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精选10篇)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篇1
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不论何种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农业一直是各国高度重视的产业,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尤其是粮食贸易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然而,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东北地区粮食贸易不具备比较优势,贸易市场范围狭小,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安全纠纷案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因此,为适应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东北地区应当保持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本等比较优势,不断完善现代农业技术与设备,提高粮食生产质量与效率,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大宗粮食产品价格变化对东北粮食产品价格的冲击,不断提高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外贸现状
(一)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农业作为一国基础产业,历来受政府干预和控制最多。由于各国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农产品贸易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奉行保护主义,实施各种补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掌握话语权,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国际谈判的方式来实现农产品贸易秩序正常化,然而谈判并不顺利。农产品贸易游离在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之外,1994年乌拉圭回合通过了《农业协议》,并未取得关键性的成果,仍然允许成员方政府在一定领域对农业进行补贴,针对《农业协议》的缺乏约束力,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在1999年前后启动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成员在谈判中被边缘化,谈判在即将进入攻坚阶段时陷入了破裂,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市场准入、农业补贴停滞不前。近年来,谈判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外贸现状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历年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东北地区的粮食产品除了大量供应国内市场外也销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玉米和大豆。其中,吉林的玉米和黑龙江的大豆出口均居全国第一。此外,东北的大米也是较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北粮食出口占全国粮食出口份额较大,东北是我国粮食出口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未来随着东北亚地区国家农产品自给率的不断下降,对于粮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东北粮食出口前景看好。但是在自由贸易环境下,东北原粮生产并不具备比较优势,我国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产品的平均成本要高于国际市场水平20%—70%,而且粮食品质尚有一定的差距,粮食生产明显不具比较优势,国外粮食一旦大举进入我国,将大幅度抑制东北地区粮食出口。
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粮食贸易面临的制约因素
东北粮食产品出口竞争力主要源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但是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一系列环境和资源问题,种粮成本越来越高,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本等比较优势逐渐消失,长此以往,必将面临农民种粮意愿降低、粮食减产等一系列问题。
(一)国内制约因素
1. 资源约束
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耕地面积和土壤品质,这是最重要的自然条件,也是限制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东北地区存在着黑土耕地不断减少和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粮食产量不断缩减的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与植被破坏问题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土地无人耕种的现象。另外,东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粮食质量问题很多,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发展,使东北地区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2. 现代物流不发达
我国与粮食贸易相配套的物流设施相对落后,铁路方面,由于运力不足使得粮食出口成本增加;水运方面,由于水运通道不便利,所以很少采用。此外,东北地区虽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粮食物流的建设上,但由于管理不当、作业效率低等原因导致粮食物流无法规模化。东北地区粮食物流成本较发达国家要高出很多,导致出口粮食价格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 粮食生产成本高、质量低
长期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在粮食生产中一直强调高产而忽略了粮食的质量,致使很多粮食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粮食市场需求。另外,农业科技含量低,粮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致使我国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品质提升缓慢。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普遍上涨,加上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东北地区粮食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被不断被削弱。当国际市场价格较低时,对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国际因素
1. 关税壁垒降低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关税壁垒的降低削弱了我国对粮食贸易的限制,国外大宗粮食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我国廉价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比不上发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使得我国粮食产品缺乏比较优势,粮食贸易竞争力处于劣势。再加上跨国粮食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粮食市场,使得国内粮食市场竞争激烈,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受冲击最大,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粮食出口。
2. 非关税壁垒提高
我国加入WTO后,以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的门槛日益提高,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粮食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由于东北地区粮食产品质量标准和粮食技术生产标准等普遍落后于国际标准,导致东北地区的粮食产品因质量、检疫等安全问题出口频频受阻;为了削减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恶意提高技术标准,一些粮食出口企业为达到国际技术标准只有加大投入,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企业由于无法承担过高的费用以至于退出国际市场。
三、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发展粮食贸易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粮食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粮食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商家的利益和声誉,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政府应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粮食安全认证体系,从而实现对国内粮食产业的保护。一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标准都低于国际标准,这使得国外企业趁此机会将一些质量较差的粮食产品出口到我国,极大地危害了我国国民的健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粮食进口的审查力度,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粮食产品流入我国市场,加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与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绿色标准。
2. 以绿色产品质量标准引导绿色粮食生产及出口
在国际农产品消费市场上,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因而发展绿色农业及出口是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政府应科学引导绿色粮食生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农民学习现代绿色粮食种植技术,熟悉当代绿色粮食生产标准,科学种植粮食作物。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对于高污染的工业老城区进行全面改造,对于进驻我国东北地区的外资企业审批时要考虑生态环境效应,避免引入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促进绿色粮食生产及出口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适应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
3. 调整种粮补贴政策
随着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国外高补贴造成的国内外价差扩大的趋势,东北地区粮食竞争力更显不足,粮农收入增长缓慢。因此,政府应针对绿色粮食生产出台支农惠农政策,在减免农业税费的同时,实施绿色粮食生产财政补贴政策,合理利用关税保护和进口调控政策,把握好粮食进口的规模和节奏,防范对国内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二)企业层面
1. 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尤其是大豆的自给率还不到50%,这就要求我国粮企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也要与国际市场衔接,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提高我国东北地区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在国际粮食价格下行时适当增加粮食进口是增强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的有效选择。合理进口短缺的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东北地区资源短缺压力,而且可以降低粮食安全的资源供给成本。通过国际粮食市场,用出口优势弥补劣势,多进口国内成本较高的粮食产品,实现优势互补,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2. 发展粮食“四散”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为促进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发展,企业应积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港口建设对接,优化东北地区粮食产品出口的装运条件和装运方式,同时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粮食出口的运输成本。粮食“四散”即实现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粮食集装箱运输主要应用于品种多、批量小以及多种质量等级的粮食运输。东北地区发展粮食“四散”和集装箱运输,不仅可以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而且还可以保证粮食品质和减少粮食损失,增加运输途中的安全系数,同时可以根据粮食主要生产区域和港口的分布,建立以各地区为主体的散装粮食运输系统,并配有便捷的运输网络。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促进东北地区粮食的出口,而且可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
粮食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国粮食贸易的发展程度,因此东北地区应积极选取优良品种,优化生产结构,走优质高效的生产道路。同时,在保证粮食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出口品牌战略,以确保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雪,张广胜.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农产品贸易成本初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1):21-24.
[2]王溶花,陈玮玲.中国粮食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4(3):115-117.
[3]吴亭,汪杭,吴业斌.财政补贴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7):103-105.
我国企业应对贸易自由化的对策 篇2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对策;对外贸易政策
一、企业要积极应对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不仅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的众多企业和相关行业已经经历了外资企业带来的强烈冲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除了加强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常规性应对措施以外,以下几个容易被企业忽略的方面尤为值得注意。
首先,密切关注相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并认真学习相关内容。一方面,企业要紧跟我国与外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做好自身生产、投资等方面的准备,抓住商机,及时享受关税优惠并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积极关注邻国或已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国的贸易自由化动态,在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找到盈利机会,进一步扩大贸易量。其次,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自身实力的进一步壮大,相对于外国产品和外国企业的“走进来”,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更加值得关注。为此,企业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商业伦理道德约束,洁身自律,诚信经营。如同政治社会的伦理道德沦丧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一样,商业社会的伦理道德沦丧也将会导致经济的崩溃。商业伦理道德底线沦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商业组织为了谋求商业利益而钻法律的漏洞,不搞诚信经营,失去社会责任感,以破坏商业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恶性竞争。
二、我国企业应对贸易自由化的策略
在贸易自由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更应该在诚信经营的基础之上获取利润、谋求生存和发展,为维护共同的商业生态环境而承担社会责任。这是因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一旦一个企业出现问题,马上会有别的同类企业取而代之;另一方面,一个企业出现问题,不仅仅影响自身声誉,还会给国内整个行业带来损失,甚至有损一个国家的形象。
最后,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自主创新永远是企业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是不可能直接拿来使用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将自己辛苦创新的技术和管理成果奉送给他人,因为这很可能为自己造成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每个有志于发展壮大的企业,都要有自主创新的决心和毅力。自主创新的过程是艰苦而曲折的,它意味着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基础到高端的艰难探索。这些探索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甚至会重蹈国外先行企业的覆辙。正是这些累积下来的失误和教训,才奠定了成功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石,成为其最宝贵的财富。一个没有思想和毅力的企业,是不会懂得自主创新重要性的,而一个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也是不可能跻身于一流企业的。“拿来主义”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照搬照抄”也只会是落于人后。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并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新创意,使产品呈现出异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也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技术和管理创新相比,这种创新代价更低,效果更明显,更易于在短时间能奏效。它不会影响企业全局战略部署,并能为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带来资金支持和思维开拓,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国某指甲刀生产厂商在美国恐怖袭击纪念日当天说服了纽约市政府的一个基金会,成功拿到500万只指甲钳的订单,而他给对方看的设计图纸,也只是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勿忘9·11”这几个字,但这就赋予了产品的纪念意义,使该厂家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鉴于我国劳动力素质较低的现状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是,在科技创新举步维艰、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滞后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产品面临的困境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展望未来,只有具有灵活思维方式和善用智慧改善产品的企业,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有所发展。因此,贸易政策具有时效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一般来讲,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无论是保护贸易还是自由贸易,都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础。回顾世界经济史,无论是英美等经济强国们由保护贸易转向自由贸易,还是18世纪以来自由贸易理论逐渐取代重商主义理论被人们广泛接受,都是各国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进行选择的结果。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位居世界首位,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也位列第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自由贸易。因此,中国不仅应该积极地推行自由贸易,而且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贸易。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推行自由贸易。
根据各国推行贸易自由化的经验,我国应该把贸易自由化提高到外交战略层次上来。这不仅给予贸易自由化一个较高的定位,使之受到高度重视,而且也可以使国内投资者看到政府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决心,从而自发地抓紧时机培养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要完成的不仅是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从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进入真正成熟的商业社会。前一个任务基本完成,后一任务却任重道远。因此,中国应该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带动和深化国内改革,使中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真正的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高伟凯.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认证.[J].国际商务,2009,(01):32一37.
[2]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刘昌黎.现代日本经济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篇3
关键词: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竞争性
1 中国-新西兰的农业贸易现状
1.1 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额
由表1看出中国与新西兰2007年的货物贸易总额为39.08亿美元, 农产品的贸易总额为5.62美元, 农产品的贸易比重为14.38%。中国与新西兰在2008签订了自由贸易后, 在2008年货物贸易总额为44.02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12.6%, 农产品贸易总额增长了56.9%。到2014年中国和新西兰的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81.6%, 农产品的贸易额增长了87.5%。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有很大的增长。
单位:亿美元, %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数据计算得出。
1.2 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行业布局
表2和表3的所选取的是中国与新西兰贸易额前六的农产品 (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 这些农产品在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中具有代表的性质。可以充分的显示在自由贸易下双边农产品的贸易情况。
由表2和表3对比可以发现,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的贸易不均衡, 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属于贸易逆差, 而新西兰在农产品贸易中属于贸易顺差。新西兰是农产品的净出口国, 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乳制品、羊毛、肉类、皮革、水果、渔业。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80%, 2001的羊毛出口中国的贸易额为3.6亿美元。在自由贸易签订后, 2007年到2014年中国对新西兰的乳制品增长92%, 蔬菜进口增长49%, 肉类增长54%, 软体动物制成品增长35%, 水果增长32%, 鱼类增长63%。中国对新西兰出口的农产品蔬菜的增长9%, 肉类增长49%, 软体动物职场品增长37%, 水果增长47%, 鱼类增长32%。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数据计算得出。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数据计算得出。
1.3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的地域布局
2015年5月, 新西兰的哈密尔顿市市长朱莉·哈黛克与中国成都市政府签订了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哈密尔顿是一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城市, 而且在农产品和畜牧业十分发达。哈密尔顿在与成都正式结好后加强两个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交流与发展。新西兰南岛的坎特伯雷、奥塔哥等地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 因近年来畜牧业利润少, 许多畜牧行业转变为饲养奶牛和改作经济作物和饲料牧草。
2 中国与新西兰在自由贸易协定下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
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 为了对新西兰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了解, 有必要对中国与新西兰的贸易的互补性进行研究。从而发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双边贸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1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优势互补性分析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的和新西兰进口的一些农产品如水果、肉类、蔬菜、乳制品、鱼类、软体动物制成品一直都存在互补性。虽然新西兰与中国都是农产品为主的国家, 但由于生活习惯及两个国家自然禀赋不同, 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对新西兰的乳制品出口几乎为零, 其他的农产品的出口额也并不多。新西兰在农产品方面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新西兰是世界市场上的农产品出口大国, 因为其工业品贸易的薄弱, 使得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更加突出, 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达到一个更加充分的互补性。
2.2 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两国贸易互补性的积极影响
在自由贸易签订后, 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进出口的互补性增强, 为两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宜、质量更好的农产品。因为有了更多的进口商品, 是本国的生产商更加重视自己产品的创新性和质量。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商品, 促进市场的发展, 就会给予企业家更大的信心。可以使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中国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中, 加速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增长明显的超过了其他的贸易伙伴, 而且双边贸易的农产品的互补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满足了中国国内的广泛的消费市场, 而且丰富了市场上的农产品种类。
3 中国与新西兰在自由贸易协定下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
虽然中国和新西兰贸易在总体的结构上体现了较强的互补性, 但是新西兰和中国都是农产品贸易的大国, 在产品出口进口结构和种类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所以两国的农产品出口就有很大的竞争力。本文就乳制品和蔬菜进行分析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
3.1 中国与新西兰在农产品种类上的竞争性
由中国对新西兰农产品的进口量和新西兰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量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而且这种贸易的逆差有加剧的趋势。但是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要明显比中国有优势, 很多中国与新西兰互补的商品没有被挖掘出来。新西兰的人口数量较少, 市场购买力不足, 但是新西兰本身也是一个农业国家, 但是在中国进口农产品的量与中国字新西兰进口的农产品的量比起来会很少。而且中国的人口数量大, 自然进口数量大所以中国很容易行形成贸易的逆差。
3.2 中国与新西兰在签订自由贸易后的竞争性
新西兰的乳制品大量进入中国, 对中国的牛奶行业造成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曾经三鹿奶粉事件造成了国内的消费者对国内的乳制品心存疑虑, 一方面造成了国内乳制品有所剩余, 奶源过剩。另一方面, 奶源的收购价格低, 进而使国内的奶制品行业出现低迷现象。中国对新西兰进口的大量农产品基本上都是零关税的状态, 而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农产品却因为新西兰严格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的措施而造成很大的影响。
4 提升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为了弥补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单一而出现的农产品贸易竞争的问题, 根据本文以上的分析结果, 并结合中国与新西兰两国贸易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如下对策:
(1) 两个国家应该开展共同的研发平台, 对双方的农业贸易技术进行创新。转变以往的农产品生产结构。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 中国应该积极的去调整本国的生产结构, 着力去培养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有优势的产业, 淘汰一些没有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出口档次, 创造属于中国的农产品的品牌, 改变自身农产品的结构模式, 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
(2) 充分利用中国与新西兰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来形成中国与新西兰农业系统的物联网。从销售、运输、储藏、加工、科研、种植等环节进行细致划分, 如运输上应该采取全程低温保鲜、加工上严格控制品质管理、加大对科研上的投入、原生态种植提高中国与新西兰贸易的农产品的品质, 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中-新双方农产品的贸易利得。
参考文献
[1]王贝贝, 肖海峰.FTA框架下中国新西兰农产品的贸易发展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5, (3) :51-58.
[2]王岩, 高鹤.FTA框架下的中国-新西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世界农业, 2013, (3) :49-54.
[3]刘李峰, 程国强.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相似度[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9) :20-26.
[4]邵丽华, 赵磊.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研究[J].世界农业, 2010, (7) :29-32.
[5]宣亚男, 陈涛.中国-新西兰部分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9) :48-54.
中国将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篇4
当前世界贸易和投资面临严峻考验
2012年以来在欧债危机反复发酵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份已经将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从4月份预测的3.6%下调为3.5%,比上年实际增速下降了0.4个百分点。受经济增速下降,投资消费信心低迷等共同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速同步走低,世界贸易组织9月22日发布报告,将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此前3.7%下调为2.5%,比上年实际增速下降3.3个百分点。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也预测,2012年全球直接投资增速将放缓,流量约在1.6万亿美元左右水平上下浮动,比2007年的历史高点要低30%。由于经济低迷,失业高起,加上许多国家的政党为争取选民支持,转移国内矛盾,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世界贸易组织最新的贸易监督报告指出,2011年10月~2012年5月,各成员共采取182项新贸易限制措施。
在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理的区间,符合宏观调控预期。201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受外需不振,跨国公司投资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1~8月进出口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1%,进口增长5.1%,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9.2、16.4和22.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750亿美元,同比下降3.4%,2011年同期增长幅度是17.7%,与之相比,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却明显提速,1~8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5个百分点。
调整出现新动向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再平衡压力未能有效缓解,世界经济格局加速调整,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世界贸易和投资规则调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呈现一些新的动向。
从贸易角度看,区域一体化成为主流。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贸易在先前的关贸总协定和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框架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升。但是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多哈谈判陷入僵局,贸易摩擦案件急剧上升,主要国家和区域集团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取向,以加快自贸区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出口、稳定国内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掀起自贸区发展的高潮。截止2011年底,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并仍然有效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一共213个,其中80%左右是近十年出现的,仅2011年通报的就有15个,新近签署自贸区协定呈现涵盖范围广大,自由化程度高等特点,全球贸易一半以上发生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内部。从投资角度看,制度碎片化状态有所改观。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截止2011年底,世界各国签署的国际投资协定累计达3164项,其中2833项为双边投资协议,311项为自贸协定的投资章节,这些协议涵盖投资范围较窄、彼此差异较大、碎片化程度显著,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边投资规则。目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正在经合组织框架下,就国际领域的争端解决、竞争中立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在普遍运用规则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多边国际投资规则体系。
以实际行动推进自由化
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的今天,我国将本着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国际贸易和规则的制定与调整当中,为推动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贡献中国人的智慧。第一,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加入贸易组织以来,尽管当前多哈组织谈判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些成员无视过去十年谈判来之不易的成果,偏离多边进程,但我们不会轻言放弃,将尽最大的努力,对一切有利于推动谈判的新思路持开放的态度,力求谈判取得成功,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第二,加强全球价值链研究。目前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已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尽可能还原世界贸易的真实面貌,为全球贸易体制重建创造条件。我们将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重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统计合作,深入研究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和获得的收益,力争对贸易不平衡状况做出更加符合实际,更有说服力的解释。第三,推动形成全球多边投资体制,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30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另有6项涉及自贸区项下的投资章节或投资子协议。今后我们将继续与有关国家商签投资协定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进程,利用经合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贸易组织等平台阐明我国的立场,为形成统一的多边投资规则贡献力量。第四,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截至目前,我国已签署并实施十个自贸区协定,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我国外贸总额的24%。正在谈判的自贸区有6个,涉及11个国家,涵盖我国外贸总额的15%。今后我们将在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深入参与多哈回合谈判的同时,进一步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建设自贸区的谈判,商签更多更高水平的自贸区协议。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发挥国内市场空间的优势,积极扩大进口,努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实现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我们将继续积极、协力、有效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商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提供更加周到便捷的服务。我国将加强对外投资和产业布局的规划,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扩大对外投资。通过深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篇5
关键词: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环境成本
引言
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欧盟统计局的定义, 环境技术产品 (EGs) , 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 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 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它与环境技术服务共同构成环境技术产业, 是我国“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培育和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管理总局能源与环境产业办公室发布的详细清单, 环境技术产品共五类228项。分别是空气污染控制、监测分析、固废回收、水和废水与清洁能源。
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环境技术产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化发展速度十分迅猛。2011年全球环境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高达2 980亿美元。一些发达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已经开始为推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做出多种努力。《多哈宣言》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说, 在世贸组织框架范围内, 各成员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 在环境产品领域要逐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扩大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 并在各成员方能力范围内给予环境商品更多的优惠政策, 促使环境产品在世界各国自由流通, 从而有利于各成员方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我国的环境技术产业由于起步晚, 相关产业技术水平落后, 总的来说还不是很成熟, 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面临很大的压力, 这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有所顾虑以致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因此, 有必要深入了解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全球及我国的作用, 探讨我国在该进程中的发展路径。
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作用
环境技术产品贸易的自由化不仅能给各国的国内带来经济利益, 还能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环境利益的获得, 为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环境茶品自由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获得环境利益。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 在生产或贸易中, 环境资产的因素通常会被忽略不计, 环境成本并不全部包含在出口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中, 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成本的外在化, 环境成本的外在化使得某些出口生产和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 恶化自然资源, 造成全球环境问题。因此, 传统产品的自由贸易常常会对环境保护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而环境技术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或削减对环境的损害。同其他可供选择的同类产品相比, 环境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更小, 它具有亲环境的特性。因此, 推进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 能使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降低消费环节的资源使用量,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减少污染的产生, 进而有利于改善环境, 给全世界带来更大的环境利益。另一方面, 环境技术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沿着更为环保的线路发展其经济, 改善资源使用效率, 维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获得相当可观的环境利益, 同时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制定和实施环境法律和规章, 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进而有利于保护环境。因此, 对于那些环境保护法规相对缺失或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可以加速国内环境法律体系的确立, 完善国内环境法律体系。
2. 有利于消解国际贸易壁垒, 增加贸易利益。
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宗旨是各成员国在世贸组织的协议框架内, 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 在环境技术产品和环境技术服务领域内逐步消减和取消一些阻碍和扭曲市场发展的限制, 如出口补贴、关税壁垒、配额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等, 降低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门槛。各成员方要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更多的优惠政策, 促进环境技术产品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通, 这样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激励更加环保的产品出现, 另一方面对于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廉价产品的国内消费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有助于国内的技术进步。
此外, 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最终目标是增加出口贸易额与贸易利益。对于世贸组织中的发达国家成员来说, 这一目标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某些发达国家在特定的环境产品领域占有比较优势, 这些国家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来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成员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产品领域也拥有比较优势, 通过环境产品自由贸易谈判范围的扩大, 发展中国家可以减少和消除发达国家对这些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从而谋求更大的贸易利益。
3.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环境技术产品的自由化贸易, 可以使全球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效率, 增加经济收益。同时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 不仅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 同时也有益于人体健康,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某些特殊环境产品上存在优势的国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将这一产业部门发展为核心产业, 并借助世贸组织的相关协议来扩大本国的出口, 进一步促进资源在整个全球领域的利用和分配,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传统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往往需要借助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导向, 环境技术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可以突破传统的范畴, 在贸易领域建立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
4. 有助于提高环境产品的供应能力, 促进技术进步和转移。
一些支持“清单方式”的世贸组织成员方认为, 伴随着一揽子资助方案和技术援助, 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将促进环境技术的交流和进步, 鼓励技术的创新和溢出。之所以会产生国际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 是因为各国在环境技术发展中的水平不一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一切领域都具备绝对优势。每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科技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在其环境技术上都有所长和所短。利用国外先进的环境产品和技术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是历史的必然。因此, 国际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能提高环境产品的生产供应能力, 促进环境技术的转移, 而国际环境技术转移是一个国家环境技术发展过程的必要环节,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即利用国外先进的环境产品和技术, 通过消化、改良和创新, 提高自身的环境产业技术, 使经济资源总量得以增加, 同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最终促进科技经济的发展。
二、中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分析
1. 中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的特点。
美国环境技术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是中国。美国对中国环境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远远大于进口规模, 而且从总体上看, 中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额占中美贸易总额的比例保持逐年上升的态势。美国对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特点主要体现在产品类别上。美国对华出口的主要类别的环境技术产品包括:监测分析、水和废水类产品。自2004年以来, 美国对华的环境技术产品出口中, 这两类产品占的比重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且增长幅度较大。以2011年为例, 美对华共出口监测分析类产品81项, 出口总额为20.95亿美元;水和废水类产品73项, 出口总额为13.58亿美元。另一方面,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环境技术产品包括水和废水类、清洁能源类产品。以2011年为例,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清洁能源类产品有21项, 水和废水类环境技术产品进口项达67项。从产品特点来看, 美国对华出口的优势产品集中于“化学分析仪器和装置”、“质谱仪”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优势产品则以“旋塞”“手动龙头”“阀门及类似装置”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
2. 中国环境技术产品的发展前景。
环境技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从需求方面来说, 我国环境技术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将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 增加环保投入, 因此具有竞争力的检测检验和环保治理设备在我国有巨大市场需求。这是我国环境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
其次, 在政策方面, 目前我国的政策导向对我国环境技术产品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的环境保护产业正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而环境技术产业也被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与环境技术产品相关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包括“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 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的总体目标。这些政策为我国未来环境技术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最后, 在面临的问题方面,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我国的环境技术产品产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我国环境技术各领域发展不平衡。从环境技术产品的贸易情况可以看出, 2010年, 美国对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 其中仅光伏电池一项产品的出口量就占环境技术产品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由于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我国会出现某一领域的环境技术产业盲目跟风, 扩大生产, 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继而导致贸易壁垒的产生, 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二是环境技术产品在我国还属于较新的行业, 竞争力较弱, 而美国的环境服务业在全世界是属于领先地位的。此外, 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技术产品主要集中于较高端的精密仪器, 如环境监测与分析仪器, 而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业则主要集中在较低端的资本和资源密集型的机器零部件、环境设备上。这说明我国在环境技术产品上的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产品创新能力较弱, 环境产品行业尚未完全掌握某些核心技术, 部分先进设备仍需要进口, 这就导致我国环境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容易受到国外产品的强烈冲击, 容易被国外的先进技术逐出世界市场, 更不易占领国外市场。我国环境产品行业的这种弱势现象在中美环境产品贸易中更加显著。
三、我国的环境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路径分析
环境技术产品在中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的环境产品贸易还存在着多种制约因素, 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快环境技术产品的发展, 我国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 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增加环境技术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
技术是环境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 政府应加强和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 补贴企业进行合理的环境产品开发投入, 以企业投入为主, 成果归企业所有, 从而促进全社会对环境技术开发的投入和成果的应用。另外, 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技术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所以有必要适当引进一些关键性的环境技术, 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 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使该技术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2. 加强对环境技术产业的宏观调控。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经济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对环境技术产品都有详细的清单, 可以对环境技术产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对环境技术产业进行了5次大型统计调查, 这些调查基本反映了我国环境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情况, 但是环境技术产业贸易的具体情况相关部门并不是非常了解, 这给环境技术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建议我国也应尽快建立符合国家利益和国际标准的环境技术产品和服务清单, 开发环境产业数据库及决策支持平台, 对环境技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以辅助《“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3. 在环境技术领域加强与先进国家的广泛合作。
在环境技术领域, 政府应加强与世界上环境技术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 应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平台。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技术管理经验, 学习世界上最佳的环境技术、先进的管理体制、成熟的技术评估体系, 使我国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 从而提高中国环境技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林奇.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师, 2008, (6) :34-36.
[2]宁学敏.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 2009, (11) :51-54.
[3]王晓宁.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与协调[J].知识经济, 2008, (2) :55-57.
[4]陈刚.中美环境技术产品贸易分析[J].环境保护, 2013, (9) :75-76.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篇6
1.1农产品贸易总量变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实施后, 对双方农产品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蔬菜和水果贸易。2004年中国从东盟进口蔬菜3.5亿美元, 同比增长77.8%, 主要进口的蔬菜是木薯干;出口蔬菜3.1亿美元, 同比增长31.8%, 主要出口的蔬菜有大蒜、马铃薯、香菇、胡萝卜等。2004年中国从东盟进口水果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9.2%, 主要进口水果有桂圆、山竹、榴莲等热带水果;出口水果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5.4%, 主要出口苹果、梨和柑橘等。这些都丰富了中国和东盟老百姓的菜篮子。
“早期收获”是一个示范、试验项目, 全面降税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2002~2006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从37.5亿美元上升至80.1亿美元, 增长113.5%, 平均每年增长20.9%。其中农产品进口总额从22.1亿美元上升至49.6亿美元, 年均增长29.3%;农产品出口总额从15.4亿美元上升至30.5亿美元, 年均增长18.6%。
2007年云南传统的烟草对东盟出口出现萎缩, 但是鲜切花、茶叶、香料油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却保持着平稳的攀升趋势。仅在一季度, 云南出口农产品总额约1.04亿美元, 其中对东盟出口农产品达到5.7万t, 3400万美元, 占云南出口农产品总额的32.8%。一季度对东盟鲜切花出口711t, 同比增长13%, 创汇收入173万美元, 同比增长1.7倍;对东盟茶叶出口420t, 同比增长5.1倍, 创汇收入121万美元, 同比增长1.8倍;香料油出口215t, 同比增长1.2倍, 创汇收入98万美元, 翻了一番。
2010年上半年,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365亿美元, 同比增长55%, 超出中国同期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从东盟进口总额719亿美元, 同比增长64%;中国对东盟出口总额646亿美元, 同比增长45%。
1.2 农产品贸易品种变化
滇南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总量发生巨大增幅的同时, 双边贸易品种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交易的农产品数量越来越大, 品种越来越多。
2003年中国与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实施农产品零关税, 云南的大米、玉米等大宗农产品进入东盟国家, 蔬菜、温带水果、花卉、茶叶在东盟国家的出口增加。2004、2005年云南的烤烟、卷烟在农产品出口中独占鳌头, 突破亿美元大关;食用菌对东盟出口量占出口蔬菜近七成, 其中松茸是出口食用菌的最大品种。2006年对东盟的咖啡出口“量减价增”, 出口量下降4倍, 出口额却增长约2倍, 咖啡的创汇能力增加;坚果、果仁是对东盟出口增长较快的新的农产品, 比同期翻了一番。2007、2008年对东盟出口鲜切花增长迅速, 各类品种的切花大量出口东盟, 是出口农产品中新的增长点。
因此, 利用滇南丰富的资源, 积极开拓新、特农产品出口, 不仅增加对东盟出口农产品的品种, 扩大市场份额, 这也是未来时期发展农产品贸易的有效途径。
2 滇南地区农产品优势
2.1 独特的区位优势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 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 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红河州作为中国-东盟两大市场的结合部和昆明、河内两大城市辐射的交汇点, 依托个旧、开元、蒙自三县市的特点, 通过优势互补, 打造滇南城市群, 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滇南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交往, 通过多种贸易方式进行农产品贸易。
2.2 产品互补优势
滇南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在不断的扩大, 在发展条件、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消费水平等互补性条件下, 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种类呈现多样化, 不同的农产品有不同的出口市场。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国都要抓住“人无我有”的特色产品优势, 长期坚持贸易合作以实现双赢。云南尤其是滇南地区可以发挥农产品的多样性和特有性, 利用国际市场的需求差异, 实现农产品贸易的空间互补优势, 促进滇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2.3 廉价劳动力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劳动力资源丰富, 这种优势在云南依然突显。云南省目前有劳动力约760万, 滇南地区更是劳动力充足, 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滇南的农产品贸易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 这是滇南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一种战略选择。而东盟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中国与东盟的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关系。因此, 滇南抓住优势, 发展蔬菜、花卉、茶叶、水果和畜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出口, 这是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3 双边贸易面临的问题
3.1 双方非关税壁垒
3.1.1 信息不对称。
马来西亚亚洲战略与领导人研究所CEO马哈蒂尔指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允许企业自由选择境内贸易或者境外贸易, 因此供需双方关系日益紧密, 在此过程中“如何获取充分的、必要的, 正确的信息”就显得十分必要。各经济实体在面向新的国外市场时需要更加紧密的合作。例如, 在资源的输出与输入要做到双方资源信息的对称, 而恰恰相反,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信息共享机制不畅通, 信息表述不衔接、不接轨, 信息往往不对称, 在交易中出现毁、退现象, 造成贸易障碍, 这样就损害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3.1.2 技术与标准的瓶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实施后, 制约双方贸易投资的最大障碍是技术和标准。例如, 实施严格的变化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和标准限制农产品进口, 以达到保护本国农业的目的。在实际的贸易中我们看到双方标准不一、技术上得不到双方认可的因素都影响贸易的发展, 这种瓶颈现象要求各方开展技术标准的统一和技术的互认, 为贸易合作扫除障碍。
3.1.3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疑虑。
在2008年1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东盟国家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心存疑虑, 原因在于既希望人民币成为东盟国家的“稳压器”, 同时也害怕自身对人民币依赖扩大后, 东盟金融货币乃至国家整体经济被人民币“裹胁”, 重演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风暴。这影响了自由贸易区向纵深发展。
3.2 滇南农产品自身问题
3.2.1 产品规格混乱, 市场定位过低。
滇南农产品出口对东盟国家没有自己统一的规格, 农产品运输到市场上让人难以识别它的等级, 规格混乱不一, 从而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 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大多数是边民和规模较小的企业, 由于他们采取低价措施销售, 使农产品在东盟市场成为低利润率、低档次产品, 无法进入高端市场, 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地位, 不利于贸易的发展。
3.2.2 产业链不配套, 品牌意识不强。
由于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较小, 各自为战, 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不配套, 企业是“小富即安”的经营理念, 市场意识不强, 不积极参加国际市场竞争, 固步自封。许多优势农产品虽然符合原产地原则, 但是产品的识别系统不完备, 品牌意识和产品形象不强, 致使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滇南农产品出口的规模化、制度化发展。
3.2.3 缺少专业协会和中介经济组织, 产品进入市场组织差。
农业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滇南虽然有特色的农产品, 但是边民在没有专业组织的指导下很难使自己的农产品进入自由贸易区。即使进入东盟市场, 然而在农产品交易中出现贸易争端, 没有专业组织为其正当利益进行维护, 致使农民在交易中处于被动的弱势, 造成农民利益受损。
4 促进东盟与滇南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建议
4.1 减少非关税壁垒, 充分合作
4.1.1 加强交流合作, 积极进行信息沟通。
加强合作与交流, 互通信息, 诚信贸易, 促进双边真诚合作。东盟和滇南都要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沟通信息, 互助合作, 共享信息, 给有实力的出口企业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 开拓市场, 扩大销售, 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更好发展。
4.1.2 消除技术壁垒, 统一认证标准。
中国与东盟都应该完善农产品技术法规体系, 积极采用国际统一标准, 使双方农产品出口跨越技术性壁垒。通过实行同一水准的质量检验检测标准, 减少双方农产品贸易中的摩擦, 通过行业协会的协商与交流, 保护农产品出口。
4.1.3 增强人民币结算的安全性。
虽然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了小额贸易出口, 刺激滇南农产品出口, 但是东盟国家喜忧参半。中国政府应该加强边贸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人民币结算制度化, 加强管理, 减少违规风险, 扩大人民币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交易量, 树立人民币结算的稳定与安全性形象, 尽可能提高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结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4.2 完善制度, 提升质量
4.2.1 建立优质农产品认证、标志制度。
滇南应根据出口目标国家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出口与之相一致的农产品, 对符合要求的农产品进行制度化“身份认证”, 树立品牌标志, 维护滇南农产品出口在东盟市场上的信誉度, 提高企业竞争力, 打开并巩固国外市场。
4.2.2 构筑农产品绿色保障体系, 健全产业链。
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在市场上是最受青睐的, 滇南的农产品出口应在原料生产、加工、包装、产品检测、物流运输等整个产业链过程中, 全方位实行绿色农产品标准, 满足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 把好出口关,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形成标准化出口。
4.2.3 强化“数字农业”理念。
“数字农业”是现在社会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数字化体制, 利用农业及信息技术人才去处理滇南农产品出口中具体的事宜, 宣传数字农业的积极作用, 使边民及企业认识到数字信息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培训, 转变落后传统思想, 提高效率, 培养现代生产和出口农产品的理念, 提高滇南农产品出口东盟的速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农产品贸易量、品种增加, 促进东盟和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滇南农产品出口东盟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以及多样化农业的优势, 但农产品出口东盟总额在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还很小, 说明其在生产规模、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和营销策略等方面与国内其他省市、国外竞争对手还有差距。
因此, 滇南农产品要进一步打开东盟市场, 需要政府加强合作交流, 消除壁垒, 实现资金安全结算, 主动调整农业的生产布局。滇南应该加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工作,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 建设农产品出口的绿色通道, 进一步完善滇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 加强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 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农产品出口, 实现滇南农产品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参考文献
[1]高旗, 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的重要经验-特色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发挥[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2010 (9) :7-8.
[2]王国平、李见明、马腾飞, “早期收获”计划与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J].东南亚, 2007 (1) :46-52.
[3]王铭, 一季度云南鲜切花、茶叶、香料油领涨东盟市场[J].农村实用技术, 2007 (5) :19.
[4]山世英,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 2007 (8) :42-44.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篇7
全球化和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齐头并进的两股力量。区域化立足于构建合作与互补的竞争力,而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更具有合作优势。东盟(ASEAN)多数国家与中国毗邻或隔海相望,地缘联系紧密,交往历史悠久,加之当前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时期,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双方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的建立,为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其影响正受到广泛关注。
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农业被确定为新世纪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之一,基于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双方始终都将农产品贸易作为开展合作的重点。
然而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在特征和趋势上存在着多变性与复杂性,为更好把握当前的贸易形势和格局,应继续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和促进与东盟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因此,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内在结构与作用机制的分析将是研究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基础。本文将就此作出分析:
二、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一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对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产品结构效应和市场结构效应,即一个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能否集中在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上以及出口的去向是否分布在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国家或地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结构如何呢?是否有效切合东盟需求市场的基本特征呢?
另一方面,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多元化(或多样化),包括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因需求波动而导致的出口风险。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风险程度又如何呢?
1.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
近几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取得了较快发展,东盟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双边贸易额已从2002年的38.1亿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139.1亿美元左右,增长了2.7倍。
东盟各国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国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不同,东盟10国中,除文莱和新加坡外,农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尤其是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农业发展速度较慢,农业技术落后。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是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国。从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来看,在2008年和2009年第1季度,这五个国家占中国—东盟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7.9%和89.7%,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集中度高。从中国与主要东盟农产品出口国市场结构来看,中国与其在市场结构上存在很高的相似性,欧盟、美国、日本都是主要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目的地。
2.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农产品贸易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东盟(2006)》和重要农产品出口月度统计报告(2006-2009)
根据表三我们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9年中国对东盟平均出口金额最大的前三类农产品是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坚果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坚果制品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出口金额增长稳定,这些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农产品,符合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具体来说,2003年~2009年期间中国出口东盟的农产品主要有大蒜、苹果、烟草、柑橘、梨等,而且均有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在此期间大部分农产品出口具有明显增长,个别年份有所起伏,猪肉、虾制品、食糖等少数农产品出口额逐渐下降。总体而言,出口份额较大的多是初级农产品,包括水果、谷物、蔬菜等,出口的加工农产品所占份额较小,比如食糖0.05亿美元,苹果汁0.05亿美元,猪肉、鸡肉、植物油等出口额也都较小,且年际之间有明显的波动。
由上述特征推断可知: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基于两地区资源互补的现实选择,中国所出口的农产品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经济水平,出口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进一步发挥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进行着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多元化,以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但主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仍很低,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亟待提高。
由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分析和产品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资源-市场互补性格局,此格局有利于在今后日益完善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更大的发挥农业出口的潜力。
三、结论与讨论
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给双边地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框架,农产品贸易合作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了显著的特征。
通过对近几年来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攀升和贸易逆差拉大的趋势的把握,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形成了竞争与互补并存的双重格局。
从互补关系的层面上来讲,由于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生产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尤其是中国的温带水果如苹果、梨等在东盟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关税的减免和降低意味着我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大市场份额,带来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扩大农产品的出口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随着出口的增加,农业、农民的收入也会得到提高,这又会促使农民进一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反过来再促进出口。
从竞争关系的层面上来讲,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由贸易区域内和自由贸易区域外两个维度。在自由贸易区域内,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主要是基于互补性展开,但互相之间仍然存在竞争,比如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国海南热带水果生产商面临来自更具竞争力的马来西亚等热带水果生产商的竞争。在自由贸易区域外中国与东盟都是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而各自向第三方的出口结构非常相似,具体表现为较高的市场相似度指数和产品相似度指数。
在自由贸易区制度框架下形成的双重贸易关系的格局使得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积极主动地应对呢?
1.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产品差异性是构成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优势特色农业指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相对商品量较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充分利用互补优势,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盈利的重点在于培育良种、发展特色。
2.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农产品进口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在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样会促进政府加快采取各种措施发挥中国各地的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结构调整,加速并扩大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3. 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在肉类加工、水产养殖、种植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而东盟在动养殖、水果生产及加工方面的技术优于中国,通过更多的农业合作计划,可以促使双方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双方的农业生产率。
4. 加快农产品出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是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落后。这种不良状况不仅不利于农产品国内市场的流通,也不利于农产品及时快速地输往国际市场。因此,要加快西南地区农产品出口的流通效率就要打破地区封锁与垄断,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这就需要强化道路、通信网络、市场、仓储等基础。
5. 建立健全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促进贸易顺利开展
由于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之间还没有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导致双方在检验检疫技术问题,特别是农产品的化学残留问题上极易产生分歧,因此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可能会因此面临各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双方可能会在农产品贸易上产生一系列摩擦。所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一些部门必须建立起合作磋商机制,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保障中国—东盟贸易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吕玲丽: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相似性分析口,《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2]李培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财贸研究》,2007年第4期
[3]孙林等:《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7期
[4]孙笑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研究》,《当代财经》,2003年第3期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篇8
一、中国对外贸易转型的特征化事实
中国在过去10年当中,贸易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贸易增长特征,即城市化特征,形成了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品进口投入、低技术附加创造、外资加工与生产支撑的程式化特征。归结起来有五个方面。第一,中国的贸易增长主要沿着集约的边际(依靠出口产品的单一数量扩张)实现, 而扩展的边际(新的企业进入以及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的贡献较小。这种增长依靠的是数量扩张, 而非质量提高与贸易品种的增加,更不是完全靠地区和产品的多元化的增长。第二,在新型国际分散化生产体系下,中国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比率不断提高。按国际标准衡量,出口“敞口”程度总体保持稳定且并不高。中国在新型国内生产体系中已经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特别在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中间产品贸易上的往来不断增加,但从WTO正在进行的以增加值方式估算各国出口贸易额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创造的出口增加值的比重仍然不是很高。 第三,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工贸易, 这种加工贸易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中国虽然在这样贸易格局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盈余顺差,但是利润大多数为他国赚取。第四,中国的出口贸易经历了迅速的结构变化,技术复杂度不断提高,但其真实的出口技术含量可能被大大高估了。从统计上看,有时认为出口的最终产品是高科技产品,但是实际上只是完成了高科技产品在最后加工组装上的环节。第五,中国贸易在爆炸式增长的同时,其贸易条件在中长期内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我们要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换回原来的进口商品。归结起来,中国的贸易特征是依靠数量扩张,价格竞争,中间产品大部分投入,低附加值的创造以及依靠外资企业来进行生产和加工这样的基本模式。
中国的贸易发展特征从本质上说反映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即高储蓄率支持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主导、出口驱动的外向型经济(见图1)。这样的贸易模式与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所依赖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紧密相连。所以我们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者说经济“再平衡”,中国未来要面临经济转型,而贸易转型是离不开经济转型这个大环境和制度背景的。
金融危机以后,我国贸易与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形式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从本质上来说,则是对发展模式的一种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下,我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体制作出深刻的反省既而来决定经济转型与变革。中国贸易发展战略需要向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模式转变,同时应增强贸易政策与其它政策在总体经济发展框架下的有机黏合。
20世纪90年代进行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改革及加入WTO之前,中国主要是以提供政策激励方式来发展贸易。从早期的进口替代到进口替代中国导向共同结合,再过渡到出口导向。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的概念进入经济决策的层面从而使整个经贸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就更需要向内外需求相互协调、进出口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友好型的贸易模式转变,减少对外贸的依赖,同时使储蓄和投资更加平衡,使贸易政策和其相关政策能够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共同的框架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入世后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一个总体评估
以下主要从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进程、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趋势与特点及目前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来对加入WTO后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行一个总体评价。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进程
加入WTO后,中国贸易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5年):全面与切实履行入世承诺,有力推进了规则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贸易自由化,使经贸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管理的透明度显著提高;第二阶段(2006-2008年):为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减少对外贸易盈余所带来的国际压力,对贸易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主要表现为对部分出口的限制;第三阶段(2008-2012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稳定外需、逐步纠正对外失衡的贸易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WTO,中国贸易政策审评(2006,2008,2010)相关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WTO反倾销数据库与商务部相关信息
通过对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出口政策、进口政策、知识产权和汇率改革的各方面进行总结与描述,笔者认为,中国贸易政策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侧重点不同。第一个阶段全面和切实履行了入世承诺,有力推进了规则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贸易自由化,使外贸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管理透明度显著提高。主要成绩是颁布了行政许可法,使政策决策与行政诉求的程序化有了法律保障。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应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及经济过热的情况。在这个时期,我国经常账户的余额占GDP的比重失衡的程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2007年经常账户的余额比重占GDP的比重高达11%。为了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减少贸易盈余给我们带来的国际压力,对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将传统的重心由进口转向出口,具体表现为对部分出口产品的限制。第三个阶段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造成的经济增长与就业方面的冲击,采取了稳定外需,同时逐步纠正对外失衡的贸易政策。所以这个阶段的贸易政策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不能使外需下降太大,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二是要逐步纠正对外贸易的失衡。
(二)入世后中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趋势与特点
1. 入世后前5年的有序改革,2005年后步伐有所放缓
入世后的5年内遵照WTO协定与承诺有力而有序地实施贸易自由化改革,但2005年后其步伐有所放缓。如2005年以后TPP中关于中国进口关税变化不大,实际关税和约束关税税率的制定几乎是相同的(2012年7月刚公布的中国第三轮的税率改革,笔者还未及将最新的资料统计进来)。
总体来说,前两次WTO每两年进行的评估对我们是相当肯定的,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这样明显的趋势:从贸易自由化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在多哈回合中所作的初始承诺、在上一次谈判过程中所作的承诺以及实际贸易自由化做的承诺之间的比较表明,中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与中国所处的收入主义相比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尽管在入世时做出了承诺,但贸易自由化的空间相对其它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比较大。比如我们的金融、电信这方面作的承诺虽超过了其它国家,但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贸易自由化步伐有所放缓,主要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两个;一个是关于如何进行深化改革,在顶层设计方面的政策争论。如深化市场改革,出现了新左派思想。对很多的问题,特别关于收入分配、地方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国有企业等一些敏感问题有很大的争执。当这些问题凸显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如何深化改革就会面临障碍。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利益集团,特别是来自于大型的国有企业在一些垄断行业的政治压力。
2. 总体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贸易救济与危机触发的临时保护措施有所加强
在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一些有所加强的贸易救济与危机触发的临时保护措施是被WTO允许的、合理合法的,是WTO框架下的安全法。如反倾销、反恐的保障措施,它国反我们,我们也要拿起合理的武器保护自己。当然也存在一些有争议的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主要体现在:①稀缺资源品的出口限制(如对稀土资源出口限制);②部门导向的产业政策(税收减免、非税补贴、价格管制、指导信贷、优惠信贷支持等);③财政刺激计划中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货的限制;④对金融、速递等服务业的限制;⑤汇率政策(人民币低估);⑥自主创新发展计划;⑦国有企业;⑧各种形式被其他国家盯得很紧的补贴。例如,自主创新发展计划是为了配合中国的产业升级,我们不仅要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还要实现产品的高端化。
3. 出口限制与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在进口贸易自由化顺利推进的同时,中国出口限制和贸易壁垒自2006年以来有所增加,这也是我们和其它国家有争议的主要领域。主要措施有出口税、出口禁止、出口最低价格、出口竞价、出口许可证、出口配额、出口退税等。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内供应、减少贸易盈余、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实现绿色与低碳生产等。但有一些措施不能为其它国家所理解。主要案例有焦炭、稀土、坞精矿。
4.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与摩擦不断加剧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及摩擦不断加剧,暴露出中国在贸易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这也表明大家都在尊重规则,愿意按照法制的精神来解决问题。表1总结了中国作为被诉方WTO争端解决的案例,有些没有结果,有些有了裁定,有的是我们跟其它起诉方达成了和解,或者谅解。在这些案例中,大多数中国还是修改了自己的一些措施和政策。笔者认为,根据通过庭外解决方式或者说一级裁定方式对措施与政策进行修改和让步的做法,还是暴露出我们在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
5. 国内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在贸易边界壁垒逐步得到削减的同时,国内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然而它们不但尚未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缺乏跨政府部门之间立法与决策的协调统一。各国之间,特别是西方国家在与贸易自由化比较激进的新兴市场和小国进行贸易谈判时议题并不是贸易边界措施,而主要涉及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即边界内措施或边界后措施,我们称之为“下一代贸易政策”或者“新一代贸易政策”。如TPP美国及亚太伙伴协定中的会员所认为的高质量、高标准的21世纪贸易协定中的一些议题,在WTO协定中也有所触及的标准服务、知识产权等。有一些是属于在WTO议程内,但多哈回合还未谈得很深,除了贸易便利化以外,还包括新增政策、投资、政府采购,有一些在WTO只是讨论,没有规则和协定,像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还有以发达国家为主的FTA中广泛讨论的,像电子商务、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包括TPP中提出的管制对接,生产供应链联系等等。所有的议题都是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及其企业进一步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及其它国家市场来打破壁垒,减少障碍。机关边界上没有什么措施,但是在内部有很多隐性的能够阻碍竞争的措施,需要通过新的协定加以约束。这一类协定之所以难谈,是因为双方谈的不是消减多少的可量化谈判,更不是对价谈判,而是共同认定一种标准和规则、执行的程度、不断提高自身基础的过程。边界内措施中存在广泛的多样性诉求,致使谈判过程艰难。这些问题对中国中长期发展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应该重视这样的问题,不应以狭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简单地“由其它国家提出来的,他们赞成我们就反对,他们反对我们就赞成”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6. 积极寻求建立地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s)
中国在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者的同时,积极寻求建立地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s)。如多哈回合2005年中国在大连成功组织WTO小型部长会议;在2008年WTO部长级会议上作出的协调与弥合努力得到各方认可;中国在农产品与非农产品谈判上代表性地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FTAs:已达成协议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加坡、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在谈的有澳大利亚、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冰岛、挪威、瑞士;可研过程中的有印度、韩国、日本。
(三)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现在贸易经营权、进口壁垒、出口限制、服务贸易、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产业政策等方面。第一, 在贸易经营权方面,音像、视听、图书等产品尚未放开;对上述产品以及药品、原油和成品油的分销限制依然存在;国营贸易的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进口壁垒方面,关税峰存在于农产品与食品、纺织品与鞋帽、交通机械设备等部门;农产品和化肥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与透明度有待提高。第三,出口限制方面,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出口限制和出口退税会造成对世界供给的扰动,也会导致国内价格背离国际价格,且不利于上游行业。第四, 服务贸易方面,银行、证券、保险、电讯以及交通运输等关键服务部门仍然存在各种进入壁垒和商业限制措施(包括歧视性的最低资本要求、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限制、经济测试要求、强制性合资要求等),且国有化成分偏高,对民营和外资企业的进入门槛依然较高;邮政速递等部门仍禁止进入。第五,技术标准方面,有的产品没有将国际标准作为现有国内技术法规的基础,也没有使用国际标准化机构公布的相关指南或建议作为新的合格评定程序的基础;存在重复性的国内检验与认证要求,与接受外国一致性评估认证的趋势不符。第六,知识产权方面,民事诉讼程序与救济有待进一步改进;行政处罚偏轻和提起刑事诉讼的门槛(金额标准)较高而不足以有效震慑盗版与侵权行为;执法力度需加强,执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较差,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行为;对因特网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较弱。第七,政府采购方面,法规适用领域不包括国有企业,存在对外国供应商的歧视待遇;各级政府部门有时被行政命令要求购买本国产品(如计算机软件)。第八,产业政策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各种中央与地方财政补贴、专项补贴、优惠贷款和政策性贷款、投资补贴、税收补贴,形成对进口品和外资企业的歧视;同时未能及时向WTO通报补贴的具体情况,已经通报的内容也不全面;一些部门性的产业政策(如汽车、钢铁等)构成贸易与投资壁垒;在利用反垄断法实施产业政策时,“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模糊,对行政垄断与国有企业的处理不清晰。
资料来源:商务部
三、中国贸易竞争力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
综上,笔者认为应在理解与吸纳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顺应当代贸易政策演变的趋势与特点、遵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目标的三大背景下,构建一个新的中国贸易竞争力的政策体系框架,并制定未来中国开放新阶段的政策议程。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个包含企业、产业、区域和国际生产体系四个维度在内的贸易竞争力决定因素的“钻石模型”。在图5中,贸易竞争力由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生产体系竞争力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企业竞争力主要通过产品差别、成本竞争与质量升级来体现;区域竞争力由技术外溢、要素共享、垂直关联、本土效应等方面共同构成;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主要是提高技术能力与资源禀赋;而国际生产体系中应注重工序分工、任务分工、FDI及非股权形式。
这个政策体系主要涉及一个最终目标、三大背景、四个中间目标及措施。三大背景体现为:一是吸纳最新的贸易成果;二要顺应当代贸易政策变迁的趋势和特点;三是要遵从5~10年内中国中长期经济转型的大战略。最终目标毫无疑问是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贸易综合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间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四大中间目标为包括提高企业特别是微观企业的生产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生产积聚和融入国际生产体系。主要措施是坚持第二代贸易政策,实行新的外国投资政策,推动地方与区域发展政策及与贸易相关的其它政策的改革。在这些政策层面,工作的重心也应发生一定转变,从贸易政策来讲应该由“第一代传统贸易政策”即边界措施转向“第二代贸易政策”。从外资投资政策来讲重心应该由单纯的靠税收减免,靠提高优惠的土地政策等“激励政策”转向“商业便利措施”,特别是在政府治理水平方面,治理腐败与商业贿赂、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与环境要有大的变化。对于地区和区域发展政策来说,地区竞争的重心应当从“要素和市场竞争”转向资产与“商业环境竞争”,不仅仅看谁的地价便宜、劳动力便宜,而是更多地转向综合性商业环境的竞争。
在中国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部门割裂、区域割裂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目前很多多边和区域谈判中非常突出、相互联系的水平层面的应付,需要很多部门共同就一个问题达成有机联系的政策体系,在这方面来讲,我们在政策决策和治理水平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使贸易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能够融汇贯穿起来,而不是从本位主义出发,这将对下一个阶段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是大有意义的。
四、中国贸易政策改革议程
中国贸易政策的改革议程主要是四个方面,即提高企业生产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生产集聚与融入国际生产体系。第一,提高企业生产率。减少融资约束与不平等(特别是对出口型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加强贸易融资(信贷额度与优惠利率);对开拓国际市场与海外投资提供官方协助与补贴(如建立促进机构与平台);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如补贴、减免税收等)。第二,降低贸易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与通讯等);放松管制和结构改革(如电信、运输、能源等);促进贸易便利化(如海关程序、标准检测、动植物卫生检疫等,特别是在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简化行政许可(减少时间与费用)。第三,促进生产集聚。发展区域中心(hub)或“特许地区”;发展区域性垂直关联生产与贸易体系;着力促进中间产品的产业增长与质量升级;建立跨区域和区域内劳动力流动机制;加强对聚集地区的城市管理与环境监控。第四,融入国际生产体系。深化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削减中间产品的贸易壁垒);扩大服务业开放和准入(特别是专业服务);提高经济法治(特别是商业合同的履行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商贸信息平台与网络建设(特别是供应商的搜寻);强化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的实施(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和行政垄断)。
参考文献
[1]郑宝银.“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学术峰会”会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1,(6)
[2]盛斌,钱学锋,黄玖立,东艳.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国际经济评论,2011,(9)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篇9
2005年1月1日,对于我国纺织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结束了其历史使命。然而刚刚过去一个季度,美欧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纷纷设限。难道这些就是WTO倡导的纺织品自由贸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离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究竟还有多远?
242段:念到2008年的“紧箍咒”
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其根据是《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第242段条款。这种选择性保障措施条款违背了WTO非歧视性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我国在加入WTO谈判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阻挠,被迫做出的承诺。根据该条款,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不仅具有歧视性,也是对该条款的实际滥用。
从规则本身存在的歧视性来讲。“242段”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从时间效力上来看,“242段”的法律效力为从中国加入WTO到2008年12月31日,有人将之戏称为念到2008年的“紧箍咒”。第二,“242段” 涉及的产品为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第三,“242段”是中国加入WTO时对其他WTO成员做的单独承诺,是单向的,“242段”对中国遭受不正当保障措施后的救济权利并没有规定,缺乏救济性,不符合权利义务的对等性。第四,“242段”规定的只是数量限制。第五,对何种情况下为“市场扰乱”并没有具体规定,对认定“市场扰乱”缺乏一个客观标准,这为一些滥用该条款的WTO成员提供了借口。第六,磋商提起国可以自主采取“设限”措施,“242段”(d)项规定:如在90天磋商期内,未能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条件,提出磋商请求的成员可根据提出磋商请求的当月前的最近14个月中前12个月进入该成员数量的7.5%(羊毛产品类别为6%)的水平对磋商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纺织品或纺织制成品实行限制。第七,对同一种产品不得重复实施“设限”,这一点在《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242段中文版里是有明确规定的,然而这一点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是突破了这一点的,2003年11月18日美国宣布对我国胸衣等三类纺织品根据“242段”设限,2005年又对胸衣设限。第八,在《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242段中文版里也规定设限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一年,然而2003年美国对我国三类纺织品设限一年期满后并没有自动解除。在“242段”的理解上,欧盟的认识基本和美国是一致的。从以上“242段”的特点来看,对我国纺织品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对我国和世界纺织业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因为它妨碍了全球纺织业自由贸易的发展。
如果说包括第242段条款在内的歧视性的选择性保障措施是我国在入世谈判时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但这也属于中国加入WTO有进有退、权利义务的平衡。我们承认第242段条款的法律效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严格按照第242段条款所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来进行。美欧依据第242段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设限的行为,其依据是不充分的,时间是过于短暂的,判断是不科学的。美欧设限行为实际上是对WTO规则的滥用,既有事实认定方面的错误,也存在程序使用方面的缺陷。
中欧纺织品协议的“后遗症”
2005年6月11日中欧就10类设限纺织品签署了备忘录,备忘录规定: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对上述10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欧盟承诺在2005—2007年期间,对于上述10类产品之外的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报告书第242段条款;2008年,对所有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段”条款。对于这样的结果,舆论界都定义为“双赢”,但对于这样的 “双赢”,或许只能说是有限的“双赢”。
首先,此协议本身就是对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减损和破坏。美欧滥用WTO规则,对我国纺织品设限,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是美欧贸易双重标准的体现。对中国纺织品按照WTO规则参与全球竞争的初步结果,大可不必过分反应,如果开这样一个不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头,将给未来WTO一揽子协议中很多具体国家、具体产业的新竞争格局带来冲击,并产生后续的不良反应,这对WTO体系的长远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危害是深刻而严重的。
其次,此协议配额的增长与我国纺织业的增长能力相比是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随着2005年1月1日WTO《服装与纺织品协定》(ATC)失效,盼望已久的纺织品自由贸易即将来临,国内大量纺织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设备,准备“大干一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国外大量纺织企业也纷纷转移到中国大陆,想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大赚一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的纺织品生产能力成几何增长。在2005年前4个月,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成倍增长,导致欧盟采取“特保”调查措施;2005年6月11日中欧达成的《中欧纺织品协议》规定,在2008年12月31日前,欧盟对中国10类纺织品按年8—12.5%的额度增长配额。这样的增长额度相对于目前我国纺织品生产能力,无异于杯水车薪。
最后,欧盟并没放弃在2008年使用“242段”条款,在协议里只是说2008年,对所有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段”条款,但这种承诺是多么的模糊,并没有任何效力,为欧盟在2008年故技重施埋下了隐患。
走好2008年以后的路
2008年12月31日,“242段”条款失效后,“入世”16条将是横在我国面前的另一道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6条又称为“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同样是只针对中国可以实施的歧视条款;第二,只是对“市场扰乱”规定得更明确些,但具体实施时仍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分歧;而且实施的目标更加广泛,包括所有原产于中国的产品;第三,实施的期限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起至2013年12月10日;第四,规定了任何此类行动应立即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相对于“242段”条款要规范些。我国“入世”16条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此类特保的发起同样也很容易被滥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单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在2013年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就将面临重重障碍。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国应如何走好2008年以后的路?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品的品质,走“品牌”之路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企业应下决心调整和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切不可急功近利,惟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同时,纺织协会也要多加配合,从中发挥积极作用。
而对于政府而言,加强指导和调控作用则应体现在诸多方面。1、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对欧盟各国纺织行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发布国别纺织行业状况报告,使纺织企业在出口欧盟时心中有数。2、帮助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开拓欧盟市场。3、在配额的管理上,有步骤地实行配额招标,把配额给予那些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4、改变我国的出口战略,加快实现出口“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5、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化率以延长加工贸易在中国国内的价值链。6、注重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
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 篇10
3月23日下午,国家商务部、广东省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联合在香港举办2015年CEPA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宣讲会,副省长招玉芳出席并致辞,国家商务部及广东省有关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并介绍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投资备案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香港特区政府及商协会等业界代表共300多人出席。
招玉芳在致辞中表示,服务贸易自由化新协议签署实施,广东对港开放的服务业部门拓展到153个,并首次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推进开放,为粤港服务贸易合作带来了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