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2024-06-13

药用植物学(共8篇)

药用植物学 篇1

药用植物学试题药用植物学试题药用植物学试题药用植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叶绿素 a、叶绿素 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为()主含的四种色素。A.叶绿体 B.有色体 C.植物色素 D.前质体 2.金毛狗脊属于()A.石松纲 B.水韭纲 C.真蕨纲 D.木贼纲 3.绿藻门含有叶绿素()光合色素。A.a,b B.a,d C.a,c D.a,e 4.根有定根和不定根之分,定根中有主根,主根是从()发育而来。A.直根系 B.不定根 C.定根 D.胚根 5.唇形科的拉丁科名是()A.Rosaceae B.Labiatae C.Magnoliaceae

D.Liliaceae 6.植物器官通常由()组成。A.4 个部分 B.6 个部分 C.7 个部分 D.5 个部分 7.瓠果是()的主要特征。A.桔梗科 B.葫芦科 C.忍冬科 D.菊科 8.苔藓植物有配子体和孢子体两种植物,其中孢子体()于配子体上。A.腐生 B.共生 C.寄生 D.借生 9.银耳担子纵裂为四个细胞,横切面上呈()字形。A.日 B.目 C.田 D.由 10.大豆的果实是()A.蒴果 B.瘦果 C.荚果 D.角果 11.次生射线,位于木质部为木射线,位于韧皮部的称为韧皮射线,两者合称为()A.髓射线 B.维管射线 C.初生射线 D.额外射线 12.柑果、核果、浆果、瓠果属于()A.单果 B.干果 C.不裂果 D.聚合果 13.啤酒酵母、麦角、冬虫夏草、竹黄为()植物。A.担子菌亚门 B.半知菌亚门 C.子囊菌亚门 D.藻状菌亚门 14.葡萄的卷须属于()A.叶卷须 B.茎卷须 C.托叶卷须 D.不定根

15.地衣植物是藻菌()A.共生复合体 B.寄生体 C.附属体 D.腐生复合体 16.茜草科的植物,大多数位于叶柄间的托叶,常()A.合生 B.缺乏 C.延生 D.须状 17.杜鹃花科植物的花药为()A.顶孔开裂 B.顶端瓣裂 C.顶端侧裂 D.顶端横裂 18.胚珠裸露于心皮上,无真正的果实的植物为()A.双子叶植物 B.被子植物 C.单子叶植物 D.裸子植物 19.龙胆科的子房 2 心皮组成 1 室,有()A.3 个侧膜胎座 B.2 个侧膜胎座 C.4 个侧膜胎座 D.1 个侧膜胎座

20.双悬果为伞形科的特征,其分果有()条棱。A.4 B.3 C.6 D.5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6 分)1.苹果为()A.干果 B.假果 C.复果 D.浆果 E.单果 2.颈卵器植物有()A.藻类 B.苔藓 C.蕨类 D.菌类 E.地衣 3.属于蓼科的药用植物有()A.黄连 B.大黄 C.何首乌 D.当归 E.人参 4.十字花科植物大多有()A.四强雄蕊 B.二强雄蕊 C.花托隆起 D.假隔膜 E.花萼二枚 5.心皮是构成雌蕊的()A.变态叶 B.大孢子 C.小孢子 D.大孢子叶 E.花药 6.根的内皮层上有()A.中柱鞘 B.凯氏带 C.木质部 D.韧皮部 E.通道细胞 D.韧皮部 E.通道细胞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4 分)1.锦葵科植物大多有()A.单体雄蕊 B.花药二室 C.有副萼 D.花药一室 E.花粉有刺 2.无限维管束中有()A.纤维 B.束中形成层 C.泡状细胞 D.导管 E.凯氏带药用植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A 2.C 3.A 4.D 5.B 6.B 7.B 8.C 9.C 10.C 11.B 12.A 13.C 14.B 15.A 16.A

17.A 18.D 19.B 20.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1.BE 2.BC 3.BC 4.AD 5.AD

6.BE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1.ACDE 2.ABD

药用植物学 篇2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质量控制,药用植物园

高职药学教育从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逐渐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 从本科教育剥离开来, 建立了自身独特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这种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以及行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理论基本够用, 突出技能培养”的要求, 实验教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实验教学培养医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教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已经相对成熟, 现有考核方法能够基本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加强实验教学的质量控制就成为高职药学教育者关注点。质量是指事物的内在素质及其优劣程度;而控制则是带目的性的因果联系, 即产生原因系统对产生结果系统有目的的影响和干预。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影响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还多种多样。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实验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学生素质、实验室实验条件等等。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波动也非常大, 建立实验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监控、分析、评价手段, 不断地改善影响质量的因素, 及时纠正偏差, 使实验教学向着预定目标进行。

实验教学存在一条运作主轴: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预定实验结果—分解实验教学过程—具体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程度控制—学生技术水平评价指标。本文我将针对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研究实验课程的质量标准, 建立适合本学科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规范。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其为生药学、中药学、实用方剂与中成药、天然药物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可以使学生掌握识别药用植物、鉴定药用植物和中药饮片等技能, 区别出同种药材的真伪优劣。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组织、粉末特征、宏观特点, 药用植物蜡叶标本制作、浸润标本制作、未知药用植物鉴定等。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日常维护、维修, 临时组织横切片的制作技术、粉末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观察角度、绘图方法, 未知植物的观察侧重点、记录方法、描述术语、绘图方法等。下面, 作者以一堂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为例初步建立实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实验课程名称:双子叶药用植物“花”的识别与描述

实验地点:药用植物园

实验班级:2013级高职药学班实验人数:40

制定实验预习表格: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程之前填写完成, 课堂上交。教师在设计预习实验内容的时候, 应该控制预习内容的作业量, 应该3———5个内容为宜, 数字不要过多, 控制在800字以内, 学生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实验课程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口述花的概念、花的功能、花的结构、雄蕊类型。辨认花冠类型、雄蕊类型、子房类型, 掌握解剖花的技术, 掌握观察花的观察点并会记录。

实验课程教学过程:学生到药用植物园集合, 要求着装、标本采集箱、马扎等———要求学生上交预习表格———按学号分组, 两人一组并规定组号———学生去植物园内相对应的1———20号池子里———采集带花植物全株标本5株———采集花蕾、开放全花等各5枚———放在袋子里, 编号———进入实验室———打开解剖镜、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花冠类型、子房类型、雄蕊类型———绘制雄蕊群———制作花粉粒临时装片———绘制花粉粒———上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放在学号相对应的架子上———老师按照每位学生实验报告考核———评定

考核内容与方法:两名教师, 分别考核同组学生

考核点一:口述采集标本名称、用解剖针现场解剖花, 并解说花冠类型及根据、雄蕊类型及依据、子房类型及依据

考核点二:口述解剖镜的构造、解剖镜的使用方法。

考核点三:在黑板上绘出所观察到的雄蕊群简图。

在此过程中, 教师扮演的是学术交流角色而不是考官角色, 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字不差的把知识和观察点陈述出来, 而是交流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旨在加强印象, 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 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

要求教师严格评分的是实验报告, 在绘图过程中最为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就是雷同图, 我们选择20个类群已经完全可以避开这一结果, 有助于学生专注于自己的实验内荣,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同组学生选择不同植株, 所以可以避免雷同图的出现。

许多学生爱做实验, 抱着好玩的心态去, 害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书写实验报告, 这对“质量控制”非常不利。因此, 必须根除陋习。要想有好的实验效果, 学生必须目的明确, 心中有数, 首脑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因此, 在每一个实验之前, 要求学生先预习并预写实验报告,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了然于心, 明确实验现象和结论。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探讨 篇3

【中图分类号】R-4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药用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样性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同其它科学一样,药用植物学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科学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

一、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药用植物学的教学,除课堂理论讲授、多媒体影像设施的利用、实验课观察各类植物标本外,实践教学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包括课程中零星时间的野外教学活动和课程后的集中野外教学实习。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是中药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环节,具有独特的形式、内容和效果。不仅是对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学和其它相关课程课堂知识和室内实验内容的必要补充,更重要的是旨在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印证、扩大、巩固和加强药用植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前所述,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让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为将来胜任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药用植物代表,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植物界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趋势,由此激发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3.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除极端的例子外,每一个物种都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有机个体,而总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分布区中,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分布区,不同的物种又有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不是杂乱的堆积,而是构成一个有序的空間格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知识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加深理解。

4.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种的特征及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仅高等植物约有470科,3700余属,30000余种。

根据野外实习的重要性,我院安排不同专业野外实习时间在1~2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野外实习,取得理想的实习效果,结合数年来指导药用植物野外实习的亲身体验,就如何搞好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供广大同行相互交流和探讨。

二、野外实习前精心准备

1.联系实习地点,确定时间

实习地点的选择和适当的时间确定是野外实习首要任务,选择地点除了要考虑实习成本外,还要考虑当地要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初次确定实习地点前院系领导、带教老师应到预定地点观察实习地点的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当地群众了解山地路线,进行实习路线考查和植物的预采工作,详细了解实习地的生活设施,如伙食、住宿条件。根据确定的实习时间,预定实习的交通、食宿等事宜,并确定交通便利、有安全保障、药用植物较多的实习路线。

我院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时间通常选在8月下旬至9月初(开学第一周和第二周),此时开花、结果植物较多,是大多数植物的最佳观察期,便于观察鉴定收集整理。我们依托泰山、徂徕山,主要是泰山、徂徕山及周边的药用植物为实习地点。泰山、徂徕山植被类型有森林植被,灌丛、灌草丛植被,山顶灌丛草甸、草甸植被,石质稀疏植被,作物植被,共五类。其山势高峻,气候垂直分布显著,植被、土镶、垂直带谱比较完整,植被群落类型多。

2.实习带队人员的配备,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野外实践教学工作,院系学院领导负责管理组织、协调整个实习工作;学生所在班主任负责野外安全、协调工作;带教老师主要负责野外教学工作,要求带教老师有丰富的野外采药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进行现场直观教学,强化课堂和试验的教学内容。在实习期间,各带队小组成员,要求严肃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确保实习顺利完成。

3.召开野外实习动员会,强化实习安全教育

在实习前,院系负责教学的领导组织召开实习前的动员大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实习目的及意义,充分认识野外实习的重要性;介绍实习基地的情况;强化野外实习安全教育,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服从指挥,不要满足好奇心采集危险地段的植物;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队单独行动,应随时保持联系,以免走失;不乱尝野果、不吸烟弄火,确保野外实习安全。山林中行走时组员之间距离不可拉得太远,在不熟悉山林中采集标本情况下,应以木棍等探路,防备遇到蛇等动物。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克服野外食宿条件差和野外活动强度大等困难,发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精神。

4.实习用品的准备

野外实习前两周,根据实习学生人数、规模应预先配齐实习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和工具。文献资料包括学校自行编制野外实习指导手册、购买的地方植物志。实习工具包括扩音器、采集袋、高枝剪、标本夹、吸水草纸、标签、镐头、解剖针、放大镜、镊子、铅笔、GPS、摄像机、手电筒、感冒药、跌打药、防蚊虫叮咬用品等,统一装备齐全到实习地点,再分发至各实习小组。

5.学生的组织和指导

实习前,应根据参加实习学生的人数、规模进行必要的分组,一般每10名一组,分组时应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状况并结合自愿组合的原则进行,并安排有责任心、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实习组长。实习期间,主要负责领取、发放、保存、归整实习工具和工具书等物资;负责对组内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负责清点集合、出发及实习过程中本组成员人数,向本组成员及时传达有关通知,向老师及时汇报组内成员遇到的情况等,确保实习每一环节有序进行。

三、野外实习的教学总结

野外实践教学中,我们不要过多的关注学生识别了多少种药用植物,而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辨认一种植物之前,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各器官外部形态特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揉搓、光照的辨认方法和技巧,对植物进行科学的辨认。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手、眼变勤了,脑子变活了,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了。

药用植物学论文 篇4

摘要:在4年生秦艽品系GQ05-2采种田中选取健壮植株作为研究对象,于开花盛期选取同一天开花的植株用吊牌标记,并从标记后4 d开始,每隔4 d采样1次,分别测定秦艽种子千粒鲜质量、千粒干质量、种子含水量等指标,对秦艽种子灌浆动态进行研究,旨在为秦艽种子采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秦艽种子千粒鲜质量在开花后第40天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到接近干质量的水平;秦艽种子籽粒千粒质量变化呈“S”形曲线趋势,符合Logistic方程,花后第4~8天种子千粒鲜质量缓慢增加,灌浆处于渐增期,花后第8~28天种子鲜质量快速增加,灌浆进入快增期,花后第29~40天为稳增期,鲜质量增加速度趋于平稳,并在花后第40天左右千粒鲜质量达到最大值(0.221 7 g),开花后第60天灌浆基本结束。灌浆速率呈“快-慢-快-慢”规律,籽粒脱水速率大致随灌浆的进行而加快,含水量持续下降,含水量下降最快的时期为灌浆高峰结束期。由结果可以看出,秦艽种子籽粒脱水加快、干质量和含水量趋于稳定是种子成熟的标志,采收期应在开花后第56天左右(9月中下旬),蒴果种荚尚未开裂时为最佳,秦艽种子应根据成熟情况采取及时分批采收为宜。

关键词:濒危;药用植物;秦艽;种子灌浆特性;最佳采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版一部)收录的秦艽药材原植物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与小秦艽(G. dahurica Fisch.)[1].秦艽药用历史已有2 000多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祛风除湿、退虚弱、止痹痛之功效。随着现代药理药效及新用途的开发,秦艽药材的市场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人们在利益驱使下疯狂采挖野生秦艽资源,导致野生秦艽资源匮乏,秦艽已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用植物名录[2].实行人工驯化栽培是解决秦艽市场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目前,秦艽人工驯化栽培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但秦艽种子细小,寿命短,育苗成苗率极低。秦艽种子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着发芽率及育苗效果,如果种子采收过早,则成熟度差,如果采收过晚,则蒴果开裂,落粒现象严重,种子采收量少。秦艽种子采收时间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农户对种子颜色的经验判断,尚无统一标准,收获到的种子成熟度差异大,严重影响育苗效果及种苗质量。种子发芽率与种子灌浆特性、种子成熟度关系密切,有学者对甘肃道地中药材当归[3]、掌叶大黄[4-5]、甘肃贝母[6]、蒙古黄芪[7]等药用植物种子灌浆期种子干物质积累与种子成熟度、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药用植物种子成熟度与干物质积累持续时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近年来,许多学者围绕秦艽药理药效[8]、临床应用[9-10]及其基源植物的.驯化栽培[11-14]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而在其基础繁殖生物学特性方面,仅有米永伟等对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作了研究[15],关于秦艽、小秦艽、粗茎秦艽等3种基源植物种子灌浆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王怀林等研究表明,同属不同种植物开花与结实时期均有差异[16].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中药材秦艽基源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种子灌浆动态研究,以期为确定人工栽培秦艽种子的最佳采收期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供试材料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选育的4年生秦艽品系GQ05-2种株。试验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榆中园艺试验场进行,试验区年平均气温6.7 ℃,年平均降水量458 mm,降水集中分布在6-9月,年日照时间 2 600 h,无霜期155 d,土壤为沙壤土,土层深厚,土壤中性偏碱性[17].

1.2灌浆动态测定

本试验于8月开始进行,试验区秦艽GQ05-2盛花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本试验于8月1日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及株型一致的种株进行挂牌标记,挂牌时仅留取同一天开花的花序,剔除未开花花朵。挂牌后第4天开始,每隔4 d在14:00左右进行取样,每次选取60个蒴果装入自封袋,带回实验室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蒴果,分别剥出籽粒混合均匀,然后随机取500粒称取种子鲜质量,重复3次,鲜质量测定结束后装入牛皮纸种子袋内,置于阴凉处干燥,待种子采样结束后,将灌浆期间种子统一置于70 ℃烘箱烘至恒质量,称其干质量。根据每次取样结果折合成秦艽种子灌浆期千粒鲜质量、千粒干质量,并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种子灌浆相关参数。

种子灌浆速率(FR,g/d,以千粒种子计)=(后一次采样种子千粒干质量-前一次采样种子千粒干质量)÷2次取样间隔时间。

种子平均灌浆速率(MFR,g/d,以千粒种子计)=开花后某天种子千粒干质量÷开花后时间。

种子含水量(WC,%)=(千粒鲜质量-千粒干质量)÷千粒鲜质量×100%.

种子脱水速率(DR,%/d)=(前一次测定含水量-后一次测定含水量)÷2次取样相隔时间。

1.3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进行制图,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直线化拟合,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方差分析[18].首先根据郭凤霞等Excel作图法[6]对秦艽籽粒百粒质量(y)、开花后时间(x)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y=k/(1+eA+BX)。式中:k为千粒质量极限值,即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大值;A、B为方程参数,A反映初始千粒干质量,B反映干物质增长速率;本试验中取样时间x最长为开花后第60天,即x∈[4,60],用曲线方程可直线化方法[令y′=ln[(k-y)/y];k=[y22(y1+y3)-2y1y2y3]/(y22-y1y3),y1、y2、y3分别为等间隔开花后时间(x=第4、32、60天)对应的千粒干质量,A′=A,B′=B]求出Logistic方程参数,然后根据方程参数,按照石有太等方法估算灌浆起始、高峰、结束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等次级参数,拟合出千粒质量与开花时间的Logistic方程[4,6].

2.结果与分析

2.1秦艽籽粒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4年生秦艽植株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6月中旬开始抽薹,7月上中旬开始现蕾,7月下旬进入盛花期。试验在秦艽盛花期选取生长整齐一致的秦艽GQ05-2种株,于8月1日选取同一天开花花序挂牌标记,从开花后第4天开始测定蒴果中籽粒生长的变化动态。由图1可以看出,秦艽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千粒质量在不断变化,根据种子灌浆期间千粒鲜质量增加的特点,大致将秦艽种子灌浆期划分为渐增期、快速增长期、平稳增长期及下降期。开花后第4~8天蒴果形成,种子千粒鲜质量增加缓慢,可将该时间段划分为种子灌浆渐增期;开花后第9~28天种子千粒鲜质量迅速增加,将该时间段划分为灌浆快速增长期;开花后第29~40天种子千粒鲜质量增加速度趋于平稳,可将该时间段划分为灌浆平稳增长期。由图1可以看出,秦艽种子在花后第40天左右千粒鲜质量达到最大值(0.221 7 g),较开花后第4天千粒鲜质量增加5389%(P<0.01)。开花后第40天以后,种子脱水速率加快,鲜质量急剧下降,至灌浆末期种子鲜质量逐渐接近干质量的水平。开花第56天后千粒鲜质量下降不明显,在田间已有大量蒴果开始落粒,将该时间段划分为下降期。花后第60天千粒鲜质量(0.148 7 g)与千粒干质量(0.140 3 g)基本一致,说明种子灌浆已完全结束。

由图1可以看出,秦艽种子千粒干质量随开花后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慢-快-慢”的“S”形变化趋势,经利用曲线方程可直线化方法拟合(图2),千粒质量(y)与开花后时间(x)的“S”形曲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y=0.141 5/(1+e3.471 2-0.128 4x,A=3.471 2;B=0.128 4),拟合系数(r2=0.973 5)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表明该方程可以客观地反映秦艽种子灌浆充实规律。千粒干质量极限值K为 0.141 5 g,A为初始千粒干质量转换值[y′=ln[(k-y)/y,y为千粒干质量,k为千粒干质量极限值],B可反映干物质积累速率。Logistic方程拟合表明,开花后16 d内,种子鲜质量增加,干物质逐渐积累,这一时期为种子灌浆渐增期(图2、表1)。开花第17天开始干物质积累速度加快,灌浆进入快速增长期,持续20 d左右,种子鲜质量迅速增加并在花后第40天达到最大值。开花后第28天左右(Logistic曲线拐点,即方程直线化后与x轴的交点处)种子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图2)。开花第37天后种子干物质积累高峰结束,灌浆进入缓慢增长期,种子干物质继续积累,至开花后第60天灌浆过程基本结束,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得到秦艽种子灌浆结束期在开花后第63天,但此时绝大部分种荚已开裂,落粒现象十分严重(图1、图3、表1)。

2.2秦艽种子灌浆速率及平均灌浆速率的变化

在秦艽种子整个灌浆的过程中,种子灌浆速率呈“慢-快-慢”的变化规律。花后第24天前灌浆速率呈缓慢上升

趋势;随着灌浆持续期的延长, 灌浆速率迅速上升,并在花后第32天左右出现灌浆高峰(图3),这与Logistic方程估测的干质量最大积累速度时期有偏差(表1)。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灌浆过程中连续降水,使种子含水量增加。此后灌浆速率波动下降,到开花后第36天左右出现灌浆低峰,接着又波动回升,但总体呈持续波动下降的趋势。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平均灌浆速率在开花后第28~36天维持在较高水平,花后第36天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种子开始脱水,种皮颜色由黄白色变为褐黄色,种子逐渐成熟。

2.3秦艽种子灌浆过程中籽粒含水量及脱水速率的变化

降的变化趋势, 而脱水速率则大致随灌浆进程的继续呈先慢后快的动态趋势(图4)。开花后第8~16天,种子含水量迅速上升,在花后第16天达到76.63%,种子鲜质量明显增加,干质量积累较少(图1)。花后第16天种子开始脱水(图4),鲜质量迅速增加,与Logistic估计的干物质积累高峰起始时间(花后第17天)基本吻合(表1);之后继续波动脱水,含水量持续降低。开花第28天后种子脱水加快,含水量直线下降,干物质继续积累,但积累速度减慢;开花后第32天左右,种子脱水速率较快(4.01%/d)。整个种子灌浆过程中,含水量变化范围为76.63%~8.39%,含水量每下降1%,千粒干质量增加0.001 7 g.

2.4秦艽种子灌浆特性的相关分析

对秦艽种子灌浆过程中千粒干质量、含水量、脱水速率及灌浆持续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秦艽种子灌浆过程中,千粒鲜质量与千粒干质量、脱水速率、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千粒鲜质量与种子含水量呈负相关,但不显着。种子含水量与脱水速率、灌浆持续期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种子脱水速度与灌浆持续期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千粒干质量与灌浆持续期、脱水速率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种子含水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表2)。

3讨论

种子作为植物生活史中关键性的特征,可以保持物种的延续,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19].种子质量和大小与其植物性状和生态因子有一定关系,千粒质量可反映种子的大小[20-21],其高低决定于灌浆速率、持续时间[22].有研究表明,种子大小能够影响种子的萌发能力,直接影响幼苗的建成,最终影响整个群落的结构[23].在干旱和阴暗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有变大的趋势,且种子相对较大的幼苗生长快,幼苗较高,种子大小与苗高及鲜质量呈显着正相关[24].在种子灌浆过程中,渐增期形成大库容、快增期向库容中调运库容物质是保证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基础,对种子成熟度起着重要作用。种子灌浆速率降低,鲜质量接近干质量,种子颜色发生变化,说明种子已成熟。然而种子成熟度直接影响其田间出苗率,进而影响药材的产量、质量。若采收过早,种子营养物质积累少,后熟效果差;若采收过迟,种果开裂,种子撒漏严重,导致种子产量降低。

秦艽为常用中药材,是甘肃道地中药材之一,由于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步扩大,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人工驯化栽培已成为保障药源供应的必由之路。秦艽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人工栽培后植株根茎粗大,龙胆苦苷含量到达《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甚至较野生品种优越,可以替代野生资源[25].但是由于秦艽种子小,寿命短,且具有后熟作用[26],在自然条件下保存的隔年种子发芽率很低[27],为人工驯化栽培带来一定的困难。研究秦艽种子灌浆特性,明确种子成熟采收期可为秦艽人工驯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有利于秦艽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结论

本研究表明,4年生秦艽GQ05-2植株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6月中旬开始抽薹,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盛花期。花后第8天开始种子鲜质量快速增加,干物质积累缓慢,开花后第8~16天含水量迅速上升,在花后第16天达到76.63%,此时种子开始转入灌浆高峰期,持续时间达到20 d.花后第29~40天为稳增期,鲜质量增加速度趋于平稳,并在花后第40天左右千粒鲜质量达到最大值(0.221 7 g),较开花后第4天千粒鲜质量增加538.9%;之后因脱水加快,千粒鲜质量急剧下降,至灌浆末期种子千粒鲜质量逐渐接近干质量的水平。千粒干质量的变化趋势呈“S”形曲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籽粒形成期持续17 d,干物质积累量较少,千粒干物质积累量大约为0.03 g;灌浆中期持续20 d,灌浆速度快,粒质量迅速增加,千粒干物质积累量约为0.07 g,为种子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灌浆后期持续26 d,干物质积累缓慢,千粒干物质积累量为004 g.在整个灌浆过程中,灌浆速率呈“慢-快-慢”的规律,花后第32天出现灌浆高峰。

一般认为,种子籽粒脱水加快、干质量和含水量趋于稳定是种子成熟的标志[7].在本试验的大田观察中发现,随着灌浆时间的延长,种子种荚由白绿色变成白褐色,种子由黄白色变成黄褐色时,种子已经完成灌浆,当籽粒开始脱落时,种子已完全成熟,为适宜采收期,即秦艽种子开花后第56天左右(秋分前后)采收最佳。由于秦艽花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其种子应分批采收。

参考文献:

[

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1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3-254.

[2]张恩迪,郑汉臣. 中国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M].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28.

[3]赵洋,陈垣,郭凤霞,等. 三年生当归不同节位花穗籽粒灌浆特性研究[J]. 中药材,2009,32 (6):837-840.

[4]石有太,陈垣,郭凤霞,等. 掌叶大黄种子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2009,18 (3):178-183.

[5]石有太,陈垣,郭风霞,等. 掌叶大黄籽粒营养物质积累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979-1983.

[6]郭凤霞,常彦莉,林玉红,等. 甘肃贝母种子灌浆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2010,19 (2):97-102.

[7]荆志宇,郭凤霞,陈垣,等. 蒙古黄芪种子灌浆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2011,20 (1):161-166.

[8]穆祯强,于洋,高昊,等. 龙胆属秦艽组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

[9]黄璐琳,杨晓,丰先红,等. 秦艽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2011,13(5):40-43.

[10]蔡秋生,张志红,高慧琴. 秦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6):55-58.

[11]王琬,梁宗锁,解娟芳,等. 秦艽组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4(8):188-192.

[12]蔡子平,漆燕玲,王宏霞,等. 秦艽温室育苗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2(4):54-55.

[13]彭云霞,王宏霞,蔡子平,等. 不同成熟度秦艽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1(8):956-957.

[14]陈千良,石张燕,孙文基,等. 不同栽培年限秦艽药材质量变异研究及适宜采收年限的确定[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2):277-281.

[15]米永伟,陈垣,郭凤霞,等. 麻花秦艽种子灌浆充实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3,22(6):129-135.

[16]王怀林,幸福,汤利,等. 4种淫羊藿属植物开花结实现象的观测与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94-96.

[17]刘小勇,马彦,于良祖,等. 重茬苹果园土壤处理试验[J]. 中国果树,2005(2):16-18.

[18]明道绪.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7-179.

[19]于顺利,陈宏伟,李晖. 种子重量的生态学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2007,31(6):989-997.

[20]邵慧,夏中华,金彦刚,等. 江苏淮北地区13个主导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8):91-93.

[21]叶靖,董立强,王术,等. 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6):73-75.

[22]曾浙荣,庞家智,周桂英,等. 我国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6):720-728.

[23]Silvertown J W. Seed size,life span and germination date as co-adapted features of plant life history[J]. American Naturalist,1981,118(6):860-864.

[24]武高林,杜国祯. 植物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策略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19(1):191-197.

[25]刘丽莎,姜北岸. 甘肃不同地区秦艽的龙胆苦苷含量比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0):706-707.

[26]李惠娟,王耀芝. 秦艽的胚胎学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4,14(4):243-248.

[27]张西玲,王岚,刘丽莎. 麻花秦艽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J]. 中药材,2004,27(3):160-161.江苏农业科学第45卷第23期张婷,赵林,张梅,等. 不同苹果品种花粉的生物学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3):147-149.

药用生物植物学作业 篇5

晶纤维指有一种晶鞘纤维,可称晶纤维,是一束纤维的外侧包围着许 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所形成的符合体的总称。如甘草,黄柏。须根系指如果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由茎的基部节上生出许多大 小,长短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假果指有些植物除子房外尚有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以及花序轴 等参与果实的形成,这种果实称为假果。无限花序指花序轴在开花期内不继续伸长,产生新的花蕾,话的开放 顺序是由花序轴下部依次向上开放或花序轴缩短,花由边缘向中心开 放,这种花序陈伟无限花序。直根系指凡由明显发达的主根以及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 双受精现象指被子植物在受精过程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 子,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发育形成三倍体的胚乳,这种胚乳为 幼胚发育提供营养,具有双亲的特征,能为新植株提供较强的生活力。聚合果指由一朵花中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生长在花托上并与花托共 同发育成果实。菌核指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断的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去除原有细胞壁或抑制新生细胞 壁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对渗透敏感的 细菌。具体包括细胞膜和膜内细胞质及其他具有生命活性的 细胞器。植物和动物的如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而 细菌如核糖体、拟核等。气孔指在表皮上(特别是叶的下表皮)出现一些星散或成形 分布的小孔,称为气孔。子实体指某些高等真菌在繁殖时期形成能产生孢子的菌丝 体。嵌晶纤维指有的纤维次生壁外层突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称为 嵌晶纤维。定距式检索表指将检索表中两个相对应的分支,都编写在距 左 边 有 同 等 距 离 的 地 方,每 一 分 支 下 边,相 对 应 的 两 个 分 支,较先出现的又向右低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 终点为止。采用二歧原则,选择相反特征对。真果指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生药指的是纯天然为经过加工或者简单加工后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 物类中药材。,从广义上讲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生药也陈伟天然药物。生药学(pharmacognosy)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 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 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

药用植物学考试题 篇6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是属于(C)系统 A自然分类B生殖器官分类C人为分类D药用部位分类

2.裸子植物属于()

A低等植物B 隐花植物C孢子植物D显花植物

3.石花菜既能药用有能食用,它属于()

A蓝藻门B红藻门C绿藻门D褐藻门

4.能引起肝癌的是()

A杂色曲霉B黑曲霉C桔青霉D黄曲霉

5.淡竹叶的叶脉是()

A平行脉B横出平行脉C网状脉D分叉脉

6.下列植物中不属于高等植物的是()

A海金沙B地钱C木耳D天麻

7.植物分类中比基本单位低的单位是()

A亚种 B科C种D属

8.下列植物中果实为角果的植物的是()

A黄芪B萝卜C栀子D黄芩

9.下列具隐头花序的植物是()

A肉桂B栝楼C野菊花D无花果

10.番红花要用部位为()

A花柱B去掉子房的管状花花花柱和柱头

11.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维管组织首先出现在()A地衣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裸子植物

12.叶状地衣从横切面观察可分为()

A1层B2层C3层D4层

13.两种均为唇形科植物的是()

A黄檗、薄荷B天麻、姜C白芍、黄芩D益母草、丹参

14.蓼科的药用植物,其营养器官的独特之处是()

A叶互生B具块根C具膜质托叶鞘D单叶全缘

15.芍药的植物形态为()

A落叶乔木B常绿灌木C落叶灌木D多年生草本

16.下列植物中以种子仁入药的药材是()

A侧柏B女贞C五味子D龙牙草

17.地黄的入药部位是()

A块根B圆锥跟C根茎D块茎

18.苔藓植物的孢子体()于配子体上

A腐生B共生C寄生D借生

19.根据子房与花托的联合方式的不同,梅为()

A上位子房,下位花B上位子房,周位花C下位子房,上位花D下位子房,周位花

20.人参为那个科的植物()

A伞形科B五加科C人参科D樟科

21.果实为双悬果的药用植物是()

A莎草B当归C姜D白芨

22.具合蕊柱的药用植物的是()

A李B菊花C当归D天麻

23.药材金银花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为()

A挥发油B绿原酸C生物碱D皂甙

24.山茱萸、红花的主要药用部位分别为()

A果实、花B茎皮、花序C叶、花蕾D果实、去掉子房的管状花

25.龙眼的药用部位是()

A果皮B假种皮C果实D种子

26.中药功劳木指的是()

A十大功劳的茎B枸杞的茎C枸骨的枝D构树的枝

27.中药黄柏的关黄柏或黄皮树的()

A叶B茎C树皮D种子

28.淡竹的植物形态为()

A木本B藤本C一年生草本D多年生草本

29.北细辛的药用部位是()

A叶B块茎C全草D种子

30.又叫南柴胡的植物是()

A大叶柴胡B兴安柴胡C紫叶柴胡D狭叶柴胡

31.夹竹桃科对癌症有治疗作用的植物()

A罗布麻B萝芙木C络石D长春花

32.连翘、白蜡树属于()

A木犀科B木兰科C冬青科D木槿科

33.人参、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A黄酮B香豆素C人参皂甙D二萜类

34.作为中药血竭来源的植物是()

A龙胆B箭叶龙血树C棕榈D椰子树

35.植物花瓣具唇瓣,雄蕊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粉结合成花粉快的科是()

A姜科B兰科C罗摩科D薯芋科

36.合瓣花亚纲中单叶对生、轮生,全缘,具托叶的植物是()

A栝楼B茜草C忍冬D桔梗

37.鱼白附的药用部位是()

A叶B佛焰苞C块茎D花棒

38.黄芩的植物形态为()

A落叶乔木B常绿灌木C落叶灌木D多年生草本

39.菟丝子为那个科的植物()

A紫草科B五加科C旋花科D唇形科

40.人参的扁球形的果实成熟时呈()

A红色B黄色C青色D白色

二、填空题

1.苔纲植物的配子体为扁平的________,无背腹之分,体内无________:根是由单细胞组成的假根。

2.桑科植物桑树的根皮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果穗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

3.葫芦科植物丝瓜、冬瓜的果实为________果,豆科植物合欢、决明的果实为________果。

4.乌头的栽培种的母根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其侧根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

5.何首乌为多年生缠绕草本,其块根的断面上出现的云锦花纹应是________,其茎藤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

6.河南省在全国闻名的四大怀药指的是:________、怀地黄、怀菊花、________.7.水生植物莲的根状茎的节部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莲子中的绿色胚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

8.芍药的栽培种,其刮去外皮水煮后干燥的根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而野生种不去外皮的根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

9.宁夏枸杞的果实入药,称________,枸杞和宁夏枸杞的根皮入药,药材名为________。

10.姜科植物姜黄的根状茎入药,其药材名为________,块根入药,其药材名为________。

三、判断题

()1.合欢的根皮、花、种子都做药用。

()2.橘的成熟果实的果皮称为陈皮,未成熟果实的果皮称为青皮,幼果称枳。

()3.苏铁纲植物单叶扇形,先端二裂,叶脉二叉状分支

()4.雌花和雄花分别存在于同种异株上称为单性异株。

()5.马尾松的胚珠和种子裸露不包被于子房之中。

()6.唇形科植物的典型特征为叶对生,茎四棱,花冠唇形,蒴果。

()7.山楂入药部位为果实,其果实为梨果,为假果。

()8.肉桂是木犀科植物桂花的树皮。

()9.桔梗是夹竹桃科植物,其植物体为草质缠绕藤本,具白色乳汁。

()10.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

四、名词解释

1.中药

2.叶状地衣

3.无胚植物

4.孢子叶

5.种

五、简答题

1.请说明毛茛科与芍药科的区别。

2.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3.请说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4.某植物的花解剖特征如下: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成总状花序:萼片4,分离,2轮;花瓣4,具爪,排成十字形;雄蕊6,4长2短;子房上位,由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假隔膜分成2室。长角果或短角果。请写出其花程式,并判断是那个科植物,写出该科的两种药用植物及该植物的药用部位。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篇7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野外实习基地,药用植物园

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及合理应用的一门应用型学科。药用植物学是高等医药院校中药专业、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形态解剖和分类学两大部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等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实验教学的改革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探索三大功能。

1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通常分为实验室实验和野外实习两部分。

实验室实验基本上是按教材的要求对药用植物进行性状观察,对细胞、组织、器官进行显微观察,按部就班地进行,将实验的内容一一列出,然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要求完成实验,设计性综合实验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在药用植物园、公园或其他实习地点,带领学生识别植物。特点是学生围着教师,教师不厌其烦告诉学生这是哪个科哪种植物,学生得到的是表面、零碎的间接知识,同时学生野外实习也成了单纯的认识物种竞赛。离开了实习地特定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野外实习获得的知识都会忘记。

以上归结起来,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便是:(1)实验内容重复、陈旧;(2)实验模式单调呆板;(3)学生能力难以提高。

2 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随着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用植物学中的推广应用,对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使实验教学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校实际,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2.1 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应达到更高要求,因此需要调整原有的实验教学项目与内容,对一些实验项目进行删除或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前期注重狠抓基本技能,后期注重提高兴趣,拓展视野。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后,可以在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适当结合生药学的相关知识安排一个综合性实验[1],让学生按照自主意愿,自由选择药用植物,自己动手制作组织切片观察。我们已经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实验条件

药用植物学所研究的内容需要记忆的很多,要求教师的授课语言既要科学严谨、又要简洁生动、便于记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会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板图及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使药用植物学的微观知识宏观化、抽象知识形象化、间接知识直观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教学内容活动,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智力的开发。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更先进的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如购买一定数量的GPS定位仪和数码照相机,可以将所观察植物定位,实现地标化和数字化,不仅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方法,而且可以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利用数码显微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2,3]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进行改革尝试,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数码显微镜、多媒体投影等设备示范示教,尤其是遇到学生不易找到的或者提问较多的显微结构、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利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传输到投影上,对全体同学进行难点示教,如各种导管类型的区分等可以进行难点示教,做到有的放矢。

2.3 积极开辟野外实习基地,提高野外实习效果

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药用植物学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时间短,内容相对复杂,且在开放的野外教学环境里组织教学难度大。但是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热爱药学事业等方面却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野外实习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笔者所在教学单位近5年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我们每年7月至8月会组织学生深入河南豫西伏牛山区或豫南太行山区的野外教学实习单位(河南栾川龙浴湾国家森林公园、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南南召辛夷GAP种植基地,河南商城黄柏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展野外实习。在野外实习期间,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恰当分组学习,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植物标本,通过查阅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河南植物志等工具书及有关文献,对各个种及种下等级做出正确的鉴定。同时要求学生编制校园及其他实习地点典型植物的科、属、种检索表,牢固掌握鉴定、识别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们以后还会陆续开辟新的、更大范围的野外实习基地,以满足扩招和教改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数码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方法。即为了达到更好的野外实习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师讲解的同时,配合网络教学,即建立药用植物学实习教学的网站,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

2.4 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园的作用

笔者所在单外在2007年建立了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园,在园区内已经栽培种植栀子、望春花、金桂、银桂、山茱萸、决明、墨旱莲、尼泊尔酸模、景田三七、小茴香、菘蓝、金银花、甘草、黄芪等56种药用植物,配合校园实习和课余劳动,使学生参与药用植物园的建设与管理,并不断引种新品种,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认知水平同时得到发展。同时药用植物园还与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的科研项目结合,催化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老师、学生的肯定和好评。

2.5 建立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有相应的考核体系做保障。为了使学生的实验成绩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思考可以将实验考核评定划分为四部分:(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实验预习情况,课堂纪律等;(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每次实验都要写详细的实验报告,老师负责批改;(3)实验操作成绩,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4)鉴别实验考核,主要是任选具有典型特征的药用植物,让学生识别植物的种类,教师根据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评定成绩。这样四者结合,既保证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加强实践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突破口之一。通过对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期望能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荆云,白素平,吴艳芳,等.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208-209.

[2]彭安,郭冬生,张维.生命科学创新教育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03,3(4):56-57.

观赏、药用、绿化植物等 篇8

一、形态特征

小叶万年青株高约30厘米,茎基部匍匐,上部斜生,分枝力特强,节间长5厘米左右,节上易生根,茎椭圆形,叶长5~10厘米,叶宽2厘米左右,边缘全缘先端略尖,基部鞘状,鞘的顶部和基部均有疏毛,叶面叶背均绿色。花粉红白色、细小,合生于一圆柱状的管上,长2厘米,花微香。

二、生长习性

小叶万年青喜阴湿的环境。耐热又耐旱,生长适温为15~30℃,低于15℃生长较缓慢。在肥沃的沙壤土、碎渣土、垃圾土上生长最好,其余土壤也能生长。南方于春、秋、冬季,北方于春末夏初栽培,气温低于5℃可于大棚内或室内栽培。

三、栽培要点

小叶万年青属多用途植物,可作公路、铁路、城市公园、花台的林下绿化栽培,还可作阳台或室内外盆景栽培。盆栽土选择肥沃的沙壤土或未污染的垃圾土、腐叶土为好,每盆一次栽2~3株。如大面积栽培,在较潮湿的地方作草坪或作防风固沙的绿化植物栽培,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栽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0天左右就能成活,在生长期间一般每月施一次腐熟的液肥,以满足植物所需营养。第二、三年后可根据个人爱好进行整形,还可分株另行移栽。生长期一般无病虫危害。如药用,全年可采,全草入药,鲜用或晒干均可。(四川 魏开伦)

食疗型黑小麦“聊麦黑17”

“聊麦黑17”是由山东省聊城市农科院选育的黑小麦品种,经多点试验和小面积示范,2004年通过专家实产验收鉴定。

一、特征特性

聊麦黑17为半冬性,幼苗匍匐,叶色深绿,田间生长比较繁茂,抗寒性较好,单株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8厘米,茎秆粗壮,茎壁厚,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结构较合理,穗方形、长芒、白壳,籽粒黑紫色、硬质。667平方米(1亩)穗数42万左右,穗粒数35~37粒,千粒重42克以上。对条锈病免疫,高抗叶锈病(2级),白粉病轻度感染(3级),具有独特的抗蚜性能,后期叶片感染叶枯病,熟相好。

二、栽培技术要点

上一篇:我的德育故事下一篇:诗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