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生

2024-09-15

中日小学生(精选12篇)

中日小学生 篇1

学校体育锻炼,主要包括课堂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两部分。小学阶段的体育锻炼是人的启蒙性锻炼,能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日后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和塑造健硕的体格都是至关重要的。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拥有强壮的身体是民族兴旺之基础,也是国家富强之基础。然而,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先生的两组数据表明,当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数据一:连续25年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2012年的检查显示,北京市仅有10%的高中生体质合格;数据二:近几年世界男子平均身高调查显示:我国男子平均身高1.697米,日本男子平均身高1.707米,7-17岁男生身高我国较日本低2.54厘米[1]。不仅平均身高低于日本,而且50米跑、握力、立定跳远三个指标的运动成绩均低于日本学生[2]。

我国与日本同处亚洲东部,同是黄种人,为何平均身高及身体素质都不及日本呢?基于这个问题,本文从学校体育锻炼方面入手对比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

一、中日小学生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对比

1. 日本小学体育课内容设置

(1)春、秋、冬季体育课内容设置

日本的体育课,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不相同。小学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感受运动,要用运动体验来理解安全与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于运动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同是小学,年级不同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一、二年级,主要通过各种游戏为日后的学习打基础,重视学生协调性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三、四年级,在各种运动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为学生讲授相关的运动理论和保健知识。五、六年级,开始使用挑战记录卡,学生的运动成绩只要比前次课好,都会记录在卡。

日本小学每周有三节体育课,每节课45分钟。其中两节在室外场地上,学习内容有跑步、跳远、跳高、跨栏、篮球、排球、足球、棒球、单双杠、呼啦圈、自行车、独轮车、跳绳等;一节在室内上课,学习内容有垫子上的跳跃、翻滚、倒立等。

(2)夏季体育课内容设置

由于日本疆土相对较小,且四面环水,所以日本的学校非常重视游泳课。一般公立学校都会按照文部省的规定修建游泳池。夏天小学生的体育课基本都是游泳,不同年级的要求也不同,一、二年级,主要让孩子在水里漂游、玩耍、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水感和安全意识。三、四年级,初步学习游泳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相互协作与帮助的意识。夏季即将结束时,学校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三、四年级要求自由泳能游50米,蛙泳能游25米。五年级要求自由泳能游50米,蛙泳能游100米。六年级,夏天学校会组织“临海训练”,在海边隔离的区域内,由有经验的老师、游泳指导员、医务人员共同带队,按班分批进行训练,“临海训练”结束时,要求学生能游完200米。

此外,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每年夏天的游泳课都有“着衣水泳”训练。所谓“着衣水泳”是指让学生穿着日常服装下水游泳。据研究:一个会游泳的人,着日常装游泳较着泳装游泳的能力要下降50%[3]。因此,日本通过“着衣训练”来培养孩子落水后的自救能力是很有效的。

2. 我国小学体育课内容设置

2011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内容上看,该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内容分成了四个方面,分别用两条主线连接起来,一条主线是运动;另一条主线是健康。但是,并没有结合这两条主线来具体规定教学的内容,仅仅比较宽泛地给出了教学内容的框架和要求[4]。如何具体去落实这些要求,没有规定。因此,各地在选择具体教学内容方面依然延续了传统的安全性较高和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日本小学生所接受的运动项目学习远远多于我国的小学生,而且我们所不予开展的往往是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比如体操、游泳、单双杠。运动项目开设的差距,注定了学生运动技能多样性培养受限,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利的。

二、中日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对比

1. 日本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1)冬季耐寒训练

“冬季耐寒训练”是日本学生从小就要接受的训练。所谓“冬季耐寒训练”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早上提前到校的时间,在操场上进行的跑步训练。日本要求学生在耐寒训练时必须着运动短装,而且规定了距离,一、二年级2000米;三、四年级3000米;五、六年级4000米。冬季耐寒训练结束后,学校要举行全校性的“冬季持久走大会”,只要走完规定的距离,学校就给学生颁发“完走证书”,证书上有学生走完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等信息,学生将证书交给家长,作为孩子的成长记录来收藏[3]。

(2)课外俱乐部活动

在日本,几乎每个小学都有各种兴趣俱乐部,其中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占主导地位。这些俱乐部每周会定期开展活动,届时,小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自己的俱乐部中去进行各种身体锻炼,并且有教师进行现场指导,丰富多彩的练习手段给学生增添了无限的参与兴趣。在周末,学校的俱乐部场所会对学生及家长免费开放,只要不下雨,学生跟家长会带上食物及毯子,早早地来到学校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累了会在毯子上休息,吃点东西后又开始活动,有的甚至要到天黑才回家。

2. 我国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我国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有课间操和课外活动两种。课间操时学校主要组织学生做广播体操或者眼保健操。课外活动时间,仅有少部分学校有兴趣俱乐部,而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也仅限于开展篮球、田径、跆拳道。这些项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时,为了确保安全,一般会采用传统的练习方法,训练手段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学生的练习兴趣会逐渐衰减,导致俱乐部不能长久发展。很多普通小学的课外活动还处在无人指导的自由活动状态,甚至是追逐打闹。还有的学校考虑到学生在校安全问题,在课外活动时间会直接给学生放学。学校的运动场地设施周末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

通过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比较发现: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日本比我国做得更扎实。首先,冬季的耐寒训练是我们国家小学没有开设的锻炼内容,这一缺失致使我国小学生的耐力要低于日本的小学生。我们国家地域广袤,东北地区冬天最冷时户外温度低至零下40多度,我们不能像日本一样让小学生穿着短裤短袖去跑步,但是,长距离跑步对小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地方教育部门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来加强小学生的冬季锻炼,以至于我国小学生冬季学校体育锻炼量低于日本小学生。其次,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是戴在体育教师头上的紧箍咒,体育教师能简单尽量简单,复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尽量避免使用,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比日本学生要欠缺很多。再次,学生课外活动形同虚设,学校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而且教育主管部门监督不力。

三、中日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评价办法对比

1. 日本小学生体育锻炼评价办法

对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评价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又一重要手段。日本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评价方法能够持续推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甚至于能促使学生每节课都要努力去锻炼。

日本的小学生每年开一次全校性运动会,一般为期一天,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包括残疾学生都要在教师的保护或帮助下完成自己所报的项目。运动会结束后颁奖,除了第一名和第二名颁发一等奖和二等奖之外,其余的名次均发三等奖,这种授奖方式对其他同学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日本的小学生体育锻炼评价办法对促进学生锻炼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可能得满分,都在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运动会的参与要求充分彰显了全员参与的思想,即使残疾学生也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授奖方式既能显示优秀学生的自豪感,也能鼓励普通学生的积极性。

2. 我国小学生体育锻炼评价办法

我国小学生的学校体育锻炼评价办法,之前有及格线和满分线,后面经过修改,用A、B、C、D来区分等次,而且要通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三项一级指标下的六个二级指标来给学生定等级。这种评价方法略显繁琐,导致有些教师凭印象随意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定级。

在全校性运动会中,由于有报名人数的限制,参与的学生最多不超过全校学生人数的2/3,对于个别有残疾的学生,学校一般是不鼓励参加运动会的,因此全校性的运动会也不是全校学生都参加。对于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前几名学生,学校会颁发奖状,其他同学则不予奖励,这样会挫伤未获奖学生的积极性。

对比中日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的评价方法发现:日本小学生的课堂体育锻炼使用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不断地超越自我是评价的宗旨。在学校体育竞赛方面采用的是定性分类鼓励的评价方法。同样是学校体育锻炼,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努力进取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且评价方法简单易行。相比较我国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的评价方法,在课堂体育评价方面指标过多,不易执行,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显得比较模糊,对学生继续加强锻炼缺乏促进作用。校内体育竞赛方面的评价对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缺乏鼓励作用。与日本对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的评价相比,我国的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日本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对增强我国小学生体质的启示

1.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促进政策落实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着力落实国家的政策,给予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保障。(1)要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要保证体育课的学时数和课外活动的次数和时间,要制度化地保障体育课时间不可随意侵占,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落实。(2)要从政策上保证学生安全锻炼。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育锻炼保险制度,让教师敢于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等基本身体素质。(3)要确保小学的体育师资。坚决禁止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上体育课,要保证学生上课的安全,同时要保证上课的质量和效果,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 广大体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投身于小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研究

(1)做好家长的宣传者

广大体育工作者要积极向广大家长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小学生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等,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不能让孩子的身体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让近视和肥胖困扰孩子。

(2)做好政府部门的智囊团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小学体育锻炼的特点,结合发达国家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先进理念和管理办法,探索真正科学有效、能提高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从制度体系上、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上、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献计献策。

总之,越是基础的越是最重要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路途远,担子重。比较可知,我国的小学生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较日本的小学生均处下风,而且还在持续下降,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上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要将小学生体育锻炼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进行关心和研究;下至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及家长,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方针政策,切实为孩子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曾雄.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刻不容缓[J].师道:教研,2014(7).

[2]周爱光,陆作生.中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08(9).

[3]新浪教育.http://edu.sina.com.cn/zxx/2015-04-16/1559465337.shtml.

[4]嵇清.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部分)与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体育篇)的比较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中日小学生 篇2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这样概括的:“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日本的教学大纲作了这样的规定:“培养对国语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和适当的表现能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语言感觉,同时培养学生对国语的深切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从中我们看到两国都把培养正确地理解语言、表现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首要目标。不同的是我国强调“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日本不把思想、道德教育列为小学语文学科的任务,而强调“培养学生对国语的深切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通过对国语的尊重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对这一重要性能够自觉地去认识,对国语进一步关心。当然这种态度的培养,是与国语教育、培养一定的表现力、理解力和充实、丰富学生的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表现在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方面。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听说方面,主要从听说内容、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上提出要求。如“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听话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再如“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别人说的一件事,能转述内容”,“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等等。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日本的教学大纲主要从“正确地听”和“主体地听”两方面来要求。如“正确地听”,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一年级,“听话时看着说话的对方。”二年级,“听对方把话说完。”三年级,“没听明白的地方反问或复听。”四年级,“一边听一边记下话的要点和中心点。”五年级,“注意细节。”六年级,“考虑话的内容中事实部分和想象部分之间的关系。”再如“主体地听”:一年级,“话的内容大体能听懂。”二年级,“考虑对方说话的顺序。”三年级,抓住对方说话的重点,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试着总结归纳。”四年级,“抓住话的中心点,总结自己听后的感想。”五年级,“理解对方说话的意图,讲出自己的评价。”六年级,“将话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观点进行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主体地听”,在听话的程度、方式方法上不仅作了具体要求,而且逐步与“自我”联系起来。使听话这一“客体”行为很强的活动逐步变成一种能动的“主体”行为。在说话训练方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要求上同听的表述形式大体一致。比如“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当众说话,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等等。日本在说话训练方面分两部分,即“有对方意识和目的意识地去说”与“正确的说话方法”。如“对方意识和目的意识”,一年级,“被询问的事能回答,并主动寻找话题来说。”二年级,“根据对方说话的`内容来继续话题。”三年级,“听取对方话的内容,深入话题来说。”四年级,“对应不同的听说对象和不同的场合,考虑说话内容的主次来说。”五年级,“对应不同的听说对象和不同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并考虑具体情况来说。”六年级,“对应不同的目的,考虑时间和说话的顺序,有计划地去说。”很明显,强调带有明确目的和注意听说对象,针对不同需要、不同场合、不同目的,选择不同话题,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陈述自己的意思,是日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听说训练要求。也是日本听说训练的重要特点。在“正确的说话方法”方面,日本的教学大纲将听说读写的有关内容相互渗透,同时进行。如一年级,“经历过的事,考虑顺序来说。”二年级,“理清事情的条理后再说。”三年级,“为了突出说话的要点,考虑一定的段落、层次来说。”四年级,“为了突出说话的中心,有主次地去说。”五年级,“有明确的意图和确切的根据说。”六年级,“对应不同的目的和意图,恰当地说。”另外,在说的方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特别强调从一年级开始讲普通话,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日本,只是从四年级开始,提出“理解共通语和方言的区别,在必要的时候能用共通语来说话。”

在阅读训练的要求上,中日两国的教学大纲都比较重视朗读、默读和背诵的基本功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强调阅读中要注意“感想、意见”和“有目的地去读”。如三年级要求“读后小结感想,并考虑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去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不要落掉了去读。”四年级,“注意读后个人的不同感受。”“对应不同的读的目的,归纳重要的地方,注意必要的细节。”五年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和感受。为了收集必要的知识和情报去读文章。”六年级,“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应不同的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书来读,并下工夫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读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阅读训练的要求上,突出读书和自身生活、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密切联系。在另一方面,日本还比较重视阅读态度的培养。比如,一年级就要求“培养愉快地去阅读浅显读物的态度。”二年级,“提高对浅显读物的进一步阅读的欲望。”三年级,“培养阅读各种各样读物的读书态度。”四年级,“扩大读书范围。”五年级,“通过读书,加深思考。”六年级,“培养选择适当的读物来阅读的习惯。”显示了对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重视。在读写结合上,日本强调“依照文章的表达思路来读”,“区分事实和想象(感想、意见)来读”,“想象、鉴赏”以及“读后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发表看法”等等。

中日小学生 篇3

一个日本的小学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题:“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地方?分析之!”

其中有个日本学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只能统统走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的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这是日本石油的生命线。中国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会上场,那就打!预计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作战的准备。”

真的令人沉思!!!看看日本的学生在思考什么,我们的孩子又在思考什么,整天哈日哈韩,沉迷于游戏和早恋……日本人真是太可怕了,这么小的孩子就在思考着国家存亡的问题。有人也许会说在外国,这种预想和假设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不用太敏感。但是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是否也应该出些此类的题目来刺激一下学生麻木的神经,至少让孩子们知道和他们同龄的其他国家的孩子在想什么。我们的教育正处在安乐当中,每天教的都是安乐,却从来没有教孩子去思考,如果战争发生,如果处于忧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日大学生就业政策比较 篇4

一、中日两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异同点比较

(一) 相同点

1. 政策出台的背景类似——毕业生数量大, 就业岗位相对不足。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已达610万人, 加上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毕业生未就业, 2009年的就业人数达到约860万人。单从人数来看, 庞大的基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比较之下就业岗位数量相对不足。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2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 今年3月毕业生数量为80.4万人, 但大学就业内定率为80%, 同比下降6.3%, 短期大学的就业内定率仅为67.3%, 同比下降8.5%。就业形势正处于恶化的状态。

2. 主管机构类似———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

我国负责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部门是人保部和教育部, 协同工作的部门有财政部、科技部、团中央等。日本的负责机构是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 协同工作的主要是经济产业省。文部科学省主要负责宏观上制定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提供总体性的指导。厚生劳动省负责毕业生就业管理, 包括职业介绍、指导及劳动供需调整、主办就业面试会、促成大学生就业内定等相关事务, 一般通过各地各类分支机构的具体工作来保证以上各项职能的切实履行。

3. 国家高度重视, 高层出台政策和法规———以引导性的就业援助为主。

基于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前瞻性战略思考, 近年来我国政府特别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人保部、教育部等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关于选拔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等, 以上就业政策基本属于引导性的援助。日本政府除设立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紧急雇佣对策本部外, 还联合学生综合支援中心、经济联合团体等NGO, 制定了《紧急雇佣对策》《职业安定法》《雇佣对策法》《学校教育法》《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等一系列法规。

(二) 不同点

1. 政策性质——中国以通知为主, 日本以法规为主且已形成政策体系。

我国出台的政策基本以《通知》和《意见》的形式下发, 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 缺乏强制力;社会保障水平低且碎片化, 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多部委出台的若干政策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日本制定的政策以细节化的法规为主, 加上“就业体验政策”和年金制度、国民健保制度、劳动灾害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 形成了一整套为大学生提供良好就业环境的公共政策体系。

2. 政策落实———日本更加细节化。

中国的高校缺乏针对毕业生的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 通常以举办就业指导讲座为主, 缺乏一对一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日本通过政府和高校协力,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日本雇佣信息中心、日本人才介绍事业协会、日本人才派遣协会、日本招聘信息协会等大量服务性机构, 工作人员直接面对学生个人, 根据最新出台的就业政策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工作非常踏实仔细。

3. 政策体系———日本有详细的评估体制。

我国的政策制定体系上缺乏合理的评估体制, 因此很难得到有效的反馈来验证其政策是否合理, 对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和纠正。日本自2001年起, 以各省府为对象, 以国民为本位, 从国民视角出发, 最终向国民负责的立场为基点, 全面实施并同时公布评估方法、时间和人员, 发表的评估结果包括政策目标、实施目标、达成目标、改善对策、实绩评估、事业评估、规制评估、综合评估等方面, 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4. 就业体验制度——日本毕业生就业的必经途径。

就业体验制度是就业服务机构, 如就业体验研究中心开设的, 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支援型就业指导制度。该制度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特长、就业意向等信息为学生提供适合个人的企业信息, 指导学生准备就业材料、进行模拟面试、消除恐惧的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既从宏观上认识就业形势, 又从微观上根据自身特点务实地选择未来。值得一提的是, 就职体验的时间并不长, 每周2-3天, 最长不超过4个月, 不会耽误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

二、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问题提出建议

建立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平台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供需交流,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网上信息查询和网上招聘等服务。

目前,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基本上是经济导向的。然而, 现在的情形是, 最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 往往又是经济条件达不到大学毕业生要求的地方。我国中西部地区、基层和中小型私营企业能吸收大量大学毕业生, 却只能接收比例很小的大学毕业生。因此, 应该对中西部薄弱地区增加更多的投入, 吸引毕业生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中日小学生 篇5

孔安娜

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关系一直以来就处于微妙的关系。尤其前段时间,钓鱼岛问题,撞船问题,引起国民的爱国热情和高度关注。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作为校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帮助发展中日关系。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主动去关心国家的状态,国际的时事,但也要是适合当代要求的爱国方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情感上来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爱国方式应该理性选择。日本右翼不顾历史、无视未来的倒行逆施,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损害了日本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的爱国行为,既要顾及自己长远而根本的利益,不为泄一时之愤而损及社会风气;也要顾及中日友好的远景,不因言行过当、伤及无辜而授人以柄。原则上的据理力争,不应影响言行上的以理待人。

大学生是最具活气与朝气的群体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将愤怒之情化为报国志,将爱国心化为强国行动,要沉得住气,向长辈请教,在做出行动前,多点沟通、多点思考。认清形势,不受煽动,不被利用,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理性、智慧的展现出青春风采、大国的气度,才能真正扛起理性爱国的旗帜,经久不衰。

中日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比较 篇6

【关键词】中日中小学 教师资格 制度改革

一、中日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进程

2010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等措施。2011年,教育部根据《规划纲要》的部署,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着手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2013年,教育部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决定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的试点范围。这一系列措施,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解决现行教师资格制度在运行10年后出现的种种问题。

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首次在其提出的报告《讨论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可能性》中提出了建立教师资格更新制的设想,试图废除战后一直执行的教师资格终身有效的规定。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题为《今后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方向》的咨询报告,提出实施教师资格综合化和弹性化。2006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又发布了《今后的教师养成——资格制度的方向》的报告,提出了引入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建议。200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教育职员免许法修正案》,规定从2009年4月1日起,着手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此次改革通过全面引入教师资格更新制度,使原来终身有效的教师资格证书每十年更新一次,提高教师资质,体现教师资格制度的真正价值。

二、中日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特征

(一)目标要使教育主体受益

日本提出教师资格证书的综合化和弹性化、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可行性等方面改革内容。教师资格证书的综合化和弹性化主要为了满足“初高中一贯制”的全面实施和学生身心发育提前而自立能力发展延迟的需要,这两种情况要求教师必须能够胜任邻接学段教学工作的要求。教师资格更新制主要是为了满足“周五日制”的需要。由于教学时间的压缩,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而终身制导致许多教师出现教学指导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工作积极性,产生了职业倦怠。因此,引入教师资格更新制,使教师能够及时更新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日本改革措施的最终受益者是教育活动的构成主体——教师和学生。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是从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更新等四个方面展开的,旨在通过建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考试标准、提高教师资格申请者认定学历、建立职前培养制度和定期注册制度等,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能进能出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满足教师职业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标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全体教师受益,最终使全体学生受益。可见,中日两国在新时期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目标、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相同的,即满足教育改革需要,使教育主体受益。

(二)过程要体现教师专业化

日本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中最为外界关注的也是改革力度最大的就是取消教师资格终身制,实施教师资格更新制。教师资格更新制实际上是对教师资格制度的一种重新认识,是教师专业化理念的重要体现。实行教师资格更新制,能够促进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同样,我国此次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同样以教师资格更新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了解教师资格持证人员的情况,为师资培养规划和教师录用提供依据。同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清退不符合教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建立教师长效激励机制,强化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由此可见,中日两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过程全面体现了教师专业化,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三)方式要进行全方位调整

中日两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可以说是进行了全方位调整。日本的教师资格证书综合化和弹性化拓展了教师资格证书的职能范围,目的是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的需要;教师资格更新制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中国此次改革调整的幅度相对更大一些,通过实施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标准等调整措施,改进教师资格考试,使其真正发挥选拔优秀教师的作用;通过提高教师资格申请者学历,规范教师资格认定,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通过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将原来不符合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受立法时代背景条件局限的规定进行替换。综上所述,中日两国对教师资格制度的内容进行调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教师资格制度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使其更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发挥其对于教师“甄别”“培养”和“促进”的作用,从而保障和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当然,中日两国教师资格制度在此次改革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涉及的内容并不相同。日本的改革方式主要是一种局部调整,这是因为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师资格制度,只需要针对某些问题稍加完善,相应的,日本改革的内容也比较微观和具体。而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是一种整体的重新建构,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还处于试点工作阶段,因此,只能更多地从宏观层面对改革内容做出规定,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内容相对比较笼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四)结果仍处于探索阶段

尽管中日两国力图通过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解决一系列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任何一次改革实际上都是会带来新问题的。如教师资格综合化和弹性化在满足各教育阶段衔接的同时造成了对教师资格融通性的质疑;教师资格更新制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伴随着增加教师的经济负担、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影响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也面临着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和各地区对全国统一教师资格考试难于统一的理解和把握;师范生对于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适应性以及高师学校对于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培训的具体执行以及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尽管日本先于我国进行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但是两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实际效果还没有体现出来。特别是教师资格更新制的问题,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的效果要到2019年才能得到驗证,而我国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效果也要到2017年才能得到验证。因此,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和不确定的地方,需要中日两国在不断探索中调整相关政策,确保改革顺利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彭洪欣,李佳孝. 近五年来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评述[J]. 学理论,2013(23) .

中日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篇7

本文拟通过分析中日两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并从师资力量、教育模式、教育课程设置、教育理念与教育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对两国创业教育进行比较, 以期借鉴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 提高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一、中日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概述

(一) 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及特点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按时间顺序分为高校自主探索阶段和创业教育试点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进入高校自主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 国内部分高校进行了创业教育的自发性探索, 这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000年起,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进入试点阶段。2002年, 国家确定了包括清华、复旦在内的9所高校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从此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从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看, 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创业教育逐渐升温,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探索范围逐渐拓展, 创业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②创业教育环境逐渐改善, 通过分析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和汲取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软”环境——创业教育支持政策、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以及创业文化支持氛围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效果来讲, 还有待于向纵深发展。比如有些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实施仅仅体现为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 如鼓励学生自办公司、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等, 虽然这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会有一定帮助,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③创业教育广泛开展, 各高校逐步将创业教育类课程纳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课程。此外共青团中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等部门合作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的KAB、SYB和YBC等创业教育培训课程。

(二) 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及特点

1995年, 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的出台揭开了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序幕。日本最初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仅有30所左右,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目前已达到200多所。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如下:

1. 创业教育已初具规模

日本已有247所不同类型的高校 (这个数字约占日本高校总数的33%) 实施了创业教育。在这247所不同高校中, 国立大学约有53所, 公立大学约有15所, 私立大学约有179所。在已实施了创业教育的247所日本高校中, 约有78所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均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2. 创业教育的内容多样化

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 日本高校开设了多达928门各类创业课程, 极大地满足了日本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多数日本高校将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了本科和研究生的选修或必修课程中。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个性特征;②创办企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及财税等事宜;③企业内部运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④企业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内容;⑤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分析。

3. 创业教育实施主体多元化

在日本, 除了政府和高校, 一些大企业和众多的援助团体或基金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导者。

4. 创业教育与扶植创业相结合

为了切实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以及提高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 日本各高校通常会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有效扶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高校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助和指导;二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通过校友会或由杰出的毕业生组建的援助团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2]

二、中日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分析

针对中日两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不同情况,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进一步了解两国创业教育实施的情况, 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一) 创业教育理念比较

日本创业教育以培养创业精神为主要教育理念, 不限于从狭义的创业技能上传授学生知识, 更注重从广义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冒险精神以及社会生存能力等, 进而整体上提高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创业素质。

反观我国的创业教育, 其最大的偏差在于功利性地把实施创业教育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对人才的培养则狭义地局限于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同时,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大家简单地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创业技巧的指导就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并且,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因其衍生于挑战杯创业大赛等竞技性比赛, 受众范围狭小, 附有极浓厚的精英色彩, 只面向少数人开放, 创业教育所重点关注的也只是少数人的创业业绩, 而非普遍性的创业能力的提高, 这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初衷。

(二) 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

衡量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 这影响到完整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目前,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试点阶段, 大部分高校或把创业教育开设为选修课, 或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覆盖面过窄, 类似“业余教育”, 没有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并且, 我国现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暂未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 大部分高校只开设了极少数的课程, 如商业计划、创业管理等, 课程体系分散而且偏重理论研究, 对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无多大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日本高校中试行的创业课程高达928门, 这些课程均被纳入实施创业教育高校的选修或必修课中, 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其中本科课程为523门, 研究生课程为405门。[3]日本高校主要设置知识类和实践训练类创业课程, 同时一些高校已构建了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 例如立命馆大学开设了基础类、拓展类、实践类创业课程, 多角度地完善了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4]

(三) 师资力量比较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践经验特别是综合素质, 对创业教育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创业教育水平的先决条件。

我国高校负责创业教育开展的教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 一类是从事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他们大多属于“学院派”, 偏重纯理论教学。由于教师本人也缺乏相关的创业实战经历, 在授课的时候也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 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兴趣。此外, 还有一些高校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 以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但是部分企业家缺乏教学经验并且上课时间难以保证, 教学效果亦有待改善。

在日本, 自从政府出台文件鼓励国立大学的教授和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员兼职从事一些技术开发工作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部分教授和科研人员就很好地将产学研联系起来, 投身于创新创业之中。在日本高校中, 承担创业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大部分拥有创业经验。此外, 大约有30%的高校从校外聘请了相关的创业及管理企业家兼任授课教师。高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双向交流制度, 启动“双师”制度, 快速提高创业教育的水平。

(三) 创业教育模式比较

我国高校经过多年有步骤、分层次的创业教育探索, 形成了课堂式、实践式、综合式三种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课堂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人民大学, 该校通过结合第一、第二课堂, 较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构建了创业教育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实践式创业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 该校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鼓励学生进行创业, 侧重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为学生创业提供法律、技术、资金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对学生创业起到咨询与扶持的作用。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的首创者为上海交通大学, 该校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手抓, 把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 而创业教育则是创新教育的衍生与发展, 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也包括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扶持。这三种创业教育模式各有利弊, 第一种模式侧重课堂教学, 是目前大部分学校所普遍采用的模式,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但忽视了针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第二种模式突出了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不足之处在于该模式所要求的资源太多, 一般高校难以实现, 并且受众范围较窄, 推广价值不大;最后一种模式大体上符合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但其理论和实践受限于培养的深度和广度, 依然满足不了创业教育的需要。

而日本高校经过创业教育的摸索阶段, 逐渐形成了以下四种创业教育模式:第一种是创业家专门教育型, 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实际管理经验;第二种是经营技能综合演习型, 侧重于系统地掌握经营知识;第三种是创业技能副专业型, 以促进技术创新为目的;第四种是企业家精神涵养型, 注重培养创业意识, 鼓励创业精神。[5]

(四) 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比较

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能够协调创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近年来, 我国多次强调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措施, 但创业教育仍有不健全之处, 如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不够,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创业积极性。其次, 创业教育未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中。再者,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人倾向于稳定的工作, 目前还没有形成浓厚的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在一般人眼中, 创业是不得已为之的行为, 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发展。另外,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 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大部分学生都疲于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 而学校也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创业教育外部发展环境。

日本政府及社会都大力支持创业教育, 给创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在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日本政府扮演了指导者、推动者和协助者的角色。文部科学省等日本重要部门均把创业教育作为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为此多部门合作出台了“青年自立挑战计划”, 颁布了《技术专业促进法》, 促进了教育科研体制的系统改革。这些政策方针极大刺激了日本大学生和高校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6]日本还设立了科学技术补助金、创业助成金、风险基金竞争性资金援助等专门用于扶持创业的资助基金, 使有创业头脑的学生敢于创业。再者, 各种社会团体出现在大学校园之中, 例如各大企业与大学联合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向学校提供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为富有潜力的创业计划提供风险资金, 甚至许多企业和高校一起开展科学研究, 将产学研一体化, 让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尽早面向市场应用。在这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商业运作的过程中, 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机构扮演了桥梁的角色, 例如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法律、税收咨询, 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三、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 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精神, 促进学生形成创业人格。从某种意义来说, 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教育。在这一方面, 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理念非常明确, 目标是培养富有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 日本高校围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开设相关创业课程, 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基地实践活动。[7]而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 侧重于向学生传授一些创业技巧。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我国高校应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使创业教育为国家的新生经济力量提供最强有力的“创业遗传密码”, 使创业精神内化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意识之中。

(二) 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 我国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还不够, 所开设的创业课程也没有完整的体系, 现有课程普遍偏重理论而实践性不够。为解决这个问题, 当务之急是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之中, 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其次, 在课程设置方面,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创业教育目标设立6~7门核心课程, 然后以此为中心拓展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程, 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另外, 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还应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地域特色, 开设具有高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创业课程。日本大学尤其是地方私立大学在开展创业教育时, 非常注重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相结合, 利用本地域产业优势, 突出创业教育的特点。[8]

(三) 培养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得以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因为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经验性特色, 要做好创业知识的传授工作, 就要求教师在具备相应的创业知识的同时, 还应当有一定的创业体验或经历,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热情。[9]同时, 高校还需要聘请一部分专家 (如理论专家、技术专家、成功的企业家、法律专家) , 从事专业性强的专题教学, 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持。目前, 我国高校主要通过国际劳工组织项目KAB、SYB等定期培训创业师资, 由于培养渠道的单一性, 目前合格的创业教育导师缺口较大, 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创业教育需求。我国创业师资培养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创业实践或者选派负责创业教育培训课程的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实训;另一方面, 高校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成功的创业者作为指导学生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 壮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10]

(四)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高校创业教育

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大力建设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体系。对政府而言, 首先是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创业典型, 努力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 充分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和热情, 改变大学生狭隘的就业观;其次是政府出台并落实各种有利于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机制, 例如给予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更多的政策优惠等, 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扫清制度障碍, 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后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或青年创业贷款制度, 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提供资金扶助。对企业而言, 企业要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参与创业教育, 比如在高校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为学生进行创业实战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等等, 从而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形成良性互动。[11]此外, 高校应联合企业, 为学生配备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 为创业的学生提供项目评估等咨询服务。

四、结语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日本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与日本相比较,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还存在诸多问题, 但是创业教育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

摘要: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师资力量、教育模式、教育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中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差距, 并学习借鉴日本创业教育的经验, 以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国,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作战.基于品质和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8) :88-90.

[2]陈瑞英, 顾征.新世纪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现状与课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2) :22-29.

[3]李志永.日本大学创业教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 2009 (8) :65-69.

[4]文部科学省.现代的教育ニーズ取組支援プログラム[R].文部科学省, 2006.

[5]經濟産業省.平成21年度大学·大学院における起業家教育実態調查報告書[R].株式会社大和総研, 2009.

[6]张育广.美日两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0 (2) :96-98.

[7]谢丽丽.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及典型个案分析[J].教育探索, 2010 (10) :146-148.

[8]李莎, 王林雪, 康晓玲.美、印、日高校创业教育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126-129.

[9]Gary J.Castrogiovanni, george s.ozikis, timothy mescon.Roles of chairs in entrepreneurship:What deans expect[J].Entrepreneurship Mgt, 2006.

[10]付月潇.中美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9.

中日小学英语课程的比较研究 篇8

一、中日两国小学英语课程的比较

1、在课程理念上, 强调发展性或生存性

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 小学阶段英语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能进行日常简单的交流, 图片帮助下读懂小故事等,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1]从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应该通过英语学习活动等产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积累必要的知识并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强调知识技能的发展。相对而言, 日本教育历来强调生存能力的培养。对应急速全球化, 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是日本的国家战略, 也是各科的教育理念。日本文部省在2008年发布的《教育促进基本计划》中, 提到发展公民和社会成员生活的基本能力。并且阐述了实现这一方向的一些具体措施: 如发展儿童坚实的学科能力, 如基本知识和技能, 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传达公正的判断, 清晰地表明自己以及学习动力等。[2]日本文部省于2013年6月发布了《第二次教育促进基本计划》。在这次计划中, 发展社会生存能力被作为第一个教育管理的基本政策方向。日本英语教育遵循了2003年文部科学省提出的学校教育应和国家战略结合的方针, 英语教育改变了以国际理解为中心的目标, 提高儿童交际能力和生存能力是日本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教育理念。[3]

2、在师资上, 教师总数、来源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差异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 我们可以看到: 到2010年, 我国小学生人数总计99407043, 同年, 小学英i语教师总计333144人。[4]师生比达到298: 1。此外, 在熊国芳和马慧萍于2013年做的调查报告中, 小学英语教师通过电大、承认考试、业余自考、夜大、函授、教师进修等方式毕业的本、专科学历教师比重较大。[5]由此我们可以直接的看出我国小学英语教师质和量都存在问题。日本小学英语教师和我国情况类似, 也存在着质的问题。日本政府对于教师培训做大很大调整,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派送计划修改现行法令, 把那些已经在国外取得教师资格而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外国人聘为“兼职讲师”, 独自进行教学。[6]2, 加强国内在职教师培训。从2003年起, 政府计划用5年时间对全国约6万名初、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由各都道府县教委负责组织在暑假集中研修, 文部科学省将负担一半费用, 培训目标是使这些教师的英语水平达到全国统一的“实用英语 技能测试 ”准一级, 或TOEIC 730分、TOEFL550分。[7]

二、中日两国小学英语课程比较的启示

1. 课程理念从应试到生存的转变

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 但是从英语教学实践来看, 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的应试色彩还比较浓厚。从小学英语课程理念的比较我们看以看到, 日本所提倡的课程理念是生存教育, 各项教育应该为学生生存能力的提升服务。英语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一种语言, 快速全球化过程中, 作为世界语言的英语是我们获取国外信息的主要语言载体, 同时我们信息想要输出也同样要借助英语。21世纪, 英语应该上升到生存的角度, 而不简单的是为考试而学习。在生存理念的指导下, 各级英语教育应该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和真实性, 让学生学习到活的知识, 灵活地运用知识。

2. 国家、地方政府应该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想办好英语教育,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前提。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在建设师资队伍的成功经验。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加大师范院校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力度, 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小学英语专业老师; 2, 系统推进新任1年小学英语教师在职教育, 帮助新任职老师适应教学, 提高实践能力; 3, 推行优秀小学英语教师海外研修、考察、合作等, 开阔教师视野, 借鉴母语国家教学经验, 4, 学校可以争取与高校外语专业合作, 优秀学生或教师作为志愿者来参加英语学习活动, 5, 发达地区可以借鉴“日本教学交流计划”, 招聘英美人士前来人教。

通过分析和比较中日小学英语课程, 可以发现我国和日本小学英语差异较大, 各有特色。我国小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应该扬长避短, 灵活地借鉴日本有益经验, 提升我国小学英语教育质量。

摘要:考虑到全球化的缘故, 很多亚洲国家在小学阶段已经开始了英语教学。中日两国也不例外。本文将比较研究中日小学英语的培养目标, 课程理念, 课程设置, 师资等4方面, 以期能够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日,小学英语课程,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2011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Government of Japan.The Basic Pla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Provisional translation) .20008.7.1.

[3]Government of Japan.The Second Basic Pla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Provisional translation) .2013.6.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钟晨音.日本21世纪英语教育的战略构想[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3 (6)

中日小学生 篇9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施途径,道德价值观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的学校教育改革把“人文精神”放在首位, 说明了学校教育的重点所在。中日两国历来重视学校德育, 重视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在德育目标和实施方法上有着诸多的可比之处。本文试以实施途径为切入点比较两国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推行状况, 分析其异同的原因, 进而探讨小学德育、特别是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政策导向

教育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 在很大程度上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展活动。国家的政策对于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力, 学校教育目标、内容的制定都体现出一定时期国家政治的主流思想。学校德育更是如此, 因为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 每个国家都将其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 作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政策指导是一个国家实施学校德育最有力度、最为保障的途径。

我国从古至今重视育人, 重视人的修养, 无论是“首孝悌、次见闻”“有余力、则学文”的提倡, 还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排序, 都表明育人首先要重视道德修养。这种思想一直渗透在我国学校德育的方方面面, 是古代文化对现代学校教育的贡献。具体到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 立足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基本原则, 我国的小学德育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加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品德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放在了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培养接班人的目标经历了“德智体” (1957年) 、“又红又专” (1981年) 、“四有青年” (1985年) 、“五热爱” (1993年) 以及“素质教育” (1999年) 等多次变换, 每次变化都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说明我们在不断地摸索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谛, 并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加以调整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际形势从以往“对峙的”“冷战的”格局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各国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2002年, 我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明确该课程目标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 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 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出,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这比起以往任何一个阶段的目标都具有综合性和现代性, 体现了21世纪我国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日本深受我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忠孝仁义”是其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小学修身课 (相当于我国的德育课) 重点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 断章取义地将儒家思想用于军国主义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美国占领军的指导下, 一方面, 日本进行了民主主义改革, 其中教育改革明确了要肃清战前军国主义教育, 推行民主主义教育的原则。1947年出台的《教育基本法》明确了民主主义道德价值观, 把尊重个人的价值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另一方面, 西方尊重个性、重视启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儿童观和道德观是战后日本学校德育的另一思想基础。自1947年《小学学习指导要纲》 (相当于我国的小学课程标准) 制定公布以来, 历次修订都将“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以及“道德判断能力”等作为小学德育的核心目标。

2008年, 日本最新一轮《小学学习指导要纲》出台, 其中规定德育课程目标是“遵照《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中所规定的教育的基本精神, 将尊重个体和敬畏生命的思想根植于学校以及社会的具体生活中, 引导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 尊重传统文化, 热爱国家和故乡, 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化。同时, 培养学生具备公共精神, 为民主的社会和国家发展而努力;尊重他国, 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为成为能够开创未来的、具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打下道德基础”。这里始终坚持的是个体的尊重、道德情感和态度、民主精神以及为世界和平作贡献等核心内容。

从以上可以看出, 中日两国均以政策指导作为实施学校德育的有力手段, 这与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以宗教代替学校德育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指导思想方面, 由于战后两国各属东西两大阵营, 我国以苏联为榜样贯彻共产主义道德精神, 日本以美国为蓝本推行民主主义道德思想, 但以政策促德育的思路和方法是相同的。

二、德育课程

我国小学德育课分为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两个层次。“品德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 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态度;“品德与社会”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目标。

在教学方法上, 一方面, 说教法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 教师说教、惩罚、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大特点。有些地方小学德育课上得像学科课, 教师一言堂, 学生不能自由轻松地发表意见。近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我国反思长久以来小学教育的利弊, 大力提倡启发、引导和循循善诱。例如《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特设“实施建议” (第四部分) , 建议小学德育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提议开拓了小学德育课的实施途径, 不少学校开始利用参观、游戏、欣赏等方法开展德育, 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 用事实说话。这符合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心理过程, 是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很好途径。另一方面, 升旗仪式、班队活动、纪念日活动以及少先队活动等也是我国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少先队活动, 它通过特殊的手段, 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爱祖国”“爱人民”“集体观念”等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就是在少先队活动中得以贯彻和普及的, 这是我国小学德育的特殊之处, 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日本战后改革期间, 遵照占领军关于教育改革四大指令之《关于废除修身、日本史及地理课》 (1945年12月) 的指示, 小学废除了修身课, 新设社会课作为小学德育课程, 以彻底消除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教育。一段时间以后, “社会课能否胜任德育课”“社会课是社会课还是社会科学课”等争论浮出水面, 重设道德课以加强日本特色的道德价值观教育成为话题。1958年, 日本中小学重新开设德育课———道德课, 开始了以道德课为中心, 全校整体配合的日本式学校德育。

日本小学道德课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进行, 方法多样, 过程性、体验式是其最大特点。例如利用资料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学生辩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则适时引导道德价值观的思考。另外, 特别活动课是日本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另一途径。特别活动课类似于我国小学的第二课堂, 意在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作为集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使学生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发挥自己个性特点等态度和能力。

比较以上内容可以看到, 两国小学都设有专门的德育课, 且都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 分段开展道德价值观教育, 在重视的层面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另外, 从小学德育的特点来看, 我国主要体现在少先队活动, 这一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最大程度地推动学生的思想教育;日本的特点是全校配合、全校德育, 强调“隐性”德育。

方式方法上, 我们还是比较单一的, 体验、感悟、互动等环节比较欠缺。日本由于一直贯彻“尊重个性”“完善人格”的理念, 学生中心的德育做得比较有效。

三、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是配合和补充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教育部2005年发表《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 其中提到要扩展学校德育的途径, “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 把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近年来, 我国开始注重学科教学这一资源, 这是“大教育论”“大课程观”被运用于小学教育的结果。例如语文课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宣传爱国思想、榜样人物等;数学课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艺术和体育课则更能够生动、直观地感染学生, 陶冶情操, 磨练意志;还有综合实践课等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 从不同角度配合和补充德育。

但从整体上看, 我国小学德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和贯彻做得很不够。这里原因很多, 首先就是知识学习的内容过多过难, 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展开思想教育;其次是长期以来成绩挂帅的评价理念和机制, 各校排名争分现象严重, 学校根本顾不上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状况, 音乐、美术、体育等最适宜渗透道德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经常性地被占用。这些情况归根结底说明一个问题, 就是重视不够, 我们要想真正实现学科渗透, 改变重智轻德的观念是关键。

日本小学德育在学科渗透方面做得比较充分。这是因为, 首先, 如前所述, 日本一贯坚持全校德育的方针, “看不见的”“隐性化的”道德价值观教育是其最大特征;其次, 就是有比较充裕的课时保障, 一个话题学生可以多方面讨论和充分思考;再次, 最值得说明的是包班制教学所带来的方便之处, 一个教师可以围绕主题, 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多次组织活动, 上下关联、前后呼应。

下面是日本创价大学教职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河津老师2008年度实施环境教育的例子。河津老师就职于东京岛屿小学, 该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一直将“保卫美丽岛屿”作为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河津老师亲自制订并在各学科实施计划, 社会课上带领学生去垃圾场参观;手工图画课利用海边漂流木根制作工艺品;特别活动课带领学生到海边捡垃圾;数学课教学生如何制作统计图表;综合学习课上, 大家则讨论如何实现3R目标, 即Reduce (减少垃圾) 、Reuse (垃圾再利用) 、Recycle (垃圾再生) 等, 整个教育计划的宗旨就是“环境始于我们足下”, 如何对待环境问题成为培养学生道德态度的一种途径。

以上对比明显体现出两国在贯彻学科渗透方面的不同。我国虽然认识到了小学道德价值观教育学科渗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教育政策, 但在现实中, 小学迫于成绩的压力和课时的限制, 无暇顾及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渗透, 这是亟待改进的。日本如上所言由于具备各种条件, 学科渗透做得比较普遍, 每个道德主题随时随地展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这对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认知, 自觉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是非常有益的。

四、校内外合力

与家庭、社会联手开展道德价值观教育, 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历来是小学德育所提倡的有效途径, 我国前述教育部《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以及《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均提到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手, 全社会也要营造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新中国成立以后, 各地的少年宫、文化馆等校外教育基地一直很好地配合着小学德育, 近年来, 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成为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又一有效空间。现在, 学校安排时间让学生走出去开眼界已经成为一种必需。有的学校还做出了更加主动的尝试, 如建立校外德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1];又如开办家长学校, 发挥家长的能力, 以达到“家校双赢、合力联动”的效果。[2]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 我们在做校内外联手的时候会遇上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 社会整体不具备良好环境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 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 强迫孩子参加过多的学习班, 或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3];又如家长本身举止欠佳, 口出不逊、不拘小节等, 这些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这种基础所形成的社会大环境是急需改善的。

一方面, 日本小学非常提倡道德价值观教育要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主张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会规范、是非判断等教育内容要充分依靠家庭和社会。按照《小学学习指导要纲》中有关“与家庭、社区携手, 通过丰富的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性”[4]的主旨, 小学主动走出校园, 与社区等其他社会机构联手, 开展集体生活、志愿者活动、自然体验等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和情感, 为他们成为社会一分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日本全社会对于德育的重视也是保证日本小学德育能够利用校外资源的重要因素。例如, 夏普公司 (SHARP) 以全国小学为对象实施“小学环境教育”和“制作物件”活动。“小学环境教育”活动主要以“地球暖化”“新能源”等主题开办讲座, 到各个小学为孩子们讲解节电、低碳的重要性。从2006年10月开始, 夏普公司在全国47个地方、1500余所小学开办这样的讲座, 听讲儿童突破了10万人。“制作物件”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们对理科的兴趣, 派公司年轻技术员到学校办讲座, 传达制作物件的乐趣和方法, 2008年度走了10所小学。[5]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说明日本的大环境有利于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实施。

以上内容明显表现出中日两国在校内外联手开展道德价值观教育时的不同。校内外联手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社会大环境, 我国虽然历来提倡家校联合, 近年来社会教育设施的免费开放也为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增添了新的领域, 但由于成人的言行还不能成为小学生的模范, 社会风气也存在着许多消极、不良的现象, 这些对于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负面的影响。相对而言, 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有成效, 这应该归结于日本很好地汲取并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和有关礼仪规范的精髓, 社会上下在学校德育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学生家长不但配合学校的道德价值观教育, 还亲自参与、监督学校的管理。这正是校内外联手、全社会践行道德的有力保障, 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之, 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首先是观念的问题。陈鹤琴基于儿童的心理特征提出了著名的“活教育”论, 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6], 也就是教儿童如何做人。小学阶段是学生“做人”“成人”的重要阶段, 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启发、引领学生不断体验和思考,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是开展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前提, 也是最终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方法是关键。上述内容涉及了中日两国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诸多的方法和途径, 看到了双方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今后还应开发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社会资源、网络建设等一切有利于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空间, 让德育无孔不入, 让小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自觉成人。特别是我国要继续发挥优势, 参考日本等国的经验, 改进小学德育的思路, 不断探索适合小学德育、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新思想和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庆林.优化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J].新课程:小学版, 2010 (10) .

[2]季丽娟.把握学校德育三大“关键词”[J].小学德育, 2010 (18) .

[3]何波.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探索, 2010 (21) .

[4][日]文部科学省.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解说[R].2008.

[5][日]夏普公司.小学环境教育讲座听讲儿童数突破10万人.http://www.sharp.co.jp/corporte/news/2010-01-15/2011-2-11.

浅谈中日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异同 篇10

所谓的独立意识, 可以称为独立感, 是指不依赖于他人, 凭借自己的力量的行为意识。独立意识可以说是自我意识的一种, 是和依赖性相对立的心理状态。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上的独立性, 即一个人思想判断的能力。二是实践上的独立性, 即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向周围的人, 尤其是对家长表明自己的独立要求, 并表现出全新的“成熟”的特点。比方说, 激烈地阐述自己的主张, 不愿让别人看到他们的依赖性和幼稚性中那些“孩子式”的特点。2.喜欢独立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判断事物, 独立地思考和行动。3.渴望自立自制, 乐于自己组织自己的活动, 探索人生的奥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不愿意别人过多的指责、干扰和控制他们的言行。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 不少大学生能够把独立性放到适当的位置。

二、中日大学生独立意识的现状的对比

据调查, 在日本无论家庭条件如何, 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打工生活, 从中学开始到大学毕业之前,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打工经验。有的学生是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的学生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有的学生则是为了能积累一些社会经验。虽然这些日本学生打工的原因不同, 但是都有着想渴望从学校和家庭的保护中脱离出来而独立生活的想法。在日本社会, 大学生打工已经普遍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从整个社会现象来看, 日本的大学生会通过打工来证明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 日本大学生在校期间, 学习方面的意识并不十分积极。调查显示, 有30.1%的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认真对待, 甚至一部分学生会选择逃课或是几乎不来学校上课。从对中国大学生独立意识调查的情况看, 中国大学生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不乐观。调查显示, 63.7%的大学生会为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而苦恼。由于大学入学前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都是由父母来照顾, 进入大学之后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独立意识的不足会导致大学期间学生在精神和经济上都过分依赖于家长, 而这些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 中国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自发的学习知识的学生比例也只有31.7%。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满足于学校开设课程的课堂上的学习, 而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手段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大学生并不多见。由此可见, 和中国大学生相比, 日本大学生通过打工、社会实践等方式认识到了独立性的重要性, 更好的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中国的大学生大部分在刚入大学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独立人, 或者说是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成为独立人的事实。

三、中日大学生独立意识差别的原因

正如马克思所说:“事物的发展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中国大学生独立意识不足的原因也同样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 以及学生自身差别的影响而产生的。

(一) 家庭教育的影响

日本的家庭教育有这样的话:“陽光と空気は自然から恵みられるもので、ほかのすべてのものは自分で労働するこそ得られるものである。”基于这样的教育观念, 使得大部分日本的家庭在指导好孩子学习的同时, 他们也会引导孩子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习做家务或者出去打工。在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 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则是过多的强调做功课, 学习文化知识这一面, 进而忽略了引导孩子独立意识的养成。

(二) 学校教育的影响

调查研究, 日本现阶段的教育偏重于素质教育, 日本大学的教育也更偏重于兴趣爱好的培养。除了少数的专业必修课之外, 其余的大学课程学生可以按着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大学课堂也大部分是以“ゼミ”, 也就是课堂上分组讨论、陈述自己观点的形式进行。而我们中国大学教育的方式和日本大学相比, 还是偏重于教育形式和对于考试成绩的追求。这样的教育体制下, 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独立意识的不足。

(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 中国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 这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孩子独立意识的养成。在独生子女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会比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非独生子女家庭更多一些, 很多事情都由家长主动帮助完成, 那么家庭中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自身差别的影响

中日两国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异同也受自身因素的影响。调查显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中国大学生更喜欢求助于家人及老师, 而日本大学生则更多的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面对问题, 解决问题。过多的依赖于家人及老师, 是大学生独立意识缺失的另一体现。

摘要:独立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和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条件的不同, 中日两国大学生的独立状况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以中国和日本为例, 主要阐述中日两国大学生独立意识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 以及自身差别等因素对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影响。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民间故事;异同;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49-02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综合表现,是民间智慧、艺术、知识的结合体,是民众生活和理想的缩影。不同的民间故事立足于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承载着并传达着各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交往源远流长,两国的民间故事数量丰富,很多民间故事内容都非常相似,但同时又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通过列举几则中日民间故事,通过分析其故事的异同,从而理解中日两民族的文化差异。

一、《狗耕田》和《开花爷爷》

《狗耕田》是中国的民间故事,分布流传于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从事农耕的许多地区和民族。其主要内容是:一家兄弟二人,父母过世,兄弟分家,仁慈的弟弟遗产被哥哥全部夺去,只剩下一只狗。后来狗主动去耕田,哥哥就把狗借走替自己耕田。狗不肯耕,哥哥就把狗杀死。死后的狗,被埋在树下,当弟弟摇动树时,会出现大量的金钱,哥哥摇动时出现一些不好的东西。哥哥把树砍掉后,弟弟用砍掉的树枝做成篮子,篮子里每次都会装满鱼。而哥哥将篮子拿去后出现的却是毒蛇,将自己咬伤,最终受到了该有的惩罚。

《开花爷爷》是在中国《狗耕田》影响下产生的日本民间故事,在日本流传很广。其主要内容是:善良的老头子捡到一条狗,狗帮助其挖到了很多金币,邻居的坏老头,强行借走了狗,挖到的不是金币,于是把狗打死。狗的坟头长出一棵松树,善良的老头将其砍下做成磨臼,磨出许多大米。坏老头借去后,磨出大粪,于是磨臼被烧成灰。善良的老头把灰撒在枯树上,枯树开花,老人得到了很多钱。坏老头偷来灰不仅没有使枯树开花,反而吹进武士的眼睛,受到了武士的惩罚。

《狗耕田》和《开花爷爷》的故事相似,都是狗为善良的人带来利益,使其发家致富。而对于恶者,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利益,反而使其受到该有的惩罚。《开花爷爷》继承了《狗耕田》的基本内容,其主要情节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是一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同,其人物身份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狗耕田》中,故事的人物身份是两兄弟,由于父母死后,兄弟分家过程中产生纠纷,财产分配不均,老实的弟弟受到欺负,被哥哥剥夺了财产继承权而无力反抗,因其善良的品性,从而得到狗的帮助,一步一步改变生活,走向富裕。而日本的《开花爷爷》故事的人物是善良的老爷爷和恶毒贪婪的老爷爷。善良的老爷爷无意中得到一只神奇的狗,引起邻居家坏爷爷的嫉妒,一步步地进行破坏活动,使善良的老爷爷遭到他的欺负,围绕着善良的爷爷得好报,邻居家贪心的爷爷遭到惩罚开始故事情节的。

中国的《狗耕田》是兄弟之间的故事,而传到日本后却变异成了邻里间故事的《开花爷爷》。这主要与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造成的。中国自古以来普遍实行的是财产均分的制度。唐代《户令》:“应分田宅及财务者,兄弟均分。”①在中国,所有的兄弟都平等的享有父母的财产,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狗耕田故事中的哥哥在分家过程中掠夺了本应属于弟弟的财产、违背了这一制度,弟弟受到了不公,于是得到了神奇动物的帮助。而在日本,很长的历史阶段里普遍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家产的制度。次子及以下无权分到任何财产。狗耕田故事中,家时哥哥占有几乎全部财产的做法正好符合了长子继承制度,因此根据日本本土的制度状况,主人公发生了改变,由两兄弟变成了互为邻居的一个善良的老人和一个贪婪的老人。这则民间故事中主人公的不同也正是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财产制度分配的不同性,反映出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

二、《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

《斑竹姑娘》是流传在中国四川等地的民间故事。其主要内容是:金沙江南岸一位老妈妈和他的儿子朗巴精心养护竹林,不畏贪婪横暴的土司誓死保卫竹林,与竹子结下了深情厚谊,竹子受感化变成了一位美丽的斑竹姑娘。后来斑竹姑娘又用聪明才智向前来求亲的土司、商人、官吏的儿子们设下难题,战胜了他们,最终和朗巴结婚,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与此类似的日本的《竹取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物语文学,讲述的是:靠做竹器谋生的老翁在竹节中剖出一个3寸高的小女孩,带回家抚养3个月后,成为美貌的女子并取名为辉夜姬。辉夜姬的美貌传遍各地。5个贵族热烈地向她求婚,辉夜姬提出难题,许诺如果能够她所需要的宝物,便同其结婚。该5个求婚者有的去冒险求宝,有的欺骗弄假,最后都失败。当最高统治者皇帝强求其结婚时,辉夜姬坚决不从,留下不死之药,升上天宫。

《斑竹姑娘》和《竹取物语》内容大致相似,都是从竹筒中出现的女子,都有5个具有权势的少年或者贵公子。两个故事中女主人公都向求婚者设下难题,进行考验。且难题的内容基本一致。最后的结果都是一一拒绝,求婚失败。不同之处在于:《斑竹姑娘》的结局是圆满的。主人公在5个公子求婚失败后,嫁给了种竹子的郎巴,留在人间,二人过着幸福的生活。而《竹取物语》辉夜姬在拒绝了5个求婚者的求婚,面对天皇的逼婚,毅然选择离开人间,升天回到天宫。

故事情节基本相近的两个民间故事,结局却完全不同。其原因还是在于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古代讲究惩恶扬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的人就应该有好的结果。《斑竹姑娘》中男主人公郎巴善良勇敢,作为农民阶级,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而故事中的5名求婚者,是封建阶级农民的统治者,是恶势力的代表。最终郎巴与竹姬结婚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该民间故体现了中国反封建和礼赞劳动者的风潮,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团圆”大团圆结局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因而被广大的人民所接受并长期流传,从而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传统。因此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大团圆的结局较多。《竹取物语》的结局则相对遗憾。辉夜姬选择独自升天。无论是5个贵公子还是位高权重的天皇,都没有得到辉夜姬,对于他们来说辉夜姬是神秘的、虚幻的。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瞬间就是永恒,这种对永恒美才是他们所追求的,这强烈地体现了日本社会受到中世“无常”思想的影响,独特的“残缺之美”“物哀之美”的审美意识。

三、《枣孩》与《一寸法师》

《枣孩》是中国的民间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对儿无儿无女的老夫妇,天天烧香拜佛希望能有一个孩子,后来终于有了一个枣核大小的儿子,因此取名为“枣孩”。枣孩虽小,但是很能干,阿爸赶牛耕田,他就跳到牛耳朵内,给牛引路。阿爸去砍柴,他就跳到扁担上跟着去砍柴。有一年大旱,县官带差役去收粮,由于收不到粮食,便抢走了乡民的牛、羊、鸡、鸭等牲口。枣孩帮忙赶回牲口,党县官知道后,将枣孩抓到公堂,准备对其进行拷打。结果枣孩反过来惩治了县官,扯着县官的胡子打秋千,为乡民们出了一口怨气。

日本的《一寸法师》在日本可谓是家喻户晓,广泛流传。故事的内容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善良的老夫妇,他们每天都向神明祷告,渴望能有一个孩子,哪怕是像手指一样大。后来老婆婆终于生了一个像指头一样大小的孩子,于是取名为“一寸法师”。一寸法师16岁的时候,主动告别父母,来到京城,成为侯爷府内成为一名武士,并常陪伴在小姐的左右。后来,三个恶魔头要抢小姐,一寸法师保护了小姐,战胜了恶魔,还得到了恶魔的宝物魔棒,通过魔棒使自己真正变大,成为一名真正的武士,并迎娶了小姐,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比较《枣孩》和《一寸法师》这两个民间故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是他们的出身都相似,都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天天祈祷渴望得到孩子,最终如愿以偿。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写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人无子却渴望得到子嗣,这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心理,也是中日两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其次是他们身材都比较小,出生奇异,但同时具备神力。枣孩只有三寸长却能够跳到县官胡子上荡秋千,一寸法师只有指头大小,却能够打败恶魔,拯救小姐。他们都是弱者,却又都是正义的化身,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各种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

另一方面,两则民间故事又存在着一些细微的不同,显示差异出中日两国明显的文化差异。《枣孩》中,枣孩孝敬父母,父亲拉牛耕地,他就钻进牛的耳朵帮牛指引方向。父亲上山砍柴,他便陪同父亲去砍柴。《孝经》指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百善孝为先”、“孝,德之本也”,枣孩的做法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忠、孝”的贯彻。但在《一寸法师》中,一寸法师远离家乡,离开父母,成为一名武士,并竭尽所能地保护小姐,履行了作为武士的职责,做到了尽忠。日本虽然也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忠孝观”,但是“忠孝”的道德概念在从中国传人日本之后,其内涵随着日本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更加强调以“忠”为本的武士道德,强调对君主尽忠,其重要性远远超过自己的家庭乃至生命,“孝”的概念被淡化。一寸法师的行为,比起尽孝更加发挥了武士道的尽忠的精神。另外《枣孩》中的枣孩是在父母、乡亲受到县官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进行的反抗。县官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经常对农民阶级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枣孩的反抗反映了中国封建统治下下层人民的反抗精神,在这一点上也与《一寸法师》中,一寸法师对抗恶魔,有所不同。

四、结语

通过以上举出的几个中日民间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有相似的地方,表现出中日文化上的共通性。比如民间故事的结局都是善良的人战胜邪恶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反映出中日两国都坚持“好人有好报”、惩恶扬善、因果报应的思想。同时民间故事中的以小胜大反映出中日两国在面对恶势力方面不屈服、顽强抵抗的精神等。另一方面,中日民间故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同,反映出中日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民间故事的兄弟财产之争转变成日本民间故事中的邻里相争,反映出中日两国在一定阶段内不同的财产分配制度。《斑竹姑娘》中的最终与郎巴结为夫妻的团圆结局到《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独自升天的遗憾落幕,反映出中日两国不同的审美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团圆、圆满的结局,因此文学作品多以喜剧结局。而日本由于受到中世“无常”思想的影响,多强调残缺之美、不圆满的美,因此日本的民间故事中多采用悲剧或者是略有遗憾的结局形式。其次,虽然日本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忠孝观”,但是内涵却发生变异,与中国的有所不同。而且在以“忠孝”为伦理的体系,居首位的依然是“忠”。另外,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残酷剥削下层劳动人民,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中国的民间故事中讴歌、礼赞下层民众不畏强权、顽强抵抗的故事比较多,这一点在日本民间故事中少有体现。

民间故事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深刻地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许多民间故事中的原型来源于中国,在传入日本之后,与日本当地特殊的国情相结合发生变异,创作出为日本国民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另一方面,在中日交往的过程中,日本的一些民间故事也被传入到中国,对中国的民间故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看出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注释:

①刘守华.兄弟分家与“狗耕田” —一个中国民间流行故事类型的文化解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参考文献:

[1]姜丽萍.从狗耕田故事比较中日家庭观念的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刘守华.兄弟分家与“狗耕田” —一个中国民间流行故事类型的文化解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王玲.藏族民间故事《斑竹姑娘》与日本故事《竹取物语》的类比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8)

[4]马伟伟.从中日民间故事透视两国民族心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5]于长敏.日本民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3)

中日小学生 篇12

拒绝表达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行为,因其回绝对方请求或邀请,有损伤对方面子,破坏人际关系的危险性,对语用论能力有较高要求。从语用论角度来看,拒绝表达的方式、策略,以及拒绝表达中各种语义公式的使用和组合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说话人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特征的影响。尤其日语作为一种比较模糊暧昧的语言,日本人在进行拒绝表达时,和中国人使用的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有鲜明的文化特点。正确理解和使用日语中的拒绝表达,既是日语学习者的难点,也是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重点。从语用论的角度出发,究明中日对拒绝表达使用策略的不同,会对学习者正确理解日本文化以及促进日语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网络通讯的高速发展,电子邮件和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在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影响力逐渐加深,在日常交流着越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在写邮件时,与面对面谈话相比,思考时间比较充分,遣词造句可以斟酌,在拒绝表达的策略上,也有明显的不同。尤其在邮件交往成为当今大学生交际交流主要手段的今天,对中日两国大学生在邮件中使用拒绝表达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对消除文化隔阂,促进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以邮件场景中的暧昧表达为研究主题,以中日两国大学生各30名为调查对象,根据语用论的相关理论,按照上下级关系的不同等因素设置8个不同的邮件场景,要求60名学生针对每一场景用邮件进行拒绝回复,进而通过分析两组学生使用的语义公式,究明中日大学生在邮件中进行拒绝表达时策略的不同。

2. 先行研究

文钟莲(2004)对比分析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分别对待上级、亲友和普通朋友的请求时,拒绝表达所使用语义公式的频率特征;施信余(2004)收集了日本和台湾大学生的电话会话资料,分析了双方拒绝策略的异同;贾丽(2005)着眼于对方社会地位的不同,用谈话完成测试,分析了中日两国对待不同上下级关系的对方,所使用的语义公式顺序和频率的不同。

以上先行研究,都是使用了谈话完成测试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根据拒绝表达的语义公式展开语义公式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中日两国在面对面会话时所使用拒绝策略的不同,但语用论上的差异除了跟两国社会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之外,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和社会阶层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邮件往来场景中因为双方不会直接面对对方,所使用的拒绝表达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调查对象限定为性别比例均衡的中日两国大学生,在邮件场景中,使用语义公式分析的方法,考察双方拒绝策略的不同。

3. 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的组成

本文随机选取中国、日本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各30名。为了避免性别差可能带来的影响,每组的男女比例均为1:1;为了尽可能缩小外语学习对语言使用策略的干扰,60名学生均来自非外语专业;为了避免方言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选取调查对象时确保了60名学生的家乡所在地随机分布;为了减小年龄差的影响,选取调查对象时保证了60名大学生之间的最大年龄差不超过3岁。

(2)场景的设定

本文基于Brown和Levinson于1987年提出的Politeness理论(面子理论),将拒绝主题与拒绝对象的等级关系(P)分为上级和下级两个等级(分别为调查对象的教授和后辈);将心理距离(D)分为熟悉、不熟悉两个等级;将负担的程度(R)分为轻和重两个等级(分别为“去邮局寄信”和“翻译1000字”的资料)。综合各项参数,总共生成如下表所示的8个场景。

(3)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语义公式分析方法,将调查所得数据按照语义公式的分类逐项抽出,进行频数和出现顺序的考察和分析。

Beebe等(1900)为了考察日本人用英语进行拒绝表达时所受母语的转移,总结提出了拒绝表达的语义公式。之后根据Beebe等人的分类,藤森(1994)根据自身研究数据的特点进行了修正。蒙韫(2008)总结了各种不同版本的语义公式的问题,并翻译成了汉语。

本文在参考上述现有各种版本的语义公式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所得的邮件场景中出现的拒绝表达的特点,将拒绝表达的语义公式按如下分类进行使用(日语版和汉语版内容统一):(1)结论;(2)中止;(3)理由;(4)道歉;(5)替代方案;(6)维护关系;(7)体谅对方;(8)感谢;(9)询问信息;(10)提出条件;承诺;感叹词;随声附和;称谓;责备;夸赞;其他。

4. 语义公式的结果和分析

正式调查阶段,将3.2中设定的8个场景的日语版和汉语版随机提示给日本、中国两组大学生,并要求对方用电子邮件进行拒绝,回复至指定邮箱。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3.3中的语义公式进行抽出、统计,并计算各组之间,以及每组各场景之间所使用不同语义公式次数的相关系数。

(1)出现次数的结果和分析

中国人和日本人各自在不同场景使用的各语义公式次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如下两表所示。

通过上述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场面1234之间和场面5678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大(接近于1),而场面1234和5678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小。表明在等级关系(P)确定的情况下,心理距离(D)和负担程度(R)对中国人和日本人拒绝策略的影响均很小,而当等级关系的上下改变时,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会改变拒绝策略。

从语义公式的具体使用情况来看:在面对上级拒绝对象(教授)的时候,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称谓语,而且道歉的使用次数相比面对下级拒绝对象(后辈)时较多,并且倾向于在叙述结论之后提出替代方案;当拒绝对象为下级关系(后辈)的时候,中日两国大学生很少使用称谓语,而更多地倾向于直接叙述结论,并且很少提出替代方案。

(2)出现顺序的结果和分析

考察各名大学生所使用的语义公式的出现顺序时,参考先行研究的考察方法,根据“道歉”和“理由”哪一项出现在前面,将语义公式的组合分为“道歉先行”和“理由先行”两种类型。中日两组大学生对两种语义公式组合类型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在场景5、6、7、8中,中日两组大学生对道歉先行和理由先行两种组合的使用情况相仿,出现次数都比较少(不超过5次),而且在数量方面,理由先行略大于道歉先行,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场景1、2、3、4中,中日两组大学生对道歉先行和理由先行的总使用次数类似,都在25-35之间,但使用情况呈现出显著的差异:1.日本大学生使用道歉先行的次数远大于使用理由先行的次数,平均约为理由先行使用次数的3.4倍;2.中国大学生使用理由先行的次数远大于使用道歉先行的次数,平均约为道歉先行使用次数的3.28倍。也就是说,在使用道歉先行还是理由先行的策略上,日本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规律。

5. 原因和总结

通过4中的数据统计结果和分析可以发现,中日两国的大学生都在拒绝对象与自己的等级关系发生上下变化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拒绝策略,并且从两组学生对各语义公式的使用次数来看,使用倾向没有大的差异。但是在拒绝对象为自己的上级(教授)时,两组学生在语义公式的使用组合方面,尤其是对“道歉先行”和“理由先行”的选择,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1)从两组学生对各语义公式的使用次数来看:1.当拒绝对象为自己的上级(教授)的时候(场景1、2、3、4),中日两组学生都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称谓语,而且道歉的使用次数相比面对下级拒绝对象(后辈)时较多,并且倾向于在叙述结论之后提出替代方案;2.当拒绝对象为自己的下级(后辈)时,中日两国大学生则很少使用称谓语,而更多地倾向于直接叙述结论,并且很少提出替代方案。

语用论的观点强调说话双方年龄差、性别差、职业差和阶级差等对谈话策略带来的影响。从本文的调查结果来看,相比谈话双方的心理距离(熟悉与不熟悉)和负担程度,中日两国大学生都更大地收到自己与对方等级关系(上级还是下级)的影响,根据等级关系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拒绝策略。

(2)从两组学生对基于产出顺序的语义公式组合的使用情况来看,双方仍收到等级关系的影响,在面对下级(后辈)的时候,道歉先行和理由先行的使用次数都很少,而当拒绝对象为上级(教授)时:1.日本大学生使用道歉先行的次数远大于使用理由先行的次数,平均约为理由先行使用次数的3.4倍;2.中国大学生使用理由先行的次数远大于使用道歉先行的次数,平均约为道歉先行使用次数的3.28倍。也就是说,在使用道歉先行还是理由先行的策略上,日本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规律。

中日两国大学生在对“道歉先行”和“理由先行”的选择策略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中日两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日本人经常“道歉”的特点在很多人心中印象很深,而中国人面对问题时更倾向于强调逻辑性和前后因果关系。这也是造成本次调查中两国大学生对“道歉先行”和“理由先行”倾向程度表现出较大差异的原因。

摘要:拒绝表达是一种回绝对方请求、违背对方意愿,有可能损伤对方面子、破坏人际关系的语言行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语言背景下,以及根据不同的场合、说话双方不同的关系,拒绝表达的方式会出现语用论上的差异。在网络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基于邮件和网上社交平台的交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面对面谈话方式,尤其成为大学生之间交际交流的主要手段。由于在写电子邮件时,思考时间比较充分,遣词造句可以斟酌,所以在拒绝表达方面,会有不同于说话行为的书面语特点。本文以中日大学生各30名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场景和人物关系,对双方在邮件中使用的拒绝表达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大学生都重点根据与对方上下关系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策略。在对方是自己上级的场景中,相比于日本人大学生更倾向使用“道歉+理由”的公式组合,中国大学生更多地使用“理由+道歉”的组合方式;而当对方为自己的下级时,中日大学生采用的策略没有明显不同。

关键词:拒绝表达,语用论,邮件场景,中日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文鐘蓮.「断り表現における中日両言語の対照研究」『人間文化論叢』,2004(7):123-133.

[2]施信余.「依頼に対する「断り」の言語行動について-日本人と台湾人の大学生の比較-」『早稲田大学日本語教育研究』,2004(6):45-61.

[3]贾丽.「中日“拒绝请求”表达的异同」『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S1,53-61.

[4]藤森弘子.「日本語学習者に見られるプラグマティックトランスファー―『断り』行為の場合―」『名古屋学院大学日本語学日本語教育論集』,1994(1):1-19.

[5]蒙韞.「中国人日本語上級学習者の語用論的転移の一考察―依頼に対する断り表現のポライトネスの表し方から―」『国際開発研究フォーラム』2008(36):241-254.

上一篇:构建生命课堂研究下一篇:虚拟药用植物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