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规律

2024-06-16

思维规律(共12篇)

思维规律 篇1

1. 科学思维、激发感悟

知识的构建立足于科学的思维方法。感悟通常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活动, 但感悟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不是放任自流, 胡思乱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上, 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及迁移演绎的能力;思维方式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积极而广泛的思维, 既接收信息, 又传递和加工信息, 诱发感悟的启动, 学生获得感悟后, 就进入新颖别致的思维设计, 最终获得准确而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设置疑惑, 触发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 呈现的教学内容应该在学生可能构建的思维范围内, 并不断地优化和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 适时适量地“制造”困惑, 以目标导引解决“困惑”, 以搭“脚手架”的方法来支撑对困惑的解决。同时, 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主动构建知识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 由疑问而产生困惑。疑问和困惑是悟性的起点和动因, 着力疑问, 激发思考, 积极探究, 进入“悟”境;以疑问和困惑为核心, 引领学生解决问题, 支撑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构建。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被称为“回归线上的绿洲”?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北非撒哈拉沙漠均被北回归线穿过, 撒哈拉成了世界最大的沙漠, 而西双版纳却成了“动、植物王国”?问题提出后, 可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 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又使课堂处于外静内动的状态;此外, 给答题学生一定的反思时间, 也给其他学生拥有对照、鉴定、修正的时间, 使“悟”在其中, 学生最后就可得出结论:“绿洲”和“王国”的形成均得益于季风的影响。在此过程中, 思考有梯度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容易形成不同层次的成就感, 继而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归谬引申, 从错误中求得真相, 达到豁然开朗的思维高台, 求得顿悟。

3. 创设氛围, 促进感悟

教师是学生知识和能力构建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在引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少一点“师道尊严”、少一些条条框框, 让学生有话敢说;其次, 鼓励学生质疑、思考、交流, 努力营造热烈讨论、交流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在讲述陆地水与水循环时, 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 抓住“滇池水质”问题进行探讨, 鼓励学生围绕该内容可拟订若干课题进行分组调查: (1) 滇池的污染源? (2) 污染的类型? (3) 污染的程度? (4) 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危害? (6) 如何治理? (可设计一个给政府部门提合理化建议) 等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头调查→对调查的资料加以记录、整理、分析、统计→得出相关结论→撰写出调查报告。在此过程中, 学生提出大胆创意、设想, 探究过程, 得出结果, 提出倡议、建议等, 这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 可促进感悟能力的提高。

4.“身临其境”, 体验感悟

学习应发生在真实的场景, 原汁原味的场景最能激发学生去感悟。在驾驭课堂中, 既要利用教师的问题情景, 调度现有的教学材料, 设置一些真实的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学生引入到探究未知世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情景进行合理整合与引领;既要“制造”知识上的冲突,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又要引领学生进行反思,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讲“文化的空间扩散”时, 可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视频, 要求学生从雪村这个网络歌手因这首歌而成名的过程中, 归纳得出文化空间扩散的途径, 并接着提出:如何将文化空间扩散应用于广告宣传策略中, 这样, 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比课本的知识网络更全面、更丰富。在具体的情景中“悟”出的知识意义比生硬的讲解更能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和广泛性, 可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清晰度, 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后续学习的能力。

思维规律 篇2

我说逻辑学是对于理性精神的培养和训练,那什么叫理性精神?什么叫理性思维?这里有四条基本的逻辑规律,某种意义上就定义了什么叫理性思维。

1、同一律

必须满足这样一些规律要求,要遵守同一律,同一律就是你在思考论证过程中,你所使用的概念、命题、思想等等,都要与自身保持同一,事物要保持确定性。概念保持统一,一个概念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指称什么对象就是指称什么对象,不能混淆概念。

比如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不对,张三是由他妈生的,不是猿猴进化而来的,他只活几十年时间,他一个人不可能完成从猿猴到人的进化过程。那么这个结论不对了,就是前提有问题,什么前提?就是人,人是由猿猴进化过来的,完成这个过程的是人类,张三是人,张三是一个人,不是人类,所以我们日常语言里面,有一词多意,造成了好像推理有共同项。

从论辩的角度说,同一律还要求,在一个论辩过程中,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离题、跑题。我们偏题、离题、跑题是经常发生的,同一律还要求我们,在反驳和批评别人观点的时候,不能歪曲别人的观点,故意将其荒谬化,你批评别人的时候,要持科学的态度去批判。

2、矛盾律

另外是矛盾律,矛盾律就是思维不能自相矛盾,思维应该前后一致,不能自己跟自己打架,不能自我否定。矛盾有深浅之分,有些矛盾就是因为考虑不周,用词不当造成的。张三不小心谋杀了李四,这肯定有问题。谋杀就是蓄意的,不会不小心。

还有一种特殊的矛盾,叫悖论,悖论是什么?悖论就是这样的句子,如果你假定他是真的,你可以逻辑推出是假的,如果假定是假的,你可以逻辑推出他是真的。

一位老师在周末对学生说,下一周我将对你们做一次出其不意的考试,什么叫出其不意。就是在你们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甚至考试当天早晨都不知道那天要考试,这样的考试叫出其不意。学生晚上回去了,躺在床上,说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开个会讨论讨论,老师说了下周要对我们考试,我们猜不到哪一天,那下周就五天上课,我们想一想,老师能把考试放在星期五吗?如果考试放在星期五的话,那就意味着前四天都没考试,到星期四晚上,学生就不干了,你说了这周要给我们考试,到现在都没考试,傻瓜都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而且你又说我们猜不到那天要考试,所以老师绝对不可能把考试放在星期五。学生又想,老师能把考试放在星期四吗?如果老师把考试放在星期四,那就意味着前三天没考试,到第三天晚上我们会想,只剩两天了,这两天肯定有一天考试,那是哪一天呢?不能放在星期五,放在星期五,我们星期四晚上就知道了,所以是放在星期四,放在星期四那星期三晚上我们就知道了,这不符合条件,所以也不能在星期四。于是按照这样去推,不能在星期三、不能在星期二,甚至不能在星期一。下周老师来了,学生对老师说,老师你说这一周要对我们做一次出其不意的考试,我们反复思考,左右推理,发现你这样考试根本无法进行,满足你所说条件的考试不存在。老师一听急了,什么满足我条件的考试不存在,那我宣布,现在考试,确实出其不意,满足老师所说的所有条件。

学生说今天不应该考啊,怎么就考了呢?这是意外考试推论,顺便说一下,我在北大出版社出了两本悖论的书,一本叫《悖论研究》,一本叫《思维魔方》,《思维魔方》就是从《悖论研究》里面把一些好懂的,浅的知识扒拉出来编成的,这是出版社编辑的主意,不是我的主意,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读者群。

所以我说悖论是我们思维中深层次的矛盾,并且是难解的矛盾。

3、排中律

还有一个规律叫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当中不可能都是假的,必然有一是真的,这就是排中律。基于矛盾律、排中律,我们可以发展两种论证方法。一个叫归谬法,一个叫反证法。如果P则Q,如果P则非Q,从P生出来一个矛盾,逻辑规律矛盾,所以非P,这是归谬法。反证法,如果非P则Q,如果非P则非Q,非Q就是假证出发,催生一个矛盾,矛盾不成立。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每人头上戴一顶白帽子或者黑帽子,每个人显然只能看见别人头上帽子的颜色,看不见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并且一个人戴的帽子当且仅当他说真话,戴黑帽子当且仅当他说假话。已知:甲说,我看见三顶白帽子一顶黑帽子,乙说,我看见四顶黑帽子,丙说,我看见一顶白帽子,三顶黑帽子,戊说我看见四顶白帽子。要你从这四个人所说的四句话推出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这五个人各戴什么颜色帽子。

怎么推?信息都在这里,不要别的信息。假设甲说真话,他自己戴白帽子,他看见一顶黑帽子,这五个人里面那就是四顶黑帽子,一顶白帽子。乙说他看见四顶黑帽子,甲说真话的时候,不可能有四顶黑帽子,所以乙说假话,他戴黑帽子。丙说他看见三顶黑帽子,不可能有三顶黑帽子,丙说假话,他戴黑帽子。假如乙说真话,这里面应该有一顶黑帽子,现在逻辑推出,乙戴黑帽子,丙戴黑帽子,有两顶黑帽子,矛盾,所以甲不可能说真话,只可能说假话,他戴黑帽子。我们再来看,乙说了他看见四顶黑帽子,假设他说真话,那他自己戴白帽子,其他人都戴黑帽子,丙看部件他自己,还能看见乙和另外三个人,丙说看见一顶白的,三顶黑的,这是真的。丙就戴白帽子,如果丙戴白帽子,乙就看不见四顶黑帽子,所以乙不可能说真话,只能说假话。甲乙都戴黑帽子,戊说看见四顶黑帽子,所以一定是假的,所以戊也是戴黑帽子。丙说我看见一顶白帽子,三顶黑帽子,三顶黑帽子是真的。

那他说的一定真的吗?还有一个丁,如果丁戴白帽子,他说的就是真的,如果丁戴黑帽子,他说的就是假的。我们再来论证,丙不可能说假话,只能说真话,假如丙说假话,那就是因为三顶黑帽子都是假话,甲就是一顶白帽子,没有说话的丁戴黑帽子,他把他说成戴白帽子,于是他应该看见四顶黑帽子,自己说假话,他也戴黑帽子,因此五个人都戴黑帽子。如果五个人都戴黑帽子,乙说他看见四顶黑帽子,就是真的了。但是乙不可能说真话,所以丙不可能说假话,一定说是真的。因此,甲乙戊说假话,戴黑帽子,丙说真话,戴白帽子,没有说话的丁戴白帽子,这就是逻辑推理。

4、充足理由律

还有一个规律,充足理由律,我们要讲理,什么样的叫讲理呢?你对你所论证的观点要给出理由,并且给出的理由要真实,给出的理由必须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

我有的时候把逻辑学这么说,逻辑学是要求人们讲道理,然后告诉人们怎么去讲道理,再告诉人们去识别有的时候人们甚至包括你自己是不讲道理,然后反驳这种道理。

比如公共说理是公共文明的成就,也是形成良好社会关系、民主政治秩序的根本条件,只有说理的社会才是正派宽容的社会,公共话语和逻辑不只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习惯和德性,而习惯和德性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很多利益肯定都有分歧,那我们怎么在这个社会相处?就是讲道理,通过讲道理,去说服对方,甚至有的时候说服自己。但是,道理有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说通的,说不通怎么办?宽容。在这个社会上,你有的时候不是几句道理,几句话就能把人说服的。我们只能讲道理,不然怎么办,不听我的,我就把他砍死,我就揍你,你这样对别人,别人也可以这样对你,社会不乱套了吗,社会没法运行下去。

有些道理讲不通怎么办?宽容,我们在这个社会,一个理性的社会里,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利益主张的人,持有不同见解的人和平共处,共存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中国国民。尽管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相同的,我们还是要相处下去。所以两个要求,一个是说理,第二是宽容,这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民主的社会,理性的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背景,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和平共处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在这个意义上,回到我的主题,逻辑学有什么作用?逻辑学在整个科学体系里是基础学科,工具性学科,它的基础坍塌了,整个基础学科都会坍塌,它是非常关键的。

对个人而言,学习逻辑,能够帮助你清楚的,有条理的思考、说话、写作甚至办事,话与话之间有逻辑关系,事与事之间也有逻辑关系。

开放思维找规律 篇3

请看下面这道找规律填数题:

2,4,16,(?)

在上面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你不妨先自己想一想,再看看小明同学的判断结果,他的想法非常直接:因为2×2=4,4×4=16,所以规律应该是“前数×前数=后数”,则?=16×16=256。不过,做会计的小明妈妈和做经理的小明爸爸却各有不同的判断结果。

小明妈妈认为?= 3 8。原因也不复杂:2与4之间相差2,4和16之间相差12,这两个相差数的差是12-2=10,那么循此办理,16和?之间应该相差22,因为只有这样,这个相差数与前面相差数的差是22-12=10,才能保持连续的规律性。

而小明爸爸却认为?=128,他的想法是:从2到4是翻一番,从4到16就是翻两番,规律应该是“首数翻一番得第二数,第二数翻两番得第三数,第三数翻三番得第四数”,所以问号处应该是16翻三番,即16→32→64→128。

三人都认为自己的判断无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竟然争执不下。你能帮着裁决一下吗?

超级数独

请根据表格中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使得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内的数字均含1~9,而且不能重复。

一笔画图

你能一笔画出下面这个图形吗?从图中箭头所指的位置开始画出整个图形,但你的笔不能离开纸面,画的过程中不能交叉画,也不可以重复走已经画完的部分。

有趣的蜗牛

一只蜗牛掉进了棋盒,它想走完所有的格子回到原点,但它每次只能“上下”或“左右”移动一格,不能跳动。它要怎样走呢?

看图猜成语

根据下面四幅图,请猜出四个成语。

巧变成语

右面的“田、禾、田”这三个字是由火柴拼成的,你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使之变成一个成语吗?

成语接龙 趣味无穷

①先声夺人— — — —

— — — — —老有所成②地大物博— — — —

— — — — —别有风趣

遵循认知规律 培养思维能力 篇4

一、在感知和理解阶段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知和理解这两个阶段的认知分别是“认识起始”发现问题和“认识入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两个阶段的教学要求是激发兴趣, 明确授课目标, 巩固知识基础,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教师在备课中应围绕引导学生怎样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 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入手, 把教学目标放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求知的本领, 启发学生质疑, 释疑上.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一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听、看不懂的地方, 阅读时学会在无疑处生疑, 多问几个为什么;二是提供思维的材料.进行巧妙的设疑布阵, 进而让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凡是学生中能解答的, 就让他们去回答, 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如果学生找不出答案, 教师应给予点拨, 再引导、启发, 做到有的放矢, 画龙点睛.

二、巩固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知识巩固阶段是认识深化的过程.此阶段的教学要求是使教学目标具有引申性,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综合思考的能力.在这个阶段.都是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数学命题的一般规律以及所学知识网络, 并具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 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途径简举几点:

1. 新旧知识比较, 理解和掌握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

(1) 比较同类, 促进迁移.

引导学生把所要学的新知识和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进行比较, 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2) 比较异同, 化异为同.

教学中许多例题或习题, 其间大同小异, 解题目标相同, 又各有特点.对这样的题组, 可引导学生在每解一题时, 均与前面的题目作比较.首先把握它们的“同”, 即一般的解题步骤;其次又思索如何化异为同, 使题目顺利得解.

2. 挖掘例题、习题的潜能,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授课中我们应注意到一些例题、习题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教学中要把它的应有功能挖掘出来,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使学生加强知识间的横纵联系, 开拓思路, 在探索中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如对于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下) 教材中的习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们可引导学生探索, 若把题中的“四边形”依次改变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梯形、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后结论又是怎样, 有什么规律?又可进一步再引导学生思考:要使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原来的四边形应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又如解这样一道习题“已知的值.”教师可先让学生用一般方法, 即直接代入, 经约分、分母有理化等运算后, 求得其值为96;然后再引导学生改用新方法, 即先将式子作适当变形:, 又算出x+y, xy的值再代入计算.相比之下, 新法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样, 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研究的对象, 把握它们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 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 激发思维能力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分析、综合, 组成知识链

知识链的组成, 是复习总结的结果, 需要通过多向思维, 既需分析, 又需综合, 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学完后, 可引导根据定义类比, 然后通过列表绘制各种四边形相互关系的分类图, 引导学生将内涵相同或相容的概念进行类比, 找逻辑层次, 寻内在联系.

三、运用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

知识运用阶段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此阶段的教要求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专题探讨数学命题和多渠道培养多种思维的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应从多方面进行, 这里只举两点说明:

1.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灵活论证、运算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 寻求变异, 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 向不同方向, 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 也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证以下题目:

【例】矩形ABCD中, AB=a.BC=b, M是BC的中点, DE⊥AM于E.求证:.

先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给予证明, 然后引寻学生归纳不同的有创造性的解法: (1) 找三角形相似法.如图1.证明△ABM∽△DEA, 则有DE∶AD=AB∶AM; (2) 面积法:如图1, 连结DM, 知矩形ABCD面积等于△ADM的面积的2倍, 得DE∶AM=AB∶BC; (3) 补形法.如图2, 把梯形ADCM补形成直角△ADF, 则△MAB≌△MFC.∵DE⊥AM, ∴DE·AF=AD·DF, 由CF=AB, MF=AM可使问题获证.

在学生的思维获得发散时, 再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变式,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创造性发展, 问学生: (1) 当DE的垂直位置在AM的延长线上时 (如图3) .其他条件不变, 问题的结论成立吗?若成立将如何证明; (2) 如果原题中的条件BH=MC改为BM∶MC=2∶3 (等) , 结论又是怎样呢?这些提问都是不难的, 但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探索研究问题的条件, 促使思维不断地横向与纵向发展.

2. 精心设计练习题, 促进思维转化

练习题的设计要以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为主线, 以学生现有认识水平为基础, 以发展思维为核心, 做到:精———突出教材重难点;巧———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新———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深———有一定的坡度, 让学生有“跳一跳, 摘苹果”的味道.练习题的设计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 (1) 基本练习题: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 (2) 对比训练题: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判断性; (3) 多向训练题 (一题多变、多解)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 (4) 深化训练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 充分运用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规律, 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 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毅红等主编.创造力的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一般的解题步骤;其次又思索如何化异为同, 使题目顺利得解.

[2].挖掘例题、习题的潜能,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授课中我们应注意到一些例题、习题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教学中要把它的应有功能挖掘出来,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使学生加强知识间的横纵联系, 开拓思路, 在探索中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如对于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下) 教材中的习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们可引导学生探索, 若把题中的“四边形”依次改变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梯形、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后结论又是怎样, 有什么规律?又可进一步再引导学生思考:要使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原来的四边形应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又如解这样一道习题“已知【math10z】, 求代数式【math11z】的值.”教师可先让学生用一般方法, 即直接代入, 经约分、分母有理化等运算后, 求得其值为96;然后再引导学生改用新方法, 即先将式子作适当变形:【math12z】, 又算出x+y, xy的值再代入计算.相比之下, 新法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样, 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研究的对象, 把握它们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 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 激发思维能力的作用.

[3].引导学生分析、综合, 组成知识链知识链的组成, 是复习总结的结果, 需要通过多向思维, 既需分析, 又需综合, 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学完后, 可引导根据定义类比, 然后通过列表绘制各种四边形相互关系的分类图, 引导学生将内涵相同或相容的概念进行类比, 找逻辑层次, 寻内在联系.三、运用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运用阶段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此阶段的教要求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专题探讨数学命题和多渠道培养多种思维的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应从多方面进行, 这里只举两点说明:

思维规律 篇5

由无序思维到有序思维的思考

----“寻找事物排列的规律”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2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关于对几个事物简单排列的问题,探索简单排列现象的规律。教学中,我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按照“排列实物→用符号表示实物→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在讨论和反思中发现规律”的顺序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载体,利用一系列适宜学生研究的有趣事例,抓住找规律的“找”,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感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学生操作体验、列举表述、画图建模,指点研究的方向和主要方法,设计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开展活动,逐步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策略。让课堂充满数学趣味和积极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成长与发展,也有益于学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层次地组织例题教学,层层渗透数学方法和思想。2.以思想方法为主线,引导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能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初步发现简单排列现象的规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所有方案。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验证、抽象、归纳、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借用符号和图形进行有序的操作,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到问题的全部答案等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分辨、选择正确的思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规律

1.提问:你们拍过照吗?和小伙伴拍过吗?小军和小明两人合影,如果把他们排成一排,可以按什么顺序排?

2.另一个好朋友小红来了,3个人排成一排照相,又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图示)

【设计说明:从两个人的排列让学生感悟顺序不同,排法就不同的道理,隐含排列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至三人排列,使学生由简到繁,形成初步的解题思路。】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探讨排列方法。

(1)这三位同学谁站左边,谁站中间,谁站右边呢?怎样才能把所有的排列方法想全呢?请三位同学上来扮演拍照的三个人,自己商量着排一排。其他同学帮他们记住有哪几种排列情况。

存在问题:学生排列缺乏方法,记不清哪些情况已排过,可能会重复。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要有序地思考)

板书:有序地思考

(2)请大家把自己想的排列情况有序地在本子上写出来。请一名同学做小导演,指挥三位同学重新排列。

指挥时追问:为什么要让一个人站在左边不动,另外两个人交换?(三个人排列简化成只要考虑两个人的排列,变得简单)

按这样的思路,接下来该谁在左边?

刚才有些同学用字母或数字来表示这三个人,可以吗?有什么好处?(简洁清晰)

板书:用符号表示

你会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刚才的排列情况表示出来吗?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三位小朋友,怎样表示这6中排法? 板书:三个人排列:ABC BAC CAB ACB BCA CBA 我们往往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事物,使思考更简洁、迅速,表达更清晰。【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实际地排一排,感受排列。在一开始的无序排列状态下引发思考,怎样才能使排列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从而促使思维朝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这里安排学生实际排一排,可以提高全班的参与率,在不断的质疑和讨论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整个环节的设计围绕无序----有序、为何要有序、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来开展,突出要“有序思考”的教学重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符号感。】

(3)有没有其他的排列方法?

有学生这样排列:123 321 312 213 132 231 教师归纳:这种方法是把中间的位置固定,两头交换,和刚才的方法是一致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排列规律的问题。板书课题:寻找事物排列的规律

【设计说明: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方法,给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拓展他们的思路。同时让他们学会如何把不同的方法加以整合,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对排列规律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灵活的把握。这里同时增强符号感,让学生养成用符号来表达,用符号来帮助思考的好习惯。】

2.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如果不用一一列举,你能想出共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列式:3×2=6(种)

如果是8、2、0呢? 3.“试一试”

前面提到三位小朋友拍照,如果在三人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引导:请三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什么叫3人中选2人排在一起?能用符号把排列情况写出来吗?

板书:AB AC BC BA CA CB

比较:在这里和刚才三个人合影的排列情况一样吗?事先要想好有几种选法,每种选法又有2种排法,所以我们可以用3×2=6(种)。

板书:先选后排

【设计说明:将例题改动后,变为选排列的情况,便于让学生比较区分。在这里还是让学生上来实际排列,直观地感知什么叫3人选2人,再考虑排列顺序。顺应学生接受事物的思维习惯,让选排列的方法植根于学生的头脑。】

三、拓展比较,应用规律 1.“想想做做”第2题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每两个球队要比赛一场”

大家可以在书上连线,说说你是怎么连的?怎样连才有序而快速?学生汇报老师板演。

有学生从一个队出发,向其他各队连线。提问:为什么4个队,我只连出3条线?当从第二个队出发时,为什么不是3条了?(不能重复)。掌握规律:3+2+1=6(场)

如果现在有5个队比赛,你能知道共要比几场吗?

比较:和三人选两人拍照比较,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前面是先选再排,要考虑顺序,而这里只选不排,不需要考虑顺序。)板书:只选不排

【设计说明:通过画图来解决组合的问题,直观而有效。联系前面的先选后排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一些情况不需要考虑排列顺序,只要考虑有几种组合情况就可以。完善学生认识问题的完整性。】

2.“想想做做”第3题

思考“每两人通一次电话”,AB两人通电话,需要B再打给A吗?和顺序有关吗?

“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是寄了几张贺卡?和顺序有关吗?

同样是3个人,为什么通话3次,寄贺卡却有6张?

3.列举生活中哪些情况要考虑排列顺序,哪些情况不要考虑顺序?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

4.补充练习:

在一次聚会上有5位同学。

(1)他们见面后互相握手,如果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2)如果每两个人互送一件礼物,共有多少件礼物?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比较两个问题的不同含义,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加深对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规律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

遵循学科规律 培养创新思维 篇6

一、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进行设问质疑,对问题进行探索式的思考,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对于我国的基本路线、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问题,都要引导学生从上述三个层面进行设问、质疑、解答,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问题本质。再如,关于“三个代表”的问题,不仅要从整体上设问,掌握它的基本内容与意义,更要层层剥开,一一设问:什么是生产力?其要素有哪些?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什么是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怎样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以及怎样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这种层层设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做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始终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二、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的思维欲望

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假设,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让学生在角色假设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全面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如在帮助关心残疾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教学中,空洞或照本宣科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共鸣,更难以落实于行动。而如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蒙上眼睛,亲身体验一下肓人行动的不便,对于它们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这一要求就会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再如,针对个别学生由于家庭或自身等原因产生辍学,假如你是校长,你该怎么办?假如你是家长,你该怎么办?假如你就是将要或正在失学的学生,你又该怎么办?某同学从书店买了一本缺页、破损和质量有问题的新书,就自认倒霉,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假如你是书店老板,你会怎么办?旅游胜地生态遭破坏,环境遭污染,假如你是当地政府领导,你会怎么办?假如你是游客,你会怎么办?假如你是当地居民,你又怎么办?……一系列的“假如”和“怎么办”,必然会激起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从而调动思维热情,想不回答都难!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类比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相近或相反的属性出发,根据某个或某类事物有或没有某种属性,进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有或没有某一属性的思维过程,"比"即比较。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出真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相似、相近和相同的知识进行对比,从而克服混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求同、求异的思维品质,学会辨析、分类、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比较,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比较,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比较……通过一系列的比较,不仅使学生区分、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养。

四、密切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密切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做法。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或观点,通过联系一些历史事件和真实故事加以分析说明,指导践行,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求同性;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并运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观察、去分析,从而建立起知识与现实间的联系,触发学生灵感,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可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实例,来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举当地污染破坏环境或保护治理环境情况来理解环境问题。再如,通过关注民生问题、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关注政府各种工作会议等加深对我们国家优越制度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等问题的理解。

思维规律 篇7

由于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一种素质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因而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要注意传授数学的思想方法, 授人以能力.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 形成能力的强弱与教学的方法有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 熟悉思维规律, 对所授知识进行深入的思维分析, 灵活而准确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 充分展示数学思维的过程、遵循数学活动规律,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教师在提高学生智力的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1.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能力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经过脑力或体力反复实践而逐步培养起来的.认真分析近代科学的重大成就, 会发现它们绝大多数是数学的成就.例如, 在理论力学中有重要地位的电磁场理论实际上是纯数学的理论;对化学和生物的研究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原子结构观点中, 原子模型是数学模型;当今的信息网络技术更是由数学编织而成的.因而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中凝聚着人类几千年来对自然探究的成果, 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可结合相应的内容及时地训练学生的能力, 以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我们知道,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与变化之中, 而函数以变量为研究对象, 揭示了事物的变化规律,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 为思维方法的训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能极大地帮助学生了解思维的形式、规律和过程,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

如极限是一个基本概念, 极限的过程是一个无限的变化过程, 极限的结果则是有限的.通过极限的学习, 可使学生认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运用运动的、不断变化的辩证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极限精确的数学定义则有助于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做事严谨的习惯, 提高他们思维的逻辑性.

又如, 教学单调函数时, 在引入单调函数概念后, 应明确强调概念的形式:“如果函数满足条件:在其定义域区间内任取不相等的两个数x1, x2 (x2>x1) , f (x2) -f (x1) 有确定的符号, 则f (x) 在此区间上是单调函数.”然后提供恰当的范例.

可见, 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辩证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培养自身用全面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考虑问题, 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大大改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处处都在培养着学生的各种能力, 尤其是作为智力的核心部分的思维能力.

2. 在数学思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智力是一个人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水平的高低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智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内容抽象, 推理严谨.数学又是应用性科学, 广泛应用于从日常生活到高科技中的计算机、互联网等领域.数学并不只是公式的堆砌, 也不仅是图形的汇集, 数学是由推理组成的体系.所以, 数学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一个完整的解数学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就是一个培养智力的训练过程.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提到的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数, 条件是否充分?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矛盾的?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仅仅保持条件的一部分而舍去其余部分, 这样对于未知数能确定到什么程度?它会怎么样变化?这些在解题过程中对目标的选择、方向的判断、思路的取舍、方案的筛选、现状的评估、策略的调整等方面都要通过解题者体现出来.

可见, 数学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敏感性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数学思维训练, 可以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 无限的想象能力、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智力水平的提高又加速了知识的积累, 知识的积累更促进了各种能力的培养, 使智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两者进入了一个相辅相承, 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中.

总之,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 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 因此,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 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 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学科、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 遵循数学活动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4.

[2]陈仁泽.数学学习能力的因素分析.心理学报.1997 (29) .

思维规律 篇8

关键词:思维,情境,规律,体会

在教学中, 常有这样的情况:两个学习用功程度相同的学生, 学习效果或成绩却大不一样。反复的教育实践证明, 这与他们有没有正确掌握和运用思维规律是大有关系的。

思维活动的趋势往往具有多向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大多是间接的, 客观事物一般无法直接制约学生头脑中相对独立的思维活动, 而思维活动对于学生获得知识又非常重要。一是它能决定学生对知识的选择和取舍;二是它能决定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 学生们也常反映, 为什么自己对有的现象经常看到却又孰视无睹呢?笔者认为, 这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如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了万有引力, 说明牛顿在观察某些现象时, 他已具有了从中得出结论相似或相关的思维构架。所以,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是很重要的。

下面, 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是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认知结构中存在着动力驱动, 反映和操作三个复杂系统。驱动系统的功能是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 形成对客体认识的欲求倾向, 它能激活、唤起并维持认识系统中的另外两个系统, 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并完成对信息的加工。可见, 没有驱动系统的积极工作, 任何知识和能力的形成都是不可能的。驱动系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这就需要创设教育情境,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1. 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讲, 而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允许他们提出新见解、新思想, 哪怕是奇谈怪论或别出心裁的问题。例如, 在《同类项》这一节的教学中, 笔者创设了一个数学分类思想与生活事例相结合的问题, 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1) 将桌上的书本全部放到书桌里, 开展一个抽书比赛活动。看谁用最短的时间抽出生物课本 (地理、数学……) (2) 安排学生重新整理自己的书本, 继续进行上次的比赛活动。 (3) 请同学们分析第二次比赛成绩, 谈自己的分类方式, 感受分类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列出一些单项式, 让学生自由分组。 (5) 学生讨论分组的正确性, 进一步认识同类项的两大特征。通过这次活动, 不仅活跃了课堂, 而且活跃了学生思维, 使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了同类项。

2. 尊重学生个性。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区分高年级和低年级、智商高和智商低, 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甚至男女学生的差别, 不能把教育和爱都给学习“尖子”, 而应多多关注差生, 消除“教学死角”, 并注重个别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

3. 介绍新知识。

紧扣教材内容介绍有关新领域, 新成果和新现象, 以新激趣, 以趣带学。

4. 运用愉快教学。

教师的课不应成为学生的“催眠术”, 也不能让他们有“背石看戏”之感, 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唱多角戏”, 学生也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 如可以通过模拟、试讲、讨论、练习、互助学习等方式进行, 让他们在愉快中“喝”下科学“饮料”, 从而乐学、会学。这种愉快教学方式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善于布疑是思维动力的主要来源

有经验的教师, 在课堂上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方法之一就是精心设问。提问要审慎, 要掌握恰当的时机, 并具有适当的难度。如果教师的问引不起学生的思, 那就等于白问。当然, 一堂课若充满了提问, 也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 那就成了“注入式”教学, 这是不可取的。那么, 怎样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呢?

1.提问要抓住时机, 如可在学生思考出现困惑之时, 概念发生混淆时, 也可在导入新课时, 概括总结时, 即因时因地而定。

2.提问的方式可以是教师问学生,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地方, 并不一定已经弄明白了, 教师应把问题归纳出来, 加以启发, 引起讨论。

3.提问要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思维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教育家赞科夫曾举过这样一个事例, 一位教师要求学生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7+7+7+4+7+7+7=?这道题目。多数学生的解决方法是:6×7+4, 而其中有位学生却与众不同, 用7×7-3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他赞扬这位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能看到这个式子中不存在的7。无疑, 这位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都是很强的, 教师也正是要通过提问发现和培养这种创造性思维。

三、洞察心理是培养学生思维水平的可靠保证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 洞察其心理。无论对优等生还是差生, 都要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 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笔者认为, 以下几种做法较为有效: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少一些命令, 多一些商讨;少一些灌输, 多一些启发;少一些限制, 多一些民主;少一些驯斥, 多一些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2.研究学生心理, 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首先, 要知道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所需的前提知识是否具备, 这些前提知识可能是书本、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 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已掌握, 如类比法、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演绎推理法等。

3.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面向全体分类推进, 不搞一刀切, 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把偏离的目标再迁移到正确的目标上来。

4.多给学生以激励。学生在受到挫折, 遇到困难时, 教师要通过一句话、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 使之增强获得成功的信心。

思维规律 篇9

关键词:形象思维,逻辑,小学作文,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小学的教学水平也提高到一个层次。具体表现为:小学教学逐渐放弃了以往填鸭式的机械教学法, 转到以“趣”、“真”“活”“实”为特色的教学上, 从书本教学逐渐转移到生活教学的轨道上, 这点特别体现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上。

一、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儿童的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 思维定向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概括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 还不具有人类的逻辑思维特征。儿童最初的思维习惯较多依赖具体的事物, 可以说, 离开具体思维和感性认识, 就不太能思考了, 这时候需要通过必要的引导, 使之转换为较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来。

人从3岁左右开始, 在大脑良好发育的前提下, 已具备了从较低级的思维模式向较高级的思维模式转换的客观条件。这时候, 儿童开始能够把实物象征符号和实物本身联系在一起, 逐渐有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趋势。

人成长到6-7岁, 是思维从“低级的、不随意的、自然的”向“间接的、概括性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这段时期也仅仅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较抽象的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这时由于儿童还不能真正地运用词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思维还具有“狭隘性”、“表面性”, 还不能概括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关系。这段时间完全要让儿童放弃形象思维能力向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转变是不可能的。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要逐渐开导学生逐渐走到逻辑思维方式的路线上来, 必须在发展好儿童形象思维的前提下, 因势利导发展儿童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不能操之过急, 这样才能在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正确引导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方便课堂教学, 提升学生素质。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笔者认为, 在小学教学中, 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充分考虑到形象教学的基础上, 提升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主要培养在创新思维能力上的提升。

二、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小学生提到写作文, 出现最普遍的反映就是“没东西写”, 教师批改作文, 出现最频繁的评语是“千篇一律”。学生对作文缺乏激情,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无奈, 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状况。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过于局限课本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太过于局限课本。这是大多数教师都容易走入的误区, 认为, 按照课本教, 不会有错。其实, 作文教学就忌讳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写作方法的机械教学。这样不仅抹杀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更扼杀了学生的自由思维带来的创新性。相对于小学生来说, 写作不在乎用华丽的辞藻、不在乎有相当系统的思维性, 只要合乎天性, 贴近生活的真实性便可。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挥其形象思维能力, 只要求能把一件物品描述清楚, 讲述一件事情让人明白, 但前提是真实性和原创性。这一方面,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 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遵循了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

(二) 缺乏互动交流

笔者认为现在的小学作文课, 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基本上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得到教师的鼓励和适当的纠正的机会很少。学生上课还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教师不太顾及到学生的感受, 处于一种盲目教学状态。

(三) 题目要求雷同

笔者认为现在的小学作文课上对作文题目的要求过死, 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限制了学生的思路, 不利于思维的充分发展。作文题目的雷同导致了学生写作内容的雷同, 这是必然趋势。学生对该题目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积累和素材, 或者不感兴趣, 就开始参照作文书, 导致雷同现象。

三、小学作文课的几点建议

(一) 提倡自由教学

思维具有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不能被统一。在作文教学上, 应该多让孩子使用比喻, 这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不能用课本上的框架固定了儿童思维能力的自由发挥, 多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 多学多观察。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首先强调生活的积累, 其次是精蕴的探求, 最后才是表达的技巧的精辟论断。对于小学作文教学, 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东西, 重在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爱好, 而不是培养一个作家。其实, 儿童天性爱玩, 对于有趣的事, 充满好奇。这些都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必须注意之处,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可以在小学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应该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力量, 对比较抽象的字、词、句、段、思想, 尽可能引导学生依靠形象思维去理解。并配合形象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课件教学、声音教学和影像教学。在不具备自然教学条件的学校, 建议教师将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在外表形象和声音的展示过程中, 促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对于生活知识的积累。

(二) 遵循思维规律

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是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儿童只有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概括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 才是教学进一步深化的关键和主要目的。当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巧妙地加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在学生作文的实践中, 在正视学生对于事情的感性描写外, 适当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和对文章结构逻辑的初步涉足, 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巧妙结合, 对于作文的教学有进一步的重要意义。

(三) 培养创新能力

不要太过于拘泥学生作文题目, 发挥学生的自我创新思维能力, 作文的题目可以涉及一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作文题材。语言也不要太过于拘谨,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观察, 贴近生活, 巧妙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的形象描写写作手法, 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在足够掌握经验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从而, 在作文教学中, 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笔者认为, 能做到这些, 并达到应有的效果, 小学作文教学就算是成功的了。课程改革使我国的国民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但仍不能掉以轻心。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 也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为加快国家教育多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颖.从思维概念的辨析中看儿童思维的独特性[J].学前教育·幼教版, 2008.4

[2].戴斌荣.儿童思维分类实证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8

[3].华晓芬.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要点[J].当代教育论坛, 2008.9

[4].史淑敏.走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J].时代教育, 2008.8

思维规律 篇10

一、课堂教学现状

案例一:方程的意义。

教师出示图1, 让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的关系, 学生列出:50+50=100;接着教师出示图2, 学生列出4道式子:x+50>100;x+50=150, x+50<200, x+x=200。教师小结:像这样x+50=150, x+x=2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紧接着进行方程式子的练习:⑴看图列方程 (和例题一样的天平秤题) ;⑵判断下列的式子哪些是方程 (内容略) 。

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案例二:10以内加法。

教学3+6=9, 教师先让学生摆小棒, 3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到一起就是9根小棒。教师小结:所以3+6=9。紧接着进行练习。

以上两个案例, 笔者总觉得缺少一些东西, 具体地讲就是可感的东西太少, 即:感性不足, 表象不够, 抽象缺乏。学生知道的只是一种事物, 缺少“类”事物, 缺少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容易造成死记硬背, 缺乏灵活性, 稍一变换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办。这就是为什么学习会越来越困难的根本原因, 也是导致教师进行题海训练的根源, 教学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的跳跃性太大。

二、如何遵循儿童的思维认知规律

1. 感性材料要丰富。

上述案例一, 学生根据天平秤列出x+50=150, x+x=200的式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像这样的式子除了可以表示天平秤称物体以外, 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呢?

启发学生说出:一根绳长150米, 被剪去x米, 还剩50米;商店第一天卖出一些重量的苹果, 第二天卖出50千克, 两天共卖出150千克;王大伯家养了50只鸡和一些鸭, 鸡鸭一共150只。两根绳子同样长, 每根都是x米, 共长200米;食堂买来两桶油, 一样重, 共200千克;学校买来200本图书, 平均分给两班, 每班分到x本;有两杯果汁同样重, 一杯是苹果汁, 另一杯是梨汁, 共重200克等。

教师也可设计现实生活场景, 让学生直接感知x+50=150和x+x=200式子的含义, 两筐同样重的水果, 表示x+x=200方程式子等, 来揭示方程的定义: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就是说没有同一类物体的研究、分析, 单凭个别事物不足以概括出规律, 结论没有说服力, 不能让学生信服, 学生的体验就不会深刻。

案例二也是如此, 学生先用小木棒摆, 教师可再以教室里的、身边可直接触摸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如:3个同学+6个同学;3张课桌+6张课桌;3个手指头+6个手指头;3本书+6本书等一些物体进行列举、分析、比较, 最后再来抽象出3+6=9。这样感性材料丰富、背景资料厚实, “类”的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才容易抽取出来, 结论才具有说服力, 学生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

2. 抽象过程要清晰。

下图3是苏教版教材“确定位置”的内容, 反映的是教室座位场景图。小军坐在如图的位置, 让学生自主用语言描述小军的座位, 学生有不同的确定方法。引导学生为了统一说法, 规定“行”和“列”, 用“○”代替每个小朋友的座位, 抽象出图4。学生对用一个“○”代替一个小朋友很容易能够接受, 但是画圆还是比较繁琐, 比较复杂。引导学生为了更清楚、更简洁地描述每个人的位置, 我们还可以用格子图表示 (如图5) , 格子图的交叉处就是每个小朋友的座位, 如:黑圆点表示的就是小军的座位。这样一步一步由中间媒介——客观事物教室座位图, 到表象圆圈图, 再到抽象的格子图, 思路清晰, 抽象过程的概括性强, 步步逼近, 顺应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由直观感知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

再如:前面案例一“方程的意义”, 教学情境天平秤上的“x”是教材上编排好的, 其实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调整。分成五步教学:第一步, 把“x”直接换成“?”, 因为生活中天平称物体本没有x, 用“?”学生更容易接受。引导学生列出:?+50>100, ?+50=150, ?+50<200, ?+?=200。第二步, 把“?”换成“ () ”或“□”表示, 引导学生列出: () +50>100, () +50=150, () +50<200, () + () =200;□+50>100, □+50=150, □+50<200, □+□=200。第三步, 引出用x、y、a、b等字母表示, 列出:x+50=150, y+y=200。第四步, 进行同类事物的分析, 像x+50=150, y+y=200这样的式子除了表示天平称物体重量外, 还可表示生活中哪些现象呢?启发学生说出:一根绳长150米, 被剪去x米, 还剩50米;学校买来200本图书, 平均分给两班, 每班分到y本……第五步, 概括方程的意义, 像这样x+50=150, y+y=2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这样说出方程的意义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有序思维规律与高三化学教学 篇11

1问题的提出

中学化学知识细小而繁多,记忆量大,进入高三,部分学生感到化学变得难学了,难记忆,更难灵活运用。表现为回答化学问题时,颠三倒四,漏洞百出,甚至不知从何谈起,其原因是: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去思考,显得思维混乱、盲目性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将有序思维应用到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运用有序思维将化学知识按一定逻辑思维顺序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并进行知识体系的有序构建,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序存储,使之学会运用有序思维去思考问题,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有条理地逐一解决。

2有序思维的“序”

所谓“有序思维”,就是按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或优化程序逐步地思考问题,化学中“有序思维”的“序”就是化学学科思想,如分类思想、物质结构决定性质而性质决定其用途的思想、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想、提出假设→实验探索→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思想,对称思想;以及元素周期表结构,我们用这些思想作为思考的框架顺序进行有序思维。

3有序思维在化学复习中的运用

3.1运用有序思维将化学知识有序存储

高三复习重在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认识,那么学生按什么样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呢?为此,笔者采取有序思维模式,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有序构建与存储。运用有序思维,教师以一定思维顺序讲授化学知识,学生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记忆存储,如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线索是:每一族元素可以按“由特殊(各族元素中的典型代表)到一般(各族的其它元素)”的思维来掌握;而学习每一种典型元素,则运用中学化学中物质的分类思想体系,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对应的盐”的顺序来复习,如复习Cl2、S、N2、C、Na、Mg、Al、Fe等章节知识;对每一种物质则按“结构(组成、晶体结构、主要元素的化合价)→性质→制备→用途”的顺序来系统地记忆存储,这样用几种思路将复杂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联起来,构建有序网络储存在大脑中,可随时调阅使用。

化学理论和实验部分亦这样。如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思维顺序是“写→改→删→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思路为“标(元素的化合价)→等(使得失电子数相等)→平(配平其它各物质前的系数)→查”等等。气体制备实验,按“原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方法与装置)→尾气处理”的顺序来思考;固体物质的制备,按“原理→装置→产品的保护→产品的提纯”顺序来设计,检验实验就按“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结论”的顺序去表述,等等。学生掌握这种思维规律后在设计实验和回答实验问答题时自然就有条理了。

3.2 运用有序思维解答列举型习题

例11919年langmuir提出了等电子体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似。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2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__和_,__和__。

分析部分考生拿到此题时,第一感觉是不知从何处着想,没有头绪,因为第2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共有十多种,从这些分子中选取2对,确实是一时难以入手。讲评该题,我引导学生用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按“单质→化合物”的顺序将这些物质进行物分类列举,条理化地呈现出来: (每类物质按由ⅠA→ⅦA顺序列举,避免遗漏)

单质 N2、O2、O3、F2

化合物二元化合物NO、 CO

三元化合物CO2、NO2、N2O

四元化合物BF3、NF3

然后以“等电子体”的标准从中选择,就会迅速找出N2与CO、CO2与N2O。

3.3 运用有序思维解答有关同分异构体的习题

学生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常犯的错误有:遗漏和重复,其原因是思维混乱,没有选准角度按一定逻辑顺序逐一书写,因而复习时告诉学生要按“物质类别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的顺序思考、书写,在“碳链异构”中则按“主链先长后短→取代基先整后散→取代基位置由中间到两边”思维顺序来分析。

例题2(05高考江苏化学卷23题中的第3小题)。写出分子式为C7H6O2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

分析 根据分子式直接书写同分异构体时,特别要注意一定逻辑思维顺序,首先考虑官能团类别不同引起的类别异构,然后在同一类别的前提下先后写出碳链异构体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体;多官能团物质还需考虑官能团的个数(可以按由少到多的顺序);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时就按“邻→间→对”的顺序书写:

单个官能团有机物:

多个官能团有机物:

3.4运用有序思维解答开放型习题

化学开放性习题,由于“解决问题的方向不唯一”和“注重思维的发散与开放”[2],同学们往往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去思考,而有序思维可以提供一种思考的角度和方向。

例题 3(05年高考全国卷Ⅰ第28题)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图已略)请填空和回答问题:(⑴→⑹小题已略去)(7)还可以用其它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______

分析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实质上是要测量一定量试样中Na2CO3的多少,评讲时我引导学生按以下程序进行思考:从物理量分类角度看,度量Na2CO3多少的物理量有两种: n(Na2CO3)和m(Na2CO3),从n(Na2CO3)角度思考,可想到用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法,进一步想到用盐酸反应测v(CO2)的方法;从质量角度思考可以想到通过与盐酸作用后用碱石灰吸收测m(CO2)的方法,或者将它全部转化为NaCl后蒸发结晶,再测NaCl质量的方法;或者还可以用BaCl2沉淀CO 然后测量m(BaCO3)的方法,等等,这样派生出了多种方法:

方法I中和滴定法,求出n(Na2CO3)

n(Na2CO3) 方法II 与盐酸作用, 测v(CO2),进而

求出n(Na2CO3)

方法III与盐酸作用,吸收CO2,测

m(CO2)(本题已用)

m(Na2CO3)方法IV 与足量盐酸作用,蒸发结晶,

测m(NaCl)

方法V与足量的BaCl2作用, 过滤干

燥, 测m(BaCO3)

方法VI 等等

3.5运用有序思维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

对于提示信息少且很抽象的无机框图推断题,学生感到难度较大,但运用有序思维,将有可能符合题意的物质按一定顺序逐一列举出来,然后验证排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题4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 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

(1) 写出A、B、C、D、E、F的名称:_____

(2) 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本题特征信息很少,难以找到突破口,运用有序思维,先列举后逐一排除:“A、D是同主族非金属单质,且A、D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由此可知,A与D可能是以下几种组合: (按ⅦA→ⅣA顺序一一列出)

①Cl2+卤化物→Br2(I2)+氯化物②O2+H2S →S+H2O ③C+SiO2→Si+CO

逐一假设排除:若A为Cl2,则D Br2(I2),C中含有Cl-,符合反应④的单质F(金属单质或H2)无法实现反应②、③,故不合题意;若A为O2,则D为S,C为H2O,为实现反应④,则F为H2 ,但F为H2时无法实现反应②、③,故不合理;若A为C,则D为Si 、C为CO,为实现反应④,则F为O2、B为SiO2、E为CO2,刚好符合题意。参考答案: (1)碳、二氧化硅、一氧化碳、硅、二氧化碳、氧气 ; (2)2C+SiO2 Si+2CO

总之,有序思维是一种思维品质,更是思维方式,既可用于有序地存储化学知识,又可以用于解决化学问题,高三学生养成有序思维习惯后,所掌握的知识将更系统条理,其分析和推理能力会增强,思维品质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魏忠仁.重视化学课堂的总结教学[J].化学教学,1996,(8):17-19.

[2]王志庚.化学开放题及其编制方法[J].化学教学,2000,(8):35-37.

思维规律 篇12

一、思维能力的简要概念

思维能力主要是起源于如何理解与认识Bloom教育的分类,它与Bloom教育目标分类中的评价、创造与分析的认知层次相对应。根据现阶段学术界已经存有的描述,思维能力是处在较高层次认知水平的认知能力或是心智活动。它是一种可以评价思维的思维能力,它是对批判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合理互补应用的一种思维。它可以自富于跨学科的具有创造性的知识思维。思维能力是对人类思维水平的主要衡量,它也成为了解决问题能力、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在物理规律教学之中至关重要的培养内容。

二、物理规律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核心

物理概念主要是指人脑中对物理过程与现象本质属性与相同特征进行的反映。它是人们通过采用抽象化的方法来概括所感知到的事物共同本质的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物理教学法,物理规律教学的核心主要包含有:

1. 务必提高学生的体验与经历

应当提高学生们的经验与物理探索经历,使学生从中获取事实的依据。由于物理规律总是隐含在许多事例与现象中,因此感性意识的丰富才能成为科学思维的基础。

2. 应当学习与应用科学思维方式

只有抽象思维才能形成出其物理规律,也就是只有通过思维活动才能显示出物理过程与物理现象的本质。丢弃以往的非本质因素来进行构建,才可以获得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抽象性结果。所以,应当多加学习和运用抽象、推理、类比、概括等方法。

3. 对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进行理解

理解物理规律之前应当先进行理解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就是从具体至抽象的过程,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也是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感性的过程。如此重复多次,才可以使具体的现象与过程上升到对思维上的一种认知。并且同时可以使物理规律在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中得到落实。

4. 应当理解物理规律的使用条件与适用范围

应当多去注意物理规律互相之间的区别与差异性。除此之外,在物理规律教学之中,还应当多去注意学习前与学习后物理学习没人的衔接性,应当对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吻合,应用高阶学习方法组织学生们进行学习。根据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在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过程中决定了应当将对对应于思维能力的认知层次的“评价、分析与创造”三个指标之中的“评价”设置为最重要的指标。因为对于思维能力本质而言,思维能力是对人类思维水平的主要衡量,它也成为了解决问题能力、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对原有的思维进行一定的评价,就不能在评价之中找到原来思维上的不足,就不能形成批判性思维。而只有当批判性思维得以发现并修正、弥补与重构后,才能对原有的思维进行升华,创造出独有的思维能力。

三、在物理规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对策

1. 在形成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加强评价现象、事实与猜想

感性认识学习经历、生活经历与实验经历,可以使学生们形成概念并且可以掌握物理规律。通过重现生活经历与建立实验过程,不只可以创造一种问题情景的氛围,还可以促进这学生们的兴趣与探究欲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但仅仅停留在观察、描述与结果猜想的水平上,还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们思维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当在学生对感悟进行体验中,多去关注学生们对物理规律描述、猜想与观察的评价,在评价中进行思维能力的抽象建立。

2. 概念和规律的辨析过程中,加强对个案分析的评价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辨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方面,该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身的认识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物理量或者物理公式引进的目的上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还方便学生了解区分不同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并且明确知道这些物理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物理规律在使用时的条件前提。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辨析并不是全部,我们还需要进行个案分析来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教学中,要使概念的形成以及对规律的掌握,可以由具体走向普遍,或由普遍走向具体,必须依赖于对个案的分析研究。这其中,对个案教学存在着特殊的意义的则是个案分析的评价。该评价它不仅能判别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情况,并可以通过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了解到学生在对概念和规律进行掌握时产生的误区。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评价的过程,由于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先后经历了信息的接收、判断、鉴别、批评以及生成这些阶段,毋庸置疑,这一过程为我们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中,通常会用“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的状态”这一个案作为区分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看似相同却又完全不同的概念时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会利用物体不再上升(即速度为零)和之后的向下运动(即加速度不为零)这两个特点,进行对这两个物理概念之间区别的分析。其中,“速度为零”与“加速度不为零”即为该研究个案的现象的评价,根据这些就很容易得出了“速度与加速度之间无因果关系”这一结论,从而也让我们对“物体运动快慢”以及“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的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小结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而如何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进行培养是近几年颇为关注的内容。本文主要对物理规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进.高中物理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策略探析[J].中学物理,2014,(10):86-87.

[2]孙甲澜.浅谈高中物理教学[J].电子世界,2013,(18):204.

[3]王东绪.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2013,(12):1-2.

[4]聂金海.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渗透策略[J].中学物理,2014,(10):28-29.

上一篇:山地城市景观设计下一篇:功能主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