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形态

2024-07-30

产业形态(共10篇)

产业形态 篇1

在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时代,创意已渗透到各种产业。创意是人们有目的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文化创意是创意在文化活动中的应用,是创作者通过想象、组合和再造,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所进行的新颖性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当下的创造。正是在传承与创造中文化才得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早在1912年,德国经济思想家就明确提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意。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产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新创意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创意都和文化产业有关,也不是所有的文化内容的创意都有商业价值。那么,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语境中,我们怎么来理解文化创意呢?

1 文化创意的五种形态

从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到消费者的接受过程中,创意具有五种形态:激发态;凝聚态;整合态;传播态;接受态。如下图。

创意的激发态,主要指创造者遇到某一契机或事物引发的联想或想象产生的与众不同的火花、点子、意象等想法。这种创意如果涉及的是文化、艺术、传媒、休闲等活动就是文化创意。文化创意与其他创意不同,它一定要有文化艺术的内涵或者形式的魅力[1]。处于这种状态的创意最大特征就是独创性,与本人的思想情感、文化认知与实践体验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其次,激发态的创意具有较高的信息势能。创意包含的新鲜信息总是处于辐射、扩散的客观倾向之中,随时都有释放能量、进行跃迁的可能,与平常事物所含的信息形成一种落差,从客观上说“具有传播的必然性”[2]。再就是创意激发态产生引力效应。信息的激发态能够激起人们的兴趣,能够对人们产生强烈的引力效应,对人们的注意力形成一种凝聚和收敛的作用。这类文化创意人才包括优秀的小说家、作词作曲家、艺术总监、游戏内容策划人员、编剧等。然而,激发态的创意须有物质凝聚才能被人认知、传播。

创意的凝聚态,指的是把激发态的创意借助一定的语言或物质媒介生产出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也认为,“意识形态有一个物质存在”。比如作家要把构思的小说表达出来发表;策划师要把主意、点子写成策划书推销出去。创意的凝聚态是文化内容产业的基础。只有把创意物化、表达出来,才能被社会发现、交流。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不是一个点子,而是一组点子的集成过程,也就是还要有创意的整合态。

创意的整合态是建立在凝聚态的基础上,就内容的各个方面、形式表现、包装等方面都要进行创意,也就是将作品创意转变为产品创意。这需要把握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集成的方法,是内容产业的关键。从产业角度来看,仅仅有好的创意只是个开端,需要将不同的创意整合为创意的产品才能达到初步的要求。例如迪斯尼将外国文化改编成美国的和全球的文化产品,一方面保留了产品的异域风味,另一方面又为它注入美国文化元素,使得文化产品能够打入美国乃至全球市场。在形式上,《花木兰》以动画影片的形态比戏曲、歌剧、电视剧、邮票等等在传播上更具优势。电影传播快、覆盖面广、传播广泛,价格上属于大众可消费品。它的受众不限于儿童,也包括成年人。同时迪斯尼网罗到的制作人才和拥有的精湛技术更是保证了《花木兰》世界顶尖级的质量。

激发态的创意是个人性的,但整合态的创意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花木兰》的工作队伍就有大约700家个艺术家、动画片制作者和技工,整个团队有条不紊,分工合作,运用最先进的动画制作设施精心打造这部影片。正因为如此,观众才得以在银幕上看到2000名骑在马背上的匈奴士兵穿越雪山、全力进攻的扣人心弦的场景。

创意的传播态指被包装、加工好的文化产品借助媒体、各种活动等方式进行营销。这种传播态的文化创意主要由营销传播中的传受关系来决定。也就是说,产业经营中的创意是为了给顾客带来享受和增值效益,并通过服务顾客而发展企业。因此,创作者需要调研市场、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消费心理。动画影片花木兰根据规划好的一套完整的营销策略,凭借已建立的发行网络,各种广告、预告片、宣传海报、影评充斥杂志、网站、影院,时间集中,形成有机的整体。为了使影片更有效,迪斯尼更尝试将市场策略本土化,在不同地区与当地宣传公关公司合作,采取不同的推广策略[3]。比如在美国本土请出花样滑冰亚军关颖珊和其他滑冰好手在冰上舞蹈中演绎出这出古代传奇,以关颖珊的冰上花木兰形象为动画花木兰造势,这个特别节目在美国ABC电视台播出,其声势与吸引是不言而喻的。而《花木兰》粤语版就起用成龙、陈慧琳担当配音。针对不同的受众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直接关系到文化产品的接受与消费。

创意的接受态,指的是创意产品被顾客接受、消费引起的心理反应。有没有创意,最终是由消费者接受了产品引起的心理反应体现出来的。好的创意能启发接受者的生活灵感,加深接受者对产品的理解,给人一种智慧的选择,让接受者在短暂的凝神屏息之后,产生心灵的共鸣。文化产业中的创意必须建立在对目标消费者了解的基础上,对消费者进行有目的的沟通和说服。而能否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密码,则是创意成功与否的关键[4]。创意是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驱动力。

上述五种形态构成了不同的生产环节。创意由激发态到凝聚态是作品或剧本创作的过程①;由凝聚态到整合态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②;由整合态到传播态是文化产品的营销推广过程③;由传播态到接受态是文化产品的传受、消费过程④;由接受态到传播态、整合态、凝聚态、激发态是创意反馈的过程⑤。仅有①或②环节,称不上真正的创意。实现创意不同形态的自由转换和良性循环,才是完整的文化创意流。也就是说,创意不仅要有文化价值,还要有传播价值和商业价值。文化价值指的是创意需要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造出来,并具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能唤起消费者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认同。传播价值在于创意本身是否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在图1的传播过程中,创造者或传播者为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创意流的基本动力。创意的商业价值是指在资本的支持下凝聚态创意转化为整合态后能否占领市场,能否进行延伸开发,是否可以打造产业链。就内容产品的制作者而言,能够讲述和编写故事,或者对于故事的商业判断力,是故事转变为商业价值的重要条件[5]。好的故事可以形成巨大的产业增值的价值链。如故事可以出版图书,可以改编成影视、游戏产品,可以进行艺术授权,开发主题公园和玩具等等。可以说,创意流是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化创意流与产业价值链

文化创意的激发态、凝聚态、整合态、传播态、接受态五种形态的自由转换,形成了文化创意流。创意流是文化产业开发投资的核心。资本增值的条件是:无形资产内部要素之间协调后产生的质量/有形资产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数值相加>1[6]。也就是说,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大,资本增值的幅度就越大;而在无形资产中,创意、知识、符合、科技等组合得越好,资产增值地就越大。即文化创意形成了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价值链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增值的环节或链条。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是由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纵向来看,文化创意的五种形态是伴随着文化产品的构思、研发和运营、传播及衍生品的制作推广而实现良性转换,形成了以环形创意流(如图1)为内在逻辑的环形价值链结构。从横向来看,出版、影视、动漫、文艺演出、广告会展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值部分,形成了以网状创意流(如图2)为核心的网状产业价值链结构。

在上图中,核心创意具有内在的环形价值链结构,一旦开发成功,就可向周围扩散,形成网状创意流,带来更多层次的价值增值。例如,2008年大型魔幻巨制《画皮》是模仿好莱坞的制作方式利用现代科技精心打造的一部爱情影片,一问世就广受欢迎。这部作品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运用了特效,以“高科技”、“好故事”等元素征服了市场。以这种创意为基础,2012年6月底,《画皮Ⅱ》利用3D技术推动了国产影片的收视高潮,上映一周票房达到六亿人民币,为公司带来巨额增值的同时也给国产片带来信心。另外,不同企业也可以围绕核心创意共同开发以创造行业价值。像《哈里·波特》的产业开发过程中,众多企业参与开发和分享哈里·波特的核心创意,它们在图书、电影、游戏以及衍生品方面都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报刊图书的成功与它们成熟的网状价值链有密切关系。

要形成完整成熟的网状价值链,首先要有成功的核心创意流。迪斯尼公司的核心创意是其创造的动画形象,在经过发行、销售获得第一轮效益后,再进行网状价值链的延伸开发。核心创意流成功的条件是:须具备一定文化价值、传播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核心创意;具有强大资本支持的企业来开发和运营,使核心创意流形成增值的环形价值链。在核心创意流中,创意有五种形态,每一种形态都有使文化产品产生价值增值的可能。价值增值一般分为:物理价值实现阶段、符号价值实现阶段和品牌价值累积阶段[7]。商品的使用价值包括两个层次,其一为商品的物理价值,即由商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等所塑造的带给消费者的物理性价值;其二是商品的符合价值或社会使用价值,即由商品的品牌、广告及企业形象等所塑造出来的价值,可以给消费者情感的、象征的意象,从而形成较高的附加性价值。文化创意的激发态和凝聚态作为一种观念、想法,是文化商品的原创阶段,为其使用价值和品牌价值奠定了基础。创意的整合态即文化产品,涉及了商品的物理价值。创意的传播态和接受态关系到商品的符号价值。一般来说,文化产业顾客的需求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文化产品的基本需求或欲望,这类需求未获满足,顾客会产生不满,获得满足,顾客的满意度不会提升;第二层次是文化产品的满足性需求,这类需求超越了顾客期望,与满意度正相关;第三层次是文化产品的吸引性需求,这类需求是顾客所没有期望的,不提供这类需求并不会造成顾客不满,若提供了顾客的满意度会很快提升。[8]所以,如果满足了顾客的最低层次需求,那就实现了产品的物理价值,只需在创意的凝聚态下功夫即可;如果符合了顾客的满足性需求,则会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不仅实现了产品的物理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符号价值,这需在核心创意上达到市场要求;如果满足了顾客的吸引性需求,则会提高顾客价值,实现品牌价值的累积,这需要在创意流上提高整体水平。《阿凡达》在创意的激发态和凝聚态上就属于原创,其美丽独特的爱情故事、新颖的时代主题等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意为影片增加了极高的附加值;在整合态上《阿凡达》用3D高科技制作手段,令人耳目一新;在传播态上该影片进行了全球营销,全方位征服了受众。因此,《阿凡达》核心创意流的成功,使之成了品牌,为产业的网状价值链塑造打下了基础。网状价值链需要整个行业围绕网状创意流形成价值增值体系[9]。可以说,文化创意的实现,与文化企业的创意产业能力甚至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3 文化创意与商业模式

从价值增值的角度看,创意是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然而,能否实现创意的盈利,实现产品的交换价值,关系到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基于某种比较稳定的交易结构基础上的可盈利的方法。好的商业模式应当处于价值链中的高端部分,应能够获取高附加值的部分或全部,并力求减少规模化带来的风险。文化产业一般有行业化商业模式、产业链经营的商业模式、产业集聚的商业模式、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等。相同的创意,不同的商业模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潮,深圳、成都在同一时期分别建成了“世界之窗”和“世界乐园”,相似的创意却在经历起初的繁华后一成一败。成都创意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还没建完就已负债累累。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商业模式也总是处于不断创新之中。新颖可行的商业模式是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创新商业模式上,可从创意的某个形态方面进行微调或改变。比如中文版《乔布斯》是通过授权方式注重此书的营销传播创意,从而实现了在中国的销售奇迹。创意流具有某种独特性的创新,它可能在某个或几个形态上是全新的,也可能在各个形态转换机制上是全新的。知名明星杨丽萍主演的《香格里拉》得到强烈反响,创下巨额收益。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香格里拉》的原始创意《云南映象》注重国外传播的接受规律,在名称、演出时间、灯光舞美方面作了调整;另一方面是杨丽萍的国外合作伙伴实力雄厚、对创意的各种形态组织、转换与运营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后,需要分析国外观众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创意的整合态发展到传播态乃至接受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作能力决定的。

在现代买方市场条件下,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过旺,顾客拥有大量的市场信息,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中心,所以,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吸引性需求是商业运营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我国电视剧《武林外传》就是这样成功的一个案例。该情景喜剧以“反江湖”、“反传统”的后现代叙述特征和喜剧娱乐元素吸引了众多顾客。到现在很多电视台还在反复地播放。投资开发商郝亚宁曾说,他考虑的是整个品牌的运作,在最初创作阶段,就要求编剧在情节和人物设置上为未来动漫等衍生品开发留出空间[10],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武林外传”商业模式,在中国电视剧领域开了先河。

当然,在实践中不同的文化企业应采用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一个大型企业往往要综合多种盈利模式。创意流需要一种商业模式来体现,而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结合创意流的某个形态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少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杨保军.新闻事实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蔡尚伟,等.文化产业比较案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淑芹.广告作品评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陈少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赵云喜.资本学———中国经济的温和革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7]谢加封,沈文星.价值链管理与品牌竞争力:一个分析框架[J].商业研究,2011(08):53

[8]汤普森.顾客创造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9]刑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管理,2009(2):39

[10]郑文军.领航创意中国[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产业形态 篇2

根据《循环经济产业园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等文件要求,循环经济产业园相关职能部门于3月29日对园区管委会各办、局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现将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及特点

近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园区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确保了园区范围意识形态领域整体安全。

二、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对干部思想教育抓得不够紧,甚至以党建工作代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不清,措施不明,没有安排部署,没有宣传阵地,没有活动载体,没有考核问责。

产业形态 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业;产业集聚区;集聚网络

2007年2月13日温家宝总理亲笔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同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6次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的发展。上海近年来对工业设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该产业集聚形态的分析有助于实现工业设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产业集聚区

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也称为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在该区域内,政府将通过集中配置相关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制定相关的税收、财政、人才、对外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同类型的企业向该区域集聚发展,并根据区域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产业链环节,形成一种快速的招商引资的集聚发展模式[1]。自21世纪伊始,在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有22家是以工业设计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

(1)依托老建筑改造型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制造业门类众多,拥有大量的老工业厂房、老仓库等优秀的历史建筑,1999年上海市正式将“都市型工业”纳入了城市规划和工业发展的战略,自此市区大量工厂进行外迁,留下了大批废弃的老厂房。这些建筑体现了上海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它们是上海民族工业的见证,也是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宿营,由于租金实惠,内部可利用空间大,形态特别,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在此进行创作。在“三个不变”的原则下市政府决定以园区的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并为园区提供各种政策优惠和支持[2]。其以800秀、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园等为代表的15家以工业设计产业为主要经营内容的是依托老厂房改建的,这些老厂房经过改建后既保留了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又增加了一份现代建筑的时尚感,为创意工作者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灵感。

(2)校企联合运作型

这类的集聚区是建立在院校的知识和品牌之上的一种外溢产品,工业设计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专业创新设计人才,而高校、科研院所是设计人才的主要培养和汇集地,是创意和创新的主要发源地。集聚区与高校之间的之中互相支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智力资源为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源头,同时又为工业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传播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和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企业能将各种设计创意转化为可以批量生产的作品,进行推向市场。这类集聚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吸引企业入驻能力强,且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较低,比较典型的有依托同济大学设计资源的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该集聚区已形成了以研发设计服务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为杨浦区创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3)全新建造型

在上海的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一部分是属于全新建造的,这类集聚区基本都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感的外型,在最初选择入驻企业时都有一定的园区定位,无论是市场投资建设还是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这些集聚区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经营前景。这类集聚区主要有创异工房、东纺谷、张江创星园、花园坊、大柏树、幸福码头等。

二、集聚网络

上海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从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到自上而下的政府扶持引导发展的产业园区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自下而上的产业集聚趋势是创新性的根植于本地社会文化、满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以园区形态存在,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产业园区化建设培育产业环境,寻求一种合适的发展机制,吸引工业设计企业向园区集聚,以园区为节点,在园区内部建立企业之间的互通交流网络,打造园区品牌,再通过扩散作用建立园区与园区、园区与周边同类型企业的网络关系,更好引导工业设计产业以社会化、网络化的形式集聚发展[3]。

(1)园区内部网络

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企业活动联系在一起,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界定的园区无形中将使得内部企业之间非正式接触的机会增多,使得行为主体之间拥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资源的纽带。这些关系在企业各自的经营过程中自发创造,因此,园区内部网络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过程,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界环境有相对的依赖性。

而园区管理方作为网络中的一员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众多改变,从只提供简单的物业服务、收取租金的“房东”慢慢开始转变为促进园区企业交流、塑造园区品牌文化、提供公共平台服务的“服务方”,这些实质性职能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园区内企业的成长,更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值得认可的探索,如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2013年初成立的产权交易平台,主要负责工业设计产品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登记、保护、托管、转让等,成立一年多时间已服务四百多家企业。

(2)园区与园区之间

知识的传播、交流不仅仅限于园区企业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也存在着隐形的网络将产业内的企业联系在一起,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企业间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更是通过网络组织将这个利益群体做大做强,实现了利益1+1>2的扩大作用。在园区间形成集聚交流网络的过程中,政府的规划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强大推动力,同时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其作用也不容小觑,作为服务整个产业的组织,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注定不能局限于园区内部,如2011年,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就曾配合配合卢湾区政府及相关创意产业园区共推“江南智造”创意设计集群区的建设;并以M50 创意园区为核心,打造创意产业园区的设计创意产业链,将设计创意核心定位于M50 创意园区。

(3)社会网络

上海作为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较快的城市,近年来工业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中小企业在自身条件、设备资源等方面都有着比较多的局限,而上海目前的产业现状决定了其发展环境还有极大地改善空间。

此时,政府部门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大推手在各方面都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上海市经信委自2006年起有计划、有步骤的在老厂房的基础上改建了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并新建了一批新的产业园区,同时在2013年成立了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旨在推动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在营造产业大环境、软环境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创新网络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2013年7月中意设计创新中心秘书处在上海成立,意在打造中意设计创新跨行业合作的国家级基地,形成中国最大的“中意设计创新产业”集群,推动设计产业及周边产业发展。2014年,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上海,目标是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在工业设计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和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上起到引领和标杆的作用。(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淑芳,牟艳芳,韩明杰. 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探析[J]. 北方经济,2011(7):32-34.

[2] 褚劲风.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楼宇经济产业形态与发展要素探析 篇4

1 楼宇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 通过招商引进各种企业, 建立持续稳定的税源, 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关于“楼宇”, 顾名思义, 城市的商务楼宇、商业楼宇、厂房等都可以称为“楼宇”, 但楼宇经济的“楼宇”是广义上的, 它还包括如科技研发楼宇、历史建筑 (群) 、标准厂房等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新兴楼宇类型, 以及城市功能区。

发达国家都市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经济建设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纵观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等国内外大城市的经济发展, 呈现出以商务楼宇、区域功能性板块为载体, 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工业集聚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并可总结出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金融、房地产、商业、都市型工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二是空间上多点集聚, 产业集聚现象明显, 功能核心区引导辐射作用极强, 规模持续增长;三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拓展产业链,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国际航运中心贡献巨大;四是休闲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发展迅速;五是总部经济十分发达[2]。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产业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企业集聚于地理上相对集中的区域, 吸引相关服务机构进驻该地, 共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服务业的空间环境特性决定了其与发展楼宇经济的空间适应性, 既可提供可高度利用的空间, 又具备高度的信息化、集成化和功能化的现代化楼宇, 成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佳场所。楼宇内聚集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型产业活动, 涉及知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 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产业。知识密集型企业从事现代高端技术研发, 科技成果汇集, 其生产过程需要巨额的投资和科技创新, 企业将相当比率的资源分配给研究和发展, 具有知识含量多、产品附加值大、企业创新能力强、楼宇地均产出高等特性。这充分表明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核心的楼宇经济具有高集聚性、高成长性、高收益性等特征。

楼宇经济的成分构成主要是高新科技型研发企业和智能型服务企业, 充分体现其是知识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楼宇经济以现代城市的商务楼宇 (功能区) 为载体, 充分发挥大城市特有和汇集的科技人才、信息资讯、资金市场、环境交通等方面的优势, 把知识、信息、资金集聚为一体, 引发了大量的人才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在集约的空间内汇聚了巨大的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并且, 众多企业经营活动会衍生出信息服务、代理服务、咨询服务和后勤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 带动周边地区商业、会展、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和餐饮等业态的发展, 形成巨大的城市综合体 (服务圈) , 从而拉动众多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 产业集聚效应非常显著。楼宇经济以高效的综合服务、高度的产业聚集, 强大的功能辐射等特性, 集约组合城市经济发展要素, 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 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内涵的充分体现, 形成了其他经济形态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彰显了其在现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2 楼宇经济的产业与形态分析

研究和把握城市楼宇经济的产业及其形态, 对城市政府准确把握楼宇经济内涵和发展要素, 准确定位、确立发展方向和目标, 优化规划布局, 充分发挥城市区位和资源优势, 促进楼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楼宇经济的产业业态

我国产业划分具体为:第一产业是农业 (包括农、林、牧、渔) ;第二产业是工业 (包括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通常统称为服务业。因此, 城市楼宇经济产业的组成包括第三产业, 以及第二产业中的都市型产业[3]。

其中, 都市型工业是以都市特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 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加工制造、营销管理和技术服务为主体, 以工业园区、工业小区、商用楼宇为活动载体, 适宜在都市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 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 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工业。是一种与传统工业相联系的轻型的、微型的、环保的和低耗的新型工业。如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加工业、包装印刷等传统都市型工业, 以及通信信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研发与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是楼宇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 其发展程度是楼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现代服务业是采用现代新技术对传统服务业改造, 以新产业形态和服务方式, 向社会提供知识型、高附加值服务的新型服务业, 其分类包括基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个人消费服务业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涵盖第三产业的全部。重点有旅游、文化创意、金融、商贸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与软件、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等十大门类现代服务业。其中, 目前得到各城市高度重视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有:文化艺术;新闻出版 (广播、电视、电影) ;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等产业。

2.2 楼宇经济的产业形态

所谓产业形态, 就是指人们对于产业所能感知出来的所有状态、样式和特征等[4]。按产业集聚形式和功能用途来划分, 楼宇经济的产业形态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和区域功能集聚区两大类, 目前常见的具体形态有:

2.2.1 基础设施类

(1) 商务、商业楼宇:独立存在的商务楼宇、商场楼宇等;

(2) 科技研发楼宇;

(3) 标准厂房:仅指工业用地内的标准厂房。

2.2.2 区域功能集聚区:

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同类或相关服务业企业集聚互动, 形成的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功能的集聚区域的总称。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众多同类或相关企业集聚。集聚区入驻企业可以是同类, 也可以是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相关企业。二是集聚区内企业共享公共服务平台, 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按专业功能划分, 主要有以下的形态:

(1) 中央商务区 (CBD)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 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

(2) 保护建筑 (群) :各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校园遗产、农居保护建筑等经过功能替换后再开发用。

(3) 创意产业园:指通过创意设计和改造, 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场所。创意产业园是以创意为主的工作室或服务性公司集中的特色区域, 包括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策划、游戏动漫等类型。

(4) 旅游产业集聚区:即依托旅游景区, 集聚住宿、餐饮、休闲等经营主体, 形成具有旅游、休闲和购物等功能的综合体。

(5) 金融集聚区:是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部门集聚的区域。

(6) 商贸集聚区:以商业贸易、新型专业市场为核心形成的集购物、旅游、娱乐、休闲、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群体或区域。

(7) 信息与软件集聚区:众多软件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的集聚区域, 以软件开发、生产、售后服务为核心, 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集成软件等相关产业。

(8) 现代物流集聚区:物流企业及物流相关机构集聚的场所, 一般具有仓储、运输、货代、配送、简易加工和信息服务等功能。依托交通枢纽等便利条件, 布局在邻近机场、港口、铁路站场、公路结点、产业集群区、开发区 (园区) 、专业市场和中心城市近郊等区域。形成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代、信息有效集中等服务。

(9) 科技创业集聚区:以科技创业为重点, 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政策扶持为支撑, 集技术检测与推广、工程研究与实验、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楼宇经济的产业业态与形态有很多。但是, 对具体某个城市而言, 其重点发展的产业业态与形态, 应根据城市自身的产业发展等经济基础来选择确定, 要充分体现城市差异性。同时, 应特别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 是为生产、商务活动提供的服务。国家统计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房地产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研等六个行业。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 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5]。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与制造业相融合的配套服务业, 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和下游各环节, 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催生新型业态和形态的关键环节。在城市产业布局与形态选择上, 根据城市各区域发展优势及空间功能属性, 确定城市不同区域的产业构成[6]。其方法可以是:核心区以商贸、金融、信息等现代第三产业为主;中心边缘功能区以新兴产业、居住、教育科研为主;城市外围功能区以传统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都市农业、休憩旅游为主要职能。通过城市功能产业布局, 引导实现产业集聚区, 主要包括促进科教资源的空间聚集, 建设大学科技园区;调整交通、仓储、商贸要素结构与节点布局, 在郊区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城乡批发商贸中心等, 通过城市边缘区的不断开发, 实现城市专门化功能地域的重组和优化。

3 楼宇经济的发展要素分析

楼宇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最主要内容是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区域功能规划, 以及确定主导产业, 优化产业发展空间, 通过政策制定和实施引导产业集聚, 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城市政府要深入分析城市经济基础、区位优势、产业资源等发展条件, 确定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科学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产业形态和空间布局, 制定政策措施, 引导产业集聚和激活企业发展潜力。影响楼宇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研究分析楼宇经济的发展要素, 对城市政府合理规划布局,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推动楼宇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通过对楼宇经济的特征、业态及形态分析基础上, 可以总结归纳出楼宇经济发展的要素有:

3.1 发展战略规划

政府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政府要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 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 以商务楼宇为载体, 将相关的专业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 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组织科学、建筑形态新颖、生态环境协调, 具有较强服务产业集群功能的区域。在空间规划布局时, 要根据城市地理区位, 准确定位城市发展目标,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以“点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发展思路, 制定楼宇、功能片区发展规划。一是要着力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楼宇。详细规划商务楼宇的设施、规模和定位, 加强专业性楼宇建设, 通过聚集金融、文化、信息服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企业, 提高各类楼宇的集约化水平。二是以功能区规划建设为重点, 如规划建设城区综合区、金融区、科技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区、生产性服务业区等功能区, 通过功能区的空间载体规划, 引导产业或经济要素的集聚, 实现城市资源优化配置。

3.2 产业集聚与主导产业

由于竞争环境具有动态多变性和速度经济性, 出于协调、沟通和信息跟踪反馈的需要, 企业会追求在空间上形成高度聚集以获得竞争优势, 集聚效应是楼宇经济的本质特征。要以国际化、高端化、集约化和特色化楼宇和功能区建设为目标,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突出重点楼宇, 聚焦城市重点支柱行业, 培育龙头企业, 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7]。要关注当前发展迅猛的产业, 如信息应用技术研发、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会展服务、现代商贸和物流服务等服务业的业态与形态, 充分发挥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带来的资金、人才、专业化等方面的优势, 使功能区成为区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代表, 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持续性的重要税收源。同时, 要做好确定功能区主导产业工作, 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主导产业是指采用先进技术, 增长率高, 产业关联度强, 对其它产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通常具有多层次、长产业链的特征, 是功能区内形成产业集聚的核心产业。

3.3 政府配套政策

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进一步制度和完善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一是完善财税政策, 强化经济实体的金融服务, 加大对新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楼宇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形态。通过优惠政策实施, 引导楼宇产业集聚, 积极扶持关联性强、辐射作用大的产业发展。深化国家公共服务制度和体制改革, 建立更广泛的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模式。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产业融合, 制定与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 改善投资软环境, 引导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创新服务业外资利用方式, 特别是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及机构, 着力发展总部经济。

3.4 楼宇、区域及市政基础设施

楼宇的城市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等区域性环境配套设施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 对楼宇经济发展具有导向和带动作用。楼宇的品位直接影响着客户对公司的第一印象, 对企业吸引客户、品牌宣传与提升具有的很大影响, 因此, 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便捷化等特点, 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生活交通便利, 办公空间环境优良的楼宇 (群) 是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条件。在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各类市政设施和道路基础设施统筹, 要在集约利用土地, 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原则指导下, 协调规划、预留和控制区域性基础设施综合通道网建设。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建设规划, 优化区域道路网络布局。在楼宇配套设施方面, 要规划建设高品质商务楼宇 (群) , 整合楼宇地块资源, 增加商务楼宇建设空间, 引导各类开发主体,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的高档商务楼, 打造具有完善配套、成熟管理的精品商务楼宇 (群) 。要着力提高楼宇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楼宇、通讯、办公、安保、消防等“5A智能化”建设。优化楼宇生态环境,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公共绿地建设, 增加商务区内的绿色空间, 使商务中心区域拥有清雅浓郁的生活气息。并通过对区域内旅游、健身、餐饮、教育、医疗等特色资源的整合, 可形成以“楼宇”为中心, 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区域性商业群集综合区。

3.5 人才资源与招商引资

高素质科技型人才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保证。从美国“硅谷”发展的巨大成就来看, 其根本优势就是人力资源优势, 知识密集型现代软件业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大量世界级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 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的发展, 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服务业各产业相关的专业性人才。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 以优厚的待遇等条件, 吸引具有的国际现代管理理念的大量高素质、专业科技型高端人才来就业。在对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急需的, 如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物业管理、金融、保险、旅游、国际贸易、会计、律师、投资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基础性专业人才方面, 要立足于城市职业培训, 可通过创办紧缺专业的职业培训,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并通过建立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以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质量。通过人才吸引和培养, 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招商引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招商引资是指政府充分利用可支配资源,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优良投资环境, 通过政策引导, 舆论宣传, 吸引投资者到本地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简单来说, 即政府通过招商活动, 引进外来资本发展地方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增强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能力, 优化城市经济的资源配置,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促进外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的学习吸收。政府开展楼宇经济招商引资工作时, 要根据发展规划, 围绕主导产业, 以区域产业链构建为目标, 完善配套措施、引导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通过功能性区重点项目牵引, 引进真正能够推动楼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 具有高知识含量、高增长率、高附加值、高竞争力, 经济效益回报高的企业, 以提升城市楼宇经济规模和档次。同时, 要注重招商企业的质量和产业适应性, 防止因一味追求企业引进数量, 而导致影响区域发展定位, 弱化区域产业集聚现象的发生。政府应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提高办事效率, 为企业入驻、生产和经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总之, 楼宇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不但需要有城市经济、金融、交通、人才和社会等综合因素的支撑。更需要城市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基础情况, 把握好发展要素, 准确选择城市楼宇经济产业的业态与形态,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制定主导产业发展战略, 引导区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以保证楼宇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 胡德斌, 孔艳华.中国楼宇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8) .

[2]汉镒资产研究院.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R].天津, 2008 (03) .

[3]罗欣蟾.上海楼宇经济和产业发展关联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 (01) .

[4]杨继瑞, 杨博维.都市核心区楼宇经济实态及其困境摆脱[J].改革, 2012 (06) .

[5]吕慧锦.关于郑州市楼宇经济发展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6]刘磊.上海城市圈层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产业形态 篇5

【关键词】文化;城市设计;空间形态

1引言

目前享有盛名的“中国玉都“阳美玉村发展滞后,空间形态杂乱无章,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急需对揭阳阳美玉村进行调研分析,对古村落、祠堂、水系进行保护和梳理,打造宜游宜商宜居的场所,营造良好的空间形态,进一步提升阳美玉都的地位和形象。

2价值发现

2.1:区位优势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揭阳受到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双重辐射,正逐渐成长为粤东重要的发展极之一,曾经相对偏僻的区位现在成为发展的巨大优势。

2.2:自然景观

规划区主要自然景观要素包括:沙洲,滩涂,风水潭,古榕树和水系。在规划区沿江有四个沙洲,以及沿着榕江北河的滩涂,区内有多条河流水渠,都为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基础。

2.3:人文景观

基地内村落枕水而居,祠堂与风水潭及周边古老榕樹一同构成村落的生活景观中心。

村庄肌理:村落主要布局方式有两种,散点式和街巷式。

祠堂:基地里共有五处,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是商议族内重要事务,作为会聚场所之用。

市级文保单位:它们分别是潮临古庙和天褒节孝坊。潮人拜神,主要是到庙宇去拜;节孝坊是古代朝廷用于表彰节孝妇女的牌坊。

古墓:分别在北河村和谭角村。

3理论支撑

1960年,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他的著作中《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该理论认为,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这些形体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点: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而言,城市空间意向五要素是其外部环境设计的重点,这就需要塑造好五要素的形象,从而塑造良好的片区形象。

4形态塑造

3.1形态设计总体框架

通过对基地现状的解读,优势景观资源的利用与挖掘,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态设计的总体框架:盈彩水岸、翡翠绿廊;核心引领、四元互动;高低错落、三纵三横;七区两带、六大功能。

3.2片区设计

(1)文化创意区

尊重现状古庙及古村落,梳理片区原有水系,赋予文化创意、研发办公、休闲健身等功能,形成环境优美的特色文化创意片区。片区功能包括文化创意、研发办公、会议、休闲健身等。各区功能通过水系绿化的连接,形成统一整体,打造富有潮汕文化特色的玉文化创意区。在片区内设置创意办公大厦作为地标建筑,构成片区功能核心,成为片区内景观统领,同时为整个地块中轴线终点起到收尾作用。

(2)行政商务区

揭阳市西部行政商务中心,为城市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区。片区功能包括行政办公、文化设施、商务办公等。行政办公大楼统领整个区域,通过绿化环境、景观小品等的塑造,凸显行政商务特色,强化了中轴线的空间次序感;而周边水系、界面的灵活自由,通过滨水步行道、车行系统及水岸活动,丰富了片区的公共空间。

(3)商贸核心区

以玉器商业为统领,形成富有玉文化特色的商贸核心区。片区功能包括商贸、商业、会展、展览、广场等。以玉都文化广场作为中轴线的起点,空间开敞、以绿为主,是市民休闲游憩集会的场所;两侧的商贸商业,采用了空间围合的做法,水系贯穿内部空间,形成丰富开敞空间,提升了市民休闲购物的乐趣;东侧的Shopping Mall 则与轻轨站点结合布置,高密度开发,形成整个片区的购物中心。

(4)主题公园片区

结合总规把本地块定位为环城绿地,完善整个城市的生态格局,构建榕江北河与城市联系的生态通道。作为对城市的功能补充,结合地铁安排休闲商业、餐饮、户外娱乐等设施,满足城市居民功能需求。

3.3通廊设计

(1)界面——榕江北河生态景观带

作为整个地块的生态主轴,榕江北河及两岸景观带以绿为主,同时结合区内的生态廊道,打破榕江北河与城市的隔阂,加强地块与榕江的景观渗透。增加亲水河岸,结合水系营造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通过水系连接城市的不同功能活动,城市开放空间与水网结合

(2)界面——翡翠绿廊

翡翠绿廊是由文化公园、商业街、休闲广场、酒店休闲区、运动区、会所、酒吧街、开敞绿地等各种兴趣点构成的活力廊道,这条廊道以滨水休闲功能为统领联系各个组团,成为串联基地的活力纽带。

3.4节点设计

(1)文化创意节点

目标:以揭阳阳美玉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依托,结合古村落保护更新,打造区域玉器主题产业园,以其地标性地位带动整个产业园经济的繁荣发展。

定位:集创意研发、会议、商务、休闲于一体的大规模、高品质创意文化中心。

设计原则:通过地标性建筑,提升园区形象。结合古村落保护,对其赋予新功能,形成具有潮汕特色的建筑空间,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协调。通过体育馆的建设,提高园区公共性,使其成为市民健身活动中心。

功能构筑:两座地标性建筑构成创意办公主体部分,结合商务酒店、会议中心、研发中心等,完善园区功能。

(2)行政文化中心

目标:以区政府为核心,配套建设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打造地区级行政文化中心,成为揭阳市新的城市客厅,提升东山区形象地位。

定位: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地区级行政文化中心。

设计原则:以行政办公为中心,配套文化设施,形成统领园区的核心。文化设施围和中心广场,结合园区景观水系、绿带的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

(3)民俗文化节点

目标:以保留古村落、古庙、祠堂为载体,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机更新,精心打造具有潮汕民居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中心。

定位:以保留民居为载体,以民俗文化为依托,打造集文娱参观、休闲购物、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潮汕民俗旅游中心。

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榕江水系资源,适当引入水体,拓宽水面,形成以绿地、水系为主体的景观格局。充分保护利用古村落、古庙等历史建筑,沿用其空间机理,赋予新功能,实现历史建筑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统一。以民俗文化为依托,丰富该区功能,充分展现潮汕地区璀璨的民俗文化。

功能构筑:以保护建筑为基础,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园、民俗博物馆、风情街、戏台等,结合水系、绿带、开放广场等景观要素,形成功能完善、品质优秀的民俗文化旅游群。

3.5路径设计——环市北路

环市北路是规划区东西向主要对外联系道路,重要功能设施布局于沿线上,景观形象要求较高。不同功能片区建筑高度有所不同,根据其功能性质、道路宽度,控制建筑高度vs道路宽度在1:1—1:1.5之间。东西两侧入口处、沿线重要节点处,则通过建筑的高度与开敞空间的控制来重点打造,丰富沿线的景观。

4 结语

产业形态 篇6

近年,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作为研究主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但从目前研究知识溢出的相关文献来看, 其研究焦点是分析集群知识溢出的概念, 而对于具体到某个产业的集群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少之有少。本文分析了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必要性, 从知识形态角度重点研究了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过程和途径,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期通过知识溢出促进软件产业集群的快速良性发展。

1 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必要性

马歇尔 (1920) 指出:“一个人产生了一个新的思想, 其他人接受了这个思想并且结合自己的考虑, 于是进一步产生另一个新思想, 集群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中得益于‘产业氛围’的影响。”这种“产业氛围”使得集群企业可以像获得空气一样免费地获取某些技术和知识, 而集群以外的企业却很难获得这些知识[1]。而软件产业集群由于自身特点, 与传统产业相比, 尤为需要这种氛围获得创新的种子。

(1) 软件是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 具有技术变化迅速、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改进快等特点。这意味着与传统企业相比, 软件企业创新要面临更多的风险, 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单独地在其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完全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 所以软件企业创新不是一种孤立行为, 在创新的每一步都需要得到外部知识源的支持。集群知识溢出使得集群内企业能够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 从而使得企业的创新活动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 所以说知识溢出是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基础[2]。硅谷的成功也正是因为知识溢出通过宽松的人才流动政策、非正式和正式交流使得硅谷空气中遍布创新知识, 企业可以随时吸收到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种子, 相互学习再整合创新使得硅谷的生机无限。而且软件技术更新换代极快, 很多技术还没有申报专利就已经过时了, 所以软件的专利申报率相对偏低, 这也为集群中知识溢出、企业相互学习创造了条件, 降低了由于引用他人专利而带来的法律纠纷。

(2) 软件产品的兼容性导致软件产业集群甚至整个软件产业都需要知识溢出。软件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 单个企业的产品就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软件产品须嵌套在硬件产品上使用, 需要和其他嵌套的软件产品兼容, 比如某企业研发出一款非常先进的视听播放器软件, 如果与现有使用量最大的微软操作系统不兼容, 也会直接影响该产品的销售。所以任何一个软件企业都不能闭门造车, 软件产品的兼容性造成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整个软件产业必须非常重视软件的标准, 每个企业研发的产品都遵守该标准, 这样就能做到兼容。而标准是通过软件企业间联合创新而产生 (也有些标准是先进企业在自有知识基础上通过整合其他企业知识制定, 所有企业共同遵守) , 是相对先进的技术协议, 是通过企业间知识流动、整合产生的创新知识。知识流动包括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扩散。前两者知识流动方向有目的性, 可以看作主动溢出;而知识扩散是最原始、最低级的知识流动, 没有目的性, 完全是自发的, 完全不可控制的, 可以称为被动溢出、不可控溢出。所以知识流动的过程也可看作知识溢出的过程。软件产品的兼容性决定了软件企业必须通过知识溢出, 整合创新产生共同遵守的标准, 也可把标准看作就是知识溢出的结果。

2 基于知识形态的知识溢出过程研究

在Fallah M H, Ibrahim S, 朱秀梅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总结得到了知识溢出过程图 (如图1) 。

基于知识形态, 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表述了的知识”, 其溢出往往是附着在语言、文字、图形、数字等载体上的, 通过它们的表达, 在集群内不同的主体之间传递。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语言或其它形式表述的知识, 它存在于特定的个人头脑中或组织体系中, 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并且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复制或窃取、不易传递给他人的知识[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有不同的溢出特点。基于知识形态研究知识溢出, 可以把隐性知识进一步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可表述的隐性知识, 通过个体的学习积累但还未被表达出来的知识, 如果知识拥有者能够表述出这种知识, 那就变成了显性知识, 因其未被编码化, 所以只有通过交流、会议等直接接触才能得到[3]。第二大类是情景知识, 零散分布于企业和集群环境中的知识, 这种知识通常需要特定地点、特定时间, 在特定环境中直接接触才能获得, 如很多国家模仿硅谷建立了多个软件产业集群, 给予企业很多优惠, 但发展态势都不尽人意, 硬件设施、产业扶植政策都可以模仿, 但是集群或企业具备的情景知识比如企业文化、集群文化却难以模仿, 而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这种情景知识提供的良好创新氛围。第三大类是特定专业知识, 嵌入在企业或集群的未编码的专业知识, 比如技术诀窍和方法, 企业都有技术诀窍和专业知识, 而集群企业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和从事产业类似, 容易相互影响, 形成集群独特的未编码的特定专业知识, 只有深处于集群中的企业才能理解这种知识。第二、三大类隐性知识是企业、集群层次的, 其获取不是通过外化, 而是需要个体以自己的经验或实践, 通过直接接触吸收、理解、获取这种知识, 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有利于这类知识的获取。第四大类是个体的心智模式, 这种知识可以看作个体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 能够激发个体从现有知识中发展新思想, 或对现有知识进行综合或重组[4]。

隐性知识的转化从个体可表述的隐性知识开始, 这种知识通过外化过程转化为显性知识;而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或共同的文化背景下, 通过直接接触才能转化为显性知识[3,4]。对显性知识的吸收需要一个内化过程, 在这一内化过程中, 需要利用个体的心智模式 (朱秀梅, 2007) , 这种心智模式是嵌入在人脑中的模糊知识, 是不能够被其他个体获取的。个体通过学习积累了大量的隐性知识, 而能够表述的隐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个人心智模式包括可表述的隐性知识和不可表述的隐性知识。集群或企业是由大量员工个体组成, 个体的隐性溢出知识互相影响, 最终整合形成集群或企业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而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也会对个体的心智模式产生影响, 使得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拥有的知识储备更符合集群或企业的要求, 使得集群中的个体思考问题趋于相似, 从而使得群内企业创新趋于同质化。所以集群内企业必须注重与集群外部的联系。

3 基于知识形态的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途径研究

3.1 显性知识溢出

软件产业集群的显性知识大多是一些技术资料, 比如源代码程序、技术设计方案等, 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正式交流获得对方编码化的技术资料;软件企业业务外包和联合创新又会产生产业链间的垂直溢出和水平溢出, 而且很多都是显性知识溢出;软件企业共同遵守的标准也是显性知识溢出的表现;软件企业分裂衍生也会造成大量显性知识溢出。总之, 直接购买、正式交流往往要支付高额成本去获得技术资料, 产业链间的垂直溢出和水平溢出是主动溢出, 双方都要付出成本, 但在显性知识溢出发生的同时也会伴随隐性知识的溢出, 这是企业要多加防范的。由于显性知识是规范化、系统化和编码化的知识, 可以明确表达并且易于转移和存储, 所以它的溢出也比较容易发生, 而且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 比如标准、购买专利等完全可以和群外企业完成。而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约束, 隐性知识溢出要靠直接接触获得, 大多是发生在集群内部。所以为了避免集群的同质化, 应鼓励更多的外部显性知识溢出。

3.2 隐性知识溢出

软件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 其创新难度极高, 而且软件技术更新换代极快, 比如只要取得可口可乐配方 (固定不变的显性知识) 就能获得巨额利润, 但软件产品千变万化, 编程技巧远比源代码程序重要, 编码化的显性知识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而且获得显性知识需要支付高额成本, 因此隐性知识溢出对于软件产业集群而言尤为重要。隐性知识包括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情景知识、特定专业知识、个人心智模式四大类。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对个人的影响, 也就是这两者的溢出是必然存在的, 与集群内部不同企业长期直接接触、个体具备吸收能力, 就能获得这部分知识, 所以说这两类知识能否对企业创新起作用还取决于个体的吸收能力, 研究个体的吸收整合能力对于这两类知识而言更有意义。而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不是必然存在的, 必须通过适当途径才能产生溢出, 所以有必要研究可表述的隐性知识的溢出途径。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是个人层次的知识, 比如个人掌握的技术诀窍、编程技巧等, 因为没有编码化, 人是隐性知识溢出的主要载体, 必须通过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获得。

3.2.1 正式交流

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等集群代理机构为集群成员安排的学术论坛、专题会议、新品推介会, 以及相关专题论坛和研讨会等获得正式直接面对面的正式交流机会, 在获得显性技术资料的同时, 还能通过技术人员的直接接触获得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

3.2.2 非正式交流

集群企业由于地理上的接近, 使得不同企业的员工有可能彼此熟悉, 并在工作之外发生较多的面对面的交流, 非正式交流带来的是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 员工不可能交流企业显性知识, 因为编码化知识是所有企业严加防范的, 但是通过员工的交流, 溢出了隐性知识, 员工或多或少地还是会把溢出的新知识和创新想法带到自己所在的企业, 进而被企业所共享。硅谷的酒吧就为技术人员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了场所, 非正式交流促进了可表述的隐性知识的溢出, 加强集群内知识的流动和沉淀, 提高不同知识源的知识碰撞、整合频率, 最终提高集群整体创新水平。

3.2.3 人员流动

软件行业是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的行业, 集群企业间的人才流动能够促进集群内部知识流动, 为企业带来新的创新种子。虽然软件企业员工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不允许离职后泄漏公司技术机密、带走显性的技术资料, 但是嵌入在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比如技术诀窍、编程技巧还是被员工带到了新公司, 员工个人的可表述隐性知识就很自然地在新公司溢出了。人员流动能够加强知识流动, 形成集群中知识创造与扩散的自增强机制, 促进集群创新。但是过度的人员流动也会破坏集群内部和集群企业的知识的延续性和积累性, 尤其是对于需要知识积累和创新的软件产业集群而言, 因此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尤为重要。

4 建议

知识溢出是把双刃剑, 既能促进知识流动, 增加知识存量, 也会带来很多风险, 对此, 分别从集群层次和企业层次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 显性知识是编码化知识, 可以通过直接购买专利技术、源代码程序、合作创新等形式溢出, 编码知识溢出容易控制, 是主动溢出;而隐性知识是未编码知识,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溢出, 溢出内容不可控制, 是被动溢出, 所以极易溢出核心知识。建议企业:

1) 通过知识分享加速隐性知识在企业的传播,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如果个人隐性知识不能有效地转变为企业知识, 则企业不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所以有必要通过知识分享促进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隐性知识的有效分享, 能促进企业内知识的良性流动和增值, 提高隐性知识效用[5]。企业可以定期召开技术、管理类别的知识交流会, 为员工分享知识提供环境和场所, 加强员工间的交流, 促进个人不可表述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可表述的隐性知识, 从而产生隐性知识溢出, 相互整合, 进而形成可编码的企业显性知识。企业应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激励制度, 把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程度和薪金、升职挂钩, 用知识薪酬支付制、知识股权期权制度等从近期和远期进行激励。企业还应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形成一种能促进学习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良好氛围, 使员工建立自觉合作、自觉交流、自觉共享的价值观体系。

2) 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基础上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 加强对核心知识的保护防范

企业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对于所有的知识企业防范其知识溢出要花费巨额成本, 是不经济的, 而且对于集群中的企业而言, 是有贡献知识溢出义务的, 企业只要严加防范核心知识溢出, 而对于非核心知识可以促进溢出, 以便于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促进集群创新。隐性知识虽深隐于个人大脑中, 属于个人知识, 但是通过企业知识分享会改变个人心智模式, 极大增加个人隐性知识;而且很多由此产生的隐性知识属于企业的核心知识, 一旦员工离职就会毫无保留地带走这部分隐性知识, 给企业带来损失。所以建议企业应当加强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6]。显性知识溢出的防范措施容易实施, 对得到的编码知识进行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的分类, 比如涉及企业核心技术即为核心知识, 对于这部分知识应加强防范, 防止溢出。企业可以通过加薪升职等手段留住掌握核心知识的人才, 减少核心知识溢出;如果员工执意离职, 企业可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防止知识溢出;而且企业已经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 掌握了与核心知识相关的个人隐性知识, 这就可以极大减少由于员工离职带来的知识损失。

3) 必须创新, 并在吸收集群其他企业溢出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创新

企业必须有创新, 有创新才能在吸收集群其他企业溢出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创新, 产生新的知识, 增加企业知识存量, 贡献更多的知识溢出, 增加集群知识, 从而形成集群发展的良性循环[7]。如果企业没有创新, 只是一味索取其他创新企业的溢出知识, 那么创新企业会采取严防知识溢出的措施, 集群也就失去存在意义;而且创新企业和不创新企业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落后企业即使重新选择创新, 也难以利用集群层次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2) 集群层次应鼓励正常合法的知识溢出

1) 通过法律保证知识溢出合法化, 并建立知识溢出补偿机制

这主要是针对显性知识溢出, 鼓励集群内部的创新企业及时申报专利、设计版权等, 群内其他企业想使用该项技术必须征得创新企业同意, 并支付相应的使用费用。行业协会应切实发挥监督作用, 对于非法使用创新技术的企业应给予通报, 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及时做出惩罚。知识溢出是具有正的外部性, 是必然存在的, 创新企业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损失,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奖励等激励机制切实减少企业的创新成本, 减少知识扩散带来的损失, 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应为创新企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比如提供公共知识溢出、创新项目的搜索、核心技术攻关等。

2) 建立正式沟通机制, 鼓励正常的知识溢出

正式沟通机制[8]指的是行业协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专门为集群企业组织的学术论坛、技术研讨会、专题会议等交流形式的活动, 为企业创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便于群内企业及时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也便于创新企业与集群企业或者群外企业进行沟通, 实现了知识的正常溢出。

3) 培育独特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为集群良性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在软件产业集群内应着力打造集体学习和协作竞争的集群文化, 营造 “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注重培育诚信文化, 提倡敢冒风险并宽容失败、淡化等级观念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的创新文化[8], 通过培育集群鼓励创新、知识分享的文化和正常合法的知识溢出, 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形成集群独特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为集群良性发展提供氛围保证。

4) 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机会

如前所述, 隐性知识溢出对于软件企业至关重要, 企业层次应做好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保护企业核心知识基础上鼓励非核心知识溢出;而集群应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机会, 比如设置集群企业的技术论坛, 或者开设酒吧等休闲场所, 鼓励不同企业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 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促进集群创新。

摘要:从知识形态角度, 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这两者的溢出特征是不同的。研究基于知识形态的溢出过程是很有意义的, 而且对软件产业集群而言, 知识溢出是必需的。为此, 重点分析了软件产业集群显性知识溢出途径和隐性知识溢出途径, 并提出了促进软件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知识溢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软件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BATHELTH, MALMBERG A, MASKELL P.Clusters and knowl-edge:local buzz, 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J].Druid Working Papers, 2002 (12) :31-56.

[2]GIULIANI E.Knowledge in the air and its uneven distribution:a sto-ry of a chilean wine cluster[C].Conference Paper for DRUIDpsWinter Conference, January 2003.

[3]FALLAHMH, IBRAHIM S.Knowledge spillover and innovation intechnological clusters[C].IAMOT 2004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2004:3-5.

[4]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7.

[5]ANETWETERINGS.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software firms in the Netherlands:does spatialproximity matter[C].Paper Prepared for the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Regional Growth Agendas”, Den-mark, 2005 (5) :28-31.

[6]AUDRETSCHD, FELDMAN M.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3) :630-640.

[7]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产业形态 篇7

一、创意与商业地产联姻

众所周知上海市中心地段寸土寸金, 有规模计划的动迁改造无疑在资金上难以承受, 而田子坊里这些老厂房的租金比市中心商务楼低许多, 另外高大宽敞的房屋结构、具有历史感的环境氛围等因素的结合满足了艺术家进行天马行空的创意有了无限可能, 是艺术家理想的办公环境。

在有了一定规模后, 创意地产房地产商们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将其置于更广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规划、设计和开发, 整合资源, 加入衍生的商业元素, 打造了这样一个集聚区, 以顺应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消费层次中日益高级化及多元化需求的趋势。

另外开发商利用名人效应, 引入陈逸飞、尔东强等等很多著名的创意产业人士, 推动了整个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画室、画廊、杂志社、广告公司的进驻田子坊。工厂门前竖立着来自不同国家的10面旗子, 就像一场小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 中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不断产生着新鲜的火花。“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初具规模, 老厂房在创意地产的开发下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焕发了青春。

二、配套的衍生产业的开发

创意地产商利用工业文明遗产与创意产业或者相结合, 建立了田子坊的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意产业街区, 这样一个有着浓厚文化、艺术、注重个性化表达的环境。随着田子坊创意产业的发展, 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创意产业相配套的衍生产业的开发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开发商利用创意产业街区独有的个性化的体验, 激发追求时尚个性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 开发建立商业街区。

田子坊创意园区毗邻着旧上海石库门老住宅群, 这些老宅因年久失修、空间功能单一, 早已成为中心城区的“破落户”。随着商业街区的开发, 居民自愿陆续“让出”老宅, 5000平方米里陆续进入了11个国家的工艺坊、商铺、餐厅进驻。受老房子建筑结构的限制, 每间店铺都只有几十平方米, 但每一个店面布置的都别具匠心, 极富特色, 在蜿蜒的小巷里给来这里的人们带来一次次惊喜。

三、留住鲜活的历史符号

“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的成功除了新鲜的视觉元素的注入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让老上海石窟门建筑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使得这个环境有了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 体现了旧上海的风情, 大大增加了对外国客人的吸引力。

田子坊石库门老宅的改造是由民间的力量推动完成的, 在空间的改造更新上显得高效而和谐。与那些不加区分地对城市进行大规模改造相比, 田子坊这种让社会各方的力量参与到改造的进程中来, 进行小体量渐进式的发展, 使得城市空间得到原生态式的发展, 实现了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和原真性。

我们发现老厂房的原有结构没有太大的调整, 青砖、斑驳的墙壁、老式的大吊灯, 裸露的螺母那个时代工业文明鲜活的历史文化符号都尽量做了保留。改造主要是重新对建筑将建筑的外立面加以包装, 小面积的鲜亮色彩、大面积通透的镜面处理, 完全融入原有的灰色系色调, 自然和谐却不失青春与活力。老房子的内部空间则按照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改造, 石雕、民间工艺品、和服设计制作、唐卡收藏、茶道馆、服装等.一应俱全非常现代时尚。在小巷深处, 一些酒吧餐饮小店蜿蜒出没, 与周围的氛围自然融合。

从工厂、老宅到初具规模的艺术街, “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的成功与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 与当初的开发者投资改造和管理都是分不开。正是他们的努力, 提升了这块土地的价值, 带来了今天田子坊内浓郁艺术气息, 创意产业集聚区里生意兴隆, 也带动了周边老宅子衍生产业的开发。

萦绕在老房子间的艺术气息, 拂去了纯粹商品买卖的急功近利, 慢节奏的空间里却有着的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对讲究品位与脱俗小资们、外国的游客和有着相当的吸引力, 游走在时尚艺术和老上海弄堂生活场景之间, 两者融合成一道绝妙的风景。“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这种新型商业形态的成功, 是创意地产发展中的一块里程碑, 在消费需求层次日益高级化及多元化的今天为我们拓展了思路, 为老街区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摘要:“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在老上海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构筑富有特色的创意商业形态, 走出了一条旧街坊保护和利用的新路, 在消费层次日益高级化及多元化的今天具有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其商业体验和运营思路进行分析, 并总结了这个新型商业形态产生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田子坊,创意地产,石窟门建筑

参考文献

[1]杜德斌等: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经济导刊[J].2005, 8:78~82

新媒体传播形态及产业化传媒重构 篇8

1 新媒体传播形态

新媒体的概念是以电子信息化通讯技术作为发展基础, 将数字化通讯技术融入到信息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以, 新媒体也是数字化、互动式的新兴传播媒介。其信息化和互动性是媒体主要特点, 从信息技术角度上来看, 新媒体是将信息字节数字化的形态;从传播角度上来看, 新媒体在传播交流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反馈性。对于新媒体产业而言, 及时将受众的信息反馈出去。在互动过程中体现了信息的个性化、人文化, 把信息传播服务的新理念引进到媒体的经济运营中, 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经营概念。新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个媒体。新媒体的运营管理主要依靠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 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局域网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并且传媒媒介变得多样化, 由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等媒介进行影音图上的传播。同时用户能够自主的选择想要了解的信息资料, 并且传播者能够及时反馈受众的信息的, 加强传者与受着之间的角色互动。

新媒体传播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 又以拓扑结构而存在。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不依赖与任何一个中心节点, 从新媒体理论中来看,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互联网络中的信息发布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使得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角色都能在传、受之间转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精确的互动传播交流。这一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介是巨大的突破。传播媒介无法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及时互动, 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滞后。并且传统媒体在向受众传播信息中, 受众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对于信息没有自主的接收权, 这也是传统媒介逐渐落寞的一个原因。

如今, 大众传播中媒介的重要功能是收集社会中的各种资源, 比如商务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贷资源等整合到传播中介平台上, 再利用便捷的网络传播渠道传播信息资源。传播形式、内容以及信息反馈上都随时触及到社会群众的生活工作。新媒体的优势相比传统媒介对于信息市场来说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民众的生活娱乐圈有了更多选择的内容, 对于新兴传播交流网络平台比如博客、微博、MSN等, 传播交流中都体现出了个性化、情景化以及趣味性能够满足受众在传播交流中的某种个性情绪或者行为。其网络具有公开性的特点, 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言论自由, 信息有单调单板的文字转变为可视影音图像。对于受众有极大的吸引力, 同时媒介之间为了吸引受众也不断的加强了新媒体的发展, 使得新兴媒体产业存在巨大的潜伏商机。

2 数字新媒体是一种具有传播、交换和营运功能的信息平台

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发展, 首次让人们进行随时群体互动和即时通话交流成为了可能, 也使一呼百应的互动活动有机会实现。在以往的时期, 想要将一群人聚合起来, 并且让他们有一致性的行动, 就必须进行很多组织和传播的活动, 人力物力耗费很大, 它对人之间的交流有着很多物化的要求, 而且对组织的要求也很高。到了现在, 互联网成为了全球化交流合作的工具, 而每个个体网名都拥有了互联网使用权限, 并不是某一个团体或者组织独享此权限。如今这个时代大众传播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达到垄断的地步, 传统的媒体已经无力拥有在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垄断力。数字化传播在技术和形态上面具有多样性, 将大众传播中的人类交流方式进行了完全的改变, 也重新地改写了各类媒介的生存状态。所以, 重新构建媒介和传统媒介产业, 对传媒经营方式进行转变, 这一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行为。

新媒体要依赖于传播的形态与数字技术基础, 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 以帮助进行资源交换。这个信息平台具有其虚拟性, 拥有数字传播技术, 在它上面传播和交换信息, 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交易成本, 倘若此活动具有普遍性, 必将为数字媒介产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美国纽约大学的克莱舍基教授在其作品中分析了以上所说的现象, 他说“未来的社会将变湿”, 互联网会变成一个犹如加湿器的事物。以后网络和新媒体时代不会只靠如技术和代码之类的软件来促进发展, 而将会依靠如社会性和理解场的“湿件”推动进步。以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网络通讯同用户进行交流, 使得人情味充满了“湿乎乎”的感觉。在这个“湿”的世界中, 我们不用受到如同机关和工厂制度的约束, 不用被迫群居于一地, 可以享受自由的空间, 可以借助“湿件”的功能和计算机软件, 轻而易举地在互联网上组织形成各种群体, 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去进行某些活动和项目。著名的克莱教师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对处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世界里的“湿”景进行了描写:如果有一个女士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机丢在了公交车上面, 她可以利用互联网功能去到论坛发帖, 寻求网友的帮助, 这样一来很可能有网友会偶然找到这位女士所丢的手机。

3 新媒体传播运营中的虚拟业务重构

网络是虚拟中的世界, 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交集。但是媒体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打响企业自身的品牌, 千方百计的策划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受众的注意。就比如前段时期, 广州市中心街区出现大批跪爬人群, 这次活动是由广东某网络推手为了扩大网站的知名度而一手策划关于虚拟和真实生活“成功”案例。将商业活动与网络宣传相结合的手段, 使活动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南方评论中对此事件这样评论:“不宜局限于网络事件本身而应由此漾开去进一步探讨网络社区所带来的新的传播环境.以及这种传播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属性及其社会意义。”网络平台中的私人空间充满了个性化的特点,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又具有无限性、无限量性等特征。所以, 媒介企业要抓住在虚拟空间营销的特点, 将海量的信息字符汇聚在网络交流平台上, 而网络的互交性是最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渴求。同时虚拟网络市场中, 形成一条资讯产业价值链, 以此来满足经济市场竞争的要求。

如今, 对于媒体产业的发展, 媒体内容有没有做预先的准备、设计、策划是媒体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传播媒体能不能策划出新颖而又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活动, 也是媒体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对于网络媒体策划人员来说, 有无自我策划意识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媒体策划的自我策划意识就是根据媒体企业的定位及对媒体品牌整体风格的设计, 基于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和了解, 对自身企业进行定位, 并且在内容风格、形象定位、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准备和设计。不同板块的内容需要不同风格形式。现今的新媒体传播企业林林总总, 如目前较为知名的几个网站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以及人民网, 在网站排版编辑上有很大的不同。

腾讯网、新浪网虽说是综合型网站, 但是内容偏向娱乐, 所以媒体整体较为活泼。而凤凰网与人民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凤凰网用户言论相对自由。不同类型的网站对内容的要求除了在娱乐性、消费性、大众性等方面具有共性之外, 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思想素质、语言风格以及网络引擎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新闻类板块的需要网络编辑有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洞察力, 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更新在网络上;综艺类板块的编辑在字里行间中体现一定的艺术修养、活泼的语言风格;体育类板块则要求主编人员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解说现场反应能力以及与受众互动的激情;而社教、经济类板块的网络主编更需要具有相对专业的知识储备。

这使得策划人员和网络编辑一定要有自我策划意识, 明确企业的优势所在、劣势所在, 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站风格。策划人员进行企业自我策划有助于媒体产业品牌名声的有效传达。网站角色风格的完成是媒体产业化的过程, 作为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学会塑造自己风格, 发挥新媒体企业的优势, 顺应大众的要求。受众希望媒介中既能获得信息, 同时又能获得娱乐性。

传统的网络新媒体中, 信息资讯网站和网络搜索引擎是分开的网站。而如今, 新媒体传播产业的经济营运产业模式中将其整合到一个网站中, 并且还将人文化、个性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融入进新媒体结构中, 使得新媒体产业结构形成网络传播和销售的一体化的新格局。在传统的媒介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操纵者, 同时也是信息资讯的传播商, 把信息贩卖给企业、受众。

为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只能单纯的依靠媒体企业的自身名牌力、影响力去吸引投资商, 在网站上投放广告。所以, 目前媒体招商广告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网络媒体的营销模式也逐渐向广告资费、服务费以及VIP会员费的新理念转变。对于一个成熟的网站来说, 用户的注册数量决定的网站的影响力和广告投放的价值。网络信息模式的到来, 将所有信息都能转变为下载模式, 这也成为了新媒体经营中必须要挑战的媒介生态。

4 结论

新媒体的发展, 将电子数字传播技术与互动性、特殊性和开放性的营销模式引进到媒体的经济发展中, 颠覆了传统媒介管理营运的模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新媒体信息“交易”中, 使得新媒体数字平台成为一个平等自由、没有区域壁垒的开放平台。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能够进行虚拟的网络市场完成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易。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的发布信息资讯, 使得其他受众在网络平台中关注、跟帖等。新媒体传播形态产业化的重构, 也是网民对信息资源的组合、整理和收集。因此, 媒体产业化重构已成为新时期媒体企业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媒体企业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济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Clay Shirky.Here comes everybody:The Power ofOrganizging without organization[M].PenguinPress HC, Feb, 2008.

[2]尹连根.西方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社会属性研究们[J].深圳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l (4) .

[3]莫智勇.新媒体传播形态及产业化传媒重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03) .

[4]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M].胡泳等译.北京:中国人学出版社, 2009, 5.

产业形态 篇9

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如出一辙,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其他艺术所难以企及的自然性以及自然性的延伸形式(声乐延伸至器乐),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整个文明的进程而从未间断过。它们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注脚。众多艺术理论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在试图阐释艺术学领域一些形式上的问题时,舞蹈是最适合拿来做例子的一门艺术,舞蹈是艺术之母。

艺术史的研究者发现,原始人最初的“乐”,是他们跳舞时的伴奏,人类祖先最初的“诗”,只是一些使人愉悦的声音的组合与反复,并不包括明确清晰的词意,而同时出现的手势和动作才更能说明问题。无以表达的感情冲动使人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舞蹈一方面充当了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肢体语言,另一方面填补了其他艺术所无法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模糊地带,舞蹈还引发了其他艺术:乐、歌、诗、戏。故而称舞蹈为“艺术的母体”。舞蹈艺术以人的身体为艺术创作资源,这种注重开发生命本质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自然化特征,正是如此,舞蹈艺术一方面成为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舞蹈还闪耀着生命科学价值,用舞蹈关注和辅助人们生命的健康,为人类生命的质量担当职责。这些立足于人类自身的艺术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舞蹈艺术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自然契合。

舞蹈文化意志建立在对舞蹈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把握的基础之上,从认知到认同,从感受到自觉。对于舞蹈演员来讲,就是给予不同民族、不同种类舞蹈充分的认知、认可,通过切身地感受文化、理解文化,进而自觉地表现文化,践行文化内涵,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宛如传递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轻盈而动人的身影流露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她纯净柔美的舞蹈,是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杨丽萍的舞蹈永远源于自然,源于山野,源于她的故乡。有人说,杨丽萍的舞蹈带着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总是力图还原自然,还原民族自身。杨丽萍却说:“这并不是刻意的,是自然而然就肩负了的。我们要把民间文化里最纯粹、最精华的挖掘出来,而不仅是泛泛的粹、最精华的挖掘出来,而不仅是泛泛的有艺术的标准,作品的深度和文化的符号,这些都不失去的话,可能会是一种很好的传承。”现代化的不断侵袭,民族传统文化的迅速流失让她痛心和惋惜,这也正是她创作《云南映像》的重要原因。杨丽萍的舞蹈非常纯净,离现实很远,却离我们的心灵很近,正是这种高度的舞蹈文化造就了她的传奇,也给了我们最强烈的心灵震撼。

舞蹈产业赋予中国本士气息舞蹈演出的多元化并不等同于完全抛弃根基,只是一味追求“多元化”发展。舞蹈演出需要在充分把握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舞蹈文化产业,这就需要我们在马列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从实际出发,创新结合国外先进舞蹈产业发展的经验,实现本土舞蹈“产业化”的发展目标。舞蹈是艺术魅力的彰显,其发展需要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产业机制,除了依靠攻府的经费资助以外,还需要从市场方面汲取资金。在理解“舞蹈产业化”时需要摆脱“利润第一”的片面化理解,认识到舞蹈产业的发展是以获得社会效益作为发展的首要条件的。舞蹈演出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舞团也有营利性舞团和非营利性舞团之分。所以发展商业演出需要致力于大众普遍喜爱的产品,而非商业性的演出需要不断地丰富节目,促进节目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并且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社会需要为舞蹈演出提供舞台,让舞蹈演出在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发光发亮。让非营利舞蹈演出和营利性的舞蹈演出共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要:舞蹈可以让人获得美的享受,人们对舞蹈艺术美的感受最初是通过视觉、听觉来获得的。视觉器官的感知包括色彩、线条和形状三个部分。听觉、视觉的和谐统一,使得舞蹈形象具有更加鲜明、突出、生动的特点,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艺术魅力。

产业形态 篇10

城市群表象是城市的聚集。关于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始于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他认为行政管理区的划分、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交通网的出现促使了城市群的发展;戈特曼提出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理念;克鲁格曼揭示了城市群形成的动力, 即聚集经济, 开始注意到了工业对城市群的作用;森历分析了由聚集经济所主导的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此外, 国内学者也对城市群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吴传清、李浩对国外城市群的空间特征研究认为, 国外城市群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具有中枢支配地位的国家核心区域, 具有完整的城市等级、大多沿长轴带状拓展, 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1];苏雪串认为, 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科技革命是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原因[2];乔彬、李国平认为, 产业关联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产业技术扩散效应、产业转移效应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3];钱运春认为, 外商直接投资 (FDI) 推动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4];傅永超认为, 政府间的合作模式落后是长株潭城市群进程阻滞的本质原因[5];马志强指出城市群的形成与国家长期的经济战略密切相关[6]。本文主要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从城市群集聚的产业基础入手, 分析了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进而为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2 中原城市群的结构类型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 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 (管) 市, 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发展相互呼应, 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姚士谋等人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的10个定量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计算, 建立了以下的中国城市群若干定量评价指标系统[7], 本文据此对中原城市群进行量化对比 (表1) 。

对比后认为, 中原城市群尚不属于超大城市群。由于该指标体系是根据1989—1991年与1995—1998年《中国城市经济年鉴》资料分类整理、加权平均计算所得, 只是作为划分超大型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密集区的参考指标。为了进一步认识中原城市群, 本文还结合其他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 中原城市群GDP总量仅相当于三大城市群平均值的1/5。2007年长三角城市群的GDP总量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9%, 平均增幅达到15.2%;珠三角城市群的GDP总量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而中原城市群的GDP总量仅为8700亿元人民币, 仅相当于长三角的1/6和珠三角的1/4。其次, 产业集群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数量都较少, 中原城市群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数只有100个左右, 远低于浙江省年产值亿元以上产业集群达1000个的整体实力。特别是从反映集群规模的百亿元产业集群数量来看, 中原城市群仅有7个, 100亿以上产值的集群占全部集群数的比例不足10%, 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城市群中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数量分别为48个、32个和19个。从反映区域对外经济实力的指标——外贸出口总额来看, 中原城市群仅相当于珠三角城市群的1.44%、三大城市群的1.94%, 因此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实力与三大城市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城市群的组合特征、城市规模、经济基础与自然环境特征, 中原城市群可划分为中等规模的城市群组。无论是从区域内的城市分布还是工业、农业以及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来看, 中原城市群的经济辐射范围一般都在100km以内, 以省辖区范围为主。荥阳、新密、新郑3市及中牟县和焦作、济源, 与郑州距离在30—50km之间, 巩义、登封等市距离在70km内, 郑州与开封、洛阳等地的城际公共交通已经开通, 一般车程不超过2h。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的多项指标均位居前列 (表2) [8]。与武汉城市群相比, 虽然两者的区域面积比较接近, 但中原城市群的GDP和财政收入却比武汉城市群分别高出2506亿元和190.55亿元, 反映出中原城市群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高于武汉城市群。

根据城市性质、功能集群发展趋势来看, 中原城市群属原材料工业与重工业较发达的区域城市群 (表3) 。这是因为河南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旅游资源大省, 石油、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矿、发电量、煤产量均居中部6省之首。中原城市群地区是河南省自然资源的集中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中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下资源和地上矿产资源, 能源工业、重型工业比较发达, 2004年中原城市群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11.66∶50.59∶37.75。其中, 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煤炭、冶金4个行业的产业集群数量共计55个, 约占全部主要产业集群数的55%。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 也是河南省“十一五”规划发展的重点行业。

3 中原城市群的集聚形态

关于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的界定, 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维系这种关系的作用链的强弱来做出判断。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水平集聚、纵向集聚和协同创新集聚关系三种[9]。具体来说, 水平集聚又称横向一体化集聚, 是地区产业集聚形成的初级阶段, 集聚动因主要是专业化市场需求。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专业化市场需求与该地区的市场需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技术积累等因素有关。纵向集聚又称垂直整合型或供应链集聚型, 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中级阶段。根据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关系或合作内容的不同, 纵向集聚型产业集群又可分为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模式 (垂直后整合型) 、以原材料供给为中心的合作模式 (垂直前整合型) 和以销售为中心的合作模式3种。协同创新集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 主要是依托于当地的大学与研究型机构, 以新知识、新技术扩散、鼓励合作、创新文化、风险投资等为特征, 形成区域的“创业栖息地”。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会不同, 本文采用“链关联系数”来反映群内企业间的产业链活动, 链关联系数的表达式为:undefined。式中, L为链关联系数, Vs指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生产的主营产品的工业生产总值, V为整个集群的工业产值。如果L=0, 则表明集群是水平集聚型;如果0

由于核心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工业产值难以获得, 本文以工业增加值代替主营业务的工业产值, 计算区域内规模以上集群的工业增加值在集群总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来反映中原城市群的产业链活动情况。结果发现, 工业增加值居前五位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依次是:非金属矿物加工制品业 (16.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2.2%)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7.3%) 、专用设备制造业 (6.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1%) , 五者合计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7%。由此推出,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整体规模较分散, 核心业务不突出, 工业增加值居前三位的产业集群合计占整体集群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5%, 即使以工业增加值居前五位的产业集群的工业增加值来计算, 其比重也仅为48%, 尚不过1/2。由此推出,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链关联系数, 产业发展处于纵向集聚型中的垂直前整合阶段。

从规模以上集群的数量和产值也可以反映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呈现出初级阶段的形态特征。2004年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中100亿元产值的工业集群产值情况依次是[10]:洛阳吉利石化产业集群 (188.3亿元) 、漯河源汇区肉类加工产业集群 (156亿元) 、郑州服装产业集群 (150亿元) 、郑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135亿元) 、平顶山煤炭产业集群 (120亿元) 、郑州煤炭产业集群 (103亿元) 、郑州汽车与配件产业集群 (100亿元) , 这7个产业集群的工业总产值占2004年中原城市群总产值的0.1905。由此可见, 从集群本身的结构特性来看,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链关联系数仍然较小,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集聚形态尚处于水平集聚向纵向集聚型过渡期。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与其集聚动因、辐射能力和相互联系强度等密不可分。首先, 从中原城市群的行业分布特征我们可以看出, 资源型集聚在中原城市群集聚形成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以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的平顶山煤炭产业集群、郑州煤炭产业集群、焦作煤炭产业集群、济源煤炭产业集群和以化工原料集聚地形成的巩义耐火材料产业集群、焦作化工产业集群、焦作冶金产业集群、焦作建材产业集群、济源铅冶炼产业集群等, 以及相关产业形成的洛阳伊川煤电铝产业集群、平顶山电力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群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其自然经济因子, 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相对创新集聚或知识性集聚而言, 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困难。同时,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 还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其次, 从中原城市群的城市规模来看, 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或城镇, 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珠三角地区的广州 (也有人把香港包括在内) 相比, 中原城市群尚缺乏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大城市。城市群的聚集力除了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之外, 还表现在城市经济的凝聚力和经济效益方面, 如科研队伍、信息技术、交通网络和社会文化等的集聚, 而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这些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 从城市群内的各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强度和网络功能等方面来看, 由于城市群的聚集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密度明显加大, 如北京、上海、广州既是全国的交通枢纽, 又是全国教育科研基地, 而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4 结论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些复杂的经济、资源以及各种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过程, 只有城市群的产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 城市群区内与区际间的联系才会十分密切, 分工协作也会不断调整。因此, 积极创造更加和谐的产业成长环境, 加快创新型产业发展和产业间的协作创新功能, 是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基础。

摘要: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一定程度上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模式与增长水平反映出中原崛起的动力与潜能。对中原城市群的结构类型和集聚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 综合得出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集群内的产业链较弱, 资源型集聚特征明显, 集群的内聚力和辐射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集聚形态

参考文献

[1]吴传清, 李浩.国外城市群发展浅说[J].经济前沿, 2003, (5) ∶30-32.

[2]苏雪串.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在城市化中的作用——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1) ∶46-49.

[3]乔彬, 李国平.城市群形成的产业机理[J].经济管理, 2006, (22) ∶78-83.

[4]钱运春.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与中国和平发展[J].社会科学, 2006, (8) ∶52-58.

[5]傅永超.基于府际管理的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合作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27) ∶184.

[6]马志强.我国城市群聚集和形成问题的探讨[J].中州学刊, 2006, (5) ∶49-52.

[7]姚士谋, 陈振光, 朱英明.中国的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6.

[8]尹世洪, 麻智辉, 等.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D].江西省社科院研究报告, 2009.

[9]方澜.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演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06.

【产业形态】推荐阅读:

形态指标07-14

审美形态07-15

元素形态07-18

地域形态05-29

形态特性06-02

形态分析06-24

显微形态06-25

作品形态07-04

知识形态07-04

形态研究07-07

上一篇:低收入家庭下一篇: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