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共12篇)
贸易自由化 篇1
中国在过去10年的贸易增长中形成了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品进口投入、低技术附加创造、外资加工与生产支撑的特征化事实,中国的贸易发展特征从本质上说反映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即高储蓄率支持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主导、出口驱动的外向型经济。金融危机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需要向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模式转变,同时应增强贸易政策与其它政策在总体经济发展框架下的有机黏合。在对我国过去的贸易形势即从政策的层面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历程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估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现代新的战略目标,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提出构建新的贸易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框架及相应的具体措施。
一、中国对外贸易转型的特征化事实
中国在过去10年当中,贸易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贸易增长特征,即城市化特征,形成了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品进口投入、低技术附加创造、外资加工与生产支撑的程式化特征。归结起来有五个方面。第一,中国的贸易增长主要沿着集约的边际(依靠出口产品的单一数量扩张)实现, 而扩展的边际(新的企业进入以及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的贡献较小。这种增长依靠的是数量扩张, 而非质量提高与贸易品种的增加,更不是完全靠地区和产品的多元化的增长。第二,在新型国际分散化生产体系下,中国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比率不断提高。按国际标准衡量,出口“敞口”程度总体保持稳定且并不高。中国在新型国内生产体系中已经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特别在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中间产品贸易上的往来不断增加,但从WTO正在进行的以增加值方式估算各国出口贸易额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创造的出口增加值的比重仍然不是很高。 第三,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工贸易, 这种加工贸易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中国虽然在这样贸易格局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盈余顺差,但是利润大多数为他国赚取。第四,中国的出口贸易经历了迅速的结构变化,技术复杂度不断提高,但其真实的出口技术含量可能被大大高估了。从统计上看,有时认为出口的最终产品是高科技产品,但是实际上只是完成了高科技产品在最后加工组装上的环节。第五,中国贸易在爆炸式增长的同时,其贸易条件在中长期内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我们要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换回原来的进口商品。归结起来,中国的贸易特征是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产品大部分投入,低附加值的创造以及依靠外资企业来进行生产和加工这样的基本模式。
中国的贸易发展特征从本质上说反映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即高储蓄率支持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主导、出口驱动的外向型经济(见图1)。这样的贸易模式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所依赖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紧密相连。所以我们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者说经济“再平衡”,中国未来要面临经济转型,而贸易转型是离不开经济转型这个大环境和制度背景的。
金融危机以后,我国贸易与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形式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从本质上来说,则是对发展模式的一种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下,我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体制作出深刻的反省既而来决定经济转型与变革。中国贸易发展战略需要向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模式转变,同时应增强贸易政策与其它政策在总体经济发展框架下的有机黏合。
20世纪90年代进行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改革及加入WTO之前,中国主要是以提供政策激励方式来发展贸易。从早期的进口替代到进口替代中国导向共同结合,再过渡到出口导向。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的概念进入经济决策的层面从而使整个经贸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就更需要向内外需求相互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贸易模式转变,减少对外贸的依赖,同时使储蓄和投资更加平衡,使贸易政策和其相关政策能够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共同的框架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入世后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一个总体评估
以下主要从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进程、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趋势与特点及目前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来对加入WTO后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行一个总体评价。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进程
加入WTO后,中国贸易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5年):全面与切实履行入世承诺,有力推进了规则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贸易自由化,使经贸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管理的透明度显著提高;第二阶段(2006-2008年):为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减少对外贸易盈余所带来的国际压力,对贸易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主要表现为对部分出口的限制;第三阶段(2008-2012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稳定外需、逐步纠正对外失衡的贸易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WTO,中国贸易政策审评(2006,2008,2010)相关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WTO反倾销数据库与商务部相关信息
通过对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出口政策、进口政策、知识产权和汇率改革的各方面进行总结与描述,笔者认为,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侧重点不同。第一个阶段全面和切实履行了入世承诺,有力推进了规则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贸易自由化,使外贸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管理透明度显著提高。主要成绩是颁布了行政许可法,使政策决策与行政诉求的程序化有了法律保障。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应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及经济过热的情况。在这个时期,我国经常账户的余额占GDP的比重失衡的程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2007年经常账户的余额比重占GDP的比重高达11%。为了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减少贸易盈余给我们带来的国际压力,对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将传统的重心由进口转向出口,具体表现为对部分出口产品的限制。第三个阶段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造成的经济增长与就业方面的冲击,采取了稳定外需,同时逐步纠正对外失衡的贸易政策。所以这个阶段的贸易政策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不能使外需下降太大,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二是要逐步纠正对外贸易的失衡。
(二)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趋势与特点
1. 入世后前5年的有序改革,2005年后步伐有所放缓
入世后的5年内遵照WTO协定与承诺有力而有序地实施贸易自由化改革,但2005年后其步伐有所放缓。如2005年以后TPP中关于中国进口关税变化不大,实际关税和约束关税税率的制定几乎是相同的(2012年7月刚公布的中国第三轮的税率改革,笔者还未及将最新的资料统计进来)。
总体来说,前两次WTO每两年进行的评估对我们是相当肯定的,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这样明显的趋势:从贸易自由化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在多哈回合中所作的初始承诺、在上一次谈判过程中所作的承诺以及实际贸易自由化做的承诺之间的比较表明,中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与中国所处的收入主义相比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尽管在入世时做出了承诺,但贸易自由化的空间相对其它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大。比如我们的金融、电信这方面作的承诺虽超过了其它国家,但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贸易自由化步伐有所放缓,主要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两个;一个是关于如何进行深化改革,在顶层设计方面的政策争论。如深化市场改革,出现了新左派思想。对很多的问题,特别关于收入分配、地方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国有企业等一些敏感问题有很大的争执。当这些问题凸显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如何深化改革就会面临障碍。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利益集团,特别是来自于大型的国有企业在一些垄断行业的政治压力。
2. 总体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贸易救济与危机触发的临时保护措施有所加强
在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一些有所加强的贸易救济与危机触发的临时保护措施是被WTO允许的、合理合法的,是WTO框架下的安全法。如反倾销、反恐的保障措施,它国反我们,我们也要拿起合理的武器保护自己。当然也存在一些有争议的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主要体现在:①稀缺资源品的出口限制(如对稀土资源出口限制);②部门导向的产业政策(税收减免、非税补贴、价格管制、指导信贷、优惠信贷支持等);③财政刺激计划中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货的限制;④对金融、速递等服务业的限制;⑤汇率政策(人民币低估);⑥自主创新发展计划;⑦国有企业;⑧各种形式被其他国家盯得很紧的补贴。例如,自主创新发展计划是为了配合中国的产业升级,我们不仅要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还要实现产品的高端化。
3. 出口限制与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在进口贸易自由化顺利推进的同时,中国出口限制和贸易壁垒自2006年以来有所增加,这也是我们和其它国家有争议的主要领域。主要措施有出口税、出口禁止、出口最低价格、出口竞价、出口许可证、出口配额、出口退税等。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内供应、减少贸易盈余、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实现绿色与低碳生产等。但有一些措施不能为其它国家所理解。主要案例有焦炭、稀土、坞精矿。
4.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与摩擦不断加剧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及摩擦不断加剧,暴露出中国在贸易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这也表明大家都在尊重规则,愿意按照法制的精神来解决问题。表1总结了中国作为被诉方WTO争端解决的案例,有些没有结果,有些有了裁定,有的是我们跟其它起诉方达成了和解,或者谅解。在这些案例中,大多数中国还是修改了自己的一些措施和政策。笔者认为,根据通过庭外解决方式或者说一级裁定方式对措施与政策进行修改和让步的做法,还是暴露出我们在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
5. 国内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在贸易边界壁垒逐步得到削减的同时,国内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然而它们不但尚未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缺乏跨政府部门之间立法与决策的协调统一。各国之间,特别是西方国家在与贸易自由化比较激进的新兴市场和小国进行贸易谈判时议题并不是贸易边界措施,而主要涉及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即边界内措施或边界后措施,我们称之为“下一代贸易政策”或者“新一代贸易政策”。如TPP美国及亚太伙伴协定中的会员所认为的高质量、高标准的21世纪贸易协定中的一些议题,在WTO协定中也有所触及的标准服务、知识产权等。有一些是属于在WTO议程内,但多哈回合还未谈得很深,除了贸易便利化以外,还包括新增政策、投资、政府采购,有一些在WTO只是讨论,没有规则和协定,像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还有以发达国家为主的FTA中广泛讨论的,像电子商务、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包括TPP中提出的管制对接,生产供应链联系等等。所有的议题都是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及其企业进一步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及其它国家市场来打破壁垒,减少障碍。机关边界上没有什么措施,但是在内部有很多隐性的能够阻碍竞争的措施,需要通过新的协定加以约束。这一类协定之所以难谈,是因为双方谈的不是消减多少的可量化谈判,更不是对价谈判,而是共同认定一种标准和规则、执行的程度、不断提高自身基础的过程。边界内措施中存在广泛的多样性诉求,致使谈判过程艰难。这些问题对中国中长期发展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应该重视这样的问题,不应以狭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简单地“由其它国家提出来的,他们赞成我们就反对,他们反对我们就赞成”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6. 积极寻求建立地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s)
中国在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者的同时,积极寻求建立地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s)。如多哈回合2005年中国在大连成功组织WTO小型部长会议;在2008年WTO部长级会议上作出的协调与弥合努力得到各方认可;中国在农产品与非农产品谈判上代表性地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FTAs:已达成协议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加坡、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在谈的有澳大利亚、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冰岛、挪威、瑞士;可研过程中的有印度、韩国、日本。
(三)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现在贸易经营权、进口壁垒、出口限制、服务贸易、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产业政策等方面。第一, 在贸易经营权方面,音像、视听、图书等产品尚未放开;对上述产品以及药品、原油和成品油的分销限制依然存在;国营贸易的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进口壁垒方面,关税峰存在于农产品与食品、纺织品与鞋帽、交通机械设备等部门;农产品和化肥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与透明度有待提高。第三,出口限制方面,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出口限制和出口退税会造成对世界供给的扰动,也会导致国内价格背离国际价格,且不利于上游行业。第四, 服务贸易方面,银行、证券、保险、电讯以及交通运输等关键服务部门仍然存在各种进入壁垒和商业限制措施(包括歧视性的最低资本要求、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限制、经济测试要求、强制性合资要求等),且国有化成分偏高,对民营和外资企业的进入门槛依然较高;邮政速递等部门仍禁止进入。第五,技术标准方面,有的产品没有将国际标准作为现有国内技术法规的基础,也没有使用国际标准化机构公布的相关指南或建议作为新的合格评定程序的基础;存在重复性的国内检验与认证要求,与接受外国一致性评估认证的趋势不符。第六,知识产权方面,民事诉讼程序与救济有待进一步改进;行政处罚偏轻和提起刑事诉讼的门槛(金额标准)较高而不足以有效震慑盗版与侵权行为;执法力度需加强,执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较差,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行为;对因特网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较弱。第七,政府采购方面,法规适用领域不包括国有企业,存在对外国供应商的歧视待遇;各级政府部门有时被行政命令要求购买本国产品(如计算机软件)。第八,产业政策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各种中央与地方财政补贴、专项补贴、优惠贷款和政策性贷款、投资补贴、税收补贴,形成对进口品和外资企业的歧视;同时未能及时向WTO通报补贴的具体情况,已经通报的内容也不全面;一些部门性的产业政策(如汽车、钢铁等)构成贸易与投资壁垒;在利用反垄断法实施产业政策时,“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模糊,对行政垄断与国有企业的处理不清晰。
资料来源:商务部
三、中国贸易竞争力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
综上,笔者认为应在理解与吸纳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顺应当代贸易政策演变的趋势与特点、遵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目标的三大背景下,构建一个新的中国贸易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框架,并制定未来中国开放新阶段的政策议程。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包含企业、产业、区域和国际生产体系四个维度在内的贸易竞争力决定因素的“钻石模型”。在图5中,贸易竞争力由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生产体系竞争力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企业竞争力主要通过产品差别、成本竞争与质量升级来体现;区域竞争力由技术外溢、要素共享、垂直关联、本土效应等方面共同构成;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主要是提高技术能力与资源禀赋;而国际生产体系中应注重工序分工、任务分工、FDI及非股权形式。
这个政策体系主要涉及一个最终目标、三大背景、四个中间目标及措施。三大背景体现为:一是吸纳最新的贸易成果;二要顺应当代贸易政策变迁的趋势和特点;三是要遵从5~10年内中国中长期经济转型的大战略。最终目标毫无疑问是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贸易综合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间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四大中间目标为包括提高企业特别是微观企业的生产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生产积聚和融入国际生产体系。主要措施是坚持第二代贸易政策,实行新的外国投资政策,推动地方与区域发展政策及与贸易相关的其它政策的改革。在这些政策层面,工作的重心也应发生一定转变,从贸易政策来讲应该由“第一代传统贸易政策”即边界措施转向“第二代贸易政策”。从外资投资政策来讲重心应该由单纯的靠税收减免,靠提高优惠的土地政策等“激励政策”转向“商业便利措施”,特别是在政府治理水平方面,治理腐败与商业贿赂、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与环境要有大的变化。对于地区和区域发展政策来说,地区竞争的重心应当从“要素和市场竞争”转向资产与“商业环境竞争”,不仅仅看谁的地价便宜、劳动力便宜,而是更多地转向综合性商业环境的竞争。
在中国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部门割裂、区域割裂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目前很多多边和区域谈判中非常突出、相互联系的水平层面的应付,需要很多部门共同就一个问题达成有机联系的政策体系,在这方面来讲,我们在政策决策和治理水平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使贸易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能够融汇贯穿起来,而不是从本位主义出发,这将对下一个阶段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是大有意义的。
四、中国贸易政策改革议程
中国贸易政策的改革议程主要是四个方面,即提高企业生产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生产集聚与融入国际生产体系。第一,提高企业生产率。减少融资约束与不平等(特别是对出口型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加强贸易融资(信贷额度与优惠利率);对开拓国际市场与海外投资提供官方协助与补贴(如建立促进机构与平台);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如补贴、减免税收等)。第二,降低贸易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与通讯等);放松管制和结构改革(如电信、运输、能源等);促进贸易便利化(如海关程序、标准检测、动植物卫生检疫等,特别是在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简化行政许可(减少时间与费用)。第三,促进生产集聚。发展区域中心(hub)或“特许地区”;发展区域性垂直关联生产与贸易体系;着力促进中间产品的产业增长与质量升级;建立跨区域和区域内劳动力流动机制;加强对聚集地区的城市管理与环境监控。第四,融入国际生产体系。深化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削减中间产品的贸易壁垒);扩大服务业开放和准入(特别是专业服务);提高经济法治(特别是商业合同的履行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商贸信息平台与网络建设(特别是供应商的搜寻);强化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的实施(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和行政垄断)。
参考文献
[1]郑宝银.“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学术峰会”会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1,(6)
[2]盛斌,钱学锋,黄玖立,东艳.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国际经济评论,2011,(9)
[3]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编辑部.第十一届SIFT WTO年度论坛“中国入世十周年成就与展望”高层国际研讨会综述[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1)
贸易自由化 篇2
工作情况汇报
(2014年6月27日)
作为全国首个立足港澳、率先发展的国家级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横琴新区成立四年多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总书记视察横琴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推进与港澳全方位合作作为贯穿开发建设全过程的“生命线”,紧紧围绕实现对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个重心,按照《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规划纲要(2012-2014年)》、《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行动计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CEPA和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服务业对港澳扩大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横琴新区推进服务业开放总体成效
新区成立以来,紧扣打造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维护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的神圣使命,以率先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目标,努力推进服务业对港澳扩大开放。四年多来,新区累计引进港澳服务业企业124家,其中香港76家,澳门48家,投资总额约43.77亿美元,注册资本35.49亿美元,涉及行业以商务服务、批发零售、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等为主;引进重大港澳服务业项目13个,总投资超过728亿元。丽新集团、嘉华集团、信德集团、灏怡集团等企业已落户横琴新区,励 骏友谊广场项目开工建设。同时,与一大批香港的商会、协会、社团和金融、法律、商务服务机构等中间组织建立了固定联系,推动香港服务业延伸发展。对澳金融合作取得新成果,澳门国际银行在横琴设立了分支机构。
二、横琴新区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具体做法(一)落实CEPA条款,降低港澳服务提供者进入门槛。积极与港澳特区政府、政策研究机构和企业沟通,通过CEPA途径全力推动服务业对港澳的扩大开放,降低港澳服务提供者在横琴的投资成本。随着CEPA补充协议九的签署,横琴成为内地对港澳服务业开放程度最大的区域。其中,与香港签署的补充协议九明确提出了在横琴新区先行先试的4条政策:包括香港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跨境数据库服务;可以设立印刷合资企业;可以试点设立独资娱乐场所;可以设立独资国际学校,其招生范围可扩大至在横琴工作的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才的子女。在与澳门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9中,将在横琴新区开设银行分行或法人机构的澳门银行年末资产要求降至40亿美元。横琴新区成为CEPA降低银行准入门槛的内地唯一一个地区。
(二)推进通关便利,促进服务业要素自由流动。全力推进横琴与澳门通关便利化措施,促进港澳服务业从业人员便捷进出横琴。一是积极配合制定澳门单牌车进出横琴管理办法,力争办法早日出台;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横琴口岸延长通关3小时短期目标,逐步推进24小时通关;三是做好交通设施与澳门规划建设对接,启动广珠城轨延长线拱 2 北至横琴段的建设;加快横琴口岸过渡期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口岸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早日实现广珠轻轨与澳门城轨在横琴口岸无缝对接;四是横琴二线通道、环岛监控等分线管理基础设施顺利竣工通过验收,并于6月28日正式启用,标志着横琴在全国率先实施分线管理的创新监管模式,为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和全方位合作创造了条件。
(三)完善激励政策,提升服务业发展条件。根据中央关于“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内地和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要求,积极争取有利港澳服务业延伸发展的政策条件,营造与港澳趋同的服务业发展软环境。一是推动出台了包含众多港澳优势服务业的《横琴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目录涵盖了共计200条产业条目,包括了高档宾馆、写字楼,离岸业务服务,电影院线建设,旅游节庆文化和民俗活动策划等创新条款。二是推动出台了《横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目录共70余条包括“中药饮片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文化创意设计服务”、“跨境数据库服务”等为港澳服务业量身定做的条目,为港澳门企业进入横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三是推动出台了横琴开发进口有关税收政策、横琴开发有关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出台,丰富了横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内容,对区内从事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物流、服务外包等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也给予免税优惠。这将鼓励横琴新区开展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试点,包括鼓励设立采购分拨中心、营运结算中心,鼓励区内开展研发设计、产品测试、售后维修、设备租赁、商品展示、国际中 3 转、服务外包业务以及相关贸易。四是推动出台了针对在横琴工作的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补贴办法,对在横琴工作的港澳居民个税差额给予全额补贴。五是初步形成了金融创新政策体系,为港澳服务业在横琴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批复的《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将横琴新区定位为资本项下可兑换的先行试验区;出台了《珠海市横琴新区鼓励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发展的试行办法》、《横琴新区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配套的金融政策。
(四)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环境。借鉴香港商事登记的成熟经验,在国内率先实施商事登记管理办法,允许企业注册资本认缴、注册地与经营地相分离等。拥有外资项目审批的省一级管理权限,港澳投资企业最快在一天之内即可领到外资批准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在国内率先成立廉政办,率先开展干部财产公示制度。在国家支持下率先开展了司法改革,横琴法院取消审判庭建制和案件审批制、实行法官会议制、法官员额制、审判机关人员分类管理;横琴检察院实行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设立惩戒委员会防止检察官滥用职权、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横琴国际仲裁院即将挂牌运作,借鉴国际民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制定港澳企业认可的国际化仲裁规则。以商务诚信为核心,在源头溯源、检验检疫、监管、执法、处罚、先行赔付等方面,构筑商品的全流程监管体系;引入港澳“诚信店”管理模式,出台《珠 4 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诚信岛建设促进办法》,营造与港澳趋同、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三、横琴新区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工作思路
(一)积极配合申报中国(广东)自贸园区,营造更加开放便捷的营商环境。抓住广东省申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园区的契机,力争在投资准入、金融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区域监管、市场体系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深化行政审批、诚信岛建设、司法改革,进一步降低港澳企业投资横琴的准入门槛,为港澳投资者进驻横琴打造更加开放便捷的营商环境。
(二)用好、用足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精心组织落实《关于横琴开发有关政策的批复》、《横琴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横琴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关于横琴开发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等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继续推动各项金融创新政策,大力推动区内金融机构开办外币离岸业务,鼓励和支持区内金融机构以及具备离岸银行业务资格的银行在横琴新区设立机构,积极探索开办外币离岸业务,加快制定《横琴新区促进离岸业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横琴新区促进金融产业发展试行办法》以及限售股减持的相关办法和横琴新区促进现代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有利于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的政策洼地,吸引港澳高端服务业在横琴聚集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完善“宽入”和“严管”相结合的商事登记监管制度,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构建 5 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继续推动各项金融创新政策,大力推动区内金融机构开办外币离岸业务,鼓励和支持区内金融机构以及具备离岸银行业务资格的银行在横琴新区设立机构,积极探索开办外币离岸业务。全面实施《横琴新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十一条措施》,充分运用横琴已有或能够整合的资源,出台专门针对澳门的优惠政策。全岛开发尤其是涉及土地出让、产业建设、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资源开发,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粤澳合作产业项目。新区人才公寓、商贸城、步行商业街等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澳门企业和从业人员需求,全面支持澳门企业和产业延伸发展。
(四)推进粤澳合作产业园项目落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澳门特区政府推荐进入产业园的33个项目,组织专人跟进,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全方位对接、全过程指引。目前,已完成了33个项目的接洽和第一轮会谈登记工作,第一批项目已经落地,6月21日,产业园第一块项目用地已挂牌出让。我们将继续通过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协调工作小组的渠道,与澳门特区政府密切沟通,加快推进,对于符合产业园规划、定位和横琴总体规划的落地项目,优先供地,优先配套,推动早日动工,早日建成。
四、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存在的问题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推进服务业对港澳扩大开放面临的障碍,主要有:
一是金融政策急需创新突破。横琴金融创新虽有国务院 6 原则性支持,但在具体金融政策上目前仍无突破,急需在金融领域获取具体的、有效的、可操作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对外开放(如双向跨境投资、跨境贷款及抵押、跨境保险等)、利率市场化、离岸金融业务、与澳门实行同城清算等方面。
二是CEPA的部分扩大开放措施落实难度大。目前,港澳企业投资横琴,仍按现行外资审批制度管理,实行的是准入后国民待遇,许多项目需先获得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前臵审批许可或备案,方可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但是国家部委并未出台与CEPA配套的相关政策,导致部分扩大开放措施无法落实。比如:CEPA补充协议九已经允许在横琴试点设立独资娱乐场所,但是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58 号)只允许设立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的娱乐场所,设立独资的娱乐场所缺乏审批依据,目前横琴尚未设立一家港澳独资娱乐场所。
三是外资审批依然受限。横琴目前享有部分省级经济审批权限(外资3亿美金以下鼓励类、允许类,5000万美金以下限制类),但外资审批体系中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专项政策审批限制,根据投资类别、投资额度等条件不同,涉及的审批层级、部门和手续要求也不同。而这部分权限体现在各类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省政府也无权下放,在引进港澳资项目时仍受诸多限制。在实际操作中,审批手续较复杂,耗时较长。
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篇3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收入分配影响
从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开始,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国际贸易中国家间的收入分配关系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这方面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深化。目前,贸易自由化及其对社会不平等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已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一、贸易自由化的含义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贸易自由化(Trade Liberalization)的含义是与描述自由化的特征联系在一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贸易自由化就是指完全的自由贸易。表现为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政府对贸易活动的一切干预。这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事实上,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各国政府对贸易活动的干预也从没有停止过。
2.贸易自由化为一国贸易体制的中性化。中性化即政府在进口和出口部门平均分配激励措施,削减贸易体制中的反出口偏向。巴格瓦蒂认为中性化是贸易自由化的核心。
3.贸易自由化表现为开放性。克鲁格认为,发展中国家贸易体制中存在着大量的配额和许可证之类的数量限制措施,削减数量限制是向自由贸易体制转变的基本特征。由于各国政府对出口贸易一般都持自由放任态度,因而贸易自由化主要指进口自由化。
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出发,贸易自由化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逐步消除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减少政府对贸易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从保护贸易体制向自由贸易体制转变的过程。
二、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模型分析
1.亚当·斯密的贸易理论。最早提出自由贸易理论的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他认为,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生产效率高,从而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专门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与其他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这样,通过自由贸易,贸易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贸易理论。李嘉图认为应该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距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这样,对分工和交换的双方都有好处。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为倡导自由贸易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H—O模型,清晰地表述了贸易与要素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假设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两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和Y),其中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国应当出口其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其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产品。也就是说,劳动要素相对丰裕的A国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X,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Y。相应地,B国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Y,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X。
4.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是最早直接把国际贸易与国内收入分配关系联系起来进行单独研究的经济学家。1941年他们以H-O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SS定理)。SS定理在H-O模型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当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时,贸易会导致丰裕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提高,稀缺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1948年萨缪尔森在对H-O理论进一步研究时,得出一个新的命题: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自由贸易会使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即要素均等化定理,FPE)。如果贸易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可能会使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下降,相当数量的非熟练劳动者可能会失业;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能会上升,其生活状况可能会得到改善。
自SS定理和FPE定理提出之后,经济学家又对贸易与国内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三、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上是简单明了的,然而在实践中是相当复杂的。事实上,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1.贸易自由化通过价格结构的变动影响收入分配。贸易自由化使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价格上升,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价格下降。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相关要素价格的变化,并直接影响收入分配。在H-O模型中,国际贸易会降低一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而提高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这种商品价格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要素价格的变化,从而对国内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著名的SS定理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得出的结论。大量有关贸易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也都是从商品价格变化角度进行分析的,但由于选用的数据和处理方法不同,他们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有的人认为贸易对收入差距拉大的作用不大,有的人认为贸易的作用重大。
2.贸易自由化通过技术进步影响收入分配。又分为三种情况:(1)外生性技术进步。Richardson(1995)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指出,贸易开放和部门的特定技术变化的联合作用就会导致收入不平衡加剧。Krugman(2000)指出,要素偏向的技术进步也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Jones(1997)以简单的2*2的H-O模型分析指出,随着南方国家技术的进步,对于中等技术密集产品,南北两国都可以生产该产品,两国中等技术密集产品关税的降低会导致两国工资不平等向同一方向变化,但是这种变化还依赖于贸易自由化变化的方向。如果北方国家进口中等技术密集产品并且降低关税,则两国国内工资不平衡会扩大,如果南方国家进口并减少关税,则两国工资不平衡程度会降低。(2) 内生的技术进步。Dinopoulos and Segerstrom(1999)发展了一个动態一般均衡模型,指出贸易自由化会增加R&D的投入。进一步导致对熟练劳动工人需求的增加,从而提高熟练劳动者的相对工资。Neary(2002)的寡头竞争模型中也指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产品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会加大对R&D的投入,引起熟练劳动者的相对工资上升。Thoenig and Verdier(2003)建立了一个质量梯度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general-equilibrium quality ladder model)。分析指出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方式是:贸易-技术偏向的技术进步一收入差距增大。Acemoglu(1999)的模型也指出,在技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量的增加会提高技能丰裕型国家的技术升水而降低非技能丰裕型国家的技术升水。E.Beaulieu et al.(2004)建立了一个既存在科技产品间产业内贸易又存在科技产品与传统产品的产业间贸易的南北模型,考察了科技产品贸易壁垒的降低与南北两国国内工资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如果两国在科技产品上贸易壁垒都降低,则两国国内对科技产品的需求都会上升,两国的贸易量会扩大,国内产量也会扩大(即技术进步)。随着两国科技品产量的扩张,两国对熟练劳动者的需求会上升,使两国熟练劳动者的工资上升而非熟练劳动者的工资下降,引起收入差距扩大。(3)技术进步与生产外包。Feenstra and Hanson(1996)从生产外包和技术进步角度分析了贸易对收入差距的影响。W.J.Ethier(2005)则是从全球化角度考察贸易、技术与工资之间的关系。他的结论是:第一,全球化程度上升,使南方国家贸易条件改善,提高南方的设备利用以及北方向南方的外包,南北双方熟练劳动者与非熟练劳动者的相对工资都会上升,收入差距拉大;第二,南方或北方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或提供设备服务的相对成本下降(技术进步),则南北两国的设备利用会增加从而增加对熟练劳动者的需求,使两国的相对工资上升。
3.贸易自由化通过竞争动力结构的变动影响收入分配。贸易自由化的范围并不像传统理论所假设的仅仅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它同时也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仅发生在不可替代的产品之间,也发生在可以相互替代甚至是同质产品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贸易自由化将使得一家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压力。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常见的手段和方式包括:压低在职职工工资;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采用熟练劳动力;转移经营方向。这些手段和方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收入分配,改变着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4.贸易自由化通过政府作用的变化影响收入分配。政府在贸易自由化与收入分配调节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贸易自由化使政府试图通过对产业的保护和对市场的干预影响收入分配的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实行市场经济和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政府的政策可能更倾向于关注如何更多地实现经济效率,社会公平性可能会被放在一个较次要的位置。而且,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也会更加规范化,更多的是通过税收体系的建立、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对特殊行业(如农业)的补贴来影响收入分配。
参考文献:
[1]温彬: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游戏规则与中国对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2]徐水安:贸易自由化与中国收入分配的演变[J].世界经济文汇,2003(4)
[3]王云飞:国际贸易与国内收入分配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7(2)
[4]俞会新: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贸易自由化 篇4
1. 幼稚产业保护论。
该理论是著名的德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的主要先驱者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在生产力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以使其幼稚工业经过相当一段时间 (大约30年) 的保护能够成熟并逐渐壮大起来, 从而达到可与国外竞争者相匹敌的阶段。另外, 该理论也指出保护是有选择的, 只有与国家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幼稚工业, 即有发展前途且发展刚刚起步并存在强有力的国外竞争者的工业才需要保护。当经过保护的幼稚工业可与国外竞争者进行竞争时, 就应该取消这种保护制度。
2. 中心—外围论。
该理论是当代著名的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 (Raul Prebisch) 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主要论点是:国际贸易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 中心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 外围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 由于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大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 从而造成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普雷维什主张为了实现工业化,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保护政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所必须的。该理论同时指出, 外围国家的保护政策与中心国家的保护政策有着根本的不同。外围国家的保护是为了发展本国工业, 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这种保护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全面发展;而中心国家的保护则往往是出于对外围国家经济发展的歧视与遏制, 不仅损害了外围国家的经济利益, 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也是不利的。为此, 他强调中心国家应对外围国家放宽贸易限制, 为外围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二、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自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来的经济思想都强调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中非干预主义的种种益处, 坚持自由贸易的发展会促进世界及世界贸易体系中各成员国的福利实现最大化。可现实中, 一些国家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即实行贸易自由化获利丰厚。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出现悲惨的增长, 即实行贸易自由化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 贸易自由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
20世纪50~70年代, 伴随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 跨国公司大量涌现, 它们要求占领更多的世界市场, 促使本国政府倡导和推行贸易自由化。因此, 其实质是为了适应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需要, 代表了垄断资本的利益。显然, 发达国家既是贸易自由化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 又是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受益者。贸易自由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 并使它们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经济实力, 积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通过资本、技术与服务输出, 不断扩大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 在全球获得更大的销售和投资场所, 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贸易自由化不仅为发达国家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 同时也强化了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主导地位, 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特殊的“垂直水平型”的产业分工格局。其结果是发达国家主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发达国家是贸易的获益者, 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则出现不断恶化的趋势。
2.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 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增大, 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 而发展中国家大多资金匮乏, 技术比较落后, 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 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不断增大。 (2) 进一步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二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 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几乎被遗忘角落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 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 世界范围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 将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 特别是由于加工制造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 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三、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
1. 政府在贸易自由化选择中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不但经济发展水平低, 其制度的建设也相对滞后, 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贸易自由化选择中应审时度势。 (1) 一个国家是否选择贸易自由化取决于国际经济的外部环境, 也就是看外部的其他国家更多地是采取贸易自由化政策还是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贸易自由化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选择, 而是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要求来进行适时的选择。因为一个国家选择贸易自由化的效果如何, 还取决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内部条件。 (2) 外部经济环境确认后, 还要确认本国内部的环境如何, 即本国是否已经在推进或实现了市场经济,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否健全。 (3) 政府适度推进贸易自由化, 适度进行贸易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贸易自由化并非自由贸易, 除关税壁垒外, 政府还要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以便针对来自他国的贸易摩擦采取的报复措施。比如, 现今通行的卫生检疫标准、技术标准等。政府要做到有利于国家利益最大化, 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不断增进。
2. 竞争优势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选择。
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很多国家对外贸易的基本指导思想。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 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有利条件, 并达到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二战结束后, 许多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利用比较优势战略而获得成功的事例却不多见。其原因可解释如下:一般而言, 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充裕而资本和技术稀缺, 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如果比较优势固定不变, 相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一方,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而且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以致前者的潜在优势得不到发挥,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所谓“比较优势陷阱”。因此, 落后国家片面追求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导致其始终无法赶超先发国家。对于后发国家来说,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参与国际贸易并有效地利用贸易机会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这是合乎理性的选择。 (1) 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 (Michel E.Porter) 提出的概念。竞争优势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的优势, 它从现代市场观念的高度来描述优势, 因此, 相较比较优势概念又向前跨越了一步。竞争优势可细分为产品、产业及国家三个层次。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根据该理论, 现实中拥有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就是拥有竞争优势, 拥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也并不一定是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由于新材料技术的进步, 合成橡胶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天然橡胶的替代品, 从而大大削弱了天然橡胶生产国的比较优势。这一典型事例说明, 即使是自然资源禀赋形成的竞争优势也是不断变化的, 拥有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有竞争优势,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比较优势只能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而已。正因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密切关系, 所以, 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培育自身竞争能力的过程中, 更应正确理解与把握竞争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其现有的比较优势, 如果完全生搬硬套比较优势理论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而一味地追求竞争优势也是不现实的, 又有可能陷入赶超战略的困境。总之, 只要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实现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完全自由流动, 一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时就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来适时地获取竞争优势, 从而达到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可表述为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改变或鼓励企业既定的战略行为, 从而达到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和发展相应产业的竞争优势。当今世界, 国际竞争在许多情况下不是比较优势的竞争, 而是竞争优势的竞争, 这种竞争优势常常来自有关国家政府的人为干预或支持。因此,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准确的信息和做出正确的判断。首先, 政府应选定特定的产品和产业进行干预, 以提升相关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比如在不同阶段的补贴, 以及像美国政府那样增加对企业研发资金的支持, 这不仅是一个科技政策, 也是一个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在现代国际分工中, 发达国家把附加值最大的高科技产品以及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发展中国家只掌握了产品加工的某一阶段。这是因为国际分工并不是甲国生产X产品, 乙国生产Y产品, 而是同一产品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国家制造, 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 更多的企业只是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做OEM代工。其次, 经济发展、贸易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其他问题, 比如贸易摩擦。但国际贸易不等于国际主义,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进一步发挥后发优势, 强化本国的技术与经济实力, 以增强与海外知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争的能力。现今的国际市场上既有中国生产的普通商品, 又有中国制造的高档商品, 中国制造已日益成为贸易摩擦的对象。为此, 伴随中国企业国际化能力的增强, 中国企业应更多地学习发达国家“现地生产”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以避免对方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另外,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 实现自主创新, 掌握核心技术, 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还可以凭借此技术保护本国的产业。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来看, 2004年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69.7亿美元, 其中出口贸易额为1655.4美元, 占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27.9%, 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品第五大贸易国, 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以三资企业为主体和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出口产品较少。在国际分工中,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大部分都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出口大规模发展的同时, 经济效益并没有随之大幅度提高。这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01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规模达到11080.4亿美元, 与2001年的992.4亿美元的贸易规模相比, 增长了10多倍, 但增长速度却在波动中呈放缓趋势。201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速为9.9%, 虽高于进出口贸易总体增速的3.3%, 但与2011年相比放缓了1.8%, 与其历史最高63.5%的增速相比, 放缓幅度是十分明显的。其中, 进口增速为10.1%, 比2011年放缓了2.1%;出口增速为9.8%, 与2011年相比放缓了1.6%。自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扭转了贸易逆差以来, 贸易顺差规模在逐年扩大, 201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已实现贸易顺差943.1亿美元, 比2011年扩大8.7%, 创造了近十年来的新高点。但值得关注的是, 2009年以后,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呈小幅下滑趋势, 2012年该指数为0.085, 比2009年下降了0.014 (表1) 。
这些数据表明, 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若要培育本国的竞争优势, 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就必须积极地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推进自主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从而实现增强本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
资料来源:www.haiguan.info
四、结语
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 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要素禀赋的制约, 一般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以积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模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发展, 劳动这一要素将会变得相对短缺, 相应地, 资本和技术这两种要素由于积累而变得相对丰富。此时, 发展中国家应不失时机地将生产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来, 同时采取相关政策、措施, 保护、扶持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培育竞争优势。通过自主创新和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培育本国的主导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应是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因为发展中国家若要真正发展本国经济, 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就必须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政策, 不可能一味地从事给发达国家代工的OEM模式。通过阶段性的OEM发展模式, 通过引进技术来培育技术, 最终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 这应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选择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喻志军.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
[2]郭飞, 等.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张伟.后发优势与贸易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篇5
针对三个成员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安排。
第一条(纺织品关税相关)
在墨西哥占有劳动力优势的纺织品和成衣方面,除了取消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外,对于墨西哥生产的符合原产地规则的纺织品和成衣,美、加取消其配额限制,并将关税水平从45%降到20%。
第二条(汽车产品关税相关)
对于汽车产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对墨西哥制汽车征收的关税,其中轻型卡车的关税从25%减到10%,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于重型卡车、公共汽车、拖拉机的关税则在10年内取消。墨则将在10年内取消美、加汽车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其中对轻型卡车在5年内取消关税。
第三条(农产品关税相关)
美、加分别取消其对墨农产品征收的61%和85%的关税;墨则取消对美、加农产品征收的36%和4%的关税。另外,墨拥有10至15年的时间来逐步降低剩余农产品的关税,并有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以及科研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
第四条(运输业相关)
在运输业方面,三国间国际货物运输的开放有一个10年的转换期。3年后,墨的卡车允许进入美边境各州,7年后所有三国的国境对过境陆上运输完全开放。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在通讯业方面,三国的通讯企业可以不受任何歧视地进入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业,开展增殖服务也无任何限制。
第六条(汽车保险业相关)
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在协定实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银行只能参与墨银行8%至15%的业务份额;在第7至15年间,如墨银行市场中外国占有率超过 25%,墨则有权实行一些保护性措施;墨在美、加银行市场中一开始就可以享受较为自由的待遇。协定还允许美、加的保险公司与墨的保险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其中外国企业的控股权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险企业中外国企业的股份可达到100%。
第七条(能源工业相关)
中国将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篇6
当前世界贸易和投资面临严峻考验
2012年以来在欧债危机反复发酵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份已经将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从4月份预测的3.6%下调为3.5%,比上年实际增速下降了0.4个百分点。受经济增速下降,投资消费信心低迷等共同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速同步走低,世界贸易组织9月22日发布报告,将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此前3.7%下调为2.5%,比上年实际增速下降3.3个百分点。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也预测,2012年全球直接投资增速将放缓,流量约在1.6万亿美元左右水平上下浮动,比2007年的历史高点要低30%。由于经济低迷,失业高起,加上许多国家的政党为争取选民支持,转移国内矛盾,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世界贸易组织最新的贸易监督报告指出,2011年10月~2012年5月,各成员共采取182项新贸易限制措施。
在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理的区间,符合宏观调控预期。201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受外需不振,跨国公司投资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1~8月进出口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1%,进口增长5.1%,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9.2、16.4和22.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750亿美元,同比下降3.4%,2011年同期增长幅度是17.7%,与之相比,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却明显提速,1~8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5个百分点。
调整出现新动向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再平衡压力未能有效缓解,世界经济格局加速调整,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世界贸易和投资规则调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呈现一些新的动向。
从贸易角度看,区域一体化成为主流。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贸易在先前的关贸总协定和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框架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升。但是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多哈谈判陷入僵局,贸易摩擦案件急剧上升,主要国家和区域集团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取向,以加快自贸区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出口、稳定国内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掀起自贸区发展的高潮。截止2011年底,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并仍然有效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一共213个,其中80%左右是近十年出现的,仅2011年通报的就有15个,新近签署自贸区协定呈现涵盖范围广大,自由化程度高等特点,全球贸易一半以上发生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内部。从投资角度看,制度碎片化状态有所改观。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截止2011年底,世界各国签署的国际投资协定累计达3164项,其中2833项为双边投资协议,311项为自贸协定的投资章节,这些协议涵盖投资范围较窄、彼此差异较大、碎片化程度显著,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边投资规则。目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正在经合组织框架下,就国际领域的争端解决、竞争中立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在普遍运用规则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多边国际投资规则体系。
以实际行动推进自由化
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的今天,我国将本着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国际贸易和规则的制定与调整当中,为推动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贡献中国人的智慧。第一,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加入贸易组织以来,尽管当前多哈组织谈判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些成员无视过去十年谈判来之不易的成果,偏离多边进程,但我们不会轻言放弃,将尽最大的努力,对一切有利于推动谈判的新思路持开放的态度,力求谈判取得成功,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第二,加强全球价值链研究。目前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已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尽可能还原世界贸易的真实面貌,为全球贸易体制重建创造条件。我们将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重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统计合作,深入研究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和获得的收益,力争对贸易不平衡状况做出更加符合实际,更有说服力的解释。第三,推动形成全球多边投资体制,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30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另有6项涉及自贸区项下的投资章节或投资子协议。今后我们将继续与有关国家商签投资协定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进程,利用经合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贸易组织等平台阐明我国的立场,为形成统一的多边投资规则贡献力量。第四,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截至目前,我国已签署并实施十个自贸区协定,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我国外贸总额的24%。正在谈判的自贸区有6个,涉及11个国家,涵盖我国外贸总额的15%。今后我们将在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深入参与多哈回合谈判的同时,进一步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建设自贸区的谈判,商签更多更高水平的自贸区协议。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发挥国内市场空间的优势,积极扩大进口,努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实现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我们将继续积极、协力、有效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商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提供更加周到便捷的服务。我国将加强对外投资和产业布局的规划,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扩大对外投资。通过深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贸易自由化 篇7
WTO (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于1995年, 作为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 目前有174个成员, 其成员国在国际贸易规则, 停止自私保护主义的, 它也担任场地讨论国际贸易规则的多边谈判。在加入WTO之前, 跨国公司的贸易关系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 约束。
二、区域贸易协定
虽然世贸组织的目标是使国际贸易更加自由, 有时是不能奏效的。正如我们都知道多哈会谈是成功的, 主要的问题是农产品。由于这样的问题不能在多国谈判中得到解决, 因此区域和双边的贸易协定应运而生。区域贸易组织在世界各地有许多种, 例如欧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域贸易措施对美国是非常重要的, 它通过签订区域贸易协定获得了大量的利益。布什政府时期已经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 另外11个还在谈判中。以多哈会谈为例, 即使它失败, 美国损失也很小, 有一部分原因是它加入区域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承诺和福利, 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小WTO的RTA, 他们都对国际贸易, 其规模是不是一样大, 基本上, 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所以他们也有类似的承诺和成员的权利方面。然后, 让我们看到RTA与WTO的一些细节。
三、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协定的比较
区域交易和多边交易都需要谈判达成协议贸易的某些方面, 如降低关税和补贴。但为什么如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贸易协定呢?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两个突出的热点。世贸组织是全球化的象征, 而区域贸易协定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迅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甚至世贸组织的成立都没有影响到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多哈会谈开始后,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出现了33个区域贸易协定, 其中21个是关于货物贸易, 其余13个是对服务贸易。除蒙古外, 所有的世贸组织成员都至少是一个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员, 区域贸易协定中成员国的交易量是整个世界贸易量的一半。区域贸易协定不仅源于欧洲, 而且也是在欧洲得以固定。现在, 亚太地区对签订区域贸易协定也变得非常活跃。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内容也不断充实。传统贸易协议的目标是把重点放在减少和消除货物贸易税和非关税障碍。现在的协议, 不仅扩大到服务贸易, 而且还制定关于投资、竞争政策、环境政策和劳动条款的规则。区域贸易协定的类型也成倍增加。一些国家已经有很多的经验, 它正在寻找新的突破口。首先, 它们不只是致力于与周边国家签订区域贸易协定, 而且还发展隔海相望国家的贸易协定。例如, 美国和新加坡。并且他们也想打造一个超级的大自由贸易区, 例如美洲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地中海自由贸易区。
与多边交易相比, 区域交易更容易获得成功, 因为它很容易在少数几个国家当中达成共识。这就是为什么贸易外交官喜欢区域协定的原因之一。在这里, 我想谈谈多哈谈判, 这是一次多边的谈判, 即世贸组织活动。是什么导致了通话的失败呢?
要谈多哈会谈失败的原因, 我们可以分析世贸组织 (多边谈判) 的缺点。首先,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哈会谈?它于2001年在多哈 (卡塔尔首都) 举行。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 特别是农产品的贸易壁垒, 消除贫困, 扩大国际贸易。自2001年以来, 谈判时间表已经一推再推。主要的问题是,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补贴无法得到共识。
对于多哈会谈的失败, 很多的参与者都是有责任的。对于发达国家, 例如美国的关税已经很低, 它要求欧盟削减农产品关税和大型新兴经济体, 以减少对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障碍, 但是美国自身只是提供了很少农业补贴改革。而美国宁愿选择达不成共识, 也不想自己受到协定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印度希望发达国家削减农业补贴和降低关税, 但自身并不想降低其对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贸易障碍。
很多国家宁愿区域贸易协定的另一个原因是, 多哈 (WTO) 的承诺是不可撤销的, 而双边交易则是灵活的, 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承诺。
无论区域交易或多边交易, 如果他们成功了, 他们都可以有利于国际贸易。但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很明显, 区域性协定只是影响少数几个国家, 而多边协定影响所有成员。在多哈谈判中, 任何一个贸易伙伴让步自动延伸到所有成员, 这意味着一个成员国对另一个成员国作出了承诺, 那么这个承诺对所有其他成员都是有效的。但在双边交易, 这样的承诺仅仅是在这两个国家之间是有效的。
地域性协定可以成为重新启动多哈会谈的催化剂, 因为很多国家都意识到自己在多哈会议上没有做出的让步在区域性的谈判当中都做了。区域协定数量的不断增加, 使得整个世界也能得到应该在多哈会谈中得到的结果。以美国为例, 布什政府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许多人认为多哈会谈的失败造成美国的损失非常小, 部分的原因就是它从众多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同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 区域贸易协定的不断增多同样会加速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进程。
摘要:当前各种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正在迅猛发展,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 既有法律方面的漏洞, 又有外交策略和经贸利益等因素的考虑。过多的区域贸易协定势必会影响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和前景。本文从对区域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的比较, 分析各自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区域贸易协定,多边贸易,世贸组织,多哈会谈
参考文献
[1]王培志, 马兆庆.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山东财政学院报, 2007 (2)
贸易自由化 篇8
一、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外贸现状
(一)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农业作为一国基础产业,历来受政府干预和控制最多。由于各国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农产品贸易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奉行保护主义,实施各种补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掌握话语权,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国际谈判的方式来实现农产品贸易秩序正常化,然而谈判并不顺利。农产品贸易游离在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之外,1994年乌拉圭回合通过了《农业协议》,并未取得关键性的成果,仍然允许成员方政府在一定领域对农业进行补贴,针对《农业协议》的缺乏约束力,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在1999年前后启动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成员在谈判中被边缘化,谈判在即将进入攻坚阶段时陷入了破裂,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市场准入、农业补贴停滞不前。近年来,谈判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外贸现状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历年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东北地区的粮食产品除了大量供应国内市场外也销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玉米和大豆。其中,吉林的玉米和黑龙江的大豆出口均居全国第一。此外,东北的大米也是较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北粮食出口占全国粮食出口份额较大,东北是我国粮食出口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未来随着东北亚地区国家农产品自给率的不断下降,对于粮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东北粮食出口前景看好。但是在自由贸易环境下,东北原粮生产并不具备比较优势,我国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产品的平均成本要高于国际市场水平20%—70%,而且粮食品质尚有一定的差距,粮食生产明显不具比较优势,国外粮食一旦大举进入我国,将大幅度抑制东北地区粮食出口。
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粮食贸易面临的制约因素
东北粮食产品出口竞争力主要源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但是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一系列环境和资源问题,种粮成本越来越高,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本等比较优势逐渐消失,长此以往,必将面临农民种粮意愿降低、粮食减产等一系列问题。
(一)国内制约因素
1. 资源约束
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耕地面积和土壤品质,这是最重要的自然条件,也是限制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东北地区存在着黑土耕地不断减少和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粮食产量不断缩减的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与植被破坏问题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土地无人耕种的现象。另外,东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粮食质量问题很多,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发展,使东北地区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2. 现代物流不发达
我国与粮食贸易相配套的物流设施相对落后,铁路方面,由于运力不足使得粮食出口成本增加;水运方面,由于水运通道不便利,所以很少采用。此外,东北地区虽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粮食物流的建设上,但由于管理不当、作业效率低等原因导致粮食物流无法规模化。东北地区粮食物流成本较发达国家要高出很多,导致出口粮食价格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 粮食生产成本高、质量低
长期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在粮食生产中一直强调高产而忽略了粮食的质量,致使很多粮食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粮食市场需求。另外,农业科技含量低,粮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致使我国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品质提升缓慢。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普遍上涨,加上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东北地区粮食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被不断被削弱。当国际市场价格较低时,对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国际因素
1. 关税壁垒降低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关税壁垒的降低削弱了我国对粮食贸易的限制,国外大宗粮食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我国廉价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比不上发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使得我国粮食产品缺乏比较优势,粮食贸易竞争力处于劣势。再加上跨国粮食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粮食市场,使得国内粮食市场竞争激烈,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受冲击最大,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粮食出口。
2. 非关税壁垒提高
我国加入WTO后,以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的门槛日益提高,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粮食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由于东北地区粮食产品质量标准和粮食技术生产标准等普遍落后于国际标准,导致东北地区的粮食产品因质量、检疫等安全问题出口频频受阻;为了削减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恶意提高技术标准,一些粮食出口企业为达到国际技术标准只有加大投入,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企业由于无法承担过高的费用以至于退出国际市场。
三、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发展粮食贸易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粮食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粮食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商家的利益和声誉,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政府应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粮食安全认证体系,从而实现对国内粮食产业的保护。一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标准都低于国际标准,这使得国外企业趁此机会将一些质量较差的粮食产品出口到我国,极大地危害了我国国民的健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粮食进口的审查力度,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粮食产品流入我国市场,加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与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绿色标准。
2. 以绿色产品质量标准引导绿色粮食生产及出口
在国际农产品消费市场上,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因而发展绿色农业及出口是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政府应科学引导绿色粮食生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农民学习现代绿色粮食种植技术,熟悉当代绿色粮食生产标准,科学种植粮食作物。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对于高污染的工业老城区进行全面改造,对于进驻我国东北地区的外资企业审批时要考虑生态环境效应,避免引入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促进绿色粮食生产及出口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适应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
3. 调整种粮补贴政策
随着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国外高补贴造成的国内外价差扩大的趋势,东北地区粮食竞争力更显不足,粮农收入增长缓慢。因此,政府应针对绿色粮食生产出台支农惠农政策,在减免农业税费的同时,实施绿色粮食生产财政补贴政策,合理利用关税保护和进口调控政策,把握好粮食进口的规模和节奏,防范对国内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二)企业层面
1. 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尤其是大豆的自给率还不到50%,这就要求我国粮企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也要与国际市场衔接,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提高我国东北地区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在国际粮食价格下行时适当增加粮食进口是增强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的有效选择。合理进口短缺的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东北地区资源短缺压力,而且可以降低粮食安全的资源供给成本。通过国际粮食市场,用出口优势弥补劣势,多进口国内成本较高的粮食产品,实现优势互补,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2. 发展粮食“四散”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为促进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发展,企业应积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港口建设对接,优化东北地区粮食产品出口的装运条件和装运方式,同时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粮食出口的运输成本。粮食“四散”即实现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粮食集装箱运输主要应用于品种多、批量小以及多种质量等级的粮食运输。东北地区发展粮食“四散”和集装箱运输,不仅可以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而且还可以保证粮食品质和减少粮食损失,增加运输途中的安全系数,同时可以根据粮食主要生产区域和港口的分布,建立以各地区为主体的散装粮食运输系统,并配有便捷的运输网络。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促进东北地区粮食的出口,而且可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
粮食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国粮食贸易的发展程度,因此东北地区应积极选取优良品种,优化生产结构,走优质高效的生产道路。同时,在保证粮食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出口品牌战略,以确保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雪,张广胜.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农产品贸易成本初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1):21-24.
[2]王溶花,陈玮玲.中国粮食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4(3):115-117.
贸易自由化 篇9
1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 (trade in service) , 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近年来, 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20世纪后期以降, 世界经济开始由工业型经济逐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历以畏, 2005) 。美国经济学家Fuchs认为, “一半以上就业人口不从事食物、衣着、房屋、汽车或其他实物生产的国家”就可以视为服务经济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服务经济国家, 其他发达国家也逐渐或已经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杨圣明 (2008) 认为,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必然是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 工业时代之后, 服务经济必将成为下一个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001年12月11日,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 成员国之一, 同时也被视为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签署国之一。近年来, 中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世贸组织2013年公布的各国服务贸易排名显示, 中国服务进出口贸易延续增长态势, 贸易总额达到4705.8亿美元, 全球排名第三位。继2007年我国与东盟签订《服务贸易协议》之后, 2013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也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作为ECFA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后续协商所签协议之一, 它大幅降低了两岸服务业的准入门坎, 其中明确列出了一份服务市场开放清单, 两岸互相开放包括金融、通讯、运输、环境、娱乐文化在内的多种行业项目。
2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指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 降低和约束关税, 取消其他贸易壁垒, 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贸易自由化在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 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 自由贸易政策允许货物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在国际价值规律作用下, 可以刺激竞争, 鼓励发展,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促进世界性的分工和贸易发展, 扩大市场;同时使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 规定国际服务贸易具体包括四种方式:
(1) 跨境交付 (Cross-border Supply) , 指一成员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向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以获取报酬;
(2) 境外消费 (Consumption Abroad) , 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向来自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以获取报酬。它的特点是服务消费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接受服务。如病人到国外就医, 旅游者到国外旅游, 学生、学者到国外留学进修等;
(3) 商业存在 (Commercial Presence) , 是GATS中最重要的一种服务提供方式, 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建立商业机构 (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 , 为所在国和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以获取报酬。包括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 提供服务等。如一国电信公司在国外设立电信经营机构, 参与所在国电信服务市场的竞争就属于“商业存在”;
(4) 自然人流动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 指一成员的自然人 (服务提供者) 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以获取报酬。它的特点是服务提供者在外国境内向在该成员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例如专家教授到国外讲学、作技术咨询指导, 文化艺术从业者到国外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
根据GATS的规定, 服务贸易自由化关键的地方就在于降低市场的准入制度, 使服务产业能够更加自由地在各地区之间流动。而由于地区之间服务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在多边框架下要求所有国家都做出相同程度的开放, 对于弱势一方来讲是不公平的。而由于地缘经济的作用, 同一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模式上更为接近, 因此, 在区域范围内削减贸易壁垒的可行性更大。所以, 服务贸易自由化应先在区域范围内推行, 然后逐步地开始全面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3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有研究表明, 海峡两岸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总体上均处于劣势, 其中大陆在旅游业和建筑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而金融保险和专利等行业竞争力较弱;台湾在运输服务业竞争力较强, 金融保险服务业竞争优势相对于大陆而言较强, 计算机与信息业以及专利行业的竞争力较弱, 故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此番两岸签订服贸协议, 旨在为两岸之间最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基础;加速两岸服务业融合、互补, 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
在该协议中, 大陆方面开放承诺80条 (非金融领域开放承诺65条, 金融领域15条) , 是在大陆加入WTO承诺基础上的进一步开放;台湾方面开放承诺64条 (非金融领域开放承诺55条, 金融领域9条) , 是在台湾开放陆资入岛基础上的进一步开放。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
台大经济学教授郑秀玲认为, 台湾服务业大都是微形企业, 若大陆服务业全面进入台湾市场, 这些中小企业根本无力招架坐拥雄厚资金的大陆国企。她指出, 台湾所有银行的资产总规模 (2012年:36.2兆元新台币) , 尚不足中国工商银行一家银行资产总额 (84.4兆元新台币) 的一半, 当银行业、物流通路、人才市场等方方面面都遭到资本的巨大冲击时, 台湾的弱势产业将无法生存。台湾学生之所以反对签署服贸协议, 其原因也大抵在此。
然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指在两国之间, 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 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 由于两岸在服务业领域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产业和弱势产业, 那么签订协议互相降低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两岸服务业的融合及优势互补, 无疑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其一, 有助于两地服务业的发展及输出;其二, 活络经济, 增加两地就业机会;其三, 逐步促使两地落实或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其四, 与国际接轨, 为签署其他经贸协议做准备。两岸签署服贸协议, 无论是对大陆还是对台湾, 不仅有利于两岸经济往来, 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与长期发展。
摘要:今年3月在台湾掀起了“反服贸”学生运动, 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引入了人们的视线。本文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角度, 对两岸服贸协议中两岸分别承诺开放的项目进行了整理分析, 认为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必经之路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区域贸易自由化
参考文献
[1]Adlung, R, M.Roy.Turning Hills into Mountains?Current Commitments under the GATS and Prospects for Change[J].WTO Staff Working Paper NO.ERSD-2005-01, 2005.
[2]厉以畏, 王慧敏.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1) .
[3]杨圣明.当代世界服务业发展新趋势[J].经济学动态, 2008 (09) .
贸易自由化新趋势和中国的探索 篇10
新的国际贸易以跨国公司为主体, 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整合及产业链垂直化, 贸易的形式也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到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并重。对于贸易的发展, 各国的自然禀赋和利益要求不同, 必然在WTO谈判中产生很多分歧, 这让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 一直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此时, 各国也展开了对自由贸易化的新探索。
1 贸易自由化新形势
1.1 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在地缘毗邻有共同诉求的经济体开展的一系列以经济贸易为主的合作机制。面对各国贸易政策的差异性, 不断升温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带来的贸易壁垒, 为了改善贸易结构, 积极转变贸易增长模式, 各国加强签订区域贸易协定, 以此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协议签订的贸易自由程度不同, 大致可分为:优惠贸易待遇、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关税同盟、经济政治一体化。
在区域合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区域贸易协定 (RTA) 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网站的数据, 目前仍生效的RTA有260个, 包含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1.2 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特点
1.2.1 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急剧增加, 贸易内容不断扩大
90年代以来, 区域贸易协定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激增。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记录, 从最早的1957年的欧洲关税同盟到2013年7月墨西哥乌拉圭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 目前仍生效的RTA有260个, 基本覆盖了WTO所有成员国。目前区域合作程度最高的要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联盟。贸易主要经济体的区域贸易协定情况如表1所示。
区域贸易协定所涉及的内容从简单的货物贸易关税日益向贸易自由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内容涉及投资、标准定制、原产地规则、政府购买、电子商务、环境保护、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等。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数据整理所得。
1.2.2 区域贸易协定以地域为主, 并逐步向跨地区、跨洲际发展
由所签署的贸易协定可以看到, 区域贸易合作仍主要以地缘优势展开。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高度一体化的区域合作, 通过区域贸易协定打破原来的同类竞争, 增加了本地区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话语权。Tinbergen (1962) 和Poyhonen (1963) 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 他们提出两国贸易的规模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 距离所带来的运输成本成为贸易的阻碍因素。而如今高度发达的物流技术及电子商务的应用, 已经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距离带来的作用, 但是区域贸易合作中的地缘位置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 以欧盟和美国为首的一批国家积极推动了RTA的跨区域发展, 欧盟先后与智利、韩国、土耳其、南非等国家签订贸易协定。美国则加强其在美洲的贸易核心国的地位, 并开始与亚洲国家展开更进一步的贸易合作。
1.2.3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区域贸易协定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也有着不断增加的利益诉求, 而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不前, 导致利益诉求无法实现, 其仍然被约束在旧的贸易机制下。相互协作、互惠互利的区域贸易协定通过方便、快捷的联合方式, 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优先解决国际贸易中最迫切的利益需求。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也可以减少恶意竞争, 促进贸易发展达到互惠共赢。
2 中国贸易形式探索
2.1 区域合作现状分析
我国在区域贸易合作领域起步较晚, 是由于我国2001年12月才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的时间也主要注重发挥WTO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以及自由贸易对我国产业的冲击。目前, 中国在建自贸区有18个, 涵盖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 涵盖20个国家和地区, 分别是与东盟、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 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 , 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 除了与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还未生效外, 其余均已实施;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有6个, 涉及22个国家, 分别是中国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 (GCC) 、澳大利亚和挪威的自贸谈判, 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RCEP) 协定谈判。已经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如表2所示。
其中, FTA指自由贸易协定;EIA指经济一体化协定;PSA指诸多服务协定。
2.2 区域贸易协定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根据UNcomtrade的数据, 以2003年我国对贸易协定国的出口为基期, 计算出从2003~2012年出口额的增长情况, 如图1所示。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十年间我国出口额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 但是主要强劲增长达到2003年的五倍之多。特别是智利, 区域贸易协定在减少贸易壁垒、增加贸易总量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国的区域贸易政策目的性强, 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 在WTO及多边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区域贸易合作的优势, 加强与个别经济体的双边贸易往来, 达到共赢的目标。目前, 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我国所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如智利, 我国的轻纺、电子和钢材可以出口到对方, 而我国从智利进口铜、矿等矿产性资源。
3 我国区域贸易的新探索
2013年8月2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该区总面积为28.78公里, 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这顺应全球自由贸易化趋势, 是我国实行的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主要任务是探索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
我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对内希望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金融 (利率) 和人民币国际化上有所改革和突破;对外则是加速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种国内关外的形式, 在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上更高, 可以极大地简化原有的海关程序, 建立一种一对多的贸易区。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可以说是我国建立在十多年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经验基础上实施的。为我国打开了一个对外的窗口, 它所辐射服务的不仅仅是自由贸易区内的企业, 更是给了我国所有涉外企业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自由贸易区激发了国内外企业的活力, 是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冯军.中国RTAs发展及与拉美国家区域经济合作[J].世界经济研究, 2007 (12) .
[2]夏善晨.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区:理念和功能定位[J].国际经济合作, 2013 (7) .
贸易自由化 篇11
2005年1月1日,对于我国纺织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结束了其历史使命。然而刚刚过去一个季度,美欧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纷纷设限。难道这些就是WTO倡导的纺织品自由贸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离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究竟还有多远?
242段:念到2008年的“紧箍咒”
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其根据是《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第242段条款。这种选择性保障措施条款违背了WTO非歧视性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我国在加入WTO谈判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阻挠,被迫做出的承诺。根据该条款,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不仅具有歧视性,也是对该条款的实际滥用。
从规则本身存在的歧视性来讲。“242段”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从时间效力上来看,“242段”的法律效力为从中国加入WTO到2008年12月31日,有人将之戏称为念到2008年的“紧箍咒”。第二,“242段” 涉及的产品为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第三,“242段”是中国加入WTO时对其他WTO成员做的单独承诺,是单向的,“242段”对中国遭受不正当保障措施后的救济权利并没有规定,缺乏救济性,不符合权利义务的对等性。第四,“242段”规定的只是数量限制。第五,对何种情况下为“市场扰乱”并没有具体规定,对认定“市场扰乱”缺乏一个客观标准,这为一些滥用该条款的WTO成员提供了借口。第六,磋商提起国可以自主采取“设限”措施,“242段”(d)项规定:如在90天磋商期内,未能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条件,提出磋商请求的成员可根据提出磋商请求的当月前的最近14个月中前12个月进入该成员数量的7.5%(羊毛产品类别为6%)的水平对磋商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纺织品或纺织制成品实行限制。第七,对同一种产品不得重复实施“设限”,这一点在《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242段中文版里是有明确规定的,然而这一点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是突破了这一点的,2003年11月18日美国宣布对我国胸衣等三类纺织品根据“242段”设限,2005年又对胸衣设限。第八,在《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242段中文版里也规定设限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一年,然而2003年美国对我国三类纺织品设限一年期满后并没有自动解除。在“242段”的理解上,欧盟的认识基本和美国是一致的。从以上“242段”的特点来看,对我国纺织品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对我国和世界纺织业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因为它妨碍了全球纺织业自由贸易的发展。
如果说包括第242段条款在内的歧视性的选择性保障措施是我国在入世谈判时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但这也属于中国加入WTO有进有退、权利义务的平衡。我们承认第242段条款的法律效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严格按照第242段条款所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来进行。美欧依据第242段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设限的行为,其依据是不充分的,时间是过于短暂的,判断是不科学的。美欧设限行为实际上是对WTO规则的滥用,既有事实认定方面的错误,也存在程序使用方面的缺陷。
中欧纺织品协议的“后遗症”
2005年6月11日中欧就10类设限纺织品签署了备忘录,备忘录规定: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对上述10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欧盟承诺在2005—2007年期间,对于上述10类产品之外的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报告书第242段条款;2008年,对所有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段”条款。对于这样的结果,舆论界都定义为“双赢”,但对于这样的 “双赢”,或许只能说是有限的“双赢”。
首先,此协议本身就是对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减损和破坏。美欧滥用WTO规则,对我国纺织品设限,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是美欧贸易双重标准的体现。对中国纺织品按照WTO规则参与全球竞争的初步结果,大可不必过分反应,如果开这样一个不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头,将给未来WTO一揽子协议中很多具体国家、具体产业的新竞争格局带来冲击,并产生后续的不良反应,这对WTO体系的长远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危害是深刻而严重的。
其次,此协议配额的增长与我国纺织业的增长能力相比是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随着2005年1月1日WTO《服装与纺织品协定》(ATC)失效,盼望已久的纺织品自由贸易即将来临,国内大量纺织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设备,准备“大干一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国外大量纺织企业也纷纷转移到中国大陆,想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大赚一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的纺织品生产能力成几何增长。在2005年前4个月,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成倍增长,导致欧盟采取“特保”调查措施;2005年6月11日中欧达成的《中欧纺织品协议》规定,在2008年12月31日前,欧盟对中国10类纺织品按年8—12.5%的额度增长配额。这样的增长额度相对于目前我国纺织品生产能力,无异于杯水车薪。
最后,欧盟并没放弃在2008年使用“242段”条款,在协议里只是说2008年,对所有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段”条款,但这种承诺是多么的模糊,并没有任何效力,为欧盟在2008年故技重施埋下了隐患。
走好2008年以后的路
2008年12月31日,“242段”条款失效后,“入世”16条将是横在我国面前的另一道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6条又称为“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同样是只针对中国可以实施的歧视条款;第二,只是对“市场扰乱”规定得更明确些,但具体实施时仍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分歧;而且实施的目标更加广泛,包括所有原产于中国的产品;第三,实施的期限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起至2013年12月10日;第四,规定了任何此类行动应立即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相对于“242段”条款要规范些。我国“入世”16条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此类特保的发起同样也很容易被滥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单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在2013年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就将面临重重障碍。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国应如何走好2008年以后的路?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品的品质,走“品牌”之路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企业应下决心调整和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切不可急功近利,惟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同时,纺织协会也要多加配合,从中发挥积极作用。
而对于政府而言,加强指导和调控作用则应体现在诸多方面。1、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对欧盟各国纺织行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发布国别纺织行业状况报告,使纺织企业在出口欧盟时心中有数。2、帮助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开拓欧盟市场。3、在配额的管理上,有步骤地实行配额招标,把配额给予那些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4、改变我国的出口战略,加快实现出口“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5、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化率以延长加工贸易在中国国内的价值链。6、注重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
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村贫困和减贫 篇12
(一)贸易自由化的涵义
所谓贸易自由化最初是指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反映。现在人们所说的贸易自由化是指世贸组织各成员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在货物、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要逐步实现自由化,即各成员方保证履行世贸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乌拉圭回合和以后世贸组织成员达成的协议与协定,逐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方面的准入度。
(二)贫困的涵义
贫困相对于富足,类似于贫穷。因为贫穷而生活窘困,称之为贫困。它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也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其主要根源是物质生活条件缺乏与精神生活没有或缺乏出路。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其实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现象。说它复杂,是因为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有关贫困的涵义及其衡量标准的确定,贫困话题还在学者中间仍然争论不休,而且这种争论似乎越来越复杂化。
二、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村贫困的关系
贸易自由化与贫困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对我国农村脱贫也兼具正反两种效应。
目前,全球发展中国家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也占到全国人口数的70%。从贸易自由化对摆脱我国农村贫困来看,其总体影响是利大于弊。平均来说,中国农民会从贸易自由化中获益,贸易自由化会带来农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这会刺激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更多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加快经济增长,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地区的农民生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因为贸易自由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贫困农户的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以及产出品和消费品的市场化程度。由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各省农业生产结构更趋向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园艺作物、畜牧业及水产品生产等,贸易自由化对其的影响是正的。而在我国一些欠发达的西北、东北与中部地区,由于多生产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而这些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最没有比较优势,所以,贸易自由化对其的影响多是负的。同富裕地区的农民相比,贫困地区的农民所拥有的资源和人力资本较少(包括银行信贷),他们也很难从生产那些贸易自由化冲击的作物转向那些在自由贸易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这些贫困地区农民必然会受到贸易自由化的负面冲击,甚至有些农民受害更为严重。
三、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村减贫的影响
为履行各国政府为战胜贫困于2000年一起对联合国许下的千禧减贫承诺,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前夕———2001年5月,党中央就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纲要》的序言中写到:“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更是欲努力通过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来加快减贫速度。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每年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76万人,减贫速度明显加快,并且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显著增加。2002年到2007年,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05元增加到2278元,5年年均增长9.04%,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7.47%的增幅。这些成绩与贸易自由化有重要的关系。
从总体来说,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村减贫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贸易自由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即促进了城市的工商业发展,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这使一大部分农民从农村解放出来,进而也使农村人均资源情况有一定改善,而且,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以后,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来更好地帮助农业,使农村贫困的情况自然得以改善。从长远看,贸易自由化将有利于提高整体农民的收入。随着农业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的改善,随着农业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业门转移,从长远上分析,农民的收入增长在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要高于基准方案下的农民收人的增长,能使更多的贫困农户尽快脱贫。
四、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对我国农村减贫的对策
(一)应建立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参与制度
为从制度上保证国家决策代表和反映八亿农民的利益,应建立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制度。这包括在制度上使他们充分享有公共事务信息知情权、经济利益表达权、政治民主参与权、财政分配决策投票权,以及享有国家宪法明文规定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公民权。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的对农民的不平等、不公平、不公正的局面。
(二)应支持广大农户多元化的创收活动
为防止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强迫农户从事政府不能提供市场保障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支持广大农户多元化的创收活动,以降低市场风险,提高收入。例如,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开展蚕桑多元化种植示范,开发桑枝产业,使镇蚕业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轨道,促进了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增加了贸易额,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又如,哈尔滨市南岗区积极吸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鼓励农民参股、入股,以每年67%的递增速度安置农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应改革和完善农村的金融服务市场
多元化的生产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贫困农户目前很少从正规渠道获得资金的支持。资金的来源主要以私人借贷和高利贷为主。所以,应鼓励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和新的信贷机制的创新,容许民间借贷并使其合法化。实行有利于改善穷人持续地获得金融服务的信贷政策。
(四)应增加对农业的科学技术知识投入
多元化的生产活动需要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支持,而贫困农户目前也很少从正规渠道获得科学技术支持,技术主要使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技术,很少和现代实用技术结合。所以,应改善对贫困农户的科技知识的推广服务。努力提高我国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进而提高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乃至获取全球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和广大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能力。
(五)应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确保农户的多元化创收活动,还应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贸易条件。对那些具有竞争性、盈利性,主要依托的基础设施,应加大建设力度。应在全国农村人口聚集较多的乡镇和较大的行政村实现“七通”,既能通公用电话和长话自动网,通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通广播网,通邮政网,通电力(网),通自来水或清洁水,通路(公路或乡村道路)。
(六)应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和向城市迁移
研究表明,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将使GDP增0.50-0.85%;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0.34%。农民进城务工和向城市迁移是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供农民公共服务的根本途径。所以,应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和向城市迁移。
参考文献
[1]范小建.我国扶贫开发成就是对世界巨大贡献[EB/OL].中国政府网,2009-09-28
[2]陈春华,刘仕俊.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变迁[J].商业时代,2009(4)
【贸易自由化】推荐阅读:
货物贸易自由化05-25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06-08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影响06-18
自由贸易协定05-20
东盟自由贸易07-06
自由贸易改革开放06-10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07-25
自由贸易园区建设08-08
自由贸易热点问题研究08-16
服务自由化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