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2024-10-26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7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1

今天,在课堂上我听写了前10号元素。我是打乱顺序听写的,他们的听写效果较差。每个班的作业是先背会前十号元素(分两批给的,每批5个元素符号),然后在作业本上默写,家长签字。交上来的作业都很好,有的是默写后的家长签字,有的明显是家长听写的。但是听写的效果则很不好。每个班全对的同学都明显少于作业本上全队的。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应该有这么几个:

1、作业本上的默写有的同学造假。肯定有不少同学没有背,或是背得模棱两可就抄了一遍,要求家长签字的,这一部分同学在听写时错的当然就多了。

2、有一部分同学背的不熟练。在作业本上他们是按照前十个的顺序默写的,而我是打乱顺序听写的,按照记忆规律来说,在没有记忆熟练的情况下抽取检查是很容易出错的。

我也思考怎样能让学生把这些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呢?我认为一是在后面要经常用这些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接触,他就不会忘了。二是加强强化。每天上课时听写10个或是5个,哪怕由同桌互查、小组互查,也能够强化这些基础知识。

今天有关两个性质的补充,我又讲解了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和“中毒”等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2

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实验:研磨胆矾、直接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不用收集二氧化碳)。学生填变化时的现象空,说:上面几个变化有什么区别,填写后面的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的空——总结出变化分为二种:一、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板书:应该这样写:

一、化学变化

概念:

特征:

常伴随的现象:(课本上有,让学生画上)

二、物理变化

概念:

三、本质区别:

四、联系: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概念出来后,马上给出相应的练习,可以用课件。

五、化学性质

定义:

内容:

六:物理性质:

定义:

内容:

同样给出定义马上给练习。

七、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新策略上的练习。

一个课时刚好。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3

要想让学生化学学得好,老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九年级化学非常关键的第一个课题,在教学中,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中,我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渡,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紧靠课本讲课。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我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4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题。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上对化学学科均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实验,如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因此本节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我在教学设计上,从教学活动的每步骤都要求学生设计出实验步骤,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仔细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归纳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另外,教师的帮助要适度,既不能处处都帮助,限制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又不能完全失控,任凭学生随意活动。

本课题在学生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记忆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是学好本节课的一个关键,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5

研究物质性质的时候,例如水,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物理性质,我们可以让他认识更多的性质,我们可以让物质发生一些三态变化。

问:水变了吗?前面通过让学生鉴别,利用学生已知的物理性质,如软硬、溶解性、发生形态变化,让学生知道要让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可以让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认识物质的物理变化就有了功能,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接着问:还想研究什么?学生一般想不到化学性质,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就给他一个人为的操作,给他展示一个奇妙的现象,例如让镁与温水反应,再问:水变了吗?让他去解释。只有在解释的活动中,他才会有一种动机,想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这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因为这个物质有这样的化学性质,所以它才能表现出这样的事实。那么这个化学性质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再给他化学变化。这种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它说明了这个物质的什么特点?这种物质的性质在生活有怎样的应用?这些都是研究物质的性质,为了研究具体物质的性质而进行的变化,到最后我们才概括出来,反思一下我们刚才经历的变化到底有什么不同?化学上认为一类是物理变化,一类是化学变化。这样我们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认识维度建立一级框架,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化学变化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性质的,因为我们要研究物质的性质,所以我们要让它发生变化,让他有初步的联系,这是核心认识发展的任务,就是关于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建立一级认识框架。

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他们关心物质更多的性质,继续进行镁与盐酸的反应,镁条的燃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再让学生思考镁条的燃烧及联系前面的“暖宝宝”,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检验生成物进而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生成新物质,这样巩固了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6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老师有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方面上,我觉的自己做的比较差,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说。其实,听了张英丽老师的课后,我觉的他的实验设计很好,把1、4实验老师做,2、3实验学生做。把比较危险的、比较困难的留给老师,简单的、容易的留给学生,既有了教师的引导又有了学生的放手去做,效果较好。在我的课堂上,还是老师的主导作用占了主要方面,留给学生去想的、去说的比较少,比方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上就是老师投影出来的,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上,急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往往打断了学生的回答或者是引导学生回答,说到底,学生的思维还是掌握在老师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观念更新。一个问题问出来,往往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的指向性不明。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太低,不能松懈。打造一节精品课是很磨练人的,很能提高人的水平。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7

在进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时,学生对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容易区分,对一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也容易区分;但是对一种描述到底是“变化”还是“性质”却不容易区分。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简单易行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分教学法。

教师这样给学生举例讲解:同学们,现在飞机场上停着一架飞机,我说“这架飞机能飞”,这是飞机的一种物理性质,指飞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但飞机实际并没有起飞;同学们,看天上一架飞机在飞,还有一架飞机飞走了,这就是一种物理变化,表示“正在发生着”或“已经发生了”。

然后教师给学生归结:“性质”指的是物质具有的一种能力,能发生但是未发生,常用“能、会、易、可以、容易”等字眼表示;“变化”指的是“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一个过程,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经过这样讲解以后,学生比较容易区分“变化”和“性质”了,然后教师再精选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比如,教师可以出关于木炭的习题训练学生: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木炭被粉碎;④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从答题情况看,学生掌握还是很不错的。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2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修模块, 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模块具有教学新增内容多、学习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 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该模块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研究课程标准, 领悟《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的教学功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该模块是从原子、分子水平上介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围绕着“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这条基本主线展开,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其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的基本观念, 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一些自然现象, 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认识;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和培养未来在化学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本模块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强调选择性, 共分为四个主题 (即: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 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 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统揽教材, 明确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求, 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教材设计紧贴课程标准, 以必修为依托, 内容编排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 逻辑关系清晰, 整个体系主次分明, 主要线索线性化 (结构与性质) , 次要枝节散点化 (在正文适当位置以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等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 , 使教材丰富多彩。知识体系构建注重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必修与选修的衔接, 避免了雷同和重复, 如原子结构内容在初中课堂主要讲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 而选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布。在教学设计时, 要重视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一步到位、随意拓展, 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教材新增内容, 如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配合物理论、手性分子、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等, 应采用从最简单物质及其结构的分析出发, 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如电脑动画、自制模型、制作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又如, 对构造原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应用上, 教学时要求学生会应用构造原理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不要求学生探究构造原理中能级次序的原因。

三、优化教学设计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 研究课程标准, 突出三维目标的落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属于化学理论, 学习内容深奥、抽象, 加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程评价中的缺位, 教学时容易把学习重点集中体现在认知目标上, 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设计时, 要设计多元化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可以利用本模块的主题内容,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阅读、交流、讨论, 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量变引起质变”、“事物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启发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利用同化原理, 做好相关内容的衔接, 捕捉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习认知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应该找到对应的旧知识来同化,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在教学设计时, 要注意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关系, 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 以利于知识的形成、顺应、同化。本模块很多内容在必修2中都进行了学习, 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例如, 元素周期律在必修2中涉及了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周期性, 并且这些周期性变化都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熟悉的, 在学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内容时就需要将其进行同化, 其实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的本质是有些相同的, 而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本质上一致, 学生明白了这一点, 就能很好地掌握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3. 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抽象、难度较大, 学习起来枯燥,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挖掘、整合课程资源, 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背景素材, 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 重视化学发展、发现史的教学,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到很多化学发展史, 特别是对于概念发展的历史, 像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的发展历史、共价键的发展历史等。教材涉及到的“科学史话”就有7个栏目, 教学中应注意运用这些科学发现、发展史, 挖掘科学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以收集、查阅、讨论史料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体验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化学研究的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与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教育。例如, 对于原子轨道的认识, 可遵循原子结构的发现史:从卢瑟福模型到波尔模型, 然后到量子力学的原子轨道模型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原子轨道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一个科学家把它写出来的, 而是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究、不断完善形成的。这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就会更深刻, 对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也就更有体验。

5. 利用直观教具, 变抽象为直观, 降低学习的认知难度。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理论性强, 微观结构难以理解, 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 利用球棍、橡皮泥和牙签制作各种晶体模型、物质结构模型, 让学生亲手制作、组装、观察物质结构模型, 使学习活动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晶体、非晶体的图片、用动画形式去演示一些晶胞、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各种晶体的晶胞;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晶体结构模型的三维立体图片或动画等等, 从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6. 重视理论方法的构建, 让学生远离题海。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篇3

一、变化的现象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发生都伴随着一些现象,化学变化一般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则一般分成形状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者,但它只是区分的辅助手段,要分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还是得抓住两者的本质,即化学变化必须得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题1 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解析】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生成新物质,C选项生成白色固体表明生成了新物质。故答案为C。

例题2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将白瓷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C. 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 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

【解析】ACD选项的描述都生成了新物质,因此这些现象均为化学变化,故排除。B选项并未生成任何物质,为物理现象。故答案为B。

二、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物理变化则是分子、原子等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的间隔改变。

例题3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以上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是化学变化。②中变化前是A和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

例题4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本身的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且分子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答案为B。

例题5 下页图形象地表示了甲、乙两物质的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四幅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微观判断依据是 。

【解析】(1)对比甲变化前后,图①和图②中都含有3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和6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没变,即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对比乙变化前后,图③中的9个分子在变化后的图④中全部不存在,变成了6个反应前没有的新的分子,即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图①、图②、图③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分子,所表示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而图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每个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因此图④所表示的物质为化合物。

【答案】(1)甲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乙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即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2)④ 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

三、变化和性质的联系与区分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可见性质和变化有很密切的联系,明白了变化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性质。那变化和性质该如何区分呢?变化是动态的,有改变的。而性质无论是在发生变化时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都具备。那二者的表述怎么转化呢?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有些变化中加上“可”“易”“能”“会”等表示能力的字眼,就可以变成性质。但并非每个性质都有这些字眼,例如物理性质中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的描述,就不一定有表示能力的字眼。

例题6 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物理性质

1.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 2.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 4.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 )

5.木棒受力折断。( ) 6.铁生锈。( )

7.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

【解析】1. 铜绿受热时分解是化学变化,但这句话描述的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是化学性质,且句子中含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表明它是性质。

2. 这是对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的描述,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新物质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4. 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5. 木棒受力折断,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6. 铁生锈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7. 煤着火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通过上面几道例题的讲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更好地理解和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赶快回到课本的练习中去“实战”吧。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3.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4.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过程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教学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课

型:新 授 课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师导入新课】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用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等。谁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生】倾听、思考、举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物质是变化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师演示】实验1-1,1-2,1-3,1-4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实验完毕后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描述: 1.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 2.反应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3.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学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了解变化的基本特征,学习观察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观察的能力、规范表达。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教师提问】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结果并回答: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教师讲解】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归纳】 1.物理变化概念、特征并举出实例

【设计意图】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提问】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讲解】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学生】2.识记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特征并举例 【展示】图片: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学生】观看图片,认识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教师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演示文稿】课本第10页1、2,逐题提问 【学生】口答,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知。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讲解】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铜能生铜绿,碳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学生】理解记忆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学生】举例

【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学生】倾听记忆、理解。自学课本中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教师演示】实验1-5 【学生】观察现象,尽可能多的描述物质的性质。并试着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理解及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及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教师】举例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学生】结合P9最后一段实例理解。

【课堂练习】出示POWERPINT演示习题:课本10页3 【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

【教师归纳】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的是物质本身的一种“能力”,是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是、会、可以、难、易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另外,要能初步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通过多做一些练习,理解巩固。

布置作业 :课本10页1、4 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例: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例: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铜能生铜绿,碳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例如:

三、变化与性质区别

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的是物质本身的一种“能力”,是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是、会、可以、难、易等。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篇5

【复习目标】

⑴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一)物质的性质

判断依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表现。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描述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通常可用“能”、“可以”、“会”等描述;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变化的过程。

(二)物质的变化

【典例精析】

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电解水 B.木炭吸附色素 C.木材燃烧 D.食物腐败 例

2、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通过蒸馏来净化水 B.通过过滤来净化水 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D.用明矾来净化水 例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基础演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C.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D.火山爆发

2.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可燃冰”燃烧 C.浓盐酸挥发 D.洗洁精除油污

4、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大豆磨浆 B.西瓜榨汁 C.猪肉切块 D.木瓜酿酒

5、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镁粉用作照明弹 B.铜丝用作导线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

6、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7、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泪”是指液态石蜡 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8、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D.气球升空 C.音乐喷泉

9、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10、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

D.铁生锈;铁被腐蚀

11、从镁、氧气、盐酸、碱式碳酸铜、硝酸银、碳酸钠六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 _;(2)分解反应__ __;(3)置换反应__ __;

(4)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 ___;

(5)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 __。

12.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在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 钠的物理性质是:。钠的化学性质:。

13、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⑴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如: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 性。

⑵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14、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篇6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熟悉和掌握教材上讲过的内容和知识。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答案:D 3.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

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

4.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颜色 状态 气味 硬度 熔点 沸点 密度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解释下列物理性质:(1)熔点:(2)沸点:(3)压强:(4)密度:

思路解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关物理性质的意义。答案:(1)物质的熔化温度(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4)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

3.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答案:能量 吸热 放热 发光

4.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答案:无色 无味 气 木条燃烧更剧烈燃烧的木条熄灭 5.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的是()

A.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

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

D.开发氢能源

思路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物质。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B、C、D均属于新物质、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体现了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A是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应选择A。答案:A 快乐时光

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地走上台。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刚才没听清楚?”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1)石蜡是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状态,密度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水。用指甲在蜡烛表面划过,会______________,说明石蜡的硬度______________(硬、软、较硬)(2)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三层,其中________温度最高, ________温度最低。

(3)描述蜡烛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___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有________生成;片刻,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还有________________气体生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产物和蜡烛火焰的组成和结构。答案:(1)乳白 固体 小于 留下深深的痕迹软

(2)焰心 内焰 外焰 外焰 焰心

(3)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焰心火焰暗淡,底部呈淡蓝色;内焰火焰明亮略呈圆锥形;外焰火焰明亮但不耀眼。顶部石蜡受热熔化,一段时间后有熔化的石蜡沿蜡烛流下

(4)水珠 水蒸气 有白色沉淀产生 二氧化碳

2.(经典回放)如图所示,金丝鸟与金鱼生活在一起,是因为鸟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薄膜,请您推测制作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A.绝热

B.透气

C.导电

D.隔水 思路解析:我们知道,鸟必须生存在空气中,鱼必须生活在水中。鸟能在水中与鱼一起生存,鸟笼所用材料必须具备隔水性和透气性。答案:BD 3.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在一次报告中讲到:“化学——人类进步的 关键”,这句话说明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联系,指明化学对人类进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试根据你个人的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举出几例现实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实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本题旨在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对人类和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利用化学可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利用化学可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等。

答案:食盐是一种调味品 石灰浆刷墙 醋酸除水垢 煤气作燃料等

4.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试以你所学的化学知识谈一下你周围的变化。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察、联想和归纳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按照题目设定的标准准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回答题目所给出的问题。答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一下我们身边的化学。

(1)衣: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聚丙烯无纺布、塑料、橡胶的生产等等,改变了人们的穿着,提高了生活质量。(2)食:化肥、农药的研制,使粮食、蔬菜、水果等生产大丰收,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且改变了饮食结构,使人们的饮食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3)住:钢铁、铝、水泥、塑钢门窗等建材的大量生产,带动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4)行:石油加工、高速公路的建设、合成橡胶的生产、汽车的制造以及轿车进入家庭等,使人们的出行更方便、更快捷。(5)医: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器材的研制、医院设备的更新、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有很大改观,人的平均寿命得以延长。(6)用:人们日常所用的如计算机、电视、冰箱、洗衣机、手机、各种黏合剂、不粘锅、钢笔、尺子„„无不体现化学带给我们的种种改变。

5.(开放性试题)(1)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各举出具体两例。

(2)组织同学进行调查和讨论,谈谈对城市垃圾处理的看法,并提出建议。思路解析:(1)联系生活中对生活带来益处的实例,这是化学带来的主要方面,选择两点合适内容进行列举;然后结合化学工业对环境、自然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举例说明。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2)观察生活中垃圾的组成和处理方法,考虑。

答案:(1)正面:①合成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②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负面: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

(2)本题主要有两项基本内容,即不随意丢弃垃圾,和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鼓励其他合理和有创新内容的答案)

6.根据你的观察,描述家中吃的“白糖”的物理性质。如果将白糖放在水中,它就会逐渐没有了。你认为这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

思路解析:联系生活,细心观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白糖是家中生活常用的物质,应该对之有较清楚的了解。

答案:白糖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密度比水大(其他可不作要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7

一、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 确立学习目标, 罗列本单元的知识点和要求层次。然后, 审视单元的知识点, 深入挖掘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理清在环节教学中知识点的相互联系。本单元要求初步认识分子空间构型、键角、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手性分子等概念, 了解杂化轨道的类型 (SP3、SP2、SP) 并能运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习运用模型化思想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认识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极性的关系, 能运用有关理论预测分子的极性。在对这些知识点要求中, 我们可以挖掘出一条逻辑性非常强的知识链:

杂化轨道理论→分子的空间构型 (结构) →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 (性质) →手性分子 (实例)

逻辑关系理清以后, 认真审视每一个知识点, 把知识点细化、具体化。这样, 对整个单元的知识就有了整体上的把握, 对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二、科学设计教学路线, 合理制订课时计划

由于本单元的内容有着清晰地逻辑链条, 因此, 教学设计就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去设计, 单元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意整体性, 单个知识点的发散, 要通过知识主链进行串联, 从而使学生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首先, 要科学地设计教学路线, 以学生熟悉的S元素与H元素形成H2S分子, C元素与H元素形成CH4分子的讨论, 作为分子空间构型确定的突破口, 引入分子的杂化轨道理论。进而, 让学生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核心, 多原子分子中心原子将能级相近、能量较低的价层轨道相互作用, 重新组合, 构建成新的轨道, 即杂化轨道。形成分子时, 往往是先杂化后成键。杂化的方式不同, 价层电子对的空间伸展方向就不同。然后, 向学生呈现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及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的计算方法, 据此就可以判断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了。分子极性问题、极性概念的建立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些简单分子的矢量合成图解, 来帮助学生认识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的重合与否, 很自然地引出分子的结构对分子的极性的影响, 进一步深化到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于手性分子的教学, 则是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逻辑关系的验证。

接下来就要按照教学路线科学合理的安排课时计划, 对这一单元的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杂化轨道理论

第二课时互斥理论模型与分子构型

第三课时分子的极性和手性分子

三、细化课时内容, 优化教学设计

一个完整的知识链的呈现, 要以课时为单位去完成。在课时教学设计中要科学贯彻新课程所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应具有驱动性、诱发性、易参与性、可生成性和多重价值, 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能够和谐发展, 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下面是“杂化轨道理论”的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想法:

首先, 以问题的形式对原子的轨道理论、价键理论进行回顾和复习。 (1) 让学生写出碳原子价层轨道表示式。 (2) 用电子式表示CH4分子的形成过程, 依据你所掌握的知识, 你认为CH4分子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然后创设情境:引出CH4分子的结构信息:键能、键长、键角。展示CH4分子的空间结构。自主探究:分子轨道的杂化理论。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介绍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杂化轨道的类型、杂化轨道的夹角、空间构型、原子轨道杂化前后的变与不变。列举实例, 让学生领会其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进一步让学生讨论, 杂化轨道的空间构型与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的关系。

通过对课时教学的优化设计, 顺利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 使知识链的链节一个一个的建立, 让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具体化。

四、关于整体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1. 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可以指导我们从较高的高度来认识

和分析教材, 便于我们在一个较大的空间里对教学活动好好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突破孤立地设计个别课题和课时教学方案的局限

2. 整体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宏观驾驭能力, 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的挖掘能力, 使知识板块结构化的能力, 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建构的能力都要有很大的提升。

3. 整体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经验的本质及

深层次规律性的认识, 有助于知识体系的高效建构, 有助于解决化学的知识点繁杂、难于记忆的困难

这样, 能使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思想的乐趣和方法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自觉地渗透和运用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 一方面能提高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水平, 完善自我, 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相信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将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具体教学中。

(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 能让教师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审视化学教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基本考点

考点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化学变化与能量(实际应用考点)

(1)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2)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考点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拓展考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创新考点

考点5.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的辨析(探究性考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9

物质的性质

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所感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再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投影:

1.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就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汽油燃烧

C.菜刀生锈

D.酒精挥发

一、物质的化学性质

【讲解】上述提到的汽油燃烧、菜刀生锈,这种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归纳】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提问】在生活中,哪些性质表现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点拨】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材中的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胆矾的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等。

二、物质的物理性质 【迁移】上述提到的滴水成冰、酒精挥发以及无纸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归纳】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哦呵密度属于物理性质。【点拨】物理性质通常包括直接被感知的(如颜色、气味、状态)和直接测量的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阅读】学生阅读有“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归纳】⑴熔点和沸点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注意】液体的沸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⑵密度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注意】固体的密度较大,气体的密度较小。密度单位是㎏/cm3或g/cm3,气体密度单位是g/L或g/mL。

【注意】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

三、正确描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实验1-5“展示集气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注意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讨论交流】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点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则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区别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是二氧化碳,烧的更旺则是氧气;②向集气瓶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

【迁移】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事实,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水灭火,乙醇(俗称酒精)可作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这些事实都表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小结】发生物理变化的一定具有物理性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一定具有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也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巩固练习

1.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镁条的(D)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2.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的性质及制备 篇10

考点1 考查气体制备实验装置的选择及使用

1.常见的气体发生、净化及收集装置

(1) 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如下图所示:

(2) 根据气体及杂质的性质, 选择合适的除杂试剂及除杂装置, 如下图所示:

(3) 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稳定性等因素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及收集装置, 如下图所示:

2.常见的尾气处理及防倒吸装置

(1) 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中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 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常见的三种处理方法如下图所示:

(2)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防倒吸装置, 如下图所示:

例1. (2015·广东卷) 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 用NH4Cl和Ca (OH) 2制备NH3, 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______。

(2)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1) 先打开旋塞1, 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稳定后, 关闭旋塞1。

(2) 再打开旋塞2, 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 设计实验, 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仪器:固体NH4Cl、蒸馏水、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 (可调控温度) 。

(1)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2) 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表格, 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能直接读取数据的相关物理量及需拟定的数据, 数据用字母表示;表中“V (溶液) ”表示所配制溶液的体积]。

(3) 按实验序号1所拟数据进行实验, 若读取的待测物理量的数值为Y, 则NH4Cl水解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只列出算式, 忽略水自身电离的影响) 。

解析: (1) NH4Cl和Ca (OH) 2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 制备NH3时, 加热固体的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则发生装置应选取装置A。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收集装置应选取装置C。NH3极易溶于水, 吸收尾气时要防止发生倒吸, 故尾气处理装置应选取装置G。 (2) (1) A瓶中HCl的压强为150kPa, B瓶中NH3的压强为100kPa, 故A瓶中气体压强大于B瓶, 打开旋塞1, A瓶中HCl进入B瓶中, 与NH3发生反应生成NH4Cl, 观察到B瓶中有白烟生成。 (2) 由于HCl和NH3反应生成NH4Cl, 导致B瓶中气体压强降低, 且B瓶中HCl相对过量, 故打开旋塞2, 烧杯中石蕊水溶液会被倒吸入B瓶中, 溶液变成红色。 (3) (1) 影响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及溶液的酸碱性等, 通过分析所给试剂和仪器, 可以探究温度或浓度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2) 探究温度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控制溶液的浓度等其他的量不变, 只改变温度一个量,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溶液的pH, 来讨论NH4Cl的水解程度。要控制溶液中c (NH4Cl) 相同, 可通过控制NH4Cl的质量一定和溶液的体积 (100mL) 一定来实现, 实验表格可以为:

探究浓度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控制溶液的温度等其他的量不变, 只改变浓度一个量,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下溶液的pH, 来讨论NH4Cl的水解程度。实验表格可以为:

(3) NH4Cl的水解方程式为, 该实验中读取的待测物理量为pH, 其数值为Y, 则有c (H+) =10-Ymol·L-1。NH4Cl的物质的量为, 则, 故NH4Cl水解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

答案: (1) A、C、G

(2) (1) 有白烟生成A瓶中压强比B瓶中压强大, 打开旋塞1, HCl进入B瓶并与NH3反应生成NH4Cl, 能看到白烟 (2) 烧杯中的石蕊水溶液倒吸进入B瓶中, 溶液变成红色

(3) (1) 温度 (或浓度) (2) 见解析 (3)

【思维点拨】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过程:

考点2 考查气体制备实验中仪器的连接与拆卸

1.气体制备实验中仪器的连接顺序

按照“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主要性质实验→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实验仪器。

注意: (1) 气体发生装置和洗气瓶的进出导气管要“长进短出”; (2) 干燥管要大口方向进气, 小口方向出气; (3) 排水法收集气体和量气装置的导管要“短进长出”; (4) 有易挥发液体反应或生成时, 要设计冷凝回流装置。

2.气体制备实验中仪器的拆卸顺序

实验完毕后, 化学仪器拆卸的一般顺序为“从右到左, 自上而下, 先拆主体, 后拆部件”。

例2. (2013· 海南卷) 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 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

A.a→b→c→d→e→f→g→h

B.a→e→d→c→b→h→i→g

C.a→d→e→c→b→h→i→g

D.a→c→b→d→e→h→i→f

解析:仪器连接从左到右的顺序是“制取装置→净化装置→制备FeCl3→尾气处理”, 按照该顺序合理组装仪器。利用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Cl2中混有HCl、H2O (g) , 利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HCl, 再用浓硫酸吸收H2O (g) 得到干燥的Cl2, 利用干燥的Cl2与铁粉反应制取FeCl3。Cl2有毒性, 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防止污染环境。

答案:B

【思维点拨】 (1) 化学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

(2) 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的操作步骤: (1) 组装仪器 (遵循“自下而上, 从左到右”的原则) ; (2)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采用“微热法”或“压强差法”) ; (3) 加入药品; (4)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5) 检验气体的纯度; (6) 进行性质实验或探究实验; (7) 处理尾气; (8) 拆除装置。

考点3 考查气体制备实验中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1.微热法

用试管、烧瓶作气体发生器时, 应将导气管的末端浸入水中, 用双手捂住反应器的外壁或微热反应器 (如右图所示) , 若有气泡产生, 移开手掌或热源, 过一会儿, 有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水柱, 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2.压强差法

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 夹紧弹簧夹, 再加入少量的水 (如右图所示) , 停止加水后, 过一段时间, 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 (即水柱高度) 保持不变, 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例3. (2013· 全国大纲卷) 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 写出NaNO2和 (NH4) 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 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是否可以把C和D的位置对调?______________ (填“是”或“否”) ,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4) 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 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 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 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

解析: (1) 饱和NaNO2溶液与饱和 (NH4) 2SO4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2, 实验装置中有加热仪器, 且整个实验装置较复杂, 可考虑采用“微热法”检验装置气密性,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将G中导管插入溶液中, 微热b, 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 停止加热, 冷却后, 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 NaNO2中N元素显+3 价, (NH4) 2SO4中N元素显-3 价,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二者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N2,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质量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 (3) 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 故利用FeSO4除去空气中的O2。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吸水剂, 除去生成N2中的水蒸气。 (4) 镁是活泼金属, 在加热条件下能与N2反应生成氮化镁, 化学方程式为。 (5) 根据Mg3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蒸馏水, 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 可闻到刺激性氨味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 试纸变蓝) , 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液, 加入盐酸, 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答案: (1)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微热b, 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 停止加热, 冷却后, 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 则气密性良好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3) 除去氧气 (及氮氧化物) 除去水蒸气否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5) 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蒸馏水, 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 可闻到刺激性氨味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 试纸变蓝) , 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液, 加入盐酸, 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思维点拨】解答此类问题时, 要分析实验装置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一般来说, 若装置中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应首先考虑采用“压强差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若反应装置中没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一般要考虑采用“微热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整套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时, 考虑实验仪器较多, 一般采用“微热法”进行检验。

考点4 考查无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及含量测定

无机物的制备实验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成为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热点, 其主要涉及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离、提纯和检验等) , 化学反应原理 (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 , 物质含量的测定及计算等, 侧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技能及化学综合素养。

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方法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1) 常规检验法———用NaOH溶液检验:

(2) 焰色反应:

(3) 特殊检验法:

3.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1) 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2) 利用AgNO3-稀HNO3检验:

4.实验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

(1) 利用“重量法”测定气体的质量。

定量实验中要测定气体的质量, 一般用吸收剂吸收后, 测量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差, 即为气体的质量。例如:CO2、SO2等酸性气体可以用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H3可用浓硫酸来吸收;SO3气体用98.3%的浓硫酸进行吸收。

(2) 利用“量气法”测定气体的体积。

(1) 量气法是通过测量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实验的关键是准确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如稀, 测量生成1mol气体的体积;

(2) 测气体的体积, 可用排水 (液体) 法、量气法, 对于能溶于水的气体, 为减小误差, 可以采用排液法来收集, 例如:Cl2———饱和NaCl溶液;CO2———饱和NaHCO3溶液;SO2———饱和NaHSO3溶液。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测定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

“”是重要的定量分析反应, 相关试题大多涉及指示剂的选择 (淀粉溶液) 、氧化还原滴定操作及实验数据处理等, 考查“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5.物质制备实验中的“四防”

(1) 防氧化:制取Fe (OH) 2等还原性物质时, 要隔绝空气, 防止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变质。

(2) 防水解:制取FeCl3、FeCl2、MgCl2等易水解的物质时, 要采取措施, 防止其发生水解而变质。

(3) 防失水:制取结晶水合物 (如CuSO4·5H2O、FeSO4·7H2O等) 时, 要采取适当措施, 防止其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失去结晶水。

(4) 防潮解:制取吸水性较强的物质时, 要连接干燥装置,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而使物质潮解。

例4. (2015· 山东卷) 毒重石的主要成分为BaCO3 (含Ca2+、Mg2+、Fe3+等杂质) , 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 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 目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 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

a.烧杯b.容量瓶

c.玻璃棒d.滴定管

(2) 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 滤渣Ⅱ中含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已知:Ksp (BaC2O4) =1.6×10-7, Ksp (CaC2O4) =2.3×10-9。

(3) 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 实验分两步进行。

步骤Ⅰ:移取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 加入酸碱指示剂, 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 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0mL。

步骤 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 加入x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 待Ba2+完全沉淀后, 再加入酸碱指示剂, 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 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

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用酸式滴定管, “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______________ (填 “上方”或 “下方”) 。BaCl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1。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 Ba2+浓度测量值将____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

解析: (1) 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 其目的是增大毒重石与盐酸的接触面积, 加快浸取速率。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 时, 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和玻璃棒。 (2) 由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可知, 当pH=8时, Fe3+沉淀完全而Ca2+、Mg2+未形成沉淀, 故可除去Fe3+。调节pH=12.5时, Mg2+完全沉淀, Ca2+部分沉淀, 故滤渣Ⅱ中含有Mg (OH) 2和Ca (OH) 2。加入H2C2O4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剩余的Ca2+, 形成CaC2O4沉淀, 当H2C2O4过量时, 也可能使c (Ba2+) ·c (C2O2-4) >Ksp (BaC2O4) , 从而生成BaC2O4沉淀, 导致产品BaCl2·2H2O的量减少。 (3) 由反应可知, 步骤Ⅰ中加入CrO2-4的总物质的量为。步骤Ⅱ中, 加入BaCl2充分反应后, 剩余CrO2-4的物质的量为, 则与Ba2+反应的CrO2-4的物质的量为。据反应可知, n (Ba2+) =n (CrO2-4) , 则有。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 导致V1的值减小, 则的测量值将偏大。

答案: (1) 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ac

(2) Fe3+Mg (OH) 2、Ca (OH) 2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 产品产量减少

(3) 上方偏大

考点5 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及产率测定

近几年, 全国高考理综卷中考查了溴苯 (2012年) 、正丁醛 (2013年) 、乙酸异戊酯 (2014年) 等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产率等问题, 涉及化学反应原理、仪器的选择及使用、物质的分离 (主要是萃取分液、蒸馏和重结晶等) 、物质的提纯 (除杂、干燥等) 、产率测定及计算等, 侧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例5.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Ⅰ)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 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 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 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 静置片刻, 过滤除去MgSO4固体, 进行蒸馏纯化, 收集140~143℃馏分, 得乙酸异戊酯3.9g。

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 在洗涤操作中, 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 在洗涤、分液操作中, 应充分振荡, 然后静置, 待分层后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 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 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6) 在蒸馏操作中, 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

(7) 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

a.30%b.40%

c.60%d.90%

(8) 在进行蒸馏操作时, 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 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_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 ,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 异戊醇和乙酸的沸点较低, 在加热过程中易挥发, 为提供原料的利用率, 利用装置B进行冷凝回流, 结合B的构造来看, 其名称为球形冷凝管。 (2) 反应后液体中除生成的乙酸异戊酯外, 还有乙酸、异戊醇和硫酸, 提纯过程中, 第一次水洗是为除去水溶性物质, 即大部分的乙酸和硫酸, 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剩余的乙酸和硫酸, 使其转化为乙酸钠和硫酸钠, 第二次水洗是为除去过量的碳酸氢钠及少量乙酸钠、硫酸钠。 (3) 乙酸异戊酯难溶于水, 其密度为0.867 0g·cm-3, 比水的密度小, 充分振荡、静置后, 出现分层现象, 乙酸异戊酯在上层, 水在下层, 因此, 分液时先打开漏斗下端活塞, 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 制取乙酸异戊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加入过量乙酸, 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及产物的产率。 (5) 分液后分出的产物中含有乙酸异戊酯、少量水和异戊醇, 加入少量无水MgSO4, 其目的是除去含有的少量水, 得到较纯净的乙酸异戊酯。 (6) 在蒸馏操作中, 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显然a、d选项错误;c选项使用的是球形冷凝管, 容易使分馏产品在冷凝管中滞留, 不能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影响实验的产率。 (7) , 根据制取乙酸异戊酯的反应可知, 二者按物质的量之比1∶1进行反应, 故乙酸有剩余, 按异戊醇的量计算理论产量:0.05mol×130g·mol-1=6.5g。故该实验的产率为。 (8) 异戊醇微溶于水, 反应后液体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 所得乙酸异戊酯中仍含有异戊醇。异戊醇的沸点为131℃, 因此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 异戊醇会随蒸气被蒸出, 收集到产品的质量增大, 使实验的产率偏高。

答案: (1) 球形冷凝管

(2) 洗掉大部分硫酸和乙酸洗掉碳酸氢钠

(3) d

(4) 提高醇的转化率

(5) 干燥

(6) b

(7) c

(8) 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专项训练】

1.碱式硫酸铁[Fe (OH) SO4]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剂。工业上利用废铁屑 (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 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 加入少量NaHCO3, 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

(2) 反应 Ⅱ 中加入NaNO2的目的是氧化Fe2+离子,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 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的Fe (OH) 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 (OH) 42+聚合离子, 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 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 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 应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

A.氨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5) 已知:。为测定含Fe2+和Fe3+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 实验操作如下:准确量取20.00mL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 加入足量H2O2, 调节pH<2, 加热除去过量H2O2;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 再用0.100 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______________g·L-1。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 所测定的铁元素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2.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易溶于水, 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实验步骤:

(1) 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 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 用3mL乙醇润湿, 加入上述溶液中。

(2) 安装实验装置 (如右图所示, 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 水浴加热, 微沸60分钟。

(3) 趁热过滤, 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 冷却析出Na2S2O3·5H2O, 经过滤、洗涤、干燥, 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 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 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 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__, 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 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否则产品发黄,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 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以淀粉作指示剂, 用0.100 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

(4) 滴定至终点时, 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

(5) 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右图, 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产品的纯度为 (设Na2S2O3·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纳米碳酸钙 (1纳米=1×10-9m) (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 向饱和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制得纳米碳酸钙。

供选择的药品: (1) 石灰石; (2) 氯化铵; (3) 氢氧化钙; (4) 饱和氯化钙溶液; (5) 浓硫酸; (6) 6mol·L-1盐酸; (7) 饱和食盐水; (8) 饱和NaHCO3溶液。

(1) 装置A中,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仪器b中应盛放的固体为______________ (填药品序号, 下同) 。装置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装置D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 如何判断所得碳酸钙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________。

(3) 通入适量气体后, C装置中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 所得滤液显______________ (填“酸”“碱”或“中”) 性。

(4) 装置C中, 右边的导管并未插入液面,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 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 该缺陷为______________。

4.焦亚硫酸钠 (Na2S2O5) 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下图装置 (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 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 发生的反应为。

(1) 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实验前要进行______________。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 浓硫酸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用稀硫酸代替,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 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 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 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 (夹持仪器已略去) 为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

实验二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5) 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 (以游离SO2计算) 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按上述方案实验, 消耗标准碘溶液25.00mL, 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 (以游离SO2计算) 为______________g·L-1。

(2)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 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 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参考答案】

1. (1) 4.4≤pH<7.5

(4) D

(5) 5.6 偏高

2. (1) 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 Na2SO4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 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 由无色变为蓝色

(2) 可将少量碳酸钙加水充分搅拌, 用一束可见光照射, 观察是否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为纳米级, 若没有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不是纳米级

(3) 酸

(4) 防止装置C的溶液倒吸到装置D中引起试管爆裂

(5)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 不能SO2易溶于水, 故不能用稀硫酸

(3) 过滤

(4) d

上一篇:学校教师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节送什么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