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形态演进

2024-07-01

空间形态演进(精选7篇)

空间形态演进 篇1

小城镇镇区是区别于城市和农村村庄、具有一定规模、主要由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是一定地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中心。

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是城镇各种物质要素构成及其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它是城镇的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发展因素与动力机制、功能组织与空间结构、规划师和管理者与城镇居民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1978年确立“发展小城镇”、1980年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1998年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及2000年以后提出“健康发展小城镇”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城镇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极大地提升了小城镇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人口产业集聚度高、经济实力强、发展动力足、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核心;成为经济发展的载体、社会服务的中心、乡村集聚的平台、环境保育的基础。

小城镇源于乡村, 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 逐步发展。在工业化前期, 小城镇的镇区除少量经济职能外, 主要是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配套服务, 规模较小;并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分工, 多自发性发展, 功能单一, 一般沿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布局, 形态简单;改革开放后, 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小城镇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所, 各种经济要素向镇区汇聚,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 规模迅速扩大, 空间发展围绕交通节点拓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加速, 镇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 城镇中心区、工业区、居住区等随着规模的放大逐步形成, 空间发展根据功能发展的需求条件合理选址和组织布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转型, 镇区空间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统筹发展。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的模式、特征和影响因素与其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密切相关, 与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基本一致, 需经历形成、壮大、扩张、协同四个发展阶段, 形态的模式一般从带状伸展型向团状蔓延型、串珠状轴向拓展型、组团状多核型方向发展演化 (见图1) 。

1 形成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我国小城镇在封建社会时期便开始孕育发展, 由集市逐步发展演化而来, 起初仅是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和服务的场所;近现代的小城镇大都是由于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及制造业等发展而形成的经济职能型小城镇;现代意义上小城镇的诞生则是在建国后, 大都是由传统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服务职能型小城镇, 这些小城镇一般在形成时规模小、功能单一、影响范围小、形态简单。

1.1 形态模式

形成发展阶段的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模式为带状伸展型 (见图1) 。表现为小城镇最初形成于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段, 沿河流水系、道路等交通节点带状布局, 线性扩张。

如江苏吴江的黎里镇, 在唐代元和年间形成村落, 宋代发展壮大, 元代形成一个具有商业活动的聚落——“市”, 到了明代发展成为吴江地域的大镇, 在万历至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米业、豆饼业、纺纱织布业、水产业发达, 成为区域主要的商业中心, 镇区建设空间沿水上交通线线性扩展, 具体表现为沿太浦河、市河等“一”字型带状发展、纵向拓展的形态 (见图2) 。

1.2 形态特征

1.2.1 因农而起, 因商成集

小城镇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分工变化而产生。在古代和近现代, 农村的稳定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的集散和农民的生活需要造就了乡村经济要素的自发流动与有序集散, 而农村商品经济的需求导致了具有经济职能的集镇形成与发展;当代形成的小城镇大都是基于国家体制和经济社会形态的特点, 为适应当时生产与管理需要而形成的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基本保障的服务职能型小城镇。



1.2.2 因势利导, 顺应自然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 在小城镇形成之初, 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经济水平,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拥有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技术手段十分稀少, 生产力水平较低, 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 小城镇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一般依赖于优越的自然条件, 拥有较好的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源等宜居的自然环境, 具有较强的防灾能力。因此, 自然条件是小城镇形成、发展阶段的重要资源, 自古聚落分布遵循顺应自然、区位择优的规律, 所以地理自然环境对于城镇的空间形成与发展是“有此未必然, 无此必不然”的利害因素。

1.2.3 交相通达, 线性扩张

小城镇集市贸易、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的运行, 需要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以便流通、经营和生产服务。因此, 小城镇的形成一般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 通航河道、公路等交通节点成为小城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为便于人流和商品的集散、经营和交易的方便、集市贸易和相关服务业的繁荣, 小城镇大多沿河道、公路两侧逐渐展开, 形成线性扩张的特征。

1.2.4 功能单一, 带状结构

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受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及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小城镇形成初期, 规模小、职能简单, 除居住外, 主要是集市贸易、生活生产资料流通、手工业生产, 以及基本的配套服务, 功能相对单一。小城镇的形态依托自然环境和交通线型特点, 顺势而筑, 其中沿路的小城镇大多是呈现带状的“一”“丁”“十”字型发展格局, 沿河的小城镇一般呈现自然弯扭的带状形态。

2 壮大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随着工业化推进速度的加速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小城镇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从全国范围来看,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因具有区位、交通等优势, 造就了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 小城镇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集聚地, 其空间也很快进入了壮大发展的阶段。而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城镇由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工业化进程较缓, 直到本世纪初, 小城镇的镇区空间才进入壮大发展阶段。

从发展历史看, 在宋朝,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手工业及制造业等科学技术的发明促进了经济职能型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农业和手工业的深入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中国早期的“城镇化”, 江南的经济职能型市镇进入发展高峰期, 小城镇的空间当时就处在壮大发展阶段。

2.1 形态模式

小城镇镇区壮大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模式为团状蔓延型, 表现为随着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配套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 小城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心, 发展建设用地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向纵深推进, 由原来的“带状”发展为“团状”, 呈现蔓延发展的态势。

如浙江省嘉兴市的乌镇, 地处两省 (浙江、江苏) 三市 (嘉兴、湖州、苏州) 交界处, 有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素有“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的美誉。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 镇区发展在保护古镇的基础上向南、向东发展;空间上先沿河轴向发展形成带状、然后纵向扩展为团状形态 (见图3) 。

2.2 形态特征

2.2.1 转型职能, 集聚产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国家提出要将小城镇建设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基地, 由此确立了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中心地位。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引入现代产业, 乡镇工业蓬勃发展, 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通过发展乡镇企业, 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苏南模式”;通过发展个体私营企业, 由市场化促进工业化的“温州模式”;通过引进外资企业推动工业化的“东莞模式”等小城镇。镇区功能由传统的配套服务向发展二、三产业转型, 职能逐步由传统的服务型向经济职能型转化, 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2.2.2 因陋就简, 顺势蔓延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就近进入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小城镇的工商业规模逐渐扩大, 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但由于当时城镇的设施能力十分有限, 特别是给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范围比较小, 经济水平还不高。因此, 小城镇在现状基础上, 基于当时急需发展的视野下选择开发空间, 一般是围绕可获得一定基础设施支撑的镇区逐渐向外蔓延扩展, 空间扩张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自发性。由于没有规划或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盲目思想导致了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偏差, 造成工业与居住、公共设施严重混杂, 生产规模与基础设施供应能力不配套等问题。虽然当时工业一般为传统的加工业, 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配置的要求不高, 小城镇还能基本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大, 但留下了十分严重的隐患。

2.2.3 交通引导, 轴向伸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乡镇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同时对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规模型企业的引入, 往往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作为发展前提。由于生产原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与流通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职工上下班等环节都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因此, 工业等建设用地沿主要交通干线发展成为必然, 在空间上逐渐显现出沿交通线轴向伸展的特征, 并形成了当时“要富先修路”的以交通建设引导小城镇空间发展的思路。

2.2.4 功能完善, 团状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小城镇的生活居住、商业服务、集市贸易、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客运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功能逐渐完善, 同时设施的等级、规模、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中心区逐步形成;小城镇的建设空间发展围绕城镇中心区沿交通干线轴向延伸、纵向拓展, 基本形成了团块状的空间形态。

3 扩张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小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城镇, 其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与地位越显突出。在上世纪末, 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各类产业园区、居住区、商贸区等功能区开始规划建设并迅速形成, 其空间进入了迅速扩张的发展阶段。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 在当前只有少量区位好、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小城镇进入了扩张发展阶段。

3.1 形态模式

扩张发展阶段的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模式为串珠状轴向拓展型, 表现为小城镇由农业服务型转型为经济职能型后, 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这时的小城镇已蜕变为与城市一样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产业园等新功能区应运而生, 其空间在交通干线的引导下轴向扩展。

如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在改革开放后, 城镇发展以古镇为基准, 以向西发展为主、适当向北拓展。镇区功能分区明确, 居住用地以古镇为核心向外圈层式扩张, 已建设成片, 具有一定的规模;工业企业则沿路沿河在镇区西北两侧进行独立布局 (设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华侨投资区) 。西侧居住组团已建成完善的道路网系统, 为企业进一步集中布局和建设独立的工业园区做好了准备。城镇空间呈现串珠状的发展形态 (见图4) 。

3.2 形态特征

3.2.1 构筑园区, 承载产业

改革开放之初,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 但普遍存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乡镇企业过低的产业水平和零散的建设布局使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限制, 暴露出企业孤立发展且效益不高、无法带动延伸产业或是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 工艺落后、耗能巨大、侵占大量农田、对环境造成破坏等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上升, 由此对小城镇的生活生产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下, 小城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的各类产业园区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平台, 使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空间支撑获得了跨越性的突破, 形成了二、三产业的园区化承载、集聚化发展的格局。

3.2.2 空间选址, 统筹协调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乡镇居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期盼, 从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空间的选址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方面要满足项目发展的用地规模、交通条件、地理区位、设施支撑、配套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 要严格处理好发展项目与现有镇区和周边的关系, 以及对区域的影响问题, 以保障居民有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因此, 用地选址需要从项目要求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不再局限于原有镇区范围内选择发展空间。

3.2.3 交通引领, 轴向拓展

交通干线两侧潜在的经济性促进了城镇沿交通轴线的发展。从产业发展的对外联系与协作需要和开发商投资对便捷、快速交通运输条件的普遍要求出发, 小城镇新建的工业园区、物流园、市场区、中心区等功能区的用地选址首要考虑具有较好的对外交通条件;因此, 拥有比较优势的国道、省道沿线节点地段和高速公路出入道口, 以及大吨位港口地段成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交通成为空间轴向拓展的核心引导因素。

3.2.4 功能深化, 串珠结构

在城镇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后, 小城镇的功能发展不断纵向深化, 向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推进;农贸物流、工业生产、专业商贸等功能区的空间组织充分利用交通走廊采用组团式、串珠状的发展结构, 形成沿国道、省道、县市域主干路等沿线发展的轴向蔓延扩展方式, 或是在高速公路、港口码头附近等发展的轴向跳跃式扩展方式。

4 协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 我国城镇化发展升至一个更高的平台, 尤其是发达的东部地区, 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越加明显, 小城镇逐渐成为区域城镇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因此, 在发展中不仅要对区域中各城镇的发展关系进行统筹组织, 而且各镇的镇区空间也需统筹安排, 以保证空间组织的协调有序、空间发展的一体化, 其空间形态由此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4.1 形态模式

小城镇镇区协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模式为组团状多核型, 这样的模式一般是依托经济社会和产业布局在镇 (乡) 域行政辖区内组建, 也可能在一定地域内突破行政辖区而共同构筑。在区域统筹视野下, 小城镇一般由若干具有综合功能的组团构筑, 每个组团由一个中心区、多个功能区组成, 中心区具有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和娱乐休闲等综合职能;各功能区由综合职能或单一职能构成。

如常熟市的古里镇, 2003年3月和10月分别由原古里镇、淼泉镇、白茆镇三镇经两次行政区划调整而建立的。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 初步形成了组团式的空间发展形态。古里、淼泉、白茆三个组团分别在原有镇区基础上发展组建, 形成了具有生活居住、就业生产、社会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城区。根据《常熟市古里镇总体规划 (2006—2020) 》, 古里镇的发展定位为常熟市中心城区组成部分, 东部城市副中心, 文化古镇, 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综合型城镇。规划城镇形成三个片区:古里中心镇区、白茆社区、淼泉社区。古里中心镇区为常熟主城区东南分片中心, 古里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主要职能包括面向全镇的管理职能、生产职能、服务职能、集散职能和创新职能;白茆社区重点向西拓展, 形成以工业和相应居住、公共服务配套为主的综合片区;淼泉社区控制发展规模, 以整合现状为主, 形成小型居住社区, 从而构筑组团式的发展格局 (见图5) 。

4.2 形态特征

4.2.1 集聚产业, 集群发展

乡镇产业由于规模小、起点低、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能力相对较弱, 特色不足、影响力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通过凝练, 明晰了主导产业, 逐步走出了早期乡镇企业发展时饥不择食的状态, 通过龙头带动、市场引领、配套服务、技术支撑、品牌培育, 推动产业链纵向链接、侧向配套,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乡镇竞争能力, 增强区域核心竞争优势。

4.2.2 统筹区域, 重构空间

在区域统筹背景下, 小城镇的升级发展需要在更大的空间地域和城镇群体予以支撑, 使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更多地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 实现集聚发展和优化配置。因此, 小城镇的各功能区或若干小城镇共同组成一个经济发展同盟体, 通过整体推进, 形成发展优势, 提高竞争力。小城镇的区域统筹、产业集聚、经济转型、城乡一体发展的变化将直接引导小城镇的经济产业、公共设施、社会服务、生活居住、生态环境等空间的重组, 以实现区域的统筹协作、产业的集聚发展、资源环境的协同保护利用。

4.2.3 网络交通, 组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小城镇成为了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节点, 并在信息、科技、资源、空间等方面不断寻求合作, 联系日益紧密, 显现出区域一体化的新趋势。小城镇各功能区的发展也由单一的产业功能向综合新区转型, 形成组团式的发展格局。这样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小城镇内原有工业区、物流园等单一功能区升级为综合功能区而逐步形成。也可能在一定地域内, 根据各镇不同的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 把它们纳入一个统筹发展的区域, 渐进形成组团式发展格局, 从而推进区域功能的优化组合, 公共资源、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也有可能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 原有的若干镇合并成一个新行政辖区, 经过功能重组、空间整合和优化发展而形成。为加强组团间内外联系, 方便产业的生产协作与往来、公共设施的共享与利用、生活生产活动的方便与快捷, 需要建立网络化的综合交通, 构筑网络式的发展结构。

4.2.4 功能整合, 多核结构

在区域统筹发展背景下, 原有城镇功能随着小城镇的产业转型、区域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升级整合,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城镇功能的升级不是原有的“几个萝卜头”简单相加, 而是要厚积薄发, 通过整合原有的经济与产业、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生活与居住、文化与娱乐、生态与绿化等空间功能, 形成职能明确、功能综合、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组团, 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心商务区、现代物流园、商贸市场、旅游服务区、现代服务业专业市场等, 形成多核的空间结构。

5 结语

5.1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演化的规律

小城镇镇区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有规律地从简单向复杂、局部向整体、单一向综合方向演化, 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呼应。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发展在各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阶段背景、形态模式、发展特征, 有着区别于其他阶段特有的状况。同时, 各阶段空间形态的演进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变化, 一般具有不可逾越的特性, 因此, 形态的演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操之过急只会导致空间发展的畸形。

镇区空间形态的演替律说明空间在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 一直处在持续发展变化中, 从量变到质变后, 空间形态就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演进, 这种演化一般是向更高阶段发展, 也有少量的因区位、交通、资源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可能向前一阶段退化。

5.2 影响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演进的因素

影响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演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交通、经济、政治政策等;研究认为, 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力经过了由强到弱、由弱渐强的历程, 这表明小城镇的空间发展从对自然的敬畏、到对自然的藐视、再到顺应自然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 政治政策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由强到弱, 说明小城镇在发展中经历了从单一计划体制到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行政区划的管控作用正逐渐弱化, 镇区的空间组织向区域统筹的态势发展;经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经历了由弱变强的过程, 说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需要相应发展空间的支撑;交通因素的影响始终十分强大, 说明空间的发展指向交通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对小城镇镇区发展具有强有力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5.3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地区差异

由于自然、区位、经济、交通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不同地区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发展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同而分异;在同一地区内, 又由于交通、自然、区位条件等不同, 其形态发展也有所区别。

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 小城镇发展迅速, 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些地区早在近代时期就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其优越的交通及区位优势, 成为兴盛繁华的市镇密集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 抓住机遇, 成为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 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迅速由壮大阶段向扩张阶段、协同阶段迈进。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 极大多数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目前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 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综合交通条件的大为改善, 小城镇的发展正不断加快。

未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东部发达地区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发展应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协调和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则应抓住国家实施区域统筹发展的时机, 充分运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主动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资金、信息和技术转移, 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 并在空间形态上借鉴发达地区发展演化的经验, 科学运用, 遵从发展规律, 以利地区整体空间的合理组织。

摘要: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 我国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化。一般情况下, 其空间形态需要经历形成、壮大、扩张、协同四个发展阶段, 形态模式从带状伸展型渐进向团状蔓延型、串珠状轴向拓展型、组团状多核型方向演化。由于自然、区位、经济、交通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不同地区,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模式与特征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地区, 又由于交通、区位条件等差异, 形态发展也有所区别。未来在新型城镇化视野下, 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城镇镇区空间发展应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协调和实施一体化战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则应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 科学运用, 遵从演进规律。

关键词:空间形态,演进,阶段模式,特征,小城镇镇区

空间形态演进 篇2

关键词:景观文化形态,西安城市景观,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书院门步行街

1引言

在当前国家提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提倡文化觉醒, 文化崛起, 并寻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中国文化传承至今已有5000年历史, 经历朝代更替, 都是在同一个社会结构模式下迭代着, 且具有地理的或是空间结构上的特点, 这种文化的时空特征与景观特征是具有联系的。中国的景观, 是中国文化积淀的表现, 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从中国景观文化的深层意蕴来说, 它是中国文化的“景观”表述, 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或发祥。

2相关概念

2.1景观文化

一种景观文化实际上是具有景观觉悟意识的文化。它可以用来代表社会某个时期的价值观和公众意识, 同样可以用来表述个人的学识, 景观文化的形成有可能来自个人的或是社会, 由此“景观文化”可以解释为现实与人类有意识的感知与表达行成的文化活动[1]。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从功能需要、视觉感知、语言绘画等的表达、专门语汇的诞生, 到思想观念的形成, 最后实现于各种人类的营建工程, 是景观文化形成的三个阶段[2]。

广义的景观文化指人类在营建景观的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景观文化即为物质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时刻不停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信息交流, 以此保证自身的发展[3]。人类历尽沧桑, 不断地与环境作用着, 而景观文化正是这种作用的产物, 是人类在大地上的记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的需求是景观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4]。由此可看出, 景观文化即可被理解为一种群体的集体意识, 被公众所接纳的一种“共识”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物质空间。

2.2景观文化形态

对于景观文化形态的解释需要首先梳理清楚景观文化与文化形态的概念。所谓文化形态是指由有着某种共同文化属性所积淀而成的文化载体[5]。而景观文化形态是指景观的“文化”与“形态”的互为表里关系, 是以景观文化为“因”, 是其内在推动力, 形态为其物质空间表达的“果”, 是景观文化的外显特征。文化或思想的意义是需要通过外在的物质空间秩序以被感知, 这样的物质空间秩序即是形态, 它可以依托景观空间设计中大众熟悉的构景手法, 形成一定的空间模式。

2.3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与物质实体的外显表现, 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6], 城市景观并不等同于城市的物质形态, 城市景观是能够引起人的观感的具有艺术性的城市形态, 人文方面的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景观的概念以及城市景观的物质形态之间的交互关系的结果。是人与自己创造的人类物质文明的一次记录和对话[7]。

3西安书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演进与特征

书院门历史街区位于西安明城墙南门里, 紧靠南门, 北抵骡马市, 东临柏树林。它见证了城市辉煌的历史, 沉积了在古城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历史痕迹, 至今还保留有宋代碑林、明代城墙、清代宝庆寺塔等历史文物建筑, 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 ,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 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 西北四大书院之冠。自1990年开始碑林区政府开始对书院门进行大规模改造。1991年6月, 书院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当年10月, 书院门古文化街改造完成。在街区改造和更新过程中逐步成为以书画为基调的文化商业步行街区。

隋大兴城建城时, 现存书院门位置在皇城的东南角, 属于隋代统治者祭祀先祖、皇帝的地方。关中书院为那时的王作坊和大府寺, 现在的碑林博物馆用地则为太庙, 从现在关中书院、碑林博物馆的一半位置向北至东大街, 自西向东为少府监和大府寺。自唐长安城建设开始, 这一区域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主要是南门大府寺改为中宗庙, 太庙由现在碑林博物馆的位置代替原来的王作坊, 而原来的太庙地方则改为文献皇后庙, 大府寺用地则作为左藏外库院。从隋代到唐代的形态变化可以看出, 太庙的位置移动, 寺院的性质改变。此时的功能以宫城为核心, 以网格布局和完整的街巷空间构成, 与整个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相匹配。

图片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景文化研究中心西安城市形态研究项目组

图片来源:作者指导学生景观社会学及社会调查课程作业

图片来源:作者指导学生景观社会学及社会调查课程作业

自北宋时代开始柏树林街东为太白显圣侯庙、龙泉院, 安居巷以西为善感禅院。宗教兴盛之时在三学街区域出现了庙宇和禅院等宗教建筑。同时, 因北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开始出现府学, 现存碑林博物馆正是这一时期的京兆府学。元代时期, 书院门区域成为贡院, 柏树林街以东是太白庙即延样观, 安居巷以东为提举司、府学、采芹堂、成德堂, 柏树林与安居巷之间为宜圣庙、三皇庙。

明清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重要时期。三学街在这一时期早期自身发展完善, 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路网格局和街巷地名等开始成形, 清末长安和咸宁县学、西安府学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也已经消亡, 学巷内居住的都是百姓。明朝时期东木头市以北自西向东依次为 : 永兴王府、骡马市、太府、总督府、行都司、京兆总府。清朝末期东木头市的西北角为绍兴会馆。 ( 图1) 民国时期虽然军阀割据混战, 但人们却十分重视教育, 这时期关中书院成为第一师范并设有师范附小。

到了九十年代, 开始对书院门历史街区进行整修, 城墙重新砌上砖墙, 石板路面也开始铺设。建筑风貌进行统一规划, 现在的书院门雏形从那时开始成形。

书院门历史街区自隋代开始历经朝代更替, 街巷结构在明代街巷路网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小巷越来越少, 道路为适应车行而拓宽, 但其尺度维持原有肌理。长久以来, 作为学府的功能和深刻的文化积淀下来, 成为拥有自身独特景观文化形态的重要历史街区。

4景观文化形态引导下的城市景观空间特征

4.1功能空间与交通

书院门历史街区是“皇城复兴”计划的重要部分, 街巷两侧的住宅院落与三学街共同构成了街道 - 巷道 - 宅院三级空间结构, 成为将社会生活、邻里交往、家庭生活触为一体的复合空间环境。 ( 图2)

通过梳理书院门周边公共交通现状, 将公交、地铁等路线进行叠加 (图3) , 不难发现书院门周边公共交通在三环的东、西、南三个方向范围内均良好覆盖, 北向可达性最弱。公交站点选择可设置在人行舒适距离400米范围, 如设置较远则可以布置公共自行车用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图片来源:作者指导学生景观社会学及社会调查课程作业

图片来源:作者指导学生景观社会学及社会调查课程作业

图片来源:作者指导学生景观社会学及社会调查课程作业

4.2景观文化形态

西安城市道路网以“棋盘路网”格局为特色, 市区道路网传承唐长安方格网、棋盘式格局, 外围功能区的路网也呈棋盘状布局, 体现西安“经纬龙骨、汉唐精神”的地域文化, 明城内现存的历史街区分布密集 (图4) 。

整个书院门街巷的路面皆以青石板铺设, 中间设置一排整齐的商业摊位, 行人两排而走, 街道宽3-5米不等 (图5) 。老街建筑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 雕花斗拱以及建筑朴素的色彩成为具有辨识度的元素。从街头唐塔开始, 到房前的门墩, 街角的拴马桩, 很多细节处体现文化的符号。步行街与居民小巷分开, 周边古朴的建筑营造出祥和温馨的邻里氛围。路旁栽种槐树形成树下空间, 成为居民聚集场所, 而作为学校象征的槐荫学的槐树, 也时时刻刻传达出历史中的文化感。区域内小型广场尺度多为狭长的1:2到1:3比例, 通过性更强使得人们逗留的机会减少。另外景观基础设施设置不足, 如休息座椅设置较少, 尤其在边界区域更少。植物景观、水景等没有形成更好的吸引人的感官体验。在景观空间设计策略方面提出以下几点:第一, 公共设施人性化, 更多考虑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的使用方式, 尽可能多的设置一些娱乐设施如下棋桌椅、小孩活动器械, 健身器材, 书法展示板, 小型活动室等方便人们社交活动的展开;第二, 街区亲和度提升, 应该注重街巷、广场等尺度的合理性, 避免穿越型的广场 (三学街北侧的狭长广场) ;第三, 提高广场的使用参与度, 避免胡乱停车, 采用地下停车, 把空间留给书院门特色商品的展示和书法文化节的举办;第四, 把握功能空间的丰富度, 利用景观要素如植物、雕塑等形成人们聚集交谈的站点和观景点, 提高边界活跃性, 良好的边界绿化形成一定的围合度但打开若干缺口使得活动的发生频率提高。

图片来源:作者指导学生景观社会学及社会调查课程作业

4.3大众游憩行为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人们的游憩行为多发生在图中所示位置 (图6) 。书院门的主要设施集中于步行街, 在居民内部的小巷缺乏公共基础设施, 针对外来游客多于本地居民, 小巷空间使用频率较低。而该片区由于存在大量的潜在使用者, 同一空间可以容纳多种类多主题的活动, 仅需将使用时间差异化即可 (图7) 。

居民区巷口出现的非正式活动空间和偶遇式的闲聊、休憩等活动随处可见, 这些非正式的开放空间形成了重要的日常活动场所, 利用花坛作为休息座椅、屋檐或树荫下的社交活动等都是有趣的日常生活景观。尽端式的巷道空间不能满足人们穿行的需求, 此处活动的发生主要是源于社会关系, 熟悉的程度会促使这些活动的产生, 但目前大量外商进驻使得这样的日常景观产生了分异。 (图8)

5结语

“以生态为主线, 以八水为骨架,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把西安建设成山、水、城、田、塬协调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同时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形成与山水之城要求相一致的大水大绿生态环境”。根据这一西安城市规划战略指导思想, 结合城市地域特色, 西安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特定自然环境及特殊历史背景之下的, 通过对景观文化形态的研究与探索, 试图寻找一条在现代城市功能与古代城市本底之间、城市快速扩张与地域景观特色之间、空间产业结构与人们对于环境的需要之间的道路。景观文化形态引导下的西安城市景观设计策略不仅针对城市面临的表象问题, 更解决其本源问题, 不仅仅针对形态这一结果, 更是探究导致现今问题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晖, 杨建辉, 岳邦瑞, 宋功明.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7

[2]刘晖, 佟裕哲, 王力.中国地景文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之探索[J].中国园林, 2014, 06:12-16.

[3]张群裘鸿菲, 高翅.浅析景观文化[J].山西建筑, 2007, 16:25-26.

[4]周剑.从人地作用到景观文化-浅析景观文化的含义[J].安徽建筑, 2006, 06:17-18.

[5]邹广文, 宁全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及其走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4:108-113.

[6]魏向东, 宋言奇.城市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1

[7]陈烨.城市景观的生成与转换-以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视角研究城市景观[D].东南大学, 2004

[8]朱士光, 周宏岐.古都西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M].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3.12:28-29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形态演进 篇3

一、广播网络化

在传统媒体中, 广播由于传播手段单一、传播浅表化的特点, 曾在媒体激烈竞争中处于颓势, 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呈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内生性变革意愿, 在广播自我形态的演进中, 经历了大板块直播、系列台、类型化等几个阶段。而网络作为一种新颖的传播手段, 在网络上宣传广播、介绍广播, 自然会成为广播媒介的必然选择。目前, 全国中央级、省级电台已基本建立了网站, 我们可以把这视为广播与网络形态融合的第一步, 当然, 是很初级的第一步, 我们称之为“广播网络化”。

“广播网络化”作为一种现象描述式名词在使用上似乎没有什么歧义, 但从严格的概念上讲, “广播网络化”并不意味着广播在形态上与网络真正实现了紧密融合, 出现非同一般的崭新媒体形态, 而仅仅是指广播“触”网了。我们做出这一结论与判断是基于以下事实:所谓的广播网站大多停留在广播电台的推介、节目时间表及节目简介、主持人介绍等一些常规内容上, 而广播节目的在线收听也仅仅是将已播出或正在播出的节目原封不动地通过网络传播出去, 虽然个别广播电台的网站呈现出综合性、门户化的趋势, 但与真正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相比, 无论影响力与信息量均无法匹敌。

作为媒介融合的必要环节, 广播“触”网的第一步为何仅仅停留在“广播网络化”阶段,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一些电台在意愿上要做出媒介融合的举动, 不想自己的媒体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被淘汰, 所以大多态度鲜明地提出办网站, 争夺网上生存空间, 但在思维上仍旧用办传统媒体的思路去操作网络媒体, 在内心深处, 他们仍旧自视甚高, 以传统主流媒体的心态自觉不自觉地轻视网络媒体, 没有深入研究网络媒体的运行规律, 想当然地以广播模式办网络;其次, 传统广播媒体的线性收听、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与网络媒体的海量性、交互性、多媒体性具有实质上的巨大差异, 这就决定了广播不可能简单地“挪”到网上办。以网络所具有的多媒体性为例, 它采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同时态传播, 打破了传统的三大媒体报纸、电视和广播之间的界限, 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 它本身就是媒介融合的集大成者;最后, 从宏观的角度观察, 网络媒体虽然在诸多媒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对适应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来说, 网络的使用对他们来说仍旧有难度, 技术壁垒只要一天不打破, 传统广播形态就很难发生本质的变革。

二、网络化广播

如果我们把“广播网络化”视为广播人向网络迈进的第一步, 那么“网络化广播”则是非专业的广播爱好者运用网络向专业的广告人发动的一次小小挑战。“网络化广播”又称“网络电台”, 从技术上讲是指通过编码器, 将电脑里面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转换成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传送的格式, 而用户登录到网络电台的网站时, 可以下载到经过编码的音频信息, 再通过Realplay等相关软件将音频信息转换成声音播放出来。“网络化广播”最大的优势是交互性和个性化。由于“网络化广播”的操作者并不具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也不具有传统广播媒体的“一对多”传播优势, 于是他们变劣势为优势, 以“多对多”挑战“一对多”, 很多网络电台的生存周期极短, 每天都有一批网络电台诞生, 又有一批网络电台消失, 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使他们更重视网民的需求, 自由、平等的气氛贯穿了网络电台的始终, 所谓媒体的贴近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与传统广播组织机构不同, 网络化广播没有管理层、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庞大的运营团队, 它最核心的人员是NJ, 全称Net Jockey, 即网络节目主持。NJ像我们电台的主持人一样, 集采、编、播于一体, 个性鲜明、紧追网络潮流是他们的最大特色。网络化广播是网络对广播的融合, 它打破了传统广播的单向传播模式, NJ与网友之间更多的是人际交往模式而不是媒体——受众交往模式, 这种交往模式涵盖了所有交往样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 对每一个受众而言, NJ既是大家的NJ, 也是他个人专属的NJ, 随时随地满足他特殊的媒介需求, 在这一点上, 网络化广播创造了传统广播难以匹敌的优势。网络化广播是一种潮流, 是一种趋势, 但它并没有成为主流, 它的优势也正是它的劣势所在, 如同网络有我们所赞赏的便捷和优点, 也有“很黄很暴力”的一面。网络化广播没有传统广播严格的审核流程及高素质的采编播队伍, 极低的入门门槛很难避免恶意的人身攻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为了增加点击率、吸引力, 一些NJ也无所不用其极, 黄色、色情内容时有出现, 这些都给网络化广播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三、多样化矩阵广播——无处不在的广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广播网络化”与“网络化广播”都有着各自的局限和不足, 那么媒介融合在广播与网络间能否实现最理想的交融, 未来杂交的新生媒介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形态?本文拟做大胆预测, 未来的新形态广播可能是“多样化矩阵广播”。所谓“多样化”, 是指新形态广播的融合之路不仅局限于网络, 而是在手机、MP4、交通工具等各种移动多媒体终端上以各式样态出现, 所谓“矩阵广播”是指专业采编团队采集制作的广播节目并不以节目完成品面貌存在, 而是以片段化、碎片化的节目素材库存在, 适应各种移动多媒体终端的需要和各类受众的需要, 以矩阵方式进行无限量的重组, 即有一千个受众, 就有一千个满足他们各自不同需求的电台。

从收听工具的角度看, 传统的收音机束缚了广播, 一些年轻人把收听广播视为一种没落、老掉牙的习惯而毫不留情地淘汰, 广播如果是多种移动多媒体终端的一部分, 我们还需要收音机吗?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 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 将来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网络, 有网络的地方就会有广播, 广播即互联网, 互联网即广播,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必需品, 如电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 都将成为广播的收听工具。随着互联网将开始真正从固定互联网时代走向无线互联网时代, 无线通讯速率不断增强, 广播这一略显陈旧的媒体将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模拟广播方式也必然要被数字广播方式所取代, 广播应该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 在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中积极吸收其他媒体的优点, 利用多样化矩阵广播的优势, 建立广播业务新平台, 利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方式, 促进广播的协调发展。

数字化报纸历史形态的演进规律 篇4

关键词:数字化报纸,历史形态,演进,规律

我国数字化报纸从1993%年出现至今, 历经电子版、网络版、“全真电子版”、多媒体数字报、互动多媒体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卫星报等不同历史形态, 显露出与印刷报纸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

视觉界面上, 以传统报纸版式为基本特点, 经历了标题目录模式、“全真电子版”模式、以版面为导向的浏览模式

有研究表明, 一报在手, 人的视线最先接触到的是版面的整体视觉样式即版式, 而不是新闻内容细节。版式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 潜移默化地导引和主宰着读者的视线, 从而传递版面的编排思想, 体现报纸的品格、风范。版式犹如报纸的脸面, 历来为报人所重视, (1) 并成为数字化报纸视觉界面的基本特征。

标题目录模式。1993年12月6日的《杭州日报》 (下午版) 率先尝试报纸电子版, 拉开了我国数字化报纸的序幕。1995年10月20日, 《中国贸易报》开内地报纸上网之先河。1997年1月1日, 《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开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到1999年底, 中国上网报纸已经接近1000家。后来我国主要报纸网络版纷纷改版更名为××网、××在线, 成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 就不再是数字化报纸了。

数字化报纸由最初的电子版发展到网络版, 基本上是一种网页形态, 采用的是标题目录模式, 不具有报纸原生态版面的特点, 只是包含了文字、图片、装饰图案、专栏、专题等传统报纸版面的基本要素。醒目的标题、字号和字体的变化, 把报纸名称置于页面的最上端, 内容的重要性从上到下递减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报纸版面编排的基本思想。

“全真电子版”模式。1998年7月, 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首次将PDF格式运用到报纸电子出版中, 国内第一份PDF报纸《世界杯快报》诞生。2000年, 北大方正又将CEB版式文件技术运用到电子出版领域。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 90%的数字化报纸都使用了PDF版。到2005年, 采用方正CEB版式文件技术出版的数字化报纸也有30多家。 (2)

PDF和CEB技术都能够真实地保留原有文件中文章、标题、版式、图片、广告、报花、字体、字号、色彩等报纸涵盖的所有信息, 呈现与印刷报纸一模一样、原汁原味的形态, 所以PDF和CEB版报纸也被称为“全真电子版”报纸。它充分再现了版面语言的魅力, 但是客户端须安装软件, 下载阅读, 存在着表现形式单一, 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等缺点。

版面导向浏览模式。2006年2月20日,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全国首家多媒体数字报。目前, 全国已经有37家报业集团, 300多家报社出版发行多媒体数字报, 数量到2008年7月超过600份。 (3) 多媒体数字报首先保持了纸质报纸最吸引人的报纸版式, 而且可以随意翻阅, 在原始版面图上点击感兴趣的文章会直接弹出此篇文章的新闻内容。它还可以将广告的形式由单一的平面固定形式变成满屏广告、对联式广告、交替图片、浮动广告、音频、视频广告。当前一些多媒体数字报还可增加视频、动画、音频等各种多媒体元素,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报纸。

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不同,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于2008年8月1日推出了我国首份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性互动多媒体网络报《播报2.0》。该报采用了报纸版面与互联网页相结合的形式:整体页面左侧区域为《播报2.0》的即时整点专题报道版面, 可点击鼠标进入大版面详细阅读, 而且它不再需要翻屏, 受众可以在头版下面看到所有版面内容;右侧区域为重要视频、图片专题区、分类新闻标题及列表区域, 同时还在适当位置穿插本网论坛、博客、播客等原创内容, 互动性更强。

多媒体数字报和互动多媒体网络报采用的这种以版面为导向的浏览模式突破了标题目录模式和全真电子版模式, 将报纸版面语言优势移植到网络传播中来, 既延续了传统看报习惯, 又融合了网上看新闻的方便快捷, 并且以多媒体信息为传播要素, 丰富了版面语言。同时它还把传统报纸的数字化翻版技术和观念, 提高到“报业产品数字化”的新高度, 成为当前数字化报纸最为理想的传播模式。

以上主要是针对网络报而言, 手机报、电子报也基本上是遵循这一规律。

最早的手机报是2001年《扬子晚报》的“扬子随身看”, 它仅是以简短单纯的文字形式传播新闻信息。2004年, 《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 以彩信的形式传输包括新闻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数据包, 可读性和观赏性更强。随后浙江、广东、江西、四川、山东等地纷纷试水手机报。2008年“Goonews”手机原版阅读软件成功联手国内300余家知名报刊如《南方周末》、《京华时报》、《商务时报》等, 展开了纸媒内容的数字化合作。2009年7月6日我国研制出的“报讯通Newnews3G1.0”手机数字平台, 不但可以在手机上原版再现报纸, 同时也可以在版面间自由跳转、储存多种报刊书籍、检索往期报刊、进行评论、输入关键词搜索等。

电子报方面, 2006年4月14日凌晨5时, 《解放日报》首次试验推出的电子报能够将《解放日报》的报头字样和“缩小”的头版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 用触摸笔轻点文章, 页面立即翻新, 即可细细品读。10月25日,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在国内首次成规模推出实用性电子报《宁波播报》, 运用HTML和PDF阅读格式, 保留了报纸的形态, 内容可随时更新, 查询便捷, 同时附加了电子图书和提供手写笔记应用功能。2009年5月, 亚马逊公司推出的适合阅读报刊的大屏幕电子阅读器Kindle%DX具有A4纸大小的电子墨水显示屏, 存储容量达3.3GB, 重仅535克, 设置有PDF阅读器和3G通信, 实现原版阅读, 并带有朗读, 支持人机交互、笔记发信等功能, 视觉效果与纸质书报相似, 人们“翻阅”报纸版面更为方便、快捷。

可见, 真正理想的数字化报纸既不应该形同于网络媒体, 也不应该形同于纸质报纸。它作为跨媒体传播时代的产物, 应该是整合了文本、图像、版式、视频、音频、流媒体、FLASH、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的交互式的“复合读物”, 融合发展应该是它的必然选择和科学发展之路。当前有些数字化报纸只是“媒体大搬家”, 过度重视“原版原式、原内容、原更新频率”在互联网、手机或其他终端上的呈现, 过多展现了纸质报纸的功能和表现形式, 忽略了互联网、手机等平台本身固有的特性, 实际上“这还是一种传统纸质出版物的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 算不上真正的数字报业”。 (4)

制作出版上, 以新技术为动力和支撑, 最初都是由媒企合作完成

20世纪90年代, 数字化报纸随着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从无到有, 不断演进变化。每一种新的形态的出现, 最先都是由媒体与相关技术部门合作完成的。

我国最早数字化报纸《杭州日报》电子版, 就是通过展望咨讯网与杭报出版同步加载传输的。最早上网的《中国贸易报》是由北京易迈公司进行制作的。1996年1月20日, 该公司又和首都新闻出版界联手成立了中国电子报刊联机服务中心, 全面提供电子报刊的上网技术服务。1998年7月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与新华社联合推出国内第一份PDF报纸《世界杯快报》, 同年又中标《深圳特区报》电子版制作, 1999年完成《南方周末》制作, 2002年签订60年《人民日报》电子版制作合同。另外, 全国第一份多媒体数字报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方正阿帕比公司合作完成的, 第一份有声报纸《合肥晚报》是利用中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数字技术实现的。截至2007年, “全国39家报业集团, 就网络报事宜与新数通公司合作的已有25家” (5) 。目前, 根据笔者的最新统计, 在方正阿帕比公司的“爱读爱看”网站上发行的数字化报纸有442种。在新数通公司的Xplux发行平台上发行的数字化报纸共有234种。

我国第一家手机报是由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共同推出的。曾经联手开通国内首张省级手机报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移动浙江公司2009年2月又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2008年, 《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借助于北京志荣维拓科技公司花巨资研发的手机原版阅读软件Goonews, 实现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报纸浏览体验。随着国内3G网络的推出, 以及大屏幕PDA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 手机报阅读会更方便, 效果会更理想。

全球第一张电子报是由上海电信“天翼通”网络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解放日报》与荷兰i Rex科技公司合作首次试验推出。2006年8月, 国内第一家卫星报《天津日报》也是通过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和荷兰卫星报纸公司三方合作, 顺利进入全球卫星报纸销售系统的。2009年5月25日,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上海狂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又联合开发和推出了“IP-News365”多媒体互动数字电子阅报栏。

从历史发展上看, 数字化报纸就是传统报业内容不断地与IT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技术对数字化报纸的产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适用技术人才还严重匮乏, 报社和报业集团一方面要加强与外部技术力量的合作, 打破媒企之间的界限, “在数字化传播技术的时代, 媒企跨界联合, 那么会形成更强大的传播力量” (6) ;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整报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 加大技术投入, 引进和培养自己的数字技术人才。在当前, 谁占领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 谁就拥有了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谁就拥有更多的经济利益增长点。

发展方向上, 呈现出多路径、开放式特点

数字化报纸的演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与不同传播技术、介质和终端结合, 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从纵向上看, 印刷报纸在向数字化报纸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是与网络结合, 呈现出电子版、网络版、“全真电子版”、多媒体数字报、互动多媒体网络报等不同形态。2004年起开始与手机结合, 先后出现文本短信型、图文彩信型、WAP网页型、掌信型 (客户终端型) 、语音型、彩e型等手机报。2006年又与电子阅读终端结合, 出现手持电子阅读器型和电子纸型等电子报。其他一些传播介质和终端如卫星、户外显示屏、二维码技术、电子阅报栏、PDA等也日益纳入一些报社和报业集团的视野之内, 新形态不断出现。

从横向上看, 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等不同历史形态同时存在, 而且每一种形态中又有多种类型, 一家媒体既会拥有网络报, 也会有手机报、电子报等。

现阶段, 报社或报业集团的媒体结构多为“N报N刊一网站”, 因而形成了一种全媒体出版的态势。所谓全媒体出版就是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 把同一种内容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多种传播手段同步出版。这就要求报社和报业集团首先应该进行战略规划, 加强团队协作, 整合各方力量, 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搭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公共数字化信息平台, 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综效。其次要认真和持续地开展市场和读者调查, 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整合和提炼, 以满足不同需求, 并以此作为数字化报纸清晰定位和创立数字化转型创新项目以及建立相应商业模式的科学依据。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全媒体出版不能仅注重数量上的提高、新闻产品链的延伸, 更重要的是要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战略重点, 实现新闻内容的集约使用, 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当今, 印刷报纸的生存举步维艰, 全球报业面临历史性阵痛, 数字化报纸、数字化阅读成为报业最新最热的话题。在此背景下, 回顾我国数字化报纸的历史形态发展过程, 重视和思考其内在规律, 对于认清形势、明确当前任务、促进数字报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李之久:《版面的编辑原则与艺术审美》, 人民网传媒频道,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9489/164139/9747157.html

②《电子报成为方正CEB核心技术应用的又一亮点》, 互联网周刊,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02/974f30810cfa4de19f68c68b4d1a51c4.shtm

③《〈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精要》,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10/21/content_10226950.htm

④庞春燕:《张立:“媒体搬家”不是数字报业》, 《传媒》, 2008 (8) 。

⑤闵大洪:《2007中国数字报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JR) , %http://www.cjr.com.cn

空间形态演进 篇5

一、图书馆形态发展概况

1. 传统图书馆风光难再

最初在古代封闭的藏书楼, 要博览群书, 往往是僧侣, 贵族与富豪们的特权, 并不是普通大众容易做到的。现在看来, 我们已没有必要再进一步追溯中国和外国历代图书馆外在具体的形态演化史, 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从图书馆出现的那一天起, 无论藏品内容、管理方式、还是服务模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和各种数字化文献剧增的今天, 纸质文献数量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还在增长, 传统图书馆因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仍有其存在及发展的价值。传统图书馆要想重获生存发展的新空间, 就只能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最大张力地发挥自身内在优势和外部市场对接功能, 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发挥图书馆的应有作用, 真正体现其自身价值所在。

2. 数字图书馆方兴未艾

它的概念一般认为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的图书馆, 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1969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发行MARCII型机读目录, 推动美国图书馆业更上一层楼。正是这一事件的出现, 标志着图书馆进入自动化阶段。而数字图书馆又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尽管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将会取代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主体地位, 理想的“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线, 但相对来说, 它还处于一个转型期, 无论从概念模式还是功能定位上, 无论是现实形态还是硬件配套上都需要全面升级提档或彻底下大气力加以完善改造, 而从现有图书馆形态现状来看, 这项工作的确非朝夕一日之功可成。

3. 复合图书馆大势所趋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高校图书馆自身也一直随之不断的发展与变化, 不同的时代, 也应有不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她的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同步而行。1996年英国学者苏顿 (S.sutton) 首次提出了“复合图书馆”的概念, 他还将图书馆划分为四种类型, 即传统型、自动化型、复合型、数字型。尽管作为一家之言, 在学术界得到了普遍关注, 但是, 业界内部各执己见, 争执不一, 体现了学者们对“复合图书馆”性质的不同认识, 因为“复合图书馆”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产物, 随着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图书馆, 将会出现比复合图书馆更新的图书馆形态。

二、图书馆演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1. 图书馆已被定格为最真切、最实用的知识宝库

探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前途, 首先得从图书馆业来定位。可以想象, 资源共享是未来整个图书馆的业界前景。展望未来, 虽然读者不单纯靠公共图书馆, 也可以获得很多资讯, 有作为高校图书馆, 又有自身生存发展空间, 更有无可比拟的读者资源和运行模式。在跟公共图书馆相互影响、互为借鉴、彼此依存的基础上,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最大效用, 进一步拓展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 能够使学生从高校到家庭再到公共图书馆, 都能够身处阅读图书的大氛围中, 尽快形成这样一个借阅层面, 帮助更多的高校学生群体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也应该是一个继续进步的社会不可缺少的最佳图书管理新的组织形态。

2. 图书馆已成为穿越时空的信息磁场

现在来看, 单一、孤立的图书馆概念已经早已落伍。而集群、复合类的图书馆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比如在图书馆内可以共享以往的报纸或资讯, 还可以分享从世界各地汇集而来的有用网络信息, 以及各高校建校历史以来的专业科目原有教材, 历代名师的课堂讲义等实用性知识资源。

3. 图书馆将变成整个人类社会的价值高地

跟其他学科门类相比较, 图书馆如果不能接轨新科技, 运用新技术, 实现新突破就会失去原有的优势和竞争力。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 高校图书馆一旦与电脑技术、咨询科学、多媒体应用等新学科新技术有机结合, 一方面可以检索快, 储藏多, 而且再注重运用分析理论, 则足以改变传统的图书馆。高校读者群借助电脑技术、咨询科学等方式, 就可以自身拥有一个资料信息知识共享的新工具、新方法。社会有这种需要, 高校更有这种呼唤, 图书馆只要愿意承担资源共享的使命, 将永远有其社会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虽然已经迈进信息化的新时代, 但无论回顾过去的历史, 还是瞩目足下的现实, 甚至展望未知的未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进程中, 高校图书馆并不会淘汰或废除, 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 展示出自有的活力和价值, 与时俱进, 业态常新, 脱胎换骨, 自我升华, 继续与人类同行, 与社会共存, 与文明相通, 与未来有约, 自始至终迸发出巨大能量, 助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 推进文明进化, 实现美好愿景。

摘要:图书馆的形态大致分为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 结合高校图书馆形态状况, 本文论述了它们的形态演进及发展历程, 对高校图书馆发展做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形态演进,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管计锁.论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时期的资源建设.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 (2) .

海派创意文化的空间产出演进研究 篇6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思路源于1997年上海的第一次重大产业结构调整, 即都市产业结构调整。1998年, 上海市政府提出“都市型工业”新概念, 2000年确定了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6 000平方公里的郊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布局。同年, 上海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达到了50%以后, 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在2000~2007年期间, 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的创意产业集群在城市经济空间重组、社会空间极化, 城市产业遗产保护等的耦合作用下, 显现出省事新的经济空间类型——创意产业集聚区。

二、上海文化产业创意集聚区的发展与规模

从集聚区总建筑面积上看, 目前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用地绝大多数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被置换出来的工业房产。1981年, 上海的工业用地共有274.69平方公里。目前, 上海仅存有80平方公里。全市每年新增有500万平方米的废旧厂房。根据2004年上海统计年鉴显示, 城市内城的工业厂房一共有3 477万m2, 杨浦区、长宁区、静安区、徐汇区分别有921万m2、262万m2、137万m2、263万m2, 创意产业集聚区也大多数集中在这4个区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业遗产都能转化成创意产业集聚区, 且部分创意产业集聚区也并不是在工业遗产地集中的, 创意产业集聚区也可能进入楼宇等空间。但无疑主要带动工业遗产地区复兴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占据了集聚区的大部分。目前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已覆盖14个区。杨浦区以建筑设计业为主, 形成了环同济设计产业带, 徐汇区以软件信息服务为重点发展集聚区, 长宁区积极发挥服装、时尚产业优势, 打造时尚产业类集聚区。从集聚区的经济产出上看, 2009年上海GDP产出达到14 900.93亿元, 其中创意产业的GDP产出达到1148亿元, 占上海全市GDP比重7.7%。经调查发现, 上海的创意产业不仅是集中在创意产业集聚区, 同时大量和部分地存在于集聚区的周边区域内。由于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形成集聚区与周边地区相结合的产业集聚形态, 对于中等规模的创意企业能够充分集聚, 而对于中小规模的企业则具有辐射的功能。因此, 创意产业集聚区不仅仅是具有明显地界的地域概念, 同时具有泛化的区域概念。一批优秀创意人才集聚在集聚区, 一部分人才分散在集聚区周边。呈现出集群创新系统为主, 区域创新系统并存的产业发展态势。

三、政策推动

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注意到了文化发展、深化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关系。自2004年中央批准上海试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后, 2005年上海出台《上海实施科教兴市行动纲要》, 要求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以科学技术作为动力, 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 上海创意园要“伴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而迅速发展”。文化创意展业集聚区是由某类相关或相似文化穿衣企业聚集区形成的具有较完善产业链的经济发展区域, 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 各企业聚集形成的具有较完整产业链的经济发展区域。

四、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及规模 (田子坊和M50创意园为例)

1. 艺术工作者与小区生活共生的文化创意街坊

田子坊原是上世纪30年代的弄堂工厂等五家工厂组成。随着90年代产业结构的调整, 工厂效益不景气导致厂房闲置。为了保证个体住户有经济收入, 吸引部分艺术工作者先后进驻泰康路, 也产生集聚工艺品商店的磁吸效应入驻泰康路, 在此简历了创作工坊与展览场所, 产生了过去没有的文化街坊形象, 促使田子坊发展为绘画艺术创业产业基地, 重生了空间意义。2005年成为上海市第一批授牌的创意产业聚集区, 获得了2006年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

2. 破茧而出的田子坊

随着“田子坊管委会”等相关联产业管理组织的成立, 卢湾区政府为了改善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 出资对小区内的基础建设等公用与配套设施进行改造的维护保养;同时, 也分期分区地从事空间规划研究方案: (1) 搭配迎接世博会将里弄工厂改造为以创意产业的集聚地并塑造为市井文化的休闲场所; (2) 在居住功能不变的前提下, 对原建筑加以修缮与保护, 建设居住与产业之间的海派文化、生活方式和里弄风貌新型小区; (3) 注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和技术创新等手段, 使原住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前述三个语气成果的另类城市规划机制, 体现了田子坊“草根协力联盟的规划力”。

3. 保护权、拼经济的工业厂房M50的文化创意街坊

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历史工业区位位于苏州河南岸中段, 以前是徽商周氏家族产业, 94年则为上海春明粗仿厂。它是上海民族资本企业的集中地, 是目前苏州河保留得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99年, 由于整体的产业空间政策, 这些企业开始停业, 因而靠出租厂房以维系工人生计。2001年上海市经委在中心城区进行“都市工业园区”, 定位于电子加工和高科技产业, 因能耗大, 有环保, 老厂房建筑结构的保护等问题, 所以无法再继续经营。于此同时, 创作艺术家们相中了这片位于苏州河边, 保存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各个阶段建筑风格的巨大厂房, 陆续进驻厂房作为工作室使用。2004年上海市恰好提出“保护历史文脉”的空间建筑概念。

M50空间机能转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文化创意群聚的现象, 让上海规划局同意保留老旧工厂坊作为文化创意的空间; (2) 空间专业的技术官僚从拆迁论述, 逐渐内化自省而转为支持当地艺术发展的角色; (3) 艺术家群聚力量; (4) 产权所有者的“纺织控股集团”。刚开始由于老厂房租金便宜, 空间宽敞, 对于艺术工作者作为工作室是较佳选择, 老旧厂房的空间文化氛围并不需要多地改造即能创造出所谓的“河岸艺术气息”。

五、相关配套设施

创意产业园区的无形网络联结能够有效地整合创新资源, 使得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形成强大的创新力。创意产业园区无形网络联结是这一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也是使园区内的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绝不仅仅是园区内各企业的问题, 必须从一个系统的观点出发, 统筹系统内外各个方面的关系, 从而使园区内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有效配置整合, 使园区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六、个人观点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空间专业化演进 篇7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中心值,地区专业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快速崛起,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产业空间集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现有研究主要以地区专业化指标来体现。地区专业化是指一些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而另外产业则集聚在其他地区。对地区专业化进行测度主要采用专业化水平指标,又称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差异性。

随着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武汉城市圈正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第4个经济增长极。在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制造业的空间配置与集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测度方法与数据

1.1 测度方法

1.1.1 地区专业化指数

常用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进行,即

其中,i、j、k分别为城市i、城市j、行业k,Ejk为城市j行业k的从业人员数,sik等于

1.1.2 制造业中心值

制造业中心值指标为

vjk、vik分别为城市j和城市i行业k的就业占整个区域该行业全部就业的份额;δij是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欧式直线距离,δii为城市i的内距离,其计算公式为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从2003年开始采用新的行业分类(即GB/T 4754—2002),该标准与之前所采用的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94)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2012年再次使用了新的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保持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各年份行业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将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与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机械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合并为橡胶塑料制品业,共选取18个行业制造业进行分析。

2 地区专业化测度

根据公式(1),计算城市圈2000—2013年的专业化指数,结果见表1。

注:均值为当年各城市制造业专业化指数算术平均值,年均增长率为2000年和2013年间专业化指数的几何平均值。资料来源:本表结果根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历年统计年鉴计算。

从表1中不难看出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专业化水平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尽管在考察期间城市圈部分年份专业化指数值出现了波动,但从整体上看专业化指数的均值从2000年的0.6838上升到2013年的0.7456,年均增长0.6678%,表明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其次,从2000年专业化指数看,作为中心城市的武汉市其专业化指数不高。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和历史基础,使得其拥有城市圈大多数的制造业行业(即所谓的“大而全”),从而导致其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而黄冈市的专业化指数值最小,这可能由该市行政区域面积较大,制造业行业“小而全”现象突出,与其他城市间的制造业行业分工不明显造成的。

最后,与2000年相比,到2013年各城市的专业化指数出现了普遍的提高和分化。武汉的专业化指数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该市凭借其技术、资金上的优势,大力发展诸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与其他城市行业发展差异化明显;另一方面,还可能是由于其利用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发挥强大的集聚功能,集聚了更多的制造业行业,从而使得其专业化指数增加。而少数原来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城市,如仙桃和潜江,其专业化指数有了很大的提高,制造业行业结构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异化有了一定的提高。

3 制造业中心值测度

根据制造业中心值公式(2),对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注:均值为该年份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的算术平均值,年均增长率为2000—2013年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的几何平均值。资料来源:根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历年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2000—2007年制造业中心值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整体上,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中心值的均值在考察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是趋于下降的,年均下降幅度达到了1.004%,表明了城市圈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在整体上有分散的趋势。

第二,从历年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来看,武汉、鄂州、黄石和黄冈4市的指数在大多数考察年份都领先于其他城市,这4市与其他5市之间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中心—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格局模式。

第三,以2013年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的大小来看,武汉城市圈9城市可以分为四类。其中,武汉和鄂州领先于其他各城市,其制造业就业的规模较大,成为城市圈制造业的中心地区;黄冈和黄石则处于制造业的“次中心”位置;孝感和仙桃属于第三梯队;而咸宁、天门和潜江则处于城市圈制造业的最“外围”地带,属于制造业最不发达地区。

4 主要结论

从地区专业化考察发现,整体上城市圈各城市间的专业化程度是提高的。但加入空间因素后,中心值则得出了各城市间专业化程度较少的结论。尽管两个指标大小有所差异,但均发现城市圈9个城市制造业出现了相互分化的两个集团,即形成了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4个制造业产业集聚较为密集的“中心”地区,而另外5个地区为制造业产业集聚度较低的“外围”地区的典型的制造业集聚“中心—外围”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

[2]何雄浪,李国平.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6(1).

[3]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2).

[4]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

[5]刘军,徐康宁.中国制造业地区集聚的决定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

[6]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4).

[7]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

上一篇:丙烯酸水性漆下一篇:学生体育运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