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4-08-02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精选12篇)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1

摘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及“四严”的新要求, 分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产地环境、生产经营方式、标准化生产、支撑体系、执法监管等方面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化依法监管, 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强科技支撑和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促进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挑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加入WTO以来,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入了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近年来, 在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推动下, 我国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保持了平稳向好, 突出问题得到遏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 通过无公害认证的产品已占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40%以上;例行监测范围已基本覆盖主要城市、主要农产品产区及大宗农产品。2014年, 农业部组织开展了4次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共监测31个省 (区、市) 、151个大中城市、5大类产品、117个品种、94项指标, 抽检样品43924个, 总体合格率为96.9%。其中, 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3%、99.2%、93.6%, 水果、茶叶合格率分别为96.8%、94.8%。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社会公众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对象已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向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等多方面信息转化。目前, 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状况, 与城乡居民的关注度、容忍度相比, 与日益加剧的国际贸易技术性壁垒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产地环境污染凸显、农业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仍较落后、农业标准化生产比例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仍较薄弱的情况下,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和突发问题时有发生,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1 挑战

1.1 产地环境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符

良好的产地环境是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1) 农产品产地污染严重, 短期内难以改变。据环保部数据, 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已达333万hm2, 本底性污染治理难度较大。 (2) 农产品产地环境的基础监测较差, 有限的监测数据也不公开, 绝大多数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基层从事农业生产指导的技术人员自身对产地环境的污染情况并不清楚。 (3) 缺乏针对不同生态区、不同污染物对不同农产品质量影响的分类控制技术, 产地安全科学区划、净化产地环境等监管措施难以落地, 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还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1.2 生产经营方式与标准化生产要求不相适应

没有农业标准化, 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目前虽已制定发布农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技术规范2万多项, 但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3%。 (1) 技术规范针对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经营方式、不同气候特点、不同农产品生产者的可操作性不强, 生产企业难以直接应用。 (2) 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2.3亿个承包农户, 2/3为自给型, 南方丘陵地区的精耕细作农业, 更表现为“超小规模”的分散经营。由于农产品生产单位小而分散, 高龄化的农民普遍缺乏安全意识。 (3) 经营投入品的网点规模小, 进货渠道复杂, 开展统一的安全生产指导与管理、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标准化生产规程, 不仅难度大、成本也高。 (4) 大多数农产品产地都没有建立和实施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 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也比较落后, 因质量安全追溯的组织成本高而实施困难。即使标准化示范在试点地区取得了成功, 但向面上推广实施的难度大。据世界银行测算, 2013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增加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4%、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美国的1%。从国内看, 2013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的比值仅为1∶4.57和1∶3.75。农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的状况在较长时期内还将存在, 这种生产模式不仅与发展现代化农业不相适应, 也增加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度。

1.3 支撑体系与安全监管的任务还不相适应

我国现行的农业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产量而开展工作的,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 虽然政府不断加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 但因起步较晚, 农业周期较长, 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宽, 支撑体系与安全监管全覆盖的“四严”要求相比, 还有相当的差距。 (1) 科技支撑能力不适应。不同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影响的基础研究较差, 研究周期较长, 有限的科学数据没有形成系统的创新资源, 科技对面源污染治理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 (2) 标准支撑不适应。因危害物的品种和农产品的品种都很多, 各地生产条件差异大, 农业标准的制 (修) 定难度大。以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例, 目前已制定的标准还不及美国的一半、日本的1/10、欧盟的3%。因标准种类少、指标体系科学性差、限量指标间相互矛盾的问题较为突出, 且与国际通行标准不接轨, 从而影响标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3) 检验检测能力不适应。2014年, 农业部对277家区域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能力进行验证考核, 合格率为87.7%。多数机构更缺少对复杂农药、生物毒素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未知污染物鉴定、检测及风险排查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特别在风险排查与预警等方面有的尚属空白。县级基本都建立了农产品质检机构, 因仪器设备维护成本大, 普遍存在检测范围偏小、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乡镇大多数人员和检测经费落实不到位, 检测能力差, 运行管理滞后, 开展日常工作都较困难。 (4) 农技推广体系不适应。现有农技推广的工作重心还没有转移到质量安全上来, 对本地的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不足, 虽在示范点的某些单项上取得了成功, 但形成可复制的面上推广模式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机制, 标准、检测等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生产、经营、推广部门对标准不知不懂和错用等问题是制约农业标准化深入实施的障碍之一。 (5) 我国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机构等发展滞后, 由社会资源提供的技术支撑能力也比较弱。

1.4 执法监管能力与监管责任还不相适应

由于农产品监管对象复杂多样, 监管范围存在点多、量大、面广等特点, 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败变质、保鲜难的自然属性, 生产、流通规模小, 从业人员复杂, 决定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很多困难。 (1) 在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行政执法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致使监管不能实现无缝对接。 (2) 监管权力纵向配置不协调, 实行分级管理的农业执法, 因人事、经费由本级地方政府管理, 必然影响监管部门的执法独立性。 (3) 法律只赋予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监管的权力, 而散户农民只能以教育引导为主, 往往处在监管之外。而处在监管一线的乡镇农业部门, 检测的实用性不高, 执法力度较弱。 (4) 农业部门内部协调不够。市场监管、质量检测与行政执法, 标准制定与推广、生产指导与科技培训等部门各自为政, 没有形成监管与服务的合力, 监管过程脱节严重。

2 对策建议

2.1 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强化依法监管

新修订并已于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以来, 各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必须加快修订完善, 形成与《食品安全法》并行对接, 并着力解决从严要求、制度安排、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边界、检验检测、法律责任等重大内容, 消除监管盲区。修订《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或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管理办法》, 建立“法不允许即禁止”的农兽药残留“目录制”管理方式, 对国内登记使用的农兽药, 接轨国际食品法典 (CAC) 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残留限量。加快修订农药、畜禽屠宰等相关法规, 完善与《标准化法》等相关的配套规章, 主管部门和责任分工可以不同, 但监管制度必须高度一致。从国家层面统一规范食用农产品的概念、界定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监管的职责分工。健全农产品生产区域分类管理, 明确产地分类的标准和划分权限;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规范投入品使用。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和追溯制度, 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完善检测和标识制度, 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从制度上解决政出多门、交叉重复、标准打架等问题。国家负责统一制定强制性安全标准, 行业 (团体) 地方和企业则可因地制宜制定选择性、非强制性标准, 从根本上解决标准缺失、标准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

2.2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十三五”规划, 加强科技支撑和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安排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 用于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 理应列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内容, 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近期应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重基层的原则, 着力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 加快推动县乡两级监管机构建设, 在机构、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进一步填平补齐, 切实加强基层的执法监管能力, 实现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全覆盖、均等化。同时, 要优化人才和设备资源配置, 推进共建共享, 明确各级安全监管的重点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 防止上下一般粗, 监测指标、监测对象重复, 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率。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要以科学数据为依据。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局, 必须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技创新驱动。建议国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统筹制定全国的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整合优化省级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和人才资源, 稳定实施一批农产品安全与环控技术的重大项目, 建立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的定点监测和评估制度, 以做好产地安全科学区划、加强产地污染治理、安全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筛选、生产过程控制、农产品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等重点, 为制定区域性农产品安全生产规划提供科技支撑。

2.3 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 促进监管体制机制创新

从短期来看, 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段监管、分层负责的体制、机制不会有太大改变。目前, 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引发的产业变革, 信息手段具有的高效率、低成本特点, 为创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质量安全管理的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要解决生产体系、监管体系、追溯体系的“信息孤岛”问题, 有效整合各层次、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的资源, 强化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 强化各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管责任, 必须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围绕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加强协同为目标,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将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经营、产品检验、包装标识、执法监管、物联网监控等模块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追溯管理制度, 改善乡村监管薄弱甚至无人监管的局面。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依法管理, 提高食用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 对内全面共享、对外有序开放, 发挥信息的倍增作用, 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组织、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利用整个体系和社会的力量来实现监管的目标,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水平。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2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一、宗旨

制订本市场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避免和解决在本市场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到来时,公司系出现无序指挥和管理,造成管理方、经营方和消费者忙乱恐慌,措施不力,进而引起居民生活、社会政治不安定因素。因此,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和良好的运行机制,能规范应急处理行为,主动采取应急救援,减轻事故危害,做到未雨绸缪。

二、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甘肃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甘肃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推进方案》及白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本市场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三、预案适用范围 3、1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市场的食用农产品采购准入、检测和销售三个环节中出现的食用农产品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现象及其他明确的食源性疾患,已造成消费公众大量病伤、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3、2适用于发生在本市农贸市场系统企业或相近的超市、批发市场的同类食用农产品批、销等环节已被证明存在普遍的食用农产品农残严重超标、食品严重富含有毒、有害、有损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甲醛、吊白块、氧化硫(SO2)、亚硫酸盐、亚硝酸盐、双氧水、硼砂毒素和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毒素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现象及其他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良食品种类和名称 4、1农残严重超标:主要指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一般由商品生产单位和个体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滞留造成; 4、2有毒、有害、有损人身健康的毒素:主要指食品严重富含甲醛、吊白块、氧化硫(SO2)、亚硫酸盐、亚硝酸盐、双氧水、硼砂、瘦肉精、工业乙醇等毒素,一般由不法商贩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造成。

五、信息来源 5、1市场内部仪器检测,发现同类商品存在普遍严重现象的。5、2、上级农业、工商、质监、食药局紧急电话、传真、文件通告信息,要求企业迅速查实收缴的指定品牌食用农产品(商品)。5、3近期新闻媒体通报信息,经市场请示被证明的典型有毒或中毒现象。5、4消费者上门投诉或反映食用某食用农产品已发现家中或群体出现恶劣症状、病症,经市场反复检测证实的。

六、事故分级 6、1为区别食用农产品事件与食用农产品事故,避免错误上报、产生不必要的慌张态势,有必要对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定性要求作表述,以利于市场干部管理者正确学习和运用。6、2按国家和省市定性标准,依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突发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附合下述细节情形之一的,即认可。6、2、(1)Ⅰ级事故的标准是: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超出省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发生跨境(港澳台)、跨国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6、2、(2)Ⅱ级事故的标准是: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超过省内2个地区;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省政府认定属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6、2、(3)Ⅲ级事故的标准是:影响范围涉及本市2介区,给人民群众饮食带来严重危害的;造成伤害人数在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市政府认定的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6、2、(4)Ⅳ级事故的标准是:影响范围涉及县区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人民群众饮食带来严重危害的;造成伤害人数在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县区政府认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七、工作原则和办法

一是企业与区、街道、工商质监、食药、农牧部门联合行动;二是分级管理,落实责任;三是群防群控,加强监测,及时分析,参与评估和预警;四是加强市场内部食品安全系统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五是对突发事故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生,有效开展自救,做好善后处理和整改督查工作。

市场发生农产品或食品安全问题时,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做好食品卫生的安全检测,消毒、防疫和监管等工作;及时报告检疫部门做好禽、畜和农产品的检疫及紧急处置;要迅速组织查处,开展监督检查,担负起市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做好各种防范工作。做好现场消毒与疫情监控工作。及时协调新闻媒体按照有利稳定人心,稳定市场的原则,及时向社会通报市场状况,消除消费者心理恐慌,正确引导消费,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发现市场内商品发生严重质量问题时,要迅速组织查处,控制事态发展,并追根溯源,严查生产的源头,及时报告质监部门,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和监管。对未履行食用农产品安全职责的经营者,由市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黄牌警告、取消入场资格等处理,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如因本摊位销售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应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八、应急处理指挥系统和基本职能

8.1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即突发重大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系统,即实行两套班子一套人马。组 长:王志成

成 员: *** *** *** *** *** 8.2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实施。

8.2.1根据市场监管情况本预案,成立市场监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市场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组建专项应急指挥部,开展具体处置工作。

8.2.2 按照“属地管理,辖区负责”的原则,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针对因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市场波动,以及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研究部署专项应急处理方案。

8.2.3 市场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市场监管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的内部职责分工和分级响应标准,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8.2.4 应急响应期间,要明确市场值班人员和值班电话,相关工作人员要保持24小时手机或电话开通,确保应急通讯畅通。

8.3市场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系统:

8.3.1购销控制:主要是强化市场商品准入制度的实施,动员经营户到正规批发市场采购,且具备票、证、实的统一。

8.3.2严把检测关:每天清晨抽检不少于15批次;加强中间经营期间的巡查,发现嫌疑商品(信息源于本文第5条),立即实行普检。

8.3.3报告制度:普检发现一般问题,立即报告市区食药局。对上级紧急指定销毁的农产品品牌,立即组织销毁并上报街道和区工商局,等待进一步处理;对嫌疑禽流感家禽除上报主管街道食安办外,要立即上报市农业局,请上级领导组织专家汇诊。

8.3.4控制和善后工作:如出现Ⅳ级及以上级的食品安全事故时,市场领导要冷静,要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要严格保密纪律,精心组织指挥,各职岗要定责、定位、坚守岗位,快速上报,隔离或销毁问题产品,要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和专家上门开展系统工作,要追溯问题食品来源、查看凭证发票台帐、问讯销售去处,尽力追回农产品。

8.3.5教育引导广大经营户配合做好调查、分析、保密等工作。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3

关键词:高职;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品质控制;课程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我国食用农产品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安全信誉危机。目前,微生物和农药超标、重金属污染、不安全的新兽药以及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等,成为危害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加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体系仍与目前的实际监管需要差距很大,致使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仍然较多。因此社会需要高等院校能够培养既懂安全生产又懂品质控制的实用型人才,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所谓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主要是指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在生产和加工等环节做到了污染的有效控制和质量管理,按照国内所认证的安全食用农产品,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点的控制,确保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到最终的消费,每个环节都是安全和优质的,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地位与作用

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浙江省省级示范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农产品深加工及检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农产品加工工艺实施、品质控制、产品营销及自主创业等方面必需知识、能力、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生产操作、品质控制、产品营销等岗位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倡导学生面向基层,从事“社倌”及自主创业活动。因此《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与生产实践贴近最紧密的课程之一,食用农产品检验强调的是结果,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强调的是通过检验和现场管理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该课程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中《食用农产品检测与实训技术》的技术应用,是《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中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的深化提升。

本课程立足于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品质控制岗位,重点培养学生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的职业素养,树立质量安全意识。

二、《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于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宗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毕业生反馈、企业调研等方式,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品控岗位的职责范围、品控工作过程、品控员能力要求等内容进行汇总、分析,确定完成品控岗位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完成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保障知识,能够进行污染控制、现场品控、信息反馈与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具体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见下表1:

3.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按照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污染控制、QS认证等)和品质控制(现场品控、信息反馈与处理)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模块设计。贴近企业品控岗位的职能要求,以浙江省典型的农产品-柑橘、茶叶为项目载体,让学生掌握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技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每一模块需完成的具体任务见下表2:

三、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实践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是一门非常强调应用的专业核心课程,随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的不断出现,课程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当中,这也意味着该课程的教学必须不断改革。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必须改变以往教学内容上的繁杂过时,教材结构上的横向拼凑,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行动导向组织教学,强化能力培养;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以往授课方式单一,技能落后的状况,融教、学、做于一体,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工学交替。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联合企业有丰富品控经验的专家编写了能够体现高职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的教材,该教材按模块设计,以任务驱动模式编写,把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融入到品质控制中,现有的出版教材中能够同时兼顾安全生产和品质控制两个方面的高职教材非常少,因此,自编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俗易懂,好学有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团队化,教学环境情境化,教学过程实战化,教学评价点评化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在每一项具体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按照任务分解-边做边学-点评总结-项目拓展四位一体的教学开展整个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引导、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实战演练、点评总结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评价方面,改变了以往以理论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通过过程性评价、项目评价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完成每个学生的最终考核。过程性评价主要涉及平时成绩和相关实践考核成绩,项目评价主要通过项目小组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控,多元合作,模型

我国现阶段安全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我国安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消费及监管等环节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 造成安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产生缺口, 从而不间断爆发食品安全问题。食用农产品安全营销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如何确保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销售终端的安全, 涉及多个市场主体和诸多因素, 其中就需要农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政府部门、农产品销售部门等主体的多元参与。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 解决或降低其市场的逆向选择, 实现供需平衡, 本文构建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多元合作模型予以政策参考。

一、模型构建背景及意义

新绛县绛州绿蔬菜有限公司是2002 年成立的一家集生产、组织、管理和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公司。该公司在传统的蔬菜基地运营模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 其运作模式为“基地+ 市场+ 农户”。然而随着“绛州绿”蔬菜基地的发展, 愈来愈多的矛盾频发, 使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基地持续运营: 其一, 农户在基地中属于弱势群体, 并无发言权; 其二, 农户种植并无组织纪律性, 农产品收购不过关; 其三, 企业的主导性地位和市场化属性便于其在过程中牟利; 其四, 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和牵制力度始终不够。

二、模型介绍

( 一) 模型图示

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对质量安全的监控监管, 具体包括政府、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和销售终端监控功能研究, 从生产、运输检测和销售环节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各方面监控, 提高了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 使农村生产合作社有效组织管理各家农户, 使企业 ( 基地) 发挥了技术支持和监督作用, 让政府刚好提供政策服务, 使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为整个模式的链条, 充分发挥其拥有强大资金和社会网络的作用连接各个主体。

( 二) 生产、流通、销售环节

生产环节主要涉及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 在生产环节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本环节囊括了整个模式的所有主体———政府、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利用模型的建立, 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 对保证农产品食用安全、增加农户收入、改进农业结构和产地发展技术基础、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产生影响。

整个模式以企业为主线, 贯穿始终。企业是该模式的承办方, 是基地建立的财力支撑。企业主要负责为整个模式的开展和运行提供资金, 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以集中农户 ( 农业生产合作社) 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集中外销。这一过程要求企业必须与农业生产合作社共同注册农产品商标, 然后共同维护商标的发展, 品牌的宣传和推广都由企业承担。企业必须对农产品本着“负责到底”的原则, 实行自产—自用—自销的一条龙战略。

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分散弱小的农户代表者的角色, 既能够有效组织分散农户生产, 又能够与企业展开有效合作, 同时还能够协助政府监管, 降低监管成本, 从而获取消费者的信任, 在促进安全农产品营销、增加农民收入以及规范农产品经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户具有“双重”身份, 其切身利益与基地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 农户与企业签订入股合同, 规定农户将土地以低价入股基地, 由企业定期分派股利分红 ( 土地所有权仍归农户所有) , 以此免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农户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单位, 在政府作为担保的前提下与企业签订三方协议, 并且接受基地的专业培训, 成为基地“职工”, 在基地统一规定下进行专业化种植。

在流通、检测环节, 模型采用农产品RFID电子标签技术和动态人机系统, 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跟踪、监测。目前, RFID技术在农产品交易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农产品供应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物资跟踪等领域。电子标签附在农产品的表面, 保存着农产品固定的电子数据。电子标签中的数据通过阅读器就可以自动识别, 而阅读器与计算机连接, 读取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就会被传送到计算机中。因此, 使用RFID技术在记录农产品的产地信息的同时借助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就能够实现农产品流通中从生产到消费全部环节的跟踪定位, 甚至是配送环节中车辆的信息都能够一一被记录, 便于销售终端对运送的农产品进行食品安全问题的随机检测和抽查。

而农产品RFID电子标签记录的信息通过配套系统的支持由动态人机系统进行备份保存并上传至相关信息网站。动态人机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信息的记录、传递和反馈, 动态主要体现在其信息的记录是每时每刻的, 但其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时建立在查询的基础上才会启动。人机系统是指该系统是由电子机器和人员两者结合形成, 电子机器负责对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进行记录, 人员主要负责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反馈以及相关信息的整理汇总。

在销售环节, 销售终端可以随时对运输来的农产品进行详细的信息查询, 由此进一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信息查询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是通过条码扫描查询, 通过农产品RFID电子标签和农产品身份证制度将其唯一锁定, 可以查询其生产流通的整个环节; 第二是通过电话查询, 消费者以及销售商可以拨打相关电话对有关问题进行咨询, 电话查询系统与信息网站直接相连, 通过每个农产品的唯一身份证, 电话查询系统能够跟踪定位每个环节, 在对疑惑问题进行解答的同时记录在案, 并在通话结束后将相关记录反馈至动态人机系统, 由系统进一步向相关环节反馈。

三、结论

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销售终端的安全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政府牵头并监督, 企业为主线出资拉动, 农户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自我规制和积极参与, 销售终端和购买者的外围监督, 每多一个主体就会增加一份保障。当然, 多元主体的参与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和体制来规范, 使生产环节内部和外部的各个主体都严格按照规矩办事, 这样的模式下才会有更加安全更加放心的食品从田间一直到餐桌。

参考文献

[1]Tang A, Feng K.Food Safety Research During the Trial Implementation of Food Hygiene Law:Based on Analyzing of China Food News[J].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 2014.

[2]Jin H J, Han D H.Interaction between message framing and consumers’prior subjective knowledge regarding food safety issues[J].Food Policy, 2014, 44 (C) :95-102.

[3]沈岿.风险评估的行政法治问题——以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为例[J].浙江学刊, 2011.3.

[4]王扬.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6.

[5]乔强.RFID技术的应用[J], 现代情报, 2005.4.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5

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拒绝购进和销售,对超市内流通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检,一经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及时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二、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净化农产品市场流通环境。

加大对农产品的监管面积和抽检频次,完善检测记录档案;对于自检结果不确定的农产品,及时送检;对来自于同一产地的同一农产品抽检,连续3次都都不合格,禁制其6个月内进入本超市流通销售。

三、完善监管制度,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贯彻实施农产品索证索票、产品追溯制度。

本超市保证农产品进货渠道正当,各种证、照、票据齐全,并与批发商签订购销合同,确保农产品溯源机制得以顺利落实。

四、积极配合市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超市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并接受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人员的依法监管。

五、加强市场销售环境建设,注重企业形象、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加大对从业人员知识培训、宣传教育的力度。

六、落实责任制度,提高自身监管效能。

因农产品质量问题对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本超市依法承担经济损失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承诺人:XXX

8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缩小 篇6

主要食用农产品运行情况

猪肉价格涨幅明显缩小

节日效应推动食品加工企业肉类备货需求增加,但在国家扶持生猪生产一系列政策引导下,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势态得到控制,涨幅明显缩小。8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鲜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和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26元/公斤和32.7元/公斤,比7月份分别上涨0.2%和3%,涨幅分别缩小11.5个和10.5个百分点。

8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牛肉、羊肉、白条鸡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34.6元/公斤、40.7元/公斤和18.1元/公斤,比7月份分别上涨1.2%、1.9%和1.5%。

粮食价格涨幅缩小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早稻总产量达3276万吨,比去年增加4.5%,原粮市场供应平稳。但受原粮价格支撑以及节日备货需求拉动,粮食零售价格小幅上涨。8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粳米、籼米批发价格分别为4.6元/公斤和3.8元/公斤,比7月份分别上涨0.4%和0.5%,涨幅缩小0.7个、0.3个百分点;面粉批发价格为3.2元/公斤,与7月份基本持平;小包装大米、面粉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5.8元/公斤和5.1元/公斤,比7月份分别上涨1.4%和0.8%,涨幅缩小0.2个、0.4个百分点。

食用油价格小幅上涨

随着油脂消费旺季到来,零售终端补库需求明显,带动食用油价格小幅上涨。8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桶装食用油批发价格平均为14.4元/公斤,比7月份(下同)上涨1.7%。其中,花生油、豆油、菜籽油批发价格环比上涨2.6%、1.2%和0.6%。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为16.7元/公斤,比7月份上涨1.4%。其中,花生油、豆油、菜籽油价格分别上涨2.3%、1%和1%。

食糖价格小幅走高

正值食糖采购旺季,中秋、国庆等节前食品加工企业备货增加,食糖价格小幅走高。8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食糖零售价格为10元/公斤,比7月份上涨2.2%。

牛奶价格小幅上涨

8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牛奶零售价格平均为8.4元/公斤,比7月份上涨1.2%。

鸡蛋价格高位运行

食品加工企业提前进入中秋节前备货期,月饼用蛋需求增加,加之高温多雨天气影响运输,鸡蛋零售价格继续高位运行。8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鸡蛋零售价格平均为10.1元/公斤,比7月份上涨3.3%。鸡蛋批发价格平均为9.5元/公斤,比7月份上涨5.2%。

蔬菜价格降幅扩大

洪涝干旱灾害减少,天气转好利于露地蔬菜生长和运输,部分叶菜、茄果类蔬菜供给量明显增加,带动蔬菜价格整体回落。8月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2.5元/公斤,比7月份(下同)下降4.6%,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大白菜、圆白菜和西红柿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为25.4%、19.5%和17.8%;茄子、青椒和冬瓜分别下降13.6%、11.3%和10.6%。

后期市场预测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7

(一)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

食用农产品主要指瓜、菜、果、肉、蛋、禽、奶等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品与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为了降低食品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其质量安全和物流服务水平而进行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在国外文献中一般用Agri-food Supply Chain, 国内一般译作食用农产品供应链 (农食供应链) 或农产食品供应链。在国内的诸多研究中, 大部分用农产品供应链或食品供应链的概念, 但是其研究范围多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重合。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是由农民 (农产品生产者) 、农产品采购加工企业、农产品分销、零售商和物流配送者以及最终消费者等“从田间到餐桌”上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网络体系。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有别于其他消费品的供应链, 主要反映在:农产品的易腐性对供应链的时效性提出了要求, 而食品本身提出了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既要保证农产品以最短的时间流动又要确保最安全的质量。

(二)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相对滞后并影响到质量安全

尽管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 但是国内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实践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体现为:

1.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市场导向观念认识不足, 并导致生产者、销售者和政府部门都缺乏以市场为中心的行为意识, 难以形成计划、生产、运输、销售、服务和监管为一体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以石家庄市为例, 除了少数出口企业 (例如惠康食品集团) 有完整的供应链外, 大部分农户、经销商一盘散沙, 农户生产或养殖的产品直接交由经销商收购, 或者直接去农贸市场销售, 没有计划性, 对市场变化反应慢。

2.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生产组织分散, 经营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低, 削弱了供应链组织的竞争优势。实践证明, 突破本企业边界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一体化对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长期以来, 农户的分散生产模式导致组织化程度低, 很难形成规模供给, 这会使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在供应链中处于劣势地位, 影响了参与的积极性, 阻碍了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3.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中缺乏真正有领导能力的核心企业。尽管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成员都有可能成为核心企业, 但是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多是加工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 然而这些企业受自身规模的影响, 或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利益, 在供应链中所起的领导作用不明显。这削弱了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作为战略联盟的整体竞争优势。

4.市场竞争的无序导致供应链人为割裂, 供应链一体化程度低。首先, 食用农产品市场法律法规建设的薄弱和区域性壁垒导致市场分布的人为割裂;其次农产品交易的市场体系、交易方式、服务手段建设的落后, 很难使全国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形成统一高效的一体化网络。

5.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缺乏统一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冷链物流建设落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 等等。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滞后影响了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也影响了供应链参与者的经济效益;因此, 创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应从影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供应链管理控制的关键因素入手, 把质量安全作为核心目标, 优化供应链组织模式, 把握供应链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 提高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可控性, 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

二、基于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关键性因素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基于战略联盟关系的网络组织,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就是把供应链各节点连接起来, 保证各节点的协调和高效 (孙剑, 李崇光等, 2008) 。以质量安全为核心, 创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让供应链绩效最大化, 供应链管理运作平稳顺畅;同时, 应考虑不同形式供应链网络的特点, 优化要素组合并使之发挥最大效率。

(一) 质量安全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绩效的相互关系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的影响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突破了企业边界, 因而成为一种组织结构变革模式。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够很好地解决效率和质量两方面的问题。食用农产品是极富价格弹性的商品, 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会增加成本;但质量安全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的选择是基于价格和质量安全的均衡。通过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可以解决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绩效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管理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另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通过整合供应链内众多的参与者, 形成规模经济,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最终产品的成本。

另一方面, 食用农产品作为一种信任性产品, 通过供应链内部合作关系, 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 进而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可以强迫供应链上游供应商 (农户, 加工企业) 确保质量安全;另外,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行为、供应链管理绩效对农产品企业质量管理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投入的成本较低, 增加成本不明显。双汇瘦肉精事件表明, 该公司主导的供应链中, 成员的互信度差、信息不对称, 解决质量问题需要“头头检验”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进而影响价格。

食用农产品质量水平对供应链的收益也有明显促进作用。低质量食品市场和高质量食品市场竞争过程是质量供求函数和享乐价格函数, 低质量和高质量产品在价格-产量空间和价格-质量空间可以获得市场均衡, 低质量产品生产会下降, 市场将仅保留高质量产品3。相关研究表明, 影响消费者购买猪肉的影响因素中, 质量安全方面的考虑要大于价格的考虑 (质量安全的三个方面, 卫生占26.3%, 质量安全占22%, 新鲜占21.7%, 便宜只占17.7%) (朱莹莹, 2008) 。通过提供质量安全有保障的产品, 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因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构建供应链的生命, 而在供应链的构建和管理过程中, 合同设计越来越考虑致力于减少交易成本和控制质量安全的结合。

(二) 基于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过程管理与可追溯性 (信息正向和逆向传递) 对供应链管理创新的影响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强调运用系统集成的思想, 以消费者需求为引导, 协调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加工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需求, 从农用产品采购开始, 完成农产品生产作业、运输、分销的等一系列过程。将整个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来严格控制, 通过总体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中的商品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提高运行效率, 降低成本, 保障质量安全。

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信息流完整顺畅的传递与否不仅影响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保障, 也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这是因为, 由于供应链合作主体间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委托-代理问题, 可能会出现合作伙伴选择上的逆向选择, 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情况, 合作后, 某些合作伙伴采取欺骗行为, 产生道德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供应链组织模式、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利润分配机制以及统一的信息平台能够保证信息正向传递有效进行。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逆向可追溯性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水平, 信息的可追溯强迫上游供应商主动的关注质量安全, 可以节省正向信息传递所需要的基础建设的成本。

基于过程管理和可追溯性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需要对供应链进行垂直整合, 将外部交易内部化处理, 需要提高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组织化程度, 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标准化的物流体系和信息平台。这些都应该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出创新的要求。

(三) 基于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特别是利益分配机制对供应链管理创新的影响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是由分散的生产商 (农户) 、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组建的战略联盟, 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使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主体间存在着客观上的不平等, 这将阻碍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削弱整个战略联盟的竞争力。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就是要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决策, 每一个供应链成员不仅要对自身的目标进行局部优化, 并且还要考虑对其他成员和供应链整体的影响, 与其他成员一起协调运作, 达到供应链整体优化目标。建立公平合理的契约与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是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

(四)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创新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政府在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以及质量监管方面的影响

基于食用农产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政府在流通体系建设 (例如批发市场建设、农超对接等方面) 、可追溯系统信息平台建设、市场准入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创新供应链管理, 要充分考虑政府方面的影响, 获得政策或财政支持, 充分考虑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 (例如物联网) 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才能节省供应链管理费用, 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水平。

三、基于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创新建议

(一) 创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质量安全是构建与管理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控制因素, 因此创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 要充分考虑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可控性, 即过程管理的可检测性和透明性、食用农产品流通的时效性、质量问题的可追溯性以及供应链成员的信任性。基于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创新, 目的在于解决食用农产品生产规模过于分散, 实现规模化生产。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户+批发市场”模式、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农户+企业”模式、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自办农场的“直属农场+企业”模式 (张敏, 2010) 。刘英华等认为, 无论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农民协会) +农户基地生产”模式还是“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模式, 基本都是从“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基本式框架下演化而来的, 反映了农产品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刘英华, 吕志轩, 2011) 。然而, 考察目前食用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可以看出, 目前的流通存在两种方式:以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为集散地的流通模式和以“农户+企业+消费者”的流通模式。本文认为, 创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 应该从我国食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实出发, 以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为发展方向, 创新可监管、可追溯的供应链组织模式。

1.新“农户+批发市场”模式, 打造“农户+合作社+产地批发市场”供应链组织模式

“农户+批发市场”模式因其运作成本低、价格优势突出, 因此这种模式仍是目前的最主要的供应组织模式。改善“农户+批发市场”供应组织模式的思路应着眼于解决利益分配机制, 加强供应链内部的信息沟通, 减少交易过程的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引导建立种养殖农户的专业合作社, 通过协会建立起农户、政府、批发市场的沟通桥梁, 能在种养殖户增收、加强信息沟通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政府主导建立产地批发市场有益于缩短供应链环节, 通过专业协会的作用把质量监管由末端管理向前端转移, 有效的对产地农户进行质量监管。这种供应链组织模式如图1。这种供应链组织模式的优势在于: (1) 增加了“合作社”这一参与者, 使原有的过度分散的网状供应模式向链状供应模式集中, 更方便信息分享和事后追溯; (2) 产地批发市场和合作社一般由政府主导或倡导, 方便监管部门参与到供应链环节中, 对分散的参与者进行有效监管。 (3) 产地批发市场靠近生产者 (农户) , 方便生产者直接参与而获得更多利益;产地批发市场的声誉与生产者息息相关从而迫使农户强化质量安全, 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

2.打造“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模式

一体化模式有助于强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 这种组织模式如图2。供应链中的企业是指“核心企业”包括加工企业以及“农超对接”中的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的管理, 可以做到 (1) 建立可控的质量检测体系, 可以实现从种植养殖前的土壤检测、种苗的供给及质量监控、农药兽药的使用情况的监控、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定期检测以及收购时的质量检测, 从而实现自源头—过程—终端销售的系统质量检测体系, 有效保障了食用农产品的安全; (2) 建立起了能够追溯到源头的质量安全问题可追溯系统, 降低了农户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几率; (3) 方便质量安全主管部门从源头到终端销售的质量安全的检查、监管; (4) 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 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水平, 进而减少了由于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引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机制与运行管理创新——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的过程管理、协调机制和可追溯体系

由于我国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实践开展的较晚, 目前的供应链运行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不连贯, 组织间合作不稳定, 供应链的信息流容易断裂从而影响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绩效;供应链主体利益分配悬殊, 建立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基础薄弱, 从而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值活动的分派体系没有形成, 无法根据各个参与者的核心能力将增值活动分派下去, 从而影响供应链的效率 (孙小燕, 2006) 。因此, 基于质量安全创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应该以过程管理思想为基础, 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可追溯体系。

1.以“核心企业”为中心, 主导建立以长期契约为基础、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以败德行为后的退出及惩罚为约束的公平合理、信息公开的供应链网络。核心企业应该参与管理整个供应链从生产到流通消费的各个节点, 把质量安全与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同时使供应链的绩效最大化。重视质量标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例如使用HACCP或ISO22000等系列标准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过程管理。

2.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就是要协调控制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降低成本、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 解决信息不对称、信任危机、利益分配不公平等问题, 从而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保障供应链的质量安全。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 应该发挥核心企业的“信息中心”的作用, 使市场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到供应链各参与方, 从而做到食用农产品生产的有计划性, 减少风险, 增加效益。

利益分配机制应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整个供应链各参与方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一个是心理预期是否一致, 而心理预期一致与否更多涉及到信息的完备性与沟通的有效性。利益分配上要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利益分配合理化原则、风险-利益均衡原则、绩效递增原则。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明确分辨供应链各成员对供应链的贡献,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利益分配。

3.建立可追溯体系, 明确败德行为的惩罚机制。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的设计应着眼于让生产者方便入市销售产品, 实现优质优价以及增加收入, 让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让消费者能够进行农产品质量溯源和获取相关信息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测、预警控制等信息的记录、传递与管理功能, 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和质量溯源。这一切的实现都要依靠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

4.加强信息化建设, 打造基于供应链的信息化台, 以核心企业为基础推广在各个节点 (例如合作社、各规模供应商) 中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的协

调运行建立在各节点企业高质量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 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食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信息平台, 有利于实现各个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 促进各个企业更加快速地反应市场变动, 相互之间密切地协同合作。

(三)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创新——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推广冷链物流

物流管理在解决农产品流通的时效性和节约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质量安全创新食用农产品的物流管理, 应该着眼于:

1.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构建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主体中, 第三方物流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能减少农产品流通中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降低其流通成本, 产品农户或产品生产企业直接放到零售商的货架, 甚至是消费者的菜篮子里。此外,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根据零售商的信息反馈, 对农户或农产品生产直接下订单进而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增加供应链参与者的收益。第三方物流的方便、快捷的运输、仓储和物流加工网络, 可以用最快时间完成食用农产品的配送, 确保供应链的时效性, 减少因易腐性产生的质量安全问题。

2.推广使用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指在生产、贮藏、运输与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 将易腐和生鲜食品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最佳物流手段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种物流体系。推广使用冷链物流, 可以有效减少运输损耗, 提高食用农产品的完好率, 提高销售前的产品质量, 可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收益。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使用冷链物流, 应该从核心企业的冷链设施装备的扩充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入手。

3.充分利用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 创新供应链物流管理, 增加经济效益。例如, 利益“延迟策略”满足差异化需求。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 以往大量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利用物流技术将产品差异点或物流配送点尽量延迟就是延迟策略。利用“延迟”不仅可以解决需求不正确的问题, 还能缩短交货期和有效降低食品生产、销售成本。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反应 (QR) 思想、物流管理中的标准化等均可运用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创新中。

四、结束语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组织变革的管理模式, 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创新要立足于供应链成员、特别是核心企业。基于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创新, 首先要确立现代市场观念, 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理念;其次, 要重视供应链成员中的弱势主体特别是农户在组织中的地位, 真正做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和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重视政府政策在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引导、监管作用, 有效利用政府主导的信息平台、交易平台、技术平台等基础设施, 真正打造一个运行快速、高效、各节点协调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网络组织。

摘要:从分析食用农产品供应管理实践的现状及基于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性因素入手, 提出了基于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创新的建议:创新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模式, 建立“农户+合作社+产地批发市场”的供应链组织模式和“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模式;创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行管理, 建立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的过程管理和供应链协调机制, 建立可追溯体系;创新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 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推广冷链物流, 利用供应链物流管理新技术, 满足差异化需求。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万江.基于质量安全构建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思考.载于林坚等主编,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验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170-178

[2]孙剑, 李崇光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形成机理与管理实践的影响因素[J].管理现代化, 2008, (6) :50-52.

[3]Antle, J.M.Economic Analysis of Food Safety[A][M].Gardner, B.L.&Rausser, G.C.Handbook of Agur-cultural Economics[C],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ece B.B.2001 (1B) 1083-1136.

[4]朱莹莹.我国猪肉供应链模式研究[D].硕士论文, 江南大学, 无锡, 2008, 68-69

[5]张敏.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村经济, 2010, (8) :101-105

[6]刘英华, 吕志轩.农产品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11, (4) :22-26.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8

卫生部2012年1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 规划拟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污染物、生物毒素、致病性微生物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限量、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制定、修订。

规划指出, 2013年底, 基本完成对现行1 900项食品国家标准和3 0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 2015年底前, 修订食品污染物、生物毒素、农药和兽药残留等限量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食品标签标准;制定食品安全术语、分类标准;制定食品致病性微生物限量标准等。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9

1调查实施与样本数据描述

1.1调查实施

食用农产品是指可供食用的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范围十分广泛,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仅以蔬菜为调查对象。调查员为江西财经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正式调查之前,在南昌市新建县生米镇进行了预调研,并根据预调研情况对问卷进行了修正。正式调查采取调查员入户的方式于2010年4~5月在南昌和九江两市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5份,剔除填写不规范或者关键信息缺失的问卷36份,最终有效问卷为179份,问卷有效率83.26%。

1.2样本数据描述

1.2.1 户主基本特征描述

户主的年龄:179个样本农户的平均年龄49.16岁,标准差9.38岁,样本分布区间23~74岁。

户主的受教育程度:179个样本农户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32年,标准差3.42年,样本分布区间0~12年。

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179个样本农户中,担任(过)村组干部的23人,占样本总数的12.85%,没有担任(过)村组干部的156人,占样本总数的87.15%。

1.2.2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179个有效样本中,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生产者58个,占样本总数的32.40%。大多数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在出售农产品时都不向购买者提供质量信息。因此,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的情况看,传递的比例还有待大幅提高。

1.2.3 生产专门化程度

本文的专门化程度用农户生产食用农产品的种类表示。179个有效样本中,专门生产一种食用农产品的农户37个,占样本总数的20.67%,生产两种食用农产品的农户79个,占样本总数的44.13%,生产三种及三种以上食用农产品的农户63个,占样本总数的35.20%。因此,从生产专门化程度看,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专门化程度还比较低。

1.2.4 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

179个有效样本中,将食用农产品销售给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农户61个,占样本总数的34.08%。而将食用农产品销售给小贩,或者农户直接去农贸市场销售的农户118个,占样本总数的65.92%。因此,从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看,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1.2.5 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

179个样本中,89个生产者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占49.72%。因此,从农户接受农业技术指导情况看,虽然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接受农业技术指导的比率接近50%,但仍有超过一半的生产者没有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指导。

1.2.6 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

179个样本中, 54个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参加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占样本总数的30.17%。因此,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情况看,尽管政府近年来积极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加入农业产业化组织,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生产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积极性并不高。

1.2.7 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

安全认证农产品特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179个样本中,53个生产安全认证农产品,占样本总数的35.20%。剩下的126户生产普通农产品,占样本总数的64.80%。

2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变量及模型选择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是指生产者在出售农产品时是否向购买者提供农产品信息,由于信息传递是在生产者与下一级购买者交易时发生的,信息传递行为本质上属于生产者生产经营行为中的销售行为[4],会受到户主的年龄、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生产专门化程度、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及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5]。用Xi表示这些变量。一般来讲,户主年龄越大,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越大,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越小;农户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清楚信息传递的必要性和好处,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越大[6];如果户主担任(过)村组干部,其综合素质高些,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强些,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大些;生产专门化程度越高,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信息的记录会更专业、更方便、更完善,更倾向于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7];一般而言,当生产者面对的销售对象是拥有较强鉴别能力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时,为把握住出售农产品的机会,促使交易能够顺利进行,生产者会主动向购买者提供农产品信息,以取得购买者的青睐和信任;生产者通过农业技术指导能提升自身的生产技能,自然也就乐于向购买者提供农产品信息,以显示所采用的技术,期待卖出更好的价钱;生产者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除享受相应的权利外,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即必须在产业化组织的管理下,建立农产品相应的信息档案,按照组织规定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这部分生产者在交易时更愿意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向购买者显示自己产品的优势[8]。安全认证农产品生产者,本身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其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各个影响因素的含义及预期作用方向如表1所示。

由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是一个二分变量,即传递或不传递,因此,本文选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被调查的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是否进行质量信息传递作为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的因变量,户主的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生产专门化程度、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及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等作为自变量,则被调查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Logistic 回归模型

可以表述为:

log=undefined

式中,Y1为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Y0为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不传递质量信息;β0为常数项,βi为Xi的回归系数,μ为随机扰动项。

2.2实证结果考察

表2显示了被调查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其中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的Wald检验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Wald检验值在5%的水平上显著;生产专门化程度的Wald检验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以及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的Wald检验值不显著。根据模型回归结果,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如下。

① 户主年龄。

不同年龄的生产者,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各自特有的生产特点和生产行为。从回归结果看,户主年龄的系数为负,说明年龄越大,质量信息传递的可能性越小。但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户主年龄不是一个显著性变量。

② 户主受教育程度。

不同的教育背景使生产者对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必要性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并导致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差异。从回归结果看,户主受教育程度的系数为正,说明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质量信息传递的可能性越大。但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户主受教育程度不是一个显著性变量。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③ 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

户主如果曾经或者正在担任村组干部,其综合素质高些,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强些,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大些。从回归结果看,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担任(过)村组干部的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大。但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户主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不是一个显著性变量。

④ 生产专门化程度。

如果农户生产的食用农产品种类比较多,会导致记录生产档案比较繁琐,从而不愿意传递质量信息。从回归结果看,生产专门化程度的系数为负,说明生产专门化程度越高,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越大。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生产专门化程度在10%的水平上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⑤ 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般来说,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在收购农产品时对质量的要求要高,对农产品生产过程更加关注。从回归结果看,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系数为正,说明将食用农产品销售给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销售渠道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⑥ 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

整体而言,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缺乏获取食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能力。因此,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农业技术指导会影响到其质量信息传递行为。从回归结果看,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的系数为正,说明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的农户传递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但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是否接受农业技术指导不是一个显著性变量。

⑦ 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

一般来说,农户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可以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较高的经济收益,但农业产业化组织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的传递行为。从回归结果看,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系数为正,说明参加了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农户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在5%的水平上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⑧ 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

安全认证农产品生产过程有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有详细的生产档案,因此,生产安全认证农产品的生产者更倾向于传递质量信息。从回归结果看,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的系数为正,说明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的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从变量显著性程度看,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

3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 当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还很缺乏,大多数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在销售农产品时并不附加相关产品信息,一旦食用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处于供应链中下游的销售者、消费者向上追溯十分困难。

② 目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年龄整体偏大,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生产专门化程度不高;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与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对接的程度还比较低;农户接受农业技术指导的比例还有待提高;农户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比重偏低;从事安全认证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比例偏低。

③ 显著影响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因素有生产专门化程度、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以及是否属于安全认证农产品。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建议政府在当前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中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① 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政府应该积极组织和引导与食用农产品生产有关的部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信息传递意识。

② 鼓励农业产业化组织与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合理引导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并通过利益连接机制引导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将产品出售给农业产业化组织[9]。

③ 提高食用农产品生产的专门化程度。通过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生产者不断提高食用农产品生产的专门化程度。

④ 提高安全认证农产品生产比例。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宣传,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有全面的认识,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提高食用农产品中安全认证产品的比重。

⑤ 加大对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宣传。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海报、宣传栏、讲座等多种途径宣传食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生产者传递质量信息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翔.建立食用农产品溯源机制的途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10):71-74.

[2]胡庆龙,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溯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9(07):98-101.

[3]金海水.我国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02):50-53.

[4]王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有效实施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概念框架[J].软科学,2009(07):109-113.

[5]王锋.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和支付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03):68-74.

[6]辛岭.基于DEMATEL方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04):65-68.

[7]张利国.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8(06):53-55.

[8]顾黄辉.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建设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04):55-57.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10

所谓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主要是指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在生产和加工等环节做到了污染的有效控制和质量管理, 按照国内所认证的安全食用农产品, 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点的控制, 确保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到最终的消费, 每个环节都是安全和优质的, 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地位与作用

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浙江省省级示范专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农产品深加工及检测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农产品加工工艺实施、品质控制、产品营销及自主创业等方面必需知识、能力、素质, 使其成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生产操作、品质控制、产品营销等岗位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倡导学生面向基层, 从事“社倌”及自主创业活动。因此《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与生产实践贴近最紧密的课程之一, 食用农产品检验强调的是结果, 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强调的是通过检验和现场管理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该课程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中《食用农产品检测与实训技术》的技术应用, 是《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中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的深化提升。

本课程立足于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品质控制岗位, 重点培养学生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的职业素养, 树立质量安全意识。

二、《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整体设计

1.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于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宗旨, 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 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毕业生反馈、企业调研等方式, 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品控岗位的职责范围、品控工作过程、品控员能力要求等内容进行汇总、分析, 确定完成品控岗位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完成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

2.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掌握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保障知识, 能够进行污染控制、现场品控、信息反馈与处理, 确保产品质量。具体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见下表1:

3.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按照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污染控制、QS认证等) 和品质控制 (现场品控、信息反馈与处理) 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模块设计。贴近企业品控岗位的职能要求, 以浙江省典型的农产品-柑橘、茶叶为项目载体, 让学生掌握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技术, 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每一模块需完成的具体任务见下表2:

三、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实践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是一门非常强调应用的专业核心课程, 随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的不断出现, 课程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当中, 这也意味着该课程的教学必须不断改革。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 必须改变以往教学内容上的繁杂过时, 教材结构上的横向拼凑, 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教学理念方面, 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 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行动导向组织教学, 强化能力培养;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以往授课方式单一, 技能落后的状况, 融教、学、做于一体,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工学交替。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联合企业有丰富品控经验的专家编写了能够体现高职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的教材, 该教材按模块设计, 以任务驱动模式编写, 把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融入到品质控制中, 现有的出版教材中能够同时兼顾安全生产和品质控制两个方面的高职教材非常少, 因此, 自编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通俗易懂, 好学有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教师主讲, 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以多样化的教学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团队化, 教学环境情境化, 教学过程实战化, 教学评价点评化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在每一项具体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按照任务分解-边做边学-点评总结-项目拓展四位一体的教学开展整个教学活动, 采用启发引导、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实战演练、点评总结的教学方法,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评价方面, 改变了以往以理论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 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通过过程性评价、项目评价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按照一定的比例完成每个学生的最终考核。过程性评价主要涉及平时成绩和相关实践考核成绩, 项目评价主要通过项目小组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课程作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将进一步加强工作情景的模拟和营造, 通过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摘要:本文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 明确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品质控制岗位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确定相关典型工作任务, 围绕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和课程考核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11

目录的编发旨在发挥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和地域特色农产品众多的优势,发掘、保护、培育和开发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目录编发,可以引导各地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变特色产业为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筛选推介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结合全国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等工作,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同时,目录的编发也是培育农产品品牌、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和提振消费信心的需要。

据了解,自2013年7月开始,目录的编制经过筹备、征集、审核、公示等严格程序,按照“宁缺毋滥”的总体要求,坚持“真实可信、公益服务、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从各地上报推荐的3470个产品、2947家生产单位中筛选产生的,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包含了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食用农产品,而且各类产品的分布比较合理,有较强的代表性。根据有关规定,该目录每两年发布1次。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1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用农产品是整个食品链的最前端,其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1],它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国际声誉。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近年来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2],如瘦肉精事件、金华火腿含敌敌畏事件、毒海带事件、龙口粉丝掺假事件、北京福寿螺事件、红心咸鸭蛋含苏丹红事件、四川广元柑橘蛆虫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利益主体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的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消费者要求相比,食用农产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食用农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现有研究围绕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3]、食用农产品溯源机制建立的途径[4]、食用农产品价格波动[5]、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6]、食用农产品信息管理机制[7]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但就食用农产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本身进行探讨的不多。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深入剖析现有食用农产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举措。

1食用农产品安全政府规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1.1食用农产品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机构设置、职能整合等方面对食用农产品管理体制作了许多改进,但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主管部门看(见表1),仍然没有摆脱多头管理、职能交错、权责不清的状况,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负担。一方面,由于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带来管辖权的混乱、重叠和执法标准的不统一,导致有利益的时候大家互相争抢,出现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如对于一些效益好的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往往多个部门重复检查,增加了企业负担;而对群众反映的农村食品卫生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难点问题,执法部门又相互推诿。另一方面,由于食用农产品同一个环节的工作受到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沟通协调的成本极高,并且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

1.2食用农产品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 缺乏一部全国性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弥补了《食品卫生法》不含种植养殖过程和《产品质量法》不含初级农

资料来源:孙法军.政府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职能定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产品所造成的缺陷。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仅明确了几个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与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需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由于食用农产品属性与农产品属性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依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决食用农产品产业中发生的所有问题。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方陆续出台了一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但都未上升到法律高度,缺乏一部全国性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② 法律法规相互矛盾和冲突。

我国现行与食用农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都是基于部门管理需要制定的,由于部门关注领域和部门利益的不同,不同法律法规在内容上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均根据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来管理,且相互间又缺乏协调沟通,当食用农产品出现问题时,既可能出现监管的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可能出现监管的漏洞,难以找到执法主体。

③ 执法力度亟待加强。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法律法规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处罚是偏轻的,根本没有起到打击食用农产品违法行为的目的,这使得一些违法者有恃无恐。同时,我国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多且分散,执法环节多,但执法机构和人员不足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执法力度。

1.3食用农产品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 标准设置存在重复交叉冲突,缺乏协调性。

由于食用农产品的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导致食用农产品标准制(修)订的主体不同,这种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使得我国现行食用农产品国家标准之间、行业标准之间以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出现的重复交叉冲突现象严重,导致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无所适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食用农产品标准的权威性,也违反了标准化“简化、统一、协调”的基本原则。

② 采用国际标准比例低。

当前,我国由于采用非国际标准导致的农产品出口受阻和贸易纠纷日益增多,以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演变为最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推进本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目前,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仅为23%,而英、法、德等国采用国际标准达80%,日本甚至超过90%[9],食用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比例同样偏低。

③ 标准制(修)订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时效性差。

长期以来,我国食用农产品标准实行的是多部门共同管理的体制,导致部分食用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与农业产业的发展脱节,许多食用农产品标准依然是空白,特别是与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和优势特色农业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建设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同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一项技术标准一般经过三五年就应当修订一次,但我国现行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标龄在10年以上的占36.7%,5至10年的占36.4%。[8]。另一方面,我国缺乏对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工作深入了解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的人员缺少对检验检测技术及方法等方面的系统学习和培训。

1.6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 市场准入缺少联动机制。

由于城市市场的复杂性,市场准入在管理上存在不少困难。如,一些市场采取了市场准入制,而另一些市场不采取,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就可能从一个市场串到另一个市场。同样,一个城市采取了市场准入制,而另一个城市不采取,有害的食用农产品就可能从一个城市流入另一个城市。同时,一个市场或一个地区的食用农产品经过检测后进入另一个市场,难以得到当地的承认,再次检测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制约了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步伐。

② 市场准入缺少有效的惩罚措施。

目前,我国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食用农产品尚缺少有效的惩罚措施,所以即使市场检测出了有问题的食用农产品,也仅仅只能说明此批食用农产品有问题,可能市场有权不让其在市场上销售,但是要做到销毁或追根溯源比较困难。因为现在我国尚没有完善的配套处理办法,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市场准入说起来十分动听,但是真正地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③ 外地食用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还不规范。

由于对外地食用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地准出等无法做到完全监控,因此规范外来食用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来自外地的食用农产品占其每年消费食用农产品的比例非常高,但外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却参差不齐。如何在保证市场正常流通的情况下,规范外地食用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我国还没有一套很成熟的方案。

2完善食用农产品政府规制体系的措施

2.1优化食用农产品管理体制

食用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消费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过程,为使食用农产品行业得到切实有效的监管,必须理顺政府食用农产品的管理体制,解决多头执法的问题。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大都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集中到一个或几个部门,并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建议整合现有监管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成立跨部门(如农业部、卫生部、环境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海关总署等)的食用农产品管理机构,并明确由一个部门牵头对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管、统一协调,其他各部门配合进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进一步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对当前存在交叉管理和无人管理的地方进行清理,对各监管部门权力和责任进行界定。

2.2健全食用农产品法律法规体系

① 尽快出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一个行业持续、健康、快迅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因此,建议全国人大根据我国食用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制定的情况,尽快出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及时制定相应实施细则,使食用农产品安全政府规制做到有法可依。

② 科学、系统的清理和修订现有法律法规。

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后,及时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以便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一致。根据“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思想,分析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法律的重叠、交叉和空白,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清理和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以解决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法律的空白,应该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③ 加强执法力度。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必须有严格的执法保障。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者,不仅要承担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受到行政乃至刑事制裁,主要制裁措施除了罚款外,还包括没收和销毁违法产品,责令停产、停业和吊销营业执照,直至判刑等,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来进一步控制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从而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3完善食用农产品标准体系

① 建立统一权威的食用农产品标准体系。

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是食用农产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建议明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定位,国家标准的制定应该发挥其指导的作用,行业标准则应该在国家标准的指导下制定,避免重复交叉。同时,对于现有的标准中存在的重复交叉问题,应该全面清理,建立统一权威的食用农产品标准体系。

② 加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由于现有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比例低,直接制约了我国食用农产品的出口,影响了农民的增收。目前,发达国家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非常重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因此,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在制定食用农产品标准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

③ 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及时修订标准。

食用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经济、技术、社会和农业都在不断的发展,标准也应该随之不断进行修订。根据我国目前标龄普遍较长的实际情况,建议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及时修订,可以先从标龄长的标准开始清理,并逐渐形成一个三到五年修订一次的良好循环。

2.4完善食用农产品认证体系

① 建立统一、协调的认证认可体系。

进一步完善我国食用农产品认证机构,同时积极组建和完善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对培训机构、咨询机构、认证人员实施注册、备案制度。实行统一的食用农产品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和认证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制度。按照《关于建立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体系实施意见》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规范、完善我国食用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体系,使食用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在规范、统一的要求下有序开展。

② 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认证认可活动应遵循客观独立、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认证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存在利益关系”。因此,食用农产品认证机构的建立、运作及认证实施要按照市场化运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与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认证机构改革,将认证机构改造成为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保证认证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为食用农产品认证机构的社会化改革创造一个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养良好的竞争轶序,积极引导和规范认证行为。

③ 积极宣传和普及认证知识。

公众对认证知识认知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对通过认证的食用农产品的购买。因此,建议政府和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认证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使他们认识到通过认证的食用农产品在安全卫生方面的优势,具体形式包括开办食用农产品认证研讨班、培训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开发与消费者共享的信息分享机制。

2.5加快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① 提高市场准入检验检测水平。

针对目前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不健全、对象有限、项目单一及手段落后等问题,首先在机构设置上应该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专门机构,并引进高技术手段,提高精确度。同时,扩大市场准入检验检测的对象和项目,引进高端设备和高新技术,改变以往市场准入只能检测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等),而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项目(如蔬菜中的亚硝酸盐、腌制蔬菜中的有害微生物、毒素等)无法开展检测的局面。

② 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逐步建立以省级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部门为龙头,市级检验检测部门为骨干,县级检验检测部门为基础,基地、市场、企业速测为补充的检验检测机构框架,逐步形成法定检验检测部门主检,基地与企业自检、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抽检相配套的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同时根据我国农产品生产分散、规模小的特点,要重点加强分散农户生产农产品的检测。

③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议政府加大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给承担质检的中心配备生化分析仪、细胞分析仪等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在检测能力上,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的检测需要;在检测范围上,能够满足对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施安全检测的需要,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检验检测。

2.6完善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

① 建立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联动机制和惩罚机制。

在提高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覆盖面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步骤地将各个市场之间通过互联网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各个市场之间信息的共享,从而将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拒之门外。并实现各个市场之间检测结果的互认,防止农民因重复检测而增加额外负担。同时,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惩罚处理措施,给经检测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食用农产品依法进行查处提供依据。此外,还应该制订一套针对外来食用农产品市场推入的切实可行方案,严格规范外来食用农产品的市场准入。

② 扩大市场准入的范围。

目前,我国还只有一部分食用农产品市场实施了市场准入管理,这一现状与消费者的要求差距较大,要全面提高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就必须增加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市场数量,因此,对那些还没有进行市场准入管理的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提高其实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并对市场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它们尽快具备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条件,以满足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毛振宾.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李长健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监管探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

[3]张利国.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5):53-56.

[4]徐翔.建立食用农产品溯源机制的途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10):71-74.

[5]孙启明等.近年我国食用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及国际传导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8(9):47-51.

[6]李铜山等.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应对举措[J].调研世界,2008(5):12-14.

[7]何德华等.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3):92-96.

[8]金发忠,钱永忠.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2003(2):26-31.

上一篇:争抢篮板球下一篇:旅游术语