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2024-05-18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精选12篇)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1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对几种几何图形的认识,更要有对现实生活空间从直观体验到理性分析的经历,更要有空间观念和直观思维方式的形成。《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更着重于直观体验和现实经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最近这段时间,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有了一些真切的感受,更有了一些思考。

一、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一年级的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是一种直观认识,是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的感知并形成初步的表象的过程,这就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帮助学生积累经验,通过分析、比较,从而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直观形象,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尽管学生还不能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述它们的特征,表象却很清晰,从而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加强动手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的建立一般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离不开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这样能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空间图形的知识以及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可以多安排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如:摸一摸、画一画、搭一搭、围一围、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等等。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把这些积木的面画下来,画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体验体与面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图形特点的过程。在钉子板上“能围成一个圆吗?”这样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凭空想象,学生会说“能”,这就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围一围,学生才能明白、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圆形特征的体验。一年级的操作活动更多的是折纸、拼图,等等。学生折纸的方法可能会有很多种,拼出的图形也会不同,那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得到一种体验。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也拓展了学生思维。学习《圆的认识》,很多知识都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发现的,比如: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为了增加本节课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课后练习,我设计了给一个圆纸片、一枚硬币、一个圆形花坛找直径的习题,让学生能深刻地了解圆中直径的特点。

课堂反馈情况如下:

师:怎样去找一张圆形纸片的直径呢?

生:把圆形纸片对折,折痕就是这个圆形纸片的直径。

生:再对折一次,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这个圆的圆心。

师:动手做一做就什么都知道了,真是实践出真知啊!那硬币的直径怎样去找呢?还好折一折吗?

生:好的,我把它画下来了,对折一下就找到直径了。

师:你真机灵,把硬的变成软的。那圆形花坛怎么画呢?看来还得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不对折可以找吗?

生:……

师:咱们在圆里画几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再画一条直径,量一量它们的长度,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生:在我的这个圆里,一共画了4条线段,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cm,2.8cm,3cm,2.9cm,我发现圆的直径最长。

生:我在这个圆里,一共画了3条线段,长度分别3.7cm,3.8 cm,4 cm,我也发现圆的直径最长。

生: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圆的直径是圆里最长的一条线段,你想,画一条直径后,在它的上面或下面无论你怎么画,那两点的距离都越来越小,越往上越小,越往下也越小,只有正中间的直径是最长的。

师:你真善于观察,咱们从数据上得出的结论,他用仔细的观察、合理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真了不起,咱们也在自己的圆里画一画,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同一个圆里,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

真不敢相信学生会有这样了不起的发现,不得不佩服学生学习数学的直觉和大胆的实践。尽管有时孩子们对于自己的发现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但只要探究就一定有收获。

三、注重自主探究

空间观念的发展应该是在学生自主探究中获得的。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如果教师直接讲给学生听或直接做给学生看,那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我们要提供丰富的素材,设计巧妙的活动,引导学生交流、探索,给予学生适当指导,使学生发现规律,能总结概括,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把长方形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这题有多种方法,只要学生裁剪得当,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很多。鼓励每一个学生动手试一试,感受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也让学生感受到答案的不唯一。只要肯动、肯学,你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再如: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你有几种拼法?

可以让学生借助三角尺来拼一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指导。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很快可以得出结论: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

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唯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2

营根中心小学 林文燕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间想象力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因此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价值。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空间概念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展空间观念

小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丰富的现实原型的直觉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作为数学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学生身边数学,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习数学的欲望。当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后,应用于生活实际,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列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为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察,又让学生想一想家中、马路上见到过这些图形吗?学生想象之后,举例了很多物体。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形的世界中,“形”在我们身边随处都能找到。可见,这些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更引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二、加强动手操作,培养空间观念

数学表象以感知为基础,所以我们要拓宽渠道,强化感知: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强化感知建立表象,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感知及实际操作探究活动,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在教学“圆的认识”过程中,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有位教师让学生进行了四次“画圆”:

一画:学生随意画个圆,说说画法,使学生自然认识到要想画圆就得先用圆规上针找到一点,进而接触圆心的概念和它的作用。

二画:让学生画大小不同的圆,画的过程中体会到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引出对半径和直径的学习。

三画:继续让学生画更多的半径和直径,画中体会到两者的特点和关系即:它们有无数条,直径是半径的2倍。

四画:给学生固定的半径和直径去画圆,既加深了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又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应用,把对圆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这样的设计,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从而完成了新知识的构建,这种“做数学”的做法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对空间观念的建立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三、引导学生观察,建立空间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在几何知识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观察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例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多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面,如黑板面、课桌面、课本封面、文具盒的面、墙面、地面等。为了加深对“表面”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亲自用刀剖开萝卜的纵面或横截面并摸一摸。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再引入“物体的表面”的意义。这样,学生对“物体的表面”这个概念就能有比较正确和清晰的理解,为进一步概括面积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教师设计如下实验,建立体积的概念:在一个底部留有一个小孔的铁盒中装满橡皮泥,再把一个长方体木块塞入橡皮泥中,盖紧盒盖,盒中的一些橡皮泥就从底部的小孔中挤出;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铁块,水就会溢出来。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得出:物体占有空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橡皮、文具盒、书包,问哪一个物体所占空间大?进而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不但理解了体积的概念,而且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培养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在感知和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往往和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结合起来。空间观念的发展离不开现象力的培养,没有良好的想象能力就不可能有较强的空间观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空间与图形 案例设计

“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涉及现实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小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时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最好用直观手段再现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知识。

一、小学数学课程“空间与图形”简析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图形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和位置等。虽然图形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但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等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如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等,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空间与图形”整合模式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以图形的性质和相关量的公式推导、应用为主。因此,教师往往把“空间与图形”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采用“演示—讲解”的教学模式,即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图形、图画、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的结构,有效地分解、组合、分析几何形体。再加上教师的问题引导以及一定的讲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案例——以“圆的面积”为例

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是“空间与图形”内容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难以对“化圆为方”形成直观的想象,而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就能直观地呈现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以下是笔者设计的教学案例。

1.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图形面积公式

笔者先提出问题:“在学习圆的面积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图形?它们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这些公式又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在学生讨论后,笔者再演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公式以及它们的推导过程。

2.借助多媒体,展示圆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阶段中,笔者先提出问题:“大家熟悉了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后,再来思考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一边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圆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一边进行讲解:

(1)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化圆为方”的过程。①把圆分成8等份,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②把圆分成16等份,引导学生比较图形的变化;③把圆进一步细分为32等份,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过程,学生从这种逐步深化的方式中自然得出“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曲边也就越直,就越接近于长方形”的结论。

(2)引导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明确“图形变了,但面积大小不变”的观点,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和原来的圆面积相等。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C/2=π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从而轻松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即S=πr×r=πr2。

(3)最后,笔者再选择一些与圆面积有关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4

一、形象具体的比喻促进学生对几何语言的理解

学生之所以对几何语言比较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其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其变得具体化,就比较利于他们的理解、记忆.例如:要让学生理解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直线经过点、线与线相交……

由于前面学生刚作过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试验,接下来学生就很容易得到结论:如图,钉子A,钉子B钉在硬纸条上.如果我们把硬纸条抽象成直线,钉在上面的钉子抽象成点.我们该怎么说?学生很容易就得到:点A在直线上,点B在直线上.

同理,钉子C钉在硬纸条外,我们把硬纸条抽象成直线,钉子抽象成点.学生也很容易得到:C点在直线外.

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这样的叫法重点强调了点的位置.如果要强调直线该怎么说呢?直线经过点,直线不经过点(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可以将直线看成是一条公路,而点则可以想象成村子.公路b经过B村,公路b不经过A村).直线a,b相交于O点(同样可以将直线a,b看成是公路,O点看成是村子).

二、让学生理解几何作图的原理,从而主动、独立地完成初等几何作图

学生对有关初等几何作图问题总是很畏惧,其主要原因:一是自己平时动手太少了,二是根本不会画图.因为他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道理,为什么这样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强调其中所蕴含的几何道理,让他们在理解中学习画法,从而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完成初等几何作图,最后再多加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虽然说这部分不是考试的重点知识,但通过对尺规作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几何的直观认识更加深入.对点、线、面、垂直、平行、角平分、垂直平分、三角形等各种几何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它们的关系有了更深认识.这样使学生能够感受物质存在的位置关系、构作几何图形、正确地加以描绘,并能体会其中的本质,从而带来学习上的积极影响和主动精神.而相反,认为几何教学中只应注重证明及计算,忽视直观的图形的观点,对几何教学及整个数学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学生的几何学习及整个数学的学习:

三、善于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获取必要的证题技巧

学生对几何证明题总是感觉很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不会推理,二是缺乏必要的证题技巧.关于推理,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发散思维,看你能想到什么,最后再联系要证的结论,选择恰当的方法一步步进行推理.例如,有关圆的证明题中,最常考的就是切线了,如果已知条件告诉说某直线是圆的切线,那我们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要作连接圆心和切点的这条辅助线了.关于证题技巧,我觉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平时的作题中进行归纳与总结.例如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全等三角形的利用;(2)等腰三角形的利用;(3)平行四边形的利用;(4)圆内等量的利用(弧,弦,圆心角定理,切线长定理);(5)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或梯形中位线性质的应用);(6)媒介线的利用;等等.要证两个角相等,常用的方法有:(1)全等三角形的利用;(2)等腰三角形的利用;(3)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利用;(4)媒介角的利用;(5)关于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等的度量的应用;(6)相似形的应用;(7)三角形外角定理的利用;等等.

四、认真、规范书写自己的推理过程

有些学生即使知道怎么证明,可是就是不能完整地书写证明过程.这和学生平时学习习惯有关.刚上初中时学生只会列算式,对于简答题的解答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过程,学生根本就不会写,也不知道要写什么.作为老师,你问他这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他会给你说得很清楚,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认真书写推理过程,并鼓励学生多写.刚开始不要求他们写得很完整,能写多少写多少,慢慢地他们书写的思路就会清晰起来.总之,刚开始要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认真、规范书写自己的解题、证题过程.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 篇5

第一件事:检查了三个组,就一个人做对。

在讲第六大题的找一找时,我让孩子们自己数有多少个长方形,我让他们数,再数。然后我问了三个组的孩子,他们的答案是:9个、10个、12个。就付明雅说是11个(正确答案)。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数,结果数的是11个,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我又让孩子们数一遍。这道题才过。接着是第二小题,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马虎,这道题错得就少了。临近考试,孩子们最近太浮躁了,以为题很简单,结果轻视了,错误率也就大大提高了。为了这种现象再发生,我必须采取措施了。

第二件事:课堂上得乐趣

正在讲解试卷,偶然发现孙启翔和郭家在做小动作,立即停止讲解,让他们两个离开座位,站着听课,这下这两个小家伙可认真了,早知道要好好听课,何必要违纪呢,难道在我的课堂上他们能找到他们的乐趣?

下课后,我问他们两个被离开座位的原因。

翔:他让我给他一张纸,说是要折东西,我就给他了。

家一直不说话,当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就问你叠什么,让翔拿一张纸给他,看他折什么?家不敢折,一直拿着纸,低下头。这时奇迹发生了。只见翔抱着、拍着家,说:你赶紧折呗,你折什么啊?让我看看。我当时真得很无语。忍住笑,只见家开始认真折了,我和翔在旁边一直看着,最后折成的是一只小花篮,我说你再折10只送给我吧。家被吓住了。我又问: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折呢?结果孩子的回答让我很吃惊。

原来我在讲第一题的第4小题时(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可以折出( )形、( )形或( )形。孩子对正方形对折引出了新的想法。直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了。唉,孩子们的这种迁移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但是孩子们迁移的时间不对啊!为了让孩子们上课积极认真听课,同时也为了巩固孩子们的退位减法,我把他们留下写15道笔算题,结果全对,着说明孩子的掌握还是不错的,对此我也放心了。同时我也教育他们,上课做小动作是不对的,如果有什么与课堂上无关的事情要在课下做。两个小家伙很欣然接受了。

有时候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都能引起孩子出奇的想法。我们要引导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同时也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精彩纷呈 篇6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教学手段;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06-01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形的认识。第二部分是测量。突出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具体感受和认识;自主探索计算公式。第三部分是图形与变换。结合实际,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等。第四部分是图形与位置。如果在小学阶段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直观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渐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几何事实,能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对今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学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教室为情境,让学生认位置、认方向;以学生熟悉的搭积木块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等。

二、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演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更有利于发展其思维能力和空间概念。然而,空间观念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我们如果要想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要将视野拓展到生活的空间,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空间与图形的现实意义。就像我们可以在教学生观察物体时,摆出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找出物体的面在哪里,使学生亲身体会物体的面,直接感知数学就存在我们身边。空间观念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替作用的思维过程,表达这种思维的最好语言,就是几何图形,它能以最简捷最直观地表达出空间形式。因此,加强识图与画图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最好方法,在几何教学中,必须重视画图识图教学。例如在讲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测量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并让学生亲身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在头脑中建立准确的表象,然后又让学生闭眼想象,截取相应大小的正方形,找出生活中的实物等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明确的概念,加深印象,建立好表象,这样使得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学习。

三、优化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把多媒体应用到“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课件是很好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工具,如果能制作出好的课件,可以促进学习环境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能够轻松地设计出具体事物的模拟仿真环境,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讲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这一课时,可结合一段小兔搬家的视频动画,让学生观察小兔的房间结构、家具以及其它摆设品。在所看到的物品形状中,找出哪些是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并指出是什么图形,再用鼠标点击此平面图形,就会出来一个对话框,在该对话框里会有对这一图形的特征描述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等。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画面来吸引学生注意,使枯燥、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只给学生以直观形象,没有实践操作的过程是不够的。手脑并用,在做中体验、思考,这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动手操作是一种由多个感官参与的以感知形式为主的认识活动,特别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了,可能就忘记了,看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了,才会真正理解。通过操作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往往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想象等途径,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清晰、深刻的空间表象,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从而发展空间观念。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的平面图形教学时,由此,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这样就很容易的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促进知识内化,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7

一、存在的困惑

关于“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既有优势之处, 又有劣势之处。优势之处:这部分内容大多数以几何图形为基础, 教学时能通过图形找到生活中实物进行替换、比较并得出结论, 学生不是简单地感知, 凭空地想象。劣势之处:受小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制约, 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 出现了许多问题及困惑。

困惑1: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

教学平行线概念时对“同一平面内”的理解, 四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力不是很强。要理解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学生很难想象, 而教师如果选择放弃这一教学环节, 显然会对学生理解平行线起到阻碍作用。

困惑2: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题目中给出一个挺复杂的图形, 问这个图形是由哪个图形旋转得到的。有的图形可以说它是由二分之一图形旋转得到的, 可以说是四分之一图形旋转得到的, 也可以说是八分之一个图形旋转得到的。到底这样的题目评价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是不是要找出最小图形呢?还是以上答案都对?

困惑3:二年级上册《对称图形》

在学对称时, 学生学起来挺轻松, 也很感兴趣, 但是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很难判断的题目。比如, 判断下列字母或汉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B、K、业、田……对于这样的图形, 初看, 是轴对称图形, 但是, 仔细分辨又有点问题。又如, 判断一个奖杯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本来应该是轴对称图形, 但在图片上奖杯的一侧画了点反光, 学生就产生了意见分歧, 教师也很难给学生下结论。

二、解决的策略

“碰撞是产生思维的火花”。有困惑是努力思考、研究的结果, 在教学中这些困惑难免存在, 关键是面对问题和困惑, 不能采取堵——即躲避的方式, 而是要导——让困惑在不断学习、研究中迎刃而解。我结合教学实践, 认为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点策略。

1.“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多媒体教学。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 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借助多媒体教学, 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的结构, 及时有效地对几何形体的知识进行分解、组合、分析, 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变成图、文、声并存的方式, 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增强教学

案例1:六年级上册《认识圆》

在学习完圆的认识, 掌握了圆的特征以后, 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而不是做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学生回答时凭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 这时教师利用三维动画演示三角形车轮、正方形车轮、圆形车轮行进的情况。

学生得出:三角形转动最不稳定, 正方形转动稳定程度有所改善, 圆形车轮平稳而圆滑。

多媒体教学突出了示范演示, 使学生的想象变为具象, 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理解, 还需要在实际中演示和验证, 多媒体课件由于它动画特点优化了教学手段,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解释了所学的知识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 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各种公式的推导, 研究过程。

传统教学活动中, 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轻视了学生主导学习、自主探究、全体交流的学习方式, 往往会造成学生会用所学知识 (如各类公式) 解决实际问题 (求面积、周长等) , 但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确不清楚这种现象。而新课程非常重视这点,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设计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动手活动, 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对照反思、发现规律, 并总结提炼。可以说用这种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 学生不仅会用, 还知道推导过程。不是单纯地靠死记硬背, 更加体现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

案例2: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师:猜一猜长方形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 (长、宽、周长……)

师: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 面积是多少?

师:面积相同, 图形不一样, 为什么?

学生猜测:长方形面积=长×宽

验证:每组用小正方形摆自己喜欢的长方形, 然后验证面积是否等于长×宽?

出示6个不同长方形, 小组任意选一个量出长与宽, 根据长×宽求出面积, 再用小正方形量出面积, 比一比, 相不相等?

师:根据刚才验证, 你得出什么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学习过程, 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处理得非常细腻, 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其中设计的活动层层推进, 并给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 尽量展现出学生不同的思维状态, 使学生对自己发现和总结出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深刻理解。

3.“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学具的实用性、科学性。

数学学具的操作运用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抽象, 的确需要大量学具帮助学生理解, 使学生在“玩”中学, 在“玩”中思考, 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并不是用学具就能起到推波逐流作用, 更要注意学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准备学具过程中, 多联系生活实际, 充分体现科学性, 反之效果会适得其反。

案例3:《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老师要求学生拿出学具, 三根长短不一宽1厘米的纸条, 用它们来表示三角形三条边, 拼一拼能否围成三角形。

小组全体交流。

学生汇报:2厘米, 3厘米, 5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师:能围成吗?你上来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结果由于纸条比较宽, 确实能围成三角形, 当时上课老师神情尴尬, 面红耳赤, 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而且听课教师也一片哗然, 议论纷纷。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 是因为学具的选择有错误。教师为了使学生能看清楚三边的关系, 在纸条上写上了具体的长度, 所以就设计了宽1厘米的纸条。但三角形三条边是三条线段, 纸条是平面图形, 概念完全不同。其次, 纸条都有宽度, 拼起来会发生3厘米, 2厘米, 5厘米这3根纸条也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的现象。学具是教师准备的, 上台来摆的学生也是教师让他摆的, 也摆出三角形了, 那接下去教师该怎么解释呢?所以, 学具的选择尤为重要, 是一节课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说错话, 做错事是正常的。但是, 往往很多教师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 喜欢追求“对答如流”, “滴水不漏”的教学过程, 稍有闪失, 便自责不已。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 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

“空间与图形”教学中, 不像计算类内容出现错误概率比较低, 学生对几何图形由于基础差且比较生疏, 经常会犯各种错误,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及时引导, 点拨。学生通过再深入研究来发现错误, 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 而不能否定错误的说法, 简单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 要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案例4:《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特级教师潘小明)

出示两根铁丝, 一根24厘米, 一根20厘米, 同时围成一个长方形, 哪个面积大?

生:周长长的面积大。

学生验证周长长的面积大这句话。 (学生在纸上画长方形, 并计算面积)

生1:一个长是8厘米, 另一个长6厘米, 宽4厘米, 面积第一个大, 刚才那句话是对的。

生2:一个长是11厘米, 宽4厘米;另一个长6厘米, 宽4厘米, 面积第二个大, 刚才那句话是错的。

师: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半对半错。 (全班同学都同意半对半错)

师:我来举个例子, 请这排同学起立 (2个女同学, 3个男同学) , 站起来的都是女同学。

生:不是。

师:那么按照你们的说法, 就是半对半错。

生:不行。

师:那想一想, 原来那句话我们应该怎样说?

生:周长长的面积不一定大。

教师设计这么一个活动, 通过层层引导得出周长长的面积不一定大这个结论, 中间学生出现了错误结论, 教师现场举了一个生动而幽默的例子, 让学生自己把自己从错误中重新拉了出来, 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充分体现了特级教师现场应变能力及教学智慧。

总之, 我们要解除教学中的困惑, 就应该多花心思。“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只要伸伸手, 我们就能摘下那个属于我们的“苹果”。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空间与图形”作为其中一个学习领域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困惑。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图形,困惑,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第1版) .

[2]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第1版) .

[3]邱正华.小学数学教育, 1999, (4) .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8

2010年9月, 湖北省建始县长梁民族小学 (简称我校, 下文同) 数学课题组对“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里面的《图形的旋转》一课展开了研究。旋转这个几何概念,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次研究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数学活动中, 归纳总结出旋转的中心、方向、角度, 并能设计较复杂的图案。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之后, 我们课题组确定了相应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策略。

【研究目标】

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组织好行之有效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图案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 互动交流总结旋转的三要素, 独立操作设计复杂的图案, 以达到自主建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数学生活化的三维目标, 让学生通过本次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探究方法。

【研究策略】

观察思考——归纳总结——操作应用

【案例分析】

现以“图形的旋转”为案例进行分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1. 学生学习这节内容的价值。

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方法, 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旋转现象进行探究, 让学生体会图形及图形变化的特点, 从而揭示旋转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技巧和方法, 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实践能力、审美能力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同时, 它还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并广泛地运用、实践于生活, 因此, 引起教师的极大关注。

2. 本节内容在相应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1) 旋转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其他学习内容的关系, 如下图:

(2) 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就教材的编排来看, 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在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已有所渗透, 本节课专门学习图形的旋转, 揭示旋转现象的三要素, 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运用旋转这种方法, 欣赏图形、设计图案, 并能应用于生活。

(3) 知识的横向比较。

3. 旋转的内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 这样的图形变换叫旋转。这个定点就是旋转的中心, 某个方向就是顺、逆时针方向, 角度就是旋转的大小。旋转是将一个基本图形变换成一个复杂图案的方法 (手段) 之一。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时最主要的目的是能灵活运用旋转这种手段来设计制作相应的图案, 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关于学生 (学情分析)

1. 学生对于该内容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

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于旋转现象其实是非常熟悉的。比如说石磨、秋千、跷跷板、木板风车等的运动, 他们已是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通过三年级下册的教学, 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他们对旋转这个几何概念有所感知, 此次教学主要是找出旋转的三要素, 通过操作运用, 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2. 学生学习旋转时出现的困难。

通过第一次尝试, 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起来出现了以下困难:

(1) 教师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图A如何变换成图B、图C、图D时, 学生略加思考就能想明白, 可是在汇报时他们只说通过旋转多少度就能得到图B图C图D, 却很少有人说清绕哪个点, 向什么方向旋转。一次是这样, 二次还是这样。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准确表述这一现象就这么困难吗?

(2) 实践中的困难。从学生自己设计的图案效果来看, 质量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案非常单一, 虽然利用了旋转这一手段, 但不是很精致, 显得粗糙。二是操作不到位, 图案不美观。

3. 分析与思考。

(1) 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旋转现象, 停留在心明口不明的阶段。说明学生没有具体操作、制作的经验, 对这一概念理解得也不是十分透彻。

(2) 制作图形粗糙, 不到位, 不美观, 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 缺乏实践能力。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 我们课题组集体会诊:在上课之前, 组织学生自己制作纸风车, 然后比一比, 看谁做得最漂亮、最精致。通过实际操作唤醒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不要只停留在对事物外在形式感悟上, 从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一个支点。

三、教学活动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与反思的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这次教学的策略是:情景—观察—思考—汇报—总结—制作。即出示风车图案, 猜想这个图案是如何设计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 独立思考后举手汇报, 然后集体总结出方法, 最后小组制作设计图案展示。在这一教学活动中, 学生能够找出多种图形变换的方法, 但是他们对于旋转过程的描述有点模糊, 说不清道理, 道不明理由。课后,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问卷发现, 他们对基本图形A通过旋转构成风车图案, 这一过程表述起来十分困难。为此, 我们课题组又集体商量对策, 一致认为;教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呈层次性展开,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还应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这一环节, 这才有利于学生认识旋转的本质特征,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想好了就行动, 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第三次研究。

第三次教学是分步进行的。

第一步, 针对学生年龄小、表达能力不强的特点, 我们设计了如下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思考, 分别说明图1如何变换成图2、图3、图4的。

第二步, 在学生能准确描述三角形变换过程的基础上, 出示教材中的第一幅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思考风车图案的设计过程, 并在方格纸验证自己的想法 (也可同桌互助) , 然后汇报风车图案的形成过程。

第三步, 出示第二幅情景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复杂图案是怎样设计的, 并举手回答, 全班交流。

第四步,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单一图形利用旋转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幅图案, 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再在全班展示, 最后由学生评比。

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揭示概念的内涵,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便于学生学习新知。组织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交流、操作、归纳等手段自主学习。重点突出了、难点突破了、目的达到了, 这就不是简单的“授予”而是儿童灵性在一定情境下的“激活”与“唤醒”,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效果良好, 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感悟】

1. 充分的课前活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自制纸风车, 然后在班级展示评比, 同时让学生观察思考, 风车在运动中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怎样变化的?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还让学生明白了图形在旋转过程中是围绕着旋转中心旋转的, 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的道理, 为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堂效果十分明显。

2. 根据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材呈现的图形的变换内容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每个图形的变换都有多次操作过程, 因此,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能力, 设计了直角三角形旋转的单一变换过程来作为整个教学的铺垫, 将综合性问题简单化, 当学生熟悉了这些变换后, 再引入教材内容, 学生就能准确表述旋转现象和正确认清旋转角度了, 使学生心明口明,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 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图形的旋转》的教学采用让学生观察、思考图形变换过程, 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 汇报评价学生做法, 总结归纳旋转方法, 设计制作复杂的图案等活动, 自始自终把学生放到学习的第一位,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不仅注重了知识的学习, 更注重了人的培养, 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真谛。

4. 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示自己的制作, 说出自己的想法, 欣赏他人的作品, 倾听他人的办法, 这是最好的交流与评价, 让每一位学生深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感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激励他们勇于创新, 勇于实践的能力, 这不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吗?

【困惑与思考】

1.教材呈现的图形的变换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而“说一说”编排的内容相对单一简单。为什么不由浅入深, 从简单到复杂呈递进式安排呢?这既便于教学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不是更好吗?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9

一、聋校“空间与图形”教学背景、意义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从现实源泉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 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发展空间观念。聋生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缺陷和学习障碍, 造成平面和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 思维灵活性不够。逻辑思维发展缓慢又影响了其对“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中概念、判断、推理、公理、公式等的正确理解。

聋生生活范围小, 信息接收渠道少, 抽象思维差, 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老师说,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直观手段, 不仅能开阔聋生的视野, 还能充分发挥聋生具体形象思维的优势, 向聋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通过视觉器官对失聪器官的补偿作用充分调动聋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吸引聋生的注意力, 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质量。

二、聋校“空间与图形”概念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1.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考虑聋生的生理特点

听力的障碍使得聋生认识世界和感受世界主要依靠视觉, 而聋生的生活、社交面比较狭窄, 由此限制了其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中较为抽象的一个领域, 如果仅仅凭着教师的课堂讲解, 没有具体的事例和事物, 聋生会很难理解。

因此, 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交互式白板、图像、视频、flash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一个“空间与图形”世界, 为聋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几何课堂环境, 把抽象、枯燥的几何知识变得形象、有趣, 把瞬间即失的信息反复重现, 更好地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 减少聋生想象的困难, 为聋生思维实现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2.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考虑聋生的思维特点

和正常儿童一样的是, 聋生的思维发展也同样会经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阶段。但聋生由于言语形成和发展迟缓、困难和缺陷, 思维的发展较长时间停留在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 思维表现了更大的具体形象性。

聋校“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扬长避短, 发挥信息技术生动、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图文并茂等优势, 同时结合语言教学, 适时把聋生的思维认识从具体形象上升到抽象逻辑的高度, 加强理解。例如: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聋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尤其是两个计算公式在应用时常常被张冠李戴。为了使聋生能很快抓住问题的实质, 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 运用描线、闪烁、重合、涂色等技术来帮助认识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像这样通过强化视觉效果, 可以增加信号对聋生大脑的刺激, 既形象直观, 又能讲清问题, 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

3.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考虑学科特点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除了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 获得亲身的体验外, 还突出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度量等, 使学生体验更多刻画现实世界和认识图形的角度和工具。

信息技术能有效弥补聋生抽象思维弱的缺陷, 但教师不能盲目依赖, 不能把所有有关“空间与图形”的内容, 全部做成PPT或Flash动画放电影似的展示给聋生, 把原本让聋生思考、想象、探索的机会给剥夺了。

三、结论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10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新课程标准把小学低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目标划分为三个阶段,但是,由于部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没有明确认识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没有详细了解各册所分布的知识点,使空间与图形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联系性。而且,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许多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空间与图形知识,没有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从而制约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少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忽视了小学数学的基础作用,不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反复使用以前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部分小学低年级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三)教学条件有限

目前,许多小学的数学教学工具有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利用静态的平面图,让学生认识、了解图形,很难发散学生的思维,很难让学生具有空间印象。同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不仅没有空间概念,而且也缺乏想象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有限,从而影响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开展空间与图形教学活动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演示、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通过演示和操作,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实物,然后自己动手操作、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课桌、铅笔盒的长度和宽度,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长度、宽度的区别,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或者折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二)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具有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认识不同的图形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形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图片中所展示的图形形状,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具体地展示抽象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教学内容,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离不开观察、感知、操作等的支持,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物体分类”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具盒、篮球、积木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几何体,形成一定的几何概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华.小学低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措施[J].考试周刊,2014(17):96-97.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策略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直观性与实践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关键在于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情境,使小学生增加图形与空间的感性经验。

一、增加小学生的感性经验

小学生对与现实生活中联系紧密的问题有着更强烈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1.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有效利用。例如“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收集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将物体的几何图形说出来,例如书本是长方体、杯子是圆柱体、乒乓球是球体、粉笔盒是正方体。

2.教师要能够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启迪。例如“周长”这一课的教学,笔者就设置了一个这样的动画场景:一只可爱的小狗正在沿着操场奔跑,恰好跑完一圈。让学生从小狗的奔跑中感受到周长的概念,说一说对周长的理解。此时笔者再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的一件文具,在纸上描一描这件文具的周长。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

3.恰当地运用生活实例。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小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确立空间与图形的概念。例如,在引导小学生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后就要鼓励小学生,尽可能列举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例如学生会说粉笔盒的正面是正方形、文具盒的正面是长方形等。

4.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在运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时,教师要力求将小学生的个体认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够激发小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例如,给小学生介绍正方体这个概念,就应该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正方体教具。

二、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强调要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强调探索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探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空间观念,再通过教师的从旁指导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1.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小学生对教师讲授的间接性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领会,只有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做的机会,才能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不要怕浪费教学时间,而是要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例如对“厘米”这一节的学习,为让学生真切领会到“厘米”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枝铅笔作为标准来对课桌的长度进行测量,从而建立学生的测量观念。

2.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在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做的过程,教给他们做的方法,教师更要给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例如,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计算:将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光凭想象学生很难对其进行回答,因此要让学生先自己画一画,教师此时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必要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画数学、量数学,还可以指导学生拼数学、演数学甚至剪数学。

3.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快乐。数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理性美,空间与图形正体现了数学这种理性美。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学生才会真正地热爱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动手实践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理解“对称图形”这一概念,可以让学生用剪纸的方式来体验,将一张纸对折剪出图案,打开之后就成为一个对称图形,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感受到了惊喜。这样一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受到数学美的熏陶。

4.提倡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空间与图形教学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模仿和实践,同时也强调小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必须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这样有助于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问题,从而使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提高,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热爱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蓝兰.优化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J].阅读,2014(Z7).

[2]陈敏.情境交融 探索规律:“找规律”教学案例[J].新课程导学,2014(26).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 篇12

一、培养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好“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关键, 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他们的思维才能进入几何的空间, 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例如: 莫比乌斯带的教学就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学生动手操作结束后, 进一步启发:同学们, 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样一个奇妙的纸圈, 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比乌斯带”, 如果你勤于动脑, 积极思考, 你也可能创造奇迹, 到时也许会出现以你的名字命名的“××环”、“××带”. 这样 , 学生感受到了“空间与图形” 知识的神奇, 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二、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知图形的特征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时,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 我们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1. 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 , 我们一般借用生活实例 , 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 提出相关的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在教学过程中 , 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开放性问题情境,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寻找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 选取学生熟悉的、丰富有趣的生活实例, 同时注意所选事例的本质属性, 使学生能抓住特征并达到初步感知的效果. 经历数学图形的应用过程, 感受身边的数学,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里 对空间与 图形的知 识明确指 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

在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想、测量、拼摆总结的学习过程, 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使孩子们动手积极, 交流自然, 课堂气氛和谐, 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体验数学的魅力, 获得成功的体验, 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 利用生活经验 ,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 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 这是他们理解空间知识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因此, 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 把视野拓展到生活空间,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亲自动手操作 ,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亲自动手, 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 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感知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 体验各种实际探究活动, 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3. 通过认识图形 ,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图形是“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中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画一画、转一转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认识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图形认识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不能只满足知识的探究过程, 教师还应该安排丰富的多层次的活动, 使学生获得的结论、特征、方法更为深刻, 并且类化为一种稳定清晰的知识结构, 进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后, 把自己置身于学校大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中, 在游戏中学习, 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作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师, 应该更新观念, 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 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把数学知识的教学与课外活动密切联系, 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

1. 通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调动积极性. 数学课外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数学讲座, 开展数学游戏等. 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2. 通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扩大知识面. 数学课外活动一般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学生的积极性高.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活动, 学生感受深, 对知识容易记牢.

我们要加强数学课外活动研究, 拓展数学活动空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舒展身心,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

上一篇:建筑电气施工监理下一篇:机械Auto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