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建筑空间(精选7篇)
街道建筑空间 篇1
一、立面标识物对建筑的意义
唐莲、丁沃沃在《沿街建筑立面标识与街道空间特征》中提到:“城市标识物是一个自由逻辑的系统, 具有“能指”和“所指”的含义, 即自身作为商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所具有的传递信息的功用和立面标识与社会与人更深层次的潜在关联。
这种立面标识物对街道空间的吸引力是一种空间符号先于空间形式的观点, 在一些持相反观点的建筑师看来, 如果建筑的平面布置功能明了, 人们在建筑中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认清方向, 如果建筑整体形态表达得当, 人们就可以自然判断出建筑的功能。而在符号先于空间形式的表达中, 建筑的形体、广告牌、建筑立面上的霓虹灯、建筑的立面绿化等共同构成了建筑的意象和生机与意趣。
立面标识物对街道空间会产生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它们与街道上的石铺地面、路阶石、分界线、绿地以及灯柱等都有强烈的指向性, 这些人为活动频繁的商业带中, 标识物往往更具有识别性和场所代入感。对于大多数非建筑从业人员来说, 对一个人流密集、商铺林立的场所最确切地描述和记忆就是建筑立面的标识物而非其个体在这个空间中的感受。同时, 建筑的立面色彩在其标识性的表达上也是不容小视的。人们清楚地了解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变化, 有些色彩在情绪上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刺激, 在建筑立面的表达上, 色彩会使得人们对场所的感知和记忆上有所帮助。
二、街道空间和人行为感受的关系
什么是街道?什么是街道空间?最早的街道是发生于建筑与建筑之间的供人们往来行走和停留的线性空间, 街道对于城市就如同是城市的框架, 使城市的活动在街道的区别下有序进行, 街道的功能也更加细致化。今天的城市街道是一个复杂的线性结构空间, 它包括建筑、绿化、人类活动等, 既是城市中人们活动的基本线路, 同时也是城市社会生活发生的空间场所。街道的使用性质即街道空间的使用过程中, 两侧建筑功能的置入或变化, 不难发现, 街道空间是由建筑、人、环境 (空气、阳光、植物等) 共同构成的具有流动性的变化丰富的场所。现有的许多研究已经探讨了沿街建筑立面标识与沿街地块用地性质的相关性。
道路与建筑之间的尺度的关系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不同变化, 在现代城市中, 主要道路大约宽10 到25 米,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D与建筑物高度H的比值D/H大于1 时, 形成较为开放的空间, 街道上的行人完全处于公共空间中, 路人之间的接触度是最轻的, 仅仅限于注视、旁观, 这种现象是如今中国城市建设中最常见的的场景, 在满足片区内的街道居民日常生活的半公共街道空间中, 街道宽度大约在4 到11 米, D/H在0.7 到1 之间, 会使得街道上的行人有舒适感, 街道上的人们既熟悉又陌生, 熟人之间的寒暄, 商贩招揽顾客都不妨碍他人。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街道中, 类似于街巷的宽大约有1.5 到3 米, D/H在0.5 到0.7 之间, 空间呈现狭高状, 给人一种强烈的围合感甚至是封闭之感。街巷之中的行人往往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 相互之间的交往活动具有家庭化和日常化的特性, 街道的狭高因此并不拥挤或尴尬, 反而为此提供了较为私密的室外环境。沿街建筑的布局方式决定了街道的空间形态和街道距离的远近, 这直接影响了人在街道空间中活动的感受, 以沿街建筑立面宽高比D/H为衡量标准, D/H大于1 时, 会带给人们远离之感, D/H大于2 时, 会产生宽阔之感, D/H小于1 时, 会有接近之感, D/H等于1 时, 会有均匀之感。以街道宽度和街道两旁沿街建筑面宽只比D/W作为衡量标准衡量街道景观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在传统的商业街道中, 街道宽度小给人强烈的围合感, 狭窄的道路两旁排列着小店铺, 种类繁多, 呈现出富有变化和节奏感的街道, 当街道两旁建筑面宽增大时, 街道的生动气氛被破坏。控制W的大小, 对街道影响人的行为感受意义重大。前者描述的空间曾经根植于一代人的记忆中, 在狭高的巷子里有路边熟悉的商铺, 熟悉的老板和老板娘, 熟悉的植物的芬芳, 这种安全感和亲切感是这类街道独有的气质。
三、现代建筑立面改造的状况
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对人行道十分推崇, 人行道其具有安全、交往以及孩子的同化作用, 并且雅各布斯提出大多数街道必须短, 也就是说在街道上能很容易拐弯, 街道的适当尺度与距离以及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的尺度、风格都直接影响周围行人经过的心理态度, 进而影响人的生活习惯和情感变化。
在针对现有建筑的立面改造, 主要停留在沿街建筑立面的表皮的改造上, 对建筑空间的实践较少, 建筑的整治过于流于程序和简单, 建筑的构件、色彩、材料、尺度等被弱化, 对街道风貌的破坏大。所谓的城市更新改造重要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包括长期和暂时的, 对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出行、娱乐、购物有不同的需求和愿望,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缮和周围生活环境的状态, 对于社区绿化, 邻里关系和谐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城市整体风貌和城市文明程度也有极大的期待, 这些都是现代城市更新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
国外的许多城市更新和改造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不断发展, 从贫民窟的改建逐渐向社区经济复兴及居民参与下的社区邻里自建发展, 未来中国城市的更新和发展也应该及时摒弃对建筑立面传统地整齐统一的大规模快速地方式, 未来城市街道应该向小尺度发展, 扩展步行区的规模, 完善步行系统, 整合街墙的形态, 尊重街道的传统风貌, 增强街道的可识别性和场所感, 让街道拥有合适的尺度, 两侧的建筑物有独特的风格, 色彩各异的广告牌、指示牌、绿化以及景观小品吸引往来的行人, 城市中穿梭的车辆, 来来往往的行人, 道路边闲谈的老人和玩耍的孩童都是构成城市生活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情境。
结语
鲁道斯夫基说:“街道正是由于它周围的建筑物才构成街道, 没有建筑物也就无所谓街道“建筑对于街道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的围合造就了街道空间, 没有建筑, 街道也就不存在了。”建筑的风格、色彩、材质影响了街道的整体风貌, 进而影响了人们对街道的认知和记忆。街道的改造不只是规划师的责任, 建筑师同样任重而道远, 建筑师在街道改造中的责任即创作建筑的形式、色彩、质感、肌理使之成为街道的表情, 并坚持建筑创作的连续性和风格面貌使之形成完整的街道空间。
摘要:沿街建筑的标识物既附属与建筑物本身, 又附属于街道空间, 对研究街道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有重要意义, 并且在现代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 研究建筑物立面和街道的空间形态对保留城市肌理和市民情感记忆有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沿街建筑标识物入手, 结合现有的文献, 浅要论述沿街建筑标识物与街道空间对人行为感受的联系并希望通过文章对城市更新改造的建设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沿街建筑,标识物,街道空间,城市更新
参考文献
[1]唐莲、丁沃沃.沿街建筑立面标识与街道空间特征[J].建筑学报.2015 (02)
[2]陈伟, 何蕾, 王贝.回归“人本生活”的商业街改造模式[J].规划师.2014 (07)
小城镇街道空间的再生与创造 篇2
梅李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北部, 地处“长三角”上海经济圈, 镇域面积78.6平方公里, 全镇总人口7.85万人。梅李镇历史悠久, 是江南千年文化古镇, 镇区规划布局合理, 功能配套完善, 人居环境优美, 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首批“园林小城镇”。近年来, 梅李镇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 结合城镇建设和区域规划, 努力把城镇建设、人居环境、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一、项目背景
(一) 现状解读
按照“体现特色、树立形象、提升品位”的理念, 梅李镇近年来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质量和特色, 努力打造精品亮点。
梅东路地处老镇区, 针对道路狭窄, 路面坑洼不平, 沿街建筑陈旧不堪等实际情况, 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 全面启动全长1.8公里的梅东路市政改造工程。为了配合该道路市政改造, 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沿梅东路两侧由梅北路至江夏路段建筑及景观改造规划设计, 该路段全长约为700米。希望通过改造将梅东路打造成“文化休闲一条街”, 与相邻的新虞山十八景之一的“聚沙塔影”交相辉映, 成为梅李镇又一处城镇新亮点。
(二) 存在问题
1. 街道空间缺乏整体性。
早先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城市设计, 道路两侧的建筑尚末形成有机的整体。由于不同时期建筑创作理念的影响, 建筑技术和材料各异, 建筑形式显得繁芜杂乱。
2. 建筑现状较差。
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 维护不力, 空间封闭, 缺少开阔的视野环境, 并存在占压道路控制线问题。
3. 空调室外机及广告牌置放无序。
建筑原先设计中未考虑空调室外机的布置以及广告、店招的合理布局, 使得空调放置杂乱、广告无序严重影响了街道景观。
4. 缺少成片绿地。
由于形成的年代较早, 建筑布置零乱, 城市绿化空间严重不足。
5. 道路交叉口管理混乱。
梅东路本身是一条交通干道, 现有的道路路宽不统一, 道路交叉口交通混乱, 人行、车行及非机动车道混流严重, 影响机动车道的通畅,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改造原则
(一) 整体原则。
全面考虑地段内建筑与空间的整体风貌, 运用点、线、面多层设计方式, 保持统一的地段肌理和风貌特色, 使注入的多种元素互相协调、统一。
(二) 动态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 流动开发和分期建设的特点, 规划设计力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应变性, 随着不断的开发而完善, 采用动态平衡的设计理念, 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 延展原则。
建筑功能灵活性、适应性是符合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 多变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建筑功能必须具备可拓展性。因而功能的延展原则也是成功的城市开发的重要一环。
(四) 持续原则。
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环境, 完善各项服务设施的同时注重景观绿化建设, 增强城市的发展活力, 设计中坚持控制适宜的建筑密度, 通过绿化造景, 形成城镇景观空间, 创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
三、改造策略
(一) 沿街建筑物的整治
沿街建筑物是构成街道景观的重要要素之一。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沿街建筑物的形式、材料、色彩等进行统一规划整修, 以达到街道景观的协调和连续。沿街建筑立面力求高低错落、形式多样、凹凸有致、虚实结合, 形成该街区高低错落的天际线。
1. 拆除。
(1) 由于梅东路改造道路路宽由原来的9米拓宽至18米, 规划道路控制线内的原有建筑应全部拆除。如影剧院、镇政府部分建筑物及梅李中心幼儿园前部分建筑物等。 (2) 因为城镇部分使用功能调整及置换, 拆除原沿梅东路部分需搬迁的建筑物, 从而形成开敞的、公共的街道广场或社会停车场, 如苗苗中心托儿所、灯光球场等。 (3) 结合新的使用功能要求及街道界面改造要求, 新建原使用功能的建筑物, 拆除原有破旧建筑物, 如梅李中心幼儿园、梅李居委会、通塔商场等。 (4) 对原有的违章建筑物拆除, 疏通保留建筑的消防通道及运输通道。
2. 改造。
沿街建筑质量较好、使用功能尚能够满足现实要求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拆除的建筑物, 规划时对其进行立面改造。 (1) 屋顶改造。原有建筑为平屋面, 根据屋面防水及景观要求选择部分实施“平改坡”改造, 或结合使用功能进行平层面上人屋顶平台改造, 形成独特的屋顶花园、屋顶露台等;原有建筑为坡屋面, 根据现状情况, 对原有坡屋顶进行材料更新、细部改造。 (2) 立面改造。原有建筑基本为各色面砖或涂料, 大多有剥落, 结合此条街的商业特点, 建筑墙面整治主要以弹性涂料粉刷为主, 少量采用面砖及石材。色彩上以白色、灰色墙面、青色瓦屋顶为主, 室外门窗结合保温、隔热的要求, 采用金色、墨绿色、白色等塑造个体特色, 形成个性鲜明的精品商业街。本着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不损害用户利益的原则, 尝试空调室外机采用穿孔铝板的遮挡设计, 探索与建筑一体化的户外广告牌和店招店牌统一设计, 让建筑整洁有序, 焕然一新。
3. 新建。
结合新的使用功能要求及街道界面改造要求, 新建原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如梅李中心幼儿园、梅李居委会、通塔商场等。考虑新建建筑的多样性、特殊性、时序性的特点, 在改造规划中对拟建建筑物提出控制准则。 (1) 建筑形式。在鼓励建筑形式个性化的同时, 强调建筑之间形式的协调与对话。本路段改造中建筑均以2—4层为主, 建筑风格以江南民居风格为主, 采用坡屋顶, 青瓦白墙, 两侧建筑都建议采用内走廊形式。沿街建筑立面避免巨大体量, 利用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组织广场、硬地、绿化及城市家俱等, 避免街道空间的压迫感和拥挤感。 (2) 外墙材料。新建建筑外墙装修材料须与改造建筑相统一, 主要以弹性涂料粉刷为主, 少量结合面砖及石材。空调室外机遮板采用铝合金板或穿孔板, 局部可以彩色玻璃幕墙、钢结构等表达建筑形体的虚实对比。 (3) 建筑色彩。新建建筑外墙装修材料须与改造建筑相统一, 色彩上以白色、灰色墙面、青色瓦屋顶为主, 石料和砖石块宜保持自然的色彩。玻璃和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调。为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 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色, 不宜使用大面积明亮耀眼或沉闷的颜色。
(二) 景观绿化的种植
通过改造将街区建成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层次丰富的街区, 采用点、线、面结合, 平面与立面、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形式对街道广场、街道两侧进行绿化配置。绿化设计因地制宜, 不同地段设置不同内容, 采用不同形式, 形成不同的景观。
1. 在路段两端、原苗苗中心托儿所及梅李中心幼儿园等处结合城市开放空间, 设置完全开敞的绿地空间, 利用建筑围合形成充满人气的休憩广场, 可减少建筑的压抑感, 还可为市民创造一个聚会与交流的场所。沿通塔桥处的公共绿地空间结合盐铁塘河道两侧, 与现有的滨河绿化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特色的绿化广场和亲水环境。
2. 对沿街全线结合透空、半透空建筑立面进行充分绿化, 尽可能保留现有行道树。绿化设计中充分考虑道路两侧2.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行道树, 形成系统的道路绿化, 与街区两端的绿化广场形成线面结合、层次丰富的街区绿化景观。聚沙公园的周边采用局部透空式设计, 使绿色渗透到街区, 并重点设计公园入口的节点广场, 与街道界面相交融。
3. 绿化配置以常绿针叶和落叶阔叶树种为主, 同时配以小乔木、小灌木、花卉等植物。树种采用树冠小、不产生遮挡的树木, 如棕榈树;适当种植香樟, 增添异国情调。乔木、灌木和花卉间杂种植, 采用常绿或落叶灌木, 如冬青、木槿、小叶女贞等形成绿篱, 配以季节性色彩丰富的花卉, 如秋海棠、万寿菊等, 并拼成花纹或图案, 以丰富街区的色彩。
4. 绿化带照明考虑设计低杆灯, 座椅边设景观灯具, 绿化中结合种植的树木采用绿色泛光照明。
(三) 街道设施的配置
构成街道景观的功能和要素除沿街建筑物、绿化广场之外, 城镇街道设施同样能体现出城镇街道品位, 这些街道设施对于街道个性的塑造、街道空间的丰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并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街道的视觉感受和街道空间的景观质量。街道设施的设置必须以满足功能为前提, 并具有景观性。
1. 功能型设施。
功能性街道设施的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着重考虑了人的使用方便度和舒适度。在沿街全线布置多种功能型街道设施, 如室外铺地、候车亭、电话亭、公厕、广告牌、书报亭、邮筒、果皮箱、休息凳、路灯等。因梅东路紧临老城区, 故在步行路面铺装上选用石材铺装, 以浅灰色为主, 辅以褐红色装饰线或图案, 充分体现老城区的特色。两侧绿化广场内的硬地铺装选用彩色地砖, 以冷色调为主。
2. 景观型设施。
沿街设置了景观型的街道设施, 美化了街道空间, 如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观赏艺术品。强调景观型设施的地方性、协调性。
(四) 道路交通的组织
1. 道路横断面。
此全路段道路改造后宽度为18米, 考虑道路的用地限制及两侧商业设施的可达性, 改造后梅东路仍采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道, 宽度共为14米, 车道两侧各为2米的绿化带兼非机动车停车带, 在绿化带外侧结合沿街经营性用房的室外场地设置人行道。既增加道路疏解能力, 又可保证道路两侧商业的可达性, 提高沿街经营性用房使用价值;既能较好地解决非机动车停车泊位问题, 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通过对沿街建筑物背面场地的疏通, 较好地解决经营性用房进货、非经营性用房的出入口交通和消防通道等问题。
2. 人行道。
人行道是市民步行、购物和短暂逗留的重要场所, 应适应现代商业购物功能, 展现商业区繁华的形象。地面铺装与建筑入口、门廊、柱网协调, 人行道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设置盲道。人行道由绿化带、通行带和购物休闲带组成。绿化设施带布置行道树、自行车停车、消防栓、路灯、邮箱、公用电话、垃圾箱等设施。购物休闲带安排花坛、街灯、座椅、自动售货机、露天咖啡座等。
3. 交叉口。
(1) 拆除重新建造梅东路与梅北路、通塔路、江夏路相交处建筑物, 转移可能遮挡交通视线的树木或其它设施, 保证行车安全视距。 (2) 斑马线和停车线划定明显, 有别于其它铺砌图案, 用来引导组织交通的地面线或图案根据交通组织要求设计。 (3) 交叉口的绿化布置强化方向感, 设计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4. 停车设施。
道路两侧考虑拆除原镇政府东侧的建筑物及苗苗中心托儿所、灯光球场等建筑物, 形成街道内相对集中的社会机动车场地, 非机动车停车则沿梅东路两侧绿化带就近停放, 最大限度地提高沿街经营性用房的便捷性。道路两侧非经营性用房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均设置在建筑物背面和新建建筑物地下停车库, 做到既方便又隐蔽。
(五) 开发控制的引导
开发控制的引导, 目的在于贯彻规划设计在土地使用、交通组织、开放空间等方面的原则, 并具体为本路段改造中后续不确定内容提出控制导则, 指导后续阶段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从而使改造规划具备可操作性, 为规划管理部门对本街区的建设开发提供依据。
1. 新建建筑物的控制。
(1) 开发强度的控制。对地块内各建筑物提出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设施配置等指定性指标。 (2) 建筑布置的控制。对地块内各建筑物提出使用空间范围、建筑控制线、车流及人流出入口方位等具体要求。建筑退让必须按照改造规划的要求, 以保持街道空间界面的完整与连续。
2. 室外广告的控制。
(1) 位置。室外广告可设置在屋顶、墙面或独立设置。屋顶广告不得损害主体建筑屋顶造型与建筑群天际线形象。墙面广告不得影响建筑立面形象。外挑沿街墙面、雨棚的广告离地面不得低于3米, 且相邻建筑标识高度应统一。独立设置广告不应妨碍交通或影响景观及其它公共活动。 (2) 尺度。设置在同一路段、同一建筑的广告、标识尺度要求一致。建筑墙面广告面积不得超过该墙面面积的1/10。建筑底层外墙面广告面积不得超过2平方米, 统一设于沿街门窗上部格板间。人行道、小型绿地和广场独立设置的广告, 一般不得超过0.8平方米, 特殊案例经规划部门专门审定。 (3) 形式与色彩。同一路段的小型广告标识尽可能形式统一。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的广告、标识禁止使用色彩强烈、形式怪异的设计。
3. 室外照明的控制。
(1) 广场、人行道及绿地照明。广场照明宜用装饰性强的杆灯照明, 成为点缀、围合或划分广场空间的艺术性“构件”, 照明亮度要考虑平时与节日的不同要求。人行道照明应考虑尺度宜人、形式与周围建筑及环境相协调等因素, 可采用杆灯、桩灯或绿化灯, 尽可能选用白炽灯作为灯光的颜色。绿地照明可选用白色或深褐色和黑色杆灯, 以达到和绿化融为一体或形成对比的效果。小面积的铺砌地面、礼仪性的场所, 如停车区和建筑入口宜采用桩灯。 (2) 建筑照明。建筑照明应突出重点建筑和重点建筑部位, 并强调整体色光的和谐。重要的公共建筑以及体现中心区景观特征的标志性建筑及其周边建筑群, 可选择泛光照明。建筑泛光照明的设施, 应隐蔽安装, 不能暴露于建筑表面。单幢建筑的泛光照明其色彩不应超过三种。建筑的泛光照明应突出重点, 如建筑的顶部, 主要的立面线条等, 而不宜采用通体照明, 尤不宜对玻璃幕墙采用泛光照明。
四、结语
在小城镇建设的浪潮中, 应当通过改造、整治、更新城镇面貌;通过城市道路、街道景观改造, 增加街道文化含量, 提高街道文化品位;通过科学规划, 突显小城镇建设的区域性、特色性、时代性。小城镇的城镇街道改造在规模、技术、经济、空间尺度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引导, 方能促进城镇经济、社会与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社会和谐的节约型小城镇。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夏健龚恺.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文剑刚等.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大理双廊镇街道空间特色分析 篇3
双廊镇也是一个充满民族魅力的古镇,带有古朴气息的街巷无不与当地特有的文化紧密相连。道路在完全依托地形的情况下,经由历史缓慢积淀筛选逐步形成独特风貌的线性空间。同时,这些道路组成的道路网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呈现一种单向均质分布,形成一个连续的、有节奏的视觉特征。
1 街巷的分布情况
整个古镇沿着海岸呈南北走向的带状分布,城内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街巷随地势分布,布局大致呈树枝状,道路网把零碎的空间有机地贯穿为一体。街巷根据性质分为三种形式,主要街道、生活巷道和滨湖道。主要街道有两条,南北走向的一条双廊街,是整个古镇的生命线。街道宽度为8 m~9 m,两侧建筑以商业、行政办公建筑为主。另一条是通往玉几岛的街道,宽度为5 m~6 m。生活巷道以东西走向为主,且与主街垂直相交,生活巷道之间近似互相平行,宽度为1.5 m~2.5 m。在城镇南部沿湖区域分布有滨湖道。
2 有的放矢的空间序列
双廊街道空间序列有独特的规律,双廊街依据带状地形弯弯曲曲自由的南北延伸,整个空间有收有放,随着北高南低的地势形成起伏的街道景观。每个转折点都会形成节点,节点的基本形式有广场和道路交叉口两种,节点分布松散自由而均匀。通往家家户户的生活巷道空间形式与主街空间形式形成对比,幽长而充满趣味。节点和道路巧妙的组合,构成双廊道路系统的结构性框架。
在双廊主街每个转折点形成的节点中,面积较大的形成了一个个沿街广场。从北往南分别有戏台广场、兴良庙广场、飞燕寺广场,另外还有玉几岛上的赵氏宗祠前广场。四个广场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给整个街道空间增加了变化。
3 因地制宜的道路布局
古镇南北带状分布,东西走向用地较为狭窄。双廊街与岸线近似平行也呈南北走向分布,玉几岛上的主街与半岛岸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分布。聚落中建筑背山面水呈东西向布局,相应的生活巷道也呈东西走向分布,与主街垂直相交。南部沿水区域因风浪较小,形成很好的避风港湾,相应设置了滨湖道,有利于渔船的停靠,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且每一个小巷均有通向洱海的视线走廊,形成双廊特有的街巷空间特色。
4 比例适当的空间尺度
街道空间构成离不开街道的宽度(D)、建筑外墙的高度(H)及两者的比例关系。双廊主街的宽度在8 m~9 m,道路两侧建筑层高1层~3层,2层建筑居多,高度在6 m~9 m,D∶H≈1。行走在主街上,观察者容易将注意力放在两侧建筑上,可看清实体的细部,即檐下空间,空间产生内聚、舒适的感受。生活巷道宽度为1.5 m~2.5 m,两侧建筑高度为3 m~5 m,D∶H<1,形成一定的封闭感。
沿水道宽度为3 m,一面临水,另一面临建筑高度为3 m~9 m,D∶H=1~2,形成半开阔的空间。从以上得出,双廊街道高度与宽度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形成一个舒适、愉快的空间。
5 生态性的景观
双廊镇主街呈南北走向,生活巷道为东西走向,构成了鱼骨状的道路网,且主街道路走势平行于海岸线。西侧是洱海,东侧是鸡足山脉,生活巷道的东西走向有利于通风,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廊道,让不同的基质之间得到交流,利于能量之间的转换。同时由东侧临山到西侧临水地势由高到低,东西走向的街道有利于自然排水,减少了古镇内部雨季积水现象。街道的铺砖材质取自当地,满足了生态规划中的地方性原则。主街上的大榕树,增加了街道的生态效应。街道的走向,有利于居民的生活、生产和交流的需求,形成了动态性的景观。
6 地方特色的铺装艺术
双廊以白族居民居多,在这片热土上处处都表达着特有的民族文化,聚集着一批建筑艺术家,他们能雕刻出精美的石雕和木雕,也能彩绘出精美的图画,这些艺术不仅在建筑上表现,也在道路造意上得到体现。道路采用当地特有的材质,如碎石、青砖。道路铺设形式有碎石和青砖结合,或是单一材质的形式。图案形式采用当地居民喜爱的样式,使道路在统一中各有千秋。
7 趣味性的街道景观
1)借景。在主街上行走,沿路看到两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拐了一个弯,可能映入眼前的是远处高山。在滨湖道行走,可以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同时看到洱海中美丽的金梭岛和玉几岛(见图1)。2)对景。生活巷道空间局促,视线集中,通而不畅,弯弯曲曲的通向家家户户,通常会出现许多生动有趣的对景。可能正对一户大门、一面字壁、一面残缺的老墙,各具特色(见图2)。3)框景。所有的生活巷道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双廊街西侧的巷道通往洱海,东侧的巷道通往山体。道路狭长、局促,走在其中视线集中于尽端的景色,这些景色被尽端两侧建筑框在其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使行人充满对远处景色的憧憬(见图3)。4)引导。主街上散置的郁郁葱葱的高大古榕,是整个古镇的神树,也为这个古镇遮挡了烈日的酷晒,引导着行人的视线(见图4)。5)对比。双廊街起伏的地势、主街、生活巷道和滨湖道不同的空间感受、街道与两侧建筑材质和色彩的不同,形成了生动有趣的景观,从而引起行人的兴趣和注意。
8 丰富的街市生活
街市景观栩栩如生地展示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每隔6天的市集更显得热闹纷繁,从主街北侧的恐龙桥至完小,沿街摆满了临时铺面,吸引了赶集的居民。农历正月初四为本主诞辰,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活动迎本主,在礼炮和地雷声中按祖后孙前的规矩,由大建旁、岛意旁村,到康海和天生营村徐徐进入双廊主街,让街市充满了节日的气息。平时的生活中,太阳落时巷道旁的石凳上老人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使街巷充满人情味。每到捕鱼的季节,滨湖道旁的港湾停满了船只,岸旁渔民们在收获着渔网里的鱼儿。
9 结语
街道景观的形成受地域性、文化性、可持续性的影响,地域性是街道景观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街道景观的内涵,持续性体现街道景观的发展和精神。双廊特有的街道景观,由主街上的大榕树,生活巷道的古朴、亲切,湖滨道的湖光山色构成。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注意到双廊特有的文化价值,在开发中如何保护原有的街道文化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将双廊街道的基础研究纳入整个古镇景观保护规划中,这是整体、宏观保护双廊特有景观及其历史文脉的一条必要途径。同时,使双廊街道空间特色和现代旅游景观开发有机结合,使双廊这个千年历史的渔民之乡的古镇得到新的生命力而得以发展,创造出适应新时代的有地域性特色的魅力城市。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盖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梁雪,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街道建筑空间 篇4
城市用地中25%~30%的占地是街道和巷道。因此, 如果我们解决好城市街道的设计问题, 也就解决了城市问题的1/3。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汽车越来越成为街道的主要使用者。新增机动车的数量促进了道路的增设, 其附属的人行空间由于功能要求的变化, 宽窄不一。车行总是侵占人行的空间, 为了最大尺度让利车行, 一再压缩人行空间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很多城市和社区的设计里, 完全的人车分流是做不到的, 也带来许多不便。1.5m的人行道, 常常被压缩到1m, 甚至更窄, 常常只能满足单人通行。更不用说有街道绿化的成分。有些街道的行道树下植物被踩踏至荒芜, 或者直接用树箅子卡住, 或者水泥封堵, 限制了植物的生长。间隔稀疏的行道树中间, 有4~5m的空档向行人免费提供无序穿越车行道的机会。行车者往往要小心提防不时穿越出来的行人, 而减速慢行;通常遇到车速较快, 来不及减速的汽车, 相继而生的交通意外也不计其数。
如何以一个较低成本改造我们现有的以车行为主街道, 并依照绿色街道的原则去设计新的城市和街区, 是中国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为什么不能生态一些, 让人和植物都能自由的呼吸?城市为什么不能更有序一些, 让人行和车行都各行其道?与其划出大面积的生态绿地, 不如利用好占城市1/3面积的街道空间, 利用好街道附属的绿化景观带。
假设所有的人行空间采用自渗透体系, 辅助以有组织排水, 既让雨水亲近了大面积的土壤, 也让土壤和地下河得到自然的补给, 一举两得。与其用规范限制人行路线, 不如有形的告诫行人不能跨越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的界限, 降低行人踏入车行空间的可能性。
具体做法是:所有的人行空间用透水材质铺设, 设置连续的绿化带, 增加绿化带的宽度, 特殊位置需要穿行时, 设置通道、出入口和人行横道, 有序引导行人的行为方式和行走路线。
1 技术要领
1.1 人行道铺装面材选择
人行空间铺装面层材料可采用透水砖、青石板、水泥混凝土预制砖 (板) 、花岗岩等材质或几种材质相结合。宜采用并推广使用透水砖、青石板、花岗石。
透水砖是指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 经成型等工艺处理后制成, 具有砖体结构渗透性能的铺地砖。透水混凝土是指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 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 它不含细骨料, 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 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也可称排水混凝土。
1.2 人行道铺装结构做法
人行道结构一般由面层、整平层、基层、垫层等组合。垫层可根据土基和基层材料特点按需设置。人行道结构组合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 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避免盲目采用较厚的人行道结构而增加的工程造价。采用适宜的人行道结构并结合规范的施工工艺有利于缓解目前人行道建筑存在的问题, 降低人行道后期养护维修费用。
透水性人行道边缘排水设施宜采用沿道路纵向碎石盲沟配合软式透水管, 每间隔一段距离接入雨水收水井。
2 这样做的好处
2.1 建立自然的地表水收集系统。
假如人行空间的地表水通过透水砖铺装、细砂保护层、碎石垫层和原有自然土壤的过滤, 大部分雨水和地表水中的脏污和有害物质被吸附之后, 水自然下渗到地下河中, 补给地下水, 维持地下水水位。这种方式同时避免人行道上采用吸水性较小的硬质铺装, 因排水不畅, 水滞留在铺装表面, 行人行走不便。花岗岩硬质铺装和烧结砖铺装的透水系数为0, 透水砖铺装的透水系数≥0.03cm/s。实践证明, 透水砖铺设的人行道在暴雨之后, 能立即渗透排水, 让行人不湿鞋。
2.2 增加绿化面积, 提高环境品质, 体现生态效益
由于增加了绿化空间, 在植物组团中组织富有标识性的绿化景观。城市道路的道路绿化空间不仅是行人通行的主要场所, 也是营造生活氛围, 塑造街道个性, 增强居民归宿感的重要途径。街道绿化空间的设计除了便于行人的使用, 满足休闲、驻足休息的需要, 更能独具特色, 提高人行道的环境品质。绿化带景观将设计成雨水花园和自然洼地.雨水花园的功能是减少污染的雨水径流和补充地下水水位。让绿化地表面的雨水径流渗透进入土壤, 而不是成为地表径流。通过土壤渗透消除固体和溶解污染物。一部分已过滤的雨水补给地下水, 另一部分存留在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空间。地下水和孔隙空间的水提供给植物。雨水花园试图重新创造自然水循环, 减少水的质量问题。它不仅美化一个地区, 同时为周围环境带来更大的生态效益。
2.3 规范行人的行为方式和行走路线
俗话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行人在无监督的情况下, 往往图方便, 不走人行横道, 直接穿越车行空间。行车者一旦放松警惕, 就会撞上突然出现的行人。这给交通管理造成很大麻烦。当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有绿化带等实际物体分隔时, 大部分行人将不会轻易穿越绿化带进入车行道。因此大大降低行人无序穿越车流的可能性, 这就有意识的规定了行人行走的路线和有序引导行人文明规范化的行为。
生态街景环境设计的典型设计特征和原则是:
(1) 它是一个车行与人行共有的公共空间。 (2) 不鼓励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无序跨越, 特殊位置需要穿行时, 设置通道、出入口和人行横道, 通过设球状体、铺装、鹅卵石、用凸起控制速度, 具有交通信号和指示系统等。 (3) 它可以是一个街道, 一个广场, 或是一个空间的连接处。 (4) 它的街道铺装, 包括结构做法均有很强的透水性能。 (5) 它的绿化景观采用生态处理手法, 设置绿色洼地和配置湿地植物。 (6) 它的入口被明确标出。
生态街景还意味着取代混凝土路沿石、排水沟、暴雨排水系统, 它使用人工洼地或透水铺装自然的过滤雨水, 保护储水池免受雨水径流的污染。同时, 与人行道平行的自然排水的绿色洼地和湿地植物丰富了街道的景观。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城市绿化环境水平要求的提高, 街道空间环境设计被广泛重视。如何以一个较低成本改造我们现有的以车行为主的街道, 并依照绿色街道的原则去设计新的城市和街区, 是中国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街道,人行道,透水性,生态
参考文献
[1]蒋国荣, 陈奕德, 张韧, 李训强, 夏明.中国区域月降水量的多时间尺度特征[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4)
[2]李方悦.街道是大家的—绿色街景设计和实践, 第三届绿色城市论坛—讨论专题二:可持续发展实践, 2009 (12)
[3]王瑾瑜, 段渊古.雨水利用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3)
[4]王彦梅.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8)
城市街道建筑整治思路探索 篇5
街道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景观则给人们一个最直接的城市景观印象, 不同的街道会有不同的形象与性格。沿街的建筑整治属于整个街道景观整治范围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是构成街道景观的核心元素。因此, 对街景整治中关于旧建筑的处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 不仅是对城市更新理论的论据支撑, 也可以对将来的相关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沿街建筑现状分析
组成城市街景的建筑建设于不同时期, 具有不同的风格, 其采用的饰面材料、色彩以及使用和维护的情况各不相同, 其现状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大, 对现代城市形象的适应也有差距。因此, 在城市更新中不能一概而论, 建筑的不良现状是造成对街景建筑进行整治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建筑立面陈旧, 临街阳台封装不统一, 防盗网、雨棚、外挂设备 (空调) 和晾晒衣物使建筑外立面杂乱, 临街商业店面状况混乱, 变化过多。
2. 建筑形态单一, 风格单调, 缺少变化, 其表面材料和色彩, 与街道空间不协调, 最终致使整体面貌欠完整。
3. 街道中的公建多处于重要视线 (对景建筑) , 体量高大, 对城市轮廓线和结构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并造成环境压力。
4. 街道中的在建地块和拟建地块由于施工场所的暴露或残留未拆除建筑, 严重了影响了街道的空间质量。
街景中的建筑整治有别于其他建筑改善或景观形象设计的一些常见行为, 比如旧建筑更新、传统建筑保护、景观设计等。它最主要的特征是范围大、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根据这些特点, 我们首先需要对建筑的现状和整治范围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细致的前期调查研究是决定规划设计成功的重要保证。
三、街景建筑整治的规划目标与原则
1. 规划目标
(1) 提升建筑立面品质。清理、规范建筑立面要素, 结合建筑形体特征, 通过更新外墙材料、色彩, 以及附加构架等手法, 整体提升建筑立面品质达到和谐而有变化的效果。
(2) 形成适宜的艺术风格。有选择地强化建筑立面形式要素, 通过色彩系列化处理和附加构件手法, 丰富建筑立面和天际线, 使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现代感。
(3) 塑造街道建筑亮点。对重要的对景建筑作重点处理, 以形成街道景观视线的高潮。
2. 规划原则
(1) 针对性。主要是指对待每一类的问题, 有专门的类别归纳。针对类别里的每一种具体现象, 有具体的解决措施或者指导意见。
(2) 实用性。指整治方案简单易懂, 方便施工, 力求以有限的资金投入达到最大的整治效果。
(3) 多样性。指对同一种问题的解决能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方案, 针对不同重要性的建筑类别, 提出不同档次的整治策略。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力求实现规划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可实施性。
四、街景建筑整治的规划方案
1. 调查分类
在建筑质量和风貌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结合远期土地利用规划, 分别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治措施:
(1) 立面改造建筑。建筑立面破旧, 与周边环境十分不协调, 严重影响街道空间视觉效果, 需要重新设计建筑立面式样。
(2) 立面整治建筑。建筑立面陈旧, 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影响街道空间品质;需要对影响城市景观的多个建筑立面要素进行综合整治。
(3) 立面清理建筑。对建筑年限短、质量较好的建筑保留原有房屋的主要立面材料和构件, 清洗立面使其恢复崭新面貌。
(4) 拆除建筑。因近期内项目开发或因建筑品质太低, 严重影响区域景观和城市形象的建筑予以拆除, 拆除后空地按规划要求重新建设。
(5) 在建建筑。近期正在施工的建筑, 需要对施工工地作临时屏蔽处理。
2. 整治内容
3. 色彩设计
建筑的形象通过形式、质感和色彩三要素来表达, 其中色彩是灵魂, 是最具造型活力、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因素, 色彩的运用不仅体现建筑的人文特征, 反映城市的时代风貌, 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因此在现场调查和对城市特色分析的基础上, 对建筑立面色彩组合模式的建立和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环境协调:建筑立面色彩应考虑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 对不同建筑物应根据其位置、用途、性质的不同, 着饰颜色尽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 符合城市景观视线特征:作为城市主干道, 建筑立面色彩组合应该充分考虑车行、人行的视线需求。
(3) 符合场所精神:城市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要素, 应与特定街道的空间性质相协调, 并有助于表现特定场所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
(4) 符合城市地域特色:应根据城市本身特点规定自己的基本色调, 这是体现一个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因素。
(5) 可实施性:色彩体系作为建筑立面整治项目的重要参考, 应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即考虑材料、工艺的可能效果和实施过程中的灵活度。
4. 广告设计
建筑立面广告布置形式主要为建筑顶部广告、建筑中部广告和建筑底部广告三种。在规划设计中对附属在建筑立面上的广告招牌等进行统一设计与布置, 对其位置、高度、尺度和色彩等严格要求。拟订的设计规范如下:
(1) 建筑顶部广告
(1) 允许设置永久性的社团标志或标识、建筑物名称的广告标识, 禁止设置各类永久性的商业用途广告标识。
(2) 广告标识应设置在建筑外墙上, 禁止凌空设置。
(3) 广告的大小、形状和色彩应当与建筑屋顶相协调, 禁止奇异的造型和大面积与建筑立面主色调反差过大的色彩。
(4) 广告设施的最大高度:
(2) 建筑中部广告
(1) 允许在建筑中部或基座设置永久性广告标识, 但必须与建筑立面有机组合。
(2) 广告标识的设置以不破坏建筑形式为原则, 建议多采用垂直于建筑立面的竖向形式, 且规格统一。
(3) 广告设施的高度不得大于9m且不得超过屋顶高度;广告设施的外挑距离不超过1.5 m。
(3) 建筑底部广告
(1) 允许在商业服务的建筑底层设置与服务功能相符合的商业用途广告标识, 非商业服务功能的建筑底层允许设置社团标志或标识、建筑名称的广告标识。
(2) 外挑式广告设施底部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 m, 广告设施外挑距离不得大于1.5 m。
5. 灯饰设计
建筑室外投光设计一定要充分表达建筑的性格, 要根据建筑艺术处理方式, 合理有效的展示建筑风貌, 并为建筑与城市增色。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仔细分析了建筑的平、立面图, 根据建筑的特点确定灯光在墙面上的分布方式及由于建筑立面划分的不同而可能形成的光影效果。通常把建筑立面分成三段来考虑, 即裙房、塔楼和屋顶。
裙房部分最为简单, 利用灯光突出入口即可, 其室内大堂灯光的透射便是丰富的视觉来源。
塔楼的灯光处理要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四个立面的光照强度问题。因为城市内很多角度均有可能观赏到高层建筑的四个面, 若高层建筑不作四个立面的处理, 会给人一种阴阳脸的感觉, 当然为节省能源我们会主次分明, 这样效果会更好。二是塔身过高引起的灯光强度衰减以至塔身上部照度不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在同一灯位设置大功率聚光投射灯进行补光, 当然塔体本身有分段最好利用分段设置光源。
屋顶部分是高层建筑最令人煞费苦心之处, 也是高层建筑标识性最强之处, 该部分的灯光处理最为重要。首先要保证足够的亮度, 该部分亮度应为全塔之最;其次对宝顶基座应作重点照明;第三对宝顶构架或网架应作投射处理。
6. 防盗窗设计
防盗窗的安装具有种种弊端, 如破坏建筑立面、影响市容美观;使本开敞通透的阳台变得如同牢笼, 降低了市民生活质量等。但防盗是一社会问题, 在目前城市中, 防盗窗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
在本次街道环境建筑立面整治过程中对防盗窗采取的措施是: (1) 拆除原窗户外部安装的防盗窗。 (2) 靠窗内部安装可滑拉的防盗窗。 (3) 门窗内侧安装滑拉防盗门窗。
五、结语
街道建筑空间 篇6
建设用地规划符合科学用地原则,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规划也是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布局,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耕地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居民点基本上处于自然形成、自我发展的无序状态,居民点用地存在占地总量大、空置闲置多、扩张无序、布局散乱、利用率低等问题。但是,现在针对农村居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整理潜力和模式研究,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等方面;且多集中于大中尺度研究。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条件适宜性、农户意愿角度探讨与居民点用地选址的定量定位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农村居民规划选址意愿的探讨也只有零星研究。本文选取潼南县八角村为研究区域,在村域尺度范围,以Arc GIS9.3为研究平台,利用GIS叠加分析功能,构建NY-TY空间分析技术体系,结合农户意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条件进行适宜性评价,构建科学合理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规划。
2 数据来源与研究区概况
2.1 数据来源
社会经济数据由潼南县政府提供的潼南县统计年鉴(2009)以及潼南县调查村镇提供的相关资料。土地利用数据主要来源于潼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八角村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中统计出各村社农村居民点图斑个数、用地面积、现状地物及各图斑具体空间数据,基于Arc GIS9.3工作平台进行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农户意愿调查数据来源于2010年潼南县桂林街道办事处八角村实地调研,农户调查主要基于农户抽样调查法,结合当地实际以小型座谈会的形式对农户展开入户调查,受访者多为户主,共计893人。最后获取了有效问卷836份。
2.2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桂林街道办八角村位于潼南县西北部,南接涪江支流,同时毗邻四川遂宁。介于东经105°44′51″~105°46′8″,北纬30°15′43″~30°13′50″之间,行政区内共辖9个社,东西宽1378m,南北长3531m,幅员3.41km2,全村属于浅丘陵区,并且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耕作条件较好。全村总人口4327人,总共1277户,人口密度1264人/km2。平均家庭年收入20000元,人均年收入5648元。是潼南县蔬菜种植重点示范基地,也是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根据桂林街道办事处八角村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八角村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0.61km2,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17.75%,全村79个农村居民点,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点用地7721.52m2,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点16.16户农户,户均居民点用地477.68m2,人均居民点占地140.98m2。
3 研究路线设计
3.1 NYTY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空间分析技术路线
NY-TY空间分析技术是指以地理信息系统(Ge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技术平台,综合农民意愿调查(NY)和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TY)相结合,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条件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进行空间分析,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的技术体系。操作过程:在进行农户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农民意愿初选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即在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上圈定拟用地图斑;依据农户意愿和《村镇规划技术规程》,建立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定量测评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的适宜性,最后科学确定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方案。研究路线见图1。
3.2 农户意愿及农村居民点现状调查(NY)
农户意愿调查以潼南县桂林街道八角村9个社为调查研究区,确定“重点农村居民点现场调查与一般农村居民点负责人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调研,农户调查主要基于农户抽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了893户农户,最后由调查人员同村长、社长对调查数据进行甄别,获取有效问卷836份。并以小型座谈的形式对农户展开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不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的意愿。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基本情况、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农户对居民点选址的建议、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模与位置并落实到具体图斑。
依据农户意愿,在行政村基层干部的共同参与下,确定规划居民点。平均每个社规划两个农村居民点,按每个社的人口规模,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条件不同,酌情增减。
3.3 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TY)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评价是一项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实用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全面衡量评价。本文在对83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发现:农户关心的居民点选址的影响因素包括基础设施保障度、对外交通保障度、义务教育保障度、公共卫生保障度等,分别占调查问卷总量的82%,79%,89%,72%。经过咨询专家意见,依据《村镇规划技术规程》,最终笔者选取了14个影响因素建立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不同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影响程度不同,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3.2 因素指标的量化。
对于空间连续性变量,采用标准差、幂函数和指数等模型估计其适宜度,如地形位、水源影响度等;对于概念性变量,采用赋值表达,如地质灾害和坡向等。根据谢尔福德限制性定律,区域现状条件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接近临界值时,就成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限制因素。研究中,地质灾害、地形和水源影响度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临界值,即各指标空间分布中生态位适宜度为0的区域,将该区域直接界定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不适宜区。各评价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综合发展实力的影响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组合状态下,影响强弱不同,有些相互制约,而有些相互补充。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将各种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处理,各评价因子的等级量化值是在数字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
地质灾害(A1):地质灾害是影响丘陵山区居民点用地安全最大的限制性因素,研究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泥石流和滑塌,零星分布于局部地区,给当地居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研究中按照重庆市潼南县八角村地质灾害等级分布图,采用赋值量化,结果如表2。
地形位指数(A2):地形位指数融合了高程与坡度两个因素,能够综合反映区域地形条件。一般情况下,地形位指数越大,地形越复杂,生态越脆弱,居民点用地安全性越差,用地适宜性越差。地形位指数的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式中,T为地形位指数,E及分别代表空间任一点的高程值和该点所在区域内的平均高程值,S与分别代表空间任一点的坡度值和该点所在区域的平均坡度值。
水资源影响度(A3):水资源对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但水源地是生态敏感区和保护区,同时如河漫滩等地的地质条件也不适于居民房建设。因此对研究区境内涪江设定150m的缓冲限制区,限制农村居民点建设,采用分段函数(式2)进行量化。
式中,Y3为水资源影响度的适宜度值,Xi为距水源实际距离,Xmax与Xmin为研究区距水源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50m为临界值。
耕地可达性(A4):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对象,农村居民点应尽量接近耕作土地地域。依据最短耕作半径建房也是造成农村居民点零星布局,点多面广现状的根本原因。本次调研注重询问了农户可接受的居民点距耕地最大距离,同时默认步行为农民进行生产的交通方式。根据调研问卷数据,计算出农户可接受的居民点距耕地最大距离平均值为613m。采用以下式3进行量化。
式中,Y4为耕地可达性值,Xi为距耕地实际距离,Xmax与Xmin为研究区距耕地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城镇中心可达性(A5):城镇中心对周边地区具有经济辐射作用,离城镇中心越近其经济区位条件越好,同时城镇经济辐射力随着距离增长而不断衰减,量化公式如式3。
工商企业用地可达性(A6):随着农户内部经济结构差异化及农村产业活动趋于多样化,导致农民收入趋于非农化,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例不断加重。工商企业用地可达性可反映农民得到非农就业机会的难易程度,量化公式如式3。
家庭年收入(A7)、人口规模(A8)、用地规模(A9)、居民点用地增长率(A10)等经济发展条件影响农户的建房投资能力,同时收入提高将强化农户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居住环境的意愿,同时也反映居民点发展现状及将来发展潜力。
基础设施覆盖率(A11):基于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情况,本文选取供水供电设施覆盖面积占居民点面积比率来表示基础设施保障度。
距学校距离(A12):根据《村镇规划标准》,在中心村内应设有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由于现在各村社教育资源较缺乏,每个村社设立相应教育机构不符合实际情况,故义务教育保障度可用居民点距教育设施远近来表示义务教育保障度。
距卫生站距离(A13):根据《村镇规划标准》,在中心村内应设有卫生室。就目前情况而言,各村社卫生设施并不健全,故公共卫生保障度可用居民点距卫生设施远近来表示居民点公共卫生保障度。
道路通达度(A14):道路通达性是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方便性的重要因素,道路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参考《城镇土地定级规程》中通达度模型,采用式(4)计算并量化道路通达度。
式中,Y14为道路通达度指标的适宜度值,ri为道路相对影响半径,计算公式为ri=d/di,其中di为缓冲距离,d为影响距离(d=g/2l),g为全区总面积,l为全区主干道路总长度。
3.3.3 单元总分的计算。
以评价因子和其权重乘积的和作为量化指标进行分级,通过综合因素评价求取各农村居民点的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分值。
获得各指标因素的权重系数后,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求出单元总分,从而确定单元等级,计算公式为:
式中,P是以某居民点为土地评价单元的总分值即诸因素在单位内对居民点规划用地条件优劣影响的综合反映;Wi为i因素的权重值即i因素对居民点用地条件的影响程度;Ei是以各居民点为单位的第i个因素的评分值即某因素在单元内表现出的优劣度。
按照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综合得分,将全村居民点分为3个等级:综合得分>8为高适宜性(Ⅰ)、综合得分8~7为中适宜性(Ⅱ)、综合得分<7为低适宜性(Ⅲ)。
4 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方案确定
由于根据农户意愿初选的农村居民点既包括原有的居住地也包括新址,所以在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中,要保留用地适宜性高的原有居民点,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进行内涵挖潜,在现有居民点基础上不断完善居住设施和居住环境;也要在新居民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宜居居民点。中适宜性居民点原有的建设用地条件较好,但在对外交通保障度,基础设施保障度,义务教育保障度等方面比较落后,所以受居住环境的限制,用地增长率和建房增长率都比较低。这部分居民点应该整体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便利度,增加对农户集中居住的吸引力。低适宜性的居民点,主要为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较小,交通便利度低的地区,这类居民点多是与较小的耕作半径与之相适应,致使分布相当零散。这类过于分散,规模较小的居民点应逐步取消。
同时基于Arc GIS9.3工作平台,在八角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新建新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选址数据集,数据集空间坐标信息与现状要素保持一致,数据集下新建新农村居民点面状数据类,并在其属性表中添加地类名称(text格式)和权属单位名称(text格式)两个字段。将新农村居民点数据类导入Arc Map中,根据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图层及地形图,绘出新农村居民点图斑。新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按照规划目标年农户总户数与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标准的乘积确定。将地类名称与权属单位名称两个字段赋值,其中,地类名称统一赋予“新农村居民点”,权属单位名称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即可绘制出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空间分布图。
5 结论与讨论
(1)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反映在居住空间各方面的不和谐问题。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农户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户选择逐渐从基于生计的理性选择转变为注重生存、经济、教育、社会等方面综合效益和未来发展的社会理性选择,所以农户对居民点选址的建议及意愿对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具有重要的意义。
(2)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既要尊重农户意愿,又要开展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运用NY-TY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技术将农户意愿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相结合,既反映了农民诉求又体现了规划的科学性,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街道建筑空间 篇7
1. 1 古城气息的内涵
西安, 古称“长安”, 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如今去西安, 人们仍可走在连绵的城垣与宫殿中, 看着城外的陵与墓, 抚摸着古城中的塔与碑, 在这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中, 感受着古城曾经的尊贵和豪华、开放与风流。西安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 都是古时文化积淀所成的。西安有着中国保留最完全、最大的古代城墙, 古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 都犹如古书函, 解读着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历史, 每次一见那古城墙, 便让人感觉到安然、古朴、沧桑与壮观, 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人们全身心的走进历史, 去感受那遥远时代的古城。
1. 2 城市街道设施的界定
目前, 公认的城市街道设施的定义是“为了提供公众某种服务或某项功能, 装置在都市公共空间里的私人或公共物件或设备的统称”[1]。
城市街道设施, 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设备, 主要包括交通系统、信息系统、购物系统、卫生系统、休息系统、照明系统等。城市街道设施伴随着城市的产生而诞生, 在城市系统中, 城市街道设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街道设施的基本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使用、引导、沟通、交流、方便等服务。由于各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决定了街道建筑设施具有区域性。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和市民需求的提高, 城市街道设施在规划、设计等过程中具有多元性。在布置城市街道设施时, 为了满足功能和视觉的需求, 主要有点、线、面三种布局方式。
2 城市街道设施的影响价值
2. 1 古城气息在城市街道设施中的运用
古城传统元素在西安城市街道设施设计上的应用原则, 主要探讨的是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之间的整合关系[2]。在街道建筑设施的设计中, 城市街道设施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载体, 要使城市历史的文脉得以延续, 应该把富有西安特色的文化符号应用在其中, 采用撷取、移植、改造和创新的设计原则, 使城市中的各种构件的形态充分反映着城市的风貌。
2. 2 城市街道设施的影响价值
城市街道设施应该给市民提供优良的物质功能, 还要让人们感受到其多样的精神价值, 创造一个开放的、人性化的、互动的精神空间和活动场所, 是城市街道设施设计的价值所在[3]。城市街道设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能体现街道建筑的艺术内涵和人文精神, 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城市中, 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街道设施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它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及审美观念会产生影响, 有一定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城市街道设施中, 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各种设施的色彩、造型、材质等, 从而来感受城市的物质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使城市街道设施成为能塑造意象的东西或地标性的建筑设施。城市街道设施对传扬城市文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城市整体的发展来看, 两者应该和谐统一, 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在生活中, 城市街道设施可以给人们提供休闲、交流、娱乐和参加公共活动的空间, 因此, 好的街道建筑设施应该与人们有一定的互动, 增加生活趣味性, 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设计中, 城市街道设施应该以艺术家为主体, 并鼓励公众参与的精神, 创作出能体现更深层次价值的高品质的街道建筑设施[4]。
3 融入古城气息的城市街道设施设计
3. 1 设计原则
城市的街道设施, 可以使人们了解这座城市, 是人们认知城市的最近距离的传载物, 是城市细小部位的重要体现。西安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 在古城街道建筑设施的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与城市环境的相一致, 对城市环境进行烘托, 而且也可以使城市文脉得以延续。古城街道设施是为人而服务, 不仅要考虑适用性, 而且也要考虑人的心理需求, 真正做到符合人的发展需要, 充分考虑人性化的原则。西安古城的街道设施的设计要符合可持续性, 使其具有除自身使用功能之外的, 能够长久流传的“传统元素”。设计中, 城市街道设施应该考虑充分, 从细部着手, 遵循多角度的原则, 设计出具有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建筑设施。
3. 2 设计思路
目前, 古城的街道建筑设施既有传统的, 也有现代的, 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共存。从西安古城整体环境氛围与古城气息的融合性考虑, 应该选择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元素设计街道建筑设施的造型, 结合造型元素的点、线、面、体的特征, 设计出充满新意、形式新颖, 同时也能体现古城地域文化特色的造型形式。
在西安城市的色调中, 最具代表性的有西安城墙的灰色、黄土高原的土黄色、建筑木作色彩的储石色, 从城市整体格调的统一性的要求来看, 这些低纯度、低彩度的色彩达到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 并且可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从城市整体考虑, 在西安古城区内街道设施色彩的选择上, 考虑到其色彩要具有提亮城市景观的特性, 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的活力, 因此选择色度、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古城, 应采用自然、古朴、厚重的材料。如用可以体现西安历史的古朴的石材、木材等作为主要的材料, 高科技的现代材料作为辅助的材料, 创造出体现城市古风貌的丰富空间。
4 西安古城墙内街道设施的范例设计
1) 设计范例———指示牌。
指示牌是一个承载智慧和文化, 美化周边环境, 提升城市韵味的具有导向性路标指示的街道设施。
景观灯是一个自身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而且强调艺术与景区历史文化、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的具有照明功能的街道设施。
两者在设计中, 从传统美学中借鉴传统元素和文化精神。造型上, 采用能体现传统文化思维及古典美学相互交融的中国传统窗格和最能代表中国地域特色的符号汉字等基本元素; 色彩上, 为了符合营造大唐盛世的城市风貌的思想, 采用象征着喜庆及富贵的传统窗格的颜色———红色和中国传统的用毛笔书写的汉字的颜色———黑色相结合的色调; 材料上, 采用能体现古朴、自然的传统木材和现代有机玻璃两种材料的对比, 设计出将传统与现代融合于一体, 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地域性浓郁的特色的城市街道设施。设计范例如图1, 图2 所示。
2) 指示牌的设计空间效果图见图1。
景观灯的设计空间效果图见图2。
5 结语
在西安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城市街道设施不仅要具有功能上的作用, 而且要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城市街道设施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 能充分体现历史古都的传统文化与个性特色, 展示现代都市的风采, 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 使古城气息与街道设施达到很好的融合, 更好的促进西安发展成一座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古城。
参考文献
[1]杨子葆.街道家具与城市美学[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 2005.
[2]魏琰.传统元素在现代城市街道设施中的传承与运用——以西安古城墙内的街道设施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3]张海林, 董雅.城市空间元素——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街道建筑空间】推荐阅读:
历史街道与建筑11-21
埠村街道建筑工地检查情况汇报05-26
稠江街道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07-01
古桥街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06-06
街道景观空间06-24
建筑与空间07-05
建筑底部空间08-04
建筑空间形态08-27
大空间建筑特征07-15
建筑空间共赢理论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