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2024-07-18

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精选12篇)

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篇1

初中历史教学是所有学生最初在课堂上认识并了解历史的机会, 其理应受到重点关注, 可是,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有关体制之下, 有很多地区并未将历史纳入到升学考试的有关科目之中, 因此导致了很多初中学校忽视历史教学, 甚至有一些学校没有开设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 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的整个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伴随着目前课程改革的稳步实施, 有关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

一、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内容在性质上改变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之下的相关课程标准具体规定的内容, 相较于过去来说, 其头绪更加清晰, 缩减了许多难以理解的有关内容以及过于繁杂的地名或者是人名, 在最大限度上促使课本的内容简单易学;增加并完善了许多必修的在基础方面的知识; 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观点, 切实消除有关 “左”的影响, 能够实事求是的进行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人物的评价; 强化爱国主义以及名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 同时在历史书上面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地图与插画, 从而方便教师可以更加直观、更加高效的进行教学;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章节也做出了调整, 将少部分科学性的错误进行修订与完善。

二、研究课程改革对提升历史教学地位的关键、有利因素

( 一) 德与育的首要地位因素。新课程改革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学科必须要结合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在具体的课程教育之中能够重视有关德育方面的工作, 对学生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教育, 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并继承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优良传统, 特别是我国文化传统之中的高尚品德。这切实说明了目前新课程改革意识到了当今的实际情况, 只有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达到统一才是高素质人才发展的最佳途径。对于历史学科来说, 切实完成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 能够使学生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优势, 所以, 对于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有关培养工作, 历史学科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责任。

( 二) 班主任管理的有利因素。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是整个班级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于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及变革, 构建一个有关班级文化的良好氛围, 从而促进全体同学稳定健康的发展。

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班级制度制定的有关过程之中, 这也是一个将外在要求合理的转变成内在需求的相关过程, 它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行为上的自觉性以及自主性。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 依照其自身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对于自身的一些合理需求; 要求学生自觉的按照相关的规范以及需求对自身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反省, 并且根据实际的行为结果准确的把握和目标之间的差距, 从而对于行动方向进行不断调整。在新课程改革之后, 学生的选择权得到扩大, 其自主进行学习的空间以及时间得到提高, 并且他们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以及接触自然的机会和时间也更多, 作为教师来说, 无法再实现 “全天候照料”。因此, 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以及自我约束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参与管理制度制定和享受权利的同时, 也要积极自觉的承担自身的义务和责任, 提升责任感。

( 三) 教材内容的编写因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环境之下, 有关历史教科书具体的编写体制方面得到了完善的以及全面的变革, 对于初中历史相关教科书的编写不但要切实符合有关政策, 同时还要确保教科书实际的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市场, 对于新教材的编写大力鼓励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积极参与, 并结合大众的意见观念, 促使教材所具有的竞争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表现。其教科书具体的编写不论是印刷质量、编写体量或者是实际的内容形式都非常的精满, 使得整个教科书具有充足的活力, 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历史课程的热爱, 同时也提高了初中历史所具有的教学地位。

( 四)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因素。新课改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课程的相关评价内容以及方法多元化。新修订的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之中着重强调了有关历史课程教学方面的评价一定要凭借科学有效的方法, 从教学影响的有关因素、实际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有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相关评价方式, 并且还要明确教学评价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之中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

( 五) 倡导教学方法的因素。新课程改革实际倡导的有关教学方法切实改变了在传统教学当中的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的情况, 使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有关局面得到了改善, 与此同时也积极鼓励着学生在整个历史教学中勤于思考、主动参与以及积极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实践说明改革之后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乐于接受。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主要起到一种穿针引线的有关作用,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方面的兴趣以及成果, 进而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所具有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和其他所有的学科一样, 都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内容是有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以及了解历史传统的重要环节, 必须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与关注。新课程改革能够极大的提高历史教学实际的地位, 对于提升历史学科具体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历史是一门对今天之前的人类活动进行研究的有关学科, 当今的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延续, 而社会的进步方向与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不可分割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 对于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与历史传统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初中历史的有关教学作为学生认识历史并接受历史的起始点, 因此, 其教学地位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有利因素

参考文献

[1]陈辉.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述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1) ;107.

[2]张静.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及其思考——谈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修改[J].历史教学, 2013 (06) ;122.

[3]徐旭阳, 周嵩,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4) ;113.

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篇2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著。全文虽然只有一千多字,但是对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都作了论述,系统性强,并且非常精练。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奉为经典,对我国教育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在现在仍是我们教育学所应该学习的经典之一。

研究《学记》,首先要看其写作的历史背景。《学记》写作时间大约在战国的晚期,当时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封建制度刚刚确立,封建专制统治尚不牢固。新兴阶级的产生、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都强烈要求社会形成一种新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民的行为。能够从根源上树立道德标准的最好途径莫过于教育,于是《学记》应运而生。《学记》认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儒家所说的教育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学记》的出现可谓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迎合了封建统治的需要。虽然其对教育的目的理解有着历史局限性,但是其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问题的论述都尤为精妙,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学记》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论述主要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藏息相辅、尊师重道等原则。

启发诱导是教学原则的基础。想要高效率的教学,必定先要让学生对学习提起浓厚的兴趣,这就要利用各种方式启发学生。良好的比喻、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继而教师再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这三点原则,则学生就能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学记》对教学方法的论述主要提到了“教学相长”原则。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应积极思考,自觉学习,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在,“教学相长”原则已经潜移默化到了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方法中:建构主义教学,支架式教学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认同。我认为,现在是信息告诉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终身学习早已经被社会所认同。终身学习必然不能终身靠师学习,所以教育无形中又被赋予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任务,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的自我学习,针对自己发展需要更新知识结构,更好的迎接各种挑战。

《学记》提出,教学讲究系统性,讲究循序渐进,不能没有计划的学习,要因材施教,系统教学,这是课程安排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对于上课讨论时老师提到的关于课改后高中历史课本变化我自己有一些浅薄的思考:原来的高中课本是按时间顺序,将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而这些内容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学习过一遍(地理也是),如果在高中继续按此顺序讲可能会导致重复性教学,这应该是新课改变动时所考虑到的原因。新课改后专题的教学可能更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让学生更好的将不同时期的历史内容结合到一起,使学生真正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来思考现实,实现历史教学“以史为鉴”的教学目的。而且,在高考历史考题中越来越注重专题考法,未实现课改前,历史基本在高三复习时都会根据专题来复习,从这种角度看新课改可能减轻了学生负担。但从另一种角度考虑:中考不考历史,初中生迫于升学压力就很有肯能不认真学习历史课程,这就会使其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时增加难度,又使得本来已经略显繁重的高中课业更加沉重„..这个貌似悖论的结果看来只能有待历史来验证了。

对于《学记》中“藏息相辅”原则我认为也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包括高中)更为突出。当时社会背景是知识少,文化本不丰富,所以课上课下学一样的有利于教学。而现在社会知识膨胀,即使课上课下学不一样的知识也学不完,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鼓励自主学习才适应学生发展。这点在课上已有讨论,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尊师重道”原则则是《学记》中最为精华的原则之一,已经成为了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浮躁的社会风气,商业化的教育让很多人淡忘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师生矛盾问题在一些学校日益突出,甚至有学生侮辱老师的行为所出现,这时候就需向传统优良文化回归,重新提倡尊师。《学记》作为我国教育瑰宝,应该被大力弘扬,让人们在古人的教导下驱邪扶正。

学记中有关学校制度、学制与考试制度的描述虽然不能被我们用,但是其意义在于指导后人:只有健全学校制度、合理的学制安排、严格的考试制度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选拔人才。

重审历史的学科地位 篇3

一、历史学科处处散发出强烈的民族精神

历史学科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特别强调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标,要求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贡献的人生理想。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历史学科激发出学生源于内心的爱国情感,感召出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原始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对比别国历史、联系当今社会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本国的历史,更加直观地认识祖国的伟大、劳动人民的伟大,使其能够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

二、历史学科促使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

从古至今,历史向来是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的。杜威认为,历史学科是形成人道德品性的最优良的学科。他坚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都可以从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中找到典范,并由此作为结论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道德遗产”。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历史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三、历史学科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历史是人的历史,正是人的生活才构成五光十色的历史画卷,所以新课程历史教材补充了许多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不仅在正文中出现,在自由阅读和“活动与探究”中也有表现,例如“华丽的匈奴妇女头饰”“品种多样的饼食”“文房四宝”。并通过“河姆渡原始居民会蒸米饭吗?”“你能识别锦绣、绢、纱吗?”“你能找出葡萄、石榴、核桃、水稻、小麦等哪些是从西域传来的,哪些是中原原有的”等问题的设计,拉近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再如欣赏完《半坡人的鱼纹陶彩盆》《半穴居房屋遗址及复原图》《干栏式建筑示意图》等图片后,一股浓浓的古代农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连环画式”地表现了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原始生命的跳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真切感受到历史学科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源泉的涌动。

四、历史学科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学科在人才素质培养中具有多元化的历史功能。历史自古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就被历代学者、政治家、道德家们所一再肯定。唐代刘知己在《史通》中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为人生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这里所说的“其利甚博”,即指历史的多种社会功能。不过,今天的现实已使历史不再是少数人借以资政的手段,而是全体公民必须具备的知识涵养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使学生能在感知历史、把握历史的基础上,摆正自己的价值观,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对话历史人物的基础上,感受文化的震撼、思想的震撼,进而感受到历史的伟大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历史教育要使年轻人相信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有更为现实的价值目标和更为全面的质量标准,否则历史学科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衡量人素质的高低,要有相应的社会标准、文明标准和技术标准。对受教育者个体而言,就是要全面发展。关于个人的素质标准,古有论之,进入近现代更有许多精辟论述。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应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历史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应在五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功能,体现适应现代化的五育要求。

历史学科就是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自主建构,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张扬,个性得以发展,情操得以陶冶,从而实现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和谐统一。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历史课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脉动,要让那时代的骄傲、喜悦、悲壮,甚至愤怒,在学生心中重新燃烧,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诗意的美丽和人文气息。现在我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学科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熏陶情感、传播文明、培养高尚的人格。虽然他没有语文学科的诗情画意,不能显示数学学科的聪明智慧,也没有具备理化所需的逻辑思维,更没有外语学科现有的社会地位,然而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美感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应该重审历史的学科地位,让它在人们生活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篇4

殷商时期的贵族妇女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力与地位, 妇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政治领域并没有对男、女两性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 社会并不认为政治应该由男性主导, 女性也不应该被排斥在政治、军事之外, 贵族妇女不只拥有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 而且拥有较高的权力与地位。由于战争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主要部分, 商代妇女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更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到了周代, 妇女的社会地位呈现下降趋势。在春秋时期生产力提高, 男性地位随经济权利上升而提高, 相应的女性地位随之下降。发展到战国时期, 社会上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形成并成为礼法体系的一部分, 以一种道德标准的形式教育、约束着女子的一生。法家将性别尊卑与君尊臣卑的行政关系相并立, 因此这时期女性地位在家庭、职业、生存权利各方面都呈下降趋势, 活动的范围被禁锢于家门之内, 学习的礼仪以顺从、贞顺为主。同时由于战乱频繁, 女性作为战利品被来回抢夺, 一妻多妾制盛行, 女性殉葬现象也增多。周代贵族阶级的礼教较严格, 尊男轻女、多娶多生的观念开始产生, 但平民阶级对礼教还没有严格的遵守。

东汉女性的地位相对比较高, 这是因为汉朝和平时期比较长, 女性在和平的汉朝比征战连年的周代地位要高。在秦和西汉时期, 父家长制还不完备, 妇女较少受到公婆和宗族的管束与压迫, 社会所有成员都是直接隶属于国家的统治之下。汉朝女性没有被完全束缚在家庭中, 能参与政治活动和聚会, 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手工纺织等多种职业, 但人员主要局限为贫寒的下层妇女、大量的女奴。妇女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作户主, 还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格局确立, 渐渐地农业生产主要由男子负担, 女性多数在内室专营纺织, 经济活动日渐畸形化, 预示着女性经济地位的下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女性在经济、文化、婚姻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北魏政府以法令的形式规定授予妇女土地的数量, 此后西魏, 北齐基本沿袭这种授田制度。社会欣赏能说会道的女性, 女性的言论被接纳并记入史册留存后世。当时士人家庭较为重视子女的教育, 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那个时期出现不少聪慧而有才学的女性, 《晋书·列女传》《世说新语》都有褒扬女子才学的记述。在社会公共领域, 女性基本上是没有话语权的, 但在家庭实际生活层面上, 女性还能参与家庭管理。这时期的贞节观念较之汉朝更为宽疏, 在社会上亦未形成舆论的重视, 战争造成人口锐减, 政府鼓励早婚、再婚, 同时受到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习俗影响, 女性再嫁是比较平常的事情。

学术界有人认为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历史中女性地位最高的时期。隋唐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人的个性得以相对自由的发展。这个时期宫廷妇女参政的情况比较突出, 隋代后妃参政首推的是文帝独孤皇后, 唐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更是主要代表。这时期女性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在唐代上层社会的夫妻关系中, “惧内”现象算是比较多的, 离婚改嫁现象也明显增多, 社会舆论和官方立法对妇女再婚的问题表现出毫不在意, 著名的襄城公主、太平公主都曾改嫁。在文学领域中女性尽情地挥洒才华, 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唐代女性着装的开放可以看出女性社交生活的风光, 她们出游和生活都比较自由。

到了宋代因为宋明理学对人欲的扼杀, 对妇女贞洁观广泛提倡, 这个时期以男尊女卑为主导, 妇女几乎被排除在历史记录之外。宋朝的一批理学家歧视妇女, 司马光就说过“夫天也, 妻地也”。当时社会的状况是两性地位不平等, 但妇女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某些权利, 例如离婚改嫁权, 财产继承权, 家事管理权。儒家的礼教重视长幼有序, 妇女在母家的地位是按长幼辈份的差别而享有一定的权利。宋代许多女性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流传后世, 从李清照和魏夫人两位女词人诗词中就可以发现, 宋代女子还是比较大胆的追求享受生活。

元代社会对女性的管束加深, 女性地位更低下了。元朝法律中规定的民间婚姻制度“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 各从本族法, 递相婚姻者, 以男为主”反映了法律确立婚姻中男方的主体地位, 当时的“七出”休妻原则使得女性触犯原则都可以被男方休弃。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不仅体现在婚姻上, 社会礼法对女性的束缚也颇多, 交游的地理范围很小, 与外界的来往主要是亲戚和邻里, 甚至某些男权思想浓厚的人认为亲戚、邻里之间的交往也要加以严格的限制。这时期衙门、学校等公共场所都将妇女拒之门外, 各种经商活动也很少看到妇女的身影, 只有各种宗教庙宇对男性、女性都开放, 在一些民间节庆时女性才离家到外面活动, 所以她们聚会游玩的时间很少。

明朝是学术界公认的广大妇女遭受封建压迫最深的时代, 统治层有意识地对贞节观念和寡妇守节予以积极提倡和奖励, 赋予其与忠、孝同等的道德意义, 并把旌表节烈立为定制, 对节烈女性的奖励无论在广度、力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相应的制度建设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当时夫尊妻卑表现在夫妻相互犯罪时的“同罪异罚”, 法律把妻子视为丈夫的私有财产。明朝女性的经济权力也减少了, 明律规定只有在“无同宗应继者”的情况, 才承认未嫁女的法定继承权, 这明显是女性继承权的削弱。

清代是封建社会的末期, 这时期妇女的人格被否定, 是不独立的、不完整的, 完全依附于男性。一方面, 女性受“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夫死从子”的礼教要求, “烈女不事二夫”的社会意识也束缚她们。另一方面妇女几乎没有什么权利, 对丈夫却负有全部的守贞义务, 丈夫死后, 她还要承担丈夫对于自己家庭、家族的全部义务。在清代汉人中上层社会妇女仍然受“缠足”这种陋习的迫害。有学者分析清代妇女的人生境遇呈现“两头甜, 中间苦”的特征, 即少女时代往往受父母宠爱, 没有生活负担, 而到老年,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以母之尊, 受儿孙孝养, 并有儿媳、孙媳可供驱使, 还算幸福。

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 出现了一个拥有职业的女性阶层, 女性开始接受学校教育, 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使她们可以向更广阔和层次较高的职业领域扩展, 也唤醒了更广大妇女的觉醒意识。“五四运动”之后男女青年可以自由恋爱, 妇女地位大大提高, 民国时期颁布法律确认了男女平等的原则, 改变了数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但由于整个社会意识受到制约, 妇女经济并没有独立, 女性与男性的平等没完全实现。

直到新中国成立, 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开展, 各行各业中女性优秀人才层出不穷, 广大妇女摆脱了附属者的地位,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女性社会地位迎来了历史上最顶峰的时期。但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领域中, 女性社会地位仍有待提高。要进一步改善我国女性社会地位就需要消除传统的男权性别文化, 也要提高女性自信、自强的心理及能力。

摘要: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总体而言比男性要低下, 但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又有所变化, 本文试图依据历史时代的变迁, 分析各个时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关键词:古代,女性,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向.列女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高世瑜.关于妇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历史研究, 2002 (06) .

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篇5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齐鲁文化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随着齐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古代中国文化中心由西而东转移。齐、鲁两国的建立是周文化征服东夷文化的政治尝试,但历史的发展往往超出统治者狭隘的政治意图,这两种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一经结合,便形成了两种更高级、更先进的文化――齐文化和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出现,打破了镐京在文化上的垄断。西周末年,随着镐京倾覆,王室东迁,当时的文化中心就转移到了齐鲁文化所在的东方。战国时期,齐国一直是东方的大国,统治者又重视文化发展,设立稷下学宫,“招致天下贤士”,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鲁国初封,因是周公的封国,所以得到的西周礼器文物典籍甚多,故后人有“周礼尽在鲁”之说,又由于鲁国有重礼的传统,造成鲁国特有的文化氛围,而作为传统文化传播者的儒家及其代表人物孔子产生于鲁国,乃势所必然。战国以后,以鲁国为根据地的儒学向四周辐射,造成齐鲁文化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百家争鸣,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仅在先秦时期,齐鲁地区就产生了像管子、晏子、孙武、墨子、孟子、庄子、邹衍、孙膑、吴起这样一批文化伟人。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齐鲁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齐鲁之地是当时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地位 篇6

一、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巅峰

(一)“爬坡”论

毛泽东在东渡黄河,取道山西,移驻西柏坡的路上,首先到达中央后委所在地晋绥解放区,在那里,他跟杨尚昆有一段对话。他总结中国的革命历程,把中国的革命道路比喻为“上坡”和“下坡”,而且强调说,中国革命大部分时间都在“爬坡”。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中共28年的革命历史,从上海、井冈山、延安一路艰难走来,的确印证了毛泽东的“爬坡”说。中共移驻西柏坡时期,是中共革命到执政的重要转折时期,也象征着中国革命进入了“坡顶”。毛泽东在晋绥解放区讲道:“行军是艰苦的,前途是光明的,翻过太行这座华北最高的山坳,我们在全国也将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以后就越来越好。”客观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当时形势和未来走向。从这点可以肯定,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点,革命道路到达西柏坡就进入了顶峰,这一阶段也是中国革命和毛泽东一生最成功和最辉煌的时期。而在此期间形成的西柏坡精神经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洗礼,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使得毛泽东的革命思想也达到了巅峰。因此,可以说毛泽东思想生成于井冈山,成熟于延安,辉煌在西柏坡。

(二)实事求是的继承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胜利的三个鲜明标志,它们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只是“实事”和“是”的内容和方式不同。井冈山精神的实事求是主要体现在根据中国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创新之路,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基础和决定的作用。和长征相比,延安是红军的大本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有了读书学习的机会,边研读边进行哲学教学活动。1937年7月到8月,毛泽东给红军大学讲授的哲学课,经过整理出版,就是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两部哲学专著。这两部著作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成熟。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井冈山时期的实事求是更多的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探索,延安时期的实事求是主要是理论总结,西柏坡时期的实事求是体现在理论的升华和应用。所以,西柏坡时期的毛泽东思想更丰富,不仅政治军事思想进一步发展,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主协商、外交观念等思想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体现了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所以,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产物,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因而,从思想路线发展的历史角度看,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巅峰。

二、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交会处

(一)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特色建设的源头

西柏坡时期,围绕新中国建设道路问题,中共中央深入地从宏观到微观做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对于新中国经济建设起点是什么,应该实施什么样的发展路线,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最早提出了新中国的国情论。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中国现代性的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也是在中国革命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第二,“中国人民的文化落后”。对文化落后,毛泽东指出:“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就是新中国建国时的经济文化的家底状况。在后来的《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它概括为“一穷二白”。以上中国政治、经济的这些特点,俄国革命和建设中没有发生过。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经济建设之路,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折。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西柏坡即将走完,这里是最后一站;同时,“始于毛泽东”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从这里开始,是最初的原始源头。因此,“西柏坡精神”是两条伟大道路的历史转换处和交会处。

(二)“一个中心”的雏形

七届二中全会前,毛泽东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宣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强调: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指出: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说明工作重心的转变和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确定,不是如人们通常说的在建国后才开始的,而是在西柏坡时期,战争尚未结束就已经明确并部分付诸实施了。就这一点虽然不能全面解释邓小平理论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核心“一个中心”的内涵,但是可以说是其雏形和孕育,而西柏坡精神无疑是两大思想交会和链接的有力证明。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实践中提炼升华的一种伟大的精神成果,也是对中国革命思想的的弘扬、丰富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西柏坡精神是中共在走向执政时的一种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是走中国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母本和基石,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源泉。西柏坡精神作为革命精神、政治文化、执政理念的多维性价值,决定了它是链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桥梁与关节点。

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

论孔子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篇7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 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 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伟大的文化导师和精神领袖,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产生了犹太教的先知,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古代中国有老子、孔子、庄子等。他说:“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 世界上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1]著名学者刘泽华教授也指出:“在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 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库里找到原型或雏形。直到今天, 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 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源头。”[2]通常我们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 以释、道文化为两翼, 而奠定整个中国文化主流地位的是先秦孔子之道, 因此, 孔子之道对整个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基本上确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它反映在民族观上也是如此。

二、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

《礼记·王制》说:“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可见, 先秦时代已经有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说法了。

东夷, 主要是指居住在离西周核心政治区较远的部落与方国民族的总体称呼, 并不是指东夷族。东夷, 分为很多种民族。《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 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此外, 还有“淮夷” (《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 周公为师, 东伐淮夷。”) “蓝夷” (《竹书纪年》:“仲丁即位, 征于蓝夷。”) “鸟夷” (也作“岛夷”) (《史记·夏本纪》:“鸟夷皮服”。《尚书·禹贡》:“鸟夷卉服。”) “嵎夷” (《尚书·禹贡》:“嵎夷既略, 潍、淄其道。”) “莱夷” (《尚书·禹贡》:“莱夷作牧。”) 。

南蛮是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地区民族的总称呼。蛮族也有很多种民族。《尚书·周书·武成》说:“华夏蛮貊, 罔不率俾。”《诗经·大雅·荡之什》说:“以先祖受命, 因时百蛮。”《史记·孔子世家》也说:“昔武王克商, 通道九夷百蛮, 使各以其方贿来贡, 使无忘职业。”由此可见, 蛮族是南方多种民族的总称, 而不是仅仅指蛮族这个民族。

西戎是对中国境内西部民族的总称, 也不是指单一的西戎族。西戎族, 包括羌 (姜) 族、鬼戎、骊戎、狐戎等。据说都是炎黄的后代。《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火师, 姜姓其后也。”西戎在先秦的主要居住区是在秦国的西部, 以陇山山脉为中心地带。

北狄是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总体的称呼。北狄主要分为赤狄、白狄、长狄等。每个狄族由很多的部落氏族组成。如赤狄主要由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甲氏、铎氏、廧咎如氏等六大氏族组成。[3]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民族也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西周政权内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西周政权外部则是“四夷交侵”。从历史上看, 西周的华夏族统治区域是十分有限的, 大概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五分之一, 其他五分之四地区是四夷民族居住区。宋代洪迈在《容聊随笔》中说:“成周之世, 中国之地最狭, 以今地里考之, 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南为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 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 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 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浑、伊雒之戎。京东有莱、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 今汴之属邑, 亦用夷礼。邾近于鲁, 亦曰夷。其中国者, 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 通不过数十州, 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容聊随笔·周世中国地》卷五) 到秦统一中国, 华夏族的活动和势力范围已经东至大海, 东北抵今东北地区, 北达大漠南, 西临今甘肃、宁夏, 南暨今两广。到汉代, 这个范围更加扩大。[3]

先秦时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少数民族, 而是对西周周边地区民族的总体称呼, 他们不是少数民族集团。

春秋时代, 中国的文明其实已经相当成熟。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 对三代以来的文化 (自然包括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民族的文化) 作了总结、损益和传承, 同时又汲取了各个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 如巫、史、儒 (孔子创立儒家之前的神职人员) 等文化精髓, 创立了儒家。孔子民族观是儒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创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三、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

孔子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是从血缘的角度来划分民族, 认为诸夏民族是优等民族, 而四夷是劣等民族, 因此经常对他们采取战争来俘获大量奴隶, 迫使他们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左传》《国语》《穆天子传》等书都有关于征四夷的战争丰富记载和描述。诸夏认为, 四夷其实是畜生的后代, 比起诸夏民族要差一等。《国语·鲁语上》说:“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郊鲧而宗禹。”

从血缘关系上说, 血缘民族观论者认为夏是黄帝的后代, 是正统。《大戴礼记·帝系》说:“黄帝产昌意, 昌意产高阳, 是为帝颛顼。”又说:“颛顼产鲧, 鲧产文命, 是为禹。”《史记·夏本纪》中也说:“禹之父曰鲧, 鲧之父曰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 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这也就证明禹与黄帝部落具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所以, 诸夏各族认为华夏文明的真正人文始祖是黄帝。

诸夏认为, 四夷民族不是黄帝的后代, 因而是野蛮民族, 所以, 四夷民族的名称基本都是以反犬旁或者是以动物名称为偏旁来起名的。如《后汉书·南蛮传》中有段神话般的描述:“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 帝患其侵暴, 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 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 购黄金千镒, 邑万家, 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 其毛五采, 名曰槃瓠。下令之后, 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 群臣怪而诊之, 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 而计槃瓠不可妻之以女, 又无封爵之道, 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 以为帝皇下令, 不可违信, 因请行。帝不得已, 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 负而走入南山, 止石室中。所处险绝, 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 为仆鉴之结, 着独力之衣。帝悲思之, 遣使寻求, 辄遇风雨震晦, 使者不得进。经三年, 生子一十二人, 六男六女。槃瓠死后, 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 染以草实, 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 以状白帝, 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兰, 语言侏离, 好入山壑, 不乐平旷。帝顺其意, 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 号曰蛮夷。外痴内黠, 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 母帝之女, 田作贾贩, 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 皆赐印绶, 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 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这段话, 我们至今无法考证其真实, 但是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夏、商、周三代诸夏民族认为, 四夷民族就是某种动物的后代。他们从血缘关系上就比诸夏民族低一等。这反映了三代以来民族血缘不平等的关系。

孔子作为三代以来文化集大成者和儒学的开创者, 他否定了三代以来血缘论不平等的民族观。孔子认为, 民族之间的不平等, 不是体现在血缘关系上, 而是体现在文化教养的高低上。他认为华夏族之所以是先进的民族, 主要体现在礼乐文化上。他说:“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论语·八佾》) 孔子认为, 诸夏文化鼎盛, 而四夷地方则是文化荒漠, 保留了很多落后的风俗习惯。

《汉书·地理志》记载先秦北狄燕地就有“宾客相过, 以妇侍宿”的陋习, 东夷齐国一些地方, “民家长女不得嫁, 名曰‘巫儿’”, 甚至一些地方娼妓盛行, 如赵国和中山国地区。但是像邹鲁这样的国家, 深受华夏文明的洗礼, 就很少见到有关于娼妓盛行的记载。司马迁说:“邹、鲁滨洙、泗, 犹有周公遗风, 俗好儒, 备于礼。” (《史记·货值列传》)

孔子作为夏商西周文化的总结者, 他整理《诗》《书》《易》《礼》《春秋》作为培养弟子的教材, 同时又开创了民间私人办学的先河, 采取“有教无类”方式平等招收弟子。他在教学过程中, 阐述了自己的民族观。孔子的民族观, 不是从血缘关系上讨论“夷夏之辨”“尊夏卑夷”“尊夏攘夷”。《论语》里记载了一件事,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 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孔子认为, 凡是礼仪文化存在的地方就不是简陋的地方, 即便是像偏远的夷地亦是如此。因此, 在民族观上, 他希望将礼仪文化简陋的四夷之地变成周礼文化盛行的地方, 由四夷变诸夏, 由诸夏而入周道。所以, 他说:“齐一变, 至于鲁;鲁一变, 至于道。” (《论语·雍也》) 杨树达说:“《春秋》之义, 夷狄进于中国, 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 则夷狄之。盖孔子于夷狄之界, 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与其他条件为准, 而以行为为准。”[4]齐国管仲, 奉行“尊王攘夷”, 忠实地捍卫着华夏文明, 这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孔子说:“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用文化来界定一个民族的先进与落后, 这是孔子民族观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突破与超越, 这大概也是孔子从事教育, 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一个内在动机吧!

综上可知,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夷夏之辨是着眼于文化角度, 较少地域之分和种族之别, 这对于促进华夏族和周边诸族的交融, 提高经济、文化水准, 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睦, 产生了许多正面积极的作用。”[5]因此, 孔子民族观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德)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2]刘泽华, 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4]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汉代音乐的艺术特征及历史地位 篇8

汉代音乐的种类多种多样, 以乐府民歌为例, 内容展现的多是当时民间的生活方式, 比如劳作、采集之类。有些是采用“汉承秦制”的方法继承了一些秦代的音乐元素, 还有一些是由西域国土传入, 加之改编创作, 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汉代音乐艺术。

汉代音乐的发展结合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太平盛世之下, 生活方式安逸简单, 从民众的穿着打扮以及宫廷人士、达官显贵的生活方式来看, 当时盛行的文化风气简朴大气, 不同于唐代华丽与贵气的张扬之美, 汉代的音乐也给人一种清新淳朴的审美体验。

由于当时国力强盛, 人民安居乐业, 对汉代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乐官和广大民众产生了对音乐的兴趣, 愿意投入到对音乐的创作当中, 而音乐的形式是将当时的生活完全直露在大众面前,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总而言之, 汉代音乐的艺术特质, 反映了当时汉代社会的生活背景, 在这种生活与艺术的强烈结合下, 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坚固的音乐体系——汉乐府。从而, 汉代音乐的发展也逐渐完善, 艺术文化得到升华, 它的艺术特质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无论再过多少年, 音乐都是具有相通性的。而汉代音乐的艺术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汉代音乐的发展, 更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

二、汉代音乐的艺术美学思想

汉代是一个国力强盛的发达时代, 而汉代音乐的美学思想也为我国当今社会音乐的美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发展阐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点与方向。

汉代音乐由当时的封建主义只运用于祭祀典礼之类的音乐模式逐渐演变为娱乐大众的文化形态, 从礼乐的束缚活动慢慢成为抒发情感的方式, 汉代音乐的美学思想也发生了改变。

音乐, 是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的工具, “唯乐不可以伪”可以看出, 音乐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声音。在汉代, 音乐反映的就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形, 也可以说, 汉代音乐的存在, 不仅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 也反映了当时的生存模式, 它们的社会背景都从音乐中体现出来, 用音乐的方式记录了整个汉代的存在, 这就是汉代音乐的美学思想。

汉代音乐的发展, 是由一种规模较小且封闭式的规模逐渐拉开序幕的形式产生, 汉代经过了百家争鸣的儒家思想的过渡时期, 再到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繁荣, 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变得开放和成熟, 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也有直接的变化, 这样一来, 音乐的多样性也逐渐形成, 由此使得汉代音乐的美学思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三、汉代音乐艺术历史地位

汉代音乐艺术经过了历史悠久的文化演变和发展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了解的音乐体系, 它的音乐风格如果非要用词来形容的话, 就是清新、质朴、简约, 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音乐无非就是要表达生活、表达感情, 在当代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时代, 音乐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而在当今五彩绚丽的生活中, 音乐的发展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有温柔、扣人心弦、治愈系小清新的慢情歌, 也有欢快活泼、给人视觉冲击的节奏舞曲, 这些音乐的形态也像汉代音乐一样反映了我们如今的生活现状, 生活是五彩的, 音乐也一样多姿多彩。就像汉代音乐的形态所反映的全是当时汉代的生活状态一样, 有简单质朴的街头表演, 有诉说哀怨的悲伤诗歌, 这些多种音乐形态的发展也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升华, 因此, 汉代音乐艺术是中国音乐艺术的传承, 它为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汉代音乐的特色是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生活方式, 形成了一种淳朴简约的音乐风格, 无论是从穿着打扮还是饮食方面, 都讲究朴素, 而当今社会, 在这娱乐化、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繁荣的时代, 人们追求的是时尚、潮流、鲜艳、丰富多彩的生活条件。也许我们也应追求简单的生活, 在音乐的熏陶当中, 寻找一丝宁静。汉代音乐艺术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好的发展方向, 对中国音乐艺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汉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对当今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来源于生活, 汉代音乐的创作灵感很多都来自当时的社会背景, 主要反映的也是当时社会的风气与背景, 现代生活音乐的创作同样如此, 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

参考文献

[1]伊鸿书.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 2011.

[2]李通英.汉代歌舞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6.

[3]宋瑾.音乐美学基础[J].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古代藏书的历史价值与地位分析 篇9

书籍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象征, 历朝历代, 藏书都是上到皇宫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常见行为。古代藏书, 从类型上分, 大概包括以下几种:国家藏书、书院藏书、寺院藏书和私人藏书。在这几种类型中, 规模和内容上更为齐全的当然是国家藏书, 但是, 这并不影响其他几种藏书形式的重要价值。

古代藏书的真正兴盛, 应该始于唐宋, 这与中国历史的进程密切相关。春秋时期的藏书代表, 就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孔子, 以后历朝历代对藏书的重视也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但是春秋时期, 社会生产力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这一时期的藏书也仅限于一些士庶阶层。自秦朝以后, 生产力逐渐提高, 经过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无论是生产力还是文化艺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经历过盛唐以后, 藏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被越来越多的私家藏书者推崇与认可。与此同时, 各种书院藏书、寺院藏书开始初具规模, 可以说, 这一个阶段, 是古代藏书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藏书机构包括唐代的弘文馆、宋代的集贤院、秘阁等, 书院藏书则有一直保留到后世的岳麓书院等, 这些都是古代藏书的代表[1]83-84。

二、古代藏书的历史地位分析

1. 文化地位。

古代藏书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文化地位, 这种文化地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 古代藏书肯定了古代文献的价值。藏书的前提是大量文献的存在, 中国最早的文献应该追溯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在此以后, 才有各种记载文字的文献典籍。但是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 文献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形式并没有得到正确对待。所以, 在藏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以后,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对之前所产生的所有文献予以了价值上的认可, 包括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它对后世的文化研究工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 古代藏书彰显了封建社会的文化理念。古代藏书现象的兴盛, 是当时社会文化理念最直观的体现, 自春秋伊始, 圣贤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人民对于文化的推崇和尊重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可见一斑, “敬惜字纸”就是当时社会最形象的比喻。除此以外, 封建社会对文化的尊重同样体现在, 当时许多的私人藏书家认为, 藏书是一件比财富积累更有价值的事情, 并且更为高贵。“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对这一心理最形象的描述。古人藏书, 目的更为单纯, 他们不是为了在投资市场上占得先机, 不是为了书籍日后能够升值, 他们的出发点仅仅在于通过收藏书籍获得一种精神文化上的满足, 这种理念在封建社会具有普世价值。第三, 体现独特的文化品位。在上文中, 我们已经了解到, 私人藏书是古代藏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较于其他几种藏书形式, 私人藏书是个人文化品位最直接的反映。在宋代以后, 藏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 不仅藏书的数量增多, 而且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私人藏书在版本的选择上开始出现了差别, 出现了一种文献多个收藏版本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 表示着古代的藏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收藏工作, 它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文人学者个人独特的文化品位[2]48-55。

2. 社会责任承担。

对于古代藏书社会责任的解析, 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的藏书主体来进行分析, 由于藏书主体的不同, 他们在藏书的选择上也有着不同, 所体现的社会使命感、价值观念也有不同。

国家藏书, 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者, 都希望通过藏书来体现这个时代的贡献和其存在的价值。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 藏书体现的是一种职能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承担的责任。如清朝在康乾盛世的一百多年中, 在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情况下, 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特别是乾隆年间颁布的《四库全书》, 是文献编纂的典范。寺院藏书, 主要集中在经书的收藏上, 由于受到藏书对象的限制, 这种藏书所引起的社会反响相对较小, 但是对于文化的传承同样发挥着作用, 特别是对佛经文化的传入与传播,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书院藏书, 是古代藏书的重要组成, 与国家藏书相比, 书院藏书在类型上更为开放, 它是对国家藏书在内容上的丰富和完善。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 书院藏书承担着还原历史真相的重担。私人藏书的社会职责, 体现在个体思想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上, 它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 是社会个体对人类社会进步承担责任的体现[3]121-127。

三、古代藏书的历史价值分析

1. 保存了丰富的文化典籍。

对于古代藏书的历史价值, 最直观的呈现就是为中华文化保存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典籍。自殷商的甲骨文出现以后, 文献资料在类型和数量上逐渐增加, 但是在漫长动荡的社会发展中, 文献的遗失和散落也是极为常见。对于这种情况, 古代的藏书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真正热爱文献的藏书家来说, 他们除了追求内容上的丰富、版本上的差异以外, 他们更加重视文献内容的完善与否。一些藏书家收藏文献的过程, 其实也伴随着对文献进行校勘的工作。因为当时虽然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 但是整体的印刷效果和印刷质量并不高, 错字、漏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涌现了一批自发地进行校勘工作的收藏家, 例如唐宋时期的曾巩、苏颂等学者, 对当时的校勘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明代的赵用贤经过八年的时间校勘的五卷本的《洛阳伽蓝记》更是古代藏书家不为名利、废寝忘食于校勘文献的典范。正是有了这些藏书家的存在, 所流传下来的文献不仅在数量上惊人, 并且在图书的整体质量上也极为过硬[4]92-99。

2. 促进学术文化发展。

学术文化交流与文献的收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只有在政治清明、学术文化旺盛的时代, 藏书才能很好地进行和推广。同时, 也是因为有了文献的收藏, 才使学术文化的风气更胜。图书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 无论是对历史的研究还是哲学思维的出现, 都得益于大量的图书收藏工作。这种学术文化的交流, 在私人收藏家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因为私人收藏现象的兴起, 与当时的国家藏书、书院藏书几乎不对外开放的背景有关, 文人学者迫于对知识的渴望才开始自己着手收藏各种文献, 并且通常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爱好的小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从形式上看必须是文献书籍的交换或者阅览, 从本质上来讲, 这就是学者在文化意识上的碰撞。通过这种交流使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更加浓厚、更加开明, 著书立说, 促进社会学术文化的进步发展。

3. 奠定图书馆馆藏基础。

古代藏书工作, 奠定了图书馆馆藏基础和馆藏文化的形成, 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开始形成早期的图书分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 图书文献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对文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成为国家藏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通用的方式。在隋唐以后, 形成了一种较为广泛的图书分类, 就是按照经、史、子、集将图书文献分为四类。在这四个大类下面, 又分别有不同的小类。经又分为易、书、诗等10个不同的部分, 史分为正史、古史、刑法等13个类别, 子部分为儒、道、天文、医方14类,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3类, 集部之后附道经。这是古代藏书的一种重要图书分类方法, 不仅延续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 即使到现在仍然有这种图书分类方法。其次, 图书文献开始向体例化发展。从甲骨文到印刷术, 古代文献的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 在载体上、内容上、体例上也各不相同。古代藏书工作的另一大贡献就是通过藏书架的校勘工作, 不仅在内容上更加完善, 在体例上也更为科学, 开始有书名、作者、附注等后世图书编目的雏形。并且从唐代以后, 出现了图书专用章, 不同的书院、藏书家开始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印章, 丰富了图书收藏的文化内涵[5]22-25。

4. 推进知识共享。

文献作为一种物质载体, 它记载的是各种类型的文化知识, 古代藏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推进知识的共享。人类的进步不是某一个个体闭门造车来推动的, 它必须是社会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这种结晶的产生, 源于对文化知识的共享和趋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古代藏书推进知识共享, 表现在:首先是国家藏书, 这种共享方式并不是直接地借阅给社会民众, 而是需要依赖于一定的主体对内容进行转化或者完善, 然后通过当时的领导阶层进行社会普及。其次是书院藏书, 我们所说的书生坐拥书城, 经年不出, 就是描绘的这种现象, 学子们沉浸在书海里, 吸取各种精华, 造就了许多的文人和智者,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次, 寺院藏书, 这点我们从佛经文化的传播上可见一斑, 这种知识共享虽然范围较小, 但是对佛教文化的盛行功不可没。最后, 私人藏书, 这是知识共享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一个群体, 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章法, 可以借阅、临摹、抄录等, 更为随意, 也更为灵活有效。

摘要:藏书,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自古以来已经存在, 并且在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从古代藏书的角度出发, 对我国古代藏书的特点、类型、形式、价值等进行分析, 领会我国古代藏书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古代藏书,历史价值,地位

参考文献

[1]朱黎明.略论中国藏书的文化人文主义精神[J].江西图书馆学报, 2004 (4) .

[2]晓荷, 好虚.中国的藏书文化与私家藏书楼[J].中国文化遗产, 2006 (5) .

[3]徐凌志.中国古代藏书理念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9) .

[4]周少川.藏书与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 2003 (3) .

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篇10

首先,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应仅仅重视对课程本身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总结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有了学科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即可大大增强。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而要不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我们不仅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更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标新立异行为。

当学生具备了学科思维能力后,我们再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便可突出地表现出来。

(一)通过讨论、辩论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发挥主体性学习的平台。

在教学中,学生只有自己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主体性才得以体现。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当学生对问题认识模糊时,或学生有了质疑时,教师尽量不要越俎代庖,最好把有代表性的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甚至可以展开辩论,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影响”时,有学生提出了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这种说法一提出,立即有学生反对,我则因势利导,开展了一场“工业革命利弊谈”的辩论。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最精辟的教育见解之一。其倡导的师生民主平等、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没有主体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相反,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体性参与,而是被动、消极的参与。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放弃外在性权威,不要板着一副冷冰冰的、距人于千里外的脸孔,应形成以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以与人为善、和蔼可亲为外部特征的内在性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待,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舒展学生的灵性,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新课改的今天,很多老师在课堂的设计仍然局限于课本上一节课一节课的安排,设问仍然沿袭过去的方式,陈旧、单一、索然无味,历史课堂应该打破历史课本中每节课的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整合课本内容,适当拓展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教师设计问题应给学生留有进行深层次探究的余地,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广阔空间,问题的选择也应具有多维性内涵,“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式的”,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及创造性。

(四)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讲述“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时,同学们对核能研究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雄辩的口才,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突出了主体性,发展了个性。

(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课堂是学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时,合作学习就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例如,讲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时,我把全班分成小组,每组任务明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经历、报告向全班介绍交流。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体会,这许多体会的汇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篇11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东灭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完成国家统一,到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农民军攻占咸阳,子婴投降亡国。秦朝虽只经历二世十五载就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却举足轻重。

1.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

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不断加强,而且兼并战争又使区域性统一得以实现。随着统一趋势的不断增强,秦王嬴政凭借国家的强大实力,顺应时势先后东灭韩、赵、燕、魏、楚、齐等国,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至此,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五百多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宣告结束。秦的统一首创我国封建大一统时代,此后,统一局面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 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统一六国以后,为了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秦始皇又派兵南征越族,为解决军粮运输问题,他下令修筑灵渠,沟通两水(湘水、离水),联系两江(长江、珠江),最终平定岭南,并在那儿设立桂林、南海等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始;秦朝还在当时的“西南夷”地区开辟交通线和任吏管辖,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这些举措促进了中原和岭南、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北方,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得河套,修筑长城,构建国防体系,从而保障中原汉民族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秦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版图,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最终形成幅员空前辽阔(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奠基时期。

3. 秦王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为后世承袭

政治方面:(1)始创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称自己为“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一切大权,中央公卿和地方郡县长官也由皇帝直接任免。(2) 开创公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史称“三公”。三公之下设诸卿,分掌政务。在地方,废分封,行县制并推广到全国,这样,中央就通过垂直方式加强了对地方郡县的直接管理,避免了分封制下的种种弊端,巩固了“大一统”政体,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3) 颁布详尽周密的《秦律》,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为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与完备提供借鉴。

经济方面:(1)首创编户制度,秦朝“令黔首自实田”,然后将百姓的年龄、土地等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与徭役,它为西汉及以后的封建朝代完备赋税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统一度(尺寸)、量(容器)、衡(重量),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使往后的封建国家有了统一的计量标准;(3)统一货币,以铜质半两钱为下币,以圆形方孔为形状,从而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铜钱的基本形制;(4)统一车轨,促进我国古代交通发展,开辟了我国道路车轨标准化的先河。

3. 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后世封建统治者吸取和重视

秦朝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因暴政而短命的王朝,秦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役力(徭、兵)繁重;赋税沉重,有田租、户税,及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文化上实行专制,焚书坑儒。秦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进而引发了陈胜、吴广和继之而起的刘邦、项羽农民大起义,最终导致短命而亡。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就吸取了秦亡教训,“反秦之弊,与民休息”,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慎刑的措施,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让兵士罢归家乡,复故爵田宅,减轻田租为十五税一,抑制商人,规定商贾及其子孙禁止出仕做官等。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盛世,西汉统治达到鼎盛。往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也多少能吸取秦亡教训,注意调整政策,与民休息,重视以民为本,并采取一系列的富民措施来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4. 秦朝的万里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篇12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历史是一门新学科, 加之历史书本来就图文并茂, 因而特别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初中历史对学生的要求也基本停留在要让学生知道 “是什么”的阶段, 至于 “为什么”的问题是高中历史对学生的要求。这一切都使学生们很愿意来学习历史, 所以, 初中历史教师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 他是孩子们学习历史的启蒙者。初中历史教训工作就成了引导学生勤学好问的一枚指针。尤其是七年级的历史教材,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少, 而且教材中又不乏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因此, 孩子们觉得学习历史 “很好玩”。

虽然初中阶段只要求孩子们知道 “是什么”, 也就是说只要求孩子们了解历史事件的现象, 而不要求 “透过现象看本质”, 但不要因此就小瞧了孩子们对这个现象了解的过程。 “万丈高楼平地起”,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其实就是在为孩子们踏入高中, 学习高中历史奠基的! 如果基石不稳不牢靠何来高楼大厦呢? 在铺设这条奠基石的路上, 历史教师充当的角色很重要, 不是 “能识字”的人就能拿得下来的。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 高中历史教学就像小桥流水, 涓涓细流, 需要娓娓道来。而初中历史就像海平面, 时而狂风暴雨, 时而风平浪静, 需要教师择其重点, 该讲的要多讲, 突出其重要性, 不该讲的要少讲, 甚至不讲, 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初中生不像高中生那样心智相对较成熟, 精力集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初中生身上明显的呈现出 “过渡性”的特点, 因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课堂的高效性。

以上两点谈的是初中历史教学在学生们初中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对学生们升入高中后所起的奠基的作用, 那么, 如果九年义务教育一结束, 不能继续升学读书的学生们呢? 是不是学习历史就一无用处了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因为有句话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的一生充满了无数种可能, 什么时候能用到历史知识谁又能说得准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前大红大紫的明星赵薇, 她不是层级惹出了个日本军旗装事件出来吗? 她如此缺乏历史知识, 不知道是她的错还是她的历史老师没有尽到责任? 她缺乏历史知识也就算了, 就连她身边的人也缺乏历史知识, 才导致了她惹祸上身! 当然, 她作为艺人, 后来又痛哭流涕的道了歉, 最后还是博得了国人的原谅。从我个人来说我是很喜欢赵薇的, 曾经也是她的忠实粉丝, 但自从出了这个日本军旗装事件后, 不得不说, 她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是大打折扣。较之于赵薇, 现在的鞋子设计师们就聪明多了。美国人不是自称世界老大吗? 总是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 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然而,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 美国什么都不是, 因为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将他踩在脚下, 君不见现在市面上星条旗的布鞋比比皆是! 再举近一点的例子。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大阅兵上, 俄罗斯队出场的时候, 可能很少人注意到俄罗斯人扛的是两面旗帜。但这份 “大礼物”却在国人面前就这样悄悄的一闪而过了。这份 “大礼物”其实就是当年苏联柏林之战胜利时插上德国国会大厦的那面红旗! 他是苏联取得战斗胜利的标志, 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最终战胜法西斯德国的标志! 因而意义非凡! 可能是由于阅兵时每个国家在电视上的时间太过短暂, 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导播缺乏历史知识, 使得普京自认为送了我们国家一份大礼物, 而我们还不自知。

普及历史知识是每个国人的必修课, 作为普通人应该如此, 作为有影响力的作家更该如此。金庸是享誉海内外的大家, 其作品影响力之大, 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据说东南亚的华语国家吵架都会用金庸笔下的人物。一个骂 “你是岳不群, 伪君子”, 另一个回答“你是左冷禅, 野心家”! 本人也很喜欢金庸作品, 但也从作品中发现了一些有违科技史方面的硬伤。 《神雕侠侣》第六回: “他 ( 杨过) 自幼闯荡江湖, 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 四下张望, 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 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 但已可食得。”玉米非我国本土作物。原产于美洲, 1494 年哥伦布从美洲回来后才传入欧洲, 辗转传进我国的时间大约在16 世纪中期 ( 现在对玉米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 ( 1560 年) 。南宋末年的杨过想要在陕西的山坡上找到一片玉米地, 至少要等上三四百年才有可能。这个历史知识在七年级的历史书上是明确讲过的, 而且还常常列为考试内容来考学生们。但是这种错误在各种小说中是数不胜数, 再加上现在的编剧们不管历史上有的, 没的, 只管胡乱编造一通, 只要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就万事大吉。但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家我觉得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犯这种历史知识的常识性错误。在这里我不是要批判谁, 我也还远远没有资格去评判谁的作品, 我只是想说明学习历史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是学生升学深造的奠基石, 是普及国人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读完此文, 相信你对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果你恰好是一名历史教师那就更好了, 请记得我们初中历史的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他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历来都不受重视, 但是我认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为学生们升入高中学习历史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让即将踏入社会的人们提供了了解祖国历史的机会, 让他们不至于在社会生活中犯历史常识的错误。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关键词:历史,初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代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岳麓区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1) .

上一篇:多媒体与数学有效教学下一篇: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