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治疗

2024-05-25

现代中医治疗(共7篇)

现代中医治疗 篇1

文章分析了中西医治疗皮肤病方法的思维特点, 二者指导思想均遵循系统论的观点, 随着现代化手段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逐步完善, 以及中药剂型的进一步改进,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将会取得新的飞跃和重大突破。

1 中西医治疗皮肤病思维方式

1.1 现代皮肤病治疗的思维方式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其重量是人体体重的16%, 总面积在成人约1.5~2 m2。皮肤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吸收、分泌、排泄、免疫、新陈代谢等许多十分重要的功能, 可见, 皮肤与整个机体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某些皮肤病虽然是局部病变, 程度较轻, 但还是会导致其他局部甚至整体的变化;反之, 有些机体全局性的变化又常常以局部皮肤的病变为主要表现。因此, 辨证地处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对于正确诊治皮肤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硬皮病, 表现为病变处皮肤发硬, 却是机体结缔组织病变的一种外在表现;核黄素缺乏病则是因为人体缺乏维生素B2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许多类似这样的皮肤病, 离开整体, 单从局部表现来分析是无法找出病因的, 因而也就找不出根治的办法。机体的某些变化也可影响到局部皮肤, 在临床上所接触的皮肤疾病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例如: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可以伴发小腿溃疡;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皮肤瘙痒及感觉异常。在皮肤病患者中,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 其损害见于皮肤, 而并发症则表现于身体其他各系统。例如盘状红斑狼疮, 皮疹常常发生于面部皮肤, 假如不引起注意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就5%的患者可能转变为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不仅全身多处皮肤发生皮疹, 还可累及心脏、肾脏、血液等多系统, 严重时可致死亡。所以在临床上既要看到局部病态症状, 又要注意某些局部病变与全身病变的关系及其潜在危险性和演变规律[1]。

皮肤病的治疗, 一定要立足于整体。从系统观点来看, 疾病的产生乃是整体机能失调的结果。因此, 用药的目的, 不仅仅是要着眼于某一局部的病灶、病原的治疗, 同时还应立足于整体机能的恢复。可以肯定, 以联系和发展为总特征的观念和方法, 强调把客观事物当作有机统一整体的辨证思维方法必将促使现代皮肤性病学有许多重大的突破[1]。

1.2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思维方式

中医皮肤科治疗疾病也遵循中医的特点, 即整体观指导下的全身调节, 以“辨证论治”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根本法则, 以整体最佳为目标;从整体上立方用药, 在方剂的整体功效下进行全身调节。中医思维方法始终强调内外环境的整合, 着重研究活体各个部分之间的整体、动态的联系, 具有突出的综合特点。如采用“扶正祛邪”调节人体与环境的关系, 把机体与环境之间适应与不适应的矛盾运动作为发病机制, 在治疗上, 扶助正气, 祛除邪气, 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 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通过“调整阴阳”调节机体内部的关系, 在诊治上, 以阴阳辨证为总纲, 进行矛盾分析和矛盾调节, 实际上体现了系统方法对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调节, 最终达到“阴平阳秘”作为有序稳态的表征[2]。

例如中医系统论以其整体观念、联系的观点和有序稳定观点认识到治疗免疫性疾病的关键在于调整免疫紊乱, 使免疫系统恢复相联系、相制约的有序状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的祖国医学已经为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祖国医学早在《诸病源侯论》中就记载:“人无问男女大小, 有禀性不耐者, 见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 亦有禀性自耐者, 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外科正宗》记载:“漆疮由来自异, 有感有弗感者, 人之皮毛腠理不密, 故感其毒”, 指出了发病机制与中毒、过敏、感受不感受和禀赋有很大关系, 与现代有关免疫皮肤病理论思想相一致。皮肤病的发生是人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 脏腑经络气血生理活动异常, 气血阴阳协调关系受到破坏, 导致脏腑阴阳失调的结果。皮肤病常见正虚邪实及血瘀的表现。临床证实扶正祛邪可提高、稳定机体免疫功能, 活跃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促进补体形成, 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 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提高机体的应激性和正反馈作用的灵敏性。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免疫功能。中药通过多环节多效应而发挥作用, 且有双向调节作用[3]。

可见中医皮肤病整体观念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皮肤病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相一致的。

2 中西医结合诊治皮肤病有了较大进步发展

中医皮肤病诊疗疾病的特点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先辨病, 后辨证。西医治疗皮肤病诊断是先决条件, 诊断即是辨病, 二者目标是一致的, 对象也是一样的, 结果也应是一致的。“近年来随着电镜、免疫荧光技术、同位素标记等新技术的应用, 提示了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中医基础理论、方药、疗效的关系, 使皮肤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所以在对皮肤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时, 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辅助手段, 作出准确的西医诊断, 同时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 把局部微观结构改变和整个机体功能的宏观改变结合起来, 找出其中相互关系及客观规律。把现代医学先进技术成果有机地融入中医辨证分型中去, 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客观化[4]”。中医辨证很多是依靠患者的主诉或医生肉眼直观看到的现象, 很少能用仪器或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 这就很难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如银屑病血瘀型存在肌肤甲错, 关节不利, 损害处鳞屑刮除后可见点状出血, 舌质偏暗, 或有瘀斑等血瘀的症状;实验室研究发现其微循环检查可见毛细血管扭曲, 微血流障碍, 血液物化特性测定常有全血黏度增高, 皮肤病理检查显示存在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僵直等血瘀指征。这些共同的主客观血瘀见证, 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这就为确定诊断标准和进行疗效观察提供了主客观研究内容和观察指标, 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5]。这样既有利于学习, 便于掌握, 又使中医证型相对客观化, 便于进行计量化诊断及疗效分析, 有利于国际间交流。

3 皮肤病治疗的中药剂型现代化

中药药效的研究和剂型的改革、完善已成为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从中药自身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提高中药药效, 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实现中药用药理论的现代化,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分析一副药方中各味药材之间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改进其不合理、影响药效的方面, 充分发挥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作用, 以实现单纯某种药物所无法达到的疗效, 这才是中药药效研究现代化的正确趋势[6]。剂型改革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如中药煎机, 直接生产袋装的成品, 既提高了煎药的效率, 也减少了患者自己煎药的不便, 还可以制成胶囊、丸剂、气雾剂、滴丸、口服液、片剂等多种剂型, 这些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尤其中医皮肤病的外用剂型较多, 如:溶液、粉剂、酊剂、油剂、软膏、硬膏等, 积极发展中医外治法对于皮肤科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药外用剂型进行改进形成新的剂型, 如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甙配成5%软膏, 治疗脂溢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有效, 徐长卿的有效成分丹皮酚配成5%霜剂治疗局限性急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有良好疗效。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如将赵炳南老中医别具特色的黑布药膏、拔膏棍、搓药等外用药制成使用方便的现代化制剂, 进一步广泛应用于临床。

4 小结

综上所述, 中医治疗皮肤病有着和西医一致的思维方式, 随着二者的相互结合并且不断规范化, 以及中药剂型的不断改进, 皮肤病的治疗将会取得新的飞跃和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潘健.略谈皮肤病诊治中的辨证思维方法.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 6:169.

[2]张方, 黄泰康.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思考.中医药学刊, 2005, 23 (12) :2246.

[3]唐志坤.免疫皮肤病诊治的系统思维.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 19 (4) :229.

[4]张志礼.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8.

[5]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31.

[6]宋春燕, 尹爱田, 于贞杰, 等.中医药服务利用界定与中医药现代化趋势.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 9 (207) :562.

现代中医治疗 篇2

1 现代中医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外来邪气或内在亏虚, 加之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急骤生理变化, 导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 故痛经;或因脏腑不和, 气机阻滞, 渐聚为瘕, 久病致瘀, 瘀血内停, 久结为癥。而血瘀是所有病因病机的基础[1], 又按照阴阳、脏腑、气血津液等病机衍生出各种分型, 最终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有调查[1]显示气滞血瘀型是最多见的证候, 随着病情的发展证候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或叠加。

2 现代中医治疗

2.1 辨证治疗

徐慧军等[2]将子宫腺肌病分为5型, 肾虚血热、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寒热错杂以及精血亏虚型, 分别用滋肾清热、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寒热兼顾、补血益精配合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疗原则进行验方加减, 疗效颇佳。曹振健[3]将本病分为3型, 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肾虚血瘀型, 分别治以理气活血, 化瘀消癥;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益肾活血, 软坚散结的治法, 疗效显著。其中, 气滞血瘀、肾虚血瘀型是共同包含的, 区别在于寒热及痰湿, 徐慧军更重视寒热造成的血瘀, 而曹振健认为有形之邪的痰湿更易导致血瘀, 二者均不无道理。

2.2 周期治疗

叶青等[4]用活血消癥胶囊 (每次3粒, 每日3次) 治疗, 经期停药, 经前3~5天开始用止痛散隔日1次敷脐, 月经干净后停药, 经期口服化瘀止痛胶囊 (每次3粒, 每日3次) , 共治疗3个月。结果示患者的月经量、痛经、子宫大小、血清CA125等指标均有较好的疗效。范瑜红[5]用膈下逐痛汤加减 (柴胡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红花10 g、枳壳10 g、丹参10 g、延胡索15 g、失笑散10 g、鳖甲10 g、乳香6 g、没药6 g) 治疗, 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非经期自拟清热散痛方 (蒲公英15 g、龙葵10 g、夏枯草10 g、花蕊石10 g、生山楂10 g、土鳖虫10 g、失笑散20 g、水蛭6 g、仙茅10 g) , 水煎服, 一天两次。结果示疗效颇佳, 复发率明显降低。

2.3 专方专用

李敏等[6]自拟化瘀消癥汤 (桃仁12 g、红花12 g、三棱12 g、莪术12 g、川牛膝12 g、土鳖虫9 g、水蛭6 g、制香附12 g、枳壳12 g、鸡内金15 g、海藻12 g、玄参12 g、半枝莲18 g、山药30 g) , 以活血化瘀行气, 消癥散结止痛。服法:每日1剂, 水煎服, 日两次, 经期停服, 连用3月为1个疗程。经期痛甚者, 加行气活血止痛药;经量过多伴经期延长者, 加化瘀止血药。唐玉琼等[7]给予中药紫草方 (紫草30 g、鹿衔草20 g、莪术10 g、血竭另包3 g、炒蒲黄10 g、五灵脂10 g、浙贝母10 g) 口服, 寒凝血瘀型加桂枝、吴茱萸、小茴香、艾叶等;气滞血瘀型加柴胡、月季花等;气虚血瘀型加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等;瘀热内阻型加丹参、丹皮、赤芍等, 水煎服, 日一剂, 日两次, 1个月为1疗程。结果示各型有效率分别为寒凝血瘀84.6%, 气滞血瘀87.5%, 气虚血瘀77.8%, 瘀热内阻86.7%。张银萍[8]用止痛消癥胶囊 (三棱、血竭、三七、延胡索、熟地黄、白芍、炙甘草等中药, 每粒含生药0.5 g) 治疗, 每次6粒, 日3次, 于月经周期第16天开始服药, 连服7天, 共6个月。结果示痛经改善、经量减少、子宫肿块缩小, 血清CA125水平降低, 且能减少单用西药的副作用。

2.4 针灸治疗

赵荣[9]主穴取子宫、中极、三阴交、足三里治疗此病。痛经为主加三阴交、次髎, 经量过多加百会、地机, 闭经加合谷、内关;据舌脉, 舌淡苔白, 脉沉或缓, 加肾俞、肝俞、气海、天枢, 舌红苔白厚或腻, 加阴陵泉、阴谷, 舌红少苔, 脉细或沉, 加太溪、复溜, 舌淡苔黄厚腻, 加太冲、阳陵泉;针法上, 据辨证, 血瘀者三阴交温针灸, 膈俞、肝俞拔罐, 气虚、体寒者, 中极、足三里用温针灸。3次每周, 除单纯以痛经或闭经为主要症状者, 余经期停止针灸治疗, 6个月为1个疗程。吴宁等[10]用中药复方内异宁 (黄芪、三棱、莪术、丹参、夏枯草、当归、芍药、延胡索、香附、牛膝等) 联合针灸顺应月经周期节律干预子宫腺肌病。中药组、针药组中的中药均周期给药, 中药根据不同证型加减, 针刺双侧关元、合谷、血海、三阴交, 加灸关元2壮, 并据证型加减穴位, 寒性证型个别穴位加温针。治疗方法:中药为水煎服, 日一剂。针灸为经前7天开始至月经第2天结束, 每次留针30分钟, 隔日1次温针, 3月为l疗程, 共治2个疗程。结果表明中药组与针药组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且针药组改善痛经优于中药组。

2.5 中药保留灌肠

将中药浓煎至100~150 ml, 临睡前排便后做保留灌肠。每晚1次, 经期停用。主要适用于子宫腺肌病痛经较剧。是本病最常见的辅助疗法。李亚平[11]运用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20 g、干姜15 g、肉桂10 g、当归10 g、延胡索20 g、没药15 g、白芍15 g、赤芍15 g、蒲黄20 g、五灵脂20 g) 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 其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 疗后半年效果颇佳。邓雷厉[12]化瘀消方 (败酱草、红藤、皂角刺各30 g、枳壳20 g、大黄10 g、路路通30 g) 活血化瘀, 每日一剂, 浓煎至200 ml, 保留灌肠, 经期停药, 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示疗后患者外周血浆中的β-内啡呔提高, 血清及内膜中免疫球蛋白G及C3、C4降低, 前列腺素降低, 在神经免疫学上说明此方能有效改善痛经。

2.6 局部上药 (阴道后穹窿)

将中药研末, 均匀过筛消毒。于经净后上于后穹窿, 每次1小匙, 每周2次。上药后用带线棉球塞住, 24小时后取出。有明显止痛作用。王燕[13]报道活血止痛散 (由三七、当归、土鳖虫组成) 与李光荣教授经验方11号粉调成药丸上于阴道后穹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得到有效改善, 阴道后穹窿结节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2.7 外敷药

将药物调匀, 置于神阙穴或病灶部位, 外用药膏或胶布固定, 48小时取下, 每3日1次。有活血止痛消癥作用。詹明洁等[14]述王慧敏教授用药饼灸治疗子宫腺肌病, 成分为附子、鹿角霜、肉桂、乳香、五灵脂按5∶2∶1∶1∶1比例混合, 将其打粉过60目筛, 用20%酒精调制后, 铸压成型, 将清艾绒放于药饼上, 让其于关元、命门穴上缓慢燃烧30分钟, 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经期不停, 1个月为1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在改善症状、体征和指标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

2.8 穴位注射

使用现代提纯的中草药注入有关穴位治疗疾病。项心怡[15]用当归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注射穴位治疗本病。主穴是中极、三阴交, 配地机、次髎, 患者取仰卧位, 垂直刺入穴位1~1.5寸, 有酸麻胀痛感、回抽无回血后, 缓慢注射药物2 ml, 术后休息30分钟, 每日1次, 7次为1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疗效颇著。

2.9 电离子导入

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金季玲教授[16]以电离子导入内外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 疗效满意。姚春梅[17]运用院内制剂中药离子导入液 (透骨草40 g、三棱30 g、丹皮30 g、红花30 g、菝葜3 g、赤芍30 g、莪术30 g、桃仁20 g、水蛭20 g、昆布30 g等) 配合Ecm-99-A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取得了较好疗效。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明显优势在于拥有多种治疗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起来运用, 比如将中草药内服外用, 运用针刺经络辨证治疗, 运用中药与穴位结合的注射治疗, 将中药、针刺与现代先进的仪器设备配合起来治疗, 具有副作用小、价廉、疗效好、患者易接受的优势。各种中医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但目前没有对不同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 个别文献示综合治疗比单种方法治疗的疗效更佳, 吴宁等[10]用复方内异宁联合针灸顺应月经周期治疗子宫腺肌病, 结果示综合疗法比仅使用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好。

3 小结

子宫腺肌病, 从前又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现在则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18], 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壁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 且至少要在内膜基底层下一个高倍镜视野的宽度。该病总患病率从5%~70%不等[19,20,21], 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 约20%~5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约30%合并子宫肌瘤[22]。主要临床表现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 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 质硬且有压痛。近年来, 此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给广大妇女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压力, 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代中医治疗 篇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表现为肢体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肌肉萎缩瘫痪,故可归纳为中医痿病范畴。虽然关于痿证的治疗策略,历代皆有详细论述,但如临床所见,痿证对应多种西医疾病,每种病的论治思路多有不同,有必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细化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认为,肌营养不良其发病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起源于先天,病程中可涉及五脏,但以脾肾虚为主。以下笔者围绕肌营养不良的中医辨证论治难点进行分析。

1“治痿独取阳明”重在调理脾胃

从病因上讲,脾胃亏虚是痿证基本病机。《黄帝内经》云:“脾主身之肌肉”,“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物质来滋养。只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物质的充养,从而保证肌肉丰满,强健有力。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失养,则可导致肌肉消瘦或痿软,倦怠无力,甚至痿弱不用。在疾病过程中,疾病的发展再次累及脾胃。由于长期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或四肢痿废不用,难以承受一般的体力活动,劳体则伤脾。部分患者晚期饮食困难,胃气衰弱,故病程中各个阶段的病理变化,再次累及脾胃,影响脾胃运纳,升清降浊,生化气血的功能。因此,痿证痿在四末,病发中焦,与脾胃密切相关,扶脾益胃,振奋后天,使脏气血充盈,五体得养,此乃治痿之大法。

此外,《素问·痿论》以五脏五体相合理论为依据,提出五脏有热而耗伤气血津液,不能濡养五体而成痿。“肺热叶焦,……则生痿躄”;“心气热,……虚则生脉痿”;“肝气热,……发为筋痿”;“脾气热,……发为肉痿”;“肾气热,……发为骨痿”。清·《临证指南医案·痿》指出“痿乃肝肾肺胃四经之病”,可见痿证与五脏均相关。肌营养不良患者发病年龄多较早,小儿脏器娇嫩,该病早期以脾虚为主,晚期以肾虚为主,病程中常常涉及五脏。在治疗上,亦需顾护五脏。

在临证中,补益脾胃可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但治疗中不能盲补、呆补,应酌情加入芳香悦脾,消食健胃的中药,如藿香、砂仁、白豆蔻、山楂、莱菔子、神曲等,以求脾健胃纳,药物充分吸收,疗效充分发挥。在病程中若累及他脏,均需辨证论治,出现呼吸无力,可给予补肺汤以补肺气平喘。若出现关节挛缩,肢体拘挛,加白芍、木瓜以柔肝疏筋。

2 肌营养不良之痿证不可忽视补益先天

本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而且以儿童为多见,应当考虑本病与先天不足有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痿缩。再者,五脏穷必及肾,肌营养不良为慢性病症,病程长,日久脏器功能不全必然损及肾脏,肾脏精气亏虚。此外,患者病发少年之际,生机旺盛,需要有充足的精血以供骨脉筋由生长之需要。因此,补肾填精益髓,补益肝肾,振奋痿弱是本病的另一治本之法。

补肾时应遵景岳之阴阳互根互用之理,临床常将左右归丸合方应用,其效肯定。此外,临证亦多选用六味地黄丸、虎潜丸加减。对于需要峻补精血,用血肉有情之品的患者,要充分考虑治疗的长期性和治疗费用,可将药物治疗和食疗相结合的方法,如可以用猪骨、羊骨、牛骨代替虎骨;用胎盘代替药用的紫河车,焙干服用;也可将药物做成丸剂、散剂长期服用,从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药源,极大地降低患者的费用。也可以选用价格适中的熟地、枸杞、菟丝子、桑寄生、山萸肉、黄精、杜仲、肉苁蓉、仙灵脾、锁阳等。

3 本病虽虚证为多,但也不乏虚实夹杂之证

肝肾亏损型的患者常兼夹阴虚内热,阴虚火旺,朱丹溪有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符合本病的病机特点。久病伤及肾元,水愈亏则火愈炽,而伤阴愈甚,所以在治疗上有矛盾之处,如一味进补,则火旺灼阴,过用苦寒泻火,则败胃伤脾,甚至耗伤肾精。另有脾胃亏虚型的患者,由于兼夹食滞,湿热下注,又常常耗伤气津,致脾胃之气阴亏弱,给治疗带来矛盾。

对于虚实夹杂之证,辨证尤需准确,贵在区分标本缓急,虚实阴阳,邪之盛衰、多寡。如肝肾亏损的患者,若合并阴虚火旺,治疗时不忘滋阴降火,酌加知母、黄柏、牛膝,以利肝肾亏损之恢复。脾胃亏虚的患者,若兼夹食滞、湿热,又需予消食导滞,清化湿热并用,临床常选用焦三仙、木香、尖槟、苍术、苡米、茵陈。

4 把握时机,早期治疗

很多家长在疾病的早期功能障碍不太明显的时候,不重视治疗,认为该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就索性任其发展。到了中期或是后期出现了明显的残障后才来寻求中医治疗,殊不知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纵然是用尽全力,也是收效甚微。所以,在早期脏器功能衰退不甚明显的时候积极干预,充养五脏,祛除浊邪,通畅气血,才能有效地延缓病情的发展。

5 除药物治疗外,适当锻炼也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防止过度的被动锻炼耗伤中气,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过度安逸,久病卧床引起中气虚陷,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并症,合理安排康复,以患者不感觉疲劳为度,这样既可以健运脾胃,运达气血、经络,又能够使四肢痿废之肌肉得到一定的恢复。

6 小结

中医药治痿具有显著的理论特色和独特的疗效,因而具有一种整体的综合优势,已显示出光明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针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有两大方向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一,在“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指导下,深入探索和确切痿证的机理,系统揭示疾病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规律,为系统诊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提供更为确切的参考;二,通过总结临床经验和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出相应的更有效的方药。

摘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大类基因突变引起的肌肉变性疾病,迄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归属“痿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而且后天失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病因,可以使疾病加重、恶化;另外,还有因湿而致本病的。本文通过对进行性营养不良的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对疾病的现代中医治疗策略进行了简要地探讨,对提高中医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方药治疗的针对性。

论现代中医人才培养 篇4

关键词: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中西医

2009年国家首次授予30多位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者为“国医大师”, 平均年龄85岁, 仅有19位亲临颁奖现场, 其余均因体弱多病而缺席。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 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近年来, 中医人才质量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正在不断进行中医教育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通过继承和发扬古代中医人才教育培养的“闪光点”, “投石过河”摸索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发展我国现代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课题, 现分析如下。

1 古代医家的成才之路

1.1 师承教育

“古之学者必有师”, 历数古代著名医家诸如战国名医扁鹊受师于长桑君;西汉名医淳于意就学于公孙光及公乘阳庆等[1]。通过师承授受弟子可潜移默化先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 随时记录整理点滴心得体会, 集涓流而成大河, 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 出现历史上中医学术的争鸣和名医纷涌;重要的是能使名家可传、名方可使、名药可用, 以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1.2 世医家传

“医不三世, 不服其药”, 世医子弟从小耳濡目染, 知识经验均有一定的储备。再加“医者生存”大量祖传秘方或传男不传女等, 使集几代医学精华于一身的大家辈出, 但也一定程度限制阻碍传统医学的发展。南朝通释、道、儒教的陶弘景出生于世医之家, 对中国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等均颇有造诣。他别具慧眼, 从人文哲学的高度和自然科学的总体视野来研究思索中医;其撰写的《本草经集注》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中国本草学。其他代表人物有明代医家薛己、张景岳、李时珍等。

1.3 自学成才

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勤奋努力成为医学大家。一类为“儒医”, 其学识丰富, 颇有文史功底和良好的自身修养, 具备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其中不乏有家人和本人有疾之苦。代表人物北宋丹溪“自幼好学, 日记千言” (徐春甫) , 文章词赋, 一挥即成。因母病有志于从医;后因理学之师疾弃儒业医, 是一位先医后理再医的儒医。丹溪的理学经历, 对其医学思想的形成, 产生深刻影响。代表人物还有晋代皇甫谧、清代吴瑭等。还有出于个人兴趣或是抱着“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的志向, 如唐代孙思邈、明清时期王清任等。

《黄帝内经》道“非其人勿教, 非其真勿授”、“得其人乃传, 非其人勿言。”历代名医慎重择徒, 不仅传授知识, 注重学生智能、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还对其自身素质方面有严格要求。张仲景强调医学“玄冥幽微, 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 岂能探其理致哉”;阳泉曰 “非聪明理达, 不可任也”。“医者,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医乃仁之术也”, 可见合格的医学人才首先要有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 又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大道内化, 大医方能精成。得道不止于知道或闻道;最重要是将道内化其身, 才可在行医与生活处于自然状态。古今名医大家无不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医德高尚、具有较高的声望与知名度。

2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中、西医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模式在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与发展。目前, 中医大学生从小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培养模式, 其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传统中医相比较, 不仅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时代差异, 而且也存在着东方与西方类型的不同。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遵循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 以期遵循中医学学科特点, 不断推进高等院校教育结构调整, 完善教育体制。

2.1 师承教育

由政府出面组织“一对一”拜师学艺开始, 产生如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等一系列现代高层次师承教育模式, 其培养目标是选择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通过理论和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等方式, 整理、总结、继承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和临床诊疗技能, 从而成长为中医药理论扎实、临床诊疗技术精湛、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临床人才[2]。许多中医药院校也改革教学回归传统, 将师承教育纳入院校教育培养模式。开展师承 (导师制) 式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项目, 即在总结师承教育、老中医工作室、“少年班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基础上, 用师承方式进行中医药传统特色知识与技术的教育, 以积极探索出适用于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师承 (导师制) 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途径。

2.2 中医本专科院校基础教育

中医本、专科院校教育是目前我国中医教育培养模式的主体部分, 其任务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3]。其标准化的培养方案、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丰富的师资力量、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很好地适应了规模化、规范化培养中医人才的社会需求。经过本专科院校基础教育的中医人才由于基础文化素质较高、易于接受中医基础理论而成长较快, 较好地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事业的需要。由于中医学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 经过5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医人才特殊的成才特点决定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不能照搬西医的教育模式。

2.3 中医毕业后教育

目前我国中医临床人才毕业后教育是针对住院医师进行的专业培训。主要临床科室轮转与专科相结合方式对职业道德、临床实践和专业理论进行系统培训, 是以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初级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主治中医师水平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规范化培训, 一般在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及其他医疗、科研和带教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进行[4]。在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中医继续教育

中医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教育的继续和延伸, 对提高卫生队伍素质和卫生服务水平, 推动中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5]。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已初步形成了医学研究生教育、在职进修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函授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体系。根据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学历提高类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性质继续教育。

(1) 学历提高类继续教育主要指中医学研究生教育, 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是建立在中医学本科教育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教育, 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中医专门人才和发展中医学学科的双重任务。它包括攻读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两个阶段。鉴于临床中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技能要求高等特点和发达国家医学人才培养经验, 中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分成两类:一类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 注重理论教学和科研训练;一类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技能为主, 注重临床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两者在培养目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结构上都各有侧重。

(2) 非学历性质继续教育是建立开放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 实现层次多样化、学习对象广泛化, 管理体制向着增强弹性、宽松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 以完善中医在职人员知识结构、提升临床诊疗技能为目的。教育方式多采用进修教育、各类培训班以及学术交流会等。

3 对现代培养中医人才的启示

通过对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回顾和现状比较, 结合中医自身的特点, 历览名医大家的成才之路, 虽有不同, 但还是有很多的共性。中医人才的素质水平是个体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 (主要包含家庭、学校教育环境、政府及其他社会因素) 赋予时代特征, 处于动态调整中;而最关键却是个体自身的勤奋努力, 包括较高的理论素养、丰富的临床实践, 以及兴趣、动机、意志、社会适应力等非智力性心理因素, 对素质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给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提供许多启示。

3.1 研读经典

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是中医学的根, 正是其根正, 赋予中医学两千多年不竭的生命力”[6]。中医经典医著中蕴含大量原汁原味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只有反复学习经典医著, 不断感悟、领会, 才能逐渐建立起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树立中医的坚定信念。张仲景在《内经》制方理论的指导下, 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著成被誉之为“方书之祖”、“群方之冠”的《伤寒杂病论》。近代在中医领域有成就的医家无不重视四大经典的学习, 读熟、背熟, 还注重理论研究, 灵活运用。深刻领会和重点掌握相应的经典课程, 乃至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及理论发展创新都将获益。邓铁涛等老一辈中医学家殷切呼唤 “大温课、重读典”, 这是根治中医学术滑坡的一剂良药。同时端正学风, 教学相长, 倡导感悟经典, 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7]。

3.2 早临床、多实践

虽然中医理论抽象和临证灵活, 中医学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经验的获得或理论的升华均建立于临床实践基础之上。临床实践中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不断总结间接和直接经验。学生初步学习基础课程, 尽早进入临床, 并在临床见习、随师临证时增加临床课程。通过广泛接触病人, 加深疾病的认识和对各门课程的渗透理解, 激发其学习热情, 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提高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

3.3 中西医结合 融会新知

中医要发展, 创新是主题。中医学许多理论与观点包含着现代科学的前沿研究内容。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及医学先进技术相结合, 在继承中求创新发展, 敢想前人之未想。西医重基础, 中医重临床。遇到疾病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分期与分型相结合, 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病理变化相结合, 药物传统效用与现代实验研究相结合。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 借鉴现代医学各种检验, 从宏观到微观地认识疾病。分清中西医各自的内涵和特点, 正确认识二者理论体系不同, 方法各异。中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西医所不能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努力使中医理念与发展变化的生活方式、医学模式相适应, 这样才能“大有作为”。

3.4治学严谨淡泊名利

严谨治学和正确科学思维是新时期高级中医人才治学做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厚积薄发、厚今薄古为治学常理。勤学求训、推陈出新, 即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在具有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基础上, 批判性地吸收, 去伪存真, 综合判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医乃仁之术”是中国的传统医德修养标准, 也是现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医生本着为病人着想的思想,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审证明辨, 掌握要领, 药到病除。大多数名医成名不仅医术好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因此,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以德为先, 树立“一切从病人出发”的观点, 才能提高中医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4结语

勿庸置疑, 现代教育为中医人才培养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平台, 大批中医人才充实到中医药事业的各个领域, 极大地促进了中医事业的弘扬和发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至善至美, 尤其在其发展过程中, 必然存在不少问题。广大中医工作者应该充分吸收古代医家的思想, 注重自身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客观认识自我, 借助多元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条件, 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才, 为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红蕾.从中医师承教育看教育体制创新的另一种可能[J].理论界, 2010 (9) :169-170.

[2]王国强.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1) :8-10.

[3]苏博, 刘鉴汶.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42-278.

[4]严世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5.

[5]方华, 宋咏堂.继续医学教育对人才素质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20) :3199-3200.

[6]董正华, 赵天才, 杨轶.强化经典课程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1) :9-11.

中医现代化路径之辨 篇5

关键词:中国古代医学,中国现代医学,中医现代化

自清朝末年国学大师俞樾提出中医现代化相关议题开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中间出现过废止中医、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特色论这几个大的思想流派。这些思想流派通过对中西医的比较研究,认为必须对中医做出改进以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自不同的中医现代化路径主张,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这些反响更多表现为一次次争议的热潮,截至目前中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问题仍然未达成有效一致意见。其中中西医结合是当今主流,但却推不出广受认可的“范式”和“范例”; 废止中医有很大影响,但对解决实际问题于事无补; 中医特色论有很大潜力,但目前还看不出框架端倪; 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科学化思想更多已经被吸纳归并入前面几者之中。 所以中医现代化路在何方,仍然是一个持续争议的话题,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本文在介绍前人工作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 针对性给出解决方案,最终得出结论认为中医现代化其实需要一种审判版本的复兴、启蒙或者说中国梦。

一中医现代化各流派要点概述

中医现代化讨论最早的中医废止论主张认为: 1. 中医和巫术同出一源,中医有巫术痕迹,应当废止。在清末俞樾那里“古之医巫一也,今之医巫亦一也。吾未见医之胜于巫也。”[1]2. 中医不规范因而不足信。“无明确之实验,无巩固之证据……不问实物真相、是非合不合也。”[2]3. 中医是愚昧落后的文明早期阶段经验总结,在新时代须引入新医药学。这在五四时期为很多学者所主张。[3]4. 中医理论多为联想推测,虽然其经验古方不乏真知灼见。 方舟子说“中医的唯一出路是‘废医验药’,废弃其非科学的理论体系,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中药和其他中医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5. 其他经济社会因素。这主要在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中有深入阐发。[5]中医废止论的批判性思考引起人们极大震动,但他们弃千年文明成果不顾,置世人开发利用事实不查,一刀切的废止中医,这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不大。

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是随着西方现代医学传入国内,两相对比下贬低中医的言论日益增多,中医药学界对此做出积极回应,这就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兴起,中西医汇通学派大多主张: 1. 中西医药相通,可互译归一。“所采西人脏腑图,非但据西人之说,实则证以《内经》形迹丝毫不爽,以其图按求经义则气化尤为着实。”[6]2. 谨慎态度认为中西医药有同有异,应通其可通而明辨其异。朱沛文就说 “窃意各有是非,不能偏主。有宜从华者,有宜从洋者。”[7]3. 衷中参西。恽铁樵说自己“以吾撰著此书,目的在使今之中医先对于自己的学说了了,然后吸收他国新文明”[8]161。中西汇通各大家因其历史局限性,在涉及西医具体知识时多有牵强附会之辞,[9]但汇通学派作为中医改进的先行者,其经验教训还是很值得我们反思借鉴的。

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医的科学化,于是又兴起了中医科学化思潮。 中医科学化思潮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抵制,这和其打着科学化大旗而实质上废医存药的中间派态度不无关系。就其实质而言,中医科学化思潮主要分两大块: 1. 废止医理。陆渊雷就说“如五行生克,六气标本,司天在泉之等,须黜除者也”[10]。2. 保留方剂。 代表性的是叶橘泉的说法“生平治医的宗旨,理论则悉宗科学新说,治疗则采用国药古方,于此从事研究,不但理无杆格,且觉事半功倍,深信依此目标严精改进,则可使中西融合”[11]。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现如今中西医结合研究已成为中医现代化主流。“毛泽东的讲话强调中、 西医药两种知识的结合。中、西医药知识的结合, 是指两种医药学的认识成果和经验,包括理论、方法等知识的综合统一和融会贯通。不能把中西医结合仅仅理解为经验层次或常识层次的‘ 中药加西药’等。”[12]于是也就可以分为: 1.“理论方法”上的结合。这一块在基础理论方面虽多有尝试但罕见成功突破,不过在临床方面还是有一些成果涌现。首先是推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作为典范。“病症结合模式来自半个多世纪医学实践的总结,是两种医学优势的结合与互补,是两种医学体系交叉融合的良好切入点,是较为成功的临床防病治病模式。”[13]但因其难度和实用性考虑,真正具体落实的并不多。 其次沈自尹院士首次用现代科学方法在国际上证实肾阳虚症有特定的物质基础。[14]还有王今达等人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即选用针对性的西药抗生素等杀菌抑菌,同时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抗毒解毒”的 “菌毒并治”理念。[15]但总体上毋庸讳言,这些临床理论的零散突破尚无法弥补基础理论的短板,中西医结合新学科范式的可靠性、认可度以及吸引力也因此而大打折扣。2.“经验常识”上的结合。这一块是中西医药结合的着力点,尤其是中药方剂的结合研究,更是因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中西双方的强烈关注。中药方剂的结合研究,“概括起来, 有两条大的思路: 一是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的单体成分,再将这些有效成分以一定的配伍方式制成一定的制剂,即所谓“复杂→简单→复杂”原则; 二是用各种手段,从中药材中全面提取所有成分,去除非药效的大、小分子物质。”[16]除了中药方剂的结合研究,另外的中医预防保健和术后康复也潜力巨大。 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志在发展新医药学,但这种新医药学在严格意义上的“范式”和“范例”到底如何,目前还是毫无头绪。“对中医证的客观性评价和微观检验越透彻就越近乎西医的‘病’,对中药化学有效成分及药效动力学的分析和研究越深入也就越像 ‘西药’。中医现代化和现代医学结合的过程成了从中医学里 找‘病’,中药学里 找‘西药’的过程。”[17]中西医结合到底前路如何,着实令人忧虑。

中医特色论目前尚初露端倪,还不具备形成流派的诸多要素,但作为迥异前述流派同时又主张相似的诸多陈述,将它们总结概括起来加以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医特色论。中医特色论大都认同中医具有不同西医的特色优势,但对这种特色优势的态度却有三种不同的倾向主张: 1. 区别发展说。“分别脱胎于中、西文化传统的中、西医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展现了不同的思想传统和生存智慧,它们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18]2. 优势发展说。这首先就是中医优势病种的研究,“中医优势病种是指中医治疗具有优势的疾病或疾病的某一阶段”[19]。除了优势病种标准化研究,中医的特色优势还表现在其系统思想、生态思想、人文思想等方面,这一部分由于和国外新兴医学范式不谋而合,也是有着很大一批支持者。3. 补充替代说。这主要是国外的普遍做法,在国外,中医往往与本土民族医学并列统称为补充替代医学。补充替代医学主要是人们“不是一概排斥传统药物和一般的治疗方法,而是非常清醒地认识到现代药物的缺点和不良反应。他们在获得了现代药物给他们带来的益处的同时,又去寻找其他能补充的疗法,或者是能替代的药物”[20]。在这些疗法中,医师们最普遍使用和信赖的主要是针灸术、脊椎指压疗法、顺势疗法、草药治疗、按摩治疗。[21]中医仅在其中占很小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区别发展、优势发展以及补充替代发展所共同主张的特色发展道路,相比前面废医、汇通、科学化和结合研究已现实和理智很多,开始以实效和可操作性打开局面具有很强说服力。但这种说服力目前还停留在观念认识阶段,在实践上的框架构建还很不完善,前面还有很长路要走。

二中医现代化各流派不足分析

废止中医、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特色论等思想流派在中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暴露的问题也很多, 除了我们前面各流派路径辨析中提到的,另外还有一些长期为人忽视的沉疴宿疾需要深刻反思。

首先是主观倾向严重。废医派的领袖余云岫在批评中医时毫不客气,“其所以治疗有效者,则数千年以人命为尝试,积之既久,幸中偶合者,日益加多, 犹多言之必有中也。”[8]5而相应的国医界回应也十分激烈; “现在有少数的西医,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好像要把中医一口气吞的样子。他们的学说是从日本来的,日本的学说又是从西洋学来的,论起辈分来西洋好比是祖父,日本好比是父亲,这些少数的西医不过是孙子罢了。”[22]除了感情用事,中医现代化诸流派也深受其背后利益关系的影响,“就传统与国情而言,数千年来,民间对中医有充分的信赖并建立了深厚的信仰。而西医数量上的有限性与几亿人口的巨大反差也令西医及政府决策者们望而却步; 就民生与市场来说,中医药关涉着数百万从业人员的生计问题。中医的废止问题必要改变国家医疗市场的格局; 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中医存废问题的斗争也是政府权力集团之间相互较量的缩影。而中医药与国民经济之密切关系更是政府无法回避的现实。”[23]

其次是概念与理论界定不清。中医现代化诸流派在论证时常常事实不清、逻辑不明,易给人留下武断偏激的印象。比如张功耀说人参“经科学化研究以后,既没有发现其确切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发现其确切的药用价值。”[5]这里的重点在“确切”两个词上,但其表述很容易让人产生既无营养价值也无药用价值的印象。另外张功耀从文化进步、尊重科学、 维护生物多样性、人道主义诸方面反对中医中药,但为什么不对比分析一下中医药在新药开发参考、健康保健、社区医疗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呢? 当然最典型的还是中西医结合的常用定义,“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15]这里的“综合统一”意味各占一半还是百分之一就够了? “中西医药学知识”有人明确归类整理过吗? 而至于“新医药学”之“新”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另外中西医汇通的“汇通”、中医科学化的“科学化”、中医特色论的“生态观”、“系统观”在严格意义上都是很成问题的。

最后是缺乏可行性。废止中医只是口号,几千几万的从业者兢兢业业工作如何是一句话就可以废掉的; 中西医汇通大多汇而不通,中西医学理迥异, 汇通难度远超想象; 中医科学化导致自我毁灭,到了真正完全科学化的时候,旧医就真正完全消灭了; 中西医结合在基础研究上找不到结合点,“不可通约性要比可通约性大得多、深得多,在曾经认为是结合点的地方,在研究中大都显露出其背后的深刻差异, 特别是在基础理论领域,其差异之深在目前几乎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24]在应用研究上更是变卖家产“中西研究如果只是从生药中提取有效成分,中医就没有了。针灸研究如果只是用器械或电测定进行分析,经络和穴位也就没有了,西医研究中医, 首先抱着发展中医的态度”[25]。另外的中医特色论则还处萌芽阶段,未来发展规划一片茫然。

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现代化各流派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基本概念的使用上过于随意,这进一步导致他们主观倾向严重,框架体系缺乏可行性,相互争论不休达不成有效共识。所以中医现代化问题的解决,首先还要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辨析入手,在此基础上展开推理以得出科学合理结论。

三中医现代化基本概念与理论辨析

中医现代化意味着从中国古代医学向中国现代医学的转变,于是涉及的最基本概念就是中国古代医学和中国现代医学。中国古代医学,又称中国传统医学、汉医或中医,主要指时间上从先秦延续至今,地域上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经验医学。它主要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为典范。

中国现代医学概念比较复杂,大多学者认为中国现代医学专指中国的“现当代医学”( modern medicine in China) ,[26]但这在中医现代化问题语境下很容易导致全盘西化,怀疑很难为中医学界接受。 我们不妨将中国现代医学规定为“理想或期待中的中国现代医学”以符合各方原则。这种“理想或期待中的中国现代医学”既包括西医范式内的部分也包括西医范式外的部分。具体来说所包含西医范式内的部分主要有: 1. 对西方现代医学主流范式( 简称西医主流) 来说是汇通医学的地方。作为同样的人体健康研究,中西医学虽然因外史因素表现不同, 但在其内史学理方面必然是相通的。比如中医的人痘接种术和西医的特异性人工免疫法。2. 对西医主流来说是新兴医学的地方。西方现代医学除了其主流范式外,还有一些竞争力强、接受度高的新兴范式,这些范式在很多方面与中医不谋而合。比如中医的古老整体思想和西医的新兴系统生物医学。3. 对西医主流来说是补充医学的地方。在主流范式和新兴范式外,西方现代医学还有一些竞争力弱、接受度低的补充医学,这些补充医学有疗效但不稳定,有理论但不系统,更是缺乏全面的科学评估。比如作为中医重要构成的针灸疗法就被定义为这样一种补充替代医学。所包含西医范式外的部分主要有: 1. 对西医主流来说是未解之谜的地方。西方现代医学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中医内部仍然存在一些有疗效但无法实际验证的医学理论或有疗效但不知其具体原理的医学经验,就如同暗物质对物理学一样构成了西方现代医学的未解之谜。中国古代医学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经络理论就尚未达补充医学标准而可算作是一个未解之谜。2. 对西医主流来说是神秘学的地方。像祝由科符咒、气功这样缺乏逻辑缺乏实验的神秘因素,却因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因素而得以保留,在特定领域发挥着特殊作用。 中医食疗的“以行补形,以脏补脏”也是这样的例子。3. 对西医主流来说是糟粕的地方。这就是被证明为错误的没有丝毫价值的理论和经验。比如中国古代医学曾认为粪便解毒、立春雨水治不孕等。

据此,我们也就得出中医现代化的概念。中医现代化就是从中国古代医学向理想或期待中的中国现代医学转变,具体也就是在中国古代医学基础上1. 把对西医主流来说是汇通医学的地方加以补完, 2. 把对西医主流来说是新兴医学的地方加以发展, 3. 把对西医主流来说是补充医学的地方加以发扬, 4. 把对西医主流来说是未解之谜的地方加以揭示, 5. 把对西医主流来说是神秘学的地方加以取舍,6. 把对西医主流来说是糟粕的地方加以抛弃。

上述六条路径其实可概括为三部分。首先是替代部分: 无论是1的“汇通医学”还是2的“新兴医学”,它们都和西医主流相一致或相融贯,中医对其补完或发展都是重复建设,我们完全可基于它们前期积累直接开展第一线科研。其次是补充部分: 3的“补充医学”和4的“未解之谜”都是西医主流范式之外,凭借其浅陋“经验有效性”或“理论说服力” 而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一种不得已选择。西医主流并非万能,因此在它失效情况下我们只能寻求之外的最佳选择,而作为之外的最佳选择必然是因为它与西医主流无限贴近从而相信它能够或最终能够被西医主流所部分地解释和接纳。最后是废止部分: 剩下5的“神秘学”和6的“糟粕”地方,大都被证明为迷信或谬误,这种证明是种自觉反省,但即使放任不管,相信它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消亡。

试论现代中医临床诊断之困境 篇6

中医学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脏腑辨证, 是临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 就是结合八纲、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 对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从而确定病变的脏腑部位、性质等, 并据此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法。

笔者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 深切感受到, 目前中医临床被诸多问题困扰。现就以脏腑辨证为例, 浅谈现今中医临床诊断之困境。

1 过度强调辨证

过度强调辨证, 忽略了辨病, 即使有了辨病, 在最终的诊治过程中, 也大多从“证”入手, 忽略了疾病的基本矛盾。

虽然中医诊断学强调病证结合, 认为辨病有利于从全程、特征性上认识疾病的本质, 病为基本矛盾。辨证有利于认识当前阶段证候的病位与性质, 证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但是在临床实践中, 总是会出现二者不能兼顾的情况。

刘敏如、谭万信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妇产科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证分型为:肾虚夹瘀证、肾阴虚夹瘀证、气虚夹痰证、肝气郁结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湿血瘀证、热郁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王永炎、鲁兆麟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内科学》对中风- 中经络的辨证分型为:肝阳爆亢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证、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证、风痰上扰证、气滞血瘀证;对胸痹心痛的辨证分型为:阴寒凝结证、瘀阻脉络证、痰热壅塞证、心气不足证、心肾阳虚证、心肾阳微证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之肾虚夹瘀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肾虚血瘀证, 二者的证型“肾虚血瘀”是基本相同的。在治疗过程中, 所取治法都是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所选方药大多是补肾活血之类。

子宫内膜异位症之气滞血瘀证与中风-中经络之气滞血瘀证, 二者的证型“气滞血瘀”是完全相同的。在治疗过程中, 所取治法都是活血化瘀。所选方药基本上都是以王清任的逐瘀汤加减化裁而成。

中风-中经络之痹阻脉络证与胸痹心痛之瘀阻脉络证, 二者其中的证型“阻滞脉络”也是基本相似的。在治疗过程中, 所取治法都是活血化瘀。所选方药都是王清任的五个逐瘀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由于脏腑辨证的结果相似, 导致治法相似, 所用方药相似。中风-中经络与胸痹心痛, 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临床治疗的最终方药也是相似的。以上4种疾病分属中医妇科和中医内科两大学科, 但是, 最终治疗的方药中, 也都含有活血化瘀的药物。

虽然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 但是, 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基本矛盾。每一种疾病, 必然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个体特征。无论脏腑辨证的结果如何相似, 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基本矛盾的存在。同样的证型 “气滞血瘀”, 一个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个属于中风- 中经络。二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脏腑辨证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2 脏腑辨证未体现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脏腑辨证的结果, 无法体现出经络学说的具体内容。例如肺肾气虚证, 它指的是肺肾气虚, 摄纳无权, 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但是, 肺肾气虚的结果, 究竟影响了哪条经络?如何影响的?从肺肾气虚的概念里, 我们无法找到答案。

3 脏腑辨证的结论名目繁多

脏腑辨证的结论名目繁多, 缺乏统一标准, 辨证依据缺少客观证据。临床中, 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种疾病, 因为辨证的操作者不同, 会出现很多种证型。以轻度认知障碍为例, 何迎春等将轻度认知障碍分为:脾肾两虚证、湿热壅滞证、痰湿阻络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等;李映红等将轻度认知障碍分为髓海空虚证、痰浊阻窍证、气滞血瘀证。由此可见, 同一疾病, 辨证的结果繁多。

临床中, 中医师辨证大多是依靠患者的主观描述, 通过四诊收集资料, 然后分析、综合, 进而得出结论。可以发现, 辨证的过程中, 存在太多不可控制因素:医生知识水平的高低, 临床经验的多寡, 患者配合的情况等, 都会影响辨证的结论。整个辨证论治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客观证据。

4 对策及方法

辨证与辨病的兼顾、经络学说的应用、客观证据的寻找是困扰中医临床诊断的三大根本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4.1 应用现代技术

技术上立足当下, 应用现代科技, 寻找出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诊断学工具。中医与西医相比, 最欠缺的就是诊断学工具。西方人发明了X光、CT、MRI、B超以及多种多样的内窥镜。在古代社会, 通过把脉、看舌来确诊疾病。现代社会的大环境要求我们, 诊断必须要清楚、明白、可提供客观证据。目前为止, 整个中医界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其根本原因就是诊断缺失。可以预见, 诊断是中医发展的必经转折点。如果中医界不能寻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诊断学工具, 那么中医理论也就只能存在于书本之中, 然后成为空洞的说辞与没有意义的口号。

4.2 理论上回归传统

中医学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典籍, 为我们的中医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关于生命, 古人有很多论述, 值得现代人深思。古人认为有形生于无形。老子《道德经》指出:“道生之, 德蓄之, 物行之, 势成之”。《庄子·外篇·知北游》说:“人之生, 气之聚也”。《黄帝内经·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古人的观点, 其大概意思是一致的:人的产生是宇宙自然运动变化的结果, 是按照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四季的法则生长。人的生命源于阴阳二气的结合。人体是精气聚合之器, 生命是精气运动的体现。

古人还讲, 人除了有形的形体之外, 还有无形的精神, 中医学称之为“神”。《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阴阳两精结合就产生神。神在形的基础上产生, 但对形体有主宰作用。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 是在神的支配和调节之下协调有序地进行。

我们中医学研究, 应该参考古人的观点。古人关于生命起源的论述, 关于“神”的论述, 对现代人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我们应该进一步从古书之中发现一些闪光点, 然后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最终进一步充实中医基础理论。

4.3 采用中药学研究方法

中药来自于自然界, 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环境优美、姿态万千的名山大川, 是很多中草药生长的乐园。现代化学药物的研究方法, 对于中药学研究来说, 有一定价值, 但是不能取代中医理论对中药的指导作用。古代中医理论对于“毒”的认识, 就与现代有很大差别。古代药、毒不分, 认为凡是治病之药, 就有偏性, 有偏性就是毒。中医理论认为人生病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 药物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是纠正阴阳的偏差, 以偏纠偏, 即是治病。中草药与食物的来源本质上是相同的。食物的偏性小, 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有助于增长正气。药物的偏性大, 去祛除人体内的邪气, 最后等待人体正气的自行恢复, 从而使人体能够再次回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这些都是传统中医理论对中药的认识。现代中药学研究, 一味地套用化学药物的研究方法, 容易走进死胡同。如何找出符合中药学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 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5 结语

综上所述, 辨证与辨病的兼顾、经络学说的应用、客观证据的寻找, 是困扰目前中医临床诊断的三大根本问题。技术上立足当下, 理论上回归传统寻找出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诊断学工具, 挖掘出符合中药学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 有助于中医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炎, 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72-312.

[2]刘敏如, 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35-360.

[3]王洪图.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559-565, 721-724.

[4]陈才俊.庄子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8:460-480.

[5]李耳等.道德经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9:185-200.

[6]何迎春, 张如富.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 (11) :1464

名老中医经验现代传承模式展望 篇7

关键词:传承模式,老中医经验,中医学

中医文化根植于中国古典哲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共存体,包含中医系统论、控制论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医学具有内容广博、信息量大、载体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在传承方式上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中医学在传承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1中医传承方式

古代中医师承的主要方式是住家带徒、口传心授。 即师徒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不但学习师者的行医用药,甚至连生活习惯、起居作息也在学习的范畴之内。 长时间的共同学习、生活使古代的传承方式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优点在于:培养时间长,对师者的学术流派及观点把握准确,能全方位掌握师者的临证经验;不足之处在于:传承范围小,人才培养频率低,与社会容量的扩大不成正比。

近现代,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是院校教育。新中成立以来,通过正规院校教育培养的中医人才已达数十万,这些人才构成了目前中医医疗体系的主体。院校教育的优点在于培养速度快,成才率高,知识构成规范化程度好;缺点在于“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培养出一流的中医人才,不利于中医学个体化知识单元的保存及流派传承。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师承工作充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为中医传承方 式的改革 注入了新 的动力。1999年、 2002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1]。其中明确指出,鉴于当前有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年事已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予以继承,指出这一决定是为抢救老中医药专家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主体的国家级科研院校先后启动了多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主要的方向为:1搭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2建立名老中医专属工作室制度;3启动国家层面的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科研项目;4建立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体系。 随着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的逐步深入,传承模式多元化、系统化的优点开始突显,通过这些方法的探索,很多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得以系统地保留、深化和发掘,团队式、集中化、精英式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

2目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名老中医是国之瑰宝,建国之初,岳美中、施今墨等老先生们曾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美名广布,而今这些名老中医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年事已高,对于这些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多年来,国家进行过多次师承工作,卓有成效。然而,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 ,有些问题 逐渐突显 ,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 个方面。

2.1对名老中医成才之路的挖掘不够每一位名老中医都有独特的成才之路,成长环境决定了老中医的性格乃至用药方式,古语说的“用药如用兵”即是很好的佐证。目前对于名医经验的继承主要以总结整理病案、医案医话为主,对名医成长过程的挖掘甚少。要想全面地总结整理名医的思想精髓必须要从成长轨迹、 成才之路等多方面进行挖掘,最终对名老中医有一个客观、立体的认识,才能实现“从根本上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2.2名老中医数据库不统一近年来,针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数据库、数据平台逐渐增多,但设计思路、后台语言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各数据平台之间的不兼容。很多时候,数据采集回来工作就告一段落,样本量偏小、持续时间短,缺乏动态观察,每个数据库变成“孤岛”,各自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目前,国际上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医学决策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兼容的数据库已经变成了死角。如果能从国家高度出发, 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顶层设计,必定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形成便于处理的“大数据”,为未来中医循证医学奠定良好基础。

2.3对名老中医医案的挖掘缺乏有效方法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是借助统计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医案进行分析,很多还是停留在频数统计的基础上。中医学的基础是哲学,仅从数学层面对医案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现实往往有较大差距。用药频次高的药物未必适合所有病种,用药频次低的药物也许在处方中是君药。如何揭示医案的本质成为最大的难题。在医案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几个关键节点,如病历采集人、病历录入人、病历分析人,均无法保证能完整、准确地领会医者的判断标准及遣方用药,这样录入的病历容易悖离医案的本意。如何三维地、立体地揭示名老中医的辨证用药成为最大的难点。

2.4名老中医经验大规模地推广困难中医的知识结构具有主观性强、难以用客观指标衡量的特征,因此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仍然是以老中医为核心,采用面面相授的方法进行。但是站在推广的角度上来看,能够得到名老中医面授者仍是万中无一,如何把这些中医学术思想的精华推而广之,让基层中医工作者都能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仅凭几个医案,一本经验集,很难将名医承载的一个学术流派概括清楚。如能将这些经验总结整理成客观化、易于基层医生操作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建国以来,对四诊、辨证客观化的工作不断进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中医真正地实现客观化还比较遥远。

3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展望

张伯礼院士在谈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问题时说, 第一是要认真学习、整理,原原本本地把经验、学说、案例保留下来;第二是结合实验,二次验证,二次评价;第三是抽提理论,这是一个再发展的过程[2]。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未来有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

3.1继承为主中医学的知识特点就是主观性强,难于客观化,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目前想利用某种手段将名老中医的经验客观化比较困难,那么从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角度出发,原原本本地记录这些老中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无法透彻理解其中的本质,随着时间的延长,总有后人能够完成这个工作。在医案、医话的保留上,要尽量做到原汁原味,医案一定要来自老中医的亲诊,医话一定是老中医的口授亲传。通过电子设备、纸质载体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挖掘工作。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中,即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医案分类上传,最终形成结构化医案。

3.2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数据库等现代计算机学知识密不可分,现有的传承队伍中,中医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传承工作的需求。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一方面,能够满足医案等专业知识的采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深入挖 掘,比单学科人才更具有优势。复合型人才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减少了学科之间的融合过程,可以预见,在未来“临床-理论-临床”的传承模式中,多学科的共同合作是发展趋势。

3.3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完成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哲学,在运用的过程中,关键节点的隐性知识往往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但这部分隐性知识难以用客观指标来揭示。这个难点有可能是与样本量太小,缺乏循证证据相关,在未来更长时间中,随着国家中医数据中心的建立,大样本的采集整理,隐性知识有可能转变成显性节点,在这个转变中,现代技术手段尤其重要。同时,现代技术手段也有助于学术流派之间的鉴别比较。以往我们对学术流派的理解经常停留在用药特点、辨证方法的差异上,实际上,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能够确立,与其代表性人物密不可分。 对一位或者几位代表性名老中医的全面把握是掌握学术流派特点的关键。

4小结

上一篇:施工方案及工艺下一篇:创新教育呼唤创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