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1
《图形的变化》教学案例
——图形的翻转与旋转
单
位:恒山区育新小学
讲课教师:杨胜海
点 评 者:马丽娟
《图形的变化》教学案例
———图形的翻转与旋转
恒山区育新小学
杨胜海
教学背景:
《图形的变化》是选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九课。这节课研究的是Windows画图软件中的“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两条命令。根据我们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认为这两个知识点如果作为命令教学、功能教学,操作难度会小于理解难度,让学生照着学、试着做会比较容易,花费的时间也不多。但是,学生在课上恐怕只能学到一两个好用的方法,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不会很多。为了让学生在课上得到更多的时间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决定将本课教材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织安排,将“翻转/旋转”命令单提出来,作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加以拓展。
“翻转/旋转”是本课的操作技能。只要告诉学生指定要变化的图形,学生就可以试着运用“翻转/旋转”命令将图形进行各种变化,完成操作。但是,这样完成一个任务实在有些无趣。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画图”部分的教学,和自然课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情感教育在各个学科中都要逐步渗透。根据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产生的不同变化,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创作情趣。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图形产生翻转、旋转变化的方法。技能目标:掌握图形翻转、旋转的变化,加快图形的创作速度。教学过程:
在一阵铃声过后,我走到了多媒体电脑跟前,打开了我的文件夹中名为“图形的翻转与旋转动画”的Flash文件。
师:
同学们,请把目光集中到大屏幕,欣赏一组优美的动画。(生观看)师问:你们能谈谈观看后的感受吗? 生1:我看到有的图形调了一个面。生2:我看到有的图形从左边变到右边了。生3:我觉得有的图形好像变了一个角度。
师:
同学们谈得真好,说明你们在观看的时候很认真。图形从左边变到右边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水平翻转,图形从上面变到下面我们通常称作垂直翻转,另外,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不同角度的动画实际上就说明了图形也可以按一定角度旋转。那我们了解了图形可以产生这么多的变化后,你们想不想让自己所画的图形也产生不同的变化呢?
生:
想。
师:
好。请你们打开电脑,在自己的画布上随意画出一个图形,然后小组自行探讨使图形产生不同变化的方法。现在开始!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答疑。)师:
嗯,杨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可以当一名出色的小画家,想象力特别丰富,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不知道怎样使自己画的美丽图形进行各种变化,谁愿意帮帮他们,说说你的操作方法?
生:
我画的是环保小屋,如果我想让小屋的烟囱变到右边来,就首先把小屋选定,然后点击“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选项,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你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变化,例如我选择“水平翻转”,然后点击“确定”后,你就会发现小屋的烟囱从左边变到右边来了。
师:
你们再知道怎样使自己的图形变起来了吧,秘密全在“图像”菜单里,只要你点击它,就可以让你的图形想怎样变就怎样变。同学们,还记得在自然课中学过的地球引力知识吗?地球像个大圆球,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每个人都是站在地球上的,就像这样:出示地球图片和四位小朋友的图片。
师问:这幅图美吗? 生:
美。
师问:杨老师也很喜欢这幅图,想把它在电脑上画出来,但老师只画出了一位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帮忙,把其他三位小朋友也请到我们这儿来作客呢?
生:
有。
师:
先不慌回答老师,任何方法都要通过实践来证实它的可取程度,现在请你们打开桌面上名为“地球引力”的文件,把你想到的方法操作试试。
(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答疑。)师:
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谁愿意在大屏幕上向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样请出其他三位小朋友的?
(生1上台演示操作。)(生2上台演示操作。)师:
图形的变化有所不同,变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只要是适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结束语:今天,大家通过尝试、合作、交流,掌握了图形变化的两种方法,生活中还有许多其它的变化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能利用更多的图形变化的知识,勾画出自己美好的未来!教学反思:
“画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多动手,使他们在轻松的愉悦气氛中主动学、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本课方案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对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个突破其主要体现在:“翻转”与“旋转”命令的教学。生动、有趣的课堂引入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引入要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Flash动画让学生感受图形各种各样的变化,自然地引出:让自己所画的画也产生不同的变化。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翻转/旋转”命令的操作难度并不大。但是这种变化的讲解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讲清楚并不容易。因北,我们就让学生自行探索“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它是怎样使图形变化的?应该如何操作?我们交给学生自行探索,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以后,感受这个命令带来的乐趣。然后,学生根据个人的体会来告诉学生,教师适当做一下小结,主要是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待学生对“翻转/旋转”命令有了初步了解后,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借用自然课中已学过的地球引力知识布置任务,又一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的差异方面也显露出来了,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任务,有的学生思路并不清晰,这时,教师要给那些完成任务的学生安排一些新任务,以利用他们的时间,还可以请他们当小老师,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充分自主的学习,学生“指导”学生,协作互助;而执教者始终保持着一个引航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学中还应给予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当然,本课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不够充分,思路还不够放开,大多数学生仍局限在教师的思维之中,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总评:
“画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windows程序。教学中,杨老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条件,结合新课程理念去设计和实践,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具体看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杨老师课堂利用Flash动画让学生感受图形多种多样的变化,生动,有趣地引入新课,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课堂上,杨老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如让学生自行探究“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它是怎样使图形变化的?应如何操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感受这个命令带来的乐趣。然后,学生根据个人的体会告诉学生,体现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本节课,在学生对“翻转/旋转”命令有了初步了解后,杨老师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借用自然课中已学过的地球引力知识布置任务,在任务的完成中,学生的差异显露出来,有的学生能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学生思路并不清晰,杨老师能给那些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安排一些新任务,还请他们当小老师,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使慢孩子得到更多的帮助,使课堂上的每一名学生都动起来,都能学有所获。
4、教学气氛民主、和谐。
杨老师在课上始终保持有一个引航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自始自终充分自主地学习,协作互助,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可以说,杨老师的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学生“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生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但如果课上教师的思维再放开些,相信效果会更好!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2
一、什么是规律
1.《辞海》将“规律”解释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和趋势。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张华老师在《小学教师》2010年1、2期合刊第4页《关于小学数学教材中“探索规律”的解析与思考》中则有更详细的解释:
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 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向。规律是一种关系概念, 不存在于任何一种或一个实际的客体之中, 是从许多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关系模型。
探索规律就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的认识。鉴于规律具有重复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 探索规律首先需要明确构成规律的元素以及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基本单元, 也就是了解规律的结构, 即内在的规则;其次, 探索规律还需要能够根据规律的重复特性, 预测出后面的元素是什么, 即预测规律的发展趋向。
3. 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63页是这样叙述的:“一般来说, 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 (至少出现3次) , 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二、如何理解此处之“循环”?
笔者在多处看到将这节课的课题称作“图形循环变化规律”, 但是对“循环”二字的理解却各不相同。如《教学月刊·小学版》 (数学) 2010年第3期第32页马珏老师的《直观感知规律, 促进思维发展———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图形循环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中就将“循环”理解为前面规律含义中的“重复性”。而从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51页的叙述来看, 此处“循环”是作为“变化”的定语, 是指“组” (单元) 内部的变化方式。对此, 笔者更认同后者。
三、本节课的规律有何特点
这节课中主题图的四种图案 (四种颜色) 在按一定的次序做循环变化, 这种变化具有“可预测性”, 但是不具“重复性”。如果按照上面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说法, 至少要有这样的三个排列, 也就是说至少要有12行 (三个“组”) , 才符合“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 (至少出现3次) ”的说法。如果按照上文张华老师提到的“规律结构”的说法, 那么本主题图也只能算作一个“基本单元”, 构成这个“基本单元”的四个“元素”是这里的四个“行” (列) , 而不是简单的“一种图形”!
可以这么说, 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排列规律中每一个“组” (基本单元) 的构成图形 (元素) 是单一的、固定的, 探索的规律是“组”与“组”之间的关系, 即“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 “元素”没有变化, 主要体现“单元重复”。而这节课里图形的排列规律中的“组” (基本单元) 的构成元素是组合的 (四种图案或颜色) 、循环变化的, 它探索的规律实际上就是探索构成这个“组” (基本单元) 的四个组合元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 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而形成第二行, 以此类推。这是“元素”在循环变化, 没有体现“单元重复”。
由此可见, 一年级下册探索的图形规律是简单的重复规律, 和本节课要探索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 笔者认为这种不同并不仅仅像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51页上所说的那样“稍微复杂些”那么轻松, 而是有着比较大的跨度。这也难怪二年级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普遍感觉困难。
为了体现单元“重复性”, 笔者认为可以增加这样的问题:“按照这样循环变化, 第n (一个不太大的具体的正整数) 行应该怎么摆呢?”有点类似三年级的一些思考题, 如“今天是星期三, 再过n天之后是星期几”之类。当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主题图与例1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教学用书》第153页上说:例1四组图形的变化方式与主题图相同, 只是图形不按行列的方阵排列, 而是排成一行。从左边起, 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了第四个图形, 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按照这样的说法, 例1与主题图属于并列关系, 那么将此例作为探索了主题图之后的一道练习让学生来完成应该没问题。可事实上, 从笔者以前的教学经历和六位比武教师的实践结果看, 例1的正确率很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
1. 例1既有图形的区别又有颜色的区别, 而两幅主题图要么考虑图形要么考虑颜色, 是单一的, 因此例1的难度明显大于主题图。而非《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的“只是排列上的不同”。
2. 有的教师在画一画之前先让学生摆一摆, 但给学生准备的学具也像例1那样很小, 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造成因“没摆规范”而造成了错误。在画一画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斜的”画不好, 也造成错误。
仔细分析了主题图、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笔者认为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主题图作为一个引例, 由学生自主探索, 从行、列、对角线等不同的角度归纳出循环变化的规律,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深化到例1, 以例1为主讲, “做一做”和第11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作为配套练习。从逻辑上看这样的安排很合理, 但实际上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单考虑形状或者颜色的主题图和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已经有相当的跨度了, 更何况是有诸多干扰因素的例1。
五、如何取舍素材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关于“探索规律”第一学段要求是“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当然对此的理解是有弹性的, 还要看学生自己的实际。普遍来说,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完全直观、形象化的特点, 而且注意稳定性差, 注意广度不够。因此, 像例1这样由诸多干扰因素构成的“循环变化规律”就很不容易被他们发现, 一些学生甚至在“合作”“启发”之后仍难以完成。这无形给学生造成了挫败感,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3
教材简析:
本节课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我在教学中既拓展使用教材,又遵循教材的内容,采用观察七巧板拼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
5年级的学生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巩固,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拼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转化的思想,将不规则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已学的规则平面图形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的运用中有困难,我就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七巧板引入课堂,在具体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在有效的情境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感知策略
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七巧板拼图送给你们,想看吗?那一起来猜猜我拼的是什么吧。(师动手拼鱼、兔子、猫。)
师:喜欢吗?那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两幅拼图,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
生:面积相等。
生:都是由几个图形拼成的。
师:也就是说都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那你能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字吗?
生:七巧板拼图、动物拼图、组合图形。
师:这样的图形就是组合图形。如果让你求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你还会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组合图形面积。)
【设计意图:将原来简单的复习平面图形改由七巧板拼图引入,既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好玩,让教学更生动,同时也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什么是组合图形,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二、动手实践,引入策略
1.通过学生动手拼图,初步感受简单几何图形可以拼成组合图形
师:在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也来拼成一个喜欢的组合图形吗?现在请同学们动手拼摆,将拼好后的图形固定在卡纸上。老师要选拼得漂亮的作品到黑板上展示。
(生动手拼图,师找出3幅组合图形及一幅叠加图形到黑板上展示。)
师:组合好的同学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用了哪些图形。组合成了什么图案?怎样来求它的面积?
师:拼完了吗?举起来互相欣赏一下。好,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几位同学的作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个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怎样来求它的面积?
生1:我是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帆船,用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再加上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了。
生2:我用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合成了一个笔筒,用三角形的面积加上长方形的面积就能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生3:我是用3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成了一个圣诞树,用3个三角形的面积加上正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了。
师追问:仔细观察一下,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说说理由。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虽然用的是3个三角形。但在拼图形的时候另外两个三角形被上面的图形挡住了,所以不能将3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应该用一个三角形面积+两个梯形面积+一个正方形面积才是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的确,我们在组合图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叠加现象,如果出现这种叠加情况,其实就改变了原来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这几名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相加方法。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将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相加可以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你们太棒了。不仅拼得好,而且很善于总结方法。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就把这些美丽的图案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了。好,现在请先将它收好,放到书桌的左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拼组合图形——交流过程——研究面积——总结方法这一过程,让学生感受组合图形面积与简单图形面积的关系,体会组合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学习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感受中体会知识的本质。也为分割法、添补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索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知道了用相加的方法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组合图形,同学们来看看,这个组合图形你还能求出它的面积吗?(课件出示教材例题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书桌内的学具卡片,动脑想一想,你怎样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方法既简便又与众不同。
(生动手研究例题图。动笔画、剪刀剪、动手折……把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在黑板上展示。)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你们太了不起了,那现在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1:我将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了两个长方形,用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就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是将这个图形转成了我们熟悉的长方形。你真是太聪明了,是啊,我们既可以把简单图形拼成一个组合图形,也可以把一个组合图形分成学过的简单图形。那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生:折分法。
生:分割法。
师:那我们可以准确地把这种方法叫做分割法。
生2:我也是用分割法将这个图形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3:我也是用分割法将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了两个梯形。
生4:我和他们的不同,我是添补上一个正方形后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减去添补的面积就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我把这种方法叫做添补法。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很独特,是运用的添补的方法。
生5:我将组合图形分成多个三角形。再将这几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追问:那同学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小结:我们在分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割的简单图形越少,其解题方法也将越简单。
师:咱们同学真是太聪明了。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找到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还可以用分割的方法、添补的方法。都是将组合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这种转化的思想也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
3.运用方法,出示数据计算,解决例题
师:刚才所研究的这个组合图形就是小华新家的客厅平面图。(课件出示例题。)
师:这几天他想在客厅铺地板,所以特意将测量的数据带来,想让咱们同学帮他算一算,你愿意帮他吗?好,一起来看看他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据。(学生审题)。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计算出它的面积。
(指名板前演算,反馈汇报。)
师:经过同学们的帮忙,相信小华一定能买到合适的地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尊重教材,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组合图形可以分成简单图形,简单图形可以拼成组合图形。这样的设计环环相扣,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实现“由简单出发,向本质迈进”这一教学设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拓展延伸,应用实践
1.同学们已经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练习,敢接受挑战吗?好,我们来看教材76页练一练第一题:你能将下面的图形分成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生交流、汇报。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找出了这么多简捷的分割方案,看来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分割成简单图形来计算。
2.教材76页第二题,这道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3.你能巧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为学生呈现了这样一道须要翻转填补的提高题,意在练习有梯度,激发探究欲望。同时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四、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同学们充分运用转化的思想,在探索活动中归纳出了分割法、添补法来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并且运用了多种策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真是太了不起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组合图形处处可见、应用广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围绕这一思想主要突出了以下几方面:
1.在充分的观察和感知活动中,理解和建立组合图形面积的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欣赏,告诉学生组合图形的概念。而本节课的教学从生活中的七巧板引入,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七巧板拼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共同的特征,初步感受什么是组合图形。这一感受是源自学生主体的。
2.在充分的操作与合作交流中,体会组合图形与简单图形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组合图形可以分成简单图形,简单图形可以拼成组合图形,这样学生在充分的感知、实践、领悟中学习新知、建立良好的数学模型,为后面的分割法、添补法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在任意的拼摆中,叠加情况的研讨,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观察、交流的活动,这一系列的探索、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渗透了转化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多种解题策略
本节课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例题图的研究环节,使学生借助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在不断探索、交流中寻找多种解题策略。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发扬教学的民主性,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充分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地显露。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实现了教学设计初的“从简单出发,向本质迈进”的主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探索性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渗透了多种解题策略及转化的思想,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教学反思 篇4
为了能够让学生经历从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本节课通过应用多种丰富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出生活中的一些美丽的几何图形。通过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尝试在这些图形中抽象出图形,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棱柱和棱锥。学生通过经历具体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逐步建立出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图形概念,体会出数学的抽象思想,在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活动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他们的本质特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图形的形状特点,鼓励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练习题的选取上,要与本堂课的讲解重点相关联。练习题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点的复习与强化的过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作业形式的多样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让学生重视练习题,每一道题都是对知识点的浓缩。
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篇5
清水九年制学校 刘霞
《图形的变换》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可以从分析变换的几个要素入手。
平移的要素要有三个:1.基本图形—是什么图形发生了平移?2.方向:向什么方向发生了平移;3.距离:平移了多远?如上图中基本图形是三角形,方向是向上,平移了两个单位。
旋转的要素要有四个:1.基本图形—是什么图形发生了旋转?2.旋转中心—是绕哪个点旋转的;3.方向:向什么方向发生了旋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4.角度:旋转了多大的角度?(一般旋转90度和180度)
轴对称的要素要有二个:1.基本图形——是以什么图形为基本图形进行变换?2.对称轴—以哪条线为对称轴作变换?
无论平移还是旋转运动,我们关注的是其运动过程,也就是说要看这个图形是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变换到另一个位置的。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变换中的要素,一是要借助于操作将思考与操作结合起来,如画一画、折一折等;二要借助于方格纸进行操作和学习。方格纸呈现了平行和垂直的网络线,即可以看出变换的方向,又可以看出变换的角度(小学阶段要求旋转的角度为90度)和距离,直观方便,便于学生理解图中的各种关系。
就平移和旋转两个概念的表述来说,学生对平移变换的表述是比较准确而流利的,但对旋转变换,尤其是旋转角度的表述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地对这方面加强训练。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变换出所要的图形,通过巡视,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会操作,但是让学生把自己操作的这个过程用语言来描述,似乎困难较大,描述的也不够准确,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训练。
图形的平移教学反思 篇6
城郊一中 郭付坡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的内容,平移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小学阶段也对平移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这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认识平移的概念,首先,我通过创设大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形成在直观上的初步认识;然后,让学生借助课件演示,使平移运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平移有了充分的感知,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学生自主归纳“什么是平移”做好了铺垫。从课堂反应的热烈程度及课堂的练习反馈来看,这样做还是比较成功的。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是会找平移过程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理解并能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材的编排是通过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三角板的平移来呈现这个教学内容的。如果按教材的编排直接通过三角形的平移来实现这个目标,难度是很大的,并且难于突破难点。于是,我把它进行了分解:点平移——线段平移——三角形平移。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思维逐步展开,从而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遵循先扶着走(点平移)、接着半扶半放(线段平移)、最后大胆放手(三角形平移),这样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每部分内容的教学各有侧重:“点平移”侧重于认识相关概念;“线段平移”侧重于确定平移方向和距离,注重小结方法(学生归纳),学法指导;“三角形平移”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且在每一个环节上,真真正正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如让学生到黑板上指着说。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这样做较好地实现了这一教学目标,顺利地突破了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得到升华,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是本节课较突出的一个亮点。
本节课的另一个亮点在于体现了课堂的互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我把握住了这一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并让组内充分交流讨论的同时,还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展示,如一个组代表回答后,就算是回答正确了,也要给其他组也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整节课还贯穿着一条暗线: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通过从生活中寻找平移——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运用平移解决问题,这就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赋予了有趣的实际背景使内容更符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 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用具
1.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辅助教学。
2.若干种相似图形的硬纸图板。
3.两副三角板。
教学过程
这堂课需要在相似图形的基础上, 确定出位似中心并得到位似图形, 并且还要不断地变化位似图形的位置。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无法展现出多种形式的位似图形,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 由于作图量大而烦, 费时又费力, 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 要尽量用一些生活中学生比较喜欢的图片来教学。
一、情境引入, 整体感知
1.投影仪展示课件:一组图片, 一神州飞船发射图片, 演示图片的缩放过程。
(回顾相似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 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2.操作实验:指导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进行实验, 每位同学拿出自备的两个相似图形纸片, 位置任意摆放, 连接对应点, 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是否经过一点。同时请两位同学上前台选取不同类型的相似图形进行演示, 供班级同学参考并猜想。
3.放映中国著名球星张怡宁打乒乓球雄姿的一组缩放照片, 突出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 与学生的实验形成对比, 引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建构新知: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 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让学生进一步操作, 亲身感受位似图形与相似图形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 而相似图形未必都能构成位似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观察、思考, 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三、自主应用
1.量一量:
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 经过猜想, 讨论, 归纳得出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想一想:
本章已学过哪几种放大图形的方法?
(使用多媒体, 演示利用橡皮筋法放大图形, 动态直观, 清晰明了, 进一步验证它属于位似图形的作法)
3.做一做:
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同学们谈一谈自已的感受。
教学反思
“位似三角形”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亲自操作、探究的过程中, 获得三角形相似的第一个简单的识别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堂课学生的表现看到, 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中,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感受较好:
(一) 、这一节课通过情景创设, 引入新知较恰当, 切合实际。教师用4分钟回顾提高后, 教师用教学用的三角板提出要学生举起看起来与老师的这块相似的一块学生用三角板。接着让学生通过猜测、变量、计算和比较得出两块三角板相似的结论。这样引入能很好的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乐趣, 从而能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 、这节课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操作、自主活动的机会。不论是回顾旧知, 还是探究新知, 都是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比如量一量、做一做这些设计都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 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新理念。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教材;充分了解;创造高效
教学片段一:
1.提问:我们已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六个图形,学生分组计算六个图形的面积。
3.抽生汇报,同时口述六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及用字母表示的公式。
4.揭示课题:我们已能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探究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开课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要求他们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与此同时,还带领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的目是以旧知唤新知,为探究新知作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达到预期效果。但原计划这一环节用5分钟,实际教学却用了7分钟,原因在于我备课时对学生的基础未完全了解,没真正做到备好学生。
教学片段二:
1.课件出示例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观察图,思考:窗户面积等于什么?(生答:窗户面积=半圆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从图中你还发现半圆与正方形有何内在联系?(生答:半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3)学生收集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解答此题。
(4)抽生汇报,并说出解题思路。
(5)结合此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板书:①观察图;②收集数据;③列式解答。
(6)例题的变式练习:
①如果已知半圆的半径是1米,求窗户的面积。
②如果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8米,求窗户的面积。
(7)思考:无论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还是已知半圆的半径或正方形的周长,为什么都能求出窗户的面积?
通过探究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观察图,通过观察图发现半圆与正方形在这个组合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因此,不管是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还是已知半圆的半径或正方形的周长,我们都能求出窗户的面积。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只要学生能掌握策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发现半圆与正方形在这个组合图形中的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收集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出窗户面积,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对例1进行了变式练习。这样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通过例1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利用例题的变式练习消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又及时让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视野,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活动状态。但在这个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洁,始终担心少数学生对自己的策略不够理解,重复让学生小结策略,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消化知识,没有在课堂上大胆地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学习。
总之,备好一堂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时不过分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教案,适当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使数学课堂更具丰富性与多变性,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齐丽娟.认识几何图形解答几何问题.数学大世界:初中版,2010(3).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篇9
以学生为主体
如果采用被动式教学,即知识单纯地由老师给予学生,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主动式学习。那么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老师授课为主体。
知识与生活结合
《有趣的图形》教学反思 篇10
《图形与位置》的复习是基于学生学习掌握了前后、左右、上下,以及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运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等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识别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和回顾。通过系统的梳理,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课堂中,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了的图形与位置的认识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我设计本节课教学模式,在整理部分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在练习部分让学生算一算、画一画、讲一讲等多种方式,重点复习比例尺的计算,扎扎实实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构建知识的体系。整体上来说效果不错。
但也有遗憾,本打算当学生课前先忆一忆,由于某原因没来得及布置,课上我又担心时间问题,自学指导成问答式了,犯急。
“平面图形的密铺”课后反思 篇11
在这堂课的导人上,我完全按照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课程一开始我就创设情境,开展活动:1.进行图案欣赏,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密铺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潜意识里对密铺有初步的印象。从上课情况来看,学生欣赏图案时很专注,对图案有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完全达到了我的设计意图。2.开展“我做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己设计地砖花纹,然后把每个小组的设计贴在黑板上展示,对每组的同学都提出表扬和鼓励。这时我没有告诉学生设计地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实际上设计地砖需要注意不能有缝隙、不能重叠、要能铺成一片。为什么我不告诉学生这些呢?第一。地砖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学生很熟悉,可能有部分同学能够注意到这个问题;第二,如果我先讲了这个问题,会使学生把注意力全放在如何使设计中不能有缝隙、不能重叠、要能铺成一片上,有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第三,如果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设计出来的图案不满足这个要求,那么我可以请其他学生指出他的不足,给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今后遇到同类问题时,他可以先思考再动手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3.提出问题:每个小组的设计是否都能符合实际生活的要求?(有些不符合)哪些小组的设计不符合实际生活的要求?为什么不符合?(有空隙,或重叠,或不能铺成一片)由这些提问很自然地过渡到讲授新知识。
讲授新知识这部分我分为两个步骤,由前面提问引出平面图形密铺的概念: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又称作平面图形的镶嵌。介绍概念之后,我请学生来判断刚才的设计中是否都是密铺的,由此得出平面图形密铺的条件: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从课堂情况来看。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很透彻。
下一步深入探究,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常见的多边形中,哪些可以密铺呢?多边形密铺需要什么条件呢?先请同学们观察贴在黑板上的地砖设计,哪些多边形是密铺的?学生很容易得到矩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密铺的,进而引导学生得出多边形密铺的条件,以此来说明设计中的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为什么不能密铺,使学生由简单的学习知识上升到了知识的应用,会用的知识才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这节课效果很好,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并不难,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很容易。
第四个环节是知识拓展。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来探索普通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是否能密铺,这是对平面图形密铺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学生不但要懂得平面图形的密铺知识,还要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那么这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当然,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在这节课上,我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在今后的教学中,各位教师都要注意这一点。这个环节我采取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探索出结果的小组派代表来讲解规律,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使班上的其他同学产生羡慕或不服气的情绪,形成在数学学习上的你追我赶的态势,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结环节上,我提出问题: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使得每位同学都能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并且每位举手回答的同学都能有自己的答案,课堂效果很明显,学生回答很积极。并且很多学生回答得都很好。
最后—个环节作业布置上,我采用了新的模式,布置课后活动:你能设计出由—个或几个平面图形密鋪得到的美丽图案吗?请你试—试!这种新式作业,学生很愿意做,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全方位地复习知识、巩固知识,否则他们怎么能设计出由一个或几个平面图形密铺得到的美丽图案呢?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达到了我设计的目的,而且对我自身的素质也起到了很大的提高作用,我希望今后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
在图形变化中掌握循环嵌套 篇12
采用循环结构是计算机程序的重要特征, 而循环嵌套既是循环结构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关于循环嵌套部分的教学, 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循环嵌套, 掌握循环嵌套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从而能够运用循环嵌套结构解决问题。
“九九乘法表”常被作为程序设计语言中循环嵌套部分的经典教学例题。但是对于初学者直接完成这个任务很有难度。很多同学不能清晰的理解循环嵌套的执行过程。也有同学试图通过死记硬背“外层循环控制行, 内层循环控制列”的口诀来解决循环嵌套问题, 但是一旦不小心记忆反了, 反而适得其反。在实际教学中, 考虑到图形的直观性, 发现基于图形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易于理解, 所以将九九乘法表分解成一系列的难度逐步增加的图形任务, 逐级完成, 逐步推进, 让学生在图形变换中掌握循环嵌套的本质和特点, 进而理解循环嵌套、掌握循环嵌套, 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 任务设计
其实循环嵌套并没有脱离循环的本质, 因此对于循环嵌套的掌握应从单层循环开始。第一个图形输出任务是输出一行, 九颗星号。如图1所示:
任务1非常简单,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 但是常常会有学生不假思索的写出语句Print"*********", 这时可以提醒学生, 对于这样的设计如果任务发生一点变化, 那么程序中可能会做更多的修改, 而用循环来输出这个九个星号会更具通用性。代码如下:
任务2让学生在图1的基础上, 完成图2, 输出九行, 每行九颗星号。
有了图1的基础, 大多数学生都能直接想到, 图2的形成就是将图1的程序段整体作为循环体, 循环执行九次。由此可以进一步详细讨论循环嵌套的特点, 通过观察程序流程, 及输出的图形, 观察内外层循环变量j和i的变化, 使学生理解在当前的图形输出中, 外层循环变量控制着输出的行数, 内循环变量i控制着每一行上星号的个数;外层循环变化慢, 内层循环变化快。而使得外层循环变量控制着输出的行数, 内循环变量控制着每一行上元素个数的根本原因是:外层循环每取一个值, 内层循环会把所有值都取一遍。
虽然循环嵌套结构形式复杂, 但是它并没有脱离循环的本质。因此循环嵌套必须遵循循环程序设计的两大要点, 即确定循环体和循环次数。此外在抽象出循环体语句后, 还要确定循环体所在的层次, 哪些语句跟着内循环, 那些语句跟着外循环。同时, 不管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 都是通过循环变量控制循环次数的, 所以在循环嵌套结构中除了分别确定内外循环的循环次数之外, 还要注意内外循环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
经过, 详细的分析之后, 可以提出在上一段代码的基础上修改完成图形3的任务。
通过分析图3的形成过程, 可以得出规律, 图3在第j行, 输出的星号个数是j颗。遵循设计要点需要确定循环体和循环次数, 对于循环体, 和图形2相比输出内容还是每输出一行星号然后换行, 因此内层循环的循环体和外层循环的循环体都不需要进行修改;而对于循环次数, 总输出行数还是九行, 所以外层循环的循环次数没有变化, 而内层循环变量i控制着每一行上的星号的个数, 每行不再是输出九颗星, 而是输出j颗星号, 所以代码修改如下:
以上3个图形的变化过程, 比较容易理解, 接下来可以提出输出图4 的任务。
在图4中, 数字代替了星号。经过观察, 可以发现总输出行数, 和每行上的列数都没有变化, 所以外层循环和内层循环的循环次数不变。而对于循环体, 变化的是每行上的输出内容, 所以要修改的是内层循环的循环体语句。从1开始每次增1, 逐渐变化到j的刚好是变量i, 所以把输出内容由星号改写成i就可以完成任务。
有些同学会在写这段代码的时候, 把i误写成j。根据前面的分析, 外层循环变量每取一个值, 内层循环变量所有值都取一遍。所以, 当外循环变量j的值为1时, 输出第一行:内循环循环变量i初始值是1, 循环条件就是i<=1;输出一个j, 也就是“1”j为2时, 输出第二行“22”以此类推, 第3行输出“333”第9行输出“999999999”。所以得到是如下所示图5。
完成了以上5个图形的输出, 再来观察九九乘法表, 可以看到如果分离出九九乘法表的所有被乘数和乘数刚好就是刚刚完成的图形4和图形5中的数值。而从循环结构设计要点看, 对于循环次数, 因为总数出行数没变, 所以外层循环次数没有变化, 每行上输出列数没变, 所以内循环的循环次数也不需变化;对于循环体, 要修改的是内循环循环体的输出内容, 即输出i和j相乘。至此大多数学生到此都能很顺利的写出九九乘法表的完整代码了。
3结语
通过一系列难度逐级增加的小任务, 把握住循环嵌套的特点和设计要点;以逐步推进的渐进式的方法, 完成九九乘法表的输出, 让学生在变化中体验程序设计的魅力。
摘要:循环嵌套是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发现, 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图形输出任务,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讲授循环嵌套效果良好, 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循环嵌套,图形输出,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巧玲.项目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施[J].教学园地, 2012.
[2]杨爱琴, 顾卫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篇13
一、创设钓鱼情境,复习旧知
对于旋转在三年级只是模糊地认识,因此需要让学生再一次的体会旋转的知识,在本节课上,我创设了“老师钓鱼猜鱼的数量”的教学情境,在猜的过程中让学生复习旋转地要素,中心点和方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学生可能对这个知识点忘记得差不多,因此今天在引导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二、观察图像,发现问题
让学生在观察图像的过程中发现图形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节新课的学习。
三、学生操作,教师引导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摆一摆等充满童趣的情景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对于旋转需要哪些知识有了一个明显的认识,知识的形成在动手中形成,更易于学生知识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
四、对于练习的设置,由浅到深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设置,采用的是课后练习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图像旋转的三要素。
针对本节课存在的缺点:
一、对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陷,没有认清学生对于本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导致需要多个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在课件上,没有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图像旋转地过程,没有给学生一个清楚地认识,不能让全班学生都对这个深刻认识,课件演示上,由于时间关系直接省掉,在接下来的第二节课需要再给学生补充空间思维。
三、在整个课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李老师给我的意见是表现出自己的性格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特征。
四、对于上课过程中的语言评价还需要加强。
图形的平移的教学反思 篇14
有鉴于此,我在教案中就有意强化,给予学生明确的示范,甚至是摒弃教案理念的束缚,与学生共同学习。每一节课前都督促学生做必要的预习,课中,强调作图,通过作图,带出图形的特征。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和我一起作图,不强调原因,但要作出正确的图形,在练习中来感受。不怕浪费时间,要的就是培养作图的能力,力图落实在课堂上。在一些细节上,我把分开的叙述聚拢来,条理化。
平移图形的教案中,平移前后的图形对应线段的特征,对应点的连线段的特征,书中采用分段式(先一般后特殊),其中既有位置关系又有数量关系,笼统概括之。学生极易认识完整但做不到位。在教案中,我把一般的和特殊的图形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结论。
平移前后的图形中:对应角;
对应线段(位置关系)且 (数量关系);
对应点的连线段(位置关系)且 (数量关系);
学生对特殊情况对应线段和对应点的连线段在同一条直线上感觉不深(或忽略),放在一起可以加深印象。 根据图例,我也给出作图的具体要求,强调几何作图的完整性。 前面要有: 解:如图所示 (好比打仗中的先头部队,侦察兵) 在规定的位置: 按要求正确的画出图形(保持整洁)
找对应点的痕迹画虚线,在不写做法的情况下,平移图形要在图中 表现两要素(方向与距离),旋转图形要表现三要素(旋转中心,方向,角度)
(知识与技能的再现)
图后要有交待:则即为所求。(横线上是所作的图形)(下结论。好比打扫战场)
有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有度可依,有章可循,几何中有的知识点是条理化的,没有发散性思维可以贯穿其中,学生的创造性是在明晰的思考下图形的完美表现。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也要求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体现各个要素,说理的严密性是一个渐进性的,一步一步达成。
“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与反思 篇15
“轴对称图形”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 提出教学要求:“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 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观察、欣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 再经历“折一折”、“找一找”、“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画一画”等操作活动, 使学生感知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并能指出对称轴, 理解轴对称的含义。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课堂实录
(一) 激趣引入, 感知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案, 请大家一起欣赏 (多媒体出示蜻蜓、蝴蝶、拱桥、楼亭4幅美丽的剪纸) 。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从数学的角度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师:为什么说它们是对称的?
生: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
生:把图形从中间对折又打开后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
师:看来大家对这样的图形 (课件演示:蜻蜓图对折、打开) 有印象。其实, 如果我们把它们的外形画下来 (课件演示:隐去实物图、留下平面图) , 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图形。 (板书:对称图形。)
(二) 实践操作, 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 (出示纸剪的小树、衣服) 小树、衣服的图形是对称的吗?有什么办法证明?
生:小树、衣服的图形是对称的, 可以用对折的办法证明。
师:怎样对折呢?请大家拿出各自信封里的“小树”折一折吧。
师: (指名一生) 你是怎样折的?
生:我是把小树图形左右对折。
师: (环顾全班) 大家是不是这样折的, 请再把对折的图形打开, 仔细观察, 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两边一模一样。
生:我发现两边可以重合在一起。
师:“一模一样”、“重合”这些词用得太好了。如果把一个图形从中间对折, 再打开后两边是一模一样而没有多余的, 我们就说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两边完全重合就叫———
生:对称。
师:把一个图形从中间对折, 两边完全重合, 我们称之为“对称”, 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请同学们把“衣服”左右对折, 再打开仔细看一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打开后, “衣服”中间有一条折叠的痕迹。
师:我们可以叫它是折痕。你们看得真仔细。这条痕迹是什么形状的?
生 (众) :一条直线。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操作, 我们是沿着图形中间的这条直线对折, 使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叫做———
生:对称图形。
师:对称图形中间的这折痕是条直线, 我们把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三) 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
师:小白兔看大家这么聪明, 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出示用卡纸做的白兔头像) , 你能动手折一折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里?请你用手指画一画。 (教师把白兔头像贴在黑板上, 并示范怎样画对称轴。)
师:小白兔带来几道题, 它想考考大家, 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众生:有!)
题1.认真观察下面的图形, 并解决图形下提出的两个问题。
(1) 说一说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
多媒体演示一些轴对称图形, 着重演示第 (3) 幅图有多条对称轴并作小结:
对称轴在图形中不都是竖着的, 有时会横着、有时会斜着, 而且不止一条, 变化着的对称轴和对称图形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题2.按要求猜一猜, 剪一剪, 说一说。
(1) 上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猜一猜, 整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2) 你能剪出这些图形吗?利用附页1中的图2试一试, 并与同伴说一说。
题3.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请在图旁的□画“菁”。
题4.在方格纸上画出对轴图形 (课本第14页第3题)
题5.剪一个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课本第14页第4题) 。
题6.下列汉字、字母、符号中哪些是轴对称的。 (课件出示)
江山美如画
I LOVE CHINA 8-3=5
师:同学们, 在数学里有对称的知识, 在语文的汉字里和英文字母里也用到了对称的知识。其实, 在其他领域里也有很多地方用到轴对称知识, 谁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的?
生:脸。
生:汽车外形。
生:飞机外形。
生:桃树叶。
生:小鸟。
生:人体。
师:人体对称, 其中眼睛的对称是为了看得准确, 耳朵的对称是为了听得清楚。小鸟的对称是为了飞行平衡。美国的莱特兄弟也是从小鸟飞行中受到了启发, 在1903年发明了第一架载人的动力飞机。我们来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课件演示:法国凯旋门、法埃菲尔铁塔、加拿大国旗、北京的天坛、玩具动物、布依族的蜡染、苗族丝绣、布娃娃等。) 对称带给我们的是匀称、均衡的美。
4.推理游戏。 (课件出示。)
下面一个应该是什么形状?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美丽的对称图形, 你们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呢?
请用自己手中的材料 (方格纸、彩色纸、树叶、火柴棍) 创造出最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创造出了灯笼、圣诞树、房子、飞机等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三) 课堂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觉得自己学得好吗?班上谁学得最好?
三、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目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现、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我注意把新课程理念融入教学中, 将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课始, 特意向学生展示精美的民间剪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美的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感受对称现象, 进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实践操作, 激活思维。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参与“折”、“剪”、“说”等实践活动。通过“折”, 使学生经历“对折———重合———完全重合”的过程, 唤醒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积极探究, 充分体验“重合”、“完全重合”的含义, 并借助折痕揭示对称轴的概念, 让学生在剪、说、画等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比, 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完全重合”的含义, 进而总结和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3.趣味练习, 巩固提高。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07-22
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06-29
教学反思:图形的放大缩小07-02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反思08-12
比较图形的面积优秀教学反思07-10
李丹六年级《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反思10-23
对称图形教学反思05-22
平面图形 教学反思10-10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09-06
大班数图形教学反思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