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形态

2024-09-21

内容形态(精选9篇)

内容形态 篇1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社会化媒介, 承载着社会领导阶级为中小学生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的课程内容及社会主流文化, 这些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观念等社会化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存在情形,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于当前有关学生社会化与语文教材社会学分析的研究成果已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本文从学生社会化的视角入手, 集中探讨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要素的存在形态。

一、教材社会化内容分析框架

1.学生社会化内容维度的确定

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子类。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研究者通常从文化、个性发展、社会结构等角度进行探讨与描述。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将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5个方面: (1) 生产、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 (2) 社会规范的学习与掌握; (3) 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的确立; (4) 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培养; (5) 个性的发展。[1]根据这种理论观点, 社会化内容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文化层面, 研究者通常将其要素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规范 (包括价值规范、行为规范) 、理想信念等类别;二是个性发展层面, 包括个性品质的培养, 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的提升等;三是社会结构层面, 主要指社会角色的学习。这三个层面从不同视角入手基本囊括了人的社会化内容的主要方面。

学生社会化作为人的社会化的子类, 具有作为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特性。其独特性即学生社会化处于初级社会化阶段, 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 社会化内容具体体现为各科教学内容, 集中呈现在教材上。各学科因学科特点不同, 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主要侧重在知识技能上, 如数学学科;有的属于综合性学科, 涉猎面广, 如语文学科中学生的社会化内容囊括了知识技能、社会规范、角色塑造、人生理想、健康个性等维度。

2.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的分析框架

审视教材中的社会化内容, 可以从教材目标维度与教材内容构成要素入手。

教材目标主要指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内容的编写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 课程标准简明扼要地标示了课程目标与学生社会化内容的一些对应关系。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为例, 其十条总目标既有字词、读写等语文知识技能类内容, 也有诸如价值观、道德品质、人生态度、文化认识、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类内容。这就从面上概略地指示了语文教材中知识技能、思想道德价值观、个性品质、人生态度等不同社会化维度。

教材内容要素维度的分析主要是从社会学研究文献看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与人的社会化的对应关系。在语文教材社会学研究中, 研究者从价值取向、文化倾向、社会角色、性别倾向等角度对教材内容作了大量的分析, 为审视语文教材的社会化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价值取向的研究为例, 研究指出,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含有如下一些基本取向: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无私奉献、勤劳刻苦、诚实善良、人际和谐、男性中心等。[2]这些取向蕴含了政治类价值取向、道德类价值取向以及性别角色类价值取向, 是属于具体层次的内容要素。由此可见, 语文教材内容基本上是遵循人的社会化的内容, 根据学生社会化的特点而编写的。

由此, 借鉴语文学科中学生社会化基本内容的研究成果, 参照社会学中社会化内容三层面分类观点, 我们将分析框架确定为三方面五要素, 三方面指知识技能方面、社会规范与角色方面、人生理想与健康个性方面;五要素指知识技能社会化要素、政治社会化要素、道德社会化要素、角色社会化要素、理想社会化要素。由于五要素是三方面的具体化, 分析主要从五要素角度着手。五要素分析框架囊括了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能够比较全面而典型地分析教材中具有社会化功能的内容要素。

二、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存在形态分析

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的存在形态包括社会化内容的构成及其呈现方式。下面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例, 采用社会化五要素分析框架作具体分析。

1.知识技能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包括语文知识技能、文化知识、生活技能三个方面。其中语文知识技能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等, 属于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在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和位置有两类, 一类是以短文形式集中出现在每个单元之中或每册书的末尾, 一类是以分散的形式呈现于课文前后的提示、练习、注释及附录等栏目中。[3]

(1) 文化类知识

语文教材中文化类知识涉及哲学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史地经济知识、天文知识、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生理和自然界知识、军事知识等等, 涉及面远远超越了其他教材的囊括度。这些知识大多附着于选文、注释及课后习题、资料袋、宽带网中, 只要求学生了解, 尽管基本不在考纲明确列出的考试项目中, 却也经过了精心编写, 有其特定的用意, 通常作为隐性要求的教化内容引导学生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界的各个领域, 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生存环境, 更好地融入社会, 增强谋生的能力。

(2) 生活技能类

教材中还选取了一些反映基本生活技能类的文章, 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明确提示生活技能, 如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另一类隐含于相关事情中以进行独立谋生等的思想教育,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 通过让孩子学会看病这一事情, 传达了对下一代自立的期望。

总之, 语文课本就像一个小百科全书, 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这些知识涉及面很广, 是其他教材所不可比拟的, 通过语文课本的学习, 学生能对社会、自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政治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是国家向学生灌输主流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重要媒介, 对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在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或政治倾向的养成上。

以人教社课标版语文教科书为例。小学阶段政治教化内容主要是简单的政治知识、信仰与政治情感态度, 其编排在质与量上都有层级递进的特点。例如, 一年级上册只有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属于政治类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篇课文都属于政治类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8篇课文都是政治类内容, 这是量的增加。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具有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特点。以低年段4篇与首都有关的课文为例, 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是以简单的短文灌输热爱首都的感情, 显得直接而简洁;二年级角度拓宽了, 对首都北京作了多侧面的描述, 其中《北京》写其美丽, 《我们成功了》刻画申奥成功时的北京, 聚集于国家领导人与民同乐的欢乐场面;《看雪》则选取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台湾”孩子对北京的向往这一角度, 强化学生对首都、对祖国的热爱。这种编排方式, 从不同年级不同课文与同册教材不同课文两个层面, 体现出连续与强化的特点。

到了高年级, 随着学生接受能力增强, 政治类内容的深度、广度随之增加, 在政治知识、信仰、情感态度、政治形象等类目及其呈现上都有了拓展。以政治形象的呈现为例, 教科书所选的大多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选取点包括党的领导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与优秀品质, 以及延安、北京等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符号的“圣地”。除此之外, 小学高年级及中学课本中开始涉及一些政治规范类内容, 引导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看法与态度, 通常以论说文的形式出现, 以论理的形式逻辑严谨地引导学生对政治规范的认识。

从横向呈现方式来看, 同册教材通常选取不同政治类事物或同一政治类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整合的方式强化政治教化。例如, 低年段教材除了选择首都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一年级上册还择取了作为政治象征的国旗、升旗仪式等, 二年级上册还选取了欢庆国庆节等政治现象;其呈现途径除了课文, 还有课后“资料袋”, 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读”、“展示台”、“回顾·拓展”以及“口语交际·习作”等栏目。

总的来看, 语文教材集中选取的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政治类内容, 这些内容通过教材中的课文、课后习题、插图、资料链接、口语、回顾·拓展等构成成分以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 建构了一条横向整合、纵向贯穿的层级递进式的学习链条。

3.道德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道德类内容要素主要包括人伦类道德类目与非人伦类道德类目。参照吴永军的“道德价值取向类目量表”, 人伦类道德品质包括外界交往类品质与自我伦理类品质。非人伦类道德品质包括与外物有关的道德类品质 (如环境道德之类) 和与自身相关的道德品质 (如进取、立志、信心等类目) 。其中, 与自身相关的伦理类品质属于个性品质, 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支撑项。

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 其中人伦道德类内容选文最多, 从一年级上册就有热情好客类如《欢迎台湾小朋友》, 礼貌类如《有礼貌》, 互助互爱类如《爷爷和小树》, 和谐共处类如《小熊住山洞》, 亲孝仁爱类如《平平搭积木》等选文。这些选文以生动的形象直接展示人们之间的道德行为, 引导学生认同、模仿。教材同时也安排了如《该怎么办》之类道德类问题情境设计, 以启发学生思考, 加深道德认识, 塑造道德行为。

在非人伦类道德内容上, 教材选取了一些表现学生个性品质的选文, 如二年级上册《我选我》涉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取等内容;《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除了与人相处的人伦道德外, 也有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道德类内容。此外, 教材还选取了相当数量的与外物有关的道德类文章, 如一年级上册儿歌《轻轻地》、口语交际练习《这样做不好》的插图、课文《小熊住山洞》等涉及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等行为规范;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 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成的》,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都是典型的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道德类内容;这三个年段选文的表现方法由记叙为主发展到论说为主或记叙、抒情、论说综合运用, 表现方法的复杂度与内容的深浅都有层级递进的特点, 而同一主题不同侧面的反复呈现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于教材中的道德类目, 吴永军作了统计, 其“价值取向类目量表”中道德类目共有24亚目, 即爱国 (爱家乡) , 仁爱、科学、勤学、坚毅、奉献、亲孝、智能、勤俭、进取、认真、信实、谦虚、友情、立志、信心、敬业、合作、知足、热情好客、助人、自尊、谦让、宽容。[4]这24亚目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个人品质等多个方面, 虽然不是立足于对所有教材的分析概括, 但基本反映了语文教材中道德类内容的构成情况。

道德类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通常是以课文为主体, 渗透于文前提示、课后练习、资料袋、插图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其呈现特点是明朗性与隐蔽性并存, 既有简单直接的方式, 也有熔铸于人物语言与行动、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方式;既有同册同一道德类目不同角度的呈现, 同篇课文不同道德类目的呈现, 也有不同年级同一道德类目的纵向连续呈现。从低年段的简单易懂的道德形象与活动到高年段有一定深度的道德活动与认识, 教材在纵向上体现出深难度加大、内容反映面拓宽的特点。

总的来说, 语文教材中的道德类内容相当丰富, 内容的呈现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的学科特点, 有利于学生认同教材中的道德观念、规范与情感, 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仿效道德行为。

4.社会角色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因选文及插图的特点, 容纳了众多的社会角色, 是学生角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平台。语文教材中的社会角色类内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其一, 从类与量上看教材角色的呈现形态。根据研究者的统计, 教材中的社会角色大致包括:政治领袖、共产党干部、军人或党的战士、警察、烈士、民族英雄、革命者、帝王将相、文学艺术家、教授、科学家、教师、学生、工人、农林渔牧人士、商人、医生、民主人士、官员、家庭妇女、普通知识分子、体育界人士等角色类型。这些社会角色的择取态势是从家庭邻里、学校为主到社会为主, 基本上符合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 每一阶段都有合适的角色引导学生的角色认知与角色扮演。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 一年级上册角色形象主要有学生、教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叔叔、农夫、盲人、诗人、售货员、小丑、军人、神话人物等, 主要集中在小学生最熟悉的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 教材人物角色越丰富, 活动领域越开阔。由于每一种角色形象都隐含着社会对其在角色义务与角色权利方面的角色期待, 教材选择与忽略某些角色, 角色的量的安排, 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这些角色地位的看法, 对学生的影响也就从量的有无、多少体现出来。

其二, 从呈现方式上看教材的角色形象。除了类与量的处理外, 教材中的角色形象还通过行为活动与形象塑造等手段呈现角色期望、态度与规范。以性别角色为例, 教材主要从两性职业、活动领域、形象塑造等方面刻画性别角色, 其间的显著差异暗示了社会对两性角色期望与态度的不同, 这类影响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教材对角色规范的呈现主要是凭借语言描述及角色行为展示, 与行为规范尤其是道德规范有密切的交集。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好汉查理》就提示了“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说话算数”等道德规范与角色行为方式;《我不能失信》强调了做人要“守信用”的道德规范与角色行为。教材借助课文人物角色之口直接鼓励或贬抑角色的某些情感态度与行为, 属于正面的直接的榜样教育。

总之, 教科书中的人物角色是对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人物的镜像反映, 选入教科书的角色形象在呈现上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 其情感、行为方式、道德品质、价值取向、人格特征给不同年段的学生提供了可认同的榜样范例, 对培养学生分清角色类型、健全角色扮演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角色适应的能力有或显或隐的影响。

5.理想类要素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理想方面, 研究者指出, 建国以来的教材中, “人生理想”占据了部分篇幅[5], 说明“追求理想”也是教材的价值取向之一[6]。教材中的理想社会化内容其实是社会对学生的生活目标与人生志向的教化, 企图将学生的追求目标规范在社会需要的范围。其内容主要包括理想及其实现途径与方法。

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 教材中的理想类内容包括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种类别, 因前两者与政治、道德类内容有交叉, 此处单看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的呈现情形。

首先, 生活理想类内容。生活理想是人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生活方式的要求和向往以及对自己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 包括个人生活中追求的具体目标。[7]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小青石》等就属于生活理想层面的内容, 目的在于通过课文中人物形象对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的选择, 引导学生认同与仿效。还有针对具体生活目标的选文, 如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描述了懒狮子的不良生活目标与人生态度, 四年级上册《乌塔》则示范了将长期目标细化并最终实现的方法, 这类选文更能切实地引导学生的当下行为。

其次, 职业理想类内容。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行业、工作部门以及事业成就的向往。一年级下册《火车的故事》、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就是通过梦见开火车以及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的话语表白来展示儿童职业理想的萌芽。职业理想类内容还包括实现途径与方法的教化, 如五年级上册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讲的就是主人公另辟蹊径最终实现职业梦想的经历。

从呈现途径看, 编者主要将其渗透于课文人物形象的经历以及阅读链接、文前提示、课后习题、口语交际·习作等栏目, 如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的训练话题就是理想。理想类要素在低年段主要通过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做梦、言说等方式策略性呈现, 中高年段则增加了理性思辩内容, 拓宽了涉及面, 尤其是社会理想类内容增加, 这与小学生的认识由家庭生活为主逐步发展到关注社会生活有关。

综上所述, 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五要素上, 其呈现方式是不同领域的片断性内容以某种秩序横向整合为同册内容, 纵向聚合为具有模糊层次性的成套教材。这种多维度内容组合的体系性特征从纵横向上保证了社会化内容的完备性与连贯性, 能够有力地指引和规限学生社会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2.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4]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龙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人伦篇目选材研究.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5 (3) .

[6]朱志勇.适应抑或超越?——我国小学、初中语文教科书内容个体我价值取向的分析.上海教育科研, 2000 (5) .

[7]王新山.理想的内部结构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989年增刊.

内容形态 篇2

11月30日,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建设讲座,讲座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内涵丰富。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闻舆论、新兴媒体、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阵地和队伍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根据县教育系统的要求学习《关于集中轮训“三支队伍”建设专题教育》,我中心迅速行动,于11月30日在三楼会议室举行远程教育学习活动,由中心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学习。

如今,在新疆,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重头戏。自治区党委、政府持续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将7500余名农村代课教师转入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优先向乡村中小学倾斜、实施乡镇干部基层补贴政策、建成一批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等举措,解决了新疆广大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极大地激发了教师队伍,尤其是广大乡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全疆30万余名专任教师,凭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职业操守,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承担着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四好”教师的光荣职责。

音乐内容及音乐艺术空间形态阐释 篇3

一、音乐蕴含内容

音乐表现内容与否一直是表现派理论和形式派理论相对立的认识焦点。围绕这两种认识的交锋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表现派和形式派都可以从多方面找到证明其理论能够存在的依据,但其发展的极端,终不为我国大多音乐理论家所接受。

表现派理论积极强调音乐的表现性。他们认为:“音乐是表现感情的,每一情感,第一心情状态本身就有自己的特殊音调和节奏。因此,在音乐中他们也各有特殊的音调和节奏。”[1](p25)尽管由于他们过分强调了音乐的表现性,以致于在其影响下,表现音乐的发展走向了极端,但其音乐表现内容的观点我们无疑是接受的。

宗白华在其《美学散步》中说:“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2](p15)。莫扎特在谈到《拜而蒙特咏叹调》的表现内容时说:“你知道我是如何表现它的吗?连爱情的心跳都刻画出来了,这是用两把演奏八度的小提琴来实现的,我们看到了他的战粟,他的踌躇,我们看到了他膨胀的胸腔的起伏——这是用渐强来表现的。我们听到了耳语和叹息——这是用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和长笛演奏同度来实现的”[3](p234)。李斯特所在的时代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希望音乐具有所指意义和参照意义,音乐会时兴根据公众所选主题进行即兴演奏。“在1838年米兰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上,李斯特所收到听众提供的音乐主题中,有贝利尼和多尼采蒂的音乐主题,还有与内容相关的文学意义上的主题。在大厅入口处放置的收票的银杯中,李斯特发现了一张叠得整整齐的纸条,里边写着请李斯特用钢琴来描绘米兰大堂。另一个听众则请他描绘一下铁路。对于第一主题,用音乐来描绘这座哥特式的建筑物,李斯特说,他想出用向上的三十二分音符来表现小尖塔,用上行的音阶来表现长廊,用十度音程来表现顶……相反,对于他收到的第二主题,他通过在键盘上从高到低地弹奏一系列不断的下行音阶,把它处理为‘由车厢组成的冲击',然而听众并没有就此罢休,对于那些米兰听众而言,音乐不只是能描绘世间的物体,音乐还可以同文字语言和文学一样,作为思维的组成部分去进行推理、综合和论述,做出决定或产生怀疑。”[4]作曲家奥涅格更强调音乐的思想内容,他认为“音乐语言手段只占次要地位,作曲家力求表现的思想本身起决定性作用。”[5](133)。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思想内容始终居首位。黑格尔认为“形式派那种自由脱离具体内容”的“纯声音领域以内的配合”,“缺乏一切艺术所有的基本因素,即精神的内容及其表现,因而也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6](115)。

音乐有否内容还可以从人们对作品的欣赏中得到证实。我们在领略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六交响曲》时是否会体会到田园的温馨、心情的愉快、乡土的亲情,以及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一种情致呢?而当我们聆听其57号钢琴奏鸣曲尤其是曲子尾声时,那飞快的速度,那活跃的十六分音符的运动,以及那上下飞舞翻腾的旋律线条是不是感到面前呈现出万马奔驰、江河澎湃、勇往直前这样的场面进而产生“热情”呢?

音乐内容是作曲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认为,音乐的内容是作曲家对现实的具体反映,并带有主观情感色彩和特定内涵(情感的确定性)。人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作曲家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思想活动必然受他所处时代、民族、阶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衡。因而其作品内容也必然会体现这个时代、民族、阶级等的特征。这就是人们欣赏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时总不免要把法国大革命对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产生影响以使他“怀抱共和主义的理想”[7]联系起来的缘故。肖邦于1831年波兰人民起义失败后定居巴黎。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充满着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民族独立的渴望。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悲怆》正是他离开人世前的悲哀、痛苦、幻想和斗争的写照。从交响诗《英雄的生涯》到《家庭交响乐》标志着施特劳斯英雄主义的破产。所谓“英雄”只不过是个小资产者,他不可能有别的结局,只能是失望地回到枞树下的安乐窝(安乐窝指家庭交响乐)。而20世纪30年代积极投入人民阵线行列活动的奥涅格,在战争年代创作了大量主题鲜明、内容向上的如《解放之歌》、《全世界的脉搏》、《第二交响曲》等爱国主义作品。因此,可以认为音乐不仅本身蕴涵内容,同时也表现内容。

二、音乐内容呈主体性形态存在

音乐不仅仅有内容和表现内容,其内容还始终呈现为主体性而存在。音乐表现情感方面的含义(情感的确定性)是音乐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与作曲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统一构成了音乐内容的主体性。音乐表现情感本身证明了音乐内容的确定性。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表明,艺术作品与人类情感的关系——事物运动和人类生理结构的相似性,使音乐运动形式和人的情感运动之间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使人类情感的各种含义:悲哀、欢愉、沉思、高尚或邪恶从而融入与之相对应的音乐形式中。这样就明确了音乐内容的相对确定性。现代心理学更进一步认为:“每一种情绪都是受特殊的脑的程序控制,所以表现任何情感的身体运动模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8](P435)。这种对很多人都是一样的表现感情的身体运动模式应该说是人类共有的。阿•科普兰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说:“作曲家还要懂得他的主题在情感方面的含义……必须使人感知,作曲家应当本能地知道其主题属于乐观的或悲哀的,高尚的或邪恶的一类。”[9]。所谓音乐的主体性,美国著名教授L•B•迈尔对音乐内容和音乐内容的主体性是这样认识的:“在同一文化中,集合成整体的一群人,对相对的音乐作品产生共同的联想,这种联想的结果就是内涵。它是在音乐组织与音乐以外的经验之间造成的。既然这种内涵是涉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它意味着,在一定的文化群体中,不仅联想的作用过程应当是共同的,而且对于这个群体的成员来说,有关的想象或概念也具有同样的含义,而且他们也以相同的态度来对待它。”[10]用简单的话说,音乐的内容就是为人类能够共同接受的音乐意蕴。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音乐内容的确定性与作曲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统一形成了音乐内容的主体,即音乐内容的主体性。

三、音乐艺术空间形态阐释

音乐艺术空间就是人们对音乐内容的情感体验,它以其主体性表现形式始终客观存在。从中华民族审美意趣的嬗变规律来审视音乐艺术空间形态,有其独特的个性。音乐艺术对空间形态的认识及在创作中的灵活运用,其中蕴藉着关于“空间”的更为丰富深刻的意味。

“空间”是由“空”和“间”复合而成的概念。所谓“空”是虚无而能容纳之处,就像天地之间那样空旷,可以向四方无限延伸扩展。“空”因其是非三次元的实在故不能实测,却不是对的“虚无”。“间”则是指范围而言。空间是物质广延性的存在形式,既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又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一般而言,空间无边无际,是无限的;就每一个个体而言,空间是有限的。[11]

空间是多样的、多元的,但基本上可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种,物理空间指实体所限定的空间;而心理空间指物与物之间的心理联系和感性参与。我们所阐述的空间是符合于精神要求和需要的审美空间,即音乐艺术空间。音乐艺术空间尽管不象人们普通认识上的由材料性能和力学规律围合起来的结构空间完整。但毕竟它是客观存在。

音乐激动人心,给人以愉悦,这一形式除能够使人们的美感得以满足之外,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们理性参与。它以纯粹感觉质的资格而表现,如果我们把不同艺术品种称为不同的领域,那么音乐艺术有其文化的特定节奏和功能样式。它实际创造了由听觉引起的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虚拟空间,而并非我们生活和行动于里面的“空间”。

音乐艺术“空间”是典型的心理空间的存在形式。它始终表现为自由空间形态和有轨空间形态的形式。自由空间形态是个体情感的融入,例如原创作品空间的创设,它绝不是原始生活的照搬,而是对生活体验的集中和个人情感的蕴含,所谓自由就是它不存在严格的规定性。个人情感体验和欣赏者的再体验有其自由,所谓自由只不过是情感体验及个人情感融入程度不同而已。这是因为原创提供了大量心理经验的触发物,通过这些触发物使所有欣赏者在心理与听觉上均得到一种程度不同的愉悦与满足,引起欣赏者心理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审美效果和情感体验;有轨空间形态是指人们领悟、理解和对原创空间深层意义的挖掘、参与始终是沿着原始空间呈现出的音乐内容的主体性轨迹进一步的扩延。因为这种空间形式是欣赏者的再体验,就其个体而言,尽管有其主观性的一面,但毕竟总体上是沿着主体内容进行的。

音乐艺术空间有三个大的层面组成。一是指已经形成的、客观存在的、音乐工作者创作之前所要搜寻的有待于形成艺术空间的“材料”,并赋予音乐工作者个人情感的组合,这是音乐艺术空间创设的基础;二是原始组合与欣赏者的联系,即欣赏者对演奏或演唱内容的初步体验与接受;三是欣赏者个体情感的融入和对空间的自由扩充与延伸,即欣赏者对原始体验深层的挖掘(理性参与)。

艺术空间是美的空间。是所有艺术包括造型艺术中普遍存在的“虚幻空间”,是要让人从其间去领悟、体验的。它以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为依据,这是构成空间美的一个重要基础因素。空间美期求的是诱导人们透过有限渗入无限,以便使人的感情融入于更为自由的超感性宇宙之中,凭借感情去领悟,去参与。

那么如何才能使美的空间最大化呢?一是艺术空间的原创者深入生活,摄取那些最能扩展空间的原始材料,融入自己最能反映生活的个人体验,让原始空间无限大,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引导人们在艺术空间中沿着一定的轨迹思索、畅想,以适应人的心理上、精神上对超然的无形的需要;二是让人与空间合为一体,挖掘最深层次的体验,启迪人们思想的升华,促使人们自觉理性参与。

格式塔心理学也已证实:听觉形象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原始情感体验的再体验和参与,蕴含着丰富的想象性。作为原始体验(原创者)的艺术家,应努力留给欣赏者以发挥想象和参与的余地,使欣赏者情感得到激发而产生思索、想象。

音乐艺术空间创设有巨大的包容性。

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姑娘》在时空处理上显得大胆自由,它巧妙地将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情节组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连续性很强且具有完整想象力的组合体。任何一个欣赏者都会从中获得愉悦并沿着音乐内容主体,扎起自由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在这个空间驰骋,实是形式自由灵活处理时空关系的最好例证。

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难不让人体验和领悟到春天的足音、阳光明媚的田园里陶醉于春色的人们洋溢着青春激情的美感。而在此引导下人们自然会产生对爱的沉醉、对青春的咏怀、对人生与理想的礼赞。继而人们会自觉迈开新春的脚步和时代步伐一道前进。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更是把欧洲传统的和声手法融进中国民族旋律,分别把《黄河船夫曲》等不同场景的章节巧妙串在一起,实现了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全曲气势宏大、亦悲亦壮,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极其感人的力量。尤其在《保卫黄河》中,曲子在采用欧洲大调音阶的同时,又将大三度的旋律走向变为下行小六度,赋予了我国典型的河北、山西民歌的旋律特点,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理所当然会激发人们向着黑暗、向着压迫奋勇抗争。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舒伯特的《C大调交响曲》、陈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作品都是反映心理空间的最好例子。

空间美表现在时空的对应统一中,追求空间的自由与空间的美,说明了人的精神的自由与解放。音乐艺术在空间的处理上,都是试图让有限(音乐形式)变无限(理性参与),求得共感与物化,这就是我们对音乐艺术空间阐释的目的所在。

总之,音乐饱含内容并表现内容,人们一定会在这个无限空间中让理想得到升华,获得理性参与。

[1][德]韩特.音乐美学(第一卷)[M].1937.24节.转引自[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汪流等.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4][法]弗朗索瓦兹.埃斯卡尔.音乐与意义[J]:温永江译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 (4)

[5]A.奥涅格.我是一个作曲家.[M].法.1951

[6]黑格尔.美学.(第二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唯民编.陈洪等译.贝多芬论[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8]克里奇等著.心理学纲要[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9][美]阿.普兰.音乐的创作过程.[M][10]何乾三.L.B.迈尔的(音乐的遗憾与意义)――西方音乐美学代表性著作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 (1)

[11]孙祥明.《空间构成》[M]上海 学林出版社2005

内容形态 篇4

一、教学实践层面的教学内容之内涵

本着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服务, 为师生的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活动服务的宗旨, 我们在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教学实践层面把教学内容界定为:既包括以“文本”的静态形式呈现的教材、教具等物化的东西, 又包括师生、生生之间对其的解读, 也包括教学过程中师生对教学目标、教材、教学进程、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情境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等多方面的有效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内容, 是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统一的整体。根据教学内容的内涵和教学活动全程呈现的时空形式, 我们把教学实践层面下的教学内容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种:教学前的教案———教学内容的有效预设、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再认识与再创造。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体, 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内涵的界定及其形态的划分有助于一线教师从教学实际活动层面理解教学内容究竟为何, 使其走出对教学内容的传统认识误区 (即认为教学内容就是在课堂上以静态形式出现的课程或教材相关的文本) , 有助于他们重新认识和审视以教师、学生双主体呈现的隐性的、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 有助于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 提升其教育教学的技能和科研能力。

二、教学前的教案———教学内容的有效预设

预设的有效性是教案的重要特点。教案设计的内容与策略具有有效性和弹性, 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真正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那么, 怎样设计这样的教案呢?首先, 教案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情境等, 要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生成导航。其次, 教案要预设教学过程的双向多边互动, 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 给教学留有足够的生成性空间。与此同时, 教师还必须把握、领悟生成的内涵。生成即生长与建构, 是师生在教学情景的交互作用、师生对话互动中产生的超越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思想、新问题、新情况。这些生成性的空间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对文本材料的解读、重新建构及其教与学的机智等生成的过程。教案不是一件按照要求制造的产品, 而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是教育者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处理、整合知识和信息的指导组织方案。

此外, 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的预设与生成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动态生成离不开有效的预设, 有效的预设是为了更好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有效的预设是实现生成的必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 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的时机与情境。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备课的方案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并且创造性地实施, 实现教学的目标;也只有这样, 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教学取得最优的效果。

三、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 动态生成性是其重要特点。从教学实践层面来讲, 它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将决定教学成功与否。前面我们探讨了教学内容的有效预设, 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去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呢?首先,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与理解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执行教案和教材的过程, 而是以相对静态的教材和教案设计为蓝本, 师生共同参与、双向多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师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各种认知技能等。其次, 我们要注重课堂现场生发出的新思想、新创意, 并通过师生的对话、沟通与合作, 产生交互影响。

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理应是预期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和谐统一。所谓预期性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所确定的本节课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 而生成性教学目标是指“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并提出的新问题、新目标”[1]。由于生成性目标来源于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来源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是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确定或提出的, 所以, 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与预期性目标相比, 更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达成生成性的教学目标?生成性的课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 还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养。因此, 教师必须努力丰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这是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需的, 也是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 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2]。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理解与建构中发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不断生成的新需要, 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积极的富有创意的调整, 促进多维度生成性的目标达成。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上就能表现得“耳聪目明”“头脑灵活”, 能随时观察到课堂情境中包括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在内的各种稍纵即逝的瞬时变化, 捕捉到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声音, 随时准备将自己的教学切入学生的经验领域和精神世界,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抵达目标的愉悦和成功感。

四、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再认识与再创造

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整个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的全面反思, 即对教学前和教学中的反思, 当然反思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 包括教师自身、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以及教学环境等。教学后的反思可以说是教学内容的再认识与再创造。

首先,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课程意识。许多一线教师, 常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上, 然后扎扎实实地把它落实下去, 而对教学目标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却缺乏必要的论证,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这是教师缺乏课程意识的表现。具备良好的课程意识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

其次, 教师要反思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中, 学生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 是在一个个连续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 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必须是典型、有趣并具有层次性的, 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从多方面的感知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 教师要反思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 如学生之间的争议、讲授“卡壳”等,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 及时作出反应, 果断决策, 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措施。由于这是在教学对话情境中动态生成的事件, 因而对此进行教学反思, 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内容形态 篇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防控体系。20xx年,全区各类学校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在学校中深入开展好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新疆各民族共同文化和精神家园,使各族师生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力量;启动中小学德育骨干培训5年规划,推进德育与智育双赢共进工程,提高育人效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把握工作主动权。

教育系统要把去极端化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深入开展反分裂反渗透主题宣讲教育活动,深刻揭批宗教极端思想反动本质及其危害性,坚决防止宗教极端势力及活动对学校师生的`侵蚀。

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南疆地区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今年,自治区将围绕落实《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xx—20xx年)》,把构建符合自治区发展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重要任务,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全面实施改革创新、推进协调发展、加强内涵建设、规范办学管理,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体从五方面开展:

一是统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二是以推进改革促进质量提高;

三是加快基础建设特别是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四是着力推进南疆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努力实现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全覆盖;

五是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重视双语教育质量提高。20xx年自治区颁布的双语教育发展十年规划,明确了未来十年新疆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今年,自治区将加大对各地规划落实情况的督查指导力度,强化地方责任,积极、稳妥、有效推进双语教育。特别要加强对双语幼儿园管理、教师编制、保教人员标准配备、保障机制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督查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普及率。

内容形态 篇6

本文解读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一是通过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二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三是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学生可以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其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骨架做再塑造。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另外,“标准”要求“结合实例”,体现了课标对学习“过程”、“方法”的强调,因此,教学时应重在以典型的地貌为实例加以分析,让学生从中学会对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成因分析的方法。

对比分析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和鲁教版,可以发现不同版本教材编者对该课标涉及的知识纲要(见图1)和能力要求的理解比较一致,但编写思路和章节安排有较大差异。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内容编排简约明了,知识建构过程流畅,比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人教版以案例教学的思路编写(见图2),以山地的形成为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典型案例,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并将这两个案例单独一节编写,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但知识显得零散,系统性不强。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了解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掌握背斜、向斜、断层的判断及其实践意义。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列表对比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充分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判断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分析构造地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建立内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因此,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在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的形成。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如青藏高原、台湾海峡的形成。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严格地讲,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地壳运动都包含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情况,关键在于以哪种运动形式为主导。例如,当岩层受到挤压而发生弯曲变形时,它既有水平方向上的缩短,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高。这里,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是挤压力直接作用引起的,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则是派生的结果。从全球范围看地壳运动,水平运动是主导形式,升降运动是次要形式。但有的区域升降运动表现得十分明显。通常在以水平运动为主导的地区,形成褶皱带,在以升降运动为主导的地区,出现隆起和凹陷。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其中褶皱又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不同的地质构造造成的地貌形态不同,同一种地质构造也会形成不同的地貌。褶皱是地壳运动引起地层的连续性变形,断层是地壳运动引起地层的非连续性变形,同时代的岩层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在地形上,有些断层常形成平直的陡崖。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二是外力作用四种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三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四种表现形式在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为搬运作用得以进行提供基础,而搬运作用不断地转移和运输物质,又使侵蚀作用不断地继续,堆积作用得以完成,在影响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中,较常见的是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其中又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分布最为广泛。总之,内力作用为大自然提供了地表形态的“粗毛坯”,而外力作用就像雕塑师把这些“粗毛坯”雕塑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是重要的雕塑手法。

2.教学难点剖析

(1)背斜、向斜的判断。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有两大障碍:一是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但是,如果褶皱构造经过长期的侵蚀,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可见地貌不是进行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所以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其一般性,也要注意其特殊性。二是岩层的新老关系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主要依据,但岩层的新老关系比较抽象,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背斜、向斜的判断成为难点知识之一。

(2)河流侵蚀地貌的理解。河流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学生通过平时生活的感性认识已有一定基础,但人教版分析河流侵蚀地貌时,涉及三种侵蚀作用——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其中,侧蚀造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学生首次接触,形成认知障碍。另外,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和河谷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河段其表现也不同。理解该内容涉及时间、空间两个范围尺度,陌生的角度使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所以河流侵蚀地貌也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3.教学疑点解析

(1)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影响下,发生的崩解和破碎作用,叫作风化作用。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断层与断裂。断层是岩层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是断层。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它包括两种主要的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而构造地貌则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断层形成的裂谷、陡崖、块状山地及谷地或低地等。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1)演示法。地貌的变化和成因,涉及的有关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模型等教具进行演示,在激发学生探知新事物欲望的同时,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讲授地壳运动,可以用海绵模拟地壳受力的方向,演示板块间受挤、拉伸等情况。还可以利用电脑制作Flash动画,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讲授外力作用时,通过水冲沙子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即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加深印象,便于记忆。例如,河流地貌的教学,可以长江为案例,通过长江沿岸风光的游览,引入流水侵蚀的三种类型,并得出其对河床的影响,掌握河谷的发育。重点是游览长江的三处风景——金沙江(虎跳峡)、三峡、荆江,并为每处风景配上相应的诗句,通过诗句发现其地貌特点,继而引出这种特点与流水侵蚀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到知识。

(3)讨论法。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是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本课内容实用性很强,如褶皱对生产和采矿的影响(建地下隧道,找地下水、石油等),教学时可将这些内容设计成讨论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地理知识探究解决方案,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4)比较分析法。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教学中可将两个或多个相互联系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如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背斜和向斜,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促进地理知识系统化。

2.图表使用

本课标内容在各版本教材中都配有大量图表,人教版17幅,湘教版、鲁教版各13幅,中图版12幅。从图表类型看,均以景观图为主,呈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增强直观性。具体教学中,可选取一些有深度挖掘价值的图表,重点加以分析。

(1)“图4.9褶曲示意”(人教版)。该图直观反映了褶曲的两种形态和岩层的新老关系。审读该图,首先分析导致该处岩层发生弯曲的原因是什么,了解褶皱是怎样形成的。其次注意褶曲有哪两种基本的形态?岩层的弯曲方向有何不同?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岩层新老关系。得出:一般而言,埋藏越深,岩层越老,埋藏越浅,岩层越新。然后在岩层弯曲度最大处作切线,从中归纳出:背斜岩层从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对称分布,向斜岩层从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学会从岩层形态和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2)“图4.10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人教版)。审读此图,应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岩石圈板块是如何划分的?板块有何特征?在消亡边界或生长边界上,板块如何运动?形成何种地貌?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分析最后一问时,可补充湘教版“图2-11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2-12阿拉伯半岛卫星影像”和“图2-13东非裂谷带示意”,说明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互相挤压碰撞产生的,红海是由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则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进而归纳出: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3)“图2-14背斜构造和发育在背斜上的谷地示意”与“图2-15向斜构造和发育在向斜上的山地示意”(湘教版)。这两幅图简单明了地展现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作为活动探究,可使学生了解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的受力状况,感悟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综合影响。由于背斜谷和向斜山的成因分析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分析这两幅图,可先用实验的方法:用竹片的弯曲观察其受力状况,或用手肘的弯曲感受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的受力状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这两幅图引发学生思考:石油和地下水的储存构造、隧道位置的选址(背斜还是向斜),明确地质构造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

3.活动指导

根据课标活动建议,其活动目标是加深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初步学会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可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布置考察任务,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可分成地质、地貌考察组和水文考察组。

(2)制定考察活动方案,利用综合实践或周末、寒暑假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3)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整理资料,总结提升,完成研究性学习考察报告。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如课件展示、展板等形式,汇总各组调研成果。

五、思考与练习

1.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褶皱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作用。

(2)褶皱构造的上覆岩层A,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处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斜。②处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斜。

(4)试说明此地区地壳运动过程和外力作用状况。

(5)若在此地区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①、②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处较好。

(6)在①、②两地中,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_____处开钻。若需打一眼水井,宜在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岩层的形态可知,①为背斜、②为向斜,但此时①、②上面都覆盖了沉积物,这显然是因为褶皱形成后该地又地壳下沉的结果。在判断其它几个褶皱的具体运用时,要掌握地下隧道应修在背斜处,水井应打在向斜处,钻探石油应在背斜处。

内容形态 篇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报网融合、台网融合, 到目前三网合一的稳步推进, 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今媒体创新发展的主流趋势。新媒体时代, 广播在注重新的生存形态 (接收终端) 创新的同时, 更要注重满足受众对获取内容的特定期待和要求, 只有坚持内容和终端的同步创新和推进,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在融合中打造多元化终端平台

衡量广播节目的影响力, 收听率目前是其主要指标, 不少广播电台内部也把节目收听率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但是我们要明白, 由于广播自身的传播特性, 其传播效果终究是要通过接收终端来实现的, 而且终端可实现对渠道的绑定, 渠道的不同决定了终端实现方式的不同。现代社会,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半径扩大, 节奏加快, “流动”成为经常性的状态。特别是移动电话、PAD以及以此为载体的微博微信、微电台的逐渐推广用, 为人们信息接收终端方式的多元化提供了有效平台和可能。因此, 新媒体时代, 广播收听率和终端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验证、思考。如何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实现终端的多元化, 是广播创新转型, 实现自身提升的关键所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完善, 特别是智能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走入寻常百姓生活圈, 其对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冲击是肯定的, 受众的分流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对广播而言的确是一个“悲剧”, 但笔者认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对广播未来的发展更是启发、惊醒和机遇。因为, 以伴随性和移动性见长的广播, 在传播特性上与新媒体具有某种相似的共性, 只要大胆探索, 敢于创新, 选准二者恰当的融合点, 广播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中大有可为。

近年来, 不少广播媒体在与网络的融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像最早出现的网络广播, 主要是广播节目的在线直播和点播, 还有专门创办的网络电台, 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银河台。再到后来的数字音频广播和移动广播等。这些新终端的运用无疑拓展了广播的受众人群。

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和4G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步完善, 智能手机的拥有量, 特别是高端和年轻人群的拥有量成倍增加, 而这也正是广播目前改变受众结构, 着力要锁定的受众人群。数据研究与营销服务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2年二季度,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已达到2.90亿人, 环比增长15.1%, 其最典型的市场走势是智能终端正在由中国的高端人群消费转向中端消费群体。这为正在转型的广播来说, 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接收终端平台美国风投KPCB合伙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 (Mary Meeker) 发布的《2012互联网趋势报告》称, 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人数将增长42%, 人数可达11亿。而中国以近3亿智能手机用户位居榜首, 增速达50%。这可谓是广播最大的潜在受众群。当车载广播发展逐步饱和的时候, 手机广播会是不少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方便、快捷获取讯息的主要选择。

除此之外, 依托智能手机终端逐步拓展和推广在线网站、windows平台、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下的终端插件应用、微电台以及通过云来实现聚合的内容库, 通过云计算、云分享的方式实现内容分发、讨论和互动等, 这些都是广播可以接入和融入的新终端形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旗下新媒体公司央广视讯去年年底推出的新版“央广手机台”客户端 (ios和安卓版) , 直接为受众提供电台直播, 新闻、娱乐、搞笑、音乐、综艺、时尚、动漫等方面的视频新体验, 就是广播转型的新探索。

手机的移动性、伴随性与广播传播特点的吻合, 使其成为受众收听广播的首选终端。尼尔森最新公布的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通过移动电话收听广播的人群已点到了48%, 收音机、车载收听41%、网络收听也有20%左右的比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革命性的发展, 业务资费水平的下降, 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日益普及, 移动电话这个广播接收终端将为广播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一条崭新的思路, 以往单纯依靠广告收入来维持电台运作的经营模式将被打破, 使广播节目的付费收听、使手机广播变得切实可行。正如BBC的克里斯韦斯科特所说, 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 但是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新终端的拓展也为传统广播寻求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带来的不仅仅是终端的拓展和创新, 多元化的终端也必然对传播的内容有新的要求。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平等性, 要求我们传播的内容必须符合其特点, 只有这样, 才能被受众认可, 才能真正达到传播的效果。

2 以特色内容聚合个性化受众

当前, 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传播形态, 并且推动着平台、产品、内容和终端的多层面的融合和互动。某种程度上讲, 通信技术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 使媒体间的竞争更加凸显内容为王的重要性, 因为无论我们使用的终端是电脑、移动电话还是PAD等其他终端, 受众关注你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有用信息, 看到、听到的永远都是真正有价值、有灵魂的娱乐和资讯。内容为王, 终端制胜, 应是广播在媒介融合中坚持的原则。新媒体时代, 广播在积极拓展终端的同时, 我们传播的内容也要迎合受众获取的习惯和需求。

有人把传媒经济的实质概括为“影响力经济”。我们拿什么去“影响”受众, 去争取受众的青睐, 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呢?首推的无疑是内容。只有那些特色鲜明, 定位准确, 内容贴近, 制作精良、形式鲜活的品牌栏目、精品节目, 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全球著名传媒集团之一的维亚康姆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默.雷石东认为, 媒体传播的“内容就是国王”。实践也证明, 最终决定一个媒体在市场位置的, 还是他的产品:媒体传播的内容。

但内容的选取必须迎合新媒体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传播的特点。以往的节目内容制作只需要满足受众的共性需求, 但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则更加个性化、分众化。在对获取信息的渠道上, 受众会根据自身需要, 对媒体会进行组合性和选择性使用, 对获取的内容有着特定的期待和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就认为, 新媒体时代, 广播不能仅依靠以前的价值要素制作内容, 内容制作需要符合当前文化属性和功能, 发现和解决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同时, 媒介与媒介、媒介与听众之间的跨界资源整合也将成为今后媒体竞争的重中之重、战略之本。

新媒体时代要牢固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 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渐渐地由过去被动地接受信息, 转变为主动地、有选择地使用媒体信息, 并且还具有强烈的参与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传播内容要体现出受众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参与的体验性、互动性。所以说, 新终端传播的内容不是传统广播节目内容的简单平移, 也不仅仅是将传统广播节目内容与新终端的简单结合, 我们发布的内容要符合甚至引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特定需求, 激发受众的认可和讨论, 体现受众本身的重要;其次, 内容的选取要契合自身的平台, 符合广播的传播特点, 以品牌提升影响力, 为新的发展甚至跨界整合式发展提供支撑;最后, 要持续不断创新, 以精品的内容引领传播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 广播等传统媒体并非消极被动, 其在传播内容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播媒体几十年来打造出的社会影响力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消失;再者广播媒体有着一支业务精, 素质高的采编队伍等, 这些优势都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同时, 广播自身要加强节目生产制作各个环节的工作, 建立健全节目质量建设体系和节目质量反馈体系, 狠抓节目生产质量、制作质量;与受众信息需求同步, 动态性地加强和完善节目生产建设, 以特色的内容吸引受众, 提升广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广播的创新与转型既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也是着眼未来发展和对传播规律再认识的策略选择。内容为王, 终端制胜。广播以丰富的内容去拓展市场, 聚合受众;终端运营商则以技术平台不断进入广播产业发展链条。内容和终端比冀齐飞, 召示了广播发展和提升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申启武褚俊杰《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的发展趋势》, 载《传媒》, 2011年第6期。

[2]潘永汉赵晖《谁在听听什么听下去——新媒介环境中对广播“三要素”的再认识》, 载《中国广播》, 2010年第1期。

[3]谭天陈菲《终端制胜:广播新闻的形态之变——兼论广播新闻研究的现状》《中国广播》2012、9

[4]谭天赵敏《中国广播亟待第三次升级转型——破解广播发展困局的思考》

[5]郑维东《内容为王终端制胜》《收听研究》

内容形态 篇8

新媒体电视就是一位数码科技为基础, 以网络为依托, 不断的扩充电子影响和传播的途径。新媒体电视是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 其主要包括移动电视、IPTV、户外新媒体以及数字电视。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新媒体电视新载体的电子影响, 探索新媒体电视的内容在形态上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 本文所指的电视节目就是和传统电视节目有着密切联系的电子影像。

一、新媒体电视内容形态的演化

(一) 新媒体电视内容发生平移

近年来, 随舍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上的视频和节目也越来越多,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电视节目的观众市场。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和3G和4G网络的建设和完善,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这些移动设备观看节目。为了适应当下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大量的电视节目内容也发生了平移, 由传统的电视机向手机、网络以及地铁等新载体直接转移。根据近年来的相关资料调查显示, 为了适应大众化的需求, 满足大众化的需要, 公共媒体也在逐渐实现向个性媒体的转变。IPTV与公交移动数字电视之间也发生了变化, 大众媒体也逐渐的向分众媒体过度。

(二) 新媒体电视内容平移的原因

传统的电视节目内容发生了平移, 逐渐出现在了移动公交数字电视、手机以及网络中, 发生这中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传统的电视节目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在实质上是为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而服务的, 这就不能满足大众对电视节目多样化的要求, 因此, 是传统电视节目向新媒体过度的需要。其次,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 国内电视垄断市场被打破, 新媒体电视内容平移, 是新媒体电视从技术到内容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最后, 是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选择,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观众对电视节目多样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现内容的转移, 可以满足观众观看便捷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多媒体电视的内容也出现到公共场合, 如大型商场、公交车等的平移, 还有具有独立电视的飞机、办公室, 卧房、书房, 还有个人移动设备的平移。

二、对新媒体电视影像传播特点的分析

(一) 自我表达全的矛盾境遇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 人们在享受和利用影像语言来表达自我的同时, 其自我表达的内容也存在很多合法和不不合法的间隙, 更有的失去了自我表达的主导权, 容易受到网络媒体中各种观点和事件的影响。人们表达权的自由,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精英阶层在公共影像中的垄断地位, 促进了大量新意见群体的大起大落, 社会阶层的交织运动也越来越频繁, 许多像“凤姐”、超女快男、达人秀的草根明星浮出水面。另一方面, 网络传播的自由和直观的影像语言不断的冲击着传统的文字世界, 并激发了社会公共空间价值空间的价值冲突, 例如“艳照门”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 造成了种种舆论冲突。

随着电子影像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受其影响也越来越多, 各种观点和行为的变化也日趋倾向于电子影像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观点。这些都是新媒体影像发展的基础, 也是新媒体电视内容形态变化的重要力量。因此, 在未来的新媒体电视内容中, 更多层次和更多领域的真实生活场景将成为其主导的力量, 是其内容的主体。

(二) 深度地激发了潜在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 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恶化要求也越来越明显。信息需求属于人们的潜在需求, 利用新媒体电视可以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的需求最开始是潜在的, 通过各种事物的引导和在偶然的情况下被激发出来。主要是通过朋友家人以及各个网站的连接恶化广告, 使得人们得到信息上的满足。从潜在的信息需求逐渐转变为了显性的信息需求。

根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 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和网络用户的年龄有关系, 以60岁作为年龄的划分, 60岁以上用户显性视频需求量不高, 网络信息和用户年龄、了解网络时间的长短以及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偏好存在一定的联系。

(三) 商业利益边界的重新构造

点对点的互联信息网络是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构造, 从理论上来看, 通过深入的动态比较, 可以消除互联网信息上不合理的价格差异, 大幅度的缩减了商人之间的交易环节和减少了交易的成本。例如土豆网络视频一样, 纯粹的追求自娱自乐, 形成了一定具有商业免疫的视频信息传播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市场上也催生出了一大批的创新者, 凭借手机定位信息载体, 构建视频开发体系, 满足客户对视频的要求。

总结

综上所述,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媒体电视传播载体更加广泛。面对于此, 电视媒介领域中的既得垄断利益者要提供自己的市场地位, 就要积极响应点对点的互联网传播模式, 追求客户内在的需求, 改变传播的经营理念, 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绍华.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大学, 2009.

[2]曾军辉.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3]周建亮.广东电视融媒体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内容形态 篇9

这些节目都有一个共通点, 即它们或多或少都与《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有关联, 后者是美国福克斯电视网 (F O X) 2007年2月开播的一档电视益智节目。国外益智节目的火热带动了国内益智节目的热潮。

2007年的美国电视中, 益智节目呈爆发式增长, 各种不同风格和样式的益智节目在不同频道亮相, 风光无限。比如, 以猜测陌生人职业为卖点的《身份》, 以猜测社会各种数据为内容的《十的力量》, 以判断密封盒子里的奖金数目为悬念的《交易不交易》, 等等, 益智风潮一浪高过一浪, 甚至在电视平民秀中也加进了益智的成分, 如《歌唱小蜜蜂》和《歌词争霸赛》, 节目不是唱歌, 而是“玩”歌, 看谁能从即兴叫停的伴唱中继续唱完歌词, 走得最远者获胜。

从美国各大电视网的收视份额上看, N B C靠《交易不交易》、《身份》等不同诉求的益智节目一起发力, 一举拔得2007年暑期收视头筹, 成为最大的赢家。CB S也不甘人后, 在2007年8月推出了《十的力量》, 以前所未有的一千万奖金作为诱惑, 奖金以十的倍数“极速前进”, 简化的程序设计刺激着人们的暴富心理。F O X凭借着《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和《歌唱小蜜蜂》, 第一次与N B C、CB S一起跻身美国收视份额前三强, 挤走在节目上新意锐减的AB C。

与以往此类节目相比, 2007年新一轮电视益智节目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文化和受众心理变化的印记, 符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受众审美和娱乐需求, 也可以说是电视制作者贴近时代、因时而动的结果。

一、符合现代文化的特征

1. 简单主义

现在的电视益智节目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回归简单”的倾向:《1:100》像是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教室里进行的一次课堂比赛;《歌唱小蜜蜂》 (The Singing Bee) 的内容设计和情节推动与最早的电视益智节目《拼写蜜蜂》 (Spell Bee) 惊人相似;《十的力量》 (Power of Ten) 的节目模式与英国最早提供现金奖励的游戏节目《让你的钱加倍》 (Double Your Money) 完全一样。

2. 平民主义

一般节目中, 观众只要拨打电话就有机会参与其中, 节目讲述的是普通人智慧闯关的故事, 从中透露出来的“反精英化”倾向较为明显。

NBC的《身份》是一个猜测人物身份的游戏, 每期节目安排12个陌生人作为需要确定身份的对象, 同时一一对应, 给出12个身份。而提供给节目现场的是与这12个身份相应的特征, 这个特征可以是某人的职业、特长, 甚至是尺鞋码、体重。参赛者一一猜测这12个人的身份, 每猜对一人, 则获得相应的奖金。上场的选手也不需要具备广博高深的知识, 不需要卓越的能力, 只要有一定的“阅人”经验即可参加, 根据灵机一动的现场判断赢取层层加码的大奖。若12个人全部猜测正确, 可获得50万美元的大奖。

FOX的《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 以开播的节目中首个上台的选手Seth回答的四道题目为例, “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纪念日是在哪个月”、“北极熊是不是靠吃帝企鹅为生”、“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英寸, 底长8英寸, 那么它的高是多少”、“谁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弹劾的总统”, 除了第二题带有知识陷阱的意味之外, 都是小学水平的书本知识。

3. 解构主义

现今的电视益智节目带有鲜明的“真人秀”特征, 有的西方电视批评家把这一节目类型归于电视真人秀。这恰恰表明了电视益智节目中的价值取向:重个性表现, 重过程意义, 反终极价值。

在《你比五年生聪明吗》的一档节目中, 先后上场两名选手, 一个是加州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 连起码的美国历史常识都回答不出;一个是电脑高级咨询师, 但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问题让她左支右绌, 尴尬万分。节目主持人反复“玩味”, 冷嘲热讽, 一旁的小学生乐不可支, 观众也得到了异样的观赏快感。

4. 制造至上

追逐时尚、跟风模仿也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通常手法。《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在去年2月开播, 我国各电视台立即反应, 湖南经视在去年“五一”就推出特别节目《五年级救助队》, 在随后的6月, 陕西卫视的《不考不知道》、深圳卫视的《谁比谁聪明》、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你能毕业吗》、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五年级插班生》等节目也迅速跟进, 湖南卫视的大型益智节目《智在必得》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NBC的《歌唱小蜜蜂》成功后, 善于把握机会、跟风极快的FOX电视网立即在最短的时间里推出了类似的节目《歌词争霸赛》 (Don’t Forget the Lyrics) , 由黑人明星韦恩·布莱迪主持。主持人给出一首歌的歌名, 选手要用最短的时间写出正确的歌词, 答对者胜出。国内, 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也于2007年9月开播了模仿节目《脱口而出》。从《歌唱小蜜蜂》的开播到《脱口而出》的出台, 时间不到两个月。

《歌唱小蜜蜂》节目不是“唱”歌, 而是“玩”歌, 在电视平民秀中加入益智的成分, 使收视份额大增。

二、暗合受众心理的微妙变化

电视媒体“你播我看”的传统传受方式现在已经被颠覆, 几乎每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都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都有鲜明的观众参与色彩。

在电视益智节目中, 参与者 (包括上台竞赛者和观看者) 的心理中, 有两种矛盾的心理发生机制。

一是大奖的诱惑带来的强烈的心理刺激。这是不言而喻的。年龄不同、职业有异、个性有别的竞赛参与者, 为了一个共同的大奖目标走到了一起。不同身份的人同台游戏, 消解了人们之间的隔膜, 在为大奖竞猜的紧张刺激的氛围中达到释放、放松的共同心理需要。正如《身份》节目主持人蓬·杰利特在节目开头所说的“面对陌生人, 那是神秘的、未知的、危险的, 但是今晚陌生人意味着机遇”。

还有一个是竞赛本身带来的乐趣。这不是物质奖励。拿《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来说, 节目最好看的部分是“孩子玩大人”, 不是看一个平民英雄如何过关斩将, 赢得大奖, 而是成人的无知、弱智, 以及答不出题的困窘、尴尬。现场观众的掌声给予的往往是选手的尴尬时刻, 而不是宣布答题成功的时候;给予的往往不是成人, 而是小学生。每场比赛的高潮无一例外地都是在选手答不出题对着镜头说“我确实没有一个五年级生聪明”时出现, 如雷如潮, 全场沸腾。——这也足见观众是带着恶作剧的心态来看这档节目的, 其目的不是求知, 而是解闷;是审丑, 而不是审美。节目的成功像许多游戏节目一样, 在于“观众看到其他人当众丢脸所产生的虐待狂般的快感”。[1]

三、现场氛围“压迫”强化人性

《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节目中高达100万的大奖无疑是观众情感投入的动力源头, 也是导致场上选手心态压迫、言行失措乃至心理扭曲的动因。

整档节目中, 选手每到一处答题关口, 都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随着奖金数的不断增大, 未知结果的压迫, 获奖之路的崎岖, 选手心态的失衡, 亲友团的着急上火, 场上气氛越来越紧张。现场选手还可以用三招“作弊”, 即“偷看”、“抄袭”、“求助”。尽管是优秀学生, 但毕竟都还是些孩子, 向这些孩子求助, 每次都让人担惊受怕。“作弊”机会一旦用完, 选手就得直面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问题, 要不答对获奖, 要不答错走人, 而场上的选手的选择往往是现实的第三种, 即向那几个得意忘形的小学生承认“我确实没有五年级小学生聪明”, 然后像个差等生一样“很不光彩”地拿钱走人。从中暴露出来的选手的真实个性和情感是节目反复玩味的着力点。选手顾虑重重、忐忑不安, 小学生们成竹在胸、跃跃欲试, 相映成趣,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大量的特写镜头, 加上灯光造型和现场音效, 强化了现场气氛。

四、虚拟情境下的大众狂欢

约翰·费斯克在《电视文化》中谈及电视游戏节目使人“愉悦”的三个原因, 是社会凝聚力、认同感和安慰与鼓舞作用。电视益智节目能给人带来社会认同感, 起到安慰和鼓舞的作用, 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演播室设计成一个教室:开场时, 主持人从走廊走进门口, 进门, 两侧的“墙”迅速拉开, 出现一个“教室”, 白板 (大屏幕) 、讲台、课桌、文具一应俱全, 主持人宣布上课, 小学生们把书包扔进门口的书包架上,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飞奔入场。场景模拟为一个教室的环境:主持人对选手的欢迎词是“欢迎新同学上场——”;选题在“黑板”上, 分为“一年级数学”、“三年级历史”等小学生的识别符号, 甚至字体都是歪斜的“学生体”;三个求助方法叫做“偷看 (g eek) ”、“抄袭 (copy) ”、“求救 (save) ”, 总体被冠名为“作弊”。节目的环节也是围绕教学环境而设计的, 从而营造出“疯狂教室”的氛围。

节目没有固定的板块设计, 完全听任主持人杰夫·福克斯威斯这个前喜剧演员的现场发挥。除了交待规则、推动情节之外, 他经常在选手犹豫不决的时候主动“添乱”, 在选手尴尬窘迫的时候“火上浇油”, 在选手山穷水尽的时候“釜底抽薪”, 出语尖刻, 表情夸张, 调动气氛。选手和杰夫一慢一快, 一紧张一放松, 一急迫一调侃的鲜明对照, 制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演播室和在家里收看节目的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认为, 自己参加或是旁观了一场非常出色的晚间狂欢, 是在温暖的公众氛围中的‘一点儿乐趣’”。[2]

1938年5月31日, 英国B B C直播了《拼写蜜蜂》, 被认为是电视游戏益智类节目的发端。此后的70年, 这类节目盛衰循环, 但始终不曾绝迹, 每隔一段时间总能再掀波澜。其核心元素不变, 但“微内容”一直在变, 比如, 奖金数额更大, 题目更加贴近生活, 不再是板上钉钉的“硬知识”;加进更多的娱乐元素;强化同台“PK”, 增加竞争的激烈感, 等等。

注释

【内容形态】推荐阅读:

形态指标07-14

审美形态07-15

元素形态07-18

地域形态05-29

形态特性06-02

形态分析06-24

显微形态06-25

作品形态07-04

知识形态07-04

形态研究07-07

上一篇:中国乡村治理下一篇:翻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