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规律

2024-08-01

演进规律(共7篇)

演进规律 篇1

摘要:汉字从出现至今, 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漫长的发展历程。纵观汉字发展历程, 考察其各阶段变化, 不难发现, 其演进规律就是:适应社会需要, 从繁到简、从曲到直、从形到符、从异到同、从独到合、从形到声。

关键词:汉字,形体,演进,规律

汉字从出现至今, 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是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是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 也是人类继续发展前进的重要参考, 因此, 研究汉字形体的演进规律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纵观汉字数千年发展历程, 考察其各阶段自身变化情况, 不难发现, 汉字的演进规律就是适应社会需要, 从繁到简、从曲到直、从形到符、从异到同、从独到合、从形到声。

一、从繁到简。

书画同源, 汉字的祖先是图画, 早期汉字是图形文字。在整体上, 早期图形文字不但比现在的所谓“繁体字”或“正体字”要复杂得多, 就是比同时和稍后的非图形文字也要复杂字形从繁到简, 节省时间, 节省精力, 节省笔墨, 是人类的本能。汉字的形体从古到今, 经历了瘦身的过程。车字从金文到繁楷, 笔画就剩下三分之一了, 再从繁体到简化字“车”, 笔画又减了一半。仅从《汉字简化字繁体字对照表》的前三个音序A、B、C中所列简化字与繁体字来看, 简化字笔画减少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 简化后的“才”字才3画, 而它的繁体笔画23画, 竟相差近8倍之多。

A.碍[礙]肮[骯]袄[襖]

B.坝[壩]板[闆]办[辦]帮[幫]宝[寶]报[報]币[幣]毙[斃]标[標]表[錶]别[彆]卜[蔔]补[補]

C.才[纔]蚕[蠶] (1) 灿[燦]层[層]搀[攙]谗[讒]馋[饞]缠[纏] (2) 忏[懺]偿[償]厂[廠]彻[徹]尘[塵]衬[襯]称[稱]惩[懲]迟[遲]冲[衝]丑[醜]出[齣]础[礎]处[處]触[觸]辞[辭]聪[聰]丛[叢]

二、从曲到直

甲骨文因其古老, 尤其是其中的象形字, 如羊字的甲骨文, 笔画为描绘事物细节, 往往走向随意弯曲;其后的金文和小篆的笔形虽有沿袭, 但弯曲有度;发展到隶书时, 笔画虽有波折意蕴, 但已基本拉直, 到了楷书时, 笔画就完全拉直了。直线距离最短, 而且直的比弯的好写, 所以书写越来越方便快捷了。

三、从形到符

从造字手法来看, 汉字是由“图形化”向“符号化”演变的, 即由具体化到抽象化;如表格中的鱼、鸟、羊字, 在甲骨文中完全是事物原形, 一目了然, 而到了小篆时原貌已不明显, 到了草书之中, 就成了表示这三个事物的符号而已。

四、从异到同

从表示同一意义所用的字形数量变化来看, 呈现出从多个统一到一个的趋势。

异体字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 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 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 所以, 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有很多。正、草、隶、篆四种书体都有异体字。而且篆字 (广义的) 异体字最多, 历史上就有“百福图”、“百寿图”等, 当代姬同耕先生还收集有“万寿字谱”。

2007年11月26日 (京华时报讯) , 贵阳市乌当区七旬老人王凤成携“万寿字谱”进京, 把耗时6年完成的一幅收录了20008个“寿”字的“万寿字谱”献给北京奥组委。

1955年12月公布的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规定了810个正体字, 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异体字为不规范字, 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场合外, 不再使用。至此, 令人烦恼的异体字, 被关进了历史博物馆。

五、从独到合

独体字是指汉字形体结构的一种类型, 即结构单一、不能再拆分出偏旁的汉字 (跟合体字区别) 。象形造字法是最原始的造字法, 象形字就是独体字, 早期90%以上的文字就是独体象形文字。但是这种构字方式局限性很大, 因为世界上的实物无穷无尽, 相似的又非常多, 不能全部画出来, 并且难以区别它们;特别是有些复杂事物画不出来, 画出来也不便于书写, 有些抽象概念无形可象, 根本画不出来。因此, 单靠这种造字法, 不能满足记录汉语的需要, 这就促使汉字造字法在象形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出现了指事与会意两种构造方式, 后来出现了造字功能更强大的形声造字法。据统计:在7000个通用字中只有236个独体字, 占通用字3.4%, 合体字占了绝对优势。

六、从形到声

从造字法来看, 象形、指事、会意等表意造字法能力有限, 不能满足交流表达的需要。而形声是一种高产的造字法, 形声字的大量出现, 大大提高了汉字记录汉语的功能。形声字采用了形加声的构造方式, 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新华字典》收录了8000多个汉字, 其中, 形声字所用的形旁有1000多;据《现代汉语形声字字汇》分析, 所用的声旁约1500个, 用这些形旁和声旁可以轻松地造出大量的新字来, 如一个形旁“木”加上不同的声旁可以造出100多个形声字, 如“杈、榆、松、枝、杆、材、杖、楠、杜、枯、村、架”等。因此, 形声造字法一出现, 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殷商甲骨文和周代金文里形声字占20%, 到了汉代, 《说文解字》里的已达80%以上, 今天常用的汉字里已达90%以上。

直到今天, 还用形声造字法造字。如元素符号百分之百是形声字“氧、氮、氦、镭、铀、镁……”;叹词的摹拟声音的词也大都是形声字“哎、吧、呢……”;繁体字简化后也采用这种方法“艺 (兿) 、护 (护) 、邮 (邮) 、惊 (惊) ……”。

总之, 汉字形体演变规律, 符合社会需要, 符合人类发展需要,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委教育部.异形词整理表[M].http://www.edu.cn/20011228/3015609.shtml

[2]刘怀宇任冠军.七旬老人携“万寿字谱”进京.京华时报2007年11月27日

[3]汉字发展史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5]肖甫春.汉字学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

[6]左民安.汉字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

人民币冠字号码的作用及演进规律 篇2

冠字号码是为统计钞票印制数量、标记钞票唯一性的一种符号。冠字号码(简称“冠号”)由两部分组成:冠字和号码,冠,取首之意,“冠字”也称“字头”,即印在票券号码前的符号,人民币冠字一般由罗马数字或汉语拼音组成,冠字后的阿拉伯数字即为“号码”。人民币一般实行“一票一号”,冠号代表着每张钞票独一无二的身份,是钞票的“身份证”。如图1。

二、冠字号码的作用

(一)估算现金流通量,根据经济发展合理投放钞票

人民币的冠字由两至三个罗马数字或两个汉语拼音组成,号码由六、七或八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冠字用以表示各种票券印制数量的批号,号码是表示每一冠字批号中的具体编号,一票一号,在同一冠字批号中的号码一般不重复。

以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为例,他实行2位冠字8位号码的“二八”排列,2个汉语拼音最大组合为625种,10个阿拉伯数字的组合为一亿,所以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印制数量的最大理论值为625亿张。冠字和号码形成有限组合达到控制钞票印制数量的目的,国家通过统计已发行冠号数量,可准确掌握新钞发行量,再减去旧钞回收量,综合各口径货币供应量,便可估算出市场现金流通量及在货币供应量的占比,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合理投放现金,以保证物价稳定。发行部门还可宏观控制各券别冠号的发行比例,以利于各地适时调整各券种的动态平衡,防止流通中券别阻滞。

(二)很强的防伪作用

冠字号码技术可明显增加伪造难度,是钞票防伪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印钞业中,通常采用凸印技术印制钞票冠字号码,其效果不同于其他方式印制的“号码”,其墨迹四周有挤压痕迹,用放大镜看比较清楚,图2。

从印迹的背面可看见压痕,手摸真币冠号有凹凸不平感。另外,钞票号码机是特制的,号码字型、字体大小、线条粗细都是特定的。字体排列次序是否整齐、左右间距是否均匀,号码印在钞票上的颜色、位置是否与真币相同,号码周围底纹是否完整、是否有挖补痕迹,这些都是鉴定钞票真伪的重要检测点。所以,冠号技术具有很强的防伪性。

(三)为钱币收藏提供分类依据,增加收藏的趣味性

近年来,钱币收藏不断升温,收藏者有按发行时间收藏的,如按照第一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专题收藏;有按版别收藏的,如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券中的“背绿”和“枣红”版;而冠字号码为收藏者提供了新的收藏类型,如第三套人民币的“两罗马”和“三罗马”(见图3)。

三、第一至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码的演进规律

(一)冠号形式的设置由纷杂向简约演进

人民币冠号的票面设置从第一套到第五套变化很大。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当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设计、制版、印刷都是分散进行的,共有21个厂家参与印制。由于厂家多、印制工艺各地不一,号码机不管是六位的、八位的,号码字体不管是粗的、细的,一律都用,所以第一套人民币的冠号呈现纷杂的局面:按冠号形体可分为:柱体和圆体,按冠号高度可分为大号、中号、小号,同样一个“5”就有长颈、短颈、斜颈之分,见图4。

而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冠号的字体、大小逐渐规范统一,变得简约,体现了印制的标准化和技术的进步,附表。

(二)防伪作用由简陋向成熟演进

由于印制原因,第一套人民币冠字号码的防伪作用较差。据人民银行第一任发行科长石雷回忆:“第一张人民币上的八位号码字体不一,前两位字体大而粗,后六位字体小而细,原因是当时没有八位的号码机,只有六位的,只能将另一型号的号码机拆下两个‘0’字卡在六位号码的前面,所以字体粗细不一且高低不平,直到1949年初北平解放后才用上了8位的号码机。”第一套人民币印制质量参差不齐使印出的号码比较粗糙,冠号不能作为重要的防伪手段,可以说,第一套人民币冠字号码的防伪作用是简陋的。第二套人民币的冠号实现了统一,第三套人民币冠号的凸印技术已经达到了良好的防伪效果,而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号使用了磁性油墨,可用机器检测,防伪作用较强。而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均采用了凸印磁性号码,还可通过点钞机、清分机、ATM机等银行机具进行机读,特别是1999版10元券的“无混色的双色接线横号码”是我国的独有技术,使我国的冠号制作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人民币冠号的防伪作用已经走向了成熟。各套人民币纸币冠字号码比较表

冠号组合冠、号位置分布冠号票面分布冠号是否分合第一套双三冠、三冠六号、三冠七号、三冠八号、左右冠、左冠右号、左号右冠冠号在正面冠、号分离第二套三冠七号、二冠八号、三冠无号、二冠无号左冠右号冠号在正面冠号相连第三套三冠七号、二冠八号左冠右号冠号在背面、冠号在正面冠号相连第四套二冠八号左冠右号冠号在正面冠号相连第五套二冠八号左冠右号冠号在正面冠号相连纪念钞一冠八号左冠右号冠号在正面冠号相连(三)冠号整体设计由技术性向艺术性演进

钞票印制不但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且他还蕴含了很高的艺术性。技术性是基本的要求,艺术性却是非常高的要求,钞票的艺术性决定了她的美感,钞票印制要求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技术不高,造成冠号纷繁杂乱,字体粗细不一、高低不平,缺少美感;第二套人民币的印制技术大有提高,统一了冠号的形式,冠号统一为红色,使冠号形成了一种规范统一的美;第三套人民币冠号的颜色有所增加,分红、蓝两色,形成了一种变化的美;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号增加了新的内涵,使用了新的油墨材料,颜色为红、蓝、黑三色,是一种丰富的美。但前四套人民币的冠号设计较侧重技术性,却缺乏艺术性,而第五套人民币冠号却呈现出很强的艺术性:内涵丰富、创新及和谐的美感。她有丰富的颜色,采用了红、黑、蓝、绿四种颜色;而且对号码大小排列进行了创新,冠号大小上呈现规律变化,如2005版100元、50元券采用了双色异形横号码,大小有韵律地变化,而纪念钞的冠号设计更为独特: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J”做冠字,八位阿拉伯号码的字号采用由大到小递减式印刷方式,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冠号采用黑、绿双色印刷。见图5

旅游新业态的演进规律 篇3

“业态”一词最初起源于日本, 是流通企业经营形态的简称。但是, 近年“业态”一词被学者们引入旅游业, 主要用于描述旅游产品形式、旅游经营形式、旅游组织方式等。当前, 旅游业态, 尤其是旅游新业态成为国内外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上海市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会展旅游、红色旅游、邮轮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业等六大旅游新业态。海南、四川、广东等省市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种旅游新业态不断地涌现, 不断得到发展。在旅游业态研究方面, 邹再进 (2007) 、魏小安 (2009) 、杨玲玲 (2009) 、李太光 (2009) 、张文建 (2010) 等对旅游业态的概念、特征、类型、创新模式等进行了探索, 但是对旅游新业态的系统性研究较少, 尤其对旅游新业态的演进规律探讨非常少。因此, 本文对旅游新业态的概念、类型、意义、演变规律进行探讨, 旨在为旅游新业态的实际提供借鉴。

二、旅游新业态的概念和类型

(一) 旅游新业态的概念

“业态”一词主要运用于零售业, 通常是指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 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地讲, 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旅游业不同于流通行业, 但是与其有着一定的共性, 即都是直接面向消费者,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将“业态”引进旅游业, 是旅游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业态”原有的内涵也必然在旅游经济的运用中发生变化。综合前人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旅游业态界定为企业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的具体形态。因此, 旅游业态侧重于谁通过什么方式向旅游者卖什么产品, 即包括旅游组织形态、旅游产品形态、旅游经营形态三个层面的内容。

“新”在《新华字典》解释为“与旧相对”。旅游新业态无非是相对于旅游旧业态而言。如何划分“新”、“旧”, 是依据时间来确定的, 也就是说它必须是近期时间段内出现的, 即从某一个时点到当前的期间。某一个时点通常是根据研究或实践需要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近期时间段内, 相对于过去已存在的旅游业态来说, 新出现或过去没有的业态, 被称为旅游新业态。因此, 本文讨论的旅游新业态为近30年我国新出现的旅游业态。

(二) 旅游新业态的类型

旅游新业态主要包括新的旅游组织形态、新的旅游产品形态、新的旅游经营形态三大类型。

新的旅游组织形态, 是旅游市场中涌现出的新的组织形式。一是产业间融合出现的业务融合型新组织形态, 如会展旅游集团、景观房产企业、旅游装备制造业等。二是网络技术与旅游融合形成的新组织形态, 如携程、e龙等在线旅游运营商。三是新开发的特色组织形态, 如家庭旅馆、主体餐厅等。四是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的新组织形态, 如如家连锁酒店、中国民俗酒店联盟等旅游联合体;五是多类型企业合作发展的新组织形态, 如旅游产业园、旅游产业集群等。

新的旅游产品形态, 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来的新的旅游产品。一是与交通工具结合形成的新旅游产品形态, 如自驾车旅游、高铁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自行车旅游、太空旅游等;二是与特色旅游资源结合的新旅游产品形态, 如温泉旅游、影视旅游、高尔夫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赏花游等;三是针对细分市场的新旅游产品形态, 如夕阳红旅游、夏令营旅游等;四是出行目的引发的新旅游产品形态, 如纯玩团、探险旅游、养生旅游、教育旅游、乐活旅游等。

新的旅游经营形态, 是企业销售旅游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新经营形式。一是多类型企业形成的联合经营形态, 峨眉山景点与旅行社形成的“峨眉山旅游专卖店”, 酒店和航空公司的联合营销等。二是网络技术在经营中的应用形成的新经营形态, “网络营销”等。三是出现的新型营销途径和方式, 如广西的旅游大篷车、发放旅游消费券等。

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意义

(一) 有利于获取更多经济收益

旅游新业态的形成过程, 常常也是旅游企业追逐利润的过程。如旅行社刚开始是被动地接待会展旅游者, 随着对利润点的关注, 开始设立专门的部门, 专注于会展旅游产品的发展, 甚至有的企业还开始进入会展业的核心行业。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也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如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一年的直接经济收入近2个亿, 还拉动其他行业将近6个亿的经济收入, 既使企业获得高利润, 又带动阳朔其他相关产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二) 有利于获得旅游竞争优势

21世纪旅游的蓬勃发展, 致使旅游企业所面临的旅游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复杂。而旅游新业态容易使企业寻找到市场的空白点或薄弱点, 如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新东方赴美夏令营, 针对女性“三八”妇女节出游的罗平赏油菜花旅游等, 还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自己的经营特色, 如酒店提供配备电脑的商务客房, 打造深厚足球文化内涵的足球主体餐厅, 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三) 有利于旅游产业升级

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促使旅游产业步入转型和升级阶段。一是自驾车旅游、公务商务、会展奖励、工业旅游等特种旅游产品促使旅游产品结构由过去大众观光旅游为主的单一结构, 开始转向多层次多元化的复合型结构。二是以携程、e龙等为代表的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出现, 促使旅游企业由过去国有垄断经营转向资本多元化、市场开放化、组织形态多样化。三是旅游新业态的放大规律, 促使旅游新业态纵深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走向质量效益为主的集约型。

(四) 有利于满足旅游者需求

旅游新业态产生的出发点和目的正是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 旅游新业态也只有满足旅游者需要才能生存和发展。如锦江之星、如家等经济型酒店的兴起, 正是源于国内旅游者的对住宿安全、卫生、经济的需要。“纯玩团”的出现正是出于旅游消费者对传统旅游团中购物太多的抨击。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发展正是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 对乡村的回归。

(五) 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大量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的, 它有利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如旅游业与工、农业的渗透融合, 形成的各种农业旅游、工业旅游, 从国家到地方的各层次的“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旅游新业态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模式, 延长了工业、农业的产业价值链, 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优化了工业、农业的产业结构。其次, 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也推动服务业的大量发展, 优化了第一、二、三产业结构。

四、旅游新业态的演进规律

(一) 基于生命周期来看旅游新业态的演进规律

某一旅游业态的发展过程存在一定的演进过程, 包括初成、加强、稳定、更替或衰落四个阶段。通常, 在某一时间段里, 处于初成期、增长期和成熟期的前段的业态被认为是旅游新业态, 而成熟期后段和更替或衰落期已经属于旅游旧业态。

初成阶段是某一旅游业态从概念到雏形的发展阶段, 即旅游新业态萌芽和出现。在这一阶段, 旅游新业态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意或无意间逐渐形成的, 它虽然具有一定的时空耦合性, 但也是一定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这一阶段, 这一旅游新业态的数量相对较少。旅游新业态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的投入, 并存在根本性的创新行为或对原有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等进行较大变革, 更多表现为质变过程。增长阶段是某一旅游业态从雏形到一定规模的过程。旅游新业态在数量上增长较快, 并达到一定的规模。旅游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 会随着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国家政策等发展条件的变化, 不断进行较大地调整和修正, 呈现出渐进性创新。旅游业态的发展以量变为主。成熟阶段是由于市场的约束, 某一旅游业态的数量基本处于饱和, 呈现稳定状态的阶段。旅游新业态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 调适幅度和频率越来越少。随着发展时间的延续, 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并被市场广泛认可的业态, 最后作为旅游旧业态。更替或衰落期是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旅游业态逐渐弱化, 退出市场或在原有的基础上萌生出新的旅游业态的过程。

例如夕阳红旅游的发展。最开始是20世纪80年代, 没有专门针对老年旅游市场的旅行线路, 一般旅行社只是按常规接待了一些老年旅游者, 出现夕阳红旅游的萌芽。在1998年到2002年期间, 一些旅行社开始意识到老年旅游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独特的细分市场, 开始出现了专门的老年旅游部门和线路, “夕阳红旅游”品牌被树立起来, 并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2年后全国多数城市都已经拥有夕阳红旅游产品, 并开始出现夕阳红度假村等新形态, 还出现了跨地区的专营老年旅游的联合体等新组织形态, 逐渐走向成熟。

(二) 基于时空和数量的旅游新业态演进规律

从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纬度来看, 某一旅游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数量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企业通过学习、模仿, 使旅游新业态在更广阔的空间扩散, 而空间布局上的增加, 又进一步带动周边企业的学习和模仿, 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新业态数量的增长, 并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因此, 三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基于时空和数量的某一旅游新业态演进路径总体趋势实际是一个不断上升、不断扩大的螺旋型曲线 (见图2) 。

从时间或空间某一维度结合数量纬度来看, 某一旅游新业态的数量并不完全是直线上升的, 而是常常呈现出向上的波浪型曲线。这是由于旅游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 常常会遭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它必须经历一种自我调适、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 在整体向上发展的过程中, 旅游新业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能会出现跌宕起伏的数量波动 (见图3) 。

我国主题公园20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很好例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与影视结合的主题公园出现。北京的“大观园”和河北正定的“荣国府”完成电视《红楼梦》的拍摄后, 对外开放, 获得了成功。全国各地纷纷效仿, 迅速掀起了兴建主题公园的狂潮。虽然这些主题公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但是很少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不断的创新。盲目地跟从, 粗暴地模仿、低层次地泛滥导致了这一批主题公园大多最后以失败告终。目前, 除了无锡的“宋城”等少数几个此类主题公园尚在营业外, 其他的主体公园都已终止营业。1989年占地30万平方米, 投资上亿元的深圳“锦绣中华”获得巨大成功, 又一次掀起主题公园的建设热潮。如昆明“世博园”、深圳的“欢乐谷”、“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等。这些主题公园在投资前注重项目的总体论证和市场调研, 注重项目的内涵发掘和设计修建, 建成后注重经营管理以及产品的不断创新。它们在数量、规模、层次、管理、产品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 基于品牌的旅游新业态放大规律

由于旅游产业具有天生的开放性以及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 部分旅游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放大规律, 即从概念——项目——产业的不断扩大的演进过程。这通常出现在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旅游新业态演进过程中。最开始它只是一个新的概念, 企业有意识地将新概念通过项目建设, 获得初步的实现, 并树立起新的品牌;随着品牌效应的产生, 企业围绕品牌, 充分发挥品牌的优势, 跟进其他相关产业并获得发展, 最终实现围绕品牌的新的产业经济的实现。

如江南木渎古镇通过整合姑苏水乡民间文化资源, 率先创立并推出了包括绣娘、船娘、茶娘、花娘、织娘、歌娘等在内的“姑苏十二娘”崭新品牌, 建设了姑苏十二娘风情园, 姑苏十二娘文化展示馆、商务客栈、文艺演出场地、配套景观设施等;接着举办了“当代绣娘评选大赛”、“古韵今风吴娘歌会”等活动;拍摄了《姑苏十二娘》电视剧;还先后开发了“姑苏十二娘”茶具系列、工艺扇系列、碧螺春茶系列、泥偶系列、食品系列、蚕丝被系列、苏绣系列等旅游商品, 使“姑苏十二娘”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为一个项目, 再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1]邹再进.旅游业态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研究, 2007, (12) .

[2]魏小安.旅游业态创新与新商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3]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J.]资源与产业, 2009, (6) .

[4]李太光、于曰美、江珊.国内外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动态[N.]中国旅游报, 2009-02-13.

数字化报纸历史形态的演进规律 篇4

关键词:数字化报纸,历史形态,演进,规律

我国数字化报纸从1993%年出现至今, 历经电子版、网络版、“全真电子版”、多媒体数字报、互动多媒体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卫星报等不同历史形态, 显露出与印刷报纸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

视觉界面上, 以传统报纸版式为基本特点, 经历了标题目录模式、“全真电子版”模式、以版面为导向的浏览模式

有研究表明, 一报在手, 人的视线最先接触到的是版面的整体视觉样式即版式, 而不是新闻内容细节。版式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 潜移默化地导引和主宰着读者的视线, 从而传递版面的编排思想, 体现报纸的品格、风范。版式犹如报纸的脸面, 历来为报人所重视, (1) 并成为数字化报纸视觉界面的基本特征。

标题目录模式。1993年12月6日的《杭州日报》 (下午版) 率先尝试报纸电子版, 拉开了我国数字化报纸的序幕。1995年10月20日, 《中国贸易报》开内地报纸上网之先河。1997年1月1日, 《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开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到1999年底, 中国上网报纸已经接近1000家。后来我国主要报纸网络版纷纷改版更名为××网、××在线, 成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 就不再是数字化报纸了。

数字化报纸由最初的电子版发展到网络版, 基本上是一种网页形态, 采用的是标题目录模式, 不具有报纸原生态版面的特点, 只是包含了文字、图片、装饰图案、专栏、专题等传统报纸版面的基本要素。醒目的标题、字号和字体的变化, 把报纸名称置于页面的最上端, 内容的重要性从上到下递减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报纸版面编排的基本思想。

“全真电子版”模式。1998年7月, 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首次将PDF格式运用到报纸电子出版中, 国内第一份PDF报纸《世界杯快报》诞生。2000年, 北大方正又将CEB版式文件技术运用到电子出版领域。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 90%的数字化报纸都使用了PDF版。到2005年, 采用方正CEB版式文件技术出版的数字化报纸也有30多家。 (2)

PDF和CEB技术都能够真实地保留原有文件中文章、标题、版式、图片、广告、报花、字体、字号、色彩等报纸涵盖的所有信息, 呈现与印刷报纸一模一样、原汁原味的形态, 所以PDF和CEB版报纸也被称为“全真电子版”报纸。它充分再现了版面语言的魅力, 但是客户端须安装软件, 下载阅读, 存在着表现形式单一, 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等缺点。

版面导向浏览模式。2006年2月20日,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全国首家多媒体数字报。目前, 全国已经有37家报业集团, 300多家报社出版发行多媒体数字报, 数量到2008年7月超过600份。 (3) 多媒体数字报首先保持了纸质报纸最吸引人的报纸版式, 而且可以随意翻阅, 在原始版面图上点击感兴趣的文章会直接弹出此篇文章的新闻内容。它还可以将广告的形式由单一的平面固定形式变成满屏广告、对联式广告、交替图片、浮动广告、音频、视频广告。当前一些多媒体数字报还可增加视频、动画、音频等各种多媒体元素,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报纸。

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不同,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于2008年8月1日推出了我国首份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性互动多媒体网络报《播报2.0》。该报采用了报纸版面与互联网页相结合的形式:整体页面左侧区域为《播报2.0》的即时整点专题报道版面, 可点击鼠标进入大版面详细阅读, 而且它不再需要翻屏, 受众可以在头版下面看到所有版面内容;右侧区域为重要视频、图片专题区、分类新闻标题及列表区域, 同时还在适当位置穿插本网论坛、博客、播客等原创内容, 互动性更强。

多媒体数字报和互动多媒体网络报采用的这种以版面为导向的浏览模式突破了标题目录模式和全真电子版模式, 将报纸版面语言优势移植到网络传播中来, 既延续了传统看报习惯, 又融合了网上看新闻的方便快捷, 并且以多媒体信息为传播要素, 丰富了版面语言。同时它还把传统报纸的数字化翻版技术和观念, 提高到“报业产品数字化”的新高度, 成为当前数字化报纸最为理想的传播模式。

以上主要是针对网络报而言, 手机报、电子报也基本上是遵循这一规律。

最早的手机报是2001年《扬子晚报》的“扬子随身看”, 它仅是以简短单纯的文字形式传播新闻信息。2004年, 《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 以彩信的形式传输包括新闻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数据包, 可读性和观赏性更强。随后浙江、广东、江西、四川、山东等地纷纷试水手机报。2008年“Goonews”手机原版阅读软件成功联手国内300余家知名报刊如《南方周末》、《京华时报》、《商务时报》等, 展开了纸媒内容的数字化合作。2009年7月6日我国研制出的“报讯通Newnews3G1.0”手机数字平台, 不但可以在手机上原版再现报纸, 同时也可以在版面间自由跳转、储存多种报刊书籍、检索往期报刊、进行评论、输入关键词搜索等。

电子报方面, 2006年4月14日凌晨5时, 《解放日报》首次试验推出的电子报能够将《解放日报》的报头字样和“缩小”的头版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 用触摸笔轻点文章, 页面立即翻新, 即可细细品读。10月25日,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在国内首次成规模推出实用性电子报《宁波播报》, 运用HTML和PDF阅读格式, 保留了报纸的形态, 内容可随时更新, 查询便捷, 同时附加了电子图书和提供手写笔记应用功能。2009年5月, 亚马逊公司推出的适合阅读报刊的大屏幕电子阅读器Kindle%DX具有A4纸大小的电子墨水显示屏, 存储容量达3.3GB, 重仅535克, 设置有PDF阅读器和3G通信, 实现原版阅读, 并带有朗读, 支持人机交互、笔记发信等功能, 视觉效果与纸质书报相似, 人们“翻阅”报纸版面更为方便、快捷。

可见, 真正理想的数字化报纸既不应该形同于网络媒体, 也不应该形同于纸质报纸。它作为跨媒体传播时代的产物, 应该是整合了文本、图像、版式、视频、音频、流媒体、FLASH、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的交互式的“复合读物”, 融合发展应该是它的必然选择和科学发展之路。当前有些数字化报纸只是“媒体大搬家”, 过度重视“原版原式、原内容、原更新频率”在互联网、手机或其他终端上的呈现, 过多展现了纸质报纸的功能和表现形式, 忽略了互联网、手机等平台本身固有的特性, 实际上“这还是一种传统纸质出版物的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 算不上真正的数字报业”。 (4)

制作出版上, 以新技术为动力和支撑, 最初都是由媒企合作完成

20世纪90年代, 数字化报纸随着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从无到有, 不断演进变化。每一种新的形态的出现, 最先都是由媒体与相关技术部门合作完成的。

我国最早数字化报纸《杭州日报》电子版, 就是通过展望咨讯网与杭报出版同步加载传输的。最早上网的《中国贸易报》是由北京易迈公司进行制作的。1996年1月20日, 该公司又和首都新闻出版界联手成立了中国电子报刊联机服务中心, 全面提供电子报刊的上网技术服务。1998年7月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与新华社联合推出国内第一份PDF报纸《世界杯快报》, 同年又中标《深圳特区报》电子版制作, 1999年完成《南方周末》制作, 2002年签订60年《人民日报》电子版制作合同。另外, 全国第一份多媒体数字报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方正阿帕比公司合作完成的, 第一份有声报纸《合肥晚报》是利用中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数字技术实现的。截至2007年, “全国39家报业集团, 就网络报事宜与新数通公司合作的已有25家” (5) 。目前, 根据笔者的最新统计, 在方正阿帕比公司的“爱读爱看”网站上发行的数字化报纸有442种。在新数通公司的Xplux发行平台上发行的数字化报纸共有234种。

我国第一家手机报是由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共同推出的。曾经联手开通国内首张省级手机报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移动浙江公司2009年2月又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2008年, 《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借助于北京志荣维拓科技公司花巨资研发的手机原版阅读软件Goonews, 实现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报纸浏览体验。随着国内3G网络的推出, 以及大屏幕PDA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 手机报阅读会更方便, 效果会更理想。

全球第一张电子报是由上海电信“天翼通”网络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解放日报》与荷兰i Rex科技公司合作首次试验推出。2006年8月, 国内第一家卫星报《天津日报》也是通过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和荷兰卫星报纸公司三方合作, 顺利进入全球卫星报纸销售系统的。2009年5月25日,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上海狂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又联合开发和推出了“IP-News365”多媒体互动数字电子阅报栏。

从历史发展上看, 数字化报纸就是传统报业内容不断地与IT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技术对数字化报纸的产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适用技术人才还严重匮乏, 报社和报业集团一方面要加强与外部技术力量的合作, 打破媒企之间的界限, “在数字化传播技术的时代, 媒企跨界联合, 那么会形成更强大的传播力量” (6) ;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整报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 加大技术投入, 引进和培养自己的数字技术人才。在当前, 谁占领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 谁就拥有了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谁就拥有更多的经济利益增长点。

发展方向上, 呈现出多路径、开放式特点

数字化报纸的演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与不同传播技术、介质和终端结合, 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从纵向上看, 印刷报纸在向数字化报纸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是与网络结合, 呈现出电子版、网络版、“全真电子版”、多媒体数字报、互动多媒体网络报等不同形态。2004年起开始与手机结合, 先后出现文本短信型、图文彩信型、WAP网页型、掌信型 (客户终端型) 、语音型、彩e型等手机报。2006年又与电子阅读终端结合, 出现手持电子阅读器型和电子纸型等电子报。其他一些传播介质和终端如卫星、户外显示屏、二维码技术、电子阅报栏、PDA等也日益纳入一些报社和报业集团的视野之内, 新形态不断出现。

从横向上看, 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等不同历史形态同时存在, 而且每一种形态中又有多种类型, 一家媒体既会拥有网络报, 也会有手机报、电子报等。

现阶段, 报社或报业集团的媒体结构多为“N报N刊一网站”, 因而形成了一种全媒体出版的态势。所谓全媒体出版就是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 把同一种内容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多种传播手段同步出版。这就要求报社和报业集团首先应该进行战略规划, 加强团队协作, 整合各方力量, 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搭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公共数字化信息平台, 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综效。其次要认真和持续地开展市场和读者调查, 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整合和提炼, 以满足不同需求, 并以此作为数字化报纸清晰定位和创立数字化转型创新项目以及建立相应商业模式的科学依据。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全媒体出版不能仅注重数量上的提高、新闻产品链的延伸, 更重要的是要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战略重点, 实现新闻内容的集约使用, 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当今, 印刷报纸的生存举步维艰, 全球报业面临历史性阵痛, 数字化报纸、数字化阅读成为报业最新最热的话题。在此背景下, 回顾我国数字化报纸的历史形态发展过程, 重视和思考其内在规律, 对于认清形势、明确当前任务、促进数字报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李之久:《版面的编辑原则与艺术审美》, 人民网传媒频道,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9489/164139/9747157.html

②《电子报成为方正CEB核心技术应用的又一亮点》, 互联网周刊,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02/974f30810cfa4de19f68c68b4d1a51c4.shtm

③《〈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精要》,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10/21/content_10226950.htm

④庞春燕:《张立:“媒体搬家”不是数字报业》, 《传媒》, 2008 (8) 。

⑤闵大洪:《2007中国数字报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JR) , %http://www.cjr.com.cn

演进规律 篇5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对特定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价值核算。它遵从会计主体假设,属于微观层面的核算。统计上,宏观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微观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虽然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核算主体和具体的核算方法不同, 但是两者的价值量核算要求和核算内容是相同的。

对会计和统计核算制度的演进规律研究, 会计上主要从会计环境变化、会计与经济的互动等角度进行研究的,而统计上则主要研究宏观国民经济核算演进,此外,也有少许学者将建国后某一时期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但他们所研究的核算属于阶段性的。通过对两者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我们发现:放眼更长时期,宏观国民经济核算和微观会计核算围绕价值本体,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增长理念的指导下,两者的演进在每一阶段都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并把握好这两者的对应关系对于协调微观会计和宏观统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会计核算演进规律和统计核算演进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体制和会计核算制度也得到渐进式的发展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

以往的研究多从会计制度和相关环境角度对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变迁进行研究。虽然我国学者们对建国以来会计制度变迁的时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起止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以变迁过程中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为划分点。如唐国平(1992)、杨时展(1998)、栾甫贵(2005)等都将会计制度的变迁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并详述了每个阶段会计核算制度与宏观经济环境变革的密切关系。以上对会计核算制度的变迁研究, 表面上看似只是对会计核算制度在不同时间段上的简单罗列,实则揭示了会计和经济的内在逻辑,即会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我国会计核算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序的商品经济再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迁, 不同的经济管理阶段,会计核算对其核算主体的价值核算也随之变化。

统计上, 不少学者对国民经济核算体制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尽管分析的角度有所差异,划分的阶段略有不同,但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制的演进观点基本一致。牛文元(2002)从政府层面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和实践经历划为4大阶段, 朱启贵(2013)基于发展观演进历程角度,将国民经济核算的变迁划分为3个阶段。他们都强调每个阶段国民经济核算体制的变迁都是同那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同会计核算制度相似,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制经历了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MPS核算模式、与有序的商品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MPS与SNA并存模式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SNA和SEEA模式。在不同的经济管理阶段,宏观国民经济核算模式不同,国民经济核算所注重的流量与存量的价值量核算也随之变化。

3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对应关系

微观核算是宏观核算的基础,宏观核算是微观核算的概括。国民经济核算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会计核算, 二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依存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的价值理念也不同,并且两者呈现明显的对应关系。笔者根据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 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划分为传统会计和传统GDP核算、环境会计和绿色GDP核算以及会计综合报告和多角度GDP核算3个相对应的阶段来探析两者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3.1 传统 GDP 和传统会计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1992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有序的商品经济两个阶段。从建国初到1978年,我国效仿苏联,采用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MPS核算模式;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采用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MPS和SNA核算模式。这两种核算模式的共同特点:一是忽视环境成本核算(吴俊梅,2008);二是忽略社会福利核算(牛文元,2002),属于传统GDP核算范畴。与该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传统会计核算偏重权责发生制即历史成本下产出总量的增加。从单一经济资产价值角度进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个要素的核算。

3.2 绿色 GDP 和环境会计阶段

1992年,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基础性作用。但这种只重经济发展,轻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发展方式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环境危机初现端倪。传统GDP和传统会计核算也由此暴露出弊端。学者们开始修正传统的核算体系,以SNA为基础,改革SNA核算体系,将传统GDP核算中忽略的环境成本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考虑在内 ,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形成一种“真实的GDP”即“绿色GDP”。同时 ,绿色GDP呼唤环境会计的诞生。环境会计在会计要素的范围上涵盖了涉及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 通过辨认确定其数量和价格,进行合理公允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并进行披露报告。绿色GDP和环境会计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3 多角度 GDP 和企业综合报告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深化,为了能够更全面、更真实地衡量社会发展进步放入水平, 学者们提出对GDP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和立体的核算。多角度GDP,是从多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地对国家经济运行和社会进步进行诊断和衡量的标准。如可持续发展GDP (杨充霖等,2008) 和3G-GDP (游士兵等,2010)等被相继提出。在微观会计层面 ,环境会计进一步得到完善, 企业综合报告成为近些年来国际学术界倡导的企业报告新模式。它是对传统的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3种形式的完善与整合 ,注重对公司持续价值创造情况的连贯报告,来达到提高信息质量、高效配置资本的目的。多角度GDP核算和企业综合报告体现出整合型价值理念的思想。

4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对应关系深层原因剖析

会计是微观价值管理,统计是宏观价值管理,两者都需要与国家经济管理相适应。不同的经济管理阶段, 价值管理目标不同,会计和统计都需要作出改变来适应它的发展变化。但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对会计和统计的发展产生影响, 使它们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管理服务? 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都呈现出对应关系, 并共同服务于国家经济管理的深层原因在于它们都受到相应的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和微观会计、宏观统计及经济管理理念的相互作用如,图2所示。

4.1 单一性经济增长理念指导下的核算制度

单一性经济增长理念,即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集中一切力量将“蛋糕”做大,而不惜任何代价。从建国初到1978年,在单一性经济增长理念的指导下, 我国所确定的经济发展道路是结合中国国情,效法苏联,实行集权型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制定全国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会计报表提供给企业唯一所有者即国家,而不向社会公开,也不存在成本保密的问题。宏观国民经济核算只将经济资产而不将自然资产作为中间资产投入进行扣除, 因而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各种自然资源也不被作为一种已存在的资产价值看待, 故实行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即MPS核算模式。单一性经济增长理念下虽然GDP实现高速增长,却导致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恶化、公共物品供给匮乏以及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三重矛盾(纪玉山 ,2012)。

4.2 转向包容性经济增长理念指导下的核算制度

“包容性增长” ( inclusive growth) 这一理念最早在21世纪初由亚洲发展银行与世界银行提出。所谓包容性增长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它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 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包容性增长理念不仅会考虑怎样把蛋糕做大,更会关注如何把这块“蛋糕”做好以及怎么分配。

1978到20世纪90年代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并逐渐从长期以来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性增长”理念转向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改革。但大多是对以前会计准则的恢复、修改与补充。在宏观经济核算层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了注重国民收入增长的SNA核算体系,但国家还未正式启用SNA核算体系,出现MPS和SNA核算体系并存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至今 :随着由“单一性”向“包容性 ”经济增长理念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开始注重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提出了要求。因此我国借鉴国际惯例,制定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要求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 ”进行双重衡量。环境会计和绿色“GDP”应运而生。绿色GDP价值核算公式为:绿色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 的虚数 (中国科学 院可持续 发展研究 组 ,2000)。其价值核算特点是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成本核算,将自然资源看作有限财富;不仅仅衡量经济过程中的产品与服务总和,且对该交易引起社会福利的增减进行辨别。从微观层面上看,环境会计核算是以特定单位为会计主体,并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张百玲,2003《环境核算体系研究》)。可见,此时会计和统计核算更加注重环境成本收益的核算。

“十二五”时期 , 我国提出经济增长理念要实现从“单一” 到“包容”的转变。中共十八大宣示 , 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更加全面、合理,充分体现了包容性的经济管理理念。在经济建设方面,不仅仅对经济增长进行片面评价,更要求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更加全面、立体的评价,可持续发展GDP和3G-GDP应运而生。微观会计核算方面,也在吸收“包容性”增长理念 ,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于2010年提倡构建一套全球公认的综合报告的方法。该方法提倡用明确、清晰、持续和可比的方式, 来报告对某组织历史和未来业绩产生影响的综合信息。我国学者汪祥耀等(2013)研究认为未来的整合报告应涵盖企业财务、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4个方面, 也就是“FESG报告”。可见 ,在包容性理念的影响下 ,会计和统计核算更加注重多角度、全方面地去进行价值核算,追求公平、公正的价值,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同步改善。

5启示

演进规律 篇6

1978年至今, 江苏省制造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逐渐形成了以电子、电器制造为主导, 石化、服装、食品、建材等行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江苏制造业发展历程, 人们可以看出江苏制造在发展理念上的积极变化:1978-1994年, 江苏以国有经济和乡镇经济为载体, 不断追求“量”的扩张, 产业门类日益健全, 产业规模显著增加, 并逐步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1995-2006年, 江苏借助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经济开发区等平台形式, 依托中小高科技企业, , 大力提升江苏制造“质“的层次, 并逐步形成了以上市中小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为特征的“江阴模式”和以外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昆山模式”;2007年以来, 受资源约束、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 江苏制造开始注重科学发展。在目前的这一阶段内, 江苏政府继续深化体制创新、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积极构建服务平台、努力创造优良服务环境, 在关注制造业经济利益的同时, 更加强调社会效益。江苏制造业的发展也逐步迈入经济创造、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阶段。

二、江苏制造业的产业演进过程及趋势

1、近年来, 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上涨缓慢, 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最快。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7年, 江苏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上涨,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缓慢增长。目前, 江苏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增加值约占全省制造业增加值的30%,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比例达40%。但值得重视的是, 江苏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 出口的多是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产品。

2、支柱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先进制造业迅速发展。从产值占比来看,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演化为当前江苏省的三大支柱产业。从增长速度来看,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增长速度最快, 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我们的统计结果显示, 江苏石油化工长期稳定发展, 而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和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增长较快, 三者已成为江苏制造的三大支柱产业。而传统的纺织业支柱地位正逐步被削弱, 透露出本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或生产工艺创新改革的迫切性。

3、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十分缓慢, 难以体现规模经济优势。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2004-2007年, 江苏制造业每年的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一直保持在12-15%左右, 总量规模、企业单位数、产值增加值均列全国前三甲, 显示出强劲的总体实力。但从制造业单位产值排名来看, 江苏大部分时间内只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2006年, 江苏共有35819个制造业企业, 制造业的单位平均产值为1.09亿元/个, 仅列全国内地3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第16位。我们用产值最高的前八家企业占本行业总产值的百分比来计算行业集中度 (CR8) 。计算结果显示, 2000-2007年, 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少数行业外, 江苏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难以体现规模经济优势。所有行业中,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行业的集中度提升较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影响下, 2008年波司登、阳光等江苏纺织企业的内销比例均较2007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分别达到93%、40%。

4、大部分行业集聚程度不断提升, 但一些先进制造业的集聚效应仍未得到有效发挥。我们借用基尼系数 (G) 计算了江苏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区位基尼系数的值在0与1之间变动, 越接近1表明产业区位集聚程度越高。当一个产业在全省各地的专业化水平都相等时, 区位基尼系数等于0, 如果一个产业全部集中在一个地区时, 基尼系数为最大值1。一般认为, 基尼系数在0.5以上, 表示行业分布差距悬殊, 产业集聚特征明显。

通过选用江苏13个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人 (或产品销售收人) 数据, 我们计算了除烟草、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外的28个制造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结果显示:2007年, 江苏除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7个行业外, 其余21个行业基尼系数大于0.5, 说明江苏绝大数制造行业具有集聚特征, 其中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基尼系数在0.8以上, 呈现高度集中特征。

从动态演变过程来看, 比较2000年、2003年、2007年计算结果, 我们发现, 集聚程度提升最快的前5个行业是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而石油加工及炼焦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集聚效应却出现了明显的弱化。其中, 以石油加工及炼焦核燃料加工业分散化趋势最为明显, 基尼系数减少了0.11。

5、苏南与苏中的制造业发展差距不断减少, 并趋于收敛;但苏南向苏北的梯度推移存在“粘性效应”, 并使得苏北制造业存在“周边抑制”现象, 苏南和苏北制造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不断扩大。我们采用锡尔熵 (T) 来考察苏南、苏北制造业发展的差距。我们将江苏制造业的锡尔熵分解为地带内差距和地带间差距。地带间的差距结果显示, 江苏制造业的发展由88%的总产值来自于苏南、苏中的中心城市及其所属的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带内和地带间的差距结果显示, 2000-2007年, 苏南与苏中的差距以缓慢的速度在减少, 并趋于收敛;但苏南与苏北的差距却始终在不断扩大, 并未体现出收敛化趋势。结果还显示, 苏南较高的要素收益率使得资金、劳动力资本等制造业生产要素由苏北向苏南加速集中, 导致苏北制造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出现了苏北制造业发展缓慢的“周边抑制”现象。要素单方向苏南集中, 削弱了苏南制造业水平向苏北辐射的效果, 使得苏南 (高梯度地区) 向苏北 (低梯度地区) 的梯度推移不能循序进行, 从而出现“粘性效应”。

6、制造业技术投入加速上升, 但技术创新转化效率却一直在低位徘徊。综合各项数据, 我们发现, 江苏制造业的技术投入呈明显加速上升趋势。2007年, 江苏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绝对额全国第1, 占全国的比重为16%;制造业研发投入经费占江苏当年GDP的比例接近1.2%, 仅次于上海, 位居全国第2;制造业拥有专利数超过4000个, 仅次于广东, 排全国第2;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约80000人年, 位列广东之后, 全国第2;新产品开发经费超过300亿元, 列全国第1。

然而,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 2007年, 江苏制造业的技术转移效率指数只有0.4 (反映技术引进的利用效果) , 排全国第9;新产品产值率 (等于新产品产值除以制造业总产值, 反映科技转化效果) 只有9%左右, 在内地3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位列第18名;制造企业创新转化效率 (等于制造业新产品产值除以新产品开发经费) 竟然低至全国倒数。江苏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排名和江苏制造业的技术投入排名并不相称。从产业链和产业结构来看, 江苏制造业的整体产业结构偏低, 有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企业处于“品牌商—关键技术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分包商”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

8、资本、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土地、能源和水资源将成为制约江苏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 1999年以来, 全国利用外资风险指数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 但在制造业的资本投入中, 江苏利用外资风险指数却在波动中渐次上升, 由1999年215.14上升到2006年254.78。由于外资动向的不确定性, 外资将成为江苏制造业发展隐性的资本约束。

制造业的资源约束主要体现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以及科技资源约束。江苏制造业后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范围则显得更广。就自然资源而言, 江苏的耕地、水资源只占全国的3.7%和0.8%。尤其是水资源, 我国人均水资源为2176.8立方米/人, 而江苏仅有268.2立方米/人。江苏是能源产出小省, 却是能源消耗大省;数据显示:2006年, 江苏制造业原煤消耗量高达2251万吨, 远高于上海、天津、北京、浙江、山东等省份和直辖市。2007年, 江苏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 粗放型的效率低下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水资源的压力更是急剧增强, 江苏是水资源贫乏省份, 却是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多的省份。2006年, 江苏制造业工业废水排放量高达271532万吨, 排名第一;2006年, 江苏制造业工业粉尘排放量高达28.6万吨, 远高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制造业大省。幸运的是, 江苏近年来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对在金融危机环境下, 最让江苏制造业企业头疼的莫过于商品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企业利益而人为设置的一些障碍, 如各种反倾销调查、惩罚性关税等。

三、优化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促进江苏制造业科学发展的若干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观念, 从片面追求“经济价值”的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 环境友好、科技创新、面向未来”的江苏制造业发展新理念。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在未来较长时间仍然是江苏经济的根本之所在。坚持科学发展观, 有利于明确江苏制造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以人为本”是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付出巨大代价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环境友好”支撑经济创造能力的提升, 但更关注完善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建设, 更注重合理利用科技创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更注重苏南、苏中、苏北等区域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和相互支撑, 更注重城乡统筹, 更注重产业集聚及完整的产业链匹配, 更注重制造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更注重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 更注重技术合作与信息共享。“科技创新”包括以自主创新为代表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也包括以知识创新为代表的应用创新和持续创新。江苏要针对目前世界新技术转移的特点, 承接世界新技术的转移, 逐步改变对终端高技术产品生产的依赖, 搭建并提升高新技术中间产品的生产平台, 提升企业从事OEM (委托制造) 配套能力, 鼓励企业不断向ODM (委托设计制造) 和OBM (自主品牌加工制造) 发展, 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的制造业人才高地。“面向未来”的重点是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 注重高效率、高技术、低消耗、广就业, 注重制造业产业结构结构不断升级。

2、以“新”抢先、以“特”显优、以“高”制胜, 推进江苏制造业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实现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 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根据省发改委毛伟明主任的研究,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 江苏已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围绕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振兴优化目标, 江苏要突出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 加强资源整合和自主创新, 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实现制造业现代化水平的新提升。打造特色产业可从以“新”抢先、以“特”显优、以“高”制胜等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具体来说, 以“新”抢先就是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基地, 促进新兴产业扩大规模, 提高配套能力, 提升产业层次。以“特”显优就是要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发展壮大江苏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 形成品牌特色。以“高”制胜, 就是要实现制造业产业层次的高端化。其中的关键是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基地的集成创新能力。

3、以沿海开发为契机, 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建设并落实长效机制, 加强省内和省外的协调合作。以沿海开发为契机, 依托江苏制造的整体优势, 加强区内和区际间的产业协调重组, 对于江苏制造业的和谐发展, 消除梯度转移的粘性效应具有积极意义。一是打破区域内各地方的行政区划的界限, 从共同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的高度谋篇布局, 形成一体化的产供销体系;二是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依靠产业综合试验区及其优惠政策的凝聚作用, 以国有资本互换互补合作为重组的重要机制, 促进区域内外制造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三是通过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境内外上市等方式, 引进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地方国有企业重组,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制造企业集团。

4、优先支持发展装备制造业。江苏装备制造业长期以来处于经济效益水平偏低状态, 其原因同江苏装备制造业体制不活和零部件产业发育不足等因素有关, 特别是同为装备制造业服务的科技研发及中介服务、供需信息网络、物流配送体系、售后服务、金融保险产业、高级人才培训等生产服务业发育水平不高有关。实现装备制造业振兴, 必须突破传统的制造业管理和生产格局, 致力于向现代化成套制造、柔性制造、虚拟制造、集成制造、绿色制造和全球网络制造的技术和模式转变, 培养一大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 能自主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集成、成套服务和交钥匙工程, 并能适应国际招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依靠长三角与上海大都市圈的整体优势, 用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以沿江沿海联通开发为契机, 集中力量构建沿江国际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和苏 (苏州) 、锡 (无锡) 、常 (常州) 国际制造业研发中心, 为跻身国际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奠定坚实基础。通过3-5年的努力, 把江苏建成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5、构造并完善江苏的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制造强调制造业所涉及的所有要素与自然协调和共生。绿色制造体系是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整个生命周期中, 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为协调的制造模式。绿色制造体系包括绿色资源、绿色生产和绿色产品三个部分。

绿色制造是江苏制造业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发展绿色制造有助于化解制造业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难题, 对于优化产业结构, 保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必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立绿色公众教育宣传网络, 培育绿色价值观念, 促进绿色消费。在政策引导方面, 江苏应制定促进绿色制造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构建推进绿色制造的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绿色制造综合评价体系, 完善相应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建立招商选资机制, 逐步加大政府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投入, 实现资金投入多元化。在法律制度方面, 江苏必须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建立相应配套的体系, 通过行政立法和制度安排, 保障绿色制造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采用立法手段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与绿色制造相关的环境立法, 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 提高生产制造、市场贸易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执法水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制造业经历了“内资主导、数量和规模扩张 (1978-1994年) ”、“外资主导、效益提升 (1995-2006) ”、“内外资共同驱动、科学发展 (2007年-今) ”的三个发展阶段。从产业演进的过程来看, 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上涨缓慢, 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最快”、“支柱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先进制造业迅速发展”、“行业集中度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提升缓慢”、“苏南与苏中差距不断减少并趋于收敛, 但苏南向苏北的梯度推移存在粘性效应”、“技术投入加速上升, 但技术创新转化效率低位徘徊”、“资本、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作用急剧增强”等规律和趋势。为此, 江苏制造业应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新抢先、以特显优、以高制胜”推进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优先支持发展装备制造业并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关键词:制造业,江苏,发展规律,产业演进

参考文献

[1]安同良, 施浩.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6, (2) .

[2]洪银兴, 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胡汉辉, 汪朗峰.我国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种群演化规律的生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10) .

[4]江静, 刘志彪, 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 2007, (8) .

[5]李廉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R].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6]郑江淮等.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动因、技术学习与政策导向——以江苏沿江开发区产业配套为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04, (11) .

演进规律 篇7

产业结构表示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1,2],其变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影响因素[3]。海洋产业结构是在海洋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各海洋产业部门在海洋经济整体中的相互联系及其比例关系的体现[4]。由于海洋产业自身特征与结构分类的不同,其演进规律与总体产业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在优化政策的制订上应具有区别和针对性。

本文采用三轴图法,从动态角度类比了1992—2009年我国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的结构演进情况,通过对两者演进规律的探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特殊性的认识,也为产业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所谓 “三轴图”法,是指在平面上选一原点,由原点引出两两相交成120°的三条射线,分别记为X1轴、X2轴、X3轴。这三轴尺度均为百分数,设某年度产值在第i(i=1,2,3)产业的构成为xi,则有x1+x2+x3=100;将xi(i=1,2,3)分别描在Xi轴上,依次得到点Ai,连接这些点就得到了一个结构三角形,再进一步将X1轴和X2轴作为平面轴(仍取百分数为单位),建立仿射坐标系,仿射坐标轴和两轴角(120°)的角平分线把平面分为6个区域,依次记为区域1—6。通过“三轴图”法我们可在仿射坐标系中设一个三角形的3个顶点仿射坐标分别为A1(a1,b1),A2(a2,b2),A3(a3,b3),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几何重心仿射坐标为:(a1+a2+a3)/3,(b1+b2+b3)/3。在这样的坐标系下,结构三角形的3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x1,0),A2(0,x2),A3(-x3,-x3),因此重心H的仿射坐标为:(x1-x3)/3,(x2-x3)/3。重心落在哪一个区域,仅与x1、x2、x3的大小顺序相对应,各年度三角形重心轨迹就是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由此可以断定产业结构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果当重心位置在同一区域内发生变化时,三次产业的顺序不发生变化,表明产业结构未发生变化,见图1。如果当重心位置有跨区域的变化时,表明三次产业的大小顺序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即三次产业结构的重心落在第4区域,达到X1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992—2005年海洋产业数据引自张耀光教授,其他海洋产业数据来自1993—2010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国家海洋局1996—2009年网站公布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而得。1978—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数据引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后的海洋第一产业中剔除了海洋渔业相关产业部分,1992年、1993年海洋第二产业仅包括海盐、海油、砂矿3项,1994—2000年海洋第二产业仅包括海盐、海油、造船、砂矿4项,2006年后海滨砂矿业变为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增加了海藻加工、海水化工和原其他海洋产业中的海洋石油化工内容,海洋电力业剔除了沿海地区活力、核力发电。1992—2000年海洋第三产业仅包括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两项,2006年后海洋交通运输增加了海洋港口内容,滨海旅游业增加了海洋旅游经营服务、滨海游览与娱乐、海滨旅游文化服务内容。

3 我国总体产业及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

3.1 我国总体产业及海洋产业发展情况总体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表1、表2可见,1992年至今我国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在总产值和产值比重上均有变动: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加到340506.9亿元,第一产业由1027.5亿元增加到35226亿元,第二产业由1745.2亿元增加到157638.8亿元,第三产业由872.5亿元增加到147642.1亿元。排除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仅从产值水平上看海洋产业与我国总体产业发展趋势大致相同。自1992年至今,海洋产业总产值由755.8亿元增加到3227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的产值呈波动上升变化,由441.84亿元增加到6229.57亿元(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出现小幅下滑),第二产业产值由83.32亿元增加到3740.5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由230.62亿元增加到8237.04亿元。从产值比重来看,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由28.2%下降到10.3%,降幅为18%;第二产业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由23.94%上升到43.36%,增幅近20%。从总体上看,产值主要是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相对稳定。海洋第一产业比重波动下降,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出现大幅下降,由50.4%下降到31.2%,自2002年平缓下降到2009年的19.3%;海洋第二产业在1992—2000年期间相对稳定而略有上升,2000—2001年比重快速提高,由16.8%上升到27.9%,2001—2005年比重相对稳定,2006年比重大幅上升(一定程度上受数据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由22.3%上升到31.8%,2007—2009平稳上升;海洋第三产业比重1992—2002年稳步上升,由30.5%上升到54.19%,2003年比重下滑,下降到48.3%,2003—2009比重相对稳定略有下调。

3.2 我国总体产业及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

根据上数据,运用Excel和几何画板绘制出我国1992—2009年产业结构三角形、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三角形,再将它们的重心标在仿射坐标系中绘制我国1992—2009年产业与海洋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轨迹图(图3)。

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HY/T052-1999的规定,对海洋三次产业作如下划分: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2006年后变为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7]。

我国总体产业结构按右旋模式(1—2—3)演进,结构三角形重心落在第三区域,产业结构为“二三一”顺序,2009年重心移至第三区域边缘。说明我国目前仍处于产业发展的中级阶段,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三二一”顺序)任务还很艰巨,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虽已被第二产业所取代,但第一产业的比重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仍偏低。

海洋产业结构按左旋模式(6—5—4)演进,结构三角形重心自1992年从第6区移至第4区域,2009年重心处于第3、4区域的边界处。1992—2000年,结构三角形重心落在第6区域,三次产业结构顺序为“一三二”,这一阶段海洋产业的发展一般以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盐等传统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并且以传统的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产业结构亟需优化。进入2001年,产业结构三角形的重心按左旋模式由第6区域向第5区域推进,三次产业结构顺序为“三一二”,海洋第一产业重要程度已大大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地位上升,并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表明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比重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低级阶段迈进了中级阶段,在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等海洋第三产业已超过海洋渔业,并在海洋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006—2009年,重心坐标由第5区域推进至第6区域,海洋产业结构再次发生质变,迈入高级阶段,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产值大大提升的同时,一些新型的海洋服务业,如海洋信息、技术服务业得到较好发展,提升了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海洋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表3)。随着资金和技术的逐步积累,海洋食品加工、海洋油气和海洋船舶等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并不断积聚能量[8]。因此,第一次结构质变主要得益于海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次的结构质变主要得益于海洋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赶超和第三产业的稳步上升。

注:新兴产业在此包括海洋生物制药、海水利用、海洋电力业等。

在海洋产业结构质变的过程中,诸如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电力、海水利用等一些具备资源低依赖度和高科技含量特点的新兴产业带动作用并不显著,所占比重较低,其发展的速度也远远低于传统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故其比重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图4),因此这种结构演进依旧停留在低科技、高污染的低水平。

4 结论

我国海洋产业与总体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同的,产值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但两者的演进呈现不同的规律性。

从产值看,总产业和三次产业的产值规模均有大幅度提升。从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来看,总体产业呈现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第三产业稳步上升的态势。海洋三次产业波动不定,第一产业总体下降,经历平缓上升(1992—1993年)→平缓下降(1993—1995年)→基本稳定(1995—2000年)→大幅下降(2001年)→平缓下降(2002—2009年)的过程;海洋第二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经历了略有上升(1992—2000年)→快速上升(2000—2001年)→基本稳定(2001—2005年)→大幅上升(2006年)→平稳上升(2007—2009年)的过程;海洋第三产业相对稳定状态,经历了稳步上升(1992—2002年)→大幅下降(2003年)→基本稳定(2003—2009年)的过程。

总体产业与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总体产业的结构演进方式以右旋模式演进,三次产业顺序为“二三一”,到2009年停留在中级发展阶段,尚未进入高级化发展阶段;海洋产业以左旋模式演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最终达到高级阶段,经过了“一三二”(1992—2000年)→“三一二”(2001—2005年)→“三二一”(2006—2009年)的演进过程。

在结构演进进程中,我国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的主导力量和薄弱力量类型不同。从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来看,总体产业受到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大;海洋产业总体受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偏小,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经历了“一→三→二→三”的动态过程,这与张静、韩立民等的研究结果相似[9]。从结构演进的薄弱力量来看,总体产业受第三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海洋产业受第二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弱,这说明我国总体产业发展存在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的问题,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存在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相对不足的问题。现阶段优化总体产业结构的重点应放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提升其所占比重;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应放在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其所占的比重。

在演进方向上,不能单纯以“三二一”的发展顺序评定产业结构演进的优化程度。一些新型海洋产业的发展并未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和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不足,因此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阶段”属于“低水平的高级阶段”。在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领域无一不涉及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药物、海水育苗、海水淡化、深海矿物开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均属海洋第二产业范畴,这也从侧面说明海洋第二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应有针对性地提高海洋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发挥,提高海洋第二产业的巨大的潜力,使其成为带动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

上一篇:物理科学班下一篇:有效备课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