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形态

2024-08-18

商业形态(共10篇)

商业形态 篇1

众所周知,传统的运营思路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体量超过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就需要配一家主力店。这是由于主力店强大的聚客能力和品牌号召力,往往被购物中心的开发商所青睐。

不过,随着购物中心所具有的多业种、多业态、多品牌集合能力的明显提高,对商业品牌综合作用力的逐步加强,新型的购物中心则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次主力店或将成为未来一、二线城市中心型和特色型购物中心的主流业种,与主力店平分秋色。在商业形态不断“进化”的过程中,那些与购物中心形成紧密联盟关系的商业品牌能否伴随着购物中心的发展壮大,获得更多快速发展的机会。为此,《中国商贸》记者专程采访了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华北区商铺部负责人张志贤。

购物中心“进化”

《中国商贸》:我们发现新近开业的购物中心之中,原先的百货店的主力地位逐渐被更多新型的业态和品牌所替代,甚至业内对此有“去主力店化趋势“的提法,您对此怎么看?

张志贤:从整体来看,我认为倒不是购物中心出现了“去主力店化”的趋势,而是一个“进化”的商业形态在发展壮大了。购物中心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地产模式,已经在国内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很难再用一种单一的传统百货形态来满足所有消费需求。从搭配来说,有无主力百货的策略跟其商业项目本身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规模、定位、主题都有一定的关系。

市区优质商业地段的地价较高,发展商对租金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更愿意选择发展租金相对较高的次主力店和专卖店,如西单大悦城和东直门来福士广场。百货和一些大型主力店的特点是“space filler”——能吃掉很大的面积,从而减轻招商压力,因此成为一些地点困难项目、郊区、规模较大的项目的必然选择。此外,在占地面积受到限制时,发展商也只能以拔高的方式来满足收益目标,此类型建筑物也更适合百货业态,如日本、台湾。当然,随着这些项目经营的好转,为了追求个性化和更高收益,在适当的时候“去主力店”,如上海的正大广场,就是在招商困难的时候借助百货作势,进入稳定期后解除合约,分成多个专门店,既丰富了消费选择,又增加了租金收益。

《中国商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张志贤: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对购物环境、品牌、个性化需求的升级,直接导致了购物中心的出现,打破了曾经百货独占天下的局面;从零售商的角度来说,在品牌发展建立的初期,由于实力较弱,必须依附于一个强大的母体百货才能生存和发展,当品牌步入成熟期,必然开始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和营销,就要打造独立的店铺,形成了品牌在百货和购物中心并存,或者部分品牌脱离百货“独闯”购物中心的局面。在当前市场上,由于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百货也是一个品牌进入新兴市场的试金石,当站稳脚跟后,即筹划独立开店,这也是一些品牌的发展战略。因此总体来说,“去主力店”是属于一种新的商业形态的增加与补充,而非整体趋势的改变。

主力业态新势力

《中国商贸》:眼下,无论是餐饮服装还是家居家电,包括健身房、语言培训中心在购物中心里,都是越办越大,店越来越细分。2000、3000平米的单牌的专卖店越来越多,这些专业连锁专卖店,对购物中心的贡献度将越来越高,在未来,这些业态是否真正成为改写MALL主力业态的新势力。

张志贤:其实,这些连锁店已经成为了主力业态的新势力。由于很多购物中心的面积很大,招商和管理就会遇到不少挑战。这种业态本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对在购物中心中的相对位置要求不高,能够“吞噬”难出租面积,本身也分担一部分内部管理,为经营经验不足的业主提供方便,减少管理成本。

《中国商贸》:您认为这一过程中又存在哪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张志贤: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大型连锁租户也为业主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其中一个就是租金低,如果没有足够高租金专卖店的配合,对业主来说这笔账“划不来”。还有就是这些大租户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成长,在某个程度上这些大品牌已开始垄断个别市场。从租赁角度上,小型、单一物业业主比较难有优势。

这时候建议开发商应尽早引入专业顾问团队的力量,从定位、招商、管理三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项目从最开始就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而不仅仅是开发简单的大盒子商业或底商。

零售与地产联姻

《中国商贸》:对于零售商而言,与商业地产联姻也成为了一大趋势。请您谈谈您对于这种联姻模式发展前景的看法。

张志贤:屈臣氏等零售商在积极地扩张地盘,大规模地拓店,而万达、中粮等开发商正努力打造自身旗下的商业地产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购物中心,这些“联姻”乃双方需求的吻合所引致,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高效率的。

此外,诸如全球第三大零售商TESCO集团旗下地产公司专为中国打造的全新购物中心品牌——“Lifespace乐都汇购物广场”是零售商向商业地产商的华丽转身。Tesco的购物中心是集合包含Tesco在内若干主力店的购物中心。Ikea正在造的Mall也应归为此类。这是零售商的战略调整,是产业的升华,说明其对自身品牌和商业地产业的信心。

因缺少优质的合作伙伴而自行打造百货店“万千百货”的万达集团,则是商业地产商向零售领域的进军,算是地产商对项目大幅度的“自营”。从招兵买马到自起炉灶,打造自有品牌而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对一些商业项目不失为一种出路。既创造了独特性,又解决了招商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商业营运的领域与地产的专业截然不同,要取得顺利的开始需要进行严密的准备工作和策划,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或引进合适的管理顾问团队来执行,否则比较难达到预期的结果。

曾先后担任OBI欧倍德销售总监及B&Q百安居中国区营运总监。现任仲量联行华北区商铺部负责人,领导并参与了数个重点项目的具体工作,包括:北京世贸天阶、金融街购物中心、侨福芳草地、北京当代Moma、太古三里屯、北京远洋光华国际、中粮后沙峪、韩国乐天(天津、沈阳)、泰国中央百货(天津、青岛)、大悦城(天津、沈阳)、天津城投文化中心、沈阳Starmall、青岛国际贸易中心、青岛百丽广场、青岛凯悦中心、大连红星滨海社区,首都机场商业规划,Motorola及星巴克在北京的开店计划

商业形态 篇2

一直很喜欢江南愤青,喜欢看他对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宏观经济的一些分析。然而愤青之红,红于他对于互联网金融及P2P的持续的批判。前两天看了江南愤青同学的演讲稿整理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江南站在金融的角度看P2P,阐述了几种P2P模式,得出结论说P2P最需要的三种能力一是流量获取,二是资产端的风险定价,三是流动性平衡。

我个人不认同愤青的观点,我认为他是就金融论金融,角度太窄。所以,我这里打算站在所有各种业态(包括金融)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商业的角度,来帮大家理一下,来重新正确的认识P2P行业。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分析商业的基础和本质,对于我们理解金融和P2P是极其关键的。金融本身也是一种商业。前面说了,古代社会出现了分工,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货币,出现了商人和商业。在这个过程中,商人们逐渐发现,通过满足某种需求可以获取利润。于是人性中的贪婪一面开始出现,商人开始想:如果我能够买进更多的货物,或者生产更多的货物,那岂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但这种“更多”显然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怎么办?于是他开始想要雇佣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资源。资源,比如钱,不够怎么办?这个时候,借钱的需求产生了。而同时,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本身也产生了欲望,开始有人想要获得超出自己当前能力的商品,这个时候,也产生了借钱的需求。

有了借钱的需求,一些有钱的人(可能本身也是商人)发现,我可以把自己的钱借给别人,获取收益,似乎比自己去买货卖货搞生产要轻松,于是借钱和投资这件事情就发生了。社会不断的发展,这些商人发现把自己的钱借出去是有限的,于是开始低息借入,再高息借出,这就产生了银行的雏形。可见,金融作为商业的一种形态,本身也是建立在满足人们借钱和投资的需求上的,追求赚取息差/投资利润的行为。所以对于金融来讲,只要有需求,同时你有意愿和能力去满足需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过获得利润,那么金融的产生就是自然而然的。金融发展到现在,所谓的创新五花八门,但根本上,其实就是借钱和投资这么两件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

P2P是不是一种商业形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P2P本身是不是合理的,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前途。在P2P出现之前,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需求:

1.全国7000万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超过70%的企业有融资的需求,然而不管国家三令五申的要求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整个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度一直很低;

2.全国有13亿人口,央行的征信中心收录了8.3亿人的信息,而真正有信用记录的人不到3亿;

3.全国有6.7亿网民,信用卡发卡不足4亿张,仅仅覆盖了1亿人;我们不敢说这些未被传统金融体系服务到的人都有借钱的需求(这里统称“屌丝需求”),但相信这里面的需求是极其巨大的。有巨大的需求在,同时也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了满足这类需求的商人和商业形态存在的客观要求。按理说,这类需求可以由银行或者其他传统的金融或类金融机构来满足,但这个时候,意愿和能力就成为了问题。

同时我们还看到,全国超发了10多万亿的货币,全国有近1亿白领的白领人群,他们中的大多数有投资理财的需求。这些资金和投资人投资理财的需求也是极其的庞大。

然后,我们天真的以为,有如此巨大的需求在,在利润的驱使下,应该会有商人(可能是银行家)及某种商业形态(也许是银行)的出现来满足这类需求。我们等了很久,最终,我们等来了P2P。

为什么是P2P?

前面讲了,P2P的出现在于有一个巨大的需求。那么,为什么是P2P来满足这类需求,而不是其他形式?在这里,先不说意愿问题,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时代,意愿从来不是问题,这里说说能力。换句话说,P2P有什么样的能力来满足这类需求?与之对应的,为什么银行没有能力来满足?

先说P2P的能力。要满足这类需求,必须具备两个能力: 1.提供商品/服务的能力;2.赚取利润的能力。

在提供商品/服务的能力方面,P2P绕了一个弯,借用了互联网的工具。人们都在说互联网,甚至有被神话的倾向,我认为,互联网作为一个先进的技术工具,它最大的贡献是降低门槛,这也是所有有生命力的先进技术的共同特征。有了互联网工具,P2P企业可以更容易(更低门槛的)的获取需求,获取数据,完成征信(大数据征信)和风险定价,对接借钱者和投资人,同时满足两类需求。所以,有了互联网,原本只有银行才有的能力,也让很多商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原来银行高高的门槛,被互联网拉低了。

接下来,我们要看赚取利润的能力。假如P2P的从业者们无法从中赚取利润,那么这个商业形态就是一个伪命题,不成立。根据这个著名的公式:利润=收入-成本,要获取利润,要么增加收入,要么降低成本,要么兼而有之。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怎样的?大多数的P2P公司在收入端有着很强的定价能力,很多P2P公司都可以从用户那里获取35%以上的利息收入。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是一个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这里先不谈这种商业模式是否能够维持,但至少目前对很多公司来说,有了35%的收入,减去12%的资金成本和12%-15%的运营成本(包含坏账垫付),很多P2P公司有着8%-11%左右的利润。

接下来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是P2P,而不是银行(或其他金融、类金融机构)?

这个问题就不展开来说了,本质的原因在于如下:

1.监管。银行以及其他一些金融机构是被严格监管的,不能随意开展业务。当然,监管换来的好处是政府信用背书。这个带来的是满足需求的意愿不足;

2.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能力不足,一方面来自于监管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本身的体制和机制。按理说,银行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来对接这一类屌丝需求的,但是银行本身的臃肿的体制和风险厌恶型的机制阻碍了银行的创新能力。这个带来的是满足需求的能力不足。

最后我们再来看,未来的P2P会如何发展?

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了,P2P具备了商业的基础和特征,有着存在的必要和价值,那么未来P2P是否会发展成一个大的行业?我个人的判断是,未来P2P是一个大行业,但不是现在这种形态和格局。我相信需求会一直存在,而且体量巨大,所以决定P2P未来如何发展的将是自己的能力,潜在进入者的意愿和能力。

目前大多数的P2P公司通过强调定价能力,多收费,以及资金池的方式,来获取利润。但这种方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的发生,都将变得不可持续。你的收费能力将从35%逐步下降到20%左右,那么在那个时候,你的利润公式就会变成:利润=收入(18%~20%)-资金成本(10%~12%)-运营成本(8%~10%)<=0。这种商业模式是无法持续的。这是我之前的“95%的P2P企业会死掉”的判断的逻辑来源。那么如何获取利润,这个时候,降低运营成本成为唯一的一条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第四市场不仅不会成为江南愤青所谓的最不看好的模式,反而成为最有生命力的模式。同时,在第四市场平台上,投资者的需求满足度也是最好。第四市场定位于平台,投资者的收益本身来自于借款人。投资者的收益公式为:收益=借款人愿意付出的总成本(18%~20%)-平台收费(4%)-坏账率(1.5%~2%)=12%~14.5%。这个时候投资者的收益也是远远高于其他各种投资理财收益的品种,那么这种商业模式就是可持续的。

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

在我国一线城市最早出现商业综合体,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在我国二线城市以及三线城市也开始出现商业综合体,就目前我国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态势来看,其在大规模发展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在建设上缺少规范化的统筹,一些开发商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以及文化效益等,而就某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外部景观的缺失造成的,这就使得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没有特色,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也是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

1、城市综合体及其外部空间景观

我国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中的广场、中庭以及道路系统,是全部综合体极度集约化的交通组织的主要构成部分,经由地面、地下以及空中走廊等高层次的空间体系,构成整体一致的交通流量,并和外界城市交通具有紧密的联系。综合体和城市衔接地带是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它作为和外界城市衔接的窗户,它的景观设计水平对全部综合体的第一印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综合体庞大的物流量与人流量,这均要求建筑体的外部有某种程度的与之相符合的过渡空间,能适时对物流与人流进行疏散,同时为居民提供集散的场所。外部空间景观是城市和综合体衔接的过渡区域,它的设计要和城市的整体环境相适应,以便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

2、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倾向

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这就使得建筑的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建筑的外观也逐渐开始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但是无论怎样改变,其围绕的主题都是吸引人的眼球,使得人们可以自愿的在此进行购物,从而增加购物人群的流通量。在对商业建筑的造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纳人们的意见,根据人们的审美需求,对商业建筑外观进行颜色的选择以及立面形式、比例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使得商业建筑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建筑的外表是人的第一印象,要想激发人们的购物欲望,不仅要求建筑的外观吸引人,更加要求在建筑外观中给人一种想要进行消费的强烈感觉。就目前的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突出建筑的美感,同时也要使得设计的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就目前的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来说,其设计的倾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造型戏剧化倾向

一般而言,建筑中蕴含有大量的能量,建筑本身也有着自己的形象特征,建筑的形象无疑是自身最好的广告标牌。如果商业建筑能够以动态的形式或者是结构的形式出现,则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形象,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使得其自然的成为人们关注的加点,自然而然的会使得客户量增大。就目前商业综合体的外部形态设计形式来说,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会采用引人注意的设计风格,多数的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都呈现出一种戏剧化,这种戏剧化使得建筑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使得人们资源的在商业综合体中进行购物和消费。

2.2、色彩包装化倾向

建筑的形态是信息的有力传播载体,可以通过建筑散发出的信息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从而激发顾客的购物欲望。在目前的商业综合体中,设计者越来越重视对建筑进行色彩包装设计,利用色彩来转换人们的心情,激发人们的购物冲动,例如现在建筑流行采用红色或者是紫色等较为鲜艳夺目的颜色对建筑进行包装,利用色彩来获取大众的认可,是目前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3、我国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策略分析

3.1、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概念

在1970年,西方国家正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小汽车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很多国家的开始对就成进行新建。而在后期,为了使得旧城的风貌得以再次恢复,使得旧城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繁荣景象,很多国家开始在旧城中兴建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以此来增加人员的流动。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形态的设计理念需要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建筑、城市、人被综合考虑并联系起来,建筑不单单只是一个独立的形体存在城市中,它是城市构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城市系统相联系。商业综合体的出现就是响应城市的发展,运用新的设计手段和开发模式将城市多个功能,最终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

外部空间的概念最早由芦原义信提出,“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芦原义信描述的外部空间偏重于城市的、整体的,是大范畴的外部空间。外部空间通常具有两种典型的形式:一种是以空间包围建筑物,一般称之为开敞型外部空间;另一种是以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空間,具有明确的范围和形式,一般称为封闭型外部空间。

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比一般含义的外部空间具有更广泛的城市空间特征。一方面,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是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是建筑物内部功能的外延;另一方面,它是城市空间系统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设计中,为了共筑一个完整有序的城市空间系统,除了建筑自身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因素,还要考虑其与周边建筑和街道的空间结构关系,并与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

3.2、巧妙设计休闲场所

将步行街道想象成人们聊天、约会、偶遇的各种场所,通过事件的串联转化成为各种广场,再将购物疏散街道人性化,曲折化,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景观的序列变化之中,创造出舒适悠闲地场所。

3.4、将城市地域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中

在城市中,商业综合体逐渐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的设计是城市个性以及气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重视对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的设计。在进行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商业综合体凸显出城市的文化发展特色,使得城市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同时这种设计形式,也使得城市的文化传统可以得到良好的保存。设计者在对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融合,要善于从城市历史文化中提取优秀的文化,将其与现代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将其融入到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中,使得商业综合体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成熟。但是我国在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注意结合我国国内的社会经济形势以及商业综合体发展的模式,使得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在目前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接各种商业功能于一身的商业综合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不仅是商业综合体与城市交通连接的关键点,也是带动商业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重视对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胡霄雯.基于城市交通的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2]徐岩.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及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张航.城市商业综合体步行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

传统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 篇4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传统商业街区形成各自独具特点的风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代表着城市的不同特色,与城市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但传统商业街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短期回报的高额利润具有强大吸引力,开发商急功进利,形成破坏性扩建,传统商业街昔日的风采再也找不到了,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及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如大型超市、综合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等。随着现代设计手法的引入,新建的商业环境更加的舒适优美,完善的公共设施及优美的环境,为人们带来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方位的享受。这些变化使传统商业街使吸引力大不如前,传统商业街正在遭受致命的冲击。面对这一情况,正确认识传统商业街区,恢复传统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传统商业街区的概念

传统商业街区是过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遗迹。这样的反映某一时期文化特色的街区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街区。最早反映保护历史价值的建筑、地段的国际宪章,是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简称CIAM)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这个宪章早就指出社会特征决定着其个性和特性决定着城市的体型结构。所以大力倡导保护好所有极具价值的体现着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一方面尽可能的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一方面努力的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1987年在华盛顿通过的《华盛顿宪章》涉及到保护城市化地段的内容:“应该予以保护地价值是城市的特色以及形象地表现那个特色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体,尤其是有结构、体积、风格、尺度、材料色彩和装饰所决定的建筑物的形式和面貌……”。

传统商业街区既有历史街区的特性又有商业特性,由传统街道、建筑群及文物建筑所构成,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对表达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有重要作用。承载着过去的生活信息。传统商业街具有活力、人情味,往往是一个市镇中文化气息最浓,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它既是人类过去生活的载体,也是历史物质空间的遗存。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传统商业街仍然承担着当今社会生活的功能。手工艺品、糖果烟酒、古玩字画、土特产品及风味饮食等常常是传统商业街所经营的商品。

2 传统商业街区的街道空间特色

2.1 街道空间比例与尺度

街道空间舒适度与街道空间尺度大小和比例的处理情况有关,建设一条街是从这条街预计的功能出发,由此来设计街道空间的大小和比例。人们正常视野范围在垂直方向是60°,但只有在45°视角范围内才可看清细节。要想使得街道与两边的建筑物能够组成一个完美舒适的空间就要把街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设置为1:1。如此一来,人在街道的一端,45°的视野可以看到建筑物从底部至顶部的全部立面,这样使人们感觉到强烈的围合感但又没有压抑的感觉。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大于1:1时,正好使得所围合的空间比例关系适中,给人一种庇护感,使人们有一些拥挤的感觉。这种比例的街道在传统街区的街巷中时常可以发现,它带给人们以亲切感。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小于1:1时,高度与宽度比例的增加,此时街道的围合感也随之降低,亲切感也大大减少。这样的建筑物的完全不能空间的垂直界面存在,以仅仅具有空间边缘的作用(图1)。

传统商业街道的空间尺度正是充分的考虑了空间的舒适度。通常情况下,沿街的商铺大多为一、二层建筑,街道高度与宽度比例多为1:1.2~2,街道宽的时候为8米到10米,窄的时候有4米。这样的宽度,满足人们在这样不是很宽的空间里更加方便的进行贸易活动。既没有拥挤感,又满足商业活动场所范围的需求。人们行走在繁华活跃的街上能有一种亲切感。

2.2 传统街道与建筑之间的复合空间

传统商业街沿街店面相互邻接,商店、作坊以及店主住房都是组合在一起的,店面的构成通常情况下都是前店后坊或者前店后宅。这样一来的话有店前台阶上、街道两侧就作为了商业街道与沿街建筑两者的过渡的复合空间,利用好这样的复合空间,采取散设的小摊或者搭建棚子这样的措施就可以使得街道与建筑物达到过渡。通常在店面开敞,前部设有檐廊,与外部街道空间相连接;或者更简单的形式,在店面门前摆个小摊,上面支出个棚子。从传统街道空间特点上讲,由外部的街道空间向沿街的店铺内部空间渗透过渡,空间层次由街道外部空间到檐廊空间再到店铺空间。

这种过渡的复合空间是街道空间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商业空间。它的产生能够弱化由街道空间直接转变到店铺空间。它担任着交通空间的作用;延伸了销售空间,使店铺内的有效面积得以扩大。左邻右舍可以在这过渡空间吃饭、聊天等,加强邻里之间的亲情关系,增添丰富生活气息。正是这种复合过渡空间的存在,才使得传统商业街道更具活力、更具人情味。

3 传统商业街中建筑的形态分析

3.1 前店后坊(宅)的格局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商业和手工业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这样延续下来的。直至宋代有关里坊制度得到改进之后,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的格局流行开来,把手工业和商业融合在一起发展完全符合了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要求,而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这样的商业街格局是明清到民国的建筑最普遍的特征,甚至在目前的传统商业建筑也可看到。在封建社会时期绝大部分的商业者都是兼手工业者和商人两职,从生产效益和经营利润中赚钱。因为,只能进行小规模商品买卖的商人,在开始的时候资金都比较少,因此把钱都大部分的投资在商业活动之中,而对店铺的要求较低。然而一间店铺的建立仅仅是向着街道将沿街的住宅或作坊设置门窗,并不需要特殊的场所。这样前面面向街道一面作为店铺,经营买卖,后面多作为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或者商人的居住地点。作坊兼设店铺,这就是前店后坊的格局形式。前店后宅的格局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经商,多靠家人或族人合力经营。

3.2 临街开敞式格局

传统的商业建筑格局,多为前店后宅,前店后坊,店宅合一,店坊合一的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使各种店铺比邻,形成了商业街道的丰富立面(图2)。店铺为了招揽生意,都向邻街的一面开设门、窗,顾客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店铺内的货品,不需要做专门的宣传,一旦发现自己所要买的商品,视线和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去,就可以去交易。有一些店铺或商贩,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将店内货品摆放到街道两侧的店铺前,或将货物陈列于门首,结合叫卖、表演等多种宣传手段,更具吸引力,使商品更好销售。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扩大了营业面,售卖活动直接在室外进行,对于那些路过的顾客也是一种潜在吸引。邻街营业,人们围观、挑选、购买等一系列活动都在室外或半室外进行,活动所占据的是街道空间,这样不仅节省了店铺的面积,而且使街道更具吸引力。

3.3 世俗性和外向性

商业建筑是由生活的需要所产生的,它决定了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类型之间的差异,它是人们日常交往的场所,无论是街道空间还是建筑实体,都应以人们日常活动的需要为尺度。商业建筑从产生开始就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一般采用民居的形式,结合商业经营的特殊需要,形成了商业建筑,以最合理经济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商业建筑虽然脱胎于民居,但两者有较大的不同。民居有较强的私密性,有蔽护、防范的功能;而商业建筑要有一种外向性,商业活动本身就需要在外向的空间中发生,所以店面总是尽量开敞,街旁设置小摊等,给人一种亲切近人的气氛,方便吸引、招揽顾客。

4 总结

传统商业街区是社会结构和城镇发展的细胞,是人类聚集生息、生产的居住载体。这种根植于地方的东西是中华灿烂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质朴隽永,是地方文化之本和历史记忆。它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文化风格影响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空间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己动手建造起来的一种生活生产场所。

传统商业街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协调的地方,需要整治与更新。一方面要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持和完善原有环境的合理性,引进新的机制与活力,使传统商业街区成为富有活力的有机生命体。

摘要:传统商业街区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商民们长期的巨额财富运作积累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是灿烂的商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本文论述了传统商业街的物质空间形态,剖析了传统商业街的深厚价值。对传统商业街的空间构成方式、街道空间特色、商业建筑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商业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价值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扬.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空间的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业形态 篇5

国内商业综合体现状及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公共活动场所、展示地方特色等综合需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商业综合体是一种集文化、休闲、商业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型地产。大量的商业综合体在我国的城市里拔地而起。在设计中,商业综合体要体现当地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同时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盲目地效仿其他成功商业综合体的案例,往往会忽视因地制宜、空间体验等设计理念,从而带来了资源及能耗上的浪费。

封闭式与开放式的商业街区

首先商业综合体要结合当地城市的发展进程,经济基础,以及市场的容量来确定。近些年,许多商业综合体设计都采用的是传统的封闭式商业街区的设计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任何城市,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需要大量能耗,增加运营成本。由于是全封闭式,采用集中空调,必然能耗巨大;(2)铺面较大,不利于空间划分。使得在经营模式上过于单一,经营者不能灵活的利用空间;(3)辨识度低,缺乏地方特色,一个集中的封闭式销品茂,很难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相对于封闭式商业街区,开放式的商业街区有以下特点:(1)亲近自然,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设计,使得人们在逛街的同时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2)空间形态的多样化,突破了封闭的外壳,开放式街区能丰富了空间形态,不拘泥于集中式布置。(3)基于开放式的外部空间形态,能够形成体验式的空间,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4)不太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

随着网购的繁荣发展,单纯的购物消费很难满足大众的消费行为和心理需求。商业综合体能够为不同消费人群提供足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商业街区将朝着创造独特体验式空间方向发展,通过不同的空间体验,提供丰富的环境来让消费者可以以放松的心态来和商业环境进行互动交流,并完成一系列的消费行为。由此可见,自然、舒适的开放式商业街区模式,在塑造独特体验式空间形态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在满足因地制宜的设计前提下,商业综合体开放式街区的建筑形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开放式商业街区中体验式空间的构建

1.步行系统的布置形式

开放式商业街体系主要分为街巷式和广场式两种

(1)街巷式多以一条简洁而明确的主街,总领整个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序列。把一系列不同功能体块结合起来.配以丰富的开敞空间,如广场、街道、露天咖啡等,其核心多为位于商业综合体的腹部中心广场。广场可举行音乐会、推广、展览、派对等室外活动。而在一些体量大、功能综合且复杂的商业综台体中,则会形成以一条主街为主,一条或若干条步街为辅的步街体系。主街与次街在空间尺度和商业氛围上可形成对比。业态和商铺规模也可根据不同的空间体验实现多样性和差异性。

(2)有别于街巷式的线性形态,广场式步行街主要以不同体块之间彼此位置的错落、对位,形成剩余空间。强调空间的穿插与过渡,呈现出不规则的总体平面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突破了传统的街道空间的界定方法。通过体量之间留有的空间张力,形成独特的空间体验。由于塑造的手法灵活多变,该布置形式多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布置格局。

2.突出空间的序列感

路径、节点、边界、区域与标识是开放商业街区的基本元素。当开放的步行系统将广大人流自然的引入之后。何时让行人轻松前进、何时让行人驻足停留交往,最后在不知不觉间走遍全程,这是空间的序列化设计的重点。而合理设置商业空间中的人流动线和聚集点。不仅可提高商业空间的流动性.还能提升动线两侧的商铺价值,强调空间的序列化设计丰富多样。比如通过架设天桥的方式,改变空间的一览无余,形成有层次化的序列化空间;也可改变街道的界面,实现街道尺度的多样性和天然生成感;街道的尽头应该有围合感强的公共活动广场,配合丰富的露天活动或绿化环境,让消费者在商业广场中停留互动;同时还可通过室外背景式的庭院与街道交叠,组织出若干空间序列的变化;样式独特的天桥横跨二层三层.可增强景深和层次感。

总结

现代商业综合体设计不仅仅是追随形式那么简单,商业街外部空间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商业综合体的规模体量不断扩大、业态类型不断增多,其规划设计难度也越来越大。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要考虑到多层面的结构关系。从商业街外部空间形态来考虑,要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商业空间。规划设计需与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出发。

商业综合体在满足因地制宜的设计前提下,体验式的空间形态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宏观上注重与所在整体城市结构相适应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尺度、城市交通系统;微观上体现人文关怀,注重人性化设计,要充分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行为习惯出发,多元化发展、适应现代人的消费观念,注重顾客在消费和享受时的综合配套、娱乐空间和公共空间,合理的规划业态组合比例 ;最后,商业综合体要体现其差异化,主题化,特别是需体验地域性历史文化建筑特征,融入更多的本土旅游文化或者绿色生态理念。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商业形态 篇6

一、创意与商业地产联姻

众所周知上海市中心地段寸土寸金, 有规模计划的动迁改造无疑在资金上难以承受, 而田子坊里这些老厂房的租金比市中心商务楼低许多, 另外高大宽敞的房屋结构、具有历史感的环境氛围等因素的结合满足了艺术家进行天马行空的创意有了无限可能, 是艺术家理想的办公环境。

在有了一定规模后, 创意地产房地产商们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将其置于更广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规划、设计和开发, 整合资源, 加入衍生的商业元素, 打造了这样一个集聚区, 以顺应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消费层次中日益高级化及多元化需求的趋势。

另外开发商利用名人效应, 引入陈逸飞、尔东强等等很多著名的创意产业人士, 推动了整个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画室、画廊、杂志社、广告公司的进驻田子坊。工厂门前竖立着来自不同国家的10面旗子, 就像一场小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 中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不断产生着新鲜的火花。“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初具规模, 老厂房在创意地产的开发下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焕发了青春。

二、配套的衍生产业的开发

创意地产商利用工业文明遗产与创意产业或者相结合, 建立了田子坊的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意产业街区, 这样一个有着浓厚文化、艺术、注重个性化表达的环境。随着田子坊创意产业的发展, 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创意产业相配套的衍生产业的开发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开发商利用创意产业街区独有的个性化的体验, 激发追求时尚个性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 开发建立商业街区。

田子坊创意园区毗邻着旧上海石库门老住宅群, 这些老宅因年久失修、空间功能单一, 早已成为中心城区的“破落户”。随着商业街区的开发, 居民自愿陆续“让出”老宅, 5000平方米里陆续进入了11个国家的工艺坊、商铺、餐厅进驻。受老房子建筑结构的限制, 每间店铺都只有几十平方米, 但每一个店面布置的都别具匠心, 极富特色, 在蜿蜒的小巷里给来这里的人们带来一次次惊喜。

三、留住鲜活的历史符号

“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的成功除了新鲜的视觉元素的注入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让老上海石窟门建筑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使得这个环境有了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 体现了旧上海的风情, 大大增加了对外国客人的吸引力。

田子坊石库门老宅的改造是由民间的力量推动完成的, 在空间的改造更新上显得高效而和谐。与那些不加区分地对城市进行大规模改造相比, 田子坊这种让社会各方的力量参与到改造的进程中来, 进行小体量渐进式的发展, 使得城市空间得到原生态式的发展, 实现了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和原真性。

我们发现老厂房的原有结构没有太大的调整, 青砖、斑驳的墙壁、老式的大吊灯, 裸露的螺母那个时代工业文明鲜活的历史文化符号都尽量做了保留。改造主要是重新对建筑将建筑的外立面加以包装, 小面积的鲜亮色彩、大面积通透的镜面处理, 完全融入原有的灰色系色调, 自然和谐却不失青春与活力。老房子的内部空间则按照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改造, 石雕、民间工艺品、和服设计制作、唐卡收藏、茶道馆、服装等.一应俱全非常现代时尚。在小巷深处, 一些酒吧餐饮小店蜿蜒出没, 与周围的氛围自然融合。

从工厂、老宅到初具规模的艺术街, “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的成功与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 与当初的开发者投资改造和管理都是分不开。正是他们的努力, 提升了这块土地的价值, 带来了今天田子坊内浓郁艺术气息, 创意产业集聚区里生意兴隆, 也带动了周边老宅子衍生产业的开发。

萦绕在老房子间的艺术气息, 拂去了纯粹商品买卖的急功近利, 慢节奏的空间里却有着的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对讲究品位与脱俗小资们、外国的游客和有着相当的吸引力, 游走在时尚艺术和老上海弄堂生活场景之间, 两者融合成一道绝妙的风景。“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这种新型商业形态的成功, 是创意地产发展中的一块里程碑, 在消费需求层次日益高级化及多元化的今天为我们拓展了思路, 为老街区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摘要:“田子坊”创意产业街区在老上海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构筑富有特色的创意商业形态, 走出了一条旧街坊保护和利用的新路, 在消费层次日益高级化及多元化的今天具有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其商业体验和运营思路进行分析, 并总结了这个新型商业形态产生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田子坊,创意地产,石窟门建筑

参考文献

[1]杜德斌等: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经济导刊[J].2005, 8:78~82

商业形态 篇7

在现实生活中, 一个人因其拥有独特的声音而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一样可以和姓名、肖像对其起到人格标识的辨识作用。如内地的男歌手杨坤拥有独特的烟酒嗓, 开口便知是他, 还有香港著名喜剧明星周星驰的御用配音石斑瑜的独特声音, 内地著名女演员宋丹丹等。他们所拥有的独特声音自然就成为了与肖像和姓名一样的具有人格标识的特点。本文所论述的姓名和肖像与声音都是人格权的一部分, 而声音可以通过音频这个特殊的方式再现, 若一个人因其独特的声音而得以辨认, 则未经允许而作为商业性的使用其声音或藉由模仿其声音而使人认为就是本人时, 亦会侵害到他人之权利。能够作为商业性使用的人格标识拥有相当广泛的范围, 只要有人能够通过此特定的标识来识别出是某人即合理。在审判实务中, 识别性 (Identifiability) 虽被定位为事实问题, 法院仍得不经证据调查而凭经验法则判断。在我国, 对声音权的具体研究还缺乏有效的研究, 即使是在立法中也没有确立, 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研究其在人格权中所存在的位置, 以法律手段更有效的保护声音权, 并得到司法的保护。

二、肖像

肖像权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可以采用摄影技术、画像、雕刻、雕塑或艺术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内的形象的作品。肖像权是人格权的一种, 是自然人对于肖像的制作权和标表使用权。肖像在法律上为自然人人格的一部分, 肖像所体现的精神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或派生出公民的物质利益。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 是基于肖像上多方面体现了公民的精神利益、人格利益。肖像一旦在固定的物质载体上制作出来, 使其独立出来, 便可以任由其他人来随意的支配使用。尽管肖像具有普遍的利用价值, 但只有肖像权人才享有独立的使用专有权。

而肖像标识作为一个人的体貌特征的标识, 通过肖像标识能够间接地使该标识对其实现合法的形象保护, 以及还能够作为名人肖像声誉的载体, 并且将其所拥有的肖像标识转变为具有财产价值的可利用的商业符号后。通常可以利用的自然人身体上的某个特征, 比如鼻子、眼睛等形象, 还有自然人的其他方面存在的身体特征, 比如外形上的特征 (姚明的大个子等) , 还有可识别性的外形、身体特点等。在真实案例中就存在过, 国外一发达国家城市某法院甚至判决, 其国的某知名女星就可对自己美丽的胸部享有“肖像权”, 因为她身边最亲近的人可根据其胸部特点来辨认她, 从而能够清楚地识别出。那么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点, 一个人的外形变化还可以通过抽象和漫画等形式表现, 只要有第三个人能够通过其特有的神态、举止或标识辨认出来, 就仍然具有属于人格标识的权利。

三、姓名

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本名。如一些文学家、艺术家姓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名称;狭义的姓名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姓名权是一种专有的使用权, 也是第一个得到法律确认的人格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姓名权保护的客体是权利人的姓名。笔名、艺名甚至比其本名更为人熟知。再如我国传统上还有于姓名之外另取“字”“号”的习惯, 至今仍有部分人保留这一传统。因此, 只要这些笔名、艺名、字、号能够用来表彰自己、区别他人, 就可以成为姓名权保护的客体。但是, 公民使用的假名, 因其不能真实地表现某人的人格与特征, 故不受姓名权之保护。

若以商业性的目的使用他人之名字或昵称, 并且该名字与本人有关联时, 商家就侵害到该姓名人的形象宣传权, 若该姓名很普通, 则不能仅因使用相同的名称, 就认定为侵害形象宣传权。在通常情况下, 若一个名人拥有一个普通的名字, 而有人使用此名字进行商业行为时, 依其内容或该名人能够证明他人所指的就是自己时, 则商家就侵害到此名人的个人利益。总的来说, 可被商业化的姓名标识通常包括人的可识别性的姓或名、乳名、笔名、别名、签名、雅号、艺名、爱称和绰号等。

四、小结

人格标识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的符号, 对于公众人物而言, 商家常常会利用名人在公众心中的影响力, 而进行某种商业化的手段实现商业利润。名人的影响力越来越有价值, 因此若未经得本人同意就擅自以他人形象为商业上的利用, 则将侵害他人的权利。而此权利究竟系指哪个?依一般人的观念, 可能是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然而得以表现个人形象而且有商业上价值的却不仅如此。如个人独特的声音或外在特征等皆得以表现个人的人格标识, 而具有商业上的价值, 于是如何对个人的人格标识的商业性加以保护就日益重要。

摘要:人格标识在具有可识别性的条件下才可以准确地指代某个人, 也可以利用所存在的商业价值进行有效的商业利用。人格标识的具体范围无法明确界定, 凡具有可识别性的人格标识原则上皆可被用于商业活动。本文重点阐述可商业利用的人格标识的主要形态, 即姓名、肖像和声音。

关键词:人格标识,商业价值,人格权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132.

[2] (德) 迪特尔·梅迪库斯 (著) , 邵建东 (译) .德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 2001:794-800.

[3]王利明.民法典·人格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4]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5]杨立新, 林旭霞.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

商业形态 篇8

1.1 大型商业建筑“社区化”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市民从基本的物质消费转向物质、精神双重消费。购物是商业空间的主体行为, 但其“物”的内涵被扩大了, “物”可以是购买的商品、可以是享受的场所、也可以是消费的时间。大型商业建筑包含了若干个零售行业销售商店, 如百货店、饭店、酒吧、影视厅、溜冰场、艺术展览厅以及迪斯尼乐园等。本文所指的“大型”是以其服务范围界定规模, 意指城市区域型及超区域型的商业建筑, 面积在1.6万平米以上, 出租店户在100户以上。

在此大规模的前提下, 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向复合化和聚集化发展, 这促使建筑不再以简单的单体形式存在, 而形成群体或复合化的单体形式。社区化的建筑并非是建筑和外部空间 (空地) 的简单相加, 而是以社区化的方式将建筑单体或群体以及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让参与其中的人形成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其空间形态表现出类似于社区的特点, 我们称之为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形态的社区化。

1.2“社区化”的研究意义

传统商业建筑 (如小商铺、零售百货商店) 主要是单纯从事商品售卖活动。而当今大型商业建筑涵盖面非常广, 往往将百货销售与餐饮、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社区化的商业空间。从城市角度来说, 商业空间的社区化可以弥补由密集交通带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缺失问题, 成为高度聚集的城市生活的载体;从建筑角度来说, 商业建筑规模扩大并不是传统商业建筑单体的简单放大, 它在发展中形成多种空间布局形式。社区化的商业空间在良好社区氛围的引导下, 很容易把人流吸引到气氛活跃的商业环境中, 在此以购物为基础引发一系列社区活动;从人的角度来说, 现代人渴望交往, 社区化的商业建筑是交往的载体, 其公共空间成为与外界接触的媒介。

2 区域空间形态的社区化

舒尔茨认为, 要获得环境, 就要将环境结构化, 并分割成各个领域。“领域在存在空间中具有某种统一作用, 它使形象“充实”, 使形象形成一个紧密的空间。”大型商业建筑划分了不同功能的区域, 这种区域的划分类似于社区清晰的等级层次, 构成由基本销售单元整合而成的连续统一。

2.1 层次分明

所谓区域, 林奇认为: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 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 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正是因为大型商业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和消费群体、商品的细分化, 所以必须将混杂在一个容器内的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

就作者调研的大型商业建筑来分析, 首先将其划分为几个子系统, 例如购物、餐饮、娱乐等, 自成区域;区域再细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 例如购物分为服饰类、电器类等, 当然还可以根据类别的复杂性再进一步细分;每个类别又由多个品牌的消费单元构成。但如果项目的商业面积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如广州正佳广场商业面积约为30万m2) , 首先会形成区域组团, 再层层细分。区域的层次关系肯定了不同层次空间的区域属性, 在消费者心理上建立认知感与归属感, 强化社区意识。

2.2 主题连续

区域要建立区别于同一层次其他部分的连续性主题, 它包括很多种物质表现形式。首先商业建筑作为一个系统有区别于城市其他区域的特征, 比如总体布局形式、公共空间形式、立面造型等;大型商业建筑划分子系统区域, 在明确不同商业功能或主题的前提下, 建立各区域物质特征的连续性主题。比如同一区域采用相似的立面形式和材质、相同的铺地、开窗方式等细部特征以及连续的区域外轮廓线。通常区域要有一个突出的线索以被识别, 如日本福冈博多水城, 五个区域分别采用“从地球表面演化出来”的一套颜色, 但又都统一于整体的水平彩色条带的大前提下, 整体统一谐调而区域又相对独立。

2.3 中心明确

区域要具备向心性, 即一个强烈的中心和明确的边界, 在区域内沿中心向外辐射开来, 区域应该围绕一个强烈的中心。在单体式商业建筑中, 区域组群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是一级中心;各个区域的中庭或特色廊道又是区域的中心, 如日本福冈博多水城, 用一条人工运河作为组群区域的柔性边界, 单体连续的墙面和外走廊肯定了区域的边界。强化大型商业建筑在城市中的边界是十分必要的, 能改善以机动交通占主导的城市空间, 排除干扰, 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和人性化的社区环境。

2.4 社会意义

区域要建立社区的社会意义。“在许多情况下, 环境通过提供线索作用于行为, 人们靠这些线索来判断或解释社会脉络或场合, 并相应行事。”驱动行为的是区域表达的意义, 而提供意义的线索则是区域内的物质环境。各功能区域根据自身要表达的意义突显其商业氛围或社区文化等, 或动或静, 或公共或相对私密, 以便消费者选择符合需要的场所。

3 交通空间形态的社区化

环境经过结构化的组织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场所, 交通空间 (路线) 和节点空间 (场所) 则是结构化的手段。交通空间, 主导消费者的移动方向, 同时能诱发消费者的行为, 市民正是在路线上移动的同时体验商业环境。根据路线在大型商业建筑中的不同作用, 社区化意义也不同。

3.1 区域的骨架———层次分明

大型商业建筑以路线展开布局, 路线的功能之一是区域的骨架, 像枝干一样贯穿商业空间。我们知道在住宅小区规划中道路常被分为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和宅前道路三级。大型商业建筑中, 作为骨架结构的路线也有层次之分。商业建筑与城市干道的关系和在城市中的区位关系非常重要, 直接影响商业销售额, 这层路线是第一级;商业建筑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路线是第二级;第三级是区域内各单元之间的路线;如果区域功能复杂, 还会做次一级的划分。

设计中, 有时路线被两侧的建筑突出, 发展成“街”的形式。它可能是串联商业群体中所有单体的最高级道路, 也可能是某区域内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的支路, 比如饮食街;它可以是室外商业街, 也可以是室内街道。

3.2 区域的边界———凝聚的缝合线

路线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区域的边界, 经常以外廊或平台的形式表现。它明确地划分了两个区域, 但又保持了视觉上的联系。“许多边界是凝聚的缝合线, 而不是隔离的屏障。”作为边界的路线要有连续性和可见性, 边界的立面形式、材质等保持统一。另外, 城市中的街道原本就是生活的媒介, 只是现实生活里逐渐被机动交通取代, 所以在大型商业建筑中, 可将边界的线性要素扩大为尺度适宜的逗留场所, 设置长椅、咖啡小座、绿化等社区设施, 重塑“街道的美学”。一方面提供休闲场所, 另一方面在边界繁荣商业氛围、吸引人流。

3.3 场所的连接———停留的意义

路线的第三个功能是连接场所。大型商业建筑中不能缺少商业功能空间以外的节点--消费者停留的场所。路线以节点为原点展开, 既非布局的主要骨架也非区域边界, 而主要作用是引导通过有意义的场所为消费者所体验。如广州正佳广场中的“桥”, 丰富步行空间层次并避免线型空间的路线过于迂回。还有的路线既有骨架功能, 又作为场所中震撼的中心体量和丰富空间的元素。

4 结语

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让城市生活的各要素相互分离, 彼此割裂。城市仿佛被公式化, 等于建筑加空地, 索然无味。传统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聚会场所逐渐为机动交通做出巨大牺牲, 变为“受侵蚀的城市”和“被遗弃的城市”。我们从社区化的大型商业建筑重新建立“复兴的城市”, 成为城市生活的舞台。

摘要:当今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商业建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商业空间逐渐发展成规模庞大、功能复杂、形态多样的复合空间。作者认为社区化是大型商业建筑的普遍趋势之一, 并从构成要素总结空间形态的社区化特点。从社区化的角度研究如何将复杂的功能空间组织起来, 形成统一而有秩序的商业体系, 并为人们提供空间体验感和社区归属感。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社区化,区域,交通

参考文献

[1]拉普卜特.阿摩斯.黄兰谷译.环境建成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凯文.林奇.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3.

商业形态 篇9

关键词:日本商业广播,节目形态,节目编排,服务功能

一、电台定位各不相同, 打造常规节目王牌

TBS广播电台是东日本地区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2001年以来TBS广播电台打败了日本放送和文化放送两家劲敌, 成为东京收听率最高的广播电台。TBS广播在日本FM90.5与AM95.4两个频率同时播出, 在扩宽接收频率范围的同时, 也保证了音频质量。长期的高收听率也造就了TBS广播电台稳健保守的电台风格, TBS广播电台的收听群范围最广, 收听人数最多, 但主要集中在50~60岁中老年听众。从参与广播节目互动与节目活动的听众来看, 节目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因此TBS广播电台更加注重新闻资讯类节目, 主打王牌大板块节目, 保留听众留存率。

1957年4月, 由东京广播公司开播的《东京刻度盘》是日本商业广播大板块节目的先驱, 随后长时间、大板块的广播节目开始在日本流行起来。TBS广播电台至今仍然保持着大板块节目的传统, 周一到周五的常规类节目中, 两小时以上的大板块节目就有六档, 基本涵盖了一天的节目内容。这六档节目分别是 《森本毅郎时刻准备着 (6:30~8:30) 》《大泽悠里的悠悠板块 (8:30~13:00) 》《赤江珠绪玉结情结 (13:00~15:30) 》《荒川强启热点捕捉 (15:30~17:50) 》《The Top 5 (18:00~21:00) 》《荻上知纪22点会议 (22:00~24:55) 》。

大板块节目有几大突出的特点:第一, 相较于电视, 广播报道的及时性与速报性功能体现得更加完整。除了对新闻事件的报道, 对于体育、健康、娱乐活动等服务性资讯信息更容易通过广播传达给受众;第二, 大板块节目基本都以主持人名字命名,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大板块节目主持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话语风格与主持方式, 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即是节目魅力, 容易让听众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对于听众留存率的提高有很大作用;第三, 大板块节目延长了节目周期, 也能降低节目制作成本, 形成简洁化的节目制作方法。

TOKYO FM电台成立于1970年, 播放赫兹为FM80.0, TOKYO FM电台标语即定为“80.love”。从电台的标语与标志可以看出, TOKYO FM电台定位在相对年轻的青少年学生群体和上班族, 节目风格也偏向于情感谈话类节目。被称为“空中广播学校”的《开启校园的钥匙》在中学生当中很受欢迎, 另外还有被称为“音乐深夜来信”的《音乐喷射流》, 以及每期话题必在上班族当中引发强烈讨论的广播剧《啊, 安倍礼司》 等节目都是电台的主打王牌。节目形式更加多样化, 以周一到周四17:00~19:00播出的常规节目《火箭公司》为例。这档在下班高峰期播出的资讯谈话类节目,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节目打造成公司的模样, 主持人是“公司”的总部长, 主持助理扮演部长秘书, 收听节目的各位听众即“公司”的员工。节目的开播即是“公司会议”的开始, 在当天的“会议”中, 主持人部长围绕上班族工作、生活等话题与听众员工进行讨论, 还利用漫画等形式介绍目前流行的电视剧、音乐等作品。劳累一天的上班族能够在这档节目中释放压力, 调节放松。

J-WAVE广播电台从1988年10月1日开播以来, 将年轻听众定为广播节目的主要收听群体, J-WAVE电台以音乐为核心, 其标语即为“做地球上最好听的音乐”。J-WAVE广播电台将节目主持人作为“音乐的引路人”, 因此谈话类节目很受限制。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掀起的欧美流行音乐热潮以及90年代日本“J-POP”音乐的流行让J-WAVE电台的节目更加国际化与专业化。所有节目名称都以英文命名, 节目主持人也必须能够使用日语、英语双语主持, 音乐选取时尚潮流更贴近年轻人, 节目的开场音乐甚至是广告背景音乐都有专业的音乐人进行编曲。因此J-WAVE电台也成了“最受日本年轻人喜爱”的音乐广播电台。

二、非常规节目各显神通, 小板块化形成特色

(一) 节目编排模式各异, 凸显错位竞争优势

随着“听众细分法”的进一步极度细分, 日本商业广播界认识到节目不应该单纯地以时间划分, 曾经辉煌一时的节目细分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媒介环境, 广播的贴近性与个人化决定了广播的节目编排也要有多样的方式。各个商业广播电台根据听众的主要生活、工作习惯, 对节目的编排进行了改革。

TBS广播电台采用的是“0.5+4.5+1+1” 的编排模式, “0.5”是指每周一17:50~22:00的节目与周二到周五的常规节目有所不同, 周六、周日的节目表也各不相同。周一非常规节目中有日本落语、广播剧等小板块节目, 以及由日本著名花样滑冰运动员浅田真央的姐姐浅田舞主持的节目《浅田舞年轻行动》, 这档节目旨在为日本年轻人鼓励打气, 让年轻人敢于行动, 敢于奋斗。这档周播节目放在周一晚上, 也是为学生和上班族在接下来的一周的学习和工作加油鼓劲。

TOKYO FM电台采用的是“4.5+0.5+1+1”的编排模式, “4.5”是指周一到周五上午的常规节目时间, “0.5”指从周五下午13:00开始, 进入非常规节目时间。英国航空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 上班族周五下午常常是“人在曹营心在汉”, 很多白领承认, 大概在周五下午13:32的时候就会开始松懈, 到14:39的时候基本就会全身心地进入放假状态。因此, 周五下午的非常规节目也是符合上班族的工作、生活状态的。值得一提的是, 从周五下午16:55分开始直到22:55分, 每30分钟就有5分钟的 《交通信息》板块, 为下班高峰期以及周末出行的人们频繁地提供交通实时报道。

J-WAVE广播电台则采用“4+1+1+1”的编排模式, 周一到周四为常规节目, 周五、周六、周日的节目表各不相同。周五除了保留21:00~24:00收听率比较高的王牌节目外, 其他时间均为非常规的周末节目。音乐节目类型更加多样, 节目中谈论的话题也多与周末、旅行、个人生活有关。

不同的电台有各自的编排节目的模式, 日本商业广播电台根据电台自身定位制定相应的节目表, 寻找电台各自的非常规节目突破口, 将自己的非常规时段做出特色, 避免电台之间的正面强势冲突。在错位竞争中凸显自身的节目优势, 将自己的特色脱颖而出。

(二) 非常规节目小板块化, 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内容

不同于大板块的常规节目, 非常规节目一般都以小板块为主。在周六、周日的周末时间, J-WAVE广播电台基本按照每档节目60分钟的长度编排, 而TBS广播电台与TOKYO FM电台将非常规节目压缩到25~30分钟一档。节目的话题更加多样, 内容细分更详细, 提供的资讯也更为专业。

非常规节目的小板块化有几大特点:1、小板块将节目更加细分化, 符合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周末的非常规节目一般围绕人们的生活展开, 涉及的主题包括科技、艺术、健康、宠物、自然、旅游、文学、 娱乐等方方面面, 为听众提供了多样的信息和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第二, 小板块节目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资深人士或者受欢迎的艺人明星担任主持人, 使节目内容更加专业化、深度化。 通过明星的个人魅力与粉丝互动, 扩大收听群体。第三, 作为商业广播电台, 小板块节目更容易吸引赞助商, TOKYO FM的许多节目都由赞助商冠名, 相关节目内容也与赞助商所在行业相关。这也是商业广播电台提高广告收入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三、公益教养类节目增多, 广播体现人性化服务

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对一个国家社会的人文精神和生活品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 还承担着引导人们舆论、伸张社会正义、传播社会能量的重要任务。广播的即时性与便携性决定了广播媒介比其他媒介更适合成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工具, 广播通过语言和声音, 能够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听众。这不仅是公共广播的社会责任, 商业广播在节目形态与编排中也要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

TBS广播电台的《大泽悠里的悠悠板块》在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3:00播出, 是一档专门面向主妇收听的资讯谈话类节目。被称为一档在“人情、爱情、信息”场合都有用的, 日本最值得收听的广播节目。这档节目将广播与主妇生活紧紧相连, 通过节目主妇可以知晓全球的大小新闻事件, 了解身边发生的逸闻趣事, 获取每日人际交往谈资, 节目还涉及音乐、健康、料理、时尚、 文学等各种话题。通过广播, 主妇们可以打电话与主持人互动参与节目游戏领取奖品, 可以通过广播点歌, 还可以通过广播购物。 广播不仅是获取资讯的最佳途径, 还是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的贴心小助理, 商业广播电台的服务性得以在节目中充分体现。

随着社会普世价值观点的改变, 商业广播电台节目也随之发生改变。除了快节奏的新闻资讯, 商业广播还多方面地涉及哲学、法律、文学、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 在丰富广播节目内容与形态的同时, 也在引导人们提高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信念。

参考文献

[1]陈佳沁.日本FM广播电台的源流与现状[J].现代视听, 2013 (12) :67-69.

商业形态 篇10

1 线状空间

陕北地区的小城镇多为川道型小城镇,地形狭长。小城镇本身就是线状发展的,而街往往是镇的雏形,先有街而后有镇。

1.1 线状空间的特征

商业街空间重点路径是线状空间,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连续性和导向性。线状空间通过节点相互连接,使每一段线状空间与下一段线状空间都呈现出一致的关联状态。

1.2 线状空间的类型

1)直线型是传统商业街空间最常见的线形。直线型的优点是方向感强,透视明显,轴线明确简单、布局严谨规整。缺点是视线通透,空间变化不大。2)折线型是指街道空间的走向发生突然改变。这种改变,往往伴随着街道空间的侧街面也会发生急剧转变甚至消失,从而产生剧烈的空间感受。在商业街内部,当方向发生变化时,常常都会有一些小的构筑物对方向的改变做出预示引导人们的行为,丰富人们的体验,满足人们的审美。3)曲线型是指街道空间以一定曲线连接形成的弯曲的线形。曲线型的传统商业街,讲究一种渐变,表现为街的走向的渐变,街的侧面的渐变,这种渐变使传统商业街舒缓的空间氛围与和谐的空间景致得到充分的展示。4)起伏型是指随着街道空间的延伸,其高差在某些地方发生变化或者持续的发生变化,导致街道空间的升降起伏。不同的空间变化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增加街道空间的情趣性。5)混合型是指传统商业街空间的线形同时具有以上线形的两种或多种特征或有以上线形自身叠加而成的形式。混合型的街道空间在山地城市比较多见,混合型街道空间因为具有多种线形特征,所以空间感受尤其丰富。

2 空间节点

1)空间节点面积小,作用大,不可或缺。

传统商业街空间的节点多是通过线形空间的局部放大、转折、抬降、停顿出现。具体表现为一些平台和其他小的空间领域。它给平淡冗长的街道带来一定的变化。相对来说,它要比线状空间具有较多的停留感和庇护感。从实用功能上讲,它提供给人们休息、交谈、娱乐的机会和可能,提供顾客作前进方向选择的空间,这些对于尺度较小的传统商业空间非常重要。

2)空间节点多位于交叉口,形式、特征各异。

传统商业街空间节点多位于道路空间交叉口处。交叉口是传统商业街空间集结交汇的地方,是线状空间相连的地方。不同的交叉口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空间节点因为位于不同形状的交叉口,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

a.十字交叉口节点:多出现在棋盘道路格局的城镇中。十字形传统商业街方向感良好,但过于开放,视线通透,空间缺乏整体感和场所感。传统上,常常通过在街道空间的交接处设置钟楼,牌楼等建筑物或构筑物,形成空间向心感。b.丁字形交叉口节点:也是一种传统商业街常出现的交叉口节点形式。在古代建丁字路口,一方面是为了避邪,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御,本地人熟知城市结构,对其方向性了如指掌,而外地人则感到模棱两可,这也是丁字形的交叉口节点空间具有了混淆外来者判断的防御功能。从美学上讲,丁字形交叉口节点空间一端视线封闭避免了一览无余,产生了曲折的空间美感,同时还有利于形成对景和场所感。c.Y字形交叉口节点:相对于十字形和丁字形交叉口节点,此空间既有一定的封闭性,又可提供更多的诱导性和猜测感,可以激发人们更多的探索欲望。d.组合形交叉口节点:是指由三条以上的街以相同或不同的交叉方式在一定的距离内两两相交,共同组合形成的交叉口节点形式。这是一种复杂的交叉口节点形式。街道空间的视野在这种节点空间处会忽然变得开阔,看到多重的景观使人从中得到一种空间对比的欣喜。

3 边界空间

传统商业街空间不同于自然界的空间,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作为城镇的一个空间单元,吸引着人们从周边、室内到街道空间中来活动。这些活动的发生看似随意,其实他们从古至今都始终遵循着一个隐秘的原则——边缘效应理论,空间的边界是人类活动的多发地带(见图1)。

3.1 边界的概念

空间或领域的边沿、界限。它包括两种情况:1)指对空间或领域形成包围;2)指对不同空间或领域分隔。现实中,边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空间领域有了表象或意义上的差别,界限就产生了,并随之出现边缘。

传统商业街空间狭窄而曲折,店面小而密集,大大增加了小空间围合与分的几率,因此产生了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边界形式。

3.2 商业街空间中边界的类型

1)街道空间的功能边界:

功能型边界是街道空间中不同功能领域的分区界限,如休息区域和购物流通区域之间的分隔。一般通过高差或平面凹凸的不同表示出来,并以台阶、树木、栏杆临时流动设施等物质实体进一步的表达,这些物质实体对不同的功能空间形式界定、围合,表现为功能性边界。

2)街道空间的层次边界:

同一空间内,依然有不同层次的差别、花池、草坪、平台等,它们的边界意义就不一样,可能表示了从属关系的不同,自身功能的不同,或者仅仅作为不同视觉领域的边界。有时这些空间还会进一步的分化。

3)街道空间要素的个体边界:

个体元素也占有一定的领域,有其边界,如树木、雕塑、座椅、矮柱等。这一边界在心理上的感觉甚至远远大于它实际的尺度感觉。

3.3 边界的属性模糊、灵活,边缘的功能丰富

传统商业街空间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生活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并且生活功能与商业功能交融渗透。使它的空间呈现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而开放与包容则导致了它的边界属性模糊。另外,边界是传统商业街空间中非常重要的空间形态,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它对人的意义甚至远远大于线状空间和空间节点。因此,边界是街道空间中各种自发性活动发生最频繁的地方,是街道空间中功能最丰富的地方。

4 结语

商业空间是小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传统商业街不可避免的面临更新的问题,如何更新才能使得传统商业街可持续的发展。上文所阐述的空间形态是传统商业街的精髓与核心,同时也是最值得关注与保护的地方,在更新操作中,应竭力保留其原有空间形态,适当的进行处理,甚至可以进行少许的夸张,从而留住商业街原有的韵味,展现其地方性与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夏健,龚恺.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文健刚.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商业形态】推荐阅读:

形态指标07-14

审美形态07-15

元素形态07-18

地域形态05-29

形态特性06-02

形态分析06-24

显微形态06-25

作品形态07-04

知识形态07-04

形态研究07-07

上一篇:生态激励机制下一篇: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