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2024-06-16

山地城市景观设计(共12篇)

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篇1

城市规划与详细规划关系密切, 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 对特定地域的各类建设进行综合性的部署。从某方面来说, 城市规划可以说是区域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 同样, 区域规划也因为有相应的城市规划而充实和完善。

城市设计是作为独立的学科从规划与建筑学中分出来的, 它的基本原则是要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要求, 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维护公众利益。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包括功能、美学、文化、生态和经济等多方面。

1 城市设计的定义

有关现代城市设计的定义及其在城市建设各个层面中的内容, 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城市设计层面的相关规范。城市设计可广义理解为设计城市, 不仅是对城市物质要素进行设计也是衔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桥梁, 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与大自然合协统一的一种设计。

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 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环境景观和整体形象, 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是更为具体化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大都比较广泛, 大到整个城市空间体系的总体设计, 小到某一特定空间场所, 例如一个广场、一块绿地、一个小品的设计。城市设计的目的不但是要尽力体现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 更要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使整个城市环境更加统一、和谐, 并富有浓烈的时代感。

城市设计可以概括成场景与社区的营造、社会环境与物质空间的优化配置、功能与美学的完美平衡, 并且逐步地由起初的重视空间美学视觉与美学价值及对建筑物空间感的强调, 更为注重城市设计与人、城市空间、社会行为的联系, 更强调的是社会使用性。

2 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其本质就是公共政策, 最终的结果就是法律。在做具体城市规划项目时, 应该不仅仅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以重庆城市规划中“十八梯的故事”为例来分析它兼顾规划、空间关系及人文等方面设计协调的思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 有关于山地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实例。首先, 进行区位关系分析:规划区域位于重庆渝中半岛渝中区下半城十八梯地段, 北临解放碑中央商务区, 西以中兴路, 南以解放东路为界。其次, 社会经济背景:渝中区一直作为城市建成区的中心, 长期以来形成了设计地块与城市CBD功能和形象不相称的旧城区。

旧城的重新规划更新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2) 塑造半岛形象, 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 (3) 旧城更新与传统风貌保护的尝试; (4) 探索适合设计地块的有机更新模式。针对以上几项分析, 在规划过程中, 产生合理构思:城市形象的塑造尽管受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影响, 而带有一定的被动性, 但又是能动的。应将其粗俗的一面剔除出去或淡化处理, 将精彩一面凸现出来。

规划主要依据: (1) 设计地块已有规划所形成的格局。 (2) 政府规划详细控规。 (3) 贯穿理念:传承历史文脉, 挖掘城市发展潜力, 留住十八梯, 留住部分老区、遗址以及饶有趣味的老街名字等。

以上述为依据, 城市设计中共设计了三条主轴线:十八梯轴线, 十字金街轴线, 法国领事馆轴线, 并由此形成了: (1) 绿色景观通廊: (政府控规) 给城市增添色彩。 (2) 沿大高差地势绿化带:提高土地利用率, 给城市以立面的绿化。 (3) 沿法国领事馆轴线绿色景观带:提高地区居住品质。

综合以上信息不难看出, 这样的山地城市规划很好地实现了对城市局部地区的空间环境的进一步控制与整合, 将易于限定和控制的符号、文字、数字, 用分析和规划控制引导指标形成对不同层次间的界定。并且难得的是, 还综合考虑到了以下控制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城市历史环境特色的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结构骨架构思、绿化步行系统设计、景观视廊的组织、城市结点系统的构思等。

3 两者的区别

任何规划和设计都有其设定的一个出发点, 出发点的不同, 直接导致了其过程、方法以及收到结果的不同。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价值取向的不同, 规划目标的不同, 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

4 结语

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和思考的核心内容来看, 前者多于关注的是对城市的空间利用, 而后者更加关注城市的土地利用。不难看出, 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处于宏观层面, 而城市规划则是处于规划中的微观层面, 两者既能作为相互的指导, 而又是彼此构思的具体深化。因此, 尤其是在地理环境比较多变和复杂的山地地区, 只有将两者有机有序的结合, 才能将这一规划较难的区域创造成优美、和谐、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华静.选择与塑造——山地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观[D].重庆大学, 2003.

[2]季如漪.城市开放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D].南京工业大学, 2005.

[3]郭其伟.山地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4]陈雄, 籍存德.关于我国城市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06 (7) .

[5]丁志平, 张明星.城市设计中的一些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 (6) .

[6]孙志军.城市设计要素建构城市特色[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0) .

[7]莫雪英.城市规划设计特点与建筑设计的区别[J].山西建筑, 2007 (4) .

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篇2

【摘要】山地城市由于地形地貌及地质等自然条件的约束,道路系统独具特色,道路规划与道路设计也存在一些鲜明差异。在道路规划和实际建设过程中,山地城市有别于平原城市,需要研究探索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制定对策,以达到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作者简介:陈星斗(1974-),男,四川南充人,曾任职于重庆市规划局,现任职于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重庆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工学硕士,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对于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根据交通需求分析,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1],规划设计人员一般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等规划规范进行规划设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技术参数是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城市道路项目具体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在城市道路工程进入项目层面进行项目设计时,需要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在开展道路设计时,设计单位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和控规确定的城市道路技术参数,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边坡、桥隧结构、交叉等方面进行工程设计。对于平原城市,由于道路多为直线、地形起伏不大等原因,城市道路一般都能够按照控规确定的道路规划参数进行设计,并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但是对于山地城市,由于其地形高差大,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地质地貌也十分复杂,规划的道路网络通常依山就势,呈现出自由式和组团式布局的特点,道路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因为与控规编制时所依据的设计规范不同、设计深度要求不同、项目所在区域建设内容综合配合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满足控规所确定的道路技术参数,比如重庆、攀枝花等西部山地城市,以及青岛等一些东部城市。笔者在本文中将对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一些探讨。

1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规范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笔者通过梳理道路设计规范和道路规划规范,现将两者存在的一些主要差异阐述如下:

1.1平面线形

缓和曲线:系曲率渐变的曲线,一般采用回旋线,以使与汽车由直线进入圆曲线时行驶顺畅,不存在曲率突变。加宽:按道路设计规范,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在内侧加宽,其加宽值经过计算确定,并在两端设置加宽缓和段,以适应行车转弯时的横向宽度需求。平面线形方面的差异,导致控规成果既有可能圆曲线和直线在半径、长度等线形方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也有可能在道路宽度等方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致使道路设计与控规成果有很大的差异。

1.2纵断面

由于变坡点设置、坡度、坡长、合成坡度、平均坡度等方面的不同,实际设计标高与规划道路标高会有较大出入,影响规划道路本身和周边地块高程。

1.3横断面

实际设计横断面可能会超越控规确定的道路宽度,或者只有缩减控规确定的道路宽度。

1.4平纵横断面线形协调方面

在道路设计中,需要按规范进行平纵断面的协调设计,如平曲线和竖曲线应尽量重合,以避免所产生的.视线诱导突变和排水困难;平曲线和竖曲线大小要保持均衡;避免在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型竖曲线的底部,设计小半径的平曲线和反向曲线的变曲点,否则会引起视线诱导错误而引发危险;在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凹凸,即避免规划多个变坡点等等[2]。而上述原则,在规划规范中没有要求,规划设计通常没有考虑。

1.5其他交通设施方面

道路设计规范对停车港、展宽段等设施均有直线和缓和曲线长度、转弯半径大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而规划规范没有详细的设计技术要求。因此,在道路设计时,这些设施的平面线位将会与控规确定的平面有一定出入,从而影响道路本身和周边地块用地。

2山地城市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在其他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2.1工程地质方面

在规划设计阶段,没有进行工程地质勘探,也基本无法考虑工程地质对道路的影响。而在道路设计阶段,因为工程地质勘探,可能会造成道路方案重大变更。笔者曾在重庆某一地区开展道路设计时,先按规划道路进行设计(图3中实线所示),在K0+700-K0+850段有高挖方,将产生四级边坡,防护工程量巨大。同时,地质勘探表明该路左侧山体属于顺层地质,道路将位于顺层中间,将会较高切割顺层岩层,极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规划道路在设计阶段出现了工程量和地质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调整道路平面线形和道路设计标高,线路向右偏移约30多米,既使得道路平面位于山体底部,又使得设计标高与岩层标高相适应,从而不切割岩层,保障了道路安全,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调整该条道路设计,将引起该路和涉及周边规划道路的规划参数调整。

2.2土石方方面

在控规阶段,道路主要依据地形制定规划标高,没有进行道路和周边地块的土石方详细测算。但是在道路设计阶段,一般不仅会对道路本身土石方平衡进行设计,还会综合周边地块开发性质进行一定区域的土石方平衡设计。比如,一般而言,对于工业仓储等需要地块平整的土地,需要考虑其场平土石方,对于居住地块,由于开发商的开发模式和建筑形态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一般不考虑其场平土石方。在综合了道路土石方和地块土石方情况后,出于经济考虑和工程实际需求,道路设计标高可能会对控规道路标高做出较大幅度的调整。

3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差异的对策探讨

由以上不难看出,在山地城市中,道路规划与道路设计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设计时所依据的规范不同以及设计深度不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道路规划主要是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规范规定进行路网系统的规划,而这些规范规定并没有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提供设计层面的具体技术性规范性要求。同时,受设计阶段、编制费用、技术力量、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道路规划不可能达到道路设计深度。但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道路参数相比较地块性质、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其恰恰又具有外部控制性、精确性等特点,在规划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规划管理日趋精细化、精准化和程式化的今天,这就形成了目前道路规划在山地城市中的最大问题,即规划成果不能达到具体项目规划管理要求的深度,导致在山地城市实际道路建设和规划管理中,经常需要用道路设计成果来修正控规,增加规划管理流程,并增加了修改规划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经济成本等不必要的社会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为了尽最大努力消除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差异,从而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试图提出以下对策以供探讨:

3.1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增加工程设计部分内容

山地城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可以增加道路网络工程设计部分内容。该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设计和片区土石方平衡设计。在道路工程设计部分,增加片区地质初步勘探,对每条道路进行工程设计,包括平纵横设计、交叉口设计、边坡设计等内容;在片区土石方平衡部分,对道路、周边地块进行土石方平衡综合考虑,修正道路设计标高。道路工程设计与片区土石方平衡两者应紧密配合,相互协调。

3.2研究制定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规范

重点对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方面研究制定道路规划规范,可在道路设计规范的基础上,适当提炼简化,并适当放宽标准,以便道路设计时有充分余地,而不致重新按程序调整控规道路规划引起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人力成本等社会成本的无谓增加。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浪费部分道路沿线用地,造成用地利用不经济,因此,需要出台灵活的用地管理政策。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地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平原城市存在很多不同,本文仅对道路规划与工程设计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我们还需要对山地城市中竖向规划、地形适应性、建筑物与交通设施关系、滨水临山地区等很多独具特色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形成完整的山地城市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篇3

关键词:山地城市;植物景观;攀缘值物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型城市分布广、数量多,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典型的山地型城市是指修建于复杂地形上的城市。其地形环境内断面坡度≥5%。垂直分割深度≥25m。如重庆、香港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地型城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园林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理论指导。很多山地城市的园林建设盲目沿袭了平原地区城市的经验方法。导致其自然生态遭受破坏、人居环境恶化、景观趋同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植物景观营造的角度探讨山地型城市园林建设的问题、特点及方法等,并由此产生积极影响。

1.现状及特点

1.1现状

山地型城市园林建设受用地资源限制。建成区范围内绿地率偏低。绿地系统质量一般。具体表现为:公园绿地不足,种类以小型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社区公园为主。大型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相对较少。毗邻城区的山体常被开辟为山地公园。但因地形坡度大,建设难度高。公园的社会服务功能有限。从绿地总体布局上看。山地城市绿地分布较为零散,相互间缺乏有机联系,不成系统,从而影响生态效益的发挥。且难以满足居民游憩需求。山地型城市园林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对不同立地条件的案例盲目借鉴模仿,忽略甚至破坏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基础。

1.2存在的优劣势

山地型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景观要素为其园林建设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格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建设与发展。

1.2.1有利因素

1)自然环境优越。山地城市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为塑造城市形象与特色提供了良好基础,自然生态的外部环境构成了城市的天然绿色屏障,丰富的动植物、水利、矿产资源也为山地城市建设提供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材料。

2)历史文化独特。历史上山区交通落后,与外界缺乏交流,但孕育出独特的风俗习惯。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发掘梳理,使之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对塑造山地城市特色性具有重要意义。

1.2.2不利因素

1)土地资源不足。受山地城市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地资源供给有限。用于园林建设的用地更为缺乏。这是导致山地城市园林绿地占地面积小、分布零散的根本原因。

2)建设难度及成本高。山地城市地形复杂,园林绿地分布零散,都相应增加了建设难度及成本。

3)养护管理水平有限。山地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对于后期养护管理的资金及人员投入有限,不利于山地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园林植物景观

2.1营造方法

立足于诸多限制性因素及“多坡地、少平地;多零碎地,少完整地;多难建地,少宜建地”的特点,山地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宜小型化,对山地环境有良好适应能力,建设及维护成本低廉,兼具观赏及防灾减灾功能等。营造方法主要有三方面。

1)利用山体空间营造多层次的植物景观。城市周边山体高低起伏的地形使得植物景观不再局限于一个水平面上。在竖向上随着山势的起伏而布局季相特征明显的景观林,表现出“高远”“深远”“平远”的变化,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利用建构筑物形成立体化的植物景观。将植物从地面延伸至建筑墙体、屋顶、阳台、桥体,打破城市“水泥森林”的旧观。形成立体化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

3)利用线性空间打造主题性的植物景观。山地城市一般位于河谷低山区。城市界面沿河流展开。利用河流、道路等线性空间,布局不同主题的植物景观。加强景观丰富度。提高居民归属感。

2.2立体植物景观以攀缘植物为主

攀缘植物具有适应性强、占地面积小、栽培容易、成本低廉的特点,能较好适应山地城市复杂的环境。运用该类植物主体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山地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可突破所受到的限制性条件。变劣势为优势。转缺点为特色。具体根据植物与城市环境的结合分为5方面内容,即:山体断面空间植物景观、滨水垂直空间植物景观、道路纵向空间植物景观、墙体立面空间植物景观和城市边角空间植物景观。

2.2.1山体断面空间植物景观

山体断面也称“山体创面”,因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用地需求进行劈山、削山活动而形成。根据山体断面坡度、基质的不同。以不同攀附能力的攀援植物为主体。对裸露陡坡和岩体进行植物景观营造。

2.2.2滨水垂直空间植物景观

城市河道因其泄洪排污的功能要求。沿岸砌筑高耸的防洪堤。再通过植物景观设计。软化防洪堤坝体自身的生硬线条,使其富于变化。

2.2.3墙体立面空间植物景观

建筑墙体、围墙在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体涂料脱落、风化现象严重。将建构筑物墙体与攀缘植物结合形成墙体立面空间植物景观。对改善城市环境、拓展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2.2.4道路纵向空间植物景观

对原有道路绿化进行改造提升。将一般道路营造成林荫道。并对沿路灯柱、高架桥及其墩柱进行绿化、美化。同时连接各大公园绿地及绿色空间,使之成为连接城市与自然的绿色廊道网络。

2.2.5城市边角空间植物景观

边角空间广泛存在于城市街头巷尾。它们通常面积较小、管理无序,却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意义重大。城市边角空间植物景观遵循小型化、低维护度原则,根据周边环境塑造风格,如商务办公区域的边角空间植物景观宜简洁、有序。居住区周边则应体现生活化。

nlc202309091554

2.3常用藤蔓植物材料

主要从观赏效果佳、攀爬能力强、经济可行的角度选择植物材料(表1)。

3.遂昌县主城区植物景观规划

3.1遂昌县概况

遂昌地处浙江省西南山区。东接金华。西邻衢州。人口约23万,距省会城市杭州200 km。遂昌境内多山、少平地,山地面积占县域总面积89%,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格局,是名符其实的山地县;气候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6.8℃,年平均降雨量1 510 mm。北溪、南溪、襟溪穿县城而过,城市格局沿溪流展开。县城内现有妙高山公园、汤公园、人民公园等5处小型公园绿地。是当地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3.2规划构思与理念

规划以最小的人工扰动将独特的山、水、地形、城市环境与植物景观相结合。利用当地丰富的地形高差、水岸、道路、建筑立面及城市边角。打造以观花攀缘植物为特色的立体花园县城。规划理念为:

1)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充分利用城中丰富的山体、建构筑物、溪流、道路,大力发展层次丰富的立体绿化。从而突破用地限制的瓶颈。

2)形式多样。兼顾四季。立体绿化在形式上满足多样的功能需求,数量上形成规模。针对山坡、水岸、路边、墙体、城市边角等区域发展不同的形式与特色。

3)生态持续。经济可行。通过立体绿化形成的植物景观不仅美观。而且能够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起到减灾防灾作用;在经济上。藤蔓类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远低于一般的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营造。

3.3规划布局和植物景观营造

3.3.1规划布局

在结合现状用地特征的基础上。以立体绿化的构思和有关理念、原则为指导。形成“四带、八线、廿家”的布局(图1)。具体为:

“四带”。沿北溪、南溪、襟溪水岸。形成“万米锦绣花屏”;沿水阁路高速出口至城区段,形成“千米地锦、蔷薇花带”;沿上南门路农民新村滨水景观带形成“千米紫藤长廊”从而形成“四带”效果。

“八线”。选取城区范围内八条主要道路。在原有道路绿化的基础上增加沿街建、构筑物的立面绿化,沿步行街设置花箱,提高居民亲绿的便利性。通过高密度、立体化的绿化措施,将城区人口、建筑密集区域与绿色开放空间相连。提高环境质量。

“廿家”。即选择遂昌县政府、遂昌实验小学、凯恩工业园区等二十家有立地条件的机关大院、学校、居民区、厂区等单位,利用其庭院空间营造不同主题立体花园空间。以点带面。为全面开展“立体花园县城”打下基础。

3.3.2植物景观营造

山体断面因坡度陡、基底多为混凝土和岩石等原因。选择攀附能力强的爬山虎、美国爬山虎(五叶地锦)作为主要绿化植物,在部分缓坡、有一定土壤厚度的区域则采用络石、凌霄、藤本月季等观花藤本植物丰富季相。对于高差较大的山体断面。仅仅在基部种植攀援植物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断面形成覆盖。因而需要采用基部、顶部双重配置或在断面中部砌筑种植槽,形成多重配置(图2)。

滨水垂直空间植物景观营造以柔化硬质边界、丰富景观变化为原则。包括驳岸绿化、护栏绿化、桥体墩柱绿化等方面(图3)。在驳岸绿化中。驳岸顶部配植垂柳、枫杨、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使其枝条下挂。遮挡石岸,基部砌筑种植槽,栽植凌霄、美人蕉Canna indica、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等植物丰富观赏效果;在护栏绿化中,于护栏两侧外挂种植槽,栽植月季。在城中宽度较窄的城市渠道上方设置花架。攀附紫藤、木香等。使开花时节万朵藤花照映水面,形成“落英缤纷,远随流水”的景观。

道路纵向空间植物景观强调春秋季景观效果。夏季对路面形成遮阴,冬季不影响采光,形成绿色廊道。与城市公园、绿色空间相连接,最终形成绿色网络。完善城市慢行系统。

墙体立面空间植物景观包括建构筑物墙体绿化、窗台绿化、阳台绿化等方面。采取传统攀援植物绿化与植物幕墙绿化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一般性墙面和重要节点墙面进行绿化、美化,主要植物材料有:爬山虎、凌霄、花叶蔓长春、络石、薜荔、扶芳藤等。

城市边角空间植物景观受场地因素限制,常体量小巧、功能简单,却也最能展示一座城市的细节。结合坐凳、花架、雕塑等园林小品。采用紫藤、月季、木香、金银花等观花或芳香植物来增加氛围。居住区中的边角空间的植物选择则更为生活化。栽植观赏蔬菜、瓜果,如荷包豆(红花菜豆)Phaseolus coccinelis、葫芦、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葡萄等。

4.结语

山地型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应积极应对场地中的限制性因素。最大限度利用城市建构筑、边角空间、水体和道路等线性空间以及周边山体。将缺点转化为特点。同时也应意识到。中小型山地城市与大型山地城市在总体规模、经济水平上存在差距。针对中小型山地城市的园林建设更应注重控制建设及养护管理上的成本。使用藤蔓植物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植物景观能有效应对山地型城市中的用地紧张、养护管理水平有限、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选择的攀缘植物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通过丰富的植物种类、品种及搭配形式来延长观赏期。产生多元化的观景体验,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城市外围山地道路设计分析 篇4

1 山地区域用地整理方式

太原的东、西、北三面为山地丘陵地区, 地形起伏较大, 场地整平方式根据用地自然坡度的不同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

2 竖向设计原则

1) 山地区域竖向规划应对控制高程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 避免各用地在平面与空间相互冲突, 解决用地与建筑、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市政基础设施管线敷设以及地块的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矛盾, 以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空间丰富、景观优美的目标。2) 山地区域竖向规划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 注意相互协调;力求平坦、流畅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合理改造地形, 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山地区景观, 满足区域各级道路、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减少土方及防护工程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增强景观效果, 节约投资, 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3) 山地区域竖向规划应充分发挥土地潜力, 节约用地, 保护耕地, 保护现状植被, 保护水土, 注重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的运用。4) 从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使工程建设与区域的发展相协调, 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3 道路线形的选择

汾河从太原市内穿过, 东、西山现状高低起伏较大, 南北较平坦, 鉴于此, 南北方向的道路可以考虑建设整体贯通性较好的主干道, 甚至快速路, 架设桥梁跨越现状河道, 例如2013年太原实施的环路以及规划的东峰路等, 而东西方向的道路作为主干道、如府东街东延、南内环东街、长风东街等, 其余可建设等级较低的支路, 连接相邻主干道, 服务周边地块。

4 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

1) 当新建道路的横向自然坡度较大时, 如设计左右两幅道路是处在一个平面上, 会造成道路横向填挖的数量急剧增大, 同时高填挖也会增大路基处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高低式路堤, 该种情况下两幅分离式路基之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自然放坡处理还是采用支挡结构保证其稳定性。如果不考虑用地的限制, 而且地质条件允许自然放坡处理即可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两幅分离式路基之间的高程差可以通过自然放坡进行绿化景观设计与周边景观保持一致。如果受到规划地块用地的影响或者路基稳定性较差, 可以考虑设置路基支挡工程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可以考虑利用支挡结构进行景观设计, 形成立体景观带来降低对自然景观的破坏。2) 短地道穿过谷—峰—谷的生态绿地。如道路之间是规划的生态绿地, 特别是总体呈现谷—峰—谷的地貌形态, 当市政道路穿过规划的生态绿地时, 如采取深挖路堑的方式, 对生态绿地的景观破坏很大;而且由于太原东西山地区存在大量的采空区, 如果道路边坡处理不当, 更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这种情况下结合道路两侧规划及地块用地性质, 如道路两侧规划为绿地且现状山体较高, 对山体开挖将显得不经济;山体的开挖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工程造价较高, 可采用短地道的方式通过山体, 一方面可保留山体绿化, 对现状景观破坏程度降低;另一方面可减少山体开挖, 减少了支挡结构节约工程造价。

5 道路交叉口形式的选择

1) “T形”交叉。常规的T形交叉口是在一个平面上实现转向功能。但是在山区路网中, 存在一种情况是横向道路 (主要道路) 处于高程较高的一个平面上, 而形成T形交叉的竖向道路 (次要道路) 的标高较低。如用常规的平面T形交叉处理方式相交, 竖向道路为与横向道路接顺, 可能会造成竖向道路需要高填土实现高程的统一。该方案一方面造成路基放坡距离变大, 影响地块的用地指标;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两侧地块地坪标高与道路无法衔接, 影响地块正常的出入。另外一种情况是横向道路 (主要道路) 处于较低的一个平面上, 而相交道路 (次要道路) 处在一个较高的高程平面上, 相交道路需要深挖方与横向道路平面相交, 该种情况同样造成道路与地块地坪标高无法衔接, 给地块出入带来困难。上述两种情况,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平面相交会造成道路与周边地块地坪标高无法衔接, 造成地块出入困难。在山地丘陵地貌内, 对于以上提到的两种情况, 可以采用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形成立体式T形交叉, 在交叉的节点不考虑平面相交, 道路交通的转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交通转向通过相邻街区的道路绕行实现次要道路与主要道路之间只允许右进右出, 右转交通通过右转转向匝道实现, 左转交通则通过路网绕行实现。在这种组织方案中, 采用高低式路堤、设置转向匝道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因为高程差而不能相衔接的问题。高低式路堤是直接减小了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高差, 而转向匝道是通过增加道路长度、减小道路坡度的方式来顺接两条道路。连接匝道边坡一般可按照放坡处理, 如果受到规划用地限制或者规划水系的影响, 无法放坡, 为收住坡脚, 节省用地, 连接匝道可以采用桥梁的形式, 或道路的边坡亦可采用支挡结构进行防护以节省用地。

2) “十字形”交叉。在城市道路路网交叉口中, 大部分交叉口属于常规的平面十字交叉口, 该类交叉口可以根据相关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以及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来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交叉口所处的周地块性质来进行相应的区别设计, 在工业用地地块, 特别应考虑大型货车的通行特点。而处于居住区的交叉口, 特别应着重考虑行人过街的相关特性, 体现人性化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的原则是既要考虑车辆与行人的交通方便, 更要保证主要道路交通畅通。沿线交叉口通过设置车行信号灯, 对交叉口进行控制、管理。人、非采用单独信号灯控制, 利用车行信号灯中的直行相位穿越交叉口。

在山区道路网中, 部分道路是位于现状的山谷中傍河而建, 而与之相交叉的道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无法与之平面交叉, 或者与之平面交叉需要高填方或者深挖路堑来实现, 如果采用高填方或者深挖路堑不但会造成工程规模的急剧增大, 而且与周边地块的衔接变得非常困难。

考虑到地块的用地性质以及路网中的交通组织, 两条道路可以采用分离式立交的处理方式, 交通的转向可以通过相邻的道路绕行实现。解决分离式立交交通转向问题的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在交叉口用地允许的情况下, 通过设置右转匝道实现交通转向。

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篇5

以重庆市为例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课程名称:城市公用设施规划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老师: 周 津 吟

2015年6月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课程论文

以重庆市为例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目录

一、山地城市防灾体系的相关概念...............................................................................................1

(一)山地城市防灾系统概念..............................................................................................1

(二)构建山地城市防灾系统方法......................................................................................1

二、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意义...............................................................................................2

三、重庆市灾害分析.......................................................................................................................3

(一)城市背景介绍..............................................................................................................3

(二)重庆市灾害种类介绍..................................................................................................3

四、构建重庆市的综合防灾体系...................................................................................................3

(一)建立地质防灾减灾管理体系......................................................................................3

(二)与城市防灾总体规划相结合......................................................................................4

(三)与城市建设相结合......................................................................................................4

(四)山体绿地、水体防护规划..........................................................................................4

(五)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场所..............................................................................................5

(六)山地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思想..................................................................................5

(七)发挥综合治理的作用..................................................................................................5

五、总结...........................................................................................................................................5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课程论文

以重庆市为例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以重庆市为例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摘要:一直以来,城市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城市建设发展要求与城市灾害不断适应、协调的动态过程。随着全球气候变迁和城市高速发展、人口剧增,城市灾害的风险水平不断增大,城市防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以保障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字:山地;城市;重庆;防灾

一、山地城市防灾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山地城市防灾系统概念

山地城市广义上指的是建立在山区或者是地区坡度较大的地方的城市,其防灾体系的构建与平原地区的城市有着明显的地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地面坡度带来的道路,建筑,管线布置方式的不同,以及山地特点带来的地质危害,如泥石流、滑坡等所引起的特定灾害的预防系统。城市防灾系统主要包括,消防,防洪(汛、潮),抗震,人防以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

(二)构建山地城市防灾系统方法

消防系统:山地消防由于其城市特点带来的道路系统的关系,消防不便,因此对于消防预警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是建立完善的消防体系,如提高消防栓的密度等。普及消防常识教育,提倡大众消防。

防洪系统:山地城市的防洪系统,主要是对于山洪的预防、预警与减灾。主要包括对山洪的预防,如山体的绿化及造林等,建设有效的山洪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山洪的地区重点治理与预防以及对山洪发生地的及时救援救灾系统的建立。此外,对泥石流,滑坡等,同样设置防灾系统。

抗震系统:山地城市多处于地震多发带,由于地理特点,山地城市的地震带来的危害就可能更大,主要表现在疏散与救援两个方面。因此山地城市的抗震工作,要做到:设立固定的避震疏散场所,建筑强制规定达到一定抗震标准与安全逃生要求,设立地震灾害救援机制。

人防系统: 建立人防警报通信系统,及时指导居民开展防护;建立 人防工程或疏散基地,保证居民的安全隐蔽;四是组织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及时消除空袭后果;五是普及人防知识和防护技能,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人防机构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课程论文

以重庆市为例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协助社区、企业等制订防空袭、防灾害预案,保证一旦遭受敌空袭或灾害,能够立即组织居民进入防护状态。

生命救灾系统:高标准投放,地下化,节点防灾,提高备用率。

二、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意义

城市灾害种类繁多,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按其表现形式则包括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地质地貌灾害(滑坡、地震),城市生命系统灾害(包括城市交通运输、通信、能源、给排水工程等的毁坏),生物污染(生物及流行病),核污染。不管是采用怎样的分类方法,除了关注原生灾害本身,更要考虑次生灾害及衍生灾害扩大化问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通过新闻报道和卫星照片可以了解到:一方面绝大多数民众丧生于次生的海啸之中,而不是原发的地震灾害里;另一方面除了被海啸吞噬的区域几近毁灭,在那些只受地震影响但未被海水淹没的地区的房屋却只是在震中摇晃,强震过后,部分房屋不仅未垮塌,甚至连大的裂缝都没有。大地震深刻地警醒了人们,使认识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现代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功能的“高级化”使城市灾害更加复杂、隐蔽、危险性更大,传统中的单灾种学科及初级专业教育是难适应此种状况的,所以科学设计高等安全减灾的城市规划知识结构十分必要和迫切。而且只有规划师才能更本质地从城市规划建设之初就为城市安全提供“先天”的空间与容量。这样才能预先规划好严谨的防灾救灾空间系统为防灾提供前提保证,使增强城市的容灾能力成为可能,并提升灾害工作的效率,降低抗灾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培养内容亟需改进和完善,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大防灾研究的深度,向台湾,香港,日本等防灾体系较完备的地区和国家学习,优先从防灾的观点出发去建设街区。那么这就要求规划人员深入研究灾害蔓延的大致路径,范围, 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等,并以此为依据,同时结合特有的地形地貌,开创新的防灾减灾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加以体现。我国城市规划人员的培养方式多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也有部分学生参与了实际项目的防灾体系规划,但很大程度上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譬如避难场所等的布局往往是在满足经济结构体系以外的空地上随意圈出来的地块, 而没有经过对灾难的定量分析后, 将多种方案进行对比得来。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观原因就是规划人员本身对避难一无所知,对避难场所的概念模糊。因此,应该加强对规划人员的抗灾实战演练,只有反复多次地身临各种灾难现场,才能深刻了解人群面临灾难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以客观地形为前提,通过研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课程论文

以重庆市为例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究人的行为模式而确立的防灾规划才具有实践操作的意义。

另外, 拓宽视野,广泛涉猎相关学科如安全生产,核污染,环境污染等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了解我国传统救灾思想史, 城市灾害行政学,城市灾害保险体系,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法规建设, 防灾工程的价值工程分析,现代城市防灾学的理论模型等方面对完善防灾体系都有促进作用。

三、重庆市灾害分析

(一)城市背景介绍

重庆市是我国著名的山地城市,别称“山城”。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全区面积82400平方公里,覆盖80%的三峡库区,是我国第四大直辖市,也是我国西南和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城市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城市的规模变大,就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灾害威胁。

(二)重庆市灾害种类介绍

重庆市位于我国二、三阶梯的自然过渡地带,为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市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干旱、风雹、洪涝、低温、雷电、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

四、构建重庆市的综合防灾体系

(一)建立地质防灾减灾管理体系

首先,进行地质灾害勘察。深入认识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和发生条件,为科学制定减灾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重庆是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复杂,地灾实地勘察的详细程度,决定了防灾策略的针对性。为了深入了解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实地勘察应该系统化,从地质灾害的分布到地质灾害的构造机理和构成状况都应该全面反映,这才能正确指导防灾决策和防灾规划的制定。

其次,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通过检测提供数据和信息,分析地质灾害发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课程论文

以重庆市为例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生的可能性,提前制定防灾避灾方案,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然后,建立地质灾害救援管理系统。一般在发生地质灾害时,灾情的手机相对困难,特别是对灾情的综合把握需要很长时间。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救灾抢险工作的进行。这就是需要建立一个救灾管理系统,当灾情发生时,能在获得有限灾害情报的情况下,推断出灾害发生情况,采取紧急有效的救援措施。

(二)与城市防灾总体规划相结合

重庆市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加之受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地质灾害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按照城市防灾总体规划的要求,体系作为灾害发生时城市居民生命保障的基本功能。同时,绿地系统建设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又指导城市防灾总体规划的合理制定。总之,只有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防灾减灾的关系,合理布局绿地系统结构,才能充分体现绿地的净化作用、调节作用和防护作用。

(三)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城市防灾避灾规划要与城市其他方面的规划建设统筹考虑。城市建设涉及到因素很多,防灾知识其中的一部分。而长期以来对于防灾的侥幸麻痹心里造成城市防灾规划成了从属于总体规划的“被动式”规划。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一方而我们必须从宏观战略上主导地考虑有利于防灾的城市建设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各阶段的规划中,要具体落实城市防灾措施,使之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一个有机连续的系统。

(四)山体绿地、水体防护规划

在保护好山体现有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大力植树造林。保护好山体的自然地貌和景观资源,在山体脚部规划20-50米的防护绿地,防止崩塌滑坡等对城市的危害,按实际情况在不同地段建设20-100米宽的防护林带,坡度在25度以下的耕地一律退耕还林,严禁开发建设,长江沿岸结合自然地形建设景观防护林。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课程论文

以重庆市为例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五)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场所

规划建设防灾公园,防灾避难场所是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灾害回复重建的基地,用于灾害发生时人群疏散和临时避灾。规划建设时要确保避灾疏散途中和在避灾疏散场所内避灾疏散人员安全。根据灾情严重程度,提出就近疏散、集中疏散和远程疏散的适用原则和要求。

(六)山地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思想

山地城市是一个庞大的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每个系统又有很多子系统组成,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条件,每个系统条件的改变,都会引起大系统的变化,因此必须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错综复杂的山地城市分解成各个有机的系统加以分析与研究。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山地城市庞大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其规划和建设应该考虑系统性,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把防灾思想融入其中。另外,绿地规划也应该体现生态的思想,在灾害防治方面发挥绿地环境的系统优势。

(七)发挥综合治理的作用

对于灾害的防治,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不是单一的某种技术方法所能解决的,往往需要配套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等。

对于地质灾害来说,依据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和发育规律,研制适宜于不同地质灾害防治的工程技术和综合技术防治技术体系,如降雨诱发的大型滑坡,应着重研究地表排水技术和地下排水技术,研究入渗透系数与滑坡变形破坏的关系。

五、总结

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协调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山地城市;交通;地形;协调方法;综述

从地貌角度来看,山地占据着我国大多数国土面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西部城镇化快速发展,使得山地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山地环境本身存在的诸如生态环境脆弱,适宜建设用地较少特点,使得城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矛盾凸显。为此,延安提出“中疏外扩”的策略,云南省提出“城镇上山”的策略,这些项目都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但势在必行[1-2]。因此针对山区的复杂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规划,特别是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协调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山地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意义

前人首先对山地地形地貌分类与应用理论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山地城市对地形地貌利用与保护进行了相关研究,最后也对山地城市特征和规划理论现状进行了研究。针对山地城市特性,研究地形、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实现山地城市地形的生态化利用,减少地形利用的盲目性,同时缩短城市交通的出行时间、实现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从理论上实现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学的理念协调山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作为山地城市发展的借鉴[3]。

2.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研究内容

前人首先针对山地城市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与山地城市生态脆弱性与地形复杂性的矛盾,提出了发展的一种模式;其次,从山地城市的生长演化机理、山地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再次,从道路脆弱点、拓扑交通网络脆弱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的协调方法研究,并进行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3.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分析

3.1山地城市特性分析

前人对山地城市特性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生长机理。主要包括山地城市地形、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山地城市生长的动力模型和阻力关系。(2)山地城市对地形利用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山地交通布局与地形利用关系,山地城市空间结构与地形利用关系,地形条件制约下的现代山地城市发展方向以及现代山地城市的发展模式。(3)山地城市交通特性分析。主要包括山地城市道路的與地形相适应,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道路的脆弱性,交通出行特征,未来交通发展趋势[4]。(4)山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布局与交通的高度融合、大分散与小集中、混合性和高密度开发、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

3.2山地城市交通脆弱性分析

前人对山地城市特性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山地城市道路脆弱点分析。主要包括山地城市道路脆弱点分析方法,道路脆弱点分析的主要因素,评价因子的分级量化体系,利用GIS进行方案脆弱性分析。(2)交通脆弱性分析目标与思路。主要从交通脆弱性概念、内容、思路、目标进行了分析。(3)山地城市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主要从路网脆弱性的基本前提、拓扑脆弱性分析方法、指标的计算以及结果分析。

4.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协调研究方法

4.1生态交通平衡下地形设计方法

(1)等高线法。利用等高线改变地形坡度、平填沟谷、削平山脊、平整场地以及道路进行设计的方法。(2)模型法。将具体的地形模拟出来,然后对设计地形进行模拟的过程。(3)利用等高线法与模拟模型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GIS 对地形情况进行三维动态模拟,避免实际模型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但是前提是对地形进行设计,然后对地形进行模拟[5]。

4.2生态交通平衡下地形评价研究

首先是基于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构思路以及综合评价方法;其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再次,评价因子的量化,包括相对重要度矩阵,权重计算方法,权重的一致性检验方法;最后,评价因子的权重的确定和综合评价,包括单个因素的标准化与GIS输入,评价模型的过程,利用GIS进行综合评价。

5.结语

对于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协调研究,前人利用文献资料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注重系统观在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多学科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今后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协调的研究中,应该运用生态破坏最小化、土地利用低碳化发展,规划生态山地新城,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模拟山地城市的发展并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合适的城市发展方案,对山地城市规划理论进行评价,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陶石.卢海滨中国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的二元界定与八级划分-兼论“山地城市学”中“山地城市”概念的界定[J],规划广角,2002(11):83-86.

[2]崔叙,赵万民.西南山地城市交通特征与规划适应对策研究[J].规划师,2010,26(2):79-83.

[3]诸葛承祥,邵春福,高健,等.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系统演化图景和结构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14(2):19-32.

[4]陆化普.王继峰.张永波.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可达性模型及其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781-785.

[5]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金凤寺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 篇7

关键词:城市山地公园,分区布局,规划设计

1 规划背景与概况

规划背景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 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雅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茶文化、大熊猫文化、红军文化、汉代文化、三雅文化有着深厚底蕴和生态旅游的惬意。而建设金凤寺城市综合公园为展现雅安悠久丰富的历史民俗搭建了平台, 是满足人民需求、提升城市魅力的有效途径。

项目概况

地理位置

金凤寺, 位于雅安姚桥新区, 前临清衣江, 后枕蒙山。规划用地面积57hm2。东南侧为40m宽的沙湾路, 紧邻雅安市体育馆、雅安市行政中心。

地形地貌

山体呈东西走向, 山顶地形两边高中间低, 像一个“凹”字, 又呈“青龙绕凤”之势。山顶高程673m~825m, 最大相对高差约152m。凤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断裂构造运动抬升形成挺拔而立的山势, 从山顶眺望, 秀美江景、壮丽山景和整个雨城净收眼底。

项目现状

在土地利用方面, 金凤山目前已利用地中以佛教用地、农业用地及居住用地为主, 山顶面积一半以上为未开发用地;在上山通道方面, 有一条连接北郊乡的公路和一条通向姚桥市区的登山道;在其他基础设施方面, 登山天梯入口处和佛教区内, 分别设有2个简易停车场, 佛教区内还建有公共厕所、观光平台、通向主要庙宇的公路及沿寺庙集中区而建的观光小路等设施。

2 总体空间布局

本次规划以佛教文化区为纽带, 以水为轴线。形成一心、两线、三带、四点的空间舒展、布局规整有序的空间布局形态。

一心:佛教文化区是金凤寺公园的核心部分, 是其精华所在。其他景点建设要考虑依托于佛教区的名气与文化, 同时也要有意促进它的发展。使两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两线:指发源于山顶谷底贯穿整个公园的山渠和拟建的沿山脊修建的观光栈道。

三带:是指根据山顶地势、用地现状、优势资源、传统文化因素分区规划的西北方向的田园观光区、中部的佛教文化区、东南方向的历史民俗展览区。

四点:是指拟建的金凤寺城市山地公园的四个主要景观节点。分别是田园观光区上的水域游玩点、缆车停靠点、登山天梯入口处的金凤主雕像、公园主观光亭阁。

田园风光区

在现有的基础上, 有几何规则的开垦环状梯田, 修建田坎、观光小路。在主要环状、竖状观光小路上栽种果树。在零星的树丛空地中设置一些游客休憩设施。

田坎果树、农作物的栽植考虑旅游观光要求, 结合旅游餐饮, 主要节日、活动及季节性观光栽植。

此区地势较低, 场地开阔, 离佛教区较远, 并有居民区。规划在此修建大型、对原生环境有一定干扰的基础设施。

佛教文化区

重点支持宝殿佛像的新建, 对原有建筑、设施进行维护、渲染, 新修僧人居住房屋, 改善僧人生活环境。结合旅游的需要, 新修游客活动中心, 包括住房、食堂、茶点房等景区标准化设施。此区新需用地除利用本区闲置空地外, 主要向历史民俗区借用, 以此来保护佛教区原生环境, 也为史民俗区的开发在景观上形成自然过渡。

考虑金凤寺要兼容城市公园的功能, 它所面向的人群数量、结构、活动的强度等都有很大的改变。因此要平衡、协调佛教原生环境的保护和公众游玩的需求。规划设置佛教核心控制区, 保护环境容量小和珍贵、易损坏的场地、设施及物品。在其他边缘地区也合理布置一些供游客休憩、游玩、观景的场地、亭台、桌凳等景区标准化设施。

历史民俗展览区

在场地最左边, 修建顺势而上的5米宽, 180米长的观光展览长廊。长廊内以雕塑、壁画、文字等形式延时间顺序依次展现雅安历史民俗。包括地域特色文化, 行政文化变化历程, 历史更替中的著名事件、遗址、人物, 雅安人民勤劳智慧, 雅安民俗风情, 雅安秀丽风景, 雅安的现在多个部分。

长廊外靠北地势低洼处设计为和小渠贯通的浅水沼泽。水域分割成块, 便于积水。水中分季节种上开花水草、荷花, 放置一些喜水动物, 如螃蟹、乌龟等。在旱季种植观赏花卉。水渠从此区最左边向右延伸340米, 长廊南边以花草、观光路为配景, 可以考虑开垦一些规整田地务农。

水域沼泽区

区内从左向右130m至180m米处有一局部低洼处, 海拔高度约770m, 较周围低0.5-1m, 设计在此开设浅水沼泽, 便于汇水和减少开挖量。考虑此区汇水面积较小, 为5hm2, 规划面积300m2, 形状随地形成狭长型, 水域沼泽区环绕此处。

僧侣菜园区

位于区内从左向右220m至520m处, 是此区面积最大区域, 达1hm2。设计考虑种植作物实际和游览的景观要求, 参照田园观光区, 进行规整田块、修建田坎小路。

河道

水渠设计贯穿三个区域, 沿山谷顺势而下, 总长1500m。其中从天梯入口向佛教区延伸的200m区域地势起伏不大或者成阶梯状, 谷底较宽, 近2m, 且主路面到渠底坡度不大, 且高差小, 渠身及周围材质较好, 多为砂状土和小石子, 周围树林葱郁, 是开发重点。

设计整平谷底, 在地势明显起伏地点设阶梯状水梯, 起保水作用。

栈道

(1) 从天梯入口向右沿金凤山主山体修建1000栈道, 栈道宽1.5米, 近山一边设置镂空围栏, 以保证游客安全。在海拔828米顶峰处修一观光亭阁, 供游客休憩、远眺。

(2) 自天梯入口到缆车站台处, 修建800米栈道。此区位于田园观光区, 不如前者山体陡峻, 栈道可结合区内观光道施工修建。

公园入口

(1) 左侧金凤雕塑、观景台。金凤雕塑是本次规划的标志性的景观点, 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观景台在现在的基础上考虑佛教地燃点香火、祈福许愿的需要, 进行场地拓宽和添置佛教设施。

(2) 右侧以城市公园形象出现, 与左侧佛教形象成对比。凸显金凤寺城市山地公园的独特性。在东侧山脊上种植以自然简约为主的观赏植物。在西侧与公路交汇处, 可以考虑设计牌坊、纪念碑等。

保护区

佛教区原生环境保护, 维护这一千年古刹的魅力。生态容量小, 不应开发。此区地处佛教文化区地势最高处-寺庙区山顶, 面积达8hm2, 区内森林茂密, 植被茂盛, 规划为保护区。

缆车

缆车观光具有惊险、视野开阔、便利的特点, 在城市上空修建跨城观光索道实属先例, 为中国第一。此举可将金凤寺、熊猫绿岛、周公山从立体空间上连成一线, 作为雨城新轴线, 提升城市整体旅游价值。

中轴线

沿金凤寺登山梯-金凤路-沙湾路一线, 形成以金凤寺公园、雅安市体育馆、雅安市行政中心为支点的雅安重要的文化轴线。规划沿线建筑设施及以上三个核心区统一建筑色调、风貌。

结语

山地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研究 篇8

无障碍设施是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和其它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它包括在城市干道、主要商业街、广场、步行街的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和提示音响信号装置;在市区和郊区人行道的交叉路口及人行横道等处设置缘石坡道。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状况发生明显改善,残疾人素质得到较大提高。随着残疾人群体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增强,残疾人对城市道路、公共服务建筑物等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愿望和要求也显得愈来愈迫切。

二、山地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常见问题

1. 无障碍设施设置问题

因受山地城市地形坡度大、道路纵坡大的影响,在盲道和坡道的设置上存在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多数道路都有盲道及方便乘坐轮椅的残疾人通行的坡道,但一部分坡道的坡度及宽度则不符合规范要求。附近的十字路口大都没有盲人专用的语音提示装置,给残疾人或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如图1、2)。

2. 无障碍设施后期的维护问题

山地城市绝大部分道路在建设之初均设有完善的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但在后期人行道、管道等的维护改造时,却忽略了对损坏无障碍设施的恢复和还原。造成盲道被切断,影响了无障碍设施的使用。

3. 无障碍设施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率偏低是一个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市民对无障碍设施意识淡薄,导致盲道被随意占用等现象普遍。盲道设施完工后,由于相关单位对无障碍设施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无障碍设施被挤占的现象较多,造成无障碍设施实际利用率偏低,形同虚设。

三、山地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原则

结合山地城市道路的特点,无障碍设施的主要设计原则为:满足无障碍设施的广泛适用性的原则;整体协调、相关和连贯性的原则;易识别性要求的原则;无障碍设施交互性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山地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研究

1. 山地城市道路盲道设计

(1)盲道材料选择

鉴于山地城市道路普遍存在线路弯急、纵坡坡大的特点,用于盲道的材质应选择抗滑性能良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在纵坡较大地段建议用透水砖等摩阻力较大的多孔材料,在天桥等特殊地段也可选用塑胶等材料。不应选用光面花岗石,光面大理石等材料。

(2)盲道宽度确定

15~50岁成年男子行走两脚的总宽在30~40 cm之间,平均步长75 cm,鞋长25 cm,步净长50 cm。因此,人行道横方向的盲道、盲道交叉点和缘石坡道边用作提示作用的盲道宽度,要防步行跨过。引导直行的盲道,只要一支脚能踏上就可以,宽度规定为40~60 cm。为顾及视力残疾人直行走迹的左右摆动,可结合人行道上普遍采用的250×150 mm、250×250 mm行道砖。盲道设计宽度为2块砖宽较合适(0.25 m×2),即取50 cm宽。

(3)盲道设置研究

合理设置盲道在人行道上的位置,是盲道发挥最大作用的保证。盲道总体设置原则应顺直、行进盲道;保证连续,且无障碍物阻挡。对于行进盲道在人行道断面上的位置,应按照以下原则设置: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0 m处;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距树池0.25~0.5 m处;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 m;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在城市人行道上,应在所有障碍前的适当距离设置提示盲道。具体位置主要有:行进盲道起终点处;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处;人行横道口、广场入口、地下铁道入口、公交车站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处。根据调查发现,其中公交车站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处的提示盲道设置极不规范。

2. 山地城市无障碍缘石坡道设计

缘石坡道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道两端,主要使乘轮椅者和使用手推车的人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行人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

由于山地城市道路纵坡大,部分地段道路存在高差较大的问题,因此为无障碍缘石坡道的设置带来困难。针对山地城市特有的地形条件,应对高差较大的地段缘石坡道进行特殊设计。主要的设计方案可采用设置独立式坡道、平行式缘石坡道、转折式坡道等形式。

3. 山地城市梯道台阶的优化

在山地城市的人行道上,往往存在着高差的突变。在这些路段,有些设置为坡道,更多的则是为了路面的平整,设置l~3个台阶。平直人行道突然增设的台阶,行人不易观察到,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在路面高程的突变人行道上,应该尽可能使用坡道替代台阶。如果无法代替,则在台阶上喷涂警告颜色,以引起行人注意(如图3)。

4. 无障碍交通标志设计

建议在主要建筑物的入口、公共卫生间、公共停车场、公共通道等位置都应设置无障碍标识。标识应该采用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识,同一区域的标识要统一且具有连续性。标识的设置要简单,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标识;标识的设置要醒目、牢固。

五、新工艺、新技术在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中的应用研究

1. 导盲路牌

导盲路牌、站牌是人对盲道的补充,导盲路牌的设置高度宜距地面约1.3 m,以便盲人触摸。导盲路牌宜设置在盲道两侧合适的或交叉口处等位置,路牌上分别用汉字和盲文指示,可方便盲人获取信息。盲文信息应清晰、简洁、凹凸感强,使盲人方便触摸,准确地获取信息。针对现有路牌,可在路牌杆的适当高度加设盲文,将其改造为带有导盲功能的路牌。

2. 盲文公交站牌

盲文公交站牌是在现有的公交站牌上增加盲文信息,为盲人服务的无障碍设施。在公交站台使用盲文公交站牌,可使视障人士了解公交信息,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故建议对现有公交站台的公交站牌进行改造,增加公交线路、站点等方便视障人群的盲文标示,方便盲人乘坐公共汽车(如图4、图5)。

3. 人行横道过街音响提示器

人行横道过街音响提示器是在人行横道两侧设置的、通过相应的语音提示,方便视障人士过街的无障碍设施,该设施的运用可有效解决盲人过街的困难。

建议对现有人行横道的红绿信号灯处进行相应改造,增加音响装置。方便视障人士过街。

六、结语

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是城市进步的标志,它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本文通过对山地无障碍设施设置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山地城市坡道、盲道、盲文站牌、盲人过街音响装置、无障碍标识牌等设施的设计建议,对山地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近年来,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国内长足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但山地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研究,却仍是国内无障碍设施研究中的空白。在有限的道路界限和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如何铺设并满足障碍人群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仍然是一大难题。

关键词:无障碍设施,道路,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严亚丹,过秀成.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一体化实施对策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2011(03).

[2]管家庆,杨艳.武汉市公共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研究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0(07).

[3]周圆圆.国内外城市无障碍规范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

生态视野下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 篇9

关键词:山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紧凑城市,资源,城市设计

山地区域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屏障和资源战略储备地,其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山地城市发展显著,但在产业更新、经济转型、城乡二元化结构等方面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自然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协调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是支撑山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1]。

1 当前我国西部山地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山地城市正面临人地矛盾加剧、城市地域特征消失、城市公共空间严重不足等长期累积的城市发展问题,并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规模、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下,呈现出巨大的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镇之间的差异性。

1.1 高强度城市开发模式对山地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

因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和城市建设需求不断增长而催生的高强度开发模式,已显著改变了山地城市中心区长期形成的空间格局和天际轮廓线,并导致山地城市的整体风貌由簇群状的“图底关系”向自然与人工形态对立的方向转变,山、水、城相互隔绝的现象日益突出;近几年来广泛采用的大挖填、高切坡等建筑工程技术手段,人为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导致山地自然灾害对城市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危害程度日益增大[1]。同时,过于强调水平机动交通的山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也因道路占地面积过多、对地形破坏较大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山地城市建设的人地矛盾。

1.2 无序发展导致山地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缺乏有效利用

当前我国山地城市发展呈现出城市核心区再开发与城市边缘扩展并存的态势,由于缺少区域层面的整体控制与协调机制,大量无序的建设活动造成了土地与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受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复杂的地形条件制约,以小地块为主的开发模式和新旧叠合的开发时序加剧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碎片”化趋势[2],从而造成大量的城市消极空间,体现出土地高强度开发与城市空间低效率使用的矛盾。

1.3 经济转型对山地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山地城市多为传统工业型与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正面临城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大量位于城市中心区或滨水地带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通过关停并转退出主城区,为山地城市优化城市布局提供了难得的土地资源。但目前在这些城市再开发区域,由于功能配置不合理、开发模式单一等原因,尚未能起到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公共空间、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城乡二元化结构下的山地区域城乡空间体系发展极不平衡,已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对山地城市自身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2 以生态优先策略为核心构建有机山地城市形态

在山地环境中,自然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所具有的地域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等特征,对山地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总体态势下,山地城市只有选择生态优先的发展模式,将城市建设、经济转型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发展能将山地自然生态、景观、地域文化等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力优势的服务产业体系和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并带动商业、消费等市场资源的积累和提高,才能以此获取城市发展的有利地位,实现绿色增长[1]。为此,应在城市整体层面上,借助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人文四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索有机、节地、高效、地域特色突出的紧凑山地城市模式及其相应的城市空间格局,实现山地城市物质形态与其所处自然、经济、人文形态的同步协调发展。

2.1 利用自然限定要素构建立体的山地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山地环境中山体、水体等重要的自然限定因素,具有强烈的地域自然地理属性和生态属性,对山地城市空间肌理的发展与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为当地居民认知城市的地域性视觉要素[3];因此,保持自然地景在山地城市整体轮廓中的景观骨架作用和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生态限定作用,是延续山地城市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城市文脉、提升山地城市自身景观特色的首要前提。

在具体实践中,应结合非建设用地规划,构建城市总体和区域性层面的、网络化的山地生态绿地与景观系统。首先,将自然生态要素按其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分为三个保护层次,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第一层次是对具有标志性和城市自然景观背景作用的山顶或连续的山脊轮廓线的保护,这是建构城市自然格局的核心,严禁城市建筑群的轮廓线超越山体高度的1/2,或破坏山体轮廓的完整性;第二层次是对滨水岸线、悬崖峭壁等具有明显边界特征的自然地形地貌的保护,这些区域一般作为城市的开敞空间,严禁作为建设用地;第三层次是对处于不同高程的平缓坡地、台地的自然形态的保护,在这一区域中的城市建设,应严格限制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在此基础上,对具有高度生态敏感性、跨越不同高程的山体汇水面、冲沟、谷地等自然限定要素明确保护边界,并在视觉、空间、公共使用等方面强化这些自然要素的连续性、互补性和网络化,使其成为垂直连接三个城市景观层次的自然生态景观带,避免山体和水体被城市建筑群完全阻断,从而提升自然生态要素在城市整体风貌中的景观主导地位(图1)[4]。

2.2 构建山城水一体的城市景观格局

近10年来,高强度开发模式对山地城市的立体山水格局的阻隔作用日益突出,为此,需要结合城市垂直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城市背景山体与滨水区域在景观视线与步行连接上的通畅性,充分挖掘自然山体与滨水岸线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潜力,以消解城市巨量开发与公共景观空间不足之间的巨大矛盾。首先,在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的建构上,应通过加大垂直滨水岸线的街道和步行通道的密度,提高城市主要街道空间与滨河空间、绿化开放空间的直接联系;同时,通过建设森林公园、修建登山步道等方式,充分发掘城市周边自然山体在城市日常休闲、健身与旅游等方面的潜力,不仅为城市居民与游客开拓了新的活动、观景空间,也相应缓解了城市中心区因高强度开发所带来的绿地与开放空间不足的问题(图2)。其次,我国山地城市多为盆地丘陵型与河谷型城市,丰富、连续、多层次的背景山脉是其城市景观格局中最具地理属性的的景观要素,为防止高强度开发模式破坏城市自然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可视性,在城市整体风貌控制中,应特别强调城市重要景观节点与周边山体景观在视线上的可达性,在设计中通过整体城市剖面分析,选取山体高度的1/2作为景观视线可达点,对城市山体与景观节点之间的建筑高度按照视线角度分区域进行退让控制,以真正达到“显山露水”的目标(图3)。同时,通过改变滨江道路单一的交通功能和线型、发展复合型城市功能、提高滨水空间的服务性与可达性等方式,可使滨水区域成为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山地城市开放景观带,并由此促成有特色的城市滨水活动[5]。

3 以资源整合为核心探索旧城空间有机更新策略

山地城市旧城空间经长期发展,形成了多重城市功能的高度积聚,成为山地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区域,但也面临有限的土地资源制、日益恶化的交通状况、缺乏特色的城市空间等发展瓶颈。为此,山地城市旧城更新应围绕自身的长远发展目标,依托原有的城市格局,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再开发过程中资源整合和城市功能重组的有利时机,挖掘现有城市空间的潜力,逐步探索适应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空间格局,重新找到体现自身价值和城市个性的持续发展之路。

3.1 以完善街道体系为手段整合城市公共空间资源与文化资源

街道空间是山地城市肌理最核心的空间构成要素,也是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然而,近几年来,大规模的新开发项目以及快速增长的城市机动交通,不仅破坏了原有街区的小尺度肌理,而且造成了更多同质化的商业空间和相互隔绝的城市消极空间,使城市街道空间的原有特色与步行特性不断下降。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采用适当的街区规模和多样化的交通组织方式,成为提升山地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的关键。首先,应以人的舒适步行为出发点,通过设置合理的服务半径与服务设施来控制街区规模、街道尺度和密度等城镇肌理要素;适当的街区规模、较高的街道密度与混合的街区功能,有助于提高街区内建筑的紧凑度,减少街区内部的消极空间,增加街区内部城市活动的丰富性,在保证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又间接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传统山地城镇的街区尺度多在50~60m左右,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步行的可达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开发经济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山地城市旧城更新的街区尺度宜在80m到120m范围内灵活变化[6]。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因机动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导致的城市公共空间萎缩和品质下降,在山地城市核心区,应同时建构公交优先的外联交通模式和步行优先的内核交通模式。即通过强化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的支撑作用、优化公共交通的线路及站点布局等措施,减少机动车辆进出中心区的频率;同时,以增强街区密度为主要目标,通过改善街道环境、开放封闭空间、增加主要步行街道之间连接通道等措施,将大量被分割的城市碎片空间连接起来,使其网络化、公共化,从而增强城市街道空间的吸引力。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山地城市旧城区,还应将街道空间更新作为整合城市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将其与文化娱乐设施完善、小型开放空间植入、长期性民俗活动开展、旧建筑改造利用等更新手段相结合,通过发展商务、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型功能,形成主题突出的特色街区,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独特的场所感受(图4)[2]。同时,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街区更新中的促进作用,尽可能保留作为原有生活记忆载体的特殊空间节点,并通过体系化的公共景观与街道空间设计,将这些孤立的空间节点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与新的城市肌理相融合的日常生活场所和城市非物质文化的展示平台,重建城市居民的场所感和归属感[5]。

3.2 探索高度集约化的紧凑城市形态

在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双重约束下,山地城市唯有提高现有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活力、整合分散的城市空间资源,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7]。而结构紧凑、功能混合、以步行为主要联系手段的高密度、高容量的土地利用模式,是传统山地城市基于土地资源有限性和建造经济性而形成的,虽然存在通风采光等卫生条件差、城市公共绿地不足、安全隐患较多等明显的缺点,但也具有节地、城市居民人际关系紧密、城市景观空间丰富等优点,在当代山地城市空间实践中仍具借鉴价值。

(1)以立体化步行空间为纽带强化城市功能的集聚度

不同高程的水平交通空间与垂直交通空间所形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是传统山地城镇解决地形阻隔的主要空间特色之一;但随着以机动车为核心的交通模式发展,山地城市特有的垂直交通体系,特别是垂直步行体系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逐步被削弱,加快了城市特色空间的消亡,并使城市失去了纵深方向的景观渗透。因此,在当前山地城市的更新过程中,应基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整体需求,重新认识到立体交通体系高效、节地、有利生态保护等优点(图5),通过整合室外踏步、架空天桥、空中连廊、自动扶梯等立体交通形式,打破不同高程地块之间相互孤立的开发模式,将不同高程、不同空间形态的地下交通出入口、室外休息平台、广场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室内中庭等串联起来,并利用天然的地形高差使垂直步行体系与城市机动车道形成立交,建立贯穿城市不同高程且空中、地面、地下相互融通的垂直步道系统与二层水平步道体系[8];这种立体化的步行交通整合方式,具有占地少、设置灵活、不影响城市街道格局等优点,不仅有效拓展了城市多维公共空间,也使各种城市服务功能以更紧凑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2)探索城市公共交通空间与城市建筑的三维结合模式

在高密度的山地城市环境下,为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将以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为核心进行相互整合,并呈现出多维立体化、复合化、相互渗透、模糊界限、资源共享等特征[9]。一方面,随着现代城市中心区开发项目朝着大型化、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内部空间的城市化与公共化趋势日益凸显;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部共享空间的室外化,将使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功能更完善、更加体系化,不仅可有效缓解城市巨量开发与公共空间不足的矛盾,改善城市公共步道系统的使用效率,也为自身的商业空间带来了更多的消费人流,实现了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补与共赢发展(图6)[10]。另一方面,受地形限制,山地城市交通路网往往具有疏密不均、可达性差、环形连接少等天然不足,从而大大降低了城市道路的利用效率。为此,在山地建筑设计中,常将不同的建筑功能空间与斜向机动车道结合,并与不同标高的城市道路连接起来;这种连续回转的室内坡道为调节城市道路之间交通流量、缓解山地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现象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而不同标高的城市道路也为在竖向上多种功能的叠合与分层设置出入口提供了条件,成为山地城市建筑功能混合的独特方式。这种城市交通空间与建筑空间的整合模式,具有节地、经济、高效、功能互补、对地形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山地建筑群与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连接上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前景,对山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具有特殊意义(图6)。

4 结语

我国山地城市是典型的资源短缺型城市,在自然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双重制约下,山地城市难以通过外延扩张的模式来获取城市空间的持续增长,而山地城市山水相融的景观格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城市立体空间形态,又为其向内涵更新优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因此,山地城市应立足自身的生态、文化、景观等资源优势,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在城市空间格局、街道肌理乃至建筑单体等多个层面,通过城市立体交通体系与多种资源的整合,最终发展成为高效低耗、形态紧凑、功能集约、与环境友好的有机生态城市[11]。

参考文献

[1]卢峰.山地城市设计研究综述[J].室内设计,2012(6):3-6.

[2]卢峰,徐煜辉,董世永.西部山地城市设计策略探讨——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时代建筑,2006(4):42-45.

[3]卢峰,徐煜辉.重塑山地滨水城市的景观要素——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园林,2006(6):61-64.

[4]卢峰,雷蕾.山地城市滨江地带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重庆为例[J].室内设计,2009(3):41-45.

[5]卢峰,常青.回到城市生活——中小山地城市滨水空间改造的地域性思考[J].室内设计,2009(5):59-62.

[6]卢峰,何珍,徐也涵.基于城市更新的山地城镇街道空间设计策略[J].室内设计,2010(6):24、41-43.

[7]吕晓蓓,朱荣远,张若冰,周素红.大都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资源整合的初步探索——深圳“金三角”地区城市更新的系列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0(02):80-84.

[8]董贺轩,卢济威.城市三维空间利用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9(01):31-40.

[9]张昌娟,金广君.论紧凑城市概念下城市设计的作为[J].国际城市规划,2009(06):108-117.

[10]邓蜀阳,卢峰,陈维予.现代山地建筑地域性创作探讨[J].新建筑,2007(5):13-15.

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篇10

1 低碳理念概述

低碳理念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和产业转型等手段, 减少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全新局面, 并贯穿于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理念的核心在于加强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加强植树造林、减少碳排放。以低碳理念为核心, 衍生出了许多概念, 比如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和低碳能源等, 其实质是通过对碳排放的控制,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气候的影响,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低碳城市的相关概念

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理念下衍生出的概念, 是指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的城市。在此城市中, 全部生产活动都表现为低碳形式, 政府部门以低碳城市建设为目标, 市民以低碳生活为基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特征, 通过各种各样的措施, 对城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控制。

从目前的情况看, 低碳城市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流方向, 形成了4点普遍适用的原则:1合理布局城市空间, 在保证市民居住空间和活动空间的基础上, 确保布局的紧凑性, 缩短交通距离,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利用率;2实现城市能源的多元化, 对绿色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利用, 比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减少电力的使用,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3重视城市绿地建设, 提高绿地空间在城市中的比例, 对城市局部气候进行调节, 强化城市自身的碳排放消解能力;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鼓励自行车、电动机出行和步行, 以降低车流量, 进而减少交通碳排放。

3 基于低碳理念的山地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 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应珍惜并利用有限的山地资源, 尽可能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构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山地城市。而基于低碳理念的山地城市规划和设计主要以原有的城市形态、结构布局和发展模式为出发点, 对城市建设用地和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布局,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以低碳城市为目标,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形态。在低碳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 应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3.1 调整产业结构

要想真正实现低碳经济, 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非常关键的。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 应对传统的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加快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步伐, 逐步形成低碳化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园区内, 应构建相应的低碳生态系统, 对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性质进行统一, 制订高能耗行业准入标准, 严格控制传统产业的碳排放。同时, 应将新型低碳产业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 在企业之间形成共同发展的良性关系, 形成完整的低碳产业链, 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3.2 倡导绿色出行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时, 应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均匀布局, 最好将其放在交通线旁, 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减少出行距离和出行次数。同时, 应为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提供良好支撑, 倡导绿色出行, 降低私家车的使用率, 适当增加公交车的数量和班次, 形成绿色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 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低碳发展。

3.3 应用绿色能源

城市能源结构直接影响着碳排放, 因此, 在低碳城市规划中, 应减少火电、煤炭等的应用, 积极引入新型绿色清洁能源, 比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等, 鼓励以天然气取代汽油, 尽可能减少传统化石能源在城市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此外, 还应对节能环保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提高能源利用率, 减少碳排放, 并对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回收利用、重视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4 完善绿地建设

目前, 在城市建设中, 往往存在过分重视绿化景观的情况, 忽视了生态效应, 许多开发商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 常将城市绿地挪作他用。在规划中, 虽然能控制绿地的性质, 但无法对绿地的形式进行控制, 严重影响了城市绿地生态效果的发挥。因此, 市政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此问题, 采取强制性措施, 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加强对绿地的规划, 在不影响城市发展的前提下扩大绿地规划面积, 实现对城市局部气候的调整, 避免碳排放造成的负面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 山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以低碳理念为基础构建低碳城市, 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布局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合理规划, 形成完善的低碳体系, 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山地城市是指大部分土地分布于山地区域的城市, 其城市形态、生态环境与平原城市有较大的差别。因此, 做好相应的规划设计, 建设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山地城市, 是我国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低碳理念出发, 对山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低碳理念,山地城市,温室气体,煤炭

参考文献

[1]顾朝林, 谭纵波, 刘志林, 等.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框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 (2) :23-40.

[2]李宇环.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框架分析[J].科学中国人, 2014 (22) :18.

[3]万宁, 谭堃.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3 (10) :81-82.

《山地的形成》教案设计 篇11

高一学生对山地、大陆漂移学说及板块构造学说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前一节课学生学习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内、外力作用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变化很缓慢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需要运用地理的理性思维才能正确判断背斜、向斜构造,从而在实际中得以运用。在初中及高一上学期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褶皱山和断块山的概念、形成及其基本特征,可以就实际问题正确判断出背斜和向斜,并能合理解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2.通过实例剖析,学生能描述出火山的成因、构成及其规模。

3.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能说出山地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形成、地形特征,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学生讨论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山地的类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褶皱、断层的判别及其影响。

2.山地怎样影响交通。

难点:1.正确判断出背斜和向斜。

2.分析褶皱、断层图,总结其基本特征。

四、教具

多媒体、苹果果皮。

五、教学方法

案例法、归纳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师:同学们好,相信我们大家以前都见过很多山,在小学、初中时也学习过,芜湖也有很多山,那么你们知道的山有哪些?

生:赭山、天门山……

师:很好,下面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然后找一位同学来谈谈看完这些图片之后的感受(用课件展示芜湖天门山、黄山等的图片)。

生:高大、风景好……

师:不错,地球上有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山脉,构成了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景象。为何会形成这么丰富多彩的景观呢?下面来学习这节内容。

(意图:图片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新课教学】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的地方平坦开阔,有的地方又是千沟万壑。基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力作用是根本,形成了地表形态的雏形,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外力作用又使之变平。我们刚刚看的那些山,形态不一,这说明影响它们形成的因素是不同的。按照成因,我们把山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在学习这些山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到底何为褶皱、断层。

【承转】教师拿出备好的果皮,向学生演示:用手将果皮向中间挤压时,果皮会弯曲;向两侧使劲拉的时候,果皮会被扯开(边讲课边进行演示,并强调挤压的方向)。

【讲解】讲解褶皱、断层的相关概念和形成(用手演示)。

(意图:借助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将抽象的知识细化,学生一目了然,对其来龙去脉把握得很清楚。)

师:首先来看褶皱山。大家看图对比能发现什么?

生:右边岩层变弯了。

师:对,岩层在挤压作用下会弯曲变形,这就要把这节课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其实就是地壳运动。正如刚刚所讲,在强大的挤压下会形成褶皱,褶皱的一个弯曲就称为褶曲。这些褶皱岩层构成的山体就是褶皱山。

(意图:两幅图片形成对比,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褶皱及其基本特征。)

师:世界上有很多褶皱山,比如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天山、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其形态不一,有的绵延数万里。对此科学家用板块构造理论做出了合理解释,即地球上的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个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处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断裂形成裂谷、海洋;相碰撞,就会弯曲形成褶皱山系。

师:其基本形态是……

生:背斜、向斜。

师:那什么是背斜和向斜呢(教师用果皮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承转】教师绘出背斜、向斜示意图并讲解分析。

师:它们在形态特征上有何差异?(教师一边讲一边引导)刚形成褶皱时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那么是不是一定是这样呢(擦去背斜顶部,在向斜上添加一部分)?

师:各位请看,前面我们学习到的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而现在刚好反过来了,背斜顶部形成了谷地,而向斜顶部形成山岭,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风、流水……

师:不错,这确实是多种外力一起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在张力作用下较松软,因此易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底部在压力作用下岩性坚硬,难以被侵蚀,而成为山地,这就是“地形倒置”现象。这种地形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所以不能单从外貌来进行判别。

师: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背斜和向斜呢?

地壳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而且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性质不同,因此早期形成的岩层较老,晚期形成的岩层较新,如课本图49,不受外力影响时岩层下老上新。背斜岩层是中间新两侧老,向斜则是中间老两侧新。因此不管岩层怎么变形,都可以根据岩层的新老状况来判断出背斜和向斜。

(意图:层层导入,循序渐进,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将抽象的内容加以细化,学生容易接受消化。)

师:那么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意义何在?相信在这之前我们大家也都了解了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分布情况,它们主要分布于疏松、有孔隙的岩层中。大家在图 411中尝试画出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分布位置。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篇12

我国的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 在山地城市中, 人地矛盾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土地资源不足与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山地城市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传统的二维城市发展模式, 导致许多山地城市通过挖山、填沟等二维拓展模式来获取城市发展用地, 这样一是带来了更大的生态隐患, 再者城市功能与产业类型单一, 城市边缘形态与周边的自然山地环境严重对立, 因此对山地城市的建设开发模式探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成为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寸滩-唐家沱城市设计的背景地区, 重庆是典型的人地矛盾突出的山地城市, 笔者试图通过对此片区的设计研究, 探索此类山地城市的设计策略, 以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思路。

1 设计背景

1.1 寸滩-唐家沱片区概况

该地区是重庆市江北区的一个次分区, 地形呈狭长带状, 西起寸滩港, 东临铁山坪生态公园, 南临长江, 与南岸区隔江相望, 北面则与机场高速和绕城高速相连, 中间由海尔路东西穿过, 连接江北区与城市快速路 (见图1) 。

1.2 场地现存的矛盾

近年来, 随着江北区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猛增, 并且有寸滩保税港这一政策优势, 寸滩-唐家沱片区大力发展物流业与制造业, 但由于各方面原因, 现有产业以低端物流制造业为主, 其他产业较少, 功能单一, 且单位土地产值远远落后于主城区其他组团, 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定位不匹配, 同时, 由于海尔路作为规划区主要的东西向交通, 已承担了过多的对外交通功能, 造成交通拥堵, 更无法支撑未来20万人口基数所需的交通量, 制约了周边土地的开发。寸滩-唐家沱片区的现状为:厂房分布散乱, 且呈平铺式布置, 但规划区内山体冲沟与谷地较多、地形高差较大, 用地平均坡度在15%以上。而工业与仓储用地要求的最大坡度为10%, 因此不适合发展占地较大、对地面平整度要求较高的工业及仓储业。另一方面, 规划区拥有作为重庆市门户景观的自然峡江景观, 具有景观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 而以工业和仓储为主要功能的发展模式已在区域内造成了较明显的生态破坏, 对生态网络造成了严重的分割, 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片区自然山水格局, 打破了大山大水的景观体系。

2 寸滩-唐家沱片区转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1 必要性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 》 (2011年修订) , 确定唐家沱组团由唐家沱、五里坪、石坪等地区组成 (见图2) , 将唐家沱地区定位为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拓展区, 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1.96 km2, 人口20万人。

《两江新区总体规划》将唐家沱地区定位为贸易功能拓展预备用地, 重点发展物流市场功能, 定位为仓储物流、贸易市场的二级中心 (见图3) 。

上述规划的调整表明, 重庆主城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正在向高端调整, 城市核心区的城市功能由单一产业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

2.2 迫切性

主城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正在向高端调整, 不对产业片区转型进行良性引导则会影响发展速度。今年来, 片区建设较快, 项目较多, 如现阶段不在用地和空间上进行良性引导, 势必造成可调整用地逐渐减少, 调整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片区的建设, 人口将会集聚, 如果不对片区、生态、交通、用地等方面进行良性引导, 势必造成用地紧缺, 生态破坏, 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

3 寸滩-唐家沱片区转型的平台

3.1 寸滩-唐家沱片区转型的基础

1) 交通:即将开通的三条轻轨将为本地区注入新的活力, 利于带动地区转型。

2) 产业:工业腹地———港城工业园区及用地内已经存在的部分仓储物流业, 将成为以后产业转型的基础。

3) 生态:峡谷景观、临江景观、河铁山坪自然生态保护区都是未来地区转型的重要生态景观基础。

3.2 通过TOD的开发模式能为城市转型提供良好的平台

1) 案例1:日本大阪交通综合体。日本大阪站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火车站, 是JR线、阪急线、阪神线和三条地铁线的车辆集中出入的交通大枢纽, 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快速、多向的换乘方式和舒适的换乘环境。

结论1:TOD提供良好的交通方案。

2) 案例2:日本大阪站———多功能混合。日本大阪综合交通枢纽站拥有日本最大的地下街商业区, 地处北面的梅田地下商业街与南边的难波、心斋桥商业中心一起构成了大阪的经济中心 (见图4) 。车站周围, 因百货公司和纤维批发街重新开发的摩天大楼高耸林立、功能混合, 是公司、银行、饭店等云集之地。

结论2:TOD提供良好的产业框架。

3) 案例3:香港TOD模式。香港是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很好结合的典范, 取得了客流、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效益。充分体现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效能的发挥, 香港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TOD的土地利用模式: (1) 土地利用层面:TOD模式在香港的“强中心策略”和“一地多用”模式高效利用了其仅有的21%的可建设用地, 保护了其山地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2) 交通层面:为满足TOD模式步行范围内大量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必定会在其周边形成良好的生态绿化环境和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 (见图5) 。

结论3:TOD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条件。

4 以TOD为核心的都市转型策略

寸滩-唐家沱片区拥有良好的转型平台, 而TOD可以高效地利用土地和解决交通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了以TOD为核心的都市转型策略。

4.1 产业转型

低端的仓储物流业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且单位土地产值不高, 以TOD为核心进行都市转型就首先需要对未来的产业进行相应的转型, 结合寸滩-唐家沱片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 我们提出产业转型要功能复合化、产业服务化、高端化。

1) 产业服务化、高端化、地域化、环保化、复合化。首先, 应该逐渐将该片区产业由工业逐步转型为服务业, 从而提升产业的附加值, 同时, 应将仓储物流业向服务性物流转换, 以有高附加值、就业密集、具有高新技术和高实效的企业为主, 例如外包呼叫中心、网上购物配送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快递中心等。另外, 由于本区域保留有具有重庆特色的唐家沱古镇和寸滩古镇, 可以以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 结合文化引导来实现产业转型, 发展旅游、餐饮、零售和娱乐产业。寸滩-唐家沱片区本身设有污水处理厂, 利用这个条件, 还可以发展循环产业, 保护生态环境, 以污水处理厂淤泥的再利用形成循环产业, 并建立仓储和物流的无缝对接, 减少中间产物的排放。在以上的基础上, 通过不同产业的功能互补、相互促进, 实现产业体系的价值链化, 这样就以现状仓储物流业为依托, 选择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解决了目前仓储业存在的利用率低、发展模式单一、提供就业岗位少等问题。

2) 促进产业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在国际贸易市场不稳定, 人民币升值等大背景下, 保税港区的出口职能将逐渐削弱, 故寸滩港的服务面应向国内市场转移。

4.2 交通转型

寸滩-唐家沱片区由于现有的主要交通都是通过东西贯穿的海尔路来解决, 再加上物流制造业巨大的交通量, 导致海尔路交通压力极大, 考虑到此片区转型后, 交通量会进一步增加, 所以必须重新对交通进行梳理, 并通过合理的设计来与更大的区域进行衔接。其交通转型策略为:

1) 形成以TOD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体系。

(1) 通过分析整体路网结构与已建路网, 结合TOD开发模式的设计理念, 在基地中二号地块, 结合基地现状与规划轨道站点, 建议向东移动黑石子站, 同时设置重要的步行廊道与之相匹配, 方便居民依托轨道交通出行;在基地中四号地块, 以公共交通环线为依托, 串联东面三个轨道站点与多个社区公交站点, 形成一个轨道交通与车辆交通相互结合的公交体系, 并以此为依托形成紧凑式的组团布局 (见图6) 。

(2) 以TOD模式为核心, 轨道交通站点以400 m为服务半径, 公交站点以300 m服务半径覆盖规划区, 形成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充分满足市民出行、通勤要求, 有效降低私人汽车使用率, 保障道路通畅, 降低污染。

2) 优化既有的机动交通体系。

(1) 通过对现有交通的梳理, 在完善交通体系的同时, 对规划区内的道路进行客货分流, 尽快建设白杨沟立交、T3通道立交等对外交通节点, 通过南北向的快速通道, 疏散寸滩-唐家沱片区的定向货运交通流, 缓解海尔路货运交通压力, 逐步转变海尔路为生活性干道 (见图7) 。

(2) 减少中心区停车量, 增加中心区停车位的收费标准以减少进入中心区的车流量。

3) TOD模式下的步行空间设计 (以黑石子站及周边地区为例) 。将站点半径200 m区域内的建筑连通, 半径400m区域内步行可达, 800 m区域由公车站点连接, 达到紧凑高效、步行优先的目的 (见图8) 。轨道站周边实行高密度建设为城市留出公共空间和集中绿地, 结合公车站设置小型休闲广场, 在各目的地间提供便捷的联系通道 (见图9) 。站点结合中心广场布置, 二层通廊直接与轻轨站和建筑相连, 主要步行通道与广场直接相连, 形成立体的开放空间体系 (见图10) 。同时, 增加步行交通的可达性, 增强步行系统与滨江、滨河、山体景观的联系。营造近人尺度的街道空间:将步行道D/H值控制在1∶1~1∶2之间;并保持街道空间的联系性;通过设置林荫道与街道家具以营造宜人的休闲空间。

(图片来源:设计小组自绘)

(图片来源:设计小组自绘)

(图片来源:设计小组自绘)

4.3 生态景观及空间结构转型

4.3.1 保护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

我们在设计中通过GIS工具, 分别对高程单因子、河流缓冲区单因子、坡度单因子和土地利用现状单因子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按照很敏感、较敏感、敏感、较不敏感、不敏感分为五个层次, 同时各个单因子被赋予了各自的权重, 然后我们把每个单因子的分析图进行叠加, 这样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图, 利用这张分析图, 我们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严格限制生态敏感性高的区域的开发强度, 形成刚性控制的生态网络 (见图11) 。

4.3.2 采用高度紧凑、三维的空间结构模式

容积率按照TOD站点为圆心依次向外减小的原则布置, 在社区最外围是自然生态系统, 引导城市形成多点集聚的簇群状城市空间, 将对城市的影响集中, 便于处理补偿, 达到集约高效的目的。布置基本原则如下:

4.4 容积率结合地块功能布置

1) 黑石子轻轨站与唐家沱轻轨站周边地块, 容积率控制在5.0以上, 地标性建筑所在地块容积率控制到7.0~10.0, 发挥TOD站点的交通优势。

2) 对临近主要景观面的地块, 将容积率控制在1.0~2.0, 在某些地块可以放宽到2.0~3.0, 以保证主要景观区与内部地块的视线联系 (见图12) 。

此外, 在建筑高度上, 我们结合片区周边山水环境进行整体规划;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设置形成多个高层聚集区, 外围呈梯度递减分布;在重要的城市门户如T3通道等形成完整的建筑高度界面, 构建完整的景观面;结合片区周边重要的特征山水环境, 设置景观视线通廊, 控制通廊沿线的建筑高度 (见图13) 。

通过这样的策略, 我们尽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量, 提高了用地集聚性。在核心区提高开发强度, 同时结合轻轨打造空中步道, 形成立体、三维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4.4.1 景观资源、文化资源体系化

首先, 我们保留观赏河流、江面、山脊线、山脉的视线通廊, 达到显山露水的目的;在滨江活力带, 我们强化处理轴线通廊与江岸的节点, 同时结合滨江带上现有的重要景观、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以点带线的方式打造多样主题、多样活动的连续滨江绿化休闲带;在TOD核心区周边, 依次布置了中等密度、低强度开发的社区和绿化公园, 多个TOD组团结合在一起, 共同塑造有韵律感、层次感的天际轮廓线;最后, 我们在TOD核心区及重要公共空间轴线转折处设立地标性建筑 (200~250 m) , 成为该区域的视觉焦点, 同时, 在次级公共空间节点处设置重要景观建筑。在我们的设计中, 我们还提供了连续的滨江步行流线, 然后通过连续的滨江绿化、河谷生态走廊、娱乐公园、邻里公园以及街头绿地与规划地块外部自然山脉连接, 形成一个有效的绿地系统;配合城市公共广场、散步大道、街道和桥梁等组成了丰富的开放空间体系, 各个开放空间并非孤立又单一, 而是共同形成一个连贯有机的系统 (见图14) 。这样既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保护了生态敏感性高的区域, 又将场地中的各大景观联系了起来。

4.4.2 以人为本地利用现有景观资源

结合滨江、滨河、山地生态景观资源打造高密度、高质量的步行系统。

5 结语

目前, 我国山地城市已经成为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但相比平原城市, 在山地城市中, 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生态环境压力更大, 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难以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和目标, 所以更新和完善山地城市设计方法, 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次设计以重庆市寸滩-唐家沱片区的城市设计为例, 通过分析该片区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要求, 以TOD模式为核心, 确立了生态优先的原则, 将产业转型和交通的重新梳理、空间结构的架构和景观资源的利用挖掘联系起来, 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 期望以此促进片区的升级转型。由于此设计为竞标设计, 所以未付诸工程实践, 因而仍不完善, 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图片来源:图1~12: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寸滩-唐家沱片区城市设计小组自绘及网络搜集。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山地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任春洋.美国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 (TOD) 的理论发展脉络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 2009, 31 (4) .

[3]董贺轩, 卢济威.城市三维空间利用的思考[J].城市规划, 2009, 33 (1) .

上一篇:三乐下一篇:思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