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鸡

2024-11-11

生态养鸡(通用11篇)

生态养鸡 篇1

林地生态养鸡以林牧结合生产方式, 充分挖掘了立体种养生产潜能, 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是现代养鸡业的重要方式[1]。但是由于大多数养殖户对林地养殖缺乏经验, 有一定的盲目性, 养殖成功的很少。该文介绍林地生态养鸡技术, 以供参考。

1 场地选择

林地养鸡要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选择远离村庄交通要道及厂区1 km以上、地势干燥、背风向阳的林地 (坡地和平地均可) , 要求饮用水源充足, 排水方便, 并选择适宜的苗木 (如苹果、梨树、桃子等果木可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和合理的行、株距[2,3]。以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

2 鸡只选择

放养鸡要选择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肉质风味好、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者喜好的品种, 一般以地方鸡、青脚麻鸡和黑凤鸡为主。

3 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

应选择夏秋季节进行放养, 此时气温适宜, 有丰富的食物, 并且光照时间长, 若晚上能用灯光或糖醋液法诱虫使鸡采食, 可减少晚上补饲, 节约成本, 并且促进鸡的生长速度与健康。

要根据林地的面积和地形掌握适宜的放养密度。一个放养区的适宜规模为500~800只, 占地面积0.20~0.33 hm2。一个放养区实行全进全出, 杜绝不同批次的鸡混养, 以利于管理和疫病防疫, 避免交叉感染。每个小区周围用塑料网间隔, 并且每个小区都要搭建可供成鸡遮阳、避雨、补饲的鸡舍。

4 育雏

优质鸡苗是基础, 鸡苗必须来自规模化的孵化场, 且需在出壳24 h以内接种保护率高的马立克疫苗。同时, 要选择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以满足雏鸡的生长需要。保持育雏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及合理的饲养密度。

林地生态养鸡的关键是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充分利用林地阳光、氧气、杂草、含有益菌和天然养分的腐殖质、泥土中的微量元素等天然条件, 加上笼养条件无法实现的宽松运动场, 激发鸡群的免疫力, 培养健康而又具有自然风味的鸡群, 生产优质肉、蛋产品[4,5]。综合分析疫病防治的需求, 使用疫苗成为符合食品安全与生物安全双向需求的主要手段。疫苗接种大多集中在育雏阶段, 此阶段要严格按照一定的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主要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鸡痘、禽流感等疫病防疫。其次是球虫病的预防, 可使用加有抗球虫病药物的全价配合饲料。密切观察鸡的粪便, 若发现稍有红色粪便, 立即采用饮水给药, 使球虫病得到控制。放养前一定要先驱虫, 放养后也要定期驱虫, 保护肠黏膜, 减少球虫病等肠道病的发病率, 提高成活率。具体的免疫程序可参考表1。

5 放养

育雏到40~45 d时可选择晴朗、风小、气温适宜的时段进行短时间放养。并在放养前后3 d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足量的电解多维, 以增强鸡群放养的抗应激能力。放养时间要根据鸡日龄、天气状况逐步延长, 最终让鸡群适应放养的环境, 放养的面积要随着鸡群的日龄逐渐扩大。放养时要定时用木棒敲打空盆或者用口哨进行训练调教, 形成条件反射, 使鸡听到声音后马上回到鸡舍饮水、吃料、避雨等。

6 放养后管理

6.1 合理补饲

育雏阶段前2周每日5~6次, 以后每周减1次直到每日3次, 放养后每日早晚各补饲1次。补饲量可根据鸡群日龄不同、季节不同适当调整, 以保证鸡群正常的营养需要。

6.2 定期进行消毒

鸡舍每周消毒1次, 用具要经常洗刷消毒, 放养场地尽量实行全进全出。最好实行轮养, 即一批鸡换一个场地, 1年轮养1次。

6.3 防治啄癖

放养鸡一般好斗, 为了防治啄羽、啄肛, 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熟石膏粉等, 对特别好斗的鸡要戴眼罩。

6.4 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和高效维生素、中草药

含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微生态制剂, 具备维护鸡群肠道健康、促进食物分解的功能, 并在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营养活性成分;VA、VD3、VB12、VE等不但利于鸡群健康, 而且对人体也是必要的;山楂、神曲、麦芽、黄芪等中草药, 具有补中益气、调节消化机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的作用。这3类添加剂都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而且在天气变化时, 具有缓冲应激和提升机体免疫力的显著作用。

6.5 防天敌和鼠害

可以在放养区外养鹅和猫, 或者放养前10~15 d用鼠夹子、鼠笼消灭老鼠以及其他危害鸡群的鼠类。

摘要:总结林地生态养鸡技术, 包括场地选择、鸡只选择、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育雏、放养、放养后管理等方面内容, 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林地,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王生雨.中国养鸡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周元霖, 施春梅, 常青, 等.林地立体生态高效养鸡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7) :209.

[3]乔海云.林地生态养鸡的关键技术[J].畜禽业, 2010 (2) :50-51.

[4]杜秀改, 杨波.生态养鸡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 2010 (5) :113-114.

[5]王克鹏, 崔丽慧, 曹元良.林地生态养鸡一举多得[N].淄博日报, 200912-20 (2) .

生态养鸡 篇2

摘要:简述了生态养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生态养鸡技术;鸡舍;问题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3-0047-01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部分商家或养殖户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使用违禁药品,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在此前提下,生态养鸡生产的禽蛋产品由于其无污染且味道鲜美收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生态养鸡的定义

所谓的生态养鸡就是将经过挑选的健康土鸡放到这些更接近他们生活习性的自然环境中放养(注意放养要在完成育雏工作后才可进行)。在养殖的过程中将人工喂食与自由采食相结合,利用这种方法饲养土鸡不仅投资小,而且与人工饲养相比,这种方法饲养的土鸡味道更加鲜美,肉质更加细韧。生态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2.1 鸡舍卫生条件差、建舍地点选择不科学

养殖人员在建造鸡舍时常忽视鸡舍的通风性与透气性,导致鸡在休息的时候由于通风性、透气性差而产生较高的病死率,另外养殖户很少对鸡舍进行消毒,这也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

2.2 饲喂方法不科学

很多养殖户在饲喂雏鸡时还使用传统的饲养方法,将米糠、大米、小麦、青菜、杂草或者是剩饭拌合在一起饲喂鸡雏,这样做不仅浪费了饲料,而且还会由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全面使鸡的生长受到影响,同时致使抵抗力降低,易引发疾病。

2.3 不注重雏鸡的优选

一些养殖户在选择鸡雏的时候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选购一些没有经过接种疫苗的雏鸡,这种做法虽然节约了资金却为今后养殖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解决的策略

3.1 科学选址建舍,及时清理鸡舍

鸡舍建造的时候要做好鸡舍的透气、通风为此可以建造一层或者是多层的可以为鸡提供休息的架子,其材料可以是铁网,也可以是木或者是竹,这样就可以避免鸡因过度挤压而死亡。每层架子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保持在20~30 cm。地面可以铺上锯末、细谷草等,每周打扫一遍鸡舍,把锯末、细谷草等连同地面上的鸡粪便一起清理出去,保持鸡舍的整洁。

3.2 采用科学方法饲喂雏鸡

购买雏鸡后应在30 min内提供饲料与食物,然后连续3 d在鸡雏的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或是抗菌类药物。合理保持鸡的饲养密度,使鸡雏的密度保持在8只/m2。在第一周内使用全价饲料喂养雏鸡。第二周可以改用谷物或是过渡性饲料轮换喂养,6周之后就可饲喂谷物与杂粮的混合料,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青饲料,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使鸡得到更全面的营养。

3.3 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为了降低疾病的感染与传播要定期对放养场与鸡舍进行消毒,对病死鸡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避免病情传播。在饲养中要通过观察及时发现鸡的异常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3.4 选择品种优良的鸡雏

鸡雏的选育是养殖的关键,在选择鸡雏时一定要购买接种过疫苗的鸡雏,除此以外还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销售情况较好的鸡雏进行培育,这样才可以保证养殖的成功。小结

苹果园生态养鸡技术 篇3

养鸡果园面积应在5亩以上,连片平整,水源充足、水质好,电、路便利,便于围养管理。

二、鸡种选择

根据用途不同,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相应的鸡品种:如肉用选择土杂肉鸡B380或土种杂鸡清远麻羽鸡、三黄鸡等;蛋用选择土杂蛋鸡、绿壳蛋鸡等。雏鸡建议从规模鸡场引进,引入前要注射马立克氏疫苗。

三、饲养管理

1. 育雏。鸡苗引入后要进行育雏饲养,可以参考蛋鸡和肉鸡育雏方式。首先,按每亩果园养殖50~100只鸡进行引种,前3周最好进行笼养;其次,做好育雏期间的管理,及时供给饲料和饮用水,做好防疫消毒;再次,要及时分群,特别是肉用鸡苗生长很快,防止密度过大引起啄伤、压伤以及生长不良;最后,在合适时间结束育雏,一般选择鸡只羽毛长全,可以适应外界温度变化时进行。

2. 放養管理。注意加强管理,防止外界不良环境引起鸡只损失。放养要循序渐进,让鸡只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夜间、阴雨天和果园打药时要及时将鸡只赶入棚内休息,并根据鸡只发育情况适当补饲。要在果园内设立鸡只补饲、饮水用具,保障饮用水清洁、充足。管理中使用不同的哨音调教鸡只休息、补饲等,及时清理棚内粪便,搞好环境卫生,肉用鸡及时出栏,蛋用鸡准备好产蛋用具,每天及时收蛋。

3. 卫生防疫。果园养鸡要参考蛋鸡和肉鸡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定期对鸡只休息棚、饮水器具进行消毒。鸡只地面饲养时一定要做好球虫病、黑头病等疾病的防范,发现问题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治。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千阳县果业发展中心 邮编:721100)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篇4

1 选择优良的品种

生态养鸡最好选择“土种”鸡。“土种”鸡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 例如清远麻鸡、云南茶花鸡、湖南桃源鸡等都是优良的地方品种, 较适应本土的气候与环境条件, 而且体型小巧, 反应灵敏, 活泼好动, 适宜放养。而那些体型笨重、神经敏感、抗病性差的高产蛋鸡和快大型肉鸡品种, 则很难放养成功。

2 打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2.1 正确选择场地

养鸡场应选址坡度不宜太大, 最好是丘陵地带, 以沙质土壤地为佳, 并且要远离住宅区、主干道, 环境偏僻且安宁, 有清洁水源。同时, 要远离其他养禽场, 特别是养鸡场, 避免场与场之间的交叉染病。鸡舍要建在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 坐北朝南处, 鸡舍搭建不能过于简陋, 能挡风避雨, 地面无积水, 不形成“窝风”, 冬天可御寒保暖, 夏天能通风散热。另外, 场地足够大的, 应划分区域轮养, 每饲养1~2批鸡应变换场地, 以利于草地昆虫的休养生息和减少疾病的传播。

2.2 搞好环境卫生

每天要清除鸡舍内外粪便, 对鸡粪、污染的垫草或污物要及时清理, 作无害化处理, 切勿乱堆乱放。对食槽、饮水槽, 要经常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保持供给清洁的饮水和无霉变的饲料。同时要经常施药喷杀蚊子和苍蝇, 并每月灭鼠2~3次, 防止鼠害传播疾病。

2.3 执行消毒制度

鸡场门口设立消毒设施, 对出入车辆、人员进行消毒;饲养员进入鸡舍要换工作服、鞋、帽;饲养员不得互相串岗。鸡舍内外运动场每周1~2次用5%百毒杀或0.2%过氧乙酸消毒;鸡场每月1~2次用2~3%烧碱进行彻底消毒, 也可用消和的石灰粉末 (1kg生石灰加水350ml制成) 撒布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消毒。每批鸡在出栏后, 先对鸡舍及运动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后, 用0.1~0.2%消毒灵消毒, 鸡舍也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0ml、高锰酸钾15g、加水15ml, 密闭鸡舍12~24h, 通风2d后可用) 。场内常备消毒药至少2种, 轮换使用。

3 抓好免疫防病

3.1 制订适合的免疫程序

生态放养鸡主要预防的疫病有:禽流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必须要抓好预防工作, 主要是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特点, 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1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疫苗;5日龄法氏囊B87滴口;10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滴鼻;14日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 (H5、H9) 皮下注射;18日龄法氏囊二价疫苗滴口、鸡痘疫苗刺翅;25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52滴眼, 42日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 (H5、H9) 皮下注射;47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四价疫苗饮水, 65日龄加倍饮水免疫;120日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 (H5、H9) 免疫。

免疫用疫苗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 并按要求贮存、运送和使用, 同时要遵守免疫操作规程, 确保免疫效果。

3.2 适当使用药物预防

生态放养鸡因野外活动及采食如蚯蚓、昆虫、杂草等, 易患感冒和肠道疾病, 例如大肠杆菌、伤寒和寄生虫病等, 只要用好预防药物, 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周龄内的小鸡, 在饲料中投入恩诺沙星、痢特灵和大蒜素;两周龄时重复使用上述药物, 预防小鸡白痢;三周龄后, 在饲料中添加氯苯胍或氨丙啉等抗球虫药以预防, 或球虫病发时在饲料中添加球必清或球菌净治疗, 注意轮换用药拌料饲喂, 防治鸡球虫病;鸡群放养后, 每隔1个月要驱除体内寄生虫, 常用药物有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丙硫咪唑等, 拌料饲喂。预防流行性感冒等疫病每月至少连续一周, 用0.1%禽泰克粉饮水或在饲料中添加0.04%的病毒灵, 有一定预防作用。

4 加强饲养管理

4.1 供给适宜饲料

生态放养鸡, 必须先在育雏室育雏3~4周, 期间主要供给全价配合饲料, 配以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 逐步锻炼鸡雏采食、消化粗饲料的能力。育雏4周脱温后, 天气晴好才开始放养, 放养初期要注意鸡群的召唤训练, 召唤补饲则视鸡群的觅食量补给, 原则是“早少晚多”, 饲料供给由多量全价饲料转换成多量的粗粮, 粗粮供给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增加, 粗粮可以是玉米、稻谷、小麦、米糠、麦糠等, 但至少保持2成以上全价配合饲料。在上市前20d, 增加供给全价配合饲料, 适当育肥, 提高观感度。饲料供给要求新鲜、无发霉变质, 并按生长期供给。

4.2 日常管理

(1) 育雏期要注意育雏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饲养密度等的调节, 特别是温度和湿度, 室温在进雏1~3d时的35℃, 之后每3d降1℃, 以小鸡“分散不打堆”为原则, 降到21℃时维持, 至放养前一周逐渐过渡到室外温度。

(2) 每天注意观察鸡群状况, 如采食、饮水、粪便、呼吸和神态等, 发现病鸡时, 应及时隔离和治疗, 并对受威胁的鸡群及时采取有效药物预防, 若发生急性、死亡大的疫病, 及时向动物防疫部门汇报, 查明病原, 根据发病情况, 对受威胁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其他防控措施。

(3) 极端天气不放鸡外出, 已放养的, 在刮风下雨前, 应召唤鸡群返舍躲避, 以免伤风感冒, 或被水冲走, 造成损失。

(4) 竹林茶树果树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时, 应先驱赶鸡群到鸡舍内等安全处避开, 一般雨天可避开2~3d, 晴天3~6d, 以防鸡只食入喷过农药的树叶、青草等中毒。

天水市生态养鸡发展成效及思考 篇5

【关键词】天水市 生态养鸡 标准化养殖

近年来,随着我国林牧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而且日趋严重。在养殖业生产中,农村人畜混居、畜禽混杂,畜产废弃物随意堆放,环境污染严重。国内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多方位的探索与实践,但无一例外的最终走向了生态化养殖之路。

1 天水市发展生态养鸡前畜牧林方面存在问题

(1)果园土壤存在轻度污染。以陈学明等研究认为,以甘肃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天水地区7个区(县)果园土壤综合污染水平均已达到轻污染状况。

(2)生鸡养殖以庭院式传统养殖为主,卫生打扫少、污染严重、疾病频发。

(3)养殖场建设不合理,场内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区”布局分布不合理。

(4)养殖户改良意识不强,优良品种优势得不到发挥。

(5)生鸡养殖主依靠传统饲养技术,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先进的饲养管理经验,容易导致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低下。

2 天水市生态养鸡发展策略

(1)推广“天然养殖园区”“标准化养殖”模式。

(2)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

3 天水市生态鸡养殖成效显著

3.1 生态养鸡生产性能高于传统庭院式养鸡生产性能

以庭院养鸡作对照,分别测定生态养殖鸡场中的鸡的生产性能。分别在武山县、秦州区娘娘坝镇舒家坝的三个生态养殖鸡示范基地进行为期12周生产性能试验,试验前从各舍中分别随机抽取健康鸡各150羽,对其称重,记录初始体重,试验过程中记录耗料量,试验结束时再称量其末重、记录,计算出净增重、周增重以及料肉比(表1)。

试验鸡均由鸡场统一提供,始重没有差异,但末重、累计净增重以及周增重生态养殖模式中均显著高于庭院养鸡的平均值,累计净增重三养殖场分别提高9.1%、5.6%和3.9%。传统养殖模式与生态养殖模式料肉比差异比较显著,而三家生态养殖场料肉比差异不明显,这可能与生态养殖厂饲料可采食饲料品种多、营养丰富有关,这点也可能是生态养殖场出产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关键因素。

3.2 生态养殖区土壤污染指数明显降低

2012-2014年间,依托天水市土壤调查和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花牛苹果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以武山、娘娘坝三个生态养殖场土壤为测试对象,分年度采取土壤样品,土壤样品经盐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解,采用IRISIntrepid Ⅱ XSP型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仪(ICP—AES)测定重金属Zn、Cu、Pb、Cr和Cd总量(表2、表3、表4)。Cd数值有所下降表明鸡对土地的翻刨可有效抑制果树根茎对土壤Cd的富集;在生态养殖园中零化肥施用有效降低了土壤中Cr的含量;Pb含量无变化说明土壤中Pb可能来源于土壤母质或空气污染;Zn、Cu数值的变化小说明其可能源于粉尘及汽车轮胎磨损所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

3.3 实现养殖业的“三赢”

结语

近几年,天水市在生态化养殖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日益凸显,笔者就此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推广林果鸡共育模式,实现全市生鸡养殖零污染;(2)生态养殖园选址要考虑污染情况、远离道路;(3)考虑土壤底值,要充分利用土壤母质中元素对养殖的帮助;(4)在生态养殖园两侧采用复层结构(乔灌草)培育种植优良园林阔叶树作为有效滞尘带。

参考文献

[1]赵芙蓉,王占彬,李保明,王朝元,梁臣.畜果结合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6,04:81-85.

[2]陈学民,朱阳春,伏小勇.天水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评价及来源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5:893-898.

果园生态养鸡综合技术 篇6

放养果园附近最好有清洁的水源, 若没有可在果园中每隔一定的距离放一个饮水器, 使鸡有充足的饮水。果园内用丝网等围栏限定鸡群放养范围, 以防鸡只乱窜。在果园内搭临时避雨 (暑) 棚, 供鸡防风避雨、烈日暴晒。鸡的品种以抗逆性 (适应性) 强、抗病力强、耐粗饲的地方优质土鸡为宜, 如三黄鸡、麻黄鸡、肖山鸡等。放养规模以每群1 500只, 每亩果园200~300只为宜。

2、加强饲养管理

果园养鸡一般分为育雏和放养两个阶段, 育雏阶段一般在室内, 饲养4~6周, 雏鸡脱温后进入放养阶段。

1) 育雏阶段

先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育雏计划。准备30℃左右的温开水, 水中加入0.05%氟哌酸或0.01%的环丙沙星或其他抗菌药、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等, 在雏鸡入舍前2~3h放入鸡舍;第一周应坚持让鸡饮用5%浓度的糖凉开水, 以后可换成自来水或井水。雏鸡入舍饮水后2h左右, 在塑料布或料盘上撒雏鸡专用全价料, 每2h撒1次, 每1次喂量以基本吃完为准。3d后每天喂6~7次, 8~21日龄减为5次, 22~56日龄为4次, 每次喂料应在20~30min内吃完, 每天早晨6∶00~6∶30第1次饲喂, 最后1次在夜间10∶00~10∶30饲喂。白天每次喂八成饱。

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 必须通过人工加温来保持适宜的室温, 育雏期开始时室温应控制在32℃, 以后每周下降2~3℃, 直至降到自然温度。在良好的保温基础上,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及时换气, 使人进入鸡舍闻不到氨臭味。

2) 放养阶段

放养前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饲槽及饮水器、饲料等。

过好脱温关。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 每天放养2~4h, 以后逐渐增加放养时间。放养的最初几天,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 以防应激。放养期的喂食应遵循“早宜少, 晚适量”的原则。放养宜选择无风的天气, 不要在大雨、大风、气候寒冷的天气放养。遇有天气突变, 及时将鸡赶回鸡舍, 防止鸡只受风寒感冒。热天放养应早晚多放, 中午在树下休息或赶回鸡舍, 不可在烈日下长久放养, 防止中暑。

放养驯导。放养过程中要进行放养驯导, 以建立起鸡只回舍等的条件反射, 以便在紧急情况能使每只鸡及时回舍。

3、严防兽害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分析 篇7

1.1 林下种草养殖模式

林下种草养殖模式是基于林地的豆科为主、禾本科为辅的放牧草地的优质草原来养鸡的养殖模式。林下种草养殖以散养为基本方式, 以网围小区为基本轮牧单位, 以4~5个小区为基本划分, 以每个小区5~7d为基本周期, 以保证牧区得到长期有效的、可持续的利用。这种养殖模式可以促进林、草、禽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降低成本, 提高持续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农民增收。

1.2 种养结合养殖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是将蔬菜种植中的热量和温室采集的光应用到鸡的养殖过程中, 使得鸡和蔬菜的生产在同一环境下进行, 形成互相促进的生态环境。具体地说, 是利用养鸡过程中产生的有利于蔬菜生长的肥料来推动蔬菜生产, 同时为鸡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形成绿色食品生产的良性循环, 实现了“污染-净化”的持续过程, 实现生态价值。

1.3 三园养殖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是利用果园、竹园、茶园来进行鸡的养殖, 让鸡自由地捕食昆虫和野草, 并且人工补喂混合精料, 夜间寄宿, 白天让鸡充分享受空气和阳光。在三园养殖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园地的营建, 以促进“鸡食园中虫草→鸡粪肥园养树滋草→树荫为鸡避雨挡风遮炎日”的生态链的形成, 使得禽类的粪便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2 科学选址及规划布局

应选择地势相对高燥、向阳、水电便利的地点建场, 距离居民区、集镇、机关单位、其他养殖场应当保持1 000m以上, 并且规模养鸡场的位置应处于上风向, 有利于避免疫病流行期风向所携带的致病原进入本鸡场。养殖场视养殖规模大小建设相应的鸡舍, 驯化鸡群定时回舍补饲精料及夜间歇息, 同时有利于鸡群躲避风、雨、烈日等恶劣气候, 避免成应激性综合症, 也有利于开展疫苗接种及针对性药物预防免疫措施。鸡场必须建设必要的饲料贮存室、兽医卫生室、消毒室, 为兽医防疫一体化提供必要的便利。

3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进雏前对雏鸡舍进行彻底的消毒, 舍内全部设备要进行检修。选择健康活泼, 挣扎有力, 叫声清脆, 收脐良好, 羽毛清洁, 均匀度好的苗鸡。雏鸡接入鸡舍后, 应尽早提供加入维生素的饮水 (不低于35℃) 及饲料, 保证每一只雏鸡都能正常饮水和吃料雏鸡进入育雏室饮水以后就可开食。对不饮水的雏鸡可进行人工辅助。

4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出生后30日龄至上市, 这段时期称为育成期。这段时期, 土鸡已经具备了散养的条件, 可进行放养, 放养密度为每1 000只土鸡至少需要不低于667m2的放养林地。晚春到中秋可放养, 冬季气温低, 虫草减少, 应停止放养。白天以采食昆虫和青绿饲料为主, 夜晚用自配饲料进行补饲。5周龄以上的鸡还可以降至六成甚至更低些, 晚餐一定要吃饱, 5周龄后全部换为谷物杂粮, 促进寻找食物, 以增加鸡的活动量, 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育成期多喂青饲料、土杂粮, 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出售前1~2周, 如鸡体瘦弱, 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至少应使同一鸡舍内饲养的同一批鸡, 同时出栏。

5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是白天让鸡在放养区内自由采食, 早晨和傍晚各补饲1次, 在整个产蛋期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产蛋期饲料应以精料为主, 适当补饲青绿多汁饲料, 由育成期转为产蛋期喂料要有一个过渡期, 一般经过为6~7d, 最后完全变为蛋鸡料。

(2) 增加光照时间一般实行早晚2次补光, 补光的同时补料, 补光一经固定下来, 就不要轻易改变。

(3) 预防母鸡就巢性, 应增加拣蛋次数, 做到当日蛋不留在产蛋窝内过夜, 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

(4) 鸡群容易被外界的疾病所感染, 导致死亡, 加强防疫和消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要以全进全出原则为指导, 每次放养完鸡群之后, 要对鸡棚彻底清洁, 并对鸡群用的器具、盆槽等清洁之后再进行下一批鸡。

(5) 注意天气不好时, 应及时将鸡群赶回棚内进行舍饲, 不要放养, 避免死伤, 造成损失。

6 环保型消毒措施

对于鸡舍内消毒, 包括带鸡消毒, 如果选用一些有强烈刺激性的消毒剂, 往往会诱发鸡群的呼吸性疾病, 所以应慎重选择科学的消毒方法。笔者推荐:春初、秋冬气温较低的时节, 可用大蒜秸秆、苍术、青蒿、艾叶几种任选2~3种点燃, 烟熏鸡舍20~30min (关闭门窗、带鸡烟熏) , 可以有效防止鸡感冒症、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坚持3~5次可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当于带鸡消毒;另外还有食醋熏蒸、高锰酸钾液熏蒸 (带鸡) 鸡舍, 也是相当环保、高效的灭源方法, 值得广大养殖户深入探讨并推广、应用。

7 适时出栏销售

饲养期的科学控制是保证鸡类肉质高品质的根本保证。如果饲养期短, 鸡肉的水分含量太多, 营养成分的积累不够, 鲜味素及芳香物质含量少, 肉质及口感欠佳, 达不到优质土鸡的标准。

如果饲养时间太长, 鸡肉纤维就会老化, 还加大了饲养成本, 不经济。根据土鸡的生理特点, 确定小型公鸡100d、母鸡120d上市;中型公鸡110d、母鸡130d上市。这个时候, 鸡的体重、营养成分、鲜味素、芳香物质的积累, 基本达到成年鸡的含量标准, 肉质鲜嫩, 是体重、质量、成本三者的最佳结合点。所以, 这阶段的土鸡是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好时期, 应及时出栏销售。

结束语

生态养鸡的问题与对策 篇8

1 生态养鸡存在的问题

1.1 鸡苗质量差,不按市场需求选择品种

一些农户图方便,购买上门销售的出壳鸡苗,难饲养成功;部分农户贪图便宜,购买未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的红毛、白毛肉鸡脱温苗,易感染疫病造成死亡,这些品种的鸡市场价格低,效益低。

1.2 科学的饲养管理仍未全面普及,未实现标准化生产

如不注重通风;盲目控料错过最佳生长时期引起料比过大;不断喙、公母不分群等,都能造成生态养鸡效益低下,减慢生态土鸡发展的步伐。

1.3 疫病防控不到位

据调查,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疫病造成的土鸡死亡占总死亡率的70%左右。一方面是因为平时卫生管理不严,消毒不规范引起疾病;另一方面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方法不当,抗体达不到保护效价,引起发病。

1.4 规模不当,管理粗放

作物地、林果园生态养鸡规模控制不好,或太大,不易管理;或过小,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的鸡在施用过农药的玉米地放养,有的则由于疏忽大意而被老鼠、黄鼠狼咬死或拖走等。

1.5 产品缺少深加工

到目前为止,产品主要以销售活鸡为主,使得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影响养殖效益,同时应对市场冲击能力弱。

2 生态养鸡应采取的对策

2.1 选择品种好,市场需求的脱温鸡苗

农户小规模生态养鸡户,应从购买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马立克氏病、禽流感和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疫苗,经21日龄以上育雏的脱温鸡苗。

22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技术培训

政府和技术部门应对养户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采用集中讲课或现场指导等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减少由于管理上的失误而造成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2.3 加强疫病的防治

定期填塞鸡舍内和放养地的鼠洞,并投放鼠药灭鼠,夏天要灭蚊蝇,防止疫病的传播。每天清除舍内外粪便、污物和病死鸡,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周更换垫料,定期用消毒液对鸡舍和放养场地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减少疫病的发生;定期用药物驱虫,尤其是多雨季节必须做球虫病的防治。

2.4 适度饲养规模

根据场地、人力和经济状况等条件考虑适度的饲养规模,作物地放养每批鸡的饲养规模在30~50只较为适宜,林果园每群100~200只为适宜,可多群,1年养3~4批。

2.5 开展产品深加工

生态养鸡选择放养场地要精心 篇9

1.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鸡场选址和建设时要有长远规划, 做到可持续发展。选址时应该考虑处理粪便、污水和废弃物的条件和能力, 事先应对当地排水、排污系统调查清楚, 如排水方式、纳污能力、污水去向、纳污地点、与居民区水源距离、能否与农田灌溉系统结合等。鸡场污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使鸡场不至于成为污染源而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

2. 无公害生产和防疫性原则。

所选场址的土壤、水源、空气、周围建筑等环境应该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 防止有重工业、化工工业等工厂的污染。在拟建场时, 必须对当地的历史疫情做周密详细的调查研究, 要特别注意附近的兽医站、畜牧场、集贸市场、屠宰场与拟建场地的距离、方位以及有无自然隔离条件等问题。

3. 经济性原则。

在选址用地和建设上要考虑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无论是选地, 还是进行场舍建设, 都应精打细算, 厉行节约。

1.果园、桑林。在果园、桑林地养鸡时, 应选择向阳、平坦、干燥、取水方便、树冠较小、树木稀疏的场地, 否则就不利于鸡群的管理和生长发育。在选择果园养鸡时, 以干果、主干略高的果树和田间喷药少的果园地为佳, 最理想的是核桃园、枣园和桑园等。这些果树主干较高, 结果部位也高, 果实未成熟前坚硬, 不易被鸡啄食。其次以山楂园为好, 因山楂果实坚硬, 全年除防治1~2次食心虫外, 很少用药。在苹果园、梨园、桃园养鸡时, 放养期应避开用药和采收期, 以降低损失。

2.冬闲地。在没有果园、林地的地方, 可利用冬闲地养鸡。一般应选择离村庄较远、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取水和排水方便的地块, 面积一般不小于1000平方米。鸡场的建设视养鸡规模而定。在大田地里饲养本地土种鸡时, 首先要搭建一个塑料大棚作为育雏、防雨雪、防晒和鸡群休息的场所。以饲养1000只土鸡为例, 需搭建一个长10米、宽5米的大棚, 一般需50根小竹竿, 棚面扣两层塑料薄膜, 覆一层草帘, 投资在300元左右。在棚的外围需围上长50米、宽20米左右的网, 网高要求2米左右, 严防鸡跑出划定的地块。在养鸡场内装上3~4盏高压汞灯, 用于诱虫喂鸡和照明。另外, 在地头要建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作为养鸡户看鸡、喂料和休息的场所。

3.荒坡山地。也可选择远离住山地。由于场地地势高燥, 空气清新, 环境安静, 能使鸡能自由活动, 还可觅食和泥沙浴等, 采食大量的天然饲料, 从而能增加营养, 减少各种应激和疫病感染, 降低生产成本。

林地以中成林为佳, 最好是成林林地。林地土质以砂壤为佳, 若是黏质土壤, 则应在放养区设立一块沙地, 附近有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最好。鸡舍应建在向阳南坡上, 坐北朝南。鸡舍和运动场地势应比周围稍高, 倾斜度以10°~20°为宜, 不大于30°。树枝干应高于鸡舍门窗, 以利于鸡舍空气流通。每幢鸡舍之间距离以30~50米为宜。种鸡舍与运动场面积比例以1∶2为宜, 最多不能超过1∶3, 以免影响种鸡受精率。鸡舍场地使用5~6年后应转换到新场地, 以减少疫病的发生。

三、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生态养鸡 篇10

关键词:林地果场;生态养鸡;鸡肉鸡蛋;绿色食品

中图分类号:F3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66-02

1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概念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是将传统的养鸡方法和现代科学养鸡技术相结合,利用林地果场进行规模养鸡,让鸡只以自由觅食林地果场里的各种昆虫、青草、早子腐殖质和矿物质等为主,辅助人工补喂饲料,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并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及抗生素的使用,以提高鸡蛋、鸡肉风味和品质。

2 佛冈县发展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自然资源条件

佛冈县地处粤北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果场资源。近年来,佛冈县沙糖桔种植业发展很快,近八成的农户种植沙糖桔,部分农户拥有大量林地,具有进行生态养鸡的自然资源条件。

3 发展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优点

3.1 饲料投入较少

林地果场里的食物资源比较丰富的。鸡只可以自由采食林地果场里的青草,草子等植物性饲料和昆虫、虫卵等动物性饲料,而且还可以从土壤中获取矿物质,仅在晚上补喂饲料即可,可以节约饲料。林地果场生态养鸡,一般可以减少饲料成本10%~30%,使养鸡效益得以提高。

3.2 药物费用低

林地果场空气新鲜、光照充足,饲养密度小,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减少,鸡到处觅食,抗病力较强,用药少,能节省药物费用。

3.3 养鸡设备投入较少

雏鸡在鸡舍内饲养,需要雏鸡舍。林地果场放养后夜间休息,搭建简易棚舍即可,不需要鸡笼,可以减少鸡舍建设费用。

3.4 市场价格高于普通肉鸡、鸡蛋

由于鸡只在林地果场里的生长环境优越,养殖时间较长,鸡肉、鸡蛋品质好,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味道鲜美。如果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进行饲养,出售时更比普通的鸡肉、鸡蛋价格高很多。据笔者调查,佛冈县石角市场普通鸡蛋的价格0.65~0.70元/只,而林地果场放养鸡的鸡蛋价格为1.30~1.50元/只,林地果场放养的鸡比普通的肉鸡高出8~12元/kg。

3.5 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利用林地果场进行生态养鸡正是既合理利用了林地果场自然资源,又解决了传统养鸡占地多、鸡病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制约常规舍内饲养时的问题,这种因地制宜利用林地果场发展生态养鸡的模式,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现了鸡群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在林地果场里生态养鸡,林地果场里的青草、草子、虫子为鸡群提供了天然的饲料,鸡群的粪便为树林果林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肥,鸡吃虫子后减少了树林果林的病虫害,减少了拔除杂草的费用、喷洒农药的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也能为生产无公害水果提供条件,起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方式。

4 佛冈县发展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几个关键问题

4.1 需要科学的配套技术支持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并不是简单、粗放的散放养,需要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在营养、饲养、管理、鸡场规划建设、鸡病防治等方面要严格按照科学的配套养殖技术,才能保证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整个饲养过程的成功,才能养出规模,养出效益。

佛冈县生态养鸡需要科学的配套技术主要有几方面;(1)场址的选择;(2)鸡场(舍)的规划、设计和建造;(3)生态养鸡的育雏技术;(4)生态养鸡的营养与饲料配合;(5)生态养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

4.2 选择优良鸡品种

清远麻鸡是广东省的优质地方品种,在粤港澳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清远麻鸡头细脚细,皮薄肉嫩,味道鲜美,深受粤港澳消费者的欢迎。清远麻鸡野外生活力较强、耐粗食、觅食能力好,非常适合林地果场养殖,是佛冈县发展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优质品种。

4.3 要突出生态养殖,形成特色,创出品牌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要在选用优质品种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发展特色生态养殖,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以优质、特色品牌产品赢得市场。

4.4 建立完善的生产与销售产业链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产品安全、风味独特,比规模化舍内饲养的其市场竞争力强、价格高,但是佛冈县目前林地果场养殖主要是以小商贩销售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特有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要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就要建立完善的佛冈生态养殖的生产与销售产业链。

5 佛冈县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发展前景

目前,普通商品鸡蛋和鸡肉,销售价格和利润偏低,优质、特色、安全的肉蛋产品价格高,利润也高,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林地果场生态养鸡产品正好符合人们对优质、绿色食品的需求,符合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只要掌握科学生态养殖技术,把握好销售环节,林地果场生态养鸡大有作为。

简谈山地生态养鸡相关技术 篇11

1 品种选择

山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 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 如桃源鸡、河南固始鸡、江西白耳黄鸡、三黄鸡、云南茶花鸡、清远麻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它们耐粗饲, 抗病力强, 虽然生长速度较慢, 饲料报酬低, 但肉质鲜美, 价格高, 利润大, 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2 棚舍搭建

2.1 场址选择

场地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1) 利于防疫, 交通方便; (2) 高朗、干爽、排水良好; (3) 有遮阴设备, 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 (4) 有水源和电源, 并且圈得住, 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 (5) 避风向阳, 地势较平坦, 如不积水的草坡。其中最好有树木, 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

2.2 搭棚方法

鸡舍设计的要求:通风、干爽、冬暖、夏凉, 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 m, 长7~9 m, 中间高度1.7~1.8 m, 两侧高0.8~0.9 m。通常用由内向外由油毡、稻草、薄膜3层盖顶, 以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 另一头开1个出入口, 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

2.3 清棚消毒

每批鸡出栏以后, 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 更换地面表层土, 清洗工具。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 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空间用25 m L福尔马林加12.5 g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 也应先在地面上撒一层熟石灰, 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2.4 铺设垫料

垫料要求为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 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 挑出发霉垫料。厚度以3~5 cm为宜。

3 饲料选择

一般来说, 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 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 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 以免造成营养缺乏, 影响生长发育, 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另外, 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4 雏鸡的饲养管理

4.1 饮水与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 休息0.5~1 h便可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水温以32℃左右为宜, 不可饮冷水。头2 d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有利于消炎、杀菌, 预防雏鸡白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 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差, 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要定时定量, 以喂八成饱为宜。每次喂料量以15~20 min吃完为宜。

4.2 环境温度与湿度

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5~34℃;3~7日龄是34~32℃;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的温度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 夏秋季每周下降3℃, 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 第2周下降到60%, 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4.3 注意分群, 加强巡查

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 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 弱雏易被挤出来。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巡查鸡群, 其意义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活动、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 及时处理, 减少损失。

5 放养技术

5.1 放养驯导

雏鸡4~6周龄脱温后即可转移到山上放养。放养开始时, 可用吹哨法进行驯导训练, 使鸡群逐步建立“吹哨—回舍—采食”的条件反射, 只要吹哨即可召唤鸡群采食, 达到全天放牧的习惯。

5.2 放养规模

饲养规模以2 000只为一群, 每亩 (1亩≈667 m2) 100只为宜, 一群分2个放养区, 实行轮牧制, 采用“全进全出”制, 放养场地要围网。

5.3 饲喂方法

以放牧结合补饲方式饲养, 喂料时间要固定, 在早晚各补饲1次, 按“早半饱、晚适量”的原则确定补饲量。

6 疾病防控

6.1 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

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针, 但在养殖户当中, 很多人都是重治轻防, 导致鸡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本高、效益低。

6.2 树立用疫 (菌) 苗防治疾病的观点

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多数重大传染病都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疫苗接种成功与否, 与鸡只的母源抗体、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不同的鸡场各有不同的免疫程序。

6.3 树立综合防治的观点

上一篇:妇产科综合护理下一篇: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