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布局

2024-09-29

形态布局(共4篇)

形态布局 篇1

城市建成环境是其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每个时代都会在城市版图上留下自己的烙印,不同时代的烙印有的相互拼贴,有的重叠书写,积淀成今天丰富多样的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如何去认识纷繁复杂的城市形态,分析和呈现它的变迁过程和空间特征,把握其规律,理解其成因和背后机制,是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前提。

本文选取具有丰富历史积淀的南京老城作为研究载体,其范围以明代城墙为界,总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1](图1)。在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持续建设更替后,如今的南京老城具有(图2)所示看似繁密无章的街道网络。本文从方向和密度这两个街道布局形态的表征因素入手,通过类型归纳和发展历程分析,讨论其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 街道的方向

街道的方向,即街道在方位上的走向。观察南京当代道路和街巷方向,呈现复杂的状态,很难快速辨析其规律。然而在与城市历史轴线的比对中,可以发现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互成角度的城市轴线是南京老城重要的形态特征,并至今仍对不同地段的城市街道布局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

1.1 历史时期城市轴线的影响

自六朝时期以来的一千七百多年中,南京城市历经持续的建设和改写,对当代南京老城格局最具影响的时期主要包括六朝时期、杨吴和南唐时期、明朝初年,以及民国时期。

三国时期的吴、东晋,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皆以南京为都城,史称六朝。该时期的城市轴线约为南偏西14º方向,一方面适应秦淮河走向,另一方面此正对城市南面的牛首山,以牛首山两峰为天阙[2]。此城市轴线于是成为城内道路方向的准绳,其他街巷走向多以此方向为依据。南唐时期在六朝建康宫城南部建设了新城,并继承了建康城的中轴线走向。如(图)3所示,南唐江宁府城的中轴线(宫城前的御街)——中华路至今仍为南京城市的重要干道,而六朝和南唐的城市轴线方向更影响着今天南京老城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街道走向。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将皇城和宫城的建设区选在旧城以东相对荒芜的郊野,填平了燕雀湖,以广龙山(今富贵山)作为宫城中轴线的北端点,向南一直延伸至正阳门(今光华门)。此做法避开了热闹繁杂的南唐建康旧城,旧城区内街道肌理得以大体延续,新城区则以御道为轴(约为南偏西5º方向)布局。以御道街为准绳,今天南京老城东部的大部分街道走向仍受此轴线方向影响。

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活动,并以1927年至1937年为南京近代城市建设的黄金时期,使得南京开始摆脱中国古代城市的传统形制。为迎接中山先生灵柩,民国政府修建了中山大道,形成新的城市轴线。中山大道在南京老城中部和南部以正南北方向切割原有城市肌理,但对老街巷方向影响不大。而在老城北部则以中山北路为轴线,形成与正南北方向呈45度交角的街道系统,后来仅部分路段付诸实施。

1.2 自然山水条件的制约

南京地处丘陵地带,河流和地形的起伏亦会对街道的方向产生作用力,使其发生扭转变形。南京老城地形的起伏,主要由钟山的余脉向西延伸,把城市拦腰一分为二,接着向西北部延伸形成山丘聚集区,因此在风水学中南京老城被称为“虎踞龙盘”。追寻山体周边的街道走向,会发现为了避让山头而发生了明显的扭曲变形(图4),从而对老城西北部的街道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而秦淮河周边的街道走向更明显受到水体走势的影响,紧邻河道的街道会自觉地与河道垂直或平行发展,而在离河体一定距离后又逐渐被城市轴线的影响力所吸纳。

2. 街道的密度

街道密度是指被城市干道划分下的街区组团内所有街道长度的总和与该街区组团面积的比值。观察南京老城街道密度的总体情况,存在明确的低密度和高密度街区组团。高密度街区组团分布于老城南部、以及北部的部分地区,而老城东部和西北部则主要被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占据。

2.1 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

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的分布首先与自然山体或水体的制约作用密不可分。地形起伏剧烈和水体面积较大的地段不利于高强度的城市开发,在这些街区组团内部街道密度较低成为必然。观察南京老城山体与水面的分布状况,会发现其与老城中部和西北部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的分布形态大致吻合。主要沿以下两条线索分布:一条沿北京东路-北京西路横穿南京老城,是钟山余脉向西延伸的一系列山丘地带。另一条线索以清凉山为起点一路北上,占据了老城西部的大片用地,最终指向狮子山阅江楼。

2.2 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与“边缘带”(Fringe-Belt)

对比南唐江宁府都城范围与街道低密度街区组团分布,会发现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以近乎贴合的姿态沿南唐都城以外呈带状展开。而老城西北部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亦是呈带状连续展开,从而在南京老城版图上围合出两个片区(图5)。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主要被以下几类用地性质占据:军区大院、工业用地、高校和研究所,以及城市公共绿地。这些用地具有相似的属性:较大的地块面积;地块内部道路属单位私有,设置门禁,城市公众限制出入;常出现尽端路,街道间的连通性较差。

以上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的分布情况印证了英国城市形态康恩泽(Conzen)学派经常关注和讨论的“边缘带”(Fringe-belt)现象。它最先由赫伯特·路易斯(Herbert Louis)在其对大柏林的研究中提出[3],主要指源自城镇发展进程中的暂时停止或者缓慢发展而形成的带状区域,并由一系列最初倾向城市边缘区位的用地单元构成。它通常地块面积较大,用地属性通常包括工业、研究机构、社区服务、公共空间等[4]。随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张,边缘带会被突破并包裹入城市建设区,成为城市版图上具有明显形态特征的带状用地。

南京老城的边缘带也是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节奏变化中形成的。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地图的比对,可以发现南京城市建成区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到清末城市建成区仍主要集中在南唐都城范围内。民国时期以蛙跳方式跃出已建成区,将新的城市建设区设置在山西路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从城市发展的停滞中苏醒过来,一系列倾向于围绕城市边缘区位的用地单元在旧有城市建成区的外围迅速形成了连续的、圈状的城市边缘带。

南京老城边缘带的基本形态为沿南唐都城和民国密集建设区外围展开,与街道低密度街区组团的分布形态非常吻合。综上所述,可以将南京老城街道密度较低的街区组团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两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自然地理因素和城市边缘带效应。

3. 启示

本文通过城市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从街道的方向和密度这两个表征因素入手,对南京老城的街道布局形态展开解析,归纳其类型和特征,探索形态生成的影响因素。从街道方向看,南京老城的街道走向至今仍受到不同时期城市历史轴线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作用于不同城市地段,使得当代城市呈现几种方向的街道肌理相互拼贴的格局。就街道密度而言,南京老城存在明显的街道低密度和高密度街区组团。除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外,城市边缘带效应有效地解释了

街道低密度街区组团形成的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城市街道形态不会凭空产生,其背后是生成时代的交通方式、土地开发建设模式、规划设计方法等一系列深层因素的作用。认识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理解物质形态与其背后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辅相成关系,是当代城市建设的前提。相比于一些源于西方城市理论的、并被大量应用的形态模式,中国城市自己的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和规律仍有待发掘。本文对南京老城街道形态的分析和解读,希望为中国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摘要: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充分认识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特征,理解其成因和发生规律,是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前提。本文以南京老城为研究载体,对街道布局形态进行类型解析,从方向、密度这两个表征因素展开,呈现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多样性,揭示其时空分布规律,并探索其生成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街道布局,方向,密度,形态类型学

参考文献

[1].Moudon,Anne Vernez.Built for Change:Neighborhood Architecture in San Francisco.Cambridge,Mass.:MITPress,1986.

[2].Panerai,Philippe,Jean Castex,Jean-Charles Depaule,and Ivor Samuels.Urban Forms:Death and Life of the Urban Block.Oxford[England];Boston:Architectural Press,2004.

[3].梁江,孙晖.模式与动因--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城市规划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建置志[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

形态布局 篇2

里下河地区是位于江苏省北部里运河以东,串场河以北,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抵通扬运河的一处碟形低洼的天然沼泽湿地。自然条件良好,是著名的“水乡泽国”。里下河地区的城市发展,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居民出行多依赖水路,因此形成了水系交汇处岛状分布的居民点。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居民点沿着道路向周边方向蔓延。戴南作为里下河地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如何更好的发挥里下河地区特殊的生态湿地环境,规划绿色住区是实现戴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戴南镇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境内河道纵横,水网交织。整体地势低平,起伏小,呈西低东高走向,地面高程2.4 m~3.2 m,平均2.5 m~2.6 m。旱时来水缺少顺直河道,涝时泄海水道迂回,若遇旱涝较易形成灾害。

2 水网布局形态分析

戴南镇是具有里下河地区水网特征的典型城镇,其水网布局对居住、路网、景观及行为空间格局起着较大影响。

2.1 水系与居民点

在戴南镇发展初期,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居民出行多依赖水路。水系交汇处形成了诸多呈岛状分布的居民点。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居民对船只的依赖变弱,居民点逐渐突破岛的格局,向着沿水系的周边方向蔓延。受到耕作半径及地形条件的影响,农村居民点围绕水系交汇的节点逐渐形成规模,成为最初的村庄。零散分布、自发形成的居民点与水系间保持着微妙的相互关系。

众多的水系最初为交通之用,所以镇内亲水建筑较少。镇内大部分水系周边建筑边界均退让河岸一定距离,仅有少部分紧邻河岸。

居民点多以“岛”的形式出现,形成特色鲜明的水中城。水系与居民点的布局关系主要包括水系穿越型、单侧并置型、半包围型和全包围型四种(见图1)。

2.1.1 水系穿越型

布局特征:居民点跨越主要水系发展,但两侧蔓延力度不均衡。

景观特色:主要水系两侧景观利用较充分,次要水系景观仅单侧得到利用。

道路联系:水系两侧居民较独立,相互间联系不便,过桥交通压力较大。

2.1.2 单侧并置型

布局特征:两条主要水系平行布置,支水与其垂直形成网路,居民点多与主水并行布置,布于形成的水岛上,并随着支水蔓延。

景观特色:景观易沿居民点周边水系呈环状分布,且水系景观位于单侧,利用率较低。

道路联系:居民点内部联系较强;对外联系较弱,以过桥交通为主。

2.1.3 半包围型

布局特征:多条主要水系交叉分布成半包围状,支水与其形成网路;居民点多布于形成的水岛上,并随着支水蔓延。

景观特色:水系景观均呈单侧布置,利用率较低。

道路联系:居民点内部联系较强;对外联系较弱,依赖过桥交通。

2.1.4 全包围型

布局特征:多条主水呈环状分布。居民点多分布于主水形成的水岛上,外侧蔓延较少。

景观特色:主要水系景观均呈单侧布置,利用率较低;次要水系两侧景观均利用较充分。

道路联系:居民点内部联系较强;对外联系较弱,依赖过桥交通。

2.2 水系与住宅的布局类型

2.2.1 紧邻型

布局特征:建筑紧靠河道布置。

景观特色:各建筑有单独的景观空间,但岸线较封闭,缺少开放空间。

景观界面:河岸的建筑界面错落有致,虚实丰富。

道路联系:公共交通无法到达河岸,但建筑内部至河岸的可到达性较强。

2.2.2 退让型

布局特征:建筑退让河岸线一定距离布置。

景观特色:岸线开放,能形成连续优美的开放空间;水体保护较完整。

景观界面:沿岸建筑界面较平齐,容易造成呆板界面。

道路联系:公共交通至河岸的可到达性较强。

2.3 水系与路网的布局关系

归纳而言,戴南镇的水系与路网关系可以表达为如图2所示三种类型。

2.3.1 紧邻并置型

布局特征:路网紧邻水系平行布置。

景观特色:景观易沿水系呈线型布置;沿道路有良好的景观视野,水系界面开阔。

道路联系:亲水空间的机动车可达性较强,步行可到达性较差。

2.3.2 脱离并置型

布局特征:路网与水系平行布置,但两者有段距离。

景观特色:水系界面对居民开放,较易形成供步行的连续亲水的线型景观空间。

道路联系:水系界面可到达性较差。

2.3.3 垂直穿越型

布局特征:道路与水系交叉布置。

景观特色:水系周边的景观连续性不强,但易形成点状的开放空间。

道路联系:水系界面步行可达性较强,局部机动车可达性也较强。

2.4 水系与景观界面格局

水系周边建筑形成的景观界面主要有如图3所示两种类型。

2.4.1 连续型

布局特征:水系两侧均为连续的建筑正立面。

景观界面:界面整齐连续,呆板,缺少变化。

2.4.2 虚实错动型

布局特征:水系两侧均为连续的建筑山墙面。

景观界面:山墙面与建筑间的间距形成虚实错动的关系,形式和空间较丰富,但界面处理不到位,易形成杂乱的感觉。

3 理想格局形态

3.1 水系与居住的格局

考虑到景观效果、建设成本和交通等实际因素,建议旧镇区延续现有格局,社区与社区间以“水”作为屏障,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式社区格局。社区中心宜背离主要水系,靠近次要水系,在兼顾服务半径、满足服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与公共空间有机结合。

在社区划定过程中,宜采用主要水系作为划定界线。沿主要水系两侧宜控制具有一定公共属性的滨水绿地,以带状滨水空间组织公共空间。

3.2 水系与路网的格局

道路临水时,为形成优美连续、可达性强的河岸开放空间,建议道路以适当脱离并平行于河岸为主,道路与河岸间布置绿化景观。

道路不临水时,建议适当控制滨水建筑界面,增加建筑临水景观,增加垂直于河岸的道路,在终点处设置绿化节点。

3.3 水系与景观界面格局

建筑临水界面将立面与山墙结合,形成错落而不凌乱的感觉。主要水系景观界面以虚实错动型为主。

摘要:结合里下河地区实际情况,通过对戴南镇内水系与居民点、住宅、路网、景观界面格局的分析,探讨了里下河地区理想格局形态,并对里下河地区的绿色住区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该镇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系,居民点,道路,布局

参考文献

形态布局 篇3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体育设施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休闲活动的社会公共领域, 是现代生活方式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体现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 加快建设休闲体育设施形态的布局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休闲生活, 使体育设施建设真正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素质的标志,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服务, 这也响应了政府提出的“阳光海口, 娱乐之都, 品位之城”的口号。本文通过对海口体育设施形态布局的调查与研究, 对海口市市民生活、体育行为及生活方式进行调查与研究。休闲体育是指将体育作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追求科学, 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丰富文化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主要特征是体育与生活圈密切相关, 体育活动内容贴近生活, 体育活动形式轻松愉快, 休闲体育设施就是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为满足市民参加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建设的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使用方便、多功能的室内、外体育设施。由此可见, 体育设施与生活紧密相连, 社会必须加大对城市体育设施的投入, 合理分配好形态布局的方案和位置。

二、海口城市休闲体育设施发展现状

城市休闲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的现状, 受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政策、空间结构等变化的影响。海口作为省会城市, 在经济, 商务活动, 外来常住人口, 国际或区域性会议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随着海口经济的不断增长, 给城市的各项事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市民在安居乐业, 共享社会进步美好生活的同时, 重视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提高、追求更多的文化娱乐和享受休闲体育生活带来的乐趣。据调查, 海口市休闲体育设施资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见下表) 。

(一) 海口市休闲体育设施形态定位

随着海口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生活观念的转变, 提升了人们消费结构, 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现在重视文化生活, 追求生活品位, 享受休闲体育锻炼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已经被人们所重视。休闲体育设施形态布局必须合理, 应以海口四个城区为范围, 即龙华区、美兰区、秀英区、琼山区。其功能主要是:休闲体育活动体育设施, 节假日生活圈体育设施, 以特色体育度假等设施。

(二) 海口市市民生活体育行为研究

为了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参与的水平, 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生活环境, 提供一定的体育设施, 使之达到理想的状态是关键所在, 而人们的行为是休闲体育设施形态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海口市民节假日主要以特色度假体育活动为主, 活动场所多选在旅游景点和远郊地区。活动范围以五公里左右范围以内, 时间安排以两天左右居多。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 体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市民在节假日里参与的体育项目呈现多层次, 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中低端收入人群开展的是一些公益性活动场所提供的活动和一些收费不高的体育休闲活动为主, 如游泳、划船、登山、徒步、骑自行车等, 收入高的人群则参与一些收费较高的体育休闲活动, 如骑马、高尔夫、网球、冲浪、潜水等。总之, 相应的体育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 最终使人们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从中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欢乐。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海口市民的体育行为与体育设施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体育设施制约着市民的体育行为, 反过来市民的体育行为又对生活圈体育设施形态布局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 城市生活体育设施功能形态布局模式

1. 工作日生活圈体育设施形态布局模式。

结构功能:调查结果表明, 海口市工作日生活中进行体育活动多在社区内开展, 并以各种健身活动为主, 因此, 建设体育设施形态布局应以各社区体育中心和社区健身点为主, 能开展球类、游泳、健身、娱乐、社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设施;设施形态布局:以社区体育中心为轴心, 以一公里为半径服务辐射范围内的居民, 采用弹性布局方式可适用不同的社区, 使所有市民都能享受到身边体育设施带来的便利。

2. 周末生活圈体育设施形态布局模式。

结构功能:调查结果表明, 海口市民周末以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为主, 应以体育休闲娱乐设施和绿色体育设施为主, 体育休闲娱乐设施包括单项体育场馆和综合性体育场馆, 绿色体育设施是在公园, 绿地中建设综合的体育设施。设施形态布局:周围环区是金融、贸易、信息中介、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达的核心区, 设施功能形态布局应以小型、室内、商业型为主;中环区是商业, 居住为主的综合性城市环境功能区, 如大型绿地、体育公园等。

3. 节假日生活圈体育设施形态布局模式。

结构功能:海口四个城区 (龙华、美兰、秀英、、琼山) 的快速发展, 体育休闲设施已颇具规模, 调查结果表明, 海口市民希望在节假日能够参与以休闲度假、观光探险、康健娱乐为目的的特色体育活动;建设包括度假村 (海洋浴场、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健身房、骑马场、垂钓场) 等各种休闲体育设施;极限运动 (野营、探险、攀岩) 设施;亲近自然 (冲浪、划船、摩托艇、自行车、游泳、登山) 等体育设施。设施形态布局:远郊:以度假村为主, 30公里以内, 当日往返及一至二日;郊区农村:以度假村, 自然体育为主, 50公里以内, 3日左右;旅游景点:以特色体育旅游及观赏为主, 100公里以上, 三至五日的小型休闲度假模式。

三、结论与建议

1.提出工作日生活圈、周末生活圈、节假日生活圈三种基本体育设施布局框架。

2.海口市市民体育行为现状:工作日生活圈市民以健身活动为主, 活动场所以住宅小区附近体育设施为主要锻炼场地, 活动范围以社区体育中心为轴心, 以一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居民较多;周末生活圈市民以休闲体育为主, 活动场所以社区健身点、公园绿地、体育场馆为主, 活动范围在3公里以内居多;节假日生活圈市民主要以特色度假体育活动为主, 活动场所多选在旅游景点和远郊地区。活动范围以30~50公里以内为主, 时间安排以一至二天以内居多。

3.城市生活体育设施功能形态布局模式。 (1) 工作日生活圈体育设施, 以社区为范围, 以健身为主要功能, 包括社区体育中心和社区健身点。 (2) 周末生活圈体育设施, 以市区为范围, 以休闲体育为主要功能, 以体育休闲娱乐设施和绿色体育设施为主。 (3) 节假日生活圈体育设施形态布局模式, 以海口四个城区为范围, 以特色体育为主要功能, 以旅游体育、度假体育、亲近自然体育为主要的体育设施。

4.建议:在调查及实地访问过程中, 笔者发现海口市社区健身设施极为匮乏, 部分全民健身器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 社区体育中心综合建设达不到人们锻炼的需求, 这都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 努力完善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从调查中发现海口市区内茶馆分布较为广泛且布局合理, 若能将健身设施与茶馆相结合, 满足人们健身与休闲的需求, 也许是一个新的商机。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组.群众体育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11.

[2]赵金岭.关于城市运营与中央体育区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

[3]李建国, 卢耿华.都市体育生活圈研究[J].体育科研, 2004, (1) .

形态布局 篇4

北方民居因为受保暖、日照、结构等因素的限制, 导致建筑多为规则的长方体, 且中轴对称分布, 墙壁较厚, 这种结构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保证各个房间的充足日照, 但在结构上却对室内空间的划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致使北方传统的室内空间结构显得规规矩矩, 缺乏变化。而南方因为气候相对炎热, 其建筑的墙壁、屋顶不用像北方建筑一样考虑保暖性, 可以设计的十分灵活, 从而大大放开了对空间结构划分的限制, 这使得一些空间不利于人们生活居住, 导致大量的空间被浪费或者利用率低下。

在划分空间结构所用的材料与厚度上可以十分明显地反映出气候差异, 北方多以土石等厚重建材作为空间结构划分的材料, 且墙面窗户占比例较小, 在采光与通风的基础上兼顾保暖性, 而且厚墙与相对密闭的空间提升了人们的安全感, 进一步提升舒适度。而与之相对的是南方的灵动, 南方空间划分多以木质为主, 且多有镂空, 窗扇占墙面百分比很高,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空气的流通, 一来是更新空气, 二来能降低炎热天气带来的不适感, 三是良好的通风还可以对木质建筑起到防霉、防潮的保护作用, 可谓是一举多得。

以江西省赣中地区黎家村为例, 村中保存有大量的赣中传统两层木质民居, 以厚青石板为底下设水路, 建筑木质框架为结构, 一层左右各3室, 高度4 m, 内侧木墙设镂空窗扇, 外墙设有多处外窗, 通风效果良好。一二层空间联通仅有一木梯, 二层房顶呈斜坡, 高处3 m有余, 而内侧天井环壁高仅为高处的1/2, 且内环设有大量镂空窗扇来保证通风与采光效果, 二层内部多为梁柱虚隔断, 将二层整体空间分割成数个狭小空间, 穿行其中十分不便。整体呈现通透性。综合一二层来看, 其一层最大房间不足20 m2, 且多是零碎细小空间, 并且在空间应用上也十分混乱, 其左右各有1间厨房, 设4门, 一大三小;二层大量空间因其高度等原因, 仅为粮食仓储之用, 浪费严重[1]。

2 居住生活中的公共空间

赣中是指现今江西省中部地区, 通常指高安市、丰城市、新干县、樟树市, 为赣江中游, 是江右民系最主要聚居地之一。江右民系, 亦称为江右人、赣民系, 是汉族中的一个重要民系, 江右民系内部有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 相互之间互为认同, 其主要分布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鄂东南、皖西南的赣语区一带。江右民系分布于中原、赣江、筷子巷、瓦子角、瓦屑坝、抚河流域和吉泰盆地等地, 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风俗、赣派建筑风格。黎家村位于南昌市广福镇板湖村中, 是一个临水靠林的自然村, 村中人文景观丰富且保存完整, 随处可见各种雕饰图案。

2.1 中庭

中庭是二楼的跨梁房间下方的区域, 其兼顾室内与室外的特性, 联通一层各个房间, 形成以中庭为中心来达到其功能的完善。中庭的重要性是高于普通房间的, 因为其在除原本的职能之外又扮演了多种角色, 收纳了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各种因素, 对外如接待客人、聚会聚餐, 在生活中可以休息聊天、家庭祭祀, 同时其是家人交流的重要空间, 连接贯通了传统民居中的所有空间而使得家人可以更好的交流。

中庭空间作为连接前后天井的空间, 起到了连接与过度的作用。前天井面积大于后天井, 使得中庭的采光效果得到提升。而相对于两侧房间, 中庭的面积更大, 前后天井使得其通风效果更好, 而且配合以绿色植被, 可以使得中庭的空间尺幅得到增大和扩展, 且一层空间中所有功能区域都围绕中庭分布, 极大地提升了中庭的利用率和重要性[2]。

同时, 中庭空间对木质的保护起到了通风、防潮的作用, 中庭区域略高于前后庭院, 使得水不易聚集而干扰到中庭左右的支撑柱, 保护了上方的结构基础。同时, 前后贯通使得风得以穿堂而过, 对木材的防潮、防霉起到了积极作用, 村中房屋虽然年代较久, 但是并未在中庭出现任何结构损坏现象, 在当地较潮湿的环境下可谓十分难得[3]。

2.2 多职能空间

在黎家村调研时发现, 村中传统木质民居多呈现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而且房间功能呈现多样性, 储存、居住、会客、祭祀等功能呈现区域重叠的现象。整体空间显得十分紧凑却又不显得很混乱, 反而使得房屋充满生活气息, 象征着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每个家庭成员对自己家的理解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和表达。

3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不同于居住生活, 居住生活更多的是以个人为单位, 家庭内部的生活形式;而文化生活则是以家庭为单位, 聚落或者村庄内部进行交流而产生的生活形态, 他源于人类聚族群居的习性。因其的公共特性不适合于相对私密的居住空间, 所以随之而产生了各种公共文化空间以满足各个单位间的沟通所必要的空间需求。

以黎家村为例, 其聚落中祠堂、戏台均有建立, 并且表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 体现了当地人对建筑的理解。这些景观不仅在实用上服务于当地居民, 而且反映出了当地的历史与风俗文化[4]。

3.1 祠堂

在传统社会早期, 普通民众建立家庙、祠堂是不被允许的。到了明清时期, 民众才能建立自己的或者自己家族的家庙, 清后改称为祠堂。祠堂是血缘关系的物质体现, 血缘关系作为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社会中, 血缘关系更是分为多个等级, 兄弟间分嫡出与庶出, 家族内部还分成父、母、妻妾3个不同的分支, 由于传统社会中以男为主的理念, 所以以父亲为主, 并用姓氏来区分各个家族。在传统社会中, 一个人仕途或者事业有成之后多数都会选择回乡建立祠堂, 又或是村中全村集资进行修建, 而祠堂作为血缘关系的物质体现形式则起到了团结族人、联络宗族的作用。祠堂的主要用处是举行祭祀和供奉祖先。黎家村中的祠堂规模较小, 并无戏台之类的附加建筑, 其位置位于村庄的中心区域, 面水而建, 体现了当地居民对祖先的尊敬。

3.2 戏台

在黎家村的公共建筑中, 除了祠堂以外还有1处戏台。在传统聚落分布中一般不会单独设立戏台, 或者说戏台并不独立存在, 而是依附于寺庙或者祠堂的一个组件。村中祠堂面积较小, 其中并无戏台设立, 但在祠堂面对的湖水岸边设有戏台, 两者虽并无连接, 但整体关系密切,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祠堂的功能范围。在祭祀活动中, 除了丰富的祭品, 还会配以精彩的戏曲, 以此来告慰祖先表明后人安居乐业、事有所成。除了祭祀活动之外, 在每年的节日的时候也会举行表演活动, 以此来起到联系族人、团结家族的作用。村中戏台还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地方在于其可收纳性, 戏台并不是建立在湖上而是设立在湖上, 湖中距离岸边3 m处设有2个平行于岸边的石柱, 戏台在活动时搭建在上面, 平时可以收纳起来。当前, 这个功能看起来并无特别, 但是在传统社会中这个设计可谓是与众不同的。

另外, 村庄中除了戏台与祠堂之外, 还有大夫第、贞节牌坊、村口牌坊等人文景观, 村中和居民家中还随处可见一些砂岩雕刻、镂空窗扇、石灰画等图案, 其建筑外墙所用的中空砖石更是十分独特。更重要的是, 还有1座唐时的王侯墓, 传说这也是黎家村的由来。还有多处小广场、大小巷道等公共设施, 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村旁的湖边是村中居民做家务的地方, 村中并无自来水联通, 这样反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公共交流空间, 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村民日常交流的场所, 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4 结语

当地的居住习惯与文化因素, 是对当地建筑结构和建筑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此外, 当地的气候、土地、水源等因素, 也对当地建筑结构和分布有着不小的影响。在当地环境相对丰富的情况下, 生活习惯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摘要:本文以江西省赣中地区传统民居公共空间为例, 分析南北传统民居在结构上的特点, 并从居民的居住生活与文化生活两方面入手, 分析赣中地区传统民居公共空间类型与布局及其反映的社会背景, 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公共功能,空间布局,建筑差异

参考文献

[1]周博.赣中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06.

[2]薛浩然, 马云林.传统建筑的可持续性保护改造研究理论初探[J].价值工程, 2015 (24) :152-153.

[3]杨宇林.论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生态化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辽宁建材, 2011 (8) :32-33.

【形态布局】推荐阅读:

专业布局05-27

路网布局05-27

布局意见05-27

枢纽布局05-27

布局选址05-31

布局策略06-09

运输布局06-20

布局4G06-21

总体布局06-28

区域布局07-03

上一篇:金纳米棒下一篇:企业财务弹性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