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家乡的变化

2024-08-04

改革开放之家乡的变化(精选6篇)

改革开放之家乡的变化 篇1

改革开放之家乡的变化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而如今,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吹遍了中国每一个角落,我的家乡„„泰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0年以来,泰兴把准机遇,大胆摸索,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兄弟县市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生产建设也蒸蒸日上,社会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据了解,1978-2007年,泰兴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倍,财政收入增长8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8倍,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27倍。连续8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并荣膺“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称号。

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泰兴几代人的梦想。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泰兴工业逐步兴起和商品得到搞活,泰兴在周边地区最早提出了通过抓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建设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泰兴的140万人民成为城市建设最坚强的后盾。30年以来,泰兴城市人口由当时的不足十万人到现在的接近30万,达到了中等城市的水平。而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泰兴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了人们的收入。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怎么让群众富裕起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无工不富”的道理,但是要发展工业生产走什么路子?用什么模式?泰兴走过了弯路,也有着宝贵的经验和收获。我们从泰兴的实际出发,把这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相结合,重点是放在招商引资上。到了90年代,招商引资工作基本上要花费市委市政府60%的精力,打了一个好的基础。后来又走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路子,使得泰兴能够很好地走上平稳快速发展的道路。实际证明,当时做出的发展战略符合泰兴的实际,适合泰兴的发展。,而在当今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泰兴市在招引项目的过程中反而进一步提高门槛,既注重投资规模和科技含量,更注重社会回报率和产业拉动效应。提高门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之一,发展经济不能只注重于经济独自的进步,更得注重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泰兴市在充分利用氯气、氢气资源优势,加快整合、壮大氯碱产业链的基础上,努力培育煤化工、油脂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链。目前,泰兴经济开发区在建、拟建的项目达50个,总投资达116亿元。

在农村改革问题上,泰兴市开展了以转变职能、创新体制,优化事业站所,精简机构人员,以及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实施乡镇机构改革,促进基层组织高效运转、实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其中一些主要措施。

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泰兴市确立了“三集中、三到位、三公开”的行政审批新模式;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着力推进公益性文化系统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确保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到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到位。

从更小范围来看,我所在的乡镇„„黄桥在这30年来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几年来,每年以一个多亿的投入推进集镇建设改造,先后拓宽改造了六条商业街,完成了80多项集镇建设改造工程,镇区面积由原来的3.8平方公里扩大到7.1平方公里。以纺织服装和猪副产品深加工为龙头的两大支柱产业日趋强大。“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成为新时期黄桥人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在致力于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近年来,黄桥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 全国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黄桥镇被列入国家试点行列。黄桥烧饼是黄桥人民奉献给民族解放事业的珍贵遗产。黄桥人民以此作为联结历史、文化、经济的精神纽带,兴办中国黄桥烧饼节,向世界展示充满活力的新容颜。

近年来,黄桥每年投入上亿元进行城镇建设和改造,完成了黄桥大戏院、富丽华东进装饰城等几十项重点工程,拉开了新黄桥的框架,形成了中心镇的格局。其中黄桥大剧院成为黄桥人民生活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场所,烧饼节就是在这里开幕的。

黄桥注重培育社区文化。书画社、花鸟协会、集邮协会、京剧票友联谊会,成为市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娱自乐的好载体。黄桥群众文化蓬勃开展,先后组建了“夕阳红”、“老来乐”等十多个文艺团队。这些团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纵观整个中国‘每个城市、每个乡镇无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将来,我相信,我的家乡一定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

改革开放之家乡的变化 篇2

如果我们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 只是依照教科书照本宣科而不顾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现状, 显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同感, 其收效也就可想而知了。《家乡的变化》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 唤起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捕捉家乡腾飞的新貌, 展望家乡的明天, 激发学生喜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虽说荣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 这里大米闻名全国, 盛产水果、蔬菜, 近几年还兴办了许多企业, 建成许多厂房、商品房、别墅, 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对小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 因而我引导学生把成长、生活的家乡——荣炳作为学习的场所, 研究的对象, 让乡土资源走进文本,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与探索:

一、活动乡土化:未成曲调先有情

【精彩回放】

(一) 亲近荣炳, 感受变化, 激发兴趣

课前, 我带领学生参观荣炳镇:宽阔的水泥大道, 漂亮气派的楼房, 装潢豪华的商场、工厂吸引了无数双眼睛, 他们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 眼里满是惊奇、喜悦。尤其是来到花园式的别墅区时, 更是控制不住地大声赞叹起来:“哇!好美呀!”抓住这一契机, 我引导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内容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 走进荣炳, 选择内容, 设计方案

确立主题后, 该选择什么作为活动的切入点, 活动方案如何设计呢?我们通过走访观察、组织讨论, 确立分“住房情况”、“交通状况”、“公共设施”、“工厂发展”、“生产状况”调查小组从农民的生活及住房、荣炳交通运输、新办企业、新旧校园等方面开展调查、访问等探究活动, 形成了初步的活动方案。

(三) 互动协作, 展示汇报, 畅想荣炳未来

“走近工厂”调查小组把目光瞄准了新开办的“许布医疗器械厂、新进鞋业有限公司、丹徒荣炳弹簧厂。”他们团结协作, 分头走访了这几个厂,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汇总材料。他们有汇报工厂规模的, 有汇报产品生产流程的, 有汇报产品销量的……同学们的畅所欲言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调查荣炳公共实施的同学始终兴趣盎然, 他们参观了荣炳游乐场、菜场、上海华联超市和东方超市等, 被现代化的气息所感染, 并引发了他们要为荣炳重新设计的欲望。

“我想未来的荣炳会有一个恐龙乐园, 里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玩具, 它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荣炳, 从而带动荣炳经济的发展。”

“我长大后要当一名设计师, 重新规划荣炳……”他拿出了自己设计的未来荣炳别墅, 房顶上有雷达, 太阳灶, 同学们听了个个羡慕不已, 生活在其中, 真是惬意啊!

望着他们个个激动兴奋的神情, 我顺势拿出准备好的纸, 引导学生尽情描绘荣炳未来, 进行“未来荣炳”设计大赛, 并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 颁发获奖证书。原来让乡土资源走进文本会产生如此精彩的收获。

二、内容乡土化:似曾相识燕归来

教学活动的乡土化带来如此大的收获, 让我眼前一亮, 我又开始尝试内容的乡土化。我校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 整合编制出品德校本教材《鱼米乡情》。在我的品德教学中, 何不整合运用校本课程中的内容?于是《我与学校》单元, 《为我介绍我们的学校》《我是教室美容师》中, 我渗透了校本教材《母校的变迁》《艺园花儿朵朵香》中部分内容。

乡土化的活动拉近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学生学习交流这一生活化的内容时, 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就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如此, 不用老师多说, 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已落实到位了。

三、拓展乡土化:绝知此事须躬行

《品德课程标准》倡导探究、体验、感悟等学习方式,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观察、调查、访谈、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 摈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完成拓展性作业, 是让乡土资源走进文本的一种重要方式。

研究《家乡特产美名扬》这一主题第二活动内容:“荣炳大米”时, 面对天天在饭桌上能遇到却又那么陌生的荣炳大米, 孩子们拿在手里看了又看, 他们俨然一个个小记者, 提出了不少问题:“荣炳大米为什么这么有名?它有什么特点?荣炳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是什么?荣炳大米销往哪里?销量多少?”“你们能找出真正的答案吗?”这一问,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他们翻阅了《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等资料, 同时利用时间走访无公害大米基地、粮管所、农技站、碾米厂对荣炳当地的人文地理、地质构造、资源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 并做好记录, 最后在农业技术员的帮助下, 终于揭开了荣炳大米“颗粒晶莹饱满、口感清香爽口”的秘密, 荣炳地区水源充沛, 土壤是青底黄土泥, 适宜种植高产稻品种, 加之荣炳人民精选优良品种, 栽培得法, 因此荣炳大米香飘万里, 畅销全国。学生在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新知的同时, 激发了学习热情, 很真实地流露了对知识的渴求。学生除了写成科技小论文《“荣炳大米香飘万里”的揭秘调查报告》, 还纷纷给镇长写信建议为荣炳大米做广告, 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经验总结:

因地制宜, 内容、活动的乡土化, 孩子能从熟悉的地方寻找风景, 拉近了品德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去触摸、去体验、去感受, 让品德教学不再是隔靴搔痒, 而是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拨动了孩子的情弦。

家乡的变化 篇3

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新中国已走过了60个春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昔日的穷乡僻壤,今日已是牛羊成群、粮谷满仓;昨天还是“一穷二白”,现在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个古老的伟大的民族,在春风中苏醒,演绎东方的传奇。

对我来说,最有感触的便是家的变化。小时候,我和爸妈住的是一间30平方米的小房子,这个小房子既是客厅也是卧房,没有洁白的墙壁,没有明亮的灯光,也没有高档舒适的睡床。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卧室,成为我儿时的梦想。后来,爸妈买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窗明几净,房间宽敞,我们十分快乐。紧接着,空调、冰箱、洗衣机也“来到”我家,高档舒适的席梦思床垫和睡床“赶跑”了破旧的小床。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加上添了一张小书桌,心里的那份得意就别提了。

接下来就是车子。小时候,全家只有一辆自行车,出门基本靠步行。摩托车、汽车也只有在大马路上才能看到。没想到,没过几年我家也有了摩托车,门前泥泞的小路也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2002年,我家又添了一个大家伙——汽车。节假日,爸爸开着我们自己的小汽车,带着我和妈妈去郊游、购物,一家三口有说有笑,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说完了房子、车子,就该说票子了。十几年前,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满打满算也只有100多元;爸爸所在的工厂倒闭,只得靠给别人开货车打工挣钱,常年在外奔波也赚不了几个钱。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钱主要优先考虑解决吃饭问题。商场购物、休闲娱乐,在那时的我看来就是“天方夜谭”。趁着国家鼓励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春风,爸爸自学税务专业,成为一名注册税务师,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随着國家经济的发展,妈妈的工资也“水涨船高”,达到了两千多元。家庭收入高了,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每到周末我们一家就会下馆子、去游乐场,爸妈也开始购买中高档的服装。

说完了小家,说大家。我的家乡洛阳吉利也在变化:国家投资64亿元的大化纤工程项目建成投产;投资4亿元的济洛高速公路(吉利段)完成通车;年炼油500万吨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扩能到800万吨,成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的家乡吉利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乡村变成了一个繁荣的城镇:一个个工厂拔地而起,一座座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条条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一个个休闲广场绿树成荫。休闲广场上有许多健身器材,一些老年人经常在这里锻炼身体、舒活筋骨,他们休闲健身的身姿成了吉利二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在变,家乡在变,我们的祖国也在变。60年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无论哪个政府都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60年后的今天,中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与此同时,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56万亿美元。综合国力的提升,大大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和外交事业的发展: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成功承办了APEC会议,加入WTO……现在,古老的中国驶上了现代化的快车道!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篇4

我的家乡安徽省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作为新中国诞生后的城市,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的变化。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历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

一.改革开放前后的衣食住行

(1)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2)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3)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以前我家住在长江畔一到洪水来临之际还要饱受水患的煎熬。自2000年以来政府把我们住在江畔的居民全部迁入内地重新规划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在城市里是无法做到的。(4)行:过去,我们从乡里到县城不足2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整整1个小时,终于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由于路况不好,公交车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长期制我市农村发展的“行路难”问题,现在有了根本改观。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市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多笔资金,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市区向乡村延伸,全市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销售到更多的地方,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二.改革开放前后的基础设施的变化

(1)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2)文化事业:改革开放前,全村的中小学校舍设施十分简陋,文化设施非常落后。如今,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活动中心已在镇里建立起来,可为本乡农民提供图书、影视、歌舞、棋牌,甚至培训、上网等全方位服务,大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村里所有中学、小学现已全都迁移到新建镇上,新建了宽敞的校舍,更新了教学设备,分别合并成为完中、中心校、幼儿园各一所,并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学杂费、书簿费的待遇。至于学生上学,通公交的村,可乘公交车上学,不通公交的村,由学校设校车接送。这样,全村学龄儿童、青年,既能充分享受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又能保证他们出行安全,家长都感到满意放心。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和医疗体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篇5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木房子里面,此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并有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有的还建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此刻转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此刻我回家能够坐着小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小康示范村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此刻的孩子们都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并且国家免减了书杂费,村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村民们都有均衡饮食。还能够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开始有了电视机。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精彩节目,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 篇6

***022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

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家乡从一个贫瘠的小村庄一步步走向一个富强、日益繁荣的城市!

我觉得我家乡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概括:

一、衣

改革开放前农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买粮靠粮票,买肉靠肉票。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收入增加,市场商品的更加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究大方得体,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益成衣化。鞋子也变得各式各样,旅游鞋、皮鞋、休闲鞋等,不仅款式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以前人们常用“西装革履”来形容穿得好,如今,西服、皮鞋在中国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高达90%以上。全国有88.7%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尽管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但总量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

二、食

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随着社会进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追求以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究科学、求精细、讲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鱼、肉、蛋、鲜、菜、果四季常有,居家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换为以追求质量为主。偶尔人们还会吃些粗粮来促进人体的机能。过去,中国人见面的常用口头语是“吃了吗?”。“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了。13年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三、住

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健了土砖房,可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一走进农村,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呈现在眼前。每家一块五、六分地作为宅基地,四周用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池底,既可捕食,又可观赏也可防火。宅前后种上花果树林,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的资助下,家家户户接通水、电,即可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家家户户添了“三宝”;一是修了洁净的厨房,用上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健了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倒沼气池里,经过发酵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即残渣又是农田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气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是在城市是无法做到的。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农村为17.8平方米。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农村达到25平方来。与此同时,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不断提高,基本普及了煤气、液化气。城镇居民在家具、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成倍增长。

四、行

从村里到城镇不足40公里,却还要坐两个小时的车颠簸两个小时,进城了,灰头土脸不好意思见人,路况不好,公交车也不愿意开辟路线,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载、超员也是正常现象,近年来,围绕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城乡道路通畅工程,新修乡村公路,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里向乡村的延伸。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坐车,直接进城。更大收益是过去交通堵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以前,没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这个过去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1998年开始,中国个人购车比例已经超过50%。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达到100多辆。中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534万辆,年均增长23.2%,远高于全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个人汽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从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

五、消费及生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电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剧、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砖房;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健身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上一篇:公司档案室管理规定下一篇:学习委员就职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