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2024-06-10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共12篇)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1

中国在过去10年的贸易增长中形成了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品进口投入、低技术附加创造、外资加工与生产支撑的特征化事实,中国的贸易发展特征从本质上说反映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即高储蓄率支持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主导、出口驱动的外向型经济。金融危机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需要向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模式转变,同时应增强贸易政策与其它政策在总体经济发展框架下的有机黏合。在对我国过去的贸易形势即从政策的层面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历程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估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现代新的战略目标,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提出构建新的贸易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框架及相应的具体措施。

一、中国对外贸易转型的特征化事实

中国在过去10年当中,贸易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贸易增长特征,即城市化特征,形成了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品进口投入、低技术附加创造、外资加工与生产支撑的程式化特征。归结起来有五个方面。第一,中国的贸易增长主要沿着集约的边际(依靠出口产品的单一数量扩张)实现, 而扩展的边际(新的企业进入以及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的贡献较小。这种增长依靠的是数量扩张, 而非质量提高与贸易品种的增加,更不是完全靠地区和产品的多元化的增长。第二,在新型国际分散化生产体系下,中国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比率不断提高。按国际标准衡量,出口“敞口”程度总体保持稳定且并不高。中国在新型国内生产体系中已经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特别在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中间产品贸易上的往来不断增加,但从WTO正在进行的以增加值方式估算各国出口贸易额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创造的出口增加值的比重仍然不是很高。 第三,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工贸易, 这种加工贸易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中国虽然在这样贸易格局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盈余顺差,但是利润大多数为他国赚取。第四,中国的出口贸易经历了迅速的结构变化,技术复杂度不断提高,但其真实的出口技术含量可能被大大高估了。从统计上看,有时认为出口的最终产品是高科技产品,但是实际上只是完成了高科技产品在最后加工组装上的环节。第五,中国贸易在爆炸式增长的同时,其贸易条件在中长期内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我们要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换回原来的进口商品。归结起来,中国的贸易特征是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产品大部分投入,低附加值的创造以及依靠外资企业来进行生产和加工这样的基本模式。

中国的贸易发展特征从本质上说反映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即高储蓄率支持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主导、出口驱动的外向型经济(见图1)。这样的贸易模式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所依赖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紧密相连。所以我们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者说经济“再平衡”,中国未来要面临经济转型,而贸易转型是离不开经济转型这个大环境和制度背景的。

金融危机以后,我国贸易与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形式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从本质上来说,则是对发展模式的一种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下,我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体制作出深刻的反省既而来决定经济转型与变革。中国贸易发展战略需要向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模式转变,同时应增强贸易政策与其它政策在总体经济发展框架下的有机黏合。

20世纪90年代进行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改革及加入WTO之前,中国主要是以提供政策激励方式来发展贸易。从早期的进口替代到进口替代中国导向共同结合,再过渡到出口导向。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的概念进入经济决策的层面从而使整个经贸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就更需要向内外需求相互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贸易模式转变,减少对外贸的依赖,同时使储蓄和投资更加平衡,使贸易政策和其相关政策能够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共同的框架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入世后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一个总体评估

以下主要从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进程、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趋势与特点及目前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来对加入WTO后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行一个总体评价。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进程

加入WTO后,中国贸易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5年):全面与切实履行入世承诺,有力推进了规则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贸易自由化,使经贸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管理的透明度显著提高;第二阶段(2006-2008年):为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减少对外贸易盈余所带来的国际压力,对贸易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主要表现为对部分出口的限制;第三阶段(2008-2012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稳定外需、逐步纠正对外失衡的贸易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WTO,中国贸易政策审评(2006,2008,2010)相关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WTO反倾销数据库与商务部相关信息

通过对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出口政策、进口政策、知识产权和汇率改革的各方面进行总结与描述,笔者认为,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侧重点不同。第一个阶段全面和切实履行了入世承诺,有力推进了规则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贸易自由化,使外贸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管理透明度显著提高。主要成绩是颁布了行政许可法,使政策决策与行政诉求的程序化有了法律保障。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应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及经济过热的情况。在这个时期,我国经常账户的余额占GDP的比重失衡的程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2007年经常账户的余额比重占GDP的比重高达11%。为了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减少贸易盈余给我们带来的国际压力,对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将传统的重心由进口转向出口,具体表现为对部分出口产品的限制。第三个阶段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造成的经济增长与就业方面的冲击,采取了稳定外需,同时逐步纠正对外失衡的贸易政策。所以这个阶段的贸易政策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不能使外需下降太大,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二是要逐步纠正对外贸易的失衡。

(二)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趋势与特点

1. 入世后前5年的有序改革,2005年后步伐有所放缓

入世后的5年内遵照WTO协定与承诺有力而有序地实施贸易自由化改革,但2005年后其步伐有所放缓。如2005年以后TPP中关于中国进口关税变化不大,实际关税和约束关税税率的制定几乎是相同的(2012年7月刚公布的中国第三轮的税率改革,笔者还未及将最新的资料统计进来)。

总体来说,前两次WTO每两年进行的评估对我们是相当肯定的,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这样明显的趋势:从贸易自由化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在多哈回合中所作的初始承诺、在上一次谈判过程中所作的承诺以及实际贸易自由化做的承诺之间的比较表明,中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与中国所处的收入主义相比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尽管在入世时做出了承诺,但贸易自由化的空间相对其它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大。比如我们的金融、电信这方面作的承诺虽超过了其它国家,但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贸易自由化步伐有所放缓,主要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两个;一个是关于如何进行深化改革,在顶层设计方面的政策争论。如深化市场改革,出现了新左派思想。对很多的问题,特别关于收入分配、地方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国有企业等一些敏感问题有很大的争执。当这些问题凸显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如何深化改革就会面临障碍。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利益集团,特别是来自于大型的国有企业在一些垄断行业的政治压力。

2. 总体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贸易救济与危机触发的临时保护措施有所加强

在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一些有所加强的贸易救济与危机触发的临时保护措施是被WTO允许的、合理合法的,是WTO框架下的安全法。如反倾销、反恐的保障措施,它国反我们,我们也要拿起合理的武器保护自己。当然也存在一些有争议的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主要体现在:①稀缺资源品的出口限制(如对稀土资源出口限制);②部门导向的产业政策(税收减免、非税补贴、价格管制、指导信贷、优惠信贷支持等);③财政刺激计划中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货的限制;④对金融、速递等服务业的限制;⑤汇率政策(人民币低估);⑥自主创新发展计划;⑦国有企业;⑧各种形式被其他国家盯得很紧的补贴。例如,自主创新发展计划是为了配合中国的产业升级,我们不仅要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还要实现产品的高端化。

3. 出口限制与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在进口贸易自由化顺利推进的同时,中国出口限制和贸易壁垒自2006年以来有所增加,这也是我们和其它国家有争议的主要领域。主要措施有出口税、出口禁止、出口最低价格、出口竞价、出口许可证、出口配额、出口退税等。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内供应、减少贸易盈余、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实现绿色与低碳生产等。但有一些措施不能为其它国家所理解。主要案例有焦炭、稀土、坞精矿。

4.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与摩擦不断加剧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及摩擦不断加剧,暴露出中国在贸易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这也表明大家都在尊重规则,愿意按照法制的精神来解决问题。表1总结了中国作为被诉方WTO争端解决的案例,有些没有结果,有些有了裁定,有的是我们跟其它起诉方达成了和解,或者谅解。在这些案例中,大多数中国还是修改了自己的一些措施和政策。笔者认为,根据通过庭外解决方式或者说一级裁定方式对措施与政策进行修改和让步的做法,还是暴露出我们在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

5. 国内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在贸易边界壁垒逐步得到削减的同时,国内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然而它们不但尚未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缺乏跨政府部门之间立法与决策的协调统一。各国之间,特别是西方国家在与贸易自由化比较激进的新兴市场和小国进行贸易谈判时议题并不是贸易边界措施,而主要涉及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即边界内措施或边界后措施,我们称之为“下一代贸易政策”或者“新一代贸易政策”。如TPP美国及亚太伙伴协定中的会员所认为的高质量、高标准的21世纪贸易协定中的一些议题,在WTO协定中也有所触及的标准服务、知识产权等。有一些是属于在WTO议程内,但多哈回合还未谈得很深,除了贸易便利化以外,还包括新增政策、投资、政府采购,有一些在WTO只是讨论,没有规则和协定,像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还有以发达国家为主的FTA中广泛讨论的,像电子商务、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包括TPP中提出的管制对接,生产供应链联系等等。所有的议题都是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及其企业进一步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及其它国家市场来打破壁垒,减少障碍。机关边界上没有什么措施,但是在内部有很多隐性的能够阻碍竞争的措施,需要通过新的协定加以约束。这一类协定之所以难谈,是因为双方谈的不是消减多少的可量化谈判,更不是对价谈判,而是共同认定一种标准和规则、执行的程度、不断提高自身基础的过程。边界内措施中存在广泛的多样性诉求,致使谈判过程艰难。这些问题对中国中长期发展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应该重视这样的问题,不应以狭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简单地“由其它国家提出来的,他们赞成我们就反对,他们反对我们就赞成”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6. 积极寻求建立地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s)

中国在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者的同时,积极寻求建立地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s)。如多哈回合2005年中国在大连成功组织WTO小型部长会议;在2008年WTO部长级会议上作出的协调与弥合努力得到各方认可;中国在农产品与非农产品谈判上代表性地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FTAs:已达成协议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加坡、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在谈的有澳大利亚、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冰岛、挪威、瑞士;可研过程中的有印度、韩国、日本。

(三)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现在贸易经营权、进口壁垒、出口限制、服务贸易、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产业政策等方面。第一, 在贸易经营权方面,音像、视听、图书等产品尚未放开;对上述产品以及药品、原油和成品油的分销限制依然存在;国营贸易的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进口壁垒方面,关税峰存在于农产品与食品、纺织品与鞋帽、交通机械设备等部门;农产品和化肥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与透明度有待提高。第三,出口限制方面,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出口限制和出口退税会造成对世界供给的扰动,也会导致国内价格背离国际价格,且不利于上游行业。第四, 服务贸易方面,银行、证券、保险、电讯以及交通运输等关键服务部门仍然存在各种进入壁垒和商业限制措施(包括歧视性的最低资本要求、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限制、经济测试要求、强制性合资要求等),且国有化成分偏高,对民营和外资企业的进入门槛依然较高;邮政速递等部门仍禁止进入。第五,技术标准方面,有的产品没有将国际标准作为现有国内技术法规的基础,也没有使用国际标准化机构公布的相关指南或建议作为新的合格评定程序的基础;存在重复性的国内检验与认证要求,与接受外国一致性评估认证的趋势不符。第六,知识产权方面,民事诉讼程序与救济有待进一步改进;行政处罚偏轻和提起刑事诉讼的门槛(金额标准)较高而不足以有效震慑盗版与侵权行为;执法力度需加强,执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较差,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行为;对因特网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较弱。第七,政府采购方面,法规适用领域不包括国有企业,存在对外国供应商的歧视待遇;各级政府部门有时被行政命令要求购买本国产品(如计算机软件)。第八,产业政策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各种中央与地方财政补贴、专项补贴、优惠贷款和政策性贷款、投资补贴、税收补贴,形成对进口品和外资企业的歧视;同时未能及时向WTO通报补贴的具体情况,已经通报的内容也不全面;一些部门性的产业政策(如汽车、钢铁等)构成贸易与投资壁垒;在利用反垄断法实施产业政策时,“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模糊,对行政垄断与国有企业的处理不清晰。

资料来源:商务部

三、中国贸易竞争力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

综上,笔者认为应在理解与吸纳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顺应当代贸易政策演变的趋势与特点、遵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目标的三大背景下,构建一个新的中国贸易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框架,并制定未来中国开放新阶段的政策议程。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包含企业、产业、区域和国际生产体系四个维度在内的贸易竞争力决定因素的“钻石模型”。在图5中,贸易竞争力由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生产体系竞争力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企业竞争力主要通过产品差别、成本竞争与质量升级来体现;区域竞争力由技术外溢、要素共享、垂直关联、本土效应等方面共同构成;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主要是提高技术能力与资源禀赋;而国际生产体系中应注重工序分工、任务分工、FDI及非股权形式。

这个政策体系主要涉及一个最终目标、三大背景、四个中间目标及措施。三大背景体现为:一是吸纳最新的贸易成果;二要顺应当代贸易政策变迁的趋势和特点;三是要遵从5~10年内中国中长期经济转型的大战略。最终目标毫无疑问是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贸易综合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间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四大中间目标为包括提高企业特别是微观企业的生产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生产积聚和融入国际生产体系。主要措施是坚持第二代贸易政策,实行新的外国投资政策,推动地方与区域发展政策及与贸易相关的其它政策的改革。在这些政策层面,工作的重心也应发生一定转变,从贸易政策来讲应该由“第一代传统贸易政策”即边界措施转向“第二代贸易政策”。从外资投资政策来讲重心应该由单纯的靠税收减免,靠提高优惠的土地政策等“激励政策”转向“商业便利措施”,特别是在政府治理水平方面,治理腐败与商业贿赂、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与环境要有大的变化。对于地区和区域发展政策来说,地区竞争的重心应当从“要素和市场竞争”转向资产与“商业环境竞争”,不仅仅看谁的地价便宜、劳动力便宜,而是更多地转向综合性商业环境的竞争。

在中国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部门割裂、区域割裂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目前很多多边和区域谈判中非常突出、相互联系的水平层面的应付,需要很多部门共同就一个问题达成有机联系的政策体系,在这方面来讲,我们在政策决策和治理水平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使贸易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能够融汇贯穿起来,而不是从本位主义出发,这将对下一个阶段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是大有意义的。

四、中国贸易政策改革议程

中国贸易政策的改革议程主要是四个方面,即提高企业生产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生产集聚与融入国际生产体系。第一,提高企业生产率。减少融资约束与不平等(特别是对出口型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加强贸易融资(信贷额度与优惠利率);对开拓国际市场与海外投资提供官方协助与补贴(如建立促进机构与平台);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如补贴、减免税收等)。第二,降低贸易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与通讯等);放松管制和结构改革(如电信、运输、能源等);促进贸易便利化(如海关程序、标准检测、动植物卫生检疫等,特别是在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简化行政许可(减少时间与费用)。第三,促进生产集聚。发展区域中心(hub)或“特许地区”;发展区域性垂直关联生产与贸易体系;着力促进中间产品的产业增长与质量升级;建立跨区域和区域内劳动力流动机制;加强对聚集地区的城市管理与环境监控。第四,融入国际生产体系。深化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削减中间产品的贸易壁垒);扩大服务业开放和准入(特别是专业服务);提高经济法治(特别是商业合同的履行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商贸信息平台与网络建设(特别是供应商的搜寻);强化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的实施(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和行政垄断)。

参考文献

[1]郑宝银.“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学术峰会”会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1,(6)

[2]盛斌,钱学锋,黄玖立,东艳.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国际经济评论,2011,(9)

[3]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编辑部.第十一届SIFT WTO年度论坛“中国入世十周年成就与展望”高层国际研讨会综述[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1)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2

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

改革试点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16号)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试验区内银行(含注册在区内的银行以及办理区内业务的浙江地区其他银行,下同)、境内外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以下简称区内主体)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具体负责监督管理试验区外币账户开立、资金划转、结售汇、外汇登记、本外币数据统计监测等事项。

第四条 区内机构、个人应当按照本办法及相关规定办理外汇业务;按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外汇局报送相关数据信息;主动报告异常或可疑情况,配合监督检查和调查。

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三原则完善全业务流程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机制并办理业务,严格履行数据及异常可疑信息报送义务。

除另有规定外,机构、个人应留存充分证明本办法所涉业务真实、合法的相关文件和单证(含电子单证)等5年备查。

第五条 区内主体办理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外汇管理试点业务,应当具有真实合法交易基础,并通过账户办理,不得使用虚假合同等凭证或构造交易。

第二章 经常项目业务

第六条 银行应在确保业务真实合规的基础上,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三原则办理经常项目购付汇、收结汇及划转等手续。对于资金性质不明确的业务,银行应要求办理的机构、个人主体进一步提供相关单证。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仍需按规定提交税务备案表。

第七条 注册且营业场所均在区内的银行可自主审慎选择区内企业,为其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时审核电子单证,具体条件如下:

(一)经办银行应具有完善的风险防范内控制度;具备接收、储存电子单证的技术平台或手段,且相关技术能够保证传输、储存电子单证的完整性、安全性;如经办银行某年度执行外汇管理规定年度考核为B-类及以下,自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年之内不得再为新客户以审核电子单证方式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经办银行未直接参与考核的,应以其上一级参与考核分行的考核等级为准。

(二)区内企业在经办银行办理外汇收支的合规性和信用记录良好;保证提交电子单证的真实、合法、完整,并具备发送、储存电子单证的技术条件;满足经办银行出于风险管控要求的其他条件。

(三)商业银行应采取必要的技术识别等手段,确保企业提交电子单证的唯一性,避免同一单证以及与其相应的纸质单证被重复使用。

第八条 区内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分类等级为A类的企业无需开立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货物贸易外汇收入可直接进入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对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第四十条规定的贸易外汇收支业务,A类企业未通过待核查账户办理的,仍需按照该条规定的单证进行办理。

区内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分类等级为B类和C类的企业,应当按照现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规定办理相关外汇业务。

第九条 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等对外支付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按规定提交税务备案表。

第三章 资本项目业务

第十条 区内金融租赁公司、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及中资融资租赁公司在向境内承租人办理融资租赁时,如果其用以购买租赁物的资金50%以上来源于自身的国内外汇贷款或外币外债,可以外币形式收取租金(详细操作规程见附1)。

第四章 外汇市场业务

第十一条 具备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资格的银行,可以按照外汇管理规定为试验区相关业务提供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服务。

对于境外机构按规定可开展即期结售汇交易的,注册且营业场所在区内的银行可以为其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交易。

衍生产品的具体范围和管理应符合现行外汇管理规定,纳入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通过FT账户办理的除外),并按现行规定向外汇局报送相关数据。

第十二条 允许注册且营业场所均在区内的银行为境外机构办理其境内外汇账户(外汇NRA账户)结汇业务(详细操作规程见附2)。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区内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其上年度本外币国际收支规模由超过1亿美元调整为超过5000万美元,其余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15‟36号)办理。

具备一定特征的区内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符合上述条件的,可按规定备案开展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此类机构与跨国公司外汇管理集中运营管理的紧密度,是否有利于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支持本企业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等。

第十四条 外汇局依法对试验区相关业务进行监管,开展非现场统计监测,完善外汇收支预警指标体系,对异常或可疑情况进行风险提示。当国际收支出现或可能出现严重失衡时,外汇局可采取相应的临时性管制措施。

外汇局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外汇收支形势及试点业务开展情况,逐步完善和改进试点业务内容。

第十五条 外汇局依法对试验区相关业务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调查。机构、个人违规的,依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进行处罚,并视情节暂停或取消相关主体办理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相关业务。

第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按照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办理。

附1 试验区融资租赁外汇管理操作规程

一、允许融资租赁类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境内收取外币租金

(一)区内金融租赁公司、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及中资融资租赁公司(以下简称融资租赁类公司)办理融资租赁业务时,如用以购买租赁物的资金50%以上来源于自身国内外汇贷款或外币外债,可以在境内以外币形式收取租金。

(二)承租人凭出租人出具的支付外币租金通知书、能够证明“用以购买租赁物的资金50%以上来源于自身国内外汇贷款或外币外债”的证明文件等,到银行办理对出租人的租金购付汇手续。

(三)区内融资租赁类公司收取的外币租金收入,可以进入自身按规定在银行开立的外汇账户(应划入其他资本项目专用账户);超出偿还外币债务所需的部分,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结汇。

(四)融资租赁采用回租结构的,出租人可选择以外币或人民币形式向承租人支付租赁设备价款。承租人收取外币的,可以办理结汇。

二、便利融资租赁项目货款支付

(一)允许区内融资租赁项目公司从境外购入飞机、船舶和大型设备并租赁给承租人时,凭合同、商业单证等材料办理付汇手续。

(二)单证审核要求。

1、区内融资租赁公司或其项目公司,从境外购入飞机并租赁给境内承租人的,凭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给航空公司的飞机购买或租赁批文、购买合同、商业单证等办理付汇手续。支付预付款时无法提供国家发展改革委批文的,可事后向银行补充提供。

2、区内融资租赁公司或其项目公司,从境外购入船舶和大型设备并租赁给境内承租人的,凭合同、商业单证等办理付汇手续。

3、区内融资租赁公司或其项目公司,从境外购入飞机、船舶和大型设备并租赁给境外承租人的,凭合同、商业单证等办理付汇手续,外汇局可按照无关单外汇支付方式进行核查。

4、区内融资租赁公司或其项目公司支付预付货款后,须按规定通过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监测系统(企业端)进行相应的企业报告。

5、付汇银行根据与境外签订的购买合同,办理对外支付手续时,若购买合同由联合购买人签订的,付汇银行根据合同办理融资租赁项目公司对外支付手续。

6、区内融资租赁公司或其项目公司购入飞机、船舶和大型设备并租赁给境内承租人,依据相关规定收取外币租金。

(三)监测管理。融资租赁项目公司支付预付货款后,由付汇银行办理相应的台账登记,跟踪项目进境或转租境外的情况,并及时报告外汇局。附2 试验区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操作规程

一、境外机构按规定在注册于试验区内的银行开立的外汇账户(即外汇NRA账户)内资金可以结汇。

二、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应支付境内使用,不得划转境外或进入FT账户及人民币NRA账户等。

三、银行按照不落地结汇方式办理外汇NRA账户结汇。

(一)银行应通过银行内部账户办理结汇及支付,结汇及支付时可不审单。

(二)外汇资金原则上不落地结汇后2个工作日内划入收款银行账户,收款银行按规定审核收款方提供的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单证后办理资金入账。

(三)如收款银行审核后认为资金不合规无法入账或发生交易撤销引起退汇的,无论经常、资本项下交易,该笔人民币资金原路退回结汇银行,结汇银行应在收到款项当天通过不落地购汇后原路退回外汇NRA账户。

(四)退回过程中发生的货币转换损失或收益由境外机构(或境外机构与其交易对手协商)承担。

(五)根据《银行结售汇统计制度》(汇发〔2006〕42号印发),非居民机构办理结汇按照人民币资金用途确定统计项目的具体归属。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3

一、上海自贸区是一次历史性创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使命。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在上海现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基础上整合在一起的第二次全面集成改革创新。这次改革创新是一次带有全局性的历史性创新,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具有同样的战略意义。如果说,1980年设立深圳特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引入市场经济规则的大胆尝试;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那么,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驳的关键一步,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的实践标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将为上海改革开放和“四个中心”建设、我国“十三五”规划改革开放和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到2020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双翻番提供非常重要的战略支撑。

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前,上海的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就曾经引领了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改革发展,支撑了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全国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上海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外高桥保税区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之一、进出口国际贸易基地和微电子产业集群,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个项目,100多家财富500家企业入驻,外籍员工近万名,进出口总额过千亿美元。2010年,英国《金融时报》FDI杂志通过八大方面综合比较,将其评为全球自由贸易区综合竞争力第一名。2012年,其仍居英国《金融时报》FDI杂志全球自由贸易区综合竞争力第三名。

洋山保税港区则是全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承担了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使命,成为上海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的新载体。洋山保税港区由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小洋山岛三部分组成,其中小洋山岛行政隶属浙江舟山,洋山保税港区设立后转为上海代管,因而设立之初就具有跨区域溢出效应。洋山保税港区设有口岸查验区、港口辅助区、仓储物流区、国际中转区、采购配送区、加工制造区、商贸服务区等功能区,主要发展和提供集装箱港口增值、进出口贸易、出口加工、保税物流、采购配送、航运市场等产业和服务功能。

2009年11月上海综合保税区挂牌,上海的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开始全面整合,为2012年11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提供了技术和实践支撑。上海综合保税区的“三区联动”(外高桥保税区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作为一区),推动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稳定、均衡、快速发展。同时,“三区联动”有利于不同区域在目标体系、政策需求和产业发展中形成差异化分工,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多点突破,最终形成合力,大大提升了上海四个特殊监管区的辐射和溢出效应,为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启运港退税政策的试点和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洋山保税港区特殊的溢出效应。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要求上海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退税措施前提下,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保税港区发展中转业务。2012年3月,上海开始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对从青岛、武汉启运报关出口,并由上海浦海航运公司、中外运湖北有限责任公司承运,从水路转关直航运输,经洋山保税港区离境的集装箱货物,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2014年8月,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扩大到南京市龙潭港、苏州市太仓港、连云港市连云港港、芜湖市朱家桥港、九江市城西港、青岛市前湾港、武汉市阳逻港、岳阳市城陵矶港,出口口岸为洋山保税港区,运输方式为水路运输。启运港退税政策的扩大提升了洋山保税港区的溢出效应和对内地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

不难看出,上海海关特殊监管区改革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最终设立打下了基础。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纳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制度层面充分体现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溢出效应,为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创新打开了更大的空间。

二、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展分析

按照国务院总体方案要求,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上海市政府就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改革,并将自贸试验区改革目标和重点任务纳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为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开辟了更大的空间。2014年底国务院发文([2014] 65号)要求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5项改革经验,涉及有关部门29项,地方政府6项。此外,还有30多项正在有关部门评估,将分批分期推广复制。

首先,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探索和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已被各方面所接受,为市场全面开放创造了条件。2013年7月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全面启动中美投资协定谈判。8月份上海自贸区被赋予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的试点任务,9月底公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2014年7月调整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将特别管理措施由190条缩减为139条。这些措施的推出,与正在进行的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形成良性互动,为市场的全面开放创造了条件。

其次,金融创新与上海金融开放形成良性互动,涉及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意愿结汇、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交易涉及的结售汇业务、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在自由贸易账户改革方面,通过“分账管理、离岸自由、双向互通、有限渗透”,形成了一个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与境内其他市场安全隔离的金融体系。在跨境投资方面,放开区内就业且符合条件个人在境内外投资,允许区内机构境外母公司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在风险防范方面,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有限渗透”原则,引入防火墙式监管,重点防范投机资本在区内外大规模流动。在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同时,上海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工作也在有序推进,2014年4月上海证交所获批港股通试点,目前港股通已在安全有序运行。

第三,贸易便利化改革带动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外互动发展,涉及全球维修产业检验检疫监管、中转货物产地来源证管理、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等。按照海关监管模式,进口货物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可以“先入区,再申报”,在执行过程中实际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上海自贸区内,实行一线彻底放开,二线高效管住,货物能够直接进入自贸区、进出区货物无纸放行、海关特殊监管区之间的货物可自由流动、进一步减少了中间环节、区内货物流转更加便捷,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也与国际通行的贸易便利化规则更加接轨。上海自贸区的贸易便利化试点不仅为全国110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改革摸索经验,也为海关特殊监管区与区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探索试点经验。

第四,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涉及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等。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重点是服务业,开放领域包括金融、航运、商务、专业、文化和社会服务六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明确要“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上海自贸区服务业开放,不仅为全国服务业改革开放探索经验,而且也带动和引导重点区域服务业的有序开放。比如,总体方案允许外商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独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门诊部(所),2014年7月又取消了投资规模限制,首家外资医院成立。8月国家开始在东部七个省市启动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

其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在有序推进,涉及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涉税事项网上审批备案、税务登记号码网上自动赋码、网上自主办税、纳税信用管理的网上信用评级、组织机构代码实时赋码、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度创新、取消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企业设立实行“单一窗口”等。上海自贸区是建立在上海现有的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基础上,地理上相互分割,功能定位和发展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其内部的机构整合将为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管理制度改革和互联互通提供经验。同时,上海自贸区的大多数改革措施法权、事权在中央,有的涉及很多部门,这些改革将会打破以部门和地方法权、事权相互分割为基础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而转向以事权、法权为中心的行政综合协调管理模式。上海自贸区以法权、事权为中心,以提升管理效率为基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可以在其他地区横向推广复制,也可激活纵向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最后,上海自贸区最大的溢出效应体现为其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纳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突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经济改革领域,上海自贸区被赋予非常具体和特殊的使命。这些使命既体现了全党、全国对上海自贸区的期望,也反映了上海自贸区所承载的“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系统地纳入到“十八届三中”决定中,不仅体现了上海自贸区在战略思路方面的溢出效应,而且也为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创造了更大的制度空间。

三、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趋于成熟,开放水平进入新阶段的基础上推出的,时间紧、任务重;目标多、期望大,涉及中央、部门和地方各方面的法权、事权和利益调整,协调难度极大,很多结构性问题尚未突破,仍面临诸多困惑。

(一)需要重视对外开放中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

上海自贸区紧紧围绕服务业改革开放,涵盖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文化和社会服务六大部门,涉及数十个行业。每个行业,甚至一个行业内的一项业务就可能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很多部门,既需要由下向上的努力,更需要由上向下的推力,需要调整大量法规、政策、文件和规定,难度很大,必须达成上下一致的共识,形成合力。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和部门地方利益差异,导致具体事项改革阻力很大,往往是中央要求高,地方热情大,相关部门多被动应对,不仅增大了改革的难度,而且使改革的具体措施难以落实,难以突破改革开放中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困局,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内地和香港、内地和澳门在服务业方面的互动,也开始困扰上海自贸区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二)服务业改革开放重点和标杆仍不太清晰

上海服务业改革开放聚焦在六大部门,但重点仍然不够突出,缺乏标杆性的行业。金融服务应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杆,影响范围大,带动能力强,各界既寄予很大厚望,也存在不少顾虑。首先,航运、商贸、专业、文化和社会服务的开放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服务的开放。甚至诸如医疗服务开放,也必须配套的相关社保、健康、人寿等保险服务的开放。其次,上海航运、贸易中心建设需要金融支持,而金融开放的滞后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了上海经济和金融中心的建设。最后,作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服务自由化方面的作用、重点和任务一直受到质疑,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晰。

(三)“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手段而非结果

“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区讨论最为频繁的一个概念,也是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重要工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负面清单”仅是自贸区改革开放的手段和目标,“负面清单”调整是重点行业和开放目标的调整,而非自贸区改革开放的最终结果。“负面清单”管理措施和行业目标的落实,才是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有关部门共同努力、高效协调和不断推进。实践中,我们看到,随着“负面清单”的调整,其落实难度不断增大,同时后续监管和协调也部分地出现了真空。

(四)上海自贸区直接的溢出效应可能会低于预期

上海自贸区与当年的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最大的差别在于制度创新,而非政策优惠,因而直接的和局部的经济效益和溢出效应可能会大大低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各界对自贸区改革创新的认识,影响到相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作为制度创新的载体,上海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和溢出效应可能更多地是间接的和长期的。比如,上海自贸区在服务业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可能会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监管制度,促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让市场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从根本上重塑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客观认识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如何总结复制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也需要相关部门和各地来理性对待。

四、几点建议

(一)上海自贸区需要更加有效的综合协调

上海自贸区的实施需要更加有效的综合协调。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实施以来最大的问题还是协调问题,很多涉及改革开放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上海自贸区存在明显授权不足。过去改革开放试点主要是具体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往往容易落实,而成为最大的创新。上海自贸区的改革重点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一个过程,落实难度很大,需要高度的授权,这种授权并非通过总体方案形式或国务院发文将某些权力简单交给或下放到上海自贸区,而是要授权相关部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自贸区一起分担责任和风险,制定具体方案和政策措施,上海自贸区更重要的是一个平台,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授权机构。

(二)上海自贸区重点和目标要更加清晰

上海自贸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上海自贸区的重点需要更加清晰,目标要更加突出。在有限时间、有限空间,必须选择重点,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才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取得重大突破。从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看,改革开放重点和目标仍然偏多,比较全面必然缺乏重点,分散了人力财力,也分散的改革专注度。因此,建议上海自贸区应进一步聚焦到金融、航运和社会服务,围绕这些领域,制定更加清晰的目标,加大政府管理制度改革。同时也要重点关注贸易便利化措施,推动货物贸易发展,支持上海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

(三)上海自贸区发展需要不断自我创新

上海自贸区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制度创新过程,需要不断试验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发展也必然是一个自我创新的过程,决不能被总体方案捆住手脚。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是先行先试,在试验过程中必然会发现问题,因此自贸区改革发展,不仅要大胆地探索经验,还要认真对待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可能存在于具体操作中,也可能存在总体方案中,绝不能回避问题。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面能否真正发现问题,能否敢于面对问题,能否认真解决问题。没有自我创新精神,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实施就有可能止步不前,半途而废。

(四)要重视上海自贸区的长期溢出效应

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多于政策优惠,需要重视上海自贸区的长期政策制度溢出效应,而不应过度关注局部和短期的经济投入产出。如果简单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上海自贸区自身可能是受益者,但对上海和其他地区来讲直接的溢出效应可能就不明显。由于短期和直接的溢出效应不足,可能导致对上海自贸区期望下降、信心不足,进而影响到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上海自贸区的意义,要着眼于政策制度的长期溢出效应,在上海自贸区的不断创新中为我国经济转型、市场发育和服务业发展不断探索。

(五)把自贸区建设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上海自贸区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该服务于上海“四个中心”。上海未来的发展主要依靠服务业,自贸区的创新也主要着眼于服务业开放,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核心就是服务业的发展、集聚和提升。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就容易找到上海自贸区产业发展重点,找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同样,围绕和依靠“四个中心”,上海自贸区也就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溢出效应。上海自贸区建设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是一种双向互动,必须将上海服务业开放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自贸区建设统筹考虑。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4

一、对内改革的主要创新

(一)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三大亮点之一, 金融与贸易密切相关, 发展自贸区必须把金融配套搞好, 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对金融自由度提出更高要求, 而金融自由度的提高又会促进贸易发展。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利率市场化改革创新。

在自贸区内, 放开我国一直实行的“金融抑制”型利率政策, 扩大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幅度甚至进一步取消贷款利率下限, 深挖货币潜能, 让货币为实体经济服务, 以利率市场化推动金融资产结构存量调整, 盘活存量, 提高货币信贷的流通速度, 调整货币信贷结构,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贸区内银行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幅度扩大甚至贷款零利率的实现, 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 促进他们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使外汇体制管理放松, 不仅能够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 而且融资的自由化程度将大幅提升。同时, 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 以及设立区域或者全球的资金管理中心, 对上海真正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 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必定带动相关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2. 中资银行离岸金融业务的改革发展。

离岸金融业务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学家胡汝银提出, 自贸区的离岸金融业务要建立相对隔离、有限渗透、严格管控、逐步放开的金融分账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一线放开”和“二线管住”。“一线放开”即在区内注册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可以开设离岸账户, 该账户可以在区内自由使用, 也可以在区内与境外之间自由流动。“二线管住”即要求自贸区离岸账户与在岸普通账户之间具有隔离措施, 资金不能在这两个账户之间自由划拨, 自贸区中国居民可同时开设在岸普通账户。另一方面, 可考虑允许自贸区外的中国居民利用过渡性质的在岸普通账户交易自贸区内的人民币金融资产, 同时开设离岸账户, 实行限额管理, 允许其在限额之内自由兑换外币。

首批将有9家机构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在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招行、浦发、上海银行获准开设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 招银金融租赁公司获准开设上海自贸试验区子公司。这些金融机构将在相关政策框架内开展全方位在岸、离岸金融业务, 加强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创新。离岸金融业务的改革创新, 将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 为区内中小企业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便利。

(二)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的创新

企业法人可在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 把自贸区当成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是由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首先提出的, 在2012年7月1日陆家嘴论坛上来自央行、外汇交易中心、中投等的高层人士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来配合;自贸区的成立, 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自贸区内金融机制的改革, 使得人民币汇率自由波动的权限进一步扩大, 为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奠定了基础, 这也是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

据了解, 根据有关方面测算, 按照IMF的资本项目交易分类标准 (七大类40项) , 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部分可兑换的项目为17项, 基本可兑换8项, 完全可兑换5项, 约占全部交易项目的75%~85%。而随着自贸区的建立、发展和成熟,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将成为更广泛的交易和结算货币, QDII2 (个人直接海外投资) 和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的主体资格和投资额度也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 给对外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大的便利, “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限制将会降低, 这有利于我国融入新一轮的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当中;更大幅度的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兑换, 会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开放, 有利于金融机构摆脱惰性, 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 税收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税收创新是自贸区总体方案的三大亮点之一。税收创新的内容包括促进投资和贸易两个领域的税收政策。

1. 投资领域。

为了促进投资采取分期缴税缓解现金流压力, 首先是针对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 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 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 分期缴纳所得税。该政策解决了很多企业在投资重组中遇到的税收难题, 尤其是解决了投资重组中的企业没有现金流收入却要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大额所得税的问题。而这些企业主要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高新企业。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个人股东在交易中由于没有现金流产生, 需要额外筹措资金来缴纳税款。按照总方案, 个人股东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可以分五年来缴纳, 以缓解交税的现金流压力。另外, 对试点地区内企业以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 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最长不得超过5年。自贸区实施高端、紧缺人才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 主要目的在于让企业将优秀的人才留住, 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2. 贸易领域。

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 在自贸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将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将自贸区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 对于鼓励上海金融租赁企业抢占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对符合条件的飞机进口给予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将对进一步优化航空租赁行业税负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积极作用, 减少与国外租赁公司租赁飞机报价的差距从而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

(四) 航运服务创新

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 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 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中资方便携沿海捎带和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的推广并发挥叠加效应将释放重大红利;洋山港集装箱报关时间从平均每个6分钟降至每个30秒, 这将加快国际中转量的增长, 进一步提高我国航运业的国际地位。

另外, 随着自贸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各保险企业对自贸区的发展前景都很看好, 航运险参与主体将更多, 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这将倒逼国内保险机构进行国际化改革。早在自贸区成立前, 国内财产险公司纷纷看好航运险未来的发展并采取了实质性措施。目前, 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平安财险和阳光财险都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航运中心, 中国太保更是率先在自贸区占位成立分公司 (具体见表1) 。

(五) 其他政策的改革创新

上海自贸区内对医疗、商贸服务领域、专业服务领域、文化服务领域、融资租赁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创新。其中:1.医疗领域。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2.商贸服务领域。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3.专业服务领域。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 允许在试验区内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 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允许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 外方合资者可以拥有不超过70%的股权;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独资人才中介机构, 外资人才中介机构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由30万美元降低至12.5万美元, 如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 对试验区内为上海市提供服务的外资工程设计 (不包括工程勘察) 企业, 取消首次申请资质时对投资者的工程设计业绩要求, 对试验区内的外商独资建筑企业承揽上海市的中外联合建设项目时, 不受建设项目的中外方投资比例限制。4.文化服务领域。取消外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股比限制,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 在试验区内提供服务社会服务领域允许创办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 允许创办中外合作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

二、改进建议

(一) 金融创新的建议

离岸金融业务的改革创新也面临着洗钱、逃税漏税等风险, 并且上海自贸区内该业务的开放尺度与现有关于金融监管的法律发生冲突, 发生监管风险。这就需相关立法部门解决有关创新政策遇到的法律问题, 在自贸区内《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部法律暂停实施, 上海自贸区最长3年完成, 甚至是3年任务2年完成, 如果以上3部法律3年内重新实施, 说明自贸区金融创新并不成功;经侦部门已开始就上海自贸区金融管理问题进行调研, 设立了包括涉税执法在内的多个课题。调研形成的初步报告评估了相关风险,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自贸区内金融业务量巨大, 在区内建立专门的经济犯罪侦查执法部门是目前的一种设想。

(二)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的建议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 涉及个人资产交易和衍生产品交易领域的挑战颇多, 将使金融机构的资产跨境分散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条目众多, 且不断增加, 从地下走到了地上, 从隐性走向显性, 从不规范走向被规范, 这将给国内市场带来一系列挑战, 这就需要在开放的同时建立一整套市场机制, 包括交易、清算、风险控制及政策退出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与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规范相配合, 旨在规范区内的市场秩序、金融秩序, 改善金融环境。

(三) 航运服务创新建议

我国四家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的专门航运中心险企的航运险保费差距巨大, 并且航运保险费占总保费的比重很小, 最高只有约20%。如果支持保险经纪公司的政策能够细化落实, 将促进国内航运险实现专业化运营, 航运险的发展和提升空间都很大。

三、结语

上海自贸区自从成立以来, 在制度上、政策上都有很大的改革和创新, 但是它的作用也曾一度遭到质疑, 很多人都说自贸区的成立似乎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变化, 创新政策的先试先行进行得也很缓慢, 程序和制度上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实际上, 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目前的上海自贸区就是在探索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完善, 在完善中求成熟。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 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是上海的又一项重大政策红利, 更多贸易活动和高端服务业将聚集到上海, 积极推动上海经济转型。更关键的是, 上海自贸区还将为以后批准的其他自贸区和全国区域经济的互动提供新经验, 它也必将撬动中国经济发展全局。

摘要:2013年8月17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将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的平台。自贸区的建设, 机遇和挑战并存, 上海自贸区最大的突破不是对外开放, 而是对内改革, 阐述上海自贸区重要创新:金融改革创新, 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 税收创新, 航运服务领域的创新, 并对金融创新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税收创新,航运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志彪.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J].中国报道, 2013 (10) .

[2]周汉民.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的改革[EB/OL].http://www.brandcn.com/lianmengdongtai/131031_360086.html.

[3]王哲.上海:不要政策要改革[J].中国报道, 2013 (10) .

[4]王蕾.中国自贸区应体现金融服务业的活力[EB/OL].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2, 20130816315456066.html.

[5]贾康, 孟艳.以利率市场化盘活金融资产存量[J].经济论坛, 2013 (5)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篇5

针对三个成员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安排。

第一条(纺织品关税相关)

在墨西哥占有劳动力优势的纺织品和成衣方面,除了取消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外,对于墨西哥生产的符合原产地规则的纺织品和成衣,美、加取消其配额限制,并将关税水平从45%降到20%。

第二条(汽车产品关税相关)

对于汽车产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对墨西哥制汽车征收的关税,其中轻型卡车的关税从25%减到10%,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于重型卡车、公共汽车、拖拉机的关税则在10年内取消。墨则将在10年内取消美、加汽车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其中对轻型卡车在5年内取消关税。

第三条(农产品关税相关)

美、加分别取消其对墨农产品征收的61%和85%的关税;墨则取消对美、加农产品征收的36%和4%的关税。另外,墨拥有10至15年的时间来逐步降低剩余农产品的关税,并有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以及科研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

第四条(运输业相关)

在运输业方面,三国间国际货物运输的开放有一个10年的转换期。3年后,墨的卡车允许进入美边境各州,7年后所有三国的国境对过境陆上运输完全开放。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在通讯业方面,三国的通讯企业可以不受任何歧视地进入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业,开展增殖服务也无任何限制。

第六条(汽车保险业相关)

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在协定实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银行只能参与墨银行8%至15%的业务份额;在第7至15年间,如墨银行市场中外国占有率超过 25%,墨则有权实行一些保护性措施;墨在美、加银行市场中一开始就可以享受较为自由的待遇。协定还允许美、加的保险公司与墨的保险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其中外国企业的控股权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险企业中外国企业的股份可达到100%。

第七条(能源工业相关)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6

关键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区;自由联通机制;虚拟自由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6—0008—06

一、引言

在有条件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立自由贸易港区(Free Trade Port Zone,FTPZ),是实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发开放制度创新的重要战略安排。回顾中国开发区、保税区等特殊开放区域的发展历程,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它们在获取自身超高速增长的同时,主要执行着带动毗邻地区和腹地经济发展的功能,同时,其制度外溢效果明显。创建FTPZ的战略意义也正在于此。

要充分发挥FTPZ的外部效应,制度安排的关键是要建立起FTPZ与区外的自由联通机制。基于FTPZ的区域属性,灵活运用现有的政策条件、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需要从三个方面构造和完善自由联通机制,即搭建贸易便利化平台、创立区间直通模式、缔造基于4E计划的虚拟自由区。

二、自由联通机制的制度基础:搭建贸易便利化平台

在自由贸易港区搭建贸易便利化平台,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贸易港区功能,充分、有效地服务于腹地经济,实现开放制度创新与外溢的制度基础。为此,有必要引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灵活运用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放宽在“试验区”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的条件、在内地建立“无水港”。

(一)在自由贸易港区内灵活运用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

跨关区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是中国近年来实施便捷通关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将其引入FTPZ,对于搭建贸易便利化平台,发挥其国际物流和采购中心功能有积极意义。所谓“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是指符合海关规定条件的企业进出口货物时,可自主选择向属地海关任一海关单位申报,在货物实际进出境地的口岸海关办理货物验放手续的一种通关方式。采用该模式后,用户可以在相邻海关之间实现便捷的国际物流运作,给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带来极大便利,表现在:(1)手续更简化。该模式打破目前行政区划和海关设置所造成的通关障碍,把属地海关、口岸海关两个海关通关环节进行整合,共同构成了新的通关作业链,使跨关区作业程序从“两次申报、两次放行”方式转变为“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简化了海关手续。(2)费用更节省。从申报到领取报关单结汇、付汇、出口退税证明联,通关各业务环节基本上都由企业在属地海关完成,减少往返于属地和口岸的申报次数,节省通关或转关费用。(3)运输更方便。在该模式下,企业无需办理转关手续,海关电子放行后在口岸验放提货,海关对运输工具不施封,可大大提高进出口货物物流运转效率。(4)资金更安全。货主企业可在属地海关直接办理税费、保证金将更有保障。

按照原有规定,适用于这一新型通关模式的企业只有A类企业,而该类企业的标准非常严格,这就使得该通关模式在FTPZ运用受到制约。FTPZ作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特殊政策的“先行先试”区,作为政策和制度创新资源的“外溢”区,应该对“试验区”内企业尤其是自由贸易港区企业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的标准灵活掌握。可以考虑,对守法自律意识较强,进出口行为规范,诚信度较高的B类企业也能够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在注册年限、进出口量等方面也可以降低门槛,将更多企业列入诚信企业候选范围。

(二)放宽FTPZ毗邻地区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的条件

为了推动贸易便利化,2004年海关总署提出了“以港区联动为龙头,以保税物流中心为枢纽,以优化后星罗棋布的公共型、自用型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为网点”的三个层次、六种监管模式的多元化保税仓储物流监管体系的整体思路和改革方案,并率先在开放区域推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税物流体系(表1)。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以主动适应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现代物流和国际竞争发展的需要,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构建新型保税物流监管模式。

B型保税物流中心是相对于A型保税物流中心而言的,后者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经营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前者则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海关对B型保税物流中心采取联网监管、视频监控、实地核查等方式对进出物流中心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等实施动态监管。B型是A型的集约化监管,它在空间范围、经营主体与业务主体、审批与验收程序、设立条件、选址要求和货物存储期限等方面与A型有着很大区别,是中国保税体系和贸易便利化机制进一步完善的产物。

B型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特性使其适于在“试验区”推广。国内货物进入物流中心视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中心外企业报关进人物流中心的货物视同出口,由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中心内的货物进入内地,视同进口;中心外企业从物流中心运出货物,海关按照对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进口手续,并对报关的货物按照现行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征收或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基于上述政策,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首先,对保税物流中心内的企业而言,通过“保税物流中心”的信息化管理,利于提高通关效率,缩短流通时间,大大降低企业的费用和成本,尤其是,深加工结转货物只要报关进入中心即可享受退税,避免了过去“一日游”的现象(将货物运到香港,不做任何加工,再运回国内);保税物流中心有政策优势,进入中心视同进出口;中心内注册的企业,可自动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国际货运代理权、货物境内运输权等;此外,物流中心内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次,对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地区来说,利于完善区域功能,促进招商引资;通过保税物流中心还可以有效整合物流资源,推进一个地区物流服务水平,促进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为此,需要在“试验区”进一步放宽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的条件,扩大试点,尤其是在已有的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扩展区、集装箱中转站,以及规模大、运营规范的物流园

区等,要增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

(三)在腹地辟建“无水港”

在内陆地区辟建“无水港”,使其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发挥港口、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及第三方物流等多重作用,形成与FTPZ运营高度一体的国际物流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沿海港口与边境口岸功能向内陆地区的延伸,是发挥FTPZ贸易便利化功能的另一制度创新。

“无水港”建设对于FTPZ外部功能的发挥意义重大。首先,由于“无水港”一般建立在能产生大量适箱货物的地区,因此其货源和客户扩展功能十分突出;其次,“无水港”在内陆集装箱集散点所具备的拼箱、拆箱、中转和“一关三检”等功能基础上,还具备保税、加工、配送等“综合物流”功能,真正实现内陆口岸与FTPZ的无缝对接,使FTPZ经济与腹地经济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与共同发展。

(四)类似的促进自由贸易港区贸易便利化的方法

为了推动贸易便利化,FTPZ还可以采用其他类似方法。诸如:(1)在FTPZ内可实行24小时通关制度,保证货物正常通关畅通无阻,同时,大力推动电子口岸的建设,建成一个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统一信息平台。进一步简化海关程序,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和“单一窗口通关制度”,以加快货物流动,提高贸易效率,同时简化出入境手续,推进商务旅行卡计划,减少不必要的限制措施,为商务人员流动创造更便利的条件。(2)为大型高新技术生产企业提供便捷通关程序,如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快速转关、上门验放、加急通关、担保验放、优先咨询等;(3)在外汇管理方面,密切与外汇管理部门合作,简化服务贸易售付汇凭证,放宽服务贸易售付汇审核权限等。

三、自由联通机制的运行条件:创立区间直通模式

FTPZ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的口岸和海关监管模式。FTPZ的这一普遍特征,确保了特定区域的高度开放型和独特的贸易便利化机制的形成。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FTPZ必须保持特定区域的隔离性,实行卡口管理。因此,形式上,FTPZ具有“飞地”(en—clave)特征。要充分发挥FTPZ的外部经济效果,在区外“放大”贸易自由和便利化政策,就必须利用某些技术和政策手段,建立起FTPZ与“试验区”和区外的自由联通机制,即构建FTPZ—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开发区—一般港区—特定产业园区—“试验区”的区域间的进出口货物(料件)的“区间直通”模式。

这一模式方案设计的关键是货物的区间自由流动,同时涉及人员的自由流动。具体备选方案如下。

(一)物流——航运、空运货物的区间自由移动方式

为了充分利用港区特别是FTPZ自身的国际物流运作优势和营销条件,部分进出口货物和国际中转货物,需要以FTPZ为据点,有选择地在FTPZ周边地区自由移动,集中进行国际流动的一体化运作,以及其他业务和营销的创新安排。在港区间通过水路运输货物,一般不存在进出海关关卡的情况,货物完全可以在港区间自由流动。而在货物经由陆路转移的情况下,便自然出现保税运输问题,为此,基于最大限度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原则,总结国内现有保税港区的海关监管经验,可采取如下几种区域间货物自由移动的方式。

1、海关箱封+区间直通标志车

按照自由区一般惯例,货物进入FTPZ无须办理报关及其他人关手续,只需由海关监管人员统一在集装箱上面用专用的箱封予以加封,并使用港区或海关所有的专用的色彩特殊的“区间直通标志车”运输,运输路线由海关事先确定,当车辆进入另一区域边界时,由海关人员检查集装箱上箱封的情况,没有损坏的即可予以放行。这种方式具有简便易行、监管成本较低的特点,但海关对区间车辆和货物的具体运输过程和状况进行监控的困难较大。

2、海关箱封+区间直通标志车+全程摄像监控

这种方式是在第一种监控情况的基础上,在指定的运输路线的各交叉路口或每隔一定的距离安放一个摄像监控装置,从车辆开出特定自由区域时即开始全程监控,直至车辆进入另一个特定区域,由海关人员检查集装箱上箱封的情况,如无损坏即可放行。全程摄像监控方式,已经在国内很多城市的交通监控中采用,技术上已经成熟,在摄像设备的安装、摄像监控室的设立等方面有经验供参考。

3、海关电子箱封+区间直通标志车+全程摄像监控

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海关普通铅封的箱封方式,代之以一种具有记录功能的电子设备进行集装箱箱封。因为,一般集装箱使用的铅封比较容易损坏和复制,为了消除这一缺陷,需要设计一种电子加密设备,从而形成新的海关电子箱封技术。

目前国际上电子箱封中所采用的电子加密设施主要有三种:D3数据加密设施、OTS电子箱封和GPS反向全球定位。(1)D3数据加密设施,是一种备有电源的主动型的、采用双频率无线电波发射信息、可以重复使用的电子箱封。它可以记录和发送集装箱运输途中的信息,包括在运输途中或存放地点每次箱封被打开的日期和时间,以及开门的持续时间。这种箱封具有在较远的距离(100英尺)被读取的功能,即使在高速行驶的公路上也可以读取其所载有的信息。由于易于安装和使用,D3数据箱封免除了沿路繁琐且费用昂贵的目视检查和手工数据登记,是“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区与其他区域之间集装箱运输及中短距离集装箱运输的理想箱封方式。(2)OTS(One Seal Transponder System)电子箱封,从外观上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带状箱封差不多,只是在箱封的头部增加了一个包含尖端科技元件的小片状物,内藏有发射机应答器。这种发射机应答器是被动式的,只有在收到ID读取器发出的讯号后才能被激活。OTS箱封使用时,其箱封号码和集装箱号码同时进入了使用者的信息系统。之后,无论该箱封号码在什么地方读取,信息系统可以立即查到该集装箱使用者的信息。装有此种电子箱封的集装箱在3米远的地方就可以读取其信息,当这种集装箱通过场站或海关监管点时可以自动反馈其运输信息,并且可为货物的沿途跟踪提供具体的方位。OTS是一次性的箱封,当集装箱运到终点、箱封被剪断后即不可再用,且与D3数据箱封相比内存信息也较少,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低廉的价格,较适用于普通的国际集装箱运输。(3)GPS反向全球定位在一些发达国家集装箱运输中已有应用。装有GPS反向设备的集装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天候的跟踪,同时在需要时还可以提供箱内货物的保存情况和温度等信息,便于对贵重货物、危险货物以及温度敏感的货物进行跟踪和监控,也可以应用于海关对货物的监管。

将电子箱封技术引入口岸海关货物监管,是FT-PZ贸易便利化模式的一种创新,需要技术设备的研

制、引进和运营模式的试验与磨合。该方式的引入,不仅会大大改进海关货物监控效率,而且还可以广泛应用于FTPZ关联区域对航运货物的运输、储存、分拨等物流运作环节,以及国际航线上对一些贵重物品或特殊货物的集装箱封箱。

4、海关电子箱封+区间直通标志车+全程摄像监控+车辆GPS反向定位显示

这种方式是在第三种模式的基础上,运用GPS技术,增加运行车辆的位置显示屏。每辆区间直通标志车上可装有GPS定位系统,随时将车辆的位置数据传输回海关的监控中心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事先海关监控人员可以在显示屏上将指定的路线及其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标示出来,车辆只允许在此区域内通行。这样,根据传输回来的车辆位置是否显示在规定的区域内,海关监控人员即可监控车辆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这种显示屏监控的方式再加上每一区段的摄像监控及集装箱的电子箱封加密,可以最大限度地监控FTPZ区间货物移动。引入这种海关监控模式,并未明显加大监控成本,但监控效率却可显著提高,基本可保证货物按照计划在FTPZ与其他区域间的自由移动。实际上,这种显示屏监控技术已经在一些城市用于公交车辆的位置显示,经过简单改制即可应用于海关货物监控。

5、集装箱电子标签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电子标签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该技术可应用于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李处理、邮件/快运包裹处理、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动物身份标识、运动计时、门禁控制/电子门票、道路自动收费、防伪。在特定区域内使用电子标签技术可行且经济,对于完善“试验区”国际物流环境十分必要。

在上述方式中,区间直通车辆可以看作是海关监管之下的移动的保税仓库,这样就方便了货物在区内的自由移动。因此,通过采用以上各种方式,货物就可以在不经过报关的情形下,在“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经陆路自由移动。

(二)人员流动——国际商务人员在自由区域间自由移动的方式

FTZ建立后,必然面临国际商务人员在国际领域与自由区域之间的移动,以目前中国的人员出入境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看,商务人员进出中国需要提前向中国驻外使馆提请签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商务人员到中国国内的自由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由区域的招商引资及经济的发展。为打破这个商务人员出入境的瓶颈,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的自由口岸发展经验,可以对进出中国国境国际商务人员实行以下方式。

(1)落地签证。对于从国际机场直接出入FT—PZ的国际商务人员,不用事先签证,待其在机场离机后根据其持有的护照为其签发一段时间的(如72小时)落地签证,无须再办理其他进出境手续即可随身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在海关及边检、移民等国家机关的监管下前往自由区,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离境即可。如需进入国内非自由区域,则要按照中国出入境的管理规定重新办理出入境手续。

(2)区域直通。持有落地签证的国际商务人员可以在海关、边防、移民等国家机关促成的专门机构监管下,通过专用出入口,乘坐专门的“区域直通巴士”直接进出FTPZ。这种“区域直通巴士”车辆外观可以设计成显著的专有标记色,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时在自由区域专用地点发车,车内可以派监管人员随车监督,原则上在自由区域外行驶时,车内人员不可自行上下车。

(3)要实行进出FTPZ的报关、船公司人员和相关商务人员的长期通行证制度,并规划一证全国适用。通过以上三种方式的联合应用,可以在不影响中国出入境管理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障国际商务人员自由出入FTPZ,优化港区的国际商务环境。

(三)建立有利于自由连通机制的相关制度

1、国际船舶自由通航制度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行船舶都可以自由进出FTPZ而无须事先申报,只需在进港前一定的时间前按照港口管理机构的要求向港口管理方申报、提请停靠的泊位以便港口管理方安排船舶的泊位及船舶的靠泊作业以及相应的装卸工班、码头堆场等必要的准备事项。对于停靠的国际船舶,除按照中国加入的国际公约,本着对航海安全、船东利益和船员生命负责的态度对船舶的安全进行必要的港口国检查(PSC)外,淡化政府的其他管理、控制职能,尽可能使停靠的船舶享有充分的自由政策。

2、航运货物免检免税制度

对于进出FTPZ的国际航运中转货物,只要不是运往国内的均实行免检免税制度。港区内不设海关监控点,航运货物可以自由装卸、存储而无需交纳关税、接受检查。港区甚至可以接受“无用户”的国际中转货物,除危险货物外,船方只需向港口管理机构申报一下航运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便于港口管理方在原则上杜绝国际通行的违禁货物出入,并便于对航运货物的管理即可。

四、自由连通机制的技术支撑:缔造基于4E计划的虚拟自由区

顺应产业全球运筹电子化和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的趋势,需要构建网络化FTPZ体系,并与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对接。为此,要推出4E计划,即“E口岸计划”、“E试验区计划”、“E港口计划”和“E自由贸易港计划”,分别进行整体“4E计划”和专项方案设计,凭借IT技术的应用,使以信息自由流动为特征的4E与货物“区间直通”模式相配合,缔造试验区的“虚拟自由区”(图1)。

(一)E口岸计划

电子口岸即口岸电子执法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建设的跨部门电子政务工程,对于改善口岸投资环境,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电子口岸实体平台或虚拟平台建设是“试验区”虚拟自由区4E计划的基础。在地方电子口岸建设中,应该把“试验区”置于重要的地位。从FTPZ运营环境的角度,推行E口岸计划,关键是口岸执法管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共同协商基础上,规范电子口岸数据交换标准,在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上尽快实现大通关业务流程及相关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企业进出口通关提供“一卡通”、“一站式”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信息。

(二)E“试验区”计划

建立在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之上,“试验区”要建立起更具超前性的电子政务系统,构造新型的“试验区”公共管理体系,全面实现“试验区”信息共享和行政管理模式创新,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

(三)E港口计划

港口是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的物流平台,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国内外客货流、信息流、资金流多重网络汇合的关键节点。实现港口电子化,需要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基础,建好以生产经营

为主体的港口代码元库、业务流程元库、信息资源库;开发自由港区生产经营业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大型工程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辅助生产经营决策支持系统;推广电子商务在港口的应用,搭建包括物资采购及以各分拨中心为基础的网上交易平台。从港口运营的特殊性及其与FTPZ的特定关系,E港口计划将涉及以生产调度和货运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诸如:集装箱堆场业务管理系统、车载控制管理、货源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业务查询系统、港区生产信息辑要系统、生产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集装箱运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同时,还要通过EDI在港口的应用,实现港口生产业务系统与海关监管系统的联网,以及外轮代理业务与国际接轨。

(四)E自由贸易港区计划

FTPZ是具有全球和区域意义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其电子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整个“4E计划”的关键,因而,它必须具备高度E化作业的软硬件条件。尤其需要建立独特的电子化系统:FTPZ货物跨关区报关系统和船代业跨关区申报舱单系统,FTPZ出口货物进仓确认电子作业系统,延伸至报关业、集装箱仓储业和厂商的电子支付系统(实现缴纳仓租、装卸费用等的E化作业,能通过网络银行网网相连缴纳者),FTPZ的拖车、卡车等人区办理进口提货(集装箱)、出口进仓(集装箱)实施24小时营运的电子化预约系统。

五、结论

FTPZ外部效应的充分发挥和自身有效运营的重要保障,是建立与区外的自由联通机制,这也是在有条件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立FTPZ的战略意图之一。基于现有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总结世界自由港区的运营和发展经验,笔者认为,建立自由联通机制,首先需要搭建FTPZ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平台,其重点是灵活运用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放宽B型保税物流中心条件、建立“无水港”等。在此基础上,要努力形成以货物和人员区间直通为保障的自由联通机制的运行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实现集装箱运输的便捷的保税快捷通道。同时,要充分利用IT技术条件,积极推行“4E计划”,凭借信息自由流动为特征的4E与货物“区间直通”模式相配合,便会生成一个极富有活力的、“植根试验区、辐射大区域、沟通全世界”的、功能强大的“虚拟自由区”,最大程度地发挥FTPZ的外部效应。

趋自由贸易之利避保护贸易之害 篇7

一、自由贸易之利

自由贸易是西方古典学派的主流观点。当一个国家发展到工业化高级阶段,当拥有足够的财富而且国力强大后,就大力倡导自由贸易,在国内外市场采取无所限制的竞争,使其“从事农工商业的人们在精神上不致松懈,并且可以鼓励他们不断努力于保持既得的优势地位。”这并非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厢情愿,贸易自由化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积极参与的自由化,而不再为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所独享。“国际贸易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5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3%,到2004年已达到前所未有的43%。近年来,虽然世界贸易总量呈下滑态势,但发展中国家的占比却逐年攀升。自由贸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融入不断扩展的全球性市场搭起了跳板。首先,自由贸易带动了空前规模的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资本的流动和技术的外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不无益处,都是自由贸易不同程度上的受益者,并凭借后发优势逐步实现经济“腾飞梦想”。其次,贸易自由化的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范围内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以及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机遇。资本投资领域更广,投资规模更大,增长更迅速。同时,也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且正逐步加深。工业制成品、农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工等商品与生产要素均已被纳入跨国界自由流动范畴。第三,自由贸易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发展壮大,跻身于世界跨国公司之列,不仅在贸易领域发展迅速,其活动已经渗透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呈现出强势的竞争力,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起了挑战。最后,自由贸易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贸易自由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扫除了诸多限制性的贸易障碍。各国在贸易自由化的安排上不只局限于关税税率的降低、取消,非关税壁垒的减少或拆除,而且还体现在各国自愿遵守的共同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如建立为确保贸易自由、公平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提供了多种制度保障。这些规则在制定和调整共同的贸易政策、调解和仲裁贸易争端、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由贸易,提倡公平竞争,显而易见为参与各方带来莫大好处。但切莫对此乐以忘忧,作为主要参与者,发达国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变相解读贸易规则的情况时有发生。积极推进多边自由贸易,避免贸易保护抬头的呼声依旧强烈。

二、保护贸易之害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保护贸易为世界各国所不齿。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本身的利益。在国际贸易层面上,为一国之利益,不惜“以邻为壑”。根据国际贸易是在一国国民与外国人间进行,保护主义因而引入了贸易歧视。从这意义上讲,保护主义是规定的民族主义。

首先,贸易保护会损害一国未受保护产业及消费者利益。如果某国实行贸易保护,将直接或间接增加进口商成本,进口商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本国消费者,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此外,保护措施使未受保护产业的生产者为受保护产业生产者埋单,必然产生的收入转移效应,往往造成不均衡利益分配。

其次,贸易保护造成出口国贸易及经济急剧下滑。如果在危机中某个国家率先实施严厉的贸易保护,会使向其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骤降。随之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出口国的贸易迅速萎缩而导致大量出口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从而拖累该国经济使之快速滑坡。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第三,一国或多国集团的贸易保护会引发全球性的报复,恶化世界经济。贸易保护政策不仅阻碍了其他国家向该国出口,不利于其他国家的产业,同样也会影响该国向其他国家的出口,使本国产业陷入困境,因为一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经常会引发其他国家相应的报复,结果是每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只能局限在本国市场内部,造成世界整体经济进一步萎缩。

第四,贸易保护会破坏已形成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使资本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程度。正是这种分工体系,使每一个国家都很难独立完成一件完整的产品。而贸易保护必然会打断全球化所形成的生产价值链,这也意味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倒退。

总之,对于陷于金融危机而无力自拔,只有合作共赢方能摆脱困境的世界各国而言,保护政策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已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谁先拿起保护主义利剑必将遭世人所诟病。

三、积极应对各种新贸易保护

理论上贸易保护对解决危机起不到根本性作用,但并不排除某些国家为了本国利益背弃自由贸易协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现代保护政策有别于传统措施,其理论依据、政策手段、目标对象和实施效果都与传统的贸易保护有着显著的区别。具有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一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等特点。发达国家通常以知识产权、低碳经济和金融投资开放等为借口构筑无形贸易壁垒。

中国作为崛起中的经济和贸易大国,针对新贸易保护固然要冷静应对,趋求自由贸易之利,避保护政策之危害。专家、学者以及业界人士建言献计,在此,简作归纳补充:

对内,一是发挥预警机制作用。发挥经济团体的力量,采取组织海外专业考察访问团、派遣专业研究和研修人员、组织召开国际会议等方式,与国外政府要员和国外企业高管建立联系,调查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补充政府信息。分析研究各国的现行贸易政策,特别是重点出口国贸易政策及隐蔽性贸易壁垒动向,保证信息渠道顺畅。二是继续完善有关立法,为应对贸易纠纷提供有效服务。随着开放的扩大,企业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联系和来往日益密切,各种法律和社会服务需求也愈来愈多。仅就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就不仅仅是要求有法律服务,还需要一系列社会服务,应对各种名目的贸易纠纷才能游刃有余。要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准确解读相关法规,把握尺度,因势利导。三是继续扩大内需。目前,扩大内需显得依然尤为紧迫和必要。继续提高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我国出口需求上升缓慢的背景下,扩大消费为主的内需,以缓解经济增长受到外需上升缓慢的牵制。降低过高的储蓄水平,压缩贸易缺口,减少贸易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四是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换代,以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侧重点,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努力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分工链中的价值地位。要降低初级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不断完善我国的技术保护体系。五是调整商品出口退税率,扶持相关出口企业,促使外贸的整体格局沿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加强政府、行业协会、商会、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调配合,进一步调整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采取必要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六是创新对加工贸易的管理,在打造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将主要力量放到扩大内需,促进国内消费上。应用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对某些产业提供合理的补贴,避免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

对外,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于中国经济地位上升,周边贸易伙伴对中国市场兴趣越来越大,只要我们运作得当,通过推进区域一体化逐渐消除不利条款的影响是有很大回旋余地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WTO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要善于利用WTO规则为我所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出口区域结构分散化。我国要进一步降低出口区域的过度集中与依赖,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出口市场,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减缓美国进口调整对我国出口带来的负面效应。促使出口区域结构更加多元化、分散化,构建我国出口稳定增长的结构。

长远看,扶植有竞争力的企业,打造自主技术、自主品牌,实现微观基础的再造,才是避免贸易保护冲击的关键。也是应对目前危机的着力点,也是把应对危机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结合点。

结语

一个悖论,即保护主义似乎是有害无益的,然而它却是普遍存在。“保护贸易是国家执掌者为照顾某些个人利益运用强制权力的表现,所以它像国家一样始终存在是正常的。”“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是经济政策史上的一个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消除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也不可能改变各国内部产业发展不平衡状况,所以随经济周期的交替更易,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必然交互应用。

都说贸易保护是把“双刃剑”,其实采取保护政策是一种短视行为,就保护者而言,能够起到暂缓危机作用,另一面,贸易保护不仅会造成各国间贸易摩擦加剧、货币流通混乱、世界贸易总额的急剧下降等问题,还会使世界各国陷入互相猜忌的怪圈。长期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要付出的代价是远期经济成效难以弥补的。在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在人们对发达国家建立的诚信体系受到质疑的今天,缩窄或关闭“贸易通道”并非明智之举。

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是孪生态,具有兼容性。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决定了贸易保护上的针对性和歧视性;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和超国家经济组织,是影响一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关系的外部制约因素,另外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的关系还应站在国家和产业层面上去把握。

发达国家采取保护政策,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而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维护民族根本利益,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却在情理之中。经济振兴之路并不平坦,在庆幸自由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之时,随着危机的到来,发展中国家必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贸易保护政策不应成为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长期选择,它终将会被自由贸易政策所取代。

参考文献

[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

[2]诺贝尔特·冯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贸易性投资措施[J].国际商务,1995(1).

[3]陈晓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与资源配置[J].经贸论坛,2006(1).

[4]帕斯卡·萨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M].肖云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帕斯卡·萨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M].肖云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8

(一) 自由贸易主义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迫切地需要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自由贸易理论学说应运而生。其支持者认为, 实行自由贸易能够使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 促进国际专业化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 (1776) 在《国富论》中系统阐述了绝对优势理论, 主张对于贸易双方都应集中资源, 专业化生产对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参与国际贸易可使双方获益。在此基础上, 大卫·李嘉图 (1817) 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认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 (1931) 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从生产要素的禀赋角度解释了这种优势的根源所在。他认为, 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进口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然而, 当里昂惕夫 (1953) 运用实际资料进行检验时, 却产生了“里昂惕夫之谜”:按照要素禀赋理论, 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为了解释这一谜题,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要素理论, 即将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都概括进生产要素的含义中, 试图以此修正要素禀赋理论。此外, 以保罗·克鲁格曼 (1978)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 认为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决定因素。二战后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投资的自由化, 以及GATT和WTO所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都深受自由贸易理论的影响。

(二) 贸易保护主义

16~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可以看作贸易保护理论的早期学说。重商主义认为, 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一国要使财富增加, 必须在贸易中保持出超。18世纪末,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为了使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发展本国经济, 强调要用关税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面对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的英、法等发达国家, 李斯特 (1841) 提出了幼稚工业保护论, 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应选择具有潜力的幼稚工业, 加以适当的、暂时的保护, 帮助其实现规模效应, 增强国际竞争力。凯恩斯 (1936) 在经济大萧条后转变为贸易保护论者, 鼓吹通过扩大贸易顺差以扩张有效需求, 救治失业危机。劳尔·普雷维舒什 (1949) 针对拉美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恶化提出贸易条件恶化论, 成为发展经济学家主张落后国家工业化的直接依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下降, 为摆脱困境采取了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劳工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二、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统一基础

基于贸易方式和手段上的各种分歧, 传统观念总是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站在截然相反的对立面上。然而,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二者能够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相互统一。

首先, 两大类型的贸易政策最终目标趋同。不论是自由贸易政策, 抑或是贸易保护政策, 都是为了发展一国经济。自由贸易主义反映的是作为先发国的利益, 而贸易保护主义则是基于后发国的角度出发。贸易政策归根结底都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一种干预方式, 贯彻了政府的价值观念, 力图弥补市场的缺陷, 维护国内经济秩序, 调整对外的经济关系。自由贸易主义者并不是绝对自由的, 因为他们并不排斥必要的保护, 二者都是为了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考虑的。

其次, 两种理论的根本方法相同, 都提倡参加对外贸易。自由贸易政策自不必说, 它主张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各种限制和障碍, 使产品能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大大推动了国际间贸易和产品在国际范围的流动。而作为保护贸易理论的早期学说的重商主义则是主张通过贸易, 积极主动地追求外贸顺差。其代表人物托马斯·孟 (1630) 主张:“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由此可见贸易保护从源头上讲也绝不是提倡闭关锁国的政策。同样地, 李斯特主张保护幼稚工业, 也是为了有朝一日成熟的产业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贸易保护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 实行这种政策的国家首先不会在所有产品上都实行贸易保护, 而是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其次, 不会一直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其最终结果仍是要回到对外贸易中去。

三、贸易保护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刘东勋、翟志成、陈多长 (1998) 提出这样的论点:“贸易保护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与发展。”自由贸易理论的提出建立在一系列不现实的假定之上, 如国际贸易收支完全平衡、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等。这些假设太过苛刻, 从而不能很好对地现实做出解释。

反观贸易保护理论, 幼稚工业保护论修正了贸易各国都处于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假定。亚当·斯密在工业革命后所提倡的自由贸易, 反映的是英国彼时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利益。但事实上, 现实中国家与国家间的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 对于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 奉行自由贸易主义会使其完全受限制于发达国家的优势之下。幼稚工业保护论主张实行有节制的保护, 应按照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保护程度, 也不主张一直实行保护, 一旦本国工业成长起来, 或是超过30年仍不能形成竞争力, 就要放弃保护政策。由此可见, 保护贸易理论不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完全推翻, 其目标是使产业在经济落后阶段加速发展, 当其成熟以后, 自然会放弃保护政策而主张自由贸易以继续扩大影响力。

四、自由贸易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各有利弊、交替主导、相互完善

实行自由贸易从理论上可以使得贸易双方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促进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 ;也能够使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但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 贸易条件恶化使之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得应有利益, 国家经济安全难以保证, 幼稚产业和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陷入困境, 国内就业压力剧增。

而贸易保护主义则能够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保护一国的幼稚产业, 缓解就业压力, 但不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也将使贸易壁垒林立, 各国大打贸易战, 造成国际贸易秩序恶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在世界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及各个国家, 这两个理论都各自交替占据过优势。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盛行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政策;工业革命后, 对外贸易的基调变为自由贸易;经济大萧条后出现了超贸易保护主义;二战后各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又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而此时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工业则推行保护贸易主义。

由此可见, 实际生活中,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往往是相互交织的。贸易保护理论曾对自由贸易理论作出修正, 比如说李斯特提出的“幼稚工业保护论”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反过来说, 自由贸易理论也曾对保护贸易理论作出修正, 比如二战之后各国都有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 而超贸易保护主义在彼时就显得不合时宜因而退出舞台。

五、自由贸易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的现实意义

平新乔 (2006) 评述了现时代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争, 引用了2000年以来美国最著名的一些经济学家之间关于美国贸易政策所引发的不同观点的争论作为一个例证。两位世界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2004) 与鲍莫尔 (2000) 主张适度的贸易保护, 而巴格瓦蒂 (2004) 则主张全球化、自由贸易, 鼓励基于“外包”的比较优势理论。他指出, 在存在规模报酬、沉没成本, 产业可持续性的现今, 国际贸易均衡的可能结果已具有巨大的多样性。

因此, 一国制定贸易政策要权宜应变。贸易政策的实施必须要建立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之下, 因时、因地、因国、因产业制宜。一项贸易政策的好坏的评判标准应是有没有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有没有推动一国经济的发展和能不能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利益。通常来说, 一个国家会并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政策, 各国总希望或要求其贸易伙伴国给予贸易自由, 而对本国经济实行适度保护。

从长远来看, 自由贸易无疑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根本目标, 从短期来看, 各国应该结合自身情况, 合理利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政策组合, 为自身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平新乔.现时代的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一个理论述评[J].贸易与发展, 2006, (02) :28-34.

[2]刘东勋, 翟志成, 陈多长.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和发展[J].1998, (09) :6-10.

[3]魏栋.自由贸易理论的演进:一个文献综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J].2014, (02) :31-35.

[4]霍影, 张凤武, 孙辉.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双层博弈[J].金融与经济, 2009, (09) :8-10.

[5]王迎波.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之争[J].领导之友, 2009, (03) :7-8.

[6]刘建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辩论[J].科技咨询, 2008, (30) :164-167.

[7]雷达, 刘元春.新贸易理论与自由主义:冲突与融合中的发展.世界经济.2005, (05) :62-72.

[8].罗腾蛟.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利弊分析[J].致富时代, 2010, (07) :126.

中国崛起与倡导“自由贸易” 篇9

一、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贸易原则的选择

1、英美国家对比。

19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享有“世界工厂”的称号, 其庞大的生产能力要求有广阔的市场来吸收, 于是“自由资本主义”便成了英

下, 中国的企业不应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 还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将促使企业深化改革, 在保障劳工利益的同时, 改进生产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出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三、抓住当前机遇, 化危为机, 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 高度重视SA8000认证, 改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突破蓝色壁垒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 出口企业应注意把握科技发展动态和质量动态, 及时调整质量战略, 加快转化科技成果和引进技术, 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从根本上改变出口主要依靠数量增长的方式, 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企业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劳工标准, 努力改进劳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改变“劳工标准低, 劳工权益保护不充分”的不良国际形象, 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根本上突破SA8000贸易壁垒。

(二) 积极参与有关国际劳工标准的

□文/马辉

国在对外贸易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持的政策取向。同样, 二战之后的美国, 经济实力达到“世界一极”, 领跑整个世界经济, 而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加剧了其经济对外扩张的需要, 这使其一直致力于推行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 但相对于美国这一经济超级大国, 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对于自由贸易原则却仍然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 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虽然也在逐步地推进对外贸易自由化, 但限度和步伐仍然十分小心谨慎。

2、对中国的分析。

由于中国封建统治时期的国民经济处于完全自给自足状态, 所以那一时期的对外贸易不具鲜明的比

多边谈判,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从WTO的发展趋势来看, 劳工标准问题极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讨论问题,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将成为必然趋势。应对SA8000这种新贸易壁垒的当务之急是在WTO的协商机制下, 我国政府发挥在WTO中最大的发展中成员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作用, 加强与发展中成员在这方面的团结与合作, 在与发达成员的谈判中, 坚持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脱钩, 为我国产业的转换赢得较长的过渡期。同时, 对国际劳工标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尽早采取各种对策, 与其他成员一起明确并细化其使用规则, 强调其不能够滥用, 不能有国别歧视, 争取在未来的贸易谈判中占据更主动、更有利的地位。

(三) 探索和谐型劳资关系的微观模

式, 提高员工生活质量, 发展国内市场, 反外为内, 以内促外, 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 市场是不分国内国外的, 对于一个开放的国家来说, 国内国外市场其实是一个市场, 较意义, 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应重点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入手。新中国成立初期, 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 虽然各列强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中国自身积贫积弱的国民经济现实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一时期,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各发达国家, 还不足以在国际环境中迎接激烈的竞争, 于是我国奉行“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方针, 努力发展国民经济, 力求一步步壮大国民经济, 逐步赶上世界的步伐。对比同一时期美国的自由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还是更加倾向于保护, 因为当时十分脆弱的国民经济还不

是内外互相依存、互相发展的, 不管用何种方法、何种措施都是为了经济的更好发展。扩大内需政策不仅为应对危机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让全体中国人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会产生协调劳资关系、保证劳工供给、提高劳工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一系列正面效应, 也会在更高层次上降低劳动力成本———这正是我国突破国际劳工标准对“中国制造”的限制, 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

(作者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玉霞.对经济衰退阴影下蓝色壁垒问题的理性审视.国际贸易问题, 2009.7.[2]赵秉岩.蓝色壁垒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应对战略.中国商贸, 2009.5.

[3]单宝.蓝色贸易壁垒的双重效应及两手策略.国际经贸探索, 2007.5.

[4]鲁丹萍.国际贸易壁垒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6.

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一系列的相关因素,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综合经济水平明显上升, 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形成巨大生产能力的同时, 也开拓了一定的国际市场, 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近年来, 巨大的生产能力为中国取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虽然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 取得这样一个称号并不值得为之振奋, 但恰恰相反, 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产业链条底端的表现, 但这一事实还是表明, 中国在制造业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 所以与改革开放之前其积贫积弱的状况相比, 此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已获得了长足进步。与19世纪的“世界工厂”英国一样, 此时中国的巨大生产能力也迫切需要有广阔的市场来消化吸收, 虽然其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但这一潜力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 所以广袤的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正因为如此, 自改革开放逐步推行奉行自由贸易原则的外贸政策以来, 中国对于自由贸易原则的倡导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二、金融危机对贸易原则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总额的影响。分析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就会发现, 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过后, 必然会掀起一番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 此次发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自危机爆发以来, 在各国争相推出经济刺激措施的背景下, 世界各国政府也在不断推高贸易壁垒, 全球贸易保护势力明显抬头。据世贸组织 (WTO) 统计, 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下降12%, 降幅为60年来之最,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统计也显示, 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降幅为12.3%。

2、中国的应对。在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下, 中国坚决主张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 支持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这一主张有利于提升其国际贸易开放水平, 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 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当中国致力于应对经济危机的同时, 还意识到此次危机对于中国而言, 还有其另一个名字———机遇。此次危机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对国际资源格局进行重新调整的机会和趁势增强其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关于重要战略利益问题事务中的话语权的机会, 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以中国充分发掘、发挥其在自由贸易中的潜能为前提。中国当前的国民经济需要一个开放、活跃的国际市场来促进其进一步的增长, 所以“自由贸易”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对待当前国际贸易状况的最先取向。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中,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也十分强, 因此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而言,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从而自由贸易也就成为了中国经济目前增长状况得以继续的必要条件。

从另一方面来看, 虽身处如此严重的危机之中, 但中国的国民经济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综合国力仍然日益增强, 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目前仍处于十分强劲的状态, 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这表明, 中国经济的真正崛起是不可逆转的。中国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把握这次机遇, 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 促进经济内在潜力的进一步发挥, 逐步实现经济的“大国崛起”。

三、对中国推行自由贸易的建议

由此可见, 中国对于对外贸易所持有的自由化态度, 足以证明其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中国拥有更进一步发展直至崛起的能力, 但同时必须注意:在中国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 如何以更加合理的速度推进其贸易的自由化,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速度过慢, 一方面会导致国内尚未发展成熟的幼稚工业无法充分感受国际方面的竞争压力, 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长壮大, 从而减慢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减缓中国国民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的进程, 以致拖慢中国经济追赶各个发达国家经济的步伐, 同时也会造成中国无法按时履行对世贸组织的经济开放承诺, 不利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继续发展。如果速度过快, 则来自于国际方面的竞争力量就有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猛烈冲击, 其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从而严重打击国内产业的发展, 继而带来不可避免的就业等相关问题, 并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 中国必须合理适度地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于如何适度推进贸易自由化, 当前存在两种思路:一是根据政府已经签订和准备参加的国际协定的要求来决定贸易自由化的节奏。但这一思路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 即国际经济的复杂性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十分难以预知, 其他签约方遵守和履行协定的情况也很难预知。此外, 国际协定规则的制定和调整一般会受某些大国的操纵, 它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可能不断改变中国进入的门槛;二是根据中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自主安排, 直接服务于促进体制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其他考虑均处于从属地位。因为只有自主安排, 主动调节, 才能在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中实现中国几代人的强国梦。为此, 必须大幅度降低关税总水平, 创造一个大体平等的竞争环境;同时, 对某些规模要求高的产业做出特别安排, 如汽车制造业, 应综合利用关税和非关税等手段促使生产厂家走向联合和配套生产, 以尽快实现规模经济, 待时机成熟, 就可以取消保护, 从而实现贸易自由化。对于有利于促进中国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的商品和高技术贸易, 其贸易自由化的节奏应尽量加快, 以实现“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

参考文献

[1]冯祥锦.基于博弈论的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政策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 2011.18.1.

[2]吴宏伟.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相互博弈的分析[N].国际商报, 2009.11.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10

一、李斯特贸易理论基本内容

李斯特将国家经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时期, 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 农工商业时期。”李斯特认为, 国家的贸易政策应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改变, 他将贸易政策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 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以谋求本国脱离未开化状态和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 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扶持本国幼稚工业迅速发展;第三阶段, 恢复自由贸易政策, 以本国已发展成熟的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获取更大的利益和优势。

李斯特在论述贸易保护阶段时强调, 虽然采取的是贸易保护政策, 但保护的并不是国内所有工业, 对于没有强大竞争对手的以及扶持了很久也没有突破发展的工业部门, 无需保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李斯特的贸易理论基于国家这个层面, 保护政策仅仅是针对国际市场, 对于国内市场, 他认为应该自由贸易, 只有自由贸易才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促进国内工业部门的发展。

二、重新审视李斯特贸易理论

目前, 在国内经济学界中许多学者有种倾向:只要有人赞同李斯特贸易理论, 那么这个人就是保守派, 就是贸易保护主义者, 这些学者没有从本质上理解李斯特贸易理论的精髓。李斯特贸易理论精髓在于, 他清楚地将国家与世界加以区别。在他看来, 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确实能提高全世界的总体福利, 但是这个提高有个前提条件, 即没有国家的存在, 或者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国家。而无论是李斯特所处的时代还是当代, 都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国家, 每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 就如同李斯特所提到的国家发展阶段一样 (虽然不尽相同) , 这就意味着必然存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摩擦。经济不像自然科学, 携带有大量政治成分, 每个国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本国在世界的地位, 发展本国经济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如果在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但又不至于损害本国地位, 这是双赢、最理想的状态, 但如果影响到了本国地位, 就势必会采取措施限制其他国家发展。

相比于贸易保护论, 更多学者倾向于自由贸易, 这种倾向的理论支持在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这也是目前美国极力鼓吹的贸易理论。然而李斯特在一百多年前就已一针见血地指出, 通过贸易保护得以发达的国家, 如果在世界自由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时, 它将脱掉贸易保护的外衣, 并且以过来人的身份宣扬自己原先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是如何的错误, 而自由竞争才是最佳选择。

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采取重商主义, 通过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积累了大量财富。工业革命之后, 英国实力剧增, 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直接结果就是产量的激增, 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的销路问题。因此, 英国政府抛弃原先贸易保护政策, 不但如此, 它还通过各种途径 (不论是政策欺骗还是战争) 迫使其他国家降低或者取消关税, 使它们成为英国廉价工业制成品的倾销地。

三、李斯特贸易理论的局限

李斯特认为当一个国家在竞争力得到充分发展时, 可以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这是他根据所处时代的国际形势得出的结论。李斯特于1846年去世, 他没有看到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的最终影响。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最初非常成功, 欧洲各国和美国也相继效仿, 就算没有完全采取自由贸易, 但也多多少少降低了关税壁垒, 这给英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 英国依靠武力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大量殖民地, 为其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原材料和倾销场所。然而, 每个国家都以扩大自身利益为目标, 自由贸易政策使得大量英国廉价工业品进入国内市场, 摧毁了本国工业的发展, 因此德国、法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又纷纷重新恢复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发展, 这些国家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恢复, 国内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生产能力逐渐超过英国, 冲击着英国贸易霸主地位。随后, 一战的爆发给英国带来巨大打击:海上霸权丧失、国内经济凋零等等。因此, 英国又重新恢复贸易保护政策, 对除个别商品之外的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英国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美国一战后同样由自由贸易转向了贸易保护。所不同的是, 美国的做法更为隐秘, 因为它采取的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一战前, 美国通过贸易保护极大发展了国内工业, 在1894年总体经济实力超过英国, 逐渐倾向于展开自由贸易。然而受到一战以及后来的经济大萧条的影响, 美国再次回归贸易保护政策。但是美国的保护力度过大, 引来了其他国家的贸易报复, 因此美国又不断降低关税, 对于个别商品甚至免税, 以此消除其他国家的报复行为,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又重新回归自由贸易。二战之后的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如同一战之前的英国一样, 它需要国外市场来吸收国内庞大的产能, 而自由贸易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因此它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由贸易网络。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钢铁、电子科技、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 对美国形成巨大冲击, 美国又重新加大贸易保护力度, 此时的贸易保护以更为隐秘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存在, 例如知识产权、公平竞争、国家安全、汇率等等, 这些政策都为国家干预国际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通过以上两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案例可以看出, 李斯特第三阶段的贸易理论存在着缺陷, 即使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也不能放弃贸易保护, 进行完全的自由贸易。英国由于自由贸易而衰败, 不复当年日不落帝国的风采;美国也曾因自由贸易而使国内经济受到重创, 但由于及时的恢复贸易保护, 才保住了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四、结论

目前, 作为“世界工厂”的我国正面临着英国和美国都曾遇到过的问题:如何扩大市场。我国长久以来的做法是依靠廉价出口来占领世界市场, 但是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我国出口战略受到极大限制。国内有些学者建议我国应积极参与美国主持的贸易协定, 不断开放国内市场, 甚至是金融市场, 以自由贸易姿态全方面融入国际市场。这种建议不可取, 且不谈我国还没有成为国际头号经济强国, 就算是, 通过上面两个案例就可看出, 自由贸易的最终威胁的是本国的经济地位。何况我国目前世界第二的GDP是以加工低端产业链, 以国内自然资源的消耗换来的, 国内工业布局远不如当初英国和美国。

因此, 我国应看清美国等国家自由贸易的假象, 在贸易保护政策的保障下调节国内市场结构和产业布局, 逐渐摆脱出口依赖症, 将经济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弗里德利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2]邓会敏, 和芳芳.浅析李斯特政治经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崛起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3]林晓金.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探析[D].吉林: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2011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11

离岸贸易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近二十年以来,得到了极为快速地发展。离岸贸易主要集中于具有优惠税收政策、低廉运输成本、稳定贸易环境的区域或城市,世界上许多港口城市都通过离岸贸易实现了贸易增长的结构性转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它成为了中国境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贸区的建立为发展离岸贸易创造了一个重大的契机。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大背景下,研讨如何增强离岸贸易功能,对推动上海自贸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对离岸贸易的界定

虽然离岸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对离岸贸易还没有一个统一、明晰的界定。本文在研究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发展模式时,选择使用《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中对离岸贸易的定义,认为离岸贸易是综合地、全面地降低企业进出口运营成本的一种国际贸易操作方式。它可以同时降低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国际结算成本、税务成本、财务成本、船务运营成本、关务成本、进出口业务操作成本以及单证成本。不仅如此,通过离岸贸易的操作方式,还可以合理、合法地规避企业所面临的贸易壁垒及各种税费,同时也解决了某些国家国际结算中的风险难题。

《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把离岸贸易分为“商贸服务”和“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两种。商贸服务是指从境外卖家买入,并直接卖给另一外地的买家的货物买卖服务,有关货物并没有进出当地,而从事商贸服务的当地贸易商具有所涉及货物的物主身份,贸易商可以通过商贸服务赚取中间利差。而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是指按照外地买家或者卖家的要求,安排购买、销售货物的服务(例如寻找货源、市场推广、商讨合约及价格、搜集货物样本及足够的货量、装运、检查及安排订购事宜等),所涉及的货物是由境外卖家透过当地贸易商安排售于另一境外买家,有关货物并没有进出当地。与商贸服务不同的是,从事该商品服务的贸易商作为代理人或经纪人的身份,并不具有所涉及货物的物主身份,因此货物的价值不计入会计系统内,它们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货物是否具有所有权。

例如,中国某贸易公司在香港开设了离岸公司,然后把产品以较低价格销售给该离岸公司,再由离岸公司把产品以正常价格转售给另一国买主,而实际上,货物则从中国公司直接运往买主,由于香港的企业所得税大大低于中国内地,所以通过离岸贸易的方式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这属于“商贸服务”的范畴。另一种情况,有一家注册地为香港的离岸贸易公司受到日本某公司的委托,为其在中国大陆代购一批货物,货物由中国大陆直接运往日本,该离岸公司作为贸易中介人,为买卖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其主要收益来自于佣金,这属于“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的范畴。可见,离岸贸易主要依靠赚取利差或者商务服务获得增值,包括提供商贸服务所赚取的贸易,以及提供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所赚取的佣金,它不再受制于本地港口的货物处理能力,而更多关注贸易商的沟通协调能力。所以,离岸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种,它可以帮助实施离岸贸易的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甚至还可以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

二、国际发达城市发展离岸贸易的做法

国际一些发达城市,例如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相继成为世界性的离岸贸易中心,其发展路径各有特色,其中纽约、伦敦已经成为老牌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而香港新加坡则是新兴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上海处于发展离岸贸易的初始阶段,可以充分吸收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重点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离岸贸易发展模式。

(一)新加坡

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贸易、服务和航运中心,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新加坡的离岸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而离岸贸易额占其GDP的1.4%。新加坡能成为成功的国际离岸中心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新加坡的离岸金融市场属于内外分离型,新元账户和非新元账户是完全分离的,这种操作方式可以把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隔离开来,有效防止资本频繁出入本国金融市场,使得离岸金融活动很难影响或者冲击到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在金融高度开放的同时,保证了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政策的正常实施。正是这种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使得新加坡在金融危机面前,也可临危不乱。此外,新加坡在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在税收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等方面也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例如,免征非新加坡居民从亚洲货币单位管理基金获得的离岸收入税;免征所有亚洲货币单位的离岸贷款合同印花税;免征亚洲货币单位与非居民间非新元掉期交易预扣税等等。

2.“全球贸易商”(GTP)认证计划。新加坡分别在1989年和1990年开始实施“特许石油贸易商”(AOT)和“特许国际贸易商”(AIT)计划,鼓励各家公司将新加坡作为开展离岸贸易活动的基地。在2001年,新加坡把AOT与AIT计划合并成为“全球贸易商”(GTP)认证计划,制定了吸引总部的差别性优惠政策。对于获得“全球贸易商”证书的企业,根据其贸易量的规模,将获得5%的优惠税率和10%的合同岸外贸易收入税率。获得“国际总部”称号的企业除了享受区域总部企业的优惠外,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优惠。在这些计划的鼓励和推动下,新加坡已经成功地吸引了许多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在当地开展离岸贸易活动。

3.贸易便利化和税收政策。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立了新加坡国际企业局,以服务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离岸经济发展,在海外设立了30多个办事机构,形成了全球网络,以帮助企业发展国际贸易,开发业务能力,寻找海外合作伙伴以及进入新市场。此外,新加坡年税率为17%,但是对大型GTP企业,对创业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都有相对应的收税减免政策。新加坡还与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50多个国家鉴定了免双重征税协议,为大型企业的入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二)香港

香港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富有吸引力的税制、高度的贸易便利化,成为了全球贸易中间商的聚集之地。根据《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1988年香港离岸贸易所涉及的货物额仅为1377亿港币,到2011年香港的离岸贸易额增至44667亿港币,是转口贸易的1.4倍,成为香港的第一大贸易方式。

香港离岸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如下:

1.腹地优势。香港离岸贸易崛起的动力,其一在于中国内地长三角地区生产制造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其二在于中国内地消费的激增。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大陆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奢侈品以及一些高科技产品成为香港向内地销售的主要产品类型,因此,中国大陆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中,已经由原来单纯的生产基地演化为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并重,这样一方面会带来大量的以中国大陆市场为原材料、中间品和制成品的出口贸易,这些贸易既包括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也包括企业间贸易,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奢侈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贸易。而以大陆为腹地的香港作为全球贸易商的聚集地,成为了连接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和子子公司的连接点。香港贸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香港共有102,273家进出口贸易公司,香港离岸贸易所涉及的货物销售价值为38863亿港元,其中,所涉及货物价值以大陆为目的地的比例为44.4%,所涉及货物价值以大陆为来源地的比例为46.4%。

2.离岸金融市场的崛起。香港金融市场具有国际化、融合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金融市场体系包括银行业、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基金市场等几乎所有金融子市场。每一个子市场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按照对外资产来计算,香港是全球第十五大离岸金融中心;按照外汇交易量来计算,香港是全球第六大外汇交易中心;按照市值计算,香港是全球第八大证券市场。截至2010年,共有205家海外银行在香港设置分行。香港有着极其繁荣的金融业,为它开展离岸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总部经济。香港总部聚集始于第三次经济转型中,时至今日,香港已经吸引数千家跨国公司在港设立亚太总部、地区总部。香港岛的中环区便是总部聚集的区域。目前,这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的金融、保险、地产等行业新总部,已发展为成熟而标准的CBD,成为香港经济的“心脏”。企业总部在香港日趋聚集,总部经济效应也日趋明显,并从根本上影响着香港经济,也推动着香港离岸贸易的发展。

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贸易的基础和优势

(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支撑离岸贸易发展的硬件基础和广阔的经济腹地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外高桥到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再到洋山深水港已经形成了一条沿海现代产业带,聚集了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世界前三大空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及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区、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具有实施特殊监管和特殊政策的经济贸易区域,这在中国境内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处于中国的长三角地带,以上海为中心的1小时、3小时、5小时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体,而上海正好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区域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加之位于长江入海口,可借助于水路运输一直延伸到内陆地区,经济腹地极为广阔。世界上著名的离岸贸易中心无一不是建立在贸易繁荣,经济开放,并具有广阔腹地支撑的港口地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具备了发展离岸贸易的基础条件。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为离岸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制约着离岸贸易的发展。离岸贸易实施过程中,货物流与资金流是相互分离的,实施离岸业务的机构无法提交相应的报关单与外汇核销单,带来的结果是所得的外汇收入无法结汇,这实际上意味着离岸贸易无法开展。所以,要发展离岸贸易,必须配套金融制度的创新,而金融的深层次开放,正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的重中之重。

2013年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以促进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意见》明确指出,要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允许在自贸区内注册的企业开设FTA账户(即自贸账户),与境外账户、非自贸区的NRA账户(即境内银行为境外机构开立的境内外汇账户),以及与同属离岸性质的其他居民FTA账户自由划转。这意味着同一主体,既可以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又可以在非自贸区设立机构,前者是FTA离岸账户,后者是普通在岸账户,允许同一个主体下的离岸账户与在岸账户实现资金划转,即非自贸区的资金可以调度到自贸区,并从自贸区流动到境外。可见,FTA账户具有较大的离岸性质,通过FTA账户,离岸机构可以实现分离管理,资金内外双向互通,这实际上为离岸贸易开启了方便之门,将大幅度促进离岸贸易的发展。

(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吸引大规模公司入驻,为离岸贸易的发展注入动力

据统计,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就已经聚集了来自94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企业,与19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目前世界500强中有111家企业在这里安营扎寨,如美国通用电气、朗讯科技、默克公司、杜邦公司、日本三菱商事、英国壳牌、英国BP石油、巴斯夫、罗伯特博世、法国圣戈班公司等。①而从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至2013年11月22日,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新设企业1434家,其中外资新设企业38家,外资注册资本超过5.6亿美元;内资新设企业1396家,内资注册资本超过347亿元。而上述新设企业中,以贸易类和服务类为主,占比分别为69%和26%。②

从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来看,由于大中型企业是离岸贸易的主要诉求者,所以吸引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将营业总部、采购、研发和市场营销中心以及海外跨国公司将区域总部落户在当地,是培育离岸贸易的必由之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为内、外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春风,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大中型企业的聚集进而又为离岸贸易发展带来了持续的生命力。

(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为离岸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政策洼地,在自贸区内并没有税收优惠和政策优惠,但却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的一个契机,所以贸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是自贸区建设的主要议题。离岸贸易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开放的经营环境,而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离岸贸易是否能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中国对投资的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审批制。上海自贸区对外商投资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只要不属于清单的限制行业,只需备案即可,而国内资本的对外投资,也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这样可以大幅度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此外,自贸区内货物流转手续也相对简化,可以采取先入区后申报的模式,并配合以智能化的卡扣管理和信息联网,大大缩短了货物进出所需时间。上海自贸区贸易和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可以为企业开展离岸贸易提供极大的便利。

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快发展离岸主体,吸引大、中型企业入驻。大、中型企业是离岸贸易的实施主体,只有吸引它们进驻,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的发展才能保持活力。香港和新加坡吸引企业入驻的主要手段是优惠的税收政策,但是,上海自贸区并没有涉及所得税和营业税的优惠,它对企业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开放的经济环境。所以,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促进利率市场化,制定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资负面清单,都是提高上海自贸区开放程度、吸引企业入驻的主要手段。此外,由于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大大低于国内市场,自贸区的分账管理模式给自贸区企业海外融资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所以扩大区内企业的融资途径和渠道也是上海自贸区吸引企业入驻的一大亮点。

第二,推进金融改革,支撑离岸贸易的发展。离岸贸易必然涉及到大规模的资金流,所以资金保障和风险规避是离岸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支撑条件,自贸区应该吸引和鼓励大型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海外跨国银行加盟入驻,并鼓励其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促进银行业同业间往来,为离岸贸易提供保障。此外,可以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原则下,推动金融衍生品发展,以帮助离岸企业达到规避资金风险的目的,例如,在自贸区内发展远期金融产品、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以及金融互换产品,并积极探索金融交易市场的建设。

第三,推进人民币离岸服务,助推离岸贸易。人民币跨境交易是实施离岸贸易的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中,允许上海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卡跨境结算业务,在限制使用用途的前提条件下,区内机构可以从境外借入人民币资金,区内企业还可以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这是中国人民币离岸业务开放的一次大迈步。为了推动离岸贸易的发展,应该继续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民币离岸业务,扩容银行离岸金融牌照,进一步开放金融机构从事离岸业务;通过额度、地域、账户、交易类别或者产品管理,使得上海自贸区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建立分离渗透型金融市场;起草并出台《存款保险条例》,有序开放民间资本在自贸区内设立民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区内设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择机推出A股国际版,以容纳海外人民币和国际货币的投资需求。

第四,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离岸贸易开辟通道。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也是促进离岸贸易发展的一大动因。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吸收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离岸贸易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建立发展离岸贸易的主管机构,实施一站式审批、监管和服务的中心大楼,促进离岸公司设立和运营的便利化,并帮助这些企业,开发业务能力、寻找海外合作伙伴、进入新的市场。▲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上海开发区网站http://www.sidp.gov.cn/2009/0702/4530.html.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 篇12

关键词: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竞争性

1 中国-新西兰的农业贸易现状

1.1 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额

由表1看出中国与新西兰2007年的货物贸易总额为39.08亿美元, 农产品的贸易总额为5.62美元, 农产品的贸易比重为14.38%。中国与新西兰在2008签订了自由贸易后, 在2008年货物贸易总额为44.02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12.6%, 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了56.9%。到2014年中国和新西兰的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81.6%, 农产品的贸易额增长了87.5%。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有很大的增长。

单位:亿美元, %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数据计算得出。

1.2 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行业布局

表2和表3的所选取的是中国与新西兰贸易额前六的农产品 (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 这些农产品在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中具有代表的性质。可以充分的显示在自由贸易下双边农产品的贸易情况。

由表2和表3对比可以发现,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的贸易不均衡, 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属于贸易逆差, 而新西兰在农产品贸易中属于贸易顺差。新西兰是农产品的净出口国, 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乳制品、羊毛、肉类、皮革、水果、渔业。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80%, 2001的羊毛出口中国的贸易额为3.6亿美元。在自由贸易签订后, 2007年到2014年中国对新西兰的乳制品增长92%, 蔬菜进口增长49%, 肉类增长54%, 软体动物制成品增长35%, 水果增长32%, 鱼类增长63%。中国对新西兰出口的农产品蔬菜的增长9%, 肉类增长49%, 软体动物职场品增长37%, 水果增长47%, 鱼类增长32%。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数据计算得出。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数据计算得出。

1.3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的地域布局

2015年5月, 新西兰的哈密尔顿市市长朱莉·哈黛克与中国成都市政府签订了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哈密尔顿是一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城市, 而且在农产品和畜牧业十分发达。哈密尔顿在与成都正式结好后加强两个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交流与发展。新西兰南岛的坎特伯雷、奥塔哥等地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 因近年来畜牧业利润少, 许多畜牧行业转变为饲养奶牛和改作经济作物和饲料牧草。

2 中国与新西兰在自由贸易协定下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

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 为了对新西兰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了解, 有必要对中国与新西兰的贸易的互补性进行研究。从而发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双边贸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1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优势互补性分析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的和新西兰进口的一些农产品如水果、肉类、蔬菜、乳制品、鱼类、软体动物制成品一直都存在互补性。虽然新西兰与中国都是农产品为主的国家, 但由于生活习惯及两个国家自然禀赋不同, 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对新西兰的乳制品出口几乎为零, 其他的农产品的出口额也并不多。新西兰在农产品方面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新西兰是世界市场上的农产品出口大国, 因为其工业品贸易的薄弱, 使得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更加突出, 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达到一个更加充分的互补性。

2.2 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两国贸易互补性的积极影响

在自由贸易签订后,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进出口的互补性增强, 为两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宜、质量更好的农产品。因为有了更多的进口商品, 是本国的生产商更加重视自己产品的创新性和质量。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商品, 促进市场的发展, 就会给予企业家更大的信心。可以使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中国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中, 加速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增长明显的超过了其他的贸易伙伴, 而且双边贸易的农产品的互补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满足了中国国内的广泛的消费市场, 而且丰富了市场上的农产品种类。

3 中国与新西兰在自由贸易协定下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

虽然中国和新西兰贸易在总体的结构上体现了较强的互补性, 但是新西兰和中国都是农产品贸易的大国, 在产品出口进口结构和种类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所以两国的农产品出口就有很大的竞争力。本文就乳制品和蔬菜进行分析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

3.1 中国与新西兰在农产品种类上的竞争性

由中国对新西兰农产品的进口量和新西兰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量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而且这种贸易的逆差有加剧的趋势。但是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要明显比中国有优势, 很多中国与新西兰互补的商品没有被挖掘出来。新西兰的人口数量较少, 市场购买力不足, 但是新西兰本身也是一个农业国家, 但是在中国进口农产品的量与中国字新西兰进口的农产品的量比起来会很少。而且中国的人口数量大, 自然进口数量大所以中国很容易行形成贸易的逆差。

3.2 中国与新西兰在签订自由贸易后的竞争性

新西兰的乳制品大量进入中国, 对中国的牛奶行业造成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曾经三鹿奶粉事件造成了国内的消费者对国内的乳制品心存疑虑, 一方面造成了国内乳制品有所剩余, 奶源过剩。另一方面, 奶源的收购价格低, 进而使国内的奶制品行业出现低迷现象。中国对新西兰进口的大量农产品基本上都是零关税的状态, 而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农产品却因为新西兰严格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的措施而造成很大的影响。

4 提升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为了弥补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单一而出现的农产品贸易竞争的问题, 根据本文以上的分析结果, 并结合中国与新西兰两国贸易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如下对策:

(1) 两个国家应该开展共同的研发平台, 对双方的农业贸易技术进行创新。转变以往的农产品生产结构。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 中国应该积极的去调整本国的生产结构, 着力去培养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有优势的产业, 淘汰一些没有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出口档次, 创造属于中国的农产品的品牌, 改变自身农产品的结构模式, 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

(2) 充分利用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来形成中国与新西兰农业系统的物联网。从销售、运输、储藏、加工、科研、种植等环节进行细致划分, 如运输上应该采取全程低温保鲜、加工上严格控制品质管理、加大对科研上的投入、原生态种植提高中国与新西兰贸易的农产品的品质, 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中-新双方农产品的贸易利得。

参考文献

[1]王贝贝, 肖海峰.FTA框架下中国新西兰农产品的贸易发展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5, (3) :51-58.

[2]王岩, 高鹤.FTA框架下的中国-新西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世界农业, 2013, (3) :49-54.

[3]刘李峰, 程国强.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相似度[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9) :20-26.

[4]邵丽华, 赵磊.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研究[J].世界农业, 2010, (7) :29-32.

[5]宣亚男, 陈涛.中国-新西兰部分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9) :48-54.

上一篇: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论文下一篇:神华乌海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