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与特点(共9篇)
布局与特点 篇1
训练基地是为运动员提供一个综合训练的场所, 相对于网球而言, 由于对训练场地以及配套设施要求很高, 所以也要求有之于对应的训练基地, 使得运动员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训练, 以进行系统的训练, 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近年来我国网球发展迅速, 特别是女子网球竞技水平提升很快, 郑洁、晏紫拿到澳网和美网女双冠军, 李婷、孙甜甜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双金牌, 李娜夺得澳网亚军、法网冠军等, 这些都表明网球目前在我国开展势头相对较好, 因此分析网球训练基地的布局与特点, 能够理清我国目前不同级别网球训练基地的特征, 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训练环境。
1 网球训练基地级别划分
由于运动员水平、年龄等的差距, 网球训练基地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级别 (见图1) , 其中国家级为最高级别, 其次为省级与市级训练基地, 相对而言, 国家级基地一般以国家各级别队伍训练为主, 具体包括国家男女队以及国家男女青年队等, 省级训练基地主要为省各级别队伍提供训练场所具体包括男女一队、二队等, 市级训练基地主要为市对以及市级体校提供训练场所, 具体以年龄相对较小、训练时间相对较短的少年运动员为主。
2 国家级网球训练基地布局与特点
我国现有安徽天柱山国家网球训练基地、浙江台州国家级网球训练基地、广东江门国家级网球训练基地、北京网球中心、浙江杭州金都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广西东盟网球中心等六大国家级网球基地。通过训练基地的布局可以分析出, 国家级训练基地一般都选址在地理环境优越、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或者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 这也与网球这项运动消费成本较高不无关系, 运动员在这样的良好的环境下训练, 不仅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一个较为轻松的训练环境以使运动员能够安心的训练, 而且由于其卓越的配套设施使得运动员在训练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这六个基地所属的城市气候条件良好, 属于亚热带气候, 空气湿度相对较小, 运动员在训练之余, 还可以去城市参观以及旅游, 放松身心, 释放训练以及比赛的压力, 为运动员更好的进行长期的训练以及比赛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同时其充足的场地, 也能够同时满足不同级别国家队同时训练的要求。
3 省级训练基地布局与特点
由于网球是一个消费较高的项目, 由于我国各省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 在训练基地的建设以及投入上就造成了地区差异。客观的讲, 一般省级训练基地都是以青年运动员为主, 也就是说省级网球训练基地实际上就是省内青少年中水平相对较高者的训练基地, 各省的成年队一般都在体工大队的场馆训练, 所以省级训练基地数量的多少也是各省青少年网球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如表1所示:我国各省级网球训练基地数量以广东4个为最多, 这与广东优越地理位置、雄厚的经历实力是分不开的, 也反映了广东网球的青少年网球发展较好, 训练场所较多;内蒙、西藏均没有省级网球训练中心, 这主要是由于其地理位置不适合建设网球训练基地;其它各省在基地数量上相差不大, 表明我国网球现在开展势头良好, 专业训练场馆相对较多。
按照传统的区域划分, 其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是平均省级训练基地相对较多的地区, 这与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地理位置以及其后条件是高度相关的;相对而言, 西北以及西南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的劣势以及相对较差的地理环境以及其后, 这都都阻碍个网球在该地区训练基地的发展。 (如表1)
由于各省地理环境以及天气气候的差异, 在选择训练基地位置时一般都选择在其条件相对较好、交通相对便利的城市, 但是一般选择在省会城市较少, 因为建设网球基地需要大面积的土地, 省会城市建设成本较高, 选着适宜的二级城市不仅可以节约成本, 还可以远离繁华城市的干扰, 使得青少年运动员能够安心的训练, 尽量减少外界对训练的影响, 以便于系统长期的训练, 这也是由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长期性与系统性特点所决定的。相对而言, 二级城市由于其工业不是很发达, 其空气质量等环境方面的问题也较为出色, 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一个相对优越的外部环境。但是, 在其配套设施方面还是着力加强, 使得运动员的高强度的训练后, 能够及时得到良好的医疗恢复, 减少运动员伤病的发生, 使运动员全身心的投入训练。
4 市级网球训练基地布局与特点
由于各省网球发展状况以及竞技水平的不同, 照成了网球在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之间开展的差距相对较大, 相对而言, 竞技水平发达地区青少年网球开展较好, 而经济落后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 由于经济实力有限, 在网球项目投入上较少, 因此网球运动开展较为落后。
在我国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广东、湖北、湖南、四川、北京、天津这些省市是我国网球开展较为普及, 整体竞技实力也相对较高的地区。以湖北为例, 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开展网球的青少年训练, 尤其以武汉、襄樊、宜昌、荆州等地开展更好, 在这些城市中, 体育运动学校的网球场馆相对较多, 设施也较为齐全, 能够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一个较好的训练环境, 尤其是武汉与荆州更为突出, 都相应有各自的网球学校, 在这样一个专门的学校里进行训练, 不仅训练环境良好, 而且设施也相对齐全。
再则, 由于出色网球运动员的带动, 比如湖北的李娜、四川的郑洁等球星的出现, 可以极大的带动该地区网球运动的发展, 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专业网球训练中,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加强我国网球的后备力量, 使得这些优秀运动员“后继有人”。
对已市级网球训练基地而言, 还没有像国家以及省级那样形成庞大的规模, 训练基地主要还是以体育运动学校的场馆为主, 以满足专业运动员训练为依托。其中, 大学较多的城市, 由于有大学这个文明的载体, 可以在大学校内建设网球训练基地, 不仅可以满足专业运动员训练的要求, 还可以在闲暇时间为大学提供一个运动的场所, 这也是今后市级网球训练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之一。
5 结论与建议
(1) 我国网球训练基地的层次级别划分与我国竞技体育金字塔结构相吻合, 能够为我国各级别的队伍提供正常的网球训练。
(2) 我国国家级网球基地选址在其后条件适宜、地理环境优越、配套设施齐全的风景旅游区或城市, 其良好的环境、卓越的条件, 都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训练场所。
(3) 我国省级训练基地在数量与质量上由于各省经济实力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 照成了在省级训练基地上的差别;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地区在基地数量以及网球底蕴方面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4) 由于市级网球训练基地一般作为市体育运动学校的一部分, 主要是以培养青少年运动员为主, 所以其还很少作为单独的形式出现, 一般都与体育运动学校相融合。由于当地经济状况以及体育传统得差异, 其在网球项目发展上差别很大。
参考文献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2.
[2]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3]愈继英.奥林匹克网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文建传, 陈长庚.从项群理论的视角看网球运动的某些特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 (3) .
布局与特点 篇2
塑料制品业生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主要生产地区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2010年塑料制品产量地区分布如下:广东省塑料制品产量达13318.8kt,同比增长17.23%,仍居全国首位;浙江省为9155.7kt,同比增长16.09%,居第二位;山东省为5071.1kt,同比增长21.56%,居第三位;江苏省为4395.0kt,同比增长13.19%,居第四位;辽宁为3184.2kt,同比增长19.59%,居第五位; 河南省为3 1 4 6.8 k t,同比增长22.82%,居第六位。排在前六位的省市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合计为38271.7kt,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65.64%。其他四川、河北、上海、安徽、福建塑料制品产量介于1500一2200kt之间。
中西部省份塑料制品产量增速逐年大幅提升,显示了中西部塑料制品产业高速增长的态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配套工业强劲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其塑料加工业从规模、经济技术水平乃至产品质量、应用领域均有很大提升。近几年来随着东部劳动力和用电、用工成本上升、土地资源逐步紧张,一些塑料制品加工企业逐步向
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市场需求配置机制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塑料制品产量增幅较大,这种趋势在“十一·五”期间较为明显。为了分析中西部塑料制品产业转移情况,选取东部5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中部6省(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6省(内蒙、广西、甘肃、新疆、四川、重庆)塑料制品产量及其增长对比可以看出塑料加工业向西部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表2可看出,2006一2010年东、中、西部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幅呈梯级上升态势。东部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呈下降态势,中部维持较低增长,而西部则增速较快。但是塑料加工行业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产企业具有先进制造能力,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上海、辽宁等省市。
塑料包装、建筑塑料、日用塑料消费品是塑料制品业较大的3个子行业。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度发展,必将带动塑料工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塑料产业发展布局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消费地域水平、重点工程建设、产业配套功能、劳动力供求和素质、原料供应地半径覆盖、下游产品特色需求均有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为其配套的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市场在哪里,塑料产品就会出现在哪里,塑料产业布局适应市场供求变化而发生转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随之提升,提升的内容有加工技术改进、先进装备、所使用的原材料功能、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并将带动周边经济环境变化,形成产业集聚。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广东高明、浙江丽水、温州、福建福鼎等合成革生产基地,瑞安、宿迁塑料薄膜生产基地,惠东、汕头、宿城区、慈溪、莱州、临沂、望都等塑料再生利用基地,台州、温岭日用品生产基地,宁波工程塑料生产基地,温州、淄博、萃县、临邑塑料编织生产基地等。这些基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特色产品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拉动投资、就业、上下游产业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二、龍頭塑料制品產業集中的地方
长三角塑料制品比较集中.一个是台州黄岩.一个是余姚.这2个地方的塑料做的比较长久.技术和配套服务方面都同比其他同行领先.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广州的一些高级技术水平.特色方面.黄岩以模具.塑料日用品等为主,温岭和玉环的阀门等.余姚以塑料原料和其他配套服务方面比较多,主要以宁波等地的外贸单为主.技术方面稍微比台州高出一点.但是今年来台州塑料行业发展比较迅猛.尤其内销方面,国内大部分的塑料制品都以台州地区出.另外.浙江的义乌等地.近年来由原来的从别处采购塑料制品转变成实业公司,比较有名的如塑料吸管老大.双童公司等.广东省是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集中地,玩具、电子、通信设备、电脑、鞋类等生产基地不计其数。随着香港、台湾及日本等地方的成品制造商将厂房移至华南,广东省已经成为中国内的“加工基地”。
基本情况
2003年广东省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1535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个,集体企业173个,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852个,股份合作制企业9个,其他企业460个。从业人数35.07万人。全省塑料制品业企业分布在各地市,较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其中广州市280个、深圳市175个、珠海市69个、汕头市105个、韶关市2个、河源市6个、惠州市59个、汕尾市9个、东莞市173个、中山市158个、江门市97个、佛山市220个、阳江市11个、湛江市22个、茂名市24个、肇庆市32个、清远市14个、潮州市27个、揭阳市40个、云浮市12个。
重点企业
2003年广东省塑料工业原料助剂产量大的生产企业是:中国石化集团茂名化工石油化工公司的塑料树脂及共聚物468.199kt,文威塑胶(深圳)有限公司的聚氯乙烯树脂16.650kt,中国石化集团茂名化工公司的聚乙烯树脂294.488kt、聚丙烯树脂173.711kt,珠海裕华聚酯有限公司的聚酯165.965kt,东莞宝田化工有限公司的塑料助剂28.861kt。
2003年广东省塑料工业加工设备产量最大的生产企业是:东莞富强鑫塑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48.934kt。
出口情况
2003年广东省塑料制品出口交货值完成38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5%。其中塑料薄膜41.40亿元,增长17.18%;塑料板、管、型材25.68亿元,增长17.03%;塑料丝、绳及编织品8.11亿元,增长6.09%;泡沫塑料20.45亿元,减少1.68%;塑料人造革、合成革6.96亿元,减少0.57%;塑料包装箱及容器5.85kt亿元,增长13.78%;塑料零件55.81亿元,增长
20.09%;日用塑料8478.47亿元,增长6.80%;其他塑料制品141.22亿元,增长14.51%。企业把握了美元贬值、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所增强的有利时机,加上部分通用型产品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的客观促成,使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幅度地增长。增加出口量最大的主要产品为PVC压延膜、BOPP薄膜和CPP流延膜。
新产品开发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地企业已开发出了一些达到国际水平的新产品。
中山市中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出防渗复合包装膜袋、高阻隔真空镀铝充气膜袋。佛山市塑料工贸集团公司开发出CPP扭结膜、真彩BOPP光膜等多个新产品。广东联塑科技集团研发出各种塑料建材产品,在工艺配方方面,致力於PVC改性的研究开发,努力提高PVC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
实施名牌战略
由於意识到创造本土品牌的重要性,广东省政府在2001年开始实施名牌战略,计划在各行业的优势企业中扶持出国际名牌产品。塑料行业也实施了这一战略。
广东顾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的“顾地COODY牌”和顺德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联塑牌”低烟难燃PVC电线槽管,顺德雄塑实业有限公司的“雄塑牌”PVC电线槽管、给排水管,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的“日丰牌”铝塑复合管等被评为2003年广东省名牌产品。
广东玉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兰香牌”PVC墙纸,湛江包装材料企业有限公司的“银丰牌”高速卷烟包装膜,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双龙牌”PVC针织布基发泡人造革,汕头海洋第一聚苯树脂有限公司的“SOE牌” 聚苯乙烯树脂,珠海中富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富牌” PET、PC饮料包装容器系列产品,东莞东华机械有限公司的TTI系列全自动电脑注塑机,顺德市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的“震德牌”CJ系列全自动电脑控制注塑机,被重新确认为“九五”期间广东省名牌产品。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布局特点浅析 篇3
关键词: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布局;中西合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Under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influenc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climateenvironment of modern residential landscape unique, guangdo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dong residential gardens,especially Chinese and Western gardening practices brought about by the layout styleand style evolution.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Key word: Modern residential garden; Guangdong; layout; Chinese and Western
岭南园林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筑园范式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岭南园林进行了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斐然。这些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经验,使我们从单独对某一群类的园林进行深入剖析成为可能。而这种深入剖析又将有助于我们产生新的认识和灵感并作用于现代园林设计。由于岭南园林地域广泛,无法在一文中详述,故而精选近代广东住宅园林(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并仅取其规划布局作为研究切入点,提取典型要素,归纳基本特征。研究结果发现:这一时期这一地域的住宅园林首次出现了城市居住区群落的形态,其基本布局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宅园的布局形式,大胆引入了西式园林的一些元素,给人以疏朗轻盈的感受。
1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新类型
一般研究涉及近代广东住宅园林往往特指私人宅园,如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开平立园等。但事实上,广州于近代便已经开始了成规模的居住区规划活动。
广州东山一带较早尝试建造新型西式住宅群落。1923年兴建了“中国”“中山”“东乐”等几个整齐美观、格调一致的住宅小区。1928年开始建设的广州市模范新村住宅区可作为代表(图1)。该住宅区是政府主持的一个规模较大的西式住宅区项目,除住宅自带园林外,住宅区内还设置了公共园林,从而在居住区内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因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而产生的新的群落住宅样式,其规划布局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项目较倾向于西方的规划布局风格,这就与传统私家园林的规划布局有了较大的区别。但完全照搬西方的布局方范式 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其规划布局又沿袭了传统园林气候适应性的优点。
2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基本特征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适应当地环境和地理;一是借鉴与吸收西方园林造园理念和造园手法。
2.1适应地理环境
所谓园林“风水”,本质就是根据环境和地理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因此不同地域的园林,一定有着不同的构建特点;而风格上又受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广东地区属于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性气候,冬夏季风的交替是突出的特征。天气潮湿、气候多变,主要表现是炎热、多雨、多台风,因此遮阳、散热、通风、降温、挡雨、抗台风成为园林布局首先考虑的要点。
2.2西式园林要素的兼蓄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广东地区站在了社会与思想变革的最前沿。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并直接体现在近代园林的规划与营造上。早在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开海贸易后,外商在十三行美国商馆前修建了“美国花园”(图2)。这个花园的结构特点是用地规整这个花园的布局特点是用地规整、自由对称设布置椭圆等各种几何形植台种植池,通过外销画艺术得到广泛传播。1859年后,在广州沙面租界,英、法设计师又分别设计并修建了英国皇后花园和法国公园(图3)。这些西式园林出现在广州,加上大规模海外商贸的交往活动,为国人兴建私家住宅园林提供了大量直接模仿和借鉴的范本。
3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规划布局
3.1清晰的园林空间划分
近代广东私人宅园是一种由建筑围合的庭园空间,大都带有岭南传统园林的符号形式,是对传统园林的一种继承,但其内部的布局又借鉴了西式园林的规划方法,通常划分成若干个具有不同景观特色的园林空间,在其中分布几何式的种植池,形成清晰简洁的平面布局。如余荫山房便是被一条游廊拱桥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是建筑围绕长方形水池而建形成主要空间,东部池水绕八角亭环流,构成另一组景观(图43)。种植池顺应建筑朝向,沿着轴线呈几何状分布。开平立园园林空间也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部分以水渠为主,一部分以园建和绿地为主。这种具有不同景观特色的庭园空间由各自的轴线组织,不同于传统园林手法多采用连贯而多变的空间形式(图54)。
1930年模范新村住宅首层推荐平面中的花园部分比上文提到的私家宅园规模更小,且用地方正,平面为几何式布局。宅与园结合到一起,平面纵深展开,直线的道路、圆形的水池,形成以一个中心向外放射的灵活布局,成排种植的树木均匀地分布在院落中,一目了然,给人干净整齐的印象(图65)。
nlc202309040347
3.2小巧通透的空间布局
与西方广阔的别墅园林相比,广东住宅园林往往显得小巧玲珑。既有人多地狭的客观因素,也有湿热多雨的气候环境原因。为了达到遮阳、散热、防台风的效果,传统宅园居住建筑密度高、间距小,通风、采光、排水和交通均借助于巷道和天井小院,这些天井和巷道即构成园林空间。园林布局不在乎大与全,而在于实用,多以满足生活起居的功能为主。园林空间不求闭塞,通常采用几何形水池或水渠,多用西式栏杆围合(图7~8),创造园林景观的同时,满足蓄水、降温的要求,以保证雨季时可以使降水短时间内排到蓄水池。
如东莞可园,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设置曲折的敞廊,把庭园内的厅堂、阁舫、亭榭连接起来(图9),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防晒、挡雨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小中见大,这是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典型例证。同时规整的几何形水池、种植池和西式的栏杆配置一起(图8),使宅园具有独特的魅力。
3.3空间轴线的巧妙运用
西式园林的特点之一是规划轴线清晰,但广东近代宅园占地面积小且边界不规则,因此在平面构图上不强求对称,巧妙分区形成多条交错的轴线,可以说是对西式规整轴线布局手法的学习与升华,体现了我国园林设计师的高超智慧(图43、图54、9)。如可园平面图所示:从可堂延伸出的一条轴线纵贯花台,两个L形的种植池对称地分布于轴线两侧(图106)。再如余荫山房的平面布局,一座拱形的亭桥将全园划分为东西两翼,堂馆亭榭与花基花圃按南北横轴以及东西纵轴布置。开平立园的平面布局中亦可找到相互平行的轴线,从而形成景观序列。
3.4 中西合璧的构图设计
无论是私家宅园还是城市居住区群落,它们在布局和营造细节上都体现了鲜明的中西合璧特色。如模范新村的中心花园位于整个规划区的中央部分,平面采用几何式布局(图111),与西方园林构图方式很相似,但具有不同的景观意境,例如,被分割的绿地平面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而是根据情况适地随形,使局部有曲线的外观。这依然体现了设计师对线和形的不同理解与认识,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除整体规划布局外,很多具体的园林要素也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如放射状道路、几何造型种植池、带喷泉的水体、罗马柱式的栏杆等,这些都与总体规划布局一脉相承,从而成为广东近代园林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4 结 论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特质,是传统广东园林在近代社会变革和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它既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文要素,又扬弃融合了西方园林的造园空间手法,从而形成了广东住宅园林独特的布局样式。
本文通过分析近代广东住宅园林布局特点,为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更谨慎地处理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考虑传统园林与西方园林融汇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实际出发,创造更多优秀的园林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刘业.广州市近代住宅研究-兼论广州市近代居住建筑的开发与建设[J].华中建筑.-1997,15(2):118-119.
[2]香港艺术馆、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编制.珠江风貌:澳门、广州及香港[M].香港:市政局印刷,1996:147.
[3]广东省博物馆编.广州百年沧桑[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98.
[43]夏昌世,莫伯治.岭南庭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3,78.
布局与特点 篇4
从国外跆拳道的开展来看,像欧美国家、韩国的跆拳道等开展是比较普及和迅速的,在每次大赛中都能位居前列,这证明他们的管理和训练是比较正规的,尤其是法国和韩国,他们有少儿专业队、青年专业队、成年专业队,而且对队伍的管理和训练都比较严格。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跆拳道队伍的不断扩大,各省份之间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强,相应之下,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增加和提高。目前,我国跆拳道起步比较晚,在竞技跆拳道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布局。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善跆拳道,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竞技跆拳道的可持续发展,现对跆拳道的布局和特点的研究已经是一项迫在眉梢的事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竞技跆拳道的省市专业队、高校代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搜索中国知网,下载有关跆拳道训练基地的文章进行阅读, 并查阅盐城师范学院新、老校区图书馆及一些书籍,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盐城高校跆拳道专业教练、老师进行走访,询问有关训练基地的情况。
2.2.3 逻辑推理法
通过文章与资料的纵向和横向对比,从现象看本质,去粗留精,由此及彼,由外及里,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推敲与推理论证。
3结果与分析
3.1 竞技跆拳道省专业队的分布与特点
3.1.1 省市专业竞技跆拳道队的分布
从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调研报告来看,北京军区、北京、河南队分获男子团体总分前三名;浙江正宫庄、山东泰山、解放军队获女子团体前三名。选拔赛奖牌从高到低分布为:浙江、北京、河南、山东、解放军、前卫、新疆、安徽等。尤其是河南和北京运动队,为我国跆拳道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河南运动员陈中连续夺得两届奥运金牌,这与河南教练员的正确指导有着重要的关系,北京运动队的罗微夺得2004年奥运会冠军。另外,河南省在第十届全运会上还夺得了1金2铜的好成绩。从两次重大比赛可看出, 湖南、湖北、云南、福建、吉林省都没有获得奖牌,这主要因为各省起步太慢,湖南省从2006年4月份在吉首大学正式设立跆拳道训练基地,云南也是从2004年设立;而我国浙江、河南、山东、北京四个地区运动员实力比较强,在两次比赛中都位居前列,充分体现了其雄厚的实力。吉林省竟技的跆拳道队伍[1]由长春运动体育学校、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宽城体育运动学校以及众多的文武学校、武术馆、武术协会、俱乐部和跆拳道馆等的基层跆拳道队构成。而发展得好一些的地区,像浙江、北京、河南从2000年以前就组建了专业队伍,而且还聘请了国外的教练,像四川[2], 中国跆拳道协会投资100多万元,设立在四川德阳。
3.1.2 省市专业队的分布特点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江苏省队的裁判队伍较薄弱,且存在经验不足、执法工作较少的情况。另外,江苏省基层训练、比赛中,教练员对技战术的掌握及对规则的理解和训练理论上的应用等都存在着缺陷。据调查可知,部分教练员是从武术、散打教练员转过来的,他们在代课前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培训,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以至于造成现役运动员技术粗糙,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如刘少辉在文中指出:陕西省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基础较好,但目前竞技水平在国内处于中低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教练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所造成[3]。在2005年江苏省十运会上, 广东代表队在奖牌榜上却无所收获,据调查可知,运动员在年龄结构上偏大,技术陈旧,在培养人才方面出现了断层。从整体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来看,各地竞技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但由于地理、文化、经济、起步早晚等客观因素影响,中东部发达地区的竞技水平依然高于西部边远地区。国内比赛过去主要为一年一次的锦标赛和四年一次的全运会。国内运动员参赛机会相对于国外运动员来说比例偏少。
3.2 高校竞技跆拳道队基地分布与特点
3.2.1 高校竞技跆拳道基地分布
据钟秉驱研究[4],我国大学竞技跆拳道专业队的分布情况如下:跆拳道开展学校数是17,占招生学校比例的7.2%;开展地区数是12,占全国省市比例的38.7%。据马福重研究[5],2006年教育部部署的山东省部分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项目布局有较大的变化,增设了赛艇、龙舟、柔道、摔跤和跆拳道项目。据颜中杰研究[6]:其中像柔道、射箭、跆拳道这三项是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奥运会都有设项的项目,而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却没有设项。
3.2.2 高校竞技跆拳道基地分布特点分析
从我国高校跆拳道的开设来看,全国开设学校数量较少,除了一些专业的体育院校,像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都开设有自己的跆拳道专业,同时,也有比较正规的教练和场地设备,为跆拳道的迅速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像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性院校,跆拳道的开设反而比较薄弱。
单单从跆拳道的专业课设置看,就存在很多不足,更不用说专业队伍了。首先,从场地来看,很多学校都没有正规的设备,很多教练人员都是从武术、散手转过来的,因此,对跆拳道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没有从本质上去理解跆拳道,尤其是理论方面,与专业的体育院校教练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像一些专业体育院校的教练员来看,很多都是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从事的时间也比较长,最主要的是教练员有自己的锻炼经验,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技术动作的示范和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快掌握。
另外,一些学校的领导对这一新兴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领导认为跆拳道是一个国外项目,要想在现在发展起来,毕竟有一定的困难和难度,还不如先让其它地方的省专业队发展,然后再借鉴他们的方法或者是直接从专业挑选人才去参加比赛, 很多资金都不会用在跆拳道这个项目上,更为糟糕的是,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跆拳道专业课,只开设田径、篮球、武术等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有的高校开始招收一些跆拳道专业运动员,但是,并没有设立正式的跆拳道专业队,在参加大学生运动会时, 仅仅是进行一些突击训练,没有正式聘请一些专业的跆拳道教练员进行指导和训练,使得运动员的水平不能得到提升。另外, 学校领导没有加大力度在这一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使得资金比较缺乏,导致场地的不完备和教练人员的不专业,许多运动员都是从各个专业中选拔出来的,如武术、散打、摔跤、篮球,田径等, 使高校中现在没有真正的跆拳道队。
其实,中国的高校运动员资源丰富,而且,每年政府投资的经费也不少。只要领导加大力度,真正的施行,跆拳道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潜力的。一个项目的发展必须经过一个艰苦而又曲折的过程,中国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了无数人的努力。像一个体育项目的发展,也得经历一个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有的学校人员没有考虑过用新兴的项目来代替自己不足的运动项目,也就是互补。同时,学校或者体育部门要加快对跆拳道的管理和完善,多进行一些重要的比赛,促进跆拳道的技术和理论交流,增强跆拳道的宣传力度,使跆拳道的教练能够重视起来。每个体育项目要想得到迅速的发展,都得经过一定的曲折和艰难,通过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教练人员正确的教导和安排处理,跆拳道这个项目将会在高校蓬勃的发展起来。
3.3 后备竞技跆拳道训练基地分布与特点
3.3.1 后备竞技跆拳道训练基地分布
从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跆拳道比赛来看,后备队伍获得的成绩名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武汉、南京、绍兴、广州、郑州、乌鲁木齐、温州、烟台、成都、大同、平顶山、深圳、济南、杭州、北京、厦门、银川、德阳、包头、湛江、沈阳、呼和浩特、嘉兴、青岛、合肥。另外,从参赛队伍来看,说明了我国的跆拳道后备人员比较丰富, 全国各省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后备队伍。从湖北来看,主要以武汉体院的竞技体育学院的后备队伍为主,人数为40人,教练3人。教练原为国家队教练,水平比较高。
据陈明等人研究[7],五省竞技跆拳道项目后备人才布局特点,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和山东后备运动员比较多,山东和北京开展的地区数比较多,为国家跆拳道的选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使教练员能够在不同的地区及时发现一些优秀的运动员。湖南从2008年才正式颁布后备人才培养方案,可见其发展比较慢,管理和教练的经验存在比较大的缺陷。
3.3.2 后备竞技跆拳道训练基地特点分析
跆拳道项目后备人才储备地域广泛且水平较高,后备队伍比较强的是武汉、南京、绍兴,但是,我国后备教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学历存在一定得缺陷,同时,教练人员过少,尤其是广东, 广东跆拳道二线队伍与三线队伍的教练员非常缺乏,其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比例为1:210[7]。因此,加强教练员的学历和教练员的人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些教练员在管理运动员时,还存在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就是教练员辱骂运动员,甚至还动手动脚,致使运动员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俗话讲,严师出高徒。但是,如果运动员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能得到,那么他在训练中也不会卖力了,更不用说听从教练的指挥。韩国队在训练时,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关系就像父子一样,而且运动员非常卖力,在比赛时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虽然说后备队运动员年龄比较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如何解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冲突矛盾时,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通过对我国跆拳道的省训练基地分析来看,西部和湖南、湖南、湖北、云南、福建、吉林训练基地起步比较晚,投入资金比较少,运动员的选拔不正式,场馆设施不完善,教练水平有待提高。(2)从我国高校跆拳道训练基地分布来看,全国大多没有正式的训练基地,除几所重点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性院校大多是借其它队伍的名义来为自己学校参加比赛,夺取荣誉。 (3)从后备队伍来看,我国的跆拳道后备人员比较丰富,全国各省基本上有一定的后备队,尤其是浙江、北京、武汉、河南这几个地区开展比较好,运动水平比较高,设备也比较齐全。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无论是教练员的学历和培养数量,还是个人素质,都有待提高。
4.2 建议
(1)加大对各省的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研究,可以邀请各省教练员,通过谈话,进一步了解跆拳道队伍的内部情况。(2)重视对竞技跆拳道在高校的宣传和研究,使我国高校能够完善对跆拳道专业队伍的管理。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专家走访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对我国跆拳道训练基地分布与特点做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我国更好的发展竞技跆拳道和完善跆拳道体制提供一定参考和理论依据。
项目二 仓库规划与布局 篇5
任务一 仓库构成与布局
一、仓库库区总体布局
仓库库区总体布局是指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使用地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原则,把仓库的各种建筑物、道路等各种用地进行合理协调的系统布置,使仓库的各项功能得到发挥。
(一)仓库库区构成
仓库库区由储运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商务区构成。储运生产区主要进行装卸货、入库、拣选、流通加工、出库等作业,这些作业一般具有流程性的前后关系。辅助生产区和行政商务区内主要进行计划、协调、监督、信息传递、维修等活动,与各储运生产区有作业上的关联性。
(二)影响仓库总体布局的主要因素
影响仓库总体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周围环境。仓库周围的环境包括四邻及附近产生有害气体、固体微粒、震动等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和协作方的分布等。
(2)存货特点。存货特点指仓库建成后存放的物品的性质、数量以及所要求的保管条件。
(3)仓库类型。仓库类型指仓库本身的性质特点例如综合仓库与专业仓库就会有明显的不同。
(4)作业流程。作业流程指仓库作业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5)作业手段。自动化、机械化和人工作业在布局方面会有质的差别。
(三)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总体布局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便于储存保管。仓库的基本功能是对库存进行储存保管。总体布局要为保管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条件。
(2)利于作业优化。仓库作业优化指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使仓库完成一定的任务所发生的装卸搬运量最少。同时还要注意各作业场所和科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传递。
(3)保证仓库安全。仓库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防火、防洪、防盗、防爆等。总体布局必须符合安全部门规定的要求。
(4)节省建设投资。仓库中的延伸性设施一一供电、供水、排水、供暖、通讯等设施对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都很大,所以应该尽可能集中布置。
二、仓库的结构设计
(一)库房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平房建筑和多层建筑
(1)尽可能采用平房建筑
电梯往往也是产品流转中的一个瓶颈
(2)采用多层仓库
要特别重视对上下楼的通道设计 如两层立交斜路
2.仓库出入口和通道
(1)仓库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
由“建筑的开建长度、进深长度”、“库内货物堆码形式”、“建筑物主体结构”、“出入库次数”“出入库作业流程”以及“仓库职能”等因素所决定
(2)出入库口尺寸
由卡车是否出入库内,所用叉车的种类、尺寸、台数、出入库次数,保管货物尺寸大小所决定(3)库内的通道
通道应延伸至每一个货位,使每一个货位都可以直接进行作业,通道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减少转弯和交叉 3.立柱间隔
库房内的立柱是出入库作业的障碍,会导致保管效率低下,因而立柱应尽可能减小。当平房仓库梁的长度超过25米可以每隔5~10米设一根 4.天花板的高度
(1)使用叉车的时候,标准提升高度是3米;而使用多端是高门架的时候要达到6米
(2)托盘装载货物时,仓库的天花板高度最低应该是5~6米 5.地面
地面的构造主要是地面的耐压强度平房普通仓库1平方米地面承载力为2.5~3吨,多层仓库层数加高,地面曾受负荷能力减少,二层是2~2.5吨 依次减少
(二)货场结构
1、集装箱货场 原则:
(1)中转箱应布置在交通方便处
(2)周转和维修箱区应布置在作业区外围,靠近维修车间一侧(3)合理布置箱位。
(4)合理利用和选择装卸机械和起重运输设备(5)场内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6)堆场场地必须耐用,应根据堆场层数进行设计和处理。
2、杂货货场 大多数杂货的货位布置形式均采用分区、分类布置。即对存储货物在“三一致”(性能一致、养护措施一致、消防方法一致)的前提下,把货场划分为若干保管区域;根据货物大类和性能等划分为若干类别,以便分类集中堆放。
3、散货货场
任务二 仓库规划与储货布置
一、仓库规划的原则
1、仓库专业化
2、效率化
3、提高仓库的利用率
4、从企业管理的原则进行规划
二、储货区的规划
1、规划各储货区的位置
库房的位置、货棚的位置、货场的位置
2、规划库区的道路
3、储货区域的分区分类
三、储货区的布置
1、存储面积的确定(1)相关概念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有效面积(2)通道设计
运输通道一般为1.5~3米;一般情况下,作业通道宽度为1米左右
2、存储区域的划分 入库整理区、待验区、退货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出库整理区、复合区待发区,各区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3、仓库货区的布置
1)平面布局:货区内货垛、通道、垛间距、收发货区等进行合理规划,并正确处理他们的位置。(1)垂直式布局
横列式布局:货垛或货架长度方向与侧墙垂直 纵列式布置:货垛或和架长度方向与侧墙平行
纵横式布局是指在同一保管场所内,横列式布局和纵列式布局兼而有之,可以综合利用两种布局的优点。
(2)倾斜式布局:货垛倾斜式布局和通道倾斜式布局。
货垛倾斜式布局(600、450、300)便于叉车作业 通道倾斜式布局 2)空间布局
四、储位编号
储位编号就是对商品存放场所按照位置的排列,采用统一标记编上顺序号码,并作出明显标志。
1、储位编号作用
科学合理的储位编号在整个仓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商品保管过程中,根据储位编号可以对库存商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有利于对商品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在商品收发作业过程中,按照储位编号可以迅速、准确、方便地进行查找,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减少差错。
2、储位编号的方法。储位编号应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首先确定编号的先后顺序规则,规定好库区、编排方向及顺序排列。其次是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编排,要求在编排过程中所用的代号、连接符号必须一致,每种代号的先后顺序必须固定,每一个代号必须代表特定的位置。
1)区段式编号。把储存区分成几个区段,再对每个区段编号。这种方式是以区段为单位,每个号码代表的储区较大,区段式编号适用于单位化商品和大量商品而保管期短的商品。区域大小根据物流量大小而定。下图为储区的区段式编号。
2)品项群式。把一些相关性强的商品经过集合后,分成几个品项群,再对每个品项群进行编号。这种方式适用于容易按商品群保管和品牌差异大的商品。如服饰群、五金群等。
3)地址式。利用保管区仓库、区段、排、行、层、格等,进行编码。如在货架存放的仓库,可采用四组数字来表示商品存在的位置,四组数字代表库房的编号、货架的编号、货架层数的编号和每一层中各格的编号。可以知道编号的含义是:1号库房,第11个货架,第一层中的第五格,根据储位编号就可以迅速地确定某种商品具体存放的位置。此外,为了方便管理,储位编号和储位规划可以绘制成平面布置图,这样不但可以全面反映库房和货场的商品储存分布情况,而且也可以及时掌握商品储存动态,便于仓库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安排。
五、储位管理
(一)储位管理的原则
(二)储存策略
1.定位储存
定位储存是指每一项商品都有固定的储位,商品在储存时不可互相窜位,在采用这一储存方法时,必须注意每一项货物的储位容量必须大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定位储存通常适应以下一些情况: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货物须控制不同的保管储存条件,或防止不同性质的货物互相影响;重要物品须重点保管;多品种少批量货物的存储。
采用定位储存方式易于对在库商品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搬运次数。但需要较多的储存空间。
2.随机储存
随机储存是根据库存货物及储位使用情况,随机安排和使用储位,各种商品的储位是随机产生的。通过模拟实验,随机储存系统比定位储存节约35%的移动库存时间及增加30%的储存空间。随机储存适用于储存空间有限以及商品品种少而体积较大的情况。
随机储存的优点是由于共同使用储位,提高储区空间的利用率。
随机储存的缺点:
(1)增加货物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难度。
(2)周转率高的货物可能被储放在离出入口较远的位置,可能增加出入库搬运的工作量;
(3)有些可能发生物理、化学影响的货物相临存放,可能造成货物的损坏或发生危险。
3.分类储存
分类储存是指所有货物按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物固定其储存位置,同类货物不同品种又按一定的法则来安排储位。分类储存通常按以下几个因素分类:
(1)商品相关性大小。商品相关性是指商品的配套性,或由同一家顾客所订购等;
(2)商品周转率高低;
(3)商品体积、重量;
(4)商品特性。商品特性通常指商品的物理或化学、机械性能;
分类储放主要使用于以下情况:
(1)商品相关性大,进出货比较集中;
(2)货物周转率差别大;
(3)商品体积相差大。
分类储存的优点:
(1)便于按周转率高低来安排存取,具有定位储放的各项优点;
(2)分类后各储存区域再根据货物的特性选择储存方式,有助于货物的储存管理。
分类储存的缺点是储位必须按各类货物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均的使用率仍然低于随机存储。
4.分类随机储存
分类随机储存是指每一类商品有固定的存放储区,但各储区内,每个储位的指定是随机的。其优点是具有分类储存的部分优点,又可节省储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因此,可以兼有定位储存和随机储存的特点。分类随机储存的缺点:货物出入库管理特别是盘点工作较困难。
5.共同储存
共同储存是指在确定知道各货物进出仓库确定时间的前提下,不同货物共用相同的储位,这种储存方式在管理上较复杂,但储存空间及搬运时间却更经济。
(三)储位指派与存货空间
在完成储位确定、储位编号等工作之后,需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把商品指派到合适的储位上。指派的方法有人工指派法、计算机辅助指派法和计算机全自动指派法三种。
1.人工指派法
人工指派法是指商品的存放位置由人工进行指定,其优点是计算机等设备投入费用少。缺点是指派效率低、出错率高。人工指派管理要点是:
(1)要求仓管人员必须熟记储位指派原则,并能灵活应用;
(2)仓储人员必须按指派单证把商品放在指定储位上,并做好详细记录;
(3)实施动态管理,因补货或拣货作业时,仓储人员必须做好登记消除工作,保证帐物相符。
2.计算机辅助指派法
计算机辅助指派储位方法是利用图形监控系统,收集储位信息,并显示储位的使用情况,把这作为人工指派储位依据进行储位指派作业。采用此法需要投入计算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及储位管理软件系统支持。
3.计算机指派方法
终端战略布局与调整 篇6
同种类型合理覆盖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掌控终端的重要性,因此在终端投入重兵,集中力量开发、管理终端成为现实的选择与主要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企业直接经营终端还是通过经销商经营终端,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密集开发终端的策略,希望通过掌控数量庞大的终端实现区域占位、挤压竞争对手、掌控市场的目的。
终端开发的现状与解决思路
从实际效果看,数量庞大的终端不仅没有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终端的协同效率也没有实现,而且内部竞争激烈,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表现在加大了终端管理的难度,造成了终端成本上升,终端效益下降的局面。总结看来,主要的问题有两点:
1、无序开发与终端结构的冲突。目前企业已经开始在同一区域市场采取多渠道的模式,甚至有的企业已经提出要构建立体渠道模式。但现阶段产品的营销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新型的连锁大卖场等流通巨头在崛起,势必要改变产品的零售格局;另一方面,传统的渠道,在经营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中仍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这种变化的现实,因此在构筑多种渠道模式时渠道之间缺乏系统的规划、定位,从而直接影响到终端开发。这集中表现在终端类型不匹配,不同类型终端位置过近或者过远,功能重叠,产品结构雷同等问题,导致多种终端类型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
2、盲目开发与终端密度的冲突。终端的重要作用勿庸置疑,而目前大部分企业也将终端开发作为一线业务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加以规定、考核。但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终端开发的位置、数量也没有经过市场调研与测算,业务员为了完成任务则不顾实际情况开发终端,这就导致了整体终端密度不合理,在局部上则存在终端密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终端密度过大,则终端的市场覆盖存在大量交叉,直接导致终端之间为争夺顾客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品牌形象;终端密度过小则导致终端覆盖存在空白,使竞争对手有机可乘,同时不能有效展开销售。
因此,要想解决终端开发问题,就需要对终端进行战略布局。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确定终端结构,也就是完成不同类型终端的整体定位与协调,完成终端布局的整体规划;二,确定终端密度,也就是完成同种类型终端的数量、位置布局,达到合理的市场覆盖率。下面就以IT产品的终端布局与调整为例来说明。
终端结构的统筹
终端结构的选择解决的是不同终端类型的选择及定位。一般来说,要解决终端结构的问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点:
1、类型与定位。企业在该区域市场的战略与目标,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终端结构的选择与不同类型终端的功能定位。一般来说,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杜绝战略与当前开发计划不匹配,战略与终端开发重心不匹配的情况。例如,在某数码厂商的咨询案例中,我们为其北京市场确定了终端结构。根据该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北京市场要达到持续发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因此,我们对北京市场的终端类型进行了调研,发现目前传统的IT终端占有最大的销量比例,而家电连锁大卖场势力日渐强大,未来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北京高校众多,大学生与该数码产品主力目标消费群相吻合。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我们对终端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为:IT终端、校园终端、家电连锁卖场、商场终端。然后分别赋予其不同的定位:IT终端主要承担销量,校园渠道承担品牌传播、市场拉动任务,家电连锁卖场则承担未来销量增长的任务,商场终端承担树立品牌、拉动市场的任务。
2、时间与节奏。基于企业战略确定不同类型终端的定位与功能后,接下来就要对终端布局的时间与节奏进行规划,以实现终端的战略布局。在时间与节奏的把握上,必须要根据当时的市场竞争状况确定不同类型终端的开发时间,并确定整个终端开发的节奏。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循“先易后难、先周边后中心”的原则进行终端布局,避免首先同竞争对手硬拼。在上例中,IT终端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海龙、鼎好两个专业市场,而校园终端竞争不太激烈,只有几个品牌进入。同时前期我们在专业的IT市场终端布局不太理想,同时位置好的终端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确定首先进入校园市场,然后在完成重点校园终端的开发后反过来优化IT终端布局的节奏。同时根据不同终端的特点,我们确定了不同的开发策略,校园渠道由企业直接开发,而IT终端、商场终端由经销商开发。
3、资源投入。根据不同类型终端的重要程度,企业要确定资源投入的强度与范围。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可供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所说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员、财力、产品、宣传等。因此,在终端布局时,要根据终端的定位与功能,合理配置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上例中,根据我们确定的终端重要程度与功能,我们确定将资源重点配备到校园终端,其次是IT终端等。这样在进行终端布局时,所有资源优先集中向重点终端投放,其他终端只维持必要的日常维护资源,保证终端布局战略的实现。
终端密度的均衡
终端密度的均衡,解决的是同种类型终端数量的均衡问题。一般来说,要做到终端密度的均衡,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
1、终端定位与数量。在解决了不同类型终端的定位后,同一渠道内的终端也必须进行定位,确定其功能,然后才能确定终端开发的数量。同一区域市场内不同位置、不同专业市场的情况不同,所需的终端密度也就不同。在上例中,北京IT终端主要位于海龙、鼎好、太平洋、硅谷、科贸等几个大的IT专业市场内。但这几个IT专业市场的市场表现则完全不同,因此在这几个专业市场内就不能以同样的终端密度来确定终端数量。具体分析来看,海龙、鼎好人流量、销售额最大,太平洋、硅谷、科贸则相对比较小。因此,我们就确定海龙、鼎好终端密度高,单位面积内终端数量多,而太平洋、硅谷、科贸终端密度低,单位面积内终端数量少。然后根据测算,分别确定各自完成布局所需要的终端数量。根据测算,我们发现,海龙终端布局需要新开3家终端,鼎好需要1家,而太平洋、硅谷、科贸则密度太大,需要取消一些终端才能达到合理的终端密度。
2、成本与效益。同一渠道内的终端布局,考虑的是终端密度的均衡,以达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考虑终端的成本,包括开发成本以及以后的维护成本,同时要考虑终端布局完成后的效益,例如销量、利润等指标。同时,对于终端的成本/效益比,不同区域应该区别对待,充分体现区域的差异以及对公司的重要程度的差异。例如,在上例中,海龙、鼎好开发成本非常高,但同时收益也非常高。相比而言,科贸成本很低,但收益也很小。根据企业的年度营销计划以及北京区域市场营销计划,我们确定了终端成本标准,并为不同专业市场设置合理的梯度,确保重点市场重点投入。
3、市场覆盖率与控制力。终端密度最终要取决于市场覆盖率,合理的市场覆盖率是核心要素。因此,在设计终端密度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终端成本,还应该重点考虑终端密度所能达到的市场覆盖率。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增加终端成本而促进市场覆盖率的合理增加。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出现市场覆盖的交叉以及空白区。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对终端的控制力,保证终端布局能够掌握在企业手中。一般来说,目前达到合理的市场覆盖率比较容易一些,但对这些终端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则不太容易。实际中企业直营终端比较少,一般是经销商经营的终端或者经销商分销的终端,企业的控制力相对下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确保终端开发的质量,对无法掌控的终端坚决不开发,对已经开发的但不能掌握n终端则应坚决取消。在上例中,某电子市场存在5家终端,其中3家终端属于一家经销商,另外两家为其分销终端。其中1家常常低价销售,不服从企业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与经销商的协商,企业派业务员重新开发了一家终端为其分销终端,把原有一家扰乱市场秩序的终端撤销。业务员开发的终端虽然仍然需要从经销商要货,但同时接受企业的管理,效果比较好。
终端布局的调整
终端战略布局完成后,企业能够形成合理的市场覆盖率,提高终端效率,增强对市场的掌控力,完成其战略目标。但同时随着终端竞争的变动,企业应该对终端布局进行战略调整,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应对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同时抓住新的市场机会,提高市场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贴近市场,敏锐把握市场的动向,积极主动对现有终端布局进行调整与变革,使之更为有效。
1、优化调整:IT终端周围环境的变化,将对客流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销售。因此,业务人员在日常终端巡访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卖场环境的变化,与卖场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提前预知变化,以便及时应对。在上例中,某IT专业市场拟在现有一个大门的基础上新增一个大门,大门将于半年内完成。业务人员提前得知后,马上意识到原来位置很差的卖场位置将成为人流密集的黄金位置。于是在拟新开大门的周边以很低的成本开发了2家终端。果然新大门如期开通,2家终端销量直线上升。
2、占位调整:终端竞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占位,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占据有利的位置,同时不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所以,在进行终端巡访的时候,不能仅仅巡视自家的终端,而应该密切留意周围终端的变化情况,哪家终端经营不好,哪家终端店主想转让,哪家终端想转行等信息必须密切注意。在上例中,业务员在终端巡访时注意到一处位置很好的终端店主没精打采,由于平时关系熟,就与他交谈。在交谈中得知他家里出了事,没有心思经营下去。业务员马上将情况报告了终端经理。终端经理得知后迅速报告区域经理,并与店主商谈转让。在商谈中得知竞争对手一直想进入这个市场,但苦于没有位置。由于业务员与店主的良好关系,这家终端顺利开发下来,阻止了竞争对手的进入,也优化了终端布局。
给水系统布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篇7
1.1 单水源统一供水的给水系统。
这是从地表水源或地下水源取水, 按生活用水水质统一供给全部用水的给水系统, 它是最基本也最常用的供水系统布局形式。这种给水系统适用的条件是:用水量不大, 用水区比较集中且地形起伏不大, 安全要求不太高, 各用户对水质、水压无特殊要求或主要是供给生活用水。它的主要优点是操作比较集中, 管理比较方便, 管网比较经济。它的主要缺点是, 当缺乏足够容量的蓄水池时, 供水不够安全。
1.2 单水源分质供水的给水系统。
这是从一个水源取水, 经过不同的净化过程, 通过不同的管网, 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种用户的给水系统。这种系统适用于只有一个水源、用水量中低质水所占比重较大的城市或工业区*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小净化构筑物容积, 节约处理投资与费用, 其主要缺点是只有一个水源, 不够安全, 管理较复杂, 供水管道较长, 设备较多。
1.3 单水源分压供水的缩水系统。
这是从一个水源取水, 经过相同的净化过程, 通过不同的管网, 分别将不同压力的水供给各种用户的给水系统。它的主要优点是节约动力费用, 缺点是供水管网增加, 投资增加。
1.4 单水源分区供水的给水系统。
这是由一个水源供水给若干独立系统的给水系统。这种系统适用于只有一个水源、用水量较大, 整个地区被地形分割成若干部分, 或者是功能分区比较明确的大中型城市。它的主要优点是能根据各区不同情况考虑配水管网的布置, 每个区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可以节省动力费用、管网投资和维护费用。主要缺点是管理比较分散, 需要较多的管理和设备费用。
1.5 多水源统一供水的给水系统。
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源, 用统一的管网供给全城或全区用水的给水系统。这种系统适用于以生活用水为主, 工业用水量比重不大, 且对水压、水质没有特殊要求或工业要求供应与生活饮用水质相同的水, 地势平坦, 用水户比较集中的城市或工业区。同时, 在城市或工业区附近必须有几个水源可供开采。多水源给水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调度灵活, 供水比较安全;能够就近取水, 就近供水;有利于缩短输水管路, 减少管网水头损失, 降低管网投资, 减少动力费用;管网压力比较均匀, 并便于分期建设。它的主要缺点是管理人员需要较多, 设备较多, 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1.6 多水源分质供水的给水系统。
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源供给用户不同水质水的给水系统。这种系统适用于工业用水量比重较大, 水源较多, 备用水户对水质要求各不相同的大中型城市或工业区。最常遇到的情况是以经过简单净化的地面水供应用水量大的工业冷却用水, 而以地下水供应对水质要求较高, 用量较小的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它的主要优点是水源调度灵活, 供水比较安全;净化设备较简单。它的主要缺点是所需设备较多, 管理人员较多, 操作比较复杂, 配水管网较多。
1.7 多水源分区供水的给水系统。
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水源分别供水给多个相对独立的管网的缩水系统。这种给水系统适用于水源较多、给水区较大、分区较明显或被天然河道分割为若干区的大、中型城市。各区采用统一的供水系统或分质供水系统, 主要优点是水源互为备用, 互为补充, 调度灵活, 供水比较安全;可以就近取水, 就近供水, 减小输水管径, 降低投资、节约经营费用, 可以分期建设。
2 影响给水系统布局的主要因素
2.1 城市及工业区规划。城市及工业区规划对缩水系统布局有决定性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城市的规模。
一般小型城市如生产用水量不大, 可以采用统一供水系统。大、中型城市, 工业企业多, 用水量大, 用水要求显著不同, 采用分区、分压的供水系统。
2.1.2 城市或工业区的性质。
各工业企业对水质的要求不同, 如医药、食品、纺织印染、造纸等企业对水质的要求接近生活用水标准;机械制造业、钢铁工业、火力发电站等企业对水质要求较低;而化工厂又随其产品不同对水质要求各异。有些城市的工业企业用水量不大, 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可以考虑统一由生活用水管网供水。有些城市的工业企业对水质要求不同, 用水量比重却很大, 则应采用分区供水。
2.1.3 城市或工业区内工厂分布情况。
有些城市工厂分散于市内各处, 且用水量不大, 则可以采用与生活饮用水统一的给水系统;有些城市工厂集中, 采用分质供水时, 管道比较经济, 如果在规划中将水质、水压要求相近的工业企业放在一起, 或者将用水量较大的工厂布置在水源附近, 则对给水系统布局相当有利。
2.1.4 城市和工业区内道路。给水系统中输配水管道必须沿规划道路布置, 水管的近、远期布置应与道路的近、远期规划相适应。
2.1.5 城镇或工业企业的重要性。
给水系统供水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决定。一般大、中型城市和重要企业 (如钢铁、石化企业) 的供水不允许间断。为保证供水可靠, 大中城镇尽量采用多水源供水;输水管 (渠) 至少采用两条, 或是一条输水管线配以足够大的事故贮备水池;配水干管采用环状管网或以环状管网为主要形式。
2.2 水源。一个地区的水源, 因其种类、高程、距用水区的远近以及分布情况的不同, 而影响给水系统布局。
有的城市或工业区, 近处不易找到水质较好、水量充沛的水源, 不得不从远处取水, 形成长距离输水的供水系统。若一个城市或工业区几面有水源, 则可采取多水源供水系统。这样, 管网分布比较经济。
2.3 自然地形。给水系统布局和自然地形也有很大的关系。
2.3.1 在城市或工业区地形平坦、无太大起伏的情况下, 如工业用水无特殊水压水质要求, 一般可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2.3.2 城市被河流分割成若干自然区域, 一般可以采用分区取水、分区供水的系统布局。
这些分区管网可以相互独立, 以节省管道和工程造价;也可以互相联通, 互相调剂, 以提高供水可靠性。但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2.3.3 沿河流或山谷发展的城市拄往呈长条带形。
如水源处在城市一端, 则统一供水容易造成整个管网压力过高, 浪费供水能量, 因此可采用分区供水系统, 或采用在中途设加压站的系统布局。
参考文献
辽宁省竞技体育布局特点分析 篇8
1.1 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竞技体育布局的特点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全运会官网检索收集了与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数据, 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辽宁省体育局、沈阳市体育局及沈阳体育学院的专家进行访谈。
1.2.3 综合分析法
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对辽宁省近三届全运会的成绩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 进一步分析总结辽宁省体育项目的布局的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宁省整体竞技实力特点分析
全运会作为国内水平最高, 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是展示我国体育发展水平的舞台, 所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数直接反映一个省市的体育竞技实力, 也是各省市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参考的重要依据。[1]在历届全运会中, 辽宁省代表团共获得金牌368枚, 奖牌1 035枚, 辽宁省在近几届全运会上, 金牌数和奖牌数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这是该省竞技体育长期努力奋斗得到的荣誉。
辽宁省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从逐步提高阶段到平稳发展阶段, 再到急速下滑阶段, 最近两届的回落爬升阶段。从第五届全运会开始, 辽宁省代表团的夺金实力稳步上升, 金牌排名进入了前三甲, 到第七届全运会, 辽宁省代表团获得44枚金牌和136枚奖牌, 首次登上全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顶峰。在第八届全运会到九届全运会, 辽宁省代表的竞赛成绩稍有波动, 金牌排名从第七届的第一下滑到第二。但在第十届全运会上, 辽宁省代表团的成绩直线下滑, 比赛获得了31枚金牌和99枚奖牌, 金牌排名从前三甲跌落到第六名, 直到第十二届全运会上, 所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数都有所提升, 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名。由此可见, 辽宁省近几年的体育竞技实力发展还是比较稳定。
2.2 辽宁省优势项目特点分析
从辽宁省第十届到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优势项目情况来看, 如图1和图2, 辽宁省在近三届全运会的比赛中,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成绩并不稳定, 部分优势运动项目的成绩出现了下滑趋势, 如:田径、自行车、游泳, 自行车运动项目在三届全运会上, 金牌数量和奖牌数量都是下滑现象, 田径项目在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分别得到2枚、5枚、3枚金牌, 在第十二届上有了严重下滑, 但奖牌数量有一定的增加, 从第十届到第十二届分别得到11、15、18枚奖牌, 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田径项目夺牌率主要集中在田赛的投掷项目、中长跑和全能项目, 跳跃项目和短跑类项目是田径大类的短板项;游泳项目在第十届、第十一届分别得到1枚金牌,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没有得到金牌, 奖牌数量相对与第十届下滑1枚。柔道项目金牌数量和奖牌数量都有所增加, 金牌数量增加了1枚、奖牌数量增幅比较明显, 增加了4枚。赛艇、曲棍球、柔道等项目在近几届全运会的金牌和奖牌数量都趋于稳步增长阶段。现如今竞技体育的现状, 随着各省市代表队的夺金实力日益加强, 每个代表队首先采用的策略是拓宽参赛项目;其次通过参赛项目的拓宽来提升夺牌能力。[2]
2.3 辽宁省潜优势项目特点分析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 辽宁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发展不是很稳定, 大部分项目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虽然每一项运动都能够保证有奖牌收入囊中, 但并不是每一项目都有夺金的实力, 在近三届全运会中, 如:射击、举重项目夺金实力相比前两届全运会下滑幅度较大, 射击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分别收货的金牌时2、1、0, 在第12届全运会没有收获金牌, 且从奖牌数量来看发展极不平衡, 从第十届到十二届的奖牌数分别是8、4、3, 相对于其他潜优势项目发展更为曲折。
2.4 辽宁省各届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对比分析 (近三届全运会)
2.4.1 优势项目对比分析
从辽宁省在第十届到第十二届全运会上优势项目来看, 如表1所示, 田径、柔道、游泳连续三届成为优势项目;摔跤、自行车、击剑、赛艇、乒乓球、射击连续两届成为优势项目;足球、曲棍球、篮球、排球、举重、艺术体操、拳击、皮划艇仅一次成为优势项目 (足球、篮球、排球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设置了新项目) 。其中田径、柔道、游泳、摔跤、自行车、击剑、赛艇、乒乓球、射击、曲棍球这10个运动项目呈现平稳发展的趋势, 其余的运动项目比赛成绩波动幅度较大, 发展不稳定。
2.4.2 潜优势项目对比分析
潜优势项目的特点首先是后备人才不缺乏, 可是能够夺金的运动员较缺, 所以夺金能力比较弱, 不过如果重点培养有望突破成为优势项目。这些项目整体特点表现为后备人才相对充足, 可惜的是尖子运动员缺乏, 很难在奖牌上展开争夺, 重点培养最有可能突破成为该省的优势项目。辽宁省近三届全运会的潜优势项目, 艺术体操、举重、拳击曾成为近三届全运会的第十届全运会的优势项目, 皮划艇、足球、篮球、排球成为了第十二届的优势项目, 其他潜优势项目虽然没有成为过优势项目, 但在近几届全运会表现突出, 有一定的夺牌实力。
3 结语
(1) 从第一届全运会到第十二届全运会成绩来看, 辽宁省竞技体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但它在竞技实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突变, 尤其是近三届全运会中的表现都较为稳定, 名次呈现逐步爬升迹象。
(2) 竞技体育实力的增加与优势项目的布局及壮大有着紧密的联系。优势项目的保持及壮大支撑着该区域的竞技实力。辽宁省田径、柔道、游泳、摔跤、自行车、击剑、赛艇、乒乓球、射击能够连续的保持优势项目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鲍亮, 钱枝.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区域性特征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 2012, 14 (2) :43-45.
[2]王明.辽宁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成绩变化特征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 2011.
布局与特点 篇9
1 仓库平面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及工艺布局优化实施前的仓库情况
作为实施物资管理工作主要载体的仓库,由于“硬件”不达标,“软件”——管理刚起步,主要问题是实用面积小、设施不完全、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直接的结果是仓库不能满足正常的材料进出需要。
焊材库虽然设有一库二库,分别存放焊条和焊丝焊带焊剂,但有效面积不足,库位设置不合理,加上材料堆放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库存量又较大,(当时统计入库及待入库总数量达1000吨以上),造成库内材料滞胀,通道被占用,形成物流瓶颈。(见附件图片1)。当时的情况是“到货不好进,内部材料不好出,发料遍地找”。
综合库情况也很混乱,是真正的“综合”库,各种材料堆积如山,根本没有叉车通道,材料收发效率极低。大量焊材在开箱验收入库后不能及时转回焊材库,而综合库不具备焊材存储所要求的温湿度环境要求,无法保证焊材的使用性能,存在质量管理上的严重不符合项,可能给公司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库内无安全通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是整改的重点。
2 仓库平面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和工艺布局优化的总体思路
2.1 管理创新的理念
仓库管理工作,不能局限和定位于内务管理,应从整个物流链的管理来思考。仓库仅是这个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因而在规划库房物流时要多以上下游衔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具体就是如何衔接采购到货,如何与生产需求相适应。以此来加快整个物流链的速度。
2.2 计划优先的理念
计划工作是预见性的工作,所有工作都是先有计划,而后才能去实施,而实施过程的最好指导就是计划本身,它使整个工作不偏离既定的目标。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誉。
3 仓库平面布局调整方案实施
3.1 做好计划
3.1.1 计划目标
要有明确的计划目标。
按工艺部出具的焊材库(包括新、旧两个库房)平面布局图和堆放方案,并结合仓库现有条件和实际运作状况将方案实施到位。达到库内三个分区(待检、合格、不合格)界线分明、堆放有序、堆码整齐、标识清晰的目的,使焊材库库容库貌有较大的改观。
3.1.2 时间
时间安排是计划工作的重点。
从5月28日起进行方案可行性论证,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分工,5月28日到6月15日(暂定的放徦时间)期间进行前期准备,6月15日开始正式实施。6月30日全部工作结束。
3.1.3 人员安排及职责
人员安排是难点,要作到人员分工明确,责、权统一。协调工作是关键。
部长:全面负责整个计划的实施,对全过程指导和监控,负领导责任。
计划室主任:物管部实施计划的对外接口和联络人,负责整个计划的编制、协调和组织实施。
仓库管理室主任:负责整个计划执行期间内部人员安排,现场管理。
其他人员:相关库房的保管工、起重工、叉车工、民工,负责具体实施
3.1.4 实施方案(见表1)
对各环节考虑周全,注重细节,人员、设备,外部支持一样不能少。
3.2 用创新的工作方法实施方案
3.2.1 仓库的平面布局方案实施要勇于创新,要与物流优化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最大效益
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对工艺平面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结合库房焊材发放情况和实际来料状况,焊条型号规格,包装盒大小,堆放层数,货架承重(每层800Kg),每炉批号焊条可能数量多少,搬运工具(电动,手动叉车)尺寸,制订出了优化方案:
①将前排货架减少两排,货架间距由0.8M变为1.1M,方案改原来由人工用人字梯上货变为电动叉车辅助人工上货,缩短了人工搬运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②将6层货架减少为4层,增加每层容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靠墙货架两个(工艺平面布局不合理,未考虑货架间距和实际需求通道大小,若按原案安放货架,通道最窄仅20CM);
③增加工装焊条区焊条货架由5排(2双1单)变为3双,增加了存储货位数量,,高了存储能力;
④考虑货架设置横平竖直,达到整个库房简洁美观实用的目的。
3.2.2 焊材库的平面布局和物流方案要与质量管理要求相结合,要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目的
焊材的管理,既是难点,也是重点。焊材是核电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对它的管理有很多特殊要求。
因此,必须要搞清楚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中对焊材管理的相应要求,通过研读公司DF/QM-00质量管理手册(ISO9001:2000版)、DFQ/N0606《焊接材料入厂检验》、ASME“U”、“U2”压力容器手册,DFHM-PK-C1-PQAP系列T&G包质保手册等质量管理文件,重点在正确认识分区要求:分区的具体要求,不仅是分为三个区,“待检区”、“合格区”、“不合格区”;不同项目用料还需要分区。还有从整个库房特点和焊材特点来分区,如专门设置“工装焊材区”。
另外要正确理解隔离和实物隔离等概念的内涵,还有库房温湿度控制的方法,既要使这些要求在库位布局和堆放规划中得到实现,又不能过于教条,与实际工作背道而驰。
实际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分区设置上因地制宜,通过使用临时围栏和移动标识牌等方法,灵活设置“待检区”及“不合格区”的方法,解决了库房实用面积不能完全满足分区要求的矛盾。
3.3 过程控制
保证计划执行力。向计划参与人员宣布相关制度,通过固定每天开碰头会的时间和方式,明确计划任务落实的方法。
同时每天汇总各方情况,安排相关人员当天的工作,明确当天必须完成的目标。做到每天每人的工作有计划,工作量有考核,遇到困难有应对措施。
计划偏差修正。对每日工作完成情况用日志进行记录。对不能完成项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加以弥补。对确实不能完成的事项,据实修正计划。
加强沟通协调。由于整个仓库平面布局调整的实施涉及人员较多,不光有部门内部的几个不同工种,如起重、保管、叉车。还会涉及公司外部单位,如货架安装公司,外部起吊和搬运公司,外部叉车。另外公司横向联系单位如装备与采购都会有相关工作需要协调,而往往协调工作是制约工作进度的重要因素。
4 仓库平面布局调整和工艺布局优化方案实施效果
①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工作,计划目标得以全面实现。焊材一库和二库平面布局调整到位。库内分区清晰,标识清楚,通道畅通,材料全部上架管理,达到了材料堆放有序、堆码整齐的目的,焊材库面貌焕然一新(见附件1、2、4、7焊材库貌前后对比图)。
②通过优化货架摆放方案,将6层货架减少为4层,增加每层容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增大了存储量;通过优化物流方案,改原来由人工用人字梯上货变为电动叉车辅助人工上货,缩短了人工搬运距离,提高工作效率(见附件5)。
③完成了综合库内已入库的焊材开箱共计226箱,约220吨,并全部倒运回库房,并按货位摆放方案上架,因此保证了焊材存放的温湿度控制的要求,完成了该严重不符合项的整改,满足了焊材管理的质量要求,通过了ASME压力容器换证、项目业主等多次外部质量监查。
④彻底解决了综合库物资堵塞,物流严重不畅的局面,并按要求设置了安全通道,消除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见附件6:综合库安全通道图)。
⑤通过此次调整,优化了焊材一、二库,综合库的物流状况,确保了材料收发的进度,满足采购物资及时回厂和生产用料需要,也为下一步实施材料盘点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唐纳德主编.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布局与特点】推荐阅读:
布局趋势与特点12-10
工程布局与设计12-02
终端战略布局与调整06-15
城市布局与电网规划07-09
物流园区的选址与布局09-20
健康广播的频率定位与节目布局05-31
商业布局10-14
专业布局05-27
路网布局05-27
布局意见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