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布局

2024-10-14

商业布局(精选11篇)

商业布局 篇1

城阳位于青岛北部腹地,是一个建区17年的新城区。随着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政策的提出,城阳在大青岛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吸引了万科、宝龙、卓越、龙湖、青特等大批房地产开发商抢滩登陆,大润发、利群、乐购、沃尔玛、四季春天百货也相继落户城阳,商业地产齐头并进、飞速发展,城市的住宅建设与商业配套也相应的带动起来。

目前,城阳区城市化进程较快,人口迅速膨胀,消费者购买力日渐增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些商业点:国货周边商业群,以国货、喜盈门两商场为中心,是城阳最早的商业点;城阳商贸城,借助农产品博览会的契机,使原来的大棚商业模式改头换面,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做成了北方第一大农产品交易市场;宝龙城市广场,57万平方米的大型SHOPPING MALL,以游乐为核心功能定位,集购物、美食、旅游、文化、休闲、娱乐、居住、商务八大功能于一体;青威路、正阳路交叉口商业群,该区域集合了佳家源超市、利群城阳购物广场、世正爱丽安、特易购、红星美凯龙几大商业巨头,有效地解决了东部居民的购物问题;中联大润发购物广场,位于春阳路的中联大润发购物广场紧邻青岛农业大学,是一个公园式购物广场;正阳中路商业大道,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快速的成型,汇集了时代中心、正阳国际和鲁邦国际等,渐成为青岛的第二条香港中路。

通过对以上商业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1)商业设施规划严重滞后。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指挥棒,没有规划城市建设就要杂乱无章。目前城阳仅有《城阳区2004年-2020年商业服务设施专业规划》,该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已不能适应城阳区的快速发展,急需对该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2)商业中心等级定位不明确。

目前城阳的现状商业设施比较分散,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明确意义上的商业中心,各自的规模又不够大,大多自成体系。

(3)商业设施分布不均。

商业设施分布不平衡,成规模的商业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区,西部、东部相对较少。且随着城阳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大量商品房拔地而起,以及随着城阳旧村改造的推进,大量住宅的建设完成,出现了公共设施配套滞后的现象,导致了社区商业网点供应不足。

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重塑城阳的商业未来,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

1 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

按照“高起点、高水准、高标准”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完善功能,着眼长效、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各级商业设施的整体规模、档次和特色。

(1)统筹规划。一要适当超前规划,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区商业服务设施专业规划。二要高起点规划,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邀请高水平单位规划设计,打造精品工程。三要统筹兼顾,改变传统单一的商业模式,向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观光等多功能延伸。四要与招商工作相结合。政府要改变过去各司其职的工作方法,招商要与规划相结合,同步设计、同步招商,避免规划建设与商家需求脱节。

(2)合理布局。一是空间布局。建构合理的商业空间等级体系,科学地布局商业网点。按照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分级布置商业网点,满足不同人群的合理需求。二是行业布局。以市场规律为指导,对于原有商业,应因势利导,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档次,对于新建商业,应根据行业特色,多方征询专家和商家建议,提高行业的聚集度。

2 以规划为依据,严格项目审批

商业资源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需要有较强的法律法规工具,来控制和引导城市商业发展和优化配置城市资源,这种工具就是商业布局规划。而在商业布局规划公布和落实后,政府应以此为指导,严格按照规划进行项目审批,以规划指导建设,确保商业规划的实施,保证商业结构收益的最优化和商业布局效益的最大化。

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商业布局规划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人们需求为宗旨,因此商业布局规划基础是从需求出发。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又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对城市商业发展进行引导和约束,减少重复建设、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

4 对品牌著名的骨干“龙头”企业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对在城阳落户的大型商业设施,全区各相关部门应广开绿灯,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办理各项手续,同时在坚持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前提下,要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对商业设施进行规划论证,实施道路、环境整治,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美化、亮化。通过品牌企业的带动,加快地区发展。

5 加强宣传推介

结合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时机,加大对我区的宣传推广力度,扩大知名度,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城阳区城市建设步伐迅速, 现状已经形成了一些商业点, 但存在着商业设施规划严重滞后、商业中心等级定位不明确、商业设施分布不均等问题。经过分析研究, 提出了通过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规划为依据、严格项目审批, 以及对品牌著名的骨干“龙头”企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和加强宣传推介等一系列方式重塑城阳商业未来。

关键词:城市化,商业点,商业布局,商业设施,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1]罗彦.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与优化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 159 (1) :22-26.

[2]徐星.上海商业布局模式研究 (三) [EB/OL].http://www.kot-ler.com.cn/, 2006-12-25.

商业布局 篇2

摘要:创新知识及方法、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应用在商业建筑的前期方案设计、后期与商业招商(租)平面布局及业态结合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呈现出互动互补的的趋势,为营建创新新颖的建筑设计的表现形式及营造业态丰富多彩的并有机组合的商业气氛与环境,创造出建筑设计表现环境空间与商业氛围密切紧密结合的形式,分析具体的商场、写字楼成功案例,归纳出如何成功运用创新的思维与方法及实践,通过商业建筑创新的理论总结并运用推广于引类商业建筑的创新拓展中,进一步打造具有创新新型的商业建筑及商业商场环境及对应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创新 创新体系 创新实践 创新方法 创新型商业建筑

悦达889广场位于万航渡路889号,是一幢办公与商场结合的商业建筑,外观沿着长寿路具有巨大圆弧面的写字楼外观及沿万航渡路展开沿街的商业商铺布局,裙房全部为商业布局,而塔楼与裙房通过巨大的三维钢构云顶进行连接衬映,营造出创新独特的建筑表观形式及环境,而内在的商业表现形式、平面布局、业态组合、空间体系中环境装修、光照、机电空调的建筑因素采用,全都体现了具体的创新方法的运用及创新思维的体现。

一、前期方案设计的创新采用

1、由于悦达889广场占地位于长寿路与万航渡路的交叉处,北面与东南面皆为住宅区,前期的规划设计方杂如何满足周边建筑日照时间的需求与周边环境划界,防火登高区域规范的满足,无不影响方案的采用,而采用新奇的建筑外观必与各种建筑规范的要求产生冲突,而按创新方法运用:设计团队经常性的头脑风暴会议、采用价值工程分析,各方案评价过程采用优选法等具体方法的运用,确定初期方案的优劣及定位、定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保证了创新新颖建筑的前提方向性,如原定方案为裙房之上设计为2栋15层的办公写字楼方案,可满足与居民区的日照分析内容,但容积率又不能充分利用,而后又在距离居民区最远的万航渡路与长寿路交叉地域中安排1栋30层的写字楼,而距离居民区最近的立面造型采用退台的形式,分别于20层与25层的标高处,向远离北面居民楼进行退台的处理,保证了与北面居民楼的日照间距空间距离,此类创新方法的采用,就是“和田十二法”创新方法中“加一加”、“减一减”方法原则并用的措施;

再如原初步设计方案,由几家境内及海外设计单位分别各自方案设计,而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委托境外的设计单位凯里森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直至最后的施工图建筑设计,亦可看作是优选法的具体实施运用,顶尖的建筑师是保证创新源泉创意灵感的起源。

2、裙房的商业平面布局创新、策划定位,亦紧跟市场的风向趋势并跟随市场的热点及时进行调整及最新重新订位,亦可以说,为了招商客户的需求绞尽脑汁挖掘建筑平面、空间,从租房内部至公共区域全方法的找寻合理的着手点,尽力满足招租的条件,最终商场业态的组合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商场的组合形式,亦使创新运用于商场商业使之呈现出多彩多姿的变化及独特的魅力形式,亦体现出创新思维中的组合思维、联想思维的实际运用,相比传统的大百货形式,悦达889广场更注重于shopping mall的形式及购物给予人的自身体验及各商户的商品,商场内涵的服务装修的环境氛围,吸引购物人群的品味及购物人群品质的内在导聚导向,使商场中的人、物、内涵由内至外、由外至内,在商场中的每一层的平面及每个商户区域的各个平面空间,呈现多样有机并随机变换的各式组合,逐渐向从市场导向到研发导向的商场平面及业态组合创新;慢慢地由商场市场价值提升到一种商场文化价值的形成,也是一种综合型知识在市场价值之外再加上商场本身内涵的商场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了商场本身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服务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竟争力。

3、创造商业建筑中建筑形式的统一与分化的模式

悦达889广场分办公塔楼及商业裙房两种业态完全不同的商业业态的组合,而商场的同层、不同层又有不同的业态如何按符号型知识为基础,提高商业建筑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了商业建筑本身的市场价值颇具一番心思,由于悦达889广场外观依地形呈曲弧面扩展,而立体空间又有弧形3D造型的云顶钢构玻璃形式,本身的建筑外观形式就寓意了建筑本身具有云间似水流动的动态行云般的理念因此内在的各标识采用云端水流线条的形式,而装修的主导风格亦与此相衬应,如办公楼内走道的墙壁面采用如云顶云间线条相似的扭纹玻璃局部装饰,裙房商场的主立柱采用于铝板透切的水纹进行包装,公共走道的天棚顶采用具有水纹样的木饰面铝板,公共空间的楼板采用石膏板的水纹样进行墙裙装饰,此等装饰的设计及理念更多采的是侧向创新设计的具体运用,而商场内中厅两侧的整体设计理念却又完全不同,一侧采用现代简洁的外在形式寓意浦东的新派现代感觉,而近西面一侧采用石材古典造型的形式,寓意浦西的深厚文化底蕴,而各材质却又能体现云水间的线条饰样,此类又更多的是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创新思维的进行整体设计运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二、采用全面创新管理的理念去推动完善商业布局设计的合理性市场性价值性

1、商场的布局设计理念更多采用全员创新的手段,进行全价值链的优化设计,建筑设计与市场招商商务人员的密切配合有了大致的建筑总平面后,交由招商市场人员,根据招商策略计划,对潜在客户的分析及配置,预先规划出一个招商商户分布初期平面,然后交由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分层的内部分割设计,而期间主力招商客户的确定,为分层商业布局的定性起到了支撑性的作用,主力客户一旦确定下来,邻近的租户亦采取与大型主力户型相辅互补型的业态,尽量做到高低配置、业态互补,人流组织流动连贯,如原悦达889广场原初期设计地下一层为酒吧街,而现实却调整采用两侧为大型超市型业态,一家为家居型,而另一侧采用高端海外进口食品型,中间采用饮食、小型数码产品、冷饮、美甲、饰件品等相辅互补高低搭配,充分利用大型超市的人流、顾客购买力分类所带来联动效应,由此若无招商人员的介入,此类建筑设计平面分割没有一点的市场性,可行性,纵然设计出来可能起到的“守株待免”空置无租的效果;同时对各具体的商铺分割平面设计按市场市务人员的需求,尽量做到既灵活分割,又可聚合集成为一间大型商铺的模式,而商户的需求,为全员创新中客户需求体现;同时物业服务人员对于商场平面布局亦有自已的理解,提交设计人员后,以商场周边的人流、车流的组织各种服务设施的布局起到了建设性、决定性的作用,如悦达889广场车库进出口的处理,原设计为单向进出口实际采用市政主入口为双向进出口形式,方便车流的组织、办公楼大堂垂直电梯采用高低速区的形式,亦为常用的垂直电梯组织方式,此种皆从物业管理角度得出的经验总结。

2、全价值链创新对于商业建筑平面布局设计的促成与发展通过对商业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的整合,提出招租平面的价值主张,先行向租户介绍商场的价值表现,提出与客户(商户)的主张利益结合点,以商场方的租金(价值)与租户的收益相关联,以促成双赢的局面形成,而通过价值实现过程,将租户的各项要求,融入建筑平面分割中及相应的建筑机电功能中,通过满足招商商户提出的具体的水电风气用量的要求,而才能实现商户进场,否则则不能实施,如很多餐饮客户对用水、排污用气要求较多,而原设计布局没有考虑余量和布置,则不能有些区域任意安排,而平时商场的各种营销宣传就是商场价值传播的过程,各种营销中的商场平面布局的宣传,既是对商场整体的宣传亦是对商户(租户)个体价值的宣传,使商场各顾客客户对于各租户的商品的价值产生兴趣及吸引力,从而才能使购买商品的行为在商场中实现,通过租户对于商场的租金敏感度的体验而实施其出售商品的定位、定价,进而使顾客对于各商户的商品价格(价值)有体验并在商场的建筑平面空间的布局中产生购物的体验,进而使商场租户购物人群的价值取向集中到一起,才能使商场中上述三方形成良性的互动,进而完成商场实现租金收益的价值主张的实现,所以商场平面布局设计的采用及实施,对于商场的价值主张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故而通达巧妙的设计构思,微妙的商业设施的分配,使各种最新的租户商品销售及顾客最新的消费需求、欲望及体验都能在创新的商业平面布局中进行结合及实现,进而使创新出来的商业平面布局设计氛围、表现形式得出价值的实现,产生巨大的效益,从而间接提高了商场的市场竟争力。

三、使用创新洞见模式,关注未来商业发展趋势并进一步调整商业的平面布局及各种组合,争取创新商业模式成功

1、现有的悦达889广场从09年开业以来已通过两年多的运营调整,其间商户的进出亦体现正常的趋势,90%以上的出租率达到业内的超高标准,租金收入稳步增长,商户、业主、顾客三方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态势,其间为满足市场营销的需求,多次进行营销模式的促进改变,除了传统的国家法定假日的营销及活动开展外,研究人们消费需求模式的改变、发展、未来趋势,并研究商户的行为、模式、发展、而进一步进行商业平面(业态)调整;通过官方微博及网络互动,进行互联网络宣传、营销并进一步加大比例,为近年来营销的新趋势,而商场的网站,从各型商户到招商条件、商场本身介绍无一不全,及时吸引了年轻一代的目光,引导消费行为,加强消费品牌的植入,都是一种主动培养未来消费趋势的主动创新洞见,如同南京西路、淮海路等商业区域的逐渐形成,通过本身一点的商业商场形成成片的商业网点网络、近而形成热点商业区域,达到曹家渡商圈的最终形成。

2、采用非常规的具有创新模式的商业设施的调整及对新颖产业新型模式商户进行导入和引进,营造独特的商业布局和业态,使商场的品牌营销传播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赢得租户和消费顾客的吸引力,积极引进具有文化内涵的营销活动如各种艺术家的获奖雕塑展,公共区域增加带有云水间纹样式的石椅,延长消费人群的驻留时间,增加快餐、咖啡厅业态布局吸引年轻人的消费,使得在商场的玩乐体闲时间增加,从而带动其它业态的发展,而增加年轻人群的消费力,而体充健康保健型概念商户的引进,增加了年长人群银发消费能力,而餐饮早教儿童摄影文化培训书店游乐场,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人群吸引力,同时通过新颖的商业装修环境的调整,做到商户户户不同,而又有贴心人群相同一致的服务理念及服务行为,使商场本身各平面布局多彩纷呈,满足消费人群从老年到幼年的各年龄的需求,满足特定人群如商务人士成功人士的小众需求,对于主流消费人群的突出关注和购买力的统计,进而进行业态布局的主力型调整,增加商场业主方及租户商户的现金流入,做到商场各型收益的最大化。

3、而予见人们的未来消费模式、行为,调整经营布局的变化,如近年来网络电商的崛起,对于实体商场的冲突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为互动互相融合,进行网络虚拟化与实体商户的互动促进交联,而又保持各自特征的消费行为,实体商场给人以亲身的生活体验并增加互动人际交往的行为习惯,而网商以快捷满足人们的目的性消费为主,却又各自的特点不同,发展各自的营销方式形为,使两者结合促进,形成商户的多种渠道经营和多种的赢利模式,从而使实体商场保持存在优势和理由,此类消费营销行为的未来模式,只能越来越多,而保持创新的眼光及能力,抓住上述的趋势、行为才是保证商场竟争力的要素之一。

四、若保持创新新型的商场成功模式,采用创新管理亦为同样重要 悦达889广场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由专业的商业经营团队进行专业的招商、运营及经营品牌的输出,又进一步带动商场租户流的进出和互动;采用创新的招商宣传手段,以全员的创新促进,使人人参与管理的模式深入商场经营的每一阶段,以专业创新的营销策划,保证商场的价值得以传播,认同,使得商场的任何创新的平面布局、规划、设计最终被租户、顾客认可,最终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创新平面布局业态的成功。

顺势而为布局商业地产 篇3

10年前,因为不习惯被动等待,这位土家族姑娘放弃了相对轻松的文艺工作,选择了创业。

“以投资风险偏好来说,年轻的时候我是个进取型的选手,手里有几万块钱就敢去交首付买房,再以租养贷;现在变成了中庸进取型,但也绝不保守。”海容天笑着说。

“做投资,有时不是钱的问题。一笔资金放在那儿,看着数字变来变去,对我没有太多成就感,我还是喜欢自己搭建一个平台,通过对方向的判断积累来挣钱。成也好,败也罢,这样的收获才大,比如从前的住房投资和如今的环保睡房品牌思丽品的经营。”

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社会跟着政策走,这是她顺势而为的大局观。

研究各国的经济变化,观察电影里深刻的人生,或者索性去专业市场做商业调查,相比较在高档会所里慢饮一杯咖啡,她更习惯去脚踏实地地走走看看。

“有些年轻女孩光顾着打扮,有些年轻女孩整天工作,自己要什么,身边有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考虑事情的发展趋势,资源也浪费了!”海容天说,她目前主要在从前投资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和再分配,一部分投资她的七月七贸易公司,一部分投升值资产和理财。

她透露,新城镇化方向的商业地产是她的下一个布局计划。

“2000年左右政策扶持房地产发展,各类购房政策一边倒地倾向消费者,市场上哭着喊着卖房,我当时进入住宅产品的投资,以租养贷等升值,一套变两套地走。但现在不同了,政策打压,投机收紧,今年我预备跟着把住宅清掉,配合我的产品平台,进入商业地产,在新规划出来的城镇化中心投资商铺,每一个合适的城市选一个位置,要么自己开连锁店,要么租出去。”

既然已有淘宝店铺,为何还要开实体店?对海容天来说,这不仅是资产的概念。

将商业地产和公司结合在一起,海容天看好商铺的前景。

“如果不做商业,没有投资渠道,我的住宅只能放在那,可能不会轻易下决定;但我现在有公司,资金抽出来放在商业配套上,综合回报率远不止这么多。”

“比如一套300万的房子,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出租,即便月租1万,一年不过4%的回报率,与定期存款没差别。而住宅还有另一个问题,有些住不了又不想租,空置了浪费资源,可好一点位置的商铺几乎常年无休。”

一个几百万元的产品放在那,回报率这么低,海容天认为,退一步讲,如果住宅有的升,商铺肯定有的升,尤其是小地方的商铺升值潜力更大,因为中国最后一定会缩小地方间的经济差距。

“健康、环保、舒适,是我投资经营房产的大局观。”海容天说,最近她在关注美国工业用地和加拿大的住宅。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布局研究 篇4

关键词: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结构

在一个城市当中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在城市的商业建设当中是较为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这种公共空间都处于商业中心最为繁华的地方或者是集中的地方。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对与整个城市来说, 会对其城市文化、人民的满意度等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城市商业中心的设计者来说, 合理的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1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分析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属于城市开放空间当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部分, 在城市的商业建筑建设当中需要重点处理。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不仅能够向群众提供购物的职能, 同时其还能够成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当前来看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还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城市当中的人文、城市面貌、人们的生活观念等。设计良好的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能创造出一个具有过渡性的、娱乐性的、安全性、交往性强的区域, 能有效的吸引顾客的驻足和观赏, 这对于商业中心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2 当前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属于人们进行休闲、购物、娱乐等活动功能最为复合、集中的部分;另一方面, 我国的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过分的注重其商业价值, 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那么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中的公共休闲设施匮乏

现代理念下的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区域, 同时还应该结合广场、自然景观等为人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在该过程当中提高人们购物的环境质量。但从实际来看, 当前我国的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例如供人休息的座椅和场所是非常少的, 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其对于长期维护客户的重要性。而商家和设计者也是基于将顾客当作为游客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 所以自然能够达成一致, 这就造成了当前我国商业中心公共休闲空间严重不足的现状。

2.2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公共绿地面积不足

通常来说商业中心都位于城市当中比较繁华的地带, 在地理位置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正是由于商业中心多位于城市繁华区域所以土地的价格就相应的较高, 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往往就会忽视绿化用地, 最后导致整个商业中心公共绿地面积不足、缺乏绿色和生机, 影响了人们在公共空间进行休憩的心情。

2.3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严重功能单一的现象

有些城市在设计商业中心的公共空间时往往没有考虑到其多功能性的发挥, 随处可见的是大面积的、功能单一的广场、空旷的公园, 似乎像是一个封闭的物体一样直插到了商业中心当中, 这样的区域虽然位于商业中心当中, 但是却和整个商业中心格格不入, 也没有起到应该发挥的作用。

3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改进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当中我们知道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是有非常强大的服务功能的, 而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要能够让身处其中的人有舒服、惬意的感觉, 要能够让人们在休闲的时候就能够激发其购物及消费的欲望。首先行人对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需求在其设计当中应该是最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而人群的聚集度也是设计当中的主体。本文对于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是以打造人性化的、高效率的公共空间为目的进行的。

3.1 商业中心街道广场的建设

商业中心的街道广场是公共空间当中的兴奋点, 也是商业街道当中的开阔部分, 面对当前商业中心当中街道广场逐渐退化和消失的现状, 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逐步的改善街道广场的建设。

(1) 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休息设施的建设。商业中心街道广场当中的休息设施面向群众主要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有交流、观赏、休息、思考等。而在商业中心街道广场当中发挥这一基本功能的就是户外座椅, 当人们在商业中心购物或者是闲逛的时候当偶尔觉得累或者是需要和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可以选择户外座椅进行休息。休息设施既可以是固定的座位、也可以是可移动的, 同时还可以是一些沿着边沿地带设计的休息区。另外商业中心街道广场当中的树墩和假石等都在无形当中为其提供了休息场所。

(2) 设计的过程要考虑到附属设施的建设。当前现代的商业中心街道广场的附属设施主要有雕塑、水景、景观花坛、书报亭等。这些附属设施的建设都会影响到整个商业街道的氛围和气息,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人们前来购物。所以所设计的内容和布局就需要要考虑到人们的视觉需求和心理需求。

(3) 设计过程要注意尽量减少消极界面的长度。在城市商业中心当中往往会有一些较为单调、刻板、严肃的用玻璃、石材、或其它材料堆砌的建筑外立面或内部装修。那么这些建筑内外界面和电影院、游乐场、商店等商业氛围最大的区别就是看着较为冷漠, 容易让人出现紧张不愉快的心情。所以在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尽量的减少这类建筑的界面长度。

3.2 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城市特色的建设

在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当中的符号以及有些标志性的建筑都是一个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 所以一个城市商业中心当中的符号必须要和周边的建筑协调存在, 设计上要和城市文化相呼应, 做为设计师应该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个性和特点有充分的体会和认识, 能够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的提炼, 进而创造出和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 使其也同样具备该城市的特色元素。

3.3 增加公共空间绿地面积

为了更好的为人们在公共空间进行休憩、娱乐等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就需要适当的扩大公共绿地的面积, 那么解决的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通过增加立体绿化和空中绿化, 用来扩大绿地面积;二是通过在绿化的重点位置进行布置和点缀, 注入绿色气息。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 并且二者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3.4 加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

社会发展到今天, 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主旋律, 对于人们来说休闲娱乐和购物生活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二者之间的连续性也变现的越为明显了。公共空间只有将多种功能活动混合在一起, 才能够使城市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人与人之间才会变得更为密切。所以在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把多种用途的设施考虑到其中, 将各种功能混合在一定的公共空间范围内 (购物、休闲、娱乐、商务等) , 让每一个处于公共空间的人只需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就能够完成多种公共活动。公共空间复合性的加强能够有效的吸引人群, 使空间活力不断加强。

4 总结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是城市公众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所开展的研究对于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布局的设计和建设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的整体建设。做为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 在设计上不仅要体现城市风貌, 同时还要兼具人文精神, 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够为现代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孙晓.从消费者行为需求探讨现代商业空问布局, 山东建筑大学, 2011.

[2]张晓娜, 施明华.我国城市社区商业的空问布局模式探讨,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

[3]齐延成.广场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连接”——以哈尔滨西客站地区和谐·中兴广场及休闲廊道设计方案为例[J].设计.2015 (1) .

[4]赵芮兴.对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探讨.学研探索.2015 (4) .

商业布局 篇5

关键词:广场文化;城市;商业布局

在当前城市商业布局的演变进程中,对广场文化的探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政府通过城市广场以及广场周围的建筑物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经营.在广场周围形成独特的商业圈。同时通过在广场和广场周围组织各种经济、社会、文化活动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加城市对内对外的凝聚力。“广场文化”被看作是城市文化生活的象征,成为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商业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广场文化的内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城市广场.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广场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的场地。城市广场是城市中开阔的公共空间.是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公共场所,是宝贵的公众活动场所。

1.1是城市的“客厅”

正如人们熟知的北京开安门广场、上海的人民广场、大连的市政广场等。现代城市更多将广场及广场周边建筑作为展示城市和地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空间。

1.2是城市的“眼睛”

透过“心灵的窗口”让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广场是城市的文化精华的集中地,每时都会上演精彩的节目:城市中广场及由此形成的广场文化是人们所不能或缺的。

2广场文化的特点

2.1广场是广场文化的物化载体

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广场,不仅是城市文化个性、文化品位的标志,更是市民引为骄傲的精神家园。作为城市文明进化史上的一个“光辉聚点”,广场既要有区位优势.更要有文化含量文化特色和鲜明的符号识别。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场是一个城市开放性的艺术窗口。

2.2文化、人群、环境的互动协调

商业布局 篇6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商业区位势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城镇密集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带动下,呈现出市场繁荣、商业发达的局面。许多城镇已从工业城镇向商业城镇转化,商业在城镇经济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相关规划的引导,各级商业网点在市场自发作用下,呈现出无序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商业设施规模求大求全、商业经营品种重复等方面,由此带来的市场过度竞争和资源严重浪费,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密集地区的商业网点体系,引导其有序化发展,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交通可达性与商业区位形成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系统分析,引入商业区位势,建立起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商业区位势理论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浙江省平阳县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实践,为区域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商业网点布局的基本理论

研究有关商业网点布局的理论主要有市场竞争区位论、贸易区边界理论、市场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等。市场竞争区位论由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Palander)在《区位理论的作用》一书中提出。他从动态市场角度研究竞争产生的市场区位,认为人口分布变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都可以打乱原有市场平衡,改变市场分布状况。指出市场的分布与企业的生成成本与运输成本密切相关。

贸易区边界理论由费特(E.A.Fetter)在《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中提出,论述的是运费、生产费与市场扩大和竞争的规律。费特认为,竞争中以生产费和运费为决定条件,起决定作用。费特假设两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生产费与运费完全相同,出售给均匀分布的消费者,则市场形成均势;如果运费发生变化,则运费低者市场范围扩大。在研究中费特采用了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中的等费线理论进行说明。

市场区位理论由廖什1939年提出。廖什提出以垄断代替自由竞争,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提出动态区位理论的模式和理论。廖什认为市场纯属经济力量内部作用的结果,市场区取决于企业经济力量的扩大和收缩。他提出需求圆锥体的概念,认为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加而增加,在有多种类型产品参与竞争时,市场区域则分成各种各样的六边形蜂房状市场。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利斯塔勒(W.Christaller)于1933年在《德国南部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他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中心论述了中心地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任何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总会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并至少要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也就是产品的最大销售限界,这样一个限界可能达到的销售额就是该产品的限界值。克氏把中心地看作商业集聚中心,向周围地区提供服务。他认为中心地提供的物资和服务首先是贸易,然后是银行、手工业、行政、文化和精神服务。中心地提供的物资和服务种类有高低之分,不同等级的中心地起门槛人口不同,等级越高则门槛人口越多,吸引的范围也越大。

二、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商业区位势概念及模型

经济学中,往往采用区位势来反映一个地方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区位势的大小反映了该区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大小。同样地,我们可用商业区位势来表征特定地点的商业活动的区位优势。一个地方的区位势取决于其获取或供应区位要素的能力或潜力,以往的研究往往直接将距离作为交通的影响因素。然而,考虑到交通条件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单纯用地理距离指标显然是过于粗略,这里我们综合了距离、交通运输成本诸因素的交通可达性因子(A)代替,考虑到商业网点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尤其是一些老字号商店的特殊作用,在模型中加入商业区位惯性因子(λ),则商业区位势模型表达式为:

式中:为商业网点(中心)的区位势,为交通可达性因子指标:为商业中心聚集因子指标;为商业区位惯性因子指标。这里,值的大小可用商业网点营业面积或营业额来度量,可用该商业中心所拥有的老字号商店的数目表示,两指标容易直接量比。相比之下,交通可达性因子指标值难以获得,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入系统分析。

交通可达性(Accessibility)是交通系统合理性、运输效率的评价指标,即它是作为评价交通系统是否优质、高效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重要指标。在标定区域商业网点体系中某一节点的可达性指标时,主要考虑三个指标:一是该节点的连通性指标,它描述了节点间联系的难易程度;二是节点间的距离阻抗,它用其它各节点到考察节点得平均距离来度量;三是该节点对外交通道路等级综合评价指标。

1.节点连通性。一个节点同网络中其它节点的联系,不仅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即通过第三个甚至更多的节点,才能实现。交通网络中节点的连通性是对现实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的一个测度指标。这种测度可由所谓的连接性矩阵导出,即做一个最短路矩阵,从而计算出相应的指标,一般可以各个节点的平均径路长作为交通网络中节点的连通性指标N。

2.距离阻抗。交通网络的交通阻抗可以用平均出行距离D,可以采用矩阵表达式,。式中:D为平均出行距离;为路网中i与j点间的最短平均距离。矩阵D反映了路网的基本特征,可直接地表明路网中各运输点之间联系的难以和便利程度。

路网中某一节点的交通阻抗,即由其他各点到某一点的平均距离表示如下:

式中为区域内的节点数目,分子为矩阵D第行元素之和。

3.道路等级综合评价指标。通常进入一个商业网点的道路不止一条,它们的等级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等级的道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商业网点的可达性,因此,可运用模糊理论引入一个半定量化指标来评价道路等级的综合情况。

根据区域对外交通道路等级的一般情况,将道路分成以下等级: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一般公路(包括除以上三种道路等级外的其他道路),并依次赋予定性评价值为4、3、2和1(其中α=1、2、3、4,分别依次代表上述四级道路)。对于i道路等级综合评价指标,则取

式中,n表示经过i的道路总数;表示第α级的道路总数;是一个平均值。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交通可达性指标可参考重力模型,由以下函数表示:

上式反映某一节点的交通可达性与连接该节点的道路等级综合指标以及连通性成正比,而该节点到其他节点的平均距离成反比。

三、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浙江省平阳县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平阳县是浙江省温州市辖县,地处于浙南闽东北地区的适中位置,是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两大经济圈联结点和物资集散中心和主要出海口之一。全县行政辖区面积105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4万。除县城昆阳镇外,全县另有建镇20多个,其中鳌江、水头等9个城镇为浙南地区的经济强镇,全县商业气氛浓厚,商业发达。

按照近年来平陽县商业发展自身特有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商贸辐射范围把平阳县城商业网点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1)区域级商贸中心;(2)县级商业中心;(3)镇级商业中心;(4)社区商业。对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进行空间布局上,我们根据商业区位势模型,计算出各镇相对区位势(计算过程从略)作为依据。各镇对商业区位势值见下表。

表 平阳县各镇相对商业区位优势值 %

根据上表,平阳县相对区位势大小的依次是鳌江镇、昆阳镇、萧江镇、水头镇、郑搂镇、钱仓镇、宋桥镇和麻布镇。将这一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平阳县域商业网点体系规划的依据,对平阳县域商业网点体系进行划分,按照各镇所设立的商业中心的层次和规模,可以将九大镇分成三个级别。其中昆阳镇和鳌江镇属第一级别,它们拥有商业网点体系中最高等级的区域级商业中心,层次体系也较为完善;水头镇和萧江镇则属第二级别,它们最高层次的商业中心为县级的;最后,麻布镇、钱塘镇、腾蛟镇和宋桥-郑搂组合城镇为第三级别,它们最高层次为镇级商业中心,主要服务于本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具体规划措施如下:

1.创建两个区域级商业中心。区域级商业中心指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区位优势为保障,经营服务以商品交易市场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和物流园区配套,辅以会展、餐饮、旅馆等功能,服务范围超出县域范围的区域性商业贸易流通中心。区域级商业中心是当地主导特色产业链的延伸,能增强族群经济的规模和活力。区域级商贸中心鼓励设置专业批发市场、要素市场(劳动力、技术、信息市场)、专卖店、餐饮网点、物流配送中心;限制设置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菜市场。鳌江镇和昆阳镇的相对区位势分别为31.68%和27.91%,分列平阳县的第一和第二位,规划以此为依据在这两个城镇创建两个区域级商业中心。

2.提升发展四个县级商业中心。县级商业中心指商业积聚,商业网点多,经营服务功能齐全,服务范围超出所在镇域,能辐射到全县或县域中较大区域的商业中心区。

昆阳、鳌江、水头三大镇的中心镇区已形成县级商业中心。考虑到萧江镇突出的区位优势,它的相对区位优势为18.02%,在平阳镇为列第三,而且也有一定的产业和经济基础,这非常有利于商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本次规划提升萧江镇商业区的级别为县级商业中心,要求其提高商业集约化程度,积极推进经营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经营服务功能。

3.建设五个镇级商业中心。镇级商业中心指商业有一定的集聚,经营基本的商业业态,辐射范围为本镇及周边区域,消费对象以为本镇居民服务为主的商业。规划分别在萧江镇、麻布镇、腾蛟镇、钱仓镇和郑搂-宋桥组合镇这几个区位势较低的城镇建设五个集镇级商业中心,结合各自商业基础条件,突出各自的服务功能,形成各自的特色。

4.培育若干个社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指聚集一定商业设施,以便民利民为目标,主要配置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必须的商业和服务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的家居服务型商业中心。此外,平阳县多数镇区的居民区建设相对落后,有规模的居住区级商业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为方便居民生活,在昆阳、鳌江、水头等几个大镇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中,逐步改建形成居住区商业中心和街坊商业,在其他各镇区分别设置一个社区级商业中心。

四、结语

我国对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体系规划较为重视,相比之下,区域范围尤其是县域范围的商业网点规划不够重视,相关理论研究的更少。本文借鉴经济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区位势概念域模型,对其进行修正,用交通可达性因子代替简单的地理距离因子,并增加了反映商业空间布局的历史继承性的区位惯性因子,建立更具实践意义的商业区位势概念模型,在规划实例证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吾扬粱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

[2]O’sulliven,P.(1981)Geographical Economics, John Wiley & Sons, 172~174

[3]Losch A. 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r, Conn, 1954

[4]Chrristaller W. 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 Prentice-Hall, N. J.: Englewood Cliffs,1966

[5]張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张文尝金凤君荣朝和等:空间运输联系——理论研究[M].实证分析.预测方法,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

[7]管楚度:交通区位论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8]浙江省平阳县商业网点规划(2005~2020),上海理工大学区域规划与交通运输研究所[J].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研究院.2005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问题探讨 篇7

我国加入WTO以后, 金融市场开放, 银行面临着剧烈的竞争, 银行网点普遍存在客户排队严重, 服务标示不明, 服务效率不高的现状, 《2006年金融服务指数研究报告》显示, 银行服务满意度为71.5分 (满分为100) 。金融行业的服务质量总体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 提升顾客满意度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而银行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所以提高服务质量, 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银行的经营网点布局在一个城市要形成网络, 不仅要方便客户, 而且要有一定的业务覆盖面, 并能产生幅射带动效应。银行经营网点不仅是服务客户的窗口, 而且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经营网点资源, 提升网点的竞争力, 与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商业银行网点设立的原则

商业银行是为国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它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立不能靠主观性和随意性, 否则会导致失误, 业务很难发展, 会造成银行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科学性、规律性是设立银行营业网点的基本依据, 并且要站在系统工程高度进行合理的布局。

1.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设置要定位准

要定位于人流中心和物流中心, 这样才能保证存款的增长, 利于业务的发展。

2.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设置要坚持分层经营支行以上的机构, 以对公业务为主, 兼顾其他业务, 营业网点要设立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物流中心地带

分理处以下的营业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 兼顾对公业务。营业机构要设立在人流中心地带, 要靠近住宅区以发展储蓄、方便储户。

金融网点选址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 对金融企业的各个办事机构的区位选择过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 科学的金融网点选址决策以及动态的网点管理显得尤其重要。面对新的要求, 传统的选址决策方法暴露出其固有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抽象的数学模型往往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全面考虑复杂、抽象的选址要素;不便有效组织多源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为决策人员提供直观、交互的分析工具等方面。随着目前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融合了GIS技术和建模技术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SDSS) 引入到金融网点选址决策领域, 传统选址方法所面临的难题有了迎刃而解的思路。然而, 目前有关选址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研究及其成果尚远未成熟, 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二、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要遵循以下方法

1. 要以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设立的原则为基础以管理办法为依据

凡不符合网点设立原则和管理办法的应分批逐步进行调整。该撒的撤, 该并的并, 该迁址的迁址, 该升格的升格。

2. 建立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分类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应以分行为单位建立营业网点分类管理制度。应设立机构管理处, 专门对营业机构核实机构实施管理。

三、新建新迁网点的功能定位、形象定位

商业银行实行同城二级机构的扁平化管理, 网点功能定位应是综合性的、多功能的网点, 走多功能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综合性、多功能是指业务品种、服务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发展, 专业化是指据客户需求和周边环境进行专业定位, 如专门做理财业务, 或者做高端客户的财务管理中心。网点的形象定位应是环境优雅、设备齐全、服务优质的现代商业银行, 在形式上表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近”, 在做好三防一保的前提下除现金业务外, 将原来网点中封闭式的高柜变为通透的低柜, 建设引导区、优化配比各个柜台, 进行温馨提示等, 加强客户面对面交流, 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增强亲和力;二是“差别”, 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实行差别化服务;三是“快”, 通过自助设备的发展和其他渠道来分流客户, 达到服务快速高效。

四、突出重点, 扩张市场和客户, 提高营业网点的盈利水平搞活营业网点, 关键和核心就是抓盈利。

作为创利的基层单位, 必须走金融创新之路, 拓展新的增加效益的新路子。

1. 拓展业务领域, 选准市场定位

农村营业所要立足农村市场, 利用信用社体制改革和邮政局的利润调整良机, 大力拓展农村市场;县城营业网点抓好柜台, 维护好尖端客户, 锁定优良客户, 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当然, 农村和城区网点还可以实行跨区域的营销策略, 扩大市场的占有率。

2. 不断发展存款市场, 积极培植新的存款增长点

要树立“抓存款就是抓效益”的共识;加大集约化营销力度, 突出抓好一群大户、一批大系统存款客户;利用利率政策做大教育储蓄;利用网络优势, 品牌优势, 重点营销好银行卡, 农村所要深入农村村组, 一户户地上门发卡, 抓好外出务工、学习、经商人员的汇兑转储业务, 扩大在农村市场的领先优势, 培植新的存款源。

3. 开拓新的信贷营销领域, 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 大胆创新信贷营销战略。农村所要转变营销观念, 支农也有高效益, 要大力发展农户贷款, 以农户贷款带动存款、中间业务等其他业务的拓展;在营销层次上要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城区营业网点要筛选优质项目和客户, 重点对汽车、住房、消费、建材、医药、冶金、电力、教育、医院、城镇化建设等行业部门的客户进行信贷营销, 增强发展后劲, 扩大收息来源。在营销机制上, 要实行信贷责任经营制, 具体要“四包一挂”签订责任状, 将责、权、利落实到每一笔贷款。努力提高资产质量的效益。

4.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 开创增效新途径

当前基层网点中间业务的重点是做好金穗卡系列产品的发行以及代收代付、代理保险和同业理财, 要在规模效应上做文章, 扩大有效份额, 才能扩张创收的市场份额和幅度。

五、结束语

银行商业营业网点模式研究对于丰富银行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分析我国银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更进一步说, 该领域的研究对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国银行业,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本研究, 银行能够较为清晰地认清自身的营业模式, 找出其中症结所在, 从本研究出发, 根治自身顽疾, 全面提升竞争优势。这对于银行通过不断地创新, 实现独具价值的商业模式, 获得竞争对手难以轻易模仿的竞争优势, 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 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营业网点作为银行服务与产品的专属“卖场”, 是银行的重要营销传播渠道之一。课题详细介绍了建设网点营销传播系统的重要意义、银行市分行网点营销传播系统建设具有的六个天然优势, 系统应用中出现的瓶颈, 并结合该行网点分层、业务分区,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在网点的心理与行为习惯, 从如何建立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传播内容与设计管理、传播载体的配置与应用等方面, 探讨如何建设营销传播的硬件与软件系统, 形成与其他传播渠道优势互补、各类品牌传播渠道有机整合的方案。

关键词:营业网点,营销传播,系统建设,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建杭.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经营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许学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姜建清.银行转型与收益结构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梁家忠, 杨启忠.银行网点的优化调整[J].中国城市金融, 2002.3.

浅析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规划和建设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功能转型

一、银行网点现状分析

1、布局现状。

按行政区划设置。我国的商业银行都直接沿袭了人行的设置模式, 完全按照行政区划来逐级设置分行, 点多面广。这样的布局弊病一是摊子大、战线长, 不利于经营管理, 决策意图的贯彻实施大受影响;二是造成网点布局呈地域上的均衡分布状。网点的均衡分布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单纯追求数量, 忽视效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置片面追求大、广、全, 盲目追求外延扩张, 滥设网点, 忽视网点的效益。这固然是给客户带来很多方便, 但却是直接导致单个网点的平均利润率低, 成本居高不下。最终与最初的规模效应设想相违背。

脱离客户需求。在同一行政区划内, 网点设置的密度拘泥于上级规定, 不能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客户需求不同而做相应调整。有的地方网点数量明显过疏, 导致客户资源被其他商业银行抢夺。而有的地方却明显过密, 导致成本过高, 资源浪费。

2、利润生产模式单一。

时至今日,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仍然是靠存贷利差来产生利润。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来对拓展利润源。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善, “金融脱媒”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商业银行的这种利润生产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的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弥补“金融脱媒”带来的存贷利差收入下降。

二、银行网点规划建设

1、功能转型。网点是银行赖以生存的

重要资源。从成本的角度看, 银行网点要占用房屋、投入大量设备、人力以及维护费用等, 如果不能做到功能上的合理, 那将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对现有网点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 使其更好地与市场需求对接, 从成本消耗大户向利润产生大户转变, 真正实现网点网络价值, 对现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显得格外重要。

1.1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定位准确。网点转型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对目标客户需求的定位是否准确。其产品和服务是否与客户的现实需求相匹配。对目标客户群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其潜在的需求, 并提供与之匹配的产品和服务。从银行的角度讲, 重点在深度发掘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程度, 以及与银行服务业务的匹配程度, 从而做到服务更有目标性、针对性。

1.2更加注重细分和个性化, 实行差异化服务。国外成熟的金融环境里, 一个成功的金融产品一定是给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客户的资产配置不一, 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所以如何实行差异化服务, 充分地挖掘潜在的客户需求, 是每个网点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恰当的时间, 将恰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客户。

1.3服务和产品创新。传统上, 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都是以产品为中心。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 适时地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显得十分必要。研究现有的客户, 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 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根据市场的变化, 积极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同时, 区分清楚哪些业务适合网点去推广, 整合业务操作流程。打破传统业务分工模式, 实行一体化服务。根据需要设置新型分工模式, 缩短业务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

2、布局调整。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海量信息, 如何综合考虑整个城市的网点布局, 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这不仅仅是战术问题, 更是一个战略问题, 如何优化, 如何布局, 需要在综合深入分析银行战略和地区特征的前提下, 采用科学的网点布局与优化方法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也就是说, 要明确网点布局优化的基本理念是“在恰当的地点开设恰当的网点”。

2.1对不同地区客户需求及其竞争环境全面评价。一个商业银行网点, 必须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才能支撑其生存。所以, 网点存在合理与否, 必须要根据所在地的客户需求来判定, 这不仅包括评价现有需求, 还应包括可挖掘的潜在需求。同时, 还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竞争环境, 在全面分析的前提下, 做出客观、科学的决策。

2.2原有网点的撤兵调整与新增网点务求科学、合理。首先在选址方面, 应结合科学的模型进行详尽分析, 确保每个网点的设置建立在现实需求之上。其次, 根据目标客户的数量和银行可能吸引的客户流量, 以及客户潜在需求的类型和规模来确定网点的建设规模与功能配置, 力求做到“随行就市”, 与实际需求更加贴切, 既不形成服务短板, 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2.3对银行网点实行分类管理。网点分类管理就是把网点经营同当地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银行可以根据业务实际需求把网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 全功能网点:根据经营资源和地理位置经营所有银行业务, 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2) 专业性网点:这类网点与全功能网点的不同在于, 主要专注于服务于某一类客户群, 或某一产品系列, 或只服务于某一特定范围的银行市场。 (3) 社区银行:这类网点是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主体市场定位, 是以本地的市场和客户为主等等。

2.4对网点内部格局进行转变。网点内部格局转变其方式主要是围绕有利于差异化服务和交叉销售的开展, 由传统的柜台封闭式向功能分区开放式转变, 为客户营造一种与银行专属服务人员舒适安心的沟通环境, 并通过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搭配, 促进目标客户在网点的有效销售逗留。

参考文献

[1]、刘晓岚.商业银行网点资源的整合及其有效利用[J].金融论坛, 2001, (5) .

商业住宅小区房间布局规划与设计 篇9

1 商业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现状

1)建筑类型选择失误。一般来说,普通的住宅底商由于受到住宅平面和结构的限制,无法经营一些需要较大空间尺度的商业,住宅小区单一的住宅底商建筑形式限制了某些居民急需的业态进入。2)内部空间处理不当。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区的商业建筑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导致无法随着居民的使用需求加以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它用;一些住宅小区多层的商业建筑往往一层的销售和经营非常红火,由于没有提供与上层空间便利的交通联系导致二层及以上部分的销售和出租均受到影响。3)外观设计失败。由于区位、档次和规模的不同,我国的住宅小区呈现着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大多小区商业建筑却千店一面,缺乏特色,呈雷同化趋势;与之相反,有些则是为了达到吸引眼球和销售的目的,住宅小区商业建筑沦为开发商获取暴利的工具,外观形象极尽花哨,忽视其基本使用功能,且与住宅小区形象格格不入,也会影响其经营。4)商业主题模糊。比如在住宅小区内商业建筑中,独立步行商业街的设置比较常见,这种模式是对传统临街商铺的一种革新,在出现之初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眼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暴露出了定位模糊的致命伤,最后却在共性中失去了个性,造成了定位的模糊,导致区分上的困难,最终导致经营困难。

2 现代商业住宅小区内房间布置与空间设计

住宅小区内商业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合理布置和设计将深刻的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针对目前住宅小区内商业的现状,其设计应从以下做起。

2.1 小区内商业空间的平面布局

保持传统商业街市的集聚效应,提供良好的住区购物环境,满足居民“购、逛、娱、饮”等多方面生活、文化活动的需要,在住宅小区中设置步行商业街既可适应居民的群体聚合活动,又能体现不同小区的空间场所特征,也起到了“人(居民)、商业、环境之间互动的交替作用”,为人们活动增加了安全感、认同感以及对小区的归属感。步行商业街在一些小区规划建设中常采用的布局方式有下列三种:1)纵向布置。沿住宅小区步行人流入口纵深方向两侧布置,结合环境小品,设置小型广场,通过街道界面的曲直、宽度的收放(线面的节奏、错列)方式做到有序、有景。很多小区以不长的住宅形成公共空间,辅以环境绿化、小品,提高了小区的品位;还有以贯通小区的步行街,通过街道转折、小型广场、水景以及不同类型、主次商店的搭配,成为小区公共空间的亮点。2)横向布置。在街道围合的住宅小区一侧布置商业步行街,小区规模适中,并且商业服务设施完善,形成独立地段的商业中心。往往住宅采用二、三层的高度,街道、绿化配置尺度亲切宜人,通过入口标志、塔楼显示不同的风格。3)中心布置。在居住区的中心位置布置商业步行街,一般小区也可结合中心绿地、休闲、健身场地布置商业及居民活动场所,但这种布置规模应有所控制,不宜过大,以免人流过于集中、嘈杂。

2.2 小区内商业功能布局与设计

1)合理选择住宅小区商业空间所安排的经营项目,不要在住宅底层安排对住宅使用严重干扰的项目。管理用房、仓库、办公用房等均应布置在背街面。货物入口要保证进货方便,不影响顾客和街上行人。商店员工出入口的位置靠近库房或办公用房,与顾客人流和居民人流均有一定的分隔,便于商店管理。2)在平面布局上要注意交通组织与人流引导,增强可达性,即商业空间内部交通流线通畅,避免交通死角和尽端;交通空间以灵活和自然的方式进行引导,注重店铺的均好性。内部交通空间的导向性明显,人们易于识别所处方位,减少购物焦虑,产生安全感。3)通过内部空间的组合、划分或灵活隔断,营造舒适的交往空间。4)商业空间的划分不应严格限定,而应该在大空间内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划分,以适应居民和经营户各自的需要。

2.3 住宅小区内商业外部空间与景观设计

1)商业外部空间设计。

总体来说,居住区商业空间外观设计应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对墙面的材料、质地、色彩、照明等要慎重考虑。这类建筑应该具有双重的性格内涵。一方面既然是商业建筑,就应该具有商业建筑的性格特征,如明亮的色彩、丰富的装饰、引人注目的宣传效果等。另一方面建筑位于居住区,为了更好的表现出商业空间效果,可以利用相似元素、活跃元素、高差变化和光色变化等,空间的细小变化可以给人们带来心情变化;因为商业空间使用频率较高,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外观设计的处理上也要着重把握使人感觉舒适的尺度,材质也宜选取给人温暖、自然感觉的材料,同时可以通过空间界面、色彩的变化、立面细节的处理,营造出空间层次感。居住区整体建筑环境、氛围、人文内涵相呼应,避免过分夸张的广告效果。让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周围的建筑相协调,体现住区的文化、人文内涵也很重要。

2)景观设计。

人的活动、行为的连续性特征能使相邻、相近的空间产生连接,从而使商业空间以人的活动次序为轴线演化为一系列空间的组合,把商业空间单元组织成一个可连续感知的整体景观序列空间。景观序列空间是商业街中具有统治性的要素,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赋予商业街明确的方向性,从而加强商业街的可识别性。这样的空间能起到丰富多变、引人入胜的效果。

根据商业序列空间来设计景观广场空间是本次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规划通过多个放大的广场及内外廊把各个商业文化区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强调方向感和人性化的比例,并拓宽或收窄街道,以强化街内空间感觉,产生丰富的空间效果。趣味性是商业景观设计的重点。规划通过对过桥、楼梯、扶梯、台阶、墙体、花坛及喷泉池等景观元素的精心设计组合,营造最富趣味的商业街空间。在整个空间构成中,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动静对比几何穿插等造型手法,精心揣摩人们的活动心态,创造极具魅力的商业文化街空间。

3结语

住宅小区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商业在此器官中所要做的应当是关心人、陶冶人。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成了住宅与商业、建筑与城市的融合、渗透。小区内商业功能的多样化与综合化充分体现了建筑城市化的趋势。避免、减少过去居住区商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有序、整合、高效的小区商业形态,以满足人居环境的需求。

摘要:从住宅小区内商业空间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目前商业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针对住宅小区内商业现状,提出了关于现代商业住宅小区内房间布局与空间设计的几点建议,以满足人居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商业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房间布置,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戴志中.国外步行商业街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海燕,谭振峰,肖剑.城市商业步行街规划定位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11):61-62.

开发商转舵布局商业地产 篇10

当火得发烫的住宅市场被“国十条”、“楼市新政”、“限购”、“限贷”等政策按下暂停键的时候, 却“无意间”触动了商业地产市场的加速键。“限购令”在限制了住宅的同时, 商业地产呈现了逆市上扬的状态。

中国房协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蔡鸿岩表示, 楼市新政的出台, 对商业地产而言, 是一次很好的机遇, 可以说是直接缩小了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的距离。资本如同流动的水, 总在寻觅价值洼地, 如今, 房地产市场的这股“热风”正缓缓吹向商业地产市场。

纷纷转舵

无论是国务院的政策还是地方上针对楼市的调控实施细则, 主要针对住宅市场出台了诸多限制条款, 而没涉及商业地产。

针对楼市的一轮轮密集调控虽然堪称严格, 但这主要针对的是住宅产品, 商业地产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小, 因此, 即便在一些中小投资者看来, 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 投资商铺会更稳妥一些, 也更为保险, 商铺除了增值保值的属性之外, 还有一个持续收取租金的功能。而不少业内人士也预见, 在住宅房地产开发逐渐被政府管控挤压的背景下, 大中型城市商业地产将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主导力量, 将成为G D P投资拉动中的主力。

就连一直宣称不进入商业地产的万科, 似乎也耐不住寂寞, 开始了对商业地产的布局。众所周知, 此前住宅一直是万科的主业。

万科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收购的赢嘉中心, 今年内即将上市, 会将其打造成一个高端的企业家会所, 项目为散售。”北京万科于去年10月正式宣布以11.5亿元从中信地产手中拿下赢嘉中心B座, 成为了万科在北京收购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

尽管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坚称万科做商业地产是为住宅配套。但据了解, 目前万科已经通过改造方案的审批, 项目将融入中式传统文化元素, 打造成集居住、办公、商务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企业总部会所业态。

北京并非只是个案, 据悉去年万科还在东莞长安拿下一个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其中包括一座约六十层的地标性商业建筑。同样在西安, 万科将投资80亿元建设新的国际会展产业园区。

“只做住宅”的万科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 并将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 而这并不是个例。以住宅为主业的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涌向商业地产一时间也成为了不少开发商的集体选择。

国内另一家房地产巨头保利房地产集团对未来商业地产的投资也是信心满满。其营销总监胡在新表示, 保利将全力冲刺商业地产领域。未来的3至5年间, 将持有商用物业的投资比例逐渐增大到全部投资的30%。

此外, 被称为“广东地产五虎”之一的合生创展也不甘落后, 宣布发力高级商业地产为代表的投资型物业。合生创展、珠江地产以及珠光集团日前联手广州惠润, 组建自己的商业经营管理团队, 为进军商业地产铺路。

而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此前也曾表示, 首创置业预计在未来3年内投资300亿元, 走与产业相结合的住宅产业综合体道路。未来5至10年, 首创置业全国的奥特莱斯规模争取增加至30家。

针对商业地产备受青睐的行情, 中国商业地产协会秘书长王永平认为, 房地产巨头战略性地进入商业地产业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左手房地产, 右手商业将是一个良好的循环模式。尤其是这样的背景下, 巨头进入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行业发展速度。

投资正当时

DTZ戴德梁行此前发布全球房地产投资报告显示, 2011年全球预计会有1040亿美元的资金投向亚太区的房地产, 较2010年的资金量上升45%。其中, 中国商业地产为资金重点流向。

此轮商业地产发展的黄金期的到来, 在不少看来是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上对商品房的限制, 政策方向成为了扭转整个市场风向的关键。商业项目仍然沿用以前的信贷门槛, 而目前这一门槛已和住宅基本持平, 原先的劣势基本不复存在, 这对一度被低估的商业地产可以说是迎来新的利好和机遇。

万科、保利、富力、龙湖等住宅企业纷纷将零售商业地产纳入其开发版图。与此同时, 凯德置地、菲律宾SM集团、中粮、华润等较早介入零售商业地产的开发商也加快了扩张步伐。

投资商业地产正当其时。对于投资者而言, 投资回报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住宅类项目在政策的打压下, 此前一直“高烧不退“的住宅市场迅速降温。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随之增大, 相应地导致住宅类项目地回报持续走低。此时, 相对过剩的市场资金, 则迫切需要找寻其他出路, 从住宅市场撤出的资金也将寻找新的市场和机会进行投资。

在引来大量投资客目光的同时, 就连许多大型开发商也悄然调整策略, 开始加大对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而随着大量投资客涌入商业地产, 北京在租在售商业地产项目的租售价格也纷纷看涨。

商业布局 篇11

关键词:城市化,商业布局,优化升级,对策

一、城市和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 (city) 的涵义什么。城: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 里面的叫城, 外面的叫郭, 城字单用时, 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 只指城。市:买卖之所也。也即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城市也就是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因此城离不开市, 市也离不开城,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彼此共同存在。

城市化 (urbanization/urbanisation) 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 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 就目前来说,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 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 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 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城市化的发展, 推动了城市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服务业因运而生, 占比逐年扩大, 城市商业布局的优化与升级, 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 关系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成败。

二、城市化推进商业布局优化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已全面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商业布局面临着重新规划与优化的历史机遇。因此,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要牢牢抓住历史赋予机遇, 紧紧把握城市商业布局优化与发展战略调整, 争取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但是, 机遇往往伴随着竞争和挑战, 我们既要看到发展的优势, 也要审视面临的挑战, 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1、21世纪是城市化发展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将是世界社会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 必将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 从而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应运而生。全球化必然带动城市化, 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商业布局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也给城市之间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有利机遇, 城市商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 也给城市商业布局优化升级带来难得机遇期。

2、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 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地方发达与否和现代化程度最重要的指标, 美国的城市化率在80%以上, 德国在90%以上, 英国在85%以上, 日本在80%以上,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香港在90%以上, 美国在80%以上,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都在70%以上。城市商业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尽管我国城市化已经达到50%以上, 但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3、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博, 商业发展的超前性缺失。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需要有一种新的商业服务理念支撑商业发展, 城市商业经济就是要培育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相适应的商业形态,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商业服务业发展要克服传统思想的束博, 超前思考城市未来发展前景, 找到与此相匹配的优化与升级, 才能为整个社会进步提供服务。

4、城市商业服务配套的完整性与商业业态升级面临考验。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越来越明显, 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升, 也给城市商业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生活配套的社区商业不仅是竞争性行业, 也是一大民生工程, 需要政府财力支持。与生产配套的物流业, 也需要合理的规划与配套。城市商业业态不能无序发展, 需要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同步, 才能确保整个城市商业发展更加合理。

三、城市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商业规划引导, 忽略商业经济的发展特点。

尽管国家商务部非常重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 但很多城市在落实一些商业建设项目中, 往往忽略了商业经济的发展特点, 商务主管部门也很难做到事前参与与引导, 商业企业过于注重当期个体利益, 所建设发展的项目过于注重是否能够盈利, 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而忽略城市商业经济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样一来, 既影响了整体商业经济的竞争力,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商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背离,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各行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土地主导地方财政的大背景下, 城市政府在土地出让设置条件中, 往往过多注重土地收益, 缺乏对商业服务业项目, 特别是涉及微利的服务业配套项目和工业服务业项目的正确把握, 导致配套项目难以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小而散的情况比较突出, 行业发展无序, 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导致恶性竞争而使社会资源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随着城市化的扩展,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民对城市商业服务业的期望存在落差;生产服务业的落后也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3、城市商业业态结构不完善, 政府调控能力缺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城市商业发展形态与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 无论是生产型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 都对商业业态结构的完整性与便利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对商业的要求, 不仅仅是满足简单生产生活需求, 而是与成本、娱乐、休闲、便利、快捷等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商贸服务业。但进入市场经济之后, 由于政府对商贸服务业调控能力的缺失, 尽管各级政府部门作出了努力, 但从生产型服务业到生活型服务业, 都难以跟城市化同步推进, 业态结构不完善情况存在较为普遍, 影响了城市商业和服务业质量的提升。

四、城市化推动商业布局优化升级的对策

1、在思想上推动城市商业经济科学健康发展。

由于商业经济是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经济的一种, 包涵在市场经济之内, 所以从思想上认识推动商业经济科学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和商业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商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商业经济科学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由于商贸工程项目是商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建设规划部门不但要重视与商贸主管部门的不断沟通交流, 更要在主观上认识到商业布局优化与升级, 不仅仅是靠市场之手, 更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 才能确保其科学健康发展。

2、统筹兼顾, 把商业网点项目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中去。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外贸进出口、扩内需和项目建设三匹马车, 城市商务部门承担着二大半马车的职能。进入WTO时代, 政府商贸体制内外贸的合并, 城市商务部门利用外资进入城市项目前置审批来达到管控商业布局的调整与升级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统筹兼顾, 把城市商业布局的调整与升级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去, 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管理。因此, 应该从城市发展战略角度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机制创新, 建立城市规划发展政府智囊团, 由各专业领域的人员参与规划管理, 从而在城市化进程中, 能够从整体上有效管控城市商业布局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城市商业经济发展需要, 更可以减少商业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的社会资源浪费, 合理营造城市商业空间, 合理利用城市商业资源, 为城市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 从而推动上城市商业经济快速、科学地发展。

3、结合城市化发展特点, 加强城市商业业态发展管理。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文历史与地域特点, 在商业布局不断优化与升级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城市的发展特点, 合理布局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商业街、特色街、超市、百货以及农贸市场、社区商业、消费品市场等, 合理设置好与城市生产相关的生产资料市场、物流业、仓储市场等, 城市商业设施的质量要与城市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对一些涉及民生工程的微利服务业商业网点, 政府要从政策和财力上加以支持和扶持发展, 从而保证城市商业发展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

4、加强商贸服务型人才的培养。

城市政府要重视商贸服务型人才的培育, 一方面, 要加强城市商务主管部门人才的培养, 建立一支懂商业、懂规划的专业型人才队伍, 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中管理城市商业布局优化与升级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 要加强城市商贸区块的管理, 从商业街区、商贸集聚区、商贸综合体到各类市场园区平台, 建立起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商贸队伍, 从整体上提升商业管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商贸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 招纳一些人才, 并加以重点培训, 从经营业态多元化到市场管理精品化, 努力发展龙头商贸企业, 培育企业做大做强, 从而推动城市商业布局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

五、结论

总之, 城市化给城市商业布局优化与升级带来很多机遇与挑战, 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 客观面对挑战, 从发展与管理机制上不断创新, 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推动城市商业的快速、科学发展, 真正为拉动内需, 扩大第三产业比重,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 城市化[M]:科学出版社, 2009.1

【商业布局】推荐阅读:

专业布局05-27

路网布局05-27

布局意见05-27

枢纽布局05-27

布局选址05-31

布局策略06-09

运输布局06-20

布局4G06-21

总体布局06-28

区域布局07-03

上一篇:五大学习技能下一篇:社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