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

2024-10-21

食用农产品(精选12篇)

食用农产品 篇1

从2016年3月1日起, 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场所需设置农产品检查制度, 批发市场需对场所内所售农产品进行抽检并记录, 同时, 13种禁止销售的农产品不得进入市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明确规定从3月1日起, 进入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将接受批发市场的抽检, 而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场所也将建立农产品检查制度。

根据《办法》, 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检查制度, 对销售者的销售环境和条件以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 或者委托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 开展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或快速检测, 并根据食用农产品种类和风险等级确定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 与屠宰厂 (场) 、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签订协议的批发市场开办者, 应当对屠宰厂 (场) 和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了解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相关信息, 查验种植养殖基地食用农产品相关证明材料以及票据等。

此外,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或者个人生产的食用农产品, 需由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等出具产地证明,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生产的食用农产品, 需由本单位出具产地证明。

在销售者义务方面, 《办法》规定了13种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销售禁售农产品将依照食品安全法给予相应处罚。

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包括:

(1) 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和剧毒、高毒农药, 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

(2) 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

(3)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4) 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

(5) 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

(6) 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

(7) 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

(8) 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9) 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

(10) 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

(11) 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销售的;

(12) 标注虚假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者地址, 或者标注伪造、冒用的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13)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

食用农产品 篇2

安徽省工商局法规处处长郑舒玉解答:

经营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许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没有规定许可制度。所以,经营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办理食品流通许可。

区分食品与食用农产品应注意3个问题:一看是否经过农业生产环节和收获环节以外的加工,二看是否在《食品安全法》施行前要求办理卫生许可证,三看是否被列入工业生产许可证目录。也就是说,如果食品经过一定加工、要求办理卫生许可证、列入工业生产许可证目录,就不属于食用农产品。工商部门监管食用农产品质量应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的职责分工执行。

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而租赁商场、超市内柜台经营食品,该如何处罚?可以同时处罚商场、超市吗?

天津市工商局法制处处长张建安解答:

(1)在查办这类案件时,应该先看经营者以谁的名义向消费者开具发票。

食用农产品将更有保障(二) 篇3

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具体要求

《办法》规定,食用农产品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必须提供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无法提供的,必须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销售按照有关规定需要检疫、检验的肉类,应当提供检疫合格证明、肉类检验合格证明等证明文件。销售进口食用农产品,应当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证明文件。有关部门出具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明或者销售者自检合格证明等也可以作为合格证明文件。

对于进口食用农产品的相关规定

进口食用农产品的包装或者标签应当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标明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的包装应当标明产品名称、原产国(地区)、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以及企业注册号、生产批号;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温度等内容。

分装销售的进口食用农产品,应当在包装上保留原进口食用农产品的全部信息以及分装企业、分装时间、地点、保质期等信息。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相关法律责任

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 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如:未建立或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未如实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市场基本信息的;发现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违法行为,未依照集中交易市场管理规定或者与销售者签订的协议处理的;未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允许无法提供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的销售者入场销售的;未按食用农产品类别实行分区销售的;环境、设施、设备等不符合有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

销售者销售未按规定进行检验的肉类,或者销售标注虚假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者地址,标注伪造、冒用的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食用农产品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未按要求配备与销售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冷冻设施,或者温度、湿度和环境等不符合特殊要求的;未按要求选择贮存服务提供者,或者贮存服务提供者未履行食用农产品贮存相关义务的;未按要求进行包装或者附加标签的,均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 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食用农产品 篇4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根据组织制度理论, 任何企业都生存于社会制度环境当中, 并面临各种制度因素的制约。构成影响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各种制度因素源于各利益相关者对食品可追溯性提出的一致要求。企业通过改进自身行为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其行为的预期或要求, 以求得生存的合法性。DIMAGGIO & POWELL (1983) 用强制性、规范性与模仿性三种驱动力解释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部门、消费者公众媒体的要求或预期等在促进企业对某一具体行为进行改进的作用;[8]杨东宁和周长辉 (2005) 认为处于企业内部的企业高层决策者、企业员工、组织惯性等对企业行为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并用战略导向、学习能力与经验传统三种制度驱动力解释。[9]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以下在食品安全形势加剧的背景下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驱动力假设。

1.外部驱动力假设

(1) 强制性驱动力假设。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企业食品安全行为具有强制性约束, 企业可能主动通过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寻求改进, 避免严格的管制甚至法律制裁或经济赔偿。国际上, 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部分食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性, 市场准入标准大大提高, 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出口企业构成贸易壁垒。因此, 提出两条假设:H1:面临的食品安全管制越严格, 企业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H2:面临着出口贸易壁垒威胁时, 企业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2) 规范性驱动力假设。

随着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消费和关注食品安全。[10]企业承受的食品安全压力越来越大, 不得不在食品安全专业化方面做出改进, 因而可能采取积极的食品安全行为来维护企业的形象。因此, 提出假设H3:企业面临的消费者及媒体压力越大, 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3) 模仿性驱动力假设。

模仿性趋同通常来自社会心理压力, 企业总是向同类企业看齐。当本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时, 企业为了避免失去竞争优势会进行竞争性模仿。因此, 提出假设H4:当所处行业越来越多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时, 越可能采取类似行为。

2.内部驱动力假设

(1) 战略导向驱动力假设。

由于消费者、投资者偏好高质量产品并愿意支付额外费用, 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形成新的商机, 具有远见的经营者会将其作为一种战略竞争策略, 以争取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同时, 这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的行为。因此, 提出假设H5:经营者质量安全战略导向意图越明确, 企业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2) 学习能力驱动力假设。

企业员工学习能力通常表现为积累的知识丰富的程度, 对复杂问题的认知与接受度, 学习能力越强对新技术的认知程度、合作精神、学习愿望和创新能力也相对较高, 推动企业内部过程革新的决策和实施就越容易。学习能力越强对质量可追溯体系认识也较深刻, 接受程度也更高, 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也就越容易进行。因此, 提出假设H6:员工学习能力越强, 企业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3) 经验传统驱动力假设。

企业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运营, 其发展方向具有路径依赖性。经验往往会沉淀为惯例性的思维或行为方式, 并影响着企业下一步的运营决策。如果企业进行了HACCP体系等认证, 那么其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 提出假设H7:企业具有质量安全认证的经验传统时, 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二、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与测量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选择外部与内部驱动力以及控制变量三大类共11个变量, 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驱动力进行研究。根据调查情况, 有55.6%的企业建立了质量可追溯体系, 44.4%的企业没有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1)

(1) 外部合宜性驱动力。

①强制性驱动力。强制性驱动力表现为管制强度和出口管制。本研究采用政府监管部门每年对企业产品抽检次数 (X1) 来测量政府管制强度。由于食用农产品企业出口可能面临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 因此选择是否出口 (X2) 来测量出口管制。②规范性驱动力。现实生活中, 公众对大品牌企业赋予较高的期望, 所以企业品牌越大, 曝光率越高, 关注度越高, 受到的消费者和媒体压力也越大。因此, 用企业品牌大小 (X3) 测量规范性驱动力。③模仿性驱动力。本研究中模仿性驱动力用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是否考虑同行的行为 (X4) 来测量。

(2) 内部合宜性驱动力。

①战略导向驱动力。本研究中选择质量安全优势竞争力因子值 (X5) 作为对质量可追溯体系战略导向的具体测量。②学习能力驱动力。员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能力的大小, 本研究采用员工学历 (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总人数的比例) (X6) 来测量员工学习能力的大小。③经验传统驱动力。本研究采用企业质量安全认证 (X7) 测量经验传统驱动力。具体指企业已经实施的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包括绿色食品认证、ISO9000系列认证、HACCP体系认证等。

(3) 控制变量。

由于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不仅受到内外部驱动力的影响, 还受到诸如企业资源等因素限制以及未知因素的影响, 所以还必须考虑到控制变量的作用。本研究选择所有制结构 (X8) 、企业年龄 (X9) 、企业规模 (X10) 、企业经营模式 (X11) 作为控制变量。

经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处理, 各变量的赋值与均值分布如表1所示。

2.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课题组2010年7月至10月份对四川省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而展开的一项问卷调查。根据四川省食用农产品企业的分布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 调查采用非随机方法抽样, 抽样区域主要包括成都、遂宁、眉山、乐山等城市范围的20个区 (县) , 基本覆盖企业分布的主要区域, 选定已经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HACCP体系认证的食品安全行为较好的企业为调查对象, 采用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问卷87份, 剔除无效和不全的问卷6份, 最终取得有效问卷81份, 有效回收率为67.6%。

3.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对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 根据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 除了战略导向驱动力与是否出口、企业规模与企业年龄间相关系数大于0.3以外, 其余变量间相关系数均小于0.3, 说明各变量之间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由于企业是否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为虚拟编码的二分定性变量, 所以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假说。假说检验包括3个模型:模型Ⅰ中纳入外部驱动力变量与控制变量,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注:*、**、***分别表示在10% 、5%和1%水平下显著。

模型Ⅱ中纳入内部驱动力变量与控制变量,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

模型Ⅲ中纳入所有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

(1) 整体模型检验结果。

求解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参数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 本研究中采用对数似然值、卡方检验值、Cox&SnellR2和NagelkerkeR2等统计指标对回归模型进行整体评价。对数似然值越小, 意味着回归方程的似然值越大, 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根据表2, 模型Ⅰ、Ⅱ、Ⅲ的对数似然值分别为41.61、74.78、27.14, 三个模型的拟合优度都很高。模型Ⅲ优于模型Ⅰ和模型Ⅱ, 模型Ⅰ优于模型Ⅱ。结合卡方检验值、Cox&SnellR2和NagelkerkeR2三项统计指标, 同样支持三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的差异。

(2) 外部合宜性驱动力假说检验结果。

根据表2, 抽检次数 (X1) 在模型Ⅰ和Ⅲ中都在10%水平下显著, 假设H1 (管制力度) 得到实证支持。这说明为了适应政府管制, 企业会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其产品质量安全。调查发现, 在政府的管制下, 一些企业积极实施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或HACCP体系认证等, 成都市启动猪肉、蔬菜、水果、菌类等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后, 促使销往该市场的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是否出口 (X2) 在模型Ⅲ中达到5%的显著水平, 假设H2 (贸易壁垒) 得到实证支持。说明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出口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调查也证实, 高金食品公司、蓝雁集团为了产品出口, 率先建立猪肉可追溯体系以满足进口国对产品可追溯性要求。

企业品牌类型 (X3) 达到5%显著水平, 假设H3 (消费者及传媒压力) 得到模型Ⅲ的支持。这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消费者与媒体舆论对企业的压力在增大, 这对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模型Ⅲ中, 同行压力 (X4) 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影响达到1%的显著水平, 假设H4 (同行压力) 得到实证支持。这说明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行为, 会导致同行业中其它企业的竞争性模仿。根据访谈得知, 部分企业因为同类企业建立了质量可追溯体系, 才随即采取模仿行动, 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3) 内部合宜性驱动力假说检验结果。

根据表2, 质量安全战略导向 (X5) 在模型II与模型III中分别以5%和10%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 假设H5 (质量安全战略导向) 得到实证支持。这说明企业经营者把质量安全作为战略导向, 把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视作企业的发展机遇, 进而把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作为一种竞争策略, 以此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经济效益。

模型Ⅲ中, 员工学历 (X6) 和质量安全认证 (X7) 的显著系数都大于10%, 假设H6 (员工学历) 和H7 (质量安全认证) 都不成立, 学习能力驱动力和经验传统驱动力的作用尚未得到实证支持。这说明企业员工学历对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作用不明显, 可能原因为建立可追溯体系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问题, 一般员工难以参与, 也可能是员工对质量安全了解程度、合作精神、学习愿望和创新能力有限所致;同时, 企业已经采取的质量安全措施如绿色食品认证、HACCP认证等, 对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决策影响不大。调查中发现, 有的企业采取了部分质量安全措施, 但不愿意建立可追溯体系, 究其原因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和与原有质量管理体系不兼容, 或者可追溯性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只考虑内部驱动力的作用时, 战略导向、学习能力与经验传统驱动力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影响均显著, 验证了内部驱动力的作用。而只考虑外部驱动力的作用时, 规范性与模仿性驱动力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影响显著, 但强制性驱动力中仅抽检次数变量的影响显著, 是否出口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在考虑两者的共同作用时, 除战略导向外, 学习能力与经验传统内部驱动力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影响不显著;而强制性、规范性与模仿性外部驱动力的影响均显著。可见, 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受到内部与外部驱动力的作用, 而且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驱动力是促使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主导因素, 内部驱动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 我们提出促进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议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政府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 加强食品安全管制, 促进更多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以缓解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加快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 对食品的市场准入提出明确的要求, 推进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步伐。三是各级主管部门可扩大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试点企业的范围, 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 让试点企业在该地区或行业中起到带头作用, 带动更多的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四是企业自身应增强对可追溯性的认识,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 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的程度、深度和宽度, 提高质量管理能力, 促进品牌建设。五是将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与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有机结合, 以促进各体系共同发挥作用。

摘要:在食品安全形势加剧背景下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是来自企业内外部的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四川省8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驱动力是促使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主导因素, 内部驱动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管制力度, 同时加强培训和宣传, 通过试点企业带动等措施来促进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企业,质量可追溯体系,制度理论,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Golan, E., Krissoff, B., Kuchler, F.Traceabilityin the U.S.Food Supply:Economic Theory and IndustryStudies[R].USDA, EconomicResearch Service, AgriculturalEconomic Report, 2004, No.830, March.

(2) 于辉, 安玉发.食品安全中实施可追溯体系的理论探讨[J].农业质量标准, 2005, (03) .

(3) 邢文英.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J].世界农业, 2006, (04) .

(4) 杨秋红, 吴秀敏.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

(5) 郭斌, 杨昌举.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及其在转基因食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养殖, 2004, (01) .

(6) Matthias Heyder, Thorsten Hollmann-Hespos, Ludwig Theuvsen.Agribusiness Firm Reactions to Regulations:The Case of Investments in Traceability Systems[J].Int.J.Food System Dynamics 2010, (02) .

(7) DeJonge, J.VanTrijp, H.Goddard, E.ConsumerConfidence in the Safety of Food in Canada and the Netherlands:The Validation of a Generic Framework[J].Food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08, (05) .

(8) Dimaggio, Paull.&walter a.powell.the iron cagerevisited:Institution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in organization Fields[J].Ae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 (48) .

(9) 杨东宁, 周长辉.企业自愿采用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的驱动力: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5, (02) .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篇5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保农产品流通安全,本市场(店)郑重承诺:

一、严格依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从事农产品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诚信经营,保证所经营农产品的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二、具有与经营的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农产品包装、贮存等场地且符合下列要求: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距离;

2、经营场所与个人生活空间分开;

3、经营场所保持内部环境整洁;

三、具有与经营的品种、数量相适应防腐、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及设施空间布局和操作流程设计符合规定,合理布局;

2、贮存、运输和装卸农产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安全、无害、保持清洁,符合保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农产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起运输;

3、备有数量足够、安全无害的工具、容器,标志明显,防止直接入口农产品与非直接入口农产品类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

4、容器、工具和设备与个人生活用品严格分开。

四、建立食品进货查检记录制度。采购农产品时查验供货者的农产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并如实记录农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五、所经营的下列农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的要求。

1、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2、畜禽类——不含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及激素类。

3、水产类——甲醛、氯霉素及重金属含量不超标。

六、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1、创造条件设立检测室,配备配备符合检测要求的速测仪器和专职的检测人员,适时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并将检测结果在醒目位置公示。

2、对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食用农产品,凭认证证书和专用标志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国外入境上市农产品凭入境检验检疫证书入市销售。

3、对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和实行定点屠宰并取得检疫合格证的畜产品,实行索证抽检。凭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近期产品检测合格证明和畜产品定点屠宰印章、检疫合格证可以直接进入市场销售;无近期产品检测合格证明的,进行现场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4、对来源于非认证基地的农产品并且未取得任何认证的产品,实行现场检测,由市场开办者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进入市场销售。

5、不盗用、伪造使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示,以及农产品产地证明。

七、实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

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禁止进入市场销售,进行退市、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向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报告。

八、实行质量安全结果公示制度

应在场内显著位置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牌”,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农产品的品名、产地、质量安全状况等信息。

九、实行标识管理制度

制作不同标识牌,挂牌销售,推行产品分级包装和产地标识管理。标识牌要注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等内容。

十、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承诺赔偿消费者损失,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以上承诺如有违反,自愿接受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给予的处罚。

承诺单位(盖章):

承诺人(签名):

食用农产品 篇6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现状;完善路径

一、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概述

食用农产品的流通阶段由运输与销售环节构成。食用农产品流通阶段中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在运输环节,我国食用农产品运输市场正由农民直接销售形式逐步向中间商批量销售形式过度。中间商团体逐渐壮大,但是食用农产品运销方式粗放。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在露天而非冷库和保温场所装车,用普通卡车敞开式运输,一般用帆布或者塑料布简单覆盖。裸露、非冷藏的储运方式,增加了流通环节中食用农产品二次污染的机会。在销售环节,农贸市场作为消费者接受度最高的一种传统市场,是目前食用农产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虽然各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手段抑制流动商贩的经营活动,但是流动商贩仍然在农贸市场中占据相当比重。由于流动商贩进入市场未经严格的许可制度审查,其所贩卖的食用农产品质量仅以自身的道德和信用为约束。流动商贩经营时间和地点上的灵活性又会导致事后追溯的困难。

食用农产品是食品加工的生物源性材料,是食品业的上游环节,其安全品质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探析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现状及其完善路径,解决食用农产品流通中的安全问题十分必要。

二、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现状

新《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全程监管的理念,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涉及由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等环节构成的整个产业链。目前,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的监管上,政府发挥着绝对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尚未能建立起监督监管无缝隙连接机制、监管信息不通畅、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缺乏创新激励等原因,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的问题仍然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法规政策繁复,基层监管人员适用困难

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以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为核心和基础,以涉及农业行业安全监管及大量技术标准的法规为主体,以各省及地方政府的规章制度为补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有关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各部门法规,地方政府层层落实,形成区域政策法规,各级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内部各自颁布施行办法。法规庞杂,条文竞合的情况时有出现。这为基层监管人员进行食用农产品监管带来了难度。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仅施行了6年就进行大修,各类法规因时而变,地方新政策层出不穷。各市制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质量安全办法等地方法规,各市辖区制定全区监管工作意见。政策法规涉及销售监督管理、流通管理等方方面面。

2.监管机构几经变化,职能划分尚不明确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经历了从卫生部门主管到多部门分散监管再到部门合并管理的历程。自1982年开始的6次机构改革中4次涉及到食品安全监管领域。2013年,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推行大部制改革。在此背景下,各省政府加快省内监管体制改革。原市县级食品安全办、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管理职能被整合,组建新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市场监督管理局。食用农产品的流通安全监管部门频繁变更不利于监管人员的协调配合,阻碍了监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当下,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三定”方案,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之前的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农业部门负责;之后的按食品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换言之,食用农产品的贮存和运输监管以是否进入市场为界分由两个部门共同监管。这使得农业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分别设置监管人员对食用农产品的同一贮存和运输过程分别进行监管,这容易造成监管资源的浪费,也埋下了监管失灵的隐患。

3.第三方力量严重缺位,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

以行业协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和新闻媒体等为代表的第三方,以其特有的监管途径、灵活的监管方式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是食品安全问题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在政府主导的监管模式下,第三方力量严重缺位,其作用难以发挥。中国目前绝大部分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运作经费或是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划拨,或是依附企业机构的资助,独立性欠缺。此外,大部分第三方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内部的职能分配和责任归属不明晰,难以获得从行业到企业、从政府到消费者的认可及相应的社会公信力。就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由于中国第三方检测的技术装备和经验水平还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监督问责机制存在很大漏洞,第三方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报告、假报告,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声誉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由于食用农产品具有售价低廉,赔偿额度低的特点,加之食用农产品的检测费用高昂、举证困难,消费者放弃维权是普遍现象。

三、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路径探析

基于食用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和监管现状,笔者以为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完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改变行政主导的立法模式,善用法律发现与法律解释

目前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领域,监管结构呈现出“一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立法上就是行政主导立法。这一立法模式导致立法主体繁多,进而致使行政规章冗杂。在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队伍素质整体不高的当下,法规繁复势必导致法律难以良性选择适用的困局,以至于诱发监管权的滥设乃至监管失灵。因而,改变行政主導的立法模式,加强统筹规划,限制地方政府立法成了当务之急。此外,由于有关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数量已经相当庞大,制定新法已不合时宜,法律发现与法律解释规则的运用在此尤为重要。应当在法律渊源中寻找、确定适合个案的裁判规范,并强化对法律推理、解释、论证、修辞规则的细化研究。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内部培训,一方面增强监管人员的配合默契性,另一方面培养监管人员法律发现和法律解释的基本能力。

2.重视第三方力量,改变政府绝对主导格局

食品安全监管在我国的实施需要多管齐下的措施,单一主体或者某一种单一措施往往不能够达成良好的效果。由政府部门“大包大揽”、“吃力不讨好”的局面应当改变,在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监管问题上应当重视第三方的作用。就政府而言,要转换自身角色定位,应适当放宽对食品行业协会的行政审批制度,降低相关行业协会的成立门槛;强化行业协会的自治性和监管能力,增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充分保障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披露食品安全问题;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资金扶助和优惠政策,为第三方力量的壮大营造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发展环境。就第三方力量而言,首先,要独立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集团,不受限于政府的行政干涉和企业的经济制约,以保证检测结果、新闻报道的公平与公正。其次,要建立一个平等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通畅,积极搭建第三方机构与各机构、企业、市场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弥补权力受限,资源不足的现状。如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搭建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实行线上咨询、指导、检测一体化服务,实现第三方监测平台与社会大众的双向互动。最后,要加大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入先进技术和设施,增进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員的专业素质,进而降低食用农产品检测的成本,提高检测的效率和权威性。

3.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增进消费者监管参与度

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实际状况,协助监管部门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因而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增进消费者的参与度十分重要。消费者的食用农产品维权意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选择购买食用农产品时有意识地挑拣产品;二是积极参与同食品安全治理有关的各项活动,并且在利益受损的时候不惧于通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或行业协会僧申诉路径向不安全食品经营者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第一个方面,应当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并建立健全预先监督机制,即在消费者在危害发生之前发现食用农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向有关部门举报并提供合理证据后,有关部门及时检查的机制。在第二个方面,根据经济学上对理性人的一般假设,人的行为模式都是逐利性的。故而构建科学有效的利益导向机制能够提高消费者维权积极性。因此应当加大食用农产品惩罚性赔偿力度,并适度地推广举报奖励制度。

4.培育发展专业物流组织,健全物流风险控制系统

社会化公共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社会化物流系统有利于解决食用农产品贮存和运输方式粗放的问题。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食用农产品超期和二次污染的风险,同时也便于政府进行责任追溯。为培育发展专业物流组织,首先,政府要积极组织、支持企事业单位自建冷藏、冷冻设施;可考虑由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通过贴息等方式扶持、奖励重点企业,同时在用地、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并帮助其组织货源,实现社会化改造。另外,还需要整合地方各种形式的冷链资源,提高利用率和实现规模效益。其次,食品生产企业要转变经营观念,重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利用其专业化、规模化优势弥补自身物流能力的不足。最后,要加强食品行业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以信息促成食品物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加大对扶持专业物流企业的监控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毛振宾主编.《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与实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第1版.

[2]曾文革等主编.《食品安全国际软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3]李铜山主编.《食用农产品安全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版.

[4]盛学军.《监管失灵与市场监管权的重构》.《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

[5]蒋慧.《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6]钱永忠、王芳、高山、高观.《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探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年第1期.

[7]曾祥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模式转换与法治化》.《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第1期.

[8]陈彦彦.《论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能定位》.《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王玉蓉(1994.9~),性别:女,籍贯:江苏南京,学历:本科;

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研究 篇7

1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基本内涵

1.1食用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属于农产品的范畴,又区别于农产品。根据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是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后经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所规定的农产品不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而制成的产品。2009年,我国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在这部法律中被规定为: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袁占芳(2014)进一步阐述了食用农产品的概念,她认为食用农产品是指可供人食用、饮用的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根据这一概念,可以简单地将食用农产品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植物类产品,如粮油、蔬菜、瓜果等;二、畜牧类产品,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三、渔业类,如水产动植物产品等。虽然食用农产品与农产品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其与农产品一样,种类丰富、可供人们消费的选择性很大。

1.2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

对于农业上所说的风险,国内外以及不同的专家学者各有自己的看法,但归纳起来存在一个共同点: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损失和利益的不确定性。本文所要研究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具体是指食用农产品在生产、储运和销售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行情及消费需求等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农户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根据表现形式不同,主要分为价格风险和滞销风险。

1.2.1价格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一种客观规律。食用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也符合这一规律,但又存在差异性。由于农产品自身具有生物生长周期特性,当期价格影响的是农产品下一收获周期的供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将会严重影响当期消费需求量,给生产者下期生产决策造成错误指导。反之,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变化增加或减少食用农产品的供给又将影响当期市场上食用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如此相互影响、循环反复,食用农产品生产难以达到市场供求平衡状态,从而形成了价格风险和滞销风险。近年来,食用农产品市场频现“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现象,“姜你军”、“苹什么”、“豆你玩”、“火箭蛋”、“油他去”等各种网络热词揭示了价格风险所掀起的市场浪潮。

1.2.2滞销风险。纵观近年来食用农产品市场,滞销现象已经成为年复一年的常见现象。2015年夏季,被媒体公开报道的西瓜滞销现象几乎同期出现于广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安徽省草莓主产县长丰草莓大量滞销,价格大跌使得全县损失达到了1.5亿元;浙江温州苍南地区的大面积番茄滞销,因价格太低农户们宁可让西红柿烂在藤上也不愿去摘;山东滨州芹菜严重滞销,价格低至0.15元/500g仍无人问津。多种食用农产品滞销风险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期滞销又会推动下期该种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市场的不稳定。蔬菜、水果类农产品往往更容易出现滞销风险,因为这类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生产周期,产品上市时间较为集中,加之农户掌握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所导致的盲目种植都会导致滞销风险的发生。

2构建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从国际上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监测预警体系非常完整,从农业数据的采集、分析到发布整个过程的监测预警工作由政府主导开展,每年发布的展望报告权威性高,对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影响大。为防止农产品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我国农业部于2011年专门成立了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各级政府部门也纷纷开始进行农业监测预警新机制的探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1整体思路

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是运用先进的模型技术和数据系统,对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实行全产业链的动态监测,利用收集的数据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及时实施先兆预警,发布监测预警信息,为相关决策部门和市场主体提供参考以便做出准确判断。构建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主要以价格为监测目标,从生产成本、供求关系、市场流通与消费等方面开展分析和预警工作。

2.2指标体系选取

价格是最能反映市场风险的信号,产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则意味着市场发生极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对食用农产品价格实施监测预警是应对市场风险的良好措施。食用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田头价格,供需关系影响农产品市场均衡,市场失衡则导致价格异常波动,流通过程会增加农产品的成本。本文在监测预警指标的选取上尽可能全面考虑,将选取的监测预警指标分为四大类和若干个,具体如下表所示:

2.3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对食用农产品市场实施监测和风险预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是难以完成的。近十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LBS(基于位置服务)、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运用计算机对食用农产品市场进行监测预警成为最经济、最便捷、最精确的做法。本文借助计算机操作,构建了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具体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和信息发布四个模块。各模块贯穿于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过程,尽可能做到细化、精准分析。首先,将根据各监测预警指标采集的数据整理、归类,建立实时价格数据库和实时市场行情数据库,然后由农产品市场专家和精通计算机技术人员合作,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模型运行对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如果出现价格异常波动、供需不平衡等趋势则立即启动风险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3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建议

不断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才能科学地缓解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系统建设,还需要政策、财政和人才的支持。

3.1完善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本文构建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完善各模块的工作,才能保证整个系统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行。

3.1.1做好食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汇总。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大量而准确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因此,做好食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工作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关键。各级政府应牵头构建数据采集综合汇总平台,不仅要安排相关部门进行信息采集,还要通过平台与其他市场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汇总数据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住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信息。

3.1.2优化食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指标。食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指标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构建更加合理的指标体系。除了对市场基本价格信息的监测,建议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与市场专家协作,针对农产品市场发展和主要风险趋向深入研究,制定一套更为合理的监测预警指标,以便更加及时、准确的发现风险苗头,提高市场风险防范能力。

3.1.3拓宽市场监测预警信息传播渠道。为保证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与有效性,有关部门应开拓信息发布途径、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尽可能将信息传播给农户、消费者和农产品市场有关主体。一般地,信息发布及传播渠道有报纸、电视、广播、农业信息平台与网站。因移动互联及终端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移动设备成为便捷的信息获取工具,将电子移动设备与农业数据、信息库相连接,能够使用户实时查看食用农产品最新价格和市场行情,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3.2提高监测预警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一支由市场调查人员、信息采集人员、市场分析师、计算机有关人员、市场预警专家、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相关方面的人才组成的高素质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队伍。通过科学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个人能力,使整个监测预警系统中的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模型模拟、形势评判工作都能由最优秀的团队负责,实现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结果的最优。

3.3加大国家政策与财政支持的力度

建立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加强对市场运行状态的掌握,及时发现问题,提前向市场相关主体提供信息,引导他们做出更为科学、准确的决策,也为政府干预市场、制定宏观决策提供借鉴。然而,实施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支持。各地应设立专项资金供建设监测预警系统、搭建农业信息平台、选拔与培训人才等使用。

4结语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大环境下,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日益剧增,风险的发生给市场参与主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风险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做好提前应对,是一种成效明显的防范与规避措施。结合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构建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是一种省时省力、有效高效的手段,但做好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努力。

摘要: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更是国家自立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生产经营受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价格波动大,农业面临的风险趋于多样化、复杂化。以农产品范畴内的食用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面临的市场风险,构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并对加强市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风险,监测预警

参考文献

[1]何灏.关于价格监测体系和预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思考[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03):30-33.

[2]周向阳,张建华,吴建寨.构建中国玉米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的思考[J].农业展望,2014(08):55-58.

[3]焦泰文.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促进农产品稳定供给[EB/OL].http://www.moa.gov.cn/fwllm/xxhjs/dtyw/201206/t20120629_2775007.htm,2012-06-06.

[4]杨帆.农产品市场风险应对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3):206-207.

[5]袁占芳.农产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的概念辨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04):271-272.

[6]朱晓燕.农产品市场风险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2):141-142.

[7]毛玲玲,傅国华.浅议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8(17):18.

[8]童国辉,田洁,高剑飞.关于农产品“滞销”问题的思考[J].北方经济,2013(19):65-66.

[9]王伟国.我国棉花价格预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10]崔俊芝.迎接智慧化生活的新时代[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5(21):14

[11]杨坤,王志峰.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0(11):37-39.

食用农产品 篇8

1 关于农产品的概念辨析

200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 该法第二条规定“该法所称农产品, 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同时,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草案) 审议结果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农产品的概念:“本法所称农产品, 仅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即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未经加工的以及经过简单处理 (分拣、清洗、切割、冷冻、包装等) 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不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制作的产品”。据此2种解释, 显然覆盖范围不同, 前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出现, 后者却没有出现, 而且在概念表述中出现的“农业”、“农业活动”、“初级产品”、“及其产品”理解起来特别费劲, 易导致人类对农产品概念的模糊理解[1], 存在部门监管职责分工不清的问题。2013年, 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阐述“本法所称农业, 是指林业、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等产业, 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1]。按照这一定义, 野外采蘑菇、上山打野兔、野外采蜂蜜、野外采沙棘、野外采杨槐花、野外采苦苦菜、野外采荠菜、野外采木耳等行为就不属于农业的范畴, 也不属于农业活动, 因为这些东西的获得没有经过人类有目的地通过种植和养殖过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而是自然生产, 但事实上通过捕获和采摘的上述东西绝对是农产品。再则, 去皮、剥壳、捻、梳、粉碎 (碾磨) 、打蜡、宰杀、腿毛、分级、脱水 (包括凉晒和烘干) 等属于对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的简单处理未表述进去。对“及其产品”的概念也没有做解释, 实际上, “及其产品”就是指人类通过种植、养殖、采摘、捕获 (捕捞) 等方式获得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在一定环境下经过自身生长转化的产品。比如各种豆芽菜、蒜苗等就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及其产品。此外, 2种解释中先后出现了“获得”、“直接获得”, 表述不够精炼而且较乱。近年来, 许多学者围绕国内外关于农产品与食品方面的立法, 参照《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农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和2005年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附件《食用农产品范围注释》等书籍解释和相关文件规定, 开展了关于农产品的概念及分类探讨[2], 但大多都只是指出了概念表述中的不足, 并未就农产品的概念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表述。基于以上各方面原因, 笔者认为, 可以将农产品的概念表述为:“是指人类通过种植、养殖、采摘、捕获 (捕捞) 等方式获得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和其在一定环境下经过自身生长转化的产品, 以及对其经过去皮、剥壳、捻、梳、粉碎 (碾磨) 、打蜡、分拣 (分级) 、脱水 (包括凉晒和烘干) 、宰杀、腿毛、清洗、切割、冷冻、包装等简单处理的产品。”以此概念看, 如各种材质的木材、各种中药材、烟草、罂粟、棉花、大麻、各类豆芽菜、蒜苗、猪下水、蚕茧、蛇毒、竹笋、芦笋、茶青、羊毛、羊皮、小茴香、花椒叶、花椒等都属于农产品, 农产品有可食饮用与不可食饮用之分。这样既避免了表述上概念套概念而解释不清的问题, 又避免了对一些农产品遗漏而覆盖范围不广的问题;既有利于新监管体制下对环节的监管, 又有利于对品种的监管[3]。

2 关于食用农产品的概念辨析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 该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食用农产品是指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分析这一表述, 此概念未把可供人类饮用的农产品包括进去, 同样存在对农产品品种监管上的漏洞和概念理解模糊的问题。笔者认为, 按照前述对农产品的概念表述, 可以将食用农产品的概念表述为:“是指可供人食用、饮用的通过种植、养殖、采摘、捕获 (捕捞) 等方式获得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和其在一定环境下经过自身生长转化的产品, 以及对其经过去皮、剥壳、粉碎 (碾磨) 、捻、梳、打蜡、分拣 (分级) 、脱水 (包括凉晒和烘干) 、宰杀、腿毛、清洗、切割、冷冻、包装等简单处理的产品”[4]。以此概念看, 如棉花、烟草、大麻、蛇毒、腌菜、咸菜、盐渍菜、果脯、蜜饯、炒制果仁及坚果、经过发酵的茶叶等不属于食用农产品, 而如面粉、大米、茶青、各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则属于食用农产品。显然, 食用农产品的覆盖范围要比农产品的覆盖范围小得多, 食用农产品是农产品的真子集。在此概念下, 2005年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附件《食用农产品范围注释》中关于对食用农产品的划分已不适应新监管体制下监管的需要, 还需要从国家层面组织进行修改和另行划分。

3 关于食品的概念辨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从新监管体制下仔细分析, 这一概念表述还是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那就是对“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 让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而且对保健食品禁用物品没有在食品的概念中加以限制。基于以上原因, 笔者认为, 可以将食品的概念表述为:“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5]。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详见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2〕51号) 的规定”。按照这一概念表述, 显然保健食品也属于食品, 但含有保健食品禁用物品的物品不在食品的范畴。保健食品禁用物品有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米壳 (罂粟壳) 、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生狼毒、白降丹、石蒜、闹羊花、青娘虫、鱼藤、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砒石 (白砒、红砒、砒霜) 、草乌、香加皮 (杠柳皮) 、骆驼蓬、鬼臼、莽草、六角莲、长春花、甘遂、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天仙子、巴豆、水银、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雄黄、雷公藤、关木通、颠茄、藜芦、蟾酥, 共59个。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有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丁香、小蓟、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玉竹、高良姜、淡竹叶、甘草、白芷、蝮蛇、橘皮、薄荷、白果、白扁豆、决明子、鲜白茅根、鲜芦根、薏苡仁、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黄芥子、黄精、紫苏、杏仁 (甜、苦) 、沙棘、牡蛎、芡实、花椒、麦芽、昆布、八角茴香、刀豆、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 (生姜、干姜) 、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山药、山楂、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益智仁、荷叶、莱菔子、火麻仁、代代花、莲子、淡豆豉、菊花、菊苣、紫苏籽、小茴香、枣 (大枣、酸枣、黑枣) 、葛根、黑芝麻、黑胡椒、白扁豆花、龙眼肉 (桂圆) 、槐米、槐花、蒲公英、赤小豆、阿胶、鸡内金、蜂蜜、榧子、酸枣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共87个。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有杜仲、杜仲叶、沙苑子、人参、人参叶、人参果、女贞子、吴茱萸、怀牛膝、山茱萸、五味子、升麻、巴戟天、金樱子、青皮、木香、木贼、牛蒡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牛蒡根、车前子、生地黄、生何首乌、石决明、石斛 (需提供可使用证明) 、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川芎、丹参、五加皮、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三七、土茯苓、大蓟、泽兰、泽泻、玫瑰花、平贝母、玄参、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珍珠、绞股蓝、天门冬、天麻、太子参、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川牛膝、川贝母、积雪草、淫羊藿、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车前草、北沙参、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共114个。

根据上文所述概念看, 如甘草就是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不是称之为食品而是纯粹的药品;生姜、干姜、肉桂、丁香、小茴香、山楂、杏仁 (甜、苦) 、沙棘等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人参、西洋参是保健食品;罂粟壳不是食品。这样既直观又好理解。

摘要:从新的食品监管体制下对目前法律层面农产品、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的概念进行了解剖分析, 指出了概念表述中的漏洞和不足, 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概念表述。

关键词:农产品,食用农产品,食品,概念,辨析

参考文献

[1]李迎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问题的再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1 (3) :11-13.

[2]毛雪飞, 王敏, 汤晓艳, 等.我国农产品分类现状分析与探讨——以种植业产品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2 (1) :58-62.

[3]邱雅敏.食用农产品许可辨析[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0 (5) :47-50.

[4]李娜.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 2011.

食用农产品 篇9

1 明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边界

该办法明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是指通过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活动。

2 明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相关主体义务

该办法明确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要履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市场信息报告制度、食用农产品检查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义务。

3 明确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具体要求

食用农产品 篇10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挑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加入WTO以来,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入了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近年来, 在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推动下, 我国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保持了平稳向好, 突出问题得到遏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 通过无公害认证的产品已占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40%以上;例行监测范围已基本覆盖主要城市、主要农产品产区及大宗农产品。2014年, 农业部组织开展了4次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共监测31个省 (区、市) 、151个大中城市、5大类产品、117个品种、94项指标, 抽检样品43924个, 总体合格率为96.9%。其中, 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3%、99.2%、93.6%, 水果、茶叶合格率分别为96.8%、94.8%。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社会公众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对象已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向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等多方面信息转化。目前, 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状况, 与城乡居民的关注度、容忍度相比, 与日益加剧的国际贸易技术性壁垒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产地环境污染凸显、农业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仍较落后、农业标准化生产比例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仍较薄弱的情况下,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和突发问题时有发生,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1 挑战

1.1 产地环境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符

良好的产地环境是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1) 农产品产地污染严重, 短期内难以改变。据环保部数据, 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已达333万hm2, 本底性污染治理难度较大。 (2) 农产品产地环境的基础监测较差, 有限的监测数据也不公开, 绝大多数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基层从事农业生产指导的技术人员自身对产地环境的污染情况并不清楚。 (3) 缺乏针对不同生态区、不同污染物对不同农产品质量影响的分类控制技术, 产地安全科学区划、净化产地环境等监管措施难以落地, 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还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1.2 生产经营方式与标准化生产要求不相适应

没有农业标准化, 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目前虽已制定发布农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技术规范2万多项, 但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3%。 (1) 技术规范针对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经营方式、不同气候特点、不同农产品生产者的可操作性不强, 生产企业难以直接应用。 (2) 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2.3亿个承包农户, 2/3为自给型, 南方丘陵地区的精耕细作农业, 更表现为“超小规模”的分散经营。由于农产品生产单位小而分散, 高龄化的农民普遍缺乏安全意识。 (3) 经营投入品的网点规模小, 进货渠道复杂, 开展统一的安全生产指导与管理、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标准化生产规程, 不仅难度大、成本也高。 (4) 大多数农产品产地都没有建立和实施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 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也比较落后, 因质量安全追溯的组织成本高而实施困难。即使标准化示范在试点地区取得了成功, 但向面上推广实施的难度大。据世界银行测算, 2013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增加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4%、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美国的1%。从国内看, 2013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的比值仅为1∶4.57和1∶3.75。农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的状况在较长时期内还将存在, 这种生产模式不仅与发展现代化农业不相适应, 也增加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度。

1.3 支撑体系与安全监管的任务还不相适应

我国现行的农业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产量而开展工作的,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 虽然政府不断加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 但因起步较晚, 农业周期较长, 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宽, 支撑体系与安全监管全覆盖的“四严”要求相比, 还有相当的差距。 (1) 科技支撑能力不适应。不同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影响的基础研究较差, 研究周期较长, 有限的科学数据没有形成系统的创新资源, 科技对面源污染治理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 (2) 标准支撑不适应。因危害物的品种和农产品的品种都很多, 各地生产条件差异大, 农业标准的制 (修) 定难度大。以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例, 目前已制定的标准还不及美国的一半、日本的1/10、欧盟的3%。因标准种类少、指标体系科学性差、限量指标间相互矛盾的问题较为突出, 且与国际通行标准不接轨, 从而影响标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3) 检验检测能力不适应。2014年, 农业部对277家区域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能力进行验证考核, 合格率为87.7%。多数机构更缺少对复杂农药、生物毒素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未知污染物鉴定、检测及风险排查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特别在风险排查与预警等方面有的尚属空白。县级基本都建立了农产品质检机构, 因仪器设备维护成本大, 普遍存在检测范围偏小、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乡镇大多数人员和检测经费落实不到位, 检测能力差, 运行管理滞后, 开展日常工作都较困难。 (4) 农技推广体系不适应。现有农技推广的工作重心还没有转移到质量安全上来, 对本地的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不足, 虽在示范点的某些单项上取得了成功, 但形成可复制的面上推广模式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机制, 标准、检测等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生产、经营、推广部门对标准不知不懂和错用等问题是制约农业标准化深入实施的障碍之一。 (5) 我国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机构等发展滞后, 由社会资源提供的技术支撑能力也比较弱。

1.4 执法监管能力与监管责任还不相适应

由于农产品监管对象复杂多样, 监管范围存在点多、量大、面广等特点, 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败变质、保鲜难的自然属性, 生产、流通规模小, 从业人员复杂, 决定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很多困难。 (1) 在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行政执法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致使监管不能实现无缝对接。 (2) 监管权力纵向配置不协调, 实行分级管理的农业执法, 因人事、经费由本级地方政府管理, 必然影响监管部门的执法独立性。 (3) 法律只赋予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监管的权力, 而散户农民只能以教育引导为主, 往往处在监管之外。而处在监管一线的乡镇农业部门, 检测的实用性不高, 执法力度较弱。 (4) 农业部门内部协调不够。市场监管、质量检测与行政执法, 标准制定与推广、生产指导与科技培训等部门各自为政, 没有形成监管与服务的合力, 监管过程脱节严重。

2 对策建议

2.1 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强化依法监管

新修订并已于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以来, 各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必须加快修订完善, 形成与《食品安全法》并行对接, 并着力解决从严要求、制度安排、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边界、检验检测、法律责任等重大内容, 消除监管盲区。修订《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或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管理办法》, 建立“法不允许即禁止”的农兽药残留“目录制”管理方式, 对国内登记使用的农兽药, 接轨国际食品法典 (CAC) 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残留限量。加快修订农药、畜禽屠宰等相关法规, 完善与《标准化法》等相关的配套规章, 主管部门和责任分工可以不同, 但监管制度必须高度一致。从国家层面统一规范食用农产品的概念、界定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监管的职责分工。健全农产品生产区域分类管理, 明确产地分类的标准和划分权限;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规范投入品使用。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和追溯制度, 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完善检测和标识制度, 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从制度上解决政出多门、交叉重复、标准打架等问题。国家负责统一制定强制性安全标准, 行业 (团体) 地方和企业则可因地制宜制定选择性、非强制性标准, 从根本上解决标准缺失、标准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

2.2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十三五”规划, 加强科技支撑和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安排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 用于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 理应列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内容, 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近期应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重基层的原则, 着力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 加快推动县乡两级监管机构建设, 在机构、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进一步填平补齐, 切实加强基层的执法监管能力, 实现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全覆盖、均等化。同时, 要优化人才和设备资源配置, 推进共建共享, 明确各级安全监管的重点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 防止上下一般粗, 监测指标、监测对象重复, 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率。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要以科学数据为依据。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局, 必须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技创新驱动。建议国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统筹制定全国的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整合优化省级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和人才资源, 稳定实施一批农产品安全与环控技术的重大项目, 建立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的定点监测和评估制度, 以做好产地安全科学区划、加强产地污染治理、安全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筛选、生产过程控制、农产品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等重点, 为制定区域性农产品安全生产规划提供科技支撑。

2.3 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 促进监管体制机制创新

高档食用型向日葵产品的生产技术 篇11

(1.梨树县刘家馆子镇农业站 吉林 梨树 136500;2.梨树县农业局 吉林 梨树 136500)

向日葵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果实含油20-40%,种仁含油40-50%,食用型含油40-50%,油用型含油50-60%,有的高达74%。向日葵油属于不饱和脂肪酸,易于人体吸收具有保健作用,同时种仁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丰富的磷钾等矿物质营养,是人们日常生活以及招待客人必备的佳品。目前向日葵栽培面积较少,地块零散,种植技术落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地大果型高档食用型向日葵备受人们的青睐。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美葵138、DK516喜肥水,抗倒抗病,晚熟,夏播生育期90天,高产,每667产果260,产值3100元。

2.选地

向日葵对茬口要求严格,忌重茬,向日葵对钾素消耗量大,连作地力难以恢复,同时,菌核病加重。应选3-4年内未种过油料作物的茬口。前作使用残效期长的除草剂对向日葵有药害的地块也不能选。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严,向日葵耐瘠薄,耐盐碱,吉林省PH值小于8,含盐不超0.3%的盐碱地都可以种植。

3.整地施肥

(1)由于向日葵播种较晚,在早春杂草出齐后要及时打垅压草。

(2)如播前降雨较多,墒情好为防草荒可每667用拉索20封闭杂草。

(3)向日葵为直根系,侧根发达,根量是玉米的2倍。故垅底要深翻深施肥,每667施土杂肥3-5m3,施用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10%、20%的三元素配方肥25。土杂肥可打垅前顺沟撒施,复合肥随打垅施到垄底,并及时镇压保墒。

4.播种

(1)向日葵播种过早授粉结实不好,空瘪率高达40-60%。晩播可提高结实降低空瘪率。(2)晚熟品种美葵138春播125天,夏播则90天,在北纬42-44的地区6月20日播种最适。(3)大垅双行栽培抗倒抗病结实率高,产量高。垅宽130,小行距40,株距70,每667保苗1450株。(4)播前,用丁硫克百威拌种防虫。(5)播深3-5,沙土宜深湿度大粘重的土宜浅。(6)播后苗前每667用乙草胺30封闭草,施药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应高于70%,过干影响药效。

5.苗期管理

(1)虫害防治;齐苗后立即打药,防治苗期害虫,每667用高效氯氰菊酯20喷雾。(2)杂草防治,苗后每667用用精喹禾灵40防除伴生杂草。(3)定苗;在4-5片真叶时,间出多余苗,同时对缺苗的埯坐水移栽,移栽用苗要间大苗或播种时另育苗。

6.肥水管理

(1)浇水 向日葵根系强大吸水肥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一般情况下前期不浇水,控制地上生长促进地下长根。但在花盘形成后期至灌浆期缺水要浇水。

(2)追肥 向日葵是喜钾作物,对钾素需要量较大。在现蕾期每667追尿素10,磷酸二胺5,硫酸钾15。追肥最好在行间豁沟深施,如垄沟表施应在雨前进行。

7.打杈

向日葵有分枝特性,食用型更明显,不及时去掉会和花盘生长争夺营养。打杈应在在7月中下旬现蕾前后各进行一次,在腋芽刚一露头用厚竹片连根扣除,使营养集中于花盘,防治枝杈与花盘争夺营养。

8.化控技术

向日葵出苗后1个月已长出8-10片叶,是花原基分化期,这时营养体生长旺盛,使用60PPm的多效唑,能调节植株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为高产打基础。

9.病虫防治

(1)在7月末8月初连雨季节,向日葵现蕾后,要注意菌核病叶锈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毛毛虫双斑叶甲的危害。每667用水25加30高脂膜配制高脂膜液,再加50%的速克灵30和高效氯氰菊酯30,综合防治各种病虫害。

(2)夏播向日葵8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向日葵蛀荚螟发生轻,但也有危害,可在全田向日葵基本受完粉后,每667用高效氯氰菊酯20对花盘喷雾。

10.人工辅助授粉

(1)向日葵花粉的生活力能保持10天,授粉最强期为3天,柱头的受精能力也能保持10天。因此,向日葵人工授粉时间应在全田70%开花后2-3天进行,4-5天后再进行一次。授粉应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午间高温不进行授粉,下午在3点后进行。

(2)向日葵人工授粉可用自制的粉扑,粉扑大小与花盘相近,材质可选毛棉质的外侧能挂带花粉。

(3)夏播向日葵花期在8月中旬,不喷杀虫剂,会有很多蜂类蝇类蛾类能帮助向日葵授粉,对提高产量很重要。

11.适时收获

(1)向日葵收获过早千粒重低,含油率低。收获过晚遇雨烂盘,花盘过干落粒,喜鹊老鼠又危害它。一般向日葵在盛花期后35-40天,籽粒变硬,花盘、茎秆、舌状花变黄即可收获。

(2)收获方法,将花盘割下放高燥处晾晒,遇雨应及时防雨,晾干后马上脱粒。

食用农产品 篇12

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优先选择具有一定工作基础、农!!!产品生产供应量较大的河北、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南、陕西等省开展为期一年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借鉴工业产品管理的理念,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与市场准入相衔接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生产经营者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其生产经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

农业部同时向六个试点省份印发《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生产经营者作为开具主体,提出了确保食用农产品合格的四种方式,同时对合格证的开具、使用及相关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通知》要求试点省农业部门推动生产经营者规范开具和使用合格证,统一合格证样式,加强指导和服务,探索合格证管理的有效模式。试点结束后,农业部将总结试点省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稳步推进这一制度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上一篇:数控仿真软件下一篇:传统水印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