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食用农产品

2024-07-20

初级食用农产品(精选3篇)

初级食用农产品 篇1

从2016年3月1日起, 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场所需设置农产品检查制度, 批发市场需对场所内所售农产品进行抽检并记录, 同时, 13种禁止销售的农产品不得进入市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明确规定从3月1日起, 进入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将接受批发市场的抽检, 而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场所也将建立农产品检查制度。

根据《办法》, 农贸市场等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检查制度, 对销售者的销售环境和条件以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 或者委托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 开展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或快速检测, 并根据食用农产品种类和风险等级确定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 与屠宰厂 (场) 、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签订协议的批发市场开办者, 应当对屠宰厂 (场) 和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了解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相关信息, 查验种植养殖基地食用农产品相关证明材料以及票据等。

此外,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或者个人生产的食用农产品, 需由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等出具产地证明,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生产的食用农产品, 需由本单位出具产地证明。

在销售者义务方面, 《办法》规定了13种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销售禁售农产品将依照食品安全法给予相应处罚。

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包括:

(1) 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和剧毒、高毒农药, 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

(2) 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

(3)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4) 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

(5) 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

(6) 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

(7) 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

(8) 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9) 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

(10) 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

(11) 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销售的;

(12) 标注虚假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者地址, 或者标注伪造、冒用的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13)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

初级食用农产品 篇2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根据组织制度理论, 任何企业都生存于社会制度环境当中, 并面临各种制度因素的制约。构成影响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各种制度因素源于各利益相关者对食品可追溯性提出的一致要求。企业通过改进自身行为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其行为的预期或要求, 以求得生存的合法性。DIMAGGIO & POWELL (1983) 用强制性、规范性与模仿性三种驱动力解释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部门、消费者公众媒体的要求或预期等在促进企业对某一具体行为进行改进的作用;[8]杨东宁和周长辉 (2005) 认为处于企业内部的企业高层决策者、企业员工、组织惯性等对企业行为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并用战略导向、学习能力与经验传统三种制度驱动力解释。[9]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以下在食品安全形势加剧的背景下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驱动力假设。

1.外部驱动力假设

(1) 强制性驱动力假设。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企业食品安全行为具有强制性约束, 企业可能主动通过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寻求改进, 避免严格的管制甚至法律制裁或经济赔偿。国际上, 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部分食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性, 市场准入标准大大提高, 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出口企业构成贸易壁垒。因此, 提出两条假设:H1:面临的食品安全管制越严格, 企业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H2:面临着出口贸易壁垒威胁时, 企业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2) 规范性驱动力假设。

随着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消费和关注食品安全。[10]企业承受的食品安全压力越来越大, 不得不在食品安全专业化方面做出改进, 因而可能采取积极的食品安全行为来维护企业的形象。因此, 提出假设H3:企业面临的消费者及媒体压力越大, 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3) 模仿性驱动力假设。

模仿性趋同通常来自社会心理压力, 企业总是向同类企业看齐。当本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时, 企业为了避免失去竞争优势会进行竞争性模仿。因此, 提出假设H4:当所处行业越来越多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时, 越可能采取类似行为。

2.内部驱动力假设

(1) 战略导向驱动力假设。

由于消费者、投资者偏好高质量产品并愿意支付额外费用, 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形成新的商机, 具有远见的经营者会将其作为一种战略竞争策略, 以争取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同时, 这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的行为。因此, 提出假设H5:经营者质量安全战略导向意图越明确, 企业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2) 学习能力驱动力假设。

企业员工学习能力通常表现为积累的知识丰富的程度, 对复杂问题的认知与接受度, 学习能力越强对新技术的认知程度、合作精神、学习愿望和创新能力也相对较高, 推动企业内部过程革新的决策和实施就越容易。学习能力越强对质量可追溯体系认识也较深刻, 接受程度也更高, 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也就越容易进行。因此, 提出假设H6:员工学习能力越强, 企业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3) 经验传统驱动力假设。

企业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运营, 其发展方向具有路径依赖性。经验往往会沉淀为惯例性的思维或行为方式, 并影响着企业下一步的运营决策。如果企业进行了HACCP体系等认证, 那么其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 提出假设H7:企业具有质量安全认证的经验传统时, 越可能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二、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与测量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选择外部与内部驱动力以及控制变量三大类共11个变量, 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驱动力进行研究。根据调查情况, 有55.6%的企业建立了质量可追溯体系, 44.4%的企业没有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1)

(1) 外部合宜性驱动力。

①强制性驱动力。强制性驱动力表现为管制强度和出口管制。本研究采用政府监管部门每年对企业产品抽检次数 (X1) 来测量政府管制强度。由于食用农产品企业出口可能面临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 因此选择是否出口 (X2) 来测量出口管制。②规范性驱动力。现实生活中, 公众对大品牌企业赋予较高的期望, 所以企业品牌越大, 曝光率越高, 关注度越高, 受到的消费者和媒体压力也越大。因此, 用企业品牌大小 (X3) 测量规范性驱动力。③模仿性驱动力。本研究中模仿性驱动力用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是否考虑同行的行为 (X4) 来测量。

(2) 内部合宜性驱动力。

①战略导向驱动力。本研究中选择质量安全优势竞争力因子值 (X5) 作为对质量可追溯体系战略导向的具体测量。②学习能力驱动力。员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能力的大小, 本研究采用员工学历 (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总人数的比例) (X6) 来测量员工学习能力的大小。③经验传统驱动力。本研究采用企业质量安全认证 (X7) 测量经验传统驱动力。具体指企业已经实施的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包括绿色食品认证、ISO9000系列认证、HACCP体系认证等。

(3) 控制变量。

由于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不仅受到内外部驱动力的影响, 还受到诸如企业资源等因素限制以及未知因素的影响, 所以还必须考虑到控制变量的作用。本研究选择所有制结构 (X8) 、企业年龄 (X9) 、企业规模 (X10) 、企业经营模式 (X11) 作为控制变量。

经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处理, 各变量的赋值与均值分布如表1所示。

2.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课题组2010年7月至10月份对四川省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而展开的一项问卷调查。根据四川省食用农产品企业的分布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 调查采用非随机方法抽样, 抽样区域主要包括成都、遂宁、眉山、乐山等城市范围的20个区 (县) , 基本覆盖企业分布的主要区域, 选定已经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HACCP体系认证的食品安全行为较好的企业为调查对象, 采用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问卷87份, 剔除无效和不全的问卷6份, 最终取得有效问卷81份, 有效回收率为67.6%。

3.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对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 根据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 除了战略导向驱动力与是否出口、企业规模与企业年龄间相关系数大于0.3以外, 其余变量间相关系数均小于0.3, 说明各变量之间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由于企业是否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为虚拟编码的二分定性变量, 所以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假说。假说检验包括3个模型:模型Ⅰ中纳入外部驱动力变量与控制变量,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注:*、**、***分别表示在10% 、5%和1%水平下显著。

模型Ⅱ中纳入内部驱动力变量与控制变量,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

模型Ⅲ中纳入所有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

(1) 整体模型检验结果。

求解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参数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 本研究中采用对数似然值、卡方检验值、Cox&SnellR2和NagelkerkeR2等统计指标对回归模型进行整体评价。对数似然值越小, 意味着回归方程的似然值越大, 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根据表2, 模型Ⅰ、Ⅱ、Ⅲ的对数似然值分别为41.61、74.78、27.14, 三个模型的拟合优度都很高。模型Ⅲ优于模型Ⅰ和模型Ⅱ, 模型Ⅰ优于模型Ⅱ。结合卡方检验值、Cox&SnellR2和NagelkerkeR2三项统计指标, 同样支持三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的差异。

(2) 外部合宜性驱动力假说检验结果。

根据表2, 抽检次数 (X1) 在模型Ⅰ和Ⅲ中都在10%水平下显著, 假设H1 (管制力度) 得到实证支持。这说明为了适应政府管制, 企业会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其产品质量安全。调查发现, 在政府的管制下, 一些企业积极实施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或HACCP体系认证等, 成都市启动猪肉、蔬菜、水果、菌类等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后, 促使销往该市场的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是否出口 (X2) 在模型Ⅲ中达到5%的显著水平, 假设H2 (贸易壁垒) 得到实证支持。说明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出口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调查也证实, 高金食品公司、蓝雁集团为了产品出口, 率先建立猪肉可追溯体系以满足进口国对产品可追溯性要求。

企业品牌类型 (X3) 达到5%显著水平, 假设H3 (消费者及传媒压力) 得到模型Ⅲ的支持。这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消费者与媒体舆论对企业的压力在增大, 这对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模型Ⅲ中, 同行压力 (X4) 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影响达到1%的显著水平, 假设H4 (同行压力) 得到实证支持。这说明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行为, 会导致同行业中其它企业的竞争性模仿。根据访谈得知, 部分企业因为同类企业建立了质量可追溯体系, 才随即采取模仿行动, 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3) 内部合宜性驱动力假说检验结果。

根据表2, 质量安全战略导向 (X5) 在模型II与模型III中分别以5%和10%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 假设H5 (质量安全战略导向) 得到实证支持。这说明企业经营者把质量安全作为战略导向, 把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视作企业的发展机遇, 进而把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作为一种竞争策略, 以此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经济效益。

模型Ⅲ中, 员工学历 (X6) 和质量安全认证 (X7) 的显著系数都大于10%, 假设H6 (员工学历) 和H7 (质量安全认证) 都不成立, 学习能力驱动力和经验传统驱动力的作用尚未得到实证支持。这说明企业员工学历对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作用不明显, 可能原因为建立可追溯体系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问题, 一般员工难以参与, 也可能是员工对质量安全了解程度、合作精神、学习愿望和创新能力有限所致;同时, 企业已经采取的质量安全措施如绿色食品认证、HACCP认证等, 对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决策影响不大。调查中发现, 有的企业采取了部分质量安全措施, 但不愿意建立可追溯体系, 究其原因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和与原有质量管理体系不兼容, 或者可追溯性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只考虑内部驱动力的作用时, 战略导向、学习能力与经验传统驱动力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影响均显著, 验证了内部驱动力的作用。而只考虑外部驱动力的作用时, 规范性与模仿性驱动力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影响显著, 但强制性驱动力中仅抽检次数变量的影响显著, 是否出口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在考虑两者的共同作用时, 除战略导向外, 学习能力与经验传统内部驱动力对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影响不显著;而强制性、规范性与模仿性外部驱动力的影响均显著。可见, 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受到内部与外部驱动力的作用, 而且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驱动力是促使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主导因素, 内部驱动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 我们提出促进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议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政府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 加强食品安全管制, 促进更多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以缓解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加快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 对食品的市场准入提出明确的要求, 推进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步伐。三是各级主管部门可扩大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试点企业的范围, 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 让试点企业在该地区或行业中起到带头作用, 带动更多的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四是企业自身应增强对可追溯性的认识,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 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的程度、深度和宽度, 提高质量管理能力, 促进品牌建设。五是将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与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有机结合, 以促进各体系共同发挥作用。

摘要:在食品安全形势加剧背景下食用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是来自企业内外部的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四川省8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驱动力是促使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主导因素, 内部驱动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管制力度, 同时加强培训和宣传, 通过试点企业带动等措施来促进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企业,质量可追溯体系,制度理论,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Golan, E., Krissoff, B., Kuchler, F.Traceabilityin the U.S.Food Supply:Economic Theory and IndustryStudies[R].USDA, EconomicResearch Service, AgriculturalEconomic Report, 2004, No.830, March.

(2) 于辉, 安玉发.食品安全中实施可追溯体系的理论探讨[J].农业质量标准, 2005, (03) .

(3) 邢文英.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J].世界农业, 2006, (04) .

(4) 杨秋红, 吴秀敏.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

(5) 郭斌, 杨昌举.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及其在转基因食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养殖, 2004, (01) .

(6) Matthias Heyder, Thorsten Hollmann-Hespos, Ludwig Theuvsen.Agribusiness Firm Reactions to Regulations:The Case of Investments in Traceability Systems[J].Int.J.Food System Dynamics 2010, (02) .

(7) DeJonge, J.VanTrijp, H.Goddard, E.ConsumerConfidence in the Safety of Food in Canada and the Netherlands:The Validation of a Generic Framework[J].Food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08, (05) .

(8) Dimaggio, Paull.&walter a.powell.the iron cagerevisited:Institution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in organization Fields[J].Ae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 (48) .

(9) 杨东宁, 周长辉.企业自愿采用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的驱动力: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5, (02) .

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研究 篇3

1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基本内涵

1.1食用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属于农产品的范畴,又区别于农产品。根据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是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后经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所规定的农产品不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而制成的产品。2009年,我国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在这部法律中被规定为: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袁占芳(2014)进一步阐述了食用农产品的概念,她认为食用农产品是指可供人食用、饮用的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根据这一概念,可以简单地将食用农产品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植物类产品,如粮油、蔬菜、瓜果等;二、畜牧类产品,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三、渔业类,如水产动植物产品等。虽然食用农产品与农产品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其与农产品一样,种类丰富、可供人们消费的选择性很大。

1.2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

对于农业上所说的风险,国内外以及不同的专家学者各有自己的看法,但归纳起来存在一个共同点: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损失和利益的不确定性。本文所要研究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具体是指食用农产品在生产、储运和销售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行情及消费需求等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农户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根据表现形式不同,主要分为价格风险和滞销风险。

1.2.1价格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一种客观规律。食用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也符合这一规律,但又存在差异性。由于农产品自身具有生物生长周期特性,当期价格影响的是农产品下一收获周期的供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将会严重影响当期消费需求量,给生产者下期生产决策造成错误指导。反之,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变化增加或减少食用农产品的供给又将影响当期市场上食用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如此相互影响、循环反复,食用农产品生产难以达到市场供求平衡状态,从而形成了价格风险和滞销风险。近年来,食用农产品市场频现“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现象,“姜你军”、“苹什么”、“豆你玩”、“火箭蛋”、“油他去”等各种网络热词揭示了价格风险所掀起的市场浪潮。

1.2.2滞销风险。纵观近年来食用农产品市场,滞销现象已经成为年复一年的常见现象。2015年夏季,被媒体公开报道的西瓜滞销现象几乎同期出现于广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安徽省草莓主产县长丰草莓大量滞销,价格大跌使得全县损失达到了1.5亿元;浙江温州苍南地区的大面积番茄滞销,因价格太低农户们宁可让西红柿烂在藤上也不愿去摘;山东滨州芹菜严重滞销,价格低至0.15元/500g仍无人问津。多种食用农产品滞销风险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期滞销又会推动下期该种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市场的不稳定。蔬菜、水果类农产品往往更容易出现滞销风险,因为这类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生产周期,产品上市时间较为集中,加之农户掌握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所导致的盲目种植都会导致滞销风险的发生。

2构建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从国际上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监测预警体系非常完整,从农业数据的采集、分析到发布整个过程的监测预警工作由政府主导开展,每年发布的展望报告权威性高,对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影响大。为防止农产品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我国农业部于2011年专门成立了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各级政府部门也纷纷开始进行农业监测预警新机制的探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1整体思路

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是运用先进的模型技术和数据系统,对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实行全产业链的动态监测,利用收集的数据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及时实施先兆预警,发布监测预警信息,为相关决策部门和市场主体提供参考以便做出准确判断。构建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主要以价格为监测目标,从生产成本、供求关系、市场流通与消费等方面开展分析和预警工作。

2.2指标体系选取

价格是最能反映市场风险的信号,产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则意味着市场发生极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对食用农产品价格实施监测预警是应对市场风险的良好措施。食用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田头价格,供需关系影响农产品市场均衡,市场失衡则导致价格异常波动,流通过程会增加农产品的成本。本文在监测预警指标的选取上尽可能全面考虑,将选取的监测预警指标分为四大类和若干个,具体如下表所示:

2.3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对食用农产品市场实施监测和风险预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是难以完成的。近十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LBS(基于位置服务)、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运用计算机对食用农产品市场进行监测预警成为最经济、最便捷、最精确的做法。本文借助计算机操作,构建了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具体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和信息发布四个模块。各模块贯穿于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过程,尽可能做到细化、精准分析。首先,将根据各监测预警指标采集的数据整理、归类,建立实时价格数据库和实时市场行情数据库,然后由农产品市场专家和精通计算机技术人员合作,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模型运行对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如果出现价格异常波动、供需不平衡等趋势则立即启动风险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3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建议

不断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才能科学地缓解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系统建设,还需要政策、财政和人才的支持。

3.1完善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本文构建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完善各模块的工作,才能保证整个系统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行。

3.1.1做好食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汇总。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大量而准确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因此,做好食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工作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关键。各级政府应牵头构建数据采集综合汇总平台,不仅要安排相关部门进行信息采集,还要通过平台与其他市场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汇总数据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住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信息。

3.1.2优化食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指标。食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指标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构建更加合理的指标体系。除了对市场基本价格信息的监测,建议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与市场专家协作,针对农产品市场发展和主要风险趋向深入研究,制定一套更为合理的监测预警指标,以便更加及时、准确的发现风险苗头,提高市场风险防范能力。

3.1.3拓宽市场监测预警信息传播渠道。为保证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与有效性,有关部门应开拓信息发布途径、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尽可能将信息传播给农户、消费者和农产品市场有关主体。一般地,信息发布及传播渠道有报纸、电视、广播、农业信息平台与网站。因移动互联及终端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移动设备成为便捷的信息获取工具,将电子移动设备与农业数据、信息库相连接,能够使用户实时查看食用农产品最新价格和市场行情,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3.2提高监测预警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一支由市场调查人员、信息采集人员、市场分析师、计算机有关人员、市场预警专家、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相关方面的人才组成的高素质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队伍。通过科学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个人能力,使整个监测预警系统中的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模型模拟、形势评判工作都能由最优秀的团队负责,实现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结果的最优。

3.3加大国家政策与财政支持的力度

建立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加强对市场运行状态的掌握,及时发现问题,提前向市场相关主体提供信息,引导他们做出更为科学、准确的决策,也为政府干预市场、制定宏观决策提供借鉴。然而,实施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支持。各地应设立专项资金供建设监测预警系统、搭建农业信息平台、选拔与培训人才等使用。

4结语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大环境下,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日益剧增,风险的发生给市场参与主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风险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做好提前应对,是一种成效明显的防范与规避措施。结合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构建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是一种省时省力、有效高效的手段,但做好食用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努力。

摘要: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更是国家自立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生产经营受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价格波动大,农业面临的风险趋于多样化、复杂化。以农产品范畴内的食用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面临的市场风险,构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并对加强市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风险,监测预警

参考文献

[1]何灏.关于价格监测体系和预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思考[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03):30-33.

[2]周向阳,张建华,吴建寨.构建中国玉米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的思考[J].农业展望,2014(08):55-58.

[3]焦泰文.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促进农产品稳定供给[EB/OL].http://www.moa.gov.cn/fwllm/xxhjs/dtyw/201206/t20120629_2775007.htm,2012-06-06.

[4]杨帆.农产品市场风险应对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3):206-207.

[5]袁占芳.农产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的概念辨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04):271-272.

[6]朱晓燕.农产品市场风险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2):141-142.

[7]毛玲玲,傅国华.浅议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8(17):18.

[8]童国辉,田洁,高剑飞.关于农产品“滞销”问题的思考[J].北方经济,2013(19):65-66.

[9]王伟国.我国棉花价格预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10]崔俊芝.迎接智慧化生活的新时代[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5(21):14

[11]杨坤,王志峰.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0(11):37-39.

上一篇:拟建项目经济评价下一篇:美术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