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建筑空间设计(共7篇)
金融建筑空间设计 篇1
一、项目概况
项目地块位于某市区非常重要的南北轴线路两侧, 拟建的银行办公楼位于某市区路东侧和路北侧交叉口。东侧为一规划中的商业用地, 西侧为居民住宅, 往南为商业地块。基地整体呈长方形,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4 152 m2, 拟建建筑总面积为26 068 m2, 建筑层数20层。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 抗震设防烈度为8°。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建筑高度82.1 m。
二、方案设计策略
为了体现本项目在某城市南北轴线路面上所起的地标性作用, 同时体现金融性质与时代特征, 本方案遵循了以下指导策略:即认真处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注重文脉, 而不是花哨、轻浮的地产写字楼风格, 使功能合理, 流线清晰。
建筑外观设计以“节节攀升、不断超越”的外观特征来体现金融行业的文化内涵, 以细部的精美刻画来表达出现代、典雅、风尚的尊贵气质。
三、设计成果
关于场地布局,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高层建筑的外部环境是人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 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本项目中, 按照设计要求以及对场地环境的分析, 我们将建筑平面布置为一半围合式的院落。一是传承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优点, 二是可以更好的适应场地关系, 形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层次。
建筑西侧广场为一对外服务型空间, 既可以满足营业厅服务需要, 同时面向主要交通干道, 发挥了其作为景观广场的积极性的一面。建筑南侧形成礼仪性的广场空间, 作为银行办公门厅的礼仪需要。同时在建筑围合内部, 我们设计一个内部广场。在满足内部的使用需求的同时, 还可以更好的为银行建筑本身营造私密性空间。
四、建筑体量研究
本项目为一高层建筑, 高层的体量对整体建筑造型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对资料的
综合分析以及一系列的设计过程对比后, 我们认为, 首先, 一般的普通高层可以采取塔楼或者板楼组合的形式。但对我们这个项目来说, 由于南立面与西立面是非常重要的沿街立面, 所以决定了这两个立面的重要完整性。塔楼无疑可以满足, 而板楼也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来满足。但相比塔楼, 单独的板楼主要立面为南北向。在发展大道上形成面宽较窄的山墙面, 难以与路面形成对话, 从而削弱建筑在城市地段中的标志性, 而板与板的组合会对一部分使用空间的采光照成一定影响。
其次, 对银行这一类的金融建筑来说, 整体形象的完整性更加符合这一类建筑的特征需要, 塔楼无疑优于板楼。
第三, 对同样一个塔楼来说, 可以出现千姿百态的平面形状, 最基本的是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等, 或是上述几种形式的演变体和组合体。由于本项目设计要求的特殊性, 所以极大的要求在内部空间的使用上, 可以更经济、更节约。而外形方正的建筑, 内部空间利用系数高、经济合理、平面基本均衡对称、节地性好、结构简洁、技术合理, 结构核心体约占平面面积的12%~21%。各方向刚度接近, 抗风性能好, 施工方便。
五、交通流线
在地块的周边城市道路中, 沿路面两侧为主要形象界面。按设计要求, 将南面一侧设置为办公主入口, 西侧作为主要营业入口。二者之间分区明确, 有效隔离, 互不干扰。另外, 按规划要求, 在场地东、西、南侧各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
在地块范围内, 沿周边设置了交通环线以及布置适量的室外地面停车。一部分停车设置在地下一层车库, 建筑东南侧为地下车库入口, 办公大楼的车辆由场地的南面机动车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贵宾车辆沿建筑行至主楼雨蓬下, 客人再由大楼南入口进入大厅, 汽车则方便的从西南侧入口驶入地下车库。外来人员车辆可停放在场地的西面的集中停车场, 人流由场地的西侧与南侧进入, 厨房后勤的货物出入口在裙房的东北面进行设置。银行取款车辆可以由东侧机动车口驶入场地, 从而进入内部院落空间, 保证流线私密安全。
六、功能布局
建筑主要内部功能按照设计要求与建筑形体协调, 主要办公区域设置在主楼内部, 对外营业服务区域设置在裙楼的一层与二层, 档案与会议分别设置在裙楼二层与三层的边缘。
餐饮与厨房部分, 我们将其布置在场地的东北角的一层, 这样做的好处是, 通过庭院空间, 使得厨房这一干扰性较大的功能完全隔离于建筑主体。
结合东侧的机动车出入口, 有效解决了厨房内部的工作流程需求与外部场地需要。
厨房部分对楼板核载有特殊要求, 放在一层优于搁置在二层与三层。同时交通流线更清晰, 对裙楼其他部分功能的干扰性也可以降到最低。
七、景观绿化
南侧与西侧入口广场以硬质铺地为主, 同时在场地内部也设计了大量水平与垂直绿化。室外停车均采用植草砖铺装, 裙房设置屋顶花园, 增加绿化面积, 创建宜人环境。
建筑塔楼的四个立面以及塔楼屋顶上, 均考虑设置空中绿化, 增加了景观空间的层次性。
八、外观造型设计
建筑外廓严整, 南侧主立面中轴对称, 气势庄严, 与西侧立面共同形成良好的城市界面。同时将立面划分出三大节奏区域, 用来表达节节攀升、不断超越的金融行业文化内涵。塔楼表面主要为竖向划分, 强调气势的庄重、高耸挺拔, 显得建筑隽美而尊贵。建筑主要墙面材料采用冷灰色花岗岩, 饰以部分金属线条及金属百叶。窗户为竖向玻璃窗, 大气庄重不失精致。
九、生态节能设计
办公部分可向南北两面采光通风, 在布局上节能方面优点突出。
建筑外墙避免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而是控制窗墙比例, 立面以实墙与玻璃结合处理, 外墙及屋顶采用挤塑板外保温措施。玻璃采用双层中空LOW-E玻璃, 有效的降低了能耗。
主楼顶部以一层构架来遮挡阳光暴晒屋面, 改善了建筑顶部的热工性能。
作品欣赏
金融建筑空间设计 篇2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高速发展, 普通的金融类办公楼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伴随着金融业发展的正是现代高层金融建筑的飞速发展, 那么比之于传统的金融建筑, 高层金融建筑有什么突破呢? 现代高层金融建筑大都位于都是繁华地, 是金融的集中体现, 有时甚至是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建筑整体趋于体量高大、功能设计多样化、结构全能化、技术更加创新。由于层数更多, 在建筑设计上要面临诸多问题, 例如, 建筑的沉降、消防安全、抗震以及风荷载等等。高层金融建筑在设计之初, 就要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将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为例, 针对高层金融建筑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该建筑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核心地段, 总建筑面积达38.16 万平方米, 楼高492 米。共101 层, 地下3 层~地下1 层约有1100 个停车位, 地下2 层~地下3层为商业设备, 3 层~5 层为会议室, 7 层~77 层为金融商业写字楼, 在79 层~93层是超五星级的宾馆, 94 层~101 层设计为旅游观光层, 在472 米高的是世界最高观光厅——观光天阁。与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和金茂大厦形成“三组鼎立”的局面。结构形式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SRC结构) 以及刚结构 (S结构) , 巨型柱、巨型斜撑和周边带状桁架所构成的巨型结构体系支撑着之歌巨型大厦。
二、高层金融建筑结构设计
1、基本设计参数
根据对岩土的勘察报告中指出, 该地区的土质分析, 土质中含有大量粘土, 形成于浅海相碱性水介质环境, PH=8 左右。所含矿物质化学成份的硅铝率K=6.0524。 对该建筑的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要求一级的安全等级, 设置7度的抗震设防烈度, 规定周期为0.9s的场地特征, 建筑场地的类别要求至Ⅳ类, 对基本地震加速度设为0.1g, 达到了类别为乙类的抗震设防类别, 设计地震分组的第一组。
2、结构体系
(1) 上部结构之巨型支架
该建筑在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采用三重抗测力的结构体系, 巨型支架、核心筒以及外伸臂的结构, 是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都采用的结构体系。其中材料测试采用稳固性更强的混合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巨型支架的主要框架是由巨型柱为主要结构柱, 巨型柱是钢骨混泥土的组合结构, 钢骨的截面是用热轧性钢或是焊接形成的, 位于整栋建筑法的主要外部角落, 可以极大地抵抗来自地区风和地震的荷载。辅以巨型斜撑为主要斜撑, 这里的巨型斜撑是钢管混凝土结构, 其截面是由而两块的大型竖向翼缘板和两块水平放置的连接腹板共同组成。
(2) 上部结构之核心筒
该建筑中特殊的周边带状桁架, 从大楼的底部向上延伸, 高度有一层楼高, 是由焊接箱截面和热轧宽翼缘型的钢架组成。这些带状桁架从侧面减少了高层相邻两柱之间的垂直位移, 同时也为结构整体消化了内部的多重重力挤压。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核心筒是大楼的核心支撑, 79 层以上海采用了带混凝土的端墙设计的钢支撑核心筒。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在平面上的限制, 所以在内部核心筒的57~61层到79 层进行了更换, 采用倒插三层的方式进行转换, 为了防止出现错位, 还在搭接的所有楼层部位加强了楼板厚度, 也有利于荷载在各部位之间的有效传递。
(3) 上部结构之外伸臂
为了连接核心筒和巨型结构柱, 在外围构架了桁架结构, 是该建筑的外伸臂, 有巨型柱和混凝土核心筒相连脚部之间的三层楼高的连接桁架构成。这一结构主要是解决建筑布局中无法达成外伸桁架直接通过核心筒的问题, 所以, 在设计时, 在墙中埋置一道环装的圈桁架, 满足外伸桁架所需要的后座跨力。
1、楼面体系的构建
考虑到标准承租层的各种楼面体系, 该建筑采用了两种类型的钢承板组合式的楼面, 由较薄一面2W和较厚一面3W楼面体系组合而成。在设备层以及相邻上面一层的对外承租层使用的是较厚的钢承板楼面, 厚度为200mm, 是为了改善这一块承租设备层的隔音效果。在楼体79 层~93 层的宾馆层则是采用200mm厚的另一种混凝土的楼面。
2、主楼顶部
楼梯的几何设计延伸到楼顶, 完美呈现刀锋式的构架。该建筑在设计之初, 就考虑到主楼顶部的最大特色的圆形缺口要安装观光轨道车系统。主楼的顶部空间承载着轨道系统, 是该轨道系统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材料大部分采用管状截面的杆件, 节省了轨道车系统在空间上的占有率, 同时还能使其安全的装在钢管构成的框架上。
3、设计中特殊问题的解决
在设计分析整体结构的弹塑性时程时采用了两种新的非线性的宏观单元, 一种是传统的梁柱单元, 另一种则是墙单元。两种不同的宏观单元同时通过相同编制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时程的分析程序来对结构进一步弹塑性的动力时程分析, 将结果与标准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另一方面, 对结构型进行静力的弹塑性分析整体钢结构、混凝土梁柱以及斜撑, 将建筑的核心筒假设为壳单元, 利用程序SATWE等进一步分析扭转、风荷和地震对其作用。
三、新技术分析探讨
1、振动台设计
考虑到该建筑所处的位置以及地下土层, 以及结构体系建筑的复杂性, 设计了模型化的建筑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 提出了简化的模型方法。选取缩小尺寸的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 利用系统程序ANSYS对简化的模型进行设计和计算, 得出结果并测量抗震性, 验证建筑整体的可行性。在模型的测量中, 利用相似关系设置震动参数, 确定相似比, 利用建造的相同材料和对照同样的施工条件, 在类比相似的条件下对建筑的模型进行1:1 的测量, 最后收集所有数据, 整合到系统程序中得出结果。
2、风荷载研究
该建筑处于风力季节性的地区, 为了得出其风力对建筑的影响, 对建筑表面常态和动态进行了压力试验, 以及风环境的进一步测试分析。设定了风荷载即风速达43.7m/s, 阻尼比为2%, 还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未来设定, 进一步的风荷载即风速达46.3m/s, 阻尼比为2.5%的设定, 对建筑的将来承受进行测定。
四、总结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金融建筑涌现, 上海环球中心的建造于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关于高层金融建筑的结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 不断地刷新、打破前面的历史记录, 对于新技术, 人们一直在进一步的探索, 同时在大量的数据测定之后应用到高层建筑中, 构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栋又一栋摩天大楼。
参考文献
[1]本格尼·S·塔拉纳特.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M].罗福午, 方鄂华, 王娴明, 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309-335.
[2]何广乾.建筑结构优秀设计图集 (2)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3-56.
我国房地产建筑周期与金融稳定 篇3
1 房地产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
1.1 复苏阶段的特征
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但“楼花”价格仍然低于现楼价格, 房地产投资逐步增多, 开发速度加快。需求趋旺刺激现楼价慢慢回升, 房地产价格回升, 在条件成熟时, 整个房地产市场又进入繁荣阶段。
1.2 繁荣阶段的特征
繁荣阶段也就是常说的发展周期中的波峰。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较短其主要特征是表现为房地产交易量开始急剧上升, 随着投资者对房地产的投资不断加大, 使得房价越来越高, 先是“楼花”价格紧跟现楼价, 然后两者并驾齐驱, 接着“楼花”价格超过现楼价格并迅速上升达到顶点, 而且拉动楼价上涨。房地产经营利润率奇高, 吸引投资量急剧增加, 整个房地产业呈现兴旺发达之势。到一定阶段, 由于开发量的过度增加, 楼价过高或其内部结构不合理, 渐渐超过市场有效需求, 只剩下炒家的投机资金支撑旺市形成有价无市的局面, 进而出现衰退迹象, 楼价开始下滑, 所以此阶段持续时间较短。
1.3 危机阶段的特征
在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交易量从明显减少直至急剧下降, 形成明显的有价无市状态;房价在开始时虽然仍继续上升, 但涨幅明显减缓, 并开始出现下跌迹象。由于突发事件使房地产价格急剧下挫, 炒家因为转手困难纷纷抛售, 房地产价格暴跌, 其中, “楼花”价格下跌更快而低于现楼价格。市场推出楼盘减少, 一些实力较差、抗风险力弱的房地产商难以为继, 房地产从业人员减少, 失业率和破产率增加。
1.4 萧条阶段的特征
这一时期持续时间较长, 也就是常说的波谷。其变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房地产的价格会持续下跌, 并且不回弹, 严重的可是房地产开发商出现负盈利状态, 同时由于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下降, 人们将会很难再关注房地产交易, 导致成交额锐减, 严重的可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破产, 而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也将难逃一劫。
2 房地产周期与金融稳定关系
2.1 复苏阶段
从复苏阶段来看, 房地产经济的复苏应较为宏观经济的复苏稍慢。其主要原因是:当宏观经济复苏时, 房地产开发商需要较长时间去规划生产以配合需求。因为房地产业自身有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同时由于房地产产品的价值高, 耗用的资金多, 生产周期长, 所以当经济开始复苏时, 房地产开发需要较长的调整时间。因此房地产业的复苏要稍滞后于宏观经济的复苏。
2.2 繁荣阶段
从繁荣阶段来看,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国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因此人们对各种类型房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对房屋需求的增加就会出现供小于求, 便使得楼盘价格不断上涨, 与此同时房地产的资本也在逐步增多。这时房地产开发商就拥有足够的资产去向银行争取更多的贷款用以修建更多的住房, 而随着房地产的繁荣, 银行也愿意向房地产开发商投入更多的资金, 这样有更大的收益和保障, 于是房地产产业便得以快速发展。由于房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建设时长, 同时房地产开发商的楼宇供应是根据需求、利润及成本而定的, 而当需求扩大时就会使得价格上涨, 房屋供应在短期内供给弹性较小, 所以更加剧了楼价的上涨。
2.3 衰退期
从衰退期来看, 房地产经济的衰退比宏观经济的衰退的更早些, 同时衰退速度也很快。当宏观经济开始复苏时, 将会使房地产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房地产的需求的增加又使房地产经济的高涨先行于宏观经济的高涨, 便使得宏观经济出现全面繁荣。由于房地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于是如果房地产产业一直处于全盛的状态时, 就会使得其他行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使其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其房地产产业很难再高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必定会出现衰退。同时因为住房价格的不断攀升, 其远远的超过了人们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人们就很难再会去购买住房, 其成交额不断下降, 使得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大于了人们所需求的, 于是使得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出现衰退现象。
2.4 萧条阶段
从萧条阶段来看, 当整个社会开始出现经济萧条时, 整个社会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将会不断攀升, 而且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将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现象。但是由于房地产投资本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的功能, 因此每当在其他行业都进入萧条的时候, 人们通常会将经济投资转向房地产市场, 以此来保证其资金的购买力,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维持了房地产市场。
3 金融稳定政策影响房地产周期
3.1 稳定的金融环境有利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在我国每次出现房地产业过度发展时, 其关键因素都是由于我国各银行争先恐后的争夺房地产信贷市场, 为了更多的利益, 他们还放宽了信贷条件, 使得更多的房地产商能够及时得到资金, 使得大量资金不断地涌入房地产市场。因此金融行业难以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安全, 无法使房地产业持续得到可靠的资金, 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3.2 积极的金融稳定政策有利于平滑房地产周期剧烈波动
就短期而言, 金融业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是通过金融政策的变动起作用的。由于房地产本身投资利润大收益高, 所以控制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政策, 对平滑的房地产周期起着明显的作用, 因此每当房地产周期出现过热的时候, 银行可以减少对房地产的信贷金额, 从而抑制其因快速发展而带来衰退。而当房地产周期出现过冷的现象时, 则银行可以加大对房地产信贷金额, 以此来使其快速发展, 并稳定其发展速度。只有这样灵活的实行信贷政策才能保证金融的稳定和房地产的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房地产周期因为其因素极为复杂, 且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又极为明显, 于是只有掌握了房地产周期才能保证我国的金融稳定, 这就显得对房地产周期和金融稳定的研究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勇.现阶段房地产周期调整模式探析, 经济师, 2009.
[2]李妮, 贺皓.我国金融稳定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安金融, 2005.
[3]刘凯玲.浅析房地产周期波动, 辽宁经济, 2009.
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市场的影响 篇4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市场的影响
(一) 海外业务受到的冲击, 风险加大
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建筑企业海外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 境外一些工程因资金短缺纷纷缓建、停建或压缩投资规模, 不仅对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造成很大困难, 甚至对在建的海外项目也产生了直接影响。今后一段时间, 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国际金融环境将相当严峻。
(二) 国内建筑市场, 资金愈发紧张
受金融海啸拖累, 我国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明显下滑, 导致房屋土建工程的萎缩。而我国建筑市场产值的大头恰恰在房屋土建工程上, 这对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无疑会造成巨大压力, 对主要从事房屋土建的企业甚至带来生存危机。同时, 由于银根抽紧, 使我国建筑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造成一些建筑企业自身参与投资的项目或需要垫资的项目进展遇阻。
(三) 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 给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效益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2008年上半年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加大, 资金供给不足, 国内房地产业持续低迷, 房屋销售成交量大幅萎缩, 并且许多项目的综合开发成本已经高于市场售价, 而未来一些高价土地成本项目纷纷进入销售周期, 房地产业务的赢利能力缺少增长动力, 稍有不慎将造成相当程度的亏损。加上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居民对房地产的消费信心严重不足, 加剧了市场观望和恐慌心理, 房地产行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 使一些我国建筑企业的房地产业务受到重大影响。
二、金融危机下对我国建筑市场的对策
(一) 准确判断, 冷静面对, 寻求发展
准确判断是积极应对的前提, 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 特别是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形势, 及国务院2008年11月5日发布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是建筑企业迎接挑战和机遇的前提。从国际上看,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到金融危机, 致使实体经济受损, 再反过来进一步加剧金融危机, 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什么时候能够走出金融危机, 迎来经济发展的复苏阶段, 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未知数。从国内看, 形势同样严峻。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作为与房地产业最为直接的建筑市场, 必然无法独善其身, 会遭遇连锁反应。所以, 建筑企业首先要正确判断当前的形势。冷静面对危机, 寻求发展先机。连续多年繁荣兴旺的建筑市场遇到不小的困难, 明年的挑战和困难会更大。对此, 建筑市场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要密切关注这场金融风暴, 冷静观察, 从容应对。
(二) 加强风险管理
金融危机的震荡局面对于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来说, 在项目融资和项目履约收汇期间无疑会遇到巨大的汇率和利率风险, 如果企业不注重风险管理, 不根据企业的定价结构将可能产生的成本、风险转嫁出去, 不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以上金融风险, 随时有可能使工程项目和企业本身招致重大损失。除了在合同条款中规避风险以外,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 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要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投资管理和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的要求, 把风险防范摆在突出位置, 切实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运营动态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 按照“集中统一”原则, 加快实施财务资源集中管理, 细化资金预算安排, 清理压缩银行账户,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特别是针对国际汇率大幅波动造成的影响, 努力减少汇率亏损。
(三) 考虑转型, 增加趋势性战略性项目比例
中国建筑企业向欠发达国家投资较多, 这些地方建筑市场的竞争激烈性相对较弱, 投资方式主要以设立分支机构、承揽工程为主, 而不是以收购兼并为主, 投资周期就会拉长。但欧美市场不能一概而论, 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也要区别对待, 中国应继续加快对外投资步伐, 尤其是关系到中国经济成长的战略性投资, 如资源矿产、研究开发、地产等, 同时应回避周期性较强的投资, 增加趋势性、战略性投资比例, 如增加对能源原材料控制权方面的投资。为了规避风险, 更为了长远发展, 承包商应考虑适时转型, 变危机为机遇。
(四) 注意工程款问题, 防止资金链断裂
要极端重视工程款问题的解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紧清理应收款。作为建筑企业而言, 年前是资金最为紧张时期, 而且, 由于目前房地产形势的不明朗性, 更应该告知建筑企业及时收取应收款。二是由于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 施工企业原则上不承接带资、垫资的项目, 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三是充分运用合同法286条所赋予的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这一尚方宝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适用须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六个月内提起方为有效, 对于尚在有效期限内, 且工程款无法收回的项目, 建筑企业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积极投入国家支持项目, 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的改造, 廉租房的建设等。五是审查各在建项目, 对于没有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的项目, 应综合考虑, 必要时采取暂缓施工的措施, 避免过度资金垫入, 增大资金风险。六是切实处理好各种应付款及民工工资, 促进、保证社会和谐。
(五)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
认真落实中央“出手要快”的要求, 全面加强重点工程建设。要按照中央精神和有关部委的要求, 充分发挥国家基本建设主力军作用, 集中全力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配置, 迅速投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要对哈大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南水北调以及高速公路、地铁、市政等在建重点项目进一步充实加强力量, 科学组织安排, 加快工程进度。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要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解决规模扩大带来的突出性瓶颈问题, 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 把科研开发和科技投入的重点转移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持久赢利能力上来。
三、结语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导致的, 而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同时还应注意通胀压力、证券市场泡沫、房地产市场过热等因素的影响, 警惕经济繁荣背后的结构性风险, 进而加快我国社会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摘要:2007年下半年美国房地产的破灭, 爆发了次贷危机, 并迅速发展成金融危机, 席卷全球, 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市场产生一定影响。金融危机下, 我国建筑市场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应对。
关键词:金融危机,我国建筑市场,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建筑业改革任重道远[J].建筑经济, 2004.
金融建筑空间设计 篇5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 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生了一场令整个地球都震撼的风暴,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 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建筑行业。伴随着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 世界各国的建筑业更是唉声一片。在图书馆的报纸阅览室, 几乎每周都能看到金融危机冲击建筑业的报道, 诸如《金融危机将重创俄罗斯建筑业》、《金融危机导致意大利建筑业经济停滞》、《金融危机对巴西建筑业冲击最大》、《金融危机冲击法国汽车制造和建筑业》、《金融危机致使澳洲建筑业继续萎缩》、《金融危机重创西班牙建筑业》之类的报道竟达百余篇, 可见, 金融危机下我国建筑业海外市场面临着严峻形势。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减少建筑项目, 一些发达国家的“奢侈建筑”会减少或停建, 近一两年国际市场订单量、合同额可能会有较大影响。另外, 从施工企业方面来看至少还有两个方面影响:一是汇率变化。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世界范围内的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 欧元一路下滑, 美元却有所提升, 这对于过去几年努力规避美元汇率下滑风险而使用欧元结算的项目来讲冲击是很大的。另一个是业主因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资金不足, 工程款支付风险加大。这两个负面影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逐渐显现。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还会对项目成本产生更加复杂的影响。金融危机还造成人们对未来经济需求的悲观看法, 形成物价大幅下滑, 特别是石油价格和钢材价格的大幅度下跌, 对在建工程是个利好, 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对冲一部分汇率变化造成的损失。但从长远看, 在承接新项目时价格会有很大影响, 同时也会加大项目风险, 因为难以预测这个下跌趋势, 什么时候到底。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会使部分生产企业停产减产, 造成供求关系逆转, 形成物价变化的不确定性, 进而影响项目成本。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建筑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
乱世必出英雄, 虽然面临着同样的经济低迷大环境, 但是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同样会创造出良好的业绩。既然是“危机”, 就说明有“危”有“机”。“危”就是风险, “机”就是机会利益, 风险永远和机会并存, 只有善于把握风险和机会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这次金融危机至少孕育着二个“机”:一是使我国建筑企业深刻认识到了实行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也给建筑企业风险评估带来了新的课题, 这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抗风险意识与能力;二是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更好的“走出去”, 在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国家“走出去”政策给予建筑企业的诸多支持和中国建筑企业日益为世界所认可的施工技术与国产建材等优势, 进入原本由发达国家所垄断的项目总承包领域, 由目前的EPC、BT项目承包模式进一步提升为项目总承包。提升建筑项目承包模式本身也是一种抗风险手段, 在今后会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具体而言, 金融危机下我国建筑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有:
(一) 把目光瞄准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
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先后、行业也不同。我国建筑业可以到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甚至不受影响的国家、建筑业受冲击较小的国家、可能尽早摆脱金融危机的国家开拓市场。在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银行体系岌岌可危的时候, 意大利目前尚无一家银行倒闭;葡萄牙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倒退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是欧元区受影响较小的国家;金融危机对海湾建筑业影响有限, 不会严重影响海湾建筑业的发展, 在这个特殊时期, 海湾各地大量的建筑工程还在以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速度继续进行。从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海湾地区是全球少有的建筑业还将增长的地域。总体上说, 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非洲金融体系相对封闭,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非洲的银行尚未受到金融危机明显冲击, 它们也并不依赖外部融资, 更很少发放房贷。总的来说, 金融危机第一轮动荡对于非洲影响有限, 投资者近年来对于非洲的兴趣不减。国际金融机构持有非洲银行的股份或将减持, 非洲一些国家的银行或股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欧国家虚拟经济泡沫破裂的影响。由于非洲各国经济规模较小, 外国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减少或撤出, 可能将导致有的非洲国家资金来源不足, 尤其是外汇减少将造成本国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由此造成非洲人对本国货币资产丧失信心。另外, 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十分重要的侨汇收入可能减少。因为金融危机将使非洲海外务工者的实际收入降低。同时, 国际需求下降也给非洲各国经济带来困难。今后三五年非洲经济增长难免减速。但要注意, 南非、加纳、肯尼亚、尼日利亚、毛里求斯等开放程度较高的非洲国家可能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首轮冲击, 遭遇到信贷紧缩、外部需求减弱等影响。但对非洲而言, 也存在机遇。例如外汇储备多的国家可以扩大投资, 加大公共投入, 抓住机遇转变非洲经济结构。这些国家还可以进行资产并购, 寻找矿产, 开发人力资源, 并寻求外部市场的多元化。因此, 意大利、葡萄牙、海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的建筑市场可以考虑。
(二) 研究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 把目光瞄准刺激建筑业的国家
全球经济危机形势下, 各国为了尽快摆脱危机, 都会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我粗略统计, 到目前为止, 各国刺激经济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远期的尚且不计, 仅近期的资金投入就令人咋舌。例如, 美国国会2008年1 0月又批准了总额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 我国又投入4万亿 (人民币) , 加拿大又投资400亿加元 (合320亿美元) ......这些资金的投入必将刺激世界经济复苏。但各国国情不同, 投入的行业重点也不同, 伦敦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针对新房屋建造、轻轨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环保节能减排等, 对于我国正在调整中的房地产和建筑业来说, 何尝又不是机会呢?所以, 我国建筑企业要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资金投入计划, 把目光瞄准刺激建筑业的国家。
(三) 加强项目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
金融危机无疑加大了海外业务的风险, 经济的震荡局面对于我国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来说, 在项目融资和项目履约收汇期间无疑会遇到巨大的汇率和利率风险, 如果企业不注重风险管理, 不根据企业的定价结构将可能产生的成本、风险转嫁出去, 不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以上金融风险, 随时有可能使工程项目和企业本身招致重大损失。除了在合同条款中规避风险以外,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 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主要包括:即期外汇合约, 远期外汇合约、货币期权、货币掉期、结构性产品。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利率合约, 利率掉期、利率期权、掉期期权, 结构性产品工程承包企业可以和银行签订利率掉期协议, 将贷款利率由浮动利率转变为固定利率, 消除利率变动的风险, 以保证企业未来利息支出的稳定和获得预期收益。利率期权和货币期权类似, 与其他工具相比提供了很好的灵活性。企业选择利率期权时可以要求银行按企业实际贷款情况, 量体裁衣设计期权方案。通过加强项目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 为海外业务保驾护航。
(四) 实行企业联合, 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目前, 我国建筑企业总体上来说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但各具特色, 应该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组合壮大优势企业, 培育核心骨干力量,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了增强实力, 应对国际市场垄断性的大承包商, 我们的建筑企业必须重组整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 不能单枪匹马独自作战, 要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 强化合作、形成合力, 发挥专业分工、优势互补的优势, 降低投标成本, 增加中标机会, 从而稳定市场格局和经营秩序, 保障业务健康发展。鼓励以具有较强海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为“龙头”, 联合、兼并科研、设计、施工等企业, 实行跨专业、跨地区重组, 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 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加强战略管理, 广纳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 提高在世界范围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 发展核心和优势技术, 尽快使本企业的经营规模、技术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 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 争夺国际高端市场和大项目。例如, 香港和大陆的承包商由于历史的原因, 各自的优势和弱势非常明显。香港的承包商在国际化观念、招投标的能力、索赔的能力、合同管理的能力, 具备了长期在国际市场竞争和磨炼的经验和能力, 而这些恰恰是国内承包商缺乏的。对于内地而言, 则具备更加优良的技术优势、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如果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就会产生优劣互补,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 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就会如鱼得水。
(五) 增加周期短、趋势性和战略性投资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海外投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危机形势, 为了规避风险, 更为了长远发展, 承包商应考虑适时转型, 变危机为机遇。对于建筑行业而言, 金融危机的来临预示着原有的结构和模式将发生改变。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过去原有的融投资模式和经营模式必然受到冲击, 原有的技术和管理也必然因此而发生变化。就投资而言, 目前向欠发达国家投资较多, 这些地方建筑业的竞争激烈性相对较弱, 投资方式主要以设立分支机构、承揽工程为主, 而不是以收购兼并为主, 投资周期就会拉长。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深化和蔓延, 国际金融市场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这对中国建筑业对外投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欧美市场不能一概而论, 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也要区别对待, 中国应继续加快对外投资步伐, 尤其是关系到中国经济成长的战略性投资, 如资源矿产、研究开发、地产等, 同时应回避周期性较强的投资, 增加趋势性、战略性投资比例, 如增加对能源原材料控制权方面的投资等等, 尽量降低金融危机下的投资风险。
摘要:金融危机下我国建筑业的海外市场面临严峻形势。金融危机下我国建筑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有:把目光瞄准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研究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 把目光瞄准刺激建筑业的国家;加强项目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实行企业联合, 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增加周期短、趋势性和战略性投资。
关键词:金融危机,我国,建筑业,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金融建筑空间设计 篇6
一、在建筑劳务市场引入金融IC卡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 建筑劳务企业拖欠工资甚至欠薪逃匿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引发大量农民工上访、静坐等群体性事件, 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压力。因此, 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劳务市场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克拉玛依市政府牵头开发的“建筑劳务实名制系统”,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它通过为每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办理一张加载了金融功能的“建筑劳务卡”, 利用金融IC卡的高拓展性, 集成金融和行业管理功能, 实现对建筑单位农民工工资发放、农民工考勤的监控管理, 督促各建筑企业按月将包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在内的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手中, 掌握农民工上工情况, 能够有效避免因用工管理不规范引发的劳动纠纷和争议问题。
二、金融IC卡在建筑劳务市场的应用模式和功能
根据当地政府要求, 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遵循“政府牵头、银企参与、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由政府在当地银行间采取公开招标方式, 选择合作银行。合作银行与全市各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工资代发协议, 配合这些企业开设基本账户, 通过加载了行业应用功能的金融IC卡进行代发工资业务。
建设银行克拉玛依市分行作为合作银行, 采用了“金融IC卡叠加行业应用”模式, 以满足政府需求, 并为后期扩展应用预留空间。具体做法是:以该行金融IC卡为载体, 通过将金融IC卡芯片ID号 (每张IC卡芯片都具有的唯一识别号) 与建筑劳务工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捆绑, 实现“建筑劳务工”的身份识别、考勤记录、工资发放管理。为建筑企业的每个施工现场配置无线考勤机 (含GPRS/CDMA模块) , 在工人持该行金融IC卡刷卡考勤时, 实时将考勤信息上传至实名制系统服务器, 保证监管部门对全市所有纳入系统的建筑施工现场上工情况实时监控。
同时, 利用实名制系统为克拉玛依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建设局配置的权限, 实现监管部门对工资发放情况、用工合规情况、保险缴纳情况进行后台监督。
通过金融IC卡叠加建筑劳务市场行业应用, 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一) 加大政府对建筑劳务市场的监督管理
一方面, 通过建筑劳务实名制系统, 政府有关部门能够随时了解各个建筑企业是否按月将薪酬发放至每一名工人所持有的金融IC卡中。如政府规定建筑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每月最低生活标准1 350元, 过去, 这些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发放至农民工手中, 相关监管部门并不能及时掌握, 而如今通过金融IC卡拓展应用, 就能够实现这一监管要求, 避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通过建筑劳务实名制系统, 政府建设管理部门也可以随时掌握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
(二) 有效避免企业劳务用工纠纷
为建筑企业一线工人统一发放具有身份识别等多功能的金融IC卡, 劳务工人在企业的考勤信息通过金融IC卡记录并上传建筑劳务实名制系统, 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及时准确掌握每一名工人上、下工情况, 便于协调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区出现的诸如伤害等意外事故, 避免由于考勤信息不全引发的劳动纠纷。
(三) 更好地维护劳务工人的合法权益
劳务工人工资是不是按月发放, 工伤事故能不能很快进行鉴定和解决, 都可以利用手中这张金融IC卡来实现。同时, 作为一张银行卡, 即便不在本地务工, 也能够在各地使用, 包括电子现金功能。
(四) 更广泛地培养和增加银行的客户群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每年有近两万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建筑施工行业, 按照最低生活标准1 350元计算, 每月最少银行卡内流动资金可达2 700万元。且目前农民工收入是这个数字的几倍, 这对银行来说, 也是一笔很大的代发工资业务。
三、金融IC卡在建筑劳务市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建筑劳务实名制系统在克拉玛依市从2013年4月立项, 到现在二期工程完工, 期间经过政府部门、银行和建筑企业的多次论证、实践和改进, 系统不断完善, 目前已在全市34家建筑企业投入使用, 发放金融IC卡一万余张, 初步达到了各方共同预期目标。但是, 在系统推广过程中, 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 系统还有待完善
在前期系统测试和推进中, 没有考虑到建筑农民工流动的特性, 系统对部分农民工在多家企业、多个项目中交叉使用的问题, 还无法进行记录。
对于这类技术问题, 由系统开发商根据实际情况, 分类进行解决。同样, 对于金融IC卡行业应用, 由于涉及行业比较广, 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 遇到的问题繁多, 这就要求在开发建设初期尽可能考虑细致周全, 多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 减少无用功, 避免资源浪费。
(二) 部分企业认同度不高
由于系统的具体操作大部分依靠企业, 政府主要是通过系统进行监督, 对此,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形成以下意见。一是增加了工作量。在劳动考勤上, 将过去散乱的管理转为规范化集中管理, 对企业来说, 必然会抽出部分人力和精力, 在他们看来, 这是增加了建筑劳务之外的工作量。二是减少企业私下运作的空间。无论是用工管理还是在薪酬发放, 通过系统,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都能够实现适时监督, 对于企业来说, 其私下运作空间得到压制, 一些企业主心有微词。三是“包工头”生存空间遭到压缩。一些“包工头”在施工过程中, 往往对政府要求的每月最低生活标准打折发给农民工, 克扣农民工工资用作流动资金周转, 而现在, 这种行为被系统适时进行监督, 失去了操作空间。
金融建筑空间设计 篇7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引发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危机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出现衰退,同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美国在9.11事件之后,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促进了美国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推动了次级房贷市场的过度竞争。在低利率的推动下,大量竞争者竞相进入市场,贷款标准越来越松,甚至推出“零首付”,使得整个金融市场被虚拟化,金融风险快速膨胀。为争得客户和降低风险,一些金融机构将次级按揭在转手过程中不断“增值”,创造了虚拟货币形态的财富。一旦源头上的借贷者不能偿还贷款,金融泡沫瞬间破裂。次贷危机导致美国2006年原本上升的房价开始下降,直接影响了美国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相继萎缩,大大减弱了美国经济内需的增长。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将严重冲击建筑业【1】。建筑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受此影响,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从第三季度的4.9%直跌至-0.2%,同时还带来了股市的急剧震荡和下跌,并殃及全球股市。这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了全球建筑业的危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中国的建筑业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统计数据表明,1995~2003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3.3%,占GDP的7%左右,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2%以上。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之后,建筑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10%,充分表明了我国建筑业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经过长期大规模工程的锻炼,中国的建筑业已经具有了卓越的设计,施工能力。近年来建设和完成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东海大桥,西气东输等,都是这种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的建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支柱作用日益加强,成为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它的工程质量水平提高,结构调整有所进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当前建筑业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一阶段往往也是人口、资金、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危害经济增长。所以应该对建筑业的产出进行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清建筑业的经济增长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现有一些文献对全国和一些省份建筑业发展特征和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其中,周宇(2006)选取1981~2000年的统计数据,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进行了分析【2】。崔元锋和冯华(2002)选取了湖北省国有建筑业1983~199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TSP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构造出国有建筑业发展的生产函数,预测湖北省今后国有建筑业的发展情况【3】。马小刚,杨荣良,丁一(1999)对我国建筑业进行了规模经济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建筑业由于自身行业的特点表面上存在规模经济,但是规模经济不能解释建筑企业集团成立的诱因。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中,范围经济对于指导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集团的组建改制有着重要的意义【4】。梁云芳等利用协整分析和H-P滤波研究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均衡价格及其波动,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偏离只是受部分地区的影响,即存在“局部泡沫”【5】。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建筑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结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挑战。由于我国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为此国家推出十大产业振兴和4万亿投资计划。目前,一些研究文献主要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的影响进行定性论述【6-8】。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现有文献尚未涉及。论文第二节结合1999-2008年有关统计数据,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三节在实证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我国建筑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
2 模型设定和实证结果分析
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影响建筑业总产值的因素有很多,这里只选取与建筑业产出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建筑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GZ),建筑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TZ)以及金融机构建筑业贷款(DK)做为解释变量。统计数据均从中经网获得。由于建筑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是从1997年开始统计的,所以以1997年为不变年,对数据进行平减。平减结果如表1所示。
设定如下指数模型:
Y=C*GZαTZβDKγ (1)
由于对幂函数本身不便于做相关分析,而引入对数后更容易得到平稳数据且不会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本文对指数函数(1)进行对数变换后得到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og(Y)=αlog(GZ)+βlog(TZ)+γlog(DK)+γ (2)
2.2 估计结果与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出回归分析的如下结果:
log(Y)=0.853587log(GZ)+0.282557log(TZ)+0.588017log(DK)-2.321827 (3)
(6.323030) (3.254816) (3.720858)
R2=0.986320 F=192.2684 D.W.=2.436904
(1)分析变量的意义是否正确
从上面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建筑业总产值的对数与职工工资的对数log(GZ),固定资产投资的对数log(TZ)与银行贷款的对数log(DK)均呈正相关的关系。说明工资提高与建筑业产出的增加时相互促进的作用,建筑业发展兴旺直接可以激发建筑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转化为建筑业的产出,说明我国的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同时,说明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加,银行对建筑业的贷款增加都有利用建筑业产出的增长。上述模型所做出的结果是符合经济意义的。
首先,劳动力成本与建筑业产出呈正相关的关系,每增加1%的劳动力成本就增加0.85%的产出,产出对劳动力成本的弹性比较大。我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社会失业增加,而劳动力要竞争上岗就必须提高提升人才素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建筑业要实现经济增长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转变就必须提高人才素质,建筑业的转型和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人才的创造性劳动。而建筑业产出的保证也离不开对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我国的建筑业做为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应该顶住压力,保证工人的就业,保障工人的工资,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以此实现建筑业更大价值的创造。
其次,资金投入与建筑业产出呈正相关的关系,每增加1%的资本投入,相应增加0.28%的产出。我国建筑业投资较大,回收期长,要承受金融风险和政策风险,还要承受可能带来的技术风险以及日益增大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金融危机之后,房产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使投资者失去信心,纷纷撤出,所以我国建筑业寻求投资非常困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金瑞研究员对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建筑安装业所占比重为60.13%)的来源进行了统计:其中来源于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有4154.3亿元,来源于国内贷款的有16319亿元,利用外资3978.8亿元,自筹资金55105.8亿元,其他资金15033亿元。所以要增加建筑业产出就要致力于扩大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
再次,银行对建筑行业的贷款与建筑业产出也呈正相关的关系,银行每增加1%的贷款,相应增加0.58%的产出。而银行贷款本身也是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政策变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其次,银行在发放贷款的额时候应该严格审查贷款人的收入,准确评个贷款人的信用情况,严把按揭房贷的准入门槛;同时,也应加强政府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抵押贷款市场,严厉打击金融机构为争抢客源而故意隐瞒抵押贷款风险的行为。
(2)模型的统计检验结果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86320,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
F检验是方程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在显著性水平5%的条件下,F的临界值是F0.50(3,8)=4.07,表2中检验结果F=192.2684远远大于临界值,说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性水平下显著。
t检验是分析每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显著程度的。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tlog(GZ)=6.323030,tlog(TZ)=3.254816,tlog(DK)=3.720858, 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4=8的临界值t0.025(8)=2.306,所以log(GZ)、log(TZ)、log(DK)都是显著的。反映误差序列相关的DW值为2.436904大于临界值1.54,表明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进行怀特检验,各解释变量的P值均大于5%,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 结论和政策建议
3.1 大力扶持农民工上岗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建筑企业招工更加谨慎,招工量普遍减少,工资略有下降。上海市某农民工劳务市场数据显示,今年2月初,共有90家企业发布624个岗位,而上一年同期有125家企业发布1136个岗位,缩减近一半。所以政府应该抵制住金融危机的压力,大力扶持农民工上岗,为进城者制造岗位,同时稳定现有岗位,通过政府补贴等形式帮助企业安排轮休轮岗、组织培训等,尽量减少岗位流失。政府还要加强信息的发布,为农民工尽早提供就业信息。
3.2 提升人才素质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现场施工人员多数由农民工构成。因此要以建筑市场竞争和合作为导向,建立金融开发、流动、适用于一体的建筑劳动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将专业基础教育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增加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素质,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速技术创新,增加建筑业技术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建筑业改革的方向。我国建筑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企业现场作业效率低、建设周期长的状况。充分发挥大型建筑企业综合能力强、资金雄厚的优势,将技术创新与施工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建筑企业与高等院校加强高新技术研发合作。建筑企业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寻求一条少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增长之路。
3.4 加大银行信贷对建筑业的支持
2009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提出,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拟通过增加中央基建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投资、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资和灾后重建投资等,形成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建筑业的支持,建立和使用更科学、更灵活、更机动的项目运行监管机制,使当前的4亿元投资避免进入股市、房市,而应该进入基建投资等建筑业实体经济环节。
参考文献
[1]GILBERT R.Construction industry will be hit hardest by recession,economist says[N].Journal of Commerce,2009-02-04.
[2]周宇.1981~2000年中国建筑业投入-产出实证分析[J].广东建材,2006(1):110-112.
[3]崔元峰,冯华.关于湖北省国有建筑业发展的因素分析[J].建筑论坛,2002,20(2):11-12.
[4]马小刚,杨荣良,丁一.建筑企业集团形成的经济学动因[J].重庆大学学报,1999,21(5):69-74.
[5]梁云芳,高铁梅,贺书平.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3):74-84.
[6]陈林杰.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业现状与机遇分析[J].上海房地,2009(4):42-44.
[7]李妍.论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3):126-127.
【金融建筑空间设计】推荐阅读:
金融工具模拟设计10-12
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06-05
建筑风水与建筑设计05-16
住宅建筑之建筑设计08-02
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10-24
建筑设计指导:建筑基地10-10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教学设计10-03
建筑设计与园林建筑07-09
建筑师住宅建筑设计11-29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