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2024-10-06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精选10篇)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1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是以胃黏膜萎缩变薄, 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 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胃胀等范畴, 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CAG属癌前病变, 多伴有异型增生 (ATP) 和肠上皮化生 (IM) 。目前, 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 中医中药治疗卓有成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因病机

CAG的常见病因为饮食不节, 劳倦所伤;脾胃虚弱, 运化无权是决定性因素;七情所伤, 气血不和, 经络瘀阻是常见病机。外感寒邪, 中阳不振, 运化失常导致胃气不降, 湿阻于内;久病则热, 热邪伤阴, 耗伤阴血;情志不畅, 气机失调, 气滞血瘀, 胃络瘀阻;气血两亏, 胃失濡养。另外, 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脾胃运化的根本, 肾阳不足亦可导致脾阳不振, 运化无权, 所以肾阳虚亦是本病的发病因素。总之, 正气虚是本病的关键, 气滞、湿热、阴虚、邪毒、血瘀是本病基础。CAG的发生部位在胃, 与脾、肝、肾关系密切。

1.2 辨证分型

现行中医药高等学校所用的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CAG归为胃痞范畴, 并提出了5种分型。属实痞的有邪热内陷、饮食停滞、湿热内阻、肝郁气滞;属虚痞的有脾胃虚弱。有的学者根据胃镜表现把CAG分为3种临床证候类型: ①脾胃湿热型。 胃镜征象:黏膜变薄、 苍白, 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 胃壁蠕动减弱;②脾胃湿热型。胃镜征象:黏膜红白相间, 以红为主, 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分泌物有臭味;③胃阴不足型。胃镜征象:黏膜光滑, 变薄变脆, 颜色以红为主, 分泌物少。结合胃镜所见, 胃黏膜充血与CAG活动期有密切关系, 胃黏膜糜烂点状出血, 以湿热为重;胃黏膜肥厚水肿以湿因痰凝多见;胃黏膜苍白可见血管纹理, 以阴虚表现为主;胃黏膜增生并伴肠化生, 大都为血瘀痰凝所至。一般CAG以肝郁气滞及脾胃虚寒多见, CAG中期以湿热内蕴及胃阴不足者多见, 末期则见气阴两伤及津枯血瘀。综合临床表现及胃镜所见, 笔者把CAG分为七型, 即脾胃气虚型、脾胃阳虚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痰阻中阻型、肝胃不和型及胃络瘀阻型。

1.3 治疗原则

因CAG始终存在着本虚标实的病理基础, 故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贯穿始终, 治疗上以益气养阴、理气活血为主。

2 治疗方法

2.1 脾胃气虚型, 温中益气健脾

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木香10 g, 砂仁10 g, 党参10 g, 云苓10 g, 白术10 g, 甘草10 g, 内金10 g。

2.2 脾肾阳虚型, 治宜温补肾阳, 益气健脾

方选黄芪健中汤和附子理中汤加减:黄芪15 g, 桂枝10 g, 白芍10 g, 附子10 g, 人参10 g, 白术10 g, 干姜8 g, 炙甘草10 g。

2.3 胃阴不足型, 治宜益胃养阴

方选益胃汤加减:生地15 g, 麦冬12 g, 沙参12 g, 玉竹10 g, 香橼10 g, 石斛10 g, 花粉10 g。

2.4 脾胃湿热型, 治宜清化湿热, 理气和胃

方选半夏 泻心汤加减:半夏10 g, 黄芩10 g, 黄连10 g, 干姜8 g, 党参10 g, 柴胡10 g, 甘草5 g, 大枣10枚。

2.5 痰浊中阻型, 治宜除湿化痰, 理气和中

方选二陈汤和平胃散加减:苍术10 g, 厚朴10 g, 陈皮10 g, 半夏10 g, 黄芩10 g, 甘草10 g。

2.6 肝胃不和型, 治宜舒肝解郁, 理气和胃

方选柴胡舒肝散和枳术丸加减:柴胡10 g, 枳实10 g, 白芍10 g, 香附10 g, 川芎10 g, 香橼10 g, 佛手10 g, 元胡10 g, 丹参10 g, 白术10 g, 甘草10 g。

2.7 胃络瘀阻型, 治宜化瘀通络和胃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 g, 红花10 g, 当归10 g, 川芎10 g, 赤芍10 g, 枳壳10 g, 桔梗10 g, 黄连10 g, 蒲公英10 g, 甘草10 g。

3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CAG疗效可靠, 中医治疗CAG从补虚入手, 补益脾胃,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临床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黏膜病理及中药药理结合取得一定进展, 但中医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 医者判断疗效的标准也不相同, 故而应在中西医双重理论指导下处方用药, 以有效的改善微观病理异常和宏观病症为目标, 制定出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 并进一步加强实验研究, 从分子学角度探讨中医药对CAG的治疗作用。

总之, CAG的病程一般较长, 故在临床辨证要准确, 用药时间亦较长, 根据临床随证加减, 以期更佳疗效。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2

本组病例以20~40岁的青壮年最多,占47例:病程一年以上35例。

1湿热下注型21例:病程较短。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溲时不畅,或有余沥未尽之感,终末尿混浊,或大便努挣后尿道有乳白色分泌物流出,或为脓性分泌物,或血尿,会阴部酸胀,掣痛,或有烧灼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药用:黄柏、败酱草各15克,苍术、滑石、泽泻、萆薢各10克,菖蒲、公英30克,牛膝20克。若湿热较重者合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加减。

2气滞血瘀型28例:病程较长。症见会阴部、少腹、腰骶、尿道等处酸胀疼痛。分泌物较少,腺体硬化或缩小。药用:王不留行、红花、菖蒲、当归、乌药、青皮、黄柏各10克,赤芍、桃仁各15克,鳖甲30克,蒲公英20克。痛剧者选加三棱、莪术、制乳没:软坚散结选加生牡蛎、海藻等。

3肾阴亏虚型8例:症见腰膝酸软,或腰骶疼痛,或有潮热盗汗,神疲,失眠,遗精,性功能减退或阳事易举,会阴部灼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用知柏地黄汤去山萸肉,加牛膝,女贞子。

4脾肾阳虚型3例:时流白浊或粘性分泌物,遇劳累更甚,腰膝酸疼乏力,滑泄,性功能减退。药用:熟地、仙灵脾、山萸肉、茨实各20克,巴13克,山药、金樱子各20克,菟丝子、杜仲各10克。虚寒重加附子、肉桂。

本组治疗后,痊愈13例,基本痊愈26例,好转7例,无效4例。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收治胃痛患者50例, 男35例, 女15例, 年龄21~75岁, 中位年龄48岁, 病史3个月~30年, 胃镜分型:慢性胃炎30例, 胃溃疡10例, 十二指肠溃疡10例。

1.2临床症状

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特征, 可伴胀痛、刺痛、隐痛、剧痛不同性质, 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发病人群以中青年居多, 有反复发作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 如暴饮暴食、劳累、饥饿、恼怒、进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1]。

1.3辨证治疗

依据胃痛特点, 临床辩证主要分五种类型:饮食伤胃型、肝气犯胃型、湿热中阻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耗型, 依据证型选取不同方药治疗。

1.3.1饮食伤胃型:胃脘疼痛, 胀满拒按, 嗳腐吞酸, 或呕吐不消化食物, 其味腐臭, 吐后痛减, 不思饮食, 大便不爽, 得矢气及便后稍舒, 舌苔厚腻, 脉滑。治宜消食导滞, 和胃止痛。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15g、山楂15g、莱菔子10g、茯苓10g、半夏10g、陈皮10g、砂仁5g、枳实5g、连翘5g。

1.3.2肝气犯胃型:胃脘胀满, 脘痛连胁, 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 嗳气频频, 矢气则痛舒, 喜长叹息, 大便不畅, 舌苔多薄白, 脉弦。治宜疏肝和胃, 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 白芍15g, 枳壳10g, 香附10g, 川芎5g, 绿萼梅5g, 佛手5g, 沉香5g, 甘草10g。

1.3.3湿热中阻型:胃脘疼痛, 痛势急迫, 脘闷灼热, 口干口苦, 口渴而不欲饮, 纳呆恶心, 小便色黄, 大便不畅,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 理气和胃。方用清中汤加减:黄连15g、栀子15g、制半夏10g、茯苓10g、草豆蔻10g、陈皮8g、苍术5g、黄芩5g、竹茹5g、甘草8g。

1.3.4脾胃虚塞型:胃脘隐痛, 绵绵不休, 喜暖喜按, 空腹痛甚, 得食则缓, 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神疲纳呆, 面色不华, 四肢不温,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脉虚弱或迟缓。治宜温中健脾, 和胃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20g, 党参20g, 焦白术15g, 白芍20g, 甘草10g, 姜半夏10g, 砂仁5g, 桂枝10g, 饴糖20g, 大枣6枚。

1.3.5胃阴亏耗型:胃脘隐隐痛, 似饥而不欲食, 口燥咽干, 五心烦热, 消瘦乏力, 口渴思饮, 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 和中止痛。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沙参20g、麦冬20g、生地15g、枸杞子15g、当归10g、川楝子8g、芍药8g、佛手5g、石斛5g、知母5g、甘草5g。

用法均每日1剂, 水煎取汁500 ml, 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4~8周。

2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 本组50例患者中痊愈10例 (20%) ;显效16例 (32%) ;好转21例 (42%) ;无效3例 (6%) ;总有效率94%。

3讨论

胃痛之中医辨证论治, 首先应抓住主证, 结合伴随症状, 明确证型, 分析病因病机, 重视病机演变。其次应结合新病、久病及虚证、实证加减用药。待胃痛治疗显效后, 则应重视预防调护。养成规律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均, 忌生冷辛辣油腻,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是为预防本病复发之关键。

关键词:辨证治疗,胃痛,疗效

参考文献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4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中医;辨证分型;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5.02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特点,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历节风”“顽痹”“尪痹”等或“三因三候痹”“五淫痹”中的一种[1]。RA的疾病进程是不可逆的,滑膜炎的反复发作会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严重时会出现患者肢体残疾甚则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中医治疗RA有独特优势,准确的辨证分型是治疗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目前,RA在临床上尚无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为深入研究RA的中医证型,笔者通过对最近10余年的文献进行查阅,综述如下。

1 中医传统辨证分型

娄多峰[2]通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虚邪瘀”理论,并应用该理论将RA分为气血亏虚证、风寒湿痹证、寒邪痹阻证、风湿热痹证、热邪痹阻证、寒热错杂证、瘀血痹阻证,分别采用扶正、祛邪、通络的治则,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孙吉友[3]从事临床30余年,认为肾精亏虚、六淫邪侵、痰瘀胶结是本病的病因病机,并将RA分为肾阳亏虚、寒湿闭阻证,肾阴亏虚、湿热痹阻证,脾虚湿困、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痰瘀痹阻证4型。

王振全等[4]通过观察170例RA患者症状体征、舌脉象的临床证候学调查表明,RA的内因是气血、脾肾、肝肾亏虚,外因是风寒湿热痰瘀等杂合,中医辨证分为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脾肾阳虚、寒湿痹阻、湿热痹阻和痰瘀痹阻6型。高建华等[5]运用信息采集表对1024例RA患者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搜集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证候资料,发现RA常见中医辨证分型有脾肾亏虚证、痰湿阻络证、风寒湿痹证和湿瘀痹阻证4种。高明利[6]认为,RA以肾虚为本,脾虚湿邪内盛为标,血瘀贯穿疾病始终,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肝肾亏虚型、瘀血内阻型和脾虚湿盛型,其中脾虚湿盛型临证时又可分为寒湿闭阻和湿热痹阻2型。中医传统辨证分型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方面对本病进行分型,得出本病的病因无外乎素体气血阴阳亏虚,加之六淫之邪外感,在分型上多从气血亏虚、肝肾阴阳亏虚和寒热痰瘀来分。

2 中医分期辨证

郭会卿[7]运用中医理论对RA进行分期辨证分型,指出初期、活动期多为湿热痹阻型,治宜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早、中期多为寒湿痹阻,治宜散寒除湿;中后期多为脾胃虚寒,治宜健脾除湿、通经活络;稳定期、晚期多为肝肾亏虚,治宜益肾壮督、蠲痹通络。吉海旺[8]从医30余年,通过对RA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提出将RA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其中急性期又分为湿热伤肾证、风寒湿阻证和风湿热郁证;亚急性期为肾虚寒侵证;慢性期分为肾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梁红[9]通过临床经验指出,RA急性期为湿热阻络型,亚急性期为虚实错杂型。其中又包括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气血瘀滞型、偏湿重型和肝肾两虚型5种。晁卫红等[10]通过总结张春馀分期辨治RA经验指出,初期、活动期多为热毒痰瘀痹阻,治宜清热解毒、化痰逐瘀;晚期、稳定期多为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治宜温补脾肾、化痰通瘀。RA分期辨证分为早、中、晚3期,分别对应疾病的急性期、亚急性期、缓解期,疾病初发多为实证,亚急性期多出现虚实夹杂证,缓解期表现出以各种虚象为主的证型。

3 中医辨证分型与统计学

孙丽霞等[11]对268例RA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调查发现,女性与男性的发病比例接近4∶1,其中13例直系亲属有RA病史及其他风湿类疾病史,占全部患者的4.9%;全部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中肝肾亏虚证、寒湿阻络证、湿热阻络证、痰瘀痹阻证等较常见;各证型多分布在51~60岁年龄段;寒湿阻络证发病年龄较小,肝肾亏虚证、痰瘀痹阻证发病年龄较大,寒湿阻络证、湿热阻络证多见于病程在5年以内的患者,肝肾亏虚证、痰瘀痹阻证散见于病程各个阶段。查青林等[12]对469例RA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与中医的肝肾亏虚及寒热证候表现有关的虚因子、热因子、寒因子,并对各中医证型的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3个证候因子能很好地区分寒湿阻络、湿热阻络、寒热错杂与肝肾亏虚4证。姜小帆等[13]通过对RA现代文献的搜集整理发现,RA常见证型为肝肾阴虚、风寒湿痹、湿热痹阻、风湿热痹、痰瘀痹阻、寒湿痹阻、气血两虚证,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肾3脏,病性以湿、热、寒、阴虚、风为主。何弈婷等[14]搜集339例RA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现,RA患者年龄小者主要中医证候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年龄大者以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为主,且病程最长。双手X线分期可见各证候均以Ⅱ期常见,寒湿阻络证以Ⅲ期、肝肾不足兼痰瘀互结证以Ⅰ期少见。性别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在中医辨证分型上无明显变化。成之巍[15]在研究RA中医辨证分型与不同型类风湿因子(RF)之间的关系时发现,RA中医证型以寒湿痹阻证多见,瘀血痹阻证IgG阳性率高,寒湿痹阻证IgM阳性率高,肾气虚寒证IgA阳性率高。杨孝兵等[16]在研究气象因素与RA疾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时发现,RA以寒湿痹阻证为主,多分布在冬季,且温度和风速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统计学实现了对相关信息全面有效的分析处理,为探索证候研究的方法学提供了参考,是今后开展多中心、大样本RA中医证候研究的保障。

4 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

杨军平等[17]选取60例RA患者,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水平在不同证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寒湿痹阻型ACTH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肝肾阴虚型与肾气虚寒型ACTH水平显著降低(P < 0.01);进行组间比较时,寒湿闭阻型、肝肾阴虚型、肾气虚寒型3组ACTH水平明显低于湿热阻络型(P < 0.01),肾气虚寒型ACTH水平比肝肾阴虚型及寒湿痹阻型有降低趋势,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覃光辉等[18]在研究中医四诊信息与RA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时发现,偏寒型RA患者VEGF水平比偏热型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黄闰月等[19]将RA的病理学研究与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相结合,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RA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发现,MMP-3在疾病活动期的风湿热痹型中表达最高,痰瘀凝滞型次之,肝肾亏虚型表达最低。王银山等[20]在研究RA中医证型与各种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时发现,风湿热痹型的炎性程度最高,风寒湿痹型次之,痰瘀痹阻型与肝肾亏虚型炎性程度较低;白细胞介素(IL)-6与IL-1β在各中医证型的血清水平与炎性指标相一致;风湿热痹型与风寒湿痹型的IgM、CD4+、CD4+/CD8+值较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显著升高(P < 0.05),而CD8+值明显降低(P < 0.05)。李云春等[21]在研究RA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基础时发现,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肾气虚寒、肝肾阴虚、瘀血痹阻组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及RF-IgM、RF-IgA、RF-IgG质量分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各组活动期上述指标均高于非活动期(P < 0.05),活动期湿热痹阻型上述指标均高于肾气虚寒、肝肾阴虚及瘀血痹阻型(P < 0.01)。王康惠等[22]在探讨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α和β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时得出,GRα和GRβ蛋白质水平湿热痹阻证和瘀血痹阻证与对照组比较均偏高(P < 0.05),湿热痹阻证高于瘀血痹阻证(P < 0.05)。结果表明,不同的实验室指标经过统计分析都有一定的偏向性,但这些指标的统计对于RA的中医辨证分型缺乏特异性。

nlc202309041132

5 中医辨证分型与X线及超声检查

孙忠皆[23]通过对167例RA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X线影像学比较分析得出,实证中,风寒湿痹证患者X线表现为部分指关节近端肿胀,呈梭型对称性改变;风湿热痹证患者X线以受累关节软组织明显对称性肿胀,关节间隙增宽伴骨质疏松皮质变薄,软骨或软骨下虫蚀样缺损为主;痰瘀交阻证中多见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较普遍,关节面骨质出现小而不规则缺损样破坏区,关节面不光滑不规则,近端关节明显,关节间隙变窄。虚证中,气血亏虚证存在普遍性骨质疏松,骨端骨质缺损破坏渐渐明显,或有囊样缺损影,软骨破坏渐趋明显,关节间隙日趋狭窄;肝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骨小梁显著稀疏,骨端骨质广泛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甚或畸形;肝肾阳虚证骨质破坏伴不规则新骨形成或骨质硬化,部分关节骨性融合呈屈曲畸形。邵继满[24]研究中医证候与X线诊断分期的关系显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型多见Ⅰ、Ⅱ期,肾气虚寒、肝肾阴虚型多见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郭玲等[25]在探讨RA膝关节病变超声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时发现,寒证与热证RA患者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热证患者关节腔积液量比寒证显著增多(P < 0.05),且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亦显著增多(P < 0.05)。结果表明,RA的X线及超声表现与通过四诊确定的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对RA的早期诊断及疾病进程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6 中医辨证分型与体质因素

陆慧[26]在RA患者中医体质与临床辨证的研究中发现,RA患者中风寒湿痹、热痹两种证型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前者阳虚质比例最高,后者湿热质比例最高,表明体质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相关性。王涛[27]通过对100例RA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研究得出,寒湿痹阻证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湿热痹阻证以湿热质、痰湿质为主,肾气虚寒证以气虚质、阳虚质多见,肝肾阴虚证以湿热质、阴虚质为主,瘀血痹阻证以阳虚质、瘀血质为主。结果表明,体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疾病出现时为何种证型。

7 中医辨证分型与地域差别

邢丽丽等[28]回顾性研究154例辽宁地区RA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发现,RA患者以寒湿痹阻证最多见;肝肾阴虚证女性多见,且年龄偏小;肝肾阴虚及痰瘀互结证病程较长,易伴贫血;湿热痹阻证炎症反应大,易出现骨质侵蚀。彭江云等[29]对云南地区1120例RA患者进行证候学研究发现,该地区患者中医证候有风寒湿热夹杂、气血阴阳亏虚及痰瘀互结的特点,疾病初发或活动期以实证为主,缓解期虚证多见,日久不愈易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刘春景等[30]通过对新疆地区114例RA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虚实夹杂型占43.9%、肝肾亏虚型占19.3%、寒湿阻络型占16.7%、湿热阻络型占9.6%、痰瘀阻络型占8.8%。结果表明,地域的差异会对RA的疾病分型产生影响,也佐证了人与自然相呼应的天人合一观点。

8 中医辨证分型与基因表达

杨晓凌等[31]对196例RA患者进行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等位基因,同时依据临床表现及舌脉象辨证分型发现,HLA-DR4阳性率为56.1%。风寒湿阻、风湿热郁、痰瘀互结、肝肾阴虚4型患者中HLA-DR4阳性率分别为46.4%、51.2%、78.6%和82.8%。肖诚等[32]通过探讨RF阴性和阳性RA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RF阴性与阳性之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和寒热证候之间的基因表达不同,中医证候分类学有基因表达谱的依据。

9 结 语

RA的病因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临床治疗亦无特效疗法。现代医学治疗副作用大,对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存在很大的弊端;中医学治疗有独特优势,但目前临床上中医辨证分型众医家各抒己见,尚无标准可依。笔者对最近10余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多角度、多因素分析RA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发现各种分型依据均有利有弊:传统分型及分期辨证依据四诊资料,结合临床经验来判断寒热虚实偏向和疾病进程,符合中医辨证分型要依据望闻问切来全面考虑的要求,但有一定的主观性;统计学在分析RA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分布上有很大优势,但在具体的分型上无法提供确切依据;实验室指标与X线及超声检查对诊断RA有重要的作用,体质和地域说明了疾病的易感证型,但在中医辨证分型上同样缺乏特异性;目前,基因与RA分型之间的研究成果不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病要依据准确的辨证对症下药,故望闻问切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通过四诊得出的临床资料对中医辨证分型最有指导意义,同时期待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在RA的辨证分型中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各种证型必备的症状或体征,亦或指标,正如张仲景所言“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期待众医家共同努力,为攻克“顽痹”而奋斗。

10 参考文献

[1]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8.

[2]李满意,娄玉钤,杨林江.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45-50.

[3]尹通.孙吉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54-55.

[4]王振全,潘贵超,鞠大宏.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候学调查[J].中医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81.

[5]高建华,张剑勇,何伟珍,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临床分布规律研究[J].河北中医,2012,34(9):1292-1294.

[6]褚爱华,高明利.高明利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拾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3):19-20.

[7]孔伶俐,郭会卿.郭会卿教授分期分型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52-55.

nlc202309041132

[8]衣蕾,姜小帆,李娟娥.吉海旺教授分期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6):60-62.

[9]梁红.分期、分型治疗类风湿病体会[J].吉林中医药,2004,24(2):14-15.

[10]晁卫红,邹晓雅,朱淑琴.张春馀分期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1):56-57.

[11]孙丽霞,汪悦,金桂兰.对2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调查[J].江苏中医药,2008,40(12):25-26.

[12]查青林,林色奇,何弈婷,等.从主观症状因子分析的结果看中医辨证的数学逻辑:附469例RA多中心临床病例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75-77.

[13]姜小帆,曾进,石亮.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4):196-200.

[14]何弈婷,付丽媛,阎小萍,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26-28.

[15]成之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不同型RF相关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270-271.

[16]杨孝兵,蒋峰,孙颖慧.气象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4,55(22):1933-1936.

[17]杨军平,邱丽瑛,喻建平,等.ACTH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不同证候间分布规律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47-2249.

[18]覃光辉,曲环汝,薛轶燕,等.VEGF与RA患者寒热证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9,15(3):11.

[19]黄闰月,黄清春,沈鹰.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2007,48(10):872-873.

[20]王银山,苏雅丽,丰哲,等.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与各种炎性指标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296-297,326.

[21]李云春,许荣,方忠俊,等.类风湿因子分型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2):1608-1610.

[22]王康惠,吴启富,康信忠,等.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证型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0,16(1):10-13.

[23]孙忠皆.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影像学与中医证型关系[J].中医杂志,2011,52(15):1326-1327.

[24]邵继满.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影像学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104.

[25]郭玲,安娜,唐先平,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超声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17-19.

[26]陆慧.RA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辨证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10-21.

[27]王涛.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11-52.

[28]邢丽丽,高明利.辽宁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规律的回顾性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35-38.

[29]彭江云,狄朋桃,方春凤,等.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15-17.

[30]刘春景,居来提?赛买提,陈昶,等.新疆地区1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480-482.

[31]杨晓凌,张之澧,倪立青.尪痹中医分型与HLA-DR4等位基因关系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2):37-38.

[32]肖诚,赵林华,吕诚,等.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8):689-693.

收稿日期:2015-01-07;修回日期:2015-03-20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5

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 男38例, 女22例, 年龄60~78岁, 平均68.9岁, 病程2~30年。

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中医临床分型共分为血瘀阻窍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痰浊上蒙型、肝火上炎型和风火上扰型6种[1]。所有药物均水煎分2次服用, 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周。 (1) 血瘀阻窍型:患者主要表现头痛、眩晕、耳聋、耳鸣、胸闷, 舌色暗伴有瘀斑、脉细涩。治疗方剂:通窍活血汤进行加减。方药组成:郁金12 g, 菖蒲12 g, 老葱10 g, 红花12 g, 川芎12 g, 赤芍12 g, 桃仁12 g, 黄酒适量。本组有2例。 (2) 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表现头晕眼花, 耳鸣, 失眠多梦, 夜晚尿繁, 苔白, 舌淡, 脉弱无力。治疗方剂左归丸进行加减。方药组成:龟板胶12 g, 旱莲草12 g, 川牛膝12 g, 白芍12 g, 鹿角胶10 g, 枸杞12 g, 山萸肉12 g, 菟丝子12 g, 熟地黄12 g, 山药15 g。本组4例。 (3) 气血亏虚型:患者主要表现:眩晕、面白、神疲、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方剂:归脾汤进行加减。方药组成:枸杞子12 g, 龟板胶12 g, 远志10 g, 当归12 g, 生地黄12 g, 木香10 g, 炙甘草6 g, 酸枣仁30 g, 党参15 g, 茯神15 g, 白术12 g, 龙眼肉12 g, 黄芪30 g。本组10例。 (4) 痰浊上蒙型:患者主要表现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舌体胖大, 苔白、脉濡滑。治疗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药组成:枳实12 g, 竹茹12g, 瓜蒌12 g, 甘草6 g, 白术12 g, 天麻15 g, 茯苓30 g, 陈皮10 g, 半夏10 g。中成药可服用半夏天麻丸6 g, 3次/d。本组12例。 (5) 肝火上炎型:患者主要表现头晕、头痛、目赤舌红, 脉弦。治疗方剂胆泻肝汤。方药组成:灵磁石30 g, 泽泻12 g, 木通12 g, 柴胡10 g, 茯苓30 g, 当归12 g, 黄芩10 g, 车前子15 g, 龙胆草12 g, 生地黄12 g。本组16例。 (6) 风火上扰型:患者主要表现眩晕、耳鸣、头胀, 舌红、口苦、脉浮弦。治疗方剂:天麻钩藤饮。方药组成:黄芩10 g, 夏枯草15 g, 夜交藤20 g, 山栀子10 g, 桑寄生12 g, 杜仲12 g, 钩藤20 g, 龙齿30 g, 天麻15 g, 川牛膝12 g, 朱茯神30 g, 生石决明30 g。本组18例。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治疗, 显效32例, 显效率53.3%, 有效23例, 有效率38.3%, 无效5例, 总有效率91.6%。其中血瘀阻窍型总有效率100.0%, 肝肾阴虚型总有效率75.0%, 气血亏虚型总有效率90.0%, 痰浊上蒙型总有效率91.7%, 肝火上炎型总有效率93.8%, 风火上扰型总有效率94.4%。各型治疗效果, 见表1。

讨论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本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以及高钠盐饮食、嗜烟、肥胖等因素有关[2]。高血压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头胀, 或兼有耳鸣、心慌、四肢麻木、面赤、烦躁、失眠等。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和肝肾有关, 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血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综上所述,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 指导推广。

参考文献

[1]蒋卫民, 唐蜀华, 陈晓虎.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 4 (11) :37.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2例, 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 其中男45例, 女16例;年龄26~62岁, 平均年龄 (44.5±5.6) 岁;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 (4.4±2.6) 年;对照组61例, 其中男39例, 女22例;年龄25~61岁, 平均年龄 (46.2±6.7) 岁;病程2~14年, 平均病程 (4.6±1.8)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2]制定本研究的诊断标准如下: (1) 患者有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嗳气、贫血及消瘦等临床表现; (2) 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以及黏膜萎缩和血管暴露; (3) 病理表现:胃粘膜腺体上皮细胞数目减少、体积缩小;萎缩腺体之间纤维组织增生、炎性浸润;固有腺体缩小减少并出现化生腺体;正常腺体消失被管状小腺体取代;肠上皮化生并不典型增生。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方:柴胡20g, 白芍12g, 丹参20g, 赤芍12g, 南沙参15g, 北沙参15g, 茯苓20g, 炒白术14g, 半枝莲14g, 白蔻仁12g, 泽泻14g, 檀香6g, 黄连6g, 法半夏9g, 炙甘草6g。功效:疏肝健脾、活血祛瘀、清热利湿。

辨证分型加减: (1) 脾胃虚寒型:上方加黄芪、党参、高良姜、炮附子; (2) 脾胃湿热型:上方去法半夏, 加藿香、佩兰、薏苡仁; (3) 肝胃不和型:上方加郁金、姜黄、旋复花; (4) 胃阴不足型:上方去法半夏, 加麦冬、生地、百合; (5) 气滞血瘀型:上方加川芎、当归、赤芍。

随证加减:胃脘嘈杂灼热者, 加麦冬、生地、焦栀子;恶心呕吐者, 加生姜、代赭石;大便秘结者, 加熟大黄、蜂蜜。在辨证分型施治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胃镜下黏膜的病理表现进行组方加减[2]:胃粘膜水肿明显者加猪苓、薏苡仁;黏膜充血者加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肠化生者加黄芪、土茯苓。上方予水500mL, 煎服30min, 取汁300mL, 分2次温服, 每日1剂, 治疗周期为28d。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增强胃动力、保护胃粘膜治疗, 包括:吗丁啉10mg, po, tid;枸橼酸铋钾0.3g, po, bid, 于饭前及睡前30min服用;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 予以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治疗周期为28d。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 胃镜下黏膜形态基本恢复正常, 病理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胃镜下黏膜炎症减轻, 病理检查提示仍为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变轻;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 胃镜检查及病理检验较前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 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1例轻微腹泻, 由于症状轻微而继续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顽固性便秘, 可能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有关, 停用抗生素后症状减轻。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n (%) ]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 是胃粘膜上皮由于反复损害, 特异性再生能力增强, 导致黏膜重建, 引起固有腺体出现不可逆萎缩, 甚至消失, 从而引发低酸、缺酸表现[3], 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反酸、嗳气等症状。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增强胃动力及保护胃粘膜等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胃痞”、“嘈杂”等范畴, 多由外感邪气、饮食不节、劳倦太过及情志失调等因素导致肝胃不和, 脾胃受损, 或患者素体脾胃虚弱, 内外之邪相兼, 致脾失运化, 水湿停聚, 郁而化热致湿热内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久则机体气血亏虚[4]。因此, 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本病, 组方中柴胡、白芍、檀香疏肝理气、调理中焦气机, 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南北沙参滋阴养胃, 茯苓、炒白术、泽泻渗湿健脾, 益气和胃;黄连清理脾胃湿热, 半夏燥湿健脾, 降逆止呕, 诸药合用, 共奏疏肝健脾、活血祛瘀、清热利湿之功效。

在此基础上, 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进行辨证分型治疗, 本次研究将萎缩性胃炎患者共分为五型: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和气滞血瘀型[5,6], 分别依据病理分型的不同而予以相应的辨证论治, 最后酌情考虑患者的兼证进行适当的随证加减。如此从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对患者进行综合论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 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对萎缩性胃炎采用辨证论治进行对症治疗, 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治疗效果显著,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2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患者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临床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增强胃动力、保护胃粘膜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 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萎缩性胃炎采用辨证论治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

参考文献

[1]罗英丽.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8) :193.

[2]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 (试行方案) [J].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10 (5) :318-319.

[3]程红杰, 牛少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 2010, 29 (11) :851-853.

[4]王东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 2010, 2 (11) :40-42.

[5]孙玉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观[J].中外医疗, 2009, 28 (28) :18-19.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的10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54例, 62耳, 男28例, 女26例, 年龄12~62岁, 平均年龄 (37.2±8.3) 岁, 病程2~40天, 感冒后发病39例, 鼻咽部炎症11例, 不明原因4例;对照组54例, 65耳, 男29例, 女25例, 年龄11~60岁, 平均年龄 (36.9±8.1) 岁, 病程3~37天, 感冒后发病37例, 鼻咽部炎症10例, 不明原因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2]

(1) 患者的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2) 排除鼻咽癌患者; (3) 排除严重心、脑、肝、肾等脏腑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拉啶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H13020787, 0.25mg, 每次3粒, 每日3次) 、强的松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H33021207) 5mg, 联合沐舒坦 (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 H20031314, 600mg, 每次10mL, 每日2次) , 口服治疗。

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1) 患者病程较短, 耳部自觉闷堵感, 辅助检查见耳膜稍有内陷, 光锥可见, 鼓膜呈现粉红色, 舌红苔黄脉数, 风邪犯肺, 治以疏风清热, 行气通窍, 药方组成为半夏12g、辛夷12g、金银花9g、连翘6g、蒲公英12g、贝母6g、菖蒲6g、甘草3g; (2) 患者病程超过15天, 耳部有闷堵感外还感觉胀痛, 辅助检查见耳膜内陷严重, 光锥消失, 鼓膜潮红色, 舌红苔腻脉数, 肝郁肺阻, 治以疏肝宣肺化痰, 行气通窍, 药方为辛夷12g、柴胡6g、川穹9g、藿香6g、菖蒲6g、木香6g、泽泻6g、黄芩3g; (3) 患者病程超过25天, 耳部闷胀明显, 鼓膜浑浊内陷成橙红色或黄色, 严重者鼓膜可与鼓室内壁粘连, 舌暗苔滑或有瘀斑, 脉涩, 治以宣肺化痰, 行气活血通窍, 药方为辛夷12g、桑白皮6g、泽泻6g、桃仁3g、红花3g、陈皮3g。所有中药均加水500mL煮开15min后温服, 每日1剂, 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3]

痊愈:耳部闷堵不适等感觉消失, 辅助检查和听力检查等均恢复正常;好转:耳部闷堵不适等自觉症状、辅助检查和听力检查均有明显好转;无效:耳部闷堵不适等自觉症状、辅助检查均没有改善。治疗有效率= (痊愈+好转) 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 (±s) 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痊愈49 (例) , 好转12 (例) , 无效1 (例) , 对照组分别为36、22、7 (例)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4%) 显著高于对照组 (89.2%)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4.50, *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 (1/54)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 (5/54)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2.82, *P<0.05。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在耳鼻喉疾病中比较常见, 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病率为78%左右[4]。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呼吸道感染、炎症、咽鼓管本身的功能有关。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 其发病与变态反应有一定的联系, 但发病机制并不确定, 因此西医治疗以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为主。本研究选用的即为头孢拉啶、强的松和沐舒坦口服治疗, 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会出现口干、头晕等不适症状。

在祖国医学中, 该病属于“耳胀”“耳闭”范畴。发病初期, 患者由于风邪入侵、气郁闭塞而发病, 随着病程延长, 患者自觉耳部闷堵症状加重, 鼓膜内陷越来越严重, 从风邪侵肺发展为肝郁肺阻, 可能表现为心情烦躁等[5], 治疗原则应从疏风清肝变为疏肝清肺化痰, 药物方面除了应用辛夷宣通鼻窍, 将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药物换为黄芩等药效更强的药物外, 还需加入柴胡、藿香、木香等疏肝理气的药物。随着病程的迁延, 患者病情更加严重, 可出现耳部胀痛、舌部紫斑等淤血症状, 应加入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中药, 改善瘀血症状, 从本质入手调整患者身体状况。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以发挥传统中医优势,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给予个性化治疗, 解除发病病因, 效果显著, 且中药本身安全性高, 不良反应少, 患者耐受性较好。

综上所述,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头孢拉啶、强的松联合沐舒坦口服治疗, 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 7天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 治疗组痊愈49 (例) , 好转12 (例) , 无效1 (例) , 对照组分别为36、22、7 (例)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 (1/54)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 (5/5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辨证分型,中医疗法

参考文献

[1]何春玲.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6) :686-687.

[2]舒诚华.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5) :83-84.

[3]戈言平.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 2011, 39 (3) :130-131.

[4]林淑琴, 韩茉, 张亚.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45例[J].福建中医药, 2012, 43 (30) :32-33.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中,选取8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3.2±3.5)岁;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5.5±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性研究。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普瑞酮进行治疗,其中呕吐、恶心症状严重则加服多潘立酮。

观察组患者,首先通过辨证治疗对于患者病情进行分型。对于腹痛严重、腹泻、便后疼痛、便时肛门灼热并食欲不振的患者,分类为湿热型肠炎,治疗过程中需通过用药清化湿热,行气导滞。药方采用白芍药25 g,秦归、白头翁、秦皮、白术、茯苓各15 g,黄连、黄芩、薏苡仁、苍术、银花、厚朴各9 g以及木香、槟榔、藿香各5 g。患者采药进行熬制服用。对于腹痛、下痢稀薄、便中有白色黏冻或泡沫,稍进生冷食物症状出现加重的患者,为寒湿型结肠炎,治疗中需要散理寒气,除湿并止泻。药方采用25 g白芍,桂枝、茯苓、白术各15 g,吴萸、肉豆蔻各12 g,砂仁和木香、干姜各5 g。对于情志不舒、稍使用容易产气的淀粉食物即出现腹泻腹胀等情况、大便稀而含有泡沫,为气滞型肠胃炎,需要帮助患者理气舒肝,除湿止痛。药方采用25 g白芍药,山栀、茯苓各15 g,柴胡、香附、枳壳、青皮、黄芩、莱菔子各15 g,大腹皮与厚朴各9 g,砂仁、甘草、木香各5 g。对于患病后腹中常常隐隐作痛、肢体发冷、大便塘滞、倦怠乏力、面黄肌瘦患者,为中虚型肠炎,治疗时需为患者补充阳气,温中止痛。药方采用白芍药和党参各25 g、炙黄芪20 g,桂枝、白术、香附、陈皮各15 g,良姜、饴糖、甘草5 g,并添加适量大枣。以上各方均用水煎服,每日1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在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肠镜和大便检查均无异常,为痊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和大便检查指数均明显改善,为显效;临床症状和肠镜、大便检查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汇总,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通过P<0.05判断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中4 0例患者痊愈例数2 8例(70.00%),显效患者9例(22.50%),无效患者3例(7.50%),治疗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中痊愈患者7例(17.5%),显效患者25(62.5%),无效患者8例(20.00%),治疗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χ2值为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与人体受湿毒入侵,情志不遂,气滞守阻,饮食习惯均有很大的关系。湿毒长期滞留于体内,入侵人体的内脏中,因患者自身的器官功能的不同而转化成热气或者寒气,使患者气血与之搏结,导致肠络受伤,形成病因。由于湿气入体,患者在染病后病情反复,经久不治更会使病情加重,损耗自身的正气。故在中医进行辩证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分型进行治疗[3]。其中结肠炎以湿气和气滞为发病关键,无论是哪种辨证类型均应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除湿理气的治疗。本文中观察组的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分型后,主要分类为湿热型肠炎、寒湿型结肠炎、气滞型肠胃炎和中虚型肠炎,并且就结肠炎的类型不同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中药药方进行治疗。

就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使用中医辨证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远高于传统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对于慢性结肠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很好地改善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慢性结肠炎共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两组患者各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传统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结肠炎导致的胃部难受、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情况,临床疗效优于现今常规采用的西药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黄建立.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5,15(1):71-72.

[2]周长鹏.中医辨证与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3(34):391-39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9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分型;危险因素;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22-03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e of correlation patients

QU Xin  ZHAO Hengxia  LI Zengying  LI Jinhua

Shenzhe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Hospital, Shenzhen 5180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CM syndrome type and weight index correlation. Methods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of 254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based o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standards are divided into DPN group and DPN group, the DPN group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2007 edition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betes Prevention Guide”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divided into 4 patterns: phlegm stasis Yin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 the data were typing. Results In DPN group of yin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with higher proportions of three other card type.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stasis and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 in the patients with yin asthenia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tasis long. The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in body mass index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ith yin asthenia and blood stasi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of glycated hemoglobin, total cholestero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fasting C peptide than the other three certificates is high, the resul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postprandial 2 hours of C peptide and other syndrome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Yin asthenia and blood stasis is the cause of the occurrence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of the important pathogen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n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compared to other syndrome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have relatively thin body, lower blood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stasis short duration,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

[Key words] 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for classification of syndrome simvastatin;Risk factor; Associativity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opathy disease,DPN)是糖尿病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患病率高达60%~90%,甚至可累及全部糖尿病患者。其特点是感觉神经受累较早,肢体疼痛麻木。关于DP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是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2]。但由于D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所以至今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3]。目前所使用及研发的药物大多是针对DPN各种发病机制假说的治疗,临床疗效报道不一,缺少大样本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防治DPN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54例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男129例,女125例,年龄20~80岁,平均(60.5±12.7) 岁,分为DPN 组和非DPN 组。DPN 组144例,男73例, 女71例, 平均年龄( 64.3±10.7)岁;非DPN 组110例,男56 例,女54 例,平均年龄(55.6±12.6)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DPN组病例选择标准[4]

(1) 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2)四肢(至少在双下肢)有持续性疼痛和(或)感觉障碍;(3)双拇趾或至少有一拇趾的振动觉减弱;(4)双侧或一侧踝反射减弱到消失;(5)肌电图示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延迟,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40 m/s,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45 m/s;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等电生理异常;(6)除外其他因素(如遗传、酒精中毒、尿毒症、甲减、药物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3 排除标准

(1)20~80岁以外的年龄,妊娠,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近1个月有糖尿病昏迷及严重感染者。(3)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如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足背动脉搏动音消失等),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中风、严重精神病、慢性酒精中毒等)。(4)除外其他原因(如感染、化学物质损害、金属中毒、营养障碍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4 研究方法

1.4.1 收集资料及分组 记录254例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糖尿病病程,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C肽、餐后2 hC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根据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将入选病例分为DPN组及非DPN组。

1.4.2 观察指标及方法 (1)血糖、TG、TC、LDL、HDL的测定利用拜耳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试剂采用仪器配套试剂。(2)HbAlC采用美国BIO2RAD高压液相色谱仪及配套试剂。(3)C肽测定采用BHP9507磁分离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测定仪,试剂采用相关配套试剂盒。

1.4.3 辨证分型 遵照2007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辨证分为4种证型:痰瘀内阻证、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法,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准α=0.05。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比较

将DPN组患者按照2007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标准,分为4种证型: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内阻证。进行数量比例统计后可以看出,在DPN组中,阴虚血瘀型患者占45.14%,约达半数,明显高于其他3个证型,其他3證所占比例相似;在非DPN组中,气虚血瘀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个证型,而其他3证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见表1。这说明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阴虚血瘀证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

2.2 DPN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将4个证型患者的各项指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法,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准α=0.05。可以看出:年龄、FPG、2 hPG、TG、HDL-C五项指标在4种证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病程来看,气虚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相似,与阴虚血瘀证、痰瘀内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内阻证的BMI和SBP与阴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HbA1C、TC、LDL-C和空腹C肽方面有相似的结果,痰瘀内阻证组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的餐后2 h C肽值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关于DP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目前的治疗大多针对其各种发病机制假说的治疗,且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充分循证证据显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正因如此,DPN的中医治疗大有前景,对该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相关探讨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研究收集了254名糖尿病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中医通过对本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对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的认识,认为消渴之发病,阴虚为本,亦常与血瘀有关[6]。《血证论·发渴》篇说:“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之上布”是以发渴[7],故阴虚是导致血瘀的主要原因。阴虚血瘀,脉络瘀滞,不通则痛,故见肌肤麻木不仁及疼痛。从本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来看,阴虚血瘀型患者数量占45.14%,即约有将近半数的患者存在阴虚血瘀情况,明显高于非DPN组患者,这与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不谋而合。对于中医证型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分析可以看出,阴虚血瘀型患者体重指

注:与阴虚血瘀证比较,*P<0.05;与气虚血瘀证比较,△P<0.05;与肝肾亏虚证比较,☆P<0.05

数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型。这能否说明体重、血压控制较好的阴虚血瘀患者更易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亦可解读为阴虚血瘀型DPN患者相较于其他证型DPN患者有体形相对偏瘦、血压相对较低的特点,这是否表明阴虚血瘀型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或其中尚有更确切的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4种证型中,阴虚血瘀证和痰瘀内阻证病程较短,气虚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病程较长。HbAlC、TC、LDL和空腹C肽4个方面相似,痰瘀内阻证均高于其他3种证型,可以认为,痰瘀内阻证血糖控制更差,血脂更高、胰岛功能相对较好。现代医学认为,高血糖、高血脂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容易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8]。已有的文献讨论了高脂血症与“痰”的联系[9]、HbAlC与“瘀”的关系 ,所以,痰瘀内阻证意味着发生糖尿病慢性大血管并发症更高的风险。由阴虚血瘀、痰瘀内阻证到气虚血瘀证,再到肝肾亏虚证,2 h C肽水平逐渐减低,意味着第2时相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结合上面关于病程的讨论,肝肾亏虚证应属于疾病发展的较重阶段,从痰瘀内阻、阴虚血瘀证到气虚血瘀证,再到肝肾亏虚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逐步发展、加重。从上述结论中还可总结出,不同中医分型中各项指标的差异,这指导笔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本证型中相对异常的指标同时进行西医西药治疗,如进一步控制血脂、血压等。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809.

[2]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8-67.

[3] Foster TS.Efficacy safety of alpha-1ipo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diabetic neuropathy[J].Diabetes Educ,2007,33(1):111-117.

[4] 王芮.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237-2238.

[5] 仝小林,刘明喜.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48-151.

[6] 李红霞,李宏斌.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J].中围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109):11445.

[7] 李惠林,李金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概况[J].中医药信息,2010,27(2):100-103.

[8] 刘宽芝,李静波,吕海莉,等.黄芪、三七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MMP-9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64-266.

[9] 林锦培,傅晓东.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上海医药,2011,32(8):372-374.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篇10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

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 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疼痛, 且有腹部胀气和食后饱胀等表现, 该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炎等几种形式[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 对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 并对比分析了治疗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资料来源于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患者病例, 在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中男25例, 女19例;年龄18~73 (45.3±2.1) 岁;患病时间7个月~9年, 平均3.2±0.9年;治疗组中男26例, 女18例;年龄19~75 (45.6±2.2) 岁;患病时间8个月~9年, 平均3.4±0.7年。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口服吗丁啉片, 10mg/次, 3次/d, 口服维生素B1, 20mg/次, 3次/d。

1.2.2 治疗组

肝郁气滞型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随证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采用三仁汤治疗;食滞胃肠型采用保和丸治疗;脾胃气虚型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中焦虚寒型采用桂附理中汤治疗。上述类型患者中, 胃痛程度较重患者加用延胡索和川楝子;有泛酸症状者加用乌贼骨和瓦楞子;嗳气较频繁者加用沉香和旋覆花;恶心呕吐程度较重加用半夏和生姜。每天服药2次, 计划治疗4w[2]。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总时间、消化不良症状控制时间、病情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 并展开对比分析。

1.4 效果评价

治愈:经4个星期的治疗,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体征消失, 且2月内病情不会再次复发;有效:治疗4个星期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经4个星期的治疗, 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未得到明显改善, 甚至是加重[3]。

1.5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x¯±s, 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 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 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治疗效果

经统计得知, 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 有效19例, 无效者12例, 治疗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患者治愈18例, 有效23例, 无效3例, 治疗有效率为93.2%。显然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 (P<0.05) 。

2.2 消化不良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为13.84±2.47d, 治疗组为10.52±1.83d, 显然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 (P<0.05) ;对照组用药治疗时间为19.75±2.06d, 治疗组为15.72±1.58d, 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 (P<0.05) 。

2.3 病情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

在停药后, 对照组患者有10例出现复发现象, 复发率为22.7%;治疗组出现复发者2例, 复发率为4.5%。显然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 (P<0.05)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的过程中, 首要任务是辨别虚实;在治疗过程中, 应该遵循“通则不痛”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肝郁气滞型患者比较多见, 故有学者经过认为后认为肝郁犯胃为该类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基础, 病变在处于早期阶段时以肝郁气滞为主, 继而发展为肝郁湿阻或肝郁化火, 久而久之会对脾胃造成损伤, 故其证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实至虚、虚实夹杂, 根据病情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辨证施治在中医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次研究, 我们不难看出,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 且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治疗总有效率及安全性均较单纯西药治疗理想。此外, 对该类患者除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外, 还应该使其精神状态保持良好, 对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 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9.113-11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32-133.

[3]汪鸿志.重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2009, 37 (18) :508-509.

上一篇:背景阅读下一篇:矢量变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