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疗效

2024-09-30

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共12篇)

中医辨证治疗疗效 篇1

1 临床资料

多数病例曾经在门诊经多次西药治疗, 疗效不够满意, 或手术后音哑不见改善而改服中药者。100例中男性37例, 女性63例。年龄最大64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为40岁。病程1个月以内11例, 1~6个月41例, 6个月以上48例。声带检查:充血肿胀2例, 息肉39例, 增厚突起23例, 小结10例, 白斑3例, 干燥结痂3例, 闭合不良2例;其中14例作过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摘除, 音哑未愈。2例声带活检为慢性炎症。

2 辨证分型和治法

2.1 辨证分型

声带病变引起嘶哑, 祖国医学称之谓“音瘖”。大都认为与病邪入侵结于咽喉有关, 且病邪中以热邪为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古代医学家未能看到声带局部病变, 而仅停留于全身辨证的水平。我们根据祖国医学全身辨证和局部辨证相结合的特点, 利用现代的医疗器械, 根据所见声带之色泽、质地及活动情况, 结合全身情况分为下述四型:

2.1.1 风热恋肺型

多见于感冒后, 发热虽退, 音哑未愈, 声带充血、肿胀。

2.1.2 湿热阻滞型

声带充血肿胀或有水肿样息肉形成, 有时可兼有口干不欲饮、乏力、肢重、胸闷、苔腻、脉濡。

2.1.3 血热瘀滞型

声带充血瘀紫、增厚、小结或坚实型息肉。

2.1.4 气阴两虚型

声带干燥少津, 有痂皮附着或闭合无力。

在100例中, 风热恋肺型3例, 湿热阻滞型42例, 血热瘀滞型50例, 气阴两虚型5例。声带病变与辨证分型关系, 见表1。

在湿热阻滞和血热瘀滞型中, 我们亦发现有不少病例有阴虚及气阴两虚的兼证, 但我们认为只要声带上有息肉、红肿、小结等病变, 局部仍为有邪实的见证, 应属本虚标实之证。

2.2 治疗方法

风热恋肺、湿热阻滞、血热瘀滞三型应以祛邪为主, 即使本虚标实, 补虚亦只能为辅。气阴两虚型应治以益气滋阴, 清热开音。因引起音瘖的病邪中以热邪为主, 而热邪久留可使阴液暗耗, 易出现阴虚症状, 故生地、玄参、石斛等滋阴药使用较多, 而益气药则以太子参、黄精等偏凉者为佳, 过于温热者慎用。蝉衣、木蝴蝶系轻清之品, 能宣扬透达, 宣肺开音;胖大海能开肺气, 清肺热, 故此三者为治疗音瘖中必用之药。薏仁、泽泻、车前草系甘淡之品, 利水而不伤阴, 对声带能起到内消退肿之效, 除湿热阻滞型必用外, 其它各型亦常使用。

声带病变辨证分型的基本治法如下:

(1) 风热恋肺型:治以疏风清热, 宣肺开音。桑叶、菊花、银花、牛蒡子、前胡、杏仁、僵蛹、泽泻、蝉衣、木蝴蝶、胖大海。

(2) 湿热阻滞型:治以清热利湿, 内消退肿。玄参、黄芩、赤芍、丹皮、僵蛹、薏仁、茯苓、泽泻、车前草、蝉衣、木蝴蝶。

(3) 血热瘀滞型:治以益气滋阴, 清热开音。太子参、黄精、山药、生地、玄参、石斛、赤白芍、银花、泽泻、蝉衣、木蝴蝶。

病变坚实者加夏枯草、昆布、海藻、珍珠母、牡蛎;痰粘不畅, 加瓜萎、川贝、冬瓜子、蛤壳;肝气上逆加海浮石、代赭石、八月扎;胃痛嗳酸者加瓦楞、乌贼骨;夜眠不安加合欢皮、夜交藤、远志;大便干结加花粉、火麻仁。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1) 基本痊愈:发音正常, 声带红肿、息肉、小结等病变消失或仅留痕迹。

(2) 显效:发音基本恢复, 声带病变减少2/3以上。

(3) 有效:发音及检查均有好转。

(4) 无效:用药1个月以上发音如前或发音略有好转, 声带检查无改变或有反复者。

3.2 治疗效果

100例中基本痊愈者20例 (疗程最短5d, 最长120d, 平均48d) , 显效者28例, 有效者45例, 无效者7例。总有效率为93%, 显效率为48%。

从声带病变类型看, 红肿疗效最好, 息肉次之, 增厚及小结疗效较差。从辨证分型看, 风热恋肺型效果最好, 血热瘀滞型次之, 湿热阻滞型较差。声带病变类型和辨证分型的疗效见表2、3。

4 体会

中医文献很早就有“无音”“音瘖”“重言”的记载, 古代医家也曾推测到声带的水肿、增厚、息肉对发音的严重影响。但古人因时代的局限, 缺乏检查声带技术, 无法详细窥见声带的变化, 只能笼统地用“厌大而厚” (《灵枢·忧恚无言篇》) 一词来概括声带的病变。

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检查声带, 并用以辅助中医的辨证。通过对声带病变的局部辨证和治疗, 我们认为感冒后声带充血肿胀, 多为风邪外袭所致;声带肿胀、突起、息肉多为脾虚湿阻, 水湿停留;声带苍白, 多为肺气不足;声带充血增厚, 多为血热瘀滞;声带息肉、小结、质地较坚者, 是因水湿停留以致痰湿积滞;声带干燥结痂, 多为肺肾阴虚;声带闭合不良, 多为气虚或气阴两虚。应当指出, 对声带局部辨证的同时, 还应与全身辨证相结合,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疗效 篇2

在此选择字体:大 中 小来源:中医看病网 作者:健康专家 时间:2009-11-28 点击:155中医博大精神,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也有其独特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有关肺结核的中医治疗。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其发病率

中医博大精神,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也有其独特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有关肺结核的中医治疗。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虽然感染后并非立即发病,但一旦感染,终生有发病危险。

本病属中医学“肺痨”、“痨瘵”、“肺疳”等范畴。先天禀赋不强、正气亏耗为其内因,外受“痨虫”所染,邪乘虚而入,而致发病。本病一般分4型治疗:

1.肺阴亏损型

症见干咳,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丝,胸部隐痛,骨蒸潮热与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午后更著,盗汗,形体消瘦,口干喜冷饮,舌红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12g,麦冬12g,天冬10g,生地18g,百部15g,白及20g,山药30g,云苓15g,川贝12g,菊花10g,阿胶15g(烊化),三七3g(冲服)。

2.阴虚火旺型

症见咳嗽气急,痰粘而少,颧红潮热,盗汗少寐,胸疼咯血,遗精,月经不调,消瘦乏力,舌绛苔剥,脉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

方药:龟板10g,阿胶12g(烊化),冬虫夏草12g,胡黄连10g,银柴胡10g,百合30g,生地20g,麦冬12g,桔梗12g,贝母12g,当归12g,青蒿15g,知母12g。

3.气阴耗伤型

症见面色不华,神疲体软,咳语声微,纳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风自汗与颧红盗汗并见,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细而少力。治宜益肺健脾。

方药:太子参15g,云苓15g,白术15g,山药30g,桔梗12g,百合30g,大枣10g,黄芪20g,莲子15g,当归12g,白及20g,功劳叶12g。

4.阴阳两虚型

症见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音嘶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治宜滋阴补阳。

方药:太子参15g,白术15g,山药30g,茯苓20g,黄芪30g,紫河车15g,当归15g,鹿角胶10g,龟板12g,白芍12g,白及30g,功劳叶12g。

中医辨证治疗疗效 篇3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辩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00-01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上一般分为糜烂型、出血型及单纯型三种类型[1],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大约有50%的慢性胃炎患者为此病。在临床上,常用西医对疾病进行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抗幽门螺杆菌,但效果不佳[2]。慢性浅表性胃炎应及时处理,否则对疾病预后有严重影响,甚至会发生癌变,因此在发病初期应及时治疗。我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1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归纳分为气滞胃寒、气虚胃寒及胃阴不足三大类型,针对患者的病型进行中医辩证施治,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其中男96例,女90例。患者病程为4个月~17年,平均年龄44.7岁,年龄分布在21~65岁。所有就诊患者均有胃痛、胃胀、呃逆、食欲不振及嗳气症状,行电子胃镜检查均符合中国中西医学会诊断标准[3]。排除哺乳及妊娠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消化性溃疡、合并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合并造血、心、肝、肾及精神疾病患者。患者来我院就诊前,均接受其他治疗但未痊愈。我院对就诊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分型结果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3例。分型与分组结果如下:气滞胃寒型患者75例,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气虚胃寒型患者63例,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胃阴不足型患者48例,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分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口服瑞巴派特100mg/次,每日3次,硫糖铝片,1g,每日3次,每30天为一疗程。治疗组患者根据分型进行中医治疗,将中药用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取汁400ml,每日二次,每次200ml温服,每30天为一疗程。(1)证型:气滞胃寒型,多由于气候寒冷或暑日暴食生冷,寒邪袭胃,胃阳被困,气机郁滞,寒积于内,寒凝气滞。患者表现为胃脘冷痛,伴腹胀、呃逆。治宜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方用良附丸加味:香附15g,良姜l0g,苏梗15g,砂仁20g,元胡10g,川楝子10g吴茱萸9g,干姜10g,白芍30g,甘草9g。(2)证型:气虚胃寒型,多由于素体脾胃虚弱,阴寒内生,或过食生冷,阴寒内盛所致。患者表现为胃痛,腹泻。制宜温中散寒,补脾益气。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15g,白术15g干姜10g香附15g,荜茇15g,草豆蔻10g,苏梗15g,砂仁10g,佛手15g,山药15g黄芪30g鸡内金20g,炙甘草9g。(3)证型:胃阴不足型,多由于久病胃阴耗损,胃失滋润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脘隐痛,口燥咽干、消瘦乏力。治疗以酸甘化阴及养阴益胃为主,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花粉15g,枸杞子12g,石斛12g,白扁豆15g,生地12g,知母8g,太子参15g。

1.3 疗效判定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患者经过治疗后主要病征无改变,胃镜检查胃粘膜炎症无好转为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主要病征有所改善,检查胃粘膜炎症范围缩小为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主要病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胃出血消失但胃粘膜仍糜烂者为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病征全部消失,胃粘膜无炎症为痊愈。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分析

将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按照各类型疾病特点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其中治疗组中气滞胃寒型患者共39例,有效例数为39例,总有效率100%;治疗组中气虚胃寒型患者共33例,总有效例数为30例,总有效率为90.90%治疗组中胃阴不足型患者共21例,总有效例数为18例,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各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进行常規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93例治疗组患者总有效87例,总有效率为93.54%;而93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例为66例,总有效率70.97%,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黏液性渗出物。目前国内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的深浅,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治疗多能痊愈;若失于治疗,则可进一步发展,固有腺体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以转化为萎缩性胃炎[4]。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为“胃脘痛”,患者由于肝郁气滞而引起胃脘痞满及嗳气呃逆等症状,主要反映在肠胃功能紊乱方面。浅表性胃炎发病率逐年增高,一般认为与目前生活节奏快,饮酒,饮食无规律,偏食、营养失衡等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就诊1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进行中医分型治疗,对气滞胃寒型患者以暖胃理气,敛酸止痛为主,对气虚胃寒型患者以理气暖胃,消胀止痛为主,对胃阴不足型患者以甘化滋阴及养阴益胃为主。治疗组患者经过中医辩证施治后,气滞胃寒型总有效率100%,气虚胃寒型总有效率为90.90%,胃阴不足型总有效率85.71%,各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87例,总有效率为93.54%;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例为66例,总有效率70.97%,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按照中医分型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辩证施治,治愈率高[5],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丽凤.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2):62-64.

[2] 付培权.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选择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2011,7(3):4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7-128.

[4] 朱慧渊.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心得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28-129.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临床疗效观察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73例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 相关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患者排除肺结核、肿瘤以及肺炎和百日咳等器质性病变患者, 无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合并其他心肺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1例与观察组92例。对照组男性42例, 女性39例, 年龄14~68岁, 平均年龄 (38.71±2.32) 岁, 病程2~67天, 平均病程 (21.5±2.2) 天;观察组男性50例, 女性42例, 年龄15~60岁, 平均年龄 (34.12±3.52) 岁, 病程4~59天, 平均病程 (20.58±3.14) 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H42022905) 治疗, 10mL/次, 3次/天, 同时加用头孢氨苄胶囊 (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H35020329) 治疗, 一次250~500mg, 4次/天。

1.2.2观察组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1) 风寒型:麻黄15g、杏仁15g、陈皮15g、桔梗10g、甘草10g、百前10g、紫苑8g、荆芥10g, 水煎服用, 1剂/天, 同时配合止咳糖浆、理肺丸治疗。 (2) 风热型:桔梗10g、菊花10g、杏仁15g、甘草10g、连翘10g、桑叶8g、枇杷叶8g、芦根8g, 水煎服用, 1剂/天, 同时配合止咳糖浆、治咳枇杷露治疗。 (3) 燥热型:黄芩10g、益母草10g、茯苓10g、桔梗10g、陈皮15g、贝母8g、麦冬8g、芦根8g、杏仁10g、薄荷5g、荆芥5g, 水煎服用, 1剂/天, 同时配合川贝枇杷膏、清肺丸治疗。 (4) 痰热型:黄芩10g、知母10g、茯苓10g、瓜萎10g、桔梗10g、陈皮15g、桑白皮10g、甘草10g、麦冬8g、贝母8g, 水煎服用, 1剂/天, 同时配合清热化痰药物治疗。 (5) 痰湿型:茯苓10g、陈皮15g、桔梗10g、甘草10g、半夏15g、白芥子10g、苏子8g、杏仁10g、苍术8g, 水煎服用, 1剂/天, 同时配合止咳胶囊治疗。 (6) 阴虚型:沙参15g、麦冬10g、玉竹10g、甘草10g、桑叶10g、天花粉10g、地骨皮8g, 水煎服用, 1剂/天, 同时配合养阴清肺丸治疗。 (7) 脾肺两虚型:黄芪15g、茯苓10g、白术8g、贝母8g、五味子10g、半夏8g、太子参15g、桔红8g等, 水煎服用, 1剂/天, 同时配合补肺胶囊、利肺片治疗。

所有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调整, 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1.3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咳嗽消失, 肺部啰音消失, 体温正常;显效:咳嗽明显减轻, 痰量减小, 呼吸声清晰;有效:咳嗽减轻, 痰减少, 呼吸声清晰;无效:咳嗽无改善。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80.2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481, P<0.05) 。详见表1。

(n)

2.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 (4.01±1.23) 天,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7.56±2.41) 天,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2.855, P=0.016<0.05)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在春季多发, 在治疗过程中, 需要辨清患者的咳嗽类型, 再采用针对性治疗[3]。咳嗽发生的主要病变器官为肺部, 但是与患者的脾、肾、肝等器官也有着密切关系,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4]西医在咳嗽的治疗中往往是采用对症治疗, 中医则从整体出发, 除对症治肺外, 还辨证治脾、肝、肾, 标本兼治, 有显著的成效。中医辨证治疗, 对咳嗽的发病机制、病因等进行分析, 确定患者咳嗽的类型, 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提高了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患者咳嗽分型为:风寒型52例, 风热型21例, 燥热型36例, 痰热型21例, 痰湿型19例, 阴虚型14例, 脾肺两虚型10例。有学者[5]研究表明风寒型咳嗽的患者临床症状为喉部发痒、闭塞、头痛、流鼻涕等, 患者多因受到风寒侵扰, 所以该类型患者的治疗为润肺、化痰止咳中药制剂。而风热型咳嗽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口渴、咽喉疼痛、闭塞、流鼻涕、发热、头痛, 治疗应以化痰止咳、清热疏风为主;燥热型咳嗽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干咳、喉部发痒、痰中带血丝、咽喉疼痛、头痛、身体发热等, 治疗以清热清肺、止咳化痰为主;痰热型咳嗽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有痰、口干、烦躁、面红身体发热等, 治疗主要以清热肃肺、止咳化痰为主;痰湿型咳嗽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反复发作、胸闷、憋气、有痰等, 治疗主要以理气止咳、祛湿化痰为主;阴虚型咳嗽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口干、烦躁、夜间盗汗等, 治疗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为主;脾肺两虚型咳嗽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体虚、多汗、畏寒, 治疗以健脾补肺、止咳想益气为主。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疗效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 (80.25%) , 且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咳嗽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奚肇庆, 余婉蓉.急性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门急诊中医临床路径[J].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 (5) :741-74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3]卞玉凡.感染后咳嗽辨治探析[J].环球中医药, 2012, 5 (12) :935-936.

[4]吴蕾, 许银姬, 林琳, 等.中医药辨治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7) :1738-1739.

中医辨证胃气虚 篇5

指胃气虚弱,胃失和降,以胃脘隐痛或痞胀、喜按,食少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病因: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过度,或吐泻日久等,导致胃气虚弱,胃气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弱,胃络失养,胃失和降而致。

临床表现:

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久病失养,其他脏腑病证的影响等,损伤胃气所致。胃主受纳、腐熟,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亏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胃气失和,气滞中焦,则胃脘隐痛或痞胀,不思饮食;胃气本已虚弱,食后不负其消化之任,故食后胃脘胀满更甚;病性属虚,故按之觉舒;胃气失和,不能下降,反而上逆,则时作嗳气。胃虚影响及脾,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气血虚少而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黄;全身脏腑机能衰减,则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为气虚之象。

血尿的中医辨证治疗 篇6

病例二:杨师傅,男,43岁,体胖,生活不规律,嗜烟酒。近日,他发现尿液如浓茶水,去医院经彩超检查,他患了右肾输尿管结石。

上述两个病例都有血尿的表现。血尿是血液经损伤的肾小球、肾小管或尿路混入尿液中形成的。正常人尿液中应该没有红细胞,或仅有微量的红细胞。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长久站立之后,尿液中可能出现一过性红细胞轻度增多,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血尿的成因

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是由泌尿系本身疾病所引起的,这约占血尿病因的98%。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心血管病、风湿病等以及泌尿系邻近器官的疾病如结肠、阑尾、盆腔等部位的炎症或肿瘤也可引起血尿,这约占血尿病因的2%。因肾小球疾病而形成的血尿称为肾源性血尿,多见于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红细胞形态为多形型;因输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等疾病导致的血尿称为非肾源性血尿,多见于泌尿系感染、结石及肿瘤等,其红细胞形态为均一型。无论镜下血尿还是肉眼血尿,都应结合相关的临床症状而查清病因。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血尿

中医将血尿分为肺肾气虚证、脾肾气虚证、阴虚内热证和气阴两虚证。

肺肾气虚证:症见血尿每因外感诱发或加重,患者倦怠懒言,声低气怯,自汗畏风,可伴有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当补肺益气固表,方药可选玉屏风散合补肺汤加味。

自家灸疗:气海、神阙、三阴交、太溪。每穴5分钟。

脾肾气虚证:症见尿色淡红或以镜下血尿为主,稍劳即发,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治当健脾益气补肾,方药可选无比山药丸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自家灸疗:神阙、关元、归来、足三里、血海、地机。每穴5分钟。

阴虚内热证:症见反复镜下血尿,每因咽部感染见肉眼血尿,头晕目眩或视蒙,五心烦热,腰酸隐痛,腰软乏力,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淡红或舌红、苔薄少,脉细弦或数。治当滋养肾阴、凉血止血,方药可选二至丸合小蓟饮子加减。

自家灸疗:关元、中极、水道、三阴交、太溪。每穴5分钟。

气阴两虚证:症见血尿时轻时重,平素以镜下血尿为主,稍有劳累即见肉眼血尿,神疲乏力,纳差食少,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淡红,苔少,脉弦细或细数。治当益气滋肾、活血清热,方药可选参芪地黄汤加减。

自家灸疗:曲池、列缺、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溪、太白。每穴5分钟。

血尿患者平时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平时不能经常憋尿,感觉有尿意即要去排尿,以防止尿液在膀胱中存留时间过长。不宜长时间运动和站立,以防血尿反复和加重。生活要有规律,切忌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引起免疫力下降。同时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这也非常重要。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篇7

关键词:西医,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药物、口腔或咽部慢性感染、胆汁反流、长期饮用刺激性物质等, 中医将慢性胃炎归为“胃脘痛”“胃痞”“痞满”范畴。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其发病率居消化系统疾病首位。慢性胃炎的西医治疗多为药物治疗, 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也很多。但是,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1], 西医药物治疗的耐药性高,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因此, 本院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患者, 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64例, 根据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关于慢性胃炎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男36例, 女28例;年龄25~63岁, 平均 (47.4±5.9) 岁;病程5个月~11年, 平均 (4.8±1.5) 个月;中医疾病分类:肝气犯胃型19例, 脾胃湿热型8例, 血瘀胃络型5例, 脾胃虚弱型20例, 胃阴亏虚型1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接受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 阿莫西林用法为口服, 2次/d, 0.1 g/次;甲硝锉用法为口服, 2次/d, 0.4 g/次。存在腹胀症状患者给予口服吗丁啉治疗, 3次/d, 10 mg/次。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 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1) 肝气犯胃型:根据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原则使用加减四君子汤及痛泻要方治疗, 方药:芍药, 香附, 陈皮, 枳壳, 郁金, 青皮, 佛手, 川穹, 柴胡。嗳气频繁患者加降香, 半夏和旋复花, 疼痛患者加川楝子。 (2) 脾胃湿热型:根据化湿清热、调和脾胃原则使用加减香连丸治疗, 方药:茯苓, 薄荷, 丹皮, 白术, 芍药, 当归, 山栀, 柴胡, 甘草, 煨姜;或加入黄连, 蒲公英。 (3) 血瘀胃络型:根据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治疗原则, 使用加减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 方药:丹参, 降香, 五灵脂, 蒲黄, 砂仁。如呕血, 且血色鲜红、舌红苔黄, 则加泻心汤以清火凉血止血。如血色暗紫、面色萎靡、舌淡, 则加黄土汤摄血;重度呕血者加三七和蒲黄炭。 (4) 脾胃虚弱型:根据益气健脾、温中止痛原则使用加减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 方药:黄芪, 白芍, 生姜, 饴糖, 桂枝, 甘草, 大枣。如患者有寒冷感, 则加川椒, 生姜变为干姜;如患者有疼痛感, 则加吴茱萸、高良姜;如患者有脾虚症状, 则加山药、云苓和党参。 (5) 胃阴亏虚型:根据滋阴益胃、和中止痛原则使用加减益胃汤和芍药甘草汤治疗, 方药:沙参, 生地, 川楝子, 枸杞子, 甘草, 芍药, 麦冬, 当归。如患者有胃脘灼痛、嘈杂反酸症状, 则适当加左金丸;如患者有胃热症状, 则适当加入生石膏、芦根、知母和玉竹。水煎, 分早晚2次温服, 以15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禁止食用刺激类食物和烟酒。

中医分型标准: (1) 肝气犯胃型:胃脘胀闷, 攻撑作痛, 脘痛连肋, 胸闷嗳气, 大便不畅, 得嗳气、矢气则舒, 苔薄白, 脉沉弦; (2) 肝气犯胃型:胃脘灼痛, 疼痛感强烈, 烦躁易怒, 泛酸嘈杂, 口干口苦, 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 脉弦或数; (3) 血瘀胃络型:胃脘痛有定处而拒按或如针刺或如刀割, 或有吐血, 大便发黑, 舌质紫暗, 脉涩; (4) 脾胃虚弱型:胃痛隐隐, 绵绵不休, 喜暖喜按, 得食则缓, 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神疲纳呆, 四肢倦怠, 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脉虚弱或迟缓; (5) 胃阴亏虚型:胃脘隐隐灼痛, 似饥而不欲食, 口燥咽干, 五心烦热, 或口渴思饮, 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 脉细数[3]。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 (1) 显效:腹胀、疼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消失, 胃黏膜无病变征象。 (2) 有效:临床症状好转, 胃黏膜病变范围明显缩小。 (3) 无效: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或加重, 胃黏膜病变范围无显著变化或扩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 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 (%) 表示, 并使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 对照组总有效率81.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讨论

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慢性胃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 并逐渐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农村地区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且多以青壮年居多。慢性胃炎具有病程长、易反复、根治难的特点,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较多, 许多研究表明,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其发病机制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导致胃黏膜局部炎症。临床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 主要通过药物抑制胃酸分泌, 保护胃黏膜, 杀灭幽门螺杆菌, 从而维持胃功能[4]。但是西医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长期疗效较差。因此, 本研究运用中医辨证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

注:*表示观察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 P<0.05。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痞满”范畴, 其根源在于脾胃升降失司, 从而导致气滞、气虚以及血瘀。因此, 慢性胃炎与人的情志、饮食的关系密切。胃属于阳土, 是人体脏腑的重要部分, 喜润恶燥。胃部气血丰富, 是接纳腐熟水谷的部位, 与脾脏相连, 两者互为表里。此外, 肝脏与脾胃关系密切, 互为土木乘克关系[5]。肝脏主要发挥疏泄功效, 性喜条达[6]。虽然慢性胃炎发病主要在胃部, 但是慢性胃炎与肝脏、脾脏的关系非常密切。发病初期, 胃痛多在气分, 迁延日久, 则深入血分, 长久以往, 胃络受伤, 则出现呕血、便血、大便干结等症。其中气病的病情较轻, 血病病情重, 虽然胃痛的病因较多, 其主要病因还在于气血不通[7]。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的中医辨证治疗始终坚持“温补脾阳”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 有针对性地采用健脾和中、活血化瘀、调气和胃、疏肝泄热、降逆和胃等治疗手段, 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林小劲.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3, 3 (14) :26-27.

[2]朱志芳.自拟四半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52例[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3 (26) :65.

[3]秦方文.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1 (7) :2099-2100.

[4]张亮.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养生, 2014, 2 (4) :255.

[5]宿献周, 何晓晨, 王泽强.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147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13 (2) :172-173.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资料68例, 按患者挂号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0例, 女14例;年龄25~58岁, 平均 (46.5±1.0) 岁;病程1.2~6.3年, 平均 (4.2±1.3) 年。治疗组患者中, 男21例, 女13例;年龄24~59岁, 平均 (46.0±1.0) 岁;病程1.1~6.4年, 平均 (4.3±1.3)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050316367, 规格:20粒/盒) 进行治疗, 2粒/次, 1次/d。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法治疗偏头痛, 痰疲阻络型药用:三七3 g、赤芍10 g、白芷10 g、丹参20 g、白芍10 g、桃仁10 g、川芍10 g、郁金10 g、葛根20 g;肝阳上亢型药用:天麻20 g、钩藤15 g、栀子10 g、益母草9 g、石决明15 g、黄芩10 g、川牛膝15 g、桑寄生9 g;肝肾阴型药用:杭菊花15 g、茯苓10 g、枸杞子15 g、地龙10 g、熟地黄15 g、山茱萸10 g、泽泻15 g、女贞子15 g、丹皮10 g、生地黄15 g、墨旱莲15 g、怀山药15 g。加水煎熬, 取汁液200 ml服用, 早晚各1次, 1剂/d。7 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疼痛综合量化评定 (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 以及不良反应。VAS评分为0~10分, 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

1.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 头痛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 头痛症状明显减轻且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治疗后, 头痛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 头痛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 =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及疼痛综合量化评定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均得到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1。

2.2 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5.250, *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呕吐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 偏头痛的发生不断增加, 临床治疗以控制患者疼痛或减轻临床症状为主, 但无法根治。偏头痛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有关其发病机制的学说也比较多[2]。临床研究认为,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颅内动脉痉挛而导致患者脑血管收缩障碍等使脑部缺氧, 进而引发偏头痛[3]。

中医学中, 偏头痛属于“头痛”“头风”范畴, 其与患者肝脏紧密联系。患者肝阳不足和肝阳偏亢等导致患者头痛[4]。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氟桂利嗪进行治疗, 其主要成分为Ca2+拮抗剂。该药物具有选择性Ca2+拮抗剂阻断Ca2+的跨膜量, 阻断Ca2+大量进入细胞内, 避免患者发生血管内平滑肌收缩, 有效控制Ca2+浓度, 恢复患者脑细胞供氧, 进而改善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经药理学研究发现, 川芍对患者中枢神经有很好的镇痛与镇静效果, 同时扩张患者血管, 增加血流量, 进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三七、丹参、地龙及天麻等具有抗惊厥和镇痛效果, 同时能舒张血管, 改善患者血管运动中枢。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均无明显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等症状, 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减少疼痛发作次数, 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患者效果较好, 且安全性高,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资料68例, 按挂号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 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得到明显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偏头痛患效果较好, 且安全性高,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辨证法,氟桂利嗪

参考文献

[1]杨海霞, 张玉芹, 刘斌.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价及其对血小板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5) :230-232.

[2]马壮壮, 梁茂新.偏头痛中医辨证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 (2) :412-414.

[3]杨莹, 赵联社, 冀秀萍, 等.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头痛83例疗效观察[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38 (3) :602-602.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皮肤科门诊就诊的9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2~61岁之间, 平均为 (46.5±9.3) 岁。其中, 男性42例, 女性54例。患者病程在1~10d之间, 平均为 (4.5±1.2) d。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1], 即患者表现为舌质红, 舌苔黄腻, 脉搏弦滑, 伴有倦怠、发烧、食欲不振及区域性知觉过敏或针刺样感等前驱症状。数日后出现红斑, 且红斑沿一定皮神经分布, 红斑上有散在或集簇性如绿豆大小呈带状分布的水疤。患者多伴有局部剧烈疼痛。

1.3 治疗分组

将96例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两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没有显著性, P>0.05。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和自拟方清丹湖外用。其中,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川木通、焦山栀、当归、川楝子、柴胡、泽泻、没药、乳香各10g, 生地黄15g, 车前子20g, 延胡索、枳壳各12g组成。具体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加减。服用方法为煎服法, 所有药物洗后加400mL水煎煮至200mL, 每日1剂, 分早晚2次服用。自拟方清丹湖是由黄柏、黄连、青黛、苍术各15g, 冰片10g磨成粉, 后加100g小磨油调成, 敷于患处1周。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给予维生素B1口服20mg/次, 阿昔洛韦口服0.4g/次, 3次/d。同时, 采用适量阿昔洛韦软膏涂抹患处, 3次/d。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的疗效和神经痛的程度有无差异。 (1) 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三级。其中, 治愈:水疮完全结痴或脱离, 没有疼痛或痒感;有效:30%~50%的皮疹消退, 患者疼痛或痒感减轻;无效:<30%的皮疹消退, 甚至有新皮疹长出, 患者疼痛或痒感没有减轻[2]。 (2) 神经痛评价:根据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模拟尺 (VAS) 进行疼痛视觉的模拟评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 以10cm标尺进行10级评分, 从0~10疼痛程度逐渐增加, 0为完全无痛, 10为疼痛难忍。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进行描述, 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 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显著性检验水平确定为0.05。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对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进行比较, 其中观察组治愈25例, 有效19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20例, 有效17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3.87, P=0.049<0.05。可见,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2.2 神经痛比较

对两组治疗2周后的神经痛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 t=15.13, 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 t=12.15, 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t=5.11, P<0.001。可见,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患者的神经痛程度, 但观察组的疗效更显著, 显著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主要由于情志内伤、肝郁气滞、经络受阻、日久化火而致肝胆火旺、湿热内蕴、气滞血痕、外受邪毒诱发所致[1]。湿热毒邪与肝火相搏, 壅滞经脉, 进而引发疱疹;湿热聚集, 风毒化火, 阻遏经络, 则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少腹胁肋为肝胆分野, 故疱疹好发于腰际。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 活血通络止痛。本文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带状疱疹的治疗。龙胆泻肝汤加减对于带状疱疹的病变及神经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3]。将诸味中药联合可使药性相互协调, 使苦寒之品不伤胃气, 又能达到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

此外, 本文中医方法在给予患者口服龙胆泻肝汤外, 还外用自制的清丹湖进行治疗。黄柏为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药, 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和散肿毒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具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作用;青黛具有温病热盛、除斑疹的功效;苍术可治疗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痰饮、水肿、风寒湿痹。四种中药磨成药粉敷于患处对于带状疱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4]。

西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有一定的关系[5]。阿昔洛韦为广谱抗病毒药物, 能够与病毒DNA聚合酶结合抑制其活性, 也可渗入病毒的DNA片段使DNA链合成中断, 具有低毒、高效、对炎症细胞有高对选择性, 早期应用可抑制病毒的扩散, 缩短病程, 治愈疾病。维生素B1具有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和再生的功能, 二者连用对与带状疱疹有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中医采用龙胆泻肝汤和清丹湖内外兼治, 西医用维生素B1和阿昔洛韦内外治疗。研究结果显示, 中医和西医治疗均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疗效。对门诊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 比较两组疗效发现, 中医治疗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对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可见, 对于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和清丹湖同时治疗, 能够达到内外标本兼治的作用。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 中药治疗的效果更好, 对疼痛减轻程度更多。

参考文献

[1]张全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疤疹36例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 (18) :2234.

[2]赵文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8) :984-985.

[3]郭海龙.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疙疹患者疗效的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 11 (20) :154.

[4]刘冠军, 洪臻, 秦玉蕙.药外敷治疗带状疙疹58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07, 15 (3) :13.

中医辨证治疗疗效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58例紫癜性肾炎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9例。对照组中, 男16例, 女13例;年龄6~51岁, 平均27.5岁;患病时间1~33个月, 平均8.1个月。观察组中, 男17例, 女12例;年龄8~52岁, 平均27.8岁;患病时间1~32个月, 平均8.4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维生素C、抗过敏药物、抗凝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 口服雷公藤多苷片, 每次剂量控制标准为1mg/kg, 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进行中医辨证, 风热伤络兼瘀型患者采用连翘败毒散随证加减治疗, 血热妄行兼瘀型患者采用犀角地黄汤随证加减治疗, 脾气虚兼瘀型患者采用归脾汤随证加减治疗, 气阴两虚兼瘀型患者采用参芪地黄汤随证加减治疗[1]。对两组患者紫癜性肾炎症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彻底消失, 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检查结果完全转阴, 24h尿蛋白定量结果保持在0.2g以下, 血肌酐 (Scr) 与基础值比较明显下降;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 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的下降幅度超过50%, Scr与基础值比较没有变化或升高幅度没有达到50%;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 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的下降幅度超过25%, 但不足50%, Scr与基础值比较升高幅度不足100%, 但已经超过50%;无效: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没有改善[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愈4例, 显效5例, 有效9例, 无效11例;观察组治愈9例, 显效12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良反应

两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紫癜性肾炎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尿血”“水肿”“葡萄疫”等疾病的范畴, 导致该类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外感时邪入里而化热, 或食腥发等动风之品, 或被毒虫叮咬, 虫毒在对机体造成浸淫, 以致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 烧伤血络, 迫血妄行, 最终发病。其发病机制为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血分伏热或气血虚损、脉络发生瘀阻, 导致血液不在常规的脉络内运行而溢于脉外。紫癜性肾炎患者在病情发展的早期阶段,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 皮肤有大量紫癜出现, 且同时伴随出现肾损害现象, 风热邪毒和瘀血是导致出现该症状的病因病机, 且以实证为主。在病情发展的后期阶段病情通常比较迁延, 表现为皮肤紫癜消退之后, 仅有肾脏损伤现象遗留,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尿、蛋白尿, 气阴两虚是导致该症状出现的主要病机, 属本虚标实证。中医对紫癜性肾炎治疗过程中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结合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益气养阴、健脾摄血等方法进行治疗[3]。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8例紫癜性肾炎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4例, 显效5例, 有效9例, 无效11例;观察组治愈9例, 显效12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中草药,紫癜性肾炎,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刘必成.慢性肾脏病新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198-199.

[2]吴东海, 王国春.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8-139.

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篇11

关键词 中风;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选取2010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22例,总结临床中医药方辨证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22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最小者30岁,年龄最大者65岁,患者平均年龄55岁,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下列标准,见恶寒 、发热 、肢体拘急 、关节酸痛等症,舌强 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

1.2方法 辨证论治:(1)中经络①经脉空虚,风邪入中,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 、发热 、肢体拘急 、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病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治法:祛风养血,行血通络,主方:大秦艽汤加减处方举例:秦艽l0 g,羌活l0 g,防风l0 g,白芷l0 g,细辛3 g,生地 l0 g,当归l0 g,川芎l0 g,赤芍l0 g,白术12 g,茯苓15 g,白附子l0 g,全蝎6 g。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治法 :育阴潜阳,镇肝 息风[1] ,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处方举例:白芍12 g,玄参1 2 g,天冬15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龟板10 g(先煎),代赭石l5 g,川牛膝l0 g,天麻l0 g,钩藤15 g,菊花l0 g。 (2)中脏腑,1)闭证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息风 主方:首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或 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并用羚羊角汤 加减以清肝息风。处方举例:羚羊角处3g( 磨汁冲服 ),菊花10 g,夏枯草l5 g,蝉衣6 g,龟板处l5 g(磨汁冲服),白芍12 g,石决明l5 g,丹皮12 g,生地12 g。②阴闭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病机:风夹痰湿,上壅清空 治法:辛溫开窍,豁痰息风 主方:先用苏合香丸以辛温开窍。再用涤痰汤加减以豁痰息风。处方举例:半夏12 g,橘红10 g,茯苓10 g,竹茹10 g,菖蒲10 g,胆南星l0 g,枳实10 g,天麻10 g,钩藤10 g。 (3)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瘀,脉络痹阻 主症: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语言蹇涩,口眼歪斜,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薄白,舌淡紫,或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等[2]。病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举例:黄芪15 g,桃仁l0 g,红花l0 g,当归12 g,赤芍l0 g,地龙l0 g,全蝎5 g,乌梢蛇l0 g,川牛膝l0 g,桑枝l0 g,土鳖虫l0 g,川断l0 g。②肝阳上亢,脉络痹阻治法:平肝 潜阳,息风通络 处方举例:怀牛膝30 g,代赭石30 g,生龙骨l5 g,煅牡蛎l5 g,煅龟板15 g,白芍15 g,玄参l0 g,天冬15 g,川楝子l0 g,甘草6 g,地龙l0 g,僵蚕l0 g,桑枝l0 g,络石藤l5 g。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临床所有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数据资料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分析数据,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关节酸痛、肢体强痉症状评估,评估原则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评估分采用50分,治疗前患者关节酸痛症状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关节酸痛症状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关节酸痛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肢体强痉症状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肢体强痉症状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肢体强痉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 《 素问·脉要精微论 》说 :“ 头者,精明之府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亦指出脑为“ 元神之府 ”。“ 精明 ”、“ 元神 ”均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因此可认为神明为心脑所主。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 、火 、痰 、气 、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3]。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而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后遗难症。

本文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从各个方面的病症引起的不同病症针对性用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通过本组22例患者的病例研究显示,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关节酸痛、肢体强痉症状评估,治疗后关节酸痛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肢体强痉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临床中医从经脉空虚,风邪入中、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肝阳上亢,脉络痹阻、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等方面的病症引起的症状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明璋 .30例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 医学信息 .2014,12: 166-167.

[2] 郭繁华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30: 279-279.

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92例, 均符合中医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 女49例;年龄24~72岁, 中位数43.6岁;病程2个月~40年;其中胃脘部疼痛38例, 痞闷或胀满30例, 嗳气15例, 泛酸9例;属寒邪客胃型16例, 饮食停滞型11例, 脾胃虚寒型17例, 肝气犯胃型13例, 肝胃郁热型11例, 胃阴亏虚型6例, 淤血停滞型7例, 气滞血瘀型6例, 脾胃虚寒型5例。

1.2 治疗方法

(1) 寒邪客胃型:用良附丸加减, 若寒重, 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 可加吴茱萸、丁香、干姜、桂枝;若胃寒较轻者, 可局部温熨, 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散寒止痛。寒重者, 加吴茱萸、干姜、小茴香、温中散寒。气滞重者, 加佛手、香橼、元胡索理气止痛。若见寒热身痛等表寒证者, 加苏叶、藿香、生姜、佩兰, 或服生姜汤散寒止痛。若兼见胸脘痞闷、呕吐等寒挟食滞者, 加枳壳、鸡内金、神曲可和胃降逆, 消食导滞。 (2) 饮食停滞型:保和丸———消食导滞。食积化热者, 可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大便秘结, 可合用小承气汤通腑泄热、荡积导滞。泛酸者, 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和中制酸。 (3) 肝气犯胃型:柴胡疏肝散加味, 气滞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有理气解郁之功效。胁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理气止痛。嗳气频作者:可加旋覆花、沉香、代赭石理气降逆。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和中制酸。 (4) 肝胃郁热型: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若见胀满痞塞, 身困, 苔腻等湿阻之征, 可加茯苓、白豆蔻、半夏等化湿之品。 (5) 瘀血停滞型:实证失笑散合丹参饮;虚证调营敛肝饮。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三棱、莪术, 并可加理气之品, 如枳壳, 木香、郁金等。痛甚可酌加延胡索、三棱、莪术。伴吐血、黑便时, 可加三七、白及。 (6) 胃阴亏虚型: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若胃阴亏损较甚者, 可酌加干石斛。见脘腹灼痛, 嘈杂泛酸, 配用左金丸。胃热偏盛, 可加生石膏、知母、玉竹、芦根清胃泄热。便秘明显, 加郁李仁、瓜蒌仁等润肠。痛甚者可加厚朴花、玫瑰花、香橼、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药物。 (7) 脾胃虚寒型:黄芪建中汤加味。泛吐清水较重者, 可加干姜、半夏、吴茱萸、茯苓等温胃化饮;脾虚湿盛者, 可合二陈汤。兼见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等肾阳虚者, 可加肉桂、附子、助肾阳以温脾和胃。每天1剂, 水煎取汁500m, 分2次温服, 疗程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 参考症状及体征恢复如常人, 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 6个月~1年内无复发;显效:主要症状消除, 参考症状、体征好转, 理化检查好转, 6个月~1年内无复发: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 但疼痛减轻, 且持续时间缩短, 理化检查无明显改变;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 6个月~1年内有发作, 疼痛无减轻, 理化检查无改变。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好转) /总例数×100%。

2 结果

92例胃脘痛患者中痊愈17例 (18.5%) , 显效23例 (25.0%) , 好转38例 (41.3%) , 无效14例 (15.2%) , 总有效率84.8%。

3 讨论

3.1 胃脘痛产生机制

胃脘痛主要因长期饮食不节, 寒湿内侵, 七情刺激, 劳倦内伤, 致使脾胃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津液、水湿运化障碍, 阻滞为瘀, 郁而化热, 胃失和降。此病虽发于胃, 责于胃, 但也责于肝脾。肝主疏泄, 性喜条达, 胃主受纳, 以降为顺, 脾主运化, 以升清气,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气血运行正常, 则不会发病。

3.2 治疗机制

3.2.1 寒邪犯胃型:

良附丸是治疗寒邪客胃, 寒凝气滞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 香附行气止痛。《素问举痛论》曰:“寒邪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 小络引急, 故痛。”《景岳全书心腹痛》也指出, “盖寒则凝滞, 凝滞则气逆, 气逆则痛胀由生”。主要表现为:胃脘冷痛, 遇寒痛甚, 得温痛减, 喜热饮, 苔白, 脉弦紧, 多有胃部受凉史, 治宜温胃散寒缓急止痛。

3.2.2饮食停滞型:

保和丸为治疗饮食停滞的通用方, 该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健胃下气, 消食导滞;半夏、陈皮、茯苓化湿理气, 健脾和胃;连翘散清热祛痰, 宣肺利咽, 还可加入谷芽、麦芽、鸡内金等。

3.2.3 肝气犯胃型:

症状特点是胃痛与肝气郁结之表现。《临证指南医案》“治肝可安胃, 凡醒胃必须治肝”深刻说明了这一点。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川芎、白芍、香附疏肝解郁, 枳壳、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 行气止痛之效。肝胃不和型胃镜及病理检查多半有肠化, Hp阴性[2]。

3.2.4 肝胃郁热型:

本型的症状特点是胃痛与肝气“郁”“热”之症。治法:疏肝理气, 泄热和中。方药: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 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和中健胃, 丹皮、栀子清肝泄热。左金丸中黄连清泄胃火, 吴茱萸辛散肝郁。肝胃郁热型黏膜充血水肿, 糜烂出血, 肠腺上皮化生, Hp阳性。

3.2.5瘀血停滞型:

症状特点是瘀血特点在胃。治法:活血化瘀。方药:方中五灵脂、蒲黄、丹参活血化瘀止痛, 檀香、砂仁行气和胃。气滞血瘀型胃镜表现为黏膜颜色深红而肿, 充血有出血点, 黏膜表面有颗粒状隆起。

3.2.6 胃阴亏虚型:

症状特点是胃痛与阴虚表现。治法:养阴益胃。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养阴益胃, 芍药、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胃阴不足型胃镜及病理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偏多, 重度肠化和异型增生多见, Hp检出率低, 黏膜颜色深红, 糜烂有出血点。

3.2.7 脾胃虚寒型:

症状特点是胃痛与脾之虚寒表现。部分病例肠化及Hp阳性, 胃黏膜色红白相兼或灰白, 黏膜上附有黏液, 或黏膜水肿。治法:温中健脾。方药:方中黄芪补中益气, 小建中汤温脾散寒, 和中缓急止痛[3]。

3.3 胃脘痛现代研究

胃脘痛患者多为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 主要以胃溃疡和胃炎较为常见, 多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窦黏膜生长抑索的分泌, 胃功素分泌异常有关。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 勿暴饮暴食, 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总之, 胃脘痛临床以实证多见, 治宜祛邪为主, 而脾胃虚寒和胃阴亏虚临床相对较少, 但各类证型, 常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 必须审证求因, 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

[1] 吴彼.中医文献关于胃脘痛病名及病因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 22 (4) :19-20.

[2] 黄加元.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72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8 (12) :112.

上一篇:大学研究型教学下一篇:教育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