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2024-07-22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共12篇)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1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图形、数字及简单的数与数之间的排列规律,能够发现数字及数与数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用用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填数。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排列的一般方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阶段:

1、算一算

(1)4连续加4,写出每次加得的和。(2)7连续加7,写出每次加得的和。(3)25连续减5,写出每次减得的差。(4)45连续减9,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2、摆一摆,算一算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二、导学达标阶段:

1、学习目标

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2、出示教材87面例3中(1)的两组图形。仔细观察,按要求完成:

a.把你找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说一说; b.汇报。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后面应该怎么摆?

3、观察比较。

出示幻灯片,与原来学习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不同,不是一组图形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而是每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板书:找规律时,可以先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

4、出示教材87面例3中(2)的两组数。

——

—— 24

——

—— 你发现了规律吗?接下来应该填什么数?

三、成果检验阶段:

1、按规律接着涂一涂、画一画、填一填。

2、按规律填出下一个数。1

——

—— ——

——

36

——

——

——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下面各题中都有一个数不符合规律,把它圈起来,并改正在横线上。5

—— 88

—— 13

——

4、找规律,填一填。3 6 10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从大到小,依次减少相同的数 从小到大,依次增加相同的数 找规律时,可以先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2

一、什么是规律

1.《辞海》将“规律”解释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和趋势。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张华老师在《小学教师》2010年1、2期合刊第4页《关于小学数学教材中“探索规律”的解析与思考》中则有更详细的解释:

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 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向。规律是一种关系概念, 不存在于任何一种或一个实际的客体之中, 是从许多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关系模型。

探索规律就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的认识。鉴于规律具有重复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 探索规律首先需要明确构成规律的元素以及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基本单元, 也就是了解规律的结构, 即内在的规则;其次, 探索规律还需要能够根据规律的重复特性, 预测出后面的元素是什么, 即预测规律的发展趋向。

3. 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63页是这样叙述的:“一般来说, 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 (至少出现3次) , 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二、如何理解此处之“循环”?

笔者在多处看到将这节课的课题称作“图形循环变化规律”, 但是对“循环”二字的理解却各不相同。如《教学月刊·小学版》 (数学) 2010年第3期第32页马珏老师的《直观感知规律, 促进思维发展———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图形循环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中就将“循环”理解为前面规律含义中的“重复性”。而从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51页的叙述来看, 此处“循环”是作为“变化”的定语, 是指“组” (单元) 内部的变化方式。对此, 笔者更认同后者。

三、本节课的规律有何特点

这节课中主题图的四种图案 (四种颜色) 在按一定的次序做循环变化, 这种变化具有“可预测性”, 但是不具“重复性”。如果按照上面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说法, 至少要有这样的三个排列, 也就是说至少要有12行 (三个“组”) , 才符合“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 (至少出现3次) ”的说法。如果按照上文张华老师提到的“规律结构”的说法, 那么本主题图也只能算作一个“基本单元”, 构成这个“基本单元”的四个“元素”是这里的四个“行” (列) , 而不是简单的“一种图形”!

可以这么说, 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排列规律中每一个“组” (基本单元) 的构成图形 (元素) 是单一的、固定的, 探索的规律是“组”与“组”之间的关系, 即“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 “元素”没有变化, 主要体现“单元重复”。而这节课里图形的排列规律中的“组” (基本单元) 的构成元素是组合的 (四种图案或颜色) 、循环变化的, 它探索的规律实际上就是探索构成这个“组” (基本单元) 的四个组合元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 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而形成第二行, 以此类推。这是“元素”在循环变化, 没有体现“单元重复”。

由此可见, 一年级下册探索的图形规律是简单的重复规律, 和本节课要探索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 笔者认为这种不同并不仅仅像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51页上所说的那样“稍微复杂些”那么轻松, 而是有着比较大的跨度。这也难怪二年级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普遍感觉困难。

为了体现单元“重复性”, 笔者认为可以增加这样的问题:“按照这样循环变化, 第n (一个不太大的具体的正整数) 行应该怎么摆呢?”有点类似三年级的一些思考题, 如“今天是星期三, 再过n天之后是星期几”之类。当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主题图与例1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教学用书》第153页上说:例1四组图形的变化方式与主题图相同, 只是图形不按行列的方阵排列, 而是排成一行。从左边起, 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了第四个图形, 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按照这样的说法, 例1与主题图属于并列关系, 那么将此例作为探索了主题图之后的一道练习让学生来完成应该没问题。可事实上, 从笔者以前的教学经历和六位比武教师的实践结果看, 例1的正确率很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

1. 例1既有图形的区别又有颜色的区别, 而两幅主题图要么考虑图形要么考虑颜色, 是单一的, 因此例1的难度明显大于主题图。而非《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的“只是排列上的不同”。

2. 有的教师在画一画之前先让学生摆一摆, 但给学生准备的学具也像例1那样很小, 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造成因“没摆规范”而造成了错误。在画一画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斜的”画不好, 也造成错误。

仔细分析了主题图、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笔者认为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主题图作为一个引例, 由学生自主探索, 从行、列、对角线等不同的角度归纳出循环变化的规律,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深化到例1, 以例1为主讲, “做一做”和第11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作为配套练习。从逻辑上看这样的安排很合理, 但实际上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单考虑形状或者颜色的主题图和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已经有相当的跨度了, 更何况是有诸多干扰因素的例1。

五、如何取舍素材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关于“探索规律”第一学段要求是“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当然对此的理解是有弹性的, 还要看学生自己的实际。普遍来说,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完全直观、形象化的特点, 而且注意稳定性差, 注意广度不够。因此, 像例1这样由诸多干扰因素构成的“循环变化规律”就很不容易被他们发现, 一些学生甚至在“合作”“启发”之后仍难以完成。这无形给学生造成了挫败感,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中,对水平放置的平面多边形的直观图的画法,采用了斜二测画法.在画图规则中,规定了平行于轴的线段的平行性不变;平行于x轴的线段的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的长度缩为原来的一半.而对于不平行于轴的平行线段是否仍平行,不平行于轴的线段的长度是否改变呢?本文借助平面向量对此类问题加以探讨.

问题1 已知线段AB和CD,在直观图中分别对应线段A′B′和C′D′.若AB∥CD,则A′B′∥C′D′吗?

解 设i,j,i′,j′分别是x轴,y轴,x′轴,y′轴的正方向的单位向量,则可设AB=xi+yj,由CD∥AB,得:CD=mAB=mxi+myj,据斜二测画图规则,得

A′B′=xi′+12yj′,C′D′=mx

i′+12myj′

=mA′B′,

所以C′D′∥A′B′.

故A′B′∥C′D′.

问题2 已知线段AB和CD,在直观图中分别对应线段A′B′和C′D′,若|AB|=|CD|且AB∥CD,则|A′B′|=|C′D′|吗?

解 若|AB|=|CD|且AB∥CD,则CD=AB,由问题1求解过程(相当于m=1时的情况)知,C′D′=A′B′,

所以|A′B′|=|C′D′|.

问题3 探究不平行于轴的线段AB的长度与其直观图A′B′的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解 由问题2的结果知,相等的平行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相等,因此可把线段AB平移到OP,且使OP方向向上.可设OP=xi+yj(其中y>0),则O′P′=xi′+12yj′.

于是有

|OP|=|O′P′|趚2+y2=x2+14y2+22xy趛=223x;

|OP|>|O′P′|趚2+y2>x2+14y2+22xy趛>223x;

|OP|<|O′P′|趚2+y2

所以,当OP即点P在射线y=223x(x>0)上时,

|OP|=|O′P′|;当

OP在射线y=0(x>0)与y=223x(x>0)之间时,

|OP|<|O′P′|;当OP在射线y=0(x<0)与y

=223x(x>0)之间时,|OP|>|O′P′|.

由于OP方向向上,它的位置可通过其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体现;又因为AB∥OP且|AB|=|OP|,所以,直线AB和直线OP的倾斜角相等,记为θ,则当θ∈(0,arctan223)时,线段AB的长度在直观图中变长;当θ=arctan223时,线段AB的长度在直观图中不变;当θ∈(arctan

223,π)且θ≠π2时,线段AB的长度在直观图中变短.

问题4 在问题3中,记|A′B′|2=m|AB|2,则(1)m的变化范围是什么?(2)它与直线AB的倾斜角θ有何关系?

解 (1)在OP=xi+yj中,y=xtanθ,则由问题3的求解过程知

|AB|2=x2+y2=(1+tan2θ)x2,

|A′B′|2=(x2+y24+22xy)=14(tan2θ+22tanθ+4)x2,

所以m=tan2θ+22tanθ+44(tan2θ+1).

令t=tanθ,s=4m,则s=t2+22t+4t2+1(其中t∈R),于是有

(s-1)t2-22t+(s-4)=0.

当s≠1时,(-22)2-4(s-1)(s-4)≥0,即s2-5s+2≤0,解得

5-172≤s≤5+172;

当s=1时,t=-324也符合.

所以,m=14s∈[5-178,5+178].

故所求m的范围是[5-178,5+178].

(2)s′=-22t2-6t+22(t2+1)2,令s′=0,得t1=-3-1722,t2=-3+1722,所以

s′=-22(t--3-1722)(t--3+1722)(t2+1)2.

当t∈(-∞,-3+1722)时,s′<0,s是关于t的减函数;当t∈(-3+1722,-3-1722)时,s′>0,s是关于t的增函数;当t∈(-3-1722,+∞)时,s′<0,s是关于t的减函数.

故当t=-3+1722,即θ=π+arctan(-3+1722)时,smin=5-172,mmin=5-178;

当t=-3-1722,即θ=arctan(-3-1722)时,smax=5+172,mmax=5+178.

综上可知,平行线段在直观图中仍平行;平行且相等的线段的直观图仍为平行且相等的线段;不平行的等长线段在直观图中不一定相等;不平行于轴的线段长度与其在直观图中线段长度的大小关系取决于线段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但它并非无限制的变长或变短,其变化率为

[10-2174,10+217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4

例1顺序观察给出图形的变化,按照这种变化规律,在空格中填上应有的图形。

分析与解本题目所给出的八个图,其形状都是箭。所以可以肯定空格处的图形也是箭;

在方向上,每一行图从左至右都顺时针旋转90°为下一个图形的方向。依照这样的

规律,第三行第三个图中的箭头应朝上;图形的数量变化反映在箭尾处,在同一行中,

每旋转90°箭尾上的“羽毛”将减少一对,依照这个规律,空格中的箭,其尾部的

“羽毛”没有了,成了光秃秃的一支箭。如图2。

例2依照下面图3中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中填图。

分析与解我们按花盆、花茎、花叶、花朵四部分逐步观察。

(1)花盆花盆的形状每一行都是由三种形状组成,所以第三行中所缺的形状便是

应填的图案中的花盆的形状;花盆的颜色在同一行中都是由黑、白、画有斜线的三类

组成,图中已有白、画有斜线的二色,所以应填的花盆为黑色。见图4中的(1)。

(2)花茎花茎的形状为鱼钩状。每一行中花茎的方向都是由两个向右的和一个向

左的组成,第三行中已有一个向右的和一个向左的,所以应填的花茎的方向为向右的。

见图4中的(2)。

(3)花叶先观察花叶的数量,每一行中都是有两个有花叶、一个没有花叶,第三

行中已有一个没有花叶、一个有花叶,所以所填图案的花叶应有两个。再观察花叶的

方向,每一行中花叶的方向有两种,即向上和右平展,所以所填图案的花叶的方向为

向右平展。见图4中的(3)。

2

(4)花朵前面两行中每一行的花朵分别为圆、正方形和心形三种形状,所以第三

行中所填图案的花朵应为圆形。见图4中的(4)。

经过对图形四部分的分析,空格中应填的图形应为图4中的(4)。

例3按规律填图。

分析与解先找出第一行中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再依照此规律,在空白处填画所缺的

图形。

从图5的第一行可以看到:当左边的图形变化成右边的图形时,图形外部的圆变

为图形的下半部,且圆变成半圆,白色变成画有斜线的。也就是说,在变化过程中,

原来图形的外部有形状、位置、颜色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所以,第二行左边图形的外

部的正方形应变为空白处所填图形的下半部,为半个正方形,且画有斜线。

3

再看第一行中原图形的内部,正方形的大小没有变化,位置发生了变化,变成斜

放着的正方形;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正方形是画有斜线的,现在变成了白色。

根据这些变化规律,第二行左边图形内部的正方形应变为空白处所填图形的上半部,

为白色正着放的正方形。

根据上面的分析,空白处所填图形如图6。

例4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

分析与解先看图中不变的部分。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图形中大小两个正方形没有变化,

因此可以肯定空白处的图形一定是大小两个正方形,位置是一里一外。

变化的部分可以分为两部分:

(1)图形中的直线段部分,其变化规律是每次顺时针旋转90°u65292X因此空白处图

中的直线段应是图8的形状。

4

(2)图中的阴影部分,是在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左右两边交替出现的,因此空白

处图中的阴影部分应在小正方形对角线的右边。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画出空白处的图形,如图9所示。

例5在下面图形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

分析与解很容易从图中看出,(1)、(3)、(4)的形状相同,只是位置和颜色不

同。

(1)

(3)

而且三角形与圆的颜色互换了一下。

1

(4)

5

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2)和(5)是一组图形,图形的形状相同,位置和颜色发生了变化。

2

(5)

而且大小两个长方形的颜色互换了。

根据上面的分析,(2)与(5)配对,(1)与(3)配对,因此与众不同的图形

是图10中的(4),如图11。

例6下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

分析与解这五辆汽车的车窗一致,车轮一致,车底一致,差别在车头与车身上。

从车头看,(1)与(3)相同,由两条直线段组成;(4)与(5)相同,由一条

曲线段构成。只有(2)与众不同。

从车身看,(1)与(2)相同,由两条直线段和一条曲线段构成;(4)与(5)

相同,由三条直线段构成。只有(3)由一条直线段和一条曲线段构成。

6

从车头、车身这些特征比较出来的图形,理由不足以说服人,我们把车头、车身

综合起来考虑,发现(1)由四条直线段和一条曲线段组成,而(2)、(3)、(4)、

(5)由三条直线段和一条曲线段组成。因此,与众不同的汽车是图12中的(1)。

练习一

1.观察下图13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所缺的图形。

2.观察图14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所缺的图形。

3.在题目后面给出的四个图形中,哪一个图形填在空白处能符合图形的变化规律

(图15)?

7

4.在图16中,按变化规律填图。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10册 第100页和10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摆图形的规律的方法,欣赏数学美。

2、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积累探索规律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摆图形的规律的方法。教具学具:每四人小组13根小棒,自学报告单1张。

设计理念: 本课以探究性学习促进数学思维的构建,以“数学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一系列探究工作,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过程,训练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发现问题,并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地去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

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播放课件] 你可以跟着旋律打打节奏。刚才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音乐与画面有什么联系?可见音乐的旋律中存在规律,其实屏幕中的图形中也存在着规律!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去研究一下图形中的规律。[出题]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拼摆三角形的规律

同学们请看!屏幕上有几个三角形?它们一共有多少条边?要是摆10个这样的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条边?你们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刚才你们说的是这种图形的规律。现在,图形要发生变化了!请注意看![播放动画] 现在的图形和刚才的图形有什么不同?你观察的非常仔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这组图形的规律![贴主题图1] 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图形变化规律的时候,往往要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然后探究发现,最后再总结规律这样的过程来研究。那么好,就让我们先来摆一摆吧!请大家拿出小棒,我们一起来摆。请你先摆出一个三角形。[贴:动手操作] 接下来请你按照黑板上图形的摆法,再摆一个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为什么是5根,而不是以前的6根呢?(指生回答,追问其他同学)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正如同学们发现的那样,这样摆放时,中间的这根小棒既是左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它是这两个三角形公用的边,人们把它叫做公共边![副版板书] 接着我们继续来摆。请你再多摆一个三角形。增加了几根小棒?再多摆一个?增加了几根?再多摆一个?增加了几根?你发现了什么?

他发现了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规律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贴规律] 下面我们就在他发现的这个重要规律基础上,去进一步地研究“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好,请同学们拿出研究报告单

(一),根据刚才我们摆小棒的过程,按照研究报告单为我们提供的研究方法,请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好开始吧![贴:探索发现](学生自学完成表1)

刚才同学们合作探究得非常热烈,能把你的研究发现跟大家说说吗?[贴:总结规律;切换成展台]

(学生拿着表单到前面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可能出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3 3+2 3表示什么?

3+2×2 你为什么每次都多加一个2 ? 3+2×3 „„ 3+2×9 1+2 1+2×2 1+2×3 1写前面 先2个、2个地摆摆得不是完整的三角形 1+2×4 先有1根再去摆 和我们前面摆三角形的过程相吻合。„„ 1+2×10 3×2-1 3×3-2 谁和他的发现一样? 3×4-3 说想法 课件演示

„„ 3×10-9

谁还有不同的想法?没有了。好,请你推算一下“摆20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会有多种算法)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规律。由于你们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规律也不相同,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同的。说句实话,在你们汇报之前老师都没想出这么多方法,因此我深受启发。那么,你是否也像老师一样在倾听别人的汇报后,学到了更多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呢?那么就让我们运用这些方法再去研究一个图形。[贴主题图2]

二、利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拼摆正方形的规律。

请同学们打开研究报告单

(二),先请你独立去思考,并完成报告单2。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并可以和前面的呼应。如:他的这种方法是我们刚才研究三角形时的哪一种啊?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就是快!)1.解决问题。(摆2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可根据时间取舍

三、总结全课,激励启发,从中体味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数学美。

王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反思 篇6

城内小学 王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图形中的规律》。图形中的规律这个专题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回顾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核心活动就是让学生动手摆连续的三角形。课堂上,以学生熟悉的用小棒摆三角形为思维起点,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摆连续的三角形,并边摆边填写表格,其中就隐含着图形中的规律,学生有图可依、有表可据;要求他们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数图中小棒的根数和看表中数据的规律,这一环节看似简单操作,但学生的摆、填、数、看中有思考,是规律悟出的基础,我以为不应因满足于得出答案而过早地将具体的规律抽象化,这样的经历是不可或缺的。于是我又组织学生在汇报时重现发现规律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黑板上亲自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说,一边记录数字。图形、数形的结合,使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规律,这就将其过程开放化了,让大家看到的是完整的过程,学生们不仅发现了规律,也共享了方法,将抽象的结论具体化,学生的汇报操作就代替了老师枯燥的讲解,而且让学生对发现规律的方法和规律一目了然,虽然这个过程很慢,但是很有必要,这是展示学生学习个性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更为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将全体学生的思考由感性引向了深刻的理性。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2.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有趣的图形或物体运动问题。

3.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旋转的特征,帮助学生积累平移和旋转的经验。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资源利用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师: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华容道游戏板

学生: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认识平移)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认识旋转)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活动: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思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板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左右 上下)

旋转(转动)

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8

卢龙县第二实验小学

曹学英

一、内容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2、归纳规律:引导学生广泛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验证规律:引导学生再举倒,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4、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计算。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四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5.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及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 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教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四.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

我们在数学中遇到过很多找规律的问题,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今天我们一起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为响应学校的“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购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二)出示问题

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要花多少钱?20盒、200盒呢?

(三)研究问题,发现规律

1、列式计算

× 2=12 × 20=120 6 × 200=1200

2、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接着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

(四)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先来汇报第一组)谁来介绍这组算式你接下去怎样写的?学生说出自己写的第一组算式,你们也是这么写的吗?你们写得这么正确,你一定发现了这组算式的规律,谁再来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组算式的特点?

教师引导:刚刚在这组算式里同学们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如果让你接着再往下写,你还能再写出来吗?

3、猜一猜,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学生写出后汇报。如果乘30呢?如果乘100呢?

4、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吗?

让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发现记录下来:(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5、利用发现的规律练习(五)、继续探究,出示问题:

①大袋洗衣粉每袋 20 元,4 袋一共多少元?

②中袋洗衣粉每袋 10 元,4 袋一共多少元? ③小袋洗衣粉每袋 5元,4 袋一共多少元? 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 20 × 4=80 10 × 4=40 5 × 4=20

(观察第二组算式)同学们都这么爱动脑思考,你一定也发现了第二组算式的特点?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这组算式,我们已经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想,猜想一下这里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规律?

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 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会有怎样的变化?谁来出一组算式,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六)概括规律: 师:发现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确实存在着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完整的表述?

同桌互说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9

主备人:宁阳现代学校耿继银 第 1 课时

课题:相关链接——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

1、把80×15与80×30、80×45、80×60的结果算出来。

2、再一次观察、比较80×15与80×30、80×45、80×60的算式、结果又有什么规律?

3、尝试总结发现的规律。

预习检查:指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1×4=4 2 ×4=8 3×4=12 4×4=16 5×4=20

2、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和算出的积,想一想,你能把这组算式继续写下去吗?试一试,你一定能行!

3、导入新课:

同学们真是动了脑筋,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把课题齐读一遍。

4、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预设:积的变化与谁有关?变化规律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老师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和课本例题进行整理,就是这节课的的自探提示,请大家先来看一看:

二、设疑自探:

1、出示自探提示:(课件出示)【找学生读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41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第二个因数怎样变化?积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2)从上往下观察第二组题,第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第二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有什么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3)你能用一句话将两组题中已经发现的规律概括起来吗?

2、在学生自探时师板书课本例题: 观察下面每组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第一组:8×2=16 8×20=160 8×200=1600 第二组:24×2=48 12×2=24 6×2=12

3、根据自探提示,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三、解疑合探

1、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一题,总结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第一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二题,总结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第二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3、通过观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已经发现的规律。学生总结不完整时,讨论这个问题.得出结论:(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记忆)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4、验证你发现的规律

①(课件出示)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检验一下。8×50 = 400 16×50 =(800)32×50 =(1600)8×25 =(200)

②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一组算式,每组2个,看一看积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四、质疑再探:

预设中的问题,看得到解决没有?

大家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吧!(预设:

1、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乘几,积怎样变化?

2、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除以几,积怎样变化?

3、两个因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提出问题,找学生来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五、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

请根据本节知识编一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这道题可以是填空、选择,也可以是判断题。、(二)、运用拓展

1、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4。()(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也一定扩大4倍。()

2、先找出规律再填空:

16×17=272 16×68 =(1088)16×34 =(544)16×85 =(1360)16×51 =(816)16×102 =(1632)

3、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找学生板演】

24÷8=3 560×3=1680(平方米)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680平方米。

4、思考乐园: 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8 × 24 = 432(18×2)×(24÷2)= 432(18÷2)×(24×2)=432 发现的规律:【学生说不出时可以讨论】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

六、限时作业:

自主练习1、2、3题

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观察下面的每组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8×2 = 16 第二组:24×2= 48 8×20 = 160 12×2= 24 8×200= 1600 6×2 =12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第 2 课时 课题:相关链接——积的变化规律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数学擂台 第一关: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4。

()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

()第二关:找规律,写得数。12×8=96 40×21=840 12×16= 40×7= 12×32= 20×21= 第三关 自主练习第4题

本题是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解决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再集体交流,优化算法。第四关 自主练习第5题

本题是运用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题目,数量关系简单,但是要引导学生处理好连续进位的问题。第五关 自主练习第6题

本题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或估算方法。

二、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都有哪些收获?

第 3 课时 课题:回顾整理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3、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第三单元中,我们了解到了如何保护大天鹅,我们的朋友。同时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吗?同桌讨论一下,看看谁说的最全面?

学生讨论后再集体汇报。

数的运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 笔算

师生一起总结,同时板书主要知识点 :

积的变化规律

巩固提高

1、综合练习第1题:口算

2、综合练习第2题:投篮

3、综合练习第3题:计算

4、综合练习第4题:填表 解决问题

用笔算解决问题 用估算解决问题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你既然学了那么多知识,能不能帮小明解决一下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呢?

小明家平均每月的水电费是207元,准备1800元来付一年的水电费够吗?一年的水电费实际是多少元?

要想帮小明解决这两个问题,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同桌讨论一下。

集体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求“准备1800 元来付一年的水电费够吗”,用估算就能解决。207≈200

求“一年的水电费实际是多少元?”就是求12个207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207×12=2484(元)

巩固提高 综合练习第5题:

本题是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选用这样的估算策略。综合练习第6题:

本题是一道与数量级有关的估算题。估算方法是出租车平均每个星期行驶4000千米,一年大约有50个星期,四五二十,2后面有1个0,再加上两个因数末尾的4个0,2的后面一共有5个0,答案应200×12=2400元 所以,不够。该选第二个200000.综合练习第7题: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思考如何让找这样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觉得你掌握的怎么样?

第 4 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6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笔算;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知道吗? 大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增强人们保护大天鹅的意识,我国于1983年发行了一套《天鹅》邮票,每枚的名称分别是“嬉水”、“情侣”、“漫游”、“翱翔”。整套邮票面值106分。(课件出示邮票图片)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老师根据学生提问,适当板书: 50套《天鹅》邮票的面值是多少分?合多少元? 200张“飞翔”邮票的面值是多少分?合多少元? 买15张“飞翔”邮票的钱,可以买多少张“情侣”邮票? „„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吗?小组讨论解决。

集体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列式的原因,及计算方法并进行评价。

三、运用拓展

1、综合练习第8题:

2、综合练习第9题:

3、综合练习第10题:

这3道题目,都是在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后,要求学生根据每道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知识感受。

四、总结收获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10

积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58页例4,59页练习九的内容。

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到计算中。

2、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建立知识结构,学会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5、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58页例4,59页练习九的内容。本课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上几(或除以几)积也乘上几(或除以几)的`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到计算中。

教学重点:

掌握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教法与学法:直观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的城市在市政府的治理下,环境越来变得越优美。各生活小区地面种上了花和草,路面铺上了水泥砖。发挥你们的才智,贡献出你们的一份力量。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块水泥砖6元,2块水泥砖多少元?40块呢?200块呢?……谁先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6×2=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

师: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6和2是什么?12又是什么?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为了方便把上面的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

如果把(1)作标准,(2)式和(3)式分别与(1)式相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

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选代表来说一说。

(在汇报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

最后得出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来观察的发现了积的这样的变化,那从下往上观察,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具体应该怎样比?你的发现是什么?

学生自由来说,然后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谁能把刚才大家的研究总结一下?积的变化与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作最后的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三、质疑、巩固新知。

刚才我们找到的变化特点,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个特点哪?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哪?(我们可以找一些乘法算式的例子用刚才的比较方法研究,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具有这个特点。)

同桌相互出题,共同验证。(数大时可以用计算器帮忙。)

汇报验证结果。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出这节课的收获。

(师:你们说的太棒了!祝贺大家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愿意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那就跟我走吧!)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

8×150=

4×50=

2、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

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12345679×27=

81×12345679=

12345679×( )=444444444

12345679×( )=666666666

3、59页2题

4、59页5题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乘几 乘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积

除以几 除以几

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口算、计算、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兴趣很高,交流得也很积极,但是让学生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而,我想到我们平时的课堂在学生的总结能力上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关注。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样,学生自然就敢于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篇11

教材内容是先是商变化规律,然后才是商不变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商变化规律是难点,学生不容易发现与表述,相对来说,商不变规律更容易探究,也更容易表述。所以在设计时我把两个部分颠倒过来讲,先讲商不变规律,只有先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规律,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商变化规律。

2.以游戏形式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商不变规律,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了“猴子分桃”的故事。

3.结合生活中实例,探究商不变规律。

为了探究商不变规律,我通过“猴子分桃”的故事,使学生明白,“桃子个数乘几,猴子只数也乘几(0除外),每只猴子平均分到的桃子个数不变”。学生自然结合除法算式,得出结论:被除数乘几。除数也乘几(0除外),商不变。接着,我让学生反过来看,即桃子个数除以几,猴子只数也除以几(0除外),每只猴子平均分到的桃子个数不变。于是,另外类似的一个结论“被除数除以几。除数也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学生也得出来了。

4.以教师位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活力课堂”。

我采取书上的例题中的除法算式,探究、揭示商变化规律。抓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怎么变的”这一主干线,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迁移前面(商不变规律)方法主动去观察,并口述规律,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时间安排的不太科学。

商不变规律是重点,也是难点,只花不到半节课的时间让全班学生弄懂是不现实的,在学生对商不变规律还是似懂非懂的前提下,就让学生探究商变化规律太过勉强,学生自然而然“囫囵吞枣”,无法当堂消化。如果分两节课教学,第一节探究商不变规律,第二节课探究上变化规律,效果会更好。

2.没有完全放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尽管只有少数学生进行探究发现汇报,但还是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只要稍微点拨,真得大胆放开手脚,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畅游。“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在教学中,教师教的应该主要是学习方法。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篇12

立足于巴南区科研课题《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这个课题,我选择了教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这个内容,一节课上下来,感慨颇多,收获也很大,细想这节课,有成功,亦有失败,我最想说的是:课堂――把你翻转不容易!

本节课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一节课如果教材都没有读懂,上得再花哨也是失败的。刚开始,课题负责人付德容老师叫我上87页商不变的性质,我初略看了一下教材,又上网查阅了有关商不变性质的教学设计,再对照教材,始终都觉得那里不对,又找不到教参,这时我再把教材细读,发现现行的教材跟我们以往的教材是有变化的,如果课题再确定为商不变的性质肯定是不准确的。最后确定的课题就是《商的变化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习了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旧教材相比,本知识点作了适当调整:旧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而新教材中却改为了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讨被除数不变时,商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时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就使是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全面。

教材利用3组题,通过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完成计算,再观察每一组题的特点,第1组题,是除数不变,被除数发生变化时,商也跟着变化,商的变化和被除数的变化是一致的;第2组题是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发生变化引起了商的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跟第1组题是完全不同的,商的变化跟除数的变化是相反的。第1组和第2组题揭示了商的变化规律。第3组题则是商不变的规律,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相同变化时,商不变。这部分内容渗透函数思想,跟六年级的要学习的正、反比例有关。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一般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商的变化规律。难点是正确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利用微课实现学习的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从来都没有制作过微课,也没参加过培训,什么是微课?从准备开始上这节课开始我才略知一点。这一课的微课内容是什么?需要讲些什么?讲到什么程度?都是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把微课内容确定为讲清商不变的`3个规律,一是除数不变时,商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实质上这个变化就是六年级要学习的正比例;二是被除数不变时,商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就是一个反比例;三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相同的变化,商不变的规律。视频中通过从下往上和从上往下两个角度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引起了商变化的规律。讲解详细,条理清楚,学生大多数能通过视频完成自主学习。

三、研究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可以说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主学习任务单是翻转课堂上得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试讲时我的任务单设计很笼统,学生完成任务单也很困难,虽然看了几次微视频,但是多数学生还是没有找不到商不变的规律,课堂上学生不敢上讲台汇报,即使叫了个别学生也不知从什么地方说起,一节课死气沉沉,学生几乎不回答老师的任何问题,心理很气愤,下课后不停的埋怨学生笨。嘴上虽然在埋怨,其实心头我还是在反思,找原因,学生为什么不回答问题,为什么答不起问题,真的是学生笨吗?难道全班学生都笨吗?我的原因在哪里?是不是设计出了问题?还好下午开展的集体教研活动,通过课题组负责人付德容老师的针对任务单的设计的讲座,我意识到是我的任务单出了问题,因此我晚上回家后马上出现设计的任务单,改变后的任务单学生完成起来就容易多了,也为我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本节课,以自主学习任务单为载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每个学生自由计算、思考,小组讨论总结,最后进行全班汇报。整个汇报交流的过程比较真实,学生参与了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五、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的三条规律,每一次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交流――总结”完成任务,最后,一个环节,我都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板书,用数学语言自己总结出规律,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记忆,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几点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理解不够透彻,造成自主学习单的设计多次改动。以至于对学生自主学习汇报后的引导不够,造成个别学生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困难。

二、练习设计不够合理,造成对重点和难点突破不足。

第2个练习“在○里填运算符号,□里填数”。这个练习设计本身就不好,题多了,难了,指向不明,学生不晓得该如何解决。主要是试讲时没有设计到这个题来就没有发现问题,结果这节课一上问题就暴露了,如果设计好了的话是能很好把本节课的难点突破的。我想如果再讲我将作出改变,先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再根据这个除法算式来填运算符合和数,学生填的时候就有依据,不盲目。填完之后再让学生说填的理由,从而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三、课后感想。

开始还以为这个内容简单少,上了之后深刻感知它的难度。某一天我看到李智勇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了相反和一致时,我马上意识到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理解还不够,因此我在3班代课的时候进行了纠正,效果比较好。再次领悟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再则接受新事物,新的教学方法,把课堂翻转,真正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还是需要不断尝试和努力的。

上一篇:兴隆场镇2010年“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下一篇:“双文明”达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