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关系

2024-08-15

辨证关系(共12篇)

辨证关系 篇1

歌唱艺术作为艺术世界中的一个独特品类, 就是用歌唱者的声音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 并借助于歌唱者自身情感准确贴切的发挥, 去感染听众, 激起共鸣, 使双方得到美好的享受和陶冶, 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和力量的鼓舞的音乐艺术。如何才能做到“以情带声”, 使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处理好歌唱与情感的关系, 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声音色彩与情感色彩

歌曲中那些最微妙、最朦胧、最难以言表的内涵, 往往需要依靠音色的作用才能得以鲜明的体现。音色以情感为基础, 声音色彩的变化随情感色彩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一种情感以至细微的情丝波动, 都会在声音色彩上引起变化, 从而在声音中留下情感的痕迹。

歌曲演唱中, 动人心魄的音色表现, 不仅需要超长的嗓音技巧, 更需要动人心魄的内心体验。就人声的自然本色而言, 只有“明亮”和“晦暗”两种, 那变化无穷、奔流不息的内心情感, 是声音染色的源头活水。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如果将训练有素的声音植根于心中的情感, 有限的声音就能成为无所不能、无以穷尽的表现手段。

二、正确处理声音、技巧与表现力的相互关系

一个优秀的歌唱者, 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正确的发声方法、娴熟的歌唱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发声、技巧、表现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正确的发声是歌唱的基础, 没有了它, 就无所谓歌唱的技巧和表现力。歌唱的技巧则是以发声和表现力为依托, 歌唱通过它们来表达情感, 没有了它, 发声和歌唱表现就会脱节, 而没有表现力的歌唱, 就是发声方法再正确、声音本身再优美, 技巧再高, 也不会感染听众。

“用你的心儿去歌唱”, 声乐老师总是这样提醒他 (她) 的学生。歌唱最重要的是动心, 动心才是唱好歌的灵魂。

在歌唱表演中, “声”决不是无关紧要的, 我们把“情”摆在主导地位, 并不是不重视歌唱技术。相反, 歌唱技术是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决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情”只有通过“声”才得以表达。所以, 我们也不可忽视歌唱技术的学习。

三、歌唱艺术与一度、三度创作的相互关系

人们常说, 声乐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 即词、曲作者为一度创作, 表演为二度创作, 第三度创作是由听众在感觉和想象中完成的。其中, 歌唱者作为二度创作在与一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相互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度创作的完成并非是词、曲作者的终极目标, 歌曲成功的本身是以演唱为媒介, 以大众的认同为宗旨的。演唱者本身的二度创作作为纽带维系着一度创作与三度创作间的联结。在处理与三度创作的关系时, 歌唱者本身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种再创作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歌唱者本身处理的过程。

四、艺术性与民族性的相互关系

要处理好歌唱与情感的辨证关系, 还一定要处理好艺术性与民族性的相互关系。音乐产生在一定民族之中, 其情感之中都渗透了一定的民族精神、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心理审美积淀, 再加上民族语言的不同特点, 便产生了民族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语言丰富, 即使同一个民族由于地域辽阔分布较广, 也呈现出了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演唱风格, 因此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也有差异, 同时也在情感表现上也必须有所区别。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风民俗都是声乐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 情感表现只有适应民族特点, 才能为观众理解, 生吞活剥, 死搬硬套, 千篇一律, 必然不为人民所欢迎。所以, 只有处理好艺术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才能使歌唱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

总而言之, 要想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是对演唱者综合能力的考验, 要有完整的技术技巧, 良好的音乐感觉, 丰富的感情, 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渊博的知识。只要我们在永无止境的艺术表演中不断地追求, 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艺术表演者。

2009年山西省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艺术论文大赛获奖作品

标题:歌唱与情感辨证关系之管见

编号:022

作者:陈甜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组别:师范类高校助教组

类别:音乐类

项别:声乐

奖项:一等奖

摘要:在声乐艺术中, 歌唱情感是创作的前提, 歌唱情感是表现的归属, 两者互为依存, 互为联系, 互相统一。本文就如何处理好歌唱与情感的关系, 从歌唱的演唱技巧、歌曲的表现力、歌唱的多度创作和歌唱的民族性等方面进行剖析, 从而探究歌唱与情感的辨证关系。

关键词:歌唱,情感,声情并茂,歌唱技巧,民族性

辨证关系 篇2

吴天红

摘要: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及其执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制度的制定有其与生俱来的、不可能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具体的条文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机械地照章办事往往会有悖于制定制度的初衷,因而给制度的执行者带来了难以破解的悖论。本文意在阐述如何深刻理解制度制定的原旨,在制度执行时强调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制度更好地为管理服务。

关键词:制度执行以人为本辨证关系

一、严格执法与善意违法的矛盾

先举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例子。2000年8月份,沈阳市法库县即将临产的孕妇叶女士乘坐三轮“板的”赶往县医院,就在离医院还有5分钟的十字街口,值班交警以“此为迎宾道,不许三轮‘板的’行弛。”为由强令他们绕行,结果5分钟的路变成了孕妇半小时的煎熬,而这因为执行制度所增加的25分钟,竟成了一个即将出世的孩子在人间短暂的生命历程!——刚到医院门口,婴孩就从妈妈的身上掉到了地上,没等抢救就夭折了。这位交警照章办事,谁也不好说他有错儿,但是如果他让这辆特殊的三轮“板的”从迎宾道直奔医院,或许那个婴孩就得救了。类似这样的事例见诸报端已经是屡见不鲜了,由此引发的关于“无情守法”与“善意违法”的讨论也在各类媒体上沸沸扬扬喧闹了一阵子。

再举一个企业管理中的例子。企业为了救助大病患者,设立救助基金制度,在其执行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说,按规定大病患者一年的医疗达到80,000元,就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那么,如果说某大病患者一年的医疗费是79,999元,离制度规定的80,000元只差1元,这时候,该不该给救助金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果给了,患者可以继续治疗,生命得以延续,说不定就在继续治疗期间,奇迹发生,患者康复,但这显然是违反了制度之规定;如果按规定执行,不给救助金,这个被病魔拖累花光了积蓄且负债累累的患者,也许就此中止治疗,只有痛苦地忍受病魔的摧残,无望地等待着死神的来临。

二、制度的制订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这两个事例是比较典型的,它反映出法与理、制度与执行的困惑。究其原因,首先,任何一部法规和制度的制订,都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之所以说与生俱来,是因为它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工作小组制订的,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制订者不可能对所制订的东西将要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掌握,因为即使最资深的专家,他的学识也是有限的。所以这些法规制度从孕育到出生,就有先天的缺憾。而且有趣的是,制订者分明知道它必然存在不足,但又说不出或者说不全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不足,故而只好带病出世了。

其次,法规和制度的制订强调的是普遍性,而对特殊性很难一一列举再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果把所有的特殊情况全部罗列并明确规定,那么,这些条文叠加起来估计比摩天大楼都要高,一幢摩天大楼似的庞然大物,别说学习和执行了,就是印发、运输都是问题。

再者,一项法规和制度一旦公布实施,就有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要执行,而执行,原则之一就是照章办事,正所谓“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样,类似上述事例中的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三、制度的必要性

尽管制度的制订存在以上所说的难题,但是制度的必要性是无可置疑的。道路交通如果没有交通规则,可以想象那也是车辆横行,路人乱窜,“板的”必将寸步难行。如果大病救助没有额度限制,无论多少都来申请,也没法操作。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各项管理制度,人们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很难想象这个企业将是怎样一个乱象,根本就没法组织生产经营!所以,搞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各岗位人员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原始的家长、族长到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皇帝,再到民主社会、法制社会的逐步建立,可以说法规与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执行制度要“以人为本”

一项制度的公布实施,必然有其强制性,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类似前面所说的尴尬时,应该怎么办呢?这需要执行者对为什么要制定制度和制度制订的宗旨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首先,必须明白制度是为管理服务的。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公民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根本。如果在执法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根本宗旨,那就必然会产生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后果。企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保证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保证职工队伍稳定、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如果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那就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必然产生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

其次,必须明白条款是为制度的宗旨服务的。通常,人们往往只是牢记了制度的条款,却忽视了对前言的学习和理解,而每项制度的前言却正是这项制度最根本的宗旨,至于后面罗列的各项条款只是为前言中所阐述的宗旨服务的。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不去深刻的理解制度制订的宗旨,不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就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违背制定者最初的意愿,使制度成为管理的羁绊,甚至带来背道而弛的结果。表面上,是按条条框框严格执行了制度,实际上等于是践踏了这个制度本身。

当然,现实中也不乏一些貌似依法办事,不敢越雷池一步,实则怕担责任,怕丢乌纱帽的昏庸之辈,在执行制度时僵死地套用条款。这样的执行者已经不是理解不理解制度宗旨的问题,而是其极端的私欲早已吞噬了起码的良知。最终导致严重后果,貌似认真负责实则是极端不负责任,出了问题推到制度上,进而推给领导,因为制度是领导负责制定、审核、批准执行的,自己没有任何责任,这样的人何其可恶!

最后,管理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是人。在社会是公民,在企业就是职工。在所有因素当中,人是最根本的,没有了一个和谐向上的人员队伍,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这也正是目前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因所在。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甚至战乱频发,这个社会怎么可能发展呢?!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没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今天聚众上访,明天堵塞交通,这个企业哪里还有精力去抓发展呢?!

所以,在执行制度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在深刻理解根本宗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制度条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依据制度的宗旨进行特殊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制度制订的初衷和宗旨得以实现。

在教学中辨证地处理好几种关系 篇3

大家好!

每次参加大赛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每次大赛组委会都要我“画杨桃”,我“画杨桃”也很有可能像孩子一样画成五角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看课,个人感受不完全一样。今天,我作为评委会的一分子,谈点个人的感想。

这次大赛继承着第一次大赛的经验,又有所发展。记得上次我曾经把老师们的经验概括为四个词,当时我提出一堂好的课,首先是真实,其次是扎实,第三应该和谐,第四灵活。这次我们各地区推出的选手参加课堂教学大赛,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比赛来展示、切磋、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和提高。既然是比赛,就要有奖励,有名额、有分数,但我觉得大赛的宗旨不仅是让个人或者地区受益,而且应该让所有学生、让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语文教学真正得到提高。而我作为不在小语教学第一线的、一名高校的教师,我可能考虑问题不像我们小学老师那么实在,那么认真。他们非常敬业,会考虑具体的教学问题。我说的是大话空话,每次都是。我把自己的感想概括为四点:

一、作为全国的精英选手,我们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怎么摆好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从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里面有点辩证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过去的传统课程比较多的是重视结论,我这一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于是就落实到关于字词句篇和内容表达的结论。长此以往,就造成我们会比较关注那些确定的、有时候是抽象化的结论,认为那是重要的。但新课程倡导过程,对于课程的解释是引导学生在跑道上跑,非常重视过程。而小语教材基本上都是文选式教材,它有优点,但也有个问题,它对教学过程的展开,它的层次,它的阶梯没有做很多的规定和设计,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设计的。我看这次比赛的老师,比如说福建的老师,他就非常重视阅读过程的展开,对学生阅读进行由浅入深地引导。我记得那个班是三年级的孩子,这样有层次的、由浅入深地引导,我认为非常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16位选手的教学中,我看到了一些共性:让学生在课堂上静静地读课文的多了,指导学生勾画批注的多了,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的多了,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体会词语句子表达含义的多了,带着个人感受去阅读的多了。这些,其实都是教学过程的展开,这是最让学生受惠的。那么结论还要不要呢?结论还是要的。教学有目标,有定向的目标,有确定的目标;但也有不定向、不确定的目标。我觉得,结论是在过程展开的前提下,是在孩子充分读懂文章并有了自己的感受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这次赛课中有个非常好的例子,3号选手陆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或者用一个词语或者用一个甸子,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那篇文章是关于环保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最后孩子们的概括都指向破坏环境的问题,最后老师点了点,结论就出来了。我觉得我们要防止急于把结论告诉孩子,让孩子钻套子,或者防止把学习的结论变成干枯的仅仅让学生机械记忆的知识点,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结论是建立在学生真切、充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基础上的。

二、阅读教学中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这个关系应该怎么摆?这是一个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思考的问题。这次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和我们设计的问答题这类主观题,都非常突出个性化阅读,因为它在新课改中被强调了。但是,平时个性化的阅读,和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完全是一回事。课堂阅读教学是在一个教学共同体中进行的,而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共同体,有一定的共同教学目标,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共性目标。问题在于:我们如果仅仅强调个性化阅读,而教师在课堂上不作点拨、补充、引导,也就是不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上去,那么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我觉得就有一定问题。反过来,当我们在强调或者思考要落实在一个教学共同体中的共性目标时,我觉得我们老师要有这么一根弦,要以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作为它的前提。如果没有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个人的阅读感受,你不去重视他的阅读初感,不去触摸每个孩子在阅读中的鲜活跳动的灵魂,那么你的共性目标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是没有生命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集体共同学习探讨,最后完成共同的目标。比如1号福建选手教《修鞋姑娘》,抓住文中“吧吧吧”敲钉子的细节,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给我很深的印象。老师的指导思想非常好,他就是强化个性化阅读。这告诉我们,个性化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对文本主题或写作特点的总的理解,它也可以体现在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感受上。抓“吧吧吧”三个字,孩子们有三种读法,有点遗憾的是,我认为这三种读法有的比较合理,有的不太合理,因为他脱离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故事的情境。对此,老师却没有点拨,我觉得这是小小的遗憾。老师的指导思想是引领学生通过“吧吧吧”去揣摩人物的心理,读进人物的心灵,但是这些不同的读法里边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再点一下,共性的目标就能达成,做到两全其美。4号安徽的陆老师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非常重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孩子们回答“绿色消退了”“大自然被毁灭了”“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个结论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但我觉得老师在这方面花的时间过多了。个性和共性关系的处理上,当共性的目标已经深入孩子的心时,我觉得就可以少花些时间,花到其他地方去。

三、思维方面的聚合与发散。这也是这些参赛老师的教学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是关于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方面的问题。处理聚合与发散的关系,不仅是说在三十分钟的大赛中,平时教学也是如此,如何避免面面俱到,避免没有重点,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思维训练方面防止平面展开,没有层次地推进。我们大赛中很多老师做得很好,但我认为有些课有个共同的毛病,老师跟着课文内容的思路走,没有从课文中跳出来,没有对教材做大的处理,因此他的思维是平面的。我认为有两位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启发。一位是9号海南的林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他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就是先集中,再发散,再集中。所谓先集中,是根据文本中“美丽”这个核心词,抓住这个“文眼”,从课文中找出六段话,这六段话都是作者对于居里夫人的“美丽”的一种理解的表述,然后让学生读这六段话,这是聚合性的思维方式,我看他的做法是以读带感,以感促思。接下来他要求孩子们自己选择六段话中的一段,这是发散;再根据全文内容,介绍居里夫人的“美丽”,这不是又从发散走向聚合了吗?既让大家有个性化的理解,又必须指向“美丽”这个文眼,所以这堂课在“收”与“放”的方面做得很好。还有就是16号湖南的老师,她的做法也有可

供借鉴之处。教《画杨桃》一文,重点放在文中三处对话上,从“不像”,到“像”,到“像五角星”,好像文字有点简单重复,但是文章对话所用句式、标点、语气都不同,表达的含义与情感就发生了变化。她就通过这三处对话把课堂串起来了,把重点抓住了。还有就是抓住两个词语,前面一个“神情严肃”,后面一个“和颜悦色”,“收”与“放”处理得非常好,这就是“教”与“学”一体。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老师们寻找课文的切入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的老师开头也想“收”,比如有一位老师教季羡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老师抓得很准,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这不符合中国习惯,老师抛出这个问题,问题很好,这可以说是聚合。但是我个人认为老师后面对文章的理解有点问题,引导得像是读一篇写景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看到的花是如何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等等,最后没有回到那个问题——他们养的花不是给自己看的,是给别人看的,没有“收”。这样光“放”而不“收”,是因为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有偏差,我认为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缺陷。

四、充实与空灵,就是“实”和“虚”的关系,这是涉及教学内容处理的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该实的必须实,字词句的教学要实,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实,铁板钉钉,毫不含糊。这一点我们多数选手做得非常好,这是这次课堂教学大赛非常成功的地方。因为儿童要夯实基础,这让他们终身受用。但是教学还要讲空灵。教学的空灵是对儿童思维和情感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一种考量。所以,我认为有的老师在“实”的方面做得很好,要正字音(多音字的教学),辨字形,4号老师教“裸”字的时候拉进了一个“裹”;比如词义教学,3号选手教“翘首”的时候,“翘首”在文中是实义,但这个词更多的是虚义——期盼、盼望,老师自己造了个句子,做了对比,这都非常“实”。我觉得阅读感受也要实,阅读感受也不能浮泛,讲空话,要表达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不同文体教学内容的“实”也不一样,这些我就不举例了。但是,有时候该实的没有实,如教《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描写太阳花的美丽用了很多文字、语段。但是这篇课文精彩在哪里?在“一片”,太阳花的伟大、珍贵不在一朵小花,而是成片,这样平凡才成了伟大。但是老师对课文标题中“一片”这个关键词没有抓住,而语段中间的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对太阳花的描写的字和句的排列组合,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排列,选择短句的句式,有非常强烈的表达作用。但是执教老师没有抓住,该实的没有实。有时候又应该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促使充实与空灵两者的转化。我个人认为,老师引导阅读分析是实,让学生静静地默读、思考是虚;抓文本中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是实,利用文本的意义空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是虚。比如教《卖木雕的少年》,这位老师处理得非常好,关于中非友谊,我认为可能是孩子认知上的空白,老师在这么短的准备时间里,组合了关于中非友谊的图片资料用多媒体展示,我发现孩子们前面有了充分感受,有了“虚”以后,他们在看图片时非常认真,神情专注,因为这些具体的图片填补了他们认知的空白,造成情感的冲击力,这就是实,化虚为实。学生对文本的真切感受,我们要珍视,但还要做适当的拓展想象。此外,确定性的目标是实,模糊性的、不确定的目标是虚。我想在这方面处理好也是一种辩证法。

我讲的这四点都是空话,但是我们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桃花心木”,是百年大树。老师们既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但我希望老师们能够来共同探讨在教学中怎样辩证处理这些关系。小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要讲究辩证法。有大追求的老师要志存高远,我这些问题向各位请教,也向各位选手表示深深的谢意!

辨证关系 篇4

“防”其实是一个总体的概念, 一个“防”字, 包括的东西太多了, 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首先来说说这个“防”字。

“防”是全方位的, 所谓的海陆空立体化的防御。从种猪的引进, 环境的控制, 饲料原料的管理, 药物的预防, 疫苗的免疫, 到病猪的治疗和死猪的处理等, 这些都是一个“防”字所概括的。种猪的引进:上规模的猪场引种时必须先采血化验, 保证几项基本的抗体水平保持合格, 并通过隔离观察无误时, 才可能与原有猪群混群。对于散养户而言, 由于条件的限制, 也只能选择一些信誉比较良好、近几年没有发生大疫情的猪场引种。

环境的控制:控制环境说起来简单, 其实是养猪过程中最难的环节, 也是养殖户最头痛的事情。环境控制其实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基本条件, 也只有环境控制好了、空气好了、饲养密度小了等, 猪才可能激发起自我的免疫应答功能。

饲料原料的管理:人们常说“病从口入”, 对于猪而言, 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 一定要把好饲料的质量关。这几年猪病连续不断, 究其原因, 饲料原料里的高铜、高锌, 玉米粒里的霉菌毒素, 浓缩料全价料里的次品蛋白、血浆蛋白、血球蛋白等, 都能造成疾病的暴发。

药物的预防和疫苗的免疫: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和一个“适时”的问题。混乱地用药容易引起猪的肠道菌群失调, 还有可能使细菌发生变异, 形成一种超级细菌。对于免疫接种也是一样, 过多的、过量的接种疫苗, 容易引起机体对疫苗的免疫麻痹, 还有可能引发疾病。

辨证关系 篇5

什么是内因?什么是外因?

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内因是指决定事物发展趋势的内在根据外因是指影响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

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内因和外因是相互对立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其次,内因与外因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没有内因就没有外因,没有外因也无所谓内因。最后,内因与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的内因,到了另一条件下可以变成外因,反过来也是一样。

我们知道,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彼此影响,但所有的联系不外于纵向、横向两种。纵向联系即是在时间上有先有后的同一种类型现象,前者对后者的制约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肯定或否定;横向联系则是指大约在同一时间段内,相同或不同类型、相同或不同空间、相同或不同层次等的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该事件所处的外界环境,它包括时间、空间、社会生活环境等;内因是当事者的素质、个人生活经历、意志品质、主观动机等。作为学生,要想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的确不易,因为往往会出现挂一漏万或条理不清的现象。

鉴于此,本人尝试着将这种内外因的分析法与纵横联系的眼光相结合,总结出一个“公式”,我们在分析社会现象的发生原因时,不妨按照如下程序思考、作答:

首先是“历史”原因,即以往同类事件对该事件的影响。

其次是“现实”原因,包括当时其它方面的社会生活对该事件的影响;当时其它国家、地区发生的某些事件对该事件的影响;事件的主体对象发挥的影响三方面。

例如:试分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到制度层次的原因。

我们因该首先分析“历史”原因,即以往同类事件对该事件的影响,也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前,中国学习西方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学习西方所产生的影响。循着上述思路,便不难发现该方面答案应是“洋务运动是中国的部分封建官

孙景民团队 24小时电话:0311-83720401 83720402 ***

僚在器物层次上向西方学习的体现,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了它的失败;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为中国在制度层次上向西方学习奠定了基础”。

而“现实”方面的原因,第一层次则是要从当时其它方面的社会生活对该事件的影响方面去分析。向西方学习隶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经济、政治、对外关系等几大方面对向西方学习这一事件的影响。经过思考,我们不难发现相关的答案:“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在制度层次上向西方学习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在制度层次上向西方学习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和列强挑起了瓜分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第二层次是要从其他国家地区发生的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方面去分析。因此,第二层次的答案是:“世界各国的改革和革命浪潮,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一些中国人进一步认识到进行制度变革的重要性。”

第三层次是分析从事该事件的人员的主观努力。因此这一层次的答案应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不懈探索,分别希望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专政。”

历史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又是一个有其客观发展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们活动的关系是辩证的。社会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自然界不同,离开了人的自觉活动,就谈不到社会历史及其发展。同时,人们的自觉活动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历史的发展,促进或延缓历史的进程。正因为这样,历史发展会呈现出不相同的面貌,会涂上各种偶然性的色彩。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人们自觉活动的背后,有历史发展自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它规定和制约着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总趋势。表现为:一方面人的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人的意识活动可以加快或延缓历史的进程,但不能改历史进程的总趋势。人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要由他们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决定。人们在社会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们的自觉活动并不是要改变规律,也不可能改变,而是要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为人类服务。人的自觉活动作用是同人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广度和深度正成比的,人对规律认识得越深刻,人的活动就越加自觉,获得的自由就越大。要正确充分地发挥人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主动性,就必须努力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自

孙景民团队 24小时电话:0311-83720401 83720402 ***

觉地顺应和驾驶规定。总之,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构成的,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历史的发展。但是在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背后是由客观规律支配的。

辨证关系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独立 合力

英语教学中,由于传统的主观先入为主式教学思想的束缚和客观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授课所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广泛的学生群体,教师很难一一了解不同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更谈不上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包括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解决方式和学生英语学习潜力的挖掘办法等,而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使英语课堂得到了诸方面改观,尤其是学生独立学习前提下与同伴之间观点、经验的交流显示出合作学习的巨大合力,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与他人有效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完整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一、 独立思考与组内整合

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所以任何形式的合作学习都要把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共同进步的重要渠道,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基于学生获取最佳学习效果作为合作学习方式运用的初衷,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个体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从而夯实合作学习小组基础,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发挥学生群体聪明才智以体现集体解决问题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相互扶持时的合力作用。例如,在英语同位语从句内容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同位语从句的基本特征和一般用法,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共同探究同位语从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各合作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分工下,成员首先组内独立思考,并笔下成句,有小组成员造句如下: I have no idea whether we need to hand in our paper. This evid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re is much violence on television. 也有小组成员造句如下: I agree with your suggestion that we should change the plan. It is my advice that you 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 right now. 然后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有效整合,合作学习小组不仅能够准确呈现同位语从句的常用名词,而且还通过小组成员思维的相互碰撞按“观点词”、“建议词”等方式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和总结,这样学生不仅判断准、用得活,而且也学得广、记得牢,合作学习效果不言自明。

二、 独立思考与组内延伸

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引领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时在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观点、建议等启发下,他们的学习思路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因此,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也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并主要表现为学生智慧的延伸。例如,英语教材中有诸多优秀作品,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布置了这样的合作探究任务: Reading good book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Can you introduce some world?famous works to us? 此学习任务下达后,不同小组的学生把自己所阅读过的优秀作品在组内进行了积极交流,有的小组在汇报中不仅罗列了优秀作品,而且还谈到了推荐阅读该作品的原因: We??d like to introduce Gone with the Wind. It was written by Margaret Mitchell. Because 50,000 copies were sold just in one day, it set a sales record. 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25 languages,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best?sellers ever written. 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锻炼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体现了英语教学发展学生不同技能的要求,最终对学生而言所获得的益处可想而知。

三、 独立思考与组内升华

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中,我们发现,不仅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需要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取对自己学习有利的帮助,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同样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也能获得诸多有益启发,当所有帮助与启发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往往能够产生无限的力量。例如,在虚拟语气的教学中,教师课堂上讲清楚虚拟语气的概念及用法,一般学生通过理解与识记基本都能掌握本部分知识,为了达到学生强化记忆、有效巩固的目的,笔者分组要求学生合作探讨虚拟语气的几种适用情形,通过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虚拟语气的一般用法都掌握得不错,但对于特殊情形却表现出一定的认知模糊,例如,学生对于suggest表示“建议”和“表明”意思时的不同用法容易产生混淆,但是宽松的合作氛围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少了很多的顾虑,患得患失的行为得到了纠正,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均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理解,尽管暴露了学习问题,但是学生获得了学习真知,提高了学习效果,体验了合作学习的快乐,毫无疑问,相对于紧张而又严肃的英语课堂,学生合作学习意义更加明显,小组达成共识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还实现了知识的升华,并对虚拟语气的用法进行了如下概括: ①should类: His uncle insists that he should go to the best?known university instead of some common ones. ② 过去时类: It??s high time that he began to think how to do it. ③ 过去完成时类: I wish I hadn??t eaten so much.

总之,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有助于教师走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授课模式,促使教师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反思传统教学的不足,立足当前求发展;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还有助于打破学生消极思维、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知晓只有积极开动脑筋,有效与他人合作才能轻松实现学习目标。

浅析中医临床辨病辨证的关系 篇7

关键词: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辨证关系

每当提中医理论的特色, 往往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而作为另外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的辨病论治, 却经常被人们所遗忘。中医临床究竟应该是以辨证论治为主还是以辨病论治为主, 或者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二者是否应该结合,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难以达成共识。在此, 笔者从中医学发展历史的角度, 对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予以浅析。

1 中医理论的起源从辨病开始

众所周知, 中医学是以“辨证论治”为诊疗基本特点, 但纵观中医的发展过程, 中医临床从来就离不开“辨病论治”的指导。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初始阶段, 证候的概念尚未从疾病中分化出来, 在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 首先需要根据临床表现辨别病名, 以“病”作为辨析目标, 然后再施行相应治疗措施。

从中医学术的发展历史来看, 早期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便是从确定病名开始的, 先确定病名, 再处方治疗。在甲骨文中便有如疾首、疾目、龋等以患病部位命名的疾病名称。《山海经》中记载了瘿瘤、痹、痔等23种病名。现存最早的中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 基本上也是以病论方, 在病名之下附载处方。《黄帝内经》十三方, 也是针对不同疾病而设立的, 如泽泻饮治酒风, 鸡矢醴治鼓胀, 兰草汤治脾瘅, 四乌贼骨一藘茹丸治闭经, 生铁落饮治狂, 并未涉及具体证型。

所以, 从早期中医著作中可以看出, 中医最初遵循的是辨病论治的医学模式。

2 中医经典突出“先辨病, 后辨证”的诊疗思想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公认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但是不管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 书中随处都可以见找到辨病论治的踪迹:《伤寒论》在论述具体疾病治疗中, 每一篇都是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 “病”、“脉”、“证”、“治”四个字, 以病为首, 先提病, 再提脉证, 最后提治疗, 体现了辨病在诊疗中的重要地位。在具体治疗中首先强调以“提纲证”确定病名, 然后再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分析脉证, 以及传变、变证等的演变和预后, 治以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方药, 完全是在辨病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的。另外, 《伤寒论》辨病论治的思想还表现为一病必有一主方, 一方必有一主药, 在运用主方治疗主病的过程中, 再根据不同的证候加减用药。如用白头翁汤同时治疗热痢和产后下利虚极, 异病同方, 只不过考虑产后气血亏虚的病机加用了阿胶、甘草, 病同 (同为泻痢) 则方同 (白头翁汤) , 方同而药不尽同。另外用治疗阳黄的主方茵陈蒿汤治疗阴黄, 不同的是根据寒湿病机, 减去清热利湿、逐瘀退黄之大黄、栀子, 改用温里扶阳的四逆汤以治本, 但仍使用茵陈蒿为主要药物退黄以治标。

《金匮要略》则更明确, 大多数是辨具体的疾病, 如肝着、脾约、心悸、肺痈、胃反、脏躁、转胞等, 虽然有的不是具体的病的名字, 而是和症状有关的名字, 但从篇名论述的58个病名中, 以症状命名的仅仅有15个。这15个以症状命名的疾病, 因临床症状涉及多种疾病, 难以确定具体的病名, 所以只能暂且用症状命名。在《金匮要略》中, 大多数疾病的治疗既辨病又辨证, 以主方、主药治主病, 如治百合病用百合剂, 治黄疸病用茵陈剂, 治胸痹用瓜蒌薤白剂等。少数疾病的治疗甚至是只辨病不辨证, 如黄连粉治疗浸淫疮病, 甘草粉蜜汤治蛔虫病, 乌梅丸治蛔厥病。

后世许多重要的中医著作在书写体例中也突出以辨病为主, 分证论治, 如《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本草纲目》……皆以疾病为纲进行论述, 或详析病因病状, 或辨病用方, 或辨病用药, 无不体现了辨病为主, 一病一主方, 一方一主药的治疗思想。近代中医学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 也仍然运用辨病思维治疗肺痈、肠痈、湿疮、疟疾、蛔虫等很多疾病。

古代医家反复强调辨病的重要性, 如宋代朱月玄在《活人书》中说:“因名识病, 因病识证……胸中晓然而处病不差。”清·徐灵胎在《医书全集·兰台轨范序》一书中亦云:“欲治病者, 必先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 又当辨其生之因, 而症状所由异, 然后考其治法, 一病必有一方, 一方必有主药。”

从古到今, 众多医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都是力求先辨病, 然后再针对病的各个阶段进行辨证论治。这种特点突出表现于外科疾病的诊疗中, 几乎所有中医外科疾病的诊疗都是先辨病, 后辨证。对内科、儿科疾病的诊治也是力求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

3 纠正“强调辨证, 忽视辨病”的错误倾向

建国后, “辨证论治”被提出[1]并写入中医教科书, 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成为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基本特色, 确立了辨证论治在临床诊疗的主导地位。随之却出现一种不良倾向:因一味强调辨证论治, 盲目夸大辨证论治的临床作用, 将辨证论治与同样作为中医理论和临床诊疗重要指导思想的辨病论治对立起来, 导致辨病论治被弃之一旁。

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 辨证论治固然重要, 但辨病论治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在辨证论治之上。中医的病指的是“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 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节段的相应证候”;证则是指“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的概括”。对于病证的关系, “病者本也, 体也;证者标也, 象也。有病始有证”。病 (病名) 代表疾病整个发展过程的特点与规律, 是疾病的基本矛盾。证 (证名) 主要代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病为纲, 证为目;病为整体, 证为局部;证从属于病。证只有在病的基础上才有自己的特殊性可言。有病才有证, 证是在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使是相同的证, 如果其疾病基础不同, 它的产生、发展和转归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治疗用药也不同。如果在临床诊疗中抛开辨病, 一味强调辨证, 势必如岳美中老中医所批评的那样:治起病来, 心无定见, 越旋越远, 处方用药, 朝更夕改, 寒热杂投, 以致影响疗效[2]。

4 结语

辨病与辨证, 是从不同角度认识疾病的思维方法, 辨病是从整体角度来认识疾病, 辨析疾病, 通过总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机制, 认识整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辨证则是研究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机体功能特点, 认识该阶段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虽然认识角度不同, 但是辨病与辨证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 都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为临床疗效提供有力保证。辨病与辨证认识疾病的的侧重点不同, 一为整体, 一为阶段, 各有其优势与不足, 而一方的不足正是对方的优势, 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 以辨病为先、辨证为主, 才能全面而准确地认识疾病。

数千年来, 中医学对疾病的病名有力而有效的指导着临床疾病的治疗, 但是, 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 与西医学病名的客观性和严谨性比较起来, 传统中医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中医临床的很多病名主要根据病人发病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症状或体征而确定, 特异性差。中医传统病名概念模糊, 或以症状命名, 如咳嗽, 或以病因命名, 如痰饮, 或以病位命名, 如腰痛, 或以季节命名, 如春温……命名标准不统一, 无法反映疾病本质, 由此带来的中医临床对疾病的模糊的诊断已难于适应当今医疗保健的需求。而西医学借助现代科技的理论和工具, 从物理、化学及形态学等方面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 依靠客观数据以及直观的形态学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 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治疗。每一种疾病的诊断一般都有严格的客观指标。同一种疾病的诊断一般不会因为医生或地点的变异而得出不同的结果[3]。西医学在诊断方面的优势, 恰恰可以弥补中医在疾病病名方面的不足。

但是, 西医学片面依赖客观指标诊断疾病, 有其不足之处:如果通过现有检查手段无法获得客观指标, 即使病人有主观不适, 也无法做出诊断, 没有诊断, 更谈不上治疗。此时, 却可以根据病人主观症状的描述, 进行中医辨证, 然后进行治疗, 这样就可以运用中医辨证以弥补西医因缺少客观数据无法确诊和治疗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长期以来, 在中医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内涵逐渐发生了改变, 辨病以辨西医的病为主, 中医辨病逐渐被淡化, 以至于发展成“西医辨病, 中医辨证”成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的主流模式。

因此, 要提高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治疗效果, 必须正视辨病论治的临床地位, 充分发挥辨病论治的指导作用, 将辨病与辨证二者紧密结合。先辨病, 对疾病的发病原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辨证,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病人当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 从而进一步确立“证候”, 再根据“证候”来制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并处方遣药。逐步建立“以辨病为先, 以辨证为主”的中医疾病诊疗模式, 以此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清苓, 姜元安, 李致重.论中医辨证方法及辨证论治体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25 (4) :5.

[2]岳美中.岳美中医话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4:56.

退耕还林与耕地保护的辨证关系 篇8

1 退耕还林和耕地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1.1 耕地保护和退耕还林的矛盾关系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必然会造成耕地数量的减少, 特别是耕地数量不多的省份, 比如贵州等省。我国《土地管理法》中规定了农田的保护存量一定要达到行政区域的80%, 而当前很多山区以及陡坡耕地都划归为基本耕地, 所以这个80%的红线同样也会制约着退耕还林的实施进展。

1.2 耕地保护和退耕还林的统一

1.2.1 耕地保护是退耕还林的前提。

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耕地实际上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核心资源。在保障现有耕地的基础上, 不断加强农田建设, 提升耕地单位产量, 这样就能够为进一步退耕还林提供基础。《退耕还林条例》明确规定了地方各级政府要重视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 改善土壤品质, 改造陡坡耕地, 提升单位产量, 从而解决退耕还林之后造成的粮食缺口问题, 以贵州等西南地区, 原则上保障人均耕地不少于0.033 hm2, 而西北地区则人均耕地要保障在0.133hm2, 各级政府要安排各项农业建设资金, 从而确保西部地区的商品粮建设耕地规模。

1.2.2 退耕还林是耕地保护的辅助。

通过退耕还林, 将那些容易水土流失、风沙存在严重的危害, 以及粮食产量较低的不良土质通过植树种草来恢复植被,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退耕还林的政策, 还能够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能够有效的改善气候以及土壤条件, 提升土壤品质, 这样就有助于提升单位产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耕地的保护。通过退耕还林, 还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特别是对于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贵州山区地带, 通过退耕还林能够有效降低泥石流的危害, 这样又能够进一步保护因为风沙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耕地流失问题。所以说退耕还林实际上是对耕地保护的一种辅助。

2 耕地保护和退耕还林的协同发展

2.1 做好统筹规划

当前耕地总量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计税面积以及承包面积等数据还不够清晰, 这给政府的统一决策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现有耕地进行有效测量, 提升数据准确性, 并对林地以及沙化地以及陡坡地等数量都要进行准确丈量, 然后根据对农业的影响因素对当前的耕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对于不合适种植的土地尽快制定统一的退耕还林计划, 当然前提是建立在对本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保障以及粮食安全的保障前提下, 对于违法用地以及盲目用地的情况坚决制止, 从而提升耕地的有效利用水平。

2.2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无论是耕地保护是退耕还林其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 将农民手里产量低, 生产成本高的耕地收回来退耕还林, 这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因为收回来的不适宜耕种的农地还可以返还给农民一定的资金, 另外剩下来的土地还能够让农民有更多的精力来促进产量的提升。而随着林地和植被的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障, 同样也有助于农民的增收。不仅如此在退耕还林的政策上, 也给与农民一定的支持, 如果农民不愿意采用赎买的方法独自在不适宜耕种的土地上进行退耕还林, 这些林地和植被的收入同样归给农民, 从而提升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这样对于农民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增收路径。

2.3 因地制宜保障耕地保护和退耕还林协同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密度也存在着广泛的不同, 贵州相对地广人稀, 但是适于耕地的土地却相对不多, 而江南地区则是地少人口密度大, 虽然耕地质量很高, 但是人均的耕地水平却很低, 所以不同地区的退耕还林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都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制定符合当期的政策。

3 总结

总而言之, 退耕还林和耕地保护看似矛盾, 实际上是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制定政策上只有充分注重这种辩证关系, 才能够更好地协同退耕还林和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 从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

摘要:退耕还林和耕地保护是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农林政策, 退耕还林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 而耕地保护怎能够有效保障我国国家安全, 耕地保护是退耕还林的前提, 退耕还林则是保护耕地的有效保障,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辩证关系, 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退耕还林和耕地保护,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保护和退耕还林的协同发展策略。

关键词:退耕还林,耕地保护,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苏惠超.以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 2013 (6)

时间两种量之间辨证关系与换算 篇9

所谓空间, 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而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续不断的系统表现出来。对过去与未来, 人们都知道二者的量, 过去的量是无限的, 未来的量也是无限的。那么,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现在”有没有量呢?如果说“现在”没有一定的量, 那么也就没有“现在”。因为质与量是不可分的, 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没有质。那么, 我们就只能或者是生活在过去, 或者是生活在未来。这可能吗?应该说, “现在”有一定的量。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现在”。“现在”并不是隔开过去与未来的一张纸, 它是由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的过程。空间与时间统一为四维连续区的关键就在于:“现在”有一定的量。“现在”的量也就是时间这一维的量。

我们说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当然包括过去与未来, 但是, 过去的时间只是物质曾经有过的存在形式, 而未来的时间是未来物质的存在形式。实际上, 现实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只是现在。“现在”若没有一定的量, 也就没有时间这一维, 空间与时间也就不能统一。而空间与时间若不能统一, 那么物质也就只能是三维的, 实际上三维的物质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单独的三维的物质不能发生质变, 因为质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同理, 如果时间只有以秒、分、小时计算的量而没有以厘米、米计算的量, 那么宇宙也不可能是四维的。空间三维的长度是以厘米、米等来计量的, 它与以秒、分、小时来计量的时间不能统一为四维空时, 而只能与以厘米、米来计量的时间统一为四维空时。以秒、分、小时来计量的时间与以厘米、米来计量的时间是有区别的,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现在”的量究竟有多少呢?物质的分布和运动决定时间和空间的几何特性, 也决定时间和空间的量。时间的量是由运动的物质决定的, 而物质的发展变化是逐步进行的, 是从最小的单位开始的。时间中的小时的量是由分钟的量累积成的, 而分钟的量是由秒钟的量累积成的, 依此类推, 时间的最小的单位是无穷小。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无穷小, 其发展变化也是从无穷小开始的。在无穷小的“现在”之中, 事物进行量变或质变。反过来说, 无穷小的物质其质变或量变所持续的时间长度是一个无限短的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现在, 并不是仅仅指无限短的一瞬间。不同的事物, 其“现在”的量是不同的。较大的事物, 其内部量变或质变所持续的时间较长, 因而其“现在”也较长。有的事物的“现在”是一秒钟, 有的是一年, 有的是一亿年。不同事物的量变或质变的时间长度是不同的, “现在”的长度差别很大。但对整个宇宙来说, “现在”的时间长度是一个无穷小的量。

2 时间一维的量

时间有两种不同的量, 一种是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另一种是与三维空间的量同质的量, 例如厘米、米等。为什么厘米、米等这类三维空间的量可以用来计量时间呢?这是因为时间与空间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二者的内容是同一物质。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在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过程中有没有物质的长度呢?有。有过程就必然有长度。

人们习惯于以秒、分、小时等来计量时间, 对于以厘米、米等来计量时间暂时可能还不理解。如果承认时间与空间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如果承认宇宙是四维的, 那就应该承认时间与空间一样, 也是物质的。大家知道, 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 其内容是物质, 那么, 时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 其内容是什么呢?当然, 也是物质。时间中的物质与空间中的物质是否不同呢?没有区别, 时间与空间的内容是同一物质。有物质就有物质的量, 就有一定的长度。

在四维空时的时间一维中, 若没有物质的长度也就否定了时间一维。在时间一维中, 若只有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而没有以厘米、米等来计量的时间, 那就否定了四维空时。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的量, 并不是物质自身的量, 它只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3 时间的两种量之间的换算

前面我们说“现在”的量是无限短, 或者说“现在”的量是无穷小, 这些说法都不确切, 因为都没有说清是以秒、分、小时为计量的时间呢, 还是以厘米、米等为计量的时间呢?这两类量有密切的联系,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二者是可以换算的。

那么, 如果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 “现在”的量是多少呢?如果以厘米、米等为计量单位, “现在”的量又是多少呢?整个宇宙的“现在”的量应该是无限短, 但是, 具体事物的量应该具体地测量。

时间的两种量之间的换算涉及到四维几何学,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来看下图。

在上图的三角形△OO’A中, 时间前进的方向是从O向O’前进。O的左边是过去, O’的右边是未来, O与O’之间是现在。

在这个三角形中, OO’是TO时的某点与TO’时的同一点的连线。这一连线OO’是某点这一物质在同一时间中所占有的位置, 也就是说, OO’是此时某点在时间一维中所占的位置。这一位置构成一段距离, 这一距离与三维空间的距离有共同点, 都是由物质的运动形成的, 都是现实的、物质的。

在这个三角形△OO’A中, O、O’、A是同时的, OO’是时间一维中的线段。A是三维空间的一点, AO’是从三维空间的一点A引向OO’的一条直线。因为时间与空间总体上呈垂直状态, 且AO’与OO’相交于O’, 所以, AO’垂直于OO’, 因而△OO’A是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OO’A中, AO是在低速运动下从A到O的距离, 而A O’是高速运动下从A到O的距离。AO本是垂直于OO’的, 但因为时间的前进, 此时AO已不再垂直于OO’。在直角三角形△OO’A中, AO已成为一条斜边。

在这一直角三角形△OO’A中,

根据罗伦兹变换公式可知, 运动着的尺子要比静止的尺子短。

由此可知AO’比AO要短倍。

设:四维空时的时间一维的长度为L时;

慢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为L空;

高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为L高

则:

∵根据罗伦兹变换公式, 运动着的尺子要比静止的尺子短。

这就是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等值换算公式。当然, 这里的V是事物的速度, c是光速。只要承认时间与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那就可以理解这一公式。根据这一公式算出的量是以米、公里等来计量的时间的量。

根据罗伦兹变换公式可知, 运动着的时钟要比静止的时钟慢

根据罗伦兹这一变换公式, 以及相关必要数据, 可算出以秒、分、小时等来计量的时间的量。以秒、分、小时等来计量的时间的量和以米、公里等来计量的时间的量都计算出来后, 两者就可以换算了。

摘要:时间有两种不同的量, 一种是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另一种是与三维空间的量同质的量, 例如厘米、米等。时间的这两种量有密切的联系,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后者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

辨证关系 篇10

注:△P<0.05;△△P<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38例患者中, 198例为住院病例, 40例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117例, 平均年龄 (61.55±12.75) 岁;女性121例, 平均年龄 (66.0±8.77) 岁。经统计学处理, 男女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P<0.01) 。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WHO推荐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76例, 合并高血压48例, 合并肾病17例, 合并末梢神经病变52例。

中医诊断符合《实用中医内科学》[2]《中医内科学》[3]消渴病诊断。辨证分型:脾胃气虚型69例, 气阴两虚型38例, 肺胃燥热型37例, 肝肾阴虚型48例, 湿热中阻型46例。

1.3 观察方法

1.3.1 观察内容

采用SF-36量表, 记录8个维度的具体得分, 同时记录根据中医四诊, 归纳分析出中医的5个辨证分型组的不同例数。

1.3.2 评分标准

量表包括8个维度, 每个维度含2~10个问题共同36题, 每个问题根据代表功能损害的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 并将各维度得分转换为百分制, 每一维度最大可能评分为100, 最小可能评分为0。得分越高, 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 QOL越好。

1.4 统计分析

结果分析用SPSS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QOL多维评分显示 (表1) , 糖尿病患者在8个维度评分都有下降, 提示QOL广泛受损。评分最低为躯体健康, 波动在43.78~46.9之间, 最高为情绪角色功能, 波动在61.2~78.11。各辨证分型组与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如下。

2.1 躯体健康维度

肝肾阴虚组评分最低, 与肺胃燥热组相比P<0.01;其次是脾胃气虚组, 与肺胃燥热组相比P<0.05。

2.2 躯体角色功能维度

湿热中阻评分最低, 与其他4个组相比, P<0.01;其次是气阴两虚组, 与其他4个组相比, P<0.01。

2.3 社会功能维度

气阴两虚组评分最低, 与湿热中阻相比, P<0.01;与脾胃气虚、肺胃燥热组相比, P<0.05。

2.4 情绪角色维度

气阴两虚组评分最低, 与湿热中阻相比P<0.01, 与肺胃燥热、肝肾阴虚组相比P<0.05。

2.5 躯体疼痛维度

各辨证分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2.6 心理健康维度

气阴两虚评分最低, 与肺胃燥热, 湿热中阻相比, P<0.05。

2.7 精力维度

各辨证分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2.8 总体健康维度

各辨证分型组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SF-36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情绪、社会活动及药物治疗对疾病的影响和对症状的改善方面的客观指标, 已为众多医家所认同[4]。并在临床广泛应用, 量表的各项指标是以患者的主观感觉和满意程度评价在糖尿病的各个不同病程阶段的生存质量, 有助于疾病程度的评价, 治疗药物的选择, 生活方式和心理适应的改善。中医虽然无生存质量的提法, 但辨证分型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之一, 中医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就包括了对QOL指标的客观分析和观察。根据本文总体结果显示, 糖尿病患者QOL指标得分普遍均有降低, 最低为躯体健康, 最高为情绪角色功能, 与文献报道稍有差异[1], 这可能与患者自身的运动锻炼, 情绪调节, 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也有不少医家报道, 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故此, 探讨糖尿病生存质量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分析二者间的影响因素, 寻求其中的共性与规律, 以期在临床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改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从中医认识角度分析, 糖尿病5个辨证分型组中, 肺胃燥热型主要出现在初期 (早期) 阶段, 脾胃气虚、气阴两虚型、湿热中阻型, 多出现在中期阶段, 肝肾阴虚型多出现在晚期阶段。可以看出, 5个辨证分型组病例在初期和晚期各占1个, 相对较少, 有3个证型分布在糖尿病中期阶段, 说明在糖尿病中期阶段病情容易加重, 入院率较高。本文结果还显示, 糖尿病患者QOL在8个维度都有下降, 提示生存质量受到广泛影响, 具体在各辨证分型组又有所偏重和不同, 糖尿病患者QOL在肺胃燥热型, 即初期 (早期) 阶段, 8个维度受损的程度相差不大。在中期阶段, 脾胃气虚对躯体健康维度影响较多, 湿热中阻型主要影响躯体角色功能, 气阴两虚型主要影响社会功能, 情绪角色, 心理健康, 次要影响躯体角色功能。在晚期阶段, 肝肾阴虚在躯体健康维度中, 受损最重。由此可给辩证论治的施行及疗效提供评价的方向, 临床中根据5个辨证分型组对生存质量影响的偏重不同, 从中医辨证论治出发, 使用相对症的药物, 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也就是说, 健脾益胃可改善躯体健康功能, 清热利湿可改善躯体角色功能, 益气养阴可改善社会功能, 情绪角色, 心理健康, 补益肝肾可改善躯体健康维度功能, 进而使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各维度指标能得到改善, 为今后糖尿病各阶段各辨证分型选用具体药物提供参考依据并对治疗的效果提供实际的评价基础。然而对于生存质量改善程度的大小可能因个体差异不同有轻重之别, 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临床观察深入研究。

关键词:糖尿病,生存质量,中医

参考文献

[1]王文娟.SF-36量表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7) :932-934.

[2]方药中, 邓铁涛.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478.

[3]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431.

[4]潘明政, 李玲, 范虹等.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 (8) :702-705.

辨证关系 篇11

一、模糊知识清楚化处理

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在呈现与应用时,存在很大的模糊性,需要教师能动地将这些知识进行清楚化处理。

例如概念的教学,书本上常以文字形式描述抽象概念,学生对其中的一些模糊表述用语很难理解,教师若不讲解清楚,学生在应用时便会错误百出。

如:“约分”概念,书上定义为:“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通常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这其中有两个模糊词语:比较小和通常。此处,如何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呢?我们不妨作以下尝试。

出示12/18=619=2/3,(1)问:12/18=6/9是不是约分?学生受到等于2/3的影响,不敢肯定。此时,我们应抓住“约分”概念的本质属性引导辨别,6/9是否等于12/187 619的分子、分母是否比12/18的小?这样一比,便可知12/18=6/9是约分。在比较中也让学生认识到“比较小”可以理解为比原来小即可。接着学生便能很快判断出12/18=2/3、6/9=2/3也是约分。(2)问:把12/18约分成6/9与约分成2/3哪个更简便?由于不知从哪些维度上去比较判断,因而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画图比较,同样是一根线段,6/9要平均分成9段,而2/3只需要平均分成3段,哪种分法更简便、更省事?(2/3,只需分两次),哪种更易于一下子看出涂色部分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这样,学生形成一致意见:把12/18约分成2/3更简便。接着,我们引导学生理解“通常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是为了简便起见,但未约到最简分数时,只要在相等的前提下,分子、分母比原来的小即符合约分概念。至此,学生完全理解了约分概念,同时,学生也认识到此处模糊的词语表达了更准确的意思,也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挥了一定作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清楚的知识模糊化处理

我们常听到或看到“非常抱歉”、“非常遗憾”、“十分关注”等一些较为模糊的外交辞令,它是外交工作的需要。其实,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也需要进行模糊化处理。

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分析和归纳应用题解法时,常有老师喜欢用“必须”、“一定”等很清楚的词语加以强调,如“要求长方形周长,必须知道长与宽”、“要求两人共加工零件个数,一定要先求出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从逻辑角度讲,这是把充分条件说成了必要条件,即把“有了某个条件就充分保证了结论的成立”与“要得到某个结论,非要有某个条件不可”相混淆。当然,知道长、宽各是多少,就一定能求出长方形周长,但求长方形周长也可以不知道长和宽,如“一个正方形周长为15厘米,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它的3倍,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又如“一个篮球场长和宽的和是14厘米,周长是多少?”这里求周长都无需知道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因此,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使其思维呈活化状态,这里宜进行模糊化处理,将“必须”、“一定”换之为“通常”、“一般”等处理为妥。

又如,在计算题各种计算方法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容易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只看到某一知识点的某种方法,而忽视了教材结构的整体性,不会教给学生灵活多样的方法,因而“一定要”、“肯定要”等词语不时从这些教师嘴里说出来。例如:“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内容,例题“36-20”,书上算法是把36看成“30+6”,先算“30-20=10”,再算“10+6=16”。有些教师认为这种方法步骤很清楚,便将其“复制”给学生,强调“一定要”这样做,这便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倘若让学生掌握这一算法后,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也许会想出多种方法,如把36看成20+16,先算20-20=0,再算0+16=16。或者用36连续减两个10,再或者直接用竖式计算等等。这样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之后,再去让学生比较几种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就能让知识的传授达到更优化的效果。

这里,书本似乎很清楚的知识,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如果用模糊性的语句“一般可以”等去总结,并引导学生探寻新的方法,不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吗?我们不要认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高不可攀,无从下手,我们应从“小”做起,不机械教书,多钻研教材和学生,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辨证关系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 纳入病例参照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入选住院患者90例, 其中男54例, 女36例, 年龄63.90岁±6.22岁。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三型, 风痰瘀阻型30名, 男19名, 女11名, 年龄62.33岁±6.43岁;气虚血瘀型30例, 男17例, 女13例, 年龄64.13岁±6.85岁;阴虚风动型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年龄65.37岁±4.75岁。另按照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 男19例, 女11例, 年龄62.70岁±6.17岁。

1.2 方法

入选对象均于入院72 h内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 mL, 置于非抗凝试管内, 2 h内分离血清, 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仪器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型号Array 360 system, 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 , CRP试剂盒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处理, 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

与对照组比较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1。

2.2 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CRP水平

ACI患者3个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 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3个不同证型与对照组、风痰瘀阻型与阴虚风动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其他证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 论

大部分脑梗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AS) 。20世纪80年代人们找到了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细胞有关的病理学证据。现研究多支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CRP是机体组织损伤或炎症急性期在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1985年Vlaicu等从人主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提取出C反应蛋白分子, 首次证明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中存在。正常情况下CRP以微量形式存在血清中。AS过程中CRP在白细胞介素-1 (IL-1) 、白细胞介素-6 (IL-6) 等细胞因子的刺激下由肝脏合成, 合成后被释放到血清中。AS的形成可伴有血清CRP浓度的升高。

血清CRP水平是炎症反应标志物。本研究表明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 这与以往报道相一致[2]。本研究也证实, 脑梗死急性期存在一定的炎症反应, 炎症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本研究表明, 不同中医证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清CRP水平均有升高, 其中风痰瘀阻型血清CRP水平升高最为明显, 气虚血瘀型次之, 阴虚风动型最次。三个不同证型与对照组、风痰瘀阻型与阴虚风动型血清CRP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的不同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炎症反应, 以风痰瘀阻型炎症反应程度最高。形成于体内的痰浊、血瘀病理产物是脑梗死急性期主要的致病因素, 两者相夹为患, 常可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从而使炎症反应加重。有研究表明血清CRP水平的升高与梗死的面积[3]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关, 脑卒中后有较强炎症反应的患者其预后较差, 病死率较高[4]。本研究提示血清CRP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参考指标。临床要重视脑梗死急性期痰浊、血瘀的辨证施治。

摘要:目的 观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 的变化, 探讨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 辨证分为风痰瘀阻、气虚血瘀和阴虚风动型3组, 每组30例。另选30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 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血清CRP水平比较: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三个证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风痰瘀阻型与阴虚风动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有炎症反应参与, 血清CRP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的微观变化, 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参考指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C-反应蛋白,中医辨证分型

参考文献

[1]Ross R.Atherosclem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Med, 1999, 340:115-126.

[2]Pasceri V, Willerson JT, Yehe TH.Direct proinflammatory effectof C-reactive protein o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Circulation, 2000, 102 (2) :165-168.

[3]熊勇, 舒毓高.脑梗死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2 (3) :181-182.

上一篇: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下一篇:课堂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