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药用植物学论文(精选7篇)
虚拟药用植物学论文 篇1
摘要:结合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特点, 探讨了构建虚拟药用植物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构建虚拟药用植物园的原则、思路、方法和内容;设计了虚拟药用植物园操作界面的整体布局。实践证明, 通过进入虚拟药用植物园的学习,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丰富药用植物学知识, 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获取药用植物学知识的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虚拟药用植物园
●引言
虚拟药用植物园根据技术、表现形式、功能作用, 可将其概念概括为通过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将实体药用植物园以虚拟形式表现, 它以互联网为基础, 以空间数据为依托,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的面向公众开放的网络系统, 可实现药用植物园的信息数字化管理, 为公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交流和访问平台。[1]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科学, 实践性很强。虚拟药用植物园是药用植物园的一种虚拟表现形式, 具有不受时空的限制以及具有较强交互性的特点, 具有较好的临场感和真实感, 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2]
药用植物园集教学、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 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等方面的功能, 在学科建设与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虚拟药用植物园, 打造网络教学平台, 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结合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构建和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的实施, 探索了构建虚拟药用植物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构建方法、实施措施以及实施效果, 为虚拟药用植物园在各学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3]
●构建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和技术性, 培养技术型实用型蓝领人才, 是我国已经明确了的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实训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的大部分实践能力都是通过实训课程得到的, 学生只有通过足够的实训和实习, 才能具备理解和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 才能获得足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4]
虚拟药用植物园在教育、科研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是实验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因此, 虚拟药用植物园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改善传统实训教学条件不足的一种良好手段, 也是一大趋势。
●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的特点
虚拟药用植物园有以下三个特点: (1) 交互性和自主性, 虚拟药园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性。 (2) 开放性, 虚拟药园是通过网络系统向用户开放的, 用户可依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进入或退出该系统。 (3) 高效率和资源共享性, 用户可在不同地域、不同终端上同时浏览该系统, 拓宽了学习空间, 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因网络本身的特性使得虚拟药园资源可以共享。[5]
●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构建
1.构建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的方法
立足河南四大怀药等有名的道地药材;大宗药用植物, 面向全国著名药用植物及其常见药用植物为基本内容, 充分利用实地实习等机会数码拍照, 利用搜索引擎, 搜集大量药用植物图片和文献资料,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和网页制作软件, 在本地磁盘上创建站点并编辑网页, 然后将这些网页上传到校园网的Web服务器上, 进而建立虚拟药用植物园, 以供全校师生使用。
2.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的设计思想与创新点
根据职业教育的国家整体培养目标和药学专业培养目标, 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树立以技能带动理论的思想, 设计开发实用、交互、开放的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学习平台,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4]
虚拟药用植物园以校园网为平台, 以药用植物学为核心, 具有较好的临场感和真实感, 特点是应用的交互性、参与性和实用性。
3.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设计与内容
虚拟药用植物园以典型药用植物为核心内容, 建立虚拟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图片库, 对药用植物园中所有的药用植物都照植物分类系统进行分类, 并配以分辨率极高的图片, 根据《药典》、《中药大辞典》等权威参考文献以及最新的研究报道, 给出各种药用植物的门、科、属, 植物科名、拉丁学名以及正规的植物中文名和俗名。同时配以各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与鉴别方法, 药用价值和活性成分。
虚拟药用植物园学习平台设计包括:界面设计、图片处理、文字排版与网页制作。
虚拟药用植物园内容由文字材料和图片组成。其中, 文字材料包括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药用植物的形态、药用植物的生理、药用植物的分类与药用植物的命名;药用植物图片库是虚拟药用植物园的主要内容。
药用植物图片库的构建分为四部分:图片拍摄、图片处理、图片分类及图片说明。
最后运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Microsoft Front Page等网站制作软件, 将收集、整理、加工后的虚拟药用植物文字材料、图片有机组合, 按照克朗奎斯特系统进行有序分类、设计、链接、存储, 最终建立一个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并与现行人民卫生出版社郑汉臣主编的药用植物学教材基本同步的虚拟药用植物园学习平台。
●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实施效果
虚拟药用植物园的建立, 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不受实地实习课时多少、生长季节、区域分布、天气变化等影响的自由学习模式,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直观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 进入虚拟药用植物园学习平台学习。实践证明, 在实践教学中, 让学生浏览虚拟药用植物园,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通过细致观察, 图片浏览, 文字阅读, 增强了学生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全面认识。
经过虚拟药用植物园的学习训练, 学生正式野外见习时, 见习的自主性显著增强、目的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加突出, 对药用植物的命名、分类、形态特征、活性成分的掌握更加准确, 鉴别药用植物真伪、质量优劣的能力显著增强。
虚拟药用植物园的建立, 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象军.虚拟实验室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 (1) :35-37.
[2]刘延华, 桂万云.虚拟实验室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2) :94-96.
[3]曾令杰, 梁晖.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体系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 (36) :246-248.
[4]卑占宇, 郭小慧, 何新蕾, 等.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虚拟实验室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15) :163-167.
[5]石晋丽, 王海, 刘春生.虚拟药用植物园在药用植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 2007, 26 (3) :49-50.
虚拟药用植物学论文 篇2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质量控制,药用植物园
高职药学教育从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逐渐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 从本科教育剥离开来, 建立了自身独特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这种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以及行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理论基本够用, 突出技能培养”的要求, 实验教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实验教学培养医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教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已经相对成熟, 现有考核方法能够基本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加强实验教学的质量控制就成为高职药学教育者关注点。质量是指事物的内在素质及其优劣程度;而控制则是带目的性的因果联系, 即产生原因系统对产生结果系统有目的的影响和干预。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影响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还多种多样。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实验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学生素质、实验室实验条件等等。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波动也非常大, 建立实验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监控、分析、评价手段, 不断地改善影响质量的因素, 及时纠正偏差, 使实验教学向着预定目标进行。
实验教学存在一条运作主轴: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预定实验结果—分解实验教学过程—具体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程度控制—学生技术水平评价指标。本文我将针对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研究实验课程的质量标准, 建立适合本学科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规范。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其为生药学、中药学、实用方剂与中成药、天然药物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可以使学生掌握识别药用植物、鉴定药用植物和中药饮片等技能, 区别出同种药材的真伪优劣。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组织、粉末特征、宏观特点, 药用植物蜡叶标本制作、浸润标本制作、未知药用植物鉴定等。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日常维护、维修, 临时组织横切片的制作技术、粉末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观察角度、绘图方法, 未知植物的观察侧重点、记录方法、描述术语、绘图方法等。下面, 作者以一堂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为例初步建立实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实验课程名称:双子叶药用植物“花”的识别与描述
实验地点:药用植物园
实验班级:2013级高职药学班实验人数:40
制定实验预习表格: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程之前填写完成, 课堂上交。教师在设计预习实验内容的时候, 应该控制预习内容的作业量, 应该3———5个内容为宜, 数字不要过多, 控制在800字以内, 学生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实验课程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口述花的概念、花的功能、花的结构、雄蕊类型。辨认花冠类型、雄蕊类型、子房类型, 掌握解剖花的技术, 掌握观察花的观察点并会记录。
实验课程教学过程:学生到药用植物园集合, 要求着装、标本采集箱、马扎等———要求学生上交预习表格———按学号分组, 两人一组并规定组号———学生去植物园内相对应的1———20号池子里———采集带花植物全株标本5株———采集花蕾、开放全花等各5枚———放在袋子里, 编号———进入实验室———打开解剖镜、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花冠类型、子房类型、雄蕊类型———绘制雄蕊群———制作花粉粒临时装片———绘制花粉粒———上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放在学号相对应的架子上———老师按照每位学生实验报告考核———评定
考核内容与方法:两名教师, 分别考核同组学生
考核点一:口述采集标本名称、用解剖针现场解剖花, 并解说花冠类型及根据、雄蕊类型及依据、子房类型及依据
考核点二:口述解剖镜的构造、解剖镜的使用方法。
考核点三:在黑板上绘出所观察到的雄蕊群简图。
在此过程中, 教师扮演的是学术交流角色而不是考官角色, 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字不差的把知识和观察点陈述出来, 而是交流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旨在加强印象, 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 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
要求教师严格评分的是实验报告, 在绘图过程中最为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就是雷同图, 我们选择20个类群已经完全可以避开这一结果, 有助于学生专注于自己的实验内荣,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同组学生选择不同植株, 所以可以避免雷同图的出现。
许多学生爱做实验, 抱着好玩的心态去, 害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书写实验报告, 这对“质量控制”非常不利。因此, 必须根除陋习。要想有好的实验效果, 学生必须目的明确, 心中有数, 首脑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因此, 在每一个实验之前, 要求学生先预习并预写实验报告,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了然于心, 明确实验现象和结论。
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篇3
1 以实践为中心
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工作应该以实践为中心, 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让学生边观察药用植物、边掌握有关概念, 在学习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 我校药用植物实验室在教学实践中建设的药用植物园目前已成功栽培了甘草、薄荷、桔梗、防风等20种药用植物, 使学生从种到收都可以亲身体验, 而且可以随时观察各种药用植物的生长状况, 熟悉它们的生长习性, 这样不但避免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程内容的重复,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能使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 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引导他们正确的思维和严谨的工作作风[2]。
2.1 完善实验室设备
药用植物实验室是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因此药用植物实验室实验条件应该不断加以完善。购置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 如切片机、光照培养箱、电子显微镜等, 便于学生进行植物组织形态的观察, 使他们能够掌握制片、染色、装片和生物绘图等基本技能。另外也应该多做一些设计性综合实验, 据研究表明总设计性综合实验少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3]。
2.2 加强标本室建设
在建设标本室时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到标本室的建设、标本保存和管理中, 让学生参与标本的采集、鉴定、装订以及保存的全过程。与此同时, 应该尽可能多地采集标本, 使其尽可能覆盖所有种属的植物, 并全天对学生开放, 使他们有条件通过实物学习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
3 积极开辟野外实习基地
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实习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我校药用植物实验室近些年在赵长城、小井沟等地的野外实习教学结果表明:应用GPS定位仪和数码相机等设备, 可以将所观察植物定位, 实现地标化和数字化, 并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来查找科属间的特点、药材特征, 写出调查报告,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充分带动了学生自主学习。
4 改进考试考核方式
传统考试、考核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能力, 从而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与实践脱节。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建立 “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导向”, 打破单一考卷模式, 逐步向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转变, 使考核更偏重于实践的应用上, 而不是传统的期终考试。如在考试中, 药用植物特征描述成绩占总成绩的25 %、显微特征占25 %、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占10 %、野外实习对植物的鉴别占10 %、期末理论考试占30 %。
以上是我们对药用植物学课程做了一些改革的几点体会, 但仍存在许多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例如改革经费不足、野外实习基地路线的不成熟、药用植物园植物种类较少、本课程内容及与相关专业课合并的改革等。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们都将一一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使我们药用植物学教学工作不断完善, 培养出更多的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姚振生.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
[2]李昌勤, 袁王俊, 丛悦, 等.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资讯, 2011, (20) :176-178.
药用植物学教学方法探讨 篇4
为了适应中专、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 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教育方法, 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和与老师、学生的讨论、沟通, 已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中专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方法。
1 中专药剂专业学生的特点
1.1 学习目的不明确
中专学生年龄大多在16—20岁之间, 处在从儿童到成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 对自己的未来处于茫然状态, 再加上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 就读职业学校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而对于学校、所学专业本身以及毕业后将要从事的职业都缺乏足够的了解, 导致对职业学习目标不明确。
1.2 学习基础不扎实
大部分学生初中基础较差, 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不足,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基础差, 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讲解, 看不懂教材内容, 理解不了抽象的概念,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不认真听讲;学习习惯差,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基本不做, 有一部分甚至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学习无兴趣, 缺乏求知欲和好奇心。
1.4 迷恋上网、电脑游戏等
很多学生一下课就到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聊天、玩游戏, 有的甚至逃课, 彻夜不归, 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变差, 玩物丧志, 无心学习。
2 针对学生特点, 改进教学方法
2.1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2.1.1 从熟悉的植物讲起, 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例如:在讲到植物器官——花这一内容时, 可以使用常见的、新鲜的植物标本, 如玫瑰花、百合花等, 利用学生的高度兴趣和亲切感, 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主观意象性的描述, 在讨论中, 让学生发现准确的描述好一种看似简单的植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师再引出科学的术语, 并将其准确描述出来。这样, 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所学的知识也能留下深刻印象。
2.1.2 善用传说、歌诀, 补充学习趣味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很多药用植物都流传着十分动人的传说, 还有很多的歌诀, 例如在讲到唇形科植物黄芩时, 把歌诀介绍给学生:“黄芩扭曲圆锥形, 表面深黄朽中心, 上有网纹遇潮绿, 清热燥湿炎症清。”短短四句歌诀, 打破了教材上按部就班的介绍方式, 朗朗上口容易背诵, 并且把黄芩需要掌握的性状、化学性质以及功效都完全概括了, 让学生在新鲜、轻松的 “背诗”情境中, 牢牢掌握了该药物的知识。
2.1.3 插入真实案例, 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责任感
药用植物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辨认药材原植物形态、鉴别药材的能力, 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近年来, 假药事件屡有发生, 例如, 一些不法商贩利用群众对野生药材的盲目热衷, 出售号称千年难得的人形何首乌, 以牟取暴利。在教学时, 就可以通过教会学生如何辨别真假何首乌, 把活生生的例子和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明白, 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不是为了通过考试, 而是要把它们应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
2.2 深入浅出, 把握好教学难度
2.2.1 应用读书指导法,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在开始授课前, 可以针对该堂课的重难点内容提出几个问题, 之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 自己从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有目的地阅读教学资料, 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2.2 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增加直观教学
药用植物学中, 专业名词术语较多, 分科较细, 内容复杂, 特别是有很多抽象概念, 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 掌握起来很困难。为了把这些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可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如建立超链接, 使图片与文字衔接;设立多级目录链接, 使教学体系更系统化, 添加数码图片, 播放flash动画等, 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于一体, 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 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引起大脑皮层兴奋, 从而产生无意注意, 减少上课疲劳, 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2.3 穿插多学科教学, 丰富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穿插其它学科, 如美学、生态学教学。例如, 在讲植物的器官——叶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让学生像上美术课一样, 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画出叶片图案, 之后, 用多种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和同学所作的图画相比, 从叶片的形态, 叶脉的分布等细节地方, 让学生体会到植物构造的精致和自然天成, 不断启发学生带着审美意识去学习, 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
2.2.4 加强实验教学, 感性理性充分结合
首先, 要开足实验课, 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其次, 在讲授重点药材的时候, 可以将形态学的实验内容放到课堂讲授中, 可先将生药标本发给学生, 让他们观察外形、颜色及折断面, 并亲自体会粘牙、吸舌、嗅味等, 之后再结合教科书做科学准确的归纳, 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充实教学内容, 加深学生印象。
2.2.5 注重野外实践, 丰富课外知识
中国地大物博, 植物资源丰富, 可在适当的时间, 精心组织野外实习, 让学生能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 进行重点药材的原植物鉴定, 并尽量多认识一些中草药、地方特色药材以及药厂重点药物的原料药等等, 丰富学生的知识。
2.3 改“灌”为“导”, 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2.3.1 融洽师生关系, 让学生悦纳老师
很多时候, 学生对教师是否接纳和喜爱自己十分在意。他们需要教师的鼓励、关怀、帮助和理解, 而害怕也最痛恨教师的指责、讽刺和辱骂。学生喜欢一个教师, 就会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不喜欢某个教师, 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也受到株连。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合作的关系, 共同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 少批评, 多鼓励, 一视同仁对待全体学生, 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促使他们自觉地学、积极地学。
2.3.2 卷入式教学, 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一直以来, 教师习惯于在讲台上讲解, 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填鸭状态, 如果进行角色互换,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讲授重点药材时, 可让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上台讲授, 讲完之后教师再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点评, 并且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对于这样的形式, 学生投入的积极性、注意力远远高于普通的授课, 并且能够通过课件的准备、制作、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上台的试讲,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投入的辛勤劳动。
2.3.3 淡化笔试成绩, 注重能力培养
多年来, 学校考察教学效果的手段单一, 往往用一张试卷、一个分值就肯定或者否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关心所谓的考点, 死记硬背, 导致不少学生高分低能。因而, 应该改进教学评分标准, 降低笔试成绩的比例, 加入综合能力的考察, 如植物标本片的制作, 利用显微镜鉴定植物、绘制标本图片, 植物原型辨识的能力考察等, 促使学生注重实践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
2.4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
2.4.1 教会学生使用搜索引擎, 开展研究性学习
国际互联网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全、应用最广泛的媒体, 网络信息量之大是任何教材都无法比拟的。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搜索引擎, 把网上资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 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对信息资源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综合整理信息并进行判断推理, 逐步培养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4.2 让学生有发表问题的空间
笔者在自己的QQ空间中, 开辟了一个药用植物的板块, 让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听不懂的内容, 在网络上发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生活中遇到的药学事件等等都发到该板块上去。没有了课堂上的拘谨,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反应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心态。通过互动, 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 帮助教师了解到课堂上的不足, 也能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休闲娱乐方式在课余时间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之, 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 应多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 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 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探索、创新, 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
摘要:结合当前中专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实际情况, 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教学难度、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4个方面探讨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教学,教改
参考文献
[1]李建民.天然药物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贾跃胜.浅谈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的关系[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6, 12 (2) :58-59.
[3]林美珍.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 (22) :65-66.
[4]严玉平, 朱长福.多媒体教学——《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的新途径[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6 (6) :662-663.
[5]夏从龙, 周浓, 马晓匡.浅谈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育[J].大理学院学报, 2005, 4 (3) :100-101.
[6]孟庆莲, 刘宏勋, 徐振鹏.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OL].http://www.zzy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46.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篇5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野外实习基地,药用植物园
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及合理应用的一门应用型学科。药用植物学是高等医药院校中药专业、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形态解剖和分类学两大部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等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实验教学的改革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探索三大功能。
1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通常分为实验室实验和野外实习两部分。
实验室实验基本上是按教材的要求对药用植物进行性状观察,对细胞、组织、器官进行显微观察,按部就班地进行,将实验的内容一一列出,然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要求完成实验,设计性综合实验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在药用植物园、公园或其他实习地点,带领学生识别植物。特点是学生围着教师,教师不厌其烦告诉学生这是哪个科哪种植物,学生得到的是表面、零碎的间接知识,同时学生野外实习也成了单纯的认识物种竞赛。离开了实习地特定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野外实习获得的知识都会忘记。
以上归结起来,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便是:(1)实验内容重复、陈旧;(2)实验模式单调呆板;(3)学生能力难以提高。
2 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随着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用植物学中的推广应用,对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使实验教学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校实际,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2.1 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应达到更高要求,因此需要调整原有的实验教学项目与内容,对一些实验项目进行删除或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前期注重狠抓基本技能,后期注重提高兴趣,拓展视野。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后,可以在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适当结合生药学的相关知识安排一个综合性实验[1],让学生按照自主意愿,自由选择药用植物,自己动手制作组织切片观察。我们已经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实验条件
药用植物学所研究的内容需要记忆的很多,要求教师的授课语言既要科学严谨、又要简洁生动、便于记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会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板图及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使药用植物学的微观知识宏观化、抽象知识形象化、间接知识直观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教学内容活动,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智力的开发。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更先进的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如购买一定数量的GPS定位仪和数码照相机,可以将所观察植物定位,实现地标化和数字化,不仅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方法,而且可以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利用数码显微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2,3]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进行改革尝试,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数码显微镜、多媒体投影等设备示范示教,尤其是遇到学生不易找到的或者提问较多的显微结构、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利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传输到投影上,对全体同学进行难点示教,如各种导管类型的区分等可以进行难点示教,做到有的放矢。
2.3 积极开辟野外实习基地,提高野外实习效果
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药用植物学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时间短,内容相对复杂,且在开放的野外教学环境里组织教学难度大。但是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热爱药学事业等方面却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野外实习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笔者所在教学单位近5年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我们每年7月至8月会组织学生深入河南豫西伏牛山区或豫南太行山区的野外教学实习单位(河南栾川龙浴湾国家森林公园、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南南召辛夷GAP种植基地,河南商城黄柏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展野外实习。在野外实习期间,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恰当分组学习,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植物标本,通过查阅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河南植物志等工具书及有关文献,对各个种及种下等级做出正确的鉴定。同时要求学生编制校园及其他实习地点典型植物的科、属、种检索表,牢固掌握鉴定、识别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们以后还会陆续开辟新的、更大范围的野外实习基地,以满足扩招和教改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数码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方法。即为了达到更好的野外实习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师讲解的同时,配合网络教学,即建立药用植物学实习教学的网站,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
2.4 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园的作用
笔者所在单外在2007年建立了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园,在园区内已经栽培种植栀子、望春花、金桂、银桂、山茱萸、决明、墨旱莲、尼泊尔酸模、景田三七、小茴香、菘蓝、金银花、甘草、黄芪等56种药用植物,配合校园实习和课余劳动,使学生参与药用植物园的建设与管理,并不断引种新品种,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认知水平同时得到发展。同时药用植物园还与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的科研项目结合,催化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老师、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2.5 建立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有相应的考核体系做保障。为了使学生的实验成绩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思考可以将实验考核评定划分为四部分:(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实验预习情况,课堂纪律等;(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每次实验都要写详细的实验报告,老师负责批改;(3)实验操作成绩,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4)鉴别实验考核,主要是任选具有典型特征的药用植物,让学生识别植物的种类,教师根据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评定成绩。这样四者结合,既保证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加强实践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突破口之一。通过对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期望能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荆云,白素平,吴艳芳,等.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208-209.
[2]彭安,郭冬生,张维.生命科学创新教育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03,3(4):56-57.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 篇6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准备工作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该专业的课程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1]。野外实习作为直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植物器官形态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药用植物分类能力以及丰富学生的认知范围均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通过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因而野外实习成为药用植物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实习效果,实习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3]。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员准备
实习队伍由教工和学生组成,教工人员、班委成员及实习小组组长分别履行相应职责。
1.1 教工队伍
教工队伍由领队教师1名、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1名组成。此外,在实习地点及其附近缺少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备随队医生1名。
领队教师做好经费的预算和落实,负责对实习进行总体安排,同时履行指导教师职责。指导教师人数根据实习班的学生分组数确定,每个实习小组配备指导教师1名,负责指导小组学生采集、制作及鉴定植物标本,并共同完成学生的实习考核任务。辅导员老师学生管理经验丰富,对实习班级情况熟悉,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工作。随队医生负责实习期间师生的医疗工作。
1.2 实习学生
对参加实习的班级进行学生分组,一般每15~18名学生分为1组,分组时应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状况并结合自愿组合的原则进行,同时还应注意将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分配到各组,以发挥他们的组织和带头作用。由每组学生分别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组长和副组长应由男、女生分别担任,以方便组织和管理本组学生。组长和副组长的主要职责有领(借)取、发放、保存、归还实习期间所需采集工具和工具书等物资;负责对组内学生进行分工,以便有效地完成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等实习工作;及时向本组成员传达有关通知,及时向老师汇报组内成员有关情况,如失散、生病等;清点人数,以保证集合、出发及采集标本过程中组员的安全等。班委负责班级分组并对整个班级履行上述有关责任。
2 物资准备
物资准备主要包括实习工具准备、生活物质准备及健康保健用品准备3个方面。
2.1 实习工具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证实习顺利、有效地进行,所有参与实习的人员应分别根据各自任务,认真做好实习工具的准备工作。
2.1.1 教工队伍
领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应共同准备好如下工具:(1)植物检索工具,如《河南植物志》1~2套、镊子、手持放大镜等;(2)展示采集标本供学生学习时,需准备记号笔和稿纸等;(3)实习考核用品,如植物种类识别考试用纸以及编制植物名录统一用纸等;(4)数码相机。
2.1.2 实习学生
各实习小组准备的实习工具主要包括采集工具和相关工具书。(1)领取的采集工具主要有标本夹、绳子、吸水草纸、采集箱和编织袋、枝剪、小镐、标本号牌、手持放大镜、大小纸袋(供采集种子用)、野外记录本等,以备采集、压制、观察标本及记录之用;此外,每位参加实习的学生还应准备铅笔、中性圆珠笔及橡皮等,如有数码相机,最好携带备用。(2)相关工具书可从图书馆借取,包括《河南植物志》、《中华本草》等各1套,用来检索、对照原植物并查阅其药用部位和功效;为方便复习某些植物学基本概念,各小组还应准备《药用植物学》教材1~2本。
药学植物学野外实习虽不使用精密仪器,但以上实习工具的缺少或损坏,都不利于实习的顺利进行,相关人员应仔细清点所备工具是否齐全。各实习小组在领取采集工具后,还应检查其能否正常使用,如标本夹的木条有无断裂、松动,枝剪是否锋利及错口、开合是否自如,绳子长度是否合适等。
2.2 生活物质准备
生活物质的准备包括需要统一解决的交通、食宿问题及实习人员的个人生活物质准备两个方面。
2.2.1 交通和食宿安排
确定具体实习日期后,应事先安排好交通和食宿。(1)交通安排:交通安排主要是实习用车的安排。应明确车辆到达学校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前往实习地点的具体出发时间。如遇雨水较多的天气,还应提前咨询前往实习基地的交通情况,如有无路面塌方、山体滑坡等,以便选择合适路线,顺利到达实习基地。实习结束时,还应提前联系返校车辆。(2)食宿安排:联系教学实习基地并告知参加实习的教工、学生人数以及各自男女比例等,以便基地能做好食宿准备,实习人员到达后能及时入住和用餐。此外,还应了解实习学生中有无少数民族学生及其人数,妥善解决其用餐问题。2.2.2个人生活物质准备个人生活用品主要包括衣物、餐具及水壶(统一从学校领取军用水壶)、洗漱及清洁用品、雨具、手电筒等。此外,在从学校前往实习基地的途中及返程途中,根据路程长短和自身需要准备食物和饮用水。所备衣物应适于野外活动(为避免植物划伤及蚊虫叮咬等,服装为长袖上衣和长裤),并备换洗衣物;由于我校实习基地在山区,夜间和阴雨天气有较大降温,因而可根据当时气温条件和自身身体状况,准备合适的保暖衣服;准备拖鞋一双,以备洗澡之用。
2.3 健康保健用品准备
该类用品主要包括感冒用药(如伤风胶囊)、肠胃疾病用药(如诺氟沙星胶囊)、扭伤及划伤等损伤用药(如红花油、创可贴等)、防蚊虫叮咬用品(如花露水、风油精等)及温度计等。此外,个人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准备所需的药品,如晕车者应准备晕车药等。
3 野外实习动员大会
为使学生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有正确、全面的认识,野外实习前由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实习动员工作[4,5]。动员大会上应使学生明确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3.1 实习基本安排
实习起止时间、实习地点及其自然和社会概况、实习期间的食宿安排、出行方式及具体时间。
3.2 端正野外实习认识和态度
首先,明确实习目的及意义、内容、方法、实习应达到的要求及考核的方式,充分重视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并做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准备。其次,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克服野外食宿条件差和野外活动强度大等困难。再次,发扬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精神。
3.3 学生分组安排及实习物资准备
学生的分组要求及班委、组长(副组长)应履行的职责。实习物资包括需要准备的实习工具、生活物质及健康保健用品等物资。
3.4 遵守实习纪律,维护学校和个人良好形象
由于野外实习的特殊性,在纪律性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增强时间观念,及时集合和出发;前往实习基地和返校时,按照安排乘车,有组织、有秩序地装卸行李;实习期间,尊重当地群众和风俗,避免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增强集体观念,不得擅自离队和单独行动;爱护住所室内物品,安全用电;爱惜粮食,避免浪费;按时作息,保持精力旺盛。
3.5 增强安全意识[5,6]
实习人员野外期间除认真对待实习外,更应注意人身安全。采集标本时,应穿长袖和长裤,上衣应颜色鲜明;按照指导教师带领路线行走,不得擅自离队,不到危险地段采样;山林中行走,组员之间距离不可拉得太远,随时保持联系,以免走失;注意山间公路来往车辆,不在公路转弯处及滑坡处停留;在不熟悉山林中采集标本,应以木棍等探路,防备遇到蛇等动物及兽夹,并折断树枝或在树枝上挂草环做标记,以防迷路后能顺利返回;攀登陡峭山路,注意落石伤人;外出采集标本时,食物、饮用水及药品等宜各自携带;不可随意采食野生果实,以免中毒;阴天外出采样,应携带雨具,并选择容易行走的路线;雨天不外出采样;傍晚散步避免单独外出,不到距驻地较远的地方去,天黑前及时返回。
3.6 保护资源与环境[6]
采集药用植物标本时,达到制作、识别标本的目的即可,不可滥采滥挖,破坏植被;采挖根部入药植物后,将土壤填回坑中并踩实,以保持水土;消除火灾隐患,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废弃食品袋等垃圾统一带回驻地处理,废弃的植物标本禁止丢弃在公路上。
总之,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野外实习的效果。因而,参与实习的师生应周密组织、明确责任,积极认真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野外实习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澍.药用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林美珍.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2):65-66.
[3]何先元,李开萍,王刚.《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技巧探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3):174-175.
[4]许亮,王冰.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特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55-156.
[5]詹若挺,潘超美,黄海波,等.《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组织和实施[J].药学教育,2002,18(3):45-46.
虚拟药用植物学论文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笔者选取2014年当地药用菊花栽种区域作为主要材料基地, 其面积为3m×4m, 随机排列, 根据类型的不同以及生产要求的不同实施田间管理的模式。
1.2 研究方法
在材料基地中随机选取杭菊、贡菊以及怀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测量之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1) 叶、叶尖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描述; (2) 叶主要是从分枝的中部到成型叶之间, 叶的长度是从叶的尖端到叶基部的距离, 叶宽则是每一处叶子最宽的宽度[2]。 (3) 头状花序的直径主要是指头状花序中管状花开放时的花序直径; (4) 舌状花层主要是指围绕在管状花周围的圈数; (5) 外舌状花主要是指最外层的舌状花[3]。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用菊花叶形态的对比
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的叶片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叶子的形状上, 需要根据其长宽对比对药用菊花的叶片进行判断, 观察是卵形还是阔卵形。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菊花类型, 其叶尖均为渐尖, 叶基为楔形, 为深裂。其中, 深裂数为2裂, 红心菊为3裂, 红心菊的叶片最长。此外, 在经过分析之后, 药用菊花的叶片长度以及宽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相抵, 并且在锯齿数、叶柄长度以及叶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是相对独立的状态, 也是不同药用菊花类型叶片形态的主要特点。
2.2 药用菊花头状花序的对比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的头状花序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颜色上,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舌状花主要的颜色有白色、黄色以及黄白色, 并且管状花主要为黄色, 但是早贡菊的颜色为淡黄绿色。在管状花的性别上, 基本上均为两性花。头状花序直径最大的为贡菊, 最小的为怀菊, 并且管状花直接最大的为杭菊, 最小的为贡菊, 外舌状花最宽为大白菊, 最窄的为怀菊, 内舌状花最短的早贡菊。内外舌状花长度最小的为早贡菊。此外, 根据笔者访查统计分析可以得知, 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的头状花序在经过测量之后, 除了外舌状花宽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是其它的数据类型总体上仍旧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3 结果与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 药用菊花数据菊科菊属, 虽然栽培方式不同, 但是属于同一个物种, 从整体角度分析, 不同栽培的药用菊花在叶形、叶片的大小、头状花序的大小以及舌状花的数量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4]。此外, 在研究中, 叶片的长度与宽度、舌状花的树木以及舌状花的长度、内舌状花与外舌状花的宽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研究中, 笔者发现药用菊花头状花序的直径、舌状花的颜色以及层数、直径、数量等均可以作为评判药用菊花外观的重要指标。
药用菊花的叶片主要包括2种类型, 分别是卵形与阔卵形, 其中红心菊的叶片最大。菊花的叶片锯齿数以及叶柄长度为相对独立的性状, 是不同药用菊花叶片形态的关键因素[5]。
摘要:目的:探究药用菊花不同栽培植物的植物学形态的不同, 为日后栽种药用菊花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帮助。方法: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 对药用菊花的叶片形状、头状花序中舌状花以及管状花的颜色进行对比, 并结合统计学方式, 分析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的植物学形态。结果与结论:药用菊花的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的形态存在差异, 并且菊花的叶片锯齿数以及叶柄长度为相对独立的性状, 是不同药用菊花叶片形态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药用菊花,栽种类型,植物学形态
参考文献
[1]郭巧生, 王桃银, 汪涛, 梁迎暖.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叶片超微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8 (1)
[2] 刘丽, 郭巧生, 徐文斌.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形态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 2008 (24)
[3] 王桃银, 郭巧生.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花粉形态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7 (2)
[4] 汪涛, 郭巧生, 沈学根, 等.杭菊不同栽培类型内在质量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