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药用价值

2024-07-17

食用药用价值(共8篇)

食用药用价值 篇1

泥鳅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中医认为, 泥鳅具有调中益气、壮阳祛湿等功能, 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水肿、黄疸和痔疮等疾病。

泥鳅性味甘、平、无毒, 常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等疾病。一般取活泥鳅放在清水中养一天, 除尽肠内脏物, 再将其烤干, 研为细末, 服之。可使肝炎患者乏力、厌食油腻、恶心等症状消失, 特别是对于急性肝炎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可以促使黄疸迅速消退, 降低转氨酶。值得提醒的是, 因为活泥鳅体内可能有寄生虫等病原体, 所以不能生吃泥鳅。

泥鳅身体之所以光滑, 是因为其皮肤中可分泌一种黏液, 即“泥鳅滑液”。这种黏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用它水饮可治小便不通, 用它拌糖抹患处可治肿痛, 还能滴至耳朵里治中耳炎。

除了这些药用价值, 泥鳅的营养成分更受人们的青睐。泥鳅的肉质十分细嫩, 味道鲜美, 且富于营养。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 泥鳅可食用的部分每100g含蛋白质9.6g, 远比一般的鱼、肉类要高, 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如赖氨酸等含量则更高, 还含有大量维生素, 与其它鱼类相比较高。因此, 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贫血、肝炎等患者, 多食用更适宜。

泥鳅经过春天的养育, 到了夏末初秋的天热时节, 肉质最为肥美。泥鳅性平, 什么时候食用都可以, 但是秋天是适宜进补的季节, 因此这个时候食用较为合适。

另外提醒大家, 泥鳅的生命力比较顽强, 即使在臭水沟里也能生存。但是脏水中生长的泥鳅会含有寄生虫等病原体, 因此如果食用的话, 一定要选择人工专门养殖的泥鳅。

食用药用价值 篇2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

1、鼻血不止。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2、血崩不止。有棕榈皮营业税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3、敌国淋不止。用棕榈皮半烧半炒,研为末。每服二钱。

4、屙血。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5、泻痢。用棕榈皮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马齿苋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篇3

一、马齿苋的食用价值

在我国,马齿苋因其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酸而不涩,风味独特,很早就是人们的食用绿色蔬菜之一,民间称它为长寿菜。

夏秋季节,采拔茎叶茂盛、幼嫩多汁者,除去根部,洗后烫软,将汁轻轻挤出,拌入食盐、米醋、酱油,生姜、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调味品,做凉菜吃,味道鲜美,滑润可口。也可煮粥,小炒,做馅蒸食,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二、马齿苋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马齿苋全草入药,性寒味酸,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止痢等功效,内服可治肠炎,菌痢等多种疾病,是防止痢疾,泄泻的特效中药之一,外用可治用痈肿,恶疮痔疮中毒,湿疹,皮炎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马齿苋有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感觉,大肠杆菌及金黄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无毒副作用。国内科学家研究发现,马齿苋含有许多成分,对人体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降低血压,常吃马齿苋,对糖尿病有食疗作用,因为马齿苋含有较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人体内糖代谢的过程,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

降压,保护血管和心脏,马齿苋含有大量钾元素,人体摄入钾元素,经过机体反映进入血液,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减少钠在心肌中聚集,增大推动血液的动力,扩张血管壁,防止动脉管壁增厚,对血管起保护作用。再有,马齿苋含丰富的ω-3脂肪酸,ω-3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有很好的作用,另外,马齿苋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有效成分,常食用能预防血小板能聚,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有效预防冠心病,保护心脏。

辅助治疗白癜风,马齿苋含丰富的铜元素,人体内游离铜是罗氨酸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齿苋能增加表皮中黑色素细胞的密度及黑色素细胞内罗氨酸酶的活性,是白癜风患者的辅助食疗佳品。

落地生根药用价值 篇4

【性味】苦;酸;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叶血 ;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疔疮痈肿;乳痈;乳痈;乳岩;丹毒;溃疡;烫伤;胃痛;关节痛;咽喉肿痛 ;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全草30-60g;根3-6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晒粉研粉撒;或捣汁含漱。

【注意】《泉州本草》:脾胃虚寒 者忌用。

【附方】①治创伤出血:落地生根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②治疔疮,痈疽,无名肿毒 :落地生根鲜叶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饮服,渣敷患处。③治喉风 肿痛:落地生根鲜叶五片至十片。绞汁,含漱。④治乳腺炎 :落地生根鲜叶一至二两。捣烂敷患处。(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⑤治溃疡:叶爆芽 一斤(生捣汁晒干,取粉用),梅片五分。共末粉,掺患处。(《陆川本草》)⑥治跌打损伤吐血:落地生根鲜叶七片。捣烂绞汁,调酒 、赤砂糖 ,炖温服。⑦治热性胃痛:落地生根鲜叶五片。捣烂绞汁调食欲少许服。⑧治关节肿痛落地生根鲜全草一两。水煎服。⑨治急性中耳炎 :落地生根鲜叶,捣烂绞汁滴耳。(⑥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5]

【记载】

1.《植物名实图考》 :凉血,止吐血。

2.《岭南采药录》 :敷疮毒,能拔毒。

3.《陆川 本草》:止血,消炎,生肌。治刀伤出血,疮痈溃烂,烫伤,中耳炎 。

食用药用价值 篇5

1 药用价值

1.1 银杏果

银杏的果实称白果,是一种食药兼用、营养价值很高的干果。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说明银杏果在治疗咳嗽、哮喘、遗精遗尿、白带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通过对白果药用成分分析得知,果肉内含黄酮、内酯、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酚、鞣酸、抑菌蛋白及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真菌、抗过敏、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除此以外,银杏还具有耐缺氧、抗疲劳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1.2 银杏叶

对银杏叶药理及应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德国首先对银杏叶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循环系统、改善脑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近代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160多种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聚异戊烯、奎宁酸、亚油酸、蟒草酸、抗坏血酸、α-已烯酸、白果醇、白果酮等,其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为黄酮类、萜内酯、聚戊烯醇和多糖类化合物。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由黄酮及其苷、双黄酮、儿茶素3类组成。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出40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酮及苷类28种。萜内酯化合物是银杏叶中另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目前已分离出6种萜内酯,统称为银杏内酯,由银杏内酯A、B、C、J、M和白果内酯组成。聚戊烯醇是银杏叶中新的有效成分,王成章报道了银杏叶聚戊烯醇抗肿瘤、辅助化放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病毒和保护肝损伤及免疫调节的药理作用。银杏烷基酚及烷基酚酸类化合物,属于长链苯酚类化合物,是银杏叶中主要的有毒成分。目前,国际上对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要求是:黄酮苷>24%,银杏内酯>6%,银杏叶酸<5mg/kg。

银杏叶提取物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效果,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可改善心脏血流、保护缺血心肌,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在口腔中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细菌黏附等作用,且其所具有的增强免疫、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口腔癌具有一定的疗效。另有报道称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亚硝胺等物质的致癌作用。

2 食用价值

白果营养丰富,含粗脂肪2.16%,淀粉62.4%,蔗糖5.2%,还原糖1.1%,核蛋白0.26%,矿物质3%,粗纤维1.2%,以及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但也含有小毒物质:氢氰酸、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白果醇。所以食用时应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如果煮熟食用,可以使白果酸和白果二酸分解,氢氰酸沸点低易挥发而去除,因此熟白果的毒性较小。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目前医药界认为,生白果应控制在一天10粒左右,过量食用会引起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症状。

银杏叶中除了含有活性成分外,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糖、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含量丰富。以干基计,叶中含有蛋白质10.9%~15.5%,总糖7.5%~8.7%,还原糖4.6%~5.6%,维生素C66.8~129.2mg100g,维生素E6.17~8.05mg/100g。另外含有17种氨基酸、白果醇(10-廿九烷醇)、白果酮、廿八醇、β-谷甾醇、豆甾醇、生物碱等。微量元素有Fe、Cu、Mn、Zn及常量元素Ca、Mg等。有些人喜欢用银杏叶片泡水喝,这有一定的危险,银杏叶中含有有毒成份,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较长,会危害心脏健康。

3银杏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德国Schwabe公司最早利用溶剂萃取专利技术生产标准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并开发了Teboninforte制剂。EGb761作为银杏叶的标准提取物之一,被作为可改善记忆,缓解老年痴呆症状的营养物质在食品制造行业广泛添加应用。随后法国Beaufour-Ipsen公司开发了Rokan制剂,西德Sobernheim制药公司生产出含有银杏提取物的复方制剂Hevert,日本开发了一系列银杏叶保健口服液,韩国银杏叶食品已成为仅次于高丽参的保健食品。据有关数据表明,国际上的银杏制品已(下转P53)

一些乡村干部对耕地搞强制发包,对合同随意变更,对签订的合同想变就变,使承包方的合法经营权落空。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土地发包,自发自包。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存在偏差,把家庭承包仅仅看作是集体经营的一个环节,没有认识到这种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的体现。还有的把农民与村集体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视为一般的合同,没有看到这种合同的特殊性。农民承包集体的土地,其承包期、承包方式基本由国家确定。农民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的当事人,当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受到侵害寻求保护时,常常遇到权利义务界限不清,保护手段不够有力等问题。

2.4 合同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明确,缺乏必要的书面形式

有的土地承包多是发包方“画地为牢”或“指山定界”,条款不完善,表述不准确。如某村集体作为发包方,实行指定地片进行发包。也就是给这块地按照习惯起一个简单的地名,如“村南岗东地”、“道西洼地”等,然后把承包户叫到该地确认一下就直接签订合同。合同中,没有确切的亩数,对土地的四至也仅能说出大体方位。还有的合同中没有保证合同履行的规定,造成合同履行过程中缺乏制约机制,出现了随意缩短承包期、收回承包地和提高承包费;随意调整承包地,多留机动地;不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强迫种植、强迫流转承包地等问题。

3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对策

3.1 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化解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政府处理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矛盾尚未激化,特别是对那些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据的承包纠纷,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基本精神,以维护稳定为出发点,以维护农民合法利益为核心,由基层政府通过调解组织,民主协商,积极探索处理纠纷的方式方法,妥善化解矛盾。抓好农村土地管理。依法搞好土地的划界、规划等工作,及时办理土地确权等有关手续,确保土地颁证工作全面落实,从根本上消除土地纠纷隐患,尽快做好农村土地承包

(上接P110)达30多种,世界市场上银杏叶制剂的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

我国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加工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20年来,人们利用银杏果叶的有效化学成分和特殊医药保健作用加工生产出各种保健食品已纷纷问世,如银杏果茶、银杏啤酒、银杏果晶等,有关银杏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和加工工艺已获得10多项国家专利。有关银杏的其它保健食品研究也较多,如银杏膨化脆片、松脆银杏果、白果蜜饯、白果糊、银杏粉、银杏叶保健醋、银杏汁酸乳等,涉及到加工品的营养与功能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仲裁的各项完善工作,力求使土地仲裁工作成为农村土地纠纷最重要的解决途径。

3.2 搞好宣传教育,加大部门监管力度

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依法办事。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工作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逐步理顺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关系,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促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3.3 以法履约,杜绝土地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违法现象

土地承包合同的实质是一个物权契约,合同一旦生效,契约一方的承包经营人便取得了土地的部分物权权能,由于物权的位阶高,效力强,权利人具有追及力,请求力,排他力和优先力,这都是土地承包权利人权利受侵害时可以依据要求保护的法律理由,解决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应特别注重调解工作。

3.4 规范土地承包合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在适当时机,将已经失去实际意义的现行土地承包合同,通过民主程序予以解除。吸取先进地区土地承包的经验,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从而达到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民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目的。在土地承包合同中设立土地承包权的流转条件。农民土地承包权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可以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流转。流转年限必须在二轮承包期内,即可以在土地承包权持有者之间流转;也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民主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流转。无论是土地在承包权持有者之间进行流转还是向其它的社会主体流转,都必须履行土地承包权流转手续,签订合同。集体经济组织要对土地承包权流转实施有效管理。

此外,尽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机构,畅通纠纷解决途径。

唐致明(1975—),汉族,学历本科,农经师,供职于临沂市临港产业区壮岗镇经管站。

鲁霞(1977—),汉族,学历本科,助理农经师,供职于临沂市临港产业区壮岗镇经管站。

沙棘药用、食用历史 篇6

中国以研究利用沙棘早而闻名遐迩。中国是世界上沙棘药用记载最早的国家, 也是古代记载沙棘药用经典著作最多的国家。其中, 最具影响的应属1200多年前唐代, 中国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本书收集记载了许多沙棘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资料。全书共4卷156章, 其中有30章记载了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化湿、壮阴、升阳的功能, 60余处记载了沙棘健脾养胃、化瘀止血的作用, 记载了用沙棘制成的汤、散、丸、膏、酥、灰、酒等7合剂以及84种沙棘的配方。

家蚕生物体的食用、药用途径概说 篇7

桑树全身都是宝, 桑叶、桑根、桑白皮和桑椹皆可入药, 其中桑叶和桑椹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桑叶具有降糖、降压、降脂、强心、抗炎、抗菌等作用, 而桑叶作为家蚕唯一的饲料来源, 家蚕是否具有类似桑叶的保健作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蚕蛾在中医药学方面的应用自古就有记载, 缫丝汤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雄蚕蛾具有性温味咸, 归肝、肾经, 固精壮阳的特点,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白浊、尿血、创伤、溃疡、烫伤等。利用现代生物科技手段, 家蚕具有富集食下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 (DNJ) 的功能也被证明[1]。目前, 我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十分重视家蚕生物体资源的食用、药用价值研究, 研究热点涉及药理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及安全性诸多方面。

1 家蚕的开发利用研究

1.1 家蚕的营养成分

家蚕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蚕体中含有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Zn的含量高于桑叶, 糖类在家蚕体中主要以海藻糖的形式存在, 其含量约占血糖总量90%以上。家蚕因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 故其为全价蛋白质, 极易被人体吸收, 不易引起胆固醇升高, 是一种优质蛋白源。家蚕幼虫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非极性氨基酸含量最高, 为总蛋白的43.34%, 含硫氨基酸含量最低, 占总蛋白的2.84%,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8.3%, 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消化率[2]。以家蚕为原料制作的全蚕粉含16种氨基酸, 蛋白质含量高达60%, 脂肪酸含量2%, 总黄酮含量约为18mg/g。且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 食用全蚕粉不会出现中毒或过敏等不良反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可以作为人类必需微量元素的良好供给源。全蚕粉的营养成分合理和丰富,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此外, 还有良好的降糖降脂、增强免疫功能。因此, 家蚕确为一种药食两用的佳品[3].

1.2 家蚕的药用功效

家蚕生物体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包含于蚕的每一个发育阶段, 家蚕的每个身体部位乃至他的代谢物甚至被真菌感染的白僵蚕都是一味珍药。家蚕具有自然之偏性, 及中医之药性, 同时又是天然的高蛋白质, 单独使用或配伍其他中药成为老少皆宜的食品和食补良方。蚕因自身的特性能够很好地调理气血, 将蚕炒熟后研成粉末服用, 具有解热、治疗小儿惊风的作用;蚕烧黑后服用具有治疗风湿病的作用;蚕茧能泻膀胱中相火, 引清气上朝于口, 故能止渴;蚕沙其性燥, 燥能胜风去湿、和胃化浊;蚕蜕得蚕气之余, 故能治血风病, 对妇女保健作用明显, 亦可治疗便血、青光眼和白内障。白僵蚕能够祛风定惊, 化痰散结, 主要用于治疗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面神麻痹和皮肤瘙痒。蚕沙用水溶化后外用, 具有治疗乳腺炎和伤口的作用;将蚕沙炒至黄色研成粉末, 用蜂蜜溶解后饮用, 具有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的作用。桑蚕丝具有较好的人体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血管而不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或致癌作用, 还可以与活体血肉相连, 长成与真血管一样的外壁和内膜。将桑蚕丝脱胶、溶解、透析提纯后, 可制成专门用于烧伤创面覆面的“丝素膜”, 有助于创面愈合, 被称为“人工皮肤”。

2 蚕蛹的开发利用研究

2.1 蚕蛹的营养成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每百克蚕蛹中除含蛋白质21.5g外, 还含脂肪7g, 热量7×104 J, 含钙81mg、铁103 mg、磷207 mg、维生素21 mg、钾272mg、钠40mg、镁103mg、锌6.17mg, 其营养远超家畜中的牛羊肉, 而且脂肪更低, 又无污染。蚕蛹是医食同源的佳品, 蚕蛹入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悉蚕蛹蒸煮入宴有1400多年的历史, 《齐民要术》中就有“蚕蛹御宴客”的记载。用蚕蛹油煎、烧煮、盐渍、爆炒、通过精细加工可以做成高级菜肴, 还可制成别具风味的糕点、糖果和饮料;蚕蛹榨油制酱油和味精, 亦是不可多得的调料。蚕蛹不仅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副食品, 还是极宝贵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 蚕蛹水溶性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非极性氨基酸含量最高, 为总蛋白的39.42%, 含硫氨基酸含量最低, 占总蛋白的8.86%。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1.2%, 是一种理想的氨基酸组成模式[4]。因此蚕蛹既是一种高蛋白质滋补食品, 又是一种营养药膳的美容品。此外, 蚕蛹还是提取多种化学药品的宝贵原料。

2.2 蚕蛹的药用功效

蚕蛹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高, 蚕蛹中富含α-亚麻酸、牛磺酸、卵磷脂、溶菌酶、过氧化氢酶、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调节免疫、抗肿瘤、保护肝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视力、增长智力、促进性功能、健脾强胃, 抗衰老等功能, 是人类延年益寿的宝贵资源。蚕蛹蛋白具有湿润、乳化、分散和渗透等特性, 能协助和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 通过提高基础代谢率保证能量供应, 以增进耐久力、体力和精力, 具有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作用[5], 以蚕蛹为原料开发的复合氨基酸口服液和新型蛋白饮料已成为理想的运动营养补充剂。而蚕蛹粉则能起到深层滋补、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充盈气血、保护血管、活血化瘀等效果。而且蚕蛹蛋白在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神经系统的激动性和传导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早在《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就有其入药用的记载:蚕蛹味咸辛、性平、无毒, 人食可强身健身, 入药可医多病, 能补气养血、强腰壮肾、滋肺润肠。现代医学证明, 蚕蛹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效果。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蚕蛹的药用价值, 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生物诱导, 蚕蛹可成为具有提升人体白细胞、增加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灵丹妙药”。

3 蚕蛾的开发利用研究

3.1 蚕蛾的营养成分

蛾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据测定, 脱脂蚕蛾的蛋白质含量为69.9%, 且是全质蛋白。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 如细胞色素C、VB及磷脂等。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8.6%, 必需脂肪酸占43%。立足于营养角度, 蚕蛾是不可多得的高营养食品, 雄蚕蛾富含的钙、磷、铁、硒等矿物质对婴儿骨骼和大脑发育都十分有利。硒具有保护生物膜免受损害, 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保护心血管, 维护心肌健康, 促进生长, 抑癌、抗癌的作用[6]。蚕蛾中硒的含量超过《食品成分表》其他任何一种食物, 富硒食品受到市场的追捧, 蚕蛾的富硒特性使其在食品行业大有可为。脑激素对中老年人有极好的保健作用, 服用一定量的脑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 刺激真皮细胞分裂, 控制特异性蛋白合成, 达到延缓衰老的神奇功能。

3.2 蚕蛾的药用功效

蚕蛾的药用价值在《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且在医药上用途广泛。其中《本草纲目》的记载较为为详尽:“雄原蚕蛾益精气, 强阴道, 交接不倦, 亦止精。壮阳事, 止泄精、尿血、暖水脏, 治暴风、金疮、冻疮、汤火疮、灭瘢痕。蚕蛾性淫, 出茧即媾, 至于枯槁而已, 故强阴益精用之”。雄蚕蛾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量雄性激素、保幼激素、脑激素和蜕皮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滋阴壮阳、驱寒通络、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的特殊功效。雌蚕蛾的冻干粉提取物具有补气养血, 调经养颜, 促进女性乳腺、生殖器、卵巢的发育, 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过敏的作用, 功效显著。而且雌蚕蛾所含的雌激素是天然界所有生物中含量最高的, 能更有效的激活卵巢功能, 调节女性内分泌, 是具有女性补血、调经、养颜、抗衰老作用的保健佳品。蚕蛾可磨成干粉、制成胶囊和保健养生酒多种产品, 如雄蛾宝、雌蛾宝蚕蛾冻干粉, 蚕蛾一号胶囊、蚕蛾膏、蚕蛾丸、蛾公酒等都是市场热销的蚕蛾保健制品。

4 以家蚕生物体为基料的保健品开发利用

华南地区特色品种—黄血蚕营养成分高, 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护肝作用。而利用雄蚕蛾和相应中药制成的雄蚕蛾胶囊在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同时, 对少精弱精症还具有辅助治疗作用[7]。蚕粉复合物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及丙氨酸较多、含量较高, 人体必需氨基酸占43.28%, 符合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和特殊营养食品的国际质量标准, 含有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如锌、铁及铜等, 铅、锰、砷元素含量符合安全要求[8]。全蚕粉中含有1-脱氧野尻霉素 (DNJ) 、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含量丰富, 粗蛋白为68.93%, 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 而且这些氨基酸的含量都远高于桑叶;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元素[9]。蚕蛹油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高达75%以上, 其中α-亚麻酸含量占30.5%, 亚油酸含量占7.25%, 油酸含量占32.99%。而食用雄蚕蛹蛋白胶囊, 能提高人体活力, 改善生理机能, 增强性功能, 对糖尿病和前列腺疾病亦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0]。蚕蛹粉能起到深层滋补、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充盈气血、保护血管、活血化瘀等效果。雄蚕蛾酒亦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糖类、维生素、激素及微量元素, 有较高的营养及滋补作用, 用作食疗保健。

5“家蚕生物反应器”的药用功能开发

“家蚕生物反应器”, 是指通过在家蚕培养细胞内发生基因同源重组, 将外源基因置于杆状病毒多角体基因启动子控制之下, 获得重组杆状病毒, 以蚕蛹为天然培养基, 将重组杆状病毒植入蚕蛹体内进行培养, 蚕蛹会主动对重组基因进行转录和翻译, 自然生成对人类有用的生物药品、生物疫苗、保健食品等, 通过现代生物高新技术手段, 将生物活性成分萃取并制成相关剂型, 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健康保健。家蚕生物反应器具有高效表达、安全性好、易产业化生产和自主产业和表达产物稳定及表达产物后加工较完善等诸多优点。以家蚕作为复制蛋白质药物的母体, 得到的药物蛋白质与天然结构相同;复制数量是其它细胞反应器的数十倍。从1L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提取的纳豆激酶, 现在用一个蚕蛹就能做到。张耀洲主持开发的“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制品的方法项目获得了2004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经过不懈的研发努力, 建立了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的技术平台, 制成的科艾宝口服细胞因子 (hGM-CSF) 胶囊, 成为国内外首次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制品的突破, 建立了蛋白质药物口服有效地新途径。除此之外, 其创立的浙江中奇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家蚕生物反应器”技术研发出的美基美态中奇牌天康宁胶囊和纳豆激酶亦是集合了当今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的高科技生物制品, 受到市场广泛青睐。

6 结语

家蚕生物体既符合传统中医养生调益气血, 濡养五脏的治则, 又符合现代养生, 营养平衡的准则, 可谓世上难得的, 集食疗、养生、保健、补益于一体的“药食同源”的佳品。我国是世界蚕丝业大国, 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蚕业工作者经过多学科交叉合作, 开拓出了不少蚕业副产品如全蚕粉、蚕虫草、蚕蛾复合粉、蛾公酒、丝素肽系列用品、虫草茶等。随着近年来蚕桑产业多元化开发利用的发展, 家蚕食用、药用途径的利用更加受到重视, 开拓蚕业生产新的增长点已成为蚕业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家蚕来源丰富, 成本低廉;蚕、蛹、蛾及其加工产品生产技术路线成熟, 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这对增加蚕业附加值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江善, 李羲三, 金基永, 等.韩国对家蚕及其产品的功能性研究进展[J].蚕业科学, 2012, 38 (4) :749-757.

[2]贾俊强, 谭广秀, 吴琼英, 等.家蚕幼虫蛋白的营养学评价及其热力学性质分析[J].食品工业, 2011, (1) :13-16.

[3]杨辉, 黄亦琦, 罗友华, 等.家蚕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总黄酮含量测定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 2009, 31 (6) :76-78.

[4]贾俊强, 徐金玲, 谭广秀, 等.蚕蛹水溶性蛋白营养学评价及理化性质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 (8) :121-125.

[5]张丽萍, 曲红光, 昌友权, 等.蚕蛹蛋白抗疲劳作用人群试食实验[J].食品科学, 2005, 26 (9) :462-464.

[6]于波, 李维胜, 邹德庆, 等.蚕蛾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品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 2006 (2) :78-80.

[7]吴娱明, 肖更生, 廖森泰, 等.黄血蚕和雄蚕蛾食药用价值开发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06 (11) :34-37.

[8]买买提依明, 吴丽莉, 卢红.蚕粉复合物与雄蚕蛾酒营养成分的测试分析[J].蚕学通讯, 2006, 26 (2) :10-12.

[9]桂仲争, 庄大桓, 葛正焱.家蚕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 (11) :64-65.

食用药用价值 篇8

1.1 泽兰的植物学特性

泽兰, 别名地瓜儿苗、地笋、地参等, 唇形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高50~150cm, 地下根状茎横走, 先端大呈圆柱形, 侧生有具鳞叶、白色、肥厚、多汁。茎方形直立, 分枝多, 常呈紫褐色, 沿棱及节上密生白色。叶对生, 有短柄或无柄, 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长2.5~12cm, 宽0.4~4cm, 先端渐尖, 基部楔形, 边缘具粗锯齿, 有缘毛, 其上密被刚毛状硬毛, 下面脉上被刚毛状硬毛及腺点, 无柄。花序轮伞形, 生于叶腋, 每轮有6~10枝花;苞片披针形, 有缘毛;花萼钟形, 5齿;花冠白色, 2唇形不明显, 上唇近圆形, 下唇3裂, 外有腺点;前对雄蕊能育, 后对雄蕊退化为棒状。花期7~9月份。小坚果扁平, 暗褐色。结果期9~10月份。

1.2 泽兰的生态适应性

泽兰的适应性强, 不仅能生长于酸性土壤, 在碱性、石灰性土壤上也有分布, p H值宜5.6~7.6, 耐水, 枝条能在流水中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 植株以生长在水边、沟边、水塘边较好, 枝叶繁茂, 结实量大。耐旱、耐瘠薄, 能在裸露的石场上生长、开花、结果。抗干扰性强, 不管是人畜破坏, 还是洪水冲刷, 次年都能长成新植株开花结果。抗病性较强, 目前病虫危害较少。

2 泽兰的功用

2.1 泽兰的食用价值

泽兰营养极其丰富, 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 每100g含钙297.0g、磷62.0mg、铁4.4mg、维生素7.0mg、胡萝卜素6.33 mg。其地下茎肥厚、多汁, 约5mm粗的根茎可作凉菜用, 凉脆鲜美, 堪与甘露子媲美;炒菜、做酱菜或油炸, 酥脆可口;还可加工成点心、罐头或干果等, 是一种新的美味。

2.2 泽兰的药理作用

泽兰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全草入药具有强心、活血等作用, 具健脑安神、祛脂降压、补血益气、活血祛瘀、利尿消肿、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3 泽兰的种植技术

3.1 选地整地

泽兰对栽培地要求不严。一般选土层较深、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或壤土, 667m2施腐熟的厩肥2000~3000kg作基肥, 深耕20~25cm, 整平作床, 床宽1.5m, 床长可依地形而定。

3.2 繁殖方法

3.2.1 有性繁殖:

种子采收后, 于3~4月间条播, 行距30cm。播种后覆土, 稍加压实, 并用禾草等覆盖。充分浇水,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1hm2播种量3.75kg。

3.2.2 无性繁殖:

泽兰种子繁殖较困难, 不能满足大面积推广的需求。其根茎繁殖生长快, 产量高, 且方法简单易操作, 适宜大面积栽植。具体方法:在采挖根状茎时, 取其白色、粗壮、无病害的根茎, 切成4~8cm长的小段, 按行距30~45cm、株距15~20cm挖好栽植穴, 每穴栽种2~3小段, 覆土厚5cm, 稍镇压后, 充分浇水。冬种的于次年早春出苗, 春种的经10~12天出苗。667m2可栽植根茎5~8kg。在榆林一带, 南部山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 北部地区适宜栽植时间为4月下旬。

3.3 田间管理

出苗后揭掉覆盖物, 及时定苗, 株距15cm左右, 每处留壮苗1~2株。幼苗期除草松土2~3次, 郁闭封垄后不必再除草。泽兰喜水、喜肥, 须施足底肥。干旱时浇水保证产量, 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苗高约10cm时, 667m2追施猪尿粪250kg或尿素1kg, 然后灌水。冬季收获后宜施土杂肥及腐熟人畜粪肥, 以保护根状茎越冬, 促进其来春萌发。种植2~3年后, 植株丛生, 应行翻栽。

3.4 病虫害防治

3.4.1 锈病: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

3.4.2 尺蠖:6~7月份为幼虫危害高峰期, 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3.4.3 紫苏野螟:7~9月为幼虫危害高峰期。防治方法:清园, 收获后深翻土壤, 减少越冬虫源。

3.5 采收加工

上一篇: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下一篇:教学改革实践建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