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形态

2024-08-27

建筑空间形态(共12篇)

建筑空间形态 篇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物质的丰富, 人们自我实现意识的加强, 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已经不是简单地要求建筑提供一个庇护场所, 而是对建筑的视觉感受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因此, 对建筑空间视觉心理感受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使得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变得越来越重要。

1 建筑空间形态的概述

1.1 建筑空间形态

建筑空间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 运用各种建筑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它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城建筑的内部空间, 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建筑空间从广义上讲, 它以整个人生为框架, 是社会性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如果不是人的需要, 不是人的参与, 不是全社会的倾注, 建筑空间是无法孤立存在的, 也不会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建筑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全社会的参与;它渗透着整个社会生活, 并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增长的势头;一切历史事件、一切活动都与其空间场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建筑空间带给人的自我意识和安全感让人学会通过创造空间来保卫自己。传统中国空间特别注重对自我空间领域的创造。在中国, 人们首先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砌筑围墙, 然后才在围墙里造房筑屋。其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木结构因其柔弱和开敞难以有效地防御, 因此, 修建院墙和城墙是最直接有效的防卫措施, 它与中国传统建筑善于构筑自我空间有一定的关联。一面墙划分了“此”与“彼”, 四面墙区别了“里”与“外”。人在建筑里、建筑外都是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对完整的空间或者说完整的“自我”追求, 使人们在院门和屋门处设置影壁、双门和屏风, 这样门的开启不能破坏空间。

1.2 建筑空间形态分类

建筑空间形态可分为隐藏、融入和架空三类。

隐藏, 类似于80年代时期流行的覆土建筑。建筑部分体量置于地下, 或被大面积的绿化及广场覆盖, 以此达到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削弱, 保证近地面层绿化系统和步行系统的延续性。同时, 建筑表面的绿化植被可以起到隔热、防尘、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融入, 所谓的“融入”是指建筑的建构不构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威胁, 而是作为自然的构成要素, 恰当地嵌入城市缝隙或自然肌理, 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架空, 它是出于对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在当代, 由于生态思想的影响,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能够在设计中将建筑与环境同等考虑。当遇到对外界触动较为敏感的地形地貌, 如陡坡、湖岸等, 架空便成为处理建筑与环境矛盾的首选。在当今日本, 对城市“还地”、“开放”的理念甚至成为指导建筑设计的一种风尚。受此理念影响的建筑师认为, 在日益变得狭小而拥挤的地面上进行建造, 不如将建筑置于“空中”, 为城市留出成片的空间。如位于东京中心繁华地带的JT大厦, 设计者为留出建筑下部的空间而不惜重金将大厦下面架空20 m, 形成半开放的景观效果。

建筑空间的序列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空间序列指在一个空间中, 某个局部构成一个序列;时间序列是指建筑空间前后连接, 使得参观者要看到完整的空间, 必须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 完全的感知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在空间序列类型的建筑空间当中, 单元重复是最常见的手法。把最开始的单元不做任何改变, 换个位置再重现一个。这样一直重复产生视觉上的刺激, 单元重复通常产生威严、统一、典雅而富有气势的序列感, 古希腊的帕提侬神庙、我国的人民大会堂等就是利用了这样简单的序列空间

2 建筑形态的外部空间

建筑形态的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联性。它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地组织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 使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更为有机, 主要内容包括:以适宜的建筑形态更好地融入地段空间;通过建筑设计使城市空间得以延续;避免对基地环境的破坏性建设等。

光是看到空间的媒介, 是感知到空间的重要信息。就建筑实体来说光是不能改变它的, 但是同一个体积在不同的光源作用下, 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有时光甚至是作为一种建筑空间的视觉主题出现的, 例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色彩可以引起种种联想, 联想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同地区、民族的传统不同, 色彩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墨西哥传统建筑的颜色大胆夺目, 常有鲜艳的蓝色、红色、黄色等, 而日本传统建筑几乎都倾向于朴素的颜色。由于文化、性格等的不同, 对建筑色彩的偏爱也不一样。

材料的质地会让人们产生触觉联想。比如金属材料会联想到冰冷的触觉感受;混凝土给人感觉就是冷酷, 没有人情味;木材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砖头给人的感觉淳实、质朴;石头粗犷坚固。在建筑空间中材料都是结合着形态同时出现造成建筑空间的丰富细节, 渲染空间的氛围。设计师隈研吾在创作长城公社的时候就用了“竹”这个材料作为建筑的主题。“竹屋”的外表面都用竹子包起来, 用竹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人们通过对具体的形式符号如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等, 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与设计师和作品进行沟通和交流, 形成一种明确的印象。

语言必须有词汇和组织词汇的语法规则, 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 从而表达明确的思想。从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角度来看, 形式已经具有了语言的功能和地位, 成为思想传递和交流的工具。对于形式语言来讲, 这里的词汇不是指实体, 而是指在形式上对实体抽象、概括的一种形式要素, 这种形式要素就是构成形式语言的基础之一。形式语言中的语法, 是按一定的规律和组合方式如构造逻辑、环境文脉、形式美法则等来组织形式。这些形式要素, 给它们以确定的位置、状态和相互间的关系, 传达出完整的语义。在古典建筑语言体系中, 形式词汇在语法组织中有其特定的位置和意义, 形式要素有其固定的指代意义, 这种意义甚至是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志, 不可混淆和逾越。现代建筑设计中, 在技术和构造上都有超越形式词汇传统概念的趋势, 模糊了词汇之间的界限, 可以自由的选择形式要素来表达设计作品的主题思想。

文化特点对建筑空间中视知觉的影响。文化特点对空间中视知觉的影响说到底是对视觉需求的影响。正是特定的思想、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直接指导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期望空间是什么样的, 是私密的还是开敞的, 是曲折还是一览无余的。心理产生了期望, 那就势必影响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感受和对建筑空间的评判。

3 建筑的内部空间

将具有自然特性的空间, 如:庭、园、院, 与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设置。这种空间排布方式的重点在于强调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在空间的整体布局上, 自然性空间与功能性空间这两种有着明显对比关系的空间交替出现, 形成节奏和韵律。对比性空间的组合, 使建筑与自然交错在一起。同时也避免因单幢建筑体量过大而给建设基址造成过大的影响;空间的水平并置, 自然空间与建筑功能空间在同一水平面上呈线形间隔布置, 既可能是直线, 也可能是曲线。此种空间布局富有节奏, 其内部空间既有独立空间的私密感, 又有流动空间的通畅、自然之感;空间的竖向叠合通过将自然性空间与功能性空间沿建筑竖向叠合, 解决了建筑的有限用地与人类渴望贴近自然之间的矛盾, 是当代土地资源的紧张与人类传统的“散居”建筑模式的一种调和, 是当代高层建筑经常采用的手法之一。

建筑空间有进一步走向开放的趋势, 从使用者视线的流通到自然光线的引入、通风措施的完备, 空间的包容性将有所增强;绿色空间由原来集中于建筑的底层及屋顶层, 逐渐发展为与建筑的功能空间相结合, 遍布于建筑平面与空间的各个角落。

4 结论

传统空间与建筑表现了人对空间的深入、完美的认识, 是传统建筑中的精髓所在, 它的意义和深度需要人们不断挖掘、提取、再创造。通过对传统建筑空间类型的阐述, 对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充分的表达和诠释, 希望对现代中国建筑空间形态的设计有所帮助, 以期创造出更适合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自己的建筑。

摘要:阐述建筑空间形态的类型和运用, 外部空间的塑造和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 达到建筑空间形态的完美表达。

关键词:建筑空间,类型,外部空间,内部空间

参考文献

[1]程琼, 秦洛峰.从空间和自我意识分析中国建筑[J].山西建筑, 2008, (5) :10-13.

[2]宁怡旻, 陈岚, 樊晓刚.谈人性化的建筑空间[J].山西建筑, 2008, (32) .

[3]王茂林.论室内环境空间的视觉、心理与行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4) .

[4]余明, 李峰, 陶慧.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渗透[J].陕西建筑, 2007, (9) .

[5]李鹏, 胡望社.建筑内部空间尺度与形态的研究[J].重庆建筑, 2010, (1) :20-23.

建筑空间形态 篇2

1.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我国高职院校多为近几年开始创办,一般都是由专科学校、中专等性质学校合并组建,在高职纷纷进行课程改革、骨干校建设的大潮中,实训基地建设很难跟上学校发展的速度。而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一般为市属院校,地方财政有限的拨款不足以支撑实训场地的建设,实训室陈旧、老化的设备必然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

2.仍然是“为实训而实训”,从观念上已经将实训教学视为可有可无的学生掌握设计辅助性技能的手段,弱化了实训教学环节中的过程性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达不到实训教学的根本目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训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装饰设计与施工工程相关实践经验,理论教学常常与实践相脱节,此类教师本身的实训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动手实训目的变成了“两张皮”。在地传授知识、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双向地互动式学习,以引导为主。这种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积累有较强的要求,运用灵活的思维教学设定学习训练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即时对教学进行调控,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二.体现因教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运用“地理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打破了职业高中教学传统的“学生只管学,教师只管教”的系统状态,建立起了互动式的非线性教学系统关系。使我们的学生“学中生疑,有疑而问”,教师以疑而答,增强了地理教学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1.切合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中学教学阶段,认知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导向,能进行概念的、抽象的、形成逻辑的推理……扩散到命题的假设、蕴涵、演绎和归纳,逐步发展起成熟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已初具水平。发展自学研讨、自我小结、小组归纳、自我测评的“地理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正是顺应和照顾了职业高中这样的正处于认知建设阶段的学生的诸多特征。

2.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贴切。教师认真备课,带着问题进课堂,教有目的;学生带着学习提纲学,学有方向。师生目标统一,这样能做到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明白,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地理四步教学法”的教法贴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符合职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的学生,功夫下在平时,不留后遗症,学生后劲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素质。教学情境好,教学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在教学中的“黄金时刻”内进行教学双边活动,能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总结

建筑空间形态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建筑形态;空间整合

1.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类型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型式:

1.1周边式体型

建筑占满基地,没有外部空间,这种类型主要见于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

1.2广场与城市环境结合

高层建筑沿街道后退,在其前部留出广场,作为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中介。

1.3利用裙房丰富外部空间

高层建筑裙房的出现是由内部功能问题所带来的。在空间上却可以拓展外部空间。裙房形式比主楼自由,如裙房与庭院和广场相结合,可以丰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如加拿大温哥华的纳尔逊大厦,主楼高25层,在一侧设计了“L”型的裙房。从裙房到广场地面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和色彩,精心设计了层层跌落的水池、台阶、花台与铺地。外部空间為公众服务,层次丰富。

1.4主楼底层架空,与城市空间结合

高层建筑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底层架空的手法,将底层变成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中介空间)。如香港圣约翰大厦,位于港岛花园道与红棉路之间一条狭窄的弹丸之地,22层高的大楼,标准层面积只有约13m×32m,地层架空,成为城市公用空间。

1.5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成为一种中介空间

高层建筑的室内中庭与外部空间相结合,向公众开放,成为一种有屋顶的城市公共空间。

1.6高层建筑群形成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群之间围合成城市广场。

2.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控制原则

2.1外部尺度的控制

为解决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导致城市空间生硬、纷乱的现状,设计师应注重对建筑外部尺度的把握,避免建筑体量失衡,带给人们疏离感或压迫感。建筑物的尺度包括其形体的长和宽、局部之间、整体之间、局部与整体以及整体与城市之间的各种比例关系,即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元素给人的感受。在这一问题的控制上,应首先考虑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感受,并以其为标尺,结合街道尺度、城市尺度等整体考量。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应考虑列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应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干沿街部分,减少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为保持街道空间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呼应。对城市尺度的考量主要表现在选择合理的建筑高度以控制其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建筑应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是突出自我,盲目炫耀。

2.2体量的控制

高层建筑因其巨大体量对城市空间的改变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设计者应从“在城市空间中进行创作”这一高度展开设计思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其造型往往有追随于结构形式、避免变化的趋势。如何在形体规整的几何体上运用加法、减法等处理手段,设计出既符合城市风貌,有具有明显识别性和代表性的建筑外形,是现今国内外建筑设计师的一大工作重点。

3.高层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的整合策略

3.1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的组合方式

城市区位空间的平面视角是人们身处城市中对城市形成的直接感知,其内外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对城市空间的构成及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大型的高层建筑必须将内外部空间向城市空间开放,以便使得城市的区位空间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让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相容。

3.1.1发挥广场的作用

让广场成为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的过渡和协调点,这是联系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区位空间的最简便的方法。广场的开放性空间既联系了室内空间,而且就其本身来说,是城市区位空间的组成部分,与城市区位空间不存在任何遮挡。因此,采用这种方式来连接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是有效的。并且为了增加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之间的链接的层次性,可以通过水平界面的抬高或者降低,使得广场立体化,从而构成立体化的城市区位空间。采用这种方法要求高层建筑宜向后退,以便形成空间的渐次性。这其中存在一个尺度,尺度把握不当,要么不能减少对视觉的压迫,要么就使得高层建筑与街区分离。

3.1.2以中庭链接高层建筑与街道

中庭也称室内广场,它有城市广场的一切设施和功效,并且还具有城市广场所没有的功能,即四季如春,流水潺潺,这里是一个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大型室内空间,是一个全天候的公共活动场所,通过中庭,在空间的高度上便形成了一种层次性,阻挡了高层建筑在视觉上的对街道的压迫感。

3.1.3利用过渡空间

过渡空间是建筑外部公共空间与内部公共空间的中间体,是链接城市区位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纽带,它同时属于建筑空间和城市区位空间两种空间系统,与城市的区位空间有直接的联系,它通过将外部空间的室外感转换为内部空间的室内感。不同与广场 中庭,过渡空间的表型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如骑楼、柱廊、连续的拱门等,这些空间能够形成室外空间的围合界面,从而使得室外至室内的空间变得有层次,正是这些层次,变换了人的尺度,从而消除了人们从城市区位空间进入建筑内部空间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3.2高层建筑单体的控制

就高层建筑本身来说;其外部空间表现形式对城市区位空间的影响巨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体型以使得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和谐就尤为重要。由于塔楼是高层建筑的主体,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其要进行严密的设计,要既能融入周围的空间,与周围的城市空间相和谐,同时又能表征一个城市的形象。除此之外还需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首先,建筑单体各部分的尺度比例协调。高层建筑有主体、裙房和顶部三部分组成,这三者的尺度比例合理,才会使人感到舒服,建筑在总体的外观上才具有美感,它是建筑与城市空间和谐共生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比例不合适的高层建筑能够融入城市空间,只能破坏城市空间。

其次,处理好立面的尺度关系。立面的设计包含两个因素,即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在设计的时候,要使得这两个因素的的比例以及这两个因素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相匹配,从而达成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立面应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从而使高层建筑统一、协调。

再次,从整个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说,裙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裙房对城市区位空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使得高层建筑的体量富有层次的变化,使得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表形式有了过渡,从而使得高层建筑不是突兀地矗立在城市的区位空间里,因此,对于裙房的造型以及色彩应当要进行细致的设计。 (下转第155页)

(上接第148页)4.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顺校.周湘津,高层建筑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大学图书馆建筑形态的空间重塑 篇4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建筑空间,图书馆建筑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外观, 也以一种现代的方式重新界定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利用将是未来几十年图书馆战略重构的有效有段之一[1]。新世纪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体现在建筑形态方面包含了建筑实体形态和建筑空间形态两大方面[2]。图书馆建筑将寻求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平衡。

1“书”的空间与“人”的空间的选择

图书馆建筑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贮存信息源, 二是读者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时间内有接触这些信息的机会[3]。一座图书馆建筑物应提供及时满足各种需要的空间系统。图书馆建筑空间随着文献的增长, 从棚式空间、圆形阅览室, 到模数式空间, 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空间特性的形式———一种是为人用的, 另一种是为书用的[4]。许多图书馆工程项目都基于灵活性的观念, 创造出大型平面楼层, 布满了成排的书架, 其结果造成的无差别的空间并非总能适应阅读和研究活动。图书馆建筑是要建立读者和信息源之间的联系, 读者来图书馆不只是检索。研读正是读者和信息源之间的中间环节。不能把读者构想成放在一座教学工厂中的阅读用的机器。读者阅读文献还可以被他在什么样的生理和心理环境下阅读所制约。一座图书馆需要建立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环境, 有许多要求运用理智和心灵的选择。

读者需要图书馆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个性化阅读空间。虽然图书馆通常把读者聚集在一些大的阅览室里, 但更加理想的选择解决方式是通过家具设计创造一些书桌, 使它们以某种方式规定出单独的领域来, 可使读者的座位个性化。将半封闭的书桌安排在窗边, 这便使得能在一个大空间中得到许多小空间, 而且阅读要紧密依靠光线。这种阅读空间也解决了光线控制问题, 让读者联想到图书馆如同“书斋”。家具布置对图书馆来说已不是重要不重要的问题, 而是图书馆设计的本体[5]。

以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为例, 最新的设计是取消了单独设立的咨询桌, 类似于一种工作站或是可用作小型会议的休息室, 馆员成为访问者, 只有读者需要咨询时, 馆员才会介入进来。这种空间设计模式的转变有很大的突破性[6]。

培养深度阅读和系统学习的空间设计应包括:

在读者中鼓励一种观念:他们“拥有”他们使用的图书馆空间。

桌子和其他家具为合作而设计。

认可图书馆空间, 特别是家具在每天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用途。

随着用途的改变, 空间的改变要注意声音的需要。

以环境特性 (如自然光) 营造宽敞的空间, 以鼓励合作和学习。

尝试在设计的每个空间中为互相学习采用不同的设想。

图书馆建筑的空间从灯光、家具、标志到各种设施的陈设, 都要营造出以人为本的尊重氛围。图书馆的建筑要能帮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角落。

2 功能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选择

功能性空间和学科划分上的统一, 曾经是图书馆建筑的类型学框架的核心。但面临文献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学科分支的不断增多, 文献空间组织与知识构成模型之间的对称性受到质疑, 有观点认为藏阅一体的功能空间可能转回藏阅分离。Scott Bennett认为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模式转变的主要障碍是没有承认对作为信息用户的读者的概念。并且指出不承认要在知识的基础和非基础概念之间做出选择是对好的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主要障碍[7]。

处理文献增长和服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使图书馆的功能空间趋向僵化, 让人们回想到仓储式的贮藏, 忽略了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体现的交互功能。事实上借助信息技术使空间功能的创造开发更为容易。现代图书馆设计不再局限于藏、借、阅的简单功能分区与组合, 而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 创造出更具灵活性、多样性的功能形式。现在信息可通过网络传播, 平面楼层已不是必然, 阿尔瓦·阿尔托为大学图书馆设计的台阶式阅览平台变为可行。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创造出混合交互区和螺旋书库, 竖向分区替代以往的横向功能分区, 重新解读读者在数字时代的行为方式及信息获取方式。创造了具有向心力、领域感和空间连续性的互动式公共活动场所。

我们是社会的生物, 需要隶属于群体和社区, 渴望有在一起会谈、学习的地方。大学图书馆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自由思考、思想交流的空间, 使人置身充满知识活力的场所。设计应体现大学图书馆管理的策略:以平等替代等级制的建筑秩序。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已同步增多, 读者往往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 这意味着对信息的反应要能迅速交流, 这一点对大学图书馆同样重要, 特别是学科建设和发展, 更加重视跨学科的交流, 大学图书馆要为信息交流及跨学科知识交流提供非功能性交互公共空间方面有所选择。

建筑空间形态的创新在改扩建图书馆中较为突出, 使新空间适应新功能的需要, 形成多变的空间形式, 大空间 (如图书馆大厅) 设计成阶梯形, 既解决了藏书功能空间的要求, 又形成了生动的阅览和交流互动空间。在新建大学图书馆建筑中, 妹岛和世为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设计的图书馆是典型案例:它共有14个“空间”, 内有收藏欧洲为数最多的科学典籍的图书馆, 亦云集了教学空间、信息中心、职业中心、学习和社交空间等等。一所大学是开放地分享意念的地方, 该设计让不同专业的院系之间打破传统的界限, 旨在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相聚、交流和沟通, 构建了一个跨越学术界别的无墙空间。

3 信息共享空间与学习共享空间的选择

信息构建是美国建筑师沃尔曼1975年提出的。信息共享空间最早也出现于美国大学, 是围绕着综合的数字环境而特别设计的组织和服务空间[8]。大学图书馆建筑在平衡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上, 让大家看到在深刻不同的知识理念和图书馆职业之间的选择能明确地改变图书馆空间和图书馆服务的设计。

近十年, 信息空间在大学图书馆普遍出现, 一站式服务的便利被认为是信息空间的一种主要吸引了, 但信息空间中如何实现图书馆的服务却很少提及。信息共享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是最普遍的叫法, Donald Beagle将信息共享空间定义为:网络存取点、位于连接物理、数字、人的辅助信息技术工具和支持学习组织起来的社会资源的集成[9]。信息共享空间的意图是支持学习——一种服务使命。而学习共享空间的成功不只依赖支持或服务部门 (如图书馆和技术部门) 的共同行为, 还依赖为机构创立学习目标的教学和学术部门的参与, 是要扮演机构使命。

图书馆不能独立创建一个学习共享空间, 因为图书馆只提供服务, 不解释机构使命, 须学术部门联合图书馆馆员和技术人员去创立学习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与资源 (文献和计算机等) 、服务 (咨询与技术的使用) 有关, 创建信息共享空间相对是容易的。

如果我们原来设计的空间是想发生让读者满意的服务, 在这个目标上确实可以成功。但如果想成功建立学习共享空间, 需要在设计和实施中与教学及学术部门的深度联系, 不是简单的支持, 而是扮演大学的教育使命。设计学习共享空间目的是在那里发生学习, 这做起来很难。设计一个信息空间, 是信息共享空间还是学习共享空间, 大学图书馆的选择在于确立什么样的目标--支持还是扮演大学教育使命。

结束语

大学图书馆空间形态上的创新彰显了图书馆在从收藏到交流、从资源到网络的服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选择, 以及这种选择怎样影响和改变了图书馆空间和图书馆服务的设计。在美国有的大学计划将计算机中心、学生指导中心、写作中心等迁至图书馆, 称之为“共同驻扎”, 即采取一种学术化的一站式购物方式共同致力于大学的使命。

大学图书馆建筑空间形态的重塑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实体形态, 近期国外大学新建的图书馆都设计为学习中心。图书馆与建筑师之间是利用建筑设计任务书来沟通建筑设计信息的, 但因专业间理念与立场的不同, 会产生对设计信息的认知差异, 馆员应重视服务转型面临选择问题的信息表达[10], 学习像建筑师一样的思考, 改进设计任务书传递建筑设计信息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源.通信网络中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和战略重构[EB/OL].http://www.slis.indiana.edu/csi/WP/wpoo-04B.html.2011-05-10.

[2]陈平、孙澄.新世纪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美国ALA/AIA图书馆建筑奖获奖作品解析[J].建筑学报, 2009 (2) :86-91.

[3] (英) 迈克尔.布劳恩.图书馆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4]约翰.奥利.阅读的艺术[A].图书馆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5] (台湾) 杨美华.科技创新、人性关怀:图书馆角落的空间[EB/OL].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21900/1/04_200705_pdf.2011-05-10

[6]郑学军.为阅读而设计--图书馆的建筑空间[C].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图书馆建筑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6

[7]Scott Bennett.the choice for learning[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6 (1) :3-13.

[8]郑学军.图书馆学研究的设计科学属性[J].图书馆, 2011 (2) :56-57.

[9]Scott Bennett.the information or the learning commons:which will we have?[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8 (3) :183-185.

建筑空间形态 篇5

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布局是度假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地域组合,是对度假产业各要素进行配置的战略部署和规划,最终形成度假产业集群,为度假者提供长期停留所需的各种综合服务。度假区空间布局形态受制于度假资源分布、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也有一些固有的模式,如单核式、大本营式、带状式(或带状组团式)、点轴式,其中大本营式空间布局形态,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是很多区域发展度假产业都适宜采用的一种空间布局模式(杨振之,)。由于度假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围绕资源分布来配置交通、产业,则可形成若干衍生形态。本文根据在区域旅游产业规划中对度假产业空间布局形态的研究,总结出“三轮”驱动式和轮轴式两种衍生形态。

一、大本营式空间布局模型

度假区的大本营式空间布局模型即度假产业主要集中布局在一个大本营中,大本营周边布局若干规模较小的次级产业集聚点,每个次级中心点周边又有多个观光点、休闲点或专项旅游点,这样就构成度假产业集群(杨振之,2001)。

大本营式空间布局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大本营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次级大本营;二是大本营和次级大本营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依赖的`关系,大本营向次级大本营提供客源、信息、技术等,带动次级大本营的发展;三是随着扩散作用的加强,次级大本营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较高层次的次级大本营,即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中心。

二、大本营式空间布局衍生形态及案例分析

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县域、市域),由于度假资源空间分布的分散性及相对集中性和不可移动性,需要配置几个大本营中心,由此会衍生出新的布局模式,如三轮驱动式或轮轴式。

1、三轮驱动式空间布局模型

在编制《连城县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过程中,对全县旅游度假产业进行空间布局,通过分析全县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确定其空间上可形成“三轮驱动模型”结构,即以县城为中心的“产业前轮”(引擎轮、主动轮)和以新泉镇、梅花山为中心的两个“产业后轮”(支撑轮、从动轮);三轮均可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轮与轮之间通过旅游快速干线公路连接,形成“前轮引领、后轮联动”,带动全域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格局。

2、轮轴式空间布局模型

在编制绍兴市全城旅游目的地系统规划时,通过分析绍兴核心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构建了轮轴式空间布局模型。即文化度假产业主要集中布局在大本营,实现产业集聚,形成关联度高的相关度假产业链,同时大本营也是游客主要集散地和度假生活地。在大本营周边建设若干旅游休闲度假组团,每个组团周边又辐射多个观光点、休闲点,作为度假者观光停留的地方。度假大本营与休闲度假组团之间通过放射式的旅游干线公路进行连接,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旅游环线公路进行连接,干线公路和环线公路构成旅游发展轴,轴线两侧资源和景观环境较好的村落、湖泊、山地及河流可形成若干乡村旅游休闲点、餐饮点,从而形成轮轴式布局模式。

根据这一思路,将绍兴古城和迪荡新城作为全城旅游的大本营,以解放大道、G104国道、解放南路延伸段、S31省道作为轴线,连接周边的镜湖、兰亭、会稽山、东湖、鉴湖镇、柯岩南部生态休闲区,景区之间以旅游快速环线进行连接,形成“一心、一环、六轴、四片区”的旅游联动发展格局。

(1)一心:大本营包括绍兴古城区以及城东迪荡新城区域,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和度假服务产业要素集聚的核心,以“闲”(城市休闲)为主题。

(2)四片区组团:以“乐”(快乐)为主题的镜湖城市湿地旅游片区、以“静”与“雅”(静养、文雅)为主题的鉴湖南部旅游度假区、以“吼”(热闹)为主题的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和以“动”(休闲运动)为主题的柯岩水乡文化旅游度假区。

(3)一环:将现有城市干道和部分县乡道提升改造为景观道,形成连接古城周边四大片区之间的快速旅游交通环线。

(4)六轴:从古城出发,沿解放南路、解放北路、31省道、云东路、104国道、会稽路直达四大片区的旅游交通轴线。

三、总结

通过对度假区大本营式空间布局衍生形态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度假产业空间布局要有长远的战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集中布局产业要素形成产业集聚,并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之上发挥产业之间的带动效应,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大本营式的空间布局在建立产业集聚圈(产业集群)的同时,通过产业的扩散建立起新的产业集聚点,形成良好的递推效应,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连城的三轮驱动模型和绍兴的轮轴式空间布局模型的一大特点是加强了大本营和周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交通联系,通过形成旅游产业的集聚,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使得可通达性和可进入性增强,为后续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基本条件。实际上是度假大本营衍生形态。

历史城市的空间形态 篇6

现在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是最重视城市空间形态的,在这些学科的研究中,总要画出城市的平面图,虽然是些不甚完善的复原图,却也令人有一个清楚的空间印象,知道古代城市是什么“样子”。有些研究,说了半天城市,到头来,还不知道城市的东南西北,这能说对城市有“深刻认识”吗?

比如说,知道秦始皇定都于咸阳的人很多,但秦始皇的咸阳到底是什么样子,恐怕能讲明白的人并不多。知道咸阳城的样子有什么用?知道了咸阳城的样子(也就是空间形态),才能理解中国历史的那场时代巨变,才能知道中国第一位皇帝是何等人物,才能体会他在“统一海内”后“得志而小天下”的气派。

秦始皇的咸阳是一个极宽广的地带,著名的阿房宫,仅其中的一座前殿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而在阿房宫的基础上,又“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贾谊形容秦始皇“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崤函为宫”就是以崤山函谷关之内的整个关中地区为宫室。果然,后来阿房宫向南的建筑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终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这种无限扩展的都城宫室空间格局,反映了大帝国胜利者无拘无束的宏观视野。

又如,汉代名臣萧何曾为刘邦设计未央宫,“宫阙壮甚”,但底层出身当皇帝不久的刘邦不理解,问萧何:“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城市空间的样式,不是一件毫无想象、可以随意而为或无意而为的事。《考工记》是讲王朝城市平面规矩的一部书,做皇帝、做大臣的无人不知。另外,每个朝代掌权的人又各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比如曹操,对他的魏都邺城就有一番独特的想法,结果造出一座平面空间形态整齐有序的城池,与前朝的城市都不一样,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后来的隋唐长安城都受到邺城规划的影响。

当今的人文地理学家说,世上有三类基本的记录与传播知识信息的“文本”,一是口传文本,二是书写文本,三是景观文本。在景观文本中就包括了我们所说的空间形态问题。我们“阅读”空间形态文本,可以明白或发现许多东西。例如,到北京大街转一遍,就知道当年皇亲国戚与草根阶级天壤悬隔,大宅门与小胡同各有分辨。

任何社会生活形态在完熟的过程中,都会相应地形成一套空间行为规范,从家庭到社会,从一人到千万人,无不在空间系统中建立规范。一个时代有一个空间系统,一段历史有一段空间进程,没有空间进程不成其为历史。

西方的一些左派地理学者早已把资本主义的地理进程分析补充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中。他们认为,马克思原来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忽略了空间问题,因此他们强调,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全球的地理问题。

所以,我们如果不深入完整地观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城市的空间形态,会被许多表象所误导,以为那里的城市普遍繁荣、遍地光彩。地理学家不承认有“均质空间”,比如美国城市地理学家就不断提醒人们注意那些繁荣城市的“烂掉的心”,即城市内部的贫民窟。大都市空间中的“腐烂”部分与“腐烂”过程是美国城市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筑空间形态 篇7

1 住宅建筑的现状分析

现今全球化背景之下,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信息的发展正渐进式的打破地域界限, 住宅的地域个性体现不明晰;商品化的设计缺乏人文关怀;个性迷失、特色危机、趋同现象的城市高层中小型住宅建筑, 穿梭于似曾相识的高层住宅建筑组成的社区中, 导致其应有的特色与面貌正被隐没, 人们都生活在千篇一律的住宅建筑空间里。

“人本主义”、“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三大主题是住宅建筑发展的主流, “宜人而居”的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被摆在了首要的位置。对于住宅建筑, 尤其是城市高层中小型住宅作为人与环境的中介, 应最大程度对住宅建筑进行探究, 处理好外部形态与户型之间的关系。

2 住宅的建筑形态与户型特点分析

2.1 住宅的户型特点

(1) 按建筑空间维度的户型划分, 常见的住宅户型有:

A类:平层户型:一般指住宅内部所有功能分区同处于同一建筑平面上。

B类:错层户型:指房内的客厅、卧室、书房、厨卫等区域处于高度不同的建筑平面。

C类:Loft户型:是在层高相对略高的小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提高住宅使用率。

D类:复式户型:是指住宅占有两层或多层楼面, 其客餐厅等其他辅助用房分层设置, 如别墅、复式楼等。

(2) 室内空间角度的户型分类

国家为促进我国人居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这表明我国城市住宅建设与人居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中小户型。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室内空间角度的户型分类如下:

A) 小户型。60平米以下, 属过渡型置业, 满足居住需求、反对面积浪费、房屋总价低、适合投资出租, 首次购房者、新晋白领。

B) 中等户型。90-130平米左右, 属改善型置业, 居住性要求高、功能要求完善、可投资出租, 首次或二次置业者、普通白领。

C) 大户型。160平米以上, 属享受型置业, 满足生活享受需要、要与身份地位相符、面积敏感度高、要求高品质服务, 多次置业者、中高收入家庭。

2.2 住宅建筑外部形态与户型设计关系的再思考

人作为住宅空间的使用者, 其尺度以及感受是对住宅设计优与劣的最有力评判。应始终围绕“人”这一核心, 对于高层中小型住宅的设计研究, 应正视其外部形态与户型二者间的设计关系。因此, 从空间、功能与结构的角度浅析建筑外部形态和户型的关系。

(1) 空间性。荷兰建筑师威廉·马吕斯·杜道克曾经指出:“形式的要素只有与室内空间相关联, 或成为强调建筑概念上某个特殊主题时, 形式的问题才会有趣。”住宅建筑的外部形态, 通过对其所处的地域环境的围合、退让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城市空间之中, 为其使用者———人, 创造一种显示此住宅的建筑存在。此外, 住宅的建筑外部形态更是其户型的外在表现。刻意的建筑外部形态设计其美感只限于表面,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户型内部空间的协调与配合。换言之, 形式应追随于功能, 二者相统一。徒有所谓美观的建筑外部形态, 而与户型内部空间不相和谐的住宅就会失去其建筑的存在意义。

(2) 功能性。功能性是第一位的, 其在建筑上体现为提供各种使用要求及使用中产生的艺术审美上的精神要求, 这也是建筑设计最直接的意图。就住宅而言, 因其目标人群和使用性质的鲜明性, 便必须充分考虑“为人居住”的要求, 并保证其实现性。由此, 住宅内部户型设计便成为实现住宅设计功能要求的落脚点与主要途径。住宅建筑的外部形态必须是其内部功能的客观反映, 而其他对于内部功能脱离的外部形态的造作, 都是表面虚伪的美化。由此可见, 任何一座住宅建筑的外部形态都是内部使用功能的载体, 只有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 把建筑外部形态与户型的功能性完美结合,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完美, 这样的住宅建筑才堪称是真正的“宜人而居”。

(3) 就是结构性:自上世纪以来, 建筑形态的结构已从经验认识上升到了科学技术的层面。以当代城市高层住宅建筑为例, 建筑设计在考虑形态的结构时普遍地采用桁架式楼层设计, 建筑的内部从密集的承重柱式、墙体中解放出来, 由此也为户型的设计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建造技术和物质材料的发展, 使得多样化、人性化的户型设计成为当代城市高层住宅建筑的趋势。

3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升, 人们对住宅及人居给予了高度关注。创造满足人对美的、健康的、活力的住宅建筑外部形态, 促使高层中小型住宅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合理规划人性化、科技化、低碳化的户型, 最终将有利于人居生活品质的提高, 促进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并实现繁荣。

参考文献

[1]刘子健.中小户型住宅精细化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 2010, (1) :18-19.

[2]江新莉.对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5) :333-333.

建筑空间形态 篇8

在当代, 建筑空间正在突破建筑自身的封闭状态而成为一种多元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 中庭空间也正在朝着开放共享的“城市化”趋向进行发展。中庭空间“城市化”是指中庭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延续城市空间的内在秩序和结构机理, 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当代建筑通常需要多种功能的连接和复合, 因此而日益社会化和巨型化, 城市土地的日益紧缺也使得城市设计日益立体化和室内化, 这都要求建筑内部担当部分的城市职能并具备一定的城市空间属性。

2.中庭空间城市化形态分析

2.1整合城市交通

良好的城市环境必须具备完整性和连续性。现代城市连续性的失落, 一方面来自于各种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的破坏,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建筑单体的各自为政。而中庭空间却可以通过三维的立体网络, 多层次、全方位地将城市空间整合起来, 通过组织各种公共交通的转接, 与建筑内部交通系统和城市步行系统有机联系起来, 形成自然连续的城市空间。中庭空间对城市交通的整合可以采用地表层、空中层和地下层的立体化的方式组织车行、人行及城市交通, 从底部开始贯通各个水平交通层, 以此来容纳所有方向的人流, 同时使得城市交通与建筑内部交通顺畅地连接。

位于芝加哥中心高层密集区的伊利诺伊州中心 (图1-2) 便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案例。中庭空间垂直贯穿于整幢建筑中, 在地面层与主入口广场接合, 二层平面与莱克街轻轨线相接, 在地下层一侧与地铁站相连, 同时是出站人流穿越至西侧伦道夫大街必经之地。内部的大尺度空间一方面是城市居民聚集的场所, 另一方面也是城市交通的转换枢纽。

2.2延续城市文脉

文脉是城市传统的组成部分, 每个城市都有着其特殊的历史遗存和风俗习惯, 有着历史积淀的旧式建筑往往比现代建筑有着更多的韵味和独特的地域性。中庭空间在保护历史建筑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可以完整地保存历史建筑的外观, 同时可以创造大尺度的室内空间, 满足现代建筑必须的功能需求。在历史建筑中引入中庭, 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直接将历史建筑进行覆盖, 二是在历史建筑中挖出中庭来引入光线。中庭空间延续历史文脉的做法还有很多, 比如通过空间界面的消解来融入城市环境, 采用人们熟知的材料或者形式创造地域氛围, 或者利用新旧建筑的对比融合来创造和谐共生的空间环境等等。

黑川纪章设计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 (图3) 便是这样一幢赋予旧建筑新生的的综合体商业建筑。场地内原本存在着作为墨尔本市中心标志的古建筑文物制弹塔, 黑川纪章在综合体内, 构造了一个既属于建筑本身, 又属于城市公众的锥形中庭空间, 将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完全覆盖, 同时延伸至地下二层连接地铁站大堂。流动的空间使得城市交通、建筑文物与商业空间连为一体, 既化解了新旧建筑之间的尺度差异, 又激活了商业因素, 使得商业中庭空间有了历史韵味。

2.3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过渡

中庭空间是建筑空间的组成部分, 又有着城市空间的属性, 具有亦内亦外的双重性质。因为中庭空间的存在, 建筑与城市之间便存在了“中间领域”, 从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当人们从城市环境进入中庭空间, 其可提供停留、休息、交流的公共活动空间, 再通过空间的转换后进入不同的功能空间。同时在不同空间转换过程中, 中庭空间也可以削弱空间转换过程中人们心理所受到的影响, 让人们自然地进入建筑师所想营造得空间氛围之中。

在伦敦政府市政厅中, 诺曼福斯特利用中庭空间巧妙地拉近了政府部门与市民的心理距离, 创造出了动人的空间体验。在中庭空间中, 一条螺旋形的坡道从第二层起连续至顶部称为“伦敦客厅”的大型公共空间, 在这样一个坡道上拾级而上, 一方面可以远眺泰晤士河的美景, 另一方面可以向内观看政府员工的办公场景。尽管建筑的形式标新立异, 但是设计师却通过中庭空间巧妙地将政府机关与公众距离降到了最低。

3.中庭空间城市化设计手法

通过对中庭空间城市化形式的分析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 我们从中可以借鉴一些中庭空间“城市化”设计手法来服务于我们的中庭空间设计,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城市语言的转化

城市化的中庭空间需要考虑到人们在其中体验到城市空间的氛围, 可以将一些城市元素引入到室内空间之中作为空间的构成元素, 如城市广场、街道空间、城市绿化等。中庭空间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的、功能独特的室内公共广场, 配以园林、展品、雕塑等, 可以创造十分有趣的室外化室内空间。传统的街道空间不仅是交通空间, 也是重要的交往空间。通过空间秩序的分布、材料质感的运用以及环境设施的布置, 即可创造出从街道空间衍生出来的类似氛围的中庭空间, 通过舒适安全的步行交通, 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效补充并带来全新的意义。

3.2空间界面的消解

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大量巨型建筑, 我们亟需在建筑的巨型尺度与使用者个体之间寻求平衡, 通过开敞式中庭空间来联系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 利用空间界面的消解来达到二者的相互渗透, 从而减弱巨型尺度给人们带来的压迫感。传统的中庭空间四面封闭, 而现代中庭空间开放性不断增加, 逐步发展到单面开敞、两面开敞甚至三面开敞, 开放式边庭空间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对边庭空间的界面进行处理, 使其成为城市和建筑的结合部, 成为室内外互动的媒介。

3.3将中庭空间作为“微型城市”来进行塑造

中庭空间因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可以融合包括休息、交往、交通、消费等多种社会功能, 随着中庭空间的立体化和多元化发展, 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单独的集合体进行设计, 在这个集合体内容纳日常所有的社会活动, 通过城市元素的渗透, 塑造出其乐融融的“微型城市”。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城市尺度处理、室外材料的运用、城市细部的引入、光影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城市步行系统的良好配合, 才能真正做到建筑空间中城市空间的渗透以及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 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 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戴志中, 刘晋川.城市中介空间.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 孙思维.城市室内公共空间双重性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6] 李恕建.中庭空间发展的研究分析与启迪,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7] Francisco Asensio Cerver.New European Architecture.Arco Editoria.2006

建筑空间形态 篇9

一、当代建筑形态的空间语汇特征

1. 建构逻辑的变化实现新的空间关系

1960年以来,随着在逻辑推论中传统哲学本体论(Ontology)的颠覆,绝对真理与形而上学开始崩溃,西方设计思想逐渐趋向多元、开放和不确定。“功能决定形式”的现代主义因果论和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拓展,建筑空间不再依托网格化、秩序化的传统建构逻辑,当代建筑在外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强调局部、片断、冲突和无序(图1)。但若从城市空间角度分析,就会发现在这种新型建构关系下产生的建筑外部空间反而更加自由多变,建筑师可根据周边环境,灵活安排建筑形体的对应与关联。建筑形体易于同周边零散体量和空间相协调,也易于实现与多种环境向度间的转换。

2. 新技术和新材料与建筑边界形态的拓展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应用,当代建筑可以生成非传统的三维形态,这些形态大多具备不可能被还原为任何简单形式的连续复杂性,大量柔韧的、曲面的、拓扑化的建筑边界取代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性边界。连续表面内部包含各种复杂环境因素,并且蕴涵着流动的空间逻辑,拓展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图2)。此外,建筑在非传统空间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新材料和细部形式的运用,展示出超越时代的未来感。它们与相邻的历史建筑共同构成一种动态平衡,柔和的三维曲面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老建筑的空间背景。

3. 建筑表述与城市信息的深层延续

当代建筑形态在文脉上抛开了后现代以来绝对的符号延续,从空间本质和场所精神等方面更深层次探求与城市的联系。借助形象上和空间上、有形或无形的手段,挖掘建筑本身可以被赋予的更多信息。除建筑与城市的空间联系以外,结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均在考虑之中,城市环境气氛在得到强化的同时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图3)。建筑形态冲突、疯狂、矛盾、兼顾、偶然、复杂,同时,城市和地域文脉可以在被肢解的城市结构上或结构间并列存在。“城市记忆”在建筑中通过多样的形体手段和材料手段“转译、编印”出来,更增添城市空间的非物质性场所意义。

二、当代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更新

1. 整合城市破碎空间

城市中某些空间支离破碎,其围合感和场所感不强,而当代建筑却能得心应手地应对,并采用自由形式设计过渡空间。在开放的建构思想引导下,并结合当代材料和技术,当代建筑以前所未有的形态表现出视觉认知上和空间控制上的中心感,将其所组织的空间形态统一为有序整体,周边环境因此而焕发活力。在空间组织中,打破建筑空间的传统模式,用现代手法去构筑连续的空间环境,通过建筑形态、材料质地、色彩光影等影响了人对环境因素的认知,营造协调的空间效果。

一个多世纪以来,伦敦泰晤士河东岸的滑铁卢火车站地区一直以混乱闻名。城市交通和乘客流量很大,建筑密集、空间零乱。1990年初,为增加国际铁路在伦敦的停靠站,当局决定紧邻老滑铁卢火车站建造滑铁卢国际车站,由建筑师Nicholas Grimshaw及其合伙人完成设计。在面对1925年建成的滑铁卢火车站时,设计者利用原有的车站大厅形成缓冲空间,并且将新体量后退了一定距离(图4)。车站的站台高度被提高,下方空间为往来客流提供商业服务,并且有一条城市道路穿越(图5)。设计者没有采用传统拱型结构形态,而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营造了400m长并辅以众多悬索的不规则曲面顶棚(图6)。这种过渡性形态塑造适宜空间氛围,并且缓解铁道线路的心理干扰,呼应基地的动感形态,营造特有的空间感受(图7)。

无独有偶,相隔六年,为了继续改善滑铁卢车站前方的城市空间,由Avery Associates事务所设计的伦敦IMAX电影院又采用了相似手法,进一步唤起城市活力。这里是往来泰晤士河两岸交通的必经之地,火车站、地铁站和高架交通均相会于此,场所感和可识别性缺失,向心区域空旷失当、发散空间零乱无序。建筑以圆柱形的体量形成空间枢纽,通过玻璃材料和轻盈的完整形态将周围城市空间以自身为中心统一起来。玻璃体造型暗示了里面形形色色的娱乐活动,双层表皮降低建筑体积对街道空间的压迫(图8,图9)。建筑外立面环绕着一些鲜艳的图像,将华丽的外表贡献给城市。建筑环形结构上的植物隔离了街道噪音,在一个缺乏生机的城市背景中打造出生动的空间。

2. 形体与尺度的协调

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运动追求批判和超越旧有形式,表现出建筑尺度过大、结构形式粗犷、突出建筑结构形态等设计主题。从建筑形态学角度,它们并没有从根本上逃脱传统建构的形式束缚。它们与历史建筑属于“同质、同构”的对比,产生城市空间环境面貌的割裂。20世纪后半叶,随着建筑学的发展建构方式日益更新,多维空间形态得以产生。新材料似乎被随心所欲地利用,建筑形体的表皮特征与质感倾向极其明显。同时,新建筑依然尊重城市建筑的空间和尺度,以及传统形式美学的基本规律,而且更加突出动态的平衡关系。这些都为新旧建筑形态达到“异质异构”的对比协调创造了前提。

Renzo Piano设计的P&C商场位于德国科隆的城市中心,与受保护的安东尼教堂相邻。为了不在形式上产生冲突,设计者将商场的形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古典式立方体,另一部分为5层高玻璃中庭。商场的主要结构由2.5m宽的立式木制拱构成,结构轻盈通透、构造制作精致,显示高度技巧和精湛技艺,与传统建筑相得益彰。玻璃体高度适宜,避免对邻近教堂产生压迫感(图10)。建筑非常重视与基地的紧密关联。首先,玻璃体量的西侧与教堂邻近处的造型舒展而圆滑,便于将教堂展现出来,同时在教堂前方限定尺度适宜的小广场,且建筑主入口也设置于此(图11)。其次,建筑立面的拱肋处理由下向上引导观察者的视线,并且其造型呼应哥特式教堂的高耸感,外立面的基本尺度关系也暗合教堂的基本模数。这些都是新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得以存在的重要依据(图12)。

由NOX事务所在法国里尔设计的艺术综合体,是改造原有的纺织工厂。建筑师运用丝织物包裹的概念,通过单一体量、单一材料的形式来实现历史关联。为了避免尺度失衡,建筑师通过体量上的明暗转折突显周围原有建筑的檐口高度,贴近地面的开洞兼顾相邻建筑以及人体尺度。从整体到局部,建筑设计都不完全以突出自身为目的。连续且富有张力的流体状建筑形态,浑厚含蓄而不失惊奇,同周围的历史环境并没有表现出不可调和的冲突。新建筑作为优美背景烘托出紧邻的历史建筑,为城市生活和人文环境增添了活力(图13)。

3. 环境肌理的再造

随着建筑功能的不断扩张,大型建筑综合体不可避免。部分大体量城市建筑运用各种手法再造空间肌理,将城市中的某种空间类型向建筑空间转译,使城市中具有场所特征的广场、街道空间出现在建筑内部,形成中庭空间与室内步行空间,既能够提供宜人的物理环境,也具有较为丰富的空间层次。于是,建筑被视作是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建筑形式成为城市场所的次生品。设计分析过程变成了如何有效地从城市环境中获取所需功能、整合功能缝隙、以及注入新活力、新功能的过程。建筑形态不再被动地服从于现有条件,不再是对城市原有空间脉络的任意中止,而是通过使用者的行为证明建筑空间是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的有机构成部分。

Rem Koolhaas设计的麦可考米克论坛学生活动中心,位于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学院由于受直线体系规划的限制而缺乏活力。更严重的是,芝加哥城市快轨从校园内部穿越,造成空间割裂,并且带来大量噪音,校园中心区的环境急剧恶化。为了唤发校园活力,1997年学院决定在密斯设计的克朗楼附近建设新的学生活动中心。设计方案没有一成不变的迎合密斯的设计风格,也没有刻意的创新形态,而是努力通过最小的工程让场地获得最大的生机,同时对原有的空间予以应有的尊重。设计者在新建筑中没有继续沿用校园肌理中的“密斯坐标体系”,而是大量使用斜向走廊分别对应校园中的重要区域和密斯设计的经典建筑,这也是学生们来往于校园街道、广场等处的各种活动的流线。新建筑内部的功能如一个密集的马赛克拼贴,每一个要素都是根据其与周围原有肌理的位置连接起来,恰到好处地回应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活动中心上方的快轨被围上了椭圆形的折纹钢板隧道,使得快轨的体量和建筑融合,两个原本无关的元素被贴粘起来,产生了校园强烈的整体感,区域识辨性明显加强(图14)。新建筑虽然在材料、色彩、构造方法上与周边建筑大相径庭,但却存在本质联系。活动中心以两层为主,强调水平展开,有利于实现内部空间肌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此外也延续着密斯晚期最热衷的空间主题,新建筑立面划分也暗合密斯的经典比例关系。

三、对我国城市空间更新设计的启示

1. 注重当代建筑形态的独特作用

我国城市更新建设的实践中,通常建筑地块尺度混杂、构成凌乱、形态不规则。由于地块重划与置换机制严重缺失,所以地块边界难以协调,城市空间混乱无序。当代建筑形态在协调城市空间方面具有着独特价值,城市更新应适当引入当代建筑形态,充分发挥空间塑造的潜力,以获取令人回味的空间体验。

2. 寻求城市传统空间文脉的深层关联

处理新旧建筑的关系时,新形体常常拘泥于传统形式的简单模仿,缺乏与旧形体的深层关联,似乎城市更新中的建筑设计不宜创新。城市空间更新中,应该强调城市环境的场所精神的传承,用当代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重新解读城市空间文脉,而不是从风格或手法方面的模仿作为清规戒律去束缚新建筑,从而实现崭新的现代城市空间的连续性。

3. 辨析当代城市空间设计的多元化

我国城市空间更新充满着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其中既有城市规划层面的潜在干扰,也有城市设计层面的固有束缚,还有建筑设计层面的内敛保守,使得城市空间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日益纷繁难解。所以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开发商主导的城市更新,都要提倡灵活多变的城市空间设计概念与设计手段,加强多学科协作,以达到切实而全面地解决城市空间的更新与整合。

参考文献

[1]E·培根著.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绮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菲利普·莫伊泽著.卢昀伟等译.城市建筑与规划.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4]彭怒.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与新的主体文化的可能.时代建筑,1999(4)

[5]童明.重构之图—新的城市空间.时代建筑,2007(1)

[6]Carles Broto.New Shopping Malls.Barcelona:Carles Beoto i Comerma,2007

[7]Rowan Moore.Structure Space and Skin London:Phaidon Press Limited,1993

[8]Renzo Piano.A zeppelin in Cologne.Domus,December2005

建筑空间形态 篇10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改变城市

1. 高层建筑的发展

高层建筑(1),顾名思义,即层数多、高度高的建筑,主要特征是通过层数的大量叠加,形成高度明显区别于普通建筑的建筑形式。人类自有建造活动以来,就没停止过对建筑高度的追求,从西方的“巴比伦通天塔”到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说明了人类对高度的向往与崇拜,人类这种征服自然的欲望推动了建筑对竖向空间的追求与探索。而当代土地资源的稀缺、经济投资的可行、建造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诉求使高层建筑大量涌现。高层建筑就自身特点来说具有两面性: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等是其劣势;节约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突出自身形象等是其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虽然高层建筑发展历史不长,但改革开放30年来,其以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当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随着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新的建筑高度记录不断被刷新。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200m的高层建筑屡见不鲜,早年所谓的“城市第一高楼”早已淹没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图1,图2)。

第二,高层建筑涵盖各类不同使用功能,已由原先少量商业办公使用被推广至其他各类民用建筑—居住、文化、娱乐等,甚至工业建筑都有采用高层的形式。特别是住宅,在城市人地关系紧张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高层住宅甚至超高层住宅都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图3)。

第三,高层建筑形态设计日益多元化。现代建筑思潮的多样化使得高层建筑不仅以体量的点式或板式、立面的玻璃幕墙或横向竖向条窗等形式呈现,而且出现了多种形体组合、巨构式综合体等新形式,并成为当今高层建筑的一个热点。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形态日新月异,扭转、折叠、悬挑等创新形态都给传统建筑审美带来了冲击。当然,处处标新立异的形态设计也给城市整体景观设计及管理提出了难题(图4,图5)。

第四,生态、智能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新课题。高层建筑因其建设成本和巨大能耗以及垂直分层导致的不便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因此它必须更智能地为人类服务并且更加生态节能。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的建设仍停留在科技含量低、能耗大的阶段上,距离智能生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第五,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仅是建筑单体的问题,还是整体城市空间的问题。仅从建筑单体设计方面来研究高层建筑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必须将其落到城市整体中来考虑,从多个角度来协调,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2. 高层建筑改变城市空间

我们看到,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改变了原来的城市面貌,导致城市空间格局发生改变。其一,许多城市的传统空间尺度消失了,除了那些被严格控制保留的城市历史保护区,现代高层建筑彻底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尺度感,传统的街巷空间和广场都被林立的高楼所代替(图6,图7);其二,城市天际轮廓线变化明显,先前低矮而平缓的城市天际轮廓线难觅踪迹,高层建筑带来的高耸、聚变式天际轮廓线已成为新的城市形象;其三,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变革,不论是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更新,高层建筑都被大量运用,高层建筑因面积容量的聚集改变了原来城市的发展格局,进而导致了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变革。

3. 高层建筑改变生活方式

事实上,高层建筑已日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要载体。面对城市人多地少的现实,高层建筑较高的土地使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地关系矛盾,并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城市空间区域讲,人们渐渐从原来大范围的水平活动变成小范围的垂直活动,甚至在一栋高层建筑里面便可以完成所有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年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试图在单个建筑中解决生活、工作与休憩的建筑模式在当今已被广泛运用。这种趋势迫使人们逐渐习惯于垂直的建筑交通、被弱化的公共性、巨大的城市尺度感、多变的城市气候和拥挤的城市交通等等。因此,当我们将高层建筑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健康、社会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时,做好高层建筑规划和设计对城市的发展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属性解读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高层建筑必须首先解析其作为城市空间的多个属性。

1.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具有资源性

城市土地既是人类的基本生产资料,又是其他资源的载体。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城市土地为基本载体的城市空间的稀缺性和价值性逐渐形成,从而具有了资源性(2)。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载体也具备了资源性。

从某种角度讲,城市土地在二维平面方面是有限的,高度作为城市空间三维属性之一,虽然理论上是无限的,但受制于自然规律,人类可及的城市建设高度也是有限的,因而城市空间的稀缺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越显突出。受制于土地的大小,高层建筑的资源性最终体现在了建筑高度上,随着城市发展对空间需求不断增大,人们对城市垂直空间资源的利用不断膨胀,高层建筑便大量产生。

另外,从空间资源角度看,高层与高层之间会因功能互补和凝聚力而形成合作关系,也会因功能相同或是相互攀比而形成竞争关系。比如城市CBD搭配适宜的城市多功能综合体容易形成合作关系,而只顾利益追逐的同质高层容易相互竞争,并导致城市空间的拥挤和环境恶化。高层与低层之间会因良好协调获得双赢关系,也会因为空间的无序导致相互排斥。比如整体开发地块中,采取高层取景观而低层取环境的开发策略容易获得双赢局面,而现实中城中村周边一圈高层的“金包银”做法则显示了高层与低层的相互排斥(图8,图9)。因此,合理利用建筑高度资源,合理布局规划建筑组群的高度,才能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大化。

2.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具有公共性

与其他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特性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建筑与城市公共性的减弱。从建筑内部空间看,各层平面需通过垂直交通来增强公共性,而有限的垂直交通大大减弱了其内部的沟通效率,导致自身公共性的弱化;从城市外部空间看,各个高层建筑自成一体,以安全和管理为纲要的设计导致高层与城市空间的孤立以及高层之间联系的缺乏,使高层建筑外部城市公共性减弱。

高层建筑内部公共性,可以通过对建筑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合理安排获得一定的改善;提高外部公共性,则应重视建筑高度的无度、无序释放带来的外部负效应的加剧和对相邻地块的影响。因而,应加强控制那些忽视环境公平、只顾追求开发效率的行为。鼓励高层建筑的公共性还原,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的奖惩制度也是改善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强高层建筑的城市公共性,可以避免“城市高层孤岛群”现象的产生及蔓延。

3.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具有景观性

高度上的绝对优势使高层建筑容易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单个高层建筑易成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而群体高层所形成的城市体量和天际轮廓线往往代表整个城市的形象。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高层建筑对城市的景观影响都相当大,而建筑本身的形态是构成了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形态已突破了传统的造型风格,转而出现多元化的形象。就城市景观而言,强调高层建筑形态的标新立异还是群体高层建筑的整体感要因地而异,简单的形态容易导致城市空间的乏味,而造型的多样化同样容易造成城市景观的混乱。简言之,协调高层建筑个体、群体与城市的关系,处理好高层建筑形态的表达是体现高层建筑景观性的关键(图10)。

4.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具有地域性

每个城市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气候、山水格局、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因而不同城市的高层建筑也应是不尽相同的。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来看,高层建筑对应的城市高度分区与城市山水格局的呼应容易表现出城市的整体形象特征,如杭州西湖边高层建筑的跌落式关系凸显了城市以湖为主的山水格局;在建造技术上,城市由于水文气候、地貌地质等原因,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节能等技术因素也各具特点,如日本地震灾害频发,因而其高层建造在抗震方面的特点尤为突出;在形态表达上,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地方审美、价值观的差异,体现了高层建筑形态上的地域性,如广州的“云山诗意”住区(图11)。如今,城市高层建筑的风貌雷同使其地域性表达成为了一个深刻而又迫切的课题。

三、高层建筑带来的城市空间问题

高层建筑固然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但对高层建筑认识的不足和建设的随机无序,也给城市空间带来一系列问题。

1. 难以控制的城市高度

由于缺乏对高层建筑的全面认识,许多城市在建筑高度上互相攀比,争建第一高楼,以此炫耀城市经济实力。然而,“第一高楼”的建设往往导致了高楼本身的空置和对其他地块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在市场利益的追逐下,许多城市一般区域的建筑高度被无序突破,导致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混乱。在当前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中,建筑高度已被认为是最薄弱的管理环节,是最容易被突破的控制要素。就当前规划控制中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和建筑高度等控制要素而言,容积率指向利益关系,建筑密度及绿地率指向环境品质,而高度指标则指向建筑形态。在这些控制要素的权重中,高度控制的薄弱一般被认为是情有可原,这确实暴露了我们城市规划管理在形态控制中的不足。同时高度的失控给城市空间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旧城改造中,许多城市的老城区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传统城市肌理被一座座散落的高层建筑打破,使得城市历史风貌支离破碎,城市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亦不堪重负,给城市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 丧失特色的城市面貌

国内高层建筑的设计只关注建筑表皮,忽视高层建筑地域性及本土文化研究,这已成为当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大缺失,造成了城市特色丧失、千城一面的事实。设计方面,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化和标准化的建造方式以及建筑材料的模数化使高层建筑造型容易产生相似的外观;二是国内崇洋心理导致大量住宅及部分商业办公建筑欧陆风盛行;三是当前高层建筑设计创新能力较差,少量地域主义尝试并未获得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四是个别高层建筑标新立异的形态并未指向城市特色,缺乏推广的普遍性。此外,设计者对城市经营理念、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使得高层建筑的建设缺乏地域性,也是导致城市特色丧失的重要原因。

3. 品质下降的城市环境

高层建筑高耸挺拔的形态的确是城市建设中值得自豪的事情,但高层建筑数量过多、增速过快、布局无序和风格杂乱等现象对城市空间及环境品质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第一,从景观角度看,过密的高层建筑群使得城市空间被极度分割,公共性被成倍弱化,极大破坏了街道空间的界面和景观,这种情况在老城区最为突出。

第二,从交通角度看,高层建筑集聚致使城市交通量成倍增长,其地下车库更是成为一个个“蓄水池”,导致城市道路在交通高峰期堵塞甚至瘫痪。同时,高层区密集的路网打断行人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对人行环境的舒适性带来了极大冲击。

第三,从环境角度看,高层建筑建设和运营的能源损耗惊人,加重了城市环境恶化和空气质量的下降。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城市怪风”、阳光遮挡等问题在高层密集区时有发生,这些高层建筑带来的城市局部气候的剧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第四,从安全角度看,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数量的增多以及布局的混乱不利于城市安全。在面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时,高层建筑较弱的应急疏散能力将给城市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然而这一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却最容易被忽视,虽然在9·11之后,安全意识和恐高心理一度让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建设有所顾忌,但在利益面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建设势头不减反增,这实在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四、城市高层建筑形态设计控制建议

基于以上对高层建筑带来的城市空间环境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高层建筑形态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了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其核心是建筑高度和建筑形态,建筑高度指向城市资源和城市空间格局,而建筑形态多指向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特色。

1. 城市层面的高度控制对策

第一,利用建筑高度,塑造城市特色山水格局。从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上看,哪里该是高层建筑,哪里该是低层建筑,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和所在地的山水格局。城市空间理念和山水格局代表了城市空间的最大特色。在城市空间的高度规划方面,许多城市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图12)和库里蒂巴的线性城市(图13,图14)等以发展理念来决定城市高度格局;香港和古城丽江等则将城市立足于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以此来塑造城市空间格局的特色。

第二,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合理高度分区。运用整体城市设计和城市土地经济学的综合方法,建立影响城市高度分区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估影响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的各个评价因子,结合不同城市区域,细分出高层严控区、高层适度发展区、高层适宜发展区和鼓励高层建设区,并对各个分区的高度界限给予明确规定,防止各个高度分区的不当蔓延。同时,根据高度分区合理控制城市的各种通廊,包括视线、景观和生态通廊,起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改善城市通风、防灾等作用。

第三,在区域层面及单体设计层面,完善空间控制体系。在遵守城市整体高度分区的基础上,对各个地区的高层建筑做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确立整体天际轮廓线,明确高层建筑与街道界面、广场等开敞空间的关系,在形态及美学上对高层建筑的形体、色彩、立面风格等提出合理规划,并对相关利益控制指标(如高层的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日照、通风、节能等)做严格控制,明确奖惩制度。

2. 城市高层建筑风貌的导控思考

第一,明确高层建筑的风貌分区。国内已有的城市建筑风貌的分区规划大部分只针对历史文化保护区,且只要超过所划定的风貌界限,不论建筑的高低,风貌控制便失去约束力。而城市风貌的问题往往发生在没有规划保护的老城区和新老交接的城区。当那些没有受到保护的城市旧区遭受现代高层破坏时,高层建筑突兀的形象便激化了城市风貌的矛盾。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旧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如广州的荔湾老城区(图15),野蛮的高层建筑破坏了城市传统肌理,同时,其杂乱的建筑外观使得城市形象雪上加霜。

高层建筑风貌分区举措在当前快速的旧城改造背景下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建议在城市高度分区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城市历史文化及空间发展格局,划定高层建筑的风貌控制区、高层建筑风貌协调区和高层建筑风貌创新鼓励区,以满足城市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以广州为例,荔湾区(老城区)许多高层建筑诸如“荔湾广场”(图16)、“恒宝华庭”等风貌与旧城空间肌理格格不入,是典型的负面实例;而诸如“广州美食园”规划(图17),不论是高层建筑与城市传统空间的协调方面,还是建筑风貌本身,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值得肯定的;越秀区的高层建筑应注意新旧的协调;而天河区则应允许和鼓励高层建筑风貌的创新(图18)。

第二,鼓励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实践。诚然,高层建筑对现代技术与材料的表现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高层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扭曲、旋转等高层建筑形式的背后是技术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转变,而回归地域主义和地方文化复兴的高层建筑实践虽然没有停止过,却并不被普遍关注。但在当今城市建设风格雷同、塑造城市特色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种回归恰恰是应该得到鼓励的。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创造至今仍处在探索阶段,学界对此还没有成熟的理论。目前,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域传统文化理念的现代化运用。高层建筑创作将地方的传统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技术结合,这是城市地域性表达的重要途径。上海的金茂大厦(图19)以传统的中国塔和数字“8”为设计原型、台北“101”大厦(图20)的佛塔形式和“佛”意念主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二是地方建筑传统尺度与高层建筑尺度协调。借鉴传统建筑的语汇,必然要求高层建筑在尺度上有变化,而以传统建筑立面为设计原型,经尺度加工后的高层建筑往往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习惯,能取得耳目一新的震撼效果。诸如裙房为传统尺度、塔楼中间段为标准立面造型、屋顶采用传统形式的“新三段式”高层建筑,也是高层建筑回归地域性的一种尝试(图21,图22)。

三是借鉴传统建筑和民俗建筑细部元素。地方建筑要素,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高层建筑运用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以传统建筑的形式语汇,在高层形式的逻辑下,将成为新的地域性元素。

四是传统地域性建筑技术的推广运用。一个地区的建造技术和材料经多年选择和运用,已出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许多传统的建筑技术(如传统遮阳技术等)仍被人们广为利用,而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在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时,又能实现表达地域性的良好效果(图23)。

显然,上述几方面并不能代表高层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全部,笔者仅期望以此引起大家对高层建筑地域性表达的重视,避免更多传统城市被破坏,实现城市特色的地域性回归。

结语

人类对高度的神往使得高层建筑成为了一种永不过时的建筑类型,城市化的压力也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大力发展。从城市空间角度看,高层建筑给城市空间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对其诸多空间属性有本质认识,高度和形态作为高层建筑影响城市空间和城市风貌品质的两个核心空间要素在当前规划控制体系中仍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因而,做好城市高度规划及管理,鼓励高层建筑形态的地域性回归,应作为当前城市实现城市特色的一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剖析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各种属性,以及其建设不当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空间形态问题,并试图对高层建筑的相关形态问题提出控制性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建筑形态,设计控制

参考文献

[1]雷春浓.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戴复东,戴维平.欲与天公试比高—高层建筑的现状及未来.世界建筑,1997(2)

[3]王世福,周可斌.浅议城市高层建筑公共性.城市建筑,2009(10)

[4]李琳.城市设计视野中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决策、规划和设计问题探讨.[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4

浅谈立体构成的空间形态 篇11

【关键词】 立体构成;空间形态;物理空间;心理空间

立体构成作为传统基础课程,基本上是遵循创始人阿尔伯斯的教学理论, 即不考虑任何其他材料,而是通过纸来研究立体的造型和空间关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对立体构成的教学要求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立体构成课的教学中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能对设计观念的认识有所扩展和深入,用一种空间的、视觉的综合思想去看待设计,以创造更美的视觉环境。

一、空间与“形”

在立体构成课的教学当中,立体构成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关形态的所有可能性,这就要求学生从理论上加强对造型观念的认知,从诸多方面进行形态要素的分解、重构等视觉综合训练,从而加强他们对形态的全面理解和意识升华。作为形态这个研究的主体,我们除了对造型结构的把握外(区分形体、形象和形态),还应在构成造型的材质和空间环境的互动上重点加强训练。现代的立体构成教育不再单纯局限于一个物体本身,而是扩展到描述环境与物体的关系,所谓环境就是一个空间概念,包括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每一件作品都应在造型存在于环境的对话中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受,就像一件雕塑作品或一座建筑一样,它们的存在都应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它们的美因空间的自然状态或人为的雕琢而变得更加灿烂。当前人类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在设计方面向往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空间环境,这种创作观念在设计中被广泛推崇。例如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充分利用地形、水体等自然环境,依山傍水,造型独特,做到了建筑主体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流水别墅的建筑形态不是刻意强加于环境的,而是自然成长于环境,融合于环境的,是形态与空间环境相互依存的一个典范。在中国,“天人合一”是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这正是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即“意”和“境”的高度统一,这样的“统一”也就是我们在立体构成教学当中应该强调的完整性之一。因此,对立体构成中的空间体验(对“形”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及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就可以将造型的研究推向更专业化、更细节化的高度。

二、空间与“态”

按照中国汉字的构词法可知,“态”字有“心”字作底,意指人对某一事物的心理反应状况。时至今日,人们对空间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三维空间当中,而是把人的意识形态也作为了空间的延续。一件好的作品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种主观的联想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在东方,中国人以一种感性的意识形态,很早地意识到要认识完整复杂的世界,就必须要有一种精神的超越。在培养学生感受和认知事物的初级阶段,重要的是加强对他们创意思维的训练和潜质的挖掘,这个阶段是关于立体构成空间的重要训练课程。我们把这种意识形态的观念可以分为客观的空间意识形态和主观的空间意识形态。客观空间是指我们的作品本身和所限定的空间环境,这样的一种形态是作者创造并客观存在的;而主观空间则起到一个互动的作用,即作品对观者的心理影响。例如一个人在一间四壁涂满红色涂料的屋子里面

会产生一种压抑、急躁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便是主观意识形态的反应。客观的空间意识形态和主观的空间意识形态的相互交错,便构成了“空间综合形态”的概念。

空間与时间是相对应的,在同一空间中时间发生变化时,空间就会出现叠加、多镜像的错综复杂的表达方式。比如绘画作品《下楼梯的裸女》,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杜尚对于纯粹的绘画语言的逐渐脱离,第一幅作品中从用色到形体,再到笔触的运用都充满着强烈的绘画性和立体主义倾向,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作品中杜尚寻找有关速度的连续信息,并归纳成整体来表现,造成了空间的“颤动”,这就使作品产生了主观能动性,给予观者接受和体会作品的无限想象空间。这种创作思维让我们在已经赋予的空间当中强化了一种空间延伸的意识,从而使我们对立体构成的空间的认识更加宽泛和自然。当我们处在同一空间和时间状态下去看一件作品,我们可能会专注它的某一部位,这个物体、景象就会突显出来,而周围的物体、部位就会退后、缩小。由于客观与主观是交替作用的,当主观要强调专注时,视觉就会作出相应的放大和调整,这就是艺术中的“夸张”原理。

视觉构成了一种心理空间的引导,也是作品构成当中的主体元素。所以,笔者在立体构成教学中,始终强调构成的物质主体,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视觉语言,更重要的是,它还展开了我们无限想象空间的一条思路。想象对于形态而言,是对那些作品的感知和再现,是物质视觉到非物质感受的移动和延续,这也是笔者在立体构成教学中希望学生能够体会的要点。此外,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都是我们要表达的内容,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在立体构成教学当中,笔者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感性、一种思维方式。立体构成的空间概念给了我们足够的范围去想象和创造,学生既可以再现写实的物理空间,又可以构思抽象的心理空间,还可以创作虚幻的矛盾空间等等。

三、结语

作为一名设计师,如何创造出一个有价值的立体形态,很重要的是,设计师本身把握空间造型基本要素的能力和对这些要素及其组合规律的认识程度,这一点正是立体构成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当代设计的观念重在创造价值,注重提出新的观念、发现新的开始,那么教学更应具有一种前瞻性。在立体构成课的教学过程中,空间形态方面应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河南民居空间形态 篇12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先秦时属豫州。《周礼·职方》和《尔雅·释地》中云: “河南日豫州”。它居“九州”之中, 又称中州、中原。“中原”一词是一个地域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淮河上游地区; 狭义的 “中原”又称中州, 大约的范围是今天河南省行政区域范围。从“中原”的文化意义上来讲, 是指古汉族、华夏族以及后来形成的汉族所分布的地区。中原文化是指中原地区的人们在中原地域环境背景下, 随之此范围内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社会礼制而产生相互关系的总称。中原建筑从文化学上来讲是个大的历史范畴, 具体到概念说, 中原文化涉及到的区域涵盖黄河流域甚至影响着中国的北方, 同时建筑文化也是儒家文化传播的载体。河南正处在这个文化区域的中心, 所以说具有河南地域特征的民居建筑在此区域内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下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文化。河南地域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成为其文化的载体, 并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有所影响, 也是研究河南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视角。

1 河南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特点

1. 1 河南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在河南, 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居住房屋有很多, 样式也是千变万化, 他们的特征根据地区、天气这些自然因素的差异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依据地区的不一样, 能够划分成四个区域, 也就是豫东、豫西、豫南、豫北。

豫东区域包括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这些地区。这个地区不但是河南的中心位置, 而且在古代更是中国最中间的地区。这个地区地理走势平缓, 交通发达, 目前是整个河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这个区域的房屋是最具备河南特点的, 现在存在的古老民居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有尉氏县的刘家宅院、项城的袁世凯行宫和故居、任家大院, 邓城北部的叶氏民居等。

豫西区域包括三门峡和洛阳。这个地区地理走势复杂, 天气相对有些干燥, 其极具文化内涵, 目前在交通和经济上发展有些落后, 区域内在经济上两级分化明显。这里的房屋比较传统, 很多古代遗迹都保存很好, 建筑的特点和材质跟山西、陕西很像, 部分传统民居旧址特点突出, 最有名的就是康百万庄园。

豫北区域包括省内黄河向北的区域, 也就是新乡、安阳、焦作、澄阳、鹤壁、济源这些地方。在这个地方现在保存的古代住房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安阳县的马巫瑶府第、博爱县的寨卜昌民居、林州任村的张翰林民居等。

豫南区域包括郑州南边的许昌、平顶山、漯河、南阳、驻马店、信阳。这些地方都是山地区域, 人口的数量不多, 植被覆盖范围大, 种类多, 水资源充备, 地理走势幅度不小, 房屋特点相比较更加多种多样。现存的古代房屋尽管在数量上很少, 规模上也不大, 然而在这个区域, 古代房屋仍然具备了北方房屋的四四方方、稳重厚实的特点, 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历史文化名村临汁寨、荆紫关民居。

1. 2 河南传统民居的布局特征

1. 2. 1 自然条件—重视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设计

《管子·乘马》是管仲所著的著作, 其中写道: “因天材, 就地利,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说得就是古时候的人在组成村子的时候很看重地址的选择以及房子位置的确定, 还有就是对于土地的科学分配, 对城镇建设进行布局和建筑的时候不应该强制性要求在外形上面的统一, 但是一定要最大程度上和该区域的天气环境和地理环境相匹配, 每个建筑规划都必须重视根据环境进行设计这一原则, 用这样的方式让自然环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使得所建造的城镇更能够让人和自然协调统一的发展。河南省保存留下的用于居住的房屋就是符合上述要求的, 结构上按照遵循自然环境的要求建筑, 其设计依据来自于地理环境、水资源环境。在山地区域根据地理走势来设计, 在平原就建筑具有集中特征的向内方向结构的院落; 到了黄土坡区域就背靠山壁, 凭借地理走势不同去挖凿坑洞, 建造窑洞和地坑这样的房屋样式。河南人民肯干又聪明, 他们依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建造出样式制式都具有差别, 同时满足该区域环境的居住舒服的房屋。图1 是下沉式窑洞。

1. 2. 2 人文条件—注重宗族传统与安全防御

向内集中的建筑布局最早出现在5 000 ~ 6 000 年前的位于现在西安境内的半坡族聚集地。像这样的向内围着一个核心的建筑的房屋组合模式, 其起源是我国古时候的宗教民族信仰。河南的很多村子、住宅以及院落均是依据这样的向内围绕中心的方法进行结构设计的。这表明河南传统的房屋的结构设计受到了血缘因素和宗教民族信仰的主导。另外, 在古代因为社会安全性和现代相比不能得到保证, 村子和院落经常被战争以及强盗损害, 这样就必须让人们村子的设计更加集中, 用这样的方法保证大家不被威胁。图2 是康百万窑洞与四合院结合的建筑群。

2 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

2. 1 院落空间布局

河南历史悠久的民居当中, 院落是最多并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布局方法。院落指的是把单个的民居有次序的合并在一起, 然后和院落的围墙组成一个封闭的区域。因为河南区域从南向北的走势是横跨了两个气候差异大的气候带。而从东向西的走势则是中国二、三阶梯转换的地区。天气环境和地理环境都不简单, 所以这些被传承下来的民居组成的院落其结构也就千差万别。此外, 河南一直以来都是整个中国最中间的区域, 从古自今和附近的文化沟通就很多, 民居建筑和院落的持续创造性的前进, 院落在结构上也变得更加多种多样。

2. 1. 1 单进院落的结构

常见的单进院落为三合院、四合院。

三合院是由正房、两侧厢房三面围合而成的院落, 正房坐北朝南, 东、西厢房对称布局, 大门通常位于正中或东南角。图1 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转楼镇孙庄孙增玉宅, 大门朝东, 位于东南角。四合院是由正房、两侧厢房、倒座、门楼四面围合而成的院落, 倒座与正房相对, 大门位于正中或东南角。图3 是河南省洛阳市庄氏住宅建筑风貌。

2. 1. 2 院落组合布局

1) 纵向扩展。以院为单位, 在纵深方向上扩展, 就能形成二进院、三进院、四进院等纵向组合的院落。整个建筑群的平面布局, 坐北朝南, 大门一般位于东南角, 这是顺应风水的选择。也有大门位于轴线正中的做法, 形成五门相照的布局。一进院落往往作为接待之用, 面向内院的建筑立面较为开敞, 尤其厅堂建筑的形制最为彰显主人的地位。后院则是主要用作居住。

2) 纵横两向扩展。一味的纵向组合, 会导致建筑群整体狭长, 不利于使用, 所以纵、横向结合组合的建筑群可以满足更大家族、更便捷的使用。

2. 2 单体建筑构成

几千年以来, 河南传统房屋建筑在不停的改善, 现在保存的房屋形式有很多种, 不但有地面上以木材、土石为材料的民居, 还有在地底或者一半在地底的窑洞形式。河南传统房屋的建造材质大部分是木材和土石, 单独建造的规模都比较小。

1) 建筑单体平面。河南传统房屋的建造个体都较小, 一般来说是由几间房间构成, 一般都是单数。其原因是单数在我国流传的文化里是代表阳性的。可以中和房内的阴气。同时奇数能够使得房屋建造成大堂在中间, 旁边房屋相对一致的结构, 在全部房间数量里面, 3 间房的结构最多。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 在魏晋时代, 河南区域就出现了很多的三间房样式的房屋。这之后到了明朝“六品至九品, 厅堂三间, 七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这些诗句也是当时房屋特点的一个印证。因为所谓的“庶民”就是普通民众, 也是人口比例最大的部分, 其房屋是整个房屋的最多的组成。所以三间房样式的房屋就是最普遍的房屋样式, 这也影响到了窑洞的发展, 窑洞中大部分也是由三个孔洞构成的。而部分富贵人的房屋, 非小型的两进式的院落也是很普遍的, 还有部分是五间房构成的模式。豫北和豫西的大规模的房屋就有这样的样式。然而因为通常五间的结构, 不适合主人, 因此通常又划分为两大区域。

2) 建筑单体剖面。截面高度和深度反映了建筑物的大小, 也反映了重要的信息梁和画廊类型的方法。在河南, 如吴瑶安阳公馆主楼四进院楼, 整个建筑是六前廊, 前檐后檐略高。也有三层或四层楼的建筑, 如康康店。这样的多层多用于存储的房子, 很少有人用来居住。总之, 河南传统民居的横截面设计灵活, 充满变化。

3 结语

河南古老民居建筑是特殊地域的古老传承的表现, 从这些建筑上可以看出, 这个特殊地域的自然风光、地理架构、生活环境, 以及社会发展的历程。河南传统民居在布局上注重因地制宜, 突出宗族传统及安全防御意识。[ID:002497]

参考文献

[1]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张献梅, 左满常.河南民居院落平而布局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48 (35) :15474-15476, 15622.

[3]贾志强, 葛剑强.浅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J].山西建筑, 2008, 34 (27) :74-76.

[4]郝秀春.北方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比较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06.

[5]刘玉洁.豫东平原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4.

[6]刘琰.河南康百万庄园空间探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3.

上一篇:教学评价技术下一篇:平安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