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性

2024-06-02

形态特性(共8篇)

形态特性 篇1

引言

功能、形态和材料是产品形态设计的三要素, 其中材料是产品形态设计的物质基础。然而, 人们通常只从产品的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去欣赏它的设计, 却忽略了对形成这个产品或功能的特定材料的研究。在诸多的材料中, 各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性, 并因成型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的各异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 从而影响着产品形态设计。产品形态设计只有与选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工艺特性相一致, 才能实现设计的目标和要求。[1]

材质的特性主要包括固有特性、感觉特性和工艺特性。

1、材料的固有特性

材料的固有特性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所决定的, 即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产品形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固有特性。材料的固有特性应满足产品功能要求、产品结构要求、使用安全要求以及使用环境、作业条件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例如:长期置于室外的产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酸碱性、耐风化性、耐老化性;儿童使用的产品材料应具有不易碎裂的特征。

2、材料的感觉特性

材料的感觉特性是材料给人的综合感觉和印象, 即人对材料所产生的视觉、触觉等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作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感觉特性, 例如木材是粗糙的, 表现出自然和亲切感;金属是坚硬和冰冷的, 表现出理性和现代感;塑料是艳丽和轻巧的, 表现出理性和优雅感;皮革是柔软的, 表现出浪漫和温暖感;玻璃是透明和光滑的, 表现出纯净和精致感。

产品形态设计中, 材料的感觉特性能够增加产品的情感传递, 表达差异化的产品诉求。[2]

图1所示的咖啡用具, 传统的陶瓷材料给这个以几何体为主的产品形态带来雅致的生活气息, 不锈钢条的嵌饰增加了形态的现代感。

图1咖啡用具

图2所示的魔方, 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盲人的需求, 采用了木材、金属、橡胶、塑料、石材和织物六种材料, 充分利用了不同材料的触觉感受, 为弱势群体的生活提供一份独特的情趣。

图2魔方

产品形态设计中, 不同的材料对产品表面空间的延伸作用不同, 对产品内涵的表达也不同。20世纪90年代末期, 苹果电脑推出革命性的个人电脑i Mac G3, 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貌, 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全内置的设计, 半透明的彩色塑料外壳, 内部机芯若隐若现, 设计中不仅赋予了产品形态表面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而且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亲切。

3、材料的工艺特性

材料的工艺特性是指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是材料固有特性的综合反应。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特性, 例如金属适用于铸造、锻压、焊接、切削等加工方法;木材适用于锯、刨、打孔、组合等加工方法;塑料适用于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模压成型、热成型等加工方法;玻璃适用于压制成型、吹制成型、拉制成型等加工方法。相同的材料和形态, 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 所获得的外观效果差异较大。相同的形态, 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方法, 最终的外观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在众多的材料中, 塑料的可塑性最强, 形态设计自由度较大, 其次是金属, 木材的形态多以板材、块材、线材为主。

图3所示的灯具考虑到孕妇夜间行动的不便性, 表面材料采用软质聚氯乙烯塑料, 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灯泡和硅胶密封, 得到一种全新的形态和功能, 其形状是由支撑它的物体所决定的, 甚至可以直接“穿戴”。[3]

图3灯具

工艺技术是实现产品形态设计的前提和保障。优秀的产品形态设计必须要依据切实可行的工艺条件和方法。

4、结束语

产品形态设计中, 材料选择的适当与否, 对产品内在和外观质量的影响很大。一位优秀的设计师, 必须要熟练掌握材料的特性, 才能使原材料的特性与产品所需的性能取得最佳的匹配效果。

摘要:材料是产品形态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的选择是产品形态设计的起点。本文从材料的固有特性、感觉特性和工艺特性三方面分析了材料特性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材料特性,形态设计,工艺特性

参考文献

[1]江湘芸.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顾宇清.产品形态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3] (英) 克里斯·莱夫特瑞.欧美工业设计5大材料顶尖创意:塑料[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形态特性 篇2

外源镉铅铜锌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特性及改性剂的影响

采用盆栽、田间试验及连续浸提分组方法,研究了外源 Cd、Pb、Cu、Zn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规律及石灰+钙镁磷肥施用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土中 Cd主要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外源 Cd污染土主要以残渣态和交换态为主.原状土中 Pb、Cu、Zn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而外源重金属 Pb、Cu、Zn在土壤中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外源重金属土+石灰和钙镁磷肥后使土壤中的`交换态 Cd、Pb、Cu、Zn下降,而碳酸盐结合态 Cd、Pb、Cu、Zn含量增加.pH提高,使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下降, pH降低使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增加.

作 者:王新 周启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痕量物质生态过程开放研究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刊 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年,卷(期):22(5)分类号:X131.3关键词:土壤 不同形态重金属 改性剂

形态特性 篇3

关键词:青岛百合;种子;萌发;低温储藏;赤霉素

中图分类号: S682.2+65.0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193-02

收稿日期:2014-04-02

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基金(编号:2011-K6-20);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研基金(编号:2011YK072)。

作者简介:张凌云(1974—),女,硕士,讲师,从事园林设计与野生花卉引种繁育研究与教学。E-mail:yuanlinkeyan@126.com。青岛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 Gilg)又名崂山百合,其花色艳丽,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既可以应用于花坛,又是优良的育种资源。由于青岛百合在自然生境中结实率低[1],自我繁殖能力相对较弱,加之人类活动对它们的破坏,致使其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目前在崂山、招虎山等聚居地内呈斑块状小面积分布[2],是一种濒危植物。研究其种子繁殖对保护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2012年10月于青岛崂山周边山区采集青岛百合种球和少量种子,将种球定植于青岛园林环卫技术学校试验田,种子去除瘪粒后置于纸袋中室温储存,于2013年4月下旬进行露地播种试验。2013年10月下旬收集试验田内果实,置于室内通风、干燥条件下保存;试验前进行果实脱粒,选取饱满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萌发试验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进行。

1.2试验方法

1.2.1种子形态观测与千粒质量测定随机选取100粒种子,测定其形态大小,结果取平均值。按国际种子检验规程,采用百粒法从供试种子中取样,每份试样100粒种子,8次重复,分别在1/1 000电子天平上称质量,计算平均值(保留3位小数),换算成千粒质量。

1.2.2恒温箱培养(1)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恒温培养箱温度分别设为避光条件下15、20、25、30 ℃和昼25 ℃/夜15 ℃共5个处理,观察温度对新鲜种子(果实采集3 d后脱粒,种皮新鲜,种子含水量高)萌发的影响。(2)低温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将新鲜种子与湿润(手握不滴水为度)的细草炭土层积后装入牛皮纸袋密封,分别置于0 ℃和 -10 ℃ 的冷藏室,30 d后在20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以室温(5~10 ℃)层积30 d的种子为对照。(3)赤霉素浸泡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将室温沙藏保存的种子分别用质量浓度250、500、750、1 000 mg/L 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 h,以未加赤霉素为对照,在20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以上发芽试验,均用有盖培养皿为容器,1 cm厚的棉纸为发芽床,种子置于上下层棉纸之间,每处理50粒种子,各重复3次。发芽过程中保持棉纸湿润,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情况,以胚根露出种皮1~2 mm作为发芽标志,发芽期限设为50 d。最后统计种子初始萌发时长、50%种子萌发时长、发芽率以及发芽势等。发芽率与发芽势取重复平均值,3次重复以未超过ISTA规定的最大允许差异为有效试验。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发芽高峰期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1.2.3露地播种2013年4月下旬选取100粒饱满种子在育苗箱内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清水浸泡,待种子沉底后捞出,将草炭土与蛭石按1 ∶1的体积比均匀混合作为播种基质,厚度10 cm,播种后覆盖1 cm草炭土,喷淋透水后置于树阴下,每天检查基质湿度,适时喷水保持表土湿润。记录出苗数及萌发时间。

2结果与分析

2.1种子形态及千粒质量

蒴果于11月上旬成熟,室背开裂,位于果实顶端与底端的种子败育。中部种子饱满,为黄褐色,呈三角形或卵形,扁平,半透明,边缘具膜质翅;胚乳角质,胚线形,包藏于胚乳中;种子长轴长10.2 mm,短轴长7.2 mm,长宽比约1.4 ∶1;鲜种子千粒质量为5.513 g。

2.2不同处理的种子在恒温箱中的萌发情况

2.2.1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表1结果显示,温度对青岛百合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在所设各温度处理之中,青岛百合种子开始萌发所需时长差异较大,在20 ℃恒温培养时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短,发芽率高,有较明显的发芽高峰;在25 ℃恒温培养时种子萌发缓慢,发芽率低,没有出现明显发芽高峰;在15 ℃和30 ℃恒温培养时种子没有萌发,且在持续保湿状态下种子发生腐烂,萌发受到抑制;昼25 ℃/夜15 ℃变温处理种子的发芽率低于20 ℃恒温种子的发芽率,但高于其他恒温处理。由此推断20 ℃是青岛百合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3结论与讨论

3.1影响青岛百合种子萌发的因素

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3]。研究结果显示,青岛百合种子萌发对温度较为敏感,其最适发芽温度为20 ℃,这与多数冷凉型百合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较为一致[4-5]。在20 ℃恒温箱中培养,发芽率为70%,初始萌发时长为10~13 d,较其他温度处理好。

在试验中还观察到鲜种子置于室内干燥处储存2周后,种子表皮失水皱缩,种子在没有完全浸透的情况下进行20 ℃恒温发芽试验,发芽率低且芽极瘦弱,因此维持种子的含水量是发芽的必要条件之一。

3.2促进青岛百合种子萌发的措施

种子萌发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赤霉素在种子的萌发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加种子的活力[7]。研究表明: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可以让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5%。低温层积处理有利于保持种子的含水量,并对青岛百合种子的萌发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10 ℃冷藏30 d的处理可以让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7.5%。以上2种处理萌发时间短,种子发芽整齐。

3.3讨论

试验表明:在青岛百合种子萌发过程中,温度与水分是影响发芽率的重要因素。露地播种出苗率低的原因可能是种子没有经过保鲜储存致种子失水,播种前浸泡时间短,种子未完全吸足水分,这种模拟自然生境中的繁育试验揭示了青岛百合濒危的原因之一。而人工干预能够促进种子萌发,这对保护青岛百合这一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钤泰琳,蔡春梅,樊连梅,等. 青岛百合高效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2):138-141.

[2]张聪敏,王仁卿,张治国. 青岛百合生境特点和分布现状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6):1404-1406,1410.

[3]李敬,雷家军. 百合属植物种子发芽试验研究[J]. 北方园艺,2007(12):126-128.

[4]韩立群. 野生东北百合生殖生态学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5]杨利平,杨青杰,文惠民. 细叶百合的种子萌发[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5):70-72.

[6]刘伟,常征. 淡黄花百合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测定[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3):403-406.

[7]罗珊,康玉凡,夏祖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8-32.

形态特性 篇4

该文通过查阅植物志以及相关资料, 并对照园林应用中的图片、形态描述, 对丝兰、凤尾丝兰和剑麻进行了正名和描述, 并对其在形态特性方面的识别要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 同时尝试从叶的差异进行描述以便于识别应用。

1 凤尾丝兰的艺术形态特性

凤尾丝兰原产地是北美东部和东南部, 常绿木本植物, 在我国各地引种栽培, 普遍用于园艺栽培, 园艺品种有斑叶、卷叶者, 因其喜阳又耐阴, 适应能力极强, 而且能吸收多种有害气体, 所以被广泛种植于花坛中心、池畔、台坡和建筑物附近。凤尾丝兰是灌木或小乔木。干短, 有时分枝, 高可达5m。叶密集, 螺旋排列茎端, 质坚硬, 有白粉, 剑形。原产北美东部及东南部, 现长江流域各地普遍栽植。适应性强, 耐水湿。扦插或分株繁殖, 地上茎切成片状水养于浅盆中, 可发育出芽来作桩景。

主要形态特性如下:

1) 学名:Yucca gloriosa Linn.

2) 别名:菠萝花, 刺叶王兰, 厚叶丝兰;

3) 科:龙舌兰科;

4) 属:丝兰属 (Yucca L.) ;

5) 产地:原产北美东部和东南部;

6) 植物类别:常绿灌木;

7) 茎:茎高3 m以下;

8) 叶:a、质感:坚厚革质, 硬;b、叶面:叶面有皱纹, 浓绿色, 被少量白粉;c、叶尖:顶端为坚硬的刺, 呈暗红色;d、叶缘:叶缘光滑而无白丝, 通常具疏齿, 老时具稀疏的丝状纤维, 微灰绿色;e、叶形:丛生密生成莲座状, 剑形;f、叶长:长40cm~60cm, 中部宽约4cm~6cm;g、叶纤维:叶纤维粗硬、洁白、有光泽。

9) 花:a、花序:大型圆锥花序, 长l~3m;b、花色:花白色至乳黄色, 顶端常带紫红色, 径5~7cm;c、花状:花朵杯状, 下垂;d、花被:花被6片, 卵状菱形, 6个扁平状离生雄蕊, 3根三角形棒状组成复雌蕊, 子房上位;e、花期:花期7月~9月;f、花茎:花茎自叶丛间抽生, 直立高1m~1.5m, 总梗粗壮, 直径约3cm~5cm;g、花香:清香。

10) 蒴果:蒴果干质, 长圆状卵形, 有沟6条, 长5cm~6cm, 不开裂。

11) 生命周期:一生能多次开花, 周期长;

12) 变种:小型凤尾兰、斑叶凤尾兰;

13) 适应地区:温暖地区广泛露地栽培;

14)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耐寒, 耐阴, 耐旱也较耐湿, 对土壤要求不严, 生长适应能力强。对有害气体如SO2、HCl、HF等都有很强的抗性。不抗盐碱。

15) 繁殖:与丝兰蛾具有专性授粉互惠共生体系;常用人工授粉或分株繁殖, 扦插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16) 常见病害:裼斑病和叶斑病。

17) 栽培管理:定植后管理简便, 只需随时剪除枯枝残叶, 花后及时剪去花梗, 刮风下雨后扶整植株。植株生长过高或生长势减弱时可重新栽植更新。

18) 用途:园林绿化;叶纤维可作缆绳;叶片还可提取菑体激素。可做止咳平喘的中药。

2 丝兰的艺术形态特性

丝兰分布于美洲, 我国引入栽培的有丝兰Y.flaccida Haw和凤尾兰Y.gloriosa L.等4种, 除供观赏外, 有些种类的叶纤维强韧, 可制绳缆。丝兰的花是于晚间开放的, 开时放出奇香, 以迎接丝兰蛾之来访。蛾的口腔有一种细长而能弯曲的吻管用以收集花粉。

主要形态特性如下:

1) 学名:Yucca smalliana Fern;

2) 别名:毛边丝兰;

3) 科:龙舌兰科;

4) 属:丝兰属 (Yucca L.) ;

5) 产地:原产北美东部和东南部;

6) 植物类别:常绿灌木;

7) 茎:幼时茎极短, 叶常擦地面丛生;

8) 叶:a、质感:厚革质, 相对较软些;b、叶面:叶面灰绿色, 两面稍被白粉;c、叶尖:先端渐尖成针刺状;d、叶缘:边缘具分离的卷曲的白色纤维质丝状物;e、叶形:丛生密生成莲座状, 条状披针形, 反卷;f、叶长:长30cm~60cm, 宽约3cm;g、叶纤维:叶纤维粗硬、洁白、有光泽。

9) 花:a、大型圆锥花序, 长l~2m;b、花色:花白色至乳黄色, 顶端常带紫红色, 径5~7cm;c、花状:花朵杯状, 下垂;d、花被:花被6片, 卵状菱形, 6个扁平状离生雄蕊, 3根三角形棒状组成复雌蕊, 子房上位;e、花期:花期9月至10月, 前后可开1个月左右;f、花茎:花茎自叶丛间抽生, 直立高1m~1.5m, 总梗粗壮, 直径约3cm~5cm;g、花香:清香。

10) 蒴果:蒴果长圆状卵形, 有沟6条, 长5~6cm, 3瓣裂。

11) 生命周期:一生能多次开花, 周期长;

12) 变种:斑叶丝兰、黄边丝兰;

13) 适应地区:温暖地区广泛露地栽培

14)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耐寒, 耐阴, 耐旱也较耐湿, 对土壤要求不严, 生长适应能力强。对有害气体如SO2、HCl、HF等都有很强的抗性。不抗盐碱。

15) 繁殖:与丝兰蛾具有专性授粉互惠共生体系, 常用人工授粉或分株繁殖, 扦插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16) 常见病害:裼斑病和叶斑病;

17) 栽培管理:定植后管理简便, 只需随时剪除枯枝残叶, 花后及时剪去花梗, 刮风下雨后扶整植株。植株生长过高或生长势减弱时可重新栽植更新。

18) 用途:园林绿化;叶纤维可作缆绳;叶片还可提取菑体激素。可做止咳平喘的中药。

3 剑麻的艺术形态特性

剑麻原产地是原产墨西哥的龙加丹半岛,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及海南等地栽培, 剑麻叶可作渔业、航海、工矿、运输用绳索、帆布、防水布等原料, 也可用作家具的填充物, 还可与塑料混合压成硬板, 制成家具。叶汁可提取蛋白酶、皂素等, 广泛用于国防、工矿、医疗等, 发酵可产生沼气, 叶渣是良好的饲料, 麻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主要形态特性如下:

1) 学名:Agave.sisalana Perr.ex Engelm;

2) 别名:琼麻, 菠萝麻, 西沙尔麻、水丝麻;

3) 科:龙舌兰科;

4) 属:龙舌兰属 (Agave L.) ;

5) 产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6) 植物类别:常绿灌木;

7) 茎:茎粗短;

8) 叶:a、肉质, 表面凹, 背面凸;b、叶面:叶面蜡粉较少, 初被白霜, 后渐脱落而呈深蓝绿色;c、叶尖:叶片的尖端有褐色的锐刺;d、叶缘:叶缘无刺或偶有微刺;e、叶形:叶片莲座排列, 挺直, 呈剑状;f、叶长:长约80cm, 宽约10cm g、叶纤维:叶纤维粗硬、洁白、有光泽

9) 花:a、大型圆锥花序高达5-8m;b、花色:花蕾, 浅黄绿色, 长5~6cm;c、花状:花朵杯状, 下垂;d、花被:花被圆筒形, 雄蕊6个, 雌蕊一个, 子房三室, 子房下位;e、花期:花期多在秋冬季节;f、花茎:花茎巨大, 高约4m;g、花香:有浓烈气味。

10) 蒴果:蒴果长圆形, 含80~100粒, 黑色扁平;

11) 生命周期:生命周期6~10年, 仅开花1次;

12) 变种:无;

13) 适应地区:适于热带, 亚热带广大地区栽培;

14) 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气候, 较耐旱, 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在中等肥沃、疏松透气、富含石灰质的砂壤土中生长最好。耐寒力较低。

15) 繁殖:因为雄蕊先熟, 所以自花受粉困难。花后多不结实, 多用吸芽或珠芽繁殖;

16) 常见病害:茎腐病和日灼病;

17) 栽培管理:在栽培上, 应注意在起苗后, 剥除老叶、阴干几天后再定植, 以避免植后腐烂。

18) 用途:园林绿化;叶纤维是船舰绳缆, 鱼网, 防水布等主要原料。也可制成墙纸、抛光布, 优质麻袋, 地毯, 衣料等物品。叶汁可用以制成甾体激素药物, 提取龙舌兰蛋白酶, 用于脱毛制革或回收胶卷上的银盐颗粒。

4 结语

凤尾丝兰与丝兰的艺术形态相似度较高, 他们都是园林中常见的多肉植物, 它们常常被误认为剑麻。凤尾丝兰、丝兰与剑麻的艺术形态主要可通过叶器官来分辨。

参考文献

[1]郭成源等.园林设计树种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1) .

[2]张无麟.园林树木1200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 .

[3]刘海桑.龙舌兰科——力与美的化身[J].植物杂志, 2000 (2) :18-20.

[4]谢纬荪, 徐民生.多浆花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193-194.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16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30-32.

[6]http://gateway.ovid.com/autologin.html

形态特性 篇5

关键词:群际特性,从众,集体意识,媒介接触

一、引言

媒介化社会与信息时代的来临, 使公众面临媒介接触选择性过剩的情况。媒介牵引力在于媒介制造个体幻象空间的想象性非在场体验, 媒介主观体验性构造出实体性感知体验。强调共识的结构主义者倾向于将社会视为一个结构化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当中, 虽然群体之间有角色的差异, 但是没有深层次的意识形态上的分化。[1]在同一阶层中有着一致性的规则与秩序结构, 并构建出群体常态的稳定性。群体结构的排他性制约着失衡衍生出的偏颇行为, 群体的价值理念或显或隐地建构个体的认知与判断;阶层群际培植的集体意识会干预个体的行为表达。卡茨将个体的媒介接触与选择立足受众主动寻求信息满足的基础之上, 但忽视了群际行为对个体媒介接触的规约。人在心理层面害怕被孤立, 从个体主动性来说, 关注群体关乎的是消解被孤立的关键;从个体被动性来说, 集体意识的规制决定着个体媒介接触类型、接触内容等。集体意识的约束是一种无形的手段与方式, 是浸染式建构个体的媒介接触。在同一群际中, 群体共享的价值理念、特定信息的需求、主体行为方式, 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群际中的个体产生相应的媒介接触惯性行为。同样, 群际中的个体为寻求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个体会趋从集体的偏好来决定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

二、个体从众心理与媒介接触选择

从众是因为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 而导致的行为和信念向群体靠近的过程。在群体结构中, 从众是个体服从群体规范, 从而拒绝自身角色在群体中的突兀的表现。群际中, 群体成员在信仰价值上保持着一定的协同性, 有着自身的群际性共识规则, 在行为层面表现出一定的模式化。因此, 个体在群际中把此类群体当作一种价值参照, 模仿其行为模式是个体自身获得认同感的关键。在现实的境遇中, 媒介接触方式与种类呈现多元化。潮流的认同感在当前语境中表现出淋漓尽致的一面, 媒介中同样有着流行与非流行动态模式存在;网络直播与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媒介接触形态异常活跃, 于是在群际中, 其被认定是走在潮流前端。对于游离之外的个体, 个体与个体间的话语共识性难以谋求相互认同, 个体为避免陷入被孤立的状态, 被迫式地选择趋从群际间的共识性认同。从媒介接触的内容来看, 媒介为公众设置日常讨论的议题, 无论是在现实场域还是在网络空间信息场域, 几乎都有议程设置的痕迹。当个体不去接受大众所关心的话题时, 个体自身就很容易陷入话语缺失的困境。在从众的心理结构的作用之下, 现实境遇中“大家都在用, 所以我也用”的行为逻辑使受众并不是出于自身需求去接触媒介, 而是基于社会关系环境的需要以及对自我身份确认的需要才驱使个体产生的相应的行为模式。

三、集体意识或显或隐建构个体媒介接触惯性

在高语境社会中生活的人可能会发展出这样一种习惯性倾向:将焦点物体、背景和场域中其他物体整合为一个整体性的知觉对象。[2]群际被个体视为一种整体性感知的对象, 群体的共识与规范成为个体行动逻辑结构的参照。在群际中, 个体的媒介接触惯性往往留有集群体共识性的痕迹;在群体中, 个体被赋予的角色与群体的目标导向往往是一致的。个体需要服务集体的利益诉求表达, 如个体生存所倚靠的工作团体。在工作团体中, 个体承担着某一项重要的角色并推动这个团体的发展, 并且, 个体会不由自主地去选择契合工作环境需要的专业性内容媒介接触;无意识的动力机制在显性与隐性层面决定着个体的媒介接触惯性。集体意识浸染下, 媒介接触表现出去个体化, 而去个体化过程则意味着个人认同或身份的丢失。由于个体背后的圈际群并非单一的存在, 社会网络关系的复杂化也进一步印证着个体所属群体是多样化的。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表明, 人与人的关系像水波一样凝聚成涟漪形状, 有亲疏、远近之差异, 所以在个体所属群体亦或是如此现状。个体的首属群体被认为是建构个体媒介接触惯性的先决性社会关系, 且个体在群体规制与诱导的作用机制下, 自我独立个性的消解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群际中, 个体的共识性规范与行为被衍变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约, 从而渐进式地形塑着个体的行动逻辑。群际中的集体意识在无形中塑造了个体媒介接触偏好与惯性, 个体处在聚众的屈服下并遵从群际的共识性规约。

四、认同缺失与情感共生的实在

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 仪式是一种相互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 它形成了一种共有的实在, 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3]在人与他者的符号互动过程中, 媒介充当情感维系的纽带, 其亦是个体建立社会关系的基础。人际传播模式在个体关系维护与情感维持中, 往往陷于时空维度的束缚。集体中所属的个体成员共享的情感需要个体参与式的维持, 而不是异于群体情感外的独立。当个体在现实场域中的集体性缺失困境, 同样映衬出个体认同的缺失。沉溺于媒介技术可能会让个体感知技术孤独症, 但媒介技术也是消解个人认同悖论的关键路径。参与集体性的情感共享, 选择适应群体需要的媒介接触方式是个体实现目标的基础前提。集体与个体的双向互动以及参与式交流是实现情感共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迈克尔.A.豪格, 等.社会认同过程[M].高明华,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9.

[2]赵志裕, 康萤仪.文化社会心理学[M].刘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24.

形态特性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野豌豆属 (Vicia L.) 植物, 采于呼伦贝尔草原 (表1) 。本试验对山野豌豆 (Vicia amoena Fisch L.) 种子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以灰野豌豆 (F.canescens Maxim) 、多茎野豌豆 (V.multicaulis Ledeb) 、大叶野豌豆 (V.pseudorobus Fisch.) 、狭叶野豌豆 (V.amoena.var.oblongifolia Regel) 、广布野豌豆 (Vicia cracca L.) 等作对照。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子形态特征观察。

将净种子置于白纸板上, 肉眼观察种子外部的主要特征, 包括种子颜色、形状, 是否有斑纹或附属物等;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大小;置于解剖镜下分别放大25倍和50倍观察其表面特征, 包括种脐的形状、颜色等, 拍照记录[6,7]。

1.2.2 种子千粒重测定。

取完整饱满的净种子1 000粒用电子天平测定千粒重, 4次重复。

1.2.3 种子萌发特性。

(1) 常规发芽试验。取自然状态下收集的净种子100粒, 依据牧草种子发芽试验国家标准进行发芽试验 (25℃) , 逐日观察发芽情况并记录, 4次重复。第5天开始计算发芽势, 12 d结束发芽试验, 并计算发芽率。试验结束后对未发芽种子进行分析[8,9,10]。计算公式如下:

(2) 机械破皮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将试验种子用刀片进行划破处理, 然后按常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发芽试验 (25℃) 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将净种子用温水浸种后捞出, 白天置于光下曝晒, 夜间移至凉处, 反复进行3 d。然后按常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发芽试验 (25℃) , 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3) 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将机械处理过的净种子在10、15、20、25、30、35℃等6个温度梯度内, 依照上述方法进行发芽试验, 观察记录种子发芽情况。

1.2.4 种子吸水特性。

将机械处理过的净种子分选好后在1/100的天平上逐一称重, 计录, 然后将其置于培养皿中, 加水, 水量刚好没过种子, 浸泡处理。在试验开始12 h内, 每隔2 h将种子取出, 用滤纸吸干其表面水分, 称重、计数, 然后再浸润处理, 并称量记录;在种子吸水基本稳定后隔8 h称重, 48 h后每隔2 h称重, 反复直至有50%的种子萌动, 胚根即将突破种皮为止, 4次重复。绘制吸水率曲线[11,12,13]。吸水率计算公式如下:吸水率 (%) =吸水后种子重量-种子初始重量种子初始重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形态特征

用肉眼可观察到山野豌豆荚果矩圆形, 每荚果2~4粒种子。种子呈球形, 椭球形、卵圆形, 长3.0~4.5 mm;宽和厚相等, 2.5~2.9 mm, 表面呈棕褐色、墨绿色、灰绿色, 表面有黑色线状或点状斑纹, 表面粗糙;种脐在种子边缘上, 呈线形, 颜色近种子色或较浅或呈棕黄色, 长达1.5~2.8 mm, 宽2.3~3.7 mm, 种脐长占种子周长的50%~60%;褐色或黑色, 脐边微凹, 脐沟黑色。

广布野豌豆植株与山野豌豆植株近似, 但其种子形态特征相差甚远。广布野豌豆种子球形或矩圆形, 长2.8~4.3 mm, 宽和厚相等, 2.3~3.7 mm, 表面黄褐色或红褐色, 具密的黑色花纹或为黄绿色花斑, 或为黑色和浅黑色花斑, 表面近光滑, 无光泽;种脐呈线形, 长达2.0~3.1 mm, 宽2.1~3.4 mm, 种脐长占种子周长的75%左右;黄褐色或黑色, 脐边微凹, 脐沟白色 (图1) 。

灰野豌豆的种子与山野豌豆的种子相比, 形状相近, 呈球形、卵圆形, 但颜色相差较大, 灰野豌豆的种子呈土黄色、黄绿色, 明显比山野豌豆的种子小, 直径为1.9~2.5 mm;种脐较山野豌豆种脐窄, 颜色为白色, 种脐长占种子周长的25%~50%。

狭叶豌豆是山野豌豆的变种, 其种子比山野豌豆的稍小, 形状相近, 颜色相差不大, 呈棕褐色、灰绿色, 长2.8~3.6 mm;宽和厚相等, 为2.3~2.6 mm。

多茎野豌豆种子与山野豌豆相比, 形状相似, 但多茎豌豆种子颜色稍浅, 表面有块状斑纹 (图2) 。

大叶野豌豆种子呈卵圆形、椭圆形, 梢扁, 长径3.0~3.2mm;短径2.5~2.8 mm, 厚1.6~2.0 mm;表面呈墨绿色、灰绿色, 表面粗糙, 有黑色点状斑纹;种脐在种子边缘上, 呈长条形, 颜色近种子色或较浅或呈棕色, 长达1.4~2.8 mm, 宽1.3~1.7 mm, 种脐长占种子周长的50%左右;褐色或黑色, 脐边微凹, 脐沟黑色, 与山野豌豆对比如图3所示。

不同生境下的山野豌豆种子形态特征相差不大, 相同生境下的不同种形态特征存在差异, 尤其山野豌豆种子与灰野豌豆种子在颜色、大小方面相差较大。

2.2 千粒重

不同生境下种子千粒重不同 (表2) 。结果表明, 不同生境下的山野豌豆种子千粒重存在差异, 生于低山丘陵地的山野豌豆的千粒重较大, 为19.95 g, 低湿地和杂草草原的相差不大, 分别为15.58、16.08 g;生于河漫滩的灰野豌豆的千粒重与山野豌豆种子的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生境下的山野豌豆与大叶野豌豆种子千粒重存在差异。

2.3 发芽率

在25℃恒温条件下, 山野豌豆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山野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只有3%~5%。通过对全部未发芽种子观察和分析发现, 未发芽种子为未吸水膨胀的硬实种子, 硬实率为87%~89%, 有部分种子吸胀腐烂, 但只占1%~10%。由此表明, 山野豌豆种子存在硬实休眠特性, 且休眠程度较深。野豌豆属植物的其他种也存在硬实休眠, 硬实率高达80%~97% (表3) 。

(%)

采用机械方法刀片划破处理能够有效破除山野豌豆的硬实休眠, 可使发芽率提高到70%~96% (表4) 。浸泡变温不能有效地破除其硬实, 处理后仍不能发芽。

(%)

在10、15、20、25、30℃温度范围内, 山野豌豆种子萌发情况见图4、图5。结果表明, 山野豌豆种子在15~25℃温度条件下萌发效果最好, 发芽率达到70%~85%, 35℃不发芽;从发芽势来看, 同样是15~25℃温度较高, 达到40%~69%。温度低于15℃和高于25℃时, 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急剧下降, 超过50%发芽率的极限温度分别为15℃和25℃。综合发芽率发芽势2项指标, 依照种子发芽最低、最适合最高温度划分标准确定, 山野豌豆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 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 最高温度为25℃。

2.4 种子萌发吸水率

种子萌发是牧草生命周期的起点, 种子萌发时的吸水状况与植物的种类有关, 也与种子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及品种有关;种子吸胀能力的强弱, 主要决定于种子的化学成分。山野豌豆种子萌发时的吸水动态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 不同生境下的山野豌豆种子吸水率差异不大, SY1 (低山丘陵) 在开始8 h的吸水量持续上升, 并达到萌发吸水的高峰;SY2 (杂草草原) 在12 h达到吸水高峰;SY3 (地势低) 在12 h达到吸水高峰。此时, 种子吸水率达到100%, 接下来的66~72 h吸水量基本稳定, 吸水率在100%, 种子处于萌动的状态, 然后再继续上升, SY1在72 h达到第2次吸水高峰;SY2在76 h达到第2次吸水高峰;SY3在66 h达到第2次吸水高峰, 吸水率超过120%, 此时种子进入发芽阶段。

3 结论

通过对山野豌豆 (Vicia amoena Fisch L.) 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休眠特性及萌发吸水规律的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山野豌豆种子呈球形、椭球形、卵圆形, 表面呈棕褐色、墨绿色、灰绿色;表面粗糙, 有黑色线状或点状斑纹;种脐在种子边缘上, 呈线形, 与种子颜色相近或呈棕色、褐色, 脐边微凹, 脐沟墨绿色。不同生境下山野豌豆种子千粒重不同, 生于低山丘陵地的山野豌豆千粒重较大, 为19.95 g, 低湿地和杂草草原的相差不大, 分别为15.58、16.08 g。山野豌豆种子具有硬实休眠特性, 且休眠的程度较深, 其硬实率为87%~89%。机械处理能够有效地破除硬实休眠, 可使发芽率提高到79%~88%。山野豌豆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 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 最高温度为25℃。山野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较快, 8 h即达吸水高峰, 然后进入吸水滞缓期, 需持续72 h种子开始萌动, 之后进入第2个吸水高峰, 开始发芽。

摘要:对山野豌豆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休眠特性及萌发吸水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在温室条件下对山野豌豆的幼苗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山野豌豆种子呈球形、椭球形、卵圆形, 表面呈棕褐色、墨绿色, 且表面有黑色线状或点状斑纹;种脐呈线形, 近种子颜色或较浅;山野豌豆种子具有较高的硬实特性, 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子硬实休眠程度存在差异, 自然状态下种子硬实率为87%89%;机械破皮处理可有效地破除硬实, 发芽率可提高到70%96%;山野豌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 最低温度15℃, 最高温度25℃;吸水率超过120%时种子开始发芽。

形态特性 篇7

冰盖的形成和发展既取决于渠道的水力条件,又受到上游来冰数量和类型的影响。冰盖的厚度和糙率在整个河道,甚至一个河道断面上变化非常大。当形成浮动的稳定冰盖时,就等同于给水流增加了一个边界条件,冰盖的形成后会减小过流断面,增加上游水位。冰盖的形成起始于静态岸冰和表面流冰的形成,当表面流冰遇到障碍物(如闸门、冰桥或拦冰栅)受阻堆积后形成冰盖,开河时冰塞的形成过程与封河时冰塞形成机理一样。冰盖的厚度受到水流条件和河道形态的影响,河冰的堆积形态一般有并置、水力堆积(窄冰塞)和机械堆积(宽冰塞)三种形式,因此研究冰塞的形态和生长过程是河冰研究的重要方面。反过来,冰塞形态特征又会影响上游的水力条件,若对冰情、水情控制不当,容易引发冰塞、冰坝等冰害,严重时水流漫溢、供水中断、水工建筑物遭到破坏,因此渠道冰期输水问题历来就是设计和管理人员关心的重要问题。

经典的冰塞理论研究始于Pasriset and Hausser[1], Kennedy[2]和Beltaos[3]大量的野外调查,Hung Tao Shen[4]经过多年的研究构建了河冰研究的框架,并开发了一维RICE、RICEN和二维Dynarice河冰模型。Feng Bin Huang[5]通过二维的水力-热力-动力模型模拟了河道岸冰及冰盖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并采用St.Lawrence河上的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穆祥鹏等[6]应用水力学、冰水力学和传热学等理论,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一维冰期输水模型,模拟了渠道中闸门对水位和流量的调控作用,范北林等[7]通过构建一维水-冰热力学模型,预测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冰情时空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冰期输水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冰期运行的防冰措施。王晓玲[8]采用三维非稳态欧拉两相流模型模拟引水流量对引水渠道中水内冰演变影响, 提出产冰起始位置向渠道上游移动, 但最终的产冰量和冰体积分数逐渐减小。但是,对于不同水力条件下的冰塞的形成特征、形态,以及其对水流状态的相互影响报道较少,同时冰塞体底部侵蚀的判定条件尚未统一。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冰盖不同淹没深度、长度和形态对闸前水深和过闸水流流量系数的影响。研究不同水流条件下冰塞的长度、形态以及厚度,找出冰塞形态与水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知道渠道冬季安全输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模型试验与装置

本试验玻璃水槽长×宽×高为2 000 cm×50 cm×90 cm,底坡0.124%。用与冰密度相近的工业石蜡块代替浮冰,水槽下游15 m处设置一闸门,上游来流量从90~180 m3/h,每5 m3/h为一个间距递增。闸门开度随不同的水力条件发生变化,试验的主要参数有:流量Q、闸门开度e、冰盖淹没深度t、闸前水深H、流量系数μ、流速V0、冰盖长度、厚度及形状等,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闸门上游流量测量采用IFM4080K型电磁流量计,采用JS-B型精密水位仪上游水位进行量测,采用Vectrion+型高级小威龙流速仪量测流速。

2 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冰盖对闸前水深及闸门流量系数的影响

冰盖的存在改变了水流的流动边界,水面从自由表面改为边界流,进而影响到水流的流态和水深。

图2给出了闸门开度分别为e=4.5 cm,5 cm和5.5 cm时,不同流量时有无冰盖情况下闸门上游水深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流量下,冰盖的存在会使闸前水深较无冰时略有增加,但是水深的增加比较小,在该三组试验中有冰较无冰情况上游水深变化率最大值为2.5%。

流量系数是反映闸孔出流水力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水闸的设计、运用管理都十分重要。图3给出了流量Q=150 m3/h的情况下淹没深度与水深的比值t/h和流量系数μ之间的关系。

图中t/h=0,是无冰盖影响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冰盖影响时流量系数μ较无冰盖影响时略有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很小。但是对于e=7 cm的情况比较明显,这是因为在e=7 cm时闸门前形成冰塞并有冰块通过闸门,冰塞会显著影响过流能力,而其他闸门开度时无冰块通过闸门并在上游形成稳定冰盖。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若在闸门上游形成稳定的冰盖,对闸前水深和过闸水流的流量系数影响不大,这是因为虽然冰盖增加了过流边界条件,但是冰盖浮动在水面上,水流的过流断面减小等于冰块浸没在水体中的体积,即undefined为冰的密度,ρw为水的密度,ti为冰厚,冰厚不大,且平封成稳定冰盖后,冰盖糙率明显小于立封时糙率,水位的增长大不)。野外实际观测中,在初始平封状态下,水位的上升并不明显。因此,冬季渠道在输水时,控制水力条件,利用寒潮快速且安全地形成平封冰盖,那么渠道就可平稳过渡到稳定冰盖下的输水模式[9]。

2.2 不同水力条件下冰盖形态

描述不同水力条件的参数有流速、水位、流量等,为了使试验结果有更广的通用性,本文采用无量纲数-弗汝徳数Fr来描述不同的水力条件。图4给出了闸门开度e=5.5 cm不同Fr数闸前冰塞的形态图。

图4中,x方向为冰塞长度,y方向为冰塞前水流的Fr数,并且指出了冰塞中间位置的厚度。可以看出,当无冰块通过闸门时,即Fr<0.145时,冰盖长度的越长,当Fr在0.1左右时,冰盖几乎以单层冰并列的形式向河道上游发展,冰塞呈现中间厚,两端薄的半月形态,冰塞前缘的厚度略大于末端。当有冰块通过闸门时,即Fr>0.145时,冰块运动到冰盖前缘后会下潜,在冰盖底部堆积,形成冰塞,冰塞呈末端厚,前缘薄的楔形态。野外观测中,常见冰塞形态为楔形,而月牙形态冰塞很少见,验证了Beltaos[2]提出的窄冰塞在天然河道中很少发生的观点。

图5-6给出了试验情况下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冰塞图。

2.3 冰塞底部侵蚀的判别依据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不同的水力条件下,冰块是否通过闸门对冰塞的堆积长度、厚度和形态影响很大。人们一直采用临界流速来判别冰塞下沿是否被侵蚀,原型观测结果表明,临界流速为0.5~0.9 m/s。但是临界流速缺乏一致性,因为河道形态不一样,水力条件也变化多样,本文中采用无量纲的临界弗汝徳数Fr和闸门相对开度与上游水深的比值e/H来判别冰块是否通过闸门。

图7、图8绘制了有无冰块通过时不同水力条件下的Fr和e/H的值。

通过试验数据得出:当Fr<0.145且e/H<0.17时,无冰块通过闸门,而当Fr>0.145且e/H>0.17时,开始有冰块通过闸门。对于本试验来说Fr=0.145和e/H=0.17时为判别冰块过闸的临界值,本实验中没有考虑冰块大小对其过闸能力的影响,同时冰块的数量有限,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改变不同尺寸冰块和增加冰块数量来研究其通过闸门的临界弗汝徳数Fr。

早在30年前,人们就冰盖下流冰块的稳定性问题作过一些理论和试验研究,他们通过分析研究木块(或石蜡块)在模拟冰盖下力矩是否平衡,来决定冰块在冰盖下的稳定条件。

本次试验研究利用力矩平衡原理得出的冰块的佛汝德数表达式。

undefined

式中:Fb为用冰块厚度表示的佛汝德数;V为上游水流的平均流速;ρi为冰块的密度;ρ为水的密度;ti为模拟冰块的厚度。通过试验所得的数据能够算得每个闸门开度对应的不同流量下冰块的佛汝德数Fb,进而与闸门的相对开度e/H建立关系,其间的关系见图9。

通过试验观测,e/H<0.17且冰块的弗汝徳数Fb<2.7时,无冰块通过;而当e/H>0.17且冰块的弗汝徳数Fb>2.7时,开始有冰块通过闸门。当河冰厚度较薄时,可以用临界的冰块弗汝徳数Fb来判别是否有冰块通过闸门,因为薄冰块更容易在底部被侵蚀。这也是开河期冰块厚度会较河冰开始运动时的厚度减小1/2甚至多于1/2的原因。

3 结 语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闸门开度、水力条件下冰塞的长度、厚度和形态以及其对上游水深和闸孔出流流量系数的影响。可以看出当形成稳定冰盖时,冰盖对上游水位和流量系数的影响小于2.5%,不会对渠道输水造成较大影响。但是有冰塞形成时,影响较大。因此冬季输水应利用寒潮快速形成稳定冰盖。同时当无冰块通过闸门时冰塞长度较长,其厚度形状呈月牙形;当有冰块闸门时冰塞长度较短,冰塞厚度呈楔形。指出判别冰块是否通过闸门的水力依据是临界弗汝徳数Fr和闸门开度与闸门前水深比值e/H;当冰块厚度较薄时,应采用冰块的临界弗汝徳数Fb来判别。该研究对北方地区冬季河道安全输水及渠道防冰、除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冰盖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水力条件、上游来冰的数量和类型,上游水力条件不同,冰盖的长度、厚度及形态特征各异。冰盖的形成又会影响上游的水力特性和过流能力。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冰盖特征对上游水位及水闸流量系数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上游水力条件对冰盖长度、厚度及堆积形态的影响,指出了有冰块通过闸门和无冰块通过闸门时冰盖特征的差异。以临界弗汝徳数Fr、闸门开度和上游水深比值e/H及冰块的弗汝徳数Fb作为判别不同冰盖形态下有无冰块通过闸门的依据。对指导北方地区冬季渠道的安全取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冰盖,水力条件,模型试验,弗汝徳数,渠道

参考文献

[1]Pariset,R,Hausser,H.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Ice Covers on Rivers[J].Trans.Engrg.Inst.Canada,1961,5(1):41-49.

[2]Uzuner M S,Kennedy J F.Theoretical model of river ice jams[J].J.Hydraul.Div.,ASCE,1976,102(9):1365-1383.

[3]Beltaos S.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river ice jams[J].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1993,20(1):88-89.

[4]Shen H T.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River Ice Processes,Invited review paper[J].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2(1):3-13.

[5]Fengbin Huang,Hung Tao Shen,Ian Knack.Modeling Border Ice Formation and Cover Progression in River[C]∥21stIAH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ce,China,Dalian,2012.

[6]穆祥鹏,陈文学,崔巍,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2011,42(11):1295-1307.

[7]范北林,张细兵,蔺秋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冰情及措施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1):66-69.

[8]王晓玲,张自强,李涛,等.引水流量对引水渠道中水内冰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09,40(11):1307-1312.

形态特性 篇8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鞘蛾,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研究

华北落叶松鞘蛾属于鳞翅目鞘蛾科, 分布于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内蒙古以及河南等省 (区) 。由于落叶松鞘蛾在山西五台山林区和关帝山林区对华北落叶松林分曾造成严重危害, 所以将其作为主要森林害虫进行研究和防治。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 华北落叶松鞘蛾形态学特征

1.1 成虫

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 体长约3mm, 翅展8.50 mm。体、翅暗灰色, 闪绢丝光泽。头部呈圆球形, 其上鳞片紧贴于头壳上, 致使头壳表面光滑。触角暗灰色, 丝状, 长于前翅前缘脉之半, 但不超过前翅长度。触角基节的鳞片细而长, 除基节外的各节都覆盖颜色深浅不同的两环鳞片。复眼发达, 没有单眼。下唇须向上轻度弯曲, 第二节最大, 第三节稍长于第二节之半, 上面布满鳞片。胸、腹部密被灰色鳞片, 胸足跗节式为5-5-5, 足上着生小毛。中足胫节末端有一大一小两个距, 后足的外侧着生灰色长毛。胫节中部及端部各有一大一小两对距, 转节处有一簇长毛, 但短于后足外侧的长毛。前翅颜色较胸部稍浅, 窄而长, 后翅呈明显的狭披针形, 前后翅都有缘毛, 后翅较前翅缘毛长而密, 翅面密被鳞片。前后翅脉退化。腹部末端具浅黄色的鳞片丛, 腹部每一节的背板上均有纵向具刺的长方形薄片。这种特点, 有利于羽化后的成虫从鞘袋内向外爬出, 当新羽化出来的蛾子由鞘袋内向外爬出时, 通过腹部的伸缩运动, 成虫便可以顺利地爬出。华北落叶松鞘蛾的雌雄仅从形态上难以区分, 主要应借助于外生殖器辩别。

雌性外生殖器:雌蛾腹部最末端呈现三角形, 其上茸毛丛生。内阴道短, 交配囊小, 囊刺突呈“山”字形。囊导管的皱状带较短, 囊导管的中带末端分叉明显。亚生殖板后角只有一枚尖端, 呈钳子式向内弯曲。

雄性外生殖器:颚形突明显且宽大, 槽形, 其上没有刺或齿。阳基端具有2条尖削的边框或侧带, 其末端向上略弯曲。抱器瓣小, 抱器腹没有突起物, 小瓣短而宽, 其端缘呈明显的圆弧形。小瓣突出部分的下缘与抱器腹末端之间所构成的台阶很不明显。抱器腹下缘短, 其顶端尖锐。丘状突发达, 密生短的茸毛。

1.2 卵

新产下的卵表面呈现米黄色, 并且有水晶般的光泽。随着不断发育, 逐渐依次变为淡黄、淡绿, 最后变为暗灰色。半球状, 直径约0.30 mm, 表面有10条~15条宽度一致的棱起。孵化后的卵壳变为透明的皮壳。卵多产于针叶中脉的一侧, 单产。

1.3 幼虫

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形态圆桶形, 共分四龄。Ⅰ龄幼虫米黄色, 头部和前胸盾黄褐色, 体长1.0575 mm, 头宽0.1045 mm;Ⅱ龄幼虫黄褐色, 头部和前胸盾棕褐色, 体长1.6575 mm, 头宽0.1645 mm;Ⅲ龄幼虫黄褐色至棕褐色, 头部和前胸盾暗褐色, 体长2.2575 mm, 头宽0.2245 mm;ⅳ龄幼虫棕褐色, 头部和前胸盾黑褐色, 体长4.0575 mm, 头宽0.4045 mm。老熟幼虫前、中、后胸两侧各有一棕黑色圆形小斑, 中胸背部有一长椭圆型褐色斑, 较前胸色浅, 臀部红褐色。腹足退化, 幼虫第三腹节~第六腹节及臀节有二横式趾钩。

1.4 蛹

华北落叶松鞘蛾蛹化于筒鞘内, 长约3 mm左右, 黑褐色, 其他部位的颜色较翅稍浅。

2 华北落叶松鞘蛾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史

华北落叶松鞘蛾在山西每年发生一代, 以幼虫做鞘在枝干皮缝、芽苞及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初, 幼虫负鞘移动到芽苞、嫩叶上取食危害, 有时吐丝下坠, 借风迁移。5月上旬开始化蛹, 最早于5月4日发现蛹, 5月下旬至6月初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开始羽化, 6月中旬达到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经过2 d~3 d即开始进行交尾产卵, 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 孵化幼虫由卵底咬破卵皮钻入叶内潜食危害, 9月下旬幼虫开始做鞘越冬。

2.2 生活习性

2.2.1 成虫

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羽化, 羽化时成虫咬破分泌物封口处, 然后从鞘中爬出。这时, 由于该虫身体较湿, 翅伸展不开, 常在筒鞘上或附近的针叶上静栖, 待晾干后才爬动飞行。鞘蛾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 在光线充足的林缘、阳坡及郁闭度小的林分, 虫口密度大, 危害重。当光线较强时, 多停留在针叶背面;光线弱时, 则在叶表面并多在叶端部分静栖不动, 触角向前直伸。一旦受惊, 便迅速从一个枝到另一个枝作短距离飞翔。鞘蛾成虫的羽化高峰通常在6月中旬, 从6月2日发现成虫羽化, 6月10日前后进入羽化高峰, 6月下旬进入羽化末期。羽化历期大约20 d左右。成虫羽化后经2 d~3 d进行交尾产卵, 常见于上午9:00前及下午16:00~22:00之间。交尾场所多选择在针叶或小枝上。交尾后的雌成虫在树冠上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 绝大多数的卵产在针叶背面端半部中脉的一侧, 只有少数卵产在叶表面及叶背面的基半部。卵单产, 通常一片叶子只产1粒卵, 只有极少数叶片上产有2粒卵。

2.2.2 幼虫

当卵孵化后, 新孵化幼虫不咬破卵壳钻出, 而是直接在卵内咬破卵底和附着卵的叶表皮, 蛀食叶肉。当幼虫全部钻入叶内之后, 卵壳无色透明, 里面塞满黑色的虫粪。此时针叶被蛀食处, 有一个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幼虫整体进入叶内之后, 便开始沿着与中脉平行的方向, 先从一侧向叶尖端蛀食, 快到叶尖端时, 转向返回蛀食另一侧, 直至蛀食殆尽。被蛀食叶片呈现水渍状。当一片叶子被蛀空后, 幼虫负鞘转移到另一束针叶上继续危害。被蛀食叶片提前发黄、枯干、脱落。越冬时, 幼虫已很少取食, 而是负鞘在枝干、针叶上蹒跚爬行, 寻找合适的越冬场所。越冬场所常选择在芽苞、枝干基部和树皮裂缝等处, 有的随落叶在落叶层内越冬。幼虫选定越冬场所后, 便吐丝将筒鞘前端十分牢固地粘到树皮、枝干上, 任冬季寒风吹动, 也不会掉落。翌年初春, 越冬幼虫负鞘移动到芽苞上继续危害。这个时期, 老熟幼虫的食量剧增, 因此危害严重, 受害林分像火烧过的一样, 呈现出红色状。该期虫体迅速增大, 原来的筒鞘已显得小了些, 于是只得另做筒鞘。

2.2.3 蛹

老熟幼虫做好筒鞘后, 选择叶簇基部、叶片上以及枝干等处化蛹。在室外调查中, 最早于5月4日发现蛹。5 月8日化蛹进入始盛期, 5 月18日进入化蛹高峰期, 5月22日~5月25日, 化蛹进入盛末期。

参考文献

〔1〕杨立铭.落叶松鞘蛾〔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0.

〔2〕谢映平.论落叶松鞘蛾的可持续控制〔J〕中国森林病虫, 2003, 22 (1) :34-38.

【形态特性】推荐阅读:

形态指标07-14

审美形态07-15

元素形态07-18

地域形态05-29

形态分析06-24

显微形态06-25

作品形态07-04

知识形态07-04

形态研究07-07

形态模拟07-27

上一篇:创业绩效下一篇:智能啤酒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