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模拟

2024-08-29

布局模拟(精选5篇)

布局模拟 篇1

0 引言

随着政策的变化,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现出新的形式, 如何对其进行模拟, 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长久以来, 我国土地利用配置研究及部分土地利用规划项目都多偏重于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预测、安排和优化, 较为忽略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的协调与规律, 规划以数量结构为主, 注重土地利用规模、比例, 而忽视了整体空间布局及区域上的统筹, 尤其是在研究政策驱动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的影响方面更为匮乏。因此, 本文通过对CLUE-S模型、Arc GIS等软件工具的应用, 结合对未来年份研究区域将会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产生影响的政策, 模拟研究区未来年份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1 CLUE-S模型

CLUE-S模型分为需求分析和需求分配两部分。需求分析部分在统计的层面上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计算面积变化;而在需求分配部分将研究区不同地类的需求面积转化成空间上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中, 对于每一个栅格像元i都要针对每一种土地利用类型u根据公式1计算总概率 (TPROPi, u) , 模型根据总概率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判断。

其中, Pi, u是指对于土地利用类型u而言地块i的适宜性;ELASu是指土地利用类型u的变化弹性;ITERu是指土地利用类型u的循环变量, 标示着这一地类的相对竞争力, 对于所有土地利用类型而言, 当已分配面积小于需求面积时循环变量的值就会升高, 反之当已分配面积过多时循环变量的值就会降低。

2 研究区分析

研究区选取的是县域土地, 包括县城所在地, 主要涉及到四个乡镇的部分地区, 总面积为17523.05公顷。根据2009年全国二次调查数据, 其中农用地为14892.12公顷, 建设用地为1763.03公顷, 其他土地为867.90公顷, 分别占总面积的84.99%、10.06%及4.95%。

研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区, 属高原地带, 地势起伏较为明显。地形可大致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地区, 其特点分别为:西部地区海拔高, 坡度大, 覆盖地类多为林地, 含有少部分园地及零星散布的旱地、水浇地、村庄与自然保留地;中部地区地势平坦, 多为建设用地和水浇地, 其中建制镇靠近公路、主河道, 而水浇地中散落分布着村庄与其他农用地;东部地区多为缓坡, 相较西部地势较为平缓, 覆盖地类多为旱地。

3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实验

为保证实验结果可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有效衔接, 实验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均选用“土地规划用途分类”。根据规划分类中的三级类分类, 研究区涉及到的共有23种, 但CLUE-S模型中最多可以同时模拟12种地类, 因此对每个地类逐一分析空间布局特点、未来用地需求, 将空间布局联系紧密、未来土地利用需求方向一致的地类归为一类, 使有特别用地需求、空间布局特点无法与某一地类合理融合的地类单独成类, 最终形成8个地类, 即水田水浇地、旱地、园地、林地、建制镇、村庄、自然保留地和其他不变土地。分类完成的8种土地利用类型用地空间布局见图1。

除了地类的选择之外, 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多的为驱动因子的选择。表1中列出了在研究区范围内较为适用的区位因素及其对应的文件编号。

对所有地类的驱动因子选取方案及其对应的方程分类能力百分比、ROC曲线下面积值进行汇总, 详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各地类的方程分类能力、ROC曲线下面积值均高于70%和0.7。7个可变地类当中, 2个地类的ROC值高于0.9, 4个地类的ROC值高于0.8, 整体解释能力较强。

将回归结果作为输入参数在CLUE-S模型中参与计算。回归结果在CLUE-S模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判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适宜性。根据所选择的驱动因子, 准备以下文件, 将它们作为主要参数输入到CLUE-S模型中, 开始模拟实验。

4 结果分析

为验证实验模拟的精度, 通过Kappa系数进行运算, 以2011年的模拟结果与现状图进行对比。通常kappa值在0~1之间:0.0~0.20为极低的一致性 (slight) 、0.21~0.40为一般的一致性 (fair) 、0.41~0.60为中等的一致性 (moderate) 、0.61~0.80为高度的一致性 (substantial) 和0.81~1为几乎完全一致 (almost perfect) 。经计算, 2011年的模拟结果Kappa值见表4。

由表4可知, 各地类的Kappa值均大于0.60, 其中4个地类的Kappa值大于0.80, 8个地类的Kappa平均值为0.831, 模拟效果良好, 证明该实验成立。

根据土地利用需求文件中对2015年不同地类用地需求的预期, 对比2015年的实验模拟结果数据检验模拟实验在需求分配的数量结构方面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根据检验结果, 2009年与2015年研究区各地类的面积差值均保持于1至2个栅格 (栅格面积为1公顷) 的差值, 排除四舍五入等计算误差的客观存在, 实验很好地完成了对土地利用需求的模拟。

从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上看, 2015年与2009年模拟初始年的情况相比, 较为明显的变化有:水田水浇地的比例提高了1.37%;林地占有比重明显减少, 降低了4.51%;园地面积也有明显增加, 比重增加了3.48%;其他地类变化较小或没有发生变化。从空间布局的变化来看, 较为明显的变化有:水田水浇地面积增加, 增加的来源主要为建制镇原有用地;建制镇整体向西偏移, 即为水田水浇地腾挪位置, 往临近低丘缓坡转移;园地面积有明显增加, 并形成多个聚集区。此外, 研究区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较2009年均有更为集中的特点, 符合并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

根据建设用地上山, 即低丘缓坡工程的政策要求, 在研究区的建设用地中占主要地位的建制镇应当向海拔更高的地块发展。在2009年和2015年的建制镇海拔变化中, 2009年建制镇用地的海拔平均值为1593米, 而2015年则为1618米, 平均上涨25米。由图2可以看出, 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中部偏西的低丘缓坡地带, 符合政策要求。2009年建制镇的位置已符合沿河沿路发展的要求, 而在2015年的模拟结果中, 由于建制镇选择了朝距离最近的西部缓坡发展, 整体向西转移, 依然贴近公路发展 (图2) , 离河流距离略远, 但仍然在距河流较近的范围内。由计算可知, 2009年建制镇距公路的平均距离为606米, 2015年为610米, 基本保持不变;但新增建制镇距公路的平均距离为539米, 符合政策要求。根据建设用地沿河、沿路发展的政策要求, 在研究区建设用地中占主要地位的建制镇应当靠近主河道和公路发展, 由于沿河建设需要考虑到其必要性, 以及河流及周边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沿河发展时, 需留有一定距离, 保持交通便捷即可, 以免对水流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花卉种植面积增加609公顷的政策, 园地在空间布局上也实现了相应的扩张, 并且形成了三个较为突出的聚集点, 符合园地集约发展的要求。为了符合以花卉为主的园地面积扩张要求, 在驱动因子中特别选取了距其他园地距离以引导新增园地围绕原有其他园地进行发展。如图3所示, 新增建设园地大部分以原有其他园地为中心, 依附在其附近发展。此外, 根据计算, 原有园地距公路距离1413米, 新增园地距公路距离1177米, 有效缩短了从园地到公路的距离, 为花卉生产及销售运输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促进了该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仅符合政策要求, 而且对政策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根据建设用地为水田水浇地腾挪用地的政策要求, 由图4可以看出, 新增水田水浇地基本处于研究区中部地势平坦地区, 根据计算, 其平均海拔为1533米, 而原有水田水浇地的平均海拔为1769米, 由此可见, 新增的水田水浇地占用了由建设用地转移而腾挪的中部地势平坦土地。此外, 2009年的水田水浇地距河流的平均距离为1913米, 而2015年缩短为1664米, 新增水田水浇地距河流的平均距离为921米, 便于作物灌溉。综上所述, 模拟结果不仅符合政策要求, 且非常适应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5 结论

根据已完成的实验结果, 建议研究区今后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按以下论述进行发展:城市、建制镇用地向西迁移, 上山、上坡并沿公路布局, 为水田水浇地腾挪用地;旱地保有量维持不变, 水田水浇地在地势平坦地区占用城市和建制镇原有位置的土地进行面积扩张;以花卉种植为主的大型园地的规划以2015年模拟图中的园地聚集地为中心。

在运用CLUE-S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的过程中, 证实了该模型较为适用于小尺度范围的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布局方面的模拟。在驱动因子设置过程中研究发现, 在某一地物或地类图层上先标出其聚集点后再进行距离分析效果更好, ROC值更高。然而, 对于CLUE-S模型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模拟结果。

摘要:目前, 对土地利用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新兴热点, 而对于政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模拟研究与分析的成果尚只存少数。因此, 本文在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于结构和空间布局两方面的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研究区当前面临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政策进行需求变化研究, 通过合理选择土地利用分类, 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等方法进行反复的驱动因子筛选, 最终选出最适用于研究区特点的因子, 并通过CLUE-S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政策在空间布局上的影响做出合理模拟。结果显示, 采用确切符合研究区特点的参数设置, 灵活多变地选用驱动因子可以有效地帮助实现运用CLUE-S模型同时模拟出“建设用地上山”、“建设用地为耕地腾挪土地”、“建设用地沿河沿路发展”、“重点产业用地扩张”等多项土地利用政策在空间上的布局, 其结果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等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政策驱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变化,CLUE-S模型,空间布局变化模拟

布局模拟 篇2

http://2007-12-21 14:55:08国家信息中心

为适应“十一五”时期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对“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进行宏观指导。

一、“十五”时期广州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总量大、增速快

广州工业经过“九五”时期的调整,“十五”时期特别是后半段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5年,工业总产值6770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五年净增产值367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净增量的2.7倍;2001~2005年年均增速18.3%,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尤其是“十五”后半段工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后三年合计新增工业总产值约3000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新增额5倍左右,基本相当于“九五”末期2000年全年工业总产值。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867.53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速16.5%,比“九五”时期加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经济增速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5%,比200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4.4%。

(二)结构日趋优化

1.广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以来,在汽车等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增产带动下,重工业生产不断加速。2004年2月,全市重工业产值首超轻工业,标志着全市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工业化进程步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周期。2005年,全市轻重工业比重为41.6:58.4,重工业比重较2000年大幅上升了15.2个百分点,工业重型化态势明显。

2.支柱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汽车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全市七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化、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年均增速约31.3%,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28.0%上升到42.8%,同比提高了14.8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所占份额不断扩大。2005年,支柱产业实现利润232.0亿元,占全市工业利润比重超过六成,充分显现其强有力的龙头带动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0.4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3%,比2000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速30.1%,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11.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约50.5%,比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市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

4.名牌战略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市新增工业产值中约有四成来自名牌产品企业的创造,名牌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5%,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名牌21个,省名牌产品146个,分别占全国、全省的2.27%和16.57%。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32个,超5亿元的品牌56个,超亿元的有143个。

5.各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十五”时期,我市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国有、三资、民营企业同步大发展,多元结构生机显现的良好局面。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以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7.5%的比重,创造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5.7%;与此同时,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73.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6.8个点,充分显示我市国有企业经过改革重组生机勃勃。据统计,200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和职工人数分别比2000年减少118户、6.66万人,但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却分别增长了37.7%和111.7%。二是三资企业仍是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2005年三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99.77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65.0%,比2000年提高约18个百分点,在我市各类企业中比重最高,增速最快,是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三是民营企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1458.1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5%,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9.1%,比2000年提高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户均产值1.09亿元,比2000年增加0.5亿元,户均产值提高91.2%;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00多户、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77户、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8户。

(三)效益竞争优势突出

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屡创新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点以上,比全省高30个点以上,比2000年大幅提高61.5个点。

2.工业盈利水平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广州工业以不到全省1/5的产值创造了全省近1/4的工业利润,利润率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84.09亿元,相当于2000年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3.2倍,分别相当于东莞、佛山利润总额的3.5倍和4.8倍。在全国六个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上海、北京、天津、苏州、深圳、广州)中,广州工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工业资产贡献率和资金利税率均排名第一。

3.综合能耗水平不断下降。近年来,我市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每元工业利润耗电量均比国内主要工业城市低。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在逐年下降,分别从2000年的每万元0.46吨标准煤、1.60吨标准煤下降到2004年每万元0.36吨标准煤、1.31吨标准煤,与全国工业综合实力最强的上海、苏州、深圳、天津、北京等五城市比较,广州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最低。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万元工业产值粉尘排放量及污水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约一倍和50%以上。

虽然“十五”时期我市工业发展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既有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有近年暴露出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环境有待继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层次不高,实力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集中度不够高,带动力强的特大型企业少,部分行业的产业链缺乏关键环节;工业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工业集聚地的专业化和特色不明显,难以充分发挥产业相互支撑和配套效应;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不强等。

二、发展环境

(一)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际产业链的全球化延伸和再配置为广州工业融入世界经济利用两种资源和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有利于我市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工制造业方面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而广州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在发展工业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广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着每年近3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截至2005年末,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140家落户广州(占全省的比重高达80%),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广州设立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办事机构。一年近2000亿元的市场购买力,使众多外商越来越看好广州的前景,广州正日益成为他们投资及创业的乐土。

二是国内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为广州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氛围。“十一五”期间国内城市化、工业化的双重推动,使经济又具备了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条件,另外整个世界经济在此期间将保持较高增速,因此可以预期进入国内的外资以及对外的贸易总量将继续扩张,我市工业发展将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看,“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领域将在外资外贸企业的带动下紧跟世界发展步伐全面链接国际生产与营销体系,国际竞争力将不断加强;传统产业在竞争刺激与高技术改造下不断更新装备、优化产品结构,竞争力将日渐增强。这种优化产业结构的增长模式,将为我市的工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供良好的前提。从国内的重点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一批特大型冶金、石化和原材料等重化工业产业和消费产业(如汽车)加速发展,我市正是在汽车、石化、钢铁等产业上具备相对的规模和优势,这样国内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内涵将为我市工业的优势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

三是CEPA协议实施和泛珠三角等区域的发展给广州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粤港澳“大珠三角”整合成功和优势互补以及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意味着这个地区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现,对广州而言则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广阔和深远的经济发展腹地,在转移低附加值产业的同时,通过“腾笼换鸟”,为承接高档次的产业转移腾出了空间,也使珠三角周边区域甚至周边省区可以获得广州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而发展壮大自身的区域经济,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为广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四是广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加强为充分发挥广州工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供了重要条件。珠三角地区已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对工业原材料等重化工业产品需求极大,而广州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城市,从产业链的配套衔接看,正好可为珠三角发达的加工制造业提供石化、钢铁等上游产品,从这个方面说广州在区域内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1998年省八次党代会明确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2003年初,又进一步明确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国家有关部门也对广州的汽车、钢铁等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和南沙开发等给予了较大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制订的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省产业基地、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作出引导和调整,强调既注重促进珠三角产业加快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又充分考虑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特点、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工业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这更为我市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机遇。

(二)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新一轮城市竞争加剧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广州工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压力。一方面,尽管国家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近两年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良后果逐步显露。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各城市与区际竞争将更趋激烈,而工业又处于其中的焦点地位。各城市都力争获得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工业资源的战略地位,同时在争夺、占领和控制工业市场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对我市工业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构成了新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二是环境承载力的约束对广州工业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要求将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逐步降低。而依据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十一五”期间又是我市重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环境承载力将受到进一步挑战。同时,国家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以及社会民众对环境标准的提高,从政策和社会层面进一步减弱了环境的承载力,这些都对我市工业的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广州工业的发展后劲产生了严重制约。虽然我市工业近年来在速度、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相比之下,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还不够快,创新链条中的研发、转化环节还有待加强;现有的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还比较低;研发投入明显不足;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仍未从根本上得到确立,拥有核心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还不够多。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的改变,将严重影响我市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削弱我市工业的发展后劲。

四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较大障碍。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的市场。而我市目前围绕消费者的生活服务业十分发达,而以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设计管理、咨询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体系发育明显不足。这不仅影响我市工业门类中主要产业链的延伸、优化和生产环节的价值增值,而且影响区域内与区域间的产业关联、融合与拓展,将会制约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我市现代制造业发展及传统工业在改革改组和改造中重新焕发活力构成较大障碍。

三、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围绕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以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新型产业格局,推动产业链条集聚从工艺性向价值性转变,把广州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区域带动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基本原则: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发展汽车、造船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制药、钢铁、轻纺等产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集中力量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竞争力。二是集约经营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推进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以点带面的原则。突出抓好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尤其是针对薄弱环节,努力促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竞争力的提升。四是发挥聚集效应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主要工业集聚地。五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要把发展广州工业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环境对工业的承载能力,牢固树立发展绿色工业的理念,更加重视节能降耗,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全面增强广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主要目标:

规模目标——工业总产值超过13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工业增加值3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5%左右。

品牌影响目标——形成超过200个国家和省级工业名牌产品,全市名优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50%左右。

发展后劲目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55%。

环境支持目标——循环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迅速发展,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四、“十一五”工业重点发展产业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努力形成广州工业新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继续重点发展以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以广石化扩能项目、南沙石化基地等为重点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业,以计算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型光电子元器件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继续发展壮大机械装备工业、钢铁工业、轻纺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

(一)汽车产业

1、发展目标

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零部件与整车协调发展,按照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零部件产业为突破口,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努力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根植性。到2010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左右,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把广州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亚洲地区主要汽车文化发展中心之一,形成以电子商务平台与连锁销售店相互支撑的全国汽车营销体系和物流体系。

汽车整车:到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产值2000亿元左右。

零部件:到2010年,汽车零部件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一批外向型出口产品,把广州发展成为部分零部件全球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

摩托车:到2010年,摩托车年产量达到350万辆左右、产值200亿元左右,培育壮大5—8个在国内有突出影响的摩托车品牌。

2、发展重点

利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汽车需求迅速增长的大好时机,发挥我市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优势,利用“外资外技”和“民资民营”两方力量,以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等大型汽车企业为载体,以先进汽车制造技术为支撑,积极参与世界汽车产业分工,做强做大,尽快形成以轿车产品为拳头,龙头企业积极带动,汽车工业、摩托车工业齐头并进,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调配套、同步发展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

(1)乘用车产业:扶持乘用车生产企业做强做大。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中高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产品。重点扶持广州本田汽车扩能、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扩能和广州丰田汽车等项目建设。

(2)商用车产业:以合资建设商用车项目为契机,加快大中型客车、专用汽车、轻型货车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促进企业的联合重组,整合做强。做强做大五十铃、骏威等客车生产企业,形成客车生产高、中、低三个档次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依托广州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日野商用车、广东明威专用车、广日专用车有限公司等重点商用车生产企业,研究开发各种型号的载货汽车、牵引车以及各类专用汽车等商用车产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汽车,争取2010年批量生产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产品。

(3)汽车零部件产业:把汽车零部件工业作为产业的重点,与整车共同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引进吸收和联合开发相结合之路,努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并逐步参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设计。通过合资合作,主动融入国际研发体系。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系统化、模块化配套能力,加快零部件产业升级,由单一零部件向总成转变,由单纯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产品转变。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产品,加快发展汽车电子类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车身及附件、通用零部件及满足现代汽车生产要求的安全、环保、节能等功能性零部件和轮胎、汽车化工等相关产品。促进重点乘用车项目的零部件企业发展,力争使其产品进入乘用车生产厂的国际采购网络之中。

(4)摩托车产业:鼓励摩托车生产企业整合做强。通过引导企业整合,兼并重组,组建大企业集团,提高整体实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应海外和农村市场需求的不同档次的新车型。在提高摩托车行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度发展。

(二)石油化工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炼油、乙烯及石化深加工、汽车和电子化学品、涂料及其他有原料和市场优势的精细化工产业和产品;积极发展新材料、节能低污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发展壮大中间学科产品。引导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向化工园区聚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到2010年,石化工业总产值争取达到2200亿元,年均递增18%左右。主要目标是:

炼油:加工能力达到2500万吨/年。

乙烯: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年,建成百万吨级乙烯基地。

合成树脂和化工新材料聚乙烯和聚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年以上。建设3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装置。

精细化工:精细化率大于50%,初步形成表面活性剂、高档涂料油墨、食品饲料添加剂及电子、汽车、造纸专用化学品等新领域精细化工的开发、生产基地,使其具备经济规模及系列化、专业化的行业特色,精细化工行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水平。

2、发展重点

以炼油、乙烯为龙头,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石化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1)炼油和乙烯。按“就地发展、加快进度、注重环保”的发展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油化一体的优势,大幅提高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建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基地。

(2)聚乙烯和聚丙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设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化聚烯烃装置,建设百万吨级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他树脂生产基地。应用新催化剂技术、聚合技术、应用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提高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的竞争力。鼓励发展达到经济规模、技术先进、具有竞争力的ABS、丙烯酸及其酯类、芳烃等其他市场短缺的石油化工产品。

(3)聚氯乙烯。发挥中直企业和地方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各自优势,积极引进技术和投资,平衡乙烯资源,建设30万吨/年PVC装置,配套建设20万吨/年离子膜氯碱装置。

(4)涂料。汽车漆: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和合资合作,发展高档轿车用涂料,高起点地建设万吨级汽车漆生产基地。高耐候建筑乳胶涂料:发展耐候性能10年以上、耐沾污性好的建筑涂料,如硅丙乳液和氟碳乳液等高档基料乳胶漆。功能性涂料:利用广东稀土资源丰富的条件,开发稀土发光涂料;开发耐热涂料、防火涂料等。

(三)电子信息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对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大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发展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至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要超过1800亿元,年均增长18.5%。

2.发展重点

以广州开发区、保税区、南沙开发区、番禺区和天河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为主体,在着力推进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软件产业基地等两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下六大类产品和技术。

(1)通信设备类:重点发展3G(第三代移动通信)、NGN(下一代网络)、高速路由交换、宽带无线接入、数字化短波通信、卫星通信以及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和产品,重点突破无线、光通信核心模块与器件,增强本地基础产品配套能力,强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2)计算机及零部件:发展高性能服务器、高档商用及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激光打印机、可擦写光盘驱动器等计算机外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以及多媒体移动终端等适应3C融合的技术和产品。

(3)软件:发挥广州软件的研发优势,巩固广州软件行业的领先地位。软件产品开发主要定位在应用软件、工具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大力发展机械、石化、汽车、轻纺、钢铁、医药等重点行业所需的工业控制、行业应用软件,积极参与和介入汽车电子系统的嵌入式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加快发展动漫产业。同时,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带动软件业的全面发展。

(4)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封装等生产环节为突破口,逐步完善整个产业链条,带动、开发、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以消费电子、通信类专用芯片为发展重点。同时重点发展新型光电显示器件,如光电子器件芯片、光学晶体基片、光电子信息处理设备、TFT-LCD、OLED平面显示器、超高亮度LED以及电子触摸屏等产品。

(5)汽车电子及其它电子专用设备:重点发展汽车数字音视频播放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专用电子传感器及元器件。继续发展自动柜员机、数控设备、信用卡制卡等专用电子设备,特别要努力开拓专用设备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6)家用视听设备:主要发展高清晰度数字彩电、网络电视、平面显示彩电、新一代数字式高密度视盘刻录播放机、数字式摄录一体机及其它新型显示技术产品、音频、视频的数字压缩与传输技术产品、卫星数字广播、电视接收设备、数字机顶盒、便携式数字音频(如MP3)和视频产品、多媒体视听产品、高档扬声器及音箱。

(四)医药产业

1.发展目标

推进医药工业招商引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吸纳外资、民营资本、社会资金等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做大产业的经济规模,实现产业升级。以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药产业为重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发展以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为重点的生物制药,加快海洋药物的发展。

(1)优化产权结构。以引进外资、吸纳民资推动医药产业改革重组,争取到2010年形成国有股份企业、外资、民营企业比例合理的产权结构。

(2)迅速扩大经济规模。201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5%左右;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其中1-2家年产值100亿元以上,5-8家10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医药商贸流通额超过500亿元以上,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的医药商贸企业。

(3)优化产业结构。2010年,形成现代中药、新型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三者并驾齐驱的现代医药产业结构。

(4)优化产品结构。到2010年,全市医药产品形成优化的梯队结构,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大产品5个、超1亿元大产品达到20个以上,开发新药30个以上并实施产业化,争取有5个以上的制剂产品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2.发展重点

(1)大力实施中药现代化。加强现代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开发中药新产品;加强中药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建立高效、微量、快速的组分药效筛选系统;加强中药复方研究,促进新剂型、新工艺在复方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大力开展名优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逐步形成自己产品的特色和技术优势,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标准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系统;发展大宗药材GAP产业化种植基地,推行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水平,提高中药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逐步实现与国际制药业接轨。发展现代化中药工程技术,重视制药新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创新,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2)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大力发展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重点突破生产用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高效表达,研究高效分离纯化手段,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化。研究基因工程药物的检测分析,建立规范的检测分析方法与评价标准。充分利用我省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分离、纯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药物、海洋生物分子材料和诊断试剂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3)大力发展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及新型制剂。重点开发抗菌素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病毒感染药物、神经精神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技术含量高、具有相对优势的原料药。建立先进和高效的化学药创新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五)机械装备产业

机械装备涵盖工业七个大类,其中,本规划提及重点发展的八大领域涉及五个大类(未含金属制品和仪器仪表),合计4430亿元,占比96.3%。而在这八大领域中,汽车和电子两大领域的3600亿元与前面的支柱产业交叉重复,其他六大领域产值合计830亿元。

1.发展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行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机械行业整体素质和装备国民经济的能力,争取在2010年前后,实现我市机械装备工业“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一批”的目标。

一个基地:把广州建设成为全国技术领先、生产规模大、产业优势显著、市场影响力强的机械装备工业制造基地。2010年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600亿元,年均增长27%左右,使机械装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35%左右。

两个中心:形成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机械装备工业研发中心和辐射全国的机械装备维修服务中心。

三个一批:锻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机械装备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5~8家超100亿元、10~15家50-100亿元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名牌产品。培育发展30个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国同行业排名前3位的名牌产品。形成一批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力强的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下同)和面向全行业全社会的加工服务中心。建设壮大我市机械装备工业研发机构,建立一批服务全行业、覆盖全社会的大型机件加工、数控加工、激光加工、维修服务中心和CAD/CAM/CAE/CAPP中心。

2.发展重点

(1)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领域。2010年,汽车产量13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培育2~3家500亿元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若干家50~100亿元的骨干企业。

(2)电子信息及通信装备领域。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8-1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培育10个以上名牌产品。

(3)船舶制造领域。不断提高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船舶制造与维修同步发展,争取海洋工程方面有新突破,建成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2010年,造船能力200-300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1-2家10~5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4)楼宇成套装备领域。保持电梯生产制造的全国领先地位;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性能最先进的智能式立体停车设备制造加工基地;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楼宇智能化控制研发、制造和管理服务中心,实现楼宇装备业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2-3家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的骨干企业。

(5)数控机械装备领域。建设全国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生产研发服务中心,迅速扩大数控机床生产规模;开创数控激光机床生产装备新领域,建设面向全行业、全社会的数控激光加工服务中心。2010年数控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培育5家左右年销售收入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6)重型机械装备领域。建成生产规模居于全国前列的重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争取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小型汽轮机生产基地。2010年重型机械装备领域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5-8家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7)输变电及发电装备领域。大力发展中低压系列输配电成套设备及输配变电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加快发展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建设品种齐全的高中低压和特种变压器生产制造和销售中心。2010年,输变电及发电装备领域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3-5家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8)包装机械装备领域。扩大大型、高速软硬无菌灌装生产线、固体食物包装生产线和激光喷码、贴标打包机等包装机械的生产规模,拓展医药加工和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新领域。2010年包装机械装备领域总产值达到50亿元。培育5家年销售收入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六)钢铁产业

1.发展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广州钢铁工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重点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0年粗钢产量达500万吨左右,钢材产量700-1000万吨,钢铁工业产值500亿元左右,把我市建成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基地。

2.发展重点

(1)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场短缺的钢材品种,实现产品的升级,到2010年钢材板带比提高到60%以上。钢板(带):加快发展冷轧薄板、热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电工板及不锈钢板。型钢:主要根据区域市场需求发展棒材、钢筋、线材等品种。钢管:主要发展用于油气输送的大口径直缝焊管。生铁:重点支持广钢集团为满足炼钢要求进行的高炉迁建项目。粗钢:适度扩大炼钢能力,使之与轧钢相配套。

(2)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推广先进成熟技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钢铁工业,从总体上提高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资源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和改进,使吨钢综合能耗低于0.7吨标煤,吨钢耗新水低于6吨,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3)发展冶金物流业。以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大力发展第三方冶金物流,继续发展壮大“广州金属材料交易中心”,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冶金电子交易及物流中心。

(七)轻纺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轻纺行业协调,增强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到2010年,实现全市轻纺工业总产值2400亿元,年平均递增10%左右,努力实现轻纺工业“一个平台、四个一批”目标。

一个平台:全力构筑广州轻纺产品集散交易平台,凭借华南地区的产业和市场资源,在广州做国际性、电子化、高度集聚的批发市场,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要强化结算、信息、展示和服务功能,向商品展示、网上交易、电子结算、异地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转变,把广州轻纺批发市场从传统型的集散地培育成为聚集全省、辐射全国、影响东南亚的现代轻纺产品物流中心。

四个一批:一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和骨干企业:培育2家产值100亿元以上、3-5家50-100亿元、20家以上10-50亿元的骨干企业;二是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品牌: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0个左右,省名牌产品50个左右;三是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规模的生产基地:建设全球最大钢琴生产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皮革皮具制造销售集散基地、全国最大牛仔服装生产制造销售集散基地、全国三大花边生产基地之一。四是形成一批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力强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左右。

2.发展重点

以纺织服装、皮革、塑料、食品、家电等行业为龙头,促进轻纺产品向高档化、智能化、实用化、方便化、艺术化、环保化等方向发展。

(1)食品饮料行业。重点发展人们追求时尚的功能保健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等。2010年食品饮料行业形成工业总产值约630亿元,年均递增12%左右。

(2)纺织及服装制造业。重点发展已具有扎实基础的牛仔服装、特色服装、高档面料,打造“穿在广州”城市名牌。到2010年形成工业总产值约550亿元,年均递增10%左右。

(3)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制造业。以皮鞋及皮制品为龙头,打造全国乃至亚洲皮革业的制造、信息和时尚中心。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0亿元,年均递增15%。

(4)家电业。以电冰箱、空调器的生产为龙头,全力打造全国重点家电出口基地之一和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认证、标准化中心。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年均递增9%左右。

(5)塑料制品业。重点发展聚乙烯管材管件,聚丙烯发泡片材,芯层发泡、玻璃钢排水管道、内壁螺旋构造的PVC排水管道和低发泡PVC型材与板材等产品。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50亿元,年均递增8%。

(6)造纸印刷业。以林纸一体化项目为龙头,打造全国最大新闻纸生产制造基地之一。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30亿元,年均递增9%左右。

五、工业布局调整规划

(一)工业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导向

广州市工业布局规划根据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坚持产业集聚,实现广州工业空间布局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进行新一轮优化与调整。在原有的特色集群区基础上,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推进园区整合,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特别是加速东部重点地区和南沙地区及其它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不宜在市中心区发展的企业向外转移,形成一个都市型工业圈(城市中心区建成区)、二条重点产业发展轴(南拓和东进)、四大工业组团(南部组团、东部组团、北部组团和中部组团)、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组成的工业集聚发展区,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本市工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广州工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具体规划布局导向如下:

1.两条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轴:

南拓——做强南部:沿沙湾水道以南的番禺东南地区——南沙地区,包括黄阁、南沙龙穴岛、万顷沙、新垦地区。开发建设南沙地区作为广州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业基地和工业卫星城。

东扩——做大东部:东部包括黄埔、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和新塘地区。依托东部现有工业基础和优越的东部高快速交通走廊优势,扩大东部产业规模,建设广州工业重要的东部板块。

2.四大工业组团:发展形成4个规模大、效益高、园区集中、产业综合的重点工业产业集群组团,分别是:南部组团、东部组团、北部组团和中部组团。工业产业集群组团规模集中、优势突出,以产业集群带动群体空间优化,实现工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广州工业发展的重点。

(1)南部组团:包括南沙和番禺南部,主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和珠宝产业集群等。继续发展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黄阁、灵山以南规划广州市新的重化工业基地。

(2)东部组团:范围包括萝岗、增城新塘和黄埔,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纺织产业集群等。充实完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园区为广州科学城)、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延伸东部产业组团,与增城新塘工业区连接,承接产业发展势头,成为广州市东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3)北部组团:包括花都和从化,整合花都的新华、花东、花山、狮岭等工业集聚区,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中心,以空港经济为载体,大力发展皮革皮具、橡胶、珠宝、飞机维修、零件制造、高科技产业及与之相配套的飞机租售与经纪、区域总部、高级商住、物流与交易等生产服务业。

(4)中部组团:范围包括中心城区,以发展电子产品加工、服装服饰、包装印刷、地方特色工艺品、工业设计等都市型工业集群为主。

(二)工业布局调整目标

到2010年,基本完成城市中心区的工业调整,解决市中心区内工业企业污染扰民的问题,形成都市工业圈的基本格局,建立和完善南部和东部重点发展区工业新城的空间格局,培育优化北部产业区,继续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努力使新建企业入园率达到90%以上,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户数比重达到60%以上,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要加速培育新白云空港产业集群区、科学城科技生态产业园区和南沙临港经济区等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区,进一步突出产业集群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业聚集能力,拉动产业簇群的形成,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环境,调整完善工业布局空间。到2020年,建成与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环境要求相适应,与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工业产业集群区规划布局体系。

(三)工业分类布局调整要点

以发展产业集群为主线,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的产业联系为纽带,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区域,有层次、有梯度地合理布置不同类型、不同污染程度工业行业,形成一个符合广州市工业发展实际,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协调一致的工业产业集群区规划格局。

1.支柱产业布局

(1)汽车产业布局

加快发展以广州本田、东风日产乘用车、广州丰田等乘用车生产为龙头,包括轻型车、大型客车、豪华客车、多用途车等各类商用车在内的整车制造业及零配件制造业。新引进的汽车整车生产布局于广州汽车城工业园和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南沙丰田汽车城、永和汽车工业园、从化明珠工业园等核心区域内发展。其中,北部组团的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以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花都汽车城为中心,位于花都中心城区西南部,跨炭步镇和赤坭镇,总体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15平方公里,以花都汽车城为中心,以布局新引进的整车生产为主,加快推动东风日产整车扩产、东风日产乘用车研发中心和东风日产发动机项目的建成投产,配套布局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摩托车生产,延长汽车产业链,并以汽车研发、汽车贸易为辅助功能。东部组团的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区,包括广州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包括永和汽车工业园和开发区东区)和增城新塘工业加工区(即南香山产业园),以布局整车生产为主,配套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在广州开发区汽配产业园)和摩托车生产(主要在南香山产业园、从化明珠工业园)。以广州本田为龙头,加快广州本田第二工厂项目的建成投产,争取更多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落户。南部组团的南沙汽车产业集群区,主要布局于黄阁镇和小虎岛北部汽配A区、珠江管理区汽配B区及横沥镇汽配C区,规划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以南沙广汽丰田汽车城为中心,布局汽车整车生产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快丰田乘用车项目的建成投产,争取更多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落户。

(2)石化产业布局

石油化工产业主要是重点推进黄埔石化基地、南沙临港石化基地和开发区精细化工基地三大集聚区建设。东部石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广石化工业区、黄埔工业区、黄埔姬堂精细化工基地及开发区东区、永和片区发展,以广石化炼油和乙烯扩建为契机,整合有限土地资源,扩大和延伸化工产业链,实行油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接续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最终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级塑料—终端产品”产业链。南沙临港石化基地主要布局于万顷沙15~17涌之间、南沙港快速路西南侧、洪奇沥水道东侧围成的地区及三民岛,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为将来引进千瓦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超大型油化一体化龙头企业打好基础,逐步形成小虎石化工业园、黄阁工业园、万顷沙石油化工工业集聚区等石化产业聚集区,全力构建南沙临港现代化石化工业区。

(3)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加快构建由广州科学城、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等三大片区及相关区域共同组成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具体集中布点在以下区域:黄花岗科技园、天河高新区、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高唐高新产业区、南沙资讯科技园,逐步形成以一带两区为主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基地。向东形成一条由黄花岗科技园向东连接天河高新区、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高唐高新产业区的具有广州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向南依托南沙工业区形成南沙资讯产业园;向北依托白云国际机场,紧跟国际电子产业发展最新趋势,重点发展临空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以天河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广州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核心,整合南沙开发区以及花都区等资源,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加工等产业,规划建设广州市集成电路制造园,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基地:以广州开发区为主体,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和区域服务体系,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省及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基地之一。软件工业:主要以天河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为基础,不断完善以天河软件园、广东软件园和穗港合作的南沙资讯科技园为主体的广州软件园的基础设施,加快高唐新区和软件产业孵化中心的发展,构建广州信息港,吸纳和孵化一批规模软件企业,培育软件核心技术,将其建设成为广州软件领军企业的大本营,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除在以上区域集中布局外,也可以在不对周边地区扰民的前提下,布局于中心城区中。此外,汽车电子主要布局在花都汽车城、南沙汽车产业园区等;基础元器件主要布局在广州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保税区电脑工业城、天河科技园等地发展;光通讯行业主要在广州科学城发展。

(4)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基因药物、现代中药和生化药品产业,着力打造三大生物医药平台,即以广州国际生物岛为核心的研发和中试平台、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的产业化平台及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提升生物医药各特色批发市场,构建现代医药物流平台。主要布局在: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番禺现代产业园、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从化明珠工业园。其中:广州国际生物岛重点构建由实验系统、信息支撑系统和技术服务系统组成的生物技术支撑体系;广州科学城主要构建由生物科技创新基地、专业孵化器和国际企业孵化器等组成的企业孵化系统。重点规划建设面积12.19平方公里的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化平台,增强其产业集聚、辐射功能,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提升生物医药各特色批发市场,构建现代物流平台;重点打造由广州国际生物岛和广州科学城两大核心聚集区、若干扩展区和辐射区组成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此外,广州市域外围地区集中建立从化明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若干个医药产业园区,吸引国际知名及自主创新的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同时逐步把原有市区的制药厂集中搬迁出去。

2.传统优势产业布局

(1)钢铁产业布局

以集装箱板、不锈钢板生产为主导,进一步强化开发区钢铁产业基地并带动增城新塘等地钢铁工业发展;以JFE项目为龙头,加快建设南沙现代化临港钢铁产业基地,生产汽车板、船用板等高档精品钢板,带动番禺区原有钢铁产业的升级改造。主要布局在开发区东区精品钢产业集聚区、南沙万顷沙钢铁工业集聚区、番禺鱼窝头钢铁工业集聚区、增城新塘钢铁工业集聚区等地区发展,最终形成广州钢铁工业的东部、番禺和南沙三大板块。

(2)船舶产业布局

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南沙龙穴岛造船基地建设为龙头,加快与国内外一流造船企业合作,将广州建成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主要布局在南沙区的沙仔岛造船工业园、芳村区白鹤洞造船基地、增城新塘修造船基地、黄埔区文冲工业集聚区等地。

(3)纺织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增城市。其中,增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新塘环保工业园和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两大核心区域内。花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以位于炭步大涡村的广州纺织产业基地为中心,整合炭步镇原有的服装纺织产业和未来从区内其它城镇搬迁过来的服装纺织企业组合集聚而成。

3.特色产业布局

(1)珠宝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番禺区。其中,花都珠宝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花都(国际)金银珠宝城、新华中心城区、机场商务区等核心区域内。以现有规划占地5000亩的花都(国际)金银珠宝城为基础,建设集生产、加工、展示、专业鉴定、人才培训、物资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同时,在机场商务区附近建设珠宝交易中心,打造国际性珠宝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珠宝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设好新华金银首饰加工区,加快推进台湾珠宝园区建设,继续大力引进金银首饰企业和台湾珠宝企业。番禺珠宝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番禺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及市桥、沙湾、榄核、大岗等加工集聚区内。利用番禺“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做大珠宝汇展业,培育面向全球的珠宝物流基地,提高其在本地的附加值,建成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珠宝加工基地、交易中心和展销展示基地。

(2)皮革皮具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西北部以狮岭镇为中心的地域。高标准规划和开发好皮革皮具工业园区,采取集中开发、低成本出租的办法,将那些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引进园区,规范管理,大力发展皮革皮具产业集群区;依托“中国皮具之都”的产业优势,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皮革皮具节,促进皮革产业“大生产”与“大流通”的协调发展,不断扩大我市皮革皮具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打造提升“中国皮具之都”的品牌,继续保持全国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最具活力的皮革皮具贸易城的龙头地位。

(3)都市型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于荔湾、越秀、海珠等老城区。其中,在荔湾老城区继续盘活旧厂房及场地资源,以荔湾设计港为依托,重点发展冲口滨水创意产业带和大坦沙广佛时尚岛项目,将周门路一带发展为广州创意设计一条街,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广告、手工艺、动漫等都市型创意产业,打造岭南创意产业湾,力争成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全国十大服务外包基地;以东沙科技工业区为基础,发展高增值、高科技、高效益的工业项目,努力实现城区工业向都市型工业转变,重点发展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产业为主体的总部型、多功能型的工业区域。海珠区在继续打造中大布匹市场和石溪印刷包装城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联星文化产业园项目。同时,发挥广州美院的优势,以在全国具领先地位的视觉艺术及设计业、广告业为主要突破点,连带促进图书出版及流通发行、中小民营媒体、动画漫画、数字娱乐、教育培训、会展交流等行业发展。

4.临港产业布局

依托南沙深水岸线资源及广阔的陆域,按组团式生态型模式进行布局,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其中,汽车工业基地由位于黄阁镇和小虎岛北部的整车、发动机生产区和汽配园A区、珠江管理区内的汽配园B区及横沥镇内的汽配园C区组成,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石化工业基地位于万顷沙15~17涌之间、南沙港快速路西南侧、洪奇沥水道东侧围成的地区及三民岛,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钢铁工业基地位于万顷沙14涌和17涌之间,东联蕉门水道,西靠南部快线,规划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造船工业基地位于龙穴岛中北部,规划占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可利用码头岸线约4.2公里;机械装备工业基地位于黄阁镇东部小虎沥西侧,规划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此外,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大力发展空港产业。主要布局在北部组团花都区的东北部、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北面约2公里处,包含了花东、花山两镇的部分用地,总规模88.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工业、临空高新技术产业、航空物流产业和机场商务业,打造广州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物流中心基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分工合作,提升产业软环境竞争力。

全市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加强协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发展软环境。经贸部门负责牵头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根据职能分工,支持各重点产业及关键项目的发展,在财政、技术、招商引资、市场开拓、名牌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二)做强优势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

加强产业规划和协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集中力量提升机械装备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成套设备,使单机向成套、成线、系统化发展。要发展成套设备企业,全面组织设计、制造、集成和维护,把广州打造成区域性制造中心。要在继续抓好乘用车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把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大力延伸汽车相关产业,全面夯实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要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断完善石化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条衔接协调发展。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要大力引进具有前沿核心技术的大型项目,加速扩大产业规模,壮大通信设备、消费类电子制造业,突破新材料和数字内容产业等重点领域;医药产业要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和改革力度,加强医药技术和新品种的研发和储备,加快发展。尤其是生物医药和中成药产业,培育以广药集团为龙头,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为核心区的“广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打造我市生物医药国际化集群。鼓励扶持各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在产业链条中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项目,建立大中小企业协作机制、工贸联动机制,推动集中采购、联合营销等,从而延伸产业链,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三)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聚竞争力。

遵循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加快重点产业板块、工业集聚地的发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由经贸部门会同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存量调整优化,增量集中提升”的总体思路,制订产业集约用地的导向政策,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项目评估办法和标准,提高投资率、产出率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加大扶持力度,对专业性工业集聚地主导产业的新办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积极探索缩短项目建设中规划、用地等审批时间的新办法。鼓励支持各区、县级市大力建设产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工业集聚地,将工业集聚地与中心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在每个中心镇建设1个以上工业集聚地,形成产业集群,加强产业引导,形成各工业集聚地良性互动的格局。引导扶持各相关园区和企业把国企改革、中心区“退二进三”与优化产业空间结构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工业园区优化升级机制。对不符合工业园区产业要求的企业,引导其向专业化工业集聚地搬迁,腾出土地吸纳符合产业集群要求的新企业落户,以促进其集聚发展。

(四)加大工业投入,提升产业规模竞争力。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扩大利用外资,激活民营资本,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大财政对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保持每年安排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企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优势项目发展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视财力许可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产业融资力度。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建立重点引资项目库,创新引资利益共享机制,扩大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建立经贸部门与商业银行融资沟通机制,帮助企业拓展间接融资,探索企业债券、信托产品等筹资方式,利用资本市场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优质企业的快速扩展。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优质中小企业利用深圳中小企业板直接融资,形成我市重点产业上市公司板块。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五)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完善技术进步动力机制,将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拥有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创名牌作为企业享受政府扶持和重点服务的条件,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培育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群体,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进能弥补技术链条薄弱环节的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一批有核心带动作用的创新平台,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促进相关技术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大力推进各类研发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自身之间实现更紧密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关键技术、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不断提升我市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技术进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产业能效指南、资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准入制度。大力推广工业废弃物及生产过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六)培育壮大名牌,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

高层次、宽领域推进名牌战略,不断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不断促使企业从做工厂向做品牌转变;加强工业名牌产品培育和保护工作,提高产品的专利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含量;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集成世界资源迅速把名牌做大做强,形成知名度高、名牌密集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拓展名牌的内涵和领域,加快推动名牌从工业向服务业延伸。进一步加快区域品牌建设,有效带动产业的集聚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州牌”的内涵和影响力,从产品品牌延伸到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多渠道、多层次、组合式地把广州名优产品整体性推向全球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联动推进,举全市之力促进广州名牌产品的大发展;强化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完善工业名牌奖励制度,对创立、拓展和保护名牌产品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

(七)推进企业信息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应用。以推进大型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为重点,加快工业产品智能化及工业生产过程数控化的进程,通过企业信息化和工业自动化促进工业制造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以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及运营成本,提高我市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整体竞争能力。

(八)大力发展民营工业,提升产业内源竞争力。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的精神,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特别是要扶持一批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加快民营企业上市的步伐;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上规模、上水平的步伐,在“十一五”期间,努力培育5~8户产值超100亿元的民营企业;把发展民营工业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九)发展流量经济,提升产业服务竞争力。

充分利用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形成区域制造业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金属材料、粮食、煤炭、石油、塑料、珠宝等大宗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建设,使之成为我市流量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交易平台,推动生产性企业从单一的产品生产向现代化的服务领域延伸,强化供应链的管理尤其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提高产业链条内相关企业借助现代交易平台配置资源的能力,最大范围拓宽市场和利润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建立系列工业原材料交易中心,加快关键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形成相关品种具有权威性的“广州价格”,实现资源、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的高速流动,增强对华南、东南亚乃至全球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生产服务业,促进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中,向技术研发、工商设计、采购及物流配送、连锁经营、资本运营、代理服务等环节集聚,推动生产服务业向生产和销售环节渗透,做大流量经济,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产业持续竞争力。

布局模拟 篇3

针对城市热岛问题以及河流对热环境的改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关专家已做了大量工作。东南大学陈恩水等认为住区建筑布局的不同对住区热环境具有影响作用,且建筑高度与建筑之间间距的比值越小,建筑体与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也就越大,使得温度升高[2]。陈宏等发现住区室外温度与住区的建筑布局有着紧密的联系,住区下风向的温度较高,热环境较差[3]。Yang等研究发现建筑布局方式、建筑密度以及绿地率等是影响白天住区热环境的主要因素[4]。赵炎等提出了热环境适应性的住区建筑布局优化方案[5]。Chen等为营造热环境适应性的街区规划提供规划设计策略[6]。清华大学林波荣等模拟得到了住区内部不同区域的热环境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7]。张志勤研究发现喷泉具有降低周围空气温度、增加湿度的作用,可以优化周围的热环境[8]。李书严等研究发现水体能够优化室外热环境,且当水体采用多点、分块布置与较大区域时,对热环境的改善作用越明显[9]。哈尔滨工业大学刘京等运用CFD方法模拟研究了松花江周边街区的热环境情况,研究发现随着离河岸距离增加,河流周边建筑区内空气温度呈递增趋势,其影响程度和河流形态、主导风向及建筑密度相关[10]。

总的来说,优化建筑布局可以改善室外热环境情况,但是目前的研究较多偏向于非滨水区域的建筑布局与降低城市热岛的关系;较少地考虑滨水区域,如何利用河流微环境气候效应进行建筑布局,从而改进滨水住区的热环境效果。在水体热环境效应研究方面,大多研究水体热环境的影响能力,较少地研究如何通过滨河住区建筑布局设计,将水体的热环境优化效应最大化地影响到住区内部。针对城市河流与建筑布局对滨河住区热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以探讨热环境优化的滨河住区建筑布局策略为目的,运用CFD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滨河住区建筑布局与室外热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在相关模拟条件设置时,参考了刘京教授等的相关研究模拟条件设置经验。为合理利用城市河流微气候环境改善住区室外热环境,进行住区建筑布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滨河住区热环境模拟

为了研究河流对滨河住区热环境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建筑布局情景下,河流对住区热环境效果的影响。研究以深圳为主要案例,首先通过分析深圳68 条河流与60 个滨河住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南方地区滨河住区的一般布局模式,并在基本的一般性布局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布局变化方式。

1.1 滨河住区建筑布局的一般方式

本研究根据深圳滨河住区特点,总结出了行列式、围合式、点群式三种基本建筑布局。其中,行列式布局又分为正排式、山墙左右交错式和山墙前后交错式;围合式布局分为闭合围合式和开敞围合式;点群式布局分为正排列点群式和错排列点群式。表1 总结上述七种滨河住区建筑布局的基本模式,本研究将这七种基本布局模式归为A模式。此外,研究还探讨了建筑与河流呈0°、45°、90°、以及135°夹角时的住区热环境状况,本研究将这类布局变化归结为B模式。研究同时还探讨了开敞空间设置和建筑高度变化的住区布局的热环境变化状况,并将此类模式归结为C模式。针对建筑与河流夹角、开敞空间、以及建筑高度的变化状况,研究以正排行列式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与河流夹角变化的模式归为B类模式,将其它布局变化归结为C类模式。表2显示了B类模式的各种布局方式;表3 总结了C类模式的各种布局方式。

通过对深圳河流以及滨河住区的现状研究,确定三类布局的容积率范围为2.5~3.0,住区用地范围为5.0~6.0公顷,用地长宽值在200~300m之间。单体建筑的尺寸以常用的住宅尺寸作为依据,其中包含两单元拼接的板式建筑和点式建筑,间距设置以满足日照和消防间距进行设置。由于河面宽度较大时,河流对住区热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基于河流现状分析的情况,选取最大河面宽度130m为研究条件,滨河住区第一排建筑距河岸堤70m。

1.2 热环境模拟

研究针对以上各种建筑布局的模拟条件设置基本一致。气候条件以深圳夏季的主导方向、平均温度、湿度和风速值为依据。在模型计算中,假设外界风是由河流中心吹向滨河住区;针对风向与住区建筑呈夹角的情况,通过讨论建筑与河流的夹角情况来分析(表2)。研究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模拟,首先应用ICEM软件对A、B、C三大类建筑布局模式的热环境模拟建立模型及划分计算网格,再将建立的模型与计算网格输入到Fluent中模拟计算[10]。图1(a)示意了模拟时的计算域及网格划分情况,由于每种建筑布局方案的地块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减小计算域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对各种建筑布局方案的计算域统一设置为宽1000m,长1500m,高300m。模拟计算气候条件为实测的深圳市2014 年7 月15 日13:00~14:00 的平均风速2.5m/s,实测平均温度为28.9℃,实测平均相对湿度为60%,风向假设为由河面吹响住区。通过在Fluent软件中输入深圳市2014 年7 月15 日14:00 的太阳的入射角(-0.0096228,-0.3570631,0.9340307),设置太阳辐射强度参数。本文研究中,水体为研究区域的唯一散湿源,其表面含湿量可假定为饱和含湿量,其数值大小与水体表面温度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在无大型热源并在一定沿程范围内河流的温度变化很小[11],因此根据实测的水体平均温度将水面温度设置为24.3℃。由于水面与大气的含湿量不同,水体表面与大气之间的蒸发量采用Bulk系数法进行计算:

式中 ρa为空气的密度,kg/m3;Ct为Bulk经验系数,其数值大小与风速相关[12];u* 为风速,m/s;θs为水面温度,℃;θa为空气温度,℃;qs为水表面接近饱和的含湿量,kg/kg;qv为水面上方空气的含湿量,kg/kg。

在水体纵向水深较大的情况下,太阳辐射及水体表面传热对河床底部的温度影响较小,水体与河道地面的传热量较少,因此本文忽略河床底部传热,将其视为绝热条件。

Fluent中的用户输入界面采用水蒸气质量分数作为水蒸气扩散的指标,其与含湿量之间的关系式如下[13]:

式中m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分数,无量纲;d为空气中的含湿量kg/kg。

图 1a 正排列行列式建筑布局计算域及网格划分示意图

图 1b 正排列行列式温度环境云图

图 1c 正排列行列式相对湿度环境云图

图 1d 正排列行列式风环境云图

综上,在空气温度为28.9℃、相对湿度为60%,标准深圳大气压1002.2 h Pa的情况下,计算得出相对应的水蒸气质量分数为0.014042。模拟得到的1.5m高度处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值的分布图形,如图1(b)至图1(d)所示意。

本研究通过滨河住区热环境模拟模型,分析了A、B、C三大类、十三个滨河住区建筑布局模式的热环境状况。在计算过程中,监测了收敛曲线的回归性,使得针对每种建筑布局模式的计算过程均达到较好的收敛效果,确保模拟计算的准确性。

2 结果分析

通过对1.1节的建筑布局进行热环境模拟,得到温度、湿度与风速的模拟图。将整个住区从左下角开始划分1m网格线,并将网格导入温度、湿度、风速的计算结果中,在Fluent计算环境内获取每1m网格点的数值,进而计算出住区内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和平均风速值。由于标准有效温度(SET*)基本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计算SET*值来获取并评价不同滨河住区建筑布局下的热舒适感受。由于深圳夏季的热舒适性较差,研究以2014年7月15日实测的深圳某河流区域13:00-14:00的气候(平均辐射温度52.7℃,风速测得为2.5m/s,湿度60%)为模拟的边界条件,并以服装热阻为上衣0.15clo,下衣为0.06 clo,活动量为1.9met作为SET*计算的依据。根据陈卓伦的研究,舒适的SET*温度为25℃左右,当SET*小于20℃或大于30℃时,人的热舒适感均会下降[14]。以SET*舒适温度为依据,以深圳市夏季典型天的气候状况为模拟条件,探讨不同滨河住区建筑布局的热环境效应,明确能够较好利用河流温湿环境的滨河住区建筑布局方式。

2.1 A模式建筑布局热环境分析

2.1.1 行列式布局热环境分析

对A模式行列式布局的住区热环境进行分析,可得出三种布局形式的住区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平均SET*值(表4~6)。从SET*值来看,山墙前后交错布局的热环境舒适性比其他两种布局要好。这是由于这种布局的SET*温度最小,最接近舒适的25℃(虽然这一温度比25℃还是要高许多)。相比于山墙左右交错布局而言,正排列行列式布局的SET*温度低0.1℃,虽然好一点,但差别很小。从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来看,山墙前后交错的布局也好于其他两种形式。这是由于其平均温度低,而风速和相对湿度都高一点,从夏季来看能够更好地带走热量。

2.1.2 围合式布局热环境分析

从表5 可以看到,对于A模式围合式布局的住区,开敞式围合布局的SET* 平均值比闭合式围合布局的SET*平均值小了近2℃。说明开敞式围合布局住区的环境热舒适性高于闭合式围合布局。从住区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和平均风速的数值来看,开敞式围合布局的温度较低,湿度和平均风速较高,也符合夏季热环境舒适的要求。

2.1.3 点群式布局热环境分析

从表6对A模式点群布局的住区热环境分析可以看出,正排列式点群布局的SET*值比错排列式点群布局的SET*值小近1℃。说明正排列式点群布局的热环境舒适性好于错排列式点群布局。从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的数值来看,同样可以发现正排列式点群布局的温度低、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较高的特点。这与行列式和围合式布局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表明了夏季室外热环境舒适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之间的一种趋势关系。即:温度越低越接近30℃以下越好。相对湿度在低于60%以下,风速在3m/s以下,两者越高越好。

2.2 B模式建筑布局热环境分析

对B模式行列式布局与河流角度的热环境分析结果见表7 所示。同样根据SET* 的数值来看,当建筑与河流呈90°夹角时,住区的SET* 值最低。说明此种情况下的室外热环境舒适性较好。然而,当建筑与河流呈45°夹角时,SET* 值也比其他布局情况低,而仅比90°夹角的布局高0.5℃,说明这种角度布局情况下的热环境舒适性也较好。从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的数值来看,也同样能得到与A模式布局情况相同的结果。也佐证了以SET* 值来表述热环境舒适的可靠性。虽然从室外热舒适来看,建筑与河流呈90°夹角时,环境舒适性比其他角度好,但这样的角度将导致建筑与风呈水平向关系,从而使得建筑室内难以进风,无法形成室内穿堂风,导致室内热环境较差的效果。因此,从建筑与河流的夹角分析来看,45°夹角最优。这一夹角虽然比90°夹角的室外热环境的SET* 值略高,但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应选45°夹角的建筑与河流布局方式。

2.3 C模式建筑布局热环境分析

2.3.1 等高建筑布局与前低后高布局分析

针对C模式开敞空间和建筑高度变化的布局的热环境分析结果见表8、9 所示。由于前高后低的建筑布局模式不利于河流冷湿空气的进入,因此,在研究中不考虑这种布局模式。从表8 来看,等高建筑布局温度环境和风环境较差,前低后高布局的SET* 值比等高建筑布局的SET* 值略高,说明前低后高的建筑布局更利于形成较舒适的室外热环境。这可能是由于前低后高建筑布局的前排建筑对进入住区的河流冷湿空气阻挡较小的缘故。从表8 中的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也反映了同样的结果。

2.3.2 开敞空间设置建筑布局分析

从表9 可以看出设置开敞空间比不设置开敞空间的室外热环境舒适性要好;而前置式开敞空间比后置式开敞空间的室外热环境更舒适。这是由于这种模式的SET*值最小。但从平均相对湿度值来看,前置式开敞空间布局的平均相对湿度低于无开敞空间的。这与前面布局的分析结果略有不同。这种不同说明无开敞空间布局的住区相对湿度较大于有开敞空间布局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当风速较低时,依旧无法形成好的舒适环境。从SET* 反映的三个热环境参数值的综合情况来看,开敞空间前置的布局对热环境舒适最有利。当然,如果相对湿度能在50% 左右的范围内偏大一点值的话,这种布局的热环境舒适性将更好。

3 结论

由于河流对周边环境具有微气候调节作用。研究探讨了在深圳气候条件下,滨河住区布局与室外热环境舒适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1)从行列式、围合式和点群式三种常见的住区建筑布局来看,山墙前后交错行列式、开敞围合式、和正排点裙式的室外热环境舒适性比其它行列式、围合式、和点群式要好。从三种布局的横向比较来看,围合式和点群式比行列式要好。因为,围合式和点群式的SET* 值总体比行列式低2℃ ~3℃。

(2)从建筑与河流的角度关系来看,以行列式布局为例,当建筑与河流的角度呈45°以上90°以下变化时,室外热环境较好。且角度越大热环境舒适性越高,但高得程度不大,SET* 值在0.5℃范围内。而且,考虑室内穿堂风效果,建筑不宜与河流呈过大的角度。因此,从建筑与河流的夹角布局关系来看,45°左右较好。建筑与河流越呈平行关系越不好。

(3)从建筑高度的布置来看,一般不应考虑前高后低的建筑布局,这样阻碍了来自河流的空气进入到住区内,不利于良好热环境形成。建筑高度由低到高变化的住区布局的热环境舒适性好于建筑高度不变的住区布局。

(4)综合分析以上滨河住区建筑布局与热环境舒适性的结果可以发现,当住区布局有利于河流空气流入住区时,其热环境效果越好。且流入的范围较大、覆盖面较广时,热环境舒适性越好。一般来讲,好的滨河住区布局可以将其室外热环境的SET* 值提高1~3℃。由此可以发现,当滨河住区布局有利于形成冷湿廊道时,有利于改善其室外热环境。如山墙前后错排行列式布局、开敞围合式布局、以及建筑与河流呈一定夹角、建筑前高后低等布局,均是有利于冷湿廊道的形成。

(5)虽然河流对滨河住区的热环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建筑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热环境效果。这与住区建筑的朝向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重点分析基于河流效果的滨河住区布局问题。没有讨论河流走向与住区布局的关系。因此,无法分析建筑布局的朝向问题导致的墙体和地面的热辐射作用。总体来看,当建筑之间有一定遮挡效果,且东西墙面较少时,建筑吸收太阳辐射热较少,如果能同时辅以河流调节作用,将会达到更好的热环境舒适性。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图、表来源

本文图表均为作者绘制。

摘要:城市河流对住区热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以深圳气候条件为参考,探讨河流与建筑布局对滨河住区热环境的影响,对改进滨河住区布局,提高住区热环境舒适性有重要作用。研究运用CFD模拟技术方法,分析在不同建筑布局模式下,基于河流影响的住区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变化情况;以标准有效温度SET*为评价标准,探讨滨河住区建筑布局与热舒适的关系;基于河流产生的良好微环境气候效应,对住区建筑布局提出优化方法,为营造生态、舒适的滨河住区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减小建筑面向盛行风的垂直投影面积、创造利于河流风向的通风降温廊道、以及营造相应的住区开敞空间等,是改善滨河住区热环境舒适性的主要建筑布局方法。

布局模拟 篇4

特殊的Web布局设计:jQeury层布局插件

在一些特殊的Web布局设计中,可能当前的CSS并不能满足我们的Web页面布局需求,这时,优秀的jQeury相关的层布局扩展插件可以及时地帮助我们完成需求的布局,这里是10个非常优秀的jQeury层布局插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类似需求。

UI.Layout

mb.containerPlus

css-template-layout

Masonry

Columnizer

jQSlickWrap

Equal Heights

js-columns

Columnize

jLayout

布局模拟 篇5

关键词:城市交通,蒙特卡洛,排队论

引言

南京市将于2014年举办青奥会, 随之大量游客将涌入该市。为缓解交通压力, 届时贯穿南京市中心区域的地铁3号线即将建成运营。受地铁3号线的影响, 公交系统应做相应调整, 以便于充分利用公交资源。而其中公交客流量的变化和乘客排队长度是影响公交线网布局的一个重要依据。高自友[1]利用拟动态均衡配流模型估计了不同时段内拥挤条件下公交客流量和乘客排队长度变化情况。四兵锋[2]则根据影响城市交通网络客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 构造广义费用函数来分析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 并应用Logit模型, 通过搜索网络有效路径来解决客流的分配问题。本文在对南京公交及地铁运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算法以及排队论仿真方法, 模拟地铁3号线建成开通后沿线公交站点的客流量和乘客平均候车时间等变化情况, 分析地铁开通后对公交客流的分流影响, 为改善公交布局以及地铁运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当前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

为了对比分析地铁建设前后交通客流量变化, 这里选取3号线预设站点附近300m的122条线路、1 105个公交站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地铁站点所在地域将其分为交通汇聚地、商业区和名胜风景区。普通站点 (即不具备前两种特点的站点) 三类站。采用分层抽样方式选取了3个代表站点:南京火车站、夫子庙站、火炬南路站, 而其相邻公交站点:南京车站、夫子庙站、桃园站, 前两个站点基本与地铁站点位置吻合, 而火炬南路站为新开辟站点, 这里选取了最相近的且覆盖范围最大的桃园站作为分析对象。这里通过分时段抽样对上述3个站点进行实地调研, 获得了3个代表站客流量和平均等待时间、等待队长等资料。

(一) 地铁建成前公交站台客流量的分析

图1给出了3个代表站的客流量日逐小时变化图, 可以看到这3个代表性站点由于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的不同, 客流随时间的分布不尽相同。夫子庙站的客流量最大, 下午和傍晚时间段客流量明显高于上午, 这与其为南京市主要的商业区和风景区有关, 其客流变化特征与其他两站存在明显差异。南京车站公交平均客流量较少, 这是因为该站周围的公交站台多且密集, 每个站台所需服务的交通范围面积狭小, 另外已经开通的地铁1号线也分流了不少乘客。桃园站和南京车站的客流总体趋势基本一致, 6:00-9:00属于上班高峰期, 之后有所回落, 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 晚间7:00后又再次进入高峰期。因桃园位于江北新区, 居民多需要乘车前往城区上班, 所以该区域存在客流量大、平均乘车时间长, 且上午高峰期要早于南京车站, 下午高峰期迟于南京车站的特点。

(二) 地铁建成前平均等待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为所有乘客从到达站台至上车所用时间的平均值, 考虑乘客心理承受极限, 这里只统计等待时间在20分钟以内的乘客数。表1给出了3个公交站点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不同时长的分布, 可以看出:南京车站、夫子庙站的乘客等待时间大多在4分钟内, 而桃园站的等待时间两极分化严重;3个站点的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分别为2.83分钟、2.36分钟、4.17分钟;南京车站为交通汇聚地, 客流虽大但车次较多, 乘客平均等待时间较短, 而以夫子庙站为代表的商业区和风景区客流大, 但站台分布密集, 故平均等待时间反而最短, 而桃园站则由于车次少, 人流量大平均等待时间最长。

二、地铁3号线建成后的预测与分析

(一) 乘车选择优化模型与蒙特卡洛仿真

地铁3号线建成后, 乘客可选择的交通方式将会发生改变, 这里用G (v, e) 表示包含地铁和公交两种乘车方式的南京市公共交通网络, 其中v, e分别为南京公交网络所有站点、线路的集合。现在假设某市民乘车起点为i, 终点为j, xij表示以起点为i, 终点为j的路线, 而T (xij) 为所对应的乘车时间, n为乘客所能容忍的最大换乘次数。在实际生活中, 当换乘次数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与乘客方便出行的心理相违背, 因此, 这里仅考虑换乘次数最多2次, 若超过2次, 则视为不可达。由此, 建立乘客乘车选择优化模型[3]为:

建立上述乘车选择优化模型后, 这里对南京地铁3号线建成后进行蒙特卡洛仿真[4], , 算法步骤如下:

(1) 确定起始站i, 随机模拟一个目的站j, 将含有站的路线存储在中x0, 含有j的路线存储在x1中;

(2) 除i站外, 搜寻x0与x1中是否有重复站点k。若k存在, 且k=j, 则i到j直达;若k≠j, 则视为一次换乘, 并将该路线存入r后转4) 。若k不存在, 则视i到j为两次换乘, 转3) ;

(3) 将经过i后面各个站点i1, i2, …, im的路线存入x3, 经过j前面的各个站点j1, j2, …, jn的路线存入x4, 依次将i1, i2, …, im作为起点站, j1, j2, …, jn作为终点站, 转2) ;

(4) 从r中选择换乘次数最小且时间短的路线为最佳路线;

(5) 最佳路线中, 若i站的下一站是地铁站, 选坐地铁, 否则选公交, 依此计算乘坐公交车的概率。

(二) 地铁建成后客流量的分析

运用上述算法, 分别以南京车站、夫子庙站、桃园站为起点模拟2 000次, 图2给出了建立地铁后公交站客流量仿真的结果, 客流量分布特征与建成前基本一致。地铁3号线建成后, 南京车站在7:00—8:00的客流量由地铁3号线建成前的240、245人次减到200人次左右, 而其余时段减少的客流量更是微乎其微, 这是因为南京车站是公交、地铁、出租等的交通枢纽区, 公交系统本身比较完善, 地铁线路的增加对公交的分流并不大。作为商业区和风景区的夫子庙站, 客流较大。地铁3号线建成后, 夫子庙站在上班高峰期8:00—9:00客流量相对于地铁建成前减少500人次, 同样处于客流高峰期的15:00—16:00大约减少100人次, 其余时间段公交客流也相应减少, 说明地铁3号线建成对夫子庙站客流分流较明显, 公交系统的压力明显减小。而远离市区且附近没有轨道交通的桃园站总客流量明显下降, 其中6:00—7:00的客流量由500人次减少为近300人次。这说明地铁3号线的建成对桃园站客流量的分流作用明显, 很大程度上缓解公交压力。总体上, 3个公交站点的客流量相对减少了16.20%, 18.91%, 31.30%。

(三) 地铁建成后平均等待时间及排队长

为进一步分析地铁建成对公交系统的影响, 本文根据公交的服务特点, 利用排队论[5]的相关知识选取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和排队长为影响公交系统的指标。由于经过同一站台的a条不同的线路相互独立, 则顾客的排队可看做是a个M/M/1系统。平均等待时间Wq是从乘客到达站台至上车所耗时间, 平均队长Lq是排队系统中未接受服务的人数。假设公交排队系统进入统计平衡状态, 系统中乘客的平均到达率λ以及乘客的平均服务率μ由调研可得 (见表2) 。

地铁3号线建成后, 南京车站、夫子庙站、桃园站将分别有16.2%、18.91%、31.30%的客流选择乘坐地铁, 故地铁建成后这3个公交站点顾客平均到达率变为112.579、300.025、144.257。借用R软件[6]对公交排队系统中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进行客流量模拟, 得到地铁建成后的平均等待时间 (见表3) , 可以看出3个站点的平均等待时间均减少, 夫子庙站和桃园站尤为明显, 乘客平均等待1分钟即可上车。

根据Little公式 (Lq=λWq) , 计算得到各站点平均排队长 (见表4) 。地铁建成后, 南京车站平均排队长的减少幅度最小, 而桃园站减少幅度最大, 平均排队长减少率与客流量的分流有相似之处, 南京车站是交通枢纽, 增加一条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 不难看出, 地铁3号线的开通后公交站台客流量和平均等待时间和等待队长将大幅降低, 能够有效减轻和分流地铁沿线公交客流;同时可以看出, 地铁3号线的开通对各个区域公交站点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公交线路调整和分流应该视所在区域区别对待。如南京火车站由于位于交通汇聚地, 虽客流量大但交通方便, 且附地铁对客流量的影响并不大, 自然乘客平均排队长的改变相对较小。相反, 桃园远离市区, 附近没有轨道交通, 增加一条运送客流量大的交通路线, 乘客的排队长会得到明显的减少。近公交站台密集, 地铁3号线的建成对其影响不大, 附近公交线路无需进行改动;而以夫子庙站为代表的商业区和名胜风景区特点是客流大相邻站台间隔长, 地铁建成后其公交客流明显减少, 于是可适当延长公交发车时间或减少部分公交班次。对于既不是交通汇聚地又不是商业区和名胜风景区的普通站点, 如火炬南路, 地铁的建成使其附近公交站客流急剧下降, 乘客排队长有效减少, 应采取增大相邻站台间隔、延长发车时间甚至取消离地铁站最近的公交站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高自友.拥挤条件下公交系统的拟动态均衡配流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2, (2) :38-45.

[2]四兵锋.无缝换乘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及算法[J].铁道学报, 2007, (6) :12-18.

[3]周媛.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地铁对公交线网布局影响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 2012, (1) :151-154.

[4]谢赤.大型水电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其关键因素识别[J].水利发电学报, 2010, (29) :63-68.

[5]胡运权, 郭耀煌.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06-319.

【布局模拟】推荐阅读:

专业布局05-27

路网布局05-27

布局意见05-27

枢纽布局05-27

布局选址05-31

布局策略06-09

运输布局06-20

布局4G06-21

总体布局06-28

区域布局07-03

上一篇:健康体检部下一篇:关键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