免死亡现象发生。有些农户为了让雏鸡取暖,将保温箱放在火炉旁边,但是火炉不具备调温功能,容易导致温度过高,而且由于寒冷季节气候干燥,又会使雏鸡上火、身体平衡紊乱、少食,不容易成活。因此为雏鸡提供适宜温度的生活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2)鸡舍卫生条件差,大部分农户散养鸡数量较少,因此多用砖木搭建小型鸡窝,通常鸡窝环境较差、容量较小或通风不好。而且多数散养户打扫不勤,鸡舍内常常粪便堆积,导致寄生虫和细菌滋生,容易传播疾病,尤其是霍乱病、鸡球虫病和鸡蛔虫病等。夏天鸡舍采光面积大容易导致鸡舍温度过高、燥热,使鸡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加之鸡舍通风不好,而且粪便堆积,会使鸡舍聚集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有研究表明,当氨气浓度过高或温度过高时容易引起鸡群的啄癖,严重时导致大量鸡被啄伤致死。

3 饲料营养单一

由于散养户通常养殖数量较少,因此很少购买专门的饲料,多用自己配的饲料。自配饲料多选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常见的粗粮,基本不会添加蛋白质、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导致饲料的营养成分单一,鸡群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的症状,导致成长和发育代谢缓慢,抵抗力差,严重时甚至死亡。有时散养户饲料保存不善,导致饲料霉变,投喂后引起鸡的肠道疾病,降低了鸡的抵抗力。也有的养殖户饲料营养过分丰富,导致鸡提前成熟而进入产蛋期。提早产蛋容易导致脱肛,引发身体伤害导致死亡。

4 药物中毒

雏鸡养殖时,由于雏鸡的抵抗力较差,散养鸡养殖户多用药物混入饲料中,用以防治疾病,如在饲料中混入呋喃类药物防治鸡球虫病、白痢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疾病。但是散养鸡养殖户往往药理知识匮乏,剂量掌握不准,一方面容易导致雏鸡中毒死亡,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个别鸡只产生抗药性。

5 疫病防治不当

农户散养鸡时,对疫病防治不太注意,总是心存侥幸心理,遇到鸡群疫病发生时会出现大面积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有些散养户药理知识较差,疫苗接种时不遵医嘱,不分时间、不分种类随意接种,操作不规范和针头消毒不严等,如喷洒溴氰菊酯驱除鸡只体表寄生虫时不注意避开头部等错误操作,容易导致鸡群感染疾病或死亡。

6 其他原因

一些意外原因也会导致鸡只死亡,如溺水、雨淋引发疾病等,或是被重物砸伤、养殖户不小心踩踏等导致的意外死亡。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全面开展疫病防治,降低养殖损失。

参考文献

[1]朱会先,刘顺兰.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促进畜牧业大发展[J].湖北畜牧兽医.2011,(02):23-24.

[2]赵国义.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2,(18):30.

[3]李风印.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促进畜牧业发展[J].现代农业.2012,(04):100.

上一篇:五化教学下一篇: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