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情感空间(精选12篇)
建筑设计的情感空间 篇1
1 引言
大空间建筑始终都是每一个时代建设的焦点之一, 空间是建筑的主体, 空间的组织和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中心内容。大空间建筑的空间具有特定的个性特征和魅力, 其空间的组织与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大空间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
2 大空间建筑空间形体的设计
2.1 完形法
完形是大空间建筑最基木的空间形体形态, 也是人类最早所熟知和使用的空间形态, 包括几何体和仿生体两大类型, 在各种大空间建筑中广泛使用。
2.2 切割法
现代大建筑的空间形体大多取自于动植物的蛋壳、果核、叶茎等受力十分有利的自然形式。然而, 建筑空间是以人为主的活动空间, 与动植物抵御外界各种侵袭而营造的生存空间毕竟有很大的原则区别。动植物营造的坚硬外壳或柔软而结实的韧性结构, 一般是经受动态的多向度的外力作用, 而建筑结构木身则是静态的, 大空间结构主要是经受竖向的重力作用。同时, 人们活动所用的空间底界面多数情况下是平整的水平面, 而非曲面。因此建筑设计对于自然界完整的结构形式, 一般是选用其中部分, 而非全盘移植, 做屋盖或做屋盖兼侧墙。这就必然要对完整的自然界结构形式进行切割取舍, 取其对建筑有用部分, 舍弃多余部分。
2.3 组合法
空间形体组合就是加法思维的一种具体体现。空间组合是由一元构成迈向多元构成的有力举措。从理论上讲组合的可能性相当广泛, 尽管谈不到无限, 但比起剪裁要广泛得多。从国内外众多创作实战来看, 为创造独特的建筑空间和个性化的建筑形象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创作手段。
3 大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3.1 体量的处理
3.1.1 彻底隐藏体量
采用完全地下的结构形态, 力求从外部体量上彻底消除对环境的冲击。这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大空间建筑设计中的突出表现。
3.1.2 部分下沉以减小体量
通过把部分支承结构及建筑空间下沉到自然地面以下, 实际工程中应用相当普遍, 对于推力结构, 还有减小基础推力处理困难的好处。适当的利用, 可以把外露体量调整到与环境要求和建筑要求相宜的程度, 取得最佳体量效果。这对公园绿地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景观保护起到显著的作用。
3.1.3 夸张体量
大空间建筑在城市环境中通常扮演着视觉中心的作用, 作为“图”而突出于周围般建筑物形成的“底”。不但在建筑形象上要努力获得区别于周围建筑环境的标志性, 而在建筑体量上突出甚至夸张也是经常采用的有效途径, 从而使大空间建筑所固有的宏大之美得到更鲜明的体现。
3.2 形体的协调
自然环境条件可分为自然特征不十分明显的和十分明显的两大类。有些情况下基地对建筑的制约相对比较小, 建筑单体形象创造的自由度比较大。而环境特征明显的从地则会对建筑的制约作用, 从而也影响到空间形体的选择。
不同的建筑空间自身具有不同的形象特征, 或张扬, 或含蓄, 或稳重, 或飘逸。这往往是决定大空间建筑形象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环境特征还需要恰当的建筑形象与之配合, 才能取得相得益彰, 具有个性的整体效果。在大空间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要求, 选择城能呼应环境的建筑形体, 往往是建筑设计成功的有力保证。
3.3 材质的呼应
3.3.1 膜结构材料
膜材由于自身具有轻柔、洁白的形象特征, 以膜材建造的膜结构也具有同样的形象特点。同样体量的建筑物相比较, 膜结构建筑比其他材料的建筑的体量感要弱得多, 因而用张拉膜结构建造较大体量的建筑, 却较少产生过分的压抑感。
3.3.2 玻璃材料
“钢索+杆十玻璃”结构的透明建筑是现代结构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 由于其透明性而具有“虚”感, 因而恰当的利用对呼应环境有独特的作用。
3.3.3 其他材料的质感处理
大空间建筑的材料质感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对其体量感有明显的影响, 与周围环境使用相同或接近的表面结构材料, 视觉感知上趋向于把这些部分归结为环境的部分, 使真实感知的大空间建筑本身体量趋于减小到与环境呈不同材质的那部分体量上。如处于绿化环境中的大空间建筑以草皮覆盖建筑下部支撑结构体量;处于岩石环境中的建筑把部分墙面用同样的岩石砌筑;处于历史保护性古城附近的建筑下部结构墙体用城墙的材料砌筑等等。
4 大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
4.1 采光天窗与屋盖结构的配合
天窗采光是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采用的途径, 许多采光方式都要求与屋盖结构形式取得直接的配合。通过适当结构形式的选择和构件的巧妙运用提供出合理的采光方案, 而通过天窗的布置也能更好地表达结构形态, 成为活跃建筑形象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主要有如下方式:一是利用专设的天窗架简单的屋面上巧妙布置天窗架即可解决采光问题, 又可活跃建筑形象。二是利用组合结构交叉部分的高差;三是利用组合结构的主拱、叉梁等构件利用突出屋面的主结构构件布置天窗采光, 有助于更鲜明地表达结构形态, 而又不需要专设天窗架。四是利用透光屋面结构材料张拉膜和充气结构屋盖由于所用织物材料具有透光性, 结构、维护和采光功能融为一体, 而且光线均匀、不会产生眩光。在大空间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
4.2 声学质量的控制
大型厅堂建筑在声学条件上要求有较好的清晰度、丰满度及声场均匀度, 避免声聚焦、共振不良声学缺陷的产生。结构形态的几何形体对厅堂音质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合理的结构形态选可以为声学设计提供理想的条件, 而不合理结构形态可能造成严重的声学缺陷, 即使花费大量声学构造性的补救措施也可能只收事倍功半之效。
为得到良好的声学效果, 应尽量选择曲率大的曲面屋盖, 而下垂的凹面屋盖可避免声聚焦, 例如到置的壳体单元和悬索结构屋盖。一些薄壳、悬索、网架等所具有的圆形或椭圆形平面形式, 也可能产生声场分布不均、出现声聚焦和沿边反射等声学缺陷。在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中, 对不同空间形态可能产生的声学效果有所认识, 最大限度地为理想的声学效果创造基础条件,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因而对于声学质量要求特别高的建筑类型, 如剧场和音乐厅, 应避免采用平面或剖面上会产生明显声学缺陷的空间形态。
4.3 热工性能
除膜结构之外的其他屋面结构一般屋面维护材料需要考虑轻质高效, 其他方面与常规相差不大。空间形态中从热工性能方面看主要需注意表面积和有效容积的差异。
几类大空间建筑形式从表面积和容积的比值上存在显著差别。拱形结构较接近圆球, 容积定情况下表面积最小, 张拉结构表面积往往最大。但在具体设计中考虑容积时不能排除具体使用要求, 最适合内部空间使用要求的有效容积应认得到重视。需要防热的情况下则使两层之间对室外开放, 形成空气流动的夹层, 达到隔热降温日的。
5 结语
大空间建筑的空间设计是大空间建筑的中心内容, 其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建筑环境、建筑文化、内部空间处理等多方面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大空间建筑的设计手法是个科学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从古典时代的美学为导向、工业时代功能为导向和后工业时代以环境为导向的辩证发展过程, 当代大空间建筑设计主要表现出隐喻、仿生、高技术生态的倾向
参考文献
[1]王增龙, 刘莹.从鸟巢看大空间建筑设计未来发[J].山西建筑, 2007.29
[2]蒋玲.大空间建筑形态发展研究[J].工业建筑, 2008.S1
建筑设计的情感空间 篇2
今天,在这里我在我讲一下另一个概念,这本来自一本书《情感化设计》,以情感为中心的设计(Emotional center design)(ECD)。也可以作为设计中的一种方法,把产品的情感传达给用户去感受。
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在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里感受。他完全是主观的,带有一些不客观和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个体的差异也决定每个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无法通过其它方法去模拟出来的。
其实对一件物,一部电影,一首音乐都可以当成一个人,人是有情感的,他们跟你交互,而情感有时候是很微妙,主观,不能直接表达出来。有时候会意识到,一首音乐会带给我激情,一部电影他带给了我鼓励,在这个感受过程中我们的情感在发挥了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事实上我们是在对一个冷冰冰的的屏幕产生我的情绪和我的情感。
情感化的交互设计
情感在我们的产品设计中体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交互设计师做一项产品交互的的时候,比较关注的是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用性,用户用得爽不爽,用户是否能达到用户所要去完成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应该为我们的产品表达他的情绪,体现出我的产品的性格。让用户在与产品和软件交互中得到的一种情感。我们的产品是要给用户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让用户用起来很“爽”,很“惊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结果他得到什么样的情感,因为每个人的情绪反应可能会不一,但是我们做产品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是给全部用户来用,是要针对我们某些人群来设计,是针对我们的目标用户群来设计的,而希望他在使用我们产品中得到什么样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结果我们都可以在设计初期概定出来的,
情感化的视觉设计
同样,一个网站的视觉上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他的内容,颜色,图片、修饰都可以给因为他给用户留下了一种深刻的印象,留下了一种良好的,舒服的环境给他去体验产品。可能在视觉设计中,设计的目的也是要明确,希望你的用户看到你们界面设计的时候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才能挑起他们的情感,让用户们对我们的品牌和产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情感与品牌
产品的情感使我们对此品牌有了熟悉感,让我更加亲近和贴近该公司的品牌,品牌也富有情感的,比喻我的品牌是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品牌,无论是我的产品的视觉,使用过程,和售后服务他也是跟品牌有着密切的关切,比喻苹果的品牌定位是时尚,简单,贴心的。无论他从他的线上网站设计一直到软件设计及售后服务都是围绕他的品牌。
情感与电影
我们看一部电影的时候都会知道我们的导演和主角是谁?谁是一部电影的最大的卖点?一般我们都会关注这几种角色,大牌明星的演员,和知名导演,还有剧情,但最主要是电影的情感,怎么才会才观众对着一个冷冰冰的屏幕来挑到它们的情绪,比喻:要是拍一部悲伤爱情片,会让一众观众会对着一块冷冰冰的屏幕哭,来表达他对这部电影的情绪,这也是达到了这部电影最终起到的情感作用,他们为什么会对着一块冷冰冰的屏流眼泪呢?有些观众,他看见了喜剧他会笑个不止,但是我在旁边我并没有关注这部电影的时候,看见的这位一位观众看到这个笑得这么利害,心想他是不是疯了?也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结果是电影的内容挑起了他的情绪。
这让用户对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是成功的,也是达到了这位伟大的设计师导演的目标,从而,我觉得导演是位伟大的设计师,他能把观众的情感和情绪了而指掌。
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我们是否为过我们要给我们用户的那一种情感?在可用性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把我们产品中的情感价值体现在产品上。让产品去跟用户有情感上的交流。。
浅谈环境空间中的情感设计 篇3
情感化设计概念
在日本和韩国一般称为“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感性工学”这一概念在欧美学术界广为认可。在中国又称“感性意象或感知意向”。情感设计其实质就是融合感性意向和人工智能化的设计。“情感化设计”概念的提出,使学术界的艺术设计者们思想致。情感化设计用英文表达是“affective de-sign”或“emotionaldesign”,但其却有显著的差别,“affective de-sign”仅限是积极性与正面性的情感的设计,emotional design是中性色彩,涵盖了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后者范围要大于前者。
情感化设计内涵
情感化设计是满足社会和个人诉求的设计。社会需求层次理论包含着物质文明诉求、精神文明诉求、政治文明诉求和社会文明诉求;个人诉求满足生理诉求和安全诉求,社交诉求和尊重诉求及自我实现诉求。情感设计在现代品质生活中成为一种更加流行的趋势,其影响力也逐渐壮大。设计师更加注重认识到情感设计是满足大众渴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诉求,更好的实现商业价值的诉求也是人类文明历史跨越诉求。
“感性设计”对空间品质的影响
“感性设计”是旨在发挥独有的创造性设计不单纯前人空间设计的重复,独特创新之处是设计令人欢快愉悦的有鲜明特色的品质空间,营造与环境相应的家具陈设和装饰方式以达到精神诉求的满足。本年代流行的设计趋势已从物质需求发展到精神需求。空间情感设计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等建筑艺术界是新的挑战。完美的空间设计作品,包含了空间的内部情感设计和结构情感设计、相关图表情感设计和附属品情感设计。
“感性设计”的情感设定受到市场的现状发展与细化了经营模式影响,以酒店为例,城市酒店情感设定与会议酒店情感设定及商务酒店情感设定和旅游酒店情感设定的区分,国外案例中赌城酒店情感设定及温泉酒店情感设定和海滩酒店情感设定等等为例,多种情感模式形成源于不同类酒店的经营模式定位、功能布置,安装的项目设置和个性的装饰效果伴随本身的规律和精神层次。
情感设计在空间环境的运用
1.色彩的情感设计
空间环境中,色彩情感设计的程度是首要步入人们视线的并主要影响着视觉美感和影响着人的情感工作生活效率。例如,几乎全部医院手术室设计为绿色,源于绿色有令人安静沉着,有减轻心理负担和平稳呼吸及减低的皮肤温度和减少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使人们达到安静稳定的状态。色彩的情感设计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有巨大影响,色彩的情感设计有着对空间环境气氛烘托和空间品质提升,达到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及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
2.造型的情感设计
造型是情感设计涵盖了外观材质和实用功能等设计形式,情感设计的造型属性借助空间的特定属性例如颜色、尺寸和外形等特点,表达情感的寄托。比如借助颜色可以营造紧张、平和和激励人类的情感:圆形表达柔和圆滑,而有尖角的部分表达种负面、否定的、个性的感觉。
3.光和影的情感设计
现代情感空间设计中,运用光运用光营造视觉刺激,使静止的空间更动感,赋予材质更动人的表达。光的情感设计运用呈现更加多元化,深度与广度上进步发展,情感表达更多层次与多方面,成为界定空间和创造气氛、制造情感情调与实现特定构思的重要手段。设计更加趋向于糅合实用性和文化性,完美的完成意境情感设计,同时满足人的心理诉求和精神消费,成为现代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结束语
建筑设计的情感空间 篇4
一、建筑屋顶空间绿化的意义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 城市土地面积的利用更加紧凑, 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则更加珍贵, 城市的绿化是一个城市形象重要的一环, 建筑屋顶空间的绿化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市中的各种道路和建筑不断涌现, 建筑密度越来越高, 常规的露地绿化设计趋于饱和, 城市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屋顶绿化的实施, 在有限范围内扩大了城市空间的绿化率、优化城市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建筑屋顶空间绿化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建筑屋顶空间绿化的作用
1.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1) 减低噪音
城市的快速发展, 人口急剧增多汽车交通的飞快发展, 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各种噪音也明显加重, 影响环境的舒适度, 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可以减低噪音, 特别是建筑屋顶绿化的效果更加显著, 对消除噪音公害作用很大。
(2) 改善空气污染
城市中的车辆增多, 各种冷暖空调、取暖设备的大量使用等, 城市中的有害气体、粉尘、重金属等物质增多, 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 增添绿色来净化空气是人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实施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工程净化空气污染效果显著, 尤其是建筑屋顶绿化已经为改善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
(3) 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中由于建筑密度越来越高, 鸟类、昆虫等生物渐渐失去了觅食、休息的场所, 这种状况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日渐加剧。建筑屋顶花园等为鸟类、昆虫等提供栖息地, 只是把它们原来的栖息地相对抬高了一定的高度而已, 因此建筑屋顶空间绿化, 可以为生物提供必要的升息空间, 有力增加它们的数量和种类, 促进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2. 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
(1) 保护建筑
随着环境被破坏, 酸雨的ph值降低、臭氧层变薄导致紫外线射到地球的量加多、昼夜温差的增大等因素, 对建筑的寿命大大削减, 建筑屋顶绿化, 可以在酸雨渗入土壤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中和;建筑躯体被种植的土所覆盖, 免受日光暴晒, 减小受到的温度变化的影响。楼板的膨胀、收缩随之减轻, 防止楼板裂缝的产生。
(2) 节能
由于建筑屋顶被种植土所覆盖, 加强了屋顶的保温隔热作用效果, 混凝土板的温度稳定, 减低建筑楼板的温度, 从而降低建筑物室内空调冷负荷, 最终实现节能。
(3) 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城市形象, 而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良好的城市绿化来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可以给城市的外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让游客流连忘返, 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工程更是为城市绿化加上浓浓的一笔, 给游客的感觉就是自己在一个立体花园中, 瞬间又在游客心中的印象加深。良好的城市绿化可以给居民带来自然和舒适的心情, 增加对于自己居住城市的认同感, 无疑, 良好的城市绿化可以给城市形象加分。
三、实施建筑屋顶绿化存在的问题
1. 增加屋顶荷载
屋顶的荷载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屋顶绿化成功与否。屋顶绿化的实施, 必然要增加覆盖建筑躯体的种植土, 所种植的植物、过滤排水层的荷载。导致屋顶荷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种植区的荷载以及盆花、花池荷载、园林水体荷载、假山及雕塑荷载、小品及园林建筑荷载等。
2. 屋顶的防水和防根
屋顶的绿化植被的根部有很强的穿刺能力, 楼板的质量不过关, 楼板层会被植被的根部破坏, 导致屋顶漏水, 另外绿化带下面长期保持湿润, 并且有酸、碱、盐的腐蚀作用, 对防水层造成长期的破坏, 这同样会造成屋面漏水, 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3. 屋顶排水
设置排水层的主要目的是将种植土中的多余水分排出, 调节植物生长层中的含水量, 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水分浸润土壤后, 会很快充溢到土壤的缝隙里, 并将其中的空气挤出。如果水分滞留时间过长, 会使土壤中缺乏氧气, 造成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困难, 以致坏死, 出现烂根现象。尽管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 适应土壤中水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 但由于土量有限, 其调节能力非常有限, 特别是出现大涝大旱时, 水分的大幅波动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建筑屋顶排水层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多雨地区更是必不可少。
四、解决对策
1. 解决屋顶荷载的对策
采用与屋面结构相同的布局形式, 将种植的乔木的树池、蓄水池、建筑小品等荷载较大的部位设计在承重结构跨度较小的位置上。也可以尽量减少大型植槽, 多种植草本植物或小灌木, 对蓄水池深度也加以控制;HIA应该尽量采用轻质材料, 如选用人工轻质土、PVC塑料制品, 轻质石材、山体采用GRC材料, 做成空心结构等。另外荷载方面除了要考虑屋面的静荷载还要考虑结构荷载、防水层、找平层、保温隔热层荷载、还要考虑植物、种植土、透水层、铺装、种植池的荷载、甚至水体、假山及雕塑、建筑小品等的荷载。由于园路一般是曲折多变的, 高低错落, 在荷载取值上均要化成每平方米的等效均布荷载、非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 再根据不用的结构部位进行结构设计。
2. 防水和防根措施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建筑物一般采用混凝土板上设防水层, 然后再在上面打混凝土保护层, 为了防备溢流, 不仅要在土壤的下面做防水, 而且从土壤表面开始至少要做15cm以上的防水。防水层应该还具有防止根侵入的耐根性能, 没有的则要单做耐根层。另外防水层还应该兼备被肥料、消毒剂等侵入的耐药性, 以及对于土壤中的细菌的抗菌性。
3. 屋顶排水措施
一般种植屋面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1%~3%) , 以便及时排除积水。通常在靠屋面低侧的种植与女儿墙流出300~400mm的距离, 利用所形成的天沟组织排水。如采用含泥砂的栽培介质, 屋面排水口处宜设挡水槛, 以便沉积中的泥砂, 这种情况要求合理地设计屋面各部位的标高。
种植层的厚度一般都不大, 为了防止久晴天气苗床内干涸, 一再每一道耐根穿刺防水层, 普通防水层在下, 耐根穿刺防水层在上。防水层做法应满足I级防水设防要求。通常在耐根穿刺层有复合铜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改性沥青耐根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PVC) 等, 其厚度符合相关要求。
五、建筑屋顶绿化的前景展望
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 扩大城市绿色空间, 给城市人提供更舒适美观的城市风景, 现在的城市人, 在紧张生活压力下更需要视觉的舒适。在城市建筑屋顶绿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屋顶绿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 应该向节能、体现文化、植物配置多元化、低成本、低维护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屋顶绿化工程类型不够丰富, 应该让屋顶的绿化趋于自然化, 这些都是今后我们在屋顶绿化技术研究方面继续努力探索的方向。建筑屋顶空间绿化将绿化技术与绿化艺术融为一体, 在发挥建筑空间潜能的同时, 获得了绿色植物所带来的多重效益, 在建筑屋顶空间绿化建设城市绿化的发展的新领域,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六、结语
公园设计空间设计的植物配置论文 篇5
公园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绿地系统,而公园的植物配置是公园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公园中植物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植物作为公园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要与公园的地貌情况相结合,才能达到公园的设计效果,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公园环境,进一步促进城市绿色化建设以及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公园是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城市环境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公园中的植物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起到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还能利用植物的观赏性丰富公园的景观,为居民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植被的配置工作才能使公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居民的业余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
3公园植物配置原则
3.1生态原则
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应符合生态建设。公园在空间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植物要能产生一定的生态作用,使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美化环境。在遵循生态原则的基础上种植合适的植物,从而提高植物成活率,节省公园建设成本[1]。公园管理部门要对植物进行科学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植物的生态效果,维护公园植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促进公园的生态建设。
3.2艺术原则
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植物的配置不仅要遵循生态原则,还应遵循艺术原则。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将生态与艺术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公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公园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2]。例如,将植物与建筑物等其他设施进行搭配,如果公园的建筑物颜色较深,那么公园的植物应选取颜色较浅的;当公园的建筑物颜色较浅时,应采用颜色较深的植物与之搭配,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公园的建筑物与植物相得益彰。另外,如果公园有一定的主题,还应针对不同的主题挑选合适的植物。
3.3整体性原则
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即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3]。公园设计部门不仅要考虑内部结构的整体性,还应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例如,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公园所设置的椅子与树木进行搭配,不同树木或不同的植被应种植在不同的椅子周围,同时也可以在椅子周围搭配不同种类的花朵,进一步提高公园空间的整体性。
4公园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具体要求
4.1注重留白设计
设计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设计效果。公园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留白设计,给居民一定的想象空间,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植物的种类往往不同,不同的植物间形成虚实结合的效果不同,植物的高度与枝叶的疏密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可以使公园的空间效果更美观。公园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特点可以在搭配过程中出现透过植物观看另一植物的现象。例如,公园设计过程中选用的植物是柳树,居民可以透过垂下的柳枝观看远处的树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的视觉效果。同时,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植物间的距离,距离越大,视觉效果越宽阔,距离越小,视觉效果越狭窄。例如,在同一公园水面沿岸种植同一种树木,但树木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距离较宽的树木就会有宽阔的视觉效果,距离狭窄的树木就没有宽阔的视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为居民带来压抑感,不利于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留白设计,并且将留白设计与植物相结合,使公园的视觉效果达到最佳。
4.2充分利用植物特征
公园设计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植物的特征,根据植物的外观形象进行不同的设计。植物的形态就是植物的外观形象,植物的外观形态主要表现在植物的高度和植物的外观2方面。一方面,在植物的形态中,植物的大小是公园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在公园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大小的植物,使大小不一的植物有机地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植物的观赏效果。例如,可以将大乔木作为设计主体,确定主体位置后,对大乔木搭配大小不同的植物,进一步丰富视觉效果。同时,在搭配过程中选用不同的植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公园设计者可以对公园的植物进行模拟,进一步提高公园视觉效果,吸引视线。另一方面,公园设计者可以对公园内不同的空间选取不同的植物。例如,在老人活动区和公园的活动区,可以采用高大整齐的树木,达到遮阳的目的。
4.3植物与其他元素有机结合
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植物的种植,还要关注植物与其他元素的有机结合。(1)在植物与地形方面,公园设计部门可以利用地势的高低不同种植不同的植物,进而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2)在植物与水方面,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一些公园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且面积较大。公园设计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应将水资源与植被相结合,在沿岸两侧种植不同的植物,使植物和水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美化公园,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3)在植物与建筑物方面,应注重建筑物与植物的有机结合。公园的建筑物一般包括公园管理部门、厕所等公用设施。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将公园建筑物与植物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加强公园的整体效果。
5结语
公园的空间设计与植物配置是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植物的配置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公园的视觉效果,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园环境。本文通过研究植物配置在公园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公园植物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注重留白设计、充分利用植物特征、植物与其他元素有机结合等植物配置具体要求,提高公园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以期为研究公园植物配置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并为公园设计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使公园的生态效果与视觉效果有机结合,促进公园空间设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建剑,王亚,张艳,等.“慢生活”理念下的大学校园滨水景观设计探析———以西南林业大学东大沟景观设计为例[J].绿色科技,2017,25(17):9-12.
【2】张祥永,于鲸.基于地域特色的海南乡村道路植物景观设计——以国道223线陵水段景观提升工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5):87-88.
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研究 篇6
绪论
当代中国办公建筑设计立足于建筑的使用空间,主要着眼与空间的经济效益和形式美观,忽视了人们在其中的感受。一个新的命题油然而生:如何为员工创造更加宜人的工作环境?这不仅指提高工作效率,也提供更好的人际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阻止办公建筑变为冰冷混凝土围合的盒子,赋予它人性化的公共交往空间,为员工在工作之余,提供休息与交流的空间。
借云天化高性能电子导热膜办公楼设计的机会,探讨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实践与研究。本工程位于云南水富樓坝工业园区,规划用地179.8亩。主要涉及高性能电子导热膜厂房和公用建筑两部分。
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相关概念
1.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定义
在杨盖尔的《空间与交往》一书中,把交往空间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的、预约的、必要的;第二类则是随意的、自发的、不定的。在办公建筑中,正式的交往空间主要是指门厅、接待室等;而随意的是指一些共享空间,更像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空间,带着随机性、不固定的。在本文中,探讨的办公建筑交往空间主要是指第二类。
2.设定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意义
(1)缓解工作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当代工作节奏较快,员工在高强度的工作压迫下,往往产生逆反心里,工作效率降低。交往空间可以起到在工作之余,为大脑休息提供场所,缓解工作疲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人是社会性、文化性的,具有群居属性的。良好的企业运作需要基于员工团结协作之上,交往空间就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提高熟悉度的场所,在这样轻松的环境氛围里人们直接沟通,地位平等,使员工之间互相了解。增加熟悉度,也就利于团结协作。
(3)改善工作环境
办公建筑的交往空间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满足各种人群休闲、娱乐、游憩的不同需要,从而使人的心理、生理都得到满足,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和企业产生积极的态度。
办公建筑交往空间设计
1.交往空间的位置
本案运用“推窗即见景,低首即望水”的设计理念,利用条状的办公楼形成“Z”字型办公楼形态,同时围合两处交往空间。
(1)入口空间
入口空间是私密与公共空间的过渡空间,主要功能涉及交通、缓冲,是一个具有活力的要素,它可以容纳不同性质的活动,如小憩、等候、游赏等。
在云天化高性能电子导热膜办公楼的设计中,将入口采用一个大踏步引导,大踏步结合坡道,花池,踏步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入口的空间情趣,营造了入口的仪式感,也是企业气质与形象的外向展示。在这里,员工可以增加相互交往的机会。
(2)屋顶平台——内部庭院
屋顶花园的引入可以提高建筑第五立面的美感,是在用地条件限制下,创造自然生态的建筑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些空间还为建筑提供了公共休闲空间,同时通过组织一定的植物、绿化等绿色景观,可以创造出宜人的交往空间。在云天化办公楼的设计中,利用一层屋顶,为员工提供了一处私密安静的休憩场所。
2.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气氛渲染
(1)心理层面
1)围合领域感
领域是指一个人所占的空间,为了明确这个空间,应采用围合的手法,使人能看到个人控制或占有的范围。从心理上,给人这个空间安全感。在云天化办公楼的设计中,巧妙的利用条状建筑物,使得交往空间得到L型的围合。
2)私密性与公共开放性
人们有时需要的是不受干扰的自我放松,这就需要提供独立个体的私人领域;有时又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因此,在设计交往空间的时候,应该寻求着私密性与公共开放性之间的平衡点,兼顾两种需求。
(2)生理层面
1)人体尺度
在进行交往空间设计时,要注意按照人的尺度感来把控。人的尺度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人与物(家具与陈设)的距离。如果空间过大,会阻碍交往的发生;反之,狭窄会给人压抑感。
2)品质
A.阳光与空气
健康与舒适的工作环境是现代办公空间与旧办公空间的主要区别。自然光线具有明亮的照明度、最佳的显色指数和完全的光谱。阳光下清晰的投影和明亮的光面,构成黑白相间的优美韵律,带给人们温暖和心情舒适的感觉。在云天化办公楼设计中,交往空间都布置在室外,便于员工享受阳光和空气。
B.声环境
创造舒适的声环境在于隔绝各种噪声源。在云天化办公楼设计中,员工较多使用的交往空间——屋顶平台被设立在远离城镇道路的一侧,用建筑自身隔绝来自城镇车辆行人的噪音,确保了交往空间的安静舒适。
C.绿化布置
绿化虽从视觉上看是静止的,但却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生命活力,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含蓄的动静结合。具有自然美的植物,可以更好地烘托建筑空间、建筑装饰材料的美。在办公楼设计中,入口及屋顶平台都结合绿化共同设计,在工作之余,一丝绿意映入眼帘,为严肃的办公场所带来了活泼的气息。
D.陈设布置
在休憩交往环境中,座椅是最重要的“家具”,是可以休息的设施,或坐躺,或倚靠。座椅布置的位置、方向、形式、材质直接影响休息环境的优劣。设置座椅的场地,常能吸引人们向往。在云天化办公楼内部庭院中,在适当的位置,结合绿化布置了座椅,为员工提供户外休憩的可能性。
建筑设计的情感空间 篇7
在近年来的建筑评论中经常出现这些词汇:流动、开放、连续、模糊、非线性等等。毫无疑问这些词语都是描述空间的, 我们的建筑设计启蒙几乎就是被这些词语牵着走。一些明星建筑师的设计也让初学设计的我们以为这样或那样的设计手法就是使建筑空间开放、连续、流动的圭臬。再对比西方建筑史中的神庙、宫殿, 古典建筑作为人与神栖居的场所所确定下的单一明确的关系, 不禁会疑惑建筑空间是如何从单一、明确发展到现在的开放、流动。笔者受卢永毅老师在重庆大学名为《现代建筑空间阅读》讲座的启发, 对“现代建筑自由的空间是如何开始的”这一疑问进行思考, 发表一些浅显的见解。
1. 如画式空间 (picturesque space) 的出现
英国造园艺术在18世纪早期出现了一次革命, 抛弃了法国规则几何式园林的潮流, 转向了创造不规则的自然风景园林。通常描述这类园林的特征是图画般的, 便称之为如画式园林 (图1) 。
1.1 如画式园林——对古典的批判
自16世纪末以来, 以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发展的主流, 经验主义哲学家反对古典主义的教条, 经验哲学否定理性思维的至高无上, 强调感官体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其次, 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启蒙思想的推广, 古典主义作为封建宫廷文化的代表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 规则几何式园林已经在当时成为封建专制的象征;最后, 如画式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受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强烈影响, 借鉴了中国园林的意境和手法, 从构景、视觉、感情、心灵感受等角度, 深化园林的境界。
1.2 如画式空间——如画式园林的影响
如画式园林中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传遍欧洲。如果说传统的英国园林空间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那么如画式的园林空间就是戏剧表演。绘画作品的内容是在同一时刻全部呈现, 戏剧是将一个个片段、一幕幕剧情用时间串联起来。
1764年, 诗人和造园爱好者威廉·申斯通主张:“如果在某个合适的位置可以看到移动建筑或某个物体, 那么行走的路径就决不应该沿着同样的直线走去, 即, 疏离目标, 迂回接近。”他将这种原则用在了自己庄园的设计中。这种将眼前的景物遮蔽起来、利用蜿蜒曲折的流线设计扩大空间感觉的手法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公元1631年计成编写的《园冶》就从乡村到城市、从平地到坡地、从植被到水体等诸多方面清晰地讲述了这种造园方法。中国人对于园林空间的认知跟如画式空间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我们可能体会不到这个变化的变革意义。但对于注重规则的西方来说却是新秩序, 如画式空间的出现对西方园林、建筑乃至城市设计都影响巨大。
著名的巴黎蒙索公园便是深受中国造园手法影响下的园林, 它由奥尔良公爵于1769年买下占地1公顷的蒙索平原兴建而成, 是第一批中英式园林, 其平面布局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式的河网和水法。
2. 现代建筑的空间组织探索——如画式空间的引导
用步移景异来诠释如画式空间再合适不过, 园林史学家约翰·迪克松·亨特将园林中的游览方式分为三种:列队行进、散步和漫游。列队行进更多发生在仪式上, 有明确的路线;散步是指向一个目的地, 但又欢迎沿途突发的意外事件;漫游没有路线和目的。因此散步更加符合如画式空间的核心, 西方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们针对散步这种行为, 在城市和建筑空间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尝试。
2.1 维也纳城市理论家卡米罗·西特的研究
1889年西特将城市中的散步运动和对如画式空间的感知作了比较, 在描述穿越一座中世纪城镇的过程中, 他这样写道:“蜿蜒的老街总是掩藏着远景, 而同时它又在每一个转角处让你遇见柳暗花明。这种蜿蜒曲折——我们现在正不惜代价要消灭的——绝非心不在焉之结果, 二是街道规划适应地形所必需的。” (图3) 重庆人对这种蜿蜒曲折极为熟悉 (图4) 。
2.2 阿道夫·路斯“空间设计 (Raumplan) ”思想
蜿蜒曲折的路径同时也发生在现代建筑上。在中国大家对路斯的了解常常止于装饰就是罪恶, 这与其在国际建筑界的重要地位形成很大反差, 事实上路斯对现代建筑最大的贡献之一——空间设计思想, 促进了现代建筑从体量与装饰向空间的转换。穆勒住宅最完备的表达了路斯建筑理念, 他曾在1930年的一个访谈中说:“你若问, 位于布拉格的穆勒住宅在我的作品中占据了什么地位?从我基本的建筑学思维角度考虑的话, 它是第一位。我的建筑并非以平面、而是以空间来进行创作的。我不设计平面、立面、剖面, 我设计空间。对我而言, 没有所谓入口层平面、一层平面等等。对我而言, 只有相邻的、连续的空间, 房间、前室、露台等等。不同楼层相融合, 空间相互关联。每个空间都需要不同的高度:餐厅当然要比备餐室要高——因此将天花板设计为不同高度……在穆勒住宅中, 我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空间互动性和空间自律性。”
漫步在穆勒住宅中, 室内空间的曲折变化像是城市中的地形变化, 路斯将西特在城镇中发现的原则运用到住宅内部, 这也是路斯在建筑中诠释如画式空间。
3. 现代建筑的空间组织观念形成
3.1 密斯·范·德·罗——“流动空间”
密斯将如画式传统延伸到建筑平面和室内设计中, 巴塞罗那展览馆中隔墙的功能就是引导我们产生散步式运动, 使观者变成流动的观察者, 隔断打开或者遮蔽对角方向的景观, 要经过数次的转折才能看到建筑空间的全貌, 给人一种除了空间还是空间的一连串戏剧化场景感。密斯的建筑带来了丰富的景致, 形成了流动的空间, 包括建筑室内的景观以及建筑从周边揽入与室内空间融为一体的部分室外景观。在密斯这里, 建筑就像一个园林。
3.2 勒·柯布西耶——“建筑漫步”
柯布也深受如画式空间的影响, 首创了建筑漫步这个术语, 建筑漫步是现代建筑语言中的一个关键词, 第一次出现于柯布对萨伏伊别墅 (1928) 的描述中, 他用它代替了流线这个词。“在这栋房子里出现了一种真正的建筑漫步, 步移景异、出人意料而且有时候还会让人感到震惊。”当然从, 本意上来说, 漫步指的是穿越建筑的体验。从深层次来说, 和所有柯布西耶创造的东西一样, 它指的是支撑他作品的复杂的思想体系, 尤其是他对作为形式起源的建筑的信念。
柯布在光明城市中扩展了漫游路径的含义, 首次解释了“蜿蜒的法则”, 他以水被岩石阻挡形成的连续反映来隐喻:“蜿蜒的路径将险境丛生, 不怕到达荒谬的重点;他还有自身的时间进程, 必要的话会持续千年。”可以看到柯布认为建筑漫步的最终结果就是蜿蜒行进, 我们从中得到如画式空间的基本结构——路径连接着它的目的地, 多重景致交替展现, 每个景致都为显现地形变化起到作用。至此, 柯布将建筑漫步扩展到城市设计中来。
(图片来源:引自博客文章《来自英国的新美学和建筑的风景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5a9dd70100stej.html)
4. 现代建筑的空间:人——环境——建筑的叠合
20世纪60年代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的出现, 对现代城市设计与现代建筑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将人引入到建筑空间中, 将空间上升为场所——有清晰特质的空间, 是人、环境、建筑三位一体相互联系的一种实体存在, 其中不但包括三维的空间, 还有时间的维度。很多建筑师都在这个建筑空间组织体系上进行发展和演变, 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库哈斯、扎哈、妹岛和世、BIG事务所等大师。他们作品中精巧的流线设计、行为组织、场地设计以及景观契合无一不反映了如画式空间组织的影响。
5. 总结与反思
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从最早强调几何秩序的古典园林和单一明确的建筑空间到如画式园林, 引申出如画式空间, 最后通过建筑师们的实践和理论总结形成了现代建筑空间组织系统。但是追溯如画式园林, 它是深受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组织方式影响的。我们“拿来”西方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计思想, 孰不知西方最早却是“拿来”我们的园林组织方式发展了现代建筑空间, 这是值得中国当代建筑人反思的。我们传统的建筑、园林、城市的组织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影响, 如何融入到现代建筑与城市中, 这将是巨大的责任和挑战。
(图片来源:引自柯林·罗《拼贴城市》177页配图)
(图片来源:引自戴维·莱瑟巴罗《蜿蜒的法则》配图, 《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117页)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摘要:英国的如画式园林出现于18世纪早期, 那一时期是欧洲造园艺术的三大重要时期之一, 在如画式园林的发展为后期的建筑空间设计思想提供了来源, 是现代建筑自由空间组织的起源。本文通过归纳, 可以更好地理解“如画式”空间和现代建筑空间组织的关系。
关键词:“如画式”空间,现代建筑,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戴维·莱瑟巴罗.蜿蜒的法则, 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2:111—134
[2].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弗洛拉·塞缪尔.勒·柯布西耶与建筑漫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4].许甘芸.英国如画式园林与现代建筑空间的联系[J].科技信息, 2013, 20:178.
论建筑空间的情感表达 篇8
空间设计离不开纯粹的物质性的功能, 因此使得我们从事设计工作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空间设计中应有的能够打动我们心灵的深层的东西。当我们站在帕底农神庙, 北京的紫禁城等往日遗迹的时候, 都有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向往, 能体验到这些陈迹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多少年来的文明史以及每个人置身其中构成的空间艺术审美意识是十分稳固的。
1 塑造个人空间领域
个人行为环境的存在的范围是个人空间, 这个空间领域具有私密性, 它属于个人, 是专为个人性质设计的私密空间。人人都有私密性的感受, 希望具有一种经久不灭的安全、舒适与隐蔽的环境情调。这种私密性在传统的民居住宅空间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比如中国四合院的住宅的绣楼布置在隐蔽的后院, 而泰国民居以逐渐升高的地坪到达最私密的卧室等。
“居所”是与人生中所有关系最密切的“情感空间”, 包含着交流、亲密感与隐私。住宅空间中的隐私性与“沟通”“控制感”“认同感”有关, 隐私性提供情绪发泄的场所, 可以自由自在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的行为理论强调, 人的内部有机需求与外部社会物理环境之间有一定范围大小的关系, 称为领域。有个人空间的领域, 群体的领域, 或者集团、国家的空间领域, 不同的人类行为有不同的领域需求。由四个垂直围合的表面所包围的领域是典型的空间, 空间的创造与领域的限定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塑造了建筑空间, 空间又影响着人们, 人们用不用的手法, 用大小和形状限定空间, 寻求令人感动的空间领域。经过妥善处理的空间又巧妙地传递特定的情感信息使人感动, 创造一个全新的领域。人们生活的邻里空间是共享的领域, 是共享也是相互抑制的领域, 公共空间中有私人隐蔽性的需求, 也有政府对场所的抑制。
2 纪念性空间
柏林的二战纪念馆保留着二战期间被美军飞机轰炸毁坏的市区教堂作为纪念。其中驾驶员由于误炸了这座教堂而自杀, 使得这处破烂的遗址更有深刻的纪念意义。情感建筑设计中作为纪念的成功的例子还有柏林的犹太人博物馆, 在它奇特的建筑空间里, 我们发现其中有三条轴线贯穿始终。其中一条通往以锐角歪斜组合的展示空间, 运用黑色与白色强烈对比组合, 黑色的部分为封闭的核心天井, 白色的部分作为了展示空间。另一条轴线一直通向的霍夫曼公园, 由倾斜的不垂直于地面的方格形平面的混凝土方柱组成, 步入其中, 由于斜坡地面及不垂直的空间感觉, 使人行走艰难, 头昏目眩, 这是作为象征犹太人在无奈中走出国境在外谋生的艰苦历程。第三条轴线则直接通往神圣塔, 这座建筑有着一个高二十多米的黑色烟囱式空间, 进入该空间之后, 人们可以静立沉思, 回忆犹太人过去经历苦难的空间。最后, 有离塔时故意发出的大门沉重关闭的声响, 可以用作加深参观印象和感受, 在这座建筑之中, 建筑空间光与声营造的深刻怀念之情给人留下永难忘怀的印象。它的作者是丹尼尔李别斯金, 他曾说过“用微点的法则把空间符号画在图上”, 这样用符号来点缀空间的方法已经远远离开了传统的平立剖各自分离的构思草图。
3 热闹交换空间
交换空间充满着感情的色彩。人们经常逛商店, 逛大街, 并不是以买和卖为主要目的, 在很多情况下, 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看热闹, 融入人群的一种感觉。而城市中商事交换活动的主要表现是在反映地域文化的商店橱窗和展台上, 因此, 富于感情色。
在古老的传统商事交换活动中, 大家记忆最深刻的有北京的庙会等, 每到旧历过年时, 大家都出门去感受庙会上热闹的情景, 在这里, 各种具有民俗色彩的商业摊位构成特殊的过年的欢庆气氛, 各种各样具有节庆效果的饰品使之成为必不可少的一年一度人们期盼的全民性商事活动。
交换空间中最主要的还有农贸市场以及古玩市场, 这些空间虽然不是那么高档, 但是加入了喧嚣的乐趣, 还有讨价还价的争议, 这些都会让人感到非常兴奋。现代商业的超级市场和百货公司给人们购物带来了很多便利及舒适, 却失去了商事活动中的人情交往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商量与交流, 是它们不能取代传统的各种自发形成的多样化的商事活动的主要原因。
4 亲密空间
亲密性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生物形态学, 行为越是亲密, 它所引起的情感就越强烈。比如现代人的空间则需要更多的亲和感, 就像卢浮宫外摆着的透明玻璃金字塔, 尖尖的顶, 透明的质感摆在入口的广场上, 让人们走近它, 触及它, 使卢浮宫的庄重与人之间产生了亲和感, 改善了过于庄重与陌生的气氛。在商业空间中也要求有亲密感的交易场合, 才能招揽生意, 增加营业, 甚至声音和气味也能表示出亲密行为的范围。
人生历程中充满着亲情与爱情, 其中最令人怀念的是青年时代的恋爱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 最需要的是适合谈情说爱的空间, 很多情况下, 校园生活中, 青年们的情感交往空间在他们的情感生活中占最重要的位置。过去上海的居住空间, 大多数都非常拥挤, 青年人的感情空间大多都集中在外滩的江边上, 沿着岸边的栏板坐着一对对的情侣。直到现在, 那里仍是城市中理想的亲密空间所在地。
夏日的夕阳下, 老人们散步在小区的路上, 看着孩子在身边欢笑。落日的余晖下, 微风轻拂, 亲情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样的空间中, 无疑是平静而又温馨的。
许多城市中著名的亲密空间都是自然形成的, 逐渐成为了传统。美好的亲密空间必然都有其良好的环境因素, 最重要的是自然条件的优美, 它包含着青山绿水, 花鸟虫鱼……设计师们要关注这种人类情感的需求, 创造优美的城市亲密空间。比如说在曲折的公园小径上, 只要留出一些下沉的小空间, 布置座椅和树木, 一点小小的点缀就可以建造出私密性的亲密空间。小陡坡上一处小小的扶手, 绿草地中的一个小品, 花园中一张舒适的竹椅, 都可以平添出一分体贴与关怀。
一点水, 还有优美造型的吊椅, 让人忍不住留连忘返而又记忆深刻。
5 关切与亲和空间
关切与亲和是人类崇高的情感,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的亲和与关切, 充满着各个空间, 表现着人们的传统美德。
关切与亲和空间, 特别体现在医院的广场和医院的公共大厅之中, 也体现在老人与儿童活动场所之中。在设计中, 增加了多种功能, 如礼品商店、食堂、与病人团聚场所等。还包括各种场所中设置的残疾人坡道、残疾人专用电梯等, 都能体现人际间关怀与友善的情感。设计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的关怀, 考虑到儿童的行为尺度和他们的行为乐趣;同时还有许多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时行走的通道等。其实, 只要空间设计中充满人间的友善与关怀, 人们都将会越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
6 结语
人类的情感分为很多种, 伤感、激情、亲密、友善、幽默、愉快等都可以用于形容这种情感。人们需要空间来表达自己这样的感情, 使空间由单纯的居住生活上升到精神需要的层次, 随之应运而生的即为情感空间。
摘要:以建筑空间的情感表达为研究内容, 分别从塑造个人空间领域、纪念性空间、热闹交换空间、亲密空间、关切与亲和空间五个方面对建筑空间的情感进行了深入探究, 揭示出了真正影响人们空间体验的相关因素, 使空间由单纯的居住生活上升到精神需要的层次。
关键词:建筑,空间,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殷融, 曲方炳, 叶浩生.“右好左坏”和“左好右坏”——利手与左右空间情感效价的关联性[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12) :1971-1979.
[2]李美玲.“人—空间—情感”在当代休闲空间室内设计中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3.
[3]莫文静.城市空间情感的表达——以重庆十八梯片区城市设计为例[J].重庆建筑, 2013 (9) :23-26.
[4]杨静.室内空间的情感设计[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 2008.
[5]易西多, 亢小芳.室内空间情感表现[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08 (1) :122.
[6]王玉红.新时代背景下的空间情感体验[J].艺术科技, 2013 (6) :218.
建筑设计的情感空间 篇9
1.1 时间与空间上的可变性空间设计
顾名思义, 可变性空间设计在空间划分及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空间划分中, 大量使用幕帘、家具、可移动的轻质隔断等, 这样空间的划分界限并不十分清晰, 我们可以根据使用功能和现实情况的变化随时对空间格局做出适当的调整, 布置出更加合理的空间格局。
当代的室内空间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三维空间, 时间概念的加入, 空间设计也发展为四维设计, 而可变性空间设计是四维空间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空间设计不只是当前的设计, 还必须把以后空间使用可预知的发展变化考虑进去, 为未来空间而设计。使空间设计不仅满足当前需要, 亦能满足未来发展变化的需求, 成为灵活可变的, 多功能化的空间设计。
1.2 形式、功能上的可变性空间设计
可变性空间设计在形式上表现为空间外表的装饰性元素具有可变性, 满足人们多变的审美需求及环境需求。同时, 同一种装饰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同一种装饰元素可能在同一空间不同的时间场合不同的功能要求状态下发生不同的作用, 这正是可变性空间设计的意义所在。商业空间设计, 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 直接关系到商业空间的经济利益, 商业空间的可变性设计, 可随时根据商业空间使用需求的变化作出空间上的合理调整, 满足商业空间当前的需求, 为商业空间争取更大的利益, 将商业空间可产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商圈的劲浪体育商城四层卖场, 国庆节、中秋节、寒暑假节假日期间将卖场空间布置为小单元, 使用简易货架, 作为各品牌的特价商品处理区, 吸引大量顾客光顾, 平时则分隔为相对较大的分区, 作为各大品牌商的品牌展销区, 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功能上的可变性空间设计是指空间在设计时同时考虑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使用者只需做简单的空间变化分隔, 即可满足另一种功能的需求。如日式传统建筑, 往往在主人卧室中装有可升降茶台, 平时作为主卧使用, 客人来时又可以作为会客室、议事厅, 这便是可变性空间设计的典型案例。
2. 商业空间可变性设计有何意义
2.1 适应商业空间设计的当代要求
随着商业空间的发展, 人们对商业空间功能的要求日益多样化, 催生了商业空间设计的可变性设计。当代商业空间中, 展示、体验、销售、接待、娱乐、售后服务、休闲、储存等功能区都是不可或缺的, 且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当前我们的可使用空间却越来越有限, 如何在有限的商业空间中满足无限的功能需求, 是商业空间设计亟须解决的严峻问题之一。在可变性空间设计中, 同一空间被赋予多种功能, 使用者只需根据需要做出便捷的轻微调整, 即可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可变性空间设计的出现, 使此严峻的问题迎刃而解。
2.2 与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的准绳相契合
以人为本, 以环境为本是一些设计活动的准绳。随着社会的发展, 商业空间设计加强了对人本身的关怀, 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对商业空间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新型的商业综合体等商业空间层出不穷, 人们对商业空间的功能要求日新月异。可变性空间设计的出现很好地适应了形式的需求, 可变性空间设计不仅满足当前的商业空间需求, 更为将来的空间功能需要提供了可行的空间设计方案, 减少了重复装修产生的资源浪费, 实现了商业空间资源的合理运用, 达到了商业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可变性空间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实现途径
3.1 商业空间中功能灵活多变空间装置的运用
商业空间的主要使用者是店主, 店主对商业空间的功能需求经营使用需求是空间设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营类型等因素的限定, 商业空间面积各异, 在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划分中可以尝试抛弃传统的实体隔断形式。在成都某钢材城的设计中, 空间划分依据不同的地拼材质及色彩, 并用可自由组合的货架对空间进一步分隔, 即达到了业主的空间划分要求, 又满足的商业空间使用功能的多变性, 同时, 这种空间分割更加紧密联系了各独立小空间。
3.2 可自由组合的标准化商品展示架
商品展示架作为商业空间空间划分的主要构件, 应尽量避免不可活动的结构, 使用易于拆卸组装的零件, 使得空间功能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将商品展示架的构件进行模块化设计, 形式不同, 但连接方式是相同的, 使用者可以随意替换、搭配这些构件, 从而形成不同的空间隔断形式, 以满足空间分割的需求。
3.3 与空间格局相对应的灯光设计
可以依据灯光色彩和照度等的变化, 给人以视觉上的空间暗示, 在心理上形成不同的空间划分。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商业空间的要求不断提高, 商业空间设计应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 紧跟时代潮流, 更好地使技术、艺术、经济与人和谐发展。可变性空间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 极大地增强了商业空间的适应性, 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不断增长的空间使用需求, 这也是商业空间设计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
摘要:可变性空间设计在当代空间设计中已屡见不鲜, 可变性空间设计增强了空间设计的灵活性, 使空间可随时间、功能的变化而变化, 使设计对象更加实用。可变性空间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 加强了空间的多元化, 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契合。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运用可变性空间设计的主要途径有:使用功能灵活多变的空间装置, 形式多变的货架装置, 合理明晰地的空间灯光设计, 足够的缓冲空间。可变性空间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 极大地增强了商业空间的适应性, 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不断增长的空间使用需求, 这也是商业空间设计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
关键词:可变性空间设计,商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宏伟.室内设计.商业空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艾维.福雷德曼.适应性住宅.赵辰, 黄倩.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程大锦.建筑:形式, 空间和秩序 (第三版) .天津大学出版社
[5]、颜隽.再造空间当代建筑空间的多元解读.同济大学出版社
浅谈建筑空间的情感及塑造 篇10
建筑空间是由建筑各个界面围合成的领域, 它是从自然空间中分割出来的, 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然空间相比, 建筑空间具有人为性和功能性, 它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以实体物质为基础的建筑空间, 同时为了实现功能性和满足人类更高生活艺术化的要求, 创造出更为良好的建筑周围环境, 使建筑的功能空间和外部环境空间融合为一体, 最终达到建筑空间赋予的就是情感空间。
空间本身就是模糊的概念, 是虚幻的一种存在, 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和活动使得空间有了实际的意义。对于空间的理解关键是注入什么样的情感。情感一般来源于感觉, 由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刺激综合引起的感觉, 这些感觉联合起来形成观念, 然后这些观念反作用于人们就形成了所谓的情感空间。而建筑空间为何有情感倾向:建筑语言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取决于建筑艺术内部的各种处理方式, 不同的空间表达不同的象征意义。人在不同的空间中行走体验时会感受到各种空间所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并产生共鸣, 获得一种人的精神和建筑空间融合的触动, 甚至更深一层次的审美愉悦, 也就是使人产生了情感体验。建筑艺术把抽象的图形转化为具象的建筑, 又通过这种具象的空间的运用使人产生抽象的心理体验;建筑艺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 在建筑空间中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建筑空间的实质是情感空间;这也就是空间有情感倾向的原因。
任何建筑都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在受到环境包容和制约的同时, 又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认为“建筑是大自然的点缀, 大自然是建筑的陪衬, 离开了自然环境的陪衬, 你欣赏不到建筑的美, 离开了建筑, 环境又缺少了一点精灵”。一定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拥有一定特色的建筑风格, 任何建筑空间都置身在特定的环境中, 一旦脱离了环境, 建筑就无从谈起, 任何建筑风格都是在特定的建筑环境中产生的。而且随着环境的变迁更改, 建筑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不断更新换代, 发展创造。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也承认特定的环境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一定的环境成就了与其适应的建筑风格, 而拥有一定风格的建筑又丰富了其所存在的环境。建筑空间艺术所追求的就是建筑空间和环境的高度和谐。这种和谐除满足其基本功能外, 还要保证人的内外和谐, 即对外的感官以及对内的感受的和谐;处于一定环境的建筑给予人某种空间上的特定感受也就产生了拥有特定情感的空间。
作为当代建筑师我们应该从那些角度注重建筑空间情感的营造, 也是我们作为建筑师对建筑空间和建筑外在环境的不同理解, 但是无论是立身多么复杂的外在因素, 从以下两个角度注重建筑空间感情的营造应该是个普遍的原则;
第一是人体尺度, “人”指的是建筑空间的行为主体, 他是使用主体和审美主体;在使用主体要求上, 人体尺度主要包括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 他们是建筑空间的设计基础;在不同情况下, 人体尺度的标准不同, 其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也不同;功能不同的空间对人体尺度的反馈作用也是不同的, 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所以, 从人体最基本的生理机能出发来把握这种尺度感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二是人文尺度, 它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生存空间, 这是个综合方面的要求, 它必须考虑不同文化、宗教、习俗等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地域文化的不同使得建筑的空间布局、使用方式、建筑特征都不相同;历史背景不同, 人们的审美价值也不同, 这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空间和建筑情感塑造的取舍;所以, 当代建筑师在建筑空间的情感塑造上必须融入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才能更好的把握建筑空间情感的塑造。
浅析大空间建筑的结构设计 篇11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结构设计
1、大空间住宅的基本概念
1.1 大空间住宅的提出
大空间住宅指的是相对于普通住宅,开间较大、空间更为宽阔,并且可实现宅内自由分隔、空间灵活特点的住宅类型。实际上,大空间住宅是遵循将住宅分成“支撑体”及“分隔体”两部分的设计思想。“支撑体”指的是支撑住宅的骨架,而分隔体主要是把屋内住宅空间分成大小功能各不相同的使用空间。
此种支撑体理论的提出,使住宅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与房地产商只需提供支撑体屋壳,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进行空间分割和装修。
1.2 大空间住宅设计的优势特点
大空间住宅结构类型被市场及消费者认可及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具有相对于普通住宅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2.1 空间尺度大
1.2.2 住宅空间灵活可变
1.2.3 层内各套面积任意划分
1.2.4 创造底商及其配套服务空间
1.2.5 创造的地下车库车位充足
1.3 大空间住宅结构设计理念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大空间住宅结构设计理念的最根本出发点,认为住宅设计应紧贴用户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模式,追求的是通过最为简单的设计实现最大空间弹性,强调空间要由人来掌控。
大空间住宅设计理念更为注重空间感及空间特性,强调空间的不确定性,强调空间与物体灵活多变,强调住宅隐私性、亲密感及弹性的本质,组合多种居住的能力,是一种实现最大弹性空间的简单设计。
2、大空间住宅结构设计
大空间住宅在结构布局方面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宅内没有承重横墙,在开间及进深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分户墙与承重墙合二为一,以确保分户墙坚固隔音,宅内厨房及卫生间相对比較固定,并且其他空间可自由布置。所以,大房屋住宅就结构而言与小开间住宅并不相同,在结构选型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大空间住宅进行结构选型时,要想做到安全合理,经济实用,就必须充分考虑大空间住宅的宅内布局,各结构体系的功能,当地施工设备现状及技术水平。尽可能做出多种方案,在进行比较、核算。
2.1 异形柱框架轻型结构
异形柱框架轻型住宅结构是结合框架结构的诸多特点,基于框架结构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结构。该结构同传统结构比较而言,特点为:由十字形中柱、T形边柱以及L形角柱共同组成框架体系,柱间填充墙与柱壁厚度相同,屋内不会有柱楞出现,填充墙用的是轻质隔热保温材料,墙体较薄,可有效增大使用面积。该结构体系在高层住宅当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2 剪力墙结构
如今,剪力墙结构已成为高层住宅首选的一种结构。剪力墙也就是指现浇钢筋的混凝土墙,此种墙体不仅可承受水平构件引起的竖向荷载,还能承担风力或者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剪力墙结构是由纵向、横向的墙体构成抗侧向力结构,刚度很大,抗侧向力能力更强。剪力墙结构,就是由钢筋混凝土式墙板代替普通框架结构当中的梁柱,墙厚度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受力结构体系。优点是有较高的抗震能力、整体性及空间作用,缺点在于结构自重较大。
剪力墙结构在户型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合理的设计可实现四明房屋,宅内无外露梁柱楞角,使用面积变大,便于装修布置。利用预应力剪力墙体系,可实现大空间住宅布局,分隔墙采用轻质隔墙进行,有利于装修方便。如今,剪力墙结构已成为高层住宅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
2.3 预应力无梁楼板的应用
预应力无梁楼板为实现大空间住宅可塑开放性空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墙体使用可拆移轻墙的可能性。并且因大空间住宅的纵横墙较少,对楼板整体性要求更高。预应力无梁楼板,跨度一般为6-10m比较合理,可实现无梁和柱帽,钢筋混凝土墙柱可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只需注意厨卫管线在穿楼板时避开楼板暗梁即可。预应力无梁楼板可实现大跨度连续空间,在需要对大空间住宅进行户型的合并时,可得到更大居住空间,,使空间简单连通。预应力无梁楼板所带来的空间延伸性正适合大空间住宅的需要。
如今,许多高层建筑和大开间住宅中,都开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式结构技术,从而有效提高结构整体性,改善空间利用价值。除此之外,新型的预应力空心板正逐渐被开发采用,它具有工艺先进、减少梁柱、设计灵活及增加使用净高的优点,适用于剪力墙等很多种结构,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开发使用会极大推动大空间住宅的建设与发展。
2.4 钢结构对未来住宅的影响
除上述结构之外,钢结构对于将来住宅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目前,许多住宅设计者及开发者对于钢结构的印象是造价高,施工复杂,这种理解是不完全正确的。钢结构住宅有许多独特优势,下面做简单介绍:
2.4.1 抗震性能突出
同混凝土结构比较而言,钢结构在抗震性能方面要好很多。第一,钢结构自重要比砖混结构低30%,比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低20%,结构的侧移及受力是由风荷载所控制的;第二,钢结构延性较好、抗震性能力强,可以吸收地震能量;第三,结构体系竖向刚度均匀,基本不进行转换。
2.4.2 住宅工厂化的实现
钢结构具有较高工业化程度,有利于标准化建筑的形成,实现构件的工厂化及施工的机械化。工厂化的钢结构住宅是指房屋主体部件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面制作,再运到施工现场,通过安装工人进行组装,再完成室内装修。就是说住宅楼房由轻钢骨架及几万至几十万螺丝钉共同组成,便于移动。后面的工程与现行建筑的设计规范一致[3]。
2.4.3 空间利用进一步优化
同钢筋混凝土框架相比,钢梁高度较低,钢柱外围面积较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肥粱胖柱的弊端。钢结构住宅空间利用方面独特的优势,使其十分适合于大空间住宅结构设计。户型是不固定的,灵活性高,可满足多种人的不同需求,大大提高了选择性。这些空间利用方面特色正是大空间住宅显著特点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大空间住宅的广阔发展前景
3.1 大空间住宅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当前建筑市场,大空间住宅以独特优势崭露头角,它指出了现代人们的居住理念及未来人们居住的发展方向。现在市场上大空间住宅的尝试与创新逐渐加快,可预见在不久的未来,大空间住宅一定会成为我国建筑设计开发领域内的新亮点。
3.2 大空间住宅的设计同相关技术需相互促进
大空间住宅空间大且灵活的设计,需相关结构构造技术来加以支持。大空间住宅对于结构、构造提出的新要求,会极大的促进建筑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结构构造技术的发展,都是因建筑设计需求的不断提高而推动的。建筑设计同建筑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共同进步。此点于大空间住宅创新方面已初见端倪。
3.3 积极面对住宅未来革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宅设计也不断提出新要求、新目标。进行居住环境的创新,必须抓住时代脉搏,研究未来人居的趋势及走向,立足于当前成果,勇于创新,从而适应多样多变的居住需求。除此之外还需不断改进结构、构造方面相关技术,从而实现住宅设计的经济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空间住宅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优良住宅设计形式,在其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然而仍需我们继续去研究创新,不断完善,从而让大空间住宅以更优良的特性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王天刚.大空间住宅及其结构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06).
[2] 杨辉.大空间钢结构住宅关键技术探索[J].房屋建筑,2013,(03).
建筑设计的灵魂——空间设计 篇12
空间, 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就像我们可以去描述自由, 但却不能为它下定义一样。一座建筑, 不管是别墅, 住宅, 办公楼或者是寺庙道观, 不管其表面有多么的好看, 它的本质是一定的, 即它只不过是一个盒子, 由若干个墙面拼接而成, 它可以延伸, 可以收缩。任何一个建筑师的作品都只是把若干个空间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筑空间———它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 运用各种建筑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它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成建筑的内部空间, 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建筑空间的类型可分为内部空间, 灰空间, 外部空间。芦原义信曾讲过, 建筑的外部空间可以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空间”, 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栋建筑, 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 而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通俗的讲, 就是人们所需要的能为他们提供环境与场所的的空间。如果要设计一栋建筑, 就必然要考虑到其中空间的分配与组合。每个人心中所需要和所想象的空间都不一样, 而成功的建筑空间设计就是结合大多数人所想的空间, 再加以统一结合与去芜存菁。让大多数使用者都满意, 创造出有个性而且实用美观的建筑空间, 实际上就是为什么要设计建筑的空间。
建筑空间的设计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建筑作品的好坏的基础, 如果一栋建筑作品的内部空间很吸引人, 很令人振奋, 那么, 人的行为活动, 思想思维, 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建筑内部空间很美观, 而其室内的装饰很懒, 那么该空间的美好性就算被破坏了, 但是很明显, 装饰只是装饰, 它可以改变, 而设计好的空间则是固定的, 因此, 一个好的空间设计为一个建筑所必不可少的。
在一个建筑中, 有结构这种比较理性的一面, 又有形态这种比较感性的一面, 而建筑空间的设计, 恰恰是属于形态这一方面的。空间可以被设计成多种样式, 但是不管有多少种样式, 其使用功能的本质都基本相同, 都要以某一功能为基本点来设计。空间的形式是为了让使用者更好的使用和热爱空间的本身。不同的建筑空间所带来的附加功能是不一样的, 给大众的感觉和视觉上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建筑空间的设计在一项建筑设计中所占的部分往往是很关键的, 如果把设计理念和内在功能比作是一项建筑的躯壳, 那么空间设计就是它内在的灵魂。
建筑空间, 由人们自由的活动而形成的, 下面我们举些例子:当我们从一端进入正殿而处在柱廊端景之前时, 我们有时可以被迫的不由自主开始朝前走动了;或者当我们站立不动时, 我们的视线也被透视消失的影响所吸引, 从而推动我们的想象, 不断的引出我们的思想, 这些都是由建筑的空间所引起的。
不同的时代特征, 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同样的, 建筑空间的不同设计可以从侧面反映相应时期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什么样的时期就有什么样的建筑, 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空间, 这是因为建筑空间的设计从设计构思, 装饰材料, 内部设施等必须和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 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 在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 也还和当时的思想、美学观点、社会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人对空间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在此过程中人对空间的感知也形成了,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人要认识和理解空间的意义, 则需要借助于人的对建筑空间的认识才能实现, 人处在建筑空间中, 他体验着该空间给予他的感受, 在欣赏着该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人能感知空间, 并通过感知空间, 来深入的了解建筑空间的意义, 从而上升到对空间整体的高层次的感受, 概括的说, 也就是:人感知空间的形式→了解空间的意义→对空间整体的高层次的感受。
由以上所述, 我们可以知道, 建筑空间设计能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事态与精神面貌, 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与行为, 思想。空间, 不仅要满足人的生活要求, 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按照佛教观点人在红尘中驻足难免有看破红尘的世俗眼光, 你一旦进入佛门的空间足够让你耳根清静, 放下包袱立地成佛。当然这个比喻也许太夸张,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舒适的空间确实能让人内心平静下来。舒适的空间也能抚慰人的精神, 舒适的空间就像港湾, 它能使经受风浪折断的帆船进港休整, 充电, 充分调整自己。以便第二天精神饱满的驶入更宽阔的海域, 乘风破浪, 直抵彼岸目的地……
一个建筑家可以称为一个艺术家, 建筑不单是艺术, 它反映生活, 改变生活, 是生活的写照, 创造有意义的建筑空间, 把它作为我们展现生活的舞台。
摘要:人的一生, 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各式各样的建筑中度过的, 建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空心雕塑, 它不像普通的雕塑艺术一样 (人们只能从表面看它) , 人们可以进入建筑内部空间来感受它给人们带来的各种不同的效果 (佛寺道观的空灵、公检法的庄严、游乐园的活泼) , 因此, 如何让建筑空间设计合理而舒适对于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空间,设计,意义,建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 罗杰·易.世界建筑空间设计.办公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的情感空间】推荐阅读:
建筑空间中的情感设计10-30
交通建筑的空间设计论文08-02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10-24
建筑空间绿色设计07-25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10-19
大空间建筑设计06-07
建筑空间设计方法06-01
中式建筑空间设计06-04
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08-03
金融建筑空间设计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