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家庭教育(精选12篇)
中日家庭教育 篇1
儿童的社会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探析中日家庭育儿方式的不同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1. 理论回顾
自20世纪20年代, 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及家庭教养产生重大影响。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教养活动影响着儿童的行为, 个人的性格以及民族的特性。
美国社会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论述了日本的育儿方式, 认为日本是儿童的天堂, 日本社会允许儿童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自1991年,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开始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进行了题为“亲子关系和幼儿性格发展的中日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了两国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本文试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中日两国家庭在育儿方式上的不同点, 探究其对当代家庭育儿方式的指导意义。
2. 中日育儿方式的不同点
2.1 亲子关系的差异
“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日育儿方式的一个显著不同是中国家庭以父子轴关系为轴心, 孩子在幼年时代同族中男性成员接触时间相对较多, 在日本家庭中母子关系轴较为重要, 孩子在幼年时代同母亲接触的时间较长。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父母亲与子女关系一般具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父亲往往是社会政治理想规范的化身, 是“正义”“权威”的象征, 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照顾、情感满足等, 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由于中国长久以来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学习与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所持的价值观念是唯学习为重, 以致在孩子还没上学时就承担起学校教育的功能, 对孩子的教育侧重于与升学有关的问题上, 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日本家庭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作为家长的父亲为了保持尊严必须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常常使日本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更威严也更冷淡。在这种模式中孩子对母亲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与亲昵, 而对父亲只能表示恭顺与尊重。“他们对孩子倾注着深深的注意并温和地养育他们。日本被认为是儿童的天堂。”这与中国儿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们用“小大人”来赞赏中国儿童的早熟, 以致有人这样评价中国儿童“中国的儿童真像一个哲学家, 当你的印度孩子几乎还在用四肢爬行时, 他们已乖乖地进行了工作, 很懂得必然性的哲理。”
日本儿童与母亲的接触比中国儿童多, 这对幼儿的一般影响是他们具有比中国人更依赖母亲的心理倾向, 相比较而言中国儿童的依赖性则分散给了每一个家庭成员, 并不专属家庭中的哪一个成员。
2.2 连续与非连续
日本儿童有一个显著的连续性联结其前期和后期, “在儿童时代的前期, 当他长到会和母亲撒娇时, 母亲就把他放在自己的床上睡觉, 他就会计较自己与兄弟姐妹们所得点心的多少, 以判断自己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
日本人趋于认为儿童是一个与大人本质不同的存在, 应同大人区别对待, 他们在幼年有更多的自由。但儿童到了稍微懂事的时候, 极严格的管教会突然来到他们身上, 他们的社会和文化要求儿童在成人之前必须接受更严格的协调性和礼仪方面的训练以适应社会。这表明日本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比中国受到更严厉的约束,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同承受礼仪重压的青少年以及成年之前、幼时几乎是母性性质的环境同成年以后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工作环境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日本人成长过程中的这种教育的非连续性是其一个重要的特点。
与之相对照, 中国人成长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则没有日本人明显, 甚至可以认为是连续的。这是因为中国人并不像日本人那样认为儿童是一个与大人根本不同的存在。儿童从小便被当做大人来教养, 言谈举止, 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都按照大人的标准来教化。在中国特别是农村人一生都不离开宗族集团, 宗教集团作为一个家庭的延伸和扩大, 对个体来说是一个熟人社会。
3. 小结
如前所述, 两国育儿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性, 正是这种差异所造成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积淀, 这种积淀是不可能改变的, 也正是这种文化积淀的差异是中日两个民族性格差异的根源。
摘要: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 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人性格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日两国在育儿方式上存在差异性。在亲子教育上中国注重功能与角色教育, 忽视儿童的情感教育;日本在儿童教育上的非连续性等。
关键词:中国,日本,育儿方式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人生的盛宴》.转引自史仲文编.《古今中外伟人智者名言精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
[2].伊·布鲁玛.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
[3].晖俊康隆等.《日本人十章》.潮文社, 1981
[4].黄心川.《辩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中日家庭教育 篇2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在的人们也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与重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教育,当做他们的模范。
为了增强我们的教学技能,我们分别对《比较教育学》这一课程任选一个课题分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搜索资料、制作课件,到上台讲课,这一切都让我们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在备课的过程中,那种认真的态度确实很迷人,虽然我没有上台讲课,但是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当中,也能感受到一份当老师的自豪,听同学们讲课,更是有很多感触。
看到这么多的课件,不由地感叹同学们确实下了不少的功夫,做了不少的努力在这次讲课上,不过,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某某同学讲的《中日学前教育的比较》,虽然这个话题范围比较小,但是她却从中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经费来源以及男女教师比例等各个方面为我们一一介绍,内容充实,并且划分主题,课件结构安排的合理得当,层次分明,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如果问我在这么多的讲课者中,她哪一点吸引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她的自信。先说她从上台就比较镇静,动作不缓不慢,落落大方,充分展示了她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过,在课前准备课件时出了一点儿小问题,但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而是从容不迫地解决了问题,使之成为课堂氛围上的一个小插曲,这一点也充分展示了她淡定的气质。俗话说“你自信的时候美极了”,她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很有教师的风采。
其次,她的讲课内容很丰富,她能够从《中日学前教育的比较》这一相对来说比较小的方面挖掘出较多的内容来进行阐述,比如:中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经费来源以及教师性别比例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她对讲课内容理解得非常到位。同时,她的内容结构设置得很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让同学们听后思路清晰,简单易懂。
当然了,她的教学课件制作优美,从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她的PPT课件无论从课题材料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意境,引人入胜,其课件的版式设计,主题分明,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让人看后一目了然。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她搜集的日本学前教育卡通校车的图片,让人记忆犹新。她的课件中插入一些关于讲课内容的图片,图文并茂,既形象又生动,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力,也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相信某某同学在讲台上流畅的语言表达,面对同学们的镇定自若,以及碰到问题时的波澜不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她肯定也是在台下练习一次又一次,准备了很多遍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尤其是,她能够不仅仅是照着课件读,更能加上自己对授课内容的见解,同时注意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对某某同学的讲课及课件制作的一系列分析,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不易,从资料搜集、版式设计、课件制作,到备课,到最后上台讲课,这一切的努力不为人知,只有自己才知道在准备过程中的认真与备课时的努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都没能把所授内容吃透、理解明白,那何以传授给学生们呢?由此,教师身上所背负的责任让我们敬畏。
对比她的表现,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就是缺乏自信,以前从未在讲台上公开发言或演讲,一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这么多人的目光就容易紧张,我想:要克服这个不足,以后就要经常上台演讲,锻炼自己的胆量,使自己拥有足够的自信去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吸取其他同学的好的做法,及时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想要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必须有一桶水”,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必须抓好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仍然要坚持不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技能,多和同学们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仅如此,还要及时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好每次实践活动的课后反思工作,深刻反省本节课的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乃至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等,从同学们的表情及眼神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的实践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增强我们的教学技能,慢慢走向成熟,成为一名自信的教师。
中日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发展;教育改革
教育作为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种现象,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各种竞争主要是取决于各种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其本质则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与其教育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其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才得以拥有持续的生机和活力注入。本文通过对中日高等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并借鉴日本当今高等教育模式,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况
(一)高等教育体制
中国高校在设置上根据苏联的教育体制为模板,专业划分上过于细窄,并不利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共同发展,这也导致了现今中国教育的又一次改革,针对一些过于细窄的专业进行合并,淡化专业界限,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并扩大其知识面。并通过联合办学以及合并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改革之巨,由此可见。然而由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独有特点,在这样一段时间当中,我们仍然会保留着一些中国传统及其特有的教育体制,例如高等学生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教职工居住以及大学生住校等等旧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二)教育模式
一方面,中国、日本,乃至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都呈现一定的共性,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又具有其教育的独特点和多样性。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期中,教师的教育方式也伴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进入一种变革期。摒棄传统的陈旧教育学观,以及传统教学中抑制学生思维和自主能力发展的教师单向灌输式教育方式,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更加倾向于对其进行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日本高等教育现况
(一)大学设置类型及其管理
日本大学的设置主要分为国立与私立大学两类形式,在日本的每个县级城市都至少拥有一所国立大学,然而私立大学的数量则更多了,其聚集点主要是日本大中城市。国立大学由国家负责教职工工资等费用。因此,国立大学的学费较低,从而导致其入学竞争较为激烈;私立大学的诸多费用则是由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的赞助来共同维持,地方政府占主要部分,导致了私立大学学费较为昂贵。学生则根据自身家庭的经济情况及其学习情况等因素自由选择学校。日本的私立大学历史悠久,其管理模式一般采用的是法人代表制,负责学校的日常运行,而学校财务以人事等重大问题则有董事会进行决策。学校教授通常是聘用国立大学的知名退休教授,以此保证师资力量。国立大学则略有不同,由教授会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教授通过全国招聘,师资力量雄厚。
(二)教育模式
总的来说,日本的教育模式是介乎美式与德式教育之间,正处在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期。他们秉承着“教育立国”的理念,这也是其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源所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其他国家一样,日本同样面临着各种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他们则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了教育上,将高等教育作为一项高回报的投资来看待,对其高度重视。知识结构不仅成为其经济、科技、乃至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更是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全新文明观。他们主要致力于四个方面的改革:其一,通过对相关课题探究能力的培养保证研究质量;其二,着力于大学自主性以及自律性的提升;其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系统促进其大学教学的不断改进;其四,整建组织运营体制。
三、我国教育的问题所在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现今世界一种必然发展趋势,科学文化的交流不应有国界,促进知识的更新和传播,这也是各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所在。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其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究其根源,则是在对学生教育的认识上仍然有所偏差。
(一)缺乏教育认识
我国教育中,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能、技术等相关能力的锻炼上,为其将来的谋职做准备。[2]这种看法显然是有所偏差的,教育应当是心灵和精神的交汇,学习也应当是伴随一生的事情,而非仅仅将教育教学作为提升学生将来谋职本钱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二)缺乏创新教育
知识已经逐渐成为僵硬的教条而缺乏生气,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甚至人类智慧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的僵硬教育下,学生已经逐渐失去思维能力而成为一种机械接受和复制的工具而存在。而那些曾经让人心灵震动的知识也逐渐成为了束缚学生发展的干枯教条,不再有任何色彩。虽然伴随着教育改革这些情况已经有所改善,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并非一时可以改变,仍然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存在。
(三)缺乏学生空间
如果一个人在接受教育时或者接受教育后,连正常人起码的生活空间都不存在,又谈何发展与创造,现今我国教育将学生空间挤压得淋漓尽致,一切服务于考试分数的争夺,大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喘不过气,更不用谈其精神生活的拓展了。
四、我国教育的改革建议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富强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发展,而其中一个毋庸置疑的重点则是我们应当注重对学生个人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潜能的独立个体,对其思维能力以及自主能力抑制的教育显然是有失妥当的。明确教育的方向和学生的主体位置,这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要让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模式中跳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促进其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良好发展。
将学生从机械复制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其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全身心融入和互动中完成对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日本,学生到了大三则将被分配到实验室参加各种研究报告会,让他们了解相关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大四则完全进入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从而保证他们的综合能力培训时间。另外,与日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相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还应注重教学主体关系的切换,应当保证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学习,确立以学生为教育和课堂主体的地位。还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科研适当的引入教育当中,结合教育形成一个素质教育的综合模式,聚焦于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研究解决上,学以致用,实现其实际动手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最后,一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所在。所以,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这一点在日本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日本的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必须在国外学习半年之上。我们也同样应当如此,将教授之下的教师分批送往国外进修,让他们了解各自领域和专业的国际动态,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以及教辅人员比例,适当减轻教师教学任务,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教改与科研工作,从而实现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安佰伟.中日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比较及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浅谈中日教育理念 篇4
至此, 我们明确看到了日本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部分, 我们不能明确区分说到底哪一种更好,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中国的教育的确有着应该向日本教育学习的方面。那么, 中日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有着相当强烈的功力、名利色彩, 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 他们只是强调教育的普及性, 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有别, 更没有从中选拔的意思。从中国古往今来的选拔体系来看, “出人头地”不外乎成为了学习的主要目的, 似乎如果做不到“出类拔萃”这一程度, 就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来, 而现如今这一潜在的要求, 似乎也成为了大多数企业挑选人才的一个标准。相反, 日本学校的教育, 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 培养学生自我思考, 独立判断能力的一个教育体系, 因此, 学校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对人生价值、道德价值的体验。所以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 很多都涉及到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的部分, 除了“料理教室”、“家庭课”这些需要学生亲自操作的实际课程之外, 还有“修学旅行”、“社团活动”等等与社会、与自然接触的体验课程, 在对这些课程的体验过程中, 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加强, 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对“主动性”这一概念也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很多的日本学校都把“重视人类自身精神, 称重生命, 树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念”这一要求作为了贯穿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 重视孩子身体素质培养, 寒冷冬天也是短T恤和短裤, 鼓励孩子多锻炼;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和自立能力, 从小做家务, 做饭, 买东西, 上学放学家长从不接送, 不定时的“远足”锻炼课程;念大学, 靠自己的双手来打工赚取生活费生活费;重视培养孩子的国家集体观念;重视引导孩子团结合作……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 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自然不断的丰富, 在很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能不断了解实际的社会, 也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学会如何去思考, 如何处理一些事情, 也就真正实现了素质的提高。
再来看看中国的传统式教育。在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下, 很多学校也渐渐的开始提倡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实际应用人才, 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高材生”、“尖子生”。这一点在如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上还是有所体现的, 比如, 在国内的大小入学考试中, 听力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的比例有了很明显的增大,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创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表明整个教育体系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然而实际上究竟改革了多少, 确实很难界定。打着“提倡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有着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样的口号, 但却仍然把考试当作衡量学生优劣标准的学校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 毕竟, “应试教育”在中国已经切切实实扎下根, 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为了应试, “私塾”这一类的补习课程也成了中国父母的首选, 孩子们在私塾里边除了私塾先生的“填鸭子教学”之外, 就是题海战术。也正因为如此, 有的家长, 为了孩子的学习, 甚至不惜辞掉工作, 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家庭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孩子进行, “家里有应考生”这一理由, 似乎成为了可以推掉一切社会交往的强大借口, 但事实上, 这样的“牺牲”, 对孩子真的就好么?在我们的教育里, 为了挤入名校, 似乎一切的牺牲都变得微不足道, 但效果有的却微乎其微。中国的教育, 已经明显地呈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 小学教育中学化, 中学教育大学化的特点, 超量灌输知识, 不但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让孩子成为机械的学习工具, 也抑制了孩子自我发散、自我创作思维的培养, 甚至会摧残孩子进入大学后的发展潜力。
然而大多数的日本家庭决不会认为家庭中只有孩子考试这么一件事, 也不会因为家有考生, 家中的考生就变成了上帝, 更不会打乱日常的生活方式。虽然日本和中国一样, 也有看重文凭的传统, 但在现在的日本却没有出现像我们国内那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为什么呢?日本社会中, 大多数人只要肯付出劳动, 就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得有声有色。而事实上, 有很多的建设岗位在中国同样也短缺, , 可目前, 在我们中国人眼里, 这些职业却是让人不耻的。家长们竭尽全力培养出的大学生, 如果做这样没“水平”的工作, 那为了光宗耀祖而所作的一切努力和牺牲岂不白费?如此说来, 家长们又如何能够做到不为考生倾注一切呢?
中日家庭教育 篇5
日本的研究型大学工科课程设置覆盖面较广,在专业基础课方面打破了专业间的界限,使之成为宽口径的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审视本专业与相关其他专业的关系。
我国的研究生工科课程体系是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发展而来的,学院大多由以前的几个系合并而成的,课程体系内的学科较少,专业面过窄。近年我国大学在教学课程建设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较多,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2、科学研究方面
日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是参照德国大学模式而建的,也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有一些共同特点,特别重视大学的研究职能。日本的大学界认为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学术研究,教学必须是科研成果的反映。没有科研就没有教学质量。因此,日本的大学非常重视科研工作。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是大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日本的硕士研究生一入学就确定了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研究生入学后,研究室定期举行论文研究讨论会,召开讨论会的频率由各研究室自行决定。通常每个学生―个月左右轮到一次有关论文研究进展的介绍。教授通过听取学生的有关介绍,检查其研究进展情况,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这种经常性的研究讨论会对研究生的培养及发展有以下好处:
第一,研究生一入学就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题目,这样学生就有充裕的时间来准备毕业论文。
第二,研究生在第一年的课程集中学习阶段,可围绕自己的研究进行学习,研究中需要什么知识,就去选什么课,就去学什么。避免了学生学的课程跟自己的研究毫无关系,以致造成知识的浪费,避免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第三,对于平时研究进展较好的研究生,可让其把研究成果在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这对其研究室的研究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是三年,当然现在有很多大学也缩短了学制时间,不过多数大学往往是前一半时间进行课程的集中学习,硕士研究生在课程的集中学习结束后才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经常感到学到的知识没都用上,做论文需要的知识又没学到,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日本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产学研相结合
日本的研究型大学十分重视产学研相结合。日本的大学与企业及科研部门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向研究型大学提供一定的研究费用,同时将一些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理论研究委托给大学进行。大学由于经费及实验条件等原因,也将一些复杂或成本高的实验安排在企业内进行,测得的数据及研究成果供双方共同享有。在硕士研究生课程集中学习完成后,日本的大学常将研究生派到企业,作为企业的研修生。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第一,学生到现实中去熟悉工作现场及生产设备,接触企业的科研成果,在工作实践中接受训练,使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加深了大学与企业各方面的横向联合,为大学的研究开拓新的课题及研究领域。
第三,学生通过实践训练,获得大量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由于学生参加的是现场工作,提高了他们实际应用的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使其感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的局限性,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使其确立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
将硕士研究生派到企业去研修实习,对企业和研究生都有益处,为企业的人才招聘和研究生的择业搭起了桥梁。一方面,研究生在实习阶段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的情况,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企业在接收实习生时,也对研修生进行综合考核,包括对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潜力,创新能力及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考核,为企业的录用人才做准备。在实习结束后,如果企业与实习生双方均互相满意。就签订协议书,这样该研究生毕业后就可到本企业工作。如果达成了协议,会省去在校研究生到处求职应聘的许多麻烦。日本企业和大学间的合作常常是“强强联合”即一流企业与一流大学的合作。
我国的现行研究生教育模式是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比较重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亟待提高。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外合作交流方面
日本的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条件和实力较好的大学每年定期举办各学科的国际学术会议。大学在经费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对外合作交流常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两种方式进行。
日本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经常参加国际上的学术会议,跟踪、把握学科的发展动向及前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将他们自己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到国外,为学校的学科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日本的研究型大学还利用在本国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之机,邀请国际上知名专家、学者在大学内为研究生讲学或作学术报告,使在校研究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国际学术动态,接触国际前沿。
我国教育模式受以前计划经济影响,特别是受质朴、务实的传统文化影响,更多的是埋头做学问,忽视对外宣传与交流,使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得到的声誉不相符。考虑到国内大学教育经费等方面的限制,适当地开展一些可行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如可以邀请国外相关领域专家来校做短期访问或特聘教授,请他们介绍有关专业方面国际前沿的进展,介绍新方法与新技术等。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探析 篇6
一、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比较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同点
从总体上看,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包含了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道德观教育。
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认同政治制度,规范人们在社会制度下的政治行为模式。民主与法制教育是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观念,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统治阶级的意志,大多数需要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表现出来,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是动员教育对象,明确前进方向,形成政治凝聚力。协调各种力量,朝共同目标努力。道德观教育是向人们灌输道德意识,并把它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进而践行道德义务。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差异
(1)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
由于同受东方伦理的影响,中日两国都极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能够做到客观、理性,尽量不妄自夸大亦不妄自菲薄,具有理智型的特点。现代社会里,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教育人们要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人们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集体。教育人们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沙文主义与封建色彩、军事色彩糅合在一起的。战前,日本爱国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主要特征就是国家主义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将这种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发展到极端,并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日本走向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工具,成为教化臣民精神的武器,给世界人民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惨重灾难的糟粕。日本的这种爱国主义与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密切相关,即只爱本国、本民族,而蔑视他国、他民族;其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大和民族优秀论”。但是这种教育的贯彻,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效果,对日本的历史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作用。战后,日本在经济大国位置确定以后,为实现“政治大国”、“国际国家”的目标,再次强化“理解民族使命、培养报国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与集团主义教育
使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并关心集体、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一切以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内在机制所决定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集体主义教育中,要引导人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加强对集体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在集体生活中,发扬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团结互助的精神。
集团主义教育是日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团体的重视既有别于重视个人利益的个人主义教育,也不同于集体主义教育。集团是指现代社会的工厂、公司以及其他实体单位,从经济实体的角度讲,日本称之为“会社”。
集团主义教育要求成员以集团为家,服从、服务于集团,以培养家族式的亲密感和团结感。日本的集团主义至少有三个特征。一是强调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的密切关系;二是集团不仅是成员为实现其目标的手段,而且还是成员的归属所在和受容器;三是个人对集团的忠诚心。集团主义精神在日本的经济起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日本社会重视集团主义教育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个性,存在着人的个性发展不充分的现象。
二、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法的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是实现既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教育影响的手段。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法的共同点
(1)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且计划性强
中日两国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方面显示出强烈的国家干预性。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无论军队的、学校的、工厂的、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实行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领导。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由政府指挥,文部省操作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由文部省统一编制、审定。日本这种大一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体现了国家的权威和意志,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严格受制于各级政府而不至于失控。表明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自上而下各级政府的直接监督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的结合
在中日两国的思想教育中都有显性和隐性的教育。显性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大规模的、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二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系统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如,都在学校设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隐性教育通常有: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建设成就来教育人、鼓舞人;二是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场所,以生动的实物、资料教育人、熏陶人;三是运用各种传媒,文学、艺术手段,用经过选择、提炼的事实、形象、情节来感染人、教育人;四是培植爱国氛围,使每个人从中受到教育,产生热爱祖国光荣的思想。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法的差异
(1)中国侧重于正面教育
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点。但是,总的来讲,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亦即灌输与认知的教育方法。国家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机构,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划出专门的教育时间,对各类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各级学校担负着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所以,对广大青少年的正面教育更是经过了周密的计划、组织和安排的。
(2)日本侧重于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教育的社会化
在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则更看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即熏陶与训练的教育方法。因此,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大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开展。日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二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日本学校开设的“特别活动”是日本1966年开始实行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特别活动”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动手、策划、组织、参加,在实践中学习。日本的企业精神教育更是日本经济兴盛的法宝。他们通过培养职工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为企业奉献的精神,达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日益结成一个互相作用,不断协调的网络。日本比较成功的做法是广泛建立PTA。PTA即Parents Teachers Association组织。这种组织创建于战后初期,现已遍布全国。参加PTA的成员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各界热心于教育的人士,他们视教育好后代为己任,以能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为精神满足,无偿自愿地从事各种教育活动,尤其在捐赠资助教育基金、细心周到地教育后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中日都很注重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染作用。例如在日本,“公民馆”是社会教育利用最充分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针对日本个人主义风气进行教育和疏导,以培养正确的个性观。另外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馆以及厚生省主管的公共职业训练所、农业改善中心、保健所、福利中心等,均属于社会教育机构。
三、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1.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共性
(1)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和民族性
任何国家在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时候,必然要结合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消化、吸收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重塑本国的思想、道德、文化价值观。大量实践证明,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设定过程中,越是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该国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就越大。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任何一个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会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把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日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致力于和平、民主、对国际社会做出贡献、富有独立性的日本人”。
(3)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全球性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都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和文明,都把开拓进取、效率风险、讲求实效、公平竞争等具有时代精神和全球性的道德观念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
(1)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由邓小平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着特定的内涵。有理想,是指在全党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有道德,是指在全社会树立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有纪律,是指要遵守以维护全体人民共同利益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2)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以二战后日本投降为分界线。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的目标是“和魂洋才”。“和魂”是指“神国主义思想”,“洋才”则是指西方的科学技术。在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把培养“和魂洋才”作为自己的目标。为满足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神国主义思想又染上了国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培养目标被进一步表述为培养“尽忠报国”的“皇国之良民”。
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影响下推行了民主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其目标和内涵也发生了变化。1947年3月,日本制定《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追求人格完美,促使作为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创建者,热爱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重视勤劳与责任,充满自主精神,成为身心共同健康的国民。”这一规定实质上是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整表述。
日本在20世纪末的教育改革中,面对“教育荒废”和道德滑坡的现象,突出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展示了日本对新世纪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能力。二是培养自主、自律精神。三是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
(3)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一,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作为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历来追求和谐统一,尤其是儒家传统的浸润,使得教育目标洋溢着真、善、美和“君子”、“礼仪之国”的大国风范。日本资源匮乏,地狭人稠,这是日本民族的国情。生存危机时刻激励着日本举国上下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时刻牢记国家之不足并以此去砥砺自己的斗志,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强调坚忍、忠贞、团结的“武士道精神”。
第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了该国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调控手段,同样受制于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以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有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道德等内涵;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中强调民主理念。
四、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转变观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阶级教育,是一个阶级内部的事情。这实际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狭隘认识。当前,随着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即教育与社会走向一体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已经成为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着对全民的教育。当今世界各国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就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然是对全中国人民的教育,是对全中华民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教育、全民教育的转向,并不是要抛弃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而是指我们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应该向此方向转换,观念应当转换,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2.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是必须要坚持的。在此基础上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想政治教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离不开本土化的国情和人情。因此,关于传统文化的话题,思想政治教育不论在教育资源的挖掘,还是在教育手段的应用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上我们都不能回避。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而且有着许多灿若星河的历史阶段,必定其有强劲的生命力源。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因此,只有建立在民族自尊心基础上的批判与继承、借鉴与改造、摒弃与创新,用科学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当代价值,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产生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它的最关键环节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心理品质,只有在道德主体身上实现了这一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这种内化过程,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作为这些转化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又需要一定的人生经验为依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依靠理论灌输,更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实践中获取真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指出,在人们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有一个必须用参加一定种类活动的经验来填补的“网眼”。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格局相结合,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结合,与提升综合素质相结合。不仅如此,实践教育还要注意遵循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服务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不强求一律。
参考文献
[1] 苏寄宛.日本道德教育的特色.外国教育研究,2002(29).
[2] 王丽荣.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比较教育研究,2003(5).
[3] 王丽荣.中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比较思考.比较教育研究,2005(8).
[4] 奥田真纪子.道德教育与人的价值创造——来自日本道德教育的课题.肇庆学院学报,2008(1).
[5] 王荪瑞.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探析中日农村教育机制的差异 篇7
一、在教学目标方面
教育目标是教育机制的核心与根本出发点。日本的《学校教育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小学教育目标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 在学校内外社会生活的经验基础上,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培养其齐心协力和自主自律的精神;
第二,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乡土文化和国家的现状及传统, 并培养其国际协调合作的精神;
第三, 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和生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第四,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国语的能力;
第五,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与量的关系, 并培养其处理能力;
第六, 培养学生科学观察日常自然现象的能力, 并培养其处理能力;
第七, 培养学生健康、安全地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习惯, 并力求身心方面得以协调发展等;
第八, 为使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音乐、美术以及文艺方面, 培养其基本的理解能力, 并掌握基本技能。
日本《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咨询报告中指出, 教育价值取向应注意“永恒性”与“时代性”两方面因素,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这是一种协调发展、解决问题、知情结合的基本的素质与能力。日本小学教育目标的基础性、发展性特点, 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变化的协调适应, 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我国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 农村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在教学目标的执行过程中, 往往在培养学生个性化及协调适应能力方面重视不够。学校或社会认可的好学生往往是那些听老师话的乖孩子。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这与我们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或者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 “唯分数至上”的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多人的脑海里。
在日本的小学阶段, 其教育重心放在了对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培养上。因为没有分数的束缚, 学生之间不知道彼此的分数, 没有攀比分数的习惯。所以, 日本小学生的生活要轻松得多, 其教学氛围也就自然变得舒适宜人。
二、在教学内容方面
1. 中国农村小学的教学内容
笔者在调查我国贫困农村几所小学的教学内容过程中, 发现基本都按照教学大纲设置了以下课程:语文、数学、自然科学、英语、品德与社会、校本、音乐、美术等等。其中, 因为语文与数学是统考课程, 所以所有学校都开设。而英语问题就很突出, 很多学校是根据本学期的师资情况决定是否开设这门课。其他被认为非主要课程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国城乡教学水平的差距在日趋加大, 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得如此明显, 实在令人惊叹。
2. 日本农村小学的教学内容
在笔者查阅的资料中显示, 日本农村小学课程除了普遍的国语、算数、音乐、图工 (图画和手工) 、体育之外, 还有低年级的生活课、中年级的社会课、理科和高年级的家庭课。此外, 还有道德课、健康教育课、特别活动课 (包括年级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活动等) 、综合性学习课程等。同样是小学阶段, 授课内容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
近年来, 日本人口几度出现了负增长。有的农村小学甚至出现了学生比教师少的状况, 即便如此, 各个学校的各种教学试验设施、体育场馆依然是一应俱全, 其全部课程依然照常进行。最近还接纳了一些从城市来农村的体验生活型的“留学生”, 这也为城市与农村学生的互相促进提供了广阔的体验生活空间, 在培养其生存能力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 教学内容与实际执行的脱节、教学观念的陈旧、唯分数至上的制约, 使得我们很多农村孩子已经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一切离贫困地区的孩子好像都很遥远。
三、在教师待遇方面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已经是一个老话题, 也是一个长时期在很多贫困地区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因为待遇差, 所以教师流动性大;因为待遇差, 农村教师的地位难以保障;因为待遇差, 教师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不得不将一部分精力用于其他生计上, 直接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在日本, 虽说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很辛苦, 但是在工资待遇方面却受到了特殊的照顾。因为教师的工资待遇往往是影响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已经成为日本各界的共识。政府对教师实行优惠政策, 并且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实际生活待遇。
日本的《工资法》及《工资条例》还规定中小学教师按其实际情况享有各种津贴:
第一, 关于生活方面有抚养家属津贴、住居津贴、交通津贴、新任工资调整津贴;
第二, 关于地方的有调整津贴、偏僻地区津贴和寒冷地区津贴;
第三, 关于职务的有薪金特别调整津贴、单身赴任津贴、特殊工作津贴、产业教育津贴、定时函授津贴、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津贴;
第四, 关于工作的有业绩津贴、工作津贴、节假日工作津贴、值班津贴。教师每年还可以领两次奖金 (大约相当于6个月工资) , 教师的年收入实际上达到18个月左右的工资水平。
日本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 工资待遇比一般公务员高。因此, 即使是农村的学校, 师资也很容易解决。
相比而言, 我国城镇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较好, 但是农村教师的待遇本来就不高, 又受地方财政的影响, 很多不发达地区依然存在着拖欠工资的现象。
四、在教育经费的来源方面
每逢谈及农村教育水平不高时, 教育经费问题都被列为一切难题的根源。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导致了在教育经费的支出方面出现很大差异。该问题不解决, 诸多改革举措皆如纸上谈兵。
在《日本教育》中, 介绍了日本各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负担情况:
第一, 各类义务教育学校及养护学校教工工资 (国家1/2, 都道府县1/2) ;第二, 各类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建设 (国家1/2~2/3, 市街村1/3~1/20;第三, 各类义务教育学校的教材和教具 (国家1/2, 都道府县和市街村1/2;其中, 各类义务教育学校的教科书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 ;第四, 入学财政援助 (国家1/2, 都道府县和市街村1/2) ;第五, 中等职业教育的设施和设备 (国家1/3, 都道府县和市街村2/3) ;第六, 发展边远地区教育 (国家1/2, 都道府县和市街村1/2) ;第七, 振兴社会教育和体育 (国家1/3~1/2, 都道府县和市街村1/2~2/3) 。
在我国广大贫困的农村地区, 虽然实行了义务教育, 而且近两年又在执行“免费义务教育”, 但是中小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所规定学业的依然大有人在。日本《教育基本法》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 对于有能力但因经济原因学习有困难者, 必须采用发奖学金的办法, 给予帮助”, 甚至用几十倍于一般学生的办法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笔者发现, 日本的教学也不是没有问题, 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异己灭 (欺侮同学) ”、拒绝上学、校内暴力、班级崩溃、青少年犯罪等问题也折射出日本教育制度需要进行改革, 但是其成功的一面确实存在可取之处。
要想彻底改善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学面貌, 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国家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 在法制方面下大力度进行彻底改革。首先,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教育目标评价体系机制。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营造宽松、舒适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水平。其次,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设, 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充分论证“撤并关停”政策的优劣性;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 并且以法制的形式保障其实施。只要政策出台, 监管到位, 我们相信农村的教育一定会出现曙光。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日本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范松仁.基于农村教师层面的教育公平研究.教学与管理, 2007 (11) .
[3]王建平.我国农村教师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发展策略.教学与管理, 2007 (8) .
中日美术教育对比与启示 篇8
关键词:中日美术教育,对比,探索
一、中日美术教育发展
中日两国自隋唐以前就已经开始文化交流,鉴真渡海传播佛教的过程中,佛教美术也在海岛上落地生根。早期日本美术教育与中国大同小异,对先进作品临摹,师徒传承。其间日本也将传播来的文化与艺术融入本土,手工作坊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中国的美术教育则一遵循着传统,独尊儒术后,美术教育不仅是技艺同时也是道德情操的培养。尽管北宋与南宋期间兴起了画院,总体而言中国的传统美术教育是服从统治阶级需要的文化附属,与之并行的是服务于宗教的宗教美术。
近现代后,中日两国深受西方文化的感染,发展历程却并不相同。
日本美术教育的发展分战前和战后两个部分,战前倡导西方美术的自由画教育与日本民族运动一同发起的传统绘画技艺教育这两者分庭抗礼。1932年修订的《小学图画》是日本美术教育多次尝试后的结晶,其内容包容了多种美术教育方式,系统的阐述了美术教育的方向。二战后日本文部省发表了《新日本建设的教育方针》,该方针受到了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日本中学教师的目光并没有完全被现成的教材局限住,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为目的,在实践中品感觉去发掘教材。”[2]日本美术教育在战后的发展迅速。
中国美术教育在鸦片战争后因洋务运动而受到重视。但在推翻满清后的动乱中停滞不前,民国期间蔡元培、徐悲鸿等人大力发展了中国的美术教育。和日本相比,其实我国更早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思想,但直到9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真正的美术教育才开始在全国推行。
二、中日美术教育的异同
中日两国效仿西方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落后于日本。日本侧重于身心发育的系统培养,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班级上,中国往往侧重个别优秀学生,日本则注重集体合作学习。中国习惯按照课本大纲按部就班进行授课,日本善于通过理解教材,发掘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多种方式结合将课本内容化难为简。
我国对于学生培养上多数时候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统一布置任务并通过数量与完成度来对学生作品给出评价。日本注重个性培养,通过自由宽松的环境调动学生兴趣,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促进其主动学习萌发兴趣,灵活运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虽然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但在教育中依然很难改变教师为主导的课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我国与日本的课堂活动参与人数以及教学目标有关。
日本文部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要为:“通过绘画以及雕塑表现活动,培养审美观察力和想象力(初一),逐渐扩展(初二),并提高(初三)审美表现力,培育良好审美态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造型能力不断完善,学习技巧的同时其审美与世界观也趋于完善。我国90年颁布的教育大纲中指出“美术课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面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在指导思想上与日本对美术教育的要求相同,但实际上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在这一阶段往往忽视美术课的作用甚至取消美术课。
三、探索教学新模式
1、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病
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国传统的观念造成了教师禁锢着学生的观念,同时这种管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传统教学中,老师主宰课堂,学生面对老师除了服从还是服。但美术本身是自然天性的体现,传统方式下,天性被大大的限制。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的重要途径,却长久以来不被重视。
2、学习日本探索创新学习方式
日本则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根据日本文部省的教育大纲来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同时时将学生也纳入进来,将学与教有机结合,将课堂主体转变为学生,提高师生间交流,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教师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独裁者。
新时期下,“将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应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但学生一味的进行自由探索也并不会取得大的突破与进步,尽管美术教育强调自主创新,笔者认为即使将课堂还给学生也扔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使美术课堂就变得活跃起来。
四、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课程标准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笔者认为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审美取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思维、情感、创新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养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把各种美术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注意营造艺术气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把各类美术常识与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讲授当中,在美术进修过程当中注重营建艺术氛围,并且经由过程美术促使学生审美观的健全,充分发展学生察看事物的灵敏度、形象思维本领和创新思维。
五、结语
中日家庭育儿观的差异 篇9
关键词:中日家庭,养育方式,育儿观,差异
引言
近日我国人口管理出台新策, 夫妻双方中只要一方是独生子女, 就可以生养二胎, 俗称“单独二孩”政策。围绕这一政策, 不少媒体就中国将新增多少人口, 对经济生活甚至楼市将产生何种影响等展开了讨论。笔者认为, 相较于“生”几个, 我们更应关注“养”几个的问题, 即如何教育好孩子, 培养好孩子。中国和日本在家庭观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 而在对孩子的养育方式、育儿观方面却大相径庭。
1.父辈托管与保育园托管
以笔者所在部门54名已婚已育教工为例, 自己带孩子的同事只有两位, 仅占3.7%;这一数据很能反映中国家庭育儿主体的现状。在中国, 受传统家庭观的影响, 老年人给自己的子女带孩子是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老年人也常说“盼着抱孙子”, 甚至还有两亲家抢着带孩子的。在日本, 孩子出身10天后, 就有可供托管的保育机构。其专业的设施和保育服务, 让父母很放心。所以在日本, 如果女方不是全职主妇, 就会选择将孩子放在保育园。很少有人会请父母照看。老人认为养育照顾孙辈是孩子父母自己的事, 与他们无关。
这里固然有中国保育机构不完善的原因, 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家庭对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的认识不足。我们普遍认为孩子那么小, 是不适合离开亲人到陌生环境中的。
2.“圈养”与“放养”
2009年辽宁省教委“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家庭教育》编辑部联合进行过一项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发现59.18%的家长在养育孩子上不惜代价, 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 每周干家务的时间极少, 18.72%的孩子根本不做家务劳动, 7.81%的孩子经常让家长帮助打扫教室卫生, 65.27%的孩子要父母接送上学。从数据明显可以看出我国父母的过度溺爱, “圈养”型养育方式让孩子严重缺乏自主性。
在日本, 笔者住所附近的小学生, 每天都是自己上下学的, 没有一个人要父母接送。只有幼儿园的孩子, 才由校车统一接送。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 都会告诉孩子, 玩具只能买一个, 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 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他们主张孩子自力更生, 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 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钱。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在中国, 不少大学生打工只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
相较于中国父母, 日本父母“放养”型的养育方式, 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使孩子从小就独立自主, 长大后自然更能适应社会。
3.顺境与逆境
中国父母普遍希望孩子能一帆风顺, 总是尽可能地帮助孩子避开逆境。也就是说, 中国的父母对培养孩子顽强的性格并不太关心, 而把孩子生活得平安顺利看做是两代人共同的幸福。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吃苦头, 或者少吃苦头的意识贯穿于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全过程。以穿衣为例, 我们认为小孩子娇嫩, 抗寒能力低, 经不起冻, 所以小孩总比成人穿得多。而在日本, 人们希望孩子能从小经历艰险, 以便从中锻炼出顽强性格, 因此从小就对孩子实行耐寒教育, 磨炼其意志。笔者看眼所见未满月的孩子就被父母抱出去购物, 大冬天小脚也就那么露在外面, 冻得红红的也无所谓。
日本父母这种为达到培养孩子顽强意志的目的, 而让孩子亲身体验逆境的方式, 中国父母是难以做到的。我们既不忍心又不敢于将孩子置于艰险之中。所以, 尽管中国父母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艰险, 勇敢坚强, 但这种教育大多只停留在口头上, 仅仅是象征性的, 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坚韧不拔的性格靠说教是培养不出来的。
结语
很显然, 中日两国成人在儿童养育方面的观念存在很大差别, 这主要是由于两国人对儿童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着极为不同的认识所致。中国人认为儿童因不具备成人的肌体和能力而需加倍保护, 以免夭折;日本人却认为要使儿童健全地成长则需加强锻炼, 以便习惯环境, 并具备适应外界的体魄和性格。从提高儿童的生存能力来看, 日本人的这种锻炼型养育方式无疑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造条件让儿童适应环境, 使儿童在发展自身能力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向成熟。相比之下, 中国人的这种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具有消极被动性, 创造条件让环境适应儿童, 会使儿童因习惯于依赖外部力量而抑制和减慢自身能力的发展, 甚至使一些属于人类本能的生存能力逐渐退化乃至消失。
参考文献
[1]徐海青等.中日两国3岁儿童的母亲育儿意识之教育观现状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2) .
[2]金洁, 田晓虹.父亲参与育儿的中日比较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 2009 (12) .
中日家庭教育 篇10
一、高校教学方面
教学问题应首当其冲, 牵涉到许多方面, 包括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也包括师资数量和质量。教学既是对教学教材和教程方向的定位, 也是对法律教育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定位, 这些要件的构成使得教学在法律教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教学内容
对比日本的法学教育, 我国的教学内容还是显得有些空洞的, 教学目标的不够明确。专业课设置的单一, 这些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而日本除法律专业课程外, 还往往还包括与法律职业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修养课程方面的内容。日本法学部的授课科目, 根据内容分为基础教育科目、外国语科目、保健体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四类。分类说包括私法类、公法类和政治类三部分, 方法不同、各有侧重。日本法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二:一是重视基础科目的设置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特别是规定法学部的学生必须选读理科课程, 使其知识结构合理化。二是专业课设置体现了本国实际与国际的交流。必修课以国内法为主, 而选修课中的外国法, 特别是欧美法占有相当的比例。目前, 日本学者主张的改革中对法学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较多的建议, 这将日本法学教育的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1)
而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 一些实用必修的课程在大部分法学院校只被列为选修课范畴, 而对于学生而言, 专业课才是必须认真学好的, 这使得学子们的知识构成单一化, 进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借鉴日本的法学教育课程设置, 笔者建议要在确定教学目基础之上, 针对目标选取教材和确定教程。
(二) 教学方式
日本大学法学教学偏重于基础理论的训练。其把与广泛的法律现象和政治现象有关的基础理论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讲课。讲课方式分大班讲授和分组教学两种。学年必修课大都采取大班上课, 大班可达三、五百人。教学以讲座为基础进行, 每一讲座的主讲人负责一门课程。日本属大陆法系, 讲授中注重阐明法学原理, 解释法典条文, 探讨法律问题。分组教学是一种讨论式的讲习方式。它不以消化课程讲授为目的, 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讨论由教授主持, 参加者必须修完某些课程, 题目由教授确定, 有的题目比较固定, 如《现代法哲学的基本问题》等。有的大学法学部在教学计划中, 单独设置演习科目, 并规定相应的学分。所谓演习是在教师讲授和直接指导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主动学习方式。演习类似我国的课堂讨论。
而我国传统的法学讲学方法一般是授讲式, 灌输式, 这是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在探索改善教育方面表现不足的地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会因此受挫,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只是注重理论的陈述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法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会淋漓尽致体现这一学科的意义的学科, 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体现法学这一专业的实际性意义。
(三) 高校法学教育的师资
老师对学生而言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老师指出的方向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在十字路口上的抉择, 所以教师的师德及其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日本大学中教师职称设有教授、助教授、讲师、助教。教授主要指导研究或从事研究, 助教授协助教授工作, 助教协助助教授或副教授工作, 讲师从事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的工作。二战后, 日本的教师队伍呈现出高学历的趋向。而在我国目前而言, 部分教师知识含量和知识深度都还有欠缺, 有些老师没有实践经验, 有些老师甚至完全实行教条主义, 老师的学历, 学术发表, 外语力, 专业知识的精通都需要从整体上提升。
(四) 学生数量
近年来我国法学院数量的“肆意”扩张现象直接影响到法学专业数量的增多以及大学生数量的境多, 但学生的整体素质却始终无法与其数量成正比。学生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在投选专业的盲目性的表现有父母包办安排选择的, 有乘着“热”劲进来的。
二、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科研首要是指发表学术界的科研成果, 比起一般性的论文来更具逻辑论证, 经验验证, 观点“新颖”且符合学界的主流和基本看法, 科研是法学教育成功的重要表现, 科研的质量和数量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而当前学术界的状况是很不容乐观的, 抄袭现象普遍存在。学者们的发表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深度和广度的扩展, 注重传统与创新的兼容。 (2)
(一) 科研成果的定性
无论各种竞技的裁判还是法庭上的法官要做到完全地公平公正似乎是不可能的, 多少都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而像这种学术界的科研成果, 想要给其制定硬性的评定标准或者说给其硬性的定位就更难了, 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让审核过程公平公正化。
(二) 科研成功的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质量”, 这哲学理论的辨证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却不能完全适用于科研成果的发表上。虽然,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可是量变并非一定就可以质变, 现在学术界科研的发表不算少, 在量的方面是有所小成就的, 但是, 质量不过关。
三、高校法学教育制度
法学院教育和研究的一系列体制让我们从宏观, 中观, 微观地整体性去看到法学院的框架。无论是教育投资的体制还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体制对法学院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 拿教育投资体制来说, 我们的资金是用来扩建院校增加硬性设施还是用与研究经费。而教育体制的重要性从其对博士点的设置, 法学院教育的评估, 科研项目及评奖的影响就可以体现出来的, 人事管理的体制也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评价体系。
四、对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改革的总结
在中国内地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 法学教育界也迎来了空前的机遇。
(一) 经济的带动
中国法学教育界一直在改革, 虽然进度比较慢, 但也已经潜移默化地转向高校教育领域这一块, 高校人员的流动也将成为一个必然, 受市场收入差别的影响, 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得基本保障。“金钱主义”“官位主义”已不再是我们法学专业择业的择重点, 个人兴趣爱好的择业将会给人才市场的选拔制度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现在各个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联系, 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也更加频繁, 这些都是为法学专业的择业提供了宽阔的就业前景。
(二) 制度的支持
法学教育制度模式的改革也给法学专业的前景带来了希望, 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结合, 这会使得法学专业的学生更早地与相关职业接轨, 有更多的体验与参与实践的机会, 这一理论与实践的加强为法律职业人员的能力提供了相对的保障。
综前所述, 当前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应该是承上启下的, 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任道重远, 而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前景也将是一片光明的, 我们处在了非常关键的时期,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我们这一代的使命。 (1) 明确我们法学教育的目的。我们古代就已总结出“传道, 授业, 解惑”的教学目的, 现今看来, 对于法学教育而言, “授业”是重中之重, 法律职业部门的培训机构与法律职业教育将形成统一体。 (2) 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狭隘与教育制度的僵化使得我们的教学成果曾一度停滞, 这不仅是各大院校的问题, 必要的时候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进行适当地宏观调控。
(三) 抓住机遇接受挑战
时代给了我们舞台, 我们就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成功来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幸运, 百分之一的幸运应景给了我们, 如何抓住这一份幸运就得看我们的知识储备了。
摘要:本文考察了中国法学教育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对比了中国和日本法学教育状况, 同时对中日两个国家法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影响给予客观历史定位。文章针对学术界探讨的法学教育作了一定的概括并提出解决的建设性方法, 提出中国社会的发展给中国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简析了中国法学教育当前的历史使命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法学教育,发展趋势,改革
参考文献
①马卫华, 五艳娥.中日法学教育体制之比较.中国电力教育.2004, (4) :105.
中日青少年素质教育之比较 篇11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2.011
“人文素质”就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品位、人生观念、文学修养、心理素质、道德水准、人际交往等个性品格[1]。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2]。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家庭是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教龄最长”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都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及人格塑造,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一生。真正爱孩子,想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就应注重生活的点滴细节对孩子的影响,“教”和“养”本是一组互生关系,不能只顾“养”而疏于“教”。
一、中日家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一)中国家庭
中国自古以来一向重视家庭教育,人们把家庭的盛衰寄托在子孙后代的身上,清代《传家宝》中曰“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接续宗祀,保守家业,扬名显亲,光前耀后,全靠在子孙身上”[3]。在家庭人文素养教育中,中国教育向来倡导礼仪规矩,主张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的30多年里,家长对独生子女倾注了所有的爱,对孩子的未来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美好期盼。但是事与愿违,出现的溺爱式、独裁式、随波逐流式的做法使家庭人文素养教育驶离了正轨。
1.错误的价值观误导了家庭人文素养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对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多没有多少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意识里面中国传统思想的孽根还存在很多,如功利主义,强调个人得失,过度的追名逐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等,在这些错误的思想影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普遍自私自利、过度追求享乐,升官发财当明星成为大多数孩子的梦想。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造成孩子人生观的扭曲。
2.家长一言堂霸道设计孩子的未来。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未来的人生规划,很多都是出于父母的愿望而非孩子本人的愿望。更有甚者,孩子还未出生,人生早已被父母设计好,孩子要做的就是听从父母的话按部就班的去达到父母眼里美好的未来。而这种对未来的规划,没有孩子的参与,甚至没有孩子的愿望,它仅仅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愿望霸道设计而成的,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适合。这种强加式的教育方式,使得中国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主见,面对困难不能独当一面甚至束手无策。
3.负能量的家庭人文素养教育给孩子留下的阴暗影响。① 专制式家庭父母实施的是霸道教育,要求孩子严格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孩子做不到做不好,就会受到责骂,甚至是体罚。这样的家庭走出的孩子性格胆小怯弱,缺乏责任感和安全感。这样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步入两个极端,一是极端胆怯、唯唯诺诺;二是异常暴力、脾气暴躁。②溺爱式家庭,尤其是溺爱式独生子女家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祖父母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导致溺爱。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骄纵跋扈,在学校、社会很难与别人融洽相处。 ③ 放任式家庭父母只顾忙自己的事业,只管生不管养,把养育孩子的重任推给年迈的祖父母,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二)日本家庭
日本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更加注重素养的培养。首先是自立教育,比如很小的小朋友出门都会自己背个小包,即使是日本公主也是自己背包,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在家帮忙分担家务等;其次“武士道精神”教育,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坚韧、顽强的精神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4],比如让孩子数九寒天也穿短裤短裙,学校运动会只有班组奖励没有个人名次等;然后是创新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重视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当然日本的家庭教育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调查表明,和一些欧美国家的孩子相比,日本的孩子缺乏正义感。再加上日本还是一个男权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大多数日本家庭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家庭教育的责任大都落在了母亲身上,这使得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受到很大影响。日本虐待儿童案件屡发不鲜,据日本全国儿童相谈提供的所有关数据看,平成20年(公元2008年),全日本虐待儿童案件高达37232件,其中身体虐待案件15364件,精神虐待高达14365件[5]。
二、中日家庭人文素养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家庭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对孩子的培养、塑造和发展方向,因此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人文素质修养的提升恰恰是教育孩子如何去更好地做人和做事。
(一)中国家庭
中国父母更加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往往按照既定的样式来培养孩子。中国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期盼相对比较主观,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他们所想象的人才,拥有光明的前途。这意味着要求孩子能够取得高学历,能够端上“铁饭碗”,过上人中龙凤的生活。在这样偏激想法的驱使下,往往只重学历教育,轻能力教育,只重成绩,轻个人素质提高。
(二)日本家庭
日本父母注重对孩子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团队精神、抗挫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让日本的孩子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但是这样的培养目标,犹如双刃剑,它让孩子成功的同时,也让孩子承受了过多的挫折与磨难,或是承受了过多的责任,这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中日家庭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中国家庭
中国自古就很重视家庭教育,从“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的故事就可见一斑。在中国家庭教育的施教过程中,许多家长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将重点倾向于智力开发,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6]。
1.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平衡。中国家庭父母更看重身体素质,为了孩子身体健康,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买营养品,据有关统计中国每年的营养品销售量中,儿童保健品的销售量占了很大的比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重视了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但却忽视了心理教育和心理影响,很多孩子身体壮如小牛,却是个任何事情都需要照顾的“小皇帝”,家长们熟视无睹。
2.过分追求智力因素的培养。受目前高考制度的影响,中国父母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仅是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家长还不惜花大价钱挤破头去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在正常的学习时间之外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奥数,英语等。只要在学业上能有所成就,取得好成绩即可。但是因为轻视了对其他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了一批高智商低情商的孩子,高分低能、生活自理能力差,只会考试。
3.轻视对能力的培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喜欢就一个事物给孩子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希望孩子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家庭教育却忽视了技能教育。比如:生活技能、工作技能、沟通技能等。这使得中国孩子缺乏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进而他们的创新能力差,习惯于循规蹈矩,不能以新的观点、新的视角看待问题。
(二)日本家庭
生活教育是日本家庭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学会照顾好自己并且照顾好生活中需要照顾的人。孩子在家庭中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孩子以后在社会中成长走好第一步。为了更好的让孩子获得生活教育,日本的很多小学校专门设置了家政修养课程,大学也设置的家政专业,以助孩子学习。
1.注重礼仪教育。众所周知,日本人在日常饮食起居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一套礼仪规范。日本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文明礼仪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孩子在出门时说“行ってきます(我出门了)”,回家时说“ただいま(我回来了)”;饭前说“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始吃了)”,饭后说“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我吃好了谢谢款待)”,并且要在长辈动筷子后才能开始吃等。另外“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父母对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因而“すみません(对不起、不好意思)”几乎成了每一个日本人的口头语。
2.注重挫折教育。在日本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父母认为应该让孩子接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疼爱孩子但不会对他们有求必应,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如此才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顽强的品质。日本家长认为让孩子拥有能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孩子能履行其生活职责的必备条件。例如:家长会让孩子在冬季也穿单衣,洗冷水澡、参加幼儿园的裸上身长跑等。
3.注重自信教育。日本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日本的家长认为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探取力和毅力。因此他们有意识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例如:日本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自己背着书包一个人乘电车去上学,没有接送、没有代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养成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
4.注重创新教育。日本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孩子创新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家长会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表扬孩子的独特想法和不同看法,经常带孩子去科技馆,图书馆,陪孩子玩各种创造性的游戏。为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会让孩子去实践,几乎每个父母都陪孩子种过花、养过虫。
四、中日家庭人文素养教育比较的研究启示
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掌握,更体现在人文精神的彰显。家庭人文素养教育早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关注的焦点,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孩子将来成功的大小。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素质和品德,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所以,我们的家庭应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使家庭人文素养教育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一个有利的力量。
1.父母自身的素质对孩子整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的成长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应与时俱进,父母要不断地学习,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当父母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后从而就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2.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为教育付出,形成一股凝聚力。让孩子在和睦友爱、张弛有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信赖感。对孩子严厉要求但不苛求;用爱去感化和教育孩子但不溺爱。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搭建沟通的桥梁,父母应该学会理解并尊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中获得信心。
3.让孩子做到真正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相比于中国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分数和成绩而言,日本家庭更注重对孩子素质的培养。只有做到全面的发展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智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孩子品德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挖掘。
4.改善方式方法,使教育成果更加显著在教育方式上。首先应注重教育的循序渐进、承前启后,持续进行。既不可让孩子在本属于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就将一些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强加给孩子,也不可过度急功近利,否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多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既能感受到快乐,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东西。父母多关注孩子,找准孩子的兴趣点,然后对孩子有的放矢的施以正确的指引。
五、结束语
通过对中日两国家庭间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比较,小事见大节,发现两国各有其优劣,而两国需要做的就是相互取长补短,来共同完善两国的人文素养教育,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更有力的空间和环境。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国外教育理念则更趋向于“再富也要穷孩子”[7]。这两种观点截然相反,我们应好好反思两种教育观念所造成的结果,究竟什么样的观念才是真正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
在当前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加强青少年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经验和书本知识齐头并进,成为青少年成长不可或缺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姚天行.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探寻[J].教育教学论坛,2009.2:162-165.
[2]孙兴民.史琳.芮红.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4.9:89-91.
[3]石成金.传家宝全集.清.2011.11:6.
[4]東京シューレ編.子供は家庭で十分育つ.東京シューレ.2006.5:357-364.
[5]文部省編.現代の家庭教育~乳幼児期編.1984:458-459.
[6]黄青青.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探索与实践:世界遗产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Z2):175-176.
[7]郝滨.刍议如何科学地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意志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ruiwen.com/news/64888.htm).2013.1.21.
A Comparison Study of Teenager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MENG Wei
(Shando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Jinan 2502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ivilized modern society, humanistic quality, which basically indicates the shaping and training of a individual, is the fundamental quality for a civilized citizen. The blending, overlapping and complementati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forms the 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 Family education, the basic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which is also the complementary and extending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education. China and Japan geographically locate very closel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y, living habit and social customs, which result in the many existing differences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aims to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ent education situation, the goal of training and the core idea of education and try to seek a family educational style that is scientific and fitful for children's growing.
中日家庭教育 篇12
关键词: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
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到了“世界村” (global village) 这一概念。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 他所描绘和预言的世界一体化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变成了现实。全球化、无国界合作等对大家来说都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词汇, 便捷的交通、发达的互联网等, 使生活在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们联系得更加紧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 各国培养人才的目标都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而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一代创新人才, 教育旅游又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东亚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教育成长, 而教育旅游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以及地区和国家的关注。因此, 中日韩三国如何合作, 进一步推进中日韩三国青少年教育旅游, 具有现实以及长久而深远的意义。
一、推进中日韩三国青少年教育旅游的基本条件
(一) 地理位置条件———一衣带水, 得天独厚
从地理位置条件上来说, 中日韩三国同属于东亚地区, 从中国的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到首尔以及到东京的飞行时间仅仅为两到三个小时, 而且中日韩三国在地理上的隔阂也很小, 北京时间与日韩两国之间的时差仅有一个小时。青少年旅游时既可以避免长途劳顿以及时差、季节差异带来的不适应, 更可以节省大量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二) 文化历史条件———源远流长, 相互吸引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灿烂的古代文明、传统的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以北京、西安等为代表的城市中保留了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成果。例如仅北京一个城市就拥有了故宫、周口店、长城、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六项世界遗产, 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日本的岛国特性也孕育了其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三道 (茶道、花道、书道) 以及现代的流行时尚、动漫文化、干净整洁的城市布局都让日本这个国家具有一种动感与安静, 古老与现代自然融合的气息。而韩国文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韩流”一词为代表的韩国影视业的对外输出, 其传播势头也一直非常地强劲。另外, 日本和韩国在历史上曾经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日韩三国在文化上相通相融, 相互的认同度是非常高的。这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背景, 加上三国文化上各具特色的差异性, 使得中日韩三国在作为相互的旅游目的地国时, 均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三) 经济水平条件———持续发展, 差距缩小
经济水平决定出游方式。在中日韩三国中, 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由于经济发展迅速, 日本的教育旅游发展水平一直领先于中韩两国。在日本, 修学旅行已经成为了政府行政命令下运行的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修学旅行最大的目的在于教育, 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学习见闻、体验交流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进入本世纪以后, 中韩两国的教育者也越来越意识到这种体验式、交流式教育的重要性。而中国近年来在经济上不断飞速发展, 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让许多家庭具备了提供孩子境外教育旅游资费的能力。另外在成功举办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 中国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交通、餐饮、娱乐、住宿等方面的旅游服务接待硬件设施的质量上有了极大的提升, 日韩青少年赴华旅游的便利和舒适度也随之大大提升。
二、政府、学校、旅行社是推进中日韩教育旅游的三大环节
(一) 三国政府定期举办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论坛
三国政府自2006年开始定期举办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论坛, 其目的在于促进三国青少年之间的旅游合作, 增进三国青少年对相互文化的理解并不断加深三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本论坛的组织者每一届都会选取中日韩三国中的一个城市, 由三国选派政府旅游部门、学校以及旅行社的代表参加。2006—2014年, 九届论坛的举办地分别在中国的苏州、北京、成都, 韩国的清州和首尔、大邱, 日本的东京、神户, 以上这些城市本身在各国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城市, 具有三个国家代表性的文化特色。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论坛为扩大三国青少年互访规模, 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教育旅游的品质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论坛上, 三国的教育和旅游工作代表就有关青少年之间的教育旅游交流的具体事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发掘成功模式并进行推广。有了三国政府的支持和引领, 将不断推动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向前稳步发展。
(二) 由学校组织和开展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
青少年一般都是在校的初高中生以及大学生, 规模化地推进中日韩青少年之间的教育旅游需要学校的配合和组织。这要求学校的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具有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例如广州第109中学的校长张仲庆一直坚持以高层次引领教师和学生走出国门, 进行体验式教育。他认为在进行教育旅游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见识到国家、地域文化的差异, 观摩当地的教育方式和文化以及体验同龄人的家庭生活, 这种近距离的亲密交流和接触是实实在在的经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蜕变成为丰富的人生阅历, 成为课堂和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韩国养正高中的金昌东校长一直致力于推进本校学生与海外姊妹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互访项目, 仅日本一地, 养正高中就与关东国际高中、昂学园高中、东京麻布高中三所高中缔结了姊妹学校关系, 为学生提供体验多彩多样文化的机会。例如在与日本关东国际高中交流中, 学生们寻访了镰仓等地的建长寺、古德寺、长谷寺等文化遗迹;在与昂学园高中的交流中, 进行了三重奈良地区的历史进修;在与东京麻布高中的交流中, 开展了研讨会并寻访了东京市以及附近地区的文化遗迹。金昌东校长认为通过开展这种与海外姊妹学校的互访项目, 不仅有助于培养视野开阔、具备组织领导才能的国际型青少年人才, 更可以让学生扮演韩国和韩国文化的宣传大使角色, 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本民族语言的挚爱。
通过以上中韩两位校长的理念和行动, 我们可以看出,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之间的旅游教育, 我们需要有更多这样具备广阔胸怀以及长远目光的校长。视角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为升学而进行应试学习的学校负责人必须改变自己急功近利的办学理念, 为本校的青少年创造更多海外教育旅游的机会。
(三) 旅行社的项目开发是开展好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的重要保障
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引领, 学校的组织和开展, 推进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还需要旅行社的大力配合。以保证能够在交流中留下美好和难忘的记忆, 并获得宝贵的异文化体验。
首先旅行社在安排教育旅游线路时, 需要制订充实的观光行程, 结合形势和需求, 推陈出新, 在行程中将三国的文化特色等一一展现。其次旅行社在组织教育旅游的过程中, 应该区别于普通的海外旅游, 更多地加入多样性的交流内容。既有寄宿家庭生活体验、当地文化学习、企业和学校访问, 还有自主研修、短期语言培训等, 不断提升教育旅游的品质, 确保其吸引力。另外, 旅行社还可以借助国家旅游局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良好关系和大力支持, 推出一些特别参观项目, 同时还可以积极拓展日韩来华修学旅游市场以及推进中国学生赴日韩教育旅游项目, 并在中日韩三国的学校之间建立和保持长期稳定的友好交流关系中起到桥梁作用。
三、推进中日韩三国教育旅游的主要障碍以及解决办法
(一) 选择寄宿家庭方面的困难
在教育旅游中, 青少年在寄宿家庭中的生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交流内容。但是由于部分家庭缺乏对寄宿家庭的认识以及对提供寄宿服务的不配合, 会让组织者在选择寄宿家庭时碰到不少钉子。日本在寄宿家庭方面开展得比中韩要早, 积累了许多不错的经验, 中韩方面可以进行效仿和学习。比如:政府对提供寄宿服务的家庭会有一些行政方面的支援, 以及在互访的学校中, 会由学校或班级自觉提供可供选择的寄宿家庭并在寄宿前了解寄宿者的一些细节要求 (如是否反感宠物、对何种食物过敏等) 。
(二) 接受方学校反应冷淡
在有些教育旅游中, 政府等组织者安排了接受方学校, 与到访的外国青少年进行交流活动, 可是校长和一线接待者对这样的交流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组织本校学生进行交流时表现出的态度比较冷淡, 最终导致交流效果不理想。还需要各级教育厅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制度, 引导、支持并奖励这种国际交流活动, 并不断宣扬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逐渐改变学校相关负责人的认识。
四、推进中日韩三国教育旅游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经历的异国体验和文化交流会深刻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今后中日韩三国需要在合作和竞争中不断引导亚洲的发展, 而中日韩青少年教育旅游将会对十年、二十年后的三国睦邻友好关系添砖加瓦, 起到不可估量的战略作用。因此, 如何进一步大力推进中日韩三国教育旅游, 对三国的未来以致整个亚洲的未来来说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黎莉.从教育角度探讨我国青少年旅游市场的发展[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中日家庭教育】推荐阅读:
中日教育理念06-19
中日家政教育比较研究07-14
中日高等教育比较研究05-16
中日儿童教育的对比07-06
中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比较研究分析08-28
中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及给我国的启示09-12
中日教学06-12
中日经济06-25
中日翻译07-01
中日同形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