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非语言

2024-09-05

中日非语言(精选10篇)

中日非语言 篇1

0 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是人的交际的两种主要方式,而非语言交际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文化,也形成了自己国家、地区与民族的固有观念、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不同文化的人对于同一内容的非语言表达的具体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并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行为或动作,其所表示的意义也大相径庭。因此,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透析交际对象的非语言行为的深刻涵义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

1 非语言行为与文化差异

今年来,随着国内外对非语言行为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近副语言学、身势学、近体学等新兴学科。美国著名的学者Samovar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内涵及所应包括的内容进行过精辟的论述。在他的论述里,非言语行为不仅仅是行为动作,它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及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根据Samovar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主要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身体行为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包括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目光、体触及副语言等,另一类是与环境相关的非语言信息,包括时间、空间和人际距离等。

在跨文化交际时,对非语言行为尤其是由身体行为传递的非语言信息的正确解读将会对推进异文化的顺利交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背景相异的交际双方,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不会正确读取、破译、诠释对方无意识地做出的非语言行为信息,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和误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交际摩擦与冲突,促进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尤其是三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身体行为非语言信息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所包含的文化差异性及其重要特征是很有必要的。

2 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2.1 目光语

目光语是非常重要的非语言行为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特别是传递细微情感方面具有丰富的表义功能,具有其它非语言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及目光语所传递的信息非常多,而且其表达的含义也大多因文化而异。文化对目光接触和眼神运用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不同的文化目视行为也不尽相同。在中国,与人交谈时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表达对讲话者的尊重与重视,是一种礼貌行为;而在日本,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鼻子、颈部,直视对方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因此,与人交流时,目光放在何处,目视时间多长,这些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其使用也十分复杂而又敏感。

日本民族因为其纤细敏感的民族性格,对他人的目光、眼神及表情都非常地敏感,他们认为谈话双方的直接对视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往往会回避这种直视行为,对对方视线也采取回避行为。如果不了解这种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在中日跨文化交际时就容易产生误会。例如,面对面交谈的日本人通常是默默地低着头或者视线游移不定,但这并表示不友好也并不是害怕或没有自信和难为情的表现,而是日本人的特定的说话方式。又如在开会或谈判的时候,中国人往往倾向于一边注视对方的眼睛一边倾听对方的讲话,这是为了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同时也是觉得对视可以更为观察对方表情,了解对方的思想,从而促进谈判的有效进行;而日本人却会避免直视对方,常常低头闭眼,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在听对方发言也不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或见解,恰恰相反,这表示他正在认真地听取对方的发言,这是因为纤细敏感的日本人会认为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不礼貌,是粗鲁、含有敌意和缺少尊敬的表现。同理,在道歉的场合,中国人一般会一边直视对方眼睛一边道歉,以表达自己的真诚歉意,而日本人往往会一边鞠躬一边回避对方的视线。这些不同的目光语表现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在日本文化的影响下,直视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由于自己犯了错误或者给对方添了麻烦进行道歉时,只有避免直视才能表达自己的羞愧或惶恐心情。更有甚者,日本人与人握手或者干杯的时候,也并不直视对方的眼睛,这对不了解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会觉得是一种失礼行为。因此在中日跨文化交往时产生误解是在所难免的,唯一的克服目光语交际失误的途径是设法了解、掌握交际双方彼此间的文化差异。

2.2 手势语

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手势可以说是身体语言的中心部分,是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交流时,手势作为交流的辅助手段,可以更加形象表达话语的含义,使人印象深刻;甚至有时无需语言,仅仅手势就能传递信息,表达一定的含义。但是,由于手势语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点,所以文化背景不同,其手势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了解中日手势的行为差别,洞悉手势背后的文化差异,既可以避免使用让人费解和产生误解的手势,又可以正确读解对方的手势语,这将会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中日手势语有不少的异同点。比如最简单的手势动作——数字一到十,中国与日本一到五的手势表达基本相同,但是从六到十的手势不仅动作不太一样,表达的含义也略有不同。如果不了解这些手势语的行为差别及其文化差异,用自己本民族的手势向用对方表达数字,对方就不一定会理解,有可能还会招致误解。例如,在中国右手拇指与小指伸出是表示“六”而在日本是打电话的意思;在中国右手拇指食指伸出是表示“八”而日本是表示打枪的意思;中国食指弯曲代表数字“九”而日本则表示小偷、扒手。大拇指与小拇指在中国与日本所表达的含义更是大相径庭。竖起大拇指这个手势动作在中国是表示称赞、表扬他人的意思,但在日本则表示父亲、丈夫或男性之意;竖起小拇指的手势动作在中国是表示看不起对方、鄙视他人之意,而在日本则表示女性、女朋友、情人的意思。同一手势动作含义却相异是因为日本文化认为拇指是五指中最强有力的,而小指则是五指中最纤细、最柔弱的,而这正是男人与女人的性别力量的对比。此外,在桌面敲食指,这个手势动作在中国是用来向为自己斟茶倒酒的人表示感谢的意思,而在日本则是遇到困境感觉迷茫不知怎么办的时候使用这一动作。因此,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文化差异比较大的手势动作,了解对方手势语所包含的信息,避免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误解。

2.3 身势语

身势语与人的各种身体姿势行为相关,也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包括坐姿、点头、握手和鞠躬等。在中国,人们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一般都是坐在椅子上的;但是在日本,在外面是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而在家中则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一般坐姿是把双膝并拢、双腿弯曲,跪在地上,臀部压在脚跟上端坐在榻榻米上,这被称为“正坐”,是最正式的一种坐姿。但是时间长了腿会发麻的。此外,也有较为随意、轻松的坐法则是男性的“盘腿坐”和女性的将双脚向侧面伸出的“横坐”姿势。其实日本的正座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后来一直被保持沿袭下来,这与日本的环境气候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日本是高温、湿气重的国家,而用稻草等天然素材制造的榻榻米具有保温、吸湿的作用,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很适合日本的风土和气候。

除了坐姿之外,另一个颇具日本特色的非语言行为就是“点头”。在中国,点头通常表示同意之意,但在日本点头并不一定就是表示同意,而是一种习惯行为。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在聆听对方说话的时候,日本人喜欢沉默不语,习惯随声附和,并且不住地点头,这是他们的一种行为习惯,是为了显示自己在认真聆听的习惯反应而已,并非表示完全同意对方的意见或主张。这与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相关,他们认为这种非语言行为方式能够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可以维持谈话气氛、促进谈话顺利进行。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聆听对方讲话的中国人一般习惯于默默地倾听,不会做出太大的反应,只有在表示赞同对方意见时才会点头表示同意,更不会像日本人那样随声附和,这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因此,中日交流中,我们需要了解日本人的这一特性,及时做出反应,也不要曲解日本人点头的本意,造成误解。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日本人的习惯性行为恐怕还是日本人的鞠躬,它是日本人日常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国,人们互相之间的问候一般是微笑点头握手。在日本,鞠躬除了表示问候之意外,请别人帮忙,请求别人做某事,向别人道歉,祝贺别人,向别人表示感谢等等许多场合都伴随着鞠躬。日本的鞠躬行礼有相应的礼仪规定,分有15度、30度、45度及90度的鞠躬礼,一般根据对方身份、年龄、地位、职位的不同及双方相识程度,相应地鞠躬的深度、时间和次数也就会不同。日常招呼礼仪的场合,对于同事、朋友只需15度鞠躬;而面对重要客户、上级长辈时则必须鞠躬30度。在正式道歉的场合,一边说着“对不起”,一般鞠躬45度,并且弯腰时间也要足够长,决不能含糊,以表达自己真诚歉意。而鞠躬90度的最敬礼一般不常见,只有在表示深深谢意及深刻谢罪的场合,以及在神前与佛前等宗教仪式场合才会用到。此外,正式的鞠躬礼仪还非常重视鞠躬的先后顺序及所持续的时间。年轻人、身份卑微者及女性一般要先于长者、尊贵者及男性行鞠躬礼,而且弯腰时间也长于后者。因此,在对日交往中,根据场合及对象行使不同的鞠躬礼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小结

非语言交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而这也正是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关注的地方。因此,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清楚了解中日文化在非语言行为上的差异体现,深刻洞悉交际对方的行为习惯,正确运用适当的交际策略,求同存异,有助于消除文化冲突,推动中日的深入交流。

参考文献

[1]马勒茨克著,潘亚玲译.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庆祥.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张一娟.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应用——商务日语教学新尝试[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

非语言符号与电视传播 篇2

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及类别

所谓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各种符号。如各种颜色、人际间的距离,人的衣着、神态、表情、手势、身势,陈设、环境、音响等等都属于非语言符号。

关于非语言符号的分类,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W.Back的观点,非语言符号可分为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点头、姿势、微笑、皱眉等都是动态无声的;站、坐、蹲等姿态语以及交际双方保持的身体距离则是静态无声的。而有声的非语言符号是指伴随有声语言的非语词声音,如音高、音色、声调、哭声、笑声、停顿等,这类符号通常被叫做副语言或类语言。但具体到电视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我们一般按照信息的载体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别:

①体态语言

人的身体是一个信息载体,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态度、需求和心理意向,都会及时地从身体或身体某一局部的运动中表现出来。不同的表情、姿态和举止动作有着不同的含义,显示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也体现出不同的个人风范。而体态语言正是这样一门研究身体各部位姿态动作及其传达的信息的学问。在科学研究和书面表达中,体态语言又称作身势语(kinesics),其研究领域包括目光语、触觉行为、气味行为、面部表情、手势语、身体姿势、人际距离等。体态语是非语言传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种方式。

②服饰语言

服饰语言是指通过人的穿着打扮来传达信息的非语言符号,它包括人的衣着、化妆、发型以及佩戴的首饰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种穿着打扮,都有意无意地传播着某种情绪和意图,也就是说,服饰也能说话。在电视节目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甚至频道的形象代表,他们着装、发型等等的改变,有时会对电视传播效果产生影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鞠萍曾因偶然烫发,破坏了“鞠萍姐姐”的形象,在全国小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原因就在于此。

③环境语言

电视传播中,新闻事件、人物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同样散发着某种信息,对于烘托气氛、把握人物关系以及揭示新闻主题大有帮助。我们常说,记者要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摄录,目的就在于把新闻现场的环境、气氛、细节以及现场各方反应等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现场感的优势,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④音响语言

在电视传播非语言符号系统中,音响也是一种重要的表情达意手段,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从声源角度来看,电视音响语言可分为新闻客观事实音响和文艺虚构主观音响。对于新闻类节目,我们强调音响的实录、本色,追求纪实性、临场性、真切感,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声音,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星际轨道运行发出的东方红乐曲等等,已成为经典性、纪元性、文献性的音响;对于文艺性作品,我们则可以虚构、制作音响,以实现音响的美学效果。

⑤特技、光线、线条、色彩,镜头角度等主观性具象符号

电视中的特技语言是指电视镜头的转换技巧,如淡入淡出、叠化和叠印、定格等。在节目采编播过程中,尤其是在后期制作中,特技语言被广泛应用,与电视节目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对色彩、线条、光线、镜头角度等的选择和运用,共同构成了旨在体现创作者主体意识的主观性具象符号系统。

二、电视传播非语言符号的几个主要特征

在电视传播中,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不可抑制性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口是心非”,说明有时候人嘴里说的语言和心里所想的完全不一致。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人有一定的控制力,有时候善于伪装自己,“口蜜腹剑”即是此意。而人体的非语言符号如各种体态语言常常是无意流露出来的,是下意识的行为,它往往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很难加以控制和掩饰。有的人在重大灾难中,口里一个劲地说“不怕”,可他颤抖的手脚生动地表述着内心的惊恐,这就是非语言符号的不可抑制性。当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发生矛盾时,我们宁愿相信非语言信息,因为由于非语言符号的这种不可抑制性而散发出的信息往往更真实、更客观、更有说服力。这种信息一旦发出,就难以收回,但同时又转瞬即逝,因此在电视新闻拍摄现场,记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不失时机地将那些富有表现力的瞬间镜头拍摄下来。

②情景性

一般来说,语言符号便于表达抽象的概念,越是抽象的主题,越易于用语言符号来表达。它可以不依赖于非语言符号,独立表达完整的意思。但非语言符号不具备语言符号那样高度抽象的功能,而是经常同具体的环境紧密相连,表达一定的含义。施拉姆在谈到非语言符号的一个特征时说:“极难编成符号或写进词典,这部分是由于它经常同当时的情况连在一起。”他举例说,在一种情况下耸耸肩膀同另一种情况下耸耸肩膀的意思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双眼向下看在一种情况下可能说明尴尬,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说明厌烦,还有一种情况可能说明谦虚。这说明了,许多非语言符号是多义的、变化的,对非语言符号的判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同一个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经常有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含义,若对这种现象知之甚少,置身于不同文化中,便很容易感到困惑并产生误解。比如,在中国人的习惯中,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而在希腊,则恰恰相反。再比如,中国人跷大拇指表示高度赞扬,而希腊人的意思则是要求对方“滚蛋”。由此可见,许多非语言符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电视传播中,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文化、具体的情景去解读电视文本。

③连续性

电视画面是连续的画面。每一个节目不论长短,都是通过蒙太奇手段,将一个个画面按特定内容的需要组接起来的。画面的连续性,表现了事物的运动方式,非语言符号作为特殊的画面表现方式,随着节目内容的展示,也在连续不断地传达一定的信息。而语言则不同,有时在交谈中会出现停顿、沉默,造成信息的中断,而这时,非语言符号仍在发挥作用。这时的沉默,可能意味着反对;也可能意味着不赞成;或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之意;有时也可能表示:话已说完了,你可以走了。总之,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各种非语言手段总是在全天候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除非交流活动中止。

三、非语言符号在电视传播中的功能

具有以上特性的各种非语言符号在电视传播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以下本文以具体的电视新闻报道为例,着重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

①强化功能

强化功能是指在电视传播中,人们运用体态语等非语言手段使言语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以加强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这里的非语言手段同语言手段的内容是一致的,时间是同步的。电视新闻记者可以运用挑、等、抢的手法及时捕捉那些生动、典型的非语言符号,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本质特征,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

《焦点访谈》有一期节目叫《莒南县法院扣留人质》,其中有两个十分典型的细节。莒南县法院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拘禁欠债的厂长,把他们作为人质来要债,这一做法是完全违反法律程序的。当《焦点访谈》记者去采访时,院长既不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还用嘲笑、蔑视的态度对待记者。院长晃悠着记者的采访证问:“这是不是金的?”又用手比划着,装着肩扛摄像机的模样说:“您这是想干什么?想把我的形象向全世界播放?”在这两个细节中,院长的神态、表情、动作等非语言形象符号与他的语言相得益彰,再加上后期的定格处理,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观形象地把这个院长的蛮横无理、身为执法者却不懂得法律、不遵循法律原则办事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指代功能

指代功能是指人们运用非语言手段替代了语言手段所传播的信息。在这里,只有非语言行为,没有语言行为,也就是说,不说话,只看到表情、动作等。在电视传播中,恰当利用和发挥非语言符号的这种指代功能,不但不会削弱对事件或人物的表现力,反而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

《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报道了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园子从无林到造林,又从造林到毁林的典型事例。片中82岁的老人徐志民是当地的植树模范,他种了一辈子树,腰弯了,腿瘫了,在他卧病离开园子仅有两三年的时间里,他当年带领大家种下的树被一棵棵砍倒,肆虐的风沙又重新逼近这个小村庄。片中许多现场画面表现细腻、寓意深邃。如面对成片被砍伐的树木,徐志民老人痛苦抽搐的脸部特写,大滴的泪珠顺着他布满皱纹的脸滚落下来……随着一组组生动的画面,形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这个“人进沙退,人退沙进”的故事,以其强烈的感染力,令人拍案叫绝,成为一警世之作,被评为当年度的中国电视奖一等奖。

这个片子是成功运用各种非语言符号的典范。片中对人物的刻画,对生存环境的描写,非语言符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这些生动的非语言形象相比,任何抽象的语言符号似乎显得苍白无力。

③弱化功能

弱化功能是指非语言手段所传达的信息与语言内容相矛盾,也就是说,说话的内容同非语言行为不一致,甚至相反。非语言符号的这种弱化功能,实际上是由于非语言符号的不可抑制性而形成的对语言传播效果的削弱或否定。前面所提到的中国成语“口蜜腹剑”、“口是心非”,便是指非语言符号对语言符号的否定(比如冷淡的表情和友好的言词的矛盾)。另外,通过削弱或否定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新的意义产生了。

在《焦点访谈》曾播出的另外一期节目《收购棉季节访棉区》中,记者来到一个非法收购棉花的黑窝点,业主事先得到消息后匆忙撤离,并藏起了物证。摄像师在这一“坚壁清野”的情况下,抓拍了一只正冒着热气的茶杯和椅子上搭着的衣服;当一位姑娘进到院里自称是来玩时,镜头又不失时机地对准了她头上的一缕棉花。在这里,“冒着热气的茶杯”和“椅子上搭着的衣服”相当于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环境语言,用来行使对语言符号的替代功能,非常直观形象地展示了这个非法收购棉花的黑窝点的本来面目。而片中姑娘头上的“一缕棉花”(可以看做是一种服饰语言)与她说的话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属于非语言符号对语言传播效果的否定,这个姑娘的真实身份和行为动机在这种矛盾关系中得到了印证。由此可见,电视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对于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探寻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④补充功能

这里的补充功能是指,在电视传播中,非语言手段与语言手段不同步,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表现不同的事物信息,各自独立,互相分离,却又有机地围绕着或阐述着同一主题。非语言符号所传达信息对语言的内容起补充、说明作用,有利于观众对事物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电视传播非语言符号的补充功能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现在电视中表现两个对话,不是一个镜头死死对准一个说完再对准另一个,而是采用正反打拍摄手法,以听话者的表情和画外的讲话声来表现听话者的情绪变化。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有声画面的信息量,既听见谈话内容,又看见谈话效果,还知道说话的分量和听者的面部反馈信息。在这里,作为非语言符号的听话者面部表情变化,与有声语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有内在关联性。

另外,对于某些突发事件,记者可能无法采摄到现场实况,则可以通过报道词讲述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而利用画面反映事过境迁的一些实地景象或附近居民的动态,通过当时事发地的环境信息,与电视有声语言(报道词)形成互补,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

中日非语言 篇3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国际交流中, 各国的语言不仅传递了特定的信息, 同时反映着不同国家特定的文化。然而, 在实际的沟通与交流中, 语言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文化的差异, 很多时候, 不同语言的交流不够直接和具体。因此, 在国际交流中, 我们也需要合理地使用非语言进行表达。非语言是指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 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身体移动、姿势、发型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非语言表达能够很好地表达一个人的心理和情感, 能够使交流更加具体和准确。在实际的交流中, 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研究结果表明, 在两个人之间的沟通中, 一半以上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来传递的。

2、中日非语言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特点

2.1 面部态势的非语言表达特点

面部非语言表达又分为面部表情、微笑、目光接触等特定的语言表达。在面部表情方面, 中国人的面部表情比较丰富, 往往是心理与情感的直接表达 ;而日本的面部姿态则比较单一, 经常给人难以捉摸、城府极深的印象。微笑这一非语言表达的含义也比较丰富。中国人习惯用微笑来表达自己的喜悦、高兴、激动等正面情绪 ;而日本人的微笑则需要人仔细琢磨, 有时日本人的微笑可能是为了掩盖其内心的愤怒和尴尬等情绪。而在目光接触这一非语言表达中, 中国人习惯用目光接触来表达信任、理解、重视等 ;日本人却认为目光接触是一种威胁, 常常是敌意的外漏。

2.2 肢体动作的非语言表达

中日非语言中肢体动作主要包括鞠躬、点头和手势。首先, 日本人在鞠躬时常常表示感激、道歉、问候等比较严肃的情感。在这方面, 中国人的鞠躬所表达的含义有一定的相似性。鞠躬的深度、次数等也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可以根据其相应表达, 判断其内心的情感。另外, 日本人在并非完全同意对方, 但处于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尊重时, 往往会面带微笑, 点头示意。在中国, 点头一般表示同意。如果要想对对方的情感做出准确的判断, 还需要结合其他的非语言表达进行判断。手的灵活性使之能够表达丰富的含义。在中国食指弯曲则代表数字“9”, 而日本人却用这一手势表示“小偷”。

2.3 距离与空间非语言的表达

距离与空间非语言表达包括人际距离、身体接触等。在人际距离方面, 中国人习惯较近的距离接触, 用以表达亲近、热情等情感 ;而日本人则不喜欢与别人近距离的接触, 用较远的人际距离表达独立的思想。在身体接触这一语言表达方面, 日本人不喜欢与别人产生身体接触, 甚至很少握手 ;而中国人则喜欢通过身体接触等, 如握手、拍背等, 非语言动作表达表示关心、亲密、鼓励等情感。

3、中日非语言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3.1辅助语言表达, 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

通过对于中日非语言表达特点的了解, 在交流时我们可以通过非语言表达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 同时也可以通过别人的非语言表达, 然后结合其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猜测对方的真实情感和态度。很多时候, 没有办法采用语言表达来具体表示一些思想, 此时可以采用非语言表达进行传递。如有些时候, 直接用语言向对方表示不同意等态度可能很尴尬, 此时可以采用面部表情来传递这一信息, 如带有一丝尴尬的微笑等。

3.2 准确的表达情感和态度

因为人的主观情感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有时是不能用语言来直接准确表达的。此时, 我们可以采用非语言来进行表达。如面带微笑、衣着漂亮、说话节奏比较快, 往往是心情比较愉悦的表现。心情郁闷时, 则往往两眼无神, 说话声调沉闷。

3.3 超越语言进行表达的作用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 人类通过语言说谎要比非语言说谎更容易。具体的语言表达可以通过语言中枢进行准确的控制, 并且还可以通过自己听到的声音进行反馈调节。然而人的非语言表达往往会受到植物神经的支配, 比较直接, 并且自身不容易获得信息反馈。因此, 非语言表达在一些方面要比语言表达更加真实。如我们想试探一个人是否对一件事情或者一样事物感兴趣, 则可以直接在他面前提起, 然后观察他的眼神, 如果两眼放光, 则表示他对这件事情或者这样事物非常感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梦然.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体态语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

[2]刘玄恩, 刘永发.实用体态语——社交中的身势与体态[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12.

古陶瓷非语言符号的识别 篇4

那么,陶瓷器的千变万化是否都可以用文字来描述呢?

其中,具象的物体是可以用自然语言和文字表述的。但是表象的变化,绝非用文字描述能够说得明白。综合留存的表象状态信息,它绝非一种子虚乌有的形态,也构成完整的符号系统,而识别这个符号系统更多的是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指叩、掂量等方法,通过这些识别方法获得的提示,是提供给我们作出鉴定结论的客观依据。

如果我们把古陶瓷器比喻为一件旗袍的话,那么这陶瓷的胎,就是这件旗袍的面料;器型,就是旗袍的款式;器表装饰就是旗袍的颜色和图案花纹。旗袍是历史上满族妇女穿的长袍演变而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长袍融入了西洋服装的审美观,款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现代的旗袍。它从长袖、短袖到无袖;它从高领、低领到无领等等。这种变化的动力来源于追求时尚的审美观,旗袍的变化尚且这样,陶瓷器的变化更是如此。一件陶瓷器就是一个综合信息载体,承载着一些很难用语言交流说清楚的内容。以视觉符号为例:

器型。器型的演变是一门学问,在考古学叫“类型学”。器型的型态变化是可以用语言叙述的,但是它的神态变化,例如明代时期的造型,正如耿宝昌先生所言,一般都显丰满,深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那么什么是丰满、深厚?它应该是和其他朝代不具此神态特点的器型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大量的不同器型对比的结果,而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比较。

器表装饰。古代陶瓷这件“旗袍”,它有三种不同的花式品种。一种是用“塑、刻、印”技法的品种,指的是在成型的瓷胎坯体上采用刻画、印纹、堆塑等技法或再涂上不同的颜色釉,在“面料”上直接进行的装饰;一种是“色釉”品种,是指在“面料”成型以后,用含有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对“面料”表面进行“染色”;一种是“彩绘”品种,是指在成型的瓷胎坯体或经过高温烧成的瓷器表面上,用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矿物彩料的绘画装饰。所有的装饰必有其含意,意态呈现的,恰恰是文化属性,而在瓷器的鉴赏中意态信息,更多的是体会或意会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的文化内容。

器型和器表装饰的整体效果是追求时尚的结果。例如北宋影青瓷它追求的是釉色如玉的釉色和刻画背透的视觉效果;南宋的吉州窑褐釉瓷叶纹装饰,追求的是叶脉的观赏效果;明代永乐的白釉产品,它追求的是暗刻纹的呈现效果;而清代的彩绘更注重凸显图案的精美等。这些都构成了非语言符号中的丰富内容。就鉴赏一种古陶瓷器而言,这些符号有的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的描述来表达,而有的则是个人对符号的识别记忆,是经验和感觉认识积累范畴的内容。

色差。器表都有色,各类器表装饰颜色会有差异,同一时期的相同产品,都会呈现不同的色差。陶瓷器的呈色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因为颜色来源于材料的化学成分以及烧制的温度,它们之间的差异,哪怕是细微的差异,都可以作出器表的分析。表象的变化,例如它们来源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地区的窑场、出土的、海捞的、外销回流的等,它们各自形成的“色差”,呈现给我们视觉系统的是不同的识别符号,有的就很难用自然语言来说明。

色泽。色泽的“色”反映的是颜色,“泽”反映的是亮度。色是光作用于物体反射,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泽是光作用物体的亮度。同一件物体由于摆放的位置不同,都会在颜色和亮度上发生变化。例如你家里买了一套茶杯,几个用了,有几个没有用,使用过的和没有使用的,色泽就会有变化,直观的感觉是用过的旧了,没有用过的还是新的。带给你这种视觉识别的符号就是色泽,每一件陶瓷器都会有不同的色泽。

缺陷。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工具、烧造方法、釉料等工艺的不同,与现代产品相比较,都会带有工艺上的“缺陷”。“缺陷”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带有阶段性或特殊性。例如古代陶瓷的器型不规整,带有普遍性,因为这都是手工制作的原因,手能够做出“精湛”的工艺品,但它做不出统一标准的产品。瓷器表釉上有缩釉点,也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稍不注意,釉面留下细小的污渍就会产生缩釉点,而更多的产品“缺陷”是阶段性的,垂釉就是阶段性的特征,它是和一个历史阶段使用釉的配料有关系,用石灰釉材料的产品,由于石灰釉的黏度较小,易于流动,容易形成垂釉的现象。橘皮釉也是阶段性的特征,例如明代宣德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其釉面的特点就是橘皮纹;清代雍正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釉面细白莹润,也多仿有宣德橘皮纹,但是我们进一步细辨,宣德时期与雍正时期的橘皮纹之间也有区别。而有些产品的“缺陷”,是带有偶然性的,例如一对瓷瓶中的一只有些变形,窑裂、漏釉等这些都是带有偶然性的缺陷。所有这些判断,我们也都需要这类符号的提示,才能加以识别。所以,我们主动去探察这些非语言符号所提示的内涵,就是要将这些看似独立但却又关联的信息梳理清楚,熟悉它们之间非语言符号表达的内容,了解它们自己叙述的故事。

掌握古陶瓷非语言符号的内涵,会带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帮助断代。一件陶瓷器所反映的非语言符号信息,一经掌握了它们的真实内容,所做出的结论都应该是真实的、靠得住的结论。这些信息的好处在于,已给了你明确的断代指向。例如,明代的一只景德镇窑暗刻花白釉罐,是永乐朝还是嘉靖朝的,这里的市场价格差别很大,而区别的主要依据就是器型特征。市场上有句话叫“捡漏”,怎么会捡漏,别人判断不准,你看准了这就是捡漏。也就是说,你发现了别人都没有发现的价值,才能捡漏。所以对这些信息必须谙熟于此,娴熟于心,学习识别非语言符号的过程,就是学会掌握鉴定方法很好的途径。

二是帮助识货。敢不敢下手买陶瓷器关键在于识不识货。最尴尬的是看了一件藏品,说不清楚究竟“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识货就是要“搞明白”,只有“搞明白”,才能敢买、敢收藏。这些信息会告诉你什么是“好”的,收藏的价值在哪里;什么是“不好”的,价值的泡沫在哪里,它会告诉你哪些更值得收藏。

三是有助于提高欣赏能力。器型可区分为以艺术表现为目的造型和没有艺术表现意图的造型两种,还可依据是实用还是观赏目的的造型再加以区别。我们现在去古玩市场觅瓷,可见的多数是以实用为前提的造型,但尽管这样,仍不会妨碍我们依据它具有的美学意识的要素,加以欣赏并体会出不同时期文化背景和时尚情趣的变化。鉴定不等同于欣赏,鉴定只要求我们对艺术品的真与假,作出判断和结论;欣赏还要求我们主观上要去努力培养对文化的认识,并升华为意境与情感的融合。正因为陶瓷器上非语言符号,更能反映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完美形式的审美价值,那么,那个时代是一种怎么样的文化背景?在这些物体表象上反映出哪些不露斧凿痕的美的状态?能从中体会出并获得这些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这就是欣赏。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是,要去探察然后读懂这些符号的真实含义。

简析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优势 篇5

一、非语言符号的特性带来传播优势

非语言符号载体广泛, 既有人也有物, 因此也决定了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包括表情、气味、距离、手势、服装、音乐等等, 进而赋予其特定的特性。萨姆瓦曾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 在面对面的交际中, 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 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 ”可见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具有明确优势。

1. 立体性与暗示性

非语言符号的立体性是相较语言符号的线性而言的, 语言符号是一种一维线性形式展开的符号。比如表达“当代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这个所指, 语言符号能指的呈现方式, 是一维线性的、以音节的形式排列展开的, 仅仅阐述了一句话。而非语言符号的呈现方式则更为立体、形象、多维, 例如播放表现“当代中国发展美好前景”的宣传片时, 有声有画, 生动、立体,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能够充分了解到中国当代的发展前景, 其传播效果远远大于纯语言符号的传播。

此外, 非语言符号的暗示性也带来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往往不同的非语言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暗示。比如, 一个人的表情可以反映一个人开心、忧郁、恐惧的心情, 这也是“表情”符号的传播作用。再比如, 一个人有着蓬松爆炸的发型, 多是起到突出自己并吸引他人注意力的作用, 而这个传播效果无需语言交流, 仅“发型”这个非语言符号就能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 其传播优势非常显著。

2. 本能性和美学性

很多非语言符号具有本性能性, 亦或是自发性、先天性和无意识性, 主要包括不受外力影响的人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比如, 新生婴儿的“啼哭”, 意指饥饿、疼痛等, 这并非后天习得的。再比如有人炒股损失惨重, 从他满脸“沮丧”与“痛苦”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 而这时尽管他嘴上说“我没事”, 其表情也掩盖不了他真实的心情。由此可见, 表情某些时候具有本能性, 其传播效果不容忽视, 无言胜有言。而人的肢体动作也具有本能性, 行为学专家乔·纳瓦罗认为当一个人在交际行为发生过程中, 双脚向对话人相反方向移动时, 表示“他对说话人的论题不感兴趣, 想逃离”。通常人们的双腿和脚都偏向于自己喜欢的人或事, 这是在人们无意识的思想支配下发生的行为, 此时的非语言符号已替代语言符号独立发挥着独特的传播作用。

此外, 非语言符号还具有美学性, 主要表现在音乐、图画和舞蹈当中。人们感知世界, 可以用语言表达心中所想, 但总有无以言表的景象、情境和思绪。艺术家将自己内心所感、所悟创制成一定的符号 (或音符或线条或舞姿) , 并将其合成为完整的作品, 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同时向人们传达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情感信息。所以, 人们总是在高兴时自己哼着小调, 看见名家的作品久久伫立。

二、应积极发挥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优势

非语言符号普遍存在于各个载体中, 其传播优势却未被充分发挥。比如韩剧对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可谓是淋漓尽致, 这也对其在中国的热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韩剧中与剧情相关的非语言符号受到中国观众的热捧, 效仿韩剧的服饰、喜欢韩国美食、听韩剧主题曲, 甚至连妆容、仪态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韩剧倾向。可见, 充分发挥非语言符号传播优势很有必要, 韩剧对我国国产剧的发展有非常好的借鉴价值。

再比如, 在人际交往中, 运用语言交流的同时充分发挥“眼神”、“点头”等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那么交流会更愉快。此外非语言符号对教学也非常有利, 尤其是相对枯燥的英语教学, 如果教师在授课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生动的“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那么教学成效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 “语言”的概念逐渐被扩大, 人们对非语言符号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加之当代社会对创新、自然、多元的追求, 非语言符号的美学性、本能性、立体性和暗示性也能更好地诠释时代的需求。所以, 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到非语言传播的世界, 本文也仅仅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略抒己见。非语言符号传播的研究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 有待研究者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摘要:非语言符号是区别于语言符号的, 单独或依附语言符号发挥意指作用的一种符号形式, 主要以人的肢体、表情等动态形式为载体, 辅以服饰、气味等静态形式。非语言符号具有立体性、暗示性等特点, 使得其在一次传播往返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时甚至超过了语言符号的传播作用。此外, 非语言符号也顺应时代的需求, 其本能性、美学性等特点相较语言符号的组织性、单独性更具传播优势。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传播

参考文献

教师非语言沟通的课堂心理效应 篇6

按照Copper的理论, 教师非语言沟通大致有这么些功能, 包括自我形象、课堂规范及教师期望的确认、反馈及增强、对学生的情感、会话的调节和课堂控制。这些东西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学生对教师、课堂和师生关系的心理映像, 从而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倾向和学习效果。

1 自我形象

教师自我的形象, 往往通过非语言来表现。个性紧张的教师, 他的身体姿势也会反映出他的个性来, 如双手抱胸、双脚交叉、身体向后等, 这些姿态代表了他不想与别人接触, 并且正处于防避的状态。教师这种身体的姿态, 会使学生联想到教师不友善, 甚至不喜欢与学生接触, 教师长期如此, 则师生良好的关系难以建立, 也会破坏了课堂的学习气氛。相反教师与学生倾谈时, 他的身体是向前倾和双臂张开, 表现得轻松和开放, 这样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的, 是友善的, 那么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容易建立起来。呆板、讲求权威的教师, 面部表情不多, 多表现出严肃、不苟言笑和冷酷的表情, 而且讲课时的语调短促, 多用命令式的语句, 这都使学生对教师留下冷漠、冷酷的印象, 自然不愿与教师接触。而活泼、开朗的教师, 面部表情较多, 经常面带笑容, 讲课的语调轻快, 手势也比较多, 这让学生对教师留下友善的印象, 愿意多接近这样的教师。可见, 学生往往通过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来认识教师的个性, 以判断谁可以亲近, 谁要“敬而远之”, 从而决定自己相应的行为反应。教师若想学生多亲近自己,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行为是不行的。

教师的体型, 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印象。瘦削型的教师, 学生往往会认为他们较有智慧, 比较沉默。至于肥胖的教师, 则没有活力, 但和蔼可亲等等。无可否认, 外表有吸引力的教师, 往往更有利于学生亲近自己, 更易于激励学生产生正向的课堂行为。

2 课堂规范及教师期望的确认

教师可以透过与学生的眼神接触, 来诠释和执行他的课堂规范以及表达他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期望。当学生犯规时, 教师以眼神警戒学生, 发出不悦和警告的信息, 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诠释和提醒课堂规范的常用而又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 教师的眼神也表示了对其学生行为的期望, 期望学生安静下来或遵守规则。面部表情也有相同的效果, 遇有不满, 教师可以通过“皱纹”等不满的表情以作提示, 表明自己的期望, 使学生自觉纠正错误。

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也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安排学生座位时, 会把行为欠佳学生的座位安排得远一些, 相反的则安排得近一点。距离的远近, 代表了教师的期望, 距离远者教师对他们的期望较低, 距离近的则较高。这个距离当然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其它行为表现出来, 教师面向学生, 走近学生, 停在学生旁边, 或者身体向学生倾斜等等, 这些行为都可以向学生表达他对学生的注意和期待。

3 反馈及增强

非语言行为有反馈及增强的功能, 而许多研究表明非语言行为式的鼓励比语言行为式的鼓励常常更为有效。在课堂里, 教师注意每一位同学的行为表现, 并以某种方式表达他对学生的注意、提示、警告、鼓励。教师对学生点头微笑, 以表示对学生专心聆听及遵守课堂规范的反馈, 增强学生专心上课和守规的行为。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眼神, 与距离较远的学生接触, 与他们沟通,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中去。

一般教师向学生发问问题时, 常常会立即要求学生回答, 停顿一下从而让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 这样不好。教师若能把停顿的时间延长, 则能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较低的学生回答问题和积极思考。停顿的时机和方式也是一种非言语沟通。

4 对学生的情感

教师以非语言的形式也可以表达出其对学生的关注和友善。教师主动地向学生点头微笑, 与学生有眼神的接触, 说话时声调愉快热情, 这都能表现出教师对学生“感兴趣”, 希望与学生接触。教师这种表现, 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也随之而增加。这还能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鼓励学生更深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当然, 教师也会有意或无意地用非语言的形式来表达其对学生的消极情感。教师讨厌某些学生的时候, 往往会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且在课堂上也甚少和他们有眼神的接触, 说话的语气变得不耐烦等。学生对教师以 (下转第129页) (上接第121页) 上种种的行为, 自然心领神会, 明白教师不太喜欢自己, 影响所及, 学生有可能对该教师该学科失去兴趣, 有可能增强其负向行为。所以教师要时常分析自己可能有的这方面的表现, 一定要作到心中有数。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容不得自己在课堂上随意表现。

5 会话的调节

在课堂里, 教师可以利用身体语言来调节学生的说话的节奏。有些学生很喜欢表现自己, 在课堂上总是抢着回答问题, 而回答问题时往往喋喋不休, 这时, 教师可以运用眼神示意学生停止回答, 或是利用手势示意, 让其他同学有回答的机会。教师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时, 也可以利用眼神接触来指定学生回答。而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速度和声量, 教师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法, 来做出适当的调节。如学生的声音太小, 教师可以把身体向前倾, 以示自己听得不太清楚, 示意学生应把声音提高。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情手势等方式来暗示或诱导学生去重复、强调、解释、反省自己的内容等等。

6 课堂控制

在课堂控制上, 非语言的行为比语言行为常常更加有效, 且负作用少。没有人会喜欢被别人用语言训斥, 以语言来控制课堂秩序, 很容易激起学生与教师对抗, 然而利用非语言行为则相对容易避免这种冲突。教师可以利用目光来警告不守规则的学生, 而当学生注意到教师的目光时, 往往会低下头来, 并停止不当的行为, 这样教师便可以维持课堂的秩序。此外, 不守课堂规则的学生, 多是距离教师较远的学生, 教师可以不动声色地走近那些学生身边, 他们便会收敛, 立即停止犯规的行为。由此可见, 在课堂上教师不宜只站在讲台上, 应该不时在课堂中巡视, 以便观察课室中每一位学生的表现, 随时做出反应。另外, 在音量语调方面, 教师也应该注意。洪亮的声音和高的语调, 会使学生产生教师比较强势的印象, 那么他们便不敢在课堂上捣蛋。相反教师讲课时气若柔丝, 语调较低, 则使学生认为该位教师好“欺负”, 他们便会在课堂上放肆捣乱, 不利于教师控制课堂秩序。

综合以上的讨论, 我们可以知道教师非语言行为的有着非常重要的课堂效用。教师可以利用非语言行为维持课堂秩序, 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 营造愉快的上课气氛。只要教师善加利用非语言行为的沟通方法, 并与语言行为相配合, 更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否则很易令人产生反感或误解, 破坏了它的良性沟通, 形成负面的心理效应, 造成课堂失败和学生的发展不良。

参考文献

[1][英]达尔文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

[3][美]Russell, James.面部表情心理学.

中日非语言 篇7

非语言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而有意做出的动作、姿势以及表情的总和, 也称为肢体语言。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非语言因素传达的信息, 占人的信息交流的60%以上。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 语言教学得到了重视和应用, 而非语言行为相比之下就变得暗淡无光了, 非语言行为得不到重视, 使得传统教学十之八九是填鸭式的课堂。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展开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非语言行为重视的研究。

一、非语言行为的功能

非语言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功能, 在数学教学课堂里善于并灵活运用非语言行为, 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能够提高教学的综合效率, 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那么就会产生更好的课堂互动效果, 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创新程度, 不断开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形势、新目标、新发展, 不断拓展教学的新思路、新领域、新办法, 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非语言行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言语的辅助功能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非语言行为与讲课方式相互配合,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信息的再现性, 而且更能够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并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所以, 当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在课堂上相互协作牵引并发生作用时, 学生就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灵活采用非语言行为来辅助教学,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知识的熟练程度, 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 在教“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之后, 可以和学生做这样的联想游戏, 教师讲一句话, 学生说出意思相同的另一句话。例如教师说:“39能被3整除。”一个学生说:“39是3的倍数。”此时教师点头表示称赞, 加之以会心的微笑, 对学生做出认知与情感上的反馈。“那么还可以怎么说呢?”另一个学生抢着发言:“还可以说‘3是39的约数’。”教师又给学生一个赞许的点头。这样在课堂上师生互动, 不断交流, 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2. 管理掌控功能

在教学中, 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一定会将非语言行为巧妙地运用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每时每刻都紧盯着学生, 而是通过少数几个特定的肢体动作或者眼神的交流就能够起到对课堂的掌控作用。这种功能在对小学生的教学中尤为明显。例如, 学生活动时, 教师要走到他们中间进行指导, 而当教师要求学生停止活动时, 可走回讲台, 用双手拍两下, 做一个停止的手势, 这往往比大声喊停的效果要好。又如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小动作时, 教师可以轻轻抚摸他的头部或轻拍肩部, 这样既能善意地提醒学生提高注意力, 又有利于学生养成知错能改的好品质。

3. 强化学习功能

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加强对知识掌握不牢靠的学生的关注, 而且还要对学生优秀的地方不断地进行强化。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使用语言行为, 而且还应该利用非语言行为来与之配合。例如, 教师在进行乘法口诀授课时, 不断对学生进行非语言行为强化训练, 在每一次上课开始几分钟要抽查学生乘法口诀掌握的情况, 形成习惯后, 在以后的上课时只要做出相应的动作, 学生就知道教师的问题并作出相对应的回答。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和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 教师通过一些正确的非语言行为来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激励,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非语言行为的表现与运用

1. 面部语的表达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最为直接的了解方式就是面部语。有专家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微笑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而且还能为课堂创设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做面对面的交流时, 最容易也是最直接能被对方感知的就是双方的面部表情活动。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答案准确时, 教师灿烂的笑容或沉默的点头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肯定, 而且更是一种赞许;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对, 教师仍然微笑面对, 是对学生的一种极大鼓励。相反, 如果教师的脸色马上阴沉下来, 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发现一些不认真听讲或者做小动作的同学时, 教师可以稍做停顿, 给予提醒,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错误, 再面带微笑, 开始快乐地上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面部表情把最好的一面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产生兴趣, 充满对教师的敬意, 积极地去聆听并加以思考教师讲述的内容, 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总之, 数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情况, 在不违反教学规律, 对教学效果起到积极有效作用的前提下, 自然地运用表情, 妥善处理课堂, 让学生开心快乐地进行学习。

2. 体态语的表达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肢体的相互配合对语言行为进行适当的修饰, 将非语言行为有机地融进语言教学的过程中, 更好地向学生传递鼓励、赞美和批评等各种信息。例如点头对学生表示肯定或鼓励, 通过使用不同手势表达一些复杂抽象的事物,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换动作或姿势,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在教学“垂直和平行线”时, 可以用自己的两个食指或者选用两根木棍, 形象地作比喻, 将两个食指垂直, 呈现出四个直角, 这时就可以向学生解释垂直的概念, 当将两个手指离开一定距离, 并不断向两端进行延伸, 一方面说明直线是无限长的, 另一方面形象地展示平行的特征, 在同一个平面上永不相交。这样可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生动的印象, 从而真正理解垂直、平行的本质。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发现学生有不专心的情况, 可以轻轻拍其肩膀或敲击课桌来以示提醒。当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时, 教师需要适当地进行巡视, 查看学生的做题情况或者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增加师生合作的机会。如此来增加体态语的表达形式, 在知识传授、讲解和课堂活动、小组练习等各种活动中都会体现出显著的效果,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综合效率。

3. 空间距离语的表达形式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教室里所处的位置与学生之间距离的远近程度能够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 产生不同的效应。

有调查表明,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教师能够全面掌控整个课堂的最佳距离是距离学生2~3.5米。例如, 在课堂上教师发现某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在做小动作时, 如果及时主动走向学生的座位, 这时学生会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并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进行改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可以不断地在教室中走动, 并利用眼神来对学生进行关注, 使学生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做练习时, 教师适宜地走动, 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但是切不可频繁, 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太远, 也许就很难产生这种效果。在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授课时, 教师更应该主动与学生亲近, 通过减少与学生的距离感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和教师的慈祥, 从而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

主持人“非语言表达”的恰当运用 篇8

1. 体态语

体态语是情感、态度的表达手段和表现形式,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之一。它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符号系统, 是人们在长期的交际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它可以加强、补充有声语言的表达, 并使语言信息具体化。体态语在人体上最有表现力的部位是眼睛、面部、手和上肢。

眼睛:无论是面对交流对象,还是黑洞洞的镜头,主持人都要以目光的静态和动态交替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要注意捕捉观众的眼语,灵敏而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反应,以促进传播和交流更好地进行。

面部:主持人不能为了微笑而微笑,如果不从语境的需要出发,无法打动观众。主持人应正确地把握语境,鲜明而又准确地传递各种感情。

手和上肢:很多主持人经验不足,一到台上手就不知道往哪里放,要不僵硬地保持不变,要不就是不自然地乱动,严重干扰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无论处于静态还是动态,手指都不要僵硬地并拢在一起,也不可张开五指,而应放松地靠拢,才显得舒展、自然。手和上肢配合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动作,很多主持人笑称自己的动作是“搬砖式”,双手就像搬砖块一样,从一边到另一边;一块搬完,搬第二块,如此反复。此招式一般用来表示时间的延续或者是事情的经过。有的主持人是“切菜式”,就是单手在空中连续做几个空切的动作,此招式一般和感叹句连用,相当于动作中的感叹词,也可以表示分类。

2. 副语言

副语言是语言的着色剂,包括了停顿、沉默和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它也是一种信息载体,包含了主持人对某件事情的态度和看法。一般副语言是和体态语一起出现并配合使用的,和体态语相辅相成,凸显出主持人的态度和立场。

有些主持人非常懂得利用副语言来为节目的内容服务。央视2套《马斌读报》的主持人马斌,在节目中常常会利用一些感叹词,或叹息或褒奖,给人态度鲜明的感觉。江苏城市频道的主持人孟非,在《零距离》的评论中经常会运用一些停顿和沉默,来强化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副语言的使用和主持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放松的心态、强烈的播讲愿望是激发副语言的内在动力。

3. 环境语

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如衣着、化妆、背景、灯光、颜色等,节目演播室的装修要考虑到主持人的风格及节目的类型。

化妆及服饰:在节目中,如果主持人想带给受众欢乐轻松的感觉,最好选用颜色鲜艳的休闲装;如果节目内容严肃,主持人最好穿正装。

背景:北京电视台《第七日》节目的现场背景曾经是黑白两色,主持人元元在主持节目时,播放轻松有趣的话题就站在白色的背景一边;播放沉重的或者灾难性的话题时,就站到黑色的背景一边,有效地利用了背景颜色的暗示作用来传递情感和信息。

灯光、音效等:虽然主持人对此不能有太多的掌控,但是,一定要和灯光、音效人员密切合作,以求达到最佳的播出效果。

日常利用“非语言表达”增强传播的效果,主持人要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在镜头前控制情绪,慢慢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做到收放自如。另外,不要忽视外部技巧的学习。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练自己合乎规范的体态语,让镜头前和生活中的体态语达到和谐统一;多给别人讲故事,运用副语言让自己的讲述更加吸引受众;懂得一些化妆知识,学会搭配服装。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学的非语言艺术研究 篇9

关键字:幼儿园;教学;非语言艺术

中国分类号:G61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做为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受教育者的年龄较小,教师往往无法仅靠语言实现与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这个时候,非语言艺术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与幼儿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时,语言的作用往往可能收效甚微,教师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艺术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非语言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非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助语言艺术,增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与交流

在幼儿时期,幼儿准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还比较差,往往不善于用语言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情景运用恰当的语句向对方作出应答。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除了语言艺术,教师还应辅以非语言艺术,如:手势、目光、表情等,来弥补语言的不足,使语言的表达更为浅显、易懂,从而顺利实现幼师与幼儿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二)吸引幼儿目光,集中其思绪与注意力

好动和贪玩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幼儿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固定信息源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尽可能长时间的抓住幼儿的思绪与注意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更多恰到好处的非语言艺术,如,手势、目光、表情等,不断变换注意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维持幼儿对事物的新鲜感。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非语言艺术往往要比语言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深刻、对幼儿的内心情感的激发也更为强烈。

(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儿童贪玩和好动的天性决定幼儿园课堂秩序必然无法像高校教学一样井然有序,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秩序加以维持,这种维持,除了直接的语言表达外,非语言艺术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例如:当教师发现有幼儿长时间自玩或闲聊时,向其投以殷切希望改正的目光,能起到阻止幼儿讲话和引导其注意力的作用。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要比直接的语言表达更为委婉,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二、非语言艺术的主要构成

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依据不同的标准主要分为面部语言、手势语言、身姿语言等三类。

(一)面部语言

面部表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其往往通过眼部肌肉、面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达各种情绪,如:愉快、轻松、悲痛、委屈等等。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能够产生极其丰富的表情,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园教学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幼儿更为关注教师的表情,因而,教师面部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牵动幼儿的注意力。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语言能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美化教师形象,充分反映教师的气质和人格,因此,面部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实现教学艺术美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之一。

(二)手势语言

手势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们通过手掌和手指的位置、形状来表达思想情感或传达命令,手势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体态语言形式之一。

在人际交际中,人们常常会在语言之外借助各种手势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或传达某种指示和命令。而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手势可以加强教师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幼儿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由于手势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其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强,往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幼儿的思绪,表达和交流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

(三)身姿语言

身姿语言属于人的躯干所发出的信息,身姿语言信息在塑造个人形象、职业形象,准确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非常强。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手,一抬足,都要注意与自己的身份相称。

著名教育家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体现出他的气质和涵养,无形中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自然、不做作。

三、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石。幼儿园教育做为教育的首要环节,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由于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往往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因此,幼师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作用,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准确把握幼儿的心思,以实现与幼儿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总而言之,非语言艺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举手投足、身姿体态始终随着他的有声语言向幼儿传递着各种信息。在课堂上,非语言交际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通常比语言交际的作用还要大。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运用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非语言艺术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琳,幼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教学园地,2009;

[2]周颖,柳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困境及超越,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

[3]段鹏飞,贾龙真,浅议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科教创新,2013;

[4]赵堪培,交际的语言和非语言艺术,外语教学,2005;

[5]高明,柳穎,李复然,浅谈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应用,读与写杂志,2011;

[6]吴红勤,教师的非语言艺术——谈礼仪在教学中的运用,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8.2;

[7]杨薇,“此处无声胜有声”——略论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

中日非语言 篇10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截瘫患者,心理护理,临床观察

患者受伤截瘫后与身体健康时的反差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心理应激。自理能力丧失、长年卧床、消极沉默, 所表现出的非语言信息如恐惧、紧张、焦虑、绝望、烦躁、情绪波动、百般挑剔等, 表达了患者深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而他们又意识不到自我的消极情绪使其心身都处于应激状态, 长时间会导致身心疾病。非语言交流技能一般运用于缺乏社会技能, 难以应付社会情境等, 用以打破社会退缩与进一步发展至精神障碍的恶性循环[1]。我们护士在与患者的交往中, 可以通过患者的非语言表达, 观察到他们的不良心理变化, 并运用非语言交流使他们心境平和, 达到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6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截瘫患者16例, 其中男9例, 年龄26岁~70岁;女7例, 年龄19岁~60岁。高位截瘫 (颈椎骨折) 3例, 胸椎截瘫5例, 腰椎截瘫8例, 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悲观、绝望、恐惧等心理。通过非语言交流, 使这些患者克服了心理障碍,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非语言交流与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病室物理环境对截瘫患者心理的影响

医院病室的物理环境性质左右着患者的心理状态, 是影响他们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病室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装饰典雅、光线柔和、安静无噪声、床单位舒适等, 使患者感到温馨、宁静、有舒适感。病室内陈设鲜花, 使患者感到生机勃勃, 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休养能使患者产生最佳的心理状态, 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烦躁、紧张感等不良情绪。

2.2 体语与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2.2.1 体语的定义

体语是以目光, 面部表情, 头部、手、躯体等人体各部分的姿态动作传达信息, 并从仪表、神态、举止、精神、情感、气质等表现传达某种思想意识。体语大都来自内心深处, 极难压抑和掩盖, 通过患者的体语又能窥知其心理、思想、协助诊治;同时护士有效运用体语, 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

2.2.2 体语与截瘫患者心理护理

截瘫患者感到自己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都不能满足, 对自己身体的康复前景一片茫然, 油然而生的恐惧感明显地写在他们的目光与表情中:持续的目光无聚焦点、呆滞无神、表情木然, 对周围发生的事无反应, 表现出对生活的无措和绝望。我们护士需要用非语言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希望并产生信任感, 要重视仪容风范, 态度亲切, 从容镇定, 仪表整洁美观;以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关注患者;加上敏捷而轻巧的动作, 熟练而准确的操作, 细致周到的服务, 往往此时患者都可以渐渐地平静下来。据研究发现, 一个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语词+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1]。良好的仪容风范常给人亲切、端庄、文明的印象, 熟练地操作技能使他们心理上感觉到舒适和安全。患者感受到被关心被尊重, 从而产生对护士的尊重和信任, 情绪稳定下来, 燃起求生的欲望, 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患者由于长年卧床, 自理能力丧失而情绪波动、烦躁。表现为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 拒绝进食, 表情时而冷漠, 时而易怒, 眼神暗淡无光, 一副颓废的样子。这时我们护士就要采用近距离接触患者, 抚摸患者的额头, 触摸颈部、面部, 体现体恤、宽慰;肢体若有感觉, 如腰椎骨折后引起截瘫的患者, 紧握住他们的手, 使患者感觉到温暖和力量, 觉得护士能真正体验自己的内心感觉而心存感激, 得到理解、同情、安慰、鼓励, 从而振作起来, 能正确面对现实。

2.3 类语言与截瘫患者的心理效应

类语言是伴随语言交流过程中诸如“啊”、“嗯”等的各种语言, 它包括音质、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修饰、声音的分离。同样的一句话, 伴随不同的类语言, 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和意义。如截瘫患者因大便失禁, 经常会把床单弄脏, 怕别人嫌弃, 脸红表现出难为情。为了使他们心安, 我们就告诉他:“没关系啊, 病了谁也没办法,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嘛。”“嗯!单子一换, 骶尾部不会潮湿了。”等带有类语言的话语安慰患者, 使他们感到护士很亲切, 可以依靠, 消除了难堪的心理, 感到自己的卫生、舒适得到保障, 恢复了自尊。

2.4 掌握超语言提示与距离做好心理护理

超语言提示包括说话的声调、速度及流畅性, 并可提供有关患者的情绪状态及紧张程度, 同一句规定的语句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如有1例患者, 他的家属像往常一样给他喂饭, 他突然声调高八度说:“我不吃了!”速度很快, 我们发现他情绪烦躁, 通过抚摸、微笑等类似安慰服务, 慢慢患者恢复了平静。

空间效应是人们如何利用空间进行交流的研究。在非语言交流过程中, 不同距离产生不同的效果, 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觉。如:在给患者做各项护理操作或某种检查中, 采用密切距离约0.5 m, 谈话时的声音一般较柔和, 话题是私下的, 能给患者带来亲切和安慰的感受, 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可增强护患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平等关系, 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前提。但并不是距离越近越好, 而是要根据谈话内容选择不同的距离和音调, 如果距离和谈话内容不平衡会使人感到不适和焦虑, 将直接影响护患的心理状态和交流效果。要根据不同性格的患者建立不同的接触类型。护患关系应是一种正常的良性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在治疗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态, 达到身心健康。

3 讨论

非语言交流约占沟通形式的65%, 因为一个人很难控制自己的非语言反应, 所以较能表达真实感受[2]。截瘫患者沉默消极, 心理活动微妙多变, 捕捉心理变化, 观察和做好非语言交流, 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16例截瘫患者进行非语言交流, 使他们的不良心理如恐惧、绝望、烦躁、情绪波动较大等得以消除, 转而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帮助患者战胜自我, 克服了心理障碍。说明了非语言交流使我们能走进患者内心进行心理沟通。护士和患者接触最密切, 运用良好的非语言刺激, 可使患者产生极大的情绪变化, 改变他们的心态, 阻断患者因截瘫所造成精神障碍的恶性循环, 有利于治疗和护理的进行。反之, 不良的非语言刺激, 可使患者猜疑、恐惧、气愤、绝望等情绪加重, 给治疗带来困难。在护理工作中使用非语言交流要掌握它的技巧性, 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自身修养, 富于爱心和同情心, 还必须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 要努力学习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 并灵活运用,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黄怀钧, 王凤霞.临床心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29.

上一篇: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学下一篇:评判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