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偏远地区(共8篇)
山地偏远地区 篇1
摘要:山地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和历史性封闭因素的影响,交通滞后,土地分布零散,生产不发达,产业形式单一,人民生活贫困。加之,随着新生代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更加重本已贫困的山地农村地区在发展上又面临“生产后继无人,知识技术匮乏,社会养老及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凸显”的局面。为此,在山地偏远农村地区以生态文明、持续化发展的理念,走非城镇化发展路径值得探索。
关键词:山地偏远地区,农村经济,非城镇化,发展路径
西部山地地区占其总土地面积80%以上,不利于城镇化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西部山地偏远农村地区发展虽落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但是其生态自然景观保护良好,环境怡人,中老年农业劳动者吃苦耐劳,基层干部认真负责。因此,探析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升级山地偏远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引导一定的外出务工新生代农业劳动者返乡创业,走可持续化的非城镇化发展道路,对该类地区脱贫致富有重要作用。
1 重要概念界定
1.1 西部山地偏远农村地区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统称。西部山地农村地区是围绕我国西部山地地区,以村为单位的经济发展落后,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地区。
1.2 非城镇化发展路径
非城镇化发展路径是指针对以农业发展为主且不适宜规模化发展现代工业及服务业的偏远农村地区,根据当地资源环境等客观因素,以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指导,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地生态科技农业的发展路径。
2 路支村经济发展概况
安顺市关岭县路支村是典型山地偏远型农村地区,发展滞后,距离城镇中心较远,缺乏区位优势,对外道路仅有1条且沿途路况不佳。全村耕地总面积87.73 hm2人均占有耕地426.67m2,且分布零散,水利建设滞后,交通不便,山间耕地多为狭小泥路、山石路。全村共有8个村名组共476户2 055人,贫困户135户552人,小学适龄生372人,3~6岁学龄儿童160人左右,外出务工青壮年每家1~2名共810名。该村产业以玉米种植业为主,分散分布的养殖、经济林木、中草药种植为辅,缺乏现代服务业、工业。据调查了解,该村种植产业、养殖产业,规模小且分散,成本较高,特别是运输成本较高,市场销售渠道狭窄。
3 山地偏远农村地区非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3.1 生态脆弱与区位条件不佳造成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各元素间的综合协调、相互互动,以获求在较高生产力水平与生存环境协同进化、共同发展的文明,二者相辅相成,共进共生。山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相较于农业生产形式而言,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加工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更高。可耕种土地零星分散,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工业生产难度较大,实施成本极高。在不适宜且生态较脆弱的山地农村地区开展规模化工业不利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新型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姿态走非城镇化发展道路。
3.2 受区域主要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的客观事实决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西部地区大量年轻人也逐步走出大山,脱离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而这也造成了近年来西部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过度流失,大量留守儿童、老人、妇女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劳动力。根据在路支村的调查,村内主要劳动力为47岁~9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家庭留守结构主要为“两个老人+几个孙儿”的情况,青壮年子女多在外务工,具年轻化趋势。家中留守老人整体受教育文化程度较低,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收入水平低,劳动能力有限,生活负担较重。该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平均年龄48.3岁,文化程度最高为初中,致富产业多为养殖业,致富路径单一。因此,受主要劳动人力资源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应用新技术能力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偏远的农村地区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困难重重。相反,走山地生态科技农业的非城镇化发展路径阻力较小,发展潜力却较大。
3.3 缺乏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和设施资源基础
山地偏远农村地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历史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交通落后,远离城市中心,思想保守,缺乏受教育水平高的知识分子,高水平人力资源力量缺乏,经济发展封闭,产业形式多为种植业,无工业,缺乏现代服务业,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同时,该类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交通不发达,网络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发展的配套设施缺乏,加之该类地区,开发程度低,山地地形致使公共设施等投资成本高,城镇化难度大。
4 西部山地偏远农村地区非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4.1 转变农业发展生产和销售方式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量低、效益低,销售方式单一,销售渠道狭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支撑和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山地偏远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持较好,山地资源丰富,发展山地特色科技经济林木果木种植业和山地地区生态养殖业,走非城镇化的山地生态科技农业发展生产道路是有效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抓住村内致富能手的带头作用,支持已有规模的致富带头人科技化、规模化、生态化深入发展。对处于市场推广期的产品,政府不仅是找项目,还可责成相关部门指导,帮助寻找销售市场、打通销售渠道、进行品牌建设。
4.2 区域联合与资源产品整合发展
山地地区受地形条件限制,可开发的产业类型、规模化发展力度有限、竞争力不强。运用区域内外各地优势资源及区位条件,整合区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形成产业互补、资源互补、甚至产品互销和资源产品打包推广的联合优势,降低发展成本,提升产品销售效率。
整合已有的分散资源和产品,寻求生态化、规模化与特色化共存的山地农业生产方式,发挥规模效应,生态环境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逐步完善产业链,丰富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整合当地农户养殖现有资源产品,以股份制、合作养殖等形式发展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的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养殖模式,推向市场。
4.3 逐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
由于长期封闭性及山地地形条件的限制,山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内整体与外界交流少,村民思想保守,经济封闭性、落后化发展问题突显。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快速流通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量,提高收益率,完善品牌建设的重要保证。逐步改善山地贫困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对通村公路、机耕道、物流服务站、网络通讯覆盖项目、照明等项目与当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相契合的项目投资,促进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与产业发展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秦成逊,王杰.西部地区基于生态文明的山地经济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2(10):62-65.
[2]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02).
偏远地区的物理教学现状及建议 篇2
巴塘中学物理组共有五位老师,在此次培训中,每位老师分别上了两堂公开课,第一次的公开课老师们都原汁原味的展示了他们的特色。通过听课、评课、交流,我发现大多数老师有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愿望,学习热情高昂、态度认真,但老师们都比较年轻,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够多样化,与学生的沟通不够到位,当然,高原地区的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较窄,且汉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而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必然会造成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描述、物理规律的理解存在偏差。针对以上特点,我和老师们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达成了共识。以下是我们共同提出改进方法。
一、老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因此,老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实验教学,巴塘中学的实验器材有限,那就应格外重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可以重现某些物理现象,便于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的示范,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对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器材简便、原理清楚、可见度大、效果显著。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实验发生了哪些现象,怎样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应有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掌握探索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而不应只顾采用新奇的实验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造成喧宾夺主,脱离教学主题。其次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有利的情景,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老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加强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探索的内容合理运动讲故事、做游戏、竞赛与表演、答记者问等方式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领会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美”。自然界是按照简单、和谐、有序、合理的美学原则来创生和发展的,反映这些规律的科学当然是美的。物理学作为基础科学之一,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如物理规律的和谐统一、公式的简洁对称、实验的巧妙精湛等都放射着美的光辉。在教学中应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把物理学之美也传给学生,美感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该是辅助教学,而不能取代传统的黑板板书、板画
巴塘中学的物理老师的第一次公开课上,一堂课结束后黑板上几乎没写任何板书。自17世纪夸美纽斯倡导班级授课制以来,粉笔和黑板一直被认为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即使在教学媒体高科技化和多样化的今天,黑板板书仍是重要的课堂呈现方式。第一,它能同步配合教师的讲述,向学生提供有关学习内容的视觉信息,这种板书视觉信息与学生由听觉得来的信息相互印证, 相互结合, 能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第二,它能提供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是讲述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所在。好的板书设计是学生建构认知结构的模板。第三,它能为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第四,它为师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学习内容提供了现实载体。而多媒体课件上的内容是事先制作好的,再现时缺乏师生的互动性和现场性。虽说电子白板上也能书写,但毕竟时间短书写内容量有限,且书写时老师的一部分注意力会转到操控仪器上,这会减少对课堂情况的监控和与学生的心理交流。因此,在多媒体课件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尽量多发挥黑板板书板画的优势。
三、老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锤炼
从教学效果讲,只有严格规范的语言,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听记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想像,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的修养,努力做到课堂语言准确(言必有衷)、简洁(言简意赅)、清晰(条理清楚)、通畅(通俗明白),并注意语调的高、低、快、慢、轻、重,讲究抑扬顿挫,音韵和谐,使课堂语言具有感人的魅力。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但作为课堂教学,应按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统一用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
四、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看重诊断性评价,更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即课堂评价
物理课堂评价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品质和动力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作出的一种质性评判。这里的认知品质是指学生的物理课堂学习目的的明确程度,是否主动参与和感悟,能力训练是否能准确而又精要,掌握是否灵活而有实效。动力过程则是指在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激情、学习毅力等启动、运转的呈现过程。客观、全面、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作用巨大。然而教学实践中,物理课堂评价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恰恰相反,随意评价、有意或无意抑制学生学习主动性,甚至压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象却较为普遍。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物理课堂评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次培训,对老师的教育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老师们说,教学思路更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坚定了老师们对巴塘教育事业信念,对自己今后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相信,在巴塘县教育局、巴塘中学的领导和巴塘中学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巴塘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山地偏远地区 篇3
一、农村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甚至不切实际, 没有融入真情实感。一方面因为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有很大差别。农村学生能够使用的资源并不多, 对于信息资源的敏感程度也较低, 这造成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的现象, 他们很少思考甚至不思考应该如何写好作文, 很多学生写作文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 作文主题思想不明确, 结构混乱, 内容雷同等问题经常出现。另一方面, 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资源也相对缺乏。教学理念滞后, 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水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理念没有跟随教育发展革新的脚步, 教学方法呆板。很多教师仍然采用先讲解范文再让学生模仿写作的教学方法, 导致作文内容雷同率高, 缺少创新。在日常教学中, 由于师生缺乏沟通交流, 学生无法从教师处了解写作方法, 写作存在的困难导致他们对写作失去信心和兴趣。此外, 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教学方法不恰当, 他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学生写完作文后希望得到教师的点评和反馈, 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问题, 但是农村作文教学中恰恰缺少完善的教师评价。
二、农村学生写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教师方面
1.教师不重视写作教学。很多教师认为提高作文成绩困难, 只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和语句就能够应付考试, 因此不愿花费精力加强作文教学。还有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仅仅给予简单的点评, 将课堂教学时间放在课文和基础知识教学上。
2.教师只重视讲解课文知识, 不注重分析写作技巧。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是中外名家的文章, 如果学生能够了解其中的写作技巧, 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但是很多教师都是只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不重视写作技巧教学, 最终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
3.教师不重视思想教育。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明显是胡编乱造的, 但是教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知道教授理论知识, 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一些学校举办作文比赛或者一些报刊杂志举办征文活动, 会出现教师给学生找范文甚至亲自代笔的情况。
4.教师太过重视作文题材。很多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就规定了题材或者说中心思想, 学生还未开始写作就先规划好了框架, 然后煞费苦心的寻找素材填补框架, 这实际上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日常生活中那些值得写、可以使用的素材却没有利用。还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在考试前就为学生总结了各种作文文体, 学生为了考试东拼西凑, 写作能力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 学生方面
一方面由于学生不重视积累阅读量。足够的阅读量是积累优美字词、语句等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但是农村学生课外时间基本都花费在干农活或者玩耍上。再加上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学生自己也没有主动阅读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注重生活积累。一旦老师布置作文学生脑子便一片空白, 无从下手。
三、乡土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写农村风光
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非常优美的田野风光, 例如小麦、水稻、菜地等, 它们各有特点和风韵, 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这些植物随着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生长过程, 组成了美丽的图画:闹春图、插秧图和收割图, 学生要善于就地取材。同时, 以田野风光为素材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此外, 乡村还有草地、山坡、湖泊和小河等优美的自然景观, 渔舟、古树、潺潺流水等都是好的写作材料,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二) 收集农村故事和传说
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农业生产, 听到很多农村语言, 将这些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运用在作文中, 能够让作文变得鲜活有趣。同时, 农村有很多传说、故事, 都是先辈经过长期的生活和斗争积累下来的, 反映了农村人民的智慧以及思想情感, 将这些乡村故事与每天都在发生的新鲜事结合起来, 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写作素材。
(三) 写乡村民俗
农村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农村文化, 如小孩出生“打三朝”办满月酒、搬家造房时庆贺乔迁之喜等。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乡土民俗, 能让够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四) 写农村劳动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改善, 很多学生没有干过农活甚至没有去过田地, 学生想要写劳动但是苦于没有材料可写。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农民一起下田地干农活, 种地浇水, 施肥锄草, 打谷子。学生只有通过真正的劳动才能体会到其价值, 有了对劳动的感悟才能组织语言, 丰富作文内容。
综上所述, 乡土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 它们是农村学生写作的素材库。作为农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农村独特的生活素材, 让乡土文化成就学生写作, 让学生习作传承乡土文化。
摘要:许多农村学生在写作文时都出现胡编乱造, 语言不通顺, 主题不明确, 结构不规范, 内容空洞, 缺少丰富的情感等现象。本文针对此情况, 笔者对农村学生的生活与写作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乡土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山地偏远地区 篇4
一、农村小学布局太分散, 规模太小
就目前来看, 我国农村偏远地区小学布局过于分散, 校点过多, 班级人数太少, 规模过小, 不利于统一管理, 不利于教师的配备。教师是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到头来是事倍功半。
二、留守儿童, 少年大量存在, 缺乏家庭教育
近十几年来, 中国农村由于打工潮的影响, 农民工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更为突出。如有的村屯45岁以下的劳动力几乎都外出打工, 在家的基本上都是那些爷爷奶奶的老人们, 他们根本管不了和教育不了自己的孙子、孙女。因此, 很多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缺乏家庭教育。
三、教师紧缺, 在校学生文化基础差
我国政府历来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学校的师资水平普遍提高, 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总的来说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有些农村偏远地区学校, 特别是村完小, 教学点教师严重不足, 如有的村完小共有六个教学班, 而教师也仅有5到6个, 平均每周任课节数25节以上。这几年来, 学校也招了部分外地教师到本地任教, 但是由于山区学校条件艰苦, 再加上工资待遇偏低, 影响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不到一年时间有的教师就请求调离本地, 有的调不了宁愿辞职。这种情况, 也直接影响到本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教师的不足, 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来, 每年小学毕业升初中考试, 成绩都较差, 有不少考生语文、数学两科总分才是三十分到四十分。上了初中以后, 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加, 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 造成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很困难, 因此, 也就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厌学情况, 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
三、受封建思想和落后习俗的影响
在偏远农村, 一些人还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思想, 不重视子女的读书, 尤其是女孩, 说:“女孩长大了是人家的, 读书多不值得。因此, 对子女的教育不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家庭教育方法, 不根据子女的心理特点进行正确引导, 而是采取死搬教条老一套, 或干掉不闻不问扔一旁, 还表现在从来不过问子女在学校期间的思想, 纪律的表现情况和学习情况, 而是逃避责任, 找借口推卸责任, 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学校或教师。这种风俗习惯和家庭教育方式使一些在校的青少年不把精力集中攻读文化科学知识, 使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克服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状况, 提高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实现教育公平, 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一) 撤点并校, 办好寄宿学校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包括乡村的人口数, 儿童少年的人数进行适当的学校布局调整。例如, 村完小办一至三年级, 四至六年级学生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 形成一定规模的集中办学, 也有利于教育常规管理和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农村小学过于分散, 班级学生数少而班数多所造成的教师紧缺的问题, 才能整合教育资源, 才能充分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和才能。前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为升初中打好文化基础知识。
(二) 加强对留守儿童, 少年的教育和管理, 关心爱护留守儿童
儿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关心爱护少年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 更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既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做到特别关注留守少年儿童, 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 在生活中、学习上关心他们, 使他们感觉到家一样的温暖, 从而安心地学习。
(三) 采取措施, 稳定在职教师, 招聘外地教师到本地区任教
农村偏远地区教师本来不多, 外地教师又调离, 不仅使师资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 而且大大降低了农村偏远地区师资质量。因为外地教师一般都是师范大学、中师毕业生, 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牢固, 教学经验比较丰富, 是农村教育教学骨干的一部分。所以, 应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稳定外地教师, 使他们留下继续为发展农村地区教育服务。
应该采取那些措施呢?首先是当地党委,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并在政治上关心他们, 凡条件符合的, 吸收他们入党。其次, 在生活上要关心他们, 让他们的住房条件好些, 在绩效工资分配方面要倾向于他们, 一利于他们改善生活。再次, 在业务方面帮助他们, 经常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或进修, 还要注意给他们评定职称。
在稳住外地教师的同时, 也要注意本地教师的培养, 鼓励本地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 毕业后回本地安心任教, 解决本地教师不足和师资水平低的问题。
(四) 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加强政治工作, 逐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了党的领导, 才有社会主义新中国。也只有党的领导, 实现小康社会才能得到顺利完成。同样, 只有加强党的领导, 农村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党组织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不断提高广大农村人民的思想觉悟, 克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逐步改革偏远农村中存在的诸如早婚、早恋等导致落后的风俗习惯, 为发展偏远农村教育扫除障碍。这个工作做好了, 必将促进偏远农村教育工作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几个主要方面论述了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以及如何进行对策, 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山地偏远地区 篇5
广义上讲, 网络教学是指在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上讲, 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 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1], 这是一个清晰的操作定义。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 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结论。研究性学习又是一种目的, 通过研究学习, 学习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专家思路, 感悟科学方法 (包括人文艺术、社会历史、数学科技等领域的各类方法) 。与之相对应的接受学习也就是目前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 该学习模式让学习者接受现成结论, 其目的在于了解已有知识领域的概念和结论。当接受学习受到极端功利主义影响的时候, 对这些概念、结论的意义理解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考试、甄别的时候能够在测试卷上再现这些概念和结论的符号。因此接受学习也是我们现在最不提倡的。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各地州人口密度差异悬殊。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共有54个民族, 其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 小聚居”的特点。这就给教育工作的展开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南疆许多地区的师资还很薄弱, 很多在岗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限, 甚至不具备任教资格, 但是由于偏远地区条件艰苦, 待遇差, 许多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并不愿意留在那里。因此, 在新疆偏远地区实施网络教学可以大大缓解教师数量不足, 素质偏低等难题。硬件设备上,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 国家对新疆的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各地州的农村学校均配发了现代化教学设备, 基本实现每所学校均有多媒体教室并接入互联网。技术上, 均使用现今非常成熟的各种开发工具, 保障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 在理论和技术上均有一定的先进性。
二新疆偏远地区实施网络教学的优势
网络教学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 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 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 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是传统教学模式强有力的补充, 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2]。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知识论观点。教师角色和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 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此外, 在新疆地区实施网络教学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 网络教学成本低, 效率高
传统教学模式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而且每位教师在一节课在时间内能够教授的学生是有限的。不止是新疆, 全国的教师都在做着重复性的劳动, 浪费人力物力。在新疆这种地域分布较广, 师资分配不均匀的地区实施网络教学可以大大节省开支, 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平台一经形成则一劳永逸, 后期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维护。课堂上一名教师可以兼顾多个班级甚至全校的学生 (一些小型学校) , 大大节省开支, 也缓解了偏远地区师资不足的情况。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 脱离了过去灌输式的学习方法, 能够主动开动脑筋思考, 这样更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网络教学表现形式丰富, 易于理解
我国幅员辽阔, 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约有80种以上, 现在全国有27个民族共使用或试行39种文字。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 全疆共有54个民族, 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自全国推广普通话以来, 双语教师在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地区显得更加重要。所以在双语人才培养以及双语教师的培训方面又增加了不小的投入。一部分教师虽完成了一年的双语师资培训, 进步也较大, 但回校后仍难胜任双语教学工作。还有一部分培训后的教师不仅没有得到按规定在汉语系学校实习锻炼的机会, 而且回校后因学校师资紧缺仍然承担着母语授课的教学任务, 更多的教师获得脱产培训的机会非常少。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用各种多媒体材料进行教学, 文字, 声音, 图片甚至视频, 这样少数民族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以汉语为主体文字的知识。比如学习成语“亡羊补牢”的时候, 我们可以呈现一小段动画来讲解其中的含义, 这样比生硬地背它的文字解释更加容易理解。
(三) 网络教学更加灵活
网络教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享有充分的灵活性,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上网学习, 并且还可以由自己安排学习进度。网络教学有利于自主化学习, 使得学生不再受时间、地点、课程进度等影响, 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 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而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 创造了一个更为便捷的沟通平台。
三新疆偏远地区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针对新疆偏远地区教育诸多特点以及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推行网络教育能够大大改善新疆偏远地区教育现状,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虽然国内外已经研发了许多网络教学平台软件, 但是从软件的功能与应用效果来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根据新疆地区的教育特点, 此教学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一) 具备双语转换功能。
网络教学平台的大部分使用者是学生, 虽然每个网络教室都有进行维护的教师, 但是不可能同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所以需要一个直观、透明的用户界面, 显示形式和风格都尽量做到一目了然。其次由于新疆地区比较特殊, 南疆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在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所以要求该平台提供双语转换功能。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以及汉语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这样学生和教师可以对比阅读, 方便理解。
(二) 方便的在线交流功能。
教学平台应该提供能够实时进行交流的在线论坛, 通过论坛用户可以方便地实现信息的交换和文件的共享, 形成交流群。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留言, 也可以对其他同学进行解答。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单独向老师提问题, 方便个别问题的解答。
(三) 具备在线检测功能。
课程讲解后, 最重要的还是要学生理解吸收, 那么课后练习必不可少。教师在线布置作业, 学生在线作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阅修改, 最后反馈给学生, 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仍然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论坛上提问。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实时对学生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将该网络教学平台分成管理、资源和应用三大模块, 登录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类。按登录角色不同拥有不同的权限来完成不同的操作。由此给出新疆偏远地区网络教学平台模块功能结构图, 如图1所示:
四新疆偏远地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
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先进性的要求, 考虑安全性和二次开发的需要, 以面向对象的思想实现系统设计具体要求即系统的实现。
(一) 使用工具与环境。
该教学平台运用B/S架构, 虽然C/S模式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 使客户端响应速度加快。但是安装工作量大和后期的问题维护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网络教学的所有任务, 因此应是首选体系结构。Microsoft SQL Server2005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 较以前的版本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它的异步处理能力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的负载, 提高了Web站点的伸缩性。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5为开发平台, 其中的代码测试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开发人员。使用Ajax技术实现了无刷新更新界面。在以上工具基础上应用C#为主要开发语言, 以此保证教学平台的顺利工作。
(二) 编码标准与规范。
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统一的编码标准与规范, 增加代码的友好性与阅读性, 能够使不同阶层的开发人员在时间、效率以及质量上达到一定的收益。使用C#编程过程中应注意代码格式规范、代码注释规范、声明规范、命名规范、语句规范以及声明一些其他较常用的标准与规则。
(三) 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
1.双语转换功能模块。实现双语转换可以有很多方法, 比如使用翻译器进行逐字翻译, 缺点对是涉及专业词汇的复杂句子很难准确定位, 亦无法表达一些感情。也可以使用按钮进行连接预设好的整套网页, 但这样会增加服务器的开销, 使网页显得过于繁杂。这里可以使用国际化技术, 将每个控件预定义四种属性值, 根据所选语言不同进行显示。
2.在线交流功能模块。通过浏览器的Client Pull技术来实现11。Client Pull利用Html的meta标记, 结合使用“http-equiv=Refresh”属性控制页面自动刷新, 间隔时间由content的属性决定。其实现方法是在Html的<head>与</head>标签之间加上如下语句:
<meta http-equiv=”Refresh”content=”秒数”>
3. 在线检测功能模块。教师进入“作业管理”模块。可以实现以下三项功能:
*布置作业。教师按序号上传作业文件并输入提交作业截止日期。为了防止日期输入不规范, 调用文件Popu PCalendar.js。作业文件存放在Homework文件夹中, 为了便于区别以登录教师标识+日期信息进行命名。
*批阅作业。系统列出教师上传的所有作业, 并显示学生的提交及批阅状态。如果某项作业还没有学生提交, 则按钮的Enable属性为false。批阅作业时, 教师下载学生作业进行批阅, 包括评语和分值, 批阅完成后再上传至Homework文件夹中, 可供学生下载查看。
*查看作业。教师可以查看学生提交情况以及批阅是否完成。
五结语
论文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模型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特点设计了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在网上学习的工具, 解决了新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紧缺, 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提高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当然, 该模型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比如学生完成习题只能自己核对答案而无法做到智能评分, 所以教师就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此外, 不能针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也是该平台有待完善的部分。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改进。
摘要:新疆许多偏远地区师资力量薄弱, 普通话的推广使双语教师成为极为稀缺的人才。在这些地区实行网络教学, 利用互联网以及多媒体展示, 不但解决了教师不足的难题, 而且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更加扎实地理解所学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论文阐述了网络教学的特点以及新疆偏远地区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提出一种适用于该地区的网络教学平台模型, 该模型针对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各中小学教育特点设计, 能够使新疆偏远地区的教育现状得到改善。
山地偏远地区 篇6
关键词:水电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 立洲水电站介绍
1.1立洲水电站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的雅砻江一级支流木里河干流上, 是木里河干流 (上通坝-阿布地) 水电规划“一库六级”的第六个梯级, 上游接固增水电站, 下游为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立洲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 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泄洪系统、右岸地下长引水隧洞及右岸龚家沟地面厂房组成。立洲水电站工程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 兼顾下游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正常蓄水位2088m, 最大坝高132m (不包括垫座) , 电站装机三台, 另坝后有一台生态机组, 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5.46亿k W·h, 水库总库容1.897亿m3, 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787亿m3, 调节库容0.82亿m3, 具有不完全年调节性能, 总装机容量355MW。本工程等别为二等, 工程规模为大 (2) 型工程, 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
1.2坝址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博科乡下游立洲岩子, 库坝区有省道S216公路通过, 沿此线路电站坝址距木里县城83km, 距西昌市330km, 厂址距木里县城65km, 目前坝区、厂区至木里县城由华电木里河公司投资修建的通乡公路与S216省道木里县境内博科乡和下麦地相连接, 沿此线路坝址距木里县城72km, 距西昌市300km, 厂址距木里县城54km。
2 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的基本特征
2.1 风险发生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在水电工程中, 风险指的是工程损失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水电工程, 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在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中,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 没有不存在风险的工程。
2.2 风险发生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由于水电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设计范围广泛, 影响水电工程风险产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风险的产生是随机的, 偶然的。但是大量风险的发生是可以通过概率统计方法来分析, 发现其规律的。
2.3 风险的可变性
在整个水电工程中, 风险的量和性质会随着工程的进行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某一风险不能一直存在, 一成不变。一些已经发生的风险得到控制的同时, 新的风险又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3 水电建设受制约的两大因素
3.1 外 部因素 , 这里主要是指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 涉及四个主要方面:
1“先移民后建设”的有序开展;2提前谋划的红线及设置的有效警示;3与县政府、乡政府乃至村政府之间有效的沟通;4及时解决和化解各类矛盾。
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建设方已征用的临时征地被当地村民占用, 建设方的反馈得不到根本解决, 解决时滞长;2当地村一级或村民要求施工方的强行“用工”的带来的不安全隐患;3建设各方 (施工为主) 与当地村民等产生的矛盾解决不及时;4处于最大化当地利益的原因, 地方政府强制性力度不足。
往往, 偏远地区这些得不到解决的矛盾, 局部情况形成了建设者在参建的同时, 也成为了“弱势群体”, 对施工环境的安全氛围创建有一定的影响。
3.2 建设内部安全管理方面
1安全设施保护不足;2安全基础教育工作深入性不够;3现场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 流动性较大;4地质条件极差, 不可预知的因素多;5特种设备的检验问题;6各类安全隐患及危险源的排查治理;7专项措施的落实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要求的8项) 及按照施组要求的安全措施落实;8应急平台的建设加强。
4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1 红线内设置有效的警示告知牌 , 明 确告知可能随便进入的无关人员 (以当地村民为主) , 同时设置工作人员警示告知牌。
4.2 及时联系乡政府 、派出所等地方政府 , 有 效解决临时产生的矛盾和加以化解。
4.3 严格用工合同及安全协议 、责 任书签订 , 由项目部严控进场人员的安全素质, 杜绝无基本安全常识人员现场作业。
4.4 经常性、深入性的安全培训教育 (主要强调入场三级教育 、班前 5分钟安全教育) , 并进行记录留底。
4.5及时会同四方对高风险、特殊位置施工进行专门的施组设计及安全控制分析, 如立洲大坝高边坡施工的脚手架搭设、25t走索基础的浇筑等。
4.6对特种设备的检验 , 及时汇报政府质监局 , 采取定期和现场报验等, 做好施工期间特种设备检验, 如塔机、履带吊等入场设备的检验、易地审查手续和走索、压力钢管等现场特种设备生产、检验、验收、审查手续在质监局的申报工作、现场检验等工作。
4.7 加强安全检查力度 , 及时配合上级部门 , 做 全方位 、多角度的全面检查, 并做好整改闭合。
4.8建设应急通讯、卫星电话系统 , 保证紧急情况的通讯联系。立洲电站建设初期建好防洪度汛应急系统, 并每年汛前进行检修维护, 保证了20km范围内的全面通讯, 及时配置了卫星电话, 用以保证紧急情况的有效通讯和汛期及时检查各处发生的汛情。
4.9及时到现场处理紧急情况的发生 : 立洲电站建设由于地质条件极差, 多次发生硐室塌方、公路断道、边坡塌方等紧急情况, 建设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有效进行组织, 尽最短时间和最大效率进行处置, 以保证引起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4.10应急设备、物资的有效投入 , 除了汛期防洪度汛设备及物资准备、防火期灭火器等各类消防设施准备, 还在作业面及时准备应急物资, 如开挖洞内布置应急箱 (氧气袋、食品和饮用水) 并定期更换、特别危险洞段布置逃生通道。
4.11有效组织应急演练 , 及时要求上报方案、现场演练及现场点评、上报演练总结, 通过近几年各单位每年3~4次的防洪度汛演练、逃生、消防演练, 各施工方演练水平及人员应急知识的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在4# 洞冲沟发生2次泥石流情况下, 及时启动预案, 有效组织逃生, 未发生人员伤亡。
4.12电站建设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 如立洲电站大坝左岸发生坍塌、开口线外落石到工作面造成砸坏设备、砸伤人员等, 对于诸如事件, 基础是做好人员安全教育, 如尽可能远离可能的落石等危险地段、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措施方面, 一是及时或临时设置有效的安全警示、安全告知 , 二是现场加强专职安全员布控, 及时提醒现场施工人员;三是准备好担架、绷带、车辆等应急处置工具, 尽可能在有人员受伤时处置后外送, 尽最大可能减少因抢救不及时引起的伤亡事件。
5 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有效的施工风险管理, 是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也是工程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理想的风险管理, 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 管理过程中, 将工程中的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或者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 将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后置处理。通过风险管理, 本将发生的风险得到了规避, 已经发生的风险得到了减轻或转移, 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6 结语
通过建设方以上各项努力, 保证了水电建设期间安全风险的可控再控, 为偏远地区水电建设提供了一定有效经验。
参考文献
[1]顾丽娜.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风险分析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 2012 (4) .
山地偏远地区 篇7
1 偏远地区艾滋病的分布状态与流行特点
1.1 中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艾滋病的分布状态
根据《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 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这六个省在报告中依次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人数最多的省, 总人数占全国75.8%。累计报告HIV感染和AIIDS的患者人数排名前20位的县 (区, 市) 主要分布在云南, 广西, 新疆, 河南和四川。
所有类型的艾滋病感染者的差异比较大, 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吸毒人群中的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感染较高的地点仍集中在云南, 新疆, 四川, 广西, 贵州, 广东和其他省份。红河州, 梧州市, 云南, 广西, 新疆伊犁地区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超过50%。大部分地区女性性工作者HIV抗体阳性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暗娼工作者的检出率超过1%的哨点主要集中在云南, 新疆, 广西, 四川, 贵州等省 (自治区部分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染人数在总人数中的占比很大, 这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防艾工作迫在眉睫。
1.2 中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的流行特点
1.2.1 疫情上升速度快、地区差异大、流行形势复杂化
少数民族地区呈灶状向片状的发展趋势, 疫情在云南, 广西, 新疆, 四川, 湖南, 贵州, 重庆等省增长比较快, 甘肃,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西藏增长比较慢。云南省129个县被发现感染了艾滋病毒;广西自2004年以来, 快速增长的疫情, 2006年在该地区的90个县和城市被发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情况下, 新疆疫情增长后, 2005年快比前两个季度报告4045案件近一倍, 在2005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感染者和患者数近一倍, 在过去三年中, 西藏感染率比低, 主要是西藏文化的影响下, 和宗教, 药物排除在西藏以外的地区, 以避免血源性, 但与性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藏族地区逐渐增加, 逐渐成为感染的主要途径。2011年艾滋病报告数据显示, 在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25%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32%的女性性工作者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87%在近期6个个月与多个同性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男男性接触者中, 只有44%坚持使用安全套。虽然注射毒品的使用已得到遏制, 但这种现象显着有效的新药物的使用普及, 多性伴现象仍在蔓延的同时,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多元化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 50岁及以上年龄组, 报告数增加明显, 在50-64岁年龄组人口的数量总人数的报告, 报告的构成比增加7.5倍11年来, 从1.6%上升到13.6%, 65岁及以上年龄组, 报告的总报告数构成比11年增加了约20倍, 从0.34%上升至7.0%。
1.2.2 流动性越大的人群感染率越高
随着中国的改革和开放经济发达的城市,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群集中到大城市务工, 经商, 流动人口逐年增加。湖南于2005年流动人口艾滋病感染者是34例, 在2006年增加到145例, 过去的总和的4.2倍。湖南省吉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6年对流动务工人员开展艾滋病检测, 在1000名接受检查人员中, 查出疑似病例2例。其中之一已被证实为阳性, 城市的农民工人的平均传染率的约1%。流动返乡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受感染的人。广西壮族自治区, 流动人口的规模, 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毗邻广东, 语言, 文化接近了主要流向广东, 广西等省区的人口涌入广西人口。凉山彝族自治州, 大多数年龄在35~40岁组具有经验丰富的流出, 主要分布在沿成昆铁路 (成都-峨眉山-西昌-攀枝花-昆明) , 一个特殊的优势, 在中国西南城市流动人口的城市大量的群体。云南沧源耿马, 孟连, 和县等药物, 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大多是农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
1.2.3 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所占比例持续增高
2011年性传播感染艾滋病毒比例为63.9%, 比2009年的59.0%增加了4.9%, 其中异性传播从2009年的44.3%上升为2011年的46.5%, 同性传播由2009年的14.7%上升为2011年的17.4%, 2011年估计的4.8万新发感染中, 经性传播的构成比由2009年的75.7%上升到2011年的81.6%, 其中, 经异性传播占52.2%, 比2009年的42.2%多10%, 同性传播占29.4%, 比2009年的32.5%少3.1%, 在异性传播中, 约1/4为配偶间性传播, 3/4为非配偶间性传播, 历年报告病例中经同性和异性传播的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33.1%上升到2011年1月至9月的75.2%[2]。这一趋势在少数民族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云南省整体上出现性传播比例升高的趋势, 从性别比例上看, 男女比例从早期的42∶1发展到目前的2∶1。2006年以前, 湖南省全省每年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约在10%~15%之间, 2006年则增至31%, 2007年上升到43.5%。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06例感染者中, 59例为性传播, 占总感染者的55.66%。在贺州监测艾滋病毒的传播, 从1997年到2005年, 排名第一, 艾滋病的传播的药物, 比例为47.9%, 排在第二位, 性途径的比例为24.8%, 2006年的监测数据显示, 性传播的比例已经上升到第一位, 比例为40.24%, 静脉注射毒品传播的比例下降为38.94%, 另有约19%的比例传播途径不洋。南宁市2007年1月至8月的艾滋病报告病例中, 有46%是经性途径传播的, 静脉吸毒传播占39.1%。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数量逐年增长。
1.2.4 感染者被发现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致死率
艾滋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感染性腹泻、带状疱瘆和口腔真菌感染, 约1/3的患者到艾滋病晚期或机会性感染较重时才接受治疗, 影响疗效, 导致了较高的病死率。例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95年至2003年间累计发现1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其中死亡5例, 占50%;2004年新发现11例, 死亡7例, 占63.6%;2005年发现22例, 死亡4例, 约占18%;2006年发现30例, 约占37%。艾滋病疫情估计结果显示, 2005年至2011年四次疫情估计AIDS患者数分别为7.5万、8.5万、10.5万和15.4万, 存活艾滋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艾滋病患者占当年估计总数的比例由2005年的11.5%、2007年的12.1%和2009年的14.2%上升为2011年的19.7%, 四次疫情估计结果分别为2005年2.5万, 2007年2万, 2009年2.6万和2011年2.8万, AIDS患者数不断增加, 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也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每年新发现的AIDS患者以及由HIV感染者转化为AIDS患者的人数均呈现上升趋势, 2007年至2011年1月至9月每年发现的AIDS患者数分别为10742、14509、20056、34188和27695例, 每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死亡人数也逐年上升, 2007年至2011年1月至9月分别为5544、9748、12287、18987和14435例[3]。少数民族感染群体的艾滋病潜伏期短, 发病快, 病死率高, 除了没有及时获得抗病毒治疗外, 还因为吸毒或丧失劳动能力而使家庭生活陷入困窘, 同时为了治疗各种机会性感染疾病举债度日, 身体素质迅速下降, 抗病毒侵蚀能力减弱。
1.2.5 男性老龄人群感染者呈上升趋势[4]
目前,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8亿, 约占总人口的1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2006年到2009年, 艾滋病毒感染者中, 5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7.8%, 这一比例上升到14.9%。老人是艾滋病高风险的易感人群, 在截至2011年9月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180人, 同比增长45.16%, 同比去年中, 60岁以上的人口占28.89%, 占67.22%的农民。蔓延到周围的农村地区, 主要是中老年人, 广西艾滋病传播在最近几年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而且全国各地的一个缩影。2010年11月, 广西桂林医院针对850位50~80岁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 97.76%不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 100%的受访者表示, 他们不使用避孕套。在50岁, 92%的老年男性性生活仍然活跃的对象探访长者的出发点, HIV感染男性多于女性, 一些老人的妻子过世, 或者更年期性功能衰退后会去桑拿浴室, 发廊, 按摩院和其他性服务场所, 这些因素都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60~69感染18例, 占累计报告病例数的16.98%;70岁以上的7例, 占6.6%;亚麻布县在2006年发现了一个81岁的男性感染。老年男性感染的发现, 突出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艾滋病的传播。
1.3 国内性病门诊对艾滋病咨询检测情况
1 9 9 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oluntary Counselling Testing, 简称VCT) , 并将其作为艾滋病预防的重要公共卫生策略之一, 近年来这一方法逐渐在我国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相关文献报道较少。
王壮业、曲文才 (2007) 对到性病门诊求诊性病者提供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有422例就诊者接受了检测前咨询, 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有性病症状和性接触。417例接受了检测, HIV抗体阳性4例, 阳性率0.96%, 男、女阳性率分别为0.96%、0.9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梅毒抗体阳性率 (5.41%) 低于女性 (11.65%) (P<0.05) ;接受检测后咨询比率男女分别为68.79%和75.73% (P>0.05) ;患有性病者的检测后咨询率 (77.83%) 高于未患性病者64.66% (P<0.05) 。表明在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开展VCT服务, 对于提高HIV感染的发现率, 增强干预效果, 节约资源有重要意义。
张玲 (2011) 在1650名皮肤性病门诊患者检验中, 90%的受询者有不洁性行为史。通过对其高危人群进行咨询检测, 在咨询过程中使求询者得到有关的知识信息, 使高危行为的人改变危险行为, 从中获得预防性病及艾滋病的知识, 预防性病及艾滋病在社会上的传播。
周龙珠 (2008) 认为, 大多数性病门诊就诊者由于去过KTV、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娱乐场所, 接受了性服务而患病, 这些就诊者在得了性病之后, 担心他的隐私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就诊者在来院就诊前去私人诊所或自己去药房买药治疗, 不愿意主动检测性病艾滋病, 也不愿意通知性伴侣和配偶来院就诊。表明, 性病门诊患者进行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是十分有效的, 通过健康干预不仅使本人自身提高认识, 同时通过他还能影响到其家人、性伴侣等人群, 这有助于提高对性病艾滋病的防制能力。
孟庆联 (2008) 对2006年安徽省性病门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ET) 项目进行评价和分析。在全省26个性病门诊设置艾滋病咨询室, 提供规范的VCT服务, 并对33708名求询者的主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1年内共为33708名求询者提供VCT服务, 接受艾滋病病毒 (HIV) 抗体检测的28666人, 检出阳性者295例, 阳性率为1.03%;与我国成人总人口感染率水平0.1%比较, 经u检验, P<0.005。但也存在着VCT宣传效果不理想、性乱人群覆盖率较低等问题。在性病门诊开展VCT服务, 可以高效地发现HIV感染者, 为促进此项工作的持续开展, 应加强VCT网络建设和规范管理。
2 艾滋病在我国偏远地区流行的原因
在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的流行和特殊性能的基本特征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高流行趋势和少数民族整体呈现出脆弱性和敏感性。二者互为因果, 强调在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控形势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毒品泛滥成为艾滋病毒传播的重要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毒品活动的犯罪团伙在该国的外国接壤的毒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从而大幅增加由于静脉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的比例;第二,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民, 通过血液注射毒品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流出的历史, 在云南, 四川, 新疆, 广西, 共用针头和注射器。维吾尔族, 彝族, 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艾滋病的高发期, 大部分的感染者是常年在外的流动人口, 处于弱势地位,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知识的缺乏, 高风险的行为, 如卖淫, 嫖娼, 滥用药物等, 频繁的流动性, 促进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第三, 缺乏防止婚前婚外性行为手段, 配偶之间, 只要一方是感染了艾滋病毒, 对方可以很容易地成为受害者。苗族赶边边场活动的每一个集市公平, 村八英里半径的未婚青年男女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由于缺乏措施和条件下使用避孕套, 容易受到感染艾滋病毒的传播;第四, 感染者和患者被驱逐出境地导致艾滋病迅速蔓延, 在我国还没有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管理的来源, 通常被发现, 以保证社会秩序的属地,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起源和遣返各地的执法机构。投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 少数民族地区的薄弱环节, 通过药物和性别, 母亲母婴传播艾滋病的少数民族地区迅速蔓延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通道;第五, 没有得到及时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在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仍集中在城市社区, 即使在受灾最严重的县市, 宣传和教育, 行为干预和治疗救灾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 基层社区, 大部分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空白。监测的滞后性, 不能真实地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疫情, 疫情的潜伏性增加了艾滋病的防治难度。
3 偏远地区艾滋病防治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艾滋病感染途径比较特殊, 因为在偏远地区, 民族风情和中国其他区域差异大, 传统的应对艾滋病在该地区有针对性不强, 效果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学者从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侯远高 (2004) 提出, 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 文字,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要注意在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中, 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当地的文化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同时, 他还主张,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氏族”, “氏族”辅助政府艾滋病预防, 利用农村社会资源关注艾滋病毒感染者和他们的家庭生活 (侯远高, 2004) 。
庄孔韶也指出,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要把重点放在一个地方, 运用少数宗教势力对艾滋病进行防预, 宗教的仪式为契机, 激活少数民族家庭组织, 道德, 信仰, 仪式, 习惯和其他方面的文化元素, 以提高少数戒毒成功率和艾滋病的反应能力 (庄孔韶, 2004) 。
杨清认为少数民族在防艾工作要从问题根源出发, 必须要做到与扶贫相结合 (杨清, 2004) 。
曹永文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 发现,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 认为, 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 投放更多的资源, 并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有效的、可推广的、持续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 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层面来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 从而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自我保护行为 (曹永文, 2012) 。
李光勇调查四川凉山彝族妇女和儿童发展中心少数民间组织, 民间社会组织的生活条件, 身体健康, 心理情感, 家庭环境, 社会一体化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彝族当地艾滋病患者的抗震救灾工作, 并指出,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在易艾滋病患者的救济凭借主场优势, 民间的优势和专业优势 (李光勇, 2012) 。
郝必斯高娃认为, 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是社会不平等的受害者, 艾滋病在生活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我国, 在现存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 持续贫困的弱势群体, 大量的人口无序流出之间的文化歧视, 社会不平等和高危行为和HIV感染等因素的影响, 本质上是的联系, 甚至有因果关系。换句话说, 较低的贫困, 失业, 教育程度, 社会的歧视, 语言和文化障碍, 缺乏协商, 等的主要因素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从长远来看,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郝必斯高娃, 2006) 。
柏建芸通过对天津市性病门诊艾滋病主动检测咨询结果分析, 认为, 要大力宣传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了PICT工作的医师, 要特别关注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咨询, 通过检测结果, 提高辅导技巧, 提示MSM人群HIV筛查主动调查, 以防止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散 (柏建芸, 2012) 。
任亚萍认为, 性病门诊在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干预中首先应该营造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氛围, 让患者坦然接受VCT服务;其次, VCT咨询员应该守则职业道德, 首先要尊重对方, 启发鼓励帮助咨询对象自我认知和确定其问题, 并且要帮助其保密;第三, 干预人员深入目标场所开展面对面的外展活动, 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 (任亚萍, 2012) 。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防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疫情,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少数民族与汉族有不同的习俗, HIV感染的主要途径, 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 基本条件与其他地区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在近几年, 随着政府投入少数民族艾滋病防治工作, 继续加大, 特别是在性病门诊开展VCT检测和干预, 艾滋病的蔓延的趋势已经放缓, 但传统的政府主导的艾滋病预防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根据少数民族人士的特殊情况, 理性的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发展, 一直是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此研究检讨以往的研究进入分析的分布状态和流行的功能, 从偏远地区的艾滋病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会遇到的问题, 研究确定的艾滋病疫情在中国的偏远地区传播的原因, 并为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作出相应的建议。
摘要:近些年来, 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像广西, 云南, 四川, 新疆已成为发病率高发区, 远远高于汉族人群。少数民族地区的艾滋病疫情的爆发, 渐呈趋势。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使这些民族地区的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中国地域辽阔, 有许多民族, 文化间的差异性很大。并且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 不同阶层的人的行为表现的差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 必须考虑到各种行动者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针对不同人群特征探索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偏远地区,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R].2012:4-5.
[2]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1中国艾滋病调查报告[R].2011:2-3.
山地偏远地区 篇8
全世界目前大概有13 亿无电人口,几乎都住在离大电网很遥远的地方。根据IEA2012 年的报告,全球无电人口将从2010 年的19% 下降到2030 年的12%,届时仍将有10 亿人处于黑暗之中。联合国制定的到2030 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通电的目标将很难实现。
印度Tamkuha Tamkuha是印度比哈尔邦一个有着2000 人口的小镇,拥有丰富的水稻资源。Husk Power公司利用稻壳生产生物燃料,通过1 台32k W的发电机成功地为这个小镇供电。
印度全国有3 亿无电人口,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尽管政府在过去10 年中已经将没有电网覆盖的人口下降了一半,但对偏远地区依然无能为力。Husk power的模式使得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微电网开发商之一,该公司希望在5 年内使其在印度和非洲东部的客户达到500 万。
南太平洋Tokelau Tokelau像所有其他岛国一样,曾经依靠柴油来满足其1400 位居民的用电。现在,岛上安装了4000 块光伏板和1000 个储能电池。1MW太阳能系统投运的第一年就满足了该国约93% 的用电。现在每年可节省80 万美元的电力支出,超过了建设微电网时向新西兰政府的贷款总额。
目前,Tokelau还未完全实现100% 可再生能源,雨季时偶尔用柴油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政府正计划购买更多的高能效设备,或用电炉代替进口天然气来做饭。如果经济好转,该国希望从明年开始生产椰子油用于阴天时的发电。
塞内加尔Sine Moussa Abdou以前,Sine Moussa Abdou村的居民为了给手机充电,需要艰苦跋涉到10 公里外的隔壁村,并支付高达110 美元/k Wh的费用(美国的平均价格约为12 美分/k Wh)。2009 年由风电、光伏和柴油发电机组成的微电网建成后,该村900 位居民只需支付1.4 美元/k Wh的价格就能在家充电。通电后第一年,由于晚上也能学习,村里的孩子们第一次全部通过了年终考试。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 亿(超过该地区2/3 的人口)无电人口,该工程只是许多类似工程中的一个。工程负责公司正将该微电网扩建到临近的5 个村子,同时还在坦桑尼亚启动了一个覆盖16 个村子,82000 人口的项目。
加拿大Atlin Atlin是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角的一个有着400人口的小镇,柴油发电机是多年来唯一的电力来源。持续不断的轰鸣声和难闻的味道,促使该镇的塔库河特林吉特原住民部落(约有100人)决定寻找替代能源。在安装风机不成功之后,部落建造了一座2.1MW的小型水电站,并于2009 年4 月1 日开始运行。现在,Altin实现了能源自给,正考虑将水电站与主电网相连,出口电力到北部的Yukon领地。
在加拿大有175 个没有电网覆盖的社群,大多数依靠柴油发电。该部落是第一个拥有自己水电站的社群,其余社群也正准备追随他们的脚步。
转载自《自然》,2014 年3 月13 日
【山地偏远地区】推荐阅读:
偏远地区10-02
偏远地区高校09-28
偏远地区水利工程06-26
偏远地区无线网络技术09-21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地区05-29
偏远山区论文05-17
偏远管理班06-13
偏远的地方08-24
山地环境10-15
山地经济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