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2024-09-04

《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社会调查

学习方法:

自学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2.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展示图片“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略)

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石家庄城市的新貌图片。

(让大家欣赏图片“石家庄城市新貌”、“石家庄夜景”和“石家庄的交通”。)

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石家庄的变化很大呀?

学生:(略)

老师:石家庄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过渡)

讲授新课

一、社会调查交流(板书)

(同学们分组对社会调查进行交流。)

老师:同学们,大家刚才交流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情况,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的同学通过走访一些村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大家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住房、生活环境、精神面貌、菜市场、衣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调查的结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关心我们家乡的变化吧!(过渡)

二、家乡的变化(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六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展示我们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的家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家用电器进了农家,农业生产机械化,通信方式现代化、网络化。下面我们大家可以把你们在调查中搜集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今日河北”、“城市发展”、“感受市场变化”、“农村的变化发展”、“农村发展”。)

老师:通过同学们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和我们刚才欣赏的视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为我们家乡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家说对吗?

学生:(略)

(最后,让同学们欣赏音频“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并让同学们跟着唱。)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的变化,培养了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了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家乡新变化

我家门前心事多

家乡特色代代传

我的家乡会更好

《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2

如果我们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 只是依照教科书照本宣科而不顾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现状, 显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同感, 其收效也就可想而知了。《家乡的变化》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 唤起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捕捉家乡腾飞的新貌, 展望家乡的明天, 激发学生喜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虽说荣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 这里大米闻名全国, 盛产水果、蔬菜, 近几年还兴办了许多企业, 建成许多厂房、商品房、别墅, 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对小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 因而我引导学生把成长、生活的家乡——荣炳作为学习的场所, 研究的对象, 让乡土资源走进文本,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与探索:

一、活动乡土化:未成曲调先有情

【精彩回放】

(一) 亲近荣炳, 感受变化, 激发兴趣

课前, 我带领学生参观荣炳镇:宽阔的水泥大道, 漂亮气派的楼房, 装潢豪华的商场、工厂吸引了无数双眼睛, 他们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 眼里满是惊奇、喜悦。尤其是来到花园式的别墅区时, 更是控制不住地大声赞叹起来:“哇!好美呀!”抓住这一契机, 我引导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内容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 走进荣炳, 选择内容, 设计方案

确立主题后, 该选择什么作为活动的切入点, 活动方案如何设计呢?我们通过走访观察、组织讨论, 确立分“住房情况”、“交通状况”、“公共设施”、“工厂发展”、“生产状况”调查小组从农民的生活及住房、荣炳交通运输、新办企业、新旧校园等方面开展调查、访问等探究活动, 形成了初步的活动方案。

(三) 互动协作, 展示汇报, 畅想荣炳未来

“走近工厂”调查小组把目光瞄准了新开办的“许布医疗器械厂、新进鞋业有限公司、丹徒荣炳弹簧厂。”他们团结协作, 分头走访了这几个厂,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汇总材料。他们有汇报工厂规模的, 有汇报产品生产流程的, 有汇报产品销量的……同学们的畅所欲言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调查荣炳公共实施的同学始终兴趣盎然, 他们参观了荣炳游乐场、菜场、上海华联超市和东方超市等, 被现代化的气息所感染, 并引发了他们要为荣炳重新设计的欲望。

“我想未来的荣炳会有一个恐龙乐园, 里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玩具, 它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荣炳, 从而带动荣炳经济的发展。”

“我长大后要当一名设计师, 重新规划荣炳……”他拿出了自己设计的未来荣炳别墅, 房顶上有雷达, 太阳灶, 同学们听了个个羡慕不已, 生活在其中, 真是惬意啊!

望着他们个个激动兴奋的神情, 我顺势拿出准备好的纸, 引导学生尽情描绘荣炳未来, 进行“未来荣炳”设计大赛, 并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 颁发获奖证书。原来让乡土资源走进文本会产生如此精彩的收获。

二、内容乡土化:似曾相识燕归来

教学活动的乡土化带来如此大的收获, 让我眼前一亮, 我又开始尝试内容的乡土化。我校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 整合编制出品德校本教材《鱼米乡情》。在我的品德教学中, 何不整合运用校本课程中的内容?于是《我与学校》单元, 《为我介绍我们的学校》《我是教室美容师》中, 我渗透了校本教材《母校的变迁》《艺园花儿朵朵香》中部分内容。

乡土化的活动拉近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学生学习交流这一生活化的内容时, 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就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如此, 不用老师多说, 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已落实到位了。

三、拓展乡土化:绝知此事须躬行

《品德课程标准》倡导探究、体验、感悟等学习方式,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观察、调查、访谈、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 摈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完成拓展性作业, 是让乡土资源走进文本的一种重要方式。

研究《家乡特产美名扬》这一主题第二活动内容:“荣炳大米”时, 面对天天在饭桌上能遇到却又那么陌生的荣炳大米, 孩子们拿在手里看了又看, 他们俨然一个个小记者, 提出了不少问题:“荣炳大米为什么这么有名?它有什么特点?荣炳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是什么?荣炳大米销往哪里?销量多少?”“你们能找出真正的答案吗?”这一问,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他们翻阅了《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等资料, 同时利用时间走访无公害大米基地、粮管所、农技站、碾米厂对荣炳当地的人文地理、地质构造、资源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 并做好记录, 最后在农业技术员的帮助下, 终于揭开了荣炳大米“颗粒晶莹饱满、口感清香爽口”的秘密, 荣炳地区水源充沛, 土壤是青底黄土泥, 适宜种植高产稻品种, 加之荣炳人民精选优良品种, 栽培得法, 因此荣炳大米香飘万里, 畅销全国。学生在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新知的同时, 激发了学习热情, 很真实地流露了对知识的渴求。学生除了写成科技小论文《“荣炳大米香飘万里”的揭秘调查报告》, 还纷纷给镇长写信建议为荣炳大米做广告, 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经验总结:

因地制宜, 内容、活动的乡土化, 孩子能从熟悉的地方寻找风景, 拉近了品德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去触摸、去体验、去感受, 让品德教学不再是隔靴搔痒, 而是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拨动了孩子的情弦。

《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3

鲁洁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第七课《家乡的变化》(第二教时)

[第一教时主要了解天目湖的历史,搜集相关资料]

二、教材重构

鉴于教材要求学生对家乡变化的认识过于全面和笼统,并不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材提供给学生的一些基本材料并不是学生家乡的真实情景等原因,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重构。

天目湖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度假区,是溧阳对外宣传的形象窗口,学生对天目湖都比较熟悉,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溧阳变化的缩影。如果以天目湖的变化为中心和主线,不仅能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和体验家乡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教材的编排重点更加突出,思路更加清晰,对认识家乡变化的个性更有帮助。

三、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和感受天目湖的变化与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投身家乡建设的志向,激发创造美好家乡的愿望。

四、教学过程

(一)唤醒回忆,激发兴趣。

1.请学生说一说去天目湖游玩的情景,并展示相关的照片和图片。

2.说一说在天日湖游玩中发现的最美的景观和发生的最令人难忘的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天目湖的景色特点和在全国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但这种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请学生说一说游玩天目湖的情景和趣事,不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家乡的变化建立良好的认知基础,而且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感受变化,体会发展。

1.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

(1)天目湖名称的来历,有什么含义?

(2)从溧阳城去天目湖的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道路两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天目湖的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4)去天目湖游玩的人发生了哪些变化?

2.每一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结合展示相关的照片和图片。

[不但要学生说出天目湖本身的变化,而且要学生说出与天目湖相关的人和物的变化,就是要建立天目湖和家乡变化之间的逻辑联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天目湖的变化体会家乡的变化。]

3.请学生说一说在天目湖举行的有影响的活动和参加活动的体会。

4.播放名人赞美天目湖的诗、词、歌曲。

[上面两个环节的安排,旨在通过天目湖的对外影响反映天目湖的变化,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分组讨论,并各派代表大组交流:天目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感受变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感悟变化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

(三)审视变化,发现问题。

1.请学生说一说:你对天目湖的哪些变化感到欣喜,哪些变化比较担忧?

2.估计学生的意见会不太统一,教师可随机引导学生进行争论。

3.学生分组讨论:天目湖发生令人担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4.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天目湖水质和环境的恶化展开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和争辩进行总结,同时发表个人意见。

[天目湖变化中令人担忧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让学生发现和正视这些变化中存在的问题,非但不会影响学生的爱乡之情,而且还会增强学生对天目湖变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展望变化,从我做起。

1.天目湖还会不断发生变化,请学生说一说希望天目湖怎样变化?为什么?(可让学生以“天目湖的未来”为题演讲)

2.分组讨论:我能为使天目湖变得更好、更美做些什么?(每一小组评选出5条最佳措施)

3全班同学对每一小组提供的5条措施进行投票,选出最佳措施10条。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和改进。上述3个环节的设计,不但使学生明确天目湖变化与溧阳人行为变化的关系,而且能对学生热爱天目湖、热爱家乡的行为进行具体的指导。]

(五)课外延伸,发挥合力。

1.课后可组织学生再次考察天目湖,专题研究天目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校内举办图片展,向政府相关部门递交解决天目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报告等。

2.利用晨会课,邀请天日湖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讲述天目湖的历史和变化,加深对天日湖的了解。

3.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可爱的溧阳”主题班队活动,进一步体会溧阳的变化,感受溧阳的发展。

[学科教学虽然有各自的目标,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是共同的追求,因而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就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也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应有之义。]

《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4

《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刘洪顺

【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

1、发挥联想,选定课题

“家乡的变化”原本是语文课本上口语交际内容,如何使学生交流更有素材,更有感受和体验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收获多多?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何不把它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呢?师生觉得这是妙计,当即就定下了这一综合实践课题。

2、尊重主体,搜集信息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活动中,根据信息来源的途径不同,要求分成五个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组别,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搜集的主要内容。这样,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

3、综合智能,整理信息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搜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单一的,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要为我所用。学生有的画一画,有的写一写,有的制成图表,有的摄影,还有的摄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运用语文、数学、美术、自然、科学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多种智能来整理信息。

4、发展个性,交流信息

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各有所长,也各有特色。他们中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能说会道的,有挥毫泼墨的,有载歌载舞的,也有操作电脑的……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获得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张扬自己的个性。

5、情感升华,总结课题

这一课题贴近学生的世界,学生亲临现场,去看,去听,去想,去写,去画,去摄,感受全过程,这样的耳濡目染,切身体验,学生难以忘怀,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学生在知道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后,让他们展望辽阳的未来,描绘辽阳的蓝图,这时,作为一名小学生,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了解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并立志努力为建设家乡而刻苦学习。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小组合作,处理信息,学会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活动过程】

一、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网络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的变化及通信设施、手段等方面的变迁。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他们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档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

网络组:通过上网的方式,下载一些关于本地发展变迁的信息。

3、时间:两周。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为今天辽阳的发展而自豪。]

二、整理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的变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3、时间:一周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在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交流信息

(一)、引入课题

・ 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三周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收集、整理了家乡变化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小组交流

・ 1、推选5个学生分别扮演来辽阳应聘的大学生、准备来辽阳发展的投资商、记者、外地游客、主管城市发展的政府官员。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邀请一位代表参加本小组的交流。

・ 要求:根据身份的不同,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 2、小组交流。

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并接受代表的提问,在此基础上推荐一人参加全班交流,组内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 [这一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有重点地、使用规范语言进行交流信息、文明交际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辩论等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全班交流

家乡的变化变化作文500字 篇5

10月3日,我们全家开车回老家过中秋节。到了家门口妈妈转了好大一圈才找到停车的地方。进了家门妈妈还在抱怨说“门口怎么这么多车?停车都没有地方了。”太姥姥听见了说:“车多?不要说别人家的车,你看看咱家的车就停了几辆?”我听后算了算,呵呵,我们家就有8辆车。太姥姥又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变化也越来越大,看看咱家的车就知道了。”我一听就让太姥姥讲讲有什么变化。

太姥姥接着说:“我就说说这车的变化吧。我年轻的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就是靠两条腿走路,出门有什么东西都用扁担在肩膀上挑着或用筐在身上背着。70年代你姥姥上班的时候,就骑自行车了。那时候自行车不随便卖,实行配给制,用自行车票才能买。到了80年代,自行车才普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买了自行车了。90年代摩托车渐渐代替了自行车,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你妈妈上班也是骑摩托车的。进入新世纪,生活就更好了,汽车开始进入家庭,成为主要交通工具。除了车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过去是吃饱了就行,现在不但讲究吃饱,还要吃好、吃出健康。衣服过去是穿破了补了又补,现在是新衣服一看过时了就不穿了。生活真是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顺心。”

听了太姥姥的话,我想:祖国这60年的变化真大呀!等到我长大了,那时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的祖国会变成什么样呢?

《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6

家门口的那菜市场,小贩占道、抢道、逃税的事情时有发生。现在,每一位小贩都有了自己的摊位,道路也变得干净了,再也不会满也菜叶、污水横流了,附近的居民都喜欢来这儿买菜,小贩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一栋栋小洋楼在街道两旁挺立着,咦,这以前不是一片瓦房吗?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人们都有钱了吗?对,因为人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看,田地里,农民们正在给果树施肥,人们就是因为这果树会生金子啊!这金子,就是有名的富川脐橙、雪橙。脐橙你倒是听说过,可雪橙呢?普通的橙肉是橙色的,雪橙的肉是粉红色的,水分充足,清甜可口,在市场上,你很难找到雪橙的影子,这可是专用出口的,农民们赚的可是外汇喔!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篇7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下册第58页例题及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 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并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 学会与他人合作, 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题卡、分组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比较探究

师: (音乐播放歌曲《找朋友》) 这个歌曲大家都很熟悉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 它的规则是:找朋友的同学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 并说出自己代表的数字;然后告诉大家自己和所找到的人所代表的数字的积是多少。如果说对了, 就说明他们是朋友。

教师先示范, 并把“找朋友”的“见证”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黑板上教师记录的算式, 并思考发现了什么。教师设置悬念, 告诉学生, 这个发现关系到下一步游戏, 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生:依次变大, 增加了10倍。

师:增加10倍其实是乘以11, 你看是吗?

生:扩大10倍。

师:对。扩大10倍其实就是乘以10。老师代表的一个因数不变 (板书) , 而你们代表的另一个因数乘以10 (箭头板书) , 看一看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说一说。

生:积也乘以10。

通过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 学生得到了结论: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就乘几。

二、主动思考, 深入结论

我们接着做“找朋友”的游戏, 这次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同学们主动找老师来做朋友, 但是有这样的条件:限人数三人, 并且所代表的数字要和之前老师所找的三个小朋友一样, 符合一定的规律。好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中主动交流, 掌握学习情况,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找出50、10、5这三个数。学生交朋友时, 教师有意把数字顺序变为50、10、5。)

师:谢谢你, 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你能说出我们的积是多少吗?你能在黑板上记录下我们的友谊“见证”吗? (引导学生记录) 因为时间关系, 只与这些同学做了朋友, 课下我们可以继续交流。我们现在再来观察一下, 同学们找老师做朋友所得的算式有什么变化?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2, 积也就除以2。

师:只能除以2吗?怎样表达能更全面?

生: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就除以几。

师:除以0行不行?0能做除数吗?

生:不行。刚才的结论应该加个条件:0除外。

三、归纳总结, 引出课题

通过刚才的两个游戏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 (0除外) , 积也就乘几或除以几 (0除外)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 。下面,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 自编一组满足积的变化规律的题。 (过程略)

四、巩固提高, 层层递进

1.出示“做一做”, 让学生一个一个回答, 并引导学生说出结论:一个因数谁不变, 另一个因数怎样变, 积怎样变。

2.出示560÷8=70, 70×24=1680, 让学生结合积的变化规律思考:560×3=?

3.拓展思维训练1: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

12345679×81=?

拓展思维训练2:

18×24=432

(18×2) × (24÷2) =?

(18÷7) × (24×?) =432

(18×) × (24÷?) =432

拓展思维训练3:

利用所学的规律口算下面2题, 说明算法。

24×25 56×125

《家乡的变化》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①了解草原和湿地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目前草原和湿地面临的危机。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快乐。③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草原和湿地的重要性,体味学习有关草原和湿地的知识的快乐。启发学生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爱护、保护家乡的草原和湿地。

课前准备查找草原和湿地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趣

师:在前几节课里我们了解了家乡的草原和湿地。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家乡的草原和湿地的认识。(学生踊跃回答)

通过回忆使学生明确:家乡有四处草原和湿地:向海、莫莫格、查干湖、月亮湖。以及这四处草原和湿地的特点。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草原和湿地在人类生活中起的作用。

师:家乡的草原和湿地真可谓是鸟的天堂,鱼的乐园,人们的旅游胜地。那么草原和湿地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呢?(同学们根据课前做的调查,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整理:(1)湿地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湿地常常成为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源头。(2)从河流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减少了土地的盐碱化的形成。(3)湿地能排除毒物。水流速度慢,有助于沉积物的下沉,也有助于与沉积物结合在一起的有毒物的储存与转化,一些植物物种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如水湖莲,香蒲,芦苇。(4)草原和湿地是天然产品源。产品有泥炭,木材,水果,鱼虾,苇材,药材等。(5)一些湿地汇集了所有物种的大量遗传因素。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利用海南岛湿地中的野生稻,培育成水稻三系。(6)护海岸及控制侵蚀。湿地植被的自然特征能防止或减轻对海岸线,河口湾,江河岸的侵蚀。(7)草原和湿地有防旱、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师: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让我们了解了草原和湿地在人类的生活中的作用。那么书中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关于草原和湿地的知识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主阅读《知识窗》,看看你能从中了解哪些知识?(出示板书:湿地是“地球之肾”“生命之源”,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系统的160倍。国际湿地日是每年2月2日。)

师:从1997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森林》,听了这个主题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从这个主题中可以看出森林与湿地息息相关,森林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湿地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就更加紧密了。

2.草原和湿地受到哪些因素的破坏。

师:湿地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些人对此了解得非常少,做了许多危害湿地草原的事。那么到底人们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第22页的5个材料,自主阅读,想一想你看到了这些材料后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后回答问题)(1)有的人给湿地下了毒,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毒死,而且污染了莫莫格湿地的水资源。这真是太可恨了!我们很心疼那些珍稀的鸟类。如果这样下去会使一些鸟类在这个世界消亡。这是非常可怕的事。(2)有的人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就乱捕滥猎,这种现象继续下去的话,鸟类将失去家园。(3)由于环境的破坏,很多野生动物纷纷离家出走了。那么在我们家乡就看不到鱼跃鸟飞、碧水茫茫、芦苇无际的秀丽风光了。(4)由于自然界少雨对草原和湿地会产生了可怕的影响,如果我们再不爱护环境,使其继续恶化下去,那么我们人类将怎么生活呀,没有水人类是不能生存的啊。(5)由于农业生产大量地使用农药使野生动物误食死亡。农药的大量使用危害太大了,人吃了这样的食物也会慢性中毒的,动物吃了这样的农药就会大量死亡。这太让人痛心了。除此之外,还有围湖、围海造田、河流改造等因素破坏了草原和湿地。看来草原和湿地面临危机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因素,一种有人为因素。

3.保护草原和湿地的措施。

师:看到这些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对草原和湿地的破坏,你有什么想法?生:我们要保护家乡的草原和湿地。师:我们用哪些方法来保护家乡的草原和湿地呢?生1:改善自然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保护草原和湿地的意识,加强管理。劝阻破坏草原和湿地的人们,对顽固不化破坏环境的要及时报警。生2:我们还可以做草原和湿地的恢复重建工作。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对草原和湿地造成的破坏,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出资给农牧民经济补助,并规定不允许在湿地附近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允许在草原上乱放牧,这样,不仅农牧民的经济不受损失,人们还能吃到纯绿色食品,草原和湿地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农牧民们已经拿到了国家发放的经济补助款。听了“十二五”计划后真让人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好哇。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草原和湿地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草原和湿地更感兴趣。建议同学们课后多学习关于草原和湿地的知识,可以阅读《湿地科学》《湿地科学与管理》《中国湿地百科全书》等书刊。

家乡环境的变化 篇9

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风景如画,四季如歌,美丽极了。这里有风景优美的街心公园绿苑,有整洁亮丽、热闹非凡的步行街,宽阔平坦的广场。

听妈妈说,以前的和静县城并不是这样的,以前的街心公园绿苑曾是一栋栋又低又矮的平房,到处是垃圾堆,夏天苍蝇飞舞,蚊子乱撞,真是又臭又脏恶心极了,人们都不愿意到那里去;以前我们静县也没有步行街是又低又矮的平房。以前的市场是一个特别拥挤的地方,这里物品不太丰富,每当人们走过这里时,都有一种难闻的气味,人们走过这里总是掩着鼻子,捂着嘴巴,皱着眉头;以前的广场是一片又低又矮的平房,春天风一刮尘土飞扬,夏天一下雨一片泥泞,人过都过不去,而且活动的设施也 少得可怜。

现在的和静县城和以前相比,真是天上人间。街心公园的树木郁郁葱葱,花朵五颜六色,空气清新甜润,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地方。

步行街两旁耸立着一盏盏光彩夺目,整齐如一的霓虹灯。如今的市场又整洁又漂亮,里面的商品品种齐全,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人们在市场上有秩序的购物;现在的广场成了一个宽阔平坦,设施齐全的广场,孩子们可以在广场上放风筝、玩耍,老人们在广场上打太极拳、散步,真是开心极了。

现在的和静县城整洁、漂亮,但未来的和静县城将会更加美好。希望未来的街心公园绿苑林茂草盛,鸟语花香;希望未来的步行街将会是一个热闹美丽的休闲去处,会有各种景致供人们观赏;未来的市场会是一个全 自动化的大市场,人们购物时不出家门可以用电脑购物,商家会自动送货上门;未来的广场将会更宽阔,更整齐,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健身、娱乐需要。

家乡的变化 篇10

在敦厚纯朴的甘肃大地上,滚滚奔腾着一条源源流淌的河,从皑皑白雪的祁连山北麓发源而来,蜿蜒流长数百公里,滋润着古老的西凉大地,孕育了灿烂的凉州文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辛勤的甘肃人民,正因为着涓涓的河流才使千千万万的甘肃人民奋发向上,迎接绚丽。正因为着涓涓的河流,才使荒凉的沙粒没有覆盖这片翠绿的大地。而着条古老,伟大而敦静的河流就是千千万万人民拥戴的——石羊河。石羊河流域地处河西走廊,河流源于南部祁连山,消失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民勤盆地北部,流域下游的民勤县北东西面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成为保护河西走廊的一道屏障,石羊河抵御着两大沙漠的合拢,而今的石羊河正一步步走向衰亡,展现出一片片苍白。在源头区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和超载放牧,造成祁连山区的乔木林和灌木林被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20世纪50年代上移约40m,30%的灌木林区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部分地区不断毁林毁草,开荒种地,严重破坏林草植被,加之近几年又大兴淘金热更加剧了林草植被的毁坏,导致水土流失,河流洪枯流量变化剧烈,水源涵养功能急剧下降。流域水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不断支撑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上火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过渡的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开始威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些地方甚至已危机人类生存。民勤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由于中游对水资源的过渡使用,进入民勤盆地的地表水量大大减少,已远不能满足当地工农业的发展要求,为了维持生产的正常发展,不得不过量掘井取水,使超采地下水的状况愈演愈烈,目前年超采地下水约3。5亿M3,造成地下水位每年以0。5——1。0m的速度普遍而有持续的下降。水资源的短缺,使民勤这块沙漠中的绿洲渐渐退化,使原本依赖地下水生长的沙枣林,梭梭及天然白刺等植物枯萎和死亡,使周围的灌木林地带因水分亏损而退化,衰败。削弱了防沙和对绿洲的保护能力,大片土壤沙漠化,民勤萎缩和土地沙化,也加重了风沙和沙尘暴的危害,而且又使全省乃至西北。华北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民勤地区生态恶化形势已成燃眉之急。

2008年3月,温总理作出‚一定要高度重视民勤治沙问题:石羊河流域一定要坚决治理好,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更不能让民勤这个荒漠中的绿洲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掉‛的批示,所以民勤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着眼于整个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要真正做到沙漠退化。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最终还的减少人在沙漠边缘地带的盲目恳荒,打井活动,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使地下水位有所恢复,加上种植耐旱的沙生植物,使植被能够得到修复,使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恢复迷人秀丽的面庞,更多更多的哺育千万甘肃子民。使她与西凉大地。古凉文化永远朝夕相处,互惠互利,而且更加发扬广大。生活在甘肃大地上的千百万子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更富裕美丽的家园,让这块绿洲永存,永远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分离;让石羊河的明天不再衰老沧桑;让民勤的明天不再尘粒舞飞,让历经沧桑的母亲和恢复绚丽迷人的青春模样;让盛树绿草将沙尘一粒粒覆盖;让第二个罗布泊永远与我们相隔万里;让甘肃的明天晴空万里,行舟绿水,碧波荡漾,五彩散发在每一天里。

春节前夕的一天,我们迎着朝阳,慕名前往点缀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青土湖。

车窗外,一座座沙丘不时闯入眼帘。同行的民勤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邱德玉,诉说起青土湖的‚前世今生‛,感慨万分。

他说,青土湖是民勤绿洲最大的一个湖泊,《水经注》里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曾经的水域面积达4000多平方公里,是一块水草丰美的‚风水宝地‛,那里碧水粼粼,水草丛生,湖光波影,水鸟争鸣。

由于气候变化,上中游用水加剧、石羊河来水量逐年减少等原因,青土湖日渐衰落,至1959年完全干涸,水干风起,肆虐已久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对民勤形成合围之势,风沙不断侵袭着民勤这片‚绿洲‛。

一路前行,我们心中充满惋惜和痛心。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是否还有昔日的‚倩影‛?曾经‚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誓言,能否变成现实?

快看,青土湖!顺着邱德玉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大片反光的平面冰镜,镶嵌在若隐若现的沙丘间。

冬日的青土湖格外静谧。蔚蓝的天空下,大片的金色芦苇一眼望不到边,簇拥着冰清玉洁的青土湖。昔日裸露的沙丘被一层厚厚的梭梭覆盖,一排排麦草方格将一座座沙丘环环相扣固定下来,蔚为壮观。

从小生长在青土湖边的村民李毅,如今已是年过半百,他对青土湖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感触更深。‚小时候,每年春季都会刮‘黄风’,很吓人,感觉天塌了。外地人根本无法体会到生活在这里的艰难。上世纪70年代向地下挖2米就有水,2000年后挖10米也滴水未见。‛

李毅小时候亲眼看着白天平整好的土地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沙丘。那时候,青土湖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地名而已,因为有‚土‛无‚湖‛。

失去生态屏障的巨大代价让民勤人懂得,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来之不易的绿洲。‚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成为全县乃至全省人民的共识。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印发后,全流域生态治理拉开序幕,而民勤县也通过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围栏封育等各项治理措施,使青土湖的生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在民勤,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在卫生间里,都会在醒目位臵贴着这样的提示语:民勤是极度缺水地区,请节约每一滴水。而青土湖的重生,离不开下泄生态水量的补给。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民勤县在2010年秋季开始,从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下泄生态水量1290万立方米,在青土湖人工形成了3平方公里的水面;

2011年,下泄生态水量2160万立方米,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水面;

2012年,下泄生态水量3000万立方米,形成了15平方公里的水面;

……

2016年,下泄生态水量3358万立方米,形成了25.16平方公里的水面。

当地一位干部很动情地说,为了石羊河流域治理,这里的每一滴水都用在防沙治沙、生态保护上。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十年的努力,2016年民勤地下水埋深为3.02米,较2007年上升1米。

站在青土湖防沙治沙示范区观测点放眼望去,西北、东北方向仍然可以看到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正是脚下这座湖水的重现波澜,彻底打破了两大沙漠合拢之势。水,让这片曾经流沙肆虐的土地变得生机盎然。沙退湖涨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令人震撼。

随着生态植被的逐步恢复,当地村民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当我们来到距离青土湖最近的西渠镇号顺村时,村主任马占明说,10年前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许多村民为了生计只好背井离乡,如今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000多元。

‚很多变化,要归功于青土湖。‛马占明说道,‚号顺村距离青土湖只有10公里,近年沿湖周围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湖里有水有鱼,而且湖面不断扩大,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村里组建了旅游服务公司,依托青土湖搞起了旅游产业。‛

马占明说,今年,村里打算将生态旅游做大做强,村民们的口号是游山游水游湖,让远方的客人嗨个够。

家乡农民画教学的实践 篇11

【关键词】兴趣 情感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03-01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往往与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在美术活动中,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线条清楚、结构饱满的画面。充满浓烈乡土气息的“新桥农民画”,因其内容丰富、形式独特、色彩艳丽、形象夸张、画面饱满,与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十分吻合,成为了我们园本课程的绝好资源。

如何让幼儿从小接受乡土艺术的熏陶,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现以大班主题活动《我爱家乡的农民画》为例,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从组织观看作品入手,激发幼儿对农民画的兴趣

新桥农民画,是当地农民在劳动闲暇之余用画笔表达自己体验和情趣的一种形式,主题鲜明、风格独特、乡土味浓、感染力强,是平常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针对这一特征,我从组织幼儿观看农民画作品入手,激发幼儿对农民画的兴趣。

首先,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容易让幼儿接受的一些农民画,将其布置幼儿必经的楼道中,让幼儿在上下楼梯时,时常会看到农民画,让农民画走进幼儿的生活空间,使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不定期更换作品,慢慢扩大选择范围、加深程度。接着,过了大约一周的时候,我组织幼儿参观“三乡文化街”的农民画廊,让幼儿置身满是农民画的环境中,感受各种不同题材的农民画。

我发现,无论在楼道还是在画廊,常常会看到他们在一些画作前流连,也时时能听到他们涛涛不绝的声音:“这幅画真好看!”“这幅画画的是农民伯伯在晒香菇,我回新桥奶奶家时就有看到叔叔、婶婶就是这样晒香菇的。”“这幅画画的是在捕鱼,抓到好多的鱼呀,他们就要拿去卖喽!”“你看,舞龙,舞龙,这条龙好长哟!”“我回新桥过年,元宵节就舞龙,有好多的人都去看,可好看啦!”“我们看到的画有很多是用红色的。”“也有用黄色。”“这些色彩搭配的很好看,看上去很让人开心”……听到孩子们的话语,我知道:孩子们对农民画已经从最初赏心悦目的感受,发展到了想了解的兴趣。可以开始着手指导如何看懂农民画的内容了。

二、以指导看懂内容为先,提高幼儿对农民画的理解

新桥农民画的题材大多是农民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既有当地生活的风情习俗,也有生产劳动的特定场面,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在幼儿对农民画产生了一定兴趣后,我开始指导他们看懂画面的内容。

首先,我根据农民画所表现的内容,寻找相似的图片或者拍下真实的场景,制作成课件并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接着,利用课件把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对现实生活或场景有一个大略印象;然后引导他们说说,你想把它画下来吗?你想怎么画?最后才展示农民画作品,让他们说说作品画了些什么?

在此过程中,你会发现幼儿对作者实际劳动、生活的场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展现的作品也时常流露出惊讶表情。但更多的是他们面对一幅幅农民画,常常会有不同的发现。如在指导孩子们欣赏《养鸭专业》这幅画,孩子们会说:这幅画里画着一位爷爷坐在竹排上,嘴里叨着烟,竹排的两边是一群鸭子在找吃的。鸭子吃饱了,开心地玩水,老爷爷也就非常悠然坐在竹排上嘴叨着烟,开心地看着天天长大的鸭子。从孩子们说的话中,我知道:孩子们看懂了作品的内容,也初步理解了这位农民作者画这幅画的意图。

三、以鼓励自由作画为主,挖掘幼儿创作农民画的潜力

新桥农民画的作者大多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采用的技法主要是勾线平涂手法,不受专业和时空限制,有的显得拙劣粗糙,有的显得稚嫩可笑。这与幼儿作画的构图和技法非常相似,也使幼儿容易模仿。在指导孩子们看了一系列农民画作品后,我就以鼓励自由作画为主,诱导他们模仿作画。

首先,让他们知道:农民画画的都是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场景,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受任何限制。其次,让他们知道:这些农民画的作者原来也没学过画画,所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然后,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作画。

在孩子们作画过程中,我发现农民画的许多特点也在孩子们的画作中得到体现。如农民画《结婚志喜》色彩鲜艳、明亮;孩子们的画作就有许多用了大红大紫等颜色,使画面看起来特别鲜艳、漂亮;再如农民画《竹马灯》用了很多花、树叶和线条来装饰画面,使整幅图画看起来很饱满;孩子们也用了很多的装饰物填满整个画面。又如农民画《家乡的板凳龙》的人物画得很夸张、有趣;孩子们画作上的人物也显得变形可笑。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活教育应极注意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在教学中注意启发诱导,放手让幼儿去探索,就会培养成他们的创造力。

“家乡特产知多少”教学设计 篇12

《家乡特产知多少》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中的第三课。本课与《生我养我的地方》单元中的其他课文一样,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应从多方面入手,了解并介绍家乡的特产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还要求学生会向他人介绍家乡的特产,把爱家乡落实到行动上。

【设计理念】

1.实现课堂增量,提高课堂实效。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家乡的特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在教学中,由学生所熟知的家乡特产引入,而后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了解全国各地一些较为著名的地方特产。通过这样的学习途径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对特产这一概念的理解,则是通过学生自己感悟得来的是一些著名的产品或者是当地所特有的。

2.利用多条途径,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较多,而且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达成。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中,运用了多种教学途径。课前的调查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最佳途径。虽说都是课外的作业,但是也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中,氛围更轻松,途径更丰富,可以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打造和谐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由于所讲述的知识点学生较为感兴趣,所以课堂上可采取一些便于互动的教学环节,如学生带来了家乡特产,那教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摸一摸、看一看,用多种方式了解各地特产,形成课堂中的互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学习与感悟。

4.介绍各地特产,增加课堂容量。这节课是介绍家乡特产的,学生仅仅对家乡的特产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教学目标虽然是达成了,却不能体现出课堂中的增量。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把课堂延展到介绍祖国各地的特产,从中体现品德教学中的增量,增长了学生见识。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家乡特产。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逛一逛家乡的“野生菌交易会”,你们想去吗?

(播放“家乡野生菌交易会”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师:在野生食用菌交易中你看到些什么呢?

生:野生菌。

师:这些都是家乡的特产,谁来说说什么是特产?

(生互动交流)

师(小结):特产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因为比较特别,品质较好,受到很多人喜爱而远近闻名,我们就可称之为特产。除了刚才看到的特产外,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特产吗?今天我们就走进“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去了解、认识更多的家乡特产。

(板书课题:家乡特产知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野生菌交易会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特产”的概念。

2.开展活动,了解家乡特产。

师:课前让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去调查了解家乡特产,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下面我们来开一个“家乡特产发布会”。

(学生交流特产信息)

师: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带到小组里交流,注意带上调查表、图片或实物。

(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补充介绍家乡特产)

师:咱们的家乡确实是一个宝地,一种种特产,一个个响亮的名称,让易门人如数家珍,让我们再来一饱眼福吧!

(课件配音乐,播放图片)

师:易门有那么多的特产,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倾诉心中感想)

师(小结):易门物产丰富,特产众多,我们为生活在易门而感到骄傲、自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在课前调查、了解家乡特产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特产,感受到家乡物产丰富、特产众多,激起爱家乡的感情。

3.出谋划策,推销家乡特产。

师:你们想不想夸夸自己家乡的特产呢?选一种你熟悉的特产,用一句或几句话来夸一夸。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汇报)

师:家乡有这么多的名优特产,作为易门人我真高兴,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来夸夸家乡特产。

教师“打快板”夸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夸赞家乡的特产,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特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特产与家乡发展的密切联系。

师:家乡有这么多的特产,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宣传推销出去,让易门特产走进千家万户。

(学生出谋划策)

师(小结):宣传推销家乡特产的办法有打广告、出宣传画、为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开特产专卖店……

(组织四人小组交流)

师:选一种熟悉的特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推销。

(组织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相机点拨评价)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除了以上金点子,还可以编唱儿歌来宣传推销家乡的特产,现在把这首儿歌送给你们,愿你们牢记自己家乡的特产,把自己家乡的特产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宣传推销家乡特产,使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把爱家乡的情感落实到行动上。

4.了解各地名优特产,提升情感。

师:其实呀,咱们家乡有自己的特产,我国好多地方也都有自己的名优特产,你还知道有些什么吗?

(学生交流各地的名优特产信息)

师:现在让咱们走出易门,到全国各地去逛一逛,看看其他地方有哪些著名的特产!

(课件顺序播放祖国各地的特产)

师:祖国特产丰富,各地的特产让我们心动不已,带上你此时的感受,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吧!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了解祖国的特产,感受祖国特产的丰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要简明扼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还要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家乡环境的变化 篇13

日月如梭,时间像飞箭,转眼间暑假又溜走了。假期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家人一起回家乡。这件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回到家乡,突然眼前一亮。还记得前几年回家乡时,我们走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下雨时泥土黏着鞋子,村民们走路个个都是左闪右避,以免踩到那大大小小的水坑。如今泥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平滑而宽大好走了许多。以前每当夜幕渐临时,房屋门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如果要外出都必须人手一盏电筒才能看清楚路面,如今路的两旁各安装了几盏路灯,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看!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新房子,就连外婆家也盖上了几层的楼房。“啊!家乡这几年的变化可真大。”我不禁感叹道。

朝远处看了看,啊!就连农民伯伯们也用上了新技术——用收割机来收割稻谷。“看来农村生活一点也不差过城市!”我不由自主地惊叹道。

村尾背靠着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头,青翠欲滴的。房屋的旁边是一亩一亩的稻田。夏天,正是稻谷成熟的第一季,也是农民伯伯忙于收获的季节。看!谷穗脱下了绿色的衣裳,换上了金色的服装。在微风的吹拂下,那一大片

金灿灿的稻谷如同阵阵浪涛滚滚不息。夏日的夕阳在山峦起伏的青山中徐徐落下,加上黄澄澄的稻田与家家户户的楼房相映,成了一幅优美的油画图。我不得不再惊叹道:“家乡变化真大啊!”

区区的这几年时间里,家乡竟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家乡不仅变得更富裕而且变得更美丽了。望着变化如此之大的家乡,我感慨的大喊一声:“家乡,我爱您!”

(二)家乡环境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位于内蒙古最北部的额尔古纳市。它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几年,我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

听大人说,以前的黄土路又窄又陡,坑坑洼洼,能使用的最先进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现在,泥泞的小路已变成宽阔的柏油路,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以前很荒凉的一片空地,现在已建起一个大广场,供人们娱乐休息。地面上贴着各式各样的瓷砖,和周围的喷泉相映成趣,吸引了很多市民,共同欣赏着城市美景,尽享其中的欢乐。

以前没有垃圾桶,人们总是乱扔垃圾,弄得到处都脏脏的。可现在每家都有专用的垃圾桶,人们逐渐养成了

良好的卫生习惯,家乡干净了就更漂亮了。

以前人们都爱在房前屋后堆放杂物,现在街道两旁,市内市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送来了阵阵清凉。

啊!是新时代的春风吹走了贫穷落后,吹来了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等我长大后,会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更富强!

我的家乡在西陈,西陈有一条小河,说起小河,还有一小段故事呢!

以前的小河清澈见底,河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还有许多小鱼小虾呢!小鱼小虾在河里跳起了欢快美丽的舞蹈,请人们欣赏。可是现在,那条曾经美丽无比的小河,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光辉,变得混浊不清。那条小河里不在有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人们再也看不到美丽的舞蹈了,河面上飘着人们称之的“白色垃圾”。河妈妈正在痛苦的呻吟着,小鱼小虾在大声呼喊:“救命啊!你们不要再污染环境了!”

从此没有人来这里洗衣、洗菜,小河也不如从前美丽了。我真想对全世界的人说:“让我们不要再用塑料袋了,我们都来用篮子、环保袋吧!”

篇二:家乡的变化

听外公说我们的家乡在许多年前很破旧,人们住的都是矮小的旧瓦房,缺衣少食,街道马路都是沙石铺的,走起来灰尘滚滚,要想游玩休闲没有一个好地方。

可是现在呢?家乡起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你看家乡处处都是高楼大厦,人们也丰衣足食了,街道处处都是宽广的水泥柏油马路,人行道上绿树成荫,花池里鲜花恕放,超市里吃的、用的、穿的什么都有,任你挑选。休闲广场四面八方都有,南边有文化广场、北边有羊城广场、东边有河滨广场、西边有体育广场,还有公园和街心体育广场,早晨晚上都可以在那里乘凉、翩翩起舞、锻炼身体,家乡的变化真大。

我爱美丽的家乡,我相信家乡的明天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三:家乡的变化

说起家乡的变化,人们都会说一些家乡有了新的变化。如;从住平房变化成住楼房,从经济不富裕变成了有自己的私家车,等等„„

我却不说家乡好的变化,而是说家乡不好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锡盟,听说以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可是自从建了许多工厂后,每天都会排出废气,许多人乱砍乱伐,风沙经常光顾这里,黄沙漫天飞。于是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不再美丽,只有许多的工厂了。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变化大家知道了吧。

也许,以后大家再多载一些树多种一些草,不久的将来它又会成为美丽的大草原。乱伐木的人们请你们醒醒吧!

篇四:家乡的变化真大

这就是我的家乡----福州.短短的几年间,这里的变化真大,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吧!

在江滨公园里,有宽阔的道路,美丽的花圃,清澈的江水,真是人间仙境!

走进市区,就可以看见主干线大道五四路.晚上,当我们慢步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时,更能感到这座城市的变化.离我家不远就是鼓山下院,远远的就能看见“鼓山风景名胜区”这7个大字.横排在门口现在里头有超市.餐厅.小买部,十分豪华.非常美丽.我那美丽的家乡----福州,他就像是深叶茂的棵树,吸收这养分,不段的生长,越长越高,越长越大,越长越好.篇五:家乡的变化

这几年来,我们家乡揭阳榕城变得更美丽了。

听我爸爸说,他小时候整个榕城的路又窄又难走。风天,沙尘满天,过路人得捂着鼻子;雨天,整条路变成水泥,过路人弄得一裤子泥。

现在的揭阳,路偷宽阔又笔直平坦。特别是临江南路,路的两边是花圃。市政俯前榕城中央,还建起音乐喷泉。岸边有许多彩灯。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晚上八点,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河中央喷起了几十米左右的水,像一条冲上天空的大水柱。用水的喷洒,行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一把扇动的扇子,有的像一朵朵张开笑脸的花朵,有的像~~~真是琳琅满目,五彩缤纷。

我们的家乡真美啊!

篇六: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广东省茂名市一个偏僻的地方,它是羊角,但我是在我的外婆家长大的,我外婆家是在电白,也是在广东省。

当我长大的时候,爸爸知道我很想念家乡,于是,爸爸就带我回到了羊角,我回羊角的路上,那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很难走,也很颠簸,而且,道路旁边,都有很多垃圾,那时,我真为羊角感到无穷无尽的悲哀。所以当我回到爸爸原来的家里,跟大家说几句话就走了。

爸爸又想带我回家乡看看,我死活不肯,可爸爸就是不让我留在家里,当我回羊角的时候,这一切都出忽我的意料。道路平平坦坦的,道路旁的垃圾不见了。

篇七: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万庄镇的一个油田小区。听妈妈说,这里原来空旷的土地,什么都没有,只有几颗光秃秃的小树。

经过了许多年,通过人们付出辛劳,家乡变了,空气清新甜润,天空湛蓝深远,树木郁郁葱葱,许多小年都飞到了这里。这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河面成了黑色的臭水沟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工厂把没用的黑水都排到了小河里。

我想,经过人们的努力,家乡的未来一定是更美丽的,每户人家都富有了,人们经过努力穿上了美丽的衣裳儿,花儿张开了笑脸,展开了美丽的花瓣,好心人也多了。

家乡的变化真大!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金州。

春天,我们家乡的一颗枣树长满了碧绿的小叶子,柳树在春风的召唤中苏醒过来,柳树的辫子被风吹过,辫子就随

风飘动。

夏天,我和弟弟在门外抓蜻蜓。有一次,我和他在抓蜻蜓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了一起,可是我们没有抓到蜻蜓。到了上午我和舅舅拿着一个瓶子,还有一个大饼到小河边去钓鱼。舅舅把瓶子打开,我们把大饼给放在瓶子里,然后再把瓶子扔到水里,不一会儿瓶子里有七八条小鱼,我和弟弟很高兴,连小鱼都闻到气味纷纷赶来了。

秋天时,树叶都落在地上,我和弟弟纷纷把他们收集起来。

冬天,我们又来到小河边把冰凿开,接着里面流出水来,水位越来越低,一会儿水就流干了,我们就把它堵上。下雪的时候,我们堆雪人、打雪仗。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

评语:习作写出了家乡的景、人、事。作者语言更流畅了,叙述能力更强了,也更会用词了,写作文要善于写自己的想法、感受,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我们校园的枫树

郭思贤

我们校园有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树,最多的树当然是枫树。我以前想过,为什么我们的校园数枫树最多?后来我突然知道了,我们是枫叶小学学生,我们当然是无数的“枫叶”呀!

春天,枫树的孩子们变得绿绿的,形状很特别,多么像无数的小火苗啊!

夏天,我们快活地在楼下玩,发现枫叶正用它们的小眼睛看着我们呢,看到小枫叶变色了,变成红红的了!我用了

一个好词——红红火火。

更有趣的是在秋天了,学生们开开心心的在枫树下玩耍,有的跳绳,有的捉迷藏,有的踢足球,有的讲故事和笑话……但是我们却没看见枫叶正悄悄的从树妈妈的身上飞落下来呀!

我爱枫树。

评语:作者选材很好,写了自己生活中常常见到的枫叶,并写出了自己对枫叶学校枫叶独特含义的理解,语言通顺、流畅,是一篇佳作!

家乡的冬天

吕贵昊

我的家乡到了冬天就是一个冰灯的世界。每到冬天,我的家乡就会开展冰灯大会。

一进门你准会滑倒,滑倒后你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冰灯,灯的颜色五彩缤纷,在远处看光彩夺目的,许多外国人都在边玩边拍照。冰灯长廊里有四十米长的大滑梯,里面放着灯箱,是不是很刺激?

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地上去,我一碰冰就有一点儿哆嗦,可是慢慢我就适应了。我到一个弯路,转来转去的很像一个大圆盘。我下去之后去暖屋暖和一下。

今年冬天,在哈尔滨举行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我的家乡为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新建了许多冰雪体育场,你难道不想到哈尔滨旅游吗?

评语:习作写了作者深深喜爱的家乡的冬天,并写了家乡的冰灯,能抓住景物特点来写,作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教室里的花

倪艳姿

我们教室有好几盆花,它们分别是吊兰、奇生花、绿萝。

今天早上,刘老师就给花吃肥。刘老师为了让花多一些就剪了一盆花,在花瓶里压了一些花。

可让老师剪的那盆花可能还在哭吧?我想它以前的辫子一定很长吧,可现在就剩一条了。

吊兰得意洋洋地说:“不就是剪了一两根头发嘛,干嘛这样小气呀?”

“我没了辫子会让人笑的。”

主任打开门说:“你们班都要成了植物园了。”我想小花盆和被剪的那盆花一定笑了,刘老师也笑了。

虽然没了辫子可还是很香。

老师给花吃的是绿叶肥,我说叶子怎么这么绿呢?原来是吃绿叶肥吃的。

我们有了绿色的植物和大自然,就可以有清新的感觉。

评语:作者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很有儿童生活气息。

付家庄

乌云其其格

付家庄就在我家旁边,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每到暑假,我爸爸每天都和我去付家庄。我刚走到海滨,一个巨浪直向我扑来,好像一个个小娃娃,玩累了去沙滩上找妈妈。有时候,浪花的脾气有点暴躁了。上次我一下水,有一个浪把我打回沙滩。我告诉浪花应该听话点,它好像生气了,然后,又一个浪扑来,好像在说:“你们还没付给我在我身上玩的钱呢!我这么做也是为你们好,把不会游泳的人打到沙滩上。”我没办法,这可能就是它的工作。我往里游,它好像又生气了。“你现在还是小孩子,往里游太危险了,赶快回去!”然后又一个浪把我打回沙滩。我只好在海边玩沙子,它好像又不对劲,我快把沙子堆成山的时候,它一个巨浪把我堆的山给冲坏了。我不能忍受了,可是一说它,它就来个浪。每次我一倒,满身全是沙子。

虽然它这样,但让我的生活中充满了乐趣。

评语:习作写了大连付家庄独特的景色,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让浪花和游戏时的“我”对话,既写出了浪花的情绪的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快乐,很生动。

我们家的后院

刘美

一天,我到后院去玩,那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因为是冬天,所有的昆虫都冬眠了。

到了后院,我发现其中两棵树之间,有一个又粘又恶心像蜘蛛网的东西。我一开始以为是蜘蛛网,可是,我越看越不像,越看越不像,后来,我忍不住问了问科学老师,老师笑着说:“那是毛毛虫吐的丝。”

“毛毛虫吐的丝?”我很好奇,因为以前我没见过毛毛虫吐的丝,毛毛虫的丝是一个很恶心的固体,跟棉花糖的形状一样。

后来,我又发现了天空上飘了一些白色的雪花。不一会儿,地上就被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被,又过了一会儿,满地都铺上了厚厚的毯子。

不一会儿,上课了。我从铺满雪的后院走回了教室。那雪像被一样柔软。

评语:富有真情地写出了我家后院的景色,尤其是“毛毛虫吐的丝”那一段,写出了儿童独特的观察和体验,很成功!

我们的校园

翁侨阳

我们的校园是五彩缤纷的。

在学校里有许多花花草草,还有树木,比如枫树,那上面的枫叶就像我们胖乎乎的小手。

还有许多树,在这些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像柳树的枝条一样的龙爪槐,那枝条垂下来,可真像我们小女孩的小辫子啊!

你们看!我们的校园多么像植物园啊!

我们的宿舍在远处一看可漂亮啦!

春天的时候,小草妹妹变绿了,也变美了,柳树哥哥也想变美,就对风奶奶说:“风奶奶,快给我剪一下头发吧!”风奶奶点点头说:“行!”咔嚓一下,小柳树哥哥高兴地说:“剪完了。”风奶奶也消失了。

我们的校园如天堂般美好!

评语:习作进步很大,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枫叶、龙爪槐的特点。柳树与风的对话也很有趣,写出了

校园的四季

黄添林

清早,我到了校园,看见迎春花开了,忽然一阵微风吹过,啊!好香啊!这是樱花。

童真童趣。

我走在操场上,看见花都开了,好像是在比美呢!

哦,这是春天!日子过得真快。

夏天又到了,男生们在操场上踢足球,他们热得把衣服都脱了。

在树上的蝉叫着“知了,知了”,好像在为这一队加油。忽然吹过一阵风,小花、小草有的左摇,有的右摇,好像在给那一队加油。

秋高气爽的秋天到了。蝴蝶飞倦了,都在家里休息呢。不过还有一些蝴蝶,那就是落叶。

枫树上有红红的枫叶,红通通的,像是奥运圣火的火把一样红。

冬天雪花飘飘扬扬,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白雪白的被子。

我爱美丽的校园。

评语:你笔下的校园既美丽又充满生机。能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蝉的助阵和枫树的样子,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体现了校园的勃勃生机。想象丰富。

美丽的小池塘

侯小宇

我们家楼下,有一个小池塘。

那个小池塘很深,又很宽,大概有四、五米那样宽,二、三米那样深,那里还有小鱼、青蛙,也有不少人去那玩,有的人去那的时候,还带着一点小点心给小鱼吃,要是往上面走,就有海豚表演了,那里只有一条海豚,有的人要是带着一个小皮球,然后扔下去,它就会用鼻子一顶,再使全身的力气一顶,球又上来了,有的时候,它还会唱歌、鼓掌……它要是表演的很好,教练就会给它两条鱼,我家楼下的小池塘好玩吧?

我家楼下的小池塘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我喜欢小池塘。

评语:习作写出了美丽的小池塘的样子,并写出了那里的海豚表演,并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写得形象、生动!如果再新颖一点就更好了!

校园里的四季

张瀛月

校园里的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树枝上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一些小野花在雨滴的帮助下开放了,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校园。

夏天,校园里特别热。火辣辣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空中,同学们有的在树下做游戏,有的在操场上踢足球。

秋天,有许多许多落叶落在地上,刚刚落下来的树叶多像一群黄蝴蝶正在往家赶。

冬天,雪花四处飘荡,就像一群小天使似的飘下来。

这就是校园里的一年四季,校园里的一年四季是不是很美呀?

评语:习作写出了校园的一年四季,写出了各个季节的特点,语言流畅、生动。如果再写得细致一些就更好了!

我们的教室

梁芳源

我们的教室装满了绿色的植物。

它们各有各的样子,比如有的像窗帘,有的像密密麻麻的头发,还有的像青苔。我最喜欢的花就是“美国吊兰”了,它那碧绿的叶子,加上火红的花朵,形成了美丽的“花”,这让我想起了我家的一盆花,它也是红色的花朵,可它不是吊兰。

看了这么多花,我忍不住给教室起美称,叫“花的教室”吧!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美丽的花,微风吹过我的身旁,我就翩翩起舞,不光是我一朵,教室里所有的花都在舞蹈,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一样。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享受太阳伯伯给我带来的温暖。

过了一会,我才清醒过来,我不是一朵花,我是在看花呢!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这里有美丽的风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草原上奔驰着一匹匹俊马;高低起伏的小丘,小丘上是鲜花、绿草;美丽漂亮的湖,湖面上飞翔着快乐的水鸟;还有称不上高大的楼房,宽阔的广场……

家乡还有一些特产,有肥美的鱼虾,取暖用的煤,鲜美的牛羊肉,……

虽然家乡有许多美景、物产,但我们最喜欢的却是广场,广场上有猛犸象的雕塑,健身器、滑冰场、大屏幕电视,还有操场、大舞台、文化墙……一到周末,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那里都拥满了人:老人们去健身,年轻人看喷泉,我们呢,去滑旱冰、接喷泉里的水……因为玩得忘记了时间,常常是听到大人们的呼唤才想起回家,即使这样,大家还有些依依不舍,走在路上,还不时回头看看广场。

上一篇:信用社员工诗朗诵——信合支农永无涯下一篇:浅议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