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

2024-12-01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通用8篇)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 篇1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1

这节复习课主要是复习本学期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来进行教学。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做到了以下两点:

一、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回顾与深化

复习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这部分的有关的知识,将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并与同学进行知识的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2

空间与图形是我们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围绕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我们进行了有主题、有实践、有反思的案例研究,通过课堂这个充满创造的教学领域,获得了一些认识。

一、给学生创设大胆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初步建立图形的表象。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只有经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索新知,学生所获得的认知体验才更丰富、更深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想办法由体得到平面图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用印油印的;有用剪刀剪的;有画的……学生用不同的办法得到了物体的一个面,从而感悟到了体、面间的联系,(面从题中得,面在体上)初步建立了这些平面图形的表象。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图形的特点,形成图形的表象。

为了使学生对图形有更深入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摸一摸、折一折、议一议中,把自己的感觉和发现说给身边的同学听,通过摸、折、议使孩子们体验到了图形的特点,如:有的学生在摸的过程中感觉到图形的面是平平的;有的学生在折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也相等;……这就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图形的表象。教师把解决问题的探索权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从事数学活动中,亲自参与、经历并亲历数学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最大限度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做。”教师只有把数学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使数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建构,主动发展的过程。

三、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灵活、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打破了教材仅仅要求学生能辨认图形的要求,而是让学生在摸、折、议的数学活动中,感悟、体验每种图形的特点,但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每个孩子的感受和发现不同,但在讨论中可以达到集思广益,如:本节课中有的孩子发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有的孩子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有的孩子还发现圆与其他图形不同,扶着它可以滚动等等。真正使所有的孩子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创新发现。

整节课老师都以“智慧老人”这个情境贯穿始终,出于好奇,也出于对聪明和智慧的`一种渴望,学生的探究欲望非常高,当同学们认识了长方形后,有的同学立刻想到拉动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老师不是立刻给予肯定,而是让学生拉动长方形框架加以证实,学生在拉动长方形框架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分析,发现长方形和平形四边形都易变形;有的同学还由长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对边也一样长……老师善于创设和谐民主的环境氛围,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总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此外,课堂上教师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使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3

进入了“死气沉沉”的总复习阶段,似乎大家的状态也变得“有气无力”。《空间与图形》这个内容复习下来,检测了一次,失败感油然而生。出现的问题让我防不胜防:明明是个钝角,学生却说看成个直角了,这样的人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告诉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让你求高以后再说出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却想当然地把平行四边形高的一半写了上去,原因当然也是看错了。画A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画成了直线,又看错了。明明是北偏东70度,画成了北偏东60度,还是看错了。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我想,出现这么多看错的情况,主要有几个原因:

原因一:没有耐心读题,想当然完成题目。像告诉我们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求高以及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看到了红色的叉以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伸伸舌头,怪自己没看仔细,做题的时候起了个连锁反应。

原因二:心情紧张,怕时间不够,以致匆忙答题。在得到了糟糕的成绩以后,我叫孩子们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了相应的反思。有个孩子在反思中写道:“俞老师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说要认真读题,我也想认真读题,可我往往在做这题时想着看下一题,导致正在做的这题没看清楚。我把这种情况命名为“连蹦带跳型。”

原因三:缺少检查。现在的孩子,大多不会检查,以为是两眼看着题目就是检查,其实更多时候,检查需要你动动笔进行验算。

是看错了吗?不是,是没仔细看,或是压根没有看,亦或是对题目的敏感度不够……要想少一些失误,我觉得关键还是要“静心”来完成这些题目。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4

今天上课讲的是《空间与图形》复习卷,采用形式是边讲边做,老师巡视,同桌监督。感觉效果不错,但这一节课上有两件事让我感到很无奈,更多得是无语。

第一件事:检查了三个组,就一个人做对。

在讲第六大题的找一找时,我让孩子们自己数有多少个长方形,我让他们数,再数。然后我问了三个组的孩子,他们的答案是:9个、10个、12个。就付明雅说是11个(正确答案)。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数,结果数的是11个,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我又让孩子们数一遍。这道题才过。接着是第二小题,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马虎,这道题错得就少了。临近考试,孩子们最近太浮躁了,以为题很简单,结果轻视了,错误率也就大大提高了。为了这种现象再发生,我必须采取措施了。

第二件事:课堂上得乐趣

正在讲解试卷,偶然发现孙启翔和郭家在做小动作,立即停止讲解,让他们两个离开座位,站着听课,这下这两个小家伙可认真了,早知道要好好听课,何必要违纪呢,难道在我的课堂上他们能找到他们的乐趣?

下课后,我问他们两个被离开座位的原因。

翔:他让我给他一张纸,说是要折东西,我就给他了。

家一直不说话,当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就问你叠什么,让翔拿一张纸给他,看他折什么?家不敢折,一直拿着纸,低下头。这时奇迹发生了。只见翔抱着、拍着家,说:你赶紧折呗,你折什么啊?让我看看。我当时真得很无语。忍住笑,只见家开始认真折了,我和翔在旁边一直看着,最后折成的是一只小花篮,我说你再折10只送给我吧。家被吓住了。我又问: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折呢?结果孩子的回答让我很吃惊。

原来我在讲第一题的第4小题时(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可以折出()形、()形或()形。孩子对正方形对折引出了新的想法。直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了。唉,孩子们的这种迁移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但是孩子们迁移的时间不对啊!为了让孩子们上课积极认真听课,同时也为了巩固孩子们的退位减法,我把他们留下写15道笔算题,结果全对,着说明孩子的掌握还是不错的,对此我也放心了。同时我也教育他们,上课做小动作是不对的,如果有什么与课堂上无关的事情要在课下做。两个小家伙很欣然接受了。

有时候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都能引起孩子出奇的想法。我们要引导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同时也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复习课本来就很乏味,出现这种情况,这和我个人有很大的关系,看来以后我还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以致用。临近考试,孩子们都很紧张,我要设计好我的复习课,做到让孩子轻松复习。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5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方面的教学反思

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面对这一领域的变化,如何更科学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始终以学习与思考拓展认识视野,以把握理解新教材为依托,以案例研究为着眼点,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促进了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是结合教学现实,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创造。它蕴含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所有信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这样几个方面认识。

1.整体推进,线索清晰。

教材的整体框架是依据空间与图形的四个方面有序地展开,整体上是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对几何事实和空间观念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围绕两条大的线索:一条是以图形的空间关系研究为线索,主要是研究空间的三个方面:(1)现实空间和几何空间之间的关系。(2)体与体、面与面、线与线之间的关系(3)体与面、面与线、体与线之间的关系。

2.综合、渗透。

教材在编写中非常注重综合与渗透。例如在低年级的认识基本的规则图形时,是从长、正方形出发,再通过把长、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三角形,再由这些三角形通过拼搭形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样的设计既渗透了面积守恒的观念,又渗透了拼搭中相等边的理解,这些拼配对以后学习对称、旋转、图形面积的推导都是一个基础。

二、提升了对经验的总结。

围绕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我们进行了有主题、有实践、有反思的案例研究,通过课堂这个充满创造的教学领域,获得了一些认识。

1.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应该在活动中建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条原理时,分两个层次教学:先是让学生从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是可以围成的,有些是围不成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是围不成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是可以围成的;接着让学生边围边有序地记录每根小棒的长度,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类;最后让学生在空间直觉引领下形成的三边关系几何模型和基于数据寻找三边关系的代数模型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从以上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操作与实践活动的探究中才能把握几何空间特征和性质的实质,也就是把握空间既要有活动,又要有思考。

2.知识是过程与结果的双重建构。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在编写中为了加强教学的探究性,很多地方都只是展示了知识生成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对基本的几何知识和概念都不直接出示。让学生围绕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比一比把握其大小,应该说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也较丰富。这样既有丰富的过程,又有基本的抽象,过程与结果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的理解既稳定又开放,既抽象又具象。

以上本人对这一课题研究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到这些认识的肤浅,越来越感到研究的难度,也越来越感到研究的必要。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6

《空间与图形》练习课教学反思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们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四年级上学期,其主要内容包括线与角、图形的变换、确定位置等。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其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与图形”概念很多,几何的知识对四年级学生又有一定的难度,在复习这些内容时,我采用“先梳理——再动手操作——最后强化”的模式。通过练习,系统整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从教学效果来看:

1、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整理,显得清晰明了。突出了练习的系统性。、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多次重复的方式来强调提醒学生,使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重视。

3、能够把知识点和一定的练习相融合,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利于复习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4、利用练习课来回顾、整理、沟通、拓展知识,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不断地渗透学习方法,慢慢地养成学习习惯。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7

一、重组教材,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我根据教材特点,把复习内容进行了重组,将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放在一起复习,复习每个部分的知识时,基本做到了切实有效,对基本概念让学生多理解、多说为什么,记住必要的一些概念,然后运用到课堂练习中。

二、注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是只顾单一的知识总复习,而是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巧妙的导入,将知识系统化,在复习过程中,我还注意教会学生运用表格法、括号法等方法,将所学知识系统成网络,为学生的自主复习奠定基础。通过教师的引领,帮助学生学会系统复习所学知识,注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练习设计容量大,有层次。

在复习课中,一定要出现一些练习题,我精心设计了练习题,并注意了内容的层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把握好“会”、“熟”、“活”三个阶段,最后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

这一节复习课下来,我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

1、鼓励学生提问,加强问题意识的有意培养。

“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孩子天生好奇,对未知的事物,有着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善于保护这种热情,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蕴藏当中的数学问题,并生动地提出问题,系统地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复习中同学们肯定有很多疑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在提问、讨论、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态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特别是让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也许这样才能达到“学大于教”的境界。

2、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爱学,才能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知识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激发巨大的学习潜能。在复习课中如何解决“兴趣”这一主要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新颖的教法去培养、用知识的内在力量去吸引、用数学的应用价值去激发、用学习的成功感来反馈。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8

这节复习课主要是复习本学期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来进行教学。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做到了以下两点:

1、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回顾与深化。

复习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这部分的有关知识,将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概括知识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做练习的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并与同学进行知识的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9

空间与图形的总复习包括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这三大部分。在对这一部分复习时,我对整个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主要分这几步实施:

一、梳理认识的图形,并将其分类。

二、在分类的基础上说说图形的特征;

三、图形的相关知识我们了解了哪些。

对知识的回顾与复习的三个主要步骤,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解决梳理认识的图形,并将其分类。第二阶段解决在分类的基础上说说图形的特征及图形的相关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

一、复习梳理策略,打开思路

第一阶段解决梳理认识的图形,并将其分类。这是每个小组都要完成的任务,并把它们进行梳理。教师对这些梳理方法进行评价,并及时补充学生梳理过程中的漏洞,巩固相关内容。从梳理的情况看,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所属的范围的比较模糊,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内部的知识网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二、自由整理,巩固知识

对第二阶段解决在分类的基础上说说图形的特征及图形的相关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来说,学生小组中可以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进行整理。在有了第一次的梳理经验后,学生们梳理知识的方法比较多,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树状梳理图,少数小组采用的表格式的梳理图。在这里我采取了让学生采用自编题的方法。请学生根据梳理出的知识点,结合以前做过的一些相关练习进行自己出题练习。分配好每人出的相关知识点,小组内进行交换解答。在出题前要求,学生出题的数据是一些简单数据,方便计算。

三、变形拓展,提升复习效率。

对学生出的一些题型,都是解决最基本的一些概念,提升练习,变形练习效果,需要对相关题目进行整理和安排。例如在《图形的变换》时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判断几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另外还设计了把一张正方形的手工纸连续对折三次,剪出来的是什么图案。让学生利用方格纸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旋转,或者利用学过的平移、对称、旋转设计漂亮的图案等活动。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时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己探索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2.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计划

3.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4.《图形与变换》的教学反思

5.图形的对称教学反思

6.会变的图形中班教学反思

7.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

8.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9.《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范文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的教学, 我认为有两点比较成功: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 我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与几何中的长方体模型的观察, 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和思辨论证的过程.《课程标准》中指出: “几何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模型的认识, 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 教师可以将长方体内的点、线、面关系作为载体, 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 认识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 我坚持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模型 ( 课前发给学生的) 或手中的文具, 通过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情况来看, 学生很乐于在这种情境下去学习.

二是有效地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学生在对异面直线概念的认识上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课程标准》中指出: “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 ”因此, 在探究异面直线的定义时, 我利用几何画板设计了一个动画, 让学生观察静止时与运动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这一本质, 有助于本节难点的突破. 同时, 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有助于学生空间感的形成, 对后面教学异面直线的画法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或可以改进的地方, 下面我就重点反思一下这几个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开展不够充分.《课程标准》中强调: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展示”这一学习模式, 课后反思时觉得自己关注的依然是自己的教, 并试图以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 这与《课程标准》是相违背的. 究其原因, 我觉得还是自己的角色扮演不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 比如说, 在讲解空间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时, 我是通过指定长方体模型中某几条棱所在的直线引导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然后用教具演示异面直线让学生观察并设问: 这两条直线平行吗? 相交吗? 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异面直线的定义, 并要求学生指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及自己的课后思考, 觉得这样处理不利于知识的生成. 如果一开始我就让学生通过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或文具去找出或摆出两条直线可能存在的位置关系, 其中平行和相交学生容易处理. 如果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两条直线存在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情况, 这时我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去寻找、归纳这样的两条直线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给这种新的位置关系下定义, 在定义的严谨性的探索过程中, 更好地体会定义的由来, 最后再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寻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如果这样来处理,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本节知识难点的突破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也会使得课堂更加充满生命活力, 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反馈结果的处理不够机智.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几十名活生生的学生在一起学习, 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 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教学预设之外的情况是难免的、必然的, 当意外情况出现时,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当因势利导, 以变应变, 调整预设, 机智地驾驭课堂, 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些地方把握不到位, 比如本节课在开始的导入环节中, 我让学生观察国家游泳馆和校园中的建筑物图片, 包括学校的图书馆、科技楼、教学楼, 然后我提问: 它们都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我预设是学生回答: 由点、线、面组成. 但是, 课堂上有的学生回答长方体, 有的学生回答球, 有的学生回答棱柱等等, 当时我就急了, 说: “从构成空间图形的基本元素来想, 它们可以看成是由点……”在我的提示下, 学生跟着我一起说出: 点、线、面. 听到学生终于说出我想说的了, 我很欣慰, 然后顺利地引入课题. 课后我想, 如果当时我就追寻着学生的思路, 说: “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 如果把这些建筑物的部分物体抽象成几何中的长方体、球、棱柱, 通过前面对简单几何体的认识的学习, 大家还能具体说一说这些几何体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吗?”这时学生可能会很自然地说出点、线、面, 然后再告诉学生空间图形是丰富的, 但是它们都可以看作是由点、线、面这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进而引入课题.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调动, 但我觉得要是这样引导学生说出点、线、面, 比直接提示学生说出来要自然, 学生不会感觉知识的生成太生硬, 同时, 这也是对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一种实践与训练. 还有, 在教学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 我试图通过观察长方体模型和利用文具摆放引导学生归纳出异面直线的定义, 学生回答的答案是: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这与我的预设回答有差距, 当时我就问: “是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吗?”学生疑惑, 有的学生看书后回答是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我顺势就给出异面直线的定义: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 并对“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做了强调. 课后回想, 这样不妥, 虽做强调但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不能说成“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如果当时能利用长方体模型 ( 如下图) 举例说明: 观察可知, 直线a在平面α内, 直线b在平面β内, 它们可以说成是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但是a∥b. 实际上, 它们又都在平面γ内. 所以,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种说法不严谨, 它的含义是不在指定的某个平面内, 而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指的是对任何一个平面, 这两条直线都不可能在其中, 所以这种说法更严谨. 定义追求的就是严谨求实, 这是数学家应有的思维, 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态度. 如果这样做, 不仅能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 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教育.

三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不够完美. 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一种流露, 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 教学功力的一种表现, 把握住了细节, 便留住了一份精彩, 营造了一份美丽.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些细节仍然没有把握好, 比如在进行异面直线的概念辨析教学时, 我提问了一位男同学, 这名学生可能没有做好准备, 站起来显得很紧张, 我鼓励他不用紧张, 但他还是不能作出判断. 这时后面有一名同学高高举起了手, 我就让他回答了这一问题, 而且回答得非常好. 我很高兴地表扬了他, 并请他坐下, 但我却忽视了刚才那位紧张的同学, 让他一直在站着. 课后我的同事告诉我, 那名同学最后只好自己坐下了. 现在想想, 这样一个小疏忽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如果在请另一名同学回答问题之前, 我能对那名同学说一句: “没关系, 请坐下想一想, 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解决问题的!”如能这样做, 我就不会内疚了. 再者, 在引导学生说出空间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时, 学生说有平行、相交、垂直, 当学生说出垂直时, 我脱口就说: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 ”这种说法在空间中是不成立的. 而当时我就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导致说法不严谨, 对学生也是一种误导, 这可以说是本节课中唯一的一个失误. 还有在板书设计的紧凑性、教学语言的精练度以及鼓励性语言的使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细节把握不到位的地方, 这些都值得我进行深刻的反思, 力求做得更好一些.

“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篇3

1.做:即动手操作,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阶段,而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一、在教学中“做”:在教学形体的概念与特点时,笔者让学生试着去做教学形体的模型,讲到长方形就做长方形,讲到正方体就做正方体,在做中摸索和研究形体,从而在实践中获得形体的有关知识。二、在练习中“做”:解决实际问题时,“做”的方法更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如在教学长方体时,常常遇到诸如“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形”的问题,快速而简易做模拟图进行验证,是学生获取正确答案的最有效方法。

2.看:教师在教学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时,学生在理解各种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时,都需要借助于直观演示等感知活动来完成。“看”的方法的运用,符合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一要看实物,如在教学长方体、圆柱体等形体时,教师需先准备好学生生活中常见到的物体,如纸箱、火柴盒、水杯、茶叶罐等,让学生从生活里的实物中初步感知和归纳形体的特点;二要看模型,学生通过实物观察到对模型的归纳,可很轻松地认识和掌握所教形体的特点;三要看抽象图形,图形是直观实物的概括,识图才能解决问题,认识各种几何形体的抽象图,是进一步学好学深空间与图形内容的保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三种“看”的方法,可以穿插使用,灵活处理,这样更便于解决疑难问题。

3.说:俗话说:“事不辨不清,理不辨不明”,这个辨析的道理同样也适合我们的教学,辩的过程也就是开动脑筋,让思维和想法变成语言说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采取“师生对说”“同桌互说”“你问我说”等形式,组织学生说图形的特点、公式,在“说”中让学生把所教形体的知识点掌握的更清晰,在“说”中暴露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点,从而可以堵漏补缺;课堂教学中,说的方式也利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较好地调剂学生的多动现象,使学生在大脑较兴奋的状态下,参与到“空间与图形”的探索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疲劳程度,让学生能说、会说,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和想法,也是数学教学的一大任务;在解决复杂空间与图形问题时,“说”的方式,往往是学生思维互相碰撞产生火花的过程,同学之间互相说思路、说想法,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做到了集思广益,利于空间与图形问题的解决。

4.练:安奈特·布鲁肖在32条“切忌只讲不练”中说:“光听游泳课,我们学不会游泳;只有下水游,才可能学得会。生活中如此,课堂上亦然。”下水练习,是学生空间与图形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它具有对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或拓展思维、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练的过程可以分多层次进行,一、当学生初步掌握形体公式时,要抓紧适当时机,设计相应练习题,通过计算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练习题题目设计要新颖实际,难易要适当;二、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与图形基础知识后, 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设计练习要注意讲究实效,与生活相结合,在设计时,必须深入了解所学的学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让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练习弥补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三、进行提高性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加彻底的发展,解决几何图形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数学思维更加活跃,为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5.思:即思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与把握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为目标,由此可见,无论是“做”和“看”,还是“说”和“练”,其目标指向是统一的——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一切教与学的活动结果最终将在学生空间能力发展的高低上得到体现。从心理学角度看,也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依据感觉经验,在头脑中正确地建构起客观事物的表象。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之后,应该具备用“抽象”代替图形和实物,或者在解答纯文字题时,有化文字为图形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去“生活化”和去“直观”后,仍然能解决诸多空间与图形问题,才是我们该部分教学成功的表现。

总之,“做”“看”“说”“练”“思”这五个环节是融合地体现在“空间与圖形”教学之中的,它们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以“做”“看”“说”“练”为前提,以会“思”善“思”为最后的归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反复地对几何图形进行“做”“看”“说”“练”“思”。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得到飞跃发展,为他们未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建立科学学习方法和思考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勇.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00(02).

[2]贯彻“MM教育方式”创设“互动”数学课堂─—北京市新源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J]. 教育科学研究 , 2000(05) .

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案例反思 篇4

1.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应该在活动中建构。

例如在教学东南西北时,学生要掌握这四个方位之间的结构: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是依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这个原理光靠讲解是没用的,我们就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在现实空间环境中通过活动来体验这四个方位的内在结构。特别是让学生探究当一个方向确定后,如何来辨别其他三个方向,以此体验顺时针以及方位的顺序。再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条原理时,我们按照教材的要求分两个层次教学:先是让学生从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是可以围成的,有些是围不成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是围不成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是可以围成的;接着让学生边围边有序地记录每根小棒的长度,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类;最后让学生在空间直觉引领下形成的三边关系几何模型和基于数据寻找三边关系的代数模型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从以上两个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操作与实践活动的探究中才能把握几何空间特征和性质的实质,也就是把握空间既要有活动,又要有思考。

2.动态表象能引发学生的空间想象。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研究动态的圆来把握实质,其中有两个环节:环节一是让学生用图形纸片研究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并且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与直径都相等。在把圆形纸片反复对折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会折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有些学生想象成有无数条,有些学生进而认为半径的条数应该是直径条数的两倍,这当然涉及到无限与有限的概念,可见动态研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环节二是把两个小球分别系在一根绳上和一根橡皮筋上,通过不断加速的转动让学生想象,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一个是圆,一个不是圆,由此引导学生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到定点的距离等于是长的点的轨迹。再如在第一学段教学平移时,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当金鱼的嘴向前移动一格,这条金鱼也向前移动了一格;嘴再向前移动一格,金鱼也向前移动一格,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使学生把部分与整体在平移运动中融合起来,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由点的移动距离来确立物体的移动距离才能得以内化。又如在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设计了一组运动的拼搭游戏,三条线段,两条是分开的,让学生想象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进行变化,把其中一条缩短,能否围成三角形;再把缩短的一条增长,能否围成三角形,第三种情况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时也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其中一条短边增长一点点,你很难想象到的一点点,你说这时能否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这样的想象中构筑自己的心理图像,由此进一步理解这一原理。这三个案例中都用到了动态的想象,这种想象中不仅包含着图形的变化,更加蕴含着一种数学思考。按照皮亚杰的研究,动态表象是学生数理——逻辑经验生成的源泉,静态表象只能产生物理经验,而空间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印象,更是一种思考,是一种逻辑,是一种内在的把握,所以说几何动态是几何观念形成的源泉。

3.知识是过程与结果的双重建构。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在编写中为了加强教学的探究性,很多地方都只是展示了知识生成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对基本的几何知识和概念都不直接出示。那么,一个章节、一节课的教学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总结到什么程度,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也走过了一些弯路。例如我校有一位年轻教师上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提供了大量资源和素材让学生围绕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比一比把握其大小,应该说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也较丰富。课后凌老师给我们评课时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但同时提出了一个建议:是否在学生大量生动的实践活动和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抽象和概括,提升到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这样既有丰富的过程,又有基本的抽象,过程与结果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的理解既稳定又开放,既抽象又具象,由此所形成的认知结构也更有张力。

感悟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篇5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三、“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案例分析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课程的目标 突出空间与图形的现实背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的分支进行整合,从而拓展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背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通过对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的论证,使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以真正实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空间与图形”的设计原则: 第一、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力求几何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经验巧妙融合。第二、几何课程的范畴应该更宽广,它不仅应包括人们习惯的标准的平面图形,还应包括大量空间问题,以及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第三、推理能力的培养内容的设计要突出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度量等,“空间与图形”的设计原则: 第四、应注意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结合起来,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五、在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里,空间与图形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变化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包括了“图形的认识”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坐标” “图形与推理”等。人教社教材中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变化(1)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2)循序渐进地培养推理能力,作好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3)从感性到理性,从静到动提高对图形的认识能力。《空间与图形》新旧教材目录对照表

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好教学要求 1.对于有关概念的处理 2.有关推理能力的培养

(二)应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三)培养学习兴趣(1)对于有关概念的处理 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图形认识初步 四边形 本大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因为它们的概念之间重叠交错,容易混淆。学生往往搞不清楚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其从属关系,有时掌握了它们的特殊性质,而忽视了共同性质。如有的学生不知道正方形是矩形,又是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应用时常犯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教学时不仅要讲清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尤其要强调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共同性质。也就是在讲清每个概念特征的同时,要强调它们的属概念。所以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抓好概念教学,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要弄清楚这些关系,最好是用图示的办法。例如,教科书小结中给出了各种四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图形,研究正方形时也给出了它与矩形、菱形之间包含关系的图形。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图形的使用,使学生弄清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圆 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 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之一,也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本章重点研究了与圆有关的一些性质。教科书在编写时,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相似 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教科书在编写时,也充分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章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的方法,矛盾转化的方法等。相似内容是全等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教科书在编写时,也充分注意相似与全等之间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讨论相似的相关内容时,注意和全等的知识作类比。例如类比研究全等图形的性质得到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性质;类比研究全等三角形的SSS、SAS方法,发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通过把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类比研究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得到相似多边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等等。在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通过作全等三角形,把要证明的问题转化为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把问题从未知转化为已知,从复杂转化为简单,等等。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注入式”教学盛行,大量采取“概念-例题-练习-习题”的教学模式,概念教学一带而过,强调细枝末节,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思维过程教学,讲解例题就是归纳题型,然后就让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机械重复训练.(2).有关推理能力的培养 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从七年级开始渗透推理的初步训练,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强调题型训练,注重解题技巧,一味追求“巧解”,忽视解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的教学.少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过分强调“巧解、妙解”,忽视解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通法)的教学.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对基本方法的渗透.有些教师一味“巧解”,课堂上好像能迎得学生一时的喝采,但学生真正从巧解中学到了什么呢? 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形式化,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是新课改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主要原因是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上课时随便写几道题让学生做,或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师不讲或不引导学生学习.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所谓“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形式化”还表现在: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实际例子创设问题情境;所有的数学内容的学习都要用探究法、发现法;有活动总比没有活动好;一定要小组合作才是合作学习;滥用多媒体等等.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只重视自己的教法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不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许多青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另外,不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重视解题格式的规范.少数教师平时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想利用所谓的专题讲座突击几次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不实际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平时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来理解与掌握的,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二)应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注意留给学生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1)模型化思想:解直角三角形复习(2)数形结合的思想(3)转化思想(4)类比思想

(三)培养学习兴趣 一是数学在实际中广泛应用的展示,二是数学美的展示。注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五)以《教师教学用书》或《优秀教案》代替自己的备课教案,为了解题或教学方便,把已经删除的内容重新捡回来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有些教师认为《教学用书》或《优秀教案》是有经验的老师或权威所写,因此在教学中,只看《教学用书》或《优秀教案》,不钻研课标、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或《优秀教案》代替备课教案,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本班的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不少教师不喜欢自己动手做题,上课前溜览一下《教师教学用书》或《优秀教案》中的习题解答,像这样的教师怎能在课堂教学中讲出精彩呢?怎能讲出教材内容的精华呢?讲自己的和讲别人的是大不一样的.许多教师不学习新课标,为了教学的方便或应付考试,把新教材中没有但老教材中曾经有现已删除的内容重新捡回来,照旧用老办法、老观点解决新问题,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比如补充二元二次方程组,相交弦定理等等.三、“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1、让学生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2、教学活动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4、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三、“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5、教师应该是空间与图形课程资源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6、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示过程 7.重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案例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回顾 上课几分钟后,我已经导入了课题,让学生探讨了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接着我让学生画三角形:“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画一个简单一点的三角形,假设它的边是2厘米、3厘米、4厘米。”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嚷了一声:“画个1厘米、2厘米、3厘米的不更简单?”这可不是我预料中的事,可我转念一想,就以此为题,让同学们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不也很好吗?于是我说:“那同学们就画一个边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三角形吧。”

2、教学活动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案例] “相似三角形”教学片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例子)师:请大家在课本上随便选一幅图,用手边的放大镜去看一看,能发现什么?(点评 教师以贴近学生生活背景题材提出需要研究的对象,有益于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而没提出具体的研究课题又可以让学生广开思路,自主地选择希望研究的内容,不过这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学生活动一会儿)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案例2] “折叠活动”(轴对称图形)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如图),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再想一想我们的生活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图形。

4、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课例] “四边形认知图式的构建”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来总结复习四边形这一章的内容,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图表式,框架式,联络图式来组织知识构图。师:谁能说说你的知识结构图的构思? 生1:我首先按学习的顺序找出图形,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了图形(略),这是一种从属关系,也叫集合关系。生2;我按照四边形的发展顺序,从平行四边形开始,到正方形结束,得出了图形(略),这是一种演变关系。

5、教师应该是空间与图形课程资源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案例] “三点确定一个圆”教学片段 师:给大家讲一件事情,有一位同学的母亲非常高兴的跟我讲,他们家中衣柜上的圆形玻璃镜不小心被碰碎了,这个同学只找了一块带有边缘的碎片进行画一画、量一量,然后到镜店就配了一块合适的镜子。听到这件事我和这位母亲一样高兴,大家一定也为这位母亲高兴,为这位同学高兴,高兴之余,大家考虑一下,如果要是你,你也能够做到吗?这个同学是用什么方法完成的?(教师在板上画出碎片的图形)(学生思考、议论)6、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示过程 7.重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 案例分析 多边形内角和

(一)多边形内角和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26--127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整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意识,能够正确地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

2.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对于所学几种三角形特征的掌握,加深对不同三角形联系和区别的认识。

3、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物体间的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的特征、特性。

难点: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知识。

课前准备:做一张方位图(只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学生做各类三角形各一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师(站在教室的一个位置):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确定老师在教室里具体的位置吗?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同学们会出现不同的说法呢? 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空间”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兴趣]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1、教师出示课前制作的方位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幅方位图,它全面吗:为什么?你能将它补充完整吗? 让一个学生上去将方位图补充完整。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或补充。

3.师: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呢?请同桌合作,回顾、整理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同桌结合进行复习。4.师:同学们你们整理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 集体交流,师生评价。

5.教师小结:要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确切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点,参照点不同,该点的位置描述也就不同,正像刚才同学们确定老师所站的位置一样。第二要描述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除了明确该点与参照点的方向关系,还要明确该点到参照点的位置,两者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进行知识的整理,并在整理中实施知识的再创造,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的巡视指导实现了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6.应用练习。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26页第7题教学插图。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和方向。要确定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和方向,首先应该做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结合说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和方向。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确定的方法说清楚。

师:根据题目中[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的插图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师生进行交流。

7、引导小结:

你觉得那些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还有那些知识让你感到有什么困难?

(设计意图:给小动物找家,在活动中使学生对位置和方向有了直观的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复习“图形”知识。

1.师:这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个图形的知识?(生:三角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课前制作的各种三角形,同桌结合完成教科书第127页的第8题。学生同桌合作,完成表格。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哪几种三角形?(学生回答)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交流,分别说一说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学生汇报交流

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并且都是60度。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是锐角。师:那么这几种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小组内交流,指生汇报。

1、等腰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所以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的棒,有信心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出示练习二十一第10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将相应的一组用线连起来。学生连线。集体交流。

(2)练习二十一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展示求图上几个角度数的过程,并介绍自己的思路。学生汇报,师生评价。3)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你怎样做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尝试。

[设计意图: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集体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证明自己做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并展示自己的制作过程。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我们一起检测一下我们的智慧又提升了几级好吗?请同学完成下面的自测题,开始吧

一、我会填

1、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

2、三角形的高和它的底边()。

3、三角形具有()。

4、等腰三角形的()相等()相等。

二、我会算

1、在三角形中角1=136度;角2=29度;角3=?

2、妈妈买了个等腰三角形的风铃。它的一个底角是25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5度,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三、我能行

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巩固空间与图形的概念。练习中发掘位置与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知识不断拓展深化。)

生做完题后,师生互评

(二)评价完善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比较满意?还有哪些地方有待加强?生谈收获,说疑问。

生1:我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特征 生2:这节课我们小组内合作整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合作的非常愉快!

生3:这节课我学得很开心·······

板书设计 空间与图形

1、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

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高、底、边、角)

3、三角形的分类 A、按边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 篇7

一、培养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好“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关键, 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他们的思维才能进入几何的空间, 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例如: 莫比乌斯带的教学就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学生动手操作结束后, 进一步启发:同学们, 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样一个奇妙的纸圈, 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比乌斯带”, 如果你勤于动脑, 积极思考, 你也可能创造奇迹, 到时也许会出现以你的名字命名的“××环”、“××带”. 这样 , 学生感受到了“空间与图形” 知识的神奇, 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二、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知图形的特征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时,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 我们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1. 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 , 我们一般借用生活实例 , 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 提出相关的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在教学过程中 , 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开放性问题情境,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寻找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 选取学生熟悉的、丰富有趣的生活实例, 同时注意所选事例的本质属性, 使学生能抓住特征并达到初步感知的效果. 经历数学图形的应用过程, 感受身边的数学,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里 对空间与 图形的知 识明确指 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

在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想、测量、拼摆总结的学习过程, 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使孩子们动手积极, 交流自然, 课堂气氛和谐, 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体验数学的魅力, 获得成功的体验, 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 利用生活经验 ,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 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 这是他们理解空间知识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因此, 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 把视野拓展到生活空间,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亲自动手操作 ,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亲自动手, 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 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感知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 体验各种实际探究活动, 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3. 通过认识图形 ,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图形是“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中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画一画、转一转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图形认识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不能只满足知识的探究过程, 教师还应该安排丰富的多层次的活动, 使学生获得的结论、特征、方法更为深刻, 并且类化为一种稳定清晰的知识结构, 进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后, 把自己置身于学校大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中, 在游戏中学习, 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作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师, 应该更新观念, 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 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把数学知识的教学与课外活动密切联系, 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

1. 通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调动积极性. 数学课外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数学讲座, 开展数学游戏等. 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2. 通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扩大知识面. 数学课外活动一般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学生的积极性高.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活动, 学生感受深, 对知识容易记牢.

我们要加强数学课外活动研究, 拓展数学活动空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舒展身心,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 篇8

一、强调“空间与图形”的经验积累

学生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标准》强调“空间与图形”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对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关于学生“空间与图形”经验的积累。我们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激活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储备,如通过“有趣的拼搭——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来认识物体,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二是要注意在活动中丰富体验、积淀活动经验,如“对称图形”、“千米”的认识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践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三是对生活经验加工、改造与提升。有些时候,学生原有的日常概念、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之间有冲突,对数学内容的学习产生干扰。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活动,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帮助积淀正确、清晰的经验。如数学中的“线”是由点组成的集合,有别于生活中的线,它没有粗细、没有软硬、没有颜色之分,是抽象的图形。学生受现实生活中的“线”的干扰,所认识的线均是实在的、有形的。如果不跳出这一框框,那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无从谈起。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拿起一个球,从手中抛出去,呈抛物线形状,让学生用手比画球所经过的路线;再把球拍下去,球又重新弹到手上,让学生用手比画球从地上到手里的路线;还可以请学生打开手电筒,让学生观察手电筒的光形成的形状,再将手电筒摇晃,看一看形成了什么形状。学生经历这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消除日常概念的负迁移现象,有利于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正确表象、形成空间观念。这也为

及早展开图形世界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强调“空间与图形”的理性精神

《标准》非常注重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经历,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注重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这种过程性的数学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几何知识,更多的是学习交流、类比、归纳的思考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观察、实验、操作、想象、模拟、设计、思考等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这些都是“空间与图形”独特的理性的体现。“空间与图形”的理性精神最基本的含义在于对客观事实的尊重、质疑反思的习惯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它可以通过活动探究、问题解决、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等形式来培养。我们在强调“空间与图形”的理性精神时,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合情推理,削弱以演绎推理为主的定理证明,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淡化几何证明的技巧,降低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二是要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感性经验来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规律,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三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质疑反思的习惯。

三、强调“空间与图形”的实践应用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强调内容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这种实践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应用性实践,即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就让学生开展“量一量”的实践活动,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量学校篮球场的长。二是调查性实践,即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或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它的变化情况,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让学生调查、记录蒜头发芽后蒜叶一周内的生长情况。三是探究性实践,即提供开放性的活动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让学生探究用四个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

上一篇:励志的四字成语下一篇: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201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