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通用12篇)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 篇1
1 模型与建筑设计
1.1 模型与建筑历史
模型作为联系建筑设计图纸和建筑实际空间之间的三维立体模式,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并且能综合呈现建筑空间。运用模型进行建筑设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历史文献记载, 早在公元七世纪初的隋朝, 就有1/100比例尺的模型制作。现存最早的建筑模型是清代“样式雷”的“烫样” (图1) 。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通过运用草纸板、木头制作1/100或者1/200的建筑模型小样, 送至内廷审定, 名为“烫样”。当时的模型制作甚为精美, 建筑的台基、瓦顶、柱枋、门窗, 甚至床榻桌椅、屏风纱橱都制作得惟妙惟肖。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欧洲, 模型也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建筑表现方法。可见, 模型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早已被前人所认识。
图1:wenku.baidu.com/view/gfadf8fd04a1b0717fd5dd40.html;
1.2 模型与现代建筑教育
在强调理性和逻辑的现代建筑设计中, 模型的作用进一步发掘出来。德国的包豪斯体系将设计问题的研究从二维提升至三维, 强调采用模型与实物操作的方式进行建筑设计。包豪斯的现代建筑设计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模型与图纸的要求并重, 并设有相关专业的工厂制作车间。美国大学的建筑教育沿袭了欧洲的教育模式, 建筑院校普遍都设有模型车间。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模型的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国内外建筑教育交流的增多, 我国的建筑教育也开始注重模型的制作。目前, 国内部分建筑院校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模型课程, 并设有专门的模型制作课室。模型课程的内容涉及模型制作技法和如何运用模型来进行建筑解读和设计等内容, 而通过模型来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成为模型课的重点内容。例如,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的建筑模型与图形语言课要求学生在解读建筑作品的基础上, 将原来的设计概念进一步发展和重构, 并制作1∶5的大尺度模型来表达设计构思。同时, 通过模型来推敲数字技术的参数化设计也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建筑模型与图形语言课要求学生将电脑参数化设计的效果通过大尺度的实物模型表达出来, 并进行公开展示。而有些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课则运用手工模型进行仿生建筑设计的探索, 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 模型在空间设计和创造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关注。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模型与图形语言课已经由一年级建筑学专业的必选课发展为除了建筑学专业之外, 包括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目前, 运用模型来强化学生对空间的认知和体验, 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和创造能力, 强调材料结构的真实建构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教学的有效方式。
2 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内容缺乏衔接和过渡环节
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包括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建筑设计专业课。一年级的建筑专业教育是以建筑初识教育为主, 包括建筑体验、建筑绘图训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训练等。学生进入二年级之后, 开始系统的类型建筑设计的训练, 包括大学生宿舍、学者住宅、学生活动中心和幼儿园设计。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一年级的基础课训练和二年级的类型建筑设计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过渡环节。一年级的三大构成课过于抽象, 大部分同学难以将抽象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建筑空间设计方法。其次, 一年级将设计需要的各种技能分解进行训练, 当学生进入类型建筑设计时, 面对众多设计问题缺乏整体控制能力。因而, 在二年级的类型建筑的设计课中需要增加一些环节来进行过渡。而当下这些过渡环节主要靠各个老师在建筑设计课的自由讲解中来进行。
2.2 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的教学进度安排通常是以“周”为单位, 分为“开题”——“一草”——“二草”——“三草”——“正图”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的设计要求主要围绕草图来进行, 在正图阶段才有模型制作的具体要求。事实上, 这种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规律。首先, 由于建筑设计专业低年级学生尚不具备同时进行“体量”—“平面”—“空间”—“立面”综合思考的能力, 因而学生的实际进度总是落后于任务书。往往在“一草”阶段, 大部分学生只能把方案的概念和体量关系明确下来, 具体的平面布置、立面和剖面还无暇顾及。在“二草”阶段, 平面布置的深化以及空间的优化分别还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直到“三草”阶段, “立面”和“剖面”才被学生关注。其次, 目前的教学模式沟通效果不佳。学生对于“平面”“空间”“体量”等概念缺乏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这也导致他们对于设计的优劣缺乏判断。在经过多次绘图讲解之后, 我们逐渐意识到, 缺乏具体形象的语言解释和简单的二维图示难以让学生理解具有三维特征的建筑专业术语。最后, 过于强调图纸的绘制容易导致设计评价标准的偏差。草图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 需要学生有出色的图示思维和很好的绘图能力。除了少数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之外, 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绘图能力一般。这使得少数绘图好的同学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表现突出, 而常常设计方案的评估变成了图纸绘制优劣的评估。绘图好的同学得到的认可更多。甚至导致部分同学产生建筑设计评价上的误区:好的设计就是图画得好的设计。
3 模型主导的建筑设计低年级教学模式
针对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建议在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采取模型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制作模型, 我们可以将一年级的三大构成课和建筑设计课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 模型具有综合和整体呈现设计问题的特征, 便于学生从整体角度把握设计。模型的的直观性也便于师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制作模型, 再结合草图的绘制, 学生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3.1 概念界定:模型主导的教学模式
模型主导的教学模式提倡根据建筑设计的阶段性特征, 设置相应的阶段模型制作环节。通过阶段模型的设置, 来控制学生的设计进度, 讲解建筑设计相关概念, 推进设计方案的深化, 进而培养学生对设计问题研究的自主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3.2 设计过程的拆解与阶段模型的设置
建筑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建筑设计过程可以拆解为场地设计——提出概念——体量设计——平面设计 (空间设计) ——立面设计——综合优化等若干个阶段。根据建筑设计过程的拆解, 我们可以设置若干个阶段模型:场地模型——概念模型——体量模型——平面模型 (空间模型) ——立面模型——成果模型 (图2) 。运用阶段模型可以推敲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 而不需要作关于正在成型的最终陈述。
图2:作者绘制;
3.3 阶段模型与设计进度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将阶段模型和任务书的教学进度安排结合起来, 通过强调阶段模型制作的方式, 分别在“一草”、“二草”、“三草”有所侧重的进行教学, 以控制学生实际的设计进度 (见表1) 。阶段模型的设置, 使得学生在每一周都有一个“设计主题”。学生很清楚学习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设计目标, 而不是茫然地重复绘制缺乏思考和深度的图纸。这样在经过数个设计作业之后, 学生可以逐步自主地根据阶段设计目标控制设计进度, 根据自己的个人设计思维特点来把握设计节奏, 而不是被动地由教师牵着走。
3.4 阶段模型与相关建筑概念讲解
根据我们的授课经验, 在不同的阶段模型制作环节, 通过讲解与此相关的建筑设计概念 (表2) , 有利于学生自主推动方案的深化。一方面, 参照阶段模型, 教师能更具体更细致地讲解设计概念、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 制作阶段模型能让学生进行更直观的形象思考,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立体空间的创造。在教学实践中, 每次针对阶段模型的相关建筑概念的细致讲解之后, 大部分同学的方案都能自主地进一步深化。
3.5 模型主导的建筑设计教学案例——学生活动中心
在2011级二年级的设计作业——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中, 我们尝试以模型为主导进行教学。任务书要求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一处功能组织合理、形式符合高校建筑特点并有地域特色的学生活动中心, 总建筑面积为2300~3000m2。
3.5.1 教学过程
我们根据任务书的教学安排, 设置了一系列阶段模型,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初步方案设计阶段 (相当于任务书的一草阶段) 。学生需要制作1∶500的“场地模型——概念模型——体量模型”。场地模型要求根据任务书提供的地形图制作, 表达用地范围内的地形高差变化以及用地周边的现有道路和建筑。概念模型主要表达抽象的设计概念。体量模型主要表达建筑体块之间的关系, 不需要细节的表现。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模型推敲的重点是根据设计概念发展出来的建筑体量是否契合现有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教师关键在于把握方案概念和体量造型是否有继续发展的前景。如果方案的概念不错, 体量模型的效果较好, 学生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模型的制作 (图3、4) 。
第二部分:深化方案设计阶段 (相当于任务书的二草阶段) 。学生需要制作比例更大的1:300的“平面模型 (空间模型) ”、“立面模型”, 以进行方案的深化设计。平面模型 (空间模型) 要求将任务书要求的各项功能指标转化为具体的平面空间。立面模型要求需要有具体的细节处理设计, 例如门、窗、柱、遮阳板等。学生重点处理任务书要求的各项功能和空间组织之间的关系, 平面结构布置与立面造型的关系。这一系列的模型制作通常涉及到多方案比较:即通过多个平面设计 (空间设计) 、多个立面设计分别比较优劣来确定最适合表达设计概念的平面模式、空间布局以及立面风格 (图5~图8) 。
表1、2:作者绘制。
表1、2:作者绘制。
第三部分:优化方案设计阶段 (相当于任务书的正图阶段) 。在这个阶段, 学生需要根据最初的概念模型, 结合系列过程模型来制作1:300的成果模型。成果模型主要表达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表达设计方案与周边场地的关系:包括设计方案与周边道路的衔接关系, 与周边现有建筑的呼应关系, 对原有地形进行的改造处理等 (很多同学在制作成果模型的时候都忽略了这部分的内容) ;其次, 成果模型需要清楚表达设计方案自身的建筑细节, 包括各层平面、屋顶以及各个立面。通常我们要求学生以各层平面和屋顶可以揭开的方式制作成果模型, 以便在方案评审阶段进行展示。成果模型的制作是在以上系列模型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 最终呈现出一个设计概念与场所契合、造型优美、平面、空间、立面有一定深度的设计方案。
3.5.2 教学方式
(1) 采取模型——草图——模型的方式。先要求学生制作模型, 明确设计思路, 再根据任务书的技术指标和具体功能绘制草图。在草图的基础上, 再制作新的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呈现出来的效果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绘制更精确的草图。如此反复, 最终完成成果模型的制作和正图的绘制。
(2) 小组讲评和个人方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个设计阶段, 教师先进行小组讲评, 将所有同学的模型摆放在一起, 根据设计构思和特点进行分类, 再比较方案的优缺点, 让学生对于目前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有个宏观和整体的认识。然后, 教师再分别进行个人方案的讲解。在个人方案讲解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学生对于设计概念的掌握程度, 以便在下一次小组讲评时进行主题式讲解。
3.5.3 教学效果
模型主导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虽然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都有所增加:除了全年级的集体讲评和学期小结之外, 基本上教师每周都有主题式的小结和讲评;学生除了任务书要求的图纸和正模之外, 还需制作不同比例的阶段模型。但是, 模型主导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 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确实是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设计, 而不是替学生作设计。其次, 通过设计过程的拆解和细化, 教师能将设计概念和方法讲透, 而不是泛泛而谈。在学生层面, 最终的设计方案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 从概念模型到成果模型, 最初的设计构思由始至终统领全局。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有思考, 有分析, 有比较, 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而是带着问题去设计, 避免了形式主义的倾向。通过阶段模型的制作, 大部分学生的整体设计进度控制较好, 最终方案都达到一定的设计深度。
4 结语及展望
在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提倡模型主导的教学模式, 突出了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内在本质, 加强了一年级建筑初步基础课和二年级类型建筑设计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符合建筑设计的内在逻辑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 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自主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模型主导的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的学习奠定了思维基础和创造基础。目前, 我们在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采用模型主导的教学模式还只是初步尝试, 有许多具体问题还值得探讨。例如, 各个阶段模型采用何种材质来制作;平面模型和空间模型如何区分;需不需要制作结构模型;何种类型的建筑需要制作室内模型等等。受到篇幅的限制,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图3~8:华南理工大学2011级建筑设计课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作业;
图3~8:华南理工大学2011级建筑设计课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作业;
图3~8:华南理工大学2011级建筑设计课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作业;
图3~8:华南理工大学2011级建筑设计课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作业;
图3~8:华南理工大学2011级建筑设计课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作业;
图3~8:华南理工大学2011级建筑设计课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作业;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1]傅娟, 肖大威, 许吉航.基于建筑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的探讨[J].华中建筑, 2010 (10) :185-187.
[2]余志红.建筑模型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06) .
[3]曲少杰.利用模型开发建筑设计的创造性[J].南方建筑, 2001 (01) .
[4]付劲英.浅谈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草图模型教学.高等教育研究[J].2009, 06.
[5]吕小彪.新时期建筑教育的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3) .
[6]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2011级建筑设计课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 篇2
传统建筑文化体现着古代人的智慧以及当时的社会礼仪。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应注重借鉴、应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为现代建筑添加庄重之美的同时,让人们感受传统建筑文化的洗礼。事实上,一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会非常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出很多优美、功能实用的建筑工程。例如,万科第五园采用多样化的院落形式,即多数建筑围合采用开放式的院落,居住区域中,不同类型的住宅参与院落的形成,构成“四合院”“六合院”等。同时,注重风水、对称、和谐等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提供个性化且能够与自然交流的空间,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感受到大自然的氛围。正如上文所述,传统建筑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天井是“天人合一”理念在建筑上的具体
建筑空间绿色设计探析 篇3
关键词:绿色设计;建筑空间;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创新;再利用
人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对自然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促使我们探索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设计之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空间设计也不能停留在对形式的无度追求上,也不能对自然材料及能源的无度使用,而应该是要从绿色设计着手,关注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现实生活。绿色设计的观念要求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尊重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运用符合绿色设计标准的生产建造技术,创造性的发挥自然材料潜力,用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探索旧建筑再利用价值,在绿色设计命题下,把对环境污染和文化思潮的反思作为我们进行绿色设计创新的原动力。
一、人与环境的共存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绿色设计是设计师基于现实中的生态问题,以及对设计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程度的高度关注,将建筑空间环境的使用目的对设计的限定性是建立在与环境保持共存的生态平衡上的设计。因此,绿色设计建筑空间需要建立适合目的的创新机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保护地球》的文件中对可持续发展做了如下定义: “改进人类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承受力。”绿色设计使建筑空间可持续发展才具有可能性。通过GreenSchool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思想的影响力。Green School地处巴厘岛,设计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游戏的场所要求,整体建筑空间的建构材料都是取之于当地的竹子,并运用原始的建构技术建造而成,因此,GreenSchool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与自然环境保持了一种共融的存在方式。Green School在对能源的使用上同样也体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学校合理利用当地的水利资源,采用当地传统的水车作为发电设施,供应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Green School虽然处在原生态的绿色环境中,但信息并不闭塞。互联网技术是Green School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Green School无疑是信息时代体现人与环境共存的生态和谐状态设计的楷模。
二、绿色设计的文化意识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绿色设计所表达的深层次内涵,绿色设计的文化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注重历史文化。 “注重历史文化渊源,是发展的需求。我们主张在创新过程中传承历史文化,我们也主张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历史文化是绿色设计创新的源泉。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研究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的规律,其次是在研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历史文化,吸取历史文化丰富的养分,通过这种研究与继承找到绿色设计创新的切入点,并将其服务于当今的绿色设计实践活动,使之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一过程也使得优秀的历史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发展。第二个层面,融合地域性文化。《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一文的作者杨宏烈提出地域性建筑文化创造之路的四种特质:“(1)发挥地域性建筑文化与生态平衡的适应性;(2)注重地域性建筑文化的连续性;(3)把握地域性建筑文化系统的可重构性,(4)提高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科学性地位。”上述四种特质是建筑室内空间的绿色设计创作中应遵循的设计规律,绿色设计在保证建筑空间创新特色的前提下,应当融合所在地域的个性文化特征,并与整体环境保持一种文化上的统一和谐。例如: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的中庭空间设计,就是一个融入地域文化的优秀设计。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中庭运用了北方园林的语言,诸如月门形式、山水、竹石。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庭墙面,反映了北方地区的传统色彩,墙面挂装石料具有北方黄土气息的石材,在自然光线的作用下,整个中庭空间尽显北方园林所特有的豪迈气派,表现出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魄力。
三、自然材料的创新运用
建筑空间设计是对建筑的二次创造,材料是营造建筑空间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运用自然材料构建绿色建筑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设计既要满足人对环境的功能需求,又要满足人对环境的审美需求,并保持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共存,尽量减少材料对使用空间的污染,减少多余设计对视觉造成的负担。我们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寻求对材料的创新运用。
第一方面是对旧材料的翻新利用。在当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不再使用的建筑被拆除,留下了大量旧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不应该都成为建筑垃圾,对一些旧材料如木材、瓷砖、石材等,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利用。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也体现了绿色设计的社会责任。
第二方面是对自然材料的运用。我们现实的设计中大量的使用着人工合成的材料,人工合成材料或多或少含有化学成分,对人的健康有损害。而用自然材料营造空间环境有益于人的健康。对自然材料的运用,应结合新的技术和新的施工工艺。例如:东京木材会馆的内部空间中的墙面、天花板、地台等空间要素以柏木作构建材料,柏木具有透气性好、体感温和物理特性,在视觉上表现出具有自然、明快效果。设计师发挥柏木造型的各种可能性,营造出舒适、自然地内部空间形式。该建筑的外部是柏木作格形檐板造型,这种形式不仅可以阻止过多的紫外线进入室内,也可让自然风透过柏木格形檐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因此减少了室内空间对空调的依赖,进而减少了对电能的消耗。这一案例实践了绿色设计思想,体现了自然材料的创新运用。
四、绿色设计的技术
绿色设计强调的人造物在整个生产使用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是一种整体性、系统化的设计策略。绿色设计需要有合适的设计技术和建造技术,作为实现目标的条件。现代绿色设计技术,显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强调设计过程的协同工作模式;二是体现专业交互的工作方式。现代绿色设计正全方位地走向设计的信息化。以Broadway Malyan技术平台为例,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都可以在Broadway Malyan构建的数字模型上协同工作,共享设计信息,这样不仅大大优化了各专业模块设计的匹配性,同时各专业都能从三维模型中提取数据,输出施工图纸。因此,现代数字技术中的数字生成技术、数字模拟技术、数字分析技术等先进的手段,可以为绿色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直观的设计成果,为评价设计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对于现代建筑空间来讲,绿色设计的建造技术还表现出结构上的可拆卸特点,这种可拆卸的装配方式,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在实际建造中,能够快速、灵活地实现、装配、拆卸,这种建造方式大大减少了建筑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并且可拆状结构的体量较小,能使空间结构体积相应减小,空间的使用面积得到增加,结构的轻巧意味着用材量的减少。正是这种轻巧、可拆卸的结构反映出现代绿色设计建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五、旧建筑的再利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在加速,一些老城区的旧建筑已不再被使用;城市产业格局的变化造成大量旧厂房的闲置。这些旧的建筑往往处于城市的中心,商业发达地区,交交通枢纽的位置,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这些旧建筑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着不同于现代城市建筑不同面貌的符号元素,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特征,合理改造旧建筑,焕发旧建筑新的生命力,将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我们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审视这些旧建筑,通过绿色设计的主动性创新,挖掘旧建筑再利用的潜力,延长旧建筑的生命使用周期。
旧建筑虽然有区位的优势,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但利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结构陈旧、能源消耗、消防安全问题等。这些都是旧建筑再利用面临现实的问题。下面,我们分析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这个旧建筑的再利用案例,探寻在旧建筑改造中绿色设计的一些设计理念和处理手法。
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曾经作为军事设施,现今已被改造成为一家特色精品酒店。酒店大堂中庭空间是在原多层建筑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大堂中简洁的总服务台、白色水晶吊灯与墙体保留了历史斑驳的痕迹,形成一种具有水彩画般的视觉效果。大堂加固用的钢立柱与原有梁结构有着对应的关系,隐喻了酒店曾是临海工业区的历史。酒店客房层的外廊被设计成“弄堂”的形式,呼应着上海旧城区建筑的状态,客房内部充分体现“少就是多”的现代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局部墙面延续了大堂墙体斑驳的肌理。不难看出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改造项目体现旧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的利用价值。酒店的成功改造应引起我们对于旧建筑再利用的生态意义更多的思考。
六、结语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 篇4
《建筑设计》课程概况
我国正规化建筑学教育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主要借鉴西方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改革,形成了目前相对成熟稳定的教育体系,即以建筑类型组织设计课教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完成后,进入了二到五年级的专业主干课《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以不同建筑类型进行单项训练,包含由简至繁的十几个设计题目,逐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这种模式化的教学体系,课程的选题基本固定,按功能、流线、空间、体形等因素的复杂程度循序渐进,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严格按照给定的任务书做一草、二草、三草及阶段草模,逐步建立抽象的空间与形体概念。评分则依据图面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表达技巧等评定成绩,对构成建筑空间的材料、构造特征及建造过程的研究与表达较少要求,设计成果主要依靠图纸表现。
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设计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建筑功能与形式及二者的关系,趋向于考虑建筑的最终形态和图面的表现效果,而对于建筑空间形态的构成、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逻辑关系缺少必要的关注,存在下述问题:
1.模式化的课程体系和“草图+草模”的设计方法,着重于抽象空间形体的训练,忽略了建筑的材料性、建造性和社会性,导致建筑往往被设计成一个不与具体材料和技术发生关系的抽象形体。单纯从图纸设计到模型操作的转变无法传递真实的空间体验,实现尺度感、模型材料、构思形式向建造形式的转换,容易造成建筑设计与建成效果脱节和形式主义,导致生动有效的缺乏,无法形成感人的建筑空间。
2.设计与技术课程的设置各自为政。设计课将二维的形式及其虚设功能作为首要目标,将技术性手段视为后期的辅助手段和实现的方式,与设计形成被动的后续关系。这种割裂的教学状况,往往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建造技术的重要性,忽略对建筑设计本质的思考。在建筑设计与形式表达过程中,不能以空间和建造作为设计思考的目标,设计流于形式甚至丧失了建造的可行性。
国内外建筑设计教学的经验借鉴
考虑到材料和建造之于建筑空间的重要意义,许多建筑院校正探索把空间建构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用于设计教学中去,通过强化建筑本体要素,即材料、构造、结构方式和建造过程来培养学生理解建筑空间、学习建筑设计。笔者通过近年来对十余所国内外优秀建筑院校空间教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其各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中蕴含着以下共同之处:
1.分项训练的题目设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我国东南大学均采用分解递进式空间训练方法,将空间建构能力训练分解至若干题目:1.空间类型和空间限定要素的认知训练;2.空间形态与场地环境的关系认知训练;3.空间功能与行为模式的认知训练;4.空间单元、空间序列的设计训练;5.材料、技术与空间的建造训练;6.理念构思与空间设计的综合训练。通过系列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习并掌握具有建构意识的设计方法。
2.模拟建造的操作手段。传统设计课教学虽要求制作工作模型帮助推敲空间形体,但很少要求制作大比例模型或1:1搭建,忽略了对材料特性、构造方式、结构选型和建造方法的研究,也缺乏对实体构筑物的感受和认知。可借鉴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实体建筑的建造体验等模拟建造的教学经验,从“模拟建造”“准建造”“实际建造”多个层面上,使学生对材料、构造、结构进行模拟转换研究,获得逼真的建筑空间和建造过程的体验。
3.设计与技术类课程的协同教学。国内技术类课程在数量和权重上并不逊色,但各板块相对独立,一般在高年级才开设,且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模型和建造支撑,技术成为停留在纸面的口号。英国诺丁汉大学和伦敦AA建筑学院的技术研究类课程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各年级教学单元都有研究结构、材料、建构技术的内容。技术类课程与设计课程紧密配合,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的协同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实验性教学方案
从传统学院派“图画建筑”的教学模式,发展到“草图+草模”的设计方法,将空间问题的研究从二维升至三维,但限于模型材料自身的性能及组合形式的变化,从本质上讲仍属美术引导型设计教育。开展空间操作训练,实现由“图纸设计”“模型辅助”到“空间操作”的转变,将空间形式研究与建造建立相应的联系,使学生在参与建造过程中对空间概念、空间设计要素(功能、材料、构造、结构、文化、环境)、空间类型和组合方式及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感知等有相当认知,从而掌握空间整体设计基本技能,实现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理工型教育体系转变。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通过吸收国内外优秀建筑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首先在建筑学专业一二年级(建筑设计入门阶段)采用了以“空间操作”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对空间的认知体验和对材料的真实建构启动建筑设计教学。
1.一年级教学体系及操作模式
建筑设计基础将建筑空间设计分解为4个阶段:概念、抽象、材料和建造,对应“空间认知”“空间构成”“空间建造”和“设计综合”4个单元,每单元关注一个空间问题,通过分项训练使学生掌握每一单元的目标和方法并理解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联系,实现建筑空间的可教化(图1)。
第一单元,空间认知。空间认知目标是为学生建立空间、尺度的概念。通过建筑测绘获取对建筑和空间感性、直观的认识,了解基本的建筑构造部件尺寸及人的活动尺度;运用尺度和空间知识进行基本空间设计,认知内容在设计中得到延续。
第二单元,空间构成。该单元以空间认知和形态构成训练为基础,关注空间与形式、秩序。通过加法和减法两个阶段的空间设计,凸显空间的限定和生成过程,用限定要素的排列组合获取空间形式的秩序和层次。
第三单元,空间建造。该单元重点是空间建造与空间生成的关系。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节点和连接体的选择、实体加工与制作引导出对不同建筑材料特性的挖掘及其加工方式、过程的思考,建立对空间形式与材料、构造和建造关系的认知,进一步研究空间和建构的多种表达。
第四单元,设计综合。该单元是对所学内容的综合性训练。题目选择具备简单功能的小型公共建筑,要求从建构角度研究设计的意图和实现之间的关系,从构思形式向建构形式的转换;学习将各空间训练单元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建立空间秩序和层次;理解空间与场地、环境、功能、造型的关系;完成从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的转换及建构想法的实现。设计最终成果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真实材料的足尺建造。
2.二年级教学体系及操作模式
二年级设计课延续以“空间操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图2)。教学目标在于运用适宜的材料和技术,在特定场所中创造出符合功能要求的空间与形式。教学主线,即第一条线是环境概念,设置了4个场地限定条件;第二条线是空间概念,将通常的功能空间简化为4种原型,作为设计的载体,具体题目可灵活替换;第三条线是建构的概念,材料和结构是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依据,强调材料的质感、形象、表现力及如何运用合理的技术方法处理材料与形式的问题。
以空间搭建启动建筑设计,从由环境、功能分析等引发设计概念转变成直接性对物质材料的操作引发概念,学生可获得可读性的、直接性的空以“空间体验,不需借助设计思维的转换;积累了初步的建造经验后,设计课教学由“搭建”偏向“营建”,调整设计和建造的互动方式,采用分解递进式教学,重视设计与技术、环境的结合,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理性的设计工作方法,对于设计经验缺乏的低年级学生起到良好的效果。
结语
在设计入门阶段采用“空间操作”教学法,通过局部的、小规模的建造实践,将其建造周期、造价、可实现程度控制在可操作范围内,已成为当前建筑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趋势,并在近年的实际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教学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完善还有待于后期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基础课程1:1营建教学》,《建筑学报》2013年第2期,第110-114期。
[2]高岩:《建筑设计与制造的实验性教研:数字化实践港大暑期国际工作坊》,《建筑技艺》》2013年第6期,第28-35页。
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融合 篇5
一、引言
人类是大自然与社会生活共同的产物,所以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
第一文库网
就一直在为自已寻找和营造着一个能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空间。从远古时期的洞穴到草顶泥墙的茅屋,从封建时期恢宏壮丽的亭台楼阁到当今社会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将人们压迫在运转不息的工业流水线上,压迫在为生活而激烈竞争的奔波忙碌之中。回到家里,又是拥挤喧闹的街区与如鸽子笼般的单元房。人们早已厌倦了这种压抑的生活,他们渴望的`是自然的回归,心灵的释放。所以,室内外设计相融合的趋势不仅仅是室内设计发展的一个方向,它也是顺应社会进程的必然选择。
二、室内外设计融合的关键
建筑空间构成 篇6
关键词:几何形态;有机形态;点;线;面;体
建筑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改造自然的产物,原始人类为了避雨,和防止自然现象和野兽的侵袭,需要一个栖身的场所,这就是建筑产生的起源。建筑是人们利用材料、技术的建造过程,是人为的人造环境,是利用墙体、窗等建筑构件围合而成的。其围合的结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形状,即建筑的形态。建筑的形态是多种多样,但总的看主要包括了几何形态和有机形态两种。
几何形态是具象图形符号化提炼的产物,由于其整体的构造、明快的线条简洁的外形,可以包含丰富的内涵与时代的审美情趣,因而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几何形态元素见证了现代设计成长的历程,并贯彻了建筑设计的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保持着几何形态的特征。如古罗马时期建造的万神庙,它是由基本的半圆形、圆柱体、长方体和人字形屋顶所构成的。万神庙是由多个不同的几何形态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古罗马人利用几何形设计的古典建筑之一。我们再来看看现代建筑,从西方现代主义产生以来,建筑以一种几何形态展示于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几何形态几乎传遍了整个世界。几何形态的建筑的发展有它特定的原因,工业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包豪斯学院成立以后,学院始终贯彻的方针是:将设计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作为建筑的形态要符合新型的材料及新技术。这正是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出现的原因。建筑是材料与技术的产物,几何形态的建筑更能适应于当今的材料和技术,至今还在被广泛的使用。
有机形态是指形式的塑造不规则,就象“异型”般难以描述。建筑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数字化虚拟技术使得建筑的有机形态得以发展。数字化虚拟技术不仅能如虎添翼摆脱繁重的重复劳动,而且能更深入的完善设计方案构成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虚拟技术能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视觉审美艺术于一体,在现代工程设计领域里可实现空间的平面、立面、三维模型以及场景动态漫游的全息立体表现。通过数字化虚拟技术我们可以对复杂的建筑有机形态的空间关系及结构问题得以良好的分析和解决。二十世纪后期人们借助数字虚拟技术对建筑的形态的类型有了新的认知。
作为建筑的形态的研究就不能不提构成形态的元素。构成形态的元素包括点、线、面、体。建筑空间构成是指,建筑形态元素构成形态的方法。
(1)点。点在建筑形态构成中应理解为相對很小的形,其空间占有少体量感可以忽略,点的绝对尺度可大可小,形态各异,凡在同一视觉注意范围里引起视觉印象的相对独立的细小形态都有点的效果。建筑中的点是相对的,它的大小取决与对比,这种对比包括了与面的对比、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与构成形态的大小的对比。点的形态表现为立体形态,它具有形状与体积。准确的讲,它应该被叫做点状体。建筑中点的形成必须依附与材料,他往往会表现为建筑中的结构元素,如窗、门、梁柱的节点等。点的自身的构成是点的构成的基本条件,它是立体的形态,是由对比所形成的。点的对比包括虚实对比、.尺度对比、明暗对比、凸凹对比。通过对比形式,增加建筑构图的层次,活跃建筑气氛,突出重点部位。点是否能构成建筑的形态?答案是肯定的,这归功与它的位置因素与数量。重复与渐变是点构成建筑初期形态的保障。当点以一定的方向重复或渐变排列时,它们所构成的形态转换为面,通过这种由点所形成的面就能构成我们所需的建筑初期形态。如北京水立方游泳馆,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为了保护“水立方”外面多达11万平方米的ETFE膜,构成了这个巨大的矩形体块。从外观上看,它是由多个不规则点状形所构成的,每个点的形态都采用了雕塑语言中的,不规则形的凸起。通过点的形状的差异与相似和密集的排列,构成了整个建筑的基本形态。它是点所构成的建筑形态的优秀案例。
(2)线。线在建筑形态构成中,它包含了形的因素及体的因素,线在建筑构成中被人们理解为:细长的形,它在度量上反映为,形状的大小与长度的对比关系,对比差异越大线的特征越明显。建筑形态中的线大体上可分三种类型:1)实线:线状实体构成的线。如梁、柱等线型构件等。2)虚线:线状空间构成的线。如界面上的凹槽、缝隙等。3)轮廓线:体面相交构成的线。如立体转角的棱线、体面的边线。延续性、方向性是线的特性。在建筑构成中线延续性和方向性不光表现在平面上,也表现在空间中。线在空间中的方向性是多样,通过线的不同方向和不同空间位置的转变,利用线的延续性构成了新的空间形态。建筑结构的美,很大程度上是线构成的美。
(3)面。在建筑形态构成中,面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有方形的面,三角形的面,不规则形的面。同时在面的构成过程中,必然要使用材料,所以说建筑中的面是有厚度的面。在建筑中我们将扁平、片状的形体理解为面。面是构成建筑空间与形态的根本要素,无论是点还是线它们在构成过程中都必须依附面而存在,这种面可以是实体的面,也可以是虚形的面。面在建筑中表现为建筑的构件,如墙、顶、地面等。在建筑中面具有位置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平面和空间上。在平面上,面通过形状单位的组合、大小的组合构成一定的图案,如地面的大理石拼花。在空间中,面利用搭接、穷插、交接、迭加、对位等构成方式,构成各式各样的室内外空间和别有风姿的造型。建筑利用面的构成方法,在营造空间的同时,通过实体面与虚体的面的对比极大的丰富了建筑的外部形态。同时面也可以采用雕塑形态构成的要素叠加、组合、渐变、旋转、扭曲等等。通过构成方法的应用,极大丰富了建筑的表现语言,面与点材、线材的综合使用,带来了雕塑立体语言的生动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4)体。体是在三维空间中实际占有的形。从形态的差异性上加以区分,作为建筑形态构成中的体主要是指有明显的空间性、体积感显著的体块而言的。与点、线、面相比,体块具有充实的体量感和重量感。建筑中常用的基本形体有:方体、棱柱体、圆锥体、圆柱体、球体等。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形态往往是由多个体块所构成的,其大小、形态即可以通过相似达到建筑形态的统一,也可以利用对比产生差异,突出某一元素的个性。在体的构成中,基本形的大小、形状、数量、方位等视觉关系元素都是构成形态变化的因素。根据这些可变元素又可以构成很多新型的形式关系从而产生不可胜数的新形体。建筑物基本的形组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建筑物整体形象的概貌,反映建筑的大致体态,是建筑造型构思中很重要的环节。2010上海世博会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成,塔楼由白、金、红三种颜色构成,白色和金色塑造了俄罗斯建筑的历史形象,而红色底色加上富有俄罗斯各民族元素的图案,则赋予了塔楼顶部镂空部分以生命力。俄罗斯馆的建筑形态是由多个变形的几何体构成的,它大胆的利用对比的手法,用中心的立方体将周围多个造型特异的几何体统一在建筑的整体之中,建筑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感。是块体组合建筑形态的有利证据。
建筑的形态担负着建筑的功能及审美,其形态的营造是通过点、线、面、体所构成的。建筑的创新就必然要从形态构成元素的组合方法出发,通过形态的构成方法创造出崭新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小林克弘.建筑构成手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 篇7
1、建筑学低年级教学现状:
首先,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有所增加,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形式逻辑型,在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中,具体形象成分是起重要作用,在《建筑设计基础II》中的小住宅设计中表现的很明显,不善于用空间和图形的方式来思考建筑问题,导致对于建筑的理解浮于表面化,或是追求新奇异的造型,或是追求某些大师的风格,没有真正理解作品情况下胡乱照搬照抄,功能没解决好只是形式上的堆砌,不明白真正建筑造型是内部空间的外部显现,片面的追求建筑的形式而忽略对建筑空间的体验,消弱了对空间形态的想象力,而空间形态对建筑学的学习尤为重要。
其次,缺乏主动的去体验建筑,表现出对建筑功能的茫然,尽管生活中离不开空间,但具体设计时往往只是依照书本的尺寸和要求去完成,对于空间使用的概念不清楚甚至混乱,造成了室内外的分区与过渡,交通流线的合理与顺畅等建筑的基本问题都被忽视。尺寸不规则且尺度很小的室内空间,开窗的洞口随意布置,卫生间成为黑房间等等经常出现在初学者的设计中。
再者,一方面由于对相关知识如建筑构造、建筑力学知识的缺乏,在一些所谓的创新观念下不顾及技术可行性及规定限制,也不考虑基地的条件情况,出现无根的柱子,超出建筑控制线和基地面积的方案。
2、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而是在研究性的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具体的设计原理和理论。教学过程就是研究过程,每个课题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设计研究,其学习状态表现为连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过程想做结合,理念与方法并重互动,学生也因而具有较强的在实践中理解、运用原理的能力。
2.1 从环境认识建筑:
学生在低年级时普遍对什么是好的建筑认识不清,也就是说学生缺乏建筑的体验和正确的建筑观念,所以,从培养环境观的教学入手具有典型性。建筑设计是空间的环境艺术,环境是建筑设计创作的根本,建筑应位于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建筑环境观从整体上重视“人-环境-建筑”,设计之初不仅仅要考虑对环境的理解,更包含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历史文脉的延续等思想,近年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与人居环境渐成热点,训练学生以建筑师的眼光认识周围的城市环境,并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对文脉的理解的延续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时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显得容易些。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观已经建成的建筑实例,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建筑及周围道路、景观的之间的关系,建筑与环境该如何相互利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研,从外部环境入手,通过调研完成思考建筑主次入口的位置与道路之间的该如何衔接,建筑朝向的设计与景观环境之间借用的关系,如在《建筑设计基础I》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校内的图书馆外部环境入手,分析人流、景观等,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层面分析已建图书馆的选址,朝向,入口等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环境中认识建筑。在接下来的《建筑设计基础II》中的小住宅设计,笔者给了用地范围,有六块地形可以作为设计备选之用,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之一,在设计辅导中发现经过前期的训练,学生可以较理性的选择地块并给予充分的理由,发挥自己在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个性特色,同时,在环境中自己找出约束条件,在特定的条件的约束和控制性下提出构思和创意,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学生摆脱了过去那种玩弄形式构图或者抛开环境只顾自我表现的状况,学生的创作找到了真正的依托。
同时,笔者认为设计题目在设置时宜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有特定的场所,区域、城市环境背景等紧密联系,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是特定区域的产物,它不能移植也不能独立存在,也避免了学生把建筑当做设计作品当做了个人的表演,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
2.2 建筑空间观的培养:
建筑空间观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完成从认识到想象到创造的过程就是完成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造,对于空间观的培养主要从空间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对空间有所把握,使创新成为可能从。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空间认知指对空间的形状、尺度、方位、属性等进行抽象提炼的能力。建筑空间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空间,人的绝大多数活动离不开空间,可以说空间承载了人类的生活。因此依据各种条件设计出恰当的空间的大小和空间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空间的舒适度评价最主要的方法是个体对建筑空间的直观感受,建筑设计的合理与否主要是通过使用者对已建成的空间使用进行评价,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体验建筑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方法。在《建筑设计基础I》教学中,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对一个单一空间如阅览室空间尺寸进行测量,熟悉空间大小,有实际的尺度感体会,小到桌椅的宽高度,大到室内过道,窗台的高度等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的空间知识对阅览室单一性质空间的功能划分进行分析,如合理与否,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改进,同时对某一节点的尺度需求、环境需求、行为需求等进行细致研究深入分析,研究所选择对象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并整理成文。将实体建筑与理论知识相互对接,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进行思考判断,加强对知识的获取能力,这样一来在其后的《建筑设计基础II》教学中的小住宅设计,很少出现200-300平方米的小住宅出现室内过道宽5米的笑话了。这些说明建筑设计教学中,给予学生室内外空间尺度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在设计创作过程中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因为对于前阶段的学习,同样作为学生的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领悟出的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更直接,经常可以看到高年级的学生指点低年级的学生做设计,低年级的帮助高年级的绘图。这样看来,高低年级的相互交流对于设计是非常又帮助的,笔者建议可以在专业教室设置上采用高低年级混搭,大一和大二共用专业教室,大三和大四合班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2.3 从模型建构中体会建筑:
建筑学习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对于刚刚通过高考独木桥跻身于高等学府的学生们来说,建筑基础理论的学习不是难事,但设计创作中的“感性”往往让大家感到非常抽象又无从下手,传统的建筑教育将这种对建筑“感性”的理解放在了手头功夫的训练上,并以此带动对建筑空间等各个方面的感悟、理解、掌控和表达。把二位的空间的设计方法引入,建筑分解为平、立、剖,学生从平面开始再到立面,这样使人感觉是片段不连续的,对于学生的空间培养不利,考虑从三维体块模式入手利用模型和计算机,手绘透视图等手段来推敲设计方案,使学生研究空间与体积场地与场所,材料与建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手绘并非对于每个学生都掌控自由,甚至对于个别学生成为心理障碍,在训练学生的手绘能力时,也同样要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将模型制作与计算机建模融合到设计之初,培养其创造能力。
建筑设计过程中,从分析设计任务书开始,到有雏形,充分体现了建筑设计的开始是一个想法,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表达,但由于很多理工科学生在入学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训练手绘表达较弱,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建筑的造型,影响了对成果的判断,创作想法和和表达之间会有偏差。整个设计也只能停留在二维的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对空间尺度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很难从空间三维的角度去斟酌建筑造型,从而为建筑单体提出较好的修改方法。基于以上原因,在完成了基本的构思形体和图纸上大量的比例,组合等方面的尝试,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草图制作草模,这种模型不需要十分的细致,但要能根据比例体现出建筑的尺度和形态,再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然后再进入sketch up计算机建模阶段推敲建筑细节涉及到到开窗的大小及开窗的形式,借助计算机模型来推敲建筑细节,使得设计不会因为手绘的表达欠缺而影响最后的设计成果。
在低年级教学中大胆将模型构建和计算机建模软件运用引入到建筑设计基础的课程当中,用建模的三维形体来推敲他们的方案,让学生把握真正意义上“型”的内涵及意义,不让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建筑的造型感到无所是从。同时,模型课程也需要老师的引导,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对环境的分析,建筑空间的推敲,构造方式等可以有直观认识,但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因为对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一味追求效果,在模型制作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却对模型应反映的建筑空间,建构等问题没有表达清楚,在课程辅导中应加强适当的引导,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培养严谨的学风和敬业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思考方式。
经过近期二年的改革尝试,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和计算机绘图的积极性非常高,基本改变单纯的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方式,学会从空间开始思考用图形表现的三维思考方式。调动学生思考和理解建筑的单线思维模式,丰富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2.4 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
对应于阶段式的教学过程,我们的评图模式也分为过程评图和成果评图。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内部讨论,相互之间讨论修改方案,有共同的问题集中答疑。当学生完成阶段性的作业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通过介绍设计意图进行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听众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争论,加深了所学内容的印象。学生之间也有着相互的比较和竞争,比较哪位同学的方案做的好,哪个的模型做的好,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气氛,学生在学习创作中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成果阶段采用教师集体评分的方式,系统量化了评价标准,列举出分项评价条目,形成了可观的评价标准,最大程度上避免教师评图的主观影响。首先让学生自己介绍设计思路,然后每个老师点评,学生从各位老师的评价中,从同学作业对比中体会今后该创作什么样的形式。学生可以从这样一个评分、评价的过程中去找到对自己设计的自我评价。尝试邀请来自设计单位或其他高校的校外评委参加,设计院的老师对作品的可实践性与操作性的角度给出建议,这样不仅仅让学生提高了兴趣,也让我们以新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加强了学术交流,强化了教学与实践的联络。
3、结语:
以上是低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心得。在没有固定统一的教学教材的情况下,我院任课教师采取集中备课、集中交流,获得了以上宝贵的总结。通过几年开展的教学方法研究,我们为二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与学的过程带来了诸多特色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输,而是在研究性的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具体的设计原理和理论。同时,教学过程的开放度较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调研、集体讨论、参与评图等若干开放性教学环节,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学习热情,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取得满意度的同时,仍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以符合当前创新教育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思路新探.时代建筑增刊,2001
[2]、陈秋光.整体中的片段——关于建筑设计入口教学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新建筑,2009(05):101-105
[3]、倪伟桥,高婷.突入“禁区”——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CAAD实验,建筑与文化,2009(09)
[4]、吴桂宁,鲍戈平,罗卫星.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探讨.新建筑,1997(3)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 篇8
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江之滨、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 直属国家教育部, 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湖南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院校之一。1929年, 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在湖南大学土木系中创办建筑组。1934年, 柳士英先生来湖南大学主持建筑学专业。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湖南大学合并了中南地区各院校的土木、建筑方面的学科专业, 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柳士英先生担任院长, 1960年设立五年制建筑学专业, 1962年成为国务院授权的第一批建筑学研究生招生院校之一。1966年“文革”开始, 建筑学专业被迫停办, 教师队伍保留在土木系中。1978年在土木系中恢复建筑学专业, 1984年独立为建筑系, 2005年建筑系改为建筑学院。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目前有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和风景园林4个专业, 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为五年制, 环境设计专业为四年制。现有教职工80人, 在校本科生729人, 硕士研究生382人, 博士研究生50人, 外国留学生7人。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 湖南大学建筑学科排名第九。1996年至今, 已四次通过建设部组织的建筑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评估, 其中2008年为优秀通过。
二、办学理念和特色
1. 办学理念
体现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点, 依托湖南大学土木、环境、人文社科学科群所形成的综合办学平台,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为特征, 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论, 结合地域文化, 突出地方特色, 培养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基础扎实、设计创作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工作能力的建筑学专业人才。
2. 办学特色
依托学科群平台,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建立专业通识平台, 强化基础能力训练;建构多维开放教学体系,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国际合作培养机制, 营造多元学习环境;结合地域特质, 强化环境的适应性引导;实施多级教学质量监控, 确保教学计划实施。
三、教学大纲的特色
1. 实施设计类课程为主线的课程组建设, 串联知识模块
建筑学专业教育按照“2+2+1”模式划分教学阶段;各年级以“建筑设计”为核心建设课程组, 构建知识模块, 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相关联;年级之间以“建筑设计”课程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体到城市渐进式推进, 串联知识模块 (图1) 。一至二年级为建筑基础教育阶段, 以“形式与认知”为主题建设统一的学门基础课平台;三至四年级为建筑专业教育阶段, 以“空间与环境 (三年级) ”“建构与营造 (四年级) ”为主题, 组织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五年级以“创作与实践”为主题, 以毕业设计为核心, 培养多专业综合协调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强化建筑适应性研究, 培养环境意识
成立城市建筑研究所、南方村落文化研究所、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三个校级研究机构, 开展地域建筑创作、近现代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南方村落保护与利用、村镇建筑适宜技术、夏热冬冷地区可持续建筑技术、丘陵地区城市设计六个方向的特色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和“城市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的设计命题、规范讲述、成果评价中, 综合考虑地方自然、人文、技术因素, 强调可持续发展意识, 注重适宜技术应用。此外, 开设湖南传统民居、村寨、书院建筑研究等特色课程, 讲述地方性建筑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发展, 在强调建筑教学设计类课程的同时, 传承地方文化, 完善地方性建造知识体系。
3. 融合联合设计和工作营环节, 开展国际合作和联合培养
学院已经与香港、台湾以及日本、欧美等地24所大学开展合作, 通过联合办学、暑期工作营、联合课程设计等形式开展教学与科研交流, 形成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在教学安排中, 结合学校设置的暑假小学期, 开展国际交流与联合工作营;在课程组织中, 部分“建筑设计”课程与国外高校之间实施联合设计命题, 此外, 设置“开放课程”开展自由探索, 对接海外工作营计划;组织学生参与U I A、威卢克斯等国际设计竞赛, 在高水准竞争平台上历练、提高专业能力。
4. 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 融贯技术、历史、设计课程内容与训练
注重引入建筑技术发展前沿动向, 形成“一轴两翼”课程组织模式, 以设计类课程为主轴, 增加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绘图软件、建筑模拟软件等技术类课程的课时与学分比重, 同时增设“可持续建筑技术”等技术类课程;注重建筑历史教学的系统性, 以选修课形式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地区地域建筑教学内容, 以课程组形式融贯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整体应用知识模块, 提高学生对建筑工程复杂因素的认知与预判能力,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设计能力, 掌握相应的技术分析手段。
5. 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强化材料、构造、空间思维方法训练
重视空间思维、造型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设计基本功训练, 设计基础课程持续探索多年, 形成了以大比例木构景观建筑为主题的特色课程系列;建筑材料课程由设计教师讲授, 在介绍材料理化性能的基础上强调材料的表达能力与空间塑造能力;开展图解思维与设计创新能力研究, 并出版相关教材, 对建筑草图思维方法与技巧做系统性研究。
四、设计教学组织特色
1. 数字建筑与设计课程结合
2008年,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设立D A L (数字建筑实验室) , 暑期开设“D A L数字建筑设计工作营” (每次学生20~40人) , 2012年申请“基于学科交叉的数字建筑设计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省级教改课题, 并与四年级大跨建筑教学整合, 形成特色教学项目。
利用该教学平台,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2009年至今, 开展了数字建筑W o r k s h o p (2009年, 湖南大学+台湾交通大学) 、V B W o r ks h o p (2010年) 、K o m o r e b i W o r k s h o p (2010年, D A L+Z H A C O D E) 、联合数字建筑W o r k s h o p (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Aggregated Porosity Workshop (DAL+ZHA CODE) 、Landscape Urbanism Workshop (AL+Re MIX) 、Articulated Surface Workshop (2012年) 、折纸与榫卯Workshop (2013年) 、Encoding Formation Workshop (DAL+WAX) 等一系列设计工作坊。
2. 数字技术的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应用
2012年开始, 学院将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V I (大跨建筑) ”教学相结合。设计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应用特定大跨结构, 设计无标度的大跨建筑空间, 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认知特定结构形式, 对特定结构要素进行变化, 探索大跨空间形态可能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对大跨建筑的结构类型予以分类 (膜、拉索、壳、网架、折板等) , 对其结构要素及其力学特征予以分析, 指导学生认知其形态、构造、力学特征, 应用相关软件及数字化技术开展形态探索与计算机模拟, 选定实际场地并赋予结构空间特定功能, 应用数字技术对形态及结构进行分解, 完成模型制作。第二阶段中, 在学生对结构形式的认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上, 按照特定任务书要求, 掌握消防疏散、厅堂音质控制、视线分析等知识点, 完成一栋观演建筑或体育建筑设计。
3. 建筑学基础课特色课程建设
建筑学低年级的基础课程中“微空间”设计, 要求学生完成大比例木构景观模型, 介入校园环境建设;“立方空间”单元训练学生分隔、限定与组织空间, 使其掌握空间生成、表达和转换方法。在“立方空间”课题训练中, 通过场所、功能、材料等概念的引入, 重点研究材料与建构, 在原有空间认知教学主线上拓展出“场所、功能、空间、材料、建构”的综合基础设计题目, 课程时长6周, 含模型制作实践课程实践周。
五、特色教学案例
1. 参数化大比例模型教学实践下的大跨度建筑设计
在湖南大学建筑教学体系四年级第二学期建筑设计课的教学计划中, 以大跨度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及知识为教学目标, 从结构选型、大空间平面选型、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复杂流线、建筑物理声学技术条件等教学环节来向学生讲授该类建筑的功能构成、空间构成、技术构成等问题。建筑设计课程跨度为16周, 大跨度模型建构设计占8周, 观演建筑设计占8周。
教学组将课程划分为4个阶段, 10个环节 (表1) 。[1]
课程授课内容是一个逐步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教学团队希望把单一的结构类型和模型制作向整个年级课程横向打通的多学科、多课程教学平台融合方向发展, 除建筑设计外, 还有建筑物理、室内设计、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国木建筑文化研究、园林景观绿地等课程 (图2) 。
本文选取了2012年某个学生小组作品, 从其概念构思和建构体系的角度, 对作品进行分析, 反映前文所述的教学思路。
该设计选用悬索结构, 发挥其轻盈与精细的特性, 尽量给场地带来最小的介入感。充分围绕悬索结构的材料与力学特性进行结构设计, 最大限度利用其抗拉性, 结合中心的稳定环与边缘压杆构件, 将屋顶荷载转化为各个单元索杆上的均质拉力并最终导入地下, 形成符合力学逻辑的稳定结构整体。作品在结构设计时便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与最终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 使结构服务于功能与艺术, 而非仅仅是一座充满形式感的雕塑。
该作品的结构体系首先构建主体支柱并搭建外圈屋顶及雨棚框架, 使用Y形拉索与菱形拉索进行加压, 再以中央稳定环来固定屋面拉索, 并搭建承重索承受主体屋面荷载, 最后利用稳定索来平衡中央环和承重索受力 (图3, 图4) 。
2. 校园微X空间设计
建筑学专业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最后一个设计课题, 要求学生设计并实体建造一批具有景观小品性质的构筑物 (如休息亭、室外装置等) , , “X”表示其性质和功能是开放性的, 可为校园内师生或游客提供某种服务功能 (如停留、遮蔽、休憩、展示、陈设、售卖、问询等) 。基地选址不限, 旨在改善校园内某特定区域或场所的环境氛围, 激发场所活力。。“微”则指建造的空间实体尺寸不大, 三维向度控制在2.1 m之内, 要求3人以上能够进入和停留, 亦是考虑到一年级同学对于人体尺度的把握和建造的可实施性。
每个小组重点选择一种材料深入研究, 熟悉材料物理力学等方面性能, 探讨其适合的结构形态。课程将材料主要分为块材 (石膏、砌块、砖等) 、板材 (木板、密度板、纸板、金属板等) 、线材 (木条、竹条、p v c管、角钢、绳子等) , 分别对应“受压体的固体砌筑术”“箱体和折板的建构”以及“框架的建构学”主题。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连接方式和构造方法, 建构亦被视为连接的艺术。精美的构造细部使得空间实体有着丰富的肌理和形式表达。建构应是对结构 (力的传递关系) 与建造 (构件的相应布置) 逻辑的一种回应。因此, 对真实材料的认知、研究和体验成为建构实验的教学重点。
具体的教学过程把控需要把教学目标细化, 根据教学时序将建构实验分解为“调研—概念—试做—建造”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问题切入, 分设了该阶段需完成的训练内容。调研阶段的主题是思考和解题, 概念阶段的主题是抽象和比选, 试做阶段的主题是材料和节点, 而建造阶段的主题是装配和搭建。教学过程因循设计思维逻辑来梳理和组织, 教学环节的细化可使学生将较复杂的设计问题分解转化为阶段性逐步解决的简单问题, 与此同时, 不同阶段逐步增加的信息量也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利于培养设计性思维。
六、毕业设计的量化评分方法与反馈评价机制
毕业设计选题的建筑规模在1万m2左右 (高层建筑可放宽要求) , 不宜过小导致难度降低、复杂性不足, 也不宜过大以免增加学生工作量, 影响设计成果深度。毕业设计均选择实际用地, 结合实际工程要求适当调整经济技术指标, 使“课题接近实际工程条件”。毕业设计成果要求建筑设计部分达到初步设计深度, 另需提交设计前期研究文案、设计论文、主要楼层结构构造详图等图纸, 并在2014年开始要求制作模型。
毕业设计既是本科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也是检验建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阶段。自2012年开始, 根据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组成, 确定各个知识模块的权重, 实施毕业设计量化评分尝试。进而依据各个知识模块的得分情况, 对本科教学计划实施中的薄弱环节予以判定, 形成设计教学的反馈机制, 推动教学改革有目的的实施 (图5) 。
结语
通过近几年不断地调整和更新, 湖南大学建筑学科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体系清晰的办学思路, 也形成了以建筑设计课为主要脉络、横向打通相关课程和专业知识的课程体系, 依托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积极参与国际教学工作营及联合设计, 以开放、交流、地域特色为办学理念, 不断进行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
摘要:本文对湖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背景、历史沿革进行简述, 并介绍了近年来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教学大纲中实施设计类课程为主线的课程组建设, 强化建筑适应性研究, 融合联合设计和工作营环节, 融贯技术、历史、设计课程内容与训练, 强化材料、构造、空间思维方法训练等特点, 以教学实例表达在建筑设计教学上形成“形式与认知”“空间与环境”“建构与营造”的各个年级教学核心点, 以及毕业设计的量化评分方法与反馈评价机制。
关键词:形式与认知,空间与环境,建构与营造
参考文献
[1]胡滨.“天空之下”—空间叙事模型表述空间[J].建筑学报, 2012 (3) :84-88.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 篇9
一、建筑屋顶空间绿化的意义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 城市土地面积的利用更加紧凑, 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则更加珍贵, 城市的绿化是一个城市形象重要的一环, 建筑屋顶空间的绿化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市中的各种道路和建筑不断涌现, 建筑密度越来越高, 常规的露地绿化设计趋于饱和, 城市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屋顶绿化的实施, 在有限范围内扩大了城市空间的绿化率、优化城市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建筑屋顶空间绿化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建筑屋顶空间绿化的作用
1.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1) 减低噪音
城市的快速发展, 人口急剧增多汽车交通的飞快发展, 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各种噪音也明显加重, 影响环境的舒适度, 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可以减低噪音, 特别是建筑屋顶绿化的效果更加显著, 对消除噪音公害作用很大。
(2) 改善空气污染
城市中的车辆增多, 各种冷暖空调、取暖设备的大量使用等, 城市中的有害气体、粉尘、重金属等物质增多, 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 增添绿色来净化空气是人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实施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工程净化空气污染效果显著, 尤其是建筑屋顶绿化已经为改善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
(3) 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中由于建筑密度越来越高, 鸟类、昆虫等生物渐渐失去了觅食、休息的场所, 这种状况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日渐加剧。建筑屋顶花园等为鸟类、昆虫等提供栖息地, 只是把它们原来的栖息地相对抬高了一定的高度而已, 因此建筑屋顶空间绿化, 可以为生物提供必要的升息空间, 有力增加它们的数量和种类, 促进恢复城市生态系统。
2. 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
(1) 保护建筑
随着环境被破坏, 酸雨的ph值降低、臭氧层变薄导致紫外线射到地球的量加多、昼夜温差的增大等因素, 对建筑的寿命大大削减, 建筑屋顶绿化, 可以在酸雨渗入土壤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中和;建筑躯体被种植的土所覆盖, 免受日光暴晒, 减小受到的温度变化的影响。楼板的膨胀、收缩随之减轻, 防止楼板裂缝的产生。
(2) 节能
由于建筑屋顶被种植土所覆盖, 加强了屋顶的保温隔热作用效果, 混凝土板的温度稳定, 减低建筑楼板的温度, 从而降低建筑物室内空调冷负荷, 最终实现节能。
(3) 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城市形象, 而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良好的城市绿化来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可以给城市的外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让游客流连忘返, 建筑环境空间绿化工程更是为城市绿化加上浓浓的一笔, 给游客的感觉就是自己在一个立体花园中, 瞬间又在游客心中的印象加深。良好的城市绿化可以给居民带来自然和舒适的心情, 增加对于自己居住城市的认同感, 无疑, 良好的城市绿化可以给城市形象加分。
三、实施建筑屋顶绿化存在的问题
1. 增加屋顶荷载
屋顶的荷载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屋顶绿化成功与否。屋顶绿化的实施, 必然要增加覆盖建筑躯体的种植土, 所种植的植物、过滤排水层的荷载。导致屋顶荷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种植区的荷载以及盆花、花池荷载、园林水体荷载、假山及雕塑荷载、小品及园林建筑荷载等。
2. 屋顶的防水和防根
屋顶的绿化植被的根部有很强的穿刺能力, 楼板的质量不过关, 楼板层会被植被的根部破坏, 导致屋顶漏水, 另外绿化带下面长期保持湿润, 并且有酸、碱、盐的腐蚀作用, 对防水层造成长期的破坏, 这同样会造成屋面漏水, 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3. 屋顶排水
设置排水层的主要目的是将种植土中的多余水分排出, 调节植物生长层中的含水量, 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水分浸润土壤后, 会很快充溢到土壤的缝隙里, 并将其中的空气挤出。如果水分滞留时间过长, 会使土壤中缺乏氧气, 造成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困难, 以致坏死, 出现烂根现象。尽管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 适应土壤中水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 但由于土量有限, 其调节能力非常有限, 特别是出现大涝大旱时, 水分的大幅波动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建筑屋顶排水层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多雨地区更是必不可少。
四、解决对策
1. 解决屋顶荷载的对策
采用与屋面结构相同的布局形式, 将种植的乔木的树池、蓄水池、建筑小品等荷载较大的部位设计在承重结构跨度较小的位置上。也可以尽量减少大型植槽, 多种植草本植物或小灌木, 对蓄水池深度也加以控制;HIA应该尽量采用轻质材料, 如选用人工轻质土、PVC塑料制品, 轻质石材、山体采用GRC材料, 做成空心结构等。另外荷载方面除了要考虑屋面的静荷载还要考虑结构荷载、防水层、找平层、保温隔热层荷载、还要考虑植物、种植土、透水层、铺装、种植池的荷载、甚至水体、假山及雕塑、建筑小品等的荷载。由于园路一般是曲折多变的, 高低错落, 在荷载取值上均要化成每平方米的等效均布荷载、非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 再根据不用的结构部位进行结构设计。
2. 防水和防根措施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建筑物一般采用混凝土板上设防水层, 然后再在上面打混凝土保护层, 为了防备溢流, 不仅要在土壤的下面做防水, 而且从土壤表面开始至少要做15cm以上的防水。防水层应该还具有防止根侵入的耐根性能, 没有的则要单做耐根层。另外防水层还应该兼备被肥料、消毒剂等侵入的耐药性, 以及对于土壤中的细菌的抗菌性。
3. 屋顶排水措施
一般种植屋面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1%~3%) , 以便及时排除积水。通常在靠屋面低侧的种植与女儿墙流出300~400mm的距离, 利用所形成的天沟组织排水。如采用含泥砂的栽培介质, 屋面排水口处宜设挡水槛, 以便沉积中的泥砂, 这种情况要求合理地设计屋面各部位的标高。
种植层的厚度一般都不大, 为了防止久晴天气苗床内干涸, 一再每一道耐根穿刺防水层, 普通防水层在下, 耐根穿刺防水层在上。防水层做法应满足I级防水设防要求。通常在耐根穿刺层有复合铜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改性沥青耐根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PVC) 等, 其厚度符合相关要求。
五、建筑屋顶绿化的前景展望
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 扩大城市绿色空间, 给城市人提供更舒适美观的城市风景, 现在的城市人, 在紧张生活压力下更需要视觉的舒适。在城市建筑屋顶绿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屋顶绿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 应该向节能、体现文化、植物配置多元化、低成本、低维护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屋顶绿化工程类型不够丰富, 应该让屋顶的绿化趋于自然化, 这些都是今后我们在屋顶绿化技术研究方面继续努力探索的方向。建筑屋顶空间绿化将绿化技术与绿化艺术融为一体, 在发挥建筑空间潜能的同时, 获得了绿色植物所带来的多重效益, 在建筑屋顶空间绿化建设城市绿化的发展的新领域,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六、结语
大空间建筑的空间设计方法 篇10
大空间建筑始终都是每一个时代建设的焦点之一, 空间是建筑的主体, 空间的组织和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中心内容。大空间建筑的空间具有特定的个性特征和魅力, 其空间的组织与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大空间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
2 大空间建筑空间形体的设计
2.1 完形法
完形是大空间建筑最基木的空间形体形态, 也是人类最早所熟知和使用的空间形态, 包括几何体和仿生体两大类型, 在各种大空间建筑中广泛使用。
2.2 切割法
现代大建筑的空间形体大多取自于动植物的蛋壳、果核、叶茎等受力十分有利的自然形式。然而, 建筑空间是以人为主的活动空间, 与动植物抵御外界各种侵袭而营造的生存空间毕竟有很大的原则区别。动植物营造的坚硬外壳或柔软而结实的韧性结构, 一般是经受动态的多向度的外力作用, 而建筑结构木身则是静态的, 大空间结构主要是经受竖向的重力作用。同时, 人们活动所用的空间底界面多数情况下是平整的水平面, 而非曲面。因此建筑设计对于自然界完整的结构形式, 一般是选用其中部分, 而非全盘移植, 做屋盖或做屋盖兼侧墙。这就必然要对完整的自然界结构形式进行切割取舍, 取其对建筑有用部分, 舍弃多余部分。
2.3 组合法
空间形体组合就是加法思维的一种具体体现。空间组合是由一元构成迈向多元构成的有力举措。从理论上讲组合的可能性相当广泛, 尽管谈不到无限, 但比起剪裁要广泛得多。从国内外众多创作实战来看, 为创造独特的建筑空间和个性化的建筑形象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创作手段。
3 大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3.1 体量的处理
3.1.1 彻底隐藏体量
采用完全地下的结构形态, 力求从外部体量上彻底消除对环境的冲击。这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大空间建筑设计中的突出表现。
3.1.2 部分下沉以减小体量
通过把部分支承结构及建筑空间下沉到自然地面以下, 实际工程中应用相当普遍, 对于推力结构, 还有减小基础推力处理困难的好处。适当的利用, 可以把外露体量调整到与环境要求和建筑要求相宜的程度, 取得最佳体量效果。这对公园绿地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景观保护起到显著的作用。
3.1.3 夸张体量
大空间建筑在城市环境中通常扮演着视觉中心的作用, 作为“图”而突出于周围般建筑物形成的“底”。不但在建筑形象上要努力获得区别于周围建筑环境的标志性, 而在建筑体量上突出甚至夸张也是经常采用的有效途径, 从而使大空间建筑所固有的宏大之美得到更鲜明的体现。
3.2 形体的协调
自然环境条件可分为自然特征不十分明显的和十分明显的两大类。有些情况下基地对建筑的制约相对比较小, 建筑单体形象创造的自由度比较大。而环境特征明显的从地则会对建筑的制约作用, 从而也影响到空间形体的选择。
不同的建筑空间自身具有不同的形象特征, 或张扬, 或含蓄, 或稳重, 或飘逸。这往往是决定大空间建筑形象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环境特征还需要恰当的建筑形象与之配合, 才能取得相得益彰, 具有个性的整体效果。在大空间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要求, 选择城能呼应环境的建筑形体, 往往是建筑设计成功的有力保证。
3.3 材质的呼应
3.3.1 膜结构材料
膜材由于自身具有轻柔、洁白的形象特征, 以膜材建造的膜结构也具有同样的形象特点。同样体量的建筑物相比较, 膜结构建筑比其他材料的建筑的体量感要弱得多, 因而用张拉膜结构建造较大体量的建筑, 却较少产生过分的压抑感。
3.3.2 玻璃材料
“钢索+杆十玻璃”结构的透明建筑是现代结构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 由于其透明性而具有“虚”感, 因而恰当的利用对呼应环境有独特的作用。
3.3.3 其他材料的质感处理
大空间建筑的材料质感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对其体量感有明显的影响, 与周围环境使用相同或接近的表面结构材料, 视觉感知上趋向于把这些部分归结为环境的部分, 使真实感知的大空间建筑本身体量趋于减小到与环境呈不同材质的那部分体量上。如处于绿化环境中的大空间建筑以草皮覆盖建筑下部支撑结构体量;处于岩石环境中的建筑把部分墙面用同样的岩石砌筑;处于历史保护性古城附近的建筑下部结构墙体用城墙的材料砌筑等等。
4 大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
4.1 采光天窗与屋盖结构的配合
天窗采光是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采用的途径, 许多采光方式都要求与屋盖结构形式取得直接的配合。通过适当结构形式的选择和构件的巧妙运用提供出合理的采光方案, 而通过天窗的布置也能更好地表达结构形态, 成为活跃建筑形象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主要有如下方式:一是利用专设的天窗架简单的屋面上巧妙布置天窗架即可解决采光问题, 又可活跃建筑形象。二是利用组合结构交叉部分的高差;三是利用组合结构的主拱、叉梁等构件利用突出屋面的主结构构件布置天窗采光, 有助于更鲜明地表达结构形态, 而又不需要专设天窗架。四是利用透光屋面结构材料张拉膜和充气结构屋盖由于所用织物材料具有透光性, 结构、维护和采光功能融为一体, 而且光线均匀、不会产生眩光。在大空间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
4.2 声学质量的控制
大型厅堂建筑在声学条件上要求有较好的清晰度、丰满度及声场均匀度, 避免声聚焦、共振不良声学缺陷的产生。结构形态的几何形体对厅堂音质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合理的结构形态选可以为声学设计提供理想的条件, 而不合理结构形态可能造成严重的声学缺陷, 即使花费大量声学构造性的补救措施也可能只收事倍功半之效。
为得到良好的声学效果, 应尽量选择曲率大的曲面屋盖, 而下垂的凹面屋盖可避免声聚焦, 例如到置的壳体单元和悬索结构屋盖。一些薄壳、悬索、网架等所具有的圆形或椭圆形平面形式, 也可能产生声场分布不均、出现声聚焦和沿边反射等声学缺陷。在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中, 对不同空间形态可能产生的声学效果有所认识, 最大限度地为理想的声学效果创造基础条件,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因而对于声学质量要求特别高的建筑类型, 如剧场和音乐厅, 应避免采用平面或剖面上会产生明显声学缺陷的空间形态。
4.3 热工性能
除膜结构之外的其他屋面结构一般屋面维护材料需要考虑轻质高效, 其他方面与常规相差不大。空间形态中从热工性能方面看主要需注意表面积和有效容积的差异。
几类大空间建筑形式从表面积和容积的比值上存在显著差别。拱形结构较接近圆球, 容积定情况下表面积最小, 张拉结构表面积往往最大。但在具体设计中考虑容积时不能排除具体使用要求, 最适合内部空间使用要求的有效容积应认得到重视。需要防热的情况下则使两层之间对室外开放, 形成空气流动的夹层, 达到隔热降温日的。
5 结语
大空间建筑的空间设计是大空间建筑的中心内容, 其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建筑环境、建筑文化、内部空间处理等多方面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大空间建筑的设计手法是个科学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从古典时代的美学为导向、工业时代功能为导向和后工业时代以环境为导向的辩证发展过程, 当代大空间建筑设计主要表现出隐喻、仿生、高技术生态的倾向
参考文献
[1]王增龙, 刘莹.从鸟巢看大空间建筑设计未来发[J].山西建筑, 2007.29
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研究 篇11
绪论
当代中国办公建筑设计立足于建筑的使用空间,主要着眼与空间的经济效益和形式美观,忽视了人们在其中的感受。一个新的命题油然而生:如何为员工创造更加宜人的工作环境?这不仅指提高工作效率,也提供更好的人际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阻止办公建筑变为冰冷混凝土围合的盒子,赋予它人性化的公共交往空间,为员工在工作之余,提供休息与交流的空间。
借云天化高性能电子导热膜办公楼设计的机会,探讨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实践与研究。本工程位于云南水富樓坝工业园区,规划用地179.8亩。主要涉及高性能电子导热膜厂房和公用建筑两部分。
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相关概念
1.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定义
在杨盖尔的《空间与交往》一书中,把交往空间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的、预约的、必要的;第二类则是随意的、自发的、不定的。在办公建筑中,正式的交往空间主要是指门厅、接待室等;而随意的是指一些共享空间,更像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空间,带着随机性、不固定的。在本文中,探讨的办公建筑交往空间主要是指第二类。
2.设定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意义
(1)缓解工作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当代工作节奏较快,员工在高强度的工作压迫下,往往产生逆反心里,工作效率降低。交往空间可以起到在工作之余,为大脑休息提供场所,缓解工作疲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人是社会性、文化性的,具有群居属性的。良好的企业运作需要基于员工团结协作之上,交往空间就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提高熟悉度的场所,在这样轻松的环境氛围里人们直接沟通,地位平等,使员工之间互相了解。增加熟悉度,也就利于团结协作。
(3)改善工作环境
办公建筑的交往空间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满足各种人群休闲、娱乐、游憩的不同需要,从而使人的心理、生理都得到满足,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和企业产生积极的态度。
办公建筑交往空间设计
1.交往空间的位置
本案运用“推窗即见景,低首即望水”的设计理念,利用条状的办公楼形成“Z”字型办公楼形态,同时围合两处交往空间。
(1)入口空间
入口空间是私密与公共空间的过渡空间,主要功能涉及交通、缓冲,是一个具有活力的要素,它可以容纳不同性质的活动,如小憩、等候、游赏等。
在云天化高性能电子导热膜办公楼的设计中,将入口采用一个大踏步引导,大踏步结合坡道,花池,踏步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入口的空间情趣,营造了入口的仪式感,也是企业气质与形象的外向展示。在这里,员工可以增加相互交往的机会。
(2)屋顶平台——内部庭院
屋顶花园的引入可以提高建筑第五立面的美感,是在用地条件限制下,创造自然生态的建筑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些空间还为建筑提供了公共休闲空间,同时通过组织一定的植物、绿化等绿色景观,可以创造出宜人的交往空间。在云天化办公楼的设计中,利用一层屋顶,为员工提供了一处私密安静的休憩场所。
2.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的气氛渲染
(1)心理层面
1)围合领域感
领域是指一个人所占的空间,为了明确这个空间,应采用围合的手法,使人能看到个人控制或占有的范围。从心理上,给人这个空间安全感。在云天化办公楼的设计中,巧妙的利用条状建筑物,使得交往空间得到L型的围合。
2)私密性与公共开放性
人们有时需要的是不受干扰的自我放松,这就需要提供独立个体的私人领域;有时又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因此,在设计交往空间的时候,应该寻求着私密性与公共开放性之间的平衡点,兼顾两种需求。
(2)生理层面
1)人体尺度
在进行交往空间设计时,要注意按照人的尺度感来把控。人的尺度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人与物(家具与陈设)的距离。如果空间过大,会阻碍交往的发生;反之,狭窄会给人压抑感。
2)品质
A.阳光与空气
健康与舒适的工作环境是现代办公空间与旧办公空间的主要区别。自然光线具有明亮的照明度、最佳的显色指数和完全的光谱。阳光下清晰的投影和明亮的光面,构成黑白相间的优美韵律,带给人们温暖和心情舒适的感觉。在云天化办公楼设计中,交往空间都布置在室外,便于员工享受阳光和空气。
B.声环境
创造舒适的声环境在于隔绝各种噪声源。在云天化办公楼设计中,员工较多使用的交往空间——屋顶平台被设立在远离城镇道路的一侧,用建筑自身隔绝来自城镇车辆行人的噪音,确保了交往空间的安静舒适。
C.绿化布置
绿化虽从视觉上看是静止的,但却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生命活力,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含蓄的动静结合。具有自然美的植物,可以更好地烘托建筑空间、建筑装饰材料的美。在办公楼设计中,入口及屋顶平台都结合绿化共同设计,在工作之余,一丝绿意映入眼帘,为严肃的办公场所带来了活泼的气息。
D.陈设布置
在休憩交往环境中,座椅是最重要的“家具”,是可以休息的设施,或坐躺,或倚靠。座椅布置的位置、方向、形式、材质直接影响休息环境的优劣。设置座椅的场地,常能吸引人们向往。在云天化办公楼内部庭院中,在适当的位置,结合绿化布置了座椅,为员工提供户外休憩的可能性。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初探 篇12
一个城市中各类信息载体的沉淀, 特别是传统文化信息载体的沉淀, 构成这个城市的基本特色。因此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城市文化趋同的趋势加速, 这是目前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地区界限的打破, 但这不等于抛弃特色。“和而不同”是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 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并保持发展城市特色, 才能维持城市的生命力。一个城市的特色, 应该是其地域文化与具体建筑元素完美的结合, 使其场所与人的活动浑然一体, 相得益彰。从这一点讲, 建筑设计就不仅仅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设计, 还应该包括对建筑周围空间环境的设计, 而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建筑物设计本身。
对于建筑设计及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 如果片面强调建筑设计而忽略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 让空间环境只起陪衬作用, 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即使建筑再宏伟华丽, 整个建筑及其环境给人的印象也只能是平淡无奇。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当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时, 应该以各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为依据, 充分考虑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关系;在进行建筑单体设计时注重周围环境的设计, 以很好地体现所在城市的特色。
建筑单体的形象是城市形象和环境特色的第一体现者, 建筑的形式、体量、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外观、风格、尺度、色彩、材料等, 都将影响到整个环境的整体形态结构和空间环境的构成。建筑设计要很好地表达地方特色, 需要建筑师对组成环境空间特色的各种要素深入了解, 彻底消化, 吸收精华, 并通过深入的设计思考, 体现在设计作品当中。因而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 不但要涉及到建筑形象的体现, 还要涉及到建筑周围环境和空间形象特色的塑造。换句话说, 环境空间设计对于一个城市及其特色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设计作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创造, 是各种社会意向的物质表达, 它所追求的是空间环境的整体目标和价值;它是在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历史的基础上, 是在了解关于人们如何一起活动、自然界如何活动的基础上, 是在了解经济和建筑物的构造与结构技术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它是运用艺术技巧来满足功能、技术和经济需求的综合体。作为一个建筑空间整体, 如果只有各种类型的建筑和构筑物这样的单体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建筑各个建筑单体之间有一个联系纽带, 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需要各种城市要素之间相互沟通与渗透, 并组织贯穿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不应将注意力只集中在细部或某些具体的建筑的形体关系, 而要通过对整个空间环境的综合与创造, 以获得对自身理想状态的预期与引导, 这个纽带就是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的核心是环境空间的构成, 它是以自然环境、人文因素以及所在城市现状为基础, 以城市性质和发展趋势为前提, 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来探索具体环境空间塑造的特性。
建筑及建筑环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居民, 而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的目的是获得更加优良的人居环境。为此建筑师就应该深入了解建筑所在城市的生活、文化传统的复杂性及居民对自身生活状态理解的不同。同时, 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 为人们构建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和有特色的居住环境, 从而融入整个城市物质环境和精神领域, 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所在城市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振兴。
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体现着这个城市的民俗和文化传统, 这种民俗和文化传统往往通过城市里每个居民的具体活动而体现。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建筑、文化遗产的城市, 如果保护得当, 就会形成强烈的特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也就会产生较高的环境质量。但是, 现代城市开发中一些开发商不注重文化传统, 片面强调高密度开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明显。
居民与他们生活的空间环境息息相关, 而生活环境又与环境设计密不可分。对此, 建筑师应该有深刻的认识, 以正确的设计理论为指导, 创立正确的设计目标, 即应该创造富有地方特色、亲切宜人、交通便达的空间环境。为此, 建筑师应该跳出设计是个人创造的局限, 使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增加可实施性, 在设计时要树立创新的观念, 强调地方文化在设计中的作用, 赋予更深的城市文化内涵, 创造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应该分析人文环境、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 全面深入调查研究, 充分收集资料信息, 广泛征集和采纳广大居民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进行多方案比较, 找出最恰当的设计立意和构思, 更好地与环境协调, 并表现出对每一个人的关怀, 从而使建筑设计体现出整体性、协调性、有机性和鲜明的个性。公众是空间环境的主人, 对空间环境的建设有监督的权力和义务, 要鼓励公众参与, 设法调动公众关心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的积极性, 为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 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 提高他们参与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的力度。
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涉及一个广阔的领域, 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工程。建筑师必须跨越自身的知识和学术的限制, 关注环境空间领域和居民对生活质量的各项要求,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力求继承和发扬, 才能促进空间环境的持续演化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的改善, 人民对环境空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并已从单一的房屋需求向追求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建筑环境、社会环境转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不断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水平, 以其为依据科学地进行。有各种类型的建筑和构筑物这样的单体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建筑各个建筑单体之间有一个联系纽带, 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需要各种城市要素之间相互沟通与渗透, 并组织贯穿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不应将注意力只集中在细部或某些具体的建筑的形体关系, 而要通过对整个空间环境的综合与创造, 以获得对自身理想状态的预期与引导, 这个纽带就是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的核心是环境空间的构成, 它是以自然环境、人文因素以及所在城市现状为基础, 以城市性质和发展趋势为前提, 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来探索具体环境空间塑造的特性。
1城市建筑空间的概念
西方规划理论界认为, 赋予某一功能的城市地域范围构成特定性质的城市空间, 其性质取决于人类社会交往的不同形式, 不同的人文特征。因此, 城市空间既是物化形态, 又带有明确的社会色彩。城市空间的构成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 主要设计到原有城市的形态以及构成空间的各种要素——城市中的建筑物 (构筑物) 、道路、广场以及其他各种围合空间的界面。城市建筑空间是物化的, 形体的空间, 它包括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空间。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根据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经过空间艺术布局, 精心设计, 科学管理而建设起来的城市生活主要场所, 是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
城市建筑空间规划设计要注重城市整体空间效果。首先是为视觉服务, 把形体设计视为艺术, 引起人们对空间的注意, 并唤起人们的意识和感情, 增加人民的生活经验。其次, 要使城市空间结构为人们提供一种视觉上的连续性、流动性和韵律印象, 即特殊的视觉秩序。因此,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必须考虑到如下的要素:
(1) 天际线。
建筑物的天际线是城市空间设计的重要要素, 处理好人造物体与天然物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保证视觉的和谐和建筑物的基本需求。
(2) 地平线。
建筑物的地平线要处理好人造物体与自然物体的协调关系。人造物体怎样战立起来, 怎样升出地面, 要注意视觉的舒适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3) 空间要点。
建筑物的空间要点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它要体现地方性特征, 使人们有到达或者离开的感觉, 如广场、平台、台阶的上下两端等, 都是建筑物的空间要点。
(4) 后退。
建筑物的后退构成物体的画面和视觉轮廓, 好似舞台后部的彩画幕布。建筑物对于道路的距离和入口大门等, 均属后退设计问题。
(5) 纵深。
建筑物的纵深设计要处理好建筑形式与空间的统一协调, 使之体现连贯性和流畅性。
(6) 升高和降低。
这是建筑物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的过渡, 起强调作用, 设计时要加强美感和趣味感。例如台阶能把视线从低处引向高处。
(7) 凸出和凹入。
建筑物的凸出和凹入表现着积极的和消极的流动, 说明各建筑物连续性的相互关系和方向的变化。
(8) 建筑物与人的关系, 即人文尺度。
这是建筑物与人及其活动有关的尺度, 也是最常考虑的尺度, 如踏步高度和门窗高度宽度等。
3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安排城市空间和土地开发的一种干预手段, 创造一种理想的城市空间环境是实行这种干预的最终表现形式之一。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城市规划, 又有赖于解决形体形态的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 若城市建筑空间规划只停留在二维空间变化, 只考虑容积率和经济效益上, 没有考虑到城市建筑空间的特性和空间设计的各要素, 不考虑城市建筑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就无法创造出优美的建筑环境和协调的社会环境。这种规划就会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而建筑规划管理也失去了其空间干预的重要依据, 也只能停留在单一建筑上的管理, 无法处理好单体设计与整个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 导致城市空间环境的混乱和城市的不协调发展。因此, 城市空间设计的水平, 直接制约和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干预效果。同时,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是不够的, 还要依靠政策, 要有行政部门的配合, 才能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 规划才可能得到实施, 显然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也同样成为建设好城市的关键。
4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水平
(1) 转变对城市空间分析角度, 丰富城市建筑空间内涵。
城市空间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分析和研究城市空间, 首先应该从分析人类社会活动行为开始, 城市空间除对建筑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外, 还要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信仰、爱好进行系统的研分析和研究, 离开了人类行为的分析, 无法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管理。因此, 城市空间规划和建筑管理, 不应只考虑建筑技术和建筑环境, 更应该考虑到社会空间和人类空间行为。规划和管理应从建筑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多角度来考虑问题, 不断丰富城市建筑空间内涵。
(2) 应从二维平面空间变为三维立体空间。
城市建筑空间是一个三维的实体空间, 二维平面无法表达三维立体空间的问题。城市规划管理, 不改变这种落后的技术方法, 就无法进行城市空间规划和管理。比如:城市街景规划、广场规划, 必然从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建筑层数进行规划管理, 而二维平面空间是无法达到这种要求的。如果城市规划只局限于二维平面变化, 则只能做到摆摆房子, 排排路子的效果。因此没有三维的空间变化, 就没有城市的立体空间。
(3) 把单一建筑物内部空间管理变为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管理。
建筑物内部的各种功能空间, 除与建筑物协调统一外, 还应考虑其与外交环境的协调一致。比如:建筑物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关系, 建筑物的附属设施 (如烟囱、空调机、电梯房、水池等) 与城市空间景观的关系。
(4) 从单一建筑风格的规划管理变为空间环境艺术的管理。
城市建筑空间除建筑单体风格外, 还有环境空间艺术。只有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建筑物, 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才可能创造出一个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否则, 空间环境也只能剩下建筑间距这一空间要素, “城市空间”也只能成为“行列式”或“火柴盒”。
(5) 建筑功能与社区功能的统一。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推荐阅读: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论文05-31
交通建筑的空间设计论文08-02
地理空间思维观念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10-03
空间素描教学05-16
教学空间形式09-12
空间几何教学09-21
网络空间教学平台05-16
辨识上下空间教学方案07-05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12-01
办公空间设计教学大纲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