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

2024-08-03

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共11篇)

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 篇1

文章分析了中西医治疗皮肤病方法的思维特点, 二者指导思想均遵循系统论的观点, 随着现代化手段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逐步完善, 以及中药剂型的进一步改进,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将会取得新的飞跃和重大突破。

1 中西医治疗皮肤病思维方式

1.1 现代皮肤病治疗的思维方式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其重量是人体体重的16%, 总面积在成人约1.5~2 m2。皮肤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吸收、分泌、排泄、免疫、新陈代谢等许多十分重要的功能, 可见, 皮肤与整个机体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某些皮肤病虽然是局部病变, 程度较轻, 但还是会导致其他局部甚至整体的变化;反之, 有些机体全局性的变化又常常以局部皮肤的病变为主要表现。因此, 辨证地处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对于正确诊治皮肤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硬皮病, 表现为病变处皮肤发硬, 却是机体结缔组织病变的一种外在表现;核黄素缺乏病则是因为人体缺乏维生素B2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许多类似这样的皮肤病, 离开整体, 单从局部表现来分析是无法找出病因的, 因而也就找不出根治的办法。机体的某些变化也可影响到局部皮肤, 在临床上所接触的皮肤疾病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例如: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可以伴发小腿溃疡;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皮肤瘙痒及感觉异常。在皮肤病患者中,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 其损害见于皮肤, 而并发症则表现于身体其他各系统。例如盘状红斑狼疮, 皮疹常常发生于面部皮肤, 假如不引起注意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就5%的患者可能转变为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不仅全身多处皮肤发生皮疹, 还可累及心脏、肾脏、血液等多系统, 严重时可致死亡。所以在临床上既要看到局部病态症状, 又要注意某些局部病变与全身病变的关系及其潜在危险性和演变规律[1]。

皮肤病的治疗, 一定要立足于整体。从系统观点来看, 疾病的产生乃是整体机能失调的结果。因此, 用药的目的, 不仅仅是要着眼于某一局部的病灶、病原的治疗, 同时还应立足于整体机能的恢复。可以肯定, 以联系和发展为总特征的观念和方法, 强调把客观事物当作有机统一整体的辨证思维方法必将促使现代皮肤性病学有许多重大的突破[1]。

1.2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思维方式

中医皮肤科治疗疾病也遵循中医的特点, 即整体观指导下的全身调节, 以“辨证论治”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根本法则, 以整体最佳为目标;从整体上立方用药, 在方剂的整体功效下进行全身调节。中医思维方法始终强调内外环境的整合, 着重研究活体各个部分之间的整体、动态的联系, 具有突出的综合特点。如采用“扶正祛邪”调节人体与环境的关系, 把机体与环境之间适应与不适应的矛盾运动作为发病机制, 在治疗上, 扶助正气, 祛除邪气, 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 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通过“调整阴阳”调节机体内部的关系, 在诊治上, 以阴阳辨证为总纲, 进行矛盾分析和矛盾调节, 实际上体现了系统方法对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调节, 最终达到“阴平阳秘”作为有序稳态的表征[2]。

例如中医系统论以其整体观念、联系的观点和有序稳定观点认识到治疗免疫性疾病的关键在于调整免疫紊乱, 使免疫系统恢复相联系、相制约的有序状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的祖国医学已经为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祖国医学早在《诸病源侯论》中就记载:“人无问男女大小, 有禀性不耐者, 见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 亦有禀性自耐者, 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外科正宗》记载:“漆疮由来自异, 有感有弗感者, 人之皮毛腠理不密, 故感其毒”, 指出了发病机制与中毒、过敏、感受不感受和禀赋有很大关系, 与现代有关免疫皮肤病理论思想相一致。皮肤病的发生是人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 脏腑经络气血生理活动异常, 气血阴阳协调关系受到破坏, 导致脏腑阴阳失调的结果。皮肤病常见正虚邪实及血瘀的表现。临床证实扶正祛邪可提高、稳定机体免疫功能, 活跃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促进补体形成, 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 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提高机体的应激性和正反馈作用的灵敏性。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免疫功能。中药通过多环节多效应而发挥作用, 且有双向调节作用[3]。

可见中医皮肤病整体观念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皮肤病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相一致的。

2 中西医结合诊治皮肤病有了较大进步发展

中医皮肤病诊疗疾病的特点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先辨病, 后辨证。西医治疗皮肤病诊断是先决条件, 诊断即是辨病, 二者目标是一致的, 对象也是一样的, 结果也应是一致的。“近年来随着电镜、免疫荧光技术、同位素标记等新技术的应用, 提示了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中医基础理论、方药、疗效的关系, 使皮肤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所以在对皮肤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时, 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辅助手段, 作出准确的西医诊断, 同时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 把局部微观结构改变和整个机体功能的宏观改变结合起来, 找出其中相互关系及客观规律。把现代医学先进技术成果有机地融入中医辨证分型中去, 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客观化[4]”。中医辨证很多是依靠患者的主诉或医生肉眼直观看到的现象, 很少能用仪器或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 这就很难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如银屑病血瘀型存在肌肤甲错, 关节不利, 损害处鳞屑刮除后可见点状出血, 舌质偏暗, 或有瘀斑等血瘀的症状;实验室研究发现其微循环检查可见毛细血管扭曲, 微血流障碍, 血液物化特性测定常有全血黏度增高, 皮肤病理检查显示存在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僵直等血瘀指征。这些共同的主客观血瘀见证, 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这就为确定诊断标准和进行疗效观察提供了主客观研究内容和观察指标, 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5]。这样既有利于学习, 便于掌握, 又使中医证型相对客观化, 便于进行计量化诊断及疗效分析, 有利于国际间交流。

3 皮肤病治疗的中药剂型现代化

中药药效的研究和剂型的改革、完善已成为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从中药自身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提高中药药效, 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实现中药用药理论的现代化,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分析一副药方中各味药材之间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改进其不合理、影响药效的方面, 充分发挥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作用, 以实现单纯某种药物所无法达到的疗效, 这才是中药药效研究现代化的正确趋势[6]。剂型改革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如中药煎机, 直接生产袋装的成品, 既提高了煎药的效率, 也减少了患者自己煎药的不便, 还可以制成胶囊、丸剂、气雾剂、滴丸、口服液、片剂等多种剂型, 这些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尤其中医皮肤病的外用剂型较多, 如:溶液、粉剂、酊剂、油剂、软膏、硬膏等, 积极发展中医外治法对于皮肤科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药外用剂型进行改进形成新的剂型, 如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甙配成5%软膏, 治疗脂溢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有效, 徐长卿的有效成分丹皮酚配成5%霜剂治疗局限性急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有良好疗效。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如将赵炳南老中医别具特色的黑布药膏、拔膏棍、搓药等外用药制成使用方便的现代化制剂, 进一步广泛应用于临床。

4 小结

综上所述, 中医治疗皮肤病有着和西医一致的思维方式, 随着二者的相互结合并且不断规范化, 以及中药剂型的不断改进, 皮肤病的治疗将会取得新的飞跃和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潘健.略谈皮肤病诊治中的辨证思维方法.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 6:169.

[2]张方, 黄泰康.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思考.中医药学刊, 2005, 23 (12) :2246.

[3]唐志坤.免疫皮肤病诊治的系统思维.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 19 (4) :229.

[4]张志礼.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8.

[5]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31.

[6]宋春燕, 尹爱田, 于贞杰, 等.中医药服务利用界定与中医药现代化趋势.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 9 (207) :562.

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 篇2

中医认为,乳腺纤维瘤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 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痰湿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 由此看来,乳腺纤维瘤表现在乳腺上为单纯的肿块,这种表现只是一个标症,它真正的病根是在体内,乳腺纤维瘤是女性气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症瘕集聚的一个结果。这就是中医所讲的病生于外,其本在内。

优势

优势一: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调节内分泌系统,温补肝肾。真正实现了中医精、气、神理论,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优势二: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虽然是乳腺疾病,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乳腺病患者来说,单纯的口服用药治疗而且是万人一药,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优势三:内服与外敷同用,内外同治,局部的外敷给药是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局部病灶,结合中药的归经、功效直接外敷局部病灶,通过最新透皮技术,能够快速散结消融掉乳房肿块。

优势四:疗法中的药材,每一味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药师精挑细选而出,凡产地不符,采集季节不当,等级不够的药材一律不用,所用药材皆为上品,如此苛刻选材只求一个“效”字。

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 篇3

关键词皮肤病;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035-01

1 皮肤病的生理病理学说

有关皮肤疾病的论述,早在《内经》中有不少记载。《素问一痹论》中指出了人体卫气“其性漂疾,不能人于脉也,故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说明卫气作用在皮肤腠理,其功能正如,邪气客于皮肤,复蓬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轸。头面身体诸疮误,夫风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则生疮。对各类经久不愈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常认为存在气血虚或肤腠虚的因素。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注重到存在过敏素质,指出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对物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也有冻烂肿疮误、汤火疮误等记载。如:“对传染性皮肤病,如疥疮已了解到好发部位及其接触性传染的病因指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对皮肤病的诊治,中医认为把局部改变同整体经络、脏腑、气血、津液的改变联系起来,既重内治,又重外治。《外科精要》一书中指出原夫疮疡之生,皆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认为外症虽生于肌表,而其根源则与脏腑气血改变有关,诊治应结合全身辨证,用药根据经络虚实,不可拘泥于热毒之说而过用寒凉克伐之剂。

2 治疗思路

2.1 病作当以祛邪为主,药须分部求因论治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在于时愈时发,元所休止。其作虽与疲惫、身体反抗力下降有关,抑或有感冒、发热等诱因可询。但治当以祛邪为主,可从其发病部位辨属为何邪为主罹患以指导临床治疗。“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其间即有互变,十证中不过一二”。因此,在病毒性皮肤病的辨治过程中,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便可确立一个总的治疗原则。这种辨证思路不仅便捷,而且征之临床颇多效应。例如:对于发于上部的热疮治当清热疏风为主,药用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发于中部的蛇串疮则当清肝疏解郁火,药用龙胆草、山栀、夏枯草、黄芩等;而对于发于下部的瘙疣治宜清热利湿为先,药用土茯苓、生薏苡仁、车前子、苦参等。

2.2 或疹或疣或痘迥异,治风治瘀治湿有别病毒性皮肤病若从病变形态上加以区分,则分别以疹、疣、痘的表现最为突出。中医传统意义上的疹与西医的斑疹、丘疹相似;痘则与疱疹、脓疱相类;而疣则无甚差别。从病毒性皮肤病局部辨证的角度来看,疹之发,其位浅、其来速、变化快,与风邪特点相近;痘类病变则以疱中积液为著,其液始清、继则浊或脓,与水湿同类;而疣类病变则以形甚为长,或坚、或韧,不外浊痰、瘀滞为患。及其治则,疹类病变为主者当以祛风为要但风为百病之长,易与热、寒、湿之邪相兼;药用荆芥、防风、蝉衣、浮萍等,若兼热、湿、寒等为患则另当别治,病久未已则还需从血论治,即血行风自灭之谓;痘类病变为主者则以祛除水湿为务,或淡渗,或清利,或芳化,药用茯苓、虎杖、藿香、防己等。兼夹者可与解毒、托疮并施,错综者更需与健脾、温肾等同行;疣类病变为主者,病初宜化痰泄浊、软坚散结,久则须并人化瘀之品,药用半夏、白芥子、海藻、地鳖虫等。

2.3 病息当需扶正托毒,治病求本是图清源病毒性皮肤病的证治难点在于多数疾病很难彻底根治,每易于感冒、发热以及体质状况不佳时发作。从其发病机理析缘,在病毒不能完全清除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机体的反抗能力而达到疾病少发、不发是我们可以追求的目标。虽然扶正的治则在疾病发作时即可与祛邪法同施,但取其恒效且赖其久者则非疾病康复期莫属。扶正之治有补气、养血、滋阴、温阳之异,但普遍用之者以补气固表为上,药用生黄芪、炒白术、防风、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等,旨在益气固表,缜密肌腠。分而析之,则疹类疾患益气之外,尚需养血润肤,常配炒白芍、当归、丹皮、仙鹤草等;痘类疾患需合健脾利湿之治,常配炒薏苡仁、陈皮、苍术、赤小豆等;疣类疾患宜佐活血养血之法,常配紫草、丹皮、红花、水牛角片等。扶正之初虑其病愈邪恋之实,故扶正之时仍须少佐数味以清其余邪;扶正而久,意在巩固则可择丸缓以图之。

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76例,其中男53例,女23例;年龄18~41岁,平均27.2±8.4岁;病程0.2~2.3年,平均1.3±0.6年。四肢与躯干呈现慢性局部过敏14例,颈、胸、背及四肢不同位置急性过敏49例,面部慢性过敏5例,其他8例。

1.2治疗方法

1.2.1 中药

一般过敏属于热重于湿者须凉血解毒、清热利湿,常用龙胆泻肝汤,方含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黄、牡丹皮、泽泻、车前草、大青叶、白茅根、苦参、马齿苋、黄柏、柴胡等;过敏属湿重于热者清热解毒渗湿,常用草解渗湿汤,方含萆薢、薏苡仁、泽泻、苍术、茯苓、茵陈、厚朴、车前子、木通、连翘、栀子、苦参、黄芩等;风热型过敏者疏风清热、利湿解毒,常用消风散,方含防风、蝉蜕、杭菊花、黄芩、大青叶、金银花、紫草、牡丹皮、生地黄、苦参、白茅根、栀子、生石膏、知母;血虚风燥型过敏祛风止痒、养血润肤,常用除湿汤,方含当归、首乌、麻仁、白芍、生地黄、麦冬、刺蒺藜、钩藤、夜交藤、鸡血藤、白鲜皮、陈皮等;肝肾亏损型过敏清热利湿解毒、滋养肝肾,常用六味地黄汤,方含生地黄、熟地黄、蚕砂、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十大功劳、龟胶、鹿胶、五味子、竹叶、知母、栀子等。

1.2.2 火针

丁香10g、白鲜皮20g、荆芥20g浸泡于75%的酒精中,15天后过滤密封,火疗时取适量放入广口瓶,将酒精灯点燃,医师右手拿着特制棉签浸泡上述液体后点燃,在病人皮肤上反复擦拭,与此同时,医师左手拿着敷料紧随右手擦拭,把可能残留在皮肤表面的火焰扑灭,避免患者烫伤。疗程依照病人皮肤损伤情况、病情及病程而定,一般来说,病情较轻者每天1次即可,稍重者每天3次左右,7天左右为一疗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直到病人治愈为止,通常2周左右为一疗程。

1.2.3 针灸

结合患者的证型针灸。风湿热型过敏行泻法,刺激患者大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以及风市;血虚风燥型过敏刺激曲池、血海、膈腧以及风门,膈腧用补法,风门用泻法。水针治疗者选足三里、曲池;针灸者选曲池、足三里为主穴。

1.3 疗效标准

治愈:瘙痒消失,皮损完全消退;显效:瘙痒有所减轻,皮损有效消退;好转:瘙痒有所减轻,皮损有所消退;无效:瘙痒和皮损与治疗前相同或加剧[2]。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2 结果

76例患者治愈31例,显效27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79%。半年后回访,所有患者无复发。

3 讨论

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延长皮肤病发展、控制反复发作性过敏及降低化学药物副作用方面。丁香、白鲜皮及荆芥等组成的浸泡液有良好的止痒、杀菌及解毒效果;火疗温度(相关测试发现火疗局部皮肤温度能达90℃左右)对过敏皮肤产生双重刺激,联合中药与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加速病原微生物的变性坏死或使其他理化致命因素的结构遭受破坏,其致敏性逐渐消失,病灶清除,从病因根治过敏性皮肤病,有效解决过敏性皮肤病从急性向慢性转变、慢性皮肤性过敏病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与根治的问题,避免抗过敏药物滥用产生不良反应,对提升广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火疗、针灸及中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治愈31例,显效27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79%;且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半年内无复发。可见,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采取针灸、火针及中药辨证治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1例,显效27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79%。结论:过敏性皮肤病采用中药、火针及针灸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病,针灸,火针,中药,辨证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黄泰康.中医皮肤病性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5):184-185.

中医分型治疗结石有优势 篇5

◇ 分型治疗肝胆结石

1 肝胆湿热型

一般肝胆结石属于这个型的比较常见,中医药在治疗中成功排石率也最高。在临床上多见于胆道结石、胆囊小结石、胆囊炎、泥沙样结石、胆总管结石等。患者在发作期常出现的症状有:怕冷发烧、小便赤黄、大便干结不畅、右上腹部绞痛等。舌诊的话会明显看到舌头尖很红,舌苔很黄。中医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一般选用中药为:大柴胡汤合金钱草、茵陈、川楝子、芒硝、蒲公英、鸡内金等。

2 肝气郁结型

这个类型的患者一般都处在结石病缓解期,没有明显的梗阻和感染,但病人体征差,胃口不好,精神倦怠,情绪波动大,往往与其他病症相混淆。治疗原则是疏肝利胆、改善精神状态、利胆排石。建议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川楝子散,再加上茵陈、金钱草、黄芩等药物。

3 脾虚气质型

患者长期服用苦寒性的排石药剂,导致脾胃受损,从而影响到全身健康。临床上常表现为:没有食欲、腹胀、爱打嗝,腹部有轻微疼痛,面色青黄等。这个时候我们建议不着急排石,要先从调理脾胃着手:可以使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香附、枳实、郁金、鸡内金、金钱草、茵陈、麦芽等药物。

4 湿热残留、兼夹血瘀

这种患者一般是肝内胆管结石、泥沙样结石或者手术后残余结石。虽无明显症状,但患者自述身体不舒服。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建议用药为:茵陈蒿汤加石韦、虎杖、黄芩、柴胡、丹参、桃仁、郁金。

◇ 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几个证型的病人,在用药的同时一定要放松精神,不要有压力。更不要轻信“偏方”,自我乱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安排下进行治疗,对出现严重症状的,比如高热、剧痛、出现异常精神症状的,要立即就诊,合理进行手术,不要拒绝合理的手术治疗。

(文中药物的使用请咨询患者主治医师)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研究 篇6

1中医治疗常见性皮肤瘙痒临床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皮肤瘙痒患者, 而且很多患者都是长期、反复用药进行治疗而没有效果前来就诊的。本文按照中医理论, 采取内服和外洗两种方式互相结合进行治疗。

1.1风寒

这种病灶一般在冬季比较容易发生, 出现皮肤瘙痒的部位通常在前胸、头面部、双手等一些外露的部位, 当遇到气温突然发生改变或者天气比较寒冷时, 患者的皮肤瘙痒症会愈加严重, 遇到天气比较热或者出汗时, 症状会稍微缓解。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风寒一般是由于患者体内阳气不足, 受到风寒侵袭, 郁结不去而造成皮肤瘙痒的。对这种病灶主要可以采取疏风散寒、调和营卫的方法给予治疗。处方如下:麻黄5g、桂枝6g、白芍8g、荆芥10g、甘草6g, 姜片2片、红枣6个。其中, 麻黄具有发汗散寒、风邪顽痹、风疹瘙痒作用, 桂枝和白芍互相结合具有调和营卫的功效, 荆芥和防风则具有祛风止痒功效,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 可以调中, 而生姜和红枣又能调和胃。

1.2血虚

它通常发生在身体比较虚弱或者年龄比较大的人群, 秋季和冬季是多发季节, 患者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难忍, 尤其是在夜晚时更痒, 患者会自主搔抓, 搔抓处会有苔藓样状, 患者会感觉到疲惫劳累, 经常会出现失眠。舌质淡、而且脉虚细。通常是由气血不足、血虚风燥而引起, 采用养阴清热、祛风润燥的治疗方法[1]。处方:当归12g、川芎12g、生地30g、赤芍15g、玄参18g、沙参30g、全蝎6g、乌梢蛇15g、蜈蚣3条, 水煎服。

1.3血热

血热一般发生在夏季, 以年轻人比较多见, 患者皮肤瘙痒难忍, 还会有灼热感, 天气比较寒冷时会有所缓解, 遇到热天瘙痒更严重, 患者会有心情浮躁、口干舌燥等表现, 舌红苔薄黄, 脉数。主要采取凉血清热、消风止痒的治疗方法。

处方:当归10g、丹皮8g、生地13g、玄参15g、赤芍13g、白蒺藜10g、防风10g、蝉衣6g。其中当归、丹皮、生地、玄参和赤芍都有清热凉血功效, 而白蒺藜、防风和蝉衣又具有消风止痒作用。

1.4风湿

风湿一般发生在夏季, 年轻人比较多见, 皮肤瘙痒难忍, 搔抓以后会起丘疹、水疱, 皮肤湿烂, 舌苔黄腻, 脉弦滑。主要采用祛风化湿、清热止痒的治疗方法。处方:地肤子15g、白鲜皮15g、苦参15g、蜈蚣3条、全蝎6g、土茯苓30g、荆芥15g、乌梢蛇12g、防风15g。

1.5风盛

一般发生在冬季, 全身皮肤瘙痒, 搔破会出血, 而且很长时间都难以愈合,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主要采用祛风清热止痒的治疗方法。处方:蝉衣8g、羌活8g、荆芥10g、防风10g、连翘10g、银行10g、黄芩10g以及乌梢蛇8g。

多发性的皮肤瘙痒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感到瘙痒难忍, 有时候还伴有水疱、红疹, 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溃烂、脱皮等, 发生部位有的是局部, 也有的范围比较大。中医学认为, 皮肤瘙痒是因为风热、风寒或者湿热之邪蕴于肌肤, 不得疏泄所致。一般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内服的方法, 而病情比较严重的就要在内服治疗基础上进行外洗辅助治疗。处方一:防风50g、川升麻25g、苦参50g、白蒺藜25g、蛇床子25g、白矾25g、枳壳25g﹑地肤子30g﹑蚕沙30g, 将这几味药联合使用, 可以起到祛风杀虫、清热解毒、消风止痒的疗效。用水15L, 煎至10L, 将这些药挫细, 去渣, 到暖室中进行洗浴, 让汗排出。此方具有祛风、润燥和止痒之功效, 特别适合于治疗风湿外侵, 全身发痒无溃烂的患者。处方二:黄柏30g﹑龙胆草30g﹑马齿笕50g﹑苦参15g﹑儿茶30g﹑生地榆15g﹑败酱草30g﹑枯矾30g﹑煅龙骨30g, 煎水2L, 用4~8层纱布蘸药水湿敷患处, 每天1~2次, 每次20~40min。本方有清热燥湿﹑收敛止痒作用, 适用于有水泡糜烂渗出﹑或者因搔抓皮肤感染患者。

2讨论

皮肤瘙痒症, 它只是一种症状, 而不是一种皮肤病,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 全身性皮肤瘙痒和很多疾病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例如:糖尿病、癌症、慢性肝肾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神经官能症等[2]。而白色念珠菌感染、蛲虫、滴虫、以及女性白带过多都是引起局部发生皮肤瘙痒的原因。另外, 气候影响如炎热、干燥、寒冷以及老年人皮肤萎缩、枯燥等, 易引发此症。一般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而且经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发痒程度深浅不一, 可局部发痒, 也可全身发痒。从中医理论来讲, 属于“痒风”范畴。因此, 皮肤瘙痒不能拖延时间, 要尽早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 采用中医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瘙痒是皮肤瘙痒症的最典型症状, 患者会自觉灼热感、针刺感或者虫爬行感, 会因为受热和辛辣、烟酒等刺激之后加重病情。年纪比较大的患者经常会感觉躯干部位最痒。长时间就会导致苔藓变样或者湿疹样发生改变, 使患者精神不振、失眠以及食欲差等。通过皮肤检查, 经常不见有原发疹, 只有由于搔抓而继发抓痕和色素沉着发生改变。冬季发生瘙痒通常会出现在天气突然变化的情况, 而且患者会感到洗了热水澡之后就会发作。而夏季发生瘙痒主要则是由温热引发的。在本文提供的处方中, 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和玄参等都具有滋阴清热、养血祛风的功效, 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沙参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而蜈蚣、全蝎以及乌梢蛇都有搜风通络、解毒止痒的功效;地肤子、白鲜皮和苦参等都有清热、祛湿、解毒的作用;土茯苓有利湿功效等。因此, 以上采取的这种治疗方法, 辨证准确, 药合病机,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比较严重或者久治不愈的患者, 还可以结合外洗进行辅助治疗, 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病情的发展, 在治疗皮肤瘙痒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果患者是由于受到内科疾病造成的皮肤瘙痒症, 久治不愈, 最根本的还是要先治疗内科疾病。

皮肤瘙痒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 忌食辛辣、腥味海鲜、葱、冷饮、烟酒等一些刺激性食物, 饮食要清淡。而且在平时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患者患了皮肤瘙痒症, 或者是冬季瘙痒患者, 要尽量不用热水洗澡, 也尽量不用沐浴露或者香皂[3]。临床实践证明,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而且不产生副作用, 对患者的身体不造成影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君丽, 穆贤, 胡志英, 等.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1 (1) :45-46.

[2]卢晓燕, 甘才斌, 张晓宁.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11 (3) :85-86.

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1年9月—2012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皮肤湿疹患者, 依据《临床皮肤病学》进行诊断。其中耳部湿疹的患者38例, 乳房湿疹30例, 脐窝湿疹36例, 手部湿疹16例。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男性48例, 女性72例, 年龄为15~55岁, 平均25.5岁。实验组60例患者中男性28例, 女性32例, 年龄15~49岁, 平均24.5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 女性25例, 年龄15~55岁, 平均32.7岁。

1.2 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西药治疗。治疗方法:口服息斯敏片, 每日1次, 每次4mg, 以及地塞米松片, 每日2次, 每次0.75mg, 再结合去炎松软膏外部擦涂, 每日擦涂2次。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药治疗, 方式为内服兼外擦。内服药方主要为:五倍子12g, 地肤子9g, 金银花15g, 紫草12g, 黄柏12g, 白鲜皮15g, 车前子15g, 丹皮12g, 蛇床子12g, 蝉蜕9g, 苦参15g, 生地20g。辨证加减:虚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奇痒难耐者加远志、地肤子;体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黄精。以上内服药方均以每天1剂200mL, 每天3次。外敷药方为:黄柏25g, 白鲜皮30g, 苦参25g, 五倍子30g, 土茯苓25g, 蛇床子30g, 地肤子15g, 百部15g, 后加枯矾20g, 冰片12g。每天1剂, 依患者病情, 外敷次数适当增减。观察两组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皮损等现象全部消退;显效:瘙痒、皮损明显向良性发展;有效:局部区域的瘙痒、皮损现象有所减退;无效:瘙痒、皮损现象丝毫不见好转甚至有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皮肤湿疹属于一种缓慢型变态反应, 诱因复杂多样, 过敏体质人群易患此病。口服西药无疑是见效快的选择, 但是由于西药的激素作用, 对于皮肤湿疹病症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只能暂时缓解瘙痒镇痛的作用。

中医学理论中, 皮肤湿疹的发作源于体内燥热潮湿, 进而引发血热、血瘀生风等一系列病源, 导致其进犯皮肤, 造成瘙痒、疼痛的不良表象。所以, 治疗皮肤湿疹的首要目标是祛除瘙痒、泻火解毒、清热祛湿。本文中提到的中药材有消炎、抗过敏、止痛消痒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本院针对皮肤湿疹患者的具体情况, 所开具的中药处方中包含了多种健身益脾、祛热止痒的良好中药。蝉蜕的功效主要是祛骚止痒;金银花可以除热祛湿;苦参具有除热止痒的良好功效。将这些药物混合煎煮, 内服外调, 既能很好地根除顽固病原体, 又能使表象变得容光焕发, 达到了治标又治本的目的。本研究显示,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 对于皮肤湿疹的治疗, 使用中医方法疗效好于西药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冬.湿疹的中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 2011 (2) :20-21.

[2]娄方璐, 刁庆春, 刘毅, 等.湿疹中医外治处方用药规律分析[J].陕西中医, 2012 (1) :97-100.

[3]刘红.中西医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比较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10) :18-19.

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选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皮肤湿疹患者160例, 其中包括男性患者79例和女性患者81例, 年龄最大者54岁, 年龄最小者12岁, 平均 (35.5±2.5) 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 全部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所描述的诊断标准。现将160例皮肤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有80例。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43例和女性患者37例, 平均年龄 (35.1±2.7) 岁;乳房湿疹17例, 耳部湿疹有23例, 脐窝湿疹15例, 手部湿疹12例, 阴囊湿疹5例, 小腿湿疹6例, 肛门湿疹2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6例和女性患者44例, 平均年龄 (35.6±2.6) 岁;乳房湿疹13例, 耳部湿疹有19例, 脐窝湿疹20例, 手部湿疹12例, 阴囊湿疹6例, 小腿湿疹8例, 肛门湿疹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区别,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口服息斯敏每天一次, 每次一片;兼服地塞米松每天一次, 每次一片;外用涂抹去炎松软膏, 每天擦拭2次。 (2) 研究组:此组患者进行中医中药方法治疗, 包括口服和外用两种方法。自制中药口服制剂:苦参15 g, 金银花15 g, 车前子15 g, 地生20 g, 白鲜皮15 g, 蛇床子10 g, 地肤子10 g, 黄柏12 g, 紫草10 g, 蝉蜕10 g, 五倍子12 g, 丹皮12 g, 如果有患者伴有血热的可另外加入黄精、熟地黄等, 伴有风盛的患者可另外加入桑叶、僵蚕等。伴有阴虚的患者可另外加入银柴胡、地骨皮等, 皮肤瘙痒严重的患者可进行地肤子、远志等治疗, 服用前用200 m L开水煎煮, 每天口服一剂。外用药配方:白鲜皮20 g, 黄柏30 g, 土茯苓20 g, 苦参30 g, 百部20 g, 五倍子25 g, 地肤子20 g, 蛇床子25 g, 枯矾15 g, 另加入冰片10 g, 每天使用一副, 次数自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都是30 d, 期间要重视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以及患者皮肤湿疹的消退情况, 了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 发现异常时及时上报医师并给与相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0 d后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价:

将治疗效果分成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级别, 痊愈:皮肤瘙痒等症状消失, 皮损消退;显效: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 皮损大部分消退;有效: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有所缓解, 小部分皮损消退;无效:皮肤瘙痒鞥症状没有改善, 皮损没有消退。总有效= (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 /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收录此次研究所得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 方法采用χ2检验, P<0.05时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痊愈者48例, 占比60.00%, 显效者22例, 占比27.5%, 有效者7例, 占比8.75%, 无效者3例, 占比3.75%, 痊愈率为60.00%, 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患者痊愈者19例, 占23.75%, 显效者18例, 占比22.50%, 有效者38例, 占比47.50%, 无效者15例, 占比22.50%, 痊愈率为23.75%, 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见表1。

注:*P<0.05

3 讨论

皮肤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科疾病, 发病率较高, 发病原因较多且复杂, 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容易发病, 临床表现有红斑、水泡、渗出、血疹、肥厚、鳞屑、苔藓样变、瘙痒等, 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 给患者带来极大地困扰和不便。临床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个时期, 急性期有渗出倾向, 其他则表现为肥厚、浸润, 皮肤损坏一般有对称性、多形性、反复发作等特点。中医理论中, 皮肤湿疹属于“浸淫疮”、“四弯风”的范畴, 虽然病症发生在患者皮肤表面, 但实际属于身体内部病变导致, 主要是由于风、湿、热等引起, 病程长是由于体内的风、湿、热等病邪没有及时排除, 湿热夹淤、夹毒、血燥、阴虚而引起发病[2]。传统西药治疗方法为使用激素或抗过敏药物, 可以迅速的遏制病情的进展, 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 但有较大的缺点, 治标不治本, 常复发, 给患者带来困扰和痛苦, 所以探索科学高效的能够抑制疾病反复发作的方法至关重要, 多年的实践和临床研究表明, 使用中医中药方法对皮肤湿疹的治疗效果较好, 而且降低了复发率。

湿疹常常是饮食不节制或大量的饮食荤腥, 使得脾胃失调导致体内藏有许多湿热毒邪, 又疏于调理, 侵及肌肤, 具有浊、腻、黏等特点, 病情反复发作[3]。中医药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智慧结晶, 其对各类疾病的治疗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方法对皮肤湿疹的治疗是以清热解毒、止痒泻火、排湿祛风为主, 多年研究证明, 健脾养血、排湿祛风、排毒止痒是治疗湿疹的关键, 本文研究中所提到的药物具有以上作用, 如蝉蜕可以祛风、止痒, 苦参可以泻火、止痒, 金银花有排湿、祛风、清热的作用, 地生能够补血, 黄芪能够补血益气, 上述药物通过内服外敷, 相互联合, 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痊愈率为60.00%, 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23.75%, 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表明, 对于皮肤湿疹患者, 使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缓解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 消除皮损, 减少复发, 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俊峰, 王欣悦, 李玲玲.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皮肤湿疹100例[J].四川中医, 2012, 20 (11) :53.

[2]卢俊红.中医中药治疗80例皮肤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 :225-226.

[3]王德旭, 张炜, 苏东宝, 等.皮炎湿疹致病因素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 18 (7) :109-110.

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 篇9

1 西医治疗肿瘤的缺陷

常规治疗形式主义严重, 缺乏治疗的针对性。临床上常可见到, 几乎所有手术后的肿瘤患者都要经历一段放疗或化疗或放化疗, 以此作为辅助治疗, 目的是杀灭术后残存的癌细胞, 好象是更保险一些, 这对医者或是患者都从情感上、愿望上早已习以为常, 约定俗成, 就广泛运用。殊不知, 除乳腺癌、结肠癌等少部分肿瘤经辅助化疗后, 可降低其5年复发率和死亡外, 绝大多数肿瘤的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其预后。这样, 非但没有良好作用, 还极可能产生一些副反应和并发症, 徒受放化疗之苦。对于一些已无法行根治切除术且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 临床运用放疗、化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延长一些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然而, 除了乳腺癌能预测化疗的疗效外, 对于绝大多数肿瘤来说难以较准确预测某一患者对某一疗法的反应情况。临床发现, 确有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 无论是否经手术切除、或放化疗是否有效, 其生存期并未明显延长, 甚至因过度强化的治疗而变症并发, 使生存期缩短。现代医学尽管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成绩突出, 但也暴露出了以上诸多缺陷, 这些缺陷的弥补正是中医药的独到优势所在, 也正是博四、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模式。大精深的传统医药新世纪施展优势的广阔天地。

2 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中医药学对本病有着十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历代观察积累了数百张煎服方剂和肿瘤外治经验与方法, 民间也积累了大量的单方验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理气、养阴生津、软坚散结等治法至今仍在肿瘤临床治疗上广泛运用, 并且愈来愈证实这些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 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西医术后辅助疗法的不足。

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独特的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 主要可概括为:

2.1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

主要是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改善患者症状, 稳定瘤体, 达到“带瘤生存”, 而不是或很少是直接杀灭癌细胞。因此。瘤体的缩小或改变较缓慢。其有效病例的疗效特点与西医治疗的最大差别是前者瘤体缩小不明显或较缓慢, 但是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较高, 总的生存期延长, 中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稳定病灶、增强体质, 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 使患者顺利接受各种治疗。陕西省中医医院著名老中医谢远明采用加味一贯煎治疗肺癌106例, 总有效率56.6%[2];有报道使用清消养正颗粒治疗消化道肿瘤60例, 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改善率实验组为96.67%, 对照组为46.67%, 生存期延长, 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 , 提示:应用清消养正颗粒治疗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3]。张亚密, 王希胜, 高玉梅, 使用清瘀扶正汤治疗中晚期胃癌30例, 采用自拟清瘀扶正汤 (黄芪、白芍、元胡、草果、乌贼骨等) 和化疗 (EPA方案、小剂量CF方案)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但中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刘铁成等将7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0例接受抗癌平丸联合FED方案化疗, 对照组36例只接受FED方案化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睡眠、食欲及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但两组近期疗效与毒性反应差异不显著, 得出结论:抗癌平丸能改善睡眠、增强食欲、缓解体质量下降,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5]。刘丹等将72例经细胞或病理学确诊的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 (生脉注射液+梅花点舌丹+NP方案) 及西医组 (单纯NP方案)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实体瘤疠灶、生活质量及中医症状积分, 结果西医组和中西医组的完全缓解 (CR) 均为0, 部分缓解 (PR) 分别为35.29%和28.95%, 稳定 (SD) 分别为47.06%和60.53%, 进展 (PD) 分别为17.65%和10.52%, 两组有效率 (CR+PR) 与控制率 (CR+PR+SD) 比较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P>0.05;而两组中医证候比较, 中西医组较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得出结论生脉注射液、梅花点舌丹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较之单纯NP方案疗效为好[6]。唐静雯师从郑玉玲、杨峰教授, 运用生血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30例, 并与单纯化疗26例做对照观察, 治疗组由于采用生血解毒汤配合化疗治疗, 多数患者生活质量保持良好, 40.0%的患者卡氏评分提高, 而对照组仅有15.4%的患者卡氏评分提高。两组对比, 经卡方检验, χ2=5.60, 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7]。

2.2 增效减毒

与放化疗结合治疗肿瘤患者, 明显减少其毒副反应发生率;杨树明等将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 治疗组在放疗的同时服用中药参芪六味地黄汤, 结果显示参芪六味地黄汤加放疗可明显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疗效, 减轻毒副反应[8]。郭洪斌等将恶性肿瘤患者596例, 分为A组 (应用黄芪+化疗) 312例, B组 (单纯应用化疗) 284例。A组化疗前2~4d起到化疗周期结束后5~7d应用黄芪注射液30~40m L/d静脉滴注;B组单纯应用化疗, 化疗后抽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HB、WBC、PLT、ALT、AST、BUN、Cr、CK-MB、CD3、CD4、CD8, 比较胃肠道毒性。结果显示A组HB、WBC、PLT、ALT、AST、Cr、CK-MB及胃肠道毒性发生率、程度低于B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CD3+、CD4+、CD8+、虽然两组都下降, 但是A组下降轻微, 有统计学意义。得出化疗中应用黄芪可提高免疫功能, 增加疗效, 减轻毒副作用[9]。黄莉等将63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予顺铂加康艾, B组单用顺铂, 予腹腔内注入, 每周1次, 连续4周, 再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顺铂加康艾组腹腔内给药有效率较单用顺铂组有显著提高, 两组治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另外, 加用康艾组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较单药组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得出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水在提高了临床疗效的同时, 能减轻化疗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10]。何建平, 徐建辉, 任莉, 易成等, 使用康莱特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结果显示不同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疗效不同。其中对肺癌、乳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有效率分别为73.3%和66.6%, 2例淋巴瘤所致的胸腔积液均无效。康莱特联合顺铂胸腔给药的毒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 (35.0%) , 无明显骨髓抑制现象, 亦无心、肝、肾毒性[11]。廖国清王红梅等将28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2组, 每组144例。治疗组使用NP方案 (诺维本+顺铂) +康莱特注射液200mL, 每天1次, 连用20d;对照组:单用NP方案。完成2周期后作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44.4%, 对照组33.3%,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血液毒副反应和消化道反应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化疗后较化疗前比较, CD3比例略有上升, CD4和CD4/CD8明显上升, CD8明显下降 (均P<0.05) 。得出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 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

2.3 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吴继萍等对6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 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 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藤颗粒 (组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 加用红藤、黄芪等药物组成) 。结果显示:治疗组免疫功能提高, 总有效率83.3%, 显著优于对照组[13]。吴玉泉等用复方抗瘤冲剂 (黄芪、生晒参、白花蛇舌草、三七、赤芍、土茯苓、冬虫草、拳参、姜半夏、枳壳、神曲等近20种药物) 治疗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21例。化疗2个疗程 (6周) 结束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免疫球蛋白, 有效率100%[14]。姜初明等将10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药加化疗) 54例, 对照组 (单纯化疗) 47例, 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益肾中药 (生黄芪、紫丹参、猪苓、茯苓、枸杞子、女贞子、仙灵脾、半枝莲、炙鳖甲、生薏苡仁、红枣) , 并随证加减。观察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治疗后免疫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5]。罗长义以益气养阴方 (生黄芪、北沙参、生白术、天门冬) 为主治疗化疗后晚期肺癌30例, 酌情配伍清热解毒 (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 和软坚散结 (夏枯草、生牡蛎、海藻、瓜蒌皮) 药物, 3个月后免疫指标测定好转[16]。张明等报道, 康莱特注射液 (中药薏苡仁制剂) 单用治疗放、化疗后晚期实体瘤患者32例, 总有效率78.1%。经动物实验证实, 该药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减低放、化疗的副作用, 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17]。刘景田等发现中药多糖对红细胞免疫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如地黄多糖是通过影响荷瘤小鼠的免疫监视系统, 特别是T淋巴细胞功能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茯苓多糖及猪苓多糖可以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 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香菇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及冬虫夏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亦可作为肿瘤化、放疗的辅助用药[18]。

2.4 具有抑制癌基因转录和癌蛋白表达及抗细胞突变、促进肿瘤凋亡与良性分化的作用

索晴等采用MTT法检测黄药子及黄药子配伍当归后的含药血清对肉瘤细胞 (S180) 和肝癌细胞 (H22) 增殖的抑制作用,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用药后两种癌细胞的P-糖蛋白 (P-gp) 的表达。结果:当归可提高黄药子对两种癌细胞的抑制率, 同时可降低P-gp的表达。结论显示黄药子配伍当归后可能通过降低P-gp的表达增加黄药子的抗肿瘤作用[19]。黄金玲, 蔡横, 顾武军, 用ICR小鼠建立S180和EAC移植瘤模型, 分别观察加味小陷胸汤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与荷瘤生存时间的影响;用MTT法检测其对人胃癌SGC-7901及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显示加味小陷胸汤 (40g·kg-1、80g·kg-1) 对小鼠S180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4.70%和51.12%, 对荷EAC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3.47%和53.26%;加味小陷胸汤 (1.0~4.0mg/mL) 对人胃癌SGC-7901、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制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得出结论:加味小陷胸汤具有抗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EAC及人胃癌SGC-7901、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作用[20]。杨传标等, 制备大鼠实验性肝癌脾虚证和湿热证模型, 设正常对照组, 肝癌脾虚证模型组, 肝癌湿热证模型组, 肝癌脾虚证治疗组, 肝癌湿热证治疗组。肝癌脾虚证治疗组和肝癌湿热证治疗组各鼠给予健脾康复方治疗。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GF-ⅡmRNA表达, 观察健脾康复方对IGF-Ⅱ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肝癌脾虚证和肝癌湿热证模型组IGF-Ⅱm 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肝癌脾虚证治疗组IGF-Ⅱm RNA表达显著低于肝癌脾虚证模型组 (P<0.05) , 肝癌湿热证治疗组IGF-Ⅱm 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 (P>0.05) 。得出结论:健脾康复方对大鼠实验性肝癌脾虚证IGF-Ⅱm 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21]。杨传标等采用1, 2-二甲基肼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大肠癌模型, 观察健脾康复丸对大鼠大肠癌TERTmRNA表达及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原位杂交法检测大肠组织TERT mRNA表达。结果:健脾康复丸高剂量组TERT mRNA阳性表达率为33.3%, 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的75% (P<0.05) 。实验结束时健脾康复丸高剂量组体质量高于模型对照组 (P<0.01) 和希罗达对照组 (P<0.01) , 健脾康复丸低剂量组体质量也高于模型对照组 (P<0.01) 。结论:健脾康复丸能够抑制大鼠大肠癌TERTm R NA表达, 并能防止大肠癌大鼠体质量下降[22]。裘维焰建立小鼠Hep A和S180肉瘤动物模型, 造模动物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环磷酰胺 (CTX) 组、四君子汤、r IL-2组、四君子汤+r IL-2组、IFN-γ组、四君子汤+IFN-γ组, 另设正常小鼠组。连续用药10d, 计算抑瘤率, 摘取脾脏进行免疫功能测定。结果:两者合用能明显提高抑瘤率, 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IL-2、IFN和NK细胞活性。结论:四君子汤能有效增强生物反应调节因子 (IL-2和IFN-γ) 的抗肿瘤活性[23]。熊丽等,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TDHGG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肿瘤细胞抑制率与药物剂量呈直线相关;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处理组;肝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3.9%、18.1%、5.8%,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其中G0/G1期细胞数增加, 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结论:TDHGG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生长, 并可干扰肝癌细胞增殖周期,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24]。金国梁等采用注射己烯雌酚和黄体酮进行子宫肌瘤造模, 对造模大鼠分别给予消颗粒、桂枝茯苓胶囊和三苯氧胺, 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子宫大体解剖形态学和光镜下病理形态改变, 并检测血清免疫因子IL-2、TNF-α水平及抗细胞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大鼠均出现较明显的子宫平滑肌瘤样改变, 消颗粒各剂量组大鼠子宫肌瘤样增生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 其血清IL-2水平升高 (P<0.01或P<0.05) , TNF-α水平 (P<0.01) 降低, 尤以消颗粒高剂量组最为明显;在细胞凋亡调控方面, , 尚能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 与模型组相比, ,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1) 。结论:消颗粒对于大鼠实验性子宫肌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调整并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防治子宫肌瘤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25]。李彦博等, 血道转移实验为小鼠经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 观察荷瘤小鼠的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淋巴道转移实验以腹水型肝癌H22瘤株在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接种, 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重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小鼠免疫器官的变化。结果:益气养阴方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并且可明显改善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结论:益气养阴方对H22腹水型肝癌血道及淋巴道两种转移途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26]。张彦, 对39例肝癌疼痛患者采用莲莪止痛方 (柴胡、半枝莲、莪术、丹参、郁金等) 口服, 配合金香散结膏外贴治疗, 7d为1个疗程, 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有效率为83.6%。提示:本方法可以缓解肝癌疼痛,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7]。

3 结语

中医药整体治疗糖尿病有优势 篇10

中医学讲求从脾论治糖尿病

中医理论认为,脾的运化功能失调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脾是引起糖尿病病机变化的中心环节。中医传统认识中的脾包括了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在内,脾的运化功能与现代医学胰的分泌功能以及糖代谢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中医络病学指出,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在于脾络中气血亏虚,痰瘀停滞,瘀阻在脾络,造成脾的传输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营养物质代谢紊乱、血糖升高,因此治疗糖尿病需要健脾运津。脾气健运,才能将饮食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化生为精气输布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从而营养四肢,使糖分被充分利用,其作用不仅仅是降糖,更是协调脏腑机能,所以健脾将产生双重作用。一方面能降血糖,解除高血糖毒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能改善脏腑机能,减缓胰岛素衰竭,促进胰岛细胞再生。

从脾论治糖尿病有三大优势

根据从脾论治、健脾运津治疗糖尿病的学术创新思想,研制出的中药新药津力达颗粒,选用人参益气健脾运津,黄精、苦参、苍术清热滋阴,燥湿健脾,佩兰、麦冬、知母、丹参化湿醒脾,养阴畅脉,葛根、荔枝核引津上升,调畅气机。全方以治脾为主兼顾他脏,具有补益畅通脾络气血,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调整血脂代谢等治疗作用,可多角度、多环节干预糖尿病及并发症,并且长期用药安全,无低血糖反应,不会增加患者体重。根据临床应用发现,津力达颗粒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体现出三大优势:

降低血糖不反弹

胰岛素分泌决定着人体的血糖水平,胰岛素不足是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津力达颗粒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增强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可升高血液里胰岛素的含量。胰岛素多了,血糖自然就降下来了。研究证实,符合Ⅱ型糖尿病标准的糖尿病患者470例服用津力达颗粒后平均8天左右,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能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正常状态,能平稳降低血糖。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最大优势是降低血糖后不反弹,而且不会出现低血糖等副作用。

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内分泌了胰岛素,但是在肌肉、脂肪等组织中存在着抵抗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抗体,不让人体分泌的胰岛素发挥作用,所以不能有效转化血糖,导致血糖升高。津力达颗粒可以有效减少胰岛素抵抗现象,能明显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改善糖耐量异常,促进血糖达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通过研究发现,津力达颗粒能够减少胰岛素抵抗现象,重新让胰岛素正常发挥降糖作用。

降血脂防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脂都很高,高血脂不仅会伤害胰岛β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岛素抵抗,还会和高血糖一起损伤人体血管,造成心脑血管病、肾病、眼底血管病变等各种并发症,所以降脂已经被公认为是糖尿病治疗主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津力达颗粒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较好的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并能升高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这对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都有积极意义。

由此可见,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新药,津力达颗粒不仅能改善糖尿病的发病基础,降低血糖,消除患者困倦乏力、口渴多饮等糖尿病症状;还能对患者进行整体调节,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防治结合,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全新选择。临床上常将津力达配合西药运用治疗糖尿病,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

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 篇11

1 辨证论治研究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许多人还采取过去的辩证论治方式。但在现如今许多学者发现, 单纯的老一套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很难在效果上取得满意。因此, 相继的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

1.1 从 气因 阴阳 分型 论治

学者将糖尿病患者的病型分为四型, 其中包括阴虚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血瘀型。

1.2 以主要 发 病 脏腑 分型 论治

针对每一个脏腑在糖尿病发病学中所占的地位不同, 因此辨证治疗应该亦有侧重。

1.3 以主要 病 邪 分 型 论治

从有糖尿病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病邪是一个让人不可忽视的引以重视的因素, 它既能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又可加速糖尿病的恶化。因此, 在治疗糖尿病中如果以主要病邪分型论治的话, 此方法只适于标盛标急的特殊情况。

1.4 分 期辨证论治

糖尿病对比于其他疾病他的病程是漫长的长, 并且的发病过程中合并了许多症状, 病情也较为复杂。分期分型论治方法, 较客观地揭示了糖尿病的证治规律, 是现阶段得到方法中值得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修改和推广的方法。

2 常用治 法研究

现采用实验对照实验的方式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采取补肾化瘀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分析,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5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5.7%与对照组的54例总效率54.6相比, 差异十分显著。对糖尿病肾病的45例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散结法治疗, 有效率为89.7%, 而巯甲丙脯酸组25例有效率为仅为68.0%, 差异显著。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28例, 总有效率为88.5%, 其中效果较好的是气阴两虚型, 阳阴两虚型的效果则较差一点。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医家的重视, 近几年来更是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肯定地说:在前辈们的努力和汗水下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尤其是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另外, 中医辨证论的治疗, 可以加减灵活的运用, 跟西医相比更为灵活, 不死板, 且有很高的安全性、中药的副作用小, 对人体伤害不大。但是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判定标准不一致, 致使文献报道资料之间缺乏可比性;且临床还停留在小样本的研究上, 缺少现代医学的检测依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严格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 充分应用现代医学手段更科学地阐述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展望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进行防治在当今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但是目前的研究证候学处于一个不规范的阶段, 因此, 无论是诊断、辩证还是分型及疗效的判定标准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 现在糖尿病学领域得到个专家教授都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展开了更为广泛的研究和实验, 通过对照研究, 以期望取得更科学、可信的成果。

摘要:该篇文章作者从辨证论治、中药复方、中药提取物、单味药、中西医结合、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糖尿病肾病在近几年来的治疗效果及进展, 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用中医的方式方法治疗糖尿病得到优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辨证论治,分析

参考文献

[1]万中南, 广田亮.中医药辨治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J].中医杂志, 1991, 32 (7) :31.

[2]张淑敏.益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98例[J].浙江中医杂志, 1996, 31 (7) :317.

[3]刘大宇, 曲晓璐.糖尿病并发肾病的辨证论治研究[J].中医药导刊, 2003, 21 (2) :165.

[4]齐国良.糖尿病肾病从瘀论治[J].吉林中医药, 2001, 21 (3) :14.

[5]方家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79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7 (5) :49.

[6]张霓之, 李力, 刘涛, 等.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治疗的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14 (5) :41-42.

上一篇:和谐、愉悦的课堂下一篇:布局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