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的药用价值

2025-01-11

玫瑰花的药用价值(精选9篇)

玫瑰花的药用价值 篇1

玫瑰茄为药食两用植物, 又被称之为山茄、美丽纳、洛克红, 台湾又称为洛神花, 为一年生草本锦葵科木槿属植物, 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如非洲、东南亚、南美等[1], 玫瑰茄植株具有花期长、分枝多、形态似草棉等特点, 玫瑰茄花主要在夏、秋季开放, 其花萼色彩为鲜艳迷人的玫瑰红色[2], 并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3], 如:印度用玫瑰茄花萼作为利尿、抗坏血病的药物;塞内加尔用玫瑰茄制成降血压剂、杀菌剂等药物;阿拉伯人和非洲人用玫瑰茄花萼浸泡的水当作天然色素和调味料食用。玫瑰茄在20世纪50年代引入中国, 目前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均有大面积种植, 如广西、浙江、福建等, 在中国的云南南部地区也被广泛种植。

1 玫瑰茄花萼中的营养成分

玫瑰茄的花萼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天然色素和矿物质, 在新鲜的花萼中约含有1%~1.5%的总花青甙 (色素) 、10%~15%的有机酸 (主要是柠檬酸和木槿酸) 、0.93%的VC、0.21%的VB、0.01%的胡萝卜素、1.76%的淀粉、0.45%的蛋白质、2.55%的糖分 (按葡萄糖计) 、1.39%的果胶, 以及87.86%的水分和少量的其它物质 (如甙类、生物碱、树脂类等) [4]。

2 玫瑰茄花萼的药用价值

玫瑰茄中含有的木槿酸, 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并含有酚类、甙类、还原糖类, 以及少量的树脂类和生物碱, 对肠道具有抑菌作用, 并能促进胆汁分泌[5]。近年来, 国内外专家对玫瑰茄花萼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报道, 例如护肝、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降胆固醇、抗氧化、降血压、护肝等作用[6]。

2.1 降血压

玫瑰茄花萼中含有丰富的酚类色素, 对于高血压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7], 制成的药剂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耐受性强等优点[8]。Odigie[9]用玫瑰茄水提物连续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小鼠灌喂8周, 比未服用玫瑰茄水提物的小鼠血压降低了20%。Adegunloye[10]用先天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进行玫瑰茄花萼提取物降血压试验, 连续喂服21d后先天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下降了11.7%, 正常大鼠血压下降了5%。Herrera-Arellano[11]用玫瑰茄花萼的提取物对9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人体降血压实验, 结果表明每天饮用10g玫瑰茄花萼的提取物的降血压效果等同于每天服用2次25mg的降压药。

2.2 抗氧化

玫瑰茄花萼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 是国际上公认最为有效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的天然抗氧化剂[12], 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在降胆固醇和降血脂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效果。Hirunpanich V与Duh等[13,14]对玫瑰茄提取物分别进行了体外抗氧化试验, 得出玫瑰茄提取物对于Cu2+的抗氧化效果极其显著, 并对卵磷脂过氧化反应达到62.8%的抑制率, 对亚油酸过氧化反应达到90%的抑制率。胡太平[15]得出浓度为1.5mg/mL的玫瑰茄提取物可有效地降低极低密度的脂蛋白氧化反应中的丙二醛含量,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反应出玫瑰茄提取物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2.3 抗肿瘤

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 玫瑰茄中所含的原儿茶酸能促进癌细胞的灭亡, 具有很强的抗癌效果;玫瑰茄的多酚 (HPE) 和花青素 (HAc) 可促进胃癌细胞、血癌细胞的灭亡[16]。Tseng[17]用玫瑰茄原儿茶酸进行促癌细胞死亡实验, 癌细胞经玫瑰茄原儿茶酸处理后, 其细胞核的小体间DNA形态发生改变而断裂, 从而加速癌细胞死亡。不仅如此, 玫瑰茄中的原儿茶酸还具有抑制致癌物质致癌的作用。Kawanori Tb[18]通过研究发现, 玫瑰茄中的原儿茶酸可抑制AOM物质发挥致肠癌的作用。Tanaka T等玫瑰茄中的原儿茶酸能有效阻碍二乙基亚硝酸胺等致癌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

2.4 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胆固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玫瑰茄花萼中含有花青素、异黄酮素、类黄酮素、原儿茶酸、丰富的有机酸和氨基酸, 这些物质能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 同时能够减少动脉粥状硬化、降低血栓形成,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有效的预防作用。Chen[19]通过玫瑰茄提取物对小鼠进行降胆固醇研究, 发现小鼠血清中的甘油三酸酯、胆固醇和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水平明显下降。

2.5 通便利尿

在非洲民间普遍把玫瑰茄当作饮料, 用于治疗便秘, 并有很好的利尿药效。A.K.Haruna等[20]通过研究发现, 玫瑰茄提取物中含有的类皂角苷化合物, 这类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功效, 在给小鼠喂食800mg/kg的玫瑰茄提取物后, 小鼠的粪便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2.6 护肝

近年来, 医学专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玫瑰茄可有效的抑制化学物质对肝脏的损伤作用。目前研究发现, 玫瑰茄中花色苷和原儿茶酸具有护肝作用。Amin A等[21]研究发现, 玫瑰茄提取物具有很好的保护小鼠肝脏免受硫唑嘌呤损伤的作用。Lin等[22]通过对小鼠喂食玫瑰茄原儿茶酸发现, 由LPS引起的肝损伤率明显下降。

3 玫瑰茄利用现状

玫瑰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化妆品中, 如加工成果酒、果酱、蜜饯、饮料等。其中从玫瑰茄中提取的花青素、花色苷等物质, 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着色剂, 具有纯天然、安全、色泽鲜亮等优点, 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虽然对玫瑰茄的药理作用有着较多的研究, 但是在药物开发方面目前仍较少见, 因此, 对于玫瑰茄药品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摘要:玫瑰茄属药食两用植物, 营养成分丰富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玫瑰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护肝、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医疗功效。随着人们对玫瑰茄医用价值认识的提高, 玫瑰茄药物的开发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综述了玫瑰茄的药用价值与利用现状, 为其今后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玫瑰茄,药用价值,利用现状

药用花卉——玫瑰茄 篇2

玫瑰茄的花萼肉质多汁,可食用,用它可生产果酱、果子汁、软糖、蜜饯、酒等,并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玫瑰茄的花萼同时还可药用,其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降压、养颜消斑、解毒、解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玫瑰茄含有类黄酮素、原儿茶酸、花青素、异黄酮素以及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糖类、有机酸、无机盐等化学成分,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栓的形成、减少动脉粥状硬化,可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玫瑰茄还有保肝、抗癌的作用。所以,玫瑰茄是一个很好的天然保健药物。

玫瑰茄的叶片、花瓣、花萼均可入药,但以花萼为主,且多为干品。下面便为大家介绍一些玫瑰茄的家庭保健使用方法,仅供参考。

1、玫瑰茄茶:玫瑰茄3~5g,温开水冲泡,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代茶饮。长期饮用,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值和甘油三脂值,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减肥的功效。

2、金莲花玫瑰茄茶:玫瑰茄、金莲花、木蝴蝶各1g,用热开水冲沏,加入冰糖调味,无须加盖,待玫瑰茄泡开即可,代茶饮。此茶能清肺热、利咽喉,对支气管炎、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有很好的效果。

3、玫瑰冰菊茶:玫瑰茄1g,菊花3朵,枸杞子5粒,胖大海1个,开水冲泡5~1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调味即得。此茶可清咽利喉,润燥。

4、山楂络神蜜:玫瑰茄、山楂干各若干,用水煮沸三分钟,晾凉后调入蜂蜜即得。长期饮用可健胃消食。

5、玫瑰茄果冻:玫瑰茄40g,纯鱼胶粉30g,细砂糖100g,水1000ml。先将水煮开,熄火,在水中放入玫瑰茄,加盖焖8分钟,将玫瑰茄捞出,水过滤。过滤后的水加温煮开,熄火,在水中加入纯鱼胶粉和细砂糖,并快速搅拌1分钟。将搅拌好的果冻液分装于果冻模中,冷却后冰箱中冷藏,成型后即可食用。

6、玫瑰茄排骨汤:玫瑰茄10g,猪排骨250g,加水800毫升,煲3小时,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各种调味料即成。此汤美味,可滋补养颜。

7、玫瑰茄酒:取玫瑰茄干若干公斤,按1:15加水煮沸25~30分钟,分离汁液。以此法反复提取三次。将三次提取液混合并加入8%的白糖,加热至沸腾后迅速冷却至10~12℃进行发酵,室温控制在10~12℃,5~7天后捞去上层泡沫,分离除去下沉的酵母,加入部分食用酒精调整酒度,最后封缸,数周后倒缸,澄清过滤得发酵原汁。另取玫瑰茄适量用80℃热水浸泡,一般浸泡3~4次,浸泡汁过滤用作配酒调色。以玫瑰茄发酵汁为酒底,佐以适量的浸泡汁,调整所需糖和酒度,经过滤即得玫瑰茄酒。酒呈宝石红色,晶莹清沏,味道清香,酸甜可口,可作增加食欲、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食用饮料。

药用红玫瑰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选地栽植

玫瑰花耐旱, 应选阳光充分, 地势高燥, 土质蓬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667 m2施堆肥3000kg, 深翻20~30cm, 整平作畦。按行距1.5~2m, 株距0.6~0.8m挖穴, 穴深15~25cm, 穴径30~40cm, 挖松底层, 施入适量土杂肥, 上盖5cm细土, 将嫁接玫瑰苗栽入穴内, 把根系向四周理平放开, 使其舒展, 再盖土至满穴, 踏实, 浇透定根水。

2 田间管理

2.1 中耕除草

幼苗期杂草用手拔除, 中耕宜浅, 勿伤及根。生长期应维持田间无杂草。

2.2 施肥

春季施入腐熟人畜粪尿促苗生长, 注意不要污染茎叶。孕蕾期再施人畜粪尿1次, 并施用氮肥, 配适宜量磷、钾肥, 以供给足够养分, 增长孕蕾量。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期, 在植株周围开环状沟追肥, 以农家肥为主, 667m2施2000kg, 加入适量饼肥、钙肥, 拌匀施入。

2.3 修剪

夏末开花后剪去纤细枝条和发白老枝, 冬季落叶后再修剪1次, 主要是截短和剪掉过密枝、病虫枝和苍老枝, 这样可促抽生新枝, 增加花蕾。玫瑰花生长5~6年后, 应进行1次更新复壮修剪。于立秋前后, 将每株 (丛) 保留少数生长茁壮的枝条, 其余的连根挖起, 重新栽植到另一块地上, 这样可扩展栽培面积。

2.4 排灌

旱季留意灌溉, 干旱会减少花的产量, 降低花的品质。雨季要防涝排水, 以防烂根。

3 病虫害防治

3.1 白粉病

多在夏季高温多湿时发生, 损害叶片和嫩茎及花果。表现为叶片上有白色绒状霉斑, 象撒了一层面粉。防治方法: (1) 冬季修剪后彻底清园。 (2) 合理密植, 改良通风透光条件, 下降田间湿度。 (3) 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每7~10天1次, 连喷2~3次。 (4) 增施磷钾肥, 加强植株抗病力。

3.2 锈病

病原为真菌, 损害叶片及嫩茎, 涌现铁锈状红斑, 引起落叶、落蕾, 在高湿多雨季节发生较多。防治方法同白粉病。

3.3 天牛

其幼虫蛀食茎和根, 使枝干涸败。2年发生1代, 以卵或蛹越冬。防治方法: (1) 剪除病虫枝,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清园。 (2) 保护其天敌喙蝽及蚂蚁。

4 采收、加工、贮藏

4.1 采收

药用花应在花蕾充分膨大但还未开放时采摘, 每年可采摘3次, 以“头水花”品质最佳。作食品、酿酒、熏茶用时, 应在花朵初放, 刚浮现花芯时采摘。

4.2 加工

可晒干、阴干或烘干。烘时将花蕾薄摊, 花冠向下, 烘干后再翻转迅速烘至全干。以单调、色红明媚、香味浓厚、无散瓣或碎瓣为佳。

4.3 贮藏

蜀葵的药用价值 篇4

《四川中药志》:孕妇忌用。

蜀葵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治妇人白带下,脐腹冷痛,面色痿黄,日渐虚损:白蜀葵花五两。

阴干,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如赤带下,亦用赤花。

(《圣惠方》)。

2、治二便关格,脓闷欲死:蜀葵花一两(捣烂),麝香半钱。

水一大盘,煎服,根亦可用。

(《纲目》)。

3、治痎疟及邪热:蜀葵花白者。

阴干,为末服之。

(《本草图经》)。

4、治鼻面酒皶及酐酣:蜀葵花一合,研细,腊月脂调敷,每夜用之。

(《仁存堂经验方》)。

5、治蝎螫:蜀葵花,石榴花、艾心等分。

并取阴干,合捣,和水涂之螫处。

(《补缺肘后方》)。

6、治烫伤:棋盘花三朵,泡麻油二两,搽患处。

(《贵州草药》)。

7、《珍珠囊》:治带下。

赤治赤(带),白治白(带)。

8、《纲目》: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

9、《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

红、白、淡三种,白治带症。

10、《重庆草药》:和血,润肠,除邪热。

降香的药用价值研究 篇5

“榈木”是古人对黄花梨的常用称呼, 古代医书中对于“榈木” (黄花梨) 的药用功能多有论述。如前文所引用的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三十五里专门谈到“榈木”:“榈木拾遗:集解”藏器曰:‘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 似紫檀而色赤, 性坚好。’时珍曰:‘木性坚, 紫红色。亦有花纹者, 谓之花榈木, 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 误矣。’气味:辛, 温, 无毒。主治:产后恶露冲心, 症瘕结气, 赤白漏下, 并锉煎服。李珣破血块, 冷嗽, 煮汁热服。为枕令人头痛, 性热故也。”“治冷嗽, 以榈木煮汁热服。”《本草纲目》第三卷:“榈木……并破瘀恶血”另据明代所编大型医书《普济方》记载, “榈木”治疗妇科疾病有一定疗效, 该书卷三百三十“妇人诸疾门·崩中漏下”谈到榈木:“治赤白漏下, 以榈木锉水煎服。”

降香黄檀树苗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一直从事明清宫廷家具及清宫历史文化的研究。撰写了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主要论文及著作:《黄花梨与明式家具风格初探》、《紫禁城内钦安殿与明清宫中道事活动》等。

在祖国的医药宝库里, 有一味名贵中药“降香”就是选自黄花梨的干燥心材。

权威的中药著作和药典里, 对于“降香”的来源和药理这样表述的:“本品为豆科 (Fabaceae) 植物降香檀 (Dalbergia odrifera T.Chen) 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 本种原产中国海南省, 主产于中国。降香主要含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药理研究表明, 降香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肿瘤、抗炎、抗过敏、镇静、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中医认为本品有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的功效。”

中药降香自1977年起历版中国药典收载其基原均为豆科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降香黄檀 (Dalbergia odrifera T.Chen) 以树干、根的干燥心材入药, 具行气活血、止痢、止血功效, 为国家药典收载的名贵药材之一, 现代研究发现降香黄檀有抗氧化、抑制中枢等作用。降香黄檀心材极耐腐, 切面光, 且香气经久不灭。野生降香黄檀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省的中部和南部, 一般成片生长, 形成以降香黄檀为上层树种的种植群落类型。由于降香具有极高药用和工艺品等价值, 野生资源已遭毁灭性的破坏, 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另外在《颜正华中药学讲稿》里对于出自黄花梨的“降香”这味药的表述是:“来源:为豆科常绿小乔木降香檀 (Dalbergia odrifera T.Chen) 的茎干心材。全年可采, 削去外皮, 锯成短段, 劈成小块, 阴干。性能概要:味辛, 性温。归肝、脾经。本品辛温芳香, 其性主降, 既能入气分以降气辟秽化浊, 又能入血分能散瘀止血定痛。故可用治秽浊内阻, 恶心呕吐腹痛;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疼痛及瘀血痹阻心脉的胸痹刺痛;还可用治跌打损伤, 外伤出血等症。”

1994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曾发表“海南民间常用格木药整理研究”一文, 此篇文章里专门谈到了海南民间以格木入药的记载。格木, 海南民间称“格”, 亦即茎木中具带有某种颜色质地较硬的心材部分。以格木入药的称“格木药”。格木药在海南民间使用治疗常见疾病已形成特色, 而格木药又分为花梨格、桑格、牛头次格、熊胆树格、黄疸树格等。其中的花梨格就是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的心材。“花梨格花梨格亦为降香格、降香木。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gria oerifra T.Chen的心材。本品盛产海南, 为海南岛特产。海南人最早使用花梨格入药, 用其带有棕红色的茎木心材加水研磨用以治疗各类疼痛, 亦可用其粉末外敷, 止痛止血。”该篇文章认为:“用花梨木制成的各种家具床桌, 可以祛邪除疾, 达到医疗保健作用, 深受民众欢迎。‘降香’一药已收人历版中国药典。”

从海南岛“降香黄檀”提取出来的“降香”这味中药, 经过现代实验室的药学实验, 发现其有许多重要的药用成分。中医认为其具有行气止痛、活血之血之功, 用于心胸闷痛, 脘胁刺痛等病症, 外治跌打出血, 是临床常用制剂如冠心丹参片、乳结消散片、复方降香胶囊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而有一味重要的中药降香油就是从降香黄檀“ (Dalbergia odrifera T.Chen) 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经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

降香油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 用其为主药制成的中药冠心丹参胶囊对于心脏病有着显著的疗效。“降香油是冠心丹参胶囊的主要原料之一。冠心丹参胶囊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胸闷刺痛、心悸气短及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侯者。其降香油则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据林励等研究报道, 降香总黄酮含量在2.51%~5.82%之间。降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镇痛和松弛血管等作用。“降香水提物还有促进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用于白癜风的治疗。”降香黄檀对某些疾病的具体药理作用如下:

治疗心脏病的独特疗效:降香黄檀对于心脏病的治疗有着特殊的疗效。它的药理作用是:抗血栓、血小板聚集:心肌缺血后, 血小板和红细胞易于聚集, 造成血液黏度增高, 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 心肌缺血加重。血栓的形成可减少或阻断心肌供血, 进而造成心肌梗死。降香用于治疗慢性心绞痛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其抗血栓作用。抗氧化作用:“从降香中分离出的紫铆花素, 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 能够清除多种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离子。”此外紫铆花素还可以抑制铜离子诱导低密度脂蛋白的催化氧过程。

对肿瘤细胞的治疗作用:降香中查尔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 紫铆花素能抑制乳腺癌、结肠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等肿瘤细胞的增殖。降香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作用。

较强的抗炎作用:现代医学认为, 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都涉及炎症, 例如冠心病、癌症、高血脂等。因此抑制前炎症因子的生成可以作为预防或者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的重要靶点。通过临床药理学实验证明, 降香中的sativanone抗炎活性较佳, sativanone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 随着sativanone浓度的增加, TNF-α的分泌量减少, 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降香中的异甘草素、甘草素、柚皮素和sativanone通过降低NO (一氧化氮) 水平发挥抗炎作用。Sativanone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生成和减少NO (一氧化痰) 的生成发挥抗炎作用。”

镇静抗惊:降香心材的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 延长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可明显对抗电惊厥的发生:500mg/kg以上剂量的提取物可明显延缓烟碱引起的惊厥的出现, 缩短惊厥发作时间, 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

简述桑树的药用价值 篇6

桑叶呈卵形, 是家蚕的饲料。桑叶的价值很高, 《本草撮要》中有这样的记载:“桑叶, 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枇杷叶, 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冶炼蜜为丸, 除风祛湿明目。以之代茶, 取经霜者, 常服治盗汗, 洗眼去风泪”。因此, 桑叶除用于养蚕外, 也供药用、饮用。中医处方称冬桑叶、霜桑叶, 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胆碱、黄酮苷、鞣质和香精油等, 是一味疏风散热、清肺止咳、清肝明目的好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诊病中善用桑叶, 常见的疾病都可使用桑叶。因桑叶长于祛风清热, 凉血明目, 当风热感冒或风温初起时, 或头疼眩晕、发热咳嗽、咽干喉疼、目赤红肿, 即以桑叶为主的煎剂, 如“桑菊饮”, 可收良好效果。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桑叶还有降压和降血糖的作用。近年来, 临床治疗中使用各种浓度的“桑叶注射液”, 治疗血丝虫病, 有很好效果, 这种注射液, 还可促进手术切口或化脓性痿管愈合, 也能使皮肤上的糜烂创面干燥。

2 桑椹

桑椹, 是桑树的果实。桑椹果肉含葡萄糖、果糖、柠檬酸、鞣酸、苹果酸、果胶和纤维素A、B1、C、D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黑桑椹中含铁及植物色素较多, 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 补肝、益肾、熄风、滋液, 药用以黑桑椹为好。黑桑椹又称文武实, 生用或熬成膏都可以。《本草经疏》说:“桑椹者, 桑之精华所结也, 其味甘, 其气寒, 其色初丹后紫, 味厚于气, 合而论之, 甘寒益血而除热, 其为凉血、补血、益阳之药无疑矣。”《随息居饮食谱》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止消渴、利关节、解酒毒、去风湿、聪耳明目、安魂镇魄”。可见, 古代医药学家对桑椹的功用评价很高, 民间医学中常用桑椹治疗贫血、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失眠、神经衰弱、津液缺乏和大便燥结、支气管炎等症。中成药制有“桑椹蜜”、“桑椹膏”, 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和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头发早白及贫血、便秘等症。

3 桑枝

桑枝含鞣质, 游离的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等, 有清热、祛风、通络的功效, 去骨节风疾, 治老年鹤膝风。适用于关节风湿疼、四肢麻木等, 以春、夏2季剪下的嫩枝, 略晒, 趁未全干时切成片, 再晒干, 生用、酒炒、蜜炙等均可。中成药有“桑枝膏”, 可治筋骨酸疼、四肢麻木等。用桑树的嫩枝和叶熬膏服, 治高血压。《本草撮要》说:“桑枝, 功专去风湿拘挛, 得桂枝治肩臂膊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

4 桑白皮

桑白皮, 为除去栓皮的桑根皮, 冬天里挖取桑根, 趁鲜刮去黄棕色栓皮, 纵向剖开, 用木棍轻击, 使皮部与木心分离, 剥取白皮, 晒干即可。桑白皮具有利尿和降压等作用, 并治风湿麻木、糖尿病、传染性肝炎、咳嗽吐血、小儿肺盛、妇女产后下血不止及蜈蚣毒等症。《药品化义》说:“桑皮, 其热, 主治喘满咳嗽, 热痰唾血, 皆由实邪郁遏, 肺窍不得通畅, 借此渗之散之, 以利肺气, 证自。故云泻肺之有余, 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 浮风燥痒, 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 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本草图经》又说:“桑根白皮, 作线以缝金创肠出者, 更以热鸡血涂之。唐安金藏剖腹, 用此法便愈”。

5 桑寄生

桑寄生, 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桑寄生或毛叶桑寄生等的枝条。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等功效。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等。正如《本草求真》中所说:“桑寄生, 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 发主血, 苦入肾, 肾得补则筋骨有力, 不至痿痹而酸痛矣。甘补血, 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 外而金疮、肌肤风湿, 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6 桑蚕

桑蚕的茧是丝绸的主要原料, 也是治病的良药。蚕茧主要是由纤维状蛋白质“丝纤蛋白”外包, 以另一种蛋白质“丝胶蛋白”粘结而成, 在生丝中, 丝纤蛋白红占70%, 丝胶蛋白红占20%。丝纤蛋白是一种角蛋白, 其组成氨基酸, 以甘氨酸、丙氨酸为最多。丝胶蛋白也是角蛋白, 其组成氨基酸大体上与丝纤蛋白相似, 微异处在于其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较少。《本草纲目》说蚕茧:“烧灰酒服, 治痈肿无头, 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 止消渴, 反胃, 除蛔虫。”“蚕茧, 方书多用, 而诸家本草并不言及, 诚缺文也。近世用治痈疽代针, 用一枚即出一头, 二枚即出二头。煮汤治消渴, 古方甚称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泻膀胱中相火, 引清气上朝于口, 故能止渴也”。

摘要:桑树属桑科桑属, 为落叶乔木, 自古就有“东方自然神木”之称。桑树在古代就开始栽培, 它的叶被用来养蚕, 蚕长大后“作茧自缚”的茧, 是绫罗绸缎的原材料。本文旨在对桑树的6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说明其药用价值。

关键词:桑树,药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盖群, 邬谨, 刘刚, 危玲.桑树的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应[J].蚕学通讯, 2007 (4)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 篇7

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 海洋中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 富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 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 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专家介绍, 海洋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 根据《尔雅》、《黄帝内经》的记载可以推断, 早在公元前1027年至公元前300年海洋药物就已应用于医疗实践。《神龙本草经》、《海药本草》、《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都有海洋药物的记载, 《中药大辞典》收入海洋药物144种。海洋药物历史悠久, 为丰富的海洋资源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极有必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和开发。目前, 我国以海洋生物制成的单方药物有22种, 以海洋生物配伍其他药物制成的复方中成药152种。这些药物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医药学及高新技术融为一体, 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治疗胃溃疡海洋生物多糖药物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以海洋生物多糖为基本原料, 经过结构修饰, 研制出了快速促进胃溃疡创面愈合、止血、镇痛、缓冲胃酸对创面的刺激、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胃溃疡海洋新药, 药效学研究表明, 该多糖具有促进胃溃疡创面愈合效果好, 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效果好, 药效优于法莫替丁、得乐、得诺等目前临床用药, 且具有用量少、副作用低的特点, 具有很好的新药开发价值。该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研究成果的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已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原料和制剂的生产工艺, 原料和制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原料和制剂的质量标准, 原料和制剂的稳定性, 药效学和毒理学等研究, 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内容。

海洋生物烧伤膏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抗溃疡海洋药物”研究, 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制备出促进烧伤创面和溃疡创面愈合、抑制疤痕生长的有效成分, 以独特的生产工艺研制出“海洋生物烧伤膏”。该海洋药物具有促进创面愈合、镇痛、抗炎、治疗后不留疤痕等优点, 优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京万红等药物, 并且该药物既适合临床用药, 又可作为家庭常备药。海洋生物烧烧伤膏的主要功效成分的生产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因此该药物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已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原料和制剂的生产工艺, 原料和制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原料和制剂的质量标准, 原料和制剂的稳定性, 药效学和毒理学等研究。

治疗胃溃疡海洋生物多糖药物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以海洋生物多糖为基本原料, 经过结构修饰, 研制出了快速促进胃溃疡创面愈合、止血、镇痛、缓冲胃酸对创面的刺激、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胃溃疡海洋新药, 药效学研究表明, 该多糖具有促进胃溃疡创面愈合效果好, 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效果好, 药效优于法莫替丁、得乐、得诺等目前临床用药, 且具有用量少、副作用低的特点, 具有很好的新药开发价值。该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研究成果的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已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原料和制剂的生产工艺, 原料和制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原料和制剂的质量标准, 原料和制剂的稳定性, 药效学和毒理学等研究, 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内容。

微保健剂

项目简介:该产品以多种海洋生物为主要原料, 采用生物化学技术加工精制而成。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氨基乙磺酸、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而适量的碘、锌、钾、钙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具有营养与保健的双重功效, 可预防碘缺乏病、心血管疾病, 保护心肌和肝脏, 促进新生儿和儿童大脑发育, 保护视力, 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海洋燕窝”产品开发

项目简介:“海洋燕窝”属于一种高级营养滋补品。常饮能不断补充人体所需之营养。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或病人最适用, 不但能补充营养物质, 而且还有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特别对胃肠病有很好的防治和对人体有美容之功效。此产品是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的物质, 如含丰富的蛋白质、肽类、多糖类等物质, 尚含有各种无机元素和微量元素。

海洋生物药用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目采用高效功能表达克隆、生物信息学、规模化功能筛选和大规模测序等生物学技术, 对我国药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进行系统研究与开发, 建立一套规模化海洋生物药用功能基因研究体系和技术平台, 为我国医药等相关领域提供一批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创新功能基因及国内外专利 (PCT) , 在战略上为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我国丰富的药用海洋生物资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为进一步开发相关的创新药物奠定基础。项目共构建了26个高质量的药用海洋生物组织cDNA文库,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快速功能基因筛选, 初步确定97个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 对其中15个功能基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海洋生物蛋白酶

项目简介:该项目技术成果主要通过发酵生产一种新型海洋生物蛋白酶, 进而开发出3项主导产品, 其应用包括日用化工、轻工等领域。发现黄杆菌属一个新种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低温碱性蛋白酶及其基因, 获得了“一种新型低温碱性蛋白酶、制造方法、应用和产生该蛋白酶的微生物”发明专利。与传统的蛋白酶相比, 该酶具有嗜低温、抗氧化、与复杂试剂配伍性好的独特优势, 更适合于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

海洋生物源杀虫剂JMT简介

项目简介:JMT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毒素, 经深加工研制而成的新型生物农药。大量研究和实验表明, JMT杀虫剂对梨网蝽具有较高的活性, 48小时死亡率可达到97%以上, 半致死浓度LC50为114μg/mL;对绣线菊蚜、桃蚜、苜蓿蚜以及小菜蛾和菜青虫也有较强的杀虫活性。毒理学试验表明, JMT对大鼠经口LD50雌、雄动物均大于4640mg/kg;大鼠经皮LD50雌、雄动物均大于2150mg/kg;对家兔皮肤、眼均无刺激性。按照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JMT属于低毒类农药。

海洋生物中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和资源利用

项目简介:该研究对我国各海域中的海洋生物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样品采集;采用稻瘟霉模型和细胞毒模型进行了活性筛选, 对其中23种海洋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研究中发现从方柱五角瓜参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philinopside A对肿瘤新生血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 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 获得14种新的衍生物, 经抗肿瘤活性筛选, 发现其中的CU302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且毒性降低, 均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HMEC-1增殖, 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管腔形成以及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 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且对14种人肿瘤细胞株亦显示很强的细胞毒活性, 具有双重的抗肿瘤作用。

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项目简介: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的制订是以大量科学调查、实验研究资料为基础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 采用海洋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指标, 以科学研究为依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环境质量标准, 该项目研究建立海洋生物标准用于反映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评价海洋环境质量, 应用于评价污染对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危害。该标准的制订对我国的海洋污染监测、海洋环保、保障人体健康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达到国际水平, 曾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 2002年3月1日实施, 与海水水质标准及其它的环境标准相配套, 构成我国的海洋环境质量标准立法体系。标准制订为海洋污染的监控和防治提供法科学的法规依据, 对加强海洋管理, 科学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 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改善睡眠天然海洋生物保健食品

项目简介:该保健食品以茯苓、海带、酸枣仁为主要原料, 吸纳中医传统相关经验和精华, 应用分子水平的分离提取方法, 并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特定生物酶的定向截取技术, 研制出一种多糖, 能快速起效, 使大脑细胞很快恢复正常的睡眠功能。该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会依赖或成瘾。适合各种睡眠不佳者。

抗风湿性关节炎海洋生物制品“海精灵”的研制与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产品由多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复合而成, 其技术关键是独创性地利用多种可有效疏通人体循环系统、抗氧化、提高免疫活性和促进骨细胞代谢的天然活性成分的共同作用, 减轻关节炎症状甚至完全治愈关节炎。该项目通过结合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及传统中药配伍的模式和原理, 利用高新技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多种具有抑制或控制关节组织病变的天然产物, 有机组合成具有显著效果的抗 (风湿性) 关节炎产品。

烟草专用海洋生物制剂农乐二号

研制开发了以海洋生物多糖为主要成分的烟草专用海洋生物制剂“农乐二号”, 具有多种活性功能, 能起到促生长、改善品质、杀菌、抗病毒等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使用“农乐二号”后亩产提高8.2~9.1%, 产值提高11.2~21.2%, 上等烟比例提高4.3~33.8%;同时又具有显著的抗病抑菌作用, 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率可达82%, 病情指数降低40%, 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达85.7%。是一种成本低 (每亩仅需5~6元) , 且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新型烟草生物制剂。试验面积5000亩, 推广2万余亩。进行了中试试验, 建立了年产500吨的中试车间。今后将进一步增加供试作物种类, 扩大推广面积。该产品的研制成功为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在农业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海洋生物功能食品的研制

项目简介:该项目利用资源丰富的海洋生物 (一种海龙科动物) 研制具有抗疲劳, 延缓衰老功效的功能保健食品。该海洋生物具有性激素样作用、抗衰老、抗肿瘤等活性, 采用新型制剂工艺研制具有适合中老年服用的健康促进作用的食品。该项目按功能食品申报要求完成工艺设计、功能试验、质量标准等、预计2008年6月底完成全部申报资料。该项目的特点在于开发利用丰富海洋鱼类资源;从海洋生物中开发功效强、价格低廉的功能食品;属于国内首创。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低壳糖和壳寡糖的工业化生产新技术

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壳聚糖酶解、分离干燥等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与改进, 建立了低壳糖和壳寡糖工业化生产新工艺技术。该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专利与文献中均未见报道, 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与创新性,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质量上和价格上有能力替代国内的低壳糖和壳寡糖, 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可实现100吨/年低壳糖和10吨/年壳寡糖的工业化生产。

甲壳质酶法生产工艺及其深加工产品开发

项目简介:该项目主要研究从海洋生物体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甲壳质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甲壳低聚糖在畜禽养殖和保健上的应用效果。该产品是一种极有潜力的功能性绿色饲料添加剂, 由于其具有不产生耐药性, 无药物残留, 促进生长, 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畜禽饲料水产饲料中, 尤其是出口型企业饲料中,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项目同类产品在国外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上应用也较少, 正式投产后, 可以向国外养殖业较发达国家出口。

“药肥双效”海洋生物农药的开发研究

项目简介: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具有药肥双效的海洋生物农药的制备和应用试验展开, 研究了具有生物农药功能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并为提高所提取分离的活性成分的功效对其进行分子结构修饰, 进一步的, 通过复配增效手段制备药肥双效的海洋生物农药产品, 并制备出适于实际应用的剂型, 最后通过实验室小试和田间试验, 考察所制备的海洋生物农药的实际使用效果。

海洋生物化合物活性及其创新药物研究

项目简介:该研究借助现代实验技术, 鉴定66个萜类、甾体和生物碱等单体化合物, 已筛选出具有明显抗肿瘤等活性的全新显效结构化合物, 为这些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 抗心律失常新药海藻CPG的临床前研究研究解决了CPG低聚糖的药效和用要安全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 海珠口服液作为一种较理想的降脂, 抗动脉硬化药物, 已投放市场, 取得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的知识产权。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具有重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科学价值, 为政府部门科学管理、规划和开发海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热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技术

项目简介:该项成果开发出了热带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技术、珍珠氨基甙定重制取技术、海洋生物反渗式柱-膜联用脱腥脱毒技术和甲壳素氨基寡糖定长制备技术。利用该技术, 提取鉴定了约900个热带海洋生物化合物, 其中约119个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筛选出了21个抗老年痴呆症、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31个昆虫拒食、抗附着等的显效活性化合物;研发了1个国药准号新药, 改造了1个国药准号品牌药品, 研发了2个国家级保健品和2个省级功能食品, 开发了5个系列的珍珠化妆品, 研发了1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氨基寡糖素水剂生物农药。

海洋生物活性豆奶开发技术

项目简介:该技术的研究包括:新鲜海参预处理;海参的蛋白质均质及变性处理;灭菌处理;复合生物酶降解技术研究;脱腥的技术工艺研究;浓缩技术工艺研究;理化指标分析喝营养成分分析;稳定性研究;大豆卵磷脂的提取工艺研究;营养液喝豆奶的微乳符合技术研究。该研究体现了海洋生物制品和陆地食品的有机结合, 也是动植物食品的有机结合, 新产品将具有更全面的营养结构, 不含胆固醇, 将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肤组织修复海洋生物材料

项目简介:海洋“863”高新技术开发项目, 开发医用海洋生物新材料, 主要用于各种皮肤损伤组织的修复, 具有无刺激, 安全方便, 创面修复快, 无瘢痕的效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复合酶和海洋生物胶原蛋白开发

项目简介:加酶壳聚糖保健食品系将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与高纯度的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淀粉酶和脂肪酶等酶群结合起来, 发挥复合酶与壳聚糖之间的协同作用。壳聚糖与细胞的亲和力强, 可以作为载体, 将对人体有治疗或保健作用的成分传递到细胞。壳聚糖能保护酶的稳定性和被酶降解以增加具有抗癌活性的寡糖比例。该产品还含有对某些酶有活化作用的成分以及硒蛋白和葡萄糖锌等有益健康的成分。可调理胃肠, 改善消化吸收, 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提高抵抗力, 消炎杀菌;消除自由基, 延缓衰老, 防癌和养颜美容。

藻胆蛋白生产工艺配套技术开发

项目简介:从螺旋藻中用物理方法提取藻胆蛋白的天然食用色素, 进一步提高细胞破壁技术、细胞碎片的去除及其稳定性技术。完善藻胆蛋白提取的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配套技术, 重金属和微生物含量符合有关食品标准。

海洋生物保健品-蛤健精生产技术

项目简介:该产品适用于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 有抑癌功能和减轻放疗毒副作用的效果, 不损伤人体正常细胞。提高生存质量;对正常人体有增强免疫和保健的功能;该产品取自海洋增养殖贝类——文蛤, 资源丰富;产品在生产过程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做到原料尽其所能, 提取后的原料可提取凝集素。产品适用于配合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以及作为滋补、解毒、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的营养保健品。

文蛤生物多糖物质组成分析及提取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利用广西沿海地区第二大海水养殖产品-文蛤作原料, 运用化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途径, 建立文蛤多糖和凝集素提取工艺及纯化方法;文蛤体肉-酶解-沉淀-纯化-干燥-文蛤多糖干粉;文蛤体液-沉淀-反抽纯化-干燥-文蛤凝集素干粉。研究文蛤多糖和凝集素对动物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和对病原体菌的抑制作用及使用剂量, 分析文蛤体一般成分、营养成分、机能性成分的含量及文蛤多糖和凝集素的物质组成和比例, 为今后可能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并为文蛤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奠定了有利基础。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海洋降糖药“2038”

项目简介:科技发展给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繁荣, 高速工业化进程中耗尽了地球的自然资源, 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一些非传染性的疾病迅速蔓延起来。尤其是骨质疏松、糖尿病这些老年性疾病成为威胁中老年健康生命的主要敌人。中国现有糖尿病病人3000多万, 还有3000万糖耐量低下者, 这些人进一步发展就是糖尿病, 大中城市糖尿病人发病率达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远远高出这一比例。海洋降糖药“2038”是海洋生物中提取出具有降低血糖的成分, 再与三价铬离子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一个新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紫外光谱等仪器测试确定了其结构为新颖的化学物质, 毒理学研究为无毒副作用。用小鼠做实验, 每公斤体重20000毫克的剂量灌胃12天, 动物无一死亡和不良反应, 相当于药效大剂量的1200倍。“2038”有保护胰岛的作用, 可防止某些化学物质对胰岛的损害。专利、获奖及实际应用情况:“2038”进行了中试规模的研究, 每次能得到上百克的样品, 产品质量稳定且工艺进行了优化, 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

甲壳素类功能性保健食品

项目简介:在大量的工作积累的基础上, 该所于97年底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食品, 研制的第二代甲壳素功能性保健食品的主要特征是:1.原料来自海洋的蟹壳, 无化学污染。2.通过在甲壳素分子中引入功能性基因, 进一步强化了甲壳素的免疫功能, 只需较小剂量即可达到较强的免疫作用。3.通过模板化手段, 使壳聚糖形成孔腔适中的空穴, 只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 (如铅、汞) 等有强的吸附作用, 而对人体无害金属离子 (如钙、镁) 等没有吸附作用, 因而可有效地排除人体有害重金属。4.通过大量的药理实验和人体自愿食用结果表明:最佳的二者配比有最好的双重功能。

香菇菌多糖的药用价值 篇8

香菇在医疗方面的作用, 我国早有记载。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中有香菇味甘性平, 功能益气, 助食及理小便失禁等记载。1969年, 日本学者Chihara首次分离出香菇菌多糖[1]。20世纪60年代以来, 研究逐步深入并揭示了香菇菌多糖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使用。香菇菌多糖显示出提高免疫、抗肿瘤、抗感染、保护肝损伤、抗氧化、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胃癌、肝癌、肺癌及血液系统肿瘤, 是一种兼有抑制肿瘤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多糖类生物反应调节剂, 国内、外临床应用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香菇多糖具有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已作为新的细胞免疫增强剂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此外, 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硬皮病及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尖锐湿疣和面部扁平疣等也有较好疗效。

1 药理作用

香菇菌多糖 (lentinan, LNT) 是从香菇子实体中分离出的, 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多聚物, 化学成分为甘露聚糖肽。其多糖部分以甘露糖为主, 含少量的葡萄糖, 微量的岩藻糖, 半乳糖, 木糖, 阿拉伯糖, 而肽键是由天门冬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组成。

本药物类似一种免疫增强剂, 它是通过激活宿主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一方面能提高淋巴母细胞转化率, 恢复抑制性T细胞, 从而调节好B细胞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 还具有激活巨噬细胞, 诱导产生干扰素等作用。实验证实LNT, 可增加NO的产量并诱发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产生[2]。

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l, IL-1) , 在免疫和炎症方面具有多种功能, 它能增强小鼠胸腺细胞增殖, 促进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B细胞对特异抗原的抗体反应, 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能使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等。试验证实, 香菇菌混合多糖, 在体外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发现香菇菌混合多糖能剌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低水平的但有意义的IL-1。

本药对靶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 而是通过宿主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发挥抗肿瘤抗感染作用[3], 有动物实验证实, LNT能使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 其制剂在动物体内筛选实验中能明显促进体外淋巴细胞培养物的转化作用。因此认为, 其免疫作用特点在于识别脾及肝中抗原的巨噬细胞, 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因子 (LAE) 的产生, 释放各种辅助性T细胞因子。增强宿主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 恢复或剌激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因此作为辅助治疗的有效药物, 在治疗中需联合应用化疗或其他治疗方法[4]。LNT抗肿瘤或免疫作用与剂量有关[5], 但若过量, 其作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降低。

其他方面, 经试验证实, 不同剂量LNT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存在不同影响。LNT的剂量在2.63 mg/ (kg·d) 时, 对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无抑制作用;而剂量在26.25 mg/ (kg·d) 时, 对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抑制作用[6]。香菇的胞外多聚体对链脲菌素 (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用50 mg/kg喂养7d, 葡萄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降低[7]。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认为, 口服LNT无论是大剂量 (300 mg/kg) 还是小剂量 (2.5 mg/kg) 对动物的正常生长和一般状态均无明显影响, 对大鼠心、肺、肝、肾、脑、胃各脏器均无毒性作用。遗传毒性试验证实, 对微生物菌株无致突变作用, 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没有影响, 对小鼠精子畸形率没有影响。

2 临床应用

LNT通过激活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 增强宿主抗病毒、抗肿瘤及抗细菌感染力。临床可减轻癌症化疗药物的毒性, 防止癌细胞转移, 或因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各种疾病。还可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中毒、肝硬化等病的治疗。

2.1 病毒性肝炎

本药用于慢性肝炎, 对病人的各种主要症状, 如纳差、腹胀、乏力及关节酸痛等, 表现出比其他慢性肝炎治疗药更为优越的效果。在退黄方面, 与一般慢性肝炎治疗药疗效相若, 而对肝肿大有较显著的使之回缩作用, 对自清ALT本药有降低的作用, 还有使血小板数恢复正常或好转的作用。本药还对降低血脂有一定的功效。

早期认为,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在病毒抗原的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免疫损伤是主要的病理基础。乙肝的中心环节是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 尤其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不足, 使免疫调节功能失调, 导致免疫损伤加重。HBsAg和它相应抗体结合成的免疫复合物而引起的组织损伤是慢性肝炎的发病基础, 因此清除HBsAg、中止乙肝病毒感染状态, 可能是治疗慢性肝炎的重要环节。LNT具有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 调节体液免疫、发挥机体自身抗病毒作用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可作为新的细胞免疫增强剂而用于临床。目前, 临床研究证实,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复制较为顽固, 用单一抗HBV药物疗效欠佳, “联合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hepatitis B, CHB) 抗病毒治疗的方向, 因为CHB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持续的病毒复制和免疫介导损伤肝细胞, 故理想的治疗应是同时作用于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拉米夫定联合LNT治疗CHB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8], 联合治疗在肝功能 (ALT) 恢复正常、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进一步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机体清除HBV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拉米夫定联合LNT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单一使用拉米夫定比较, 近期HBV-DNA的阴转率无显著差异, 但HBeAg的阴转率和肝功能的复常率有显著的提高, 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9]。

LNT通过加强宿主对淋巴细胞、激素及其他生物活性因子的反应, 剌激免疫活性细胞成熟、分化和增殖, 使机体细胞免疫活性增强, 进而增强接受化疗患者的免疫力。[10,11]

2.2 肿瘤

LNT作为辅助药物能增强肿瘤患者免疫力, 遏制肿瘤的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在参与治疗胃癌、大肠癌、结直肠癌、肝癌、肺癌等肿瘤及恶性血液病方面效果明显, 有效率高, 不良反应小[12]。在消化道癌症治疗过程中, 观察中草药制剂与LNT合用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的临床疗效, 结果联合用药组有效率及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 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 生存期延长,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3]。刘俊莉[14]报道, 在使用LNT联合化疗综合治疗晚期胃癌的过程中, 对照组接受顺铂 (DDP) 和氟尿嘧啶 (5-FU) 及亚叶酸钙治疗, 治疗组接受草酸铂 (L-OHP) 联合方克 (替加氟, FT-207) 及亚叶酸钙 (CF) 化疗方案, 配合LNT及维生素B2、叶酸等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部分缓解18例, 总有效率为31.6%;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6.1%和22.18%。治疗组完全缓解1例, 部分缓解29例, 总有效率为51.0%;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1.1%和51.7%。

LNT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15,16]。临床试验中将6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 (33例) 与对照组 (32例) , 两组均采用化疗, 治疗组加用LNT, 9周后观察 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治疗组总有效率57.6%, 对照组34.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近似, 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症状普遍较轻[17]。在癌症的治疗中, 化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骨髓损害是其最常见的毒性反应, 亦是增加剂量提高疗效的主要障碍[18], 同时它所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又常常是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化疗药物可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因此, 在治疗的过程中, 合用相应的药物以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实属必要。一项230例癌症患者入选 的临术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LNT配合化疗化疗, 前后白细胞、血小板、免疫球蛋白, 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体, CD8+细胞值无明显变化, 而对照组则显现出明显的降低, 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19]。该药对骨髓的保护作用, 可能与直接抑制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损伤有关。LNT本身对肿瘤细胞无直接抑制作用, 但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协同化疗药物发挥抗肿瘤作用[20]。

薄荷的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篇9

薄荷原植物有薄荷、家薄荷、绿薄荷、欧薄荷, 龙脑薄荷等。

薄荷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区都能生长, 但以低海拔, 日夜温差较大的地方, 其油和脑的含量较高。除开花期要求稍干燥外, 薄荷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能稍耐积水, 不耐干旱。根茎具有较强的耐寒力, 可安全越冬。薄荷属喜光性植物, 阳光充足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

一、栽培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选地整地。

p H6.5~7.5的沙壤土、壤土或重壤土均可栽培, 以结构良好的油砂土或夹砂土为好。黏重、瘠薄或酸碱性太强的土壤不适于栽培。薄荷需肥量多, 病虫害较多, 不宜连作, 一般2~3年轮作。每亩先撒施约2000~2500千克腐熟厩肥, 然后深翻25~30厘米, 耕耙两次, 疏松、细碎、整平、作畦。

2. 繁殖栽种。

薄荷的繁殖方法有根茎、分株、种子、匍匐茎及扦插等, 以根茎繁殖为主。

(1) 根茎繁殖。收割薄荷后, 保留根茎在土里。选择白色肥大的根茎, 剪成6~10厘米的短节作繁殖材料。在10月下旬至翌年3月萌发前均可栽种, 以早春雨水前后较好。根茎可供6 667平方米新植之用。栽植方法有穴栽和沟栽两种。穴栽以行距30厘米, 穴宽20厘米, 深7~10厘米。每穴丢入根茎2~3节, 再施入人畜粪尿于穴内, 稍加覆盖细土。沟栽按行距25~30厘米开沟深7~10厘米, 把未剪断的根茎一根接一根地顺放沟中, 每沟平行顺放两行, 然后施入人畜粪尿后覆细土。

(2) 移栽。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 苗高10~15厘米以上时, 选择阴雨天把苗拔起移栽到大田里。栽植方法为按穴行20厘米挖穴, 每穴栽苗1~2株。栽后1~2天内, 用稀淡人畜粪尿浇施1次。

3. 田间管理

(1) 锄草松土。秧苗移栽成活后进行第一次锄草松土;苗高达20~25厘米时, 进行第二次锄草松土。宜浅锄、免伤根。每次收割后, 及时中耕1次, 太密的, 可以锄死部分根茎, 以保持植株通风透光良好, 松土深度3~5厘米为宜。

(2) 施肥。施肥以氮肥为主, 辅磷、钾肥, 每次中耕锄草时均应追肥1次。割收后施肥量应多些。一般以粪尿为主, 也可用饼肥泡水腐熟后加水施用。每年最后一次收割后, 结合中耕, 除施较浓的人畜粪尿外, 再撒盖火烧土、厩肥、堆肥等作冬肥。

(3) 灌溉排水。薄荷喜湿润, 怕干旱, 应及时浇水灌溉, 每次收割后, 应结合施肥浇水保湿, 促进根茎迅速萌发新苗, 提高产量。雨季注意排水。

4. 病虫害及其防治

(1) 病害。主要有薄荷白粉病、薄荷锈病、斑枯病等。常规方法防治。

(2) 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银纹夜蛾、小地老虎等为害。常规方法防治。

二、采收加工

1. 采收。一般年收割2~3次。2次收割的, 第一次在大暑, 第二次在霜降。收割3次的, 第一次在夏至, 第二次在处暑, 第三次霜降。

上一篇:茬口安排下一篇:烟草商业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