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药用铝合金

2024-09-30

食用药用铝合金(共6篇)

食用药用铝合金 篇1

1 概述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追求, 人体中富集的重金属Cd元素能导致高血压, 肾功能失调、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危害, 使得人们对食用、药用铝合金包装材料中Cd元素超标引起高度重视。但Cd元素在食用、药用包装材料中属于微量元素, 测量过程困难及繁琐。本文采用ARL-4460型直读光谱仪对食用、药用铝合金中Cd元素进行分析, 并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价, 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检测

2.1 检测仪器

ARL-4460型直读光谱仪;J1C-616车床。

2.2 测量原理及数学模型

2.2.1 测量原理

ARL-4460型直读光谱仪用电弧 (或火花) 的高温使样品中各元素从固态直接气化并被激发而发射出各元素的特征波长, 用光栅分光后, 成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 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出射狭缝, 射入各自的光电倍增管, 测出每条谱线的强度。每种元素的发射光谱强度对应于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2.2.2 数学模型

在测量分析时, 将样品进行激发, 显示出的结果为样品所测各元素的含量, 其数学模型如下式;

式中:C———试样中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X——试样经几次激发后读出元素含量的平均值。

2.3 检测条件及方法

在氩气纯度高于99.999%, 温度为22~28℃环境条件下, 根据GB/T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对样品中Cd元素含量进行测量。

3 不确定度来源及量化过程

3.1 不确定度来源

寻找不确定度来源时, 可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被测量、测量环境、测量人员等方面全面考虑, 应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特别应考虑对结果影响大的不确定度来源。遗漏会使不确定度过小, 重复会使不确定度过大。

3.2 不确定度量化过程

3.2.1 直读光谱工作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直读光谱工作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由两方面产生:一方面是标准物质证书中提供;另一方面是建曲线过程中重复激发标准物质所引入。本文用西南铝生产的食用、医用铝合金标准物质来建立工作曲线, 量化过程如下:

(1) 标准物质证书提供的不确定度分量U1′, 如表1。

由标准物质证书中所带的标准偏差si, 计算出合并标准偏差S:

式中:si———试样标准偏差;m———测量组数;

则, 标准物质证书提供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2) 重复测定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如表2。

根据贝塞尔公式, 计算其标准偏差[2]si:

式中:xi———第次试样的测量值;

x———n次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n———测量次数;

合成标准偏差由式 (2) 得:

由此, 重复测定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分量为:

直读光谱工作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3.2.2 被测样品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随机抽取某厂生产的药用铝合金锭, 对其进行3次制样处理, 且每次激发3点, 然后对该样品的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量化, 如表3。

由式 (3) , 计算其标准偏差si见表3。

在重复条件下, 对试样连续测量9次, 样品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3.2.3 数字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计算机给出的元素浓度含量为五位小数, 检测结果最终依据“四舍六入五留双”[3]的规则进行数字修约, 数字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服从矩形均匀分布, 故该项不确定度为:

3.2.4 人员、环境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4

测量过程始终由同一组人员进行, 不存在技术上的偏差, 因此人员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

ARL-4460型直读光谱仪自带光谱室恒温系统, 再加上实验室配置的空调和除湿机, 足以保证工作环境条件的稳定, 故由环境条件产生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

由上面两方面因素, 则:U4=0。

3.3 不确定度的计算

3.3.1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

在评定直读光谱仪分析Cd元素含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中, 因为各个因素对不确定度的影响互相独立, 则合成不确定度由以上各项合成方差的正平方根表示, 即:

3.3.2 扩展部确定度的计算

直读光谱在分析Cd元素含量时, 测量过程中采用多测几次求平均值的方法, 其测量不确定度为正态分布, 包含因子k=2, 在工业技术领域中, 通常取置信区间P=95%, 则扩展不确定度为:U95=k*U=0.0018%。

4 结论分析及展望

(1) ARL-4460型直读光谱仪测量西南铝生产的食用、药用铝合金标样E824中Cd元素含量为:C (Cd) = (0.027±0.0018) %, 条件为置信区间P=95%, 包含因子k=2; (2) 影响食用、药用铝合金中Cd元素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工作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数字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 这些分量基本上考虑了测量过程中系统效应和随机效应所导致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 随着技术的进步, 对某些影响测量不确定度因素的认知及量化, 可以进一步精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进一步完善计算不确定度的方法, 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参考文献

[1]孙红英, 谢辉.光电直读光谱分析法测定锡青铜中锡不确定度的评定[J].材料研究与应用, 2009, 9 (3) :210-212.

[2]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北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

[3]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S].北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

沙棘药用、食用历史 篇2

中国以研究利用沙棘早而闻名遐迩。中国是世界上沙棘药用记载最早的国家, 也是古代记载沙棘药用经典著作最多的国家。其中, 最具影响的应属1200多年前唐代, 中国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本书收集记载了许多沙棘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资料。全书共4卷156章, 其中有30章记载了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化湿、壮阴、升阳的功能, 60余处记载了沙棘健脾养胃、化瘀止血的作用, 记载了用沙棘制成的汤、散、丸、膏、酥、灰、酒等7合剂以及84种沙棘的配方。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理化鉴别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从30个不同的药材市场购买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各30份, 并将每份各称取20 g。进行鉴别所需要的试剂分别有:0.1%的二硝基苯肼、乙醇、异羟肟酸铁试剂、桂皮醛对照品、10%的盐酸苯肼液、水合氯醛、甘油、氯仿、85∶15的石油醚 (60~90℃) -醋酸乙酯溶液。

1.2 实验器材

显微镜, 硅胶G薄层板 (10 cm×20 cm) , 药物粉碎机, 层析缸, 分液漏斗等常用玻璃仪器。

1.3 方法

将选购的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各取5 g, 将其放入药物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以供使用。

1.3.1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性状比较

对中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的外观、气味、厚度等进行观察和测量, 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3.2 薄层色谱分析

将中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粉末各取0.5 g, 加乙醇10 m L, 密塞, 冷浸20 min, 时时震摇, 滤过得到样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 加乙醇制成每1 m L含1μL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样品溶液2~5μL, 对照品溶液2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以石油醚 (60~90℃) -醋酸乙酯 (85∶15) 作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将样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进行比较。

1.3.3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桂皮醛检测

分别取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粉末少量, 加氯仿振摇后, 吸取2滴氯仿溶液滴于载玻片上, 待干, 再滴加10%的盐酸苯肼液1滴, 盖上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3.4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内酯类检测[4]

分别取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的少许挥发油, 再滴加1滴异羟肟酸铁试剂, 然后观察试剂颜色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为SPSS16.0,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为α=0.05,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来源与功能主治

药用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干皮、枝皮、根皮。性大热, 具有补火助阳, 引火归元, 活血通经, 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阳痿、肾虚作喘、腰膝冷痛、目赤咽痛、阳虚眩晕、心腹冷痛、宫冷、经闭、痛经、虚寒吐泻、寒疝等。

食用肉桂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干燥干皮, 具有:祛风散寒、温中止痛、消肿、收敛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缺乏、寒湿腹泻、痢疾、脘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闭经、腰腿痛骨痛、跌打扭伤、创伤出血、疖肿疮毒、寒性胃腹痛等。

2.2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显微鉴别

组织特征:分别将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放于水中浸泡12 h后切成薄片, 再置于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特性观察。药用肉桂: (1) 木栓细胞数列, 最内一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和侧壁增厚, 木化; (2) 皮层较宽厚, 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黏液细胞; (3) 韧皮部约占皮厚的1/2, 射线细胞宽1~2列, 细胞内散在多数细小针晶; (4) 油细胞随处可见, 厚壁纤维常单个散在或2~3个现象群。食用肉桂: (1) 韧皮部相对较薄, 其而他部位细胞壁则均有增厚详, 且壁孔明显。 (2) 皮层细胞较厚, 也有木化反应。石细胞亦呈散在分布。 (3) 在皮层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棱晶以及小柱晶。

粉末特征:分别称取少量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粉末, 将粉末置于载玻片上, 再滴加水合氯醛溶液, 并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使其透化 (注:在整个透化过程中要持续滴加水合氯醛溶液) , 最后滴加2滴甘油,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药用肉桂的石细胞较多, 为类方型或者是类圆型, 壁较厚, 胞腔大小不一。纤维细胞多单个散在, 长梭形, 平直或波状弯曲。细胞壁极厚, 木化。木栓细胞多角形, 一边壁较薄, 细胞内包含红棕色或者棕色物质。油细胞壁较薄, 多呈类球型或者是类长圆形。淀粉粒圆球形或多面形;食用肉桂的石细胞及纤维细胞均数个成群, 且石细胞壁厚。纤维细胞呈淡黄色或无色, 长梭形, 边缘呈微波状或尖突状。木栓细胞壁厚, 且无木化反应。淀粉粒细胞及油细胞的数量均较少。

2.3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性状鉴别

药用肉桂外观多呈长片状、槽状或卷筒状 (图1A) , 外表面灰棕色, 有不规则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厚度约2~8 mm, 本研究中平均厚度 (5.33±2.12) mm (P<0.05, 表1) , 香气浓烈特异, 味甜、辣, 质地坚实而脆。食用肉桂外观为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 (图1B) , 外表面灰褐色;切开后内表面则呈现红棕色;指甲刻划无油痕;厚约0.1~0.6 mm, 在本研究中的食用肉桂平均厚度为 (0.57±0.34) mm (P<0.05, 表1) , 质地硬而脆, 具樟气、味辛微甜。

注:*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4 理化鉴别

2.4.1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薄层色谱 (TLC) 鉴别

将硅胶G薄层板于紫外灯下进行检视, 可观察到:药用肉桂呈现出3个蓝色斑点和1个棕红色斑点;食用肉桂则只呈现出1个蓝色荧光斑点。再喷洒显色剂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显色后, 药用肉桂渐渐呈现出1个与桂皮醛对照品相对应的黄色斑点, 而此时食用肉桂则无斑点出现。

2.4.2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桂皮醛检查

在显微镜下检视可发现:药用肉桂可看到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而食用肉桂则不出现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这表明药用肉桂中含有桂皮醛这一成分, 而食用肉桂中则不含有或是含有极少量的桂皮醛。

2.4.3 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内酯类检查

滴加异羟肟酸铁试剂于药用肉桂挥发油中, 溶液逐渐呈现出橙色;食用肉桂在滴加异羟肟酸铁试剂后, 溶液则变为无色。这一现象可以表明:药用肉桂的挥发油中含有内酯类物质, 而食用肉桂中则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内酯类物质。

3 讨论

药用肉桂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 生于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福建、我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药用肉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 历来就有很好的应用价值[5]。食用肉桂分布于两广、浙江、湖北等中亚热带以南地区, 广泛应用于香料及医药工业。但无论是从其外形特征、药用功能、还是化学成分上来看均与药用肉桂具有显著区别。因此, 食用桂皮不可替代药用肉桂入药[6]。本研究从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功能主治、药材的性状、物理化学方法鉴别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区分,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药用肉桂中含有丰富的桂皮醛和内酯, 在外观、颜色、气味、厚度等方面二者区别明显 (P<0.05) 。因此, 上述方法可作为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鉴别依据, 且鉴别方法简单、易行。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采用上述鉴别方法可以有效区分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 从而保证药用肉桂的质量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91.

[2]陈瑞生, 陈相银, 张露露.桂皮与肉桂的鉴别[J].首都医药, 2011, 18 (17) :49.

[3]刘亚静, 张仲.中药肉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3) :2989-2990.

[4]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2 (5) :257.

[5]陈伟, 蔡飞, 郑友兰, 等.肉桂在防治老年病中的应用前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4) :352-354.

蒲公英的食用、保健与药用价值 篇4

蒲公英天然野生, 对环境适应性强, 分布广, 蕴藏量大, 没有污染。每年春季被民间采集作为大众山野菜, 近年来城市中的一些高雅饭店也把它作为绿色食品搬上餐桌, 深受消费者欢迎。一些媒体资料显示, 通过对蒲公英的成份分析和研究, 取得共识。蒲公英营养丰富、保健性能优良, 药用价值高, 疗效可靠, 无毒副作用, 具有许多开发利用价值。

1 生物学特征与分类

1.1 形态特征

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体内含有白色乳汁, 叶基成狭叶柄, 叶片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 羽状深裂, 裂片4~5对, 边缘羽状浅裂或波状齿裂;多个属有蛛丝状纤毛;冬末春初有孕育花蕾, 数个, 总苞片背侧先端有角状突起, 顶端有长喙, 开黄花 (也有个别属植株开白花) , 花舌状, 花期5~6月, 果期6~7月;果实成熟时呈绒球状, 瘦果多数, 每个瘦果上都有较长的白色冠毛, 借助风力传播种子。

1.2 分类

在中国蒲公英有以下七个属:

异苞蒲公英T.heterlepis Nakaiet kaidz;

朝鲜蒲公英T.coreanum Nakai;

红梗蒲公英T.erythropodiurn Kitag;

芥叶蒲公英T.brassicaefolinm Kitag;

东北蒲公英T.ohuianum Kitag;

光苞蒲公英T.vamprolepis Kitag;

细裂蒲公英T.multisectum Kitag。

2 营养与食用

2.1 营养成份

蒲公英粗大的肉质根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萜醇、蒲公英醇;叶中含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甘, 多种氨基酸;秋季采收的蒲公英含有胆碱和多种维生素。经成份分析, 每100g嫩叶中含粗蛋白质3.6~4.8g;粗脂肪0.9~1.2g;碳水化合物4.2~5.1g;粗纤维1.3~2.1g;维生素C47mg;维生素B10.03mg;维生素B20.39mg;类胡萝卜素7.35mg;核黄素0.39mg等等。每1g干蒲公英叶平均含:钾4.10mg;钙2.11mg;镁4.26mg;磷3.97mg;钠0.29mg;铁233ug;锰39ug;锌44ug;铜14ug;还有一些其它微量元素。

2.2 食用举例

1) 蘸酱生食。把春季采摘的蒲公英嫩叶洗干净, 放入盘中, 用筷子夹着蘸酱直接食用。这是民间最常用、最简单的食用方法。

2) 朝鲜族美味蒲公英 (可贮藏食用) 。选料:蒲公英嫩苗2000g、栗子30g、姜20g、蒜10g、芝麻10g、味素5g, 辣椒面20g、鱿鱼 (或鲭鱼) 2条, 香菜适量。做法:把蒲公英摘洗干净, 用浓盐水浸腌3d, 再用清水浸泡两天, 每天换水两次, 捞出沥干;将栗子去皮切丝, 蒜姜捣碎, 香菜切段;鲅鱼煮汤, 捞出鱼, 汤冷却后与捣碎的蒜姜沫、香菜、栗子丝、辣椒面放到一起调成糊状, 再与蒲公英一起拌均, 装入瓷蘸或食盒密封, 发酵两天后食用。

3) 蒲公英酱牛肉。原料:夏秋季采收的蒲公英联邦营养叶1500g、鲜牛肉2000g、姜、蒜、香菜各50g, 味素10g、酱油若干, 花椒、大料少许装处小布袋。做法:把蒲公英摘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下, 沥干凉到八分干, 切段;香菜切段, 姜蒜捣碎;牛肉切丁煮熟。把蒲公英、牛肉分层摆放到瓷罐中, 再把姜蒜沫盖到上面, 放入佐料袋、味素;倒入酱油把菜肉浸没, 密封, 放到地窖或冰箱冷藏室, 腌渍2~3d, 即开始食用。

蒲公英还可以与干豆腐丝、豆腐干、青椒等凉拌食用, 方法很多, 口感营养价值都很好, 不一一叙述。

3 保健功能

1) 夏秋季节采收的蒲公英摘洗干净, 凉干后常年食用, 可以起到保护肝脏、预防高血脂, 降低血压等功效。

2) 用蒲公英肉质根加工成类似苦咖啡气味的保健饮料, 可以用来调理胃肠炎症、消化不良, 是良好的苦味健胃剂。

3) 蒲公英头状花序加工成保健茶, 妇女饮用, 可预防、消除乳痛、乳腺增生, 具有消炎化瘀的功效。

4) 用春季采收的蒲公英嫩苗, 摘洗干净, 沸水焯一下, 冷水浸泡后沥干水, 装入食品袋冷冻, 常年食用, 可以预防脂肪肝、高血脂、胃肠感冒、并有凉血、缓泻作用。

4 药用价值

蒲公英的根、叶、花全能入药, 性寒味苦, 具有清热、健胃、解毒、消炎、止泻的功效。中医学主要用蒲公英治疗乳腺炎、淋巴腺炎、腮腺炎、咽喉炎, 疖疮毒、急性扁桃体炎, 上呼吸道感染、性肝炎、尿路感染、恶性疖毒、肿痛不消, 虫蛇咬伤等多种疾病。

家蚕生物体的食用、药用途径概说 篇5

桑树全身都是宝, 桑叶、桑根、桑白皮和桑椹皆可入药, 其中桑叶和桑椹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桑叶具有降糖、降压、降脂、强心、抗炎、抗菌等作用, 而桑叶作为家蚕唯一的饲料来源, 家蚕是否具有类似桑叶的保健作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蚕蛾在中医药学方面的应用自古就有记载, 缫丝汤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雄蚕蛾具有性温味咸, 归肝、肾经, 固精壮阳的特点,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白浊、尿血、创伤、溃疡、烫伤等。利用现代生物科技手段, 家蚕具有富集食下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 (DNJ) 的功能也被证明[1]。目前, 我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十分重视家蚕生物体资源的食用、药用价值研究, 研究热点涉及药理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及安全性诸多方面。

1 家蚕的开发利用研究

1.1 家蚕的营养成分

家蚕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蚕体中含有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Zn的含量高于桑叶, 糖类在家蚕体中主要以海藻糖的形式存在, 其含量约占血糖总量90%以上。家蚕因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 故其为全价蛋白质, 极易被人体吸收, 不易引起胆固醇升高, 是一种优质蛋白源。家蚕幼虫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非极性氨基酸含量最高, 为总蛋白的43.34%, 含硫氨基酸含量最低, 占总蛋白的2.84%,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8.3%, 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消化率[2]。以家蚕为原料制作的全蚕粉含16种氨基酸, 蛋白质含量高达60%, 脂肪酸含量2%, 总黄酮含量约为18mg/g。且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 食用全蚕粉不会出现中毒或过敏等不良反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可以作为人类必需微量元素的良好供给源。全蚕粉的营养成分合理和丰富,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此外, 还有良好的降糖降脂、增强免疫功能。因此, 家蚕确为一种药食两用的佳品[3].

1.2 家蚕的药用功效

家蚕生物体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包含于蚕的每一个发育阶段, 家蚕的每个身体部位乃至他的代谢物甚至被真菌感染的白僵蚕都是一味珍药。家蚕具有自然之偏性, 及中医之药性, 同时又是天然的高蛋白质, 单独使用或配伍其他中药成为老少皆宜的食品和食补良方。蚕因自身的特性能够很好地调理气血, 将蚕炒熟后研成粉末服用, 具有解热、治疗小儿惊风的作用;蚕烧黑后服用具有治疗风湿病的作用;蚕茧能泻膀胱中相火, 引清气上朝于口, 故能止渴;蚕沙其性燥, 燥能胜风去湿、和胃化浊;蚕蜕得蚕气之余, 故能治血风病, 对妇女保健作用明显, 亦可治疗便血、青光眼和白内障。白僵蚕能够祛风定惊, 化痰散结, 主要用于治疗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面神麻痹和皮肤瘙痒。蚕沙用水溶化后外用, 具有治疗乳腺炎和伤口的作用;将蚕沙炒至黄色研成粉末, 用蜂蜜溶解后饮用, 具有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的作用。桑蚕丝具有较好的人体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血管而不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或致癌作用, 还可以与活体血肉相连, 长成与真血管一样的外壁和内膜。将桑蚕丝脱胶、溶解、透析提纯后, 可制成专门用于烧伤创面覆面的“丝素膜”, 有助于创面愈合, 被称为“人工皮肤”。

2 蚕蛹的开发利用研究

2.1 蚕蛹的营养成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每百克蚕蛹中除含蛋白质21.5g外, 还含脂肪7g, 热量7×104 J, 含钙81mg、铁103 mg、磷207 mg、维生素21 mg、钾272mg、钠40mg、镁103mg、锌6.17mg, 其营养远超家畜中的牛羊肉, 而且脂肪更低, 又无污染。蚕蛹是医食同源的佳品, 蚕蛹入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悉蚕蛹蒸煮入宴有1400多年的历史, 《齐民要术》中就有“蚕蛹御宴客”的记载。用蚕蛹油煎、烧煮、盐渍、爆炒、通过精细加工可以做成高级菜肴, 还可制成别具风味的糕点、糖果和饮料;蚕蛹榨油制酱油和味精, 亦是不可多得的调料。蚕蛹不仅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副食品, 还是极宝贵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 蚕蛹水溶性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非极性氨基酸含量最高, 为总蛋白的39.42%, 含硫氨基酸含量最低, 占总蛋白的8.86%。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1.2%, 是一种理想的氨基酸组成模式[4]。因此蚕蛹既是一种高蛋白质滋补食品, 又是一种营养药膳的美容品。此外, 蚕蛹还是提取多种化学药品的宝贵原料。

2.2 蚕蛹的药用功效

蚕蛹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高, 蚕蛹中富含α-亚麻酸、牛磺酸、卵磷脂、溶菌酶、过氧化氢酶、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调节免疫、抗肿瘤、保护肝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视力、增长智力、促进性功能、健脾强胃, 抗衰老等功能, 是人类延年益寿的宝贵资源。蚕蛹蛋白具有湿润、乳化、分散和渗透等特性, 能协助和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 通过提高基础代谢率保证能量供应, 以增进耐久力、体力和精力, 具有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作用[5], 以蚕蛹为原料开发的复合氨基酸口服液和新型蛋白饮料已成为理想的运动营养补充剂。而蚕蛹粉则能起到深层滋补、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充盈气血、保护血管、活血化瘀等效果。而且蚕蛹蛋白在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神经系统的激动性和传导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早在《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就有其入药用的记载:蚕蛹味咸辛、性平、无毒, 人食可强身健身, 入药可医多病, 能补气养血、强腰壮肾、滋肺润肠。现代医学证明, 蚕蛹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效果。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蚕蛹的药用价值, 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生物诱导, 蚕蛹可成为具有提升人体白细胞、增加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灵丹妙药”。

3 蚕蛾的开发利用研究

3.1 蚕蛾的营养成分

蛾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据测定, 脱脂蚕蛾的蛋白质含量为69.9%, 且是全质蛋白。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 如细胞色素C、VB及磷脂等。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8.6%, 必需脂肪酸占43%。立足于营养角度, 蚕蛾是不可多得的高营养食品, 雄蚕蛾富含的钙、磷、铁、硒等矿物质对婴儿骨骼和大脑发育都十分有利。硒具有保护生物膜免受损害, 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保护心血管, 维护心肌健康, 促进生长, 抑癌、抗癌的作用[6]。蚕蛾中硒的含量超过《食品成分表》其他任何一种食物, 富硒食品受到市场的追捧, 蚕蛾的富硒特性使其在食品行业大有可为。脑激素对中老年人有极好的保健作用, 服用一定量的脑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 刺激真皮细胞分裂, 控制特异性蛋白合成, 达到延缓衰老的神奇功能。

3.2 蚕蛾的药用功效

蚕蛾的药用价值在《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且在医药上用途广泛。其中《本草纲目》的记载较为为详尽:“雄原蚕蛾益精气, 强阴道, 交接不倦, 亦止精。壮阳事, 止泄精、尿血、暖水脏, 治暴风、金疮、冻疮、汤火疮、灭瘢痕。蚕蛾性淫, 出茧即媾, 至于枯槁而已, 故强阴益精用之”。雄蚕蛾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量雄性激素、保幼激素、脑激素和蜕皮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滋阴壮阳、驱寒通络、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的特殊功效。雌蚕蛾的冻干粉提取物具有补气养血, 调经养颜, 促进女性乳腺、生殖器、卵巢的发育, 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过敏的作用, 功效显著。而且雌蚕蛾所含的雌激素是天然界所有生物中含量最高的, 能更有效的激活卵巢功能, 调节女性内分泌, 是具有女性补血、调经、养颜、抗衰老作用的保健佳品。蚕蛾可磨成干粉、制成胶囊和保健养生酒多种产品, 如雄蛾宝、雌蛾宝蚕蛾冻干粉, 蚕蛾一号胶囊、蚕蛾膏、蚕蛾丸、蛾公酒等都是市场热销的蚕蛾保健制品。

4 以家蚕生物体为基料的保健品开发利用

华南地区特色品种—黄血蚕营养成分高, 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护肝作用。而利用雄蚕蛾和相应中药制成的雄蚕蛾胶囊在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同时, 对少精弱精症还具有辅助治疗作用[7]。蚕粉复合物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及丙氨酸较多、含量较高, 人体必需氨基酸占43.28%, 符合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和特殊营养食品的国际质量标准, 含有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如锌、铁及铜等, 铅、锰、砷元素含量符合安全要求[8]。全蚕粉中含有1-脱氧野尻霉素 (DNJ) 、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含量丰富, 粗蛋白为68.93%, 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 而且这些氨基酸的含量都远高于桑叶;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元素[9]。蚕蛹油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高达75%以上, 其中α-亚麻酸含量占30.5%, 亚油酸含量占7.25%, 油酸含量占32.99%。而食用雄蚕蛹蛋白胶囊, 能提高人体活力, 改善生理机能, 增强性功能, 对糖尿病和前列腺疾病亦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0]。蚕蛹粉能起到深层滋补、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充盈气血、保护血管、活血化瘀等效果。雄蚕蛾酒亦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糖类、维生素、激素及微量元素, 有较高的营养及滋补作用, 用作食疗保健。

5“家蚕生物反应器”的药用功能开发

“家蚕生物反应器”, 是指通过在家蚕培养细胞内发生基因同源重组, 将外源基因置于杆状病毒多角体基因启动子控制之下, 获得重组杆状病毒, 以蚕蛹为天然培养基, 将重组杆状病毒植入蚕蛹体内进行培养, 蚕蛹会主动对重组基因进行转录和翻译, 自然生成对人类有用的生物药品、生物疫苗、保健食品等, 通过现代生物高新技术手段, 将生物活性成分萃取并制成相关剂型, 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健康保健。家蚕生物反应器具有高效表达、安全性好、易产业化生产和自主产业和表达产物稳定及表达产物后加工较完善等诸多优点。以家蚕作为复制蛋白质药物的母体, 得到的药物蛋白质与天然结构相同;复制数量是其它细胞反应器的数十倍。从1L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提取的纳豆激酶, 现在用一个蚕蛹就能做到。张耀洲主持开发的“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制品的方法项目获得了2004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经过不懈的研发努力, 建立了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的技术平台, 制成的科艾宝口服细胞因子 (hGM-CSF) 胶囊, 成为国内外首次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制品的突破, 建立了蛋白质药物口服有效地新途径。除此之外, 其创立的浙江中奇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家蚕生物反应器”技术研发出的美基美态中奇牌天康宁胶囊和纳豆激酶亦是集合了当今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的高科技生物制品, 受到市场广泛青睐。

6 结语

家蚕生物体既符合传统中医养生调益气血, 濡养五脏的治则, 又符合现代养生, 营养平衡的准则, 可谓世上难得的, 集食疗、养生、保健、补益于一体的“药食同源”的佳品。我国是世界蚕丝业大国, 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蚕业工作者经过多学科交叉合作, 开拓出了不少蚕业副产品如全蚕粉、蚕虫草、蚕蛾复合粉、蛾公酒、丝素肽系列用品、虫草茶等。随着近年来蚕桑产业多元化开发利用的发展, 家蚕食用、药用途径的利用更加受到重视, 开拓蚕业生产新的增长点已成为蚕业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家蚕来源丰富, 成本低廉;蚕、蛹、蛾及其加工产品生产技术路线成熟, 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这对增加蚕业附加值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江善, 李羲三, 金基永, 等.韩国对家蚕及其产品的功能性研究进展[J].蚕业科学, 2012, 38 (4) :749-757.

[2]贾俊强, 谭广秀, 吴琼英, 等.家蚕幼虫蛋白的营养学评价及其热力学性质分析[J].食品工业, 2011, (1) :13-16.

[3]杨辉, 黄亦琦, 罗友华, 等.家蚕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总黄酮含量测定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 2009, 31 (6) :76-78.

[4]贾俊强, 徐金玲, 谭广秀, 等.蚕蛹水溶性蛋白营养学评价及理化性质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 (8) :121-125.

[5]张丽萍, 曲红光, 昌友权, 等.蚕蛹蛋白抗疲劳作用人群试食实验[J].食品科学, 2005, 26 (9) :462-464.

[6]于波, 李维胜, 邹德庆, 等.蚕蛾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品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 2006 (2) :78-80.

[7]吴娱明, 肖更生, 廖森泰, 等.黄血蚕和雄蚕蛾食药用价值开发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06 (11) :34-37.

[8]买买提依明, 吴丽莉, 卢红.蚕粉复合物与雄蚕蛾酒营养成分的测试分析[J].蚕学通讯, 2006, 26 (2) :10-12.

[9]桂仲争, 庄大桓, 葛正焱.家蚕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 (11) :64-65.

食用药用铝合金 篇6

1.1 泽兰的植物学特性

泽兰, 别名地瓜儿苗、地笋、地参等, 唇形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高50~150cm, 地下根状茎横走, 先端大呈圆柱形, 侧生有具鳞叶、白色、肥厚、多汁。茎方形直立, 分枝多, 常呈紫褐色, 沿棱及节上密生白色。叶对生, 有短柄或无柄, 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长2.5~12cm, 宽0.4~4cm, 先端渐尖, 基部楔形, 边缘具粗锯齿, 有缘毛, 其上密被刚毛状硬毛, 下面脉上被刚毛状硬毛及腺点, 无柄。花序轮伞形, 生于叶腋, 每轮有6~10枝花;苞片披针形, 有缘毛;花萼钟形, 5齿;花冠白色, 2唇形不明显, 上唇近圆形, 下唇3裂, 外有腺点;前对雄蕊能育, 后对雄蕊退化为棒状。花期7~9月份。小坚果扁平, 暗褐色。结果期9~10月份。

1.2 泽兰的生态适应性

泽兰的适应性强, 不仅能生长于酸性土壤, 在碱性、石灰性土壤上也有分布, p H值宜5.6~7.6, 耐水, 枝条能在流水中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 植株以生长在水边、沟边、水塘边较好, 枝叶繁茂, 结实量大。耐旱、耐瘠薄, 能在裸露的石场上生长、开花、结果。抗干扰性强, 不管是人畜破坏, 还是洪水冲刷, 次年都能长成新植株开花结果。抗病性较强, 目前病虫危害较少。

2 泽兰的功用

2.1 泽兰的食用价值

泽兰营养极其丰富, 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 每100g含钙297.0g、磷62.0mg、铁4.4mg、维生素7.0mg、胡萝卜素6.33 mg。其地下茎肥厚、多汁, 约5mm粗的根茎可作凉菜用, 凉脆鲜美, 堪与甘露子媲美;炒菜、做酱菜或油炸, 酥脆可口;还可加工成点心、罐头或干果等, 是一种新的美味。

2.2 泽兰的药理作用

泽兰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全草入药具有强心、活血等作用, 具健脑安神、祛脂降压、补血益气、活血祛瘀、利尿消肿、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3 泽兰的种植技术

3.1 选地整地

泽兰对栽培地要求不严。一般选土层较深、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或壤土, 667m2施腐熟的厩肥2000~3000kg作基肥, 深耕20~25cm, 整平作床, 床宽1.5m, 床长可依地形而定。

3.2 繁殖方法

3.2.1 有性繁殖:

种子采收后, 于3~4月间条播, 行距30cm。播种后覆土, 稍加压实, 并用禾草等覆盖。充分浇水,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1hm2播种量3.75kg。

3.2.2 无性繁殖:

泽兰种子繁殖较困难, 不能满足大面积推广的需求。其根茎繁殖生长快, 产量高, 且方法简单易操作, 适宜大面积栽植。具体方法:在采挖根状茎时, 取其白色、粗壮、无病害的根茎, 切成4~8cm长的小段, 按行距30~45cm、株距15~20cm挖好栽植穴, 每穴栽种2~3小段, 覆土厚5cm, 稍镇压后, 充分浇水。冬种的于次年早春出苗, 春种的经10~12天出苗。667m2可栽植根茎5~8kg。在榆林一带, 南部山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 北部地区适宜栽植时间为4月下旬。

3.3 田间管理

出苗后揭掉覆盖物, 及时定苗, 株距15cm左右, 每处留壮苗1~2株。幼苗期除草松土2~3次, 郁闭封垄后不必再除草。泽兰喜水、喜肥, 须施足底肥。干旱时浇水保证产量, 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苗高约10cm时, 667m2追施猪尿粪250kg或尿素1kg, 然后灌水。冬季收获后宜施土杂肥及腐熟人畜粪肥, 以保护根状茎越冬, 促进其来春萌发。种植2~3年后, 植株丛生, 应行翻栽。

3.4 病虫害防治

3.4.1 锈病: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

3.4.2 尺蠖:6~7月份为幼虫危害高峰期, 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3.4.3 紫苏野螟:7~9月为幼虫危害高峰期。防治方法:清园, 收获后深翻土壤, 减少越冬虫源。

3.5 采收加工

上一篇:竞技体操的技术创新下一篇:远程协同区域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