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共12篇)
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 篇1
一、平面图形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又是服务于生活的。教材中平面图形的教学都十分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原型之间的联系,小学生生活中对相关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宝贵资源,学生平面图形的学习应当以此为前提条件。
如认识圆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风扇转动、画投掷圈等入手,引导学生展开对圆特征的认识。在了解圆的特征后,可以围绕生活中圆形物品来展开讨论,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圆的相关特征,并把平面图形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明确平面图形来源于生活,又同时服务于生活。
二、平面图形的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图形观察方法
小学平面图形的教学在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去认识图形的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观察平面图形的正确方法。
小学阶段所需要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扇形等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所围成的图形,因此在教学中要从用什么线围、怎么围这两点上去展开观察,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观察方法。
在《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面积》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学生对于线段和角的认识,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确长方形是用什么线围、怎么围的。在教学活动时,首先,通过观察、对比等活动帮助学生明确长方形是由四条对边相等的线段围成的(用什么线围的),这些线段围成的角都是直角(怎么围的)。其次,在总结阶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长方形的特征。最后,在正方形的特征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借助长方形学习时的观察经验来进行主动的观察分析,并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异同。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逐步形成观察平面图形的正确方法,为后续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打下基础。
三、平面图形的教学要让操作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等操作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被忽略,而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操作活动在帮助学生建构平面图形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让操作活动贯穿于学生课堂的学习与练习之中,对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是十分有用的。
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让学生课前准备若干不同的小棒,教学时:
(1)让学生任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指名说说你选了哪几根。
(2)让学生试试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指名说说哪几根不能围。
(3)重点围绕着为什么这些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去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在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后让学生举一些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例子。
在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之后,对于三条边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判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如果只凭空洞的语言——三角形的任意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去让这部分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练习的设计时要围绕着学生手中的几种小棒去设计,让这部分学生在思考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手上的小棒去操作,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自然会越来越清楚地理解两条短边之和没有大于长边之时三角形是围不起来的。
四、平面图形的教学要让画图和描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比较清晰的平面图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除了要让学生通过画图来掌握特征,还应让画图与语言描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于图形的各个特征、图形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圆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在认识了圆的基本特征之后,在学生画圆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把各部分的名称标出来并说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后续的练习当中,出示一个圆先要让学生说清圆心、半径、直径等的关系,再让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通过画图与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圆的大小等特征及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统一的认识。
在平面图形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去思考和研究,只有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敢于思考、敢于实践,才能够帮助学生学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轻松。
摘要:“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它们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在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课堂中开展好有关平面图形的教学活动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平面图形,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 篇2
刘田庄学区魏官庄小学张立辉
《新课程标准》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何”拓展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种国际趋势。“空间与图形”较其他的数学模型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要以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等方面的“过程性”。《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课程目标是:突出“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洽,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以真正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
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采取活动化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教师要通过“空间与图形”活动化的教学的研究,使教师有一个活动的过程,能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初步地进行活动化的途径、内容、时间及方法的研究,初步形成空间图形教学过程的活动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主要通过教师尝试性上课和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及学生课外的实践操作的教学途径。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动脑”和 “动手”探究,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发现提出空间问题,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尝试解答,检验结论,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以空间与图形的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民主性原则: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让学生自由畅想,教师肯定并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
2.情境性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知觉材料,再现生动的情境,营造适合开展想像活动的氛围,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发展性原则: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差异性,实施差异评价,激励学生多层次参与,多角度进行思维创新,坚持发展观,倡导标新立异。
4.持久性原则: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持久地落实各项培养措施
“空间与图形”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空间与图形”知识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能够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儿童的眼光摄取生活中有趣的“空间与图形”素材。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其百怪,色彩斑斓。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认为不可理喻。因此,我们需要葆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去捕捉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挑选一个个为他们乐于接受和思考的“空间与图形”。创造机会让儿童自己去捕捉“空间与图形”的素材。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的数学表象,教学中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做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在身边所熟悉的事例中提取数学素材,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习数学的欲望。给学生呈现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拓展的“空间与图形”素材。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学校给学生太多的好胜心,却很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是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奥秘。
如在学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之后,呈现用这些图形拼成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孩子们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所学的图形,在这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让孩子们用学过的图形画物体,有的画出一列小火车,有的画出一艘轮船,有的画出机器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教学: 1.设疑加鼓励,激活学习兴趣
设疑加鼓励是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良好的手段之一。它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之前,设置疑障,让学生大胆猜测结果,它有利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对于猜测中不时出现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明确鼓励,使他增强自信心,学习的劲头会更大。如:教学《什么是面积》时,设疑让学生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面积的大小,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选择、实验来完成学习。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几枚五角钱的硬币,或是画格子,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小组合作实验来探讨哪个面积大,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会学得很主动,在交流信息时,会有不同的见解,能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学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说可以摆硬币,长方形中可以摆10枚硬币,正方形中可以摆9枚硬币,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学生说可以画格子,长方形中可以画10个格子,正方形中可以画9个格子,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有的学生会通过动手撕补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大。实践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思疑,引导学生随时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知识,动手操作是较为理想的可行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理解“对称”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猜测老师怎么会剪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允许他们率性而为,允许他们失败,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教师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对称”的意义,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和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可以讨论,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了上面的动手操作之后,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马上可以得到验证,并及时得到反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3.动态表象引发学生的空间想象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研究动态的圆来把握实质,其中有两个环节:环节一是让学生用图形纸片研究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并且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与直径都相等。在把圆形纸片反复对折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会折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有些学生想象成有无数条,有些学生进而认为半径的条数应该是直径条数的两倍,这当然涉及到无限与有限的概念,可见动态研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环节二是把两个小球分别系在一根绳上和一根橡皮筋上,通过不断加速的转动让学生想象,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一个是圆,一个不是圆,由此引导学生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到定点的距离等于是长的点的轨迹。
再如在第一学段教学平移时,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当金鱼的嘴向前移动一格,这条金鱼也向前移动了一格;嘴再向前移动一格,金鱼也向前移动一格,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使学生把部分与整体在平移运动中融合起来,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由点的移动距离来确立物体的移动距离才能得以内化。
又如在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设计了一组运动的拼搭游戏,三条线段,两条是分开的,让学生想象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进行变化,把其中一条缩短,能否围成三角形;再把缩短的一条增长,能否围成三角形,第三种情况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时也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其中一条短边增长一点点,你很难想象到的一点点,你说这时能否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这样的想象中构筑自己的心理图像,由此进一步理解这一原理。
这三个案例中都用到了动态的想象,这种想象中不仅包含着图形的变化,更加蕴含着一种数学思考。按照皮亚杰的研究,动态表象是学生数理——逻辑经验生成的源泉,静态表象只能产生物理经验,而空间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印象,更是一种思考,是一种逻辑,是一种内在的把握,所以说几何动态是几何观念形成的源泉。
活动化的方法研究
活动化的方式有多样,如:观察、猜一猜、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议一议等。具体要研究哪些课的活动要用哪些活动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是课题研究的重点。1.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设置情境,贴近生活。
《标准》中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呈现大都采用直观几何、实验几何的方式,在教学中,设置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前后”的教学中,我就采用模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小鹿,小兔„„),在教室里开展激烈的长跑比赛,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每只小动物的前后位置,并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们的位置;在“左右”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喜爱的游戏“找嘴巴”,由一名学生上台闭上眼睛负责贴嘴巴,另一名学生用左、右、上、下等词语对他进行指挥,最终把嘴巴贴在正确的位置。
2.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运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应当多种多样。这些途径包括:生活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其中实物观察和动手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
如在“估一估 量一量”的教学中,安排多种活动,如测量讲桌的长,黑板的长„„,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从测量活动中,感受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又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从生活中拿学具——小汽车、玩具熊、茶壶„„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去观察这些物品,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篇3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对于提高当前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反思性教学就是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教师要对图形教学及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使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是否实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要求。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图形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总结和经验的积累。
转化思想教学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转化思想教学是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符合小学生理解力的教学方式,通常转化思想教学都是把新的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等。小学生普遍年龄不大,正处于对各种知识的启蒙阶段,正是各种知识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转化思想教学符合小学生当前学习图形的思维特点,符合小学生接受图形教学的思想方法。
情境氛围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氛围的培养前提主要是要营造师生和谐氛围,保证师生间和睦的关系,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挥,在宽松的情景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是前提也是基础,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受到熏陶,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只有在这样不受拘束的环境中,才能使学生在一种相对宽松、放松的状态中,挖掘出自己的潜力,才敢于去想、敢于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才可以发挥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受到拘束,不能发挥出自己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就使学生的创新潜力得不到挖掘而停滞不前,得不到发展。不仅如此,对于创新教育氛围的营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教师的启发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各抒己见,独树一帜,真正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二、教学辅助设备的创新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学辅助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课堂上,这些教学辅助设备的应用,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图形教学效果,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新的课程要求对小学生数学图形教学中,考察学生的能力更多的是创新的能力和素质能力的提高。这些要求传统的教学设备是远远无法实现教学效果的,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不仅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的兴趣。例如通过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让学生去认识图形,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去看,去讨论,最后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电子白板也被称为交互式电子黑板,也就是传统教学中使用频繁的黑板,只是电子白板再也不需要教师用粉笔去写、去画,而是通过电脑等方式采取多媒体技术进行控制。但是电子白板有别于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可以进行更多的动态演示,可以让图形更为形象和直观,而多媒体有的时候只能是静态的。例如我在上《圆的认识》课程中,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圆,而是直接在电子白板的平台中,直接选择圆规工具,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绘制出一个标准的圆,这种快速、直接、便捷的方式,可以节省很多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认识图形,去进行研讨和解答。同样,绘制别的图形,也是非常简便的。
万用拼图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相比于多媒体辅助设备和电子白板需要的技术,万用拼图操作简单,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快速认识各种图形,用万用拼图很快就能实现,还可以对各种图形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去感受图形的不同特点和相同之处。
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 篇4
一、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的认识”编写线索分析
1. 教材中“图形的认识”之知识体系分析图
通过对北师大版、人教版、北京版三套教材图形的认识的调研分析, 三套教材在相关图形的认识的具体编排顺序上虽然有一些不同, 但基本知识点及体系安排是一致的. 为了更好的把握教材, 我们把图形的认识中涉及的知识制成了知识体系分析图如图1 所示.
2.教材中“图形的认识”的编写线索分析
(1) 从直观辨认到探索特征
通过前面的知识体系分析图, 大家不难看出, 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学段, 第一学段直观辨认阶段和第二学段探索特征阶段.第一学段, 是建立在直观辨认的基础上, 并不要求学生准确的描述图形的特征.第二学段, 不论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都要求学生比较准确的探索出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
(2) 从静态到动态
对于图形的认识, 不仅仅是从静态的角度去认识它, 还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去丰富对它的认识.从教材的构建过程中, 我们也能随处可见这种动与静结合的过程.
例如, 在角的认识过程中, 三套教材都是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对静态的角进行观察, 建立对角的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做一做、摆一摆等活动的安排, 要求学生从动态的角度对角进行观察.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增强了对角的感知, 并通过旋转角的制作和观察, 初步体验到角的大小变化.
(3) 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
教材在编写上是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到立体图形进行编排的, 如果我们再把它细化, 应该是从立体到平面到基本元素, 之后再到平面、再到立体的编排过程.第一学段, 从立体到平面, 容易使学生从直观上来认识图形, 第二学段, 从平面到立体, 使学生尝试把握图形的特征.
二、对“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建议
1. 重视图形分类教学的价值
图形分类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图形分类, 学生可以不断体会图形的特征. 因此, 在图形的认识的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图形分类的价值. 教师往往会在图形学习完以后, 再复习整理阶段进行图形分类的活动, 当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 在图形性质探索的初始阶段, 也可以安排图形分类的活动, 鼓励学生在尝试对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去关注图形的边、角等特征. 在教学时, 可以利用分类这一过程使学生关注几何图形边、角、面的特点, 能够对直观图形进行描述, 归纳抽象出其共性与区别, 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2. 重视在运动中认识图形
教师应鼓励学生把静态和动态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在运动变化中, 去观察认识图形及其特征. 教师也有这个感觉, 有的图形按照标准位置放, 学生就能认出来, 换一个角度学生就不认识了. 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将图形转一转、移一移、翻一翻, 使图形动起来, 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变化中不变的特征.
3. 重视从复杂图形中辨别基本图形
鼓励学生能够从复杂图形中辨别一些基本图形, 发展识图能力. 比如对于长方体直观图中长宽高的辨认, 学生往往存在着困难. 这里有一个教学建议: 首先画一个长方体的直观图, 然后问学生说: 擦掉一条边, 你们能不能把这个长方体还原. 逐步的擦去长方体的某些边, 只剩下了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时, 学生发现不能再擦了, 再擦就还原不回原来的长方体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 学生不但感受了长方体的特征, 同时加深了对长宽高的理解.
4. 恰当的运用标准图形和变式图形
对于图形的认识, 还要注意运用标准图形和变式图形进行教学, 抓住图形的本质属性. 使学生清楚与图形的大小、位置关系无关, 而只与图形的特征有关. 例如,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时, 学生对于平行于水平线的高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对于平行四边形没有水平放置或者不是水平线上的高就不会画了, 这时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5. 重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之间的结合
在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 学生必然要从事多种活动, 这也是小学几何跟中学几何学习的一个区别. 这些活动既包括学生的观察活动, 也包括学生的操作活动, 比如撕、剪、拼、折、画, 还包括学生的想象活动. 当然, 还包括一些非常简单的推理, 以及对图形及其特征的表达. 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是能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进行有机的结合, 既认识到它们各自的价值, 又能在一些活动中把它们结合起来.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折叠、剪拼、画图、测量、建造模型、分类等活动, 对图形的多方面性质有了亲身感受, 这不仅为正式地学习图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同时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了空间观念. 亲身实践远比只是看一下要获得更多的对图形的“洞察”.
在动手操作中, 也不要忽视推理的价值. 虽然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证明, 但是不代表孩子没有推理的意识, 而且推理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操作中出现的误差.
参考文献
[1]刘范, 张增杰.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2]吕静.儿童开始认识几何图形的研究.心理科学, 1991 (3) .
[3]陆丽萍, 周建忠.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云南教育, 1999 (6) .
[4]沈超.数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云南教育基础教育, 2006 (7-8) .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篇5
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化;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面对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情境激趣,引发思考。
情境创设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利支撑,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加突出学生的观察、操作、体验和探究,因此情境创设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更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源于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会使学生非常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力量,也更容易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更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也不例外,一个好的情境会在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而“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能够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如在执教“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时,在和学生简单回顾了体积单位的知识后,我神秘地取出一个由马铃薯切成的长方体,对学生说:“刚才我们回顾了计量物体体积的一般方法,现在大家来估计一下,老师手里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有多大呢?”学生来了兴致,纷纷进行猜测,猜测的结果当然差别很大。我又适时地说:“老师告诉大家,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高是厘米,大家再来猜猜!”学生在这样信息帮助下,猜的结果接近了一些,也有的学生提出要看看这个长方体大概包括多少个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就会知道它的体积有多大。结合学生的想法,我在全体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下“厨艺”,把这个长方体切成每块都是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共计块,刚才猜对的学生更是一片欢呼,学生兴致开始高涨起来了。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和学生说:“刚才我们用切的方法看到那个长方体中包含个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也不太方便,关键是一些长方体是分不开的,看来我们还需要找到计量长方体体积的一般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我适时地板书课题。这样一个猜一猜、切一切的
情境抓住了学生喜欢猜测和挑战的年龄特点,在猜测、观察和交流中,使学生自然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既激发了学生情趣,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第二、体验感知,清晰表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教学中加强直观演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首先是在体验中感受。“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我们的学生或许会相信你所告诉他的,但他们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创造探索的机会。如我在执教“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立方米的大小,我用三根米长的铁丝借助墙角搭建了一个立方米的空间,让学生蹲到里面感受一下大小,钻进去两个学生,孩子说里面空间还很大,最后里面容纳了六、七名学生。学生在体验中自然感受到立方米的大小,我想立方米的空间大约能容纳六、七名学生的情景将深深的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帮助学生形成了关于立方米的表象。
又如在帮助学生感受厘米有多长时,我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厘米的长度,然后用两个手指比划一下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大约是厘米的长度,有的学生说自己的手指度大约有厘米宽,有的学生说自己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厘米厚,还有学生说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有厘米等等。最后我组织学生用厘米做单位,来测量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有的学生测量文具盒的宽度,有的学生测量课桌的宽度„„我想通过这样渐进的体验活动,学生真切地体会了厘米的长度,通过反复的刺激,学生对于厘米的表象逐渐清晰。由此可见,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组织学生亲身体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加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是适时地比较和分类。“比较”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联系和区别,明确彼此之间的同一性和相似性。“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按照事物间性质的异同,将不同性质的对象归入不同种类,并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征,从而构建出这种图形的基本概念,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时,在对四边形进行分类的环节,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依据相应四
边形的特点进行分类。学生在小组探究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四边形特点的回顾和相应四边形间的联系,初步地对四边形进行分类。之后在全班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对不同四边形的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更明晰了四边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用集合图的形式对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效的整理。
又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中,为了更加清晰学生对于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我顺序的把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贴在黑板上,然后在下面摆上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比较中再次感受三种面积单位的大小,并闭上眼睛想一想不同的面积单位,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就会对每个面积单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在区别比较中更有助于正确表象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原型,让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让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了,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通过操作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是一种由多个感官参与的以感知形式为主的认识活动。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多种感官协同的活动,是促进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通过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或者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想象等途径,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清晰、深刻的空间表象,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从而发展空间观念。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判断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我组织学生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其对称轴。这样,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很轻松的就判断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了相应的对称轴。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出现了争议,我再次组织学生进借助手中的平行四边形折一折。再次操作之后,一些学生开始自信满满的样子,一个学生说:“把这种普通的平行四边形无论怎样折,两边不能完全重合,所以这样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我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沿着两条对角线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真是骑虎难下之势,我马上借题发挥:“大家快看看后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我适时告诉学生这样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时马上有学生站起来发言:“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比如菱形!”还有学生继续补充:“还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发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火花!我想这样的对于知识的提炼和升华皆源于先前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没有这样的操作和探究,学生就不会轻松地理解知识,学生就不会对知识有如此的深化和提升,更不会有思维的撞击和成功的体验!
所以,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操作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创新的乐趣,体验数学的力量和价值。
第四、架设桥梁,感受思想。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学具,去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就犹如为学生的思维架设了一座桥梁,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领会并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提供若干个不同的三角形,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三角形分类的探索过程,能按三角形内角的不同和边的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又如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五、补充拓宽,感受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要展示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要展示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展示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要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还记得张齐华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后,做过一个专题讲座,题目就是“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是的,数学本身是美的,是有力量的,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的世界更是色彩斑斓、妙趣横生,有很多值得推介的学习素材。我们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令其倍感愉悦和振奋的精神大餐,让学生尽情体味数学的力与美。如在执教“圆的周长”一课时,我们可以适时的引入古代数学家研究圆周率的素材,如刘徽的“割圆术”,或者是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等,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关于圆周率发展的悠久历史,也会为数学家们不竭的探索精神所折服,体会到数学的力量和价值,更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如在进行“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适时引进古代思想家墨子对圆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这样一个简捷却深刻的阐述,会更加增进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会更让学生对祖国数学文化的悠久和灿烂而倍感自豪!
第六、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有效的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沟通。“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使学生“运用图形与空间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发展只有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的得到巩固和提高。如在“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一课中,我组织学生测量身边物体中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相关长度,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在小组内和同伴进行交流。学生们马上开始了自由活动,有的测量地砖的边长,有的学生测量文具盒的长和宽,更有学生去测量黑板的长和宽„„课堂上真是好不热闹!我想他们不但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更感受着数学带给自己的能量,他们提高的是解决问题的本领,增长的是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只要教师真正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学数学,在实际的应用中去理解数学,课堂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学生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图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图形;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69-02
教学中教师运用“图形”巧妙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交叉运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点;而且能使两种思维和谐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直观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我在两个平行班里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班,我首先复习什么是直线,什么是线段及它们的特点,让学生分析三者的关系,并指导学生加以记忆。结果发现学生死记硬背的多,真正理解掌握的少,回答问题也显得吃力,教学效果不佳。相反在另一个班,我首先给出学生下面的图形:
然后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下面的问题:
(1)标出你知道的线的名称。
(2)第三条线叫射线,请给射线下一个定义。
(3)上面三条线各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很快把射线的定义、三条线间的关系总结出来了。由于学生本身是发现者、总结者,因此掌握得快,回答问题显得得心应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求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认识过程中,不断激发其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
在教学“行程问题”时,由于学生初接触一些教学专用词语,如“相向而行、相遇、同向而行、背向而行”等。这些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为了使学生清楚明白,只靠词意解释收效甚微,若巧妙运用图形,问题会迎刃而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加以说明解释,箭头方向表示行进方向,甲乙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物体。这些词意就不难理解。
三、运用直观图形,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有一部分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题意理解不清,思维混乱,甚至看到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实,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即把数量关系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来。
(一)运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多步应用题的结构,有时相当错综复杂,数量关系相互交叉,单凭经验难以看透和确切理解题意。这时,用图解引路,就会使思路豁然开朗。
例如:有货物168吨,分别放在甲、乙、丙、丁四个仓库里,甲仓比丙仓少2吨,乙仓吨数是甲仓的4倍,甲仓比丁仓多2吨,求四个仓库各放多少吨?
学生初见此种类型的题目,多数会感到无从下手,如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就会找到数量关系
分析上面的线段图可知,丙、丁仓货物之和是甲仓货物的2倍,故甲、乙、丙、丁仓货物和,应是甲仓货物的1+2+4=7(倍),由此可得:甲仓有货物 168÷7=24(吨)
丙仓有货物 24+2=26(吨)
乙仓有货物 24×4=96(吨)
丁仓有货物 24-2=22(吨)
(二)运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有两桶油,从大桶倒入小桶5千克后,大桶还比小桶多5千克,大桶原来比小桶多多少千克?
对于“从一个数中拿出一部分放入另一个数中”这类应用题,学生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如上题,一部分学生的结果是大桶原来比小桶多5×2=10(千克),如果用直观图形分析此题,就可避免这种错误的解题思路。
(1)首先根据题意先假设大桶、小桶的原来油面的高度如下图所示:
(2)从大桶中倒入小桶5千克后,大小桶中的油面高度变为上图虚线所示的高度。
(3)由题意可知,此时大桶仍比小桶多5千克。观察上图不难看出,原大桶的油比小桶倒入5千克后的油多5+5=10千克,故原大桶油比原小桶油应多10+5=15千克,即大桶原来比小桶多15千克。
(三)运用直观图形,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数学应用题变化多端,有些题目变中有变,不变中又有变,用图表示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看出题中的奥妙。
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站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距A站4 0千米的地方,此后两车仍以原速度继续前进,分别到达站后立即返回,又在距B站20千米的地方相遇。求A、B两站的距离。
此题属行程问题,若按一般的行程问题计算,则需要时间和速度,而此题既没有给时间又没有给速度,学生已陷入迷雾中,此时如果教师依题意画出示意图(如下图),则会为学生拨开心头的迷雾。
分析上图可知,甲乙两车共行了3个行程(即A、B两站的距离),第一次相遇,即第一个行程中,甲车行40千米,故三个行程,甲车共行40×3=120(千米)。又有图可知,甲车行的路程正好是一个行程加上20千米,故一个行程为120-20=100(千米)。由此解出上题:A、B两站的距离为100千米。
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 篇7
一、现如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的小学教学中,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守则, 而素质教育的要求, 就是能够使学生在接收到知识文化的同时, 逐渐养成学习的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建立起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 就目前我国的小学教学状态上来看, 有相当大一部分教师没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 其普遍反映为以下几点。
第一,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没有确定好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没有事先去对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 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按照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 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教学喜好和教学经验, 将课本中的知识一味地讲给学生听, 学生是否听懂, 是否真正理解, 教师却并不关注。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教师所教的知识点, 却在使用上无从下手, 做题还是不会, 成绩依旧得不到提高。
第二, 现如今, 很多的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将准备好的知识用口述的方法配合着板书对学生进行十分单调的知识灌输, 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不仅十分老旧落后, 更是会让学生们提不起兴趣, 觉得数学是跟自己毫无关系的, 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 由于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独自进行讲解, 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学生经常会因为缺乏自控能力而发生走神的现象。就算有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强, 可以坚持听课, 也会因为教师仅仅只是传授了知识, 而并没有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 综合素质得到加强, 教师必须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合理地制订一套符合时代发展的, 崭新的教学战略。
二、如何更好地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工作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是启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想要更好地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指引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 教师如果能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创新意识的教学观念, 那么就一定会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将这种观念发挥出来, 使学生得到十分良好的学习体验。当今时代, 对于小学教育的要求就是要不断跟进素质教育, 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小学数学教学, 无论是加减法的教学还是图形与几何的教学, 无论是简单的部分, 还是困难的部分, 教师都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在使学生完整地接收到知识的同时, 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确立好自己正确的教学观念,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需要为根本, 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在课堂环节安排上, 教师也要认真仔细地照顾到小学生的实际条件, 在教学中不仅要有传统的知识讲授, 更要通过做游戏、提问题、做讨论等方式调动起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郁, 学习的主动性更强, 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进而提升数学水平, 完善个人能力。
2. 善于使用教材
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材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课堂离不开教材, 好的教学效果也离不开教材, 但教材也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并不是课堂中的全部, 然而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而是盲目地迷信教材, 将教材中懂的知识一点不落地传授给学生, 课堂的流程也完全按照教材上提供的范例走, 丝毫没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在里面。诚然, 教材中提供的材料是科学的、可行的, 但是, 由于学生接受水平的不同, 学校教学环境的不同和各地区文化发展背景的不同, 统一的教材是没有办法适应每一个小学数学课堂的, 教师应当以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 结合教材进行最适合学生的授课。并且, 在使用教材中的例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时, 教师不要直接将答案说出来, 而要留一个悬念, 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梳理知识, 这样学生不仅会对自己寻找的知识记得更牢, 弄错的地方更加深刻, 并且在这过程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一举两得的方法。
3. 贴近实际生活
由于小学生年纪很小, 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全面, 所以, 在学习语文、美术等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有着一定联系的学科时, 小学生往往能够学得更加轻松, 而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很强, 并且十分抽象的学科, 学习起来却十分费力。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 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更加生活化,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例如, 在进行“圆柱”一课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正式对圆柱的概念进行讲解之前先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向学生提问:“教室中有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呢?”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问, 自然就会观察教室, 并且找出卷纸、粉笔等物品, 这个时候, 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和自己的距离其实非常之近, 学习起来也就会更加自信, 更加专注, 同时更加轻松了。
4. 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 如今多媒体教具已经覆盖到很多的课堂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 将原本较为枯燥的数学课堂装点得焕然一新, 并且将原本比较复杂的概念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例如, 在进行图形周长计算的时候, 黑板不能生动地将整个计算过程展现出来, 教师就可以将计算过程制作成生动的课件, 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 将知识牢牢地记在了脑袋里, 不断地扩展着自己的思维能力。
时代的发展给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提供了无数种可能, 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 教师们如果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科学、灵活地制订教学计划, 选择教学手段, 就一定会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 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罗增儒, 李文铭主编.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图形绘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8
一、制作几何图形卡片, 更直接地接触几何知识
小学数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几何的知识, 尽管相对比较简单, 但是几何知识中的基础, 学好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对学生以后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几何研究的对象都是一些图形, 而学生对这些看似熟悉的图形并不是很了解, 因此, 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亲自动手, 绘制出所学几何图形的图片出来, 并通过手工的方式将其剪出, 这样再进行面积计算、周长计算时, 学生就可以通过尺子量的方式计算出来, 既直观又有趣。比如, 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节课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用尺子在一张卡纸上制作出一个长宽分别为5 cm、5 cm和8 cm、4 cm (也可以自己随意) 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在学生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即长方形各个边的长度之和后, 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自己所绘制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当学生总结出周长等于长边+短边+长边+短边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计算, 最终总结出 (a+b) ×2的计算公式。通过这种方式, 既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作图、绘图、测量等以后数学知识所要求的内容, 同时又可以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点, 从而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主动和自如。
二、制作卡通图像, 借助内容理解抽象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 除了几何知识外, 还有一些知识是以代数知识为主的, 比如, 分数、加法、减法等, 这些知识由于都是一些抽象的知识点, 且很难用几何图形表示, 因此, 学生学起来会更加困难。然而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本身对于一些卡通画像非常感兴趣,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画出一张卡通图像, 学生的兴趣会倍增, 为此教师完全可以在讲授这些代数的内容时, 通过绘制一些卡通形象, 以漫画的形式来进行授课, 让漫画给学生讲课, 传授相关的知识, 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比如, 在讲授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单元时, 教师可以自己创作出一个小漫画, 画面内容可以是自己原创的, 也可以是目前学生较为流行的卡通形象, 比如, 柯南、熊出没、喜羊羊等, 然后以一个简单的故事的形式, 如, 分蛋糕、目测距离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漫画“自己”亲自给学生讲授分数的含义, 由于学生自己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 因此, 带着这些兴趣会促使学生不断地观看这些漫画, 最终会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地讲解教学内容, 这样学生再进行学习时就会比较轻松。
三、制作趣味卡片, 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趣味卡片的用途与传统教学中的小木棒、火柴棒的用法基本相似, 但同时它的功能会比之前的道具更多一些。传统教学中讲授加法、减法、认识数字时, 往往会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小木棍, 比如100根, 然后在讲授加法时, 教师就会用木棍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理解, 比如, 计算10+3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拿出10根木棍, 再拿出3根, 然后让学生自己数一下有几根, 最后得出13的答案, 这样的做法虽然可行, 但木棍比较枯燥, 学生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到无趣, 因此,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 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木棍改成趣味卡片, 这些卡片的形式可以是随意的,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周布置下去作业,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共同制作出100张形态各异、富有趣味性的卡通或者木棒, 要求这些卡片和木棒上面必须有卡通形象或其他图案, 并给学生说好下周上课时要将全班学生的作品上交, 并在全班举行一次趣味卡片展览大赛, 将班级中最具有创意性的卡片或木棒选出来, 给予物质奖励, 这样学生就会更有动力, 当设计好这些卡片并进行展示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收好, 并可以在以后的授课中不断使用, 比如, 在讲授质数与合数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出来进行使用, 由于这些卡片或木棒都是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的, 因此, 在使用时学生会更加珍惜和喜爱, 所以, 对于教学内容学生自然会更容易接受。
总之, 图形作为一个具象内容, 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非常紧密的,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学科, 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并从中学好数学, 有必要将图形与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 在具体结合时, 教师一定要开动脑筋, 尽量将制作的时间和内容交给学生自己进行, 同时对一些喜欢制作, 制作出优质卡片和图形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赞扬, 这样可以让其他学生感受到图形绘制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部分, 从而刺激他们更加投入地进行图形制作。
摘要:小学生对于图片和图形有着很大的兴趣, 特别是一些具象的图形, 小学生都非常喜欢, 在小学数学这样一门以抽象内容为主的学科中, 适当地使用一些图形绘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教学内容, 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容易掌握。
关键词:图形绘制,小学数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3 (02) .
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 篇9
一、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生活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 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 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教学中, 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原型,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 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 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 高于现实, 用于现实”。学生年龄虽小, 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形成了不少的数学表象, 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已知“再加工”,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 在学生探究发现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后,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投篮游戏, 提出了问题:“玩投篮游戏时同学们应站成什么队型?为什么?”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学到的新知, 回答:“同学们应站成半圆形, 因为这样公平, 每个人离篮筐的距离相等。”接着老师又问:“车轮为什么都要做成圆形而不是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呢?”学生结合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的知识推理出, 用圆形做车轮, 车子行驶时平稳, 而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中心到边上的距离不等, 车子行驶时不平稳的结论。老师把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作为数学素材,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反映学生身边数学, 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操作性
空间观念的形成, 只靠观察是不够的, 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 让他们自己拉一拉、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动手操作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趣味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直观性, 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的过程, 给学生带来了探索问题的平台, 带来了成功的机会。如在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 由于线段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 再加学生年龄小,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 因此教学时要把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 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 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建立线段的直观形象:直直的, 有两个端点。教学时我们首先让学生观察一根放在桌上的弯曲的毛线, 想一想怎样把这根毛线变直?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 从一根弯曲的毛线, 通过拉的动作, 变直了, 由此进行曲直对比, 体会“直”是线段的一个基本特征, 接着让学生摸一摸两手间的线段, 找一找、指一指线段的端点, 学生通过操作, 牢固的建立了概念, 只要是有两个端点, 直直的就是一条线段。而且就在拉、拿的过程中学生同时发现, 不管老师怎么拿, 只要拉直了就是一条线段;最后又让学生折一折长方形纸, 认识到折痕也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折法, 折出了长短不一的线段, 由此体会线段有长有短的这一特征。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学生通过拉一拉、摸一摸、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这一系列操作活动, 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积极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去,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积过程。
三、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探究性
数学教育研究表明, 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因此,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 我们应更多地留给学生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让感悟过程丰富多彩。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 要善于利用探索的具体过程,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践,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操作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如在教学《认识线段》画线段这一环节, 老师没有先给学生示范画线段, 而是让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独立画线段, 并请学生介绍自己不同的画线段的方法, 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创造。学生根据对线段的认识, 想到了不同的方法, 有的先画一条直直的线, 再画上两个端点, 有的先画一个端点, 再从这一点画一条直直的线, 最后再画一个端点。当然也有的学生出现了错误, 有的只画了一条直直的线, 没有画端点, 有的在画的过程中尺子出现了移动, 导致画的线不直。这时让这些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师生共同评价, 一些原来画错的同学明白了错误的原因, 掌握了正确的画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仅在自主探究中掌握了正确画线段的方法, 同时通过对错画线段的辨析, 加深了对线段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最大潜能释放出来。学生这种探索的热情真正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四、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要注重估测性
估测活动不仅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 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思维的途径。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估测能力。学生的估测不是凭空想象, 应该是一种有根有据的判断。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估算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 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 要引导学生对估计进行反思, 并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适时调整, 在交流和讨论中总结出科学、合理、可行的估计方法, 从而完善自己的估计方法, 提高自己估计的精确性,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在学生认识了厘米后, 让学生分别估计自己中指的长度、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度、文具盒的长度等, 再分别量一量, 检验自己估计得是否合理。在认识米后, 又让学生估计教室门的高度, 再量一量。通过像这些的估计和测量的比较, 既培养了学生自觉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同时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估测的实际价值, 并逐步积累估测的经验, 提高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 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估计反思的过程中学习认识空间图形, 发现图形的特征,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摘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 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应注重生活性、操作性、探究性、估测性,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 篇10
一、存在的困惑
关于“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既有优势之处, 又有劣势之处。优势之处:这部分内容大多数以几何图形为基础, 教学时能通过图形找到生活中实物进行替换、比较并得出结论, 学生不是简单地感知, 凭空地想象。劣势之处:受小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制约, 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 出现了许多问题及困惑。
困惑1: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
教学平行线概念时对“同一平面内”的理解, 四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力不是很强。要理解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学生很难想象, 而教师如果选择放弃这一教学环节, 显然会对学生理解平行线起到阻碍作用。
困惑2: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题目中给出一个挺复杂的图形, 问这个图形是由哪个图形旋转得到的。有的图形可以说它是由二分之一图形旋转得到的, 可以说是四分之一图形旋转得到的, 也可以说是八分之一个图形旋转得到的。到底这样的题目评价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是不是要找出最小图形呢?还是以上答案都对?
困惑3:二年级上册《对称图形》
在学对称时, 学生学起来挺轻松, 也很感兴趣, 但是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很难判断的题目。比如, 判断下列字母或汉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B、K、业、田……对于这样的图形, 初看, 是轴对称图形, 但是, 仔细分辨又有点问题。又如, 判断一个奖杯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本来应该是轴对称图形, 但在图片上奖杯的一侧画了点反光, 学生就产生了意见分歧, 教师也很难给学生下结论。
二、解决的策略
“碰撞是产生思维的火花”。有困惑是努力思考、研究的结果, 在教学中这些困惑难免存在, 关键是面对问题和困惑, 不能采取堵——即躲避的方式, 而是要导——让困惑在不断学习、研究中迎刃而解。我结合教学实践, 认为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点策略。
1.“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多媒体教学。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 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借助多媒体教学, 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的结构, 及时有效地对几何形体的知识进行分解、组合、分析, 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变成图、文、声并存的方式, 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增强教学
案例1:六年级上册《认识圆》
在学习完圆的认识, 掌握了圆的特征以后, 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而不是做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学生回答时凭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 这时教师利用三维动画演示三角形车轮、正方形车轮、圆形车轮行进的情况。
学生得出:三角形转动最不稳定, 正方形转动稳定程度有所改善, 圆形车轮平稳而圆滑。
多媒体教学突出了示范演示, 使学生的想象变为具象, 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理解, 还需要在实际中演示和验证, 多媒体课件由于它动画特点优化了教学手段,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解释了所学的知识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 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各种公式的推导, 研究过程。
传统教学活动中, 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轻视了学生主导学习、自主探究、全体交流的学习方式, 往往会造成学生会用所学知识 (如各类公式) 解决实际问题 (求面积、周长等) , 但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确不清楚这种现象。而新课程非常重视这点,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设计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动手活动, 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对照反思、发现规律, 并总结提炼。可以说用这种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 学生不仅会用, 还知道推导过程。不是单纯地靠死记硬背, 更加体现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
案例2: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师:猜一猜长方形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 (长、宽、周长……)
师: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 面积是多少?
师:面积相同, 图形不一样, 为什么?
学生猜测:长方形面积=长×宽
验证:每组用小正方形摆自己喜欢的长方形, 然后验证面积是否等于长×宽?
出示6个不同长方形, 小组任意选一个量出长与宽, 根据长×宽求出面积, 再用小正方形量出面积, 比一比, 相不相等?
师:根据刚才验证, 你得出什么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学习过程, 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处理得非常细腻, 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其中设计的活动层层推进, 并给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 尽量展现出学生不同的思维状态, 使学生对自己发现和总结出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深刻理解。
3.“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学具的实用性、科学性。
数学学具的操作运用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抽象, 的确需要大量学具帮助学生理解, 使学生在“玩”中学, 在“玩”中思考, 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并不是用学具就能起到推波逐流作用, 更要注意学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准备学具过程中, 多联系生活实际, 充分体现科学性, 反之效果会适得其反。
案例3:《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老师要求学生拿出学具, 三根长短不一宽1厘米的纸条, 用它们来表示三角形三条边, 拼一拼能否围成三角形。
小组全体交流。
学生汇报:2厘米, 3厘米, 5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师:能围成吗?你上来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结果由于纸条比较宽, 确实能围成三角形, 当时上课老师神情尴尬, 面红耳赤, 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而且听课教师也一片哗然, 议论纷纷。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 是因为学具的选择有错误。教师为了使学生能看清楚三边的关系, 在纸条上写上了具体的长度, 所以就设计了宽1厘米的纸条。但三角形三条边是三条线段, 纸条是平面图形, 概念完全不同。其次, 纸条都有宽度, 拼起来会发生3厘米, 2厘米, 5厘米这3根纸条也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的现象。学具是教师准备的, 上台来摆的学生也是教师让他摆的, 也摆出三角形了, 那接下去教师该怎么解释呢?所以, 学具的选择尤为重要, 是一节课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说错话, 做错事是正常的。但是, 往往很多教师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 喜欢追求“对答如流”, “滴水不漏”的教学过程, 稍有闪失, 便自责不已。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 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
“空间与图形”教学中, 不像计算类内容出现错误概率比较低, 学生对几何图形由于基础差且比较生疏, 经常会犯各种错误,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及时引导, 点拨。学生通过再深入研究来发现错误, 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 而不能否定错误的说法, 简单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 要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案例4:《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特级教师潘小明)
出示两根铁丝, 一根24厘米, 一根20厘米, 同时围成一个长方形, 哪个面积大?
生:周长长的面积大。
学生验证周长长的面积大这句话。 (学生在纸上画长方形, 并计算面积)
生1:一个长是8厘米, 另一个长6厘米, 宽4厘米, 面积第一个大, 刚才那句话是对的。
生2:一个长是11厘米, 宽4厘米;另一个长6厘米, 宽4厘米, 面积第二个大, 刚才那句话是错的。
师: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半对半错。 (全班同学都同意半对半错)
师:我来举个例子, 请这排同学起立 (2个女同学, 3个男同学) , 站起来的都是女同学。
生:不是。
师:那么按照你们的说法, 就是半对半错。
生:不行。
师:那想一想, 原来那句话我们应该怎样说?
生:周长长的面积不一定大。
教师设计这么一个活动, 通过层层引导得出周长长的面积不一定大这个结论, 中间学生出现了错误结论, 教师现场举了一个生动而幽默的例子, 让学生自己把自己从错误中重新拉了出来, 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充分体现了特级教师现场应变能力及教学智慧。
总之, 我们要解除教学中的困惑, 就应该多花心思。“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只要伸伸手, 我们就能摘下那个属于我们的“苹果”。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空间与图形”作为其中一个学习领域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困惑。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图形,困惑,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第1版) .
[2]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第1版) .
[3]邱正华.小学数学教育, 1999, (4) .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图形创意教学 篇11
【关键词】图形教学 正确读图 理解图意
在我们的课堂上,图形是一种资源。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曾说:“现在的课堂上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乏发现资源的眼光啊!”教材呈现的知识是静态的,教师在动态化处理教材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操作。他们的“不同”之处有时仅仅表现在一些“图形”上,就给数学课堂教学造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就给数学课教学凸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亮点。好的“图形”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画图形作为教学资源,艺术地进行教学十分必要。
一、在课堂中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图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二、在课堂中注重观察图形的能力培养,“图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在课堂中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图形”能增强学生的记忆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四、在课堂中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图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读单一的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忙?(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21页第11题,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5=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3只蜻蜓,6只蝴蝶,10只蜜蜂,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从图中知道“公园里有3只蜻蜓,6只蝴蝶”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比蝴蝶多几只?”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是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用画图来帮助分析,使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娅娜;郑晶;;图形创意基础教学实践[J];艺海;2011年06期
[2]张政良;冯宾;;图形创意课程之我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3]周正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4]赵瑞芝;;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神州;2011年14期
[5]张军;;现代图形创意课程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的方法与作用[J];美术大观;2011年08期
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 篇12
1. 有助于学生对人类生存的空间有一个更清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在认识周围的事物时, 通常都是会对其事物的形状、大小等进行适当的描述, 或者是会选取一个合适的方式将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表述出来, 而在生活、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 总是会用到几何图形或模型的性质等来对空间中的某种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因此, “空间与图形”的活动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我们生存的空间.
2. 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技能, 使学生具有空间观念.“空间与图形”是以传统几何课程中优秀的教学内容为基础, 然后在每一个学习的阶段增加一些学习的内容, 并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提出相关的学习目标. 这样一来, 既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又能在学习中提高他们的技能, 从而让他们能够形成空间意识.
3.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在如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会特别的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而“空间与图形”与其他的学科或分支相比, 它具有不仅可以与现实的世界相联系, 而且还可以构建直观的模型的优势. 这样一来,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
二、“空间与图形”活动化教学方式
创设现实情境, 增强学生的经验. 在进行“空间与图形”的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情境中展现出来, 这样学生不仅会感觉到熟悉, 而且还会对此感兴趣.因此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丰富学生的经验.
1. 发现生活素材.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讲解数学中的知识点. 如, 在对“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内容进行讲解时, 在课前就可以在生活中搜集一些学生十分熟悉的不同形状的物体, 然后在课堂讲解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如, 正方体—魔方, 球体—弹珠等. 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就需要在教学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引入新课时要与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 在学习“周长”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制作Flash动画, 一个小朋友在跑圈, 也就是说这个小朋友跑一圈的跑道的周长.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然后让他们自己说出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量一量课桌的四个边各有多长, 然后让学生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描绘课桌的周长.这样通过活动式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让学生很深刻地理解周长的意义.
3. 激活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所具有的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可以深切地感知到数学中的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素养. 例如, 在讲解“厘米”这一知识点时, 可以为学生提供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 然后组织学生测量书本的长和宽. 通过动手操作的感知, 可以让学生对厘米的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的讲解, 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认识.
4. 回归生活实践. 在学习“空间和图形”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将运用到的技能或方法等回归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在此基础上进行运用和发展. 例如, 在讲解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 教师可以举例一道与生活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来进行计算, 学生可以通过设想生活中看到的实物, 然后利用教具, 进行动手操作, 将一间“实验室”盖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还可以让他们明白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来源于生活, 同时又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总之,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活动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说是教学成果较为显著的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活动中体会、学习不同的数学知识, 这样既让课堂充满了情趣, 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摘要:空间与图形的活动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人类生存的空间有一个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可以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在讲解空间图形的过程中, 既然采取的是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这就需要教师要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采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等.本文就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图形,活动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尚华.小学数学实物教学与图形教学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3 (11) .
[2]龚治珍.浅谈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09 (7) .
[3]张伟娥.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几点看法[J].教育观察.2012 (1) .
[4]王华.小学低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措施[J].考试周刊.2014 (17) .
【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推荐阅读:
变换图形小学数学教学教案07-06
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计算教学08-30
小学数学《图形与位置和复习》优秀教学反思07-06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图形的拼组》说课稿09-15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案例与反思06-13
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07-18
小学数学的教学体会05-24
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